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2024-10-15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共11篇)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1

0前言

公共体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在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共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探讨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第二部分, 结合通识教育理念, 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 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从完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1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 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 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 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 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 占到总数的13.77%。从总体上看, 文、理、工科均有涉及, 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 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 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 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 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 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 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 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 每次课1.5小时, 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 如果课程分布分散, 要上5天课程。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 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 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 教授不同的课程, 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 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 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 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 占到了总数的3.39%。

1.4 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 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 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 课程设置按部就班, 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 将于2015年5月18日, 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 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 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 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 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 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 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 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 并且不能重复选择, 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 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 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 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 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 例如cad制图, 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 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 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同时, 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 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 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 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 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 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 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我们必须认识到, 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 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 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 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学分设置上来看, 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 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 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 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 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 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 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 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 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 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 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 与国际接轨。于是, 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 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 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 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 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 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 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 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 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 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但是, 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 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人才是大学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 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由此可见, 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不偏废任何一方, 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 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 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 更新观念, