法律通识课程(共5篇)
法律通识课程 篇1
一转眼,“漫游星空”课程从孕育至今已近十年,先后开设的讲座已达八十余个。细想这十年,我校的“漫游星空”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通识教育理念催生“名师讲坛”
“漫游星空”的前身是2005年我校推出的“名师讲坛”,促使它诞生的是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2004年,当时以“宽口径、活思想”为特征的通识教育劲风正由哈佛、耶鲁吹到国内,经过深入研究,我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强调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拥有想象力。然而,学校往往会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读与应试相关的书,只做与升学相关的事;德育只关注纪律,想象力也被“榨干”。基础教育走在狭窄的路上,而大学本科却又因通识教育而拓宽,这必然会形成畸形的倒金字塔型。
于是,“名师讲坛”应运而生。我校邀请了作家王周生、经济学家石磊、教授卢大儒等来校开设讲座。然而,当时的“名师讲坛”只是一校之行为,还不能算是一门课程。
二、“名师讲坛”蜕变为“漫游星空”课程
2006年,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和杨浦区教育局领导敏锐地发现了我校这一教育资源的优势,于是协同我校一起将“名师讲坛”开发为区本课程,并更名为“漫游星空”。这一改变带来了多重积极因素:首先,以前讲座开设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固定为每月一讲,并通过网络视频使全区学生共享;其次,有了充足的财力、物力与技术支持,保证了每次讲座的圆满进行与顺利转播;再次,区属各类专家对课程的构建进行了数次研发,使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在知识结构上力求实现一定的宽度并兼顾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横向里,我校参考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6个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纵向里,我校兼顾了初中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在六年级,我校会多开设一些人文、艺术类的讲座,如秦文君的《语言是美丽的》、葛剑雄的《学问与人生》等;在七年级,会增设一些生命科学与心理学内容,如马端教授的《什么决定了现在和将来的你》、杨雄里院士的《探索脑的奥秘》;在八年级,会较多开设物理学范畴的内容,如王迅院士的《来自物理世界的短消息》、丁光宏教授的《力学与现代生活》;在九年级,会增加一些化学类的讲座及“放开眼睛看未来”讲座,如贺鹤勇教授的《催化与我们的生活》、赵东元院士的《前沿科技—纳米化学》等。
同时,我校将创新思维培养内容与励志类讲座穿插于全年级之中,创新思维培养内容有袁小平教授的《数学中的怀疑与证明》、李大维教授的《玩出来的创新:创客文化和创客空间》等,励志类讲座有杨福家院士的《治学与人生》、汤钊猷院士的《创中国特色的历史使命》等。
“漫游星空”通常应属拓展型课程,但也可以引入常规课堂,与基础性学习相照应,使学生学得更活;可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提倡对“漫游星空”讲座进行二度开发。
三、“漫游星空”课程二度开发,向外辐射
2012年,我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本区25所实验校推出“漫游星空”系列教师培训课程,并设点于我校。该课程对受训教师进行了关于二度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并要求他们回校对“漫游星空”课程进行再拓展与探究。2012年末,我校从已开设的讲座中选择了20场最精彩的讲座,与江苏科技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听大师讲课》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使“漫游星空”课程辐射到了全国各地。
法律通识课程 篇2
一、选择 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 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2 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 荀子 老子 孔子 4 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服务政治 发展经济 培养人 提高升学率 6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创新态度 创新方法 创新能力 7 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杜威 布鲁纳 布鲁姆 加涅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9 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10 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叶圣陶 陶行知 赞可夫 苏霍姆林斯基 12 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13 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布鲁纳 奥苏贝尔 杜威 施瓦布
14、教学要旨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D、抛锚式)
二、判断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F)
2、中心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要提供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F)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T)
4、“以人为本”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T)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T)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F)
7、生活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T)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F)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T)
10、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F)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T)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F)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T)
14、今天的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F)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F)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F)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翻版(T)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T)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来源(T)
20、加德纳认为: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F)
三、简答题
1、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收到了哪些启示? 答:(1)现实的教育必须现实生活的变化。
(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融入现时的社会生活,(3)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见够理想生活的活动。
2、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3)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人格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规律。前者又包括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与政治经济相适应。后者是指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间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
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3)、尊重教育者
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教师。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尊重教师的劳动。
其次,尊重教师的权利。
再次,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
最后,尊重教师的个性。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尊重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的自尊,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每一分成长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
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
5、如何处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1)、“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理念,并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并不是像智育、德育、体育等各育一样是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的教育实践。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
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并无层次划分。尊重的理念一旦根植于心,就会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持尊重的心态,不应因被尊重者的年龄、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改变。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
尊重是有底限的,并非无边界。尊重可以尊重一切生命个体,但并非纵容被尊重对象的一切方面。它还有一个价值引导过程,要坚持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的教育既信任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他们的活动和活动成果,帮助与扶持他们,但也要把他们当作正在
发展中的人来看,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对人的终极尊重。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新理念p263-265)答: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行动,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创新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注重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情感、人格及个性。
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应有高尚的道德、教育的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
②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并且对于同事所提出的其他意见,也要小心地采纳。
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④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⑤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⑥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⑦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
层、男性和女性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⑧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修正。
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和创造各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项自觉选择与行动。以训练发散思维来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解放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目标。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记忆、理解、运用、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渗透与融合。设立相应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多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七)开设创新课程
在创新课程的开设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使之丰富,各具特色,并注重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间接的体验中得到对创新的初步认识和启迪。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国外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推介 篇3
一、名著课程型模式
名著课程型模式, 即将阅读名著作为学生必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计划, 这种课程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与名著的交流与对话中完成心灵的洗礼, 受到世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美国大学中只有圣约翰学院采取这种模式,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多达二百多册的自古希腊到现代的经典名著课程计划, 其中内容涉及广泛,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主要以讨论课为主, 课堂上对预先布置的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名著的精髓, 以清晰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参与讨论, 圣约翰学院开设了语言、数学、试验、音乐 (合唱) 等基本技能辅导课。”
在这种课程模式中, 课程计划考虑到学生具有不同的抽象能力,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永恒的人性, 包括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等多种因素。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式使学生体会、感悟和理解伟大的思想, 并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然后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整理、归纳、总结形式完善的知识体系。
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由于经典名著虽已经历了时间的淘洗, 但在知识的传承性上却忽略了时代性。这在教育指导的过程中为教师提高了要求, 同时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方面也增加了难度, 学生对深深刻上时代烙印的经典名著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障碍, 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介绍这种通识教育的学习动机。
二、自由选修课程模式
自由选修课程模式, 即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不做太多具体的规定,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这种课程模式认为通识教育的学生是已经有了一定自主能力的成人, 自己对自己的喜好应该有相对明确的认识, 为此学校可以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 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直至修满足够的学分为止。
自由选修课程模式是以每个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目的为前提的, 只有在这种前提下, 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和未来诉求作为明确的认识。从理论上来说, 自由选择课程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使学生学习最优化,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突破专业知识学习的局限, 按照自我需要, 最大程度地吸纳更为广博的知识。虽然自由选修型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有的知识结构来选择学习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的, 而如今在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学生的能力与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部分学生在对自我的理解、知识结构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 在缺乏教师精心指导的情况下, 学生的选课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这样不但很难达成通识教育目标, 还会加剧学习专业化和知识褊狭化的可能性。
三、核心课程型模式
核心课程型模式即一组独立于演习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 它是独立于专业课程而存在的, 这种课程模式的内容存在跨学科性。“核心课程不仅仅将教学看做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还将其视为心智训练的过程, 认为优良的教育即通过文化遗产的传递而对学习者的心智和道德进行良好训练的过程。”核心课程型模式, 强调课程将大学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分为若干领域, 每个领域再开设若干门核心课程,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规定学生在每一个领域中必须学习的课程门数和最低学分指数。学校规定每位学生必须从核心课程计划中选修规定的门数, 而且课程内容涉及很广泛, 包括道德观念、外国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
核心课程型模式在理想状态下, 可以达成多学科、多领域的最大限度的知识共享, 内容融合, 它不仅将数学看做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更为主要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心智训练, 这种方式使“全人教育”可以达成, 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但在实践操作中仍旧面临着种种困难。核心课程型模式, 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因为教师的中心地位使其在课程内容的选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 能够组织核心课程的理想教师应本身受过通识教育, 具有广博的知识, 并能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对学习过程具有调控能力, 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具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还要热忱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以一种使命感来完善自己的教育艺术。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习相同的课程, 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别。而力图通过预定的课程计划去塑造学生, 也很难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这也成为了核心课程型模式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弊端。
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一直是大学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 但是通识教育在我国的课程建设的道路上却是充满坎坷和艰涩, 通识教育开展也缺乏明确而合理的指导, 在此希望本文推介的几种教育模式能够作为教育改革的参照。
摘要:通识教育自从被推出以来, 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各个国家的学者及大学发起了多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 积极的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 并形成了较具特色与实践性的通识教育模式。为了表明通识教育的影响作用, 本文推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作为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顾书明.论作为校本课程理论源流的几种课程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2) .[2]顾书明.论作为校本课程理论源流的几种课程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2) .
通识教育英语课程论文 篇4
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
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
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如:康燕彬《英语电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表于9月《读与写杂志》;林黉《英文原版电影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表于5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发表于20第2期《电影文学》;吴赟《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
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
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
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
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
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
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
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
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
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
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
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
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
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
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
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指向未来和人类终极命运如《12猴子》、《地球停转日》;对文明冲突和人类作茧自缚自我毁灭的隐忧如《终结者》、《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探索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此消彼长如《人猿星球》、《X战警》;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
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
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
《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
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警片对舍生取义的讴歌如《变脸》,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
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
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
论高校通识课程的构建原则 篇5
一.人文性
人文性是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作为所有大学生普遍接受的教育, 通识教育借助通识课程“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 使得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1]虽然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 但是通识课程指向性更为明确。它以人为起点, 重视对人的培养、塑造、完善, 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 都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 所以人文性应当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的原则。
具体来说, 通识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解决两个问题, “人之所以为人”和“人如何更好为人”。首先,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 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周易·责辞》有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天文是自然, 人文则代表人类文明和文化。文明和文化代表什么?从文化的拉丁语义来看, 文化表明人通过耕作、园艺生存下来。从哲学角度看, 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明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 尤其特指精神的财富, 如文艺、哲学等。这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所以劳动不仅改造了外在的自然, 也提升了人的思想境界, 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也是对自我和社会的改造。在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之间, 人选择了前者, 人宁可痛苦理性地活着, 也不愿意平淡庸碌地存在。人之为人的秘密就在于此, 人的伟大、价值和尊严都源于此。通识教育的人文性应当让学生明白这点, 让他们通过人文教育来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这意味着人开始摆脱浑浑噩噩。这正是阿波罗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寓意。
其次, “人如何更好为人”让人明确人应如何活着。人本应活得自由且有价值, 但在中世纪却并非如此。中世纪的人在神的庇护下失去自我, 抱着原罪的心态仰观神像。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 人性、思想也被深深压抑着, 人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理性, 自然也不明确如何“更好为人”, 直到文艺复兴, 这个现象才有了改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开始了对神权的挑战, 他们坚信人是万物的灵长, 宇宙的精华, 了不起的杰作。他们用理性抗拒蒙昧, 用思维挑战盲从, 借助复兴传统的旗帜, 开启理性之门, 启发现代人的思想, 让人认识自身的价值。正如恩格斯所言“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 中世纪的幽灵消逝”。[2]启蒙教育的人文性体现在这里, 它阐明了人应当如何活的问题。
在今天, 这两个理念也不过时。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 现代人虽事业成功, 却身心疲惫, 拥有财富, 却不快乐。校园也是这样, 在重视科学教育弱化人文教育的今天, 一些大学生成绩优秀, 心理却不成熟, 他们不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最后造成了悲剧。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 (又名幸福课) 通过启发性教学, 让学生发现幸福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被学生誉为改变一生的课程, 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对人文性坚守。这再次证明通识课程构建要秉承人文性原则。
二.知识性
知识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和外界自然认识的总和, 是文明的结晶, 包括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传授这些知识, 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 知识性的原则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处理好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关系。当代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既有科学的竞争, 也有文化的竞争。科学的竞争代表一个国家科技的硬实力, 文化的竞争则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如文化、价值观、道德等。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虽摸不着, 但效果非常显著。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 在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国家科技实力方面责任重大, 但科技实力的增强不能只依靠科学知识。事实证明, 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无不是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兼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是如此, 他在走科技强国之路的同时没有放弃对人文知识的学习, 他指出人文知识让他在科学创新方面受益良多, 让他能以诗性的眼光去看待科学问题, 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当代社会,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趋势已经初现, 科学和人文存在极大的功能互补性。我们鼓励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多涉猎人文学科的知识, 如哲学、社会学, 以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同时也鼓励文科专业的学生多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如物理、数学, 让其逻辑思维更加严密。最终让理工专业的学生具有人文底蕴, 让文科专业学生受到科学精神浸染, 成长为复合型的人才。
其次, 处理好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关系。当代社会正处于信息化之中, 便利的条件让我们轻而易举获得了很多知识, 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难题, 就是如何平衡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关系。在笔者看来要坚持两点原则:第一, 课程内容要有时代性, 能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这要求课程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文化, 教师应当顺应潮流, 把学科的前言知识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获取最新的知识,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第二, 课程内容要注重基础和传统。重视现代, 并不意味要否定传统。传统知识是文明的积累,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应探索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对接, 而不是抛弃, 这对我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是非常关键的。
三.系统性
系统性是通识课程体系合理化的体制保证。系统性是指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课程关系必须是系统的。系统性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 也展示了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
首先, 课程教学目标要有系统性。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有180多门, 涉及七大门类, 但并不杂乱, 这是因为学校对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以历史课程为例, 哈佛大学历史课程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去认识问题。为了便于实现这点, 课程也分为两类:第一类从宏观着眼, 对全球大问题和重要现象进行追根溯源。第二类, 从微观入手, 研究一些历史事件的复杂过程, 以及影响这些进程的多个细小因素。通过这两类课程的学习, 学生既能从宏观视野把握问题, 也能从微观角度解读问题。国内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一般只对通识课程做总体的要求, 没有与之对应的课程具体要求, 这就是缺乏系统性的表现。其次, 课程的规划要有系统性。在这方面, 武汉大学有很好的经验可供参考。武汉大学将本来由哲学、外语、历史学院开设的西方文化类通识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 整合的指导思想是打破院系的限制, 将同类课程纳入一个大体系中。这样一来, 本来松散的多个课程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课程群, 围绕着西方文化这个中心, 搭建了以“宗教为切入点, 以历史文化为背景, 以哲学理念为内核, 以文学艺术为表现形式”的通识课程体系。这样既保持了各个院系的自身优势, 也便于教师的交流互动。
系统性要求高校要认真规划通识课程, 要改变轻视通识课的眼光, 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同等对待, 通过有效整合, 建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考虑开课的先后顺序, 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 让学生获得系统性的教育。当然, 坚持系统性, 也意味着院系要打破专业限制, 共同参与到课程的规划建设中来, 同时教务管理部门的支持也是十分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冯慧敏, 曾德军.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调查与分析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 .522.
【法律通识课程】推荐阅读:
法律相关课程06-03
微课程法律基础05-19
法律法规课程08-27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06-02
《旅游法律法规》课程11-09
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09-21
警察法律英语课程论文11-21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09-01
通识教育讲座课程心得07-05
高校美术通识课程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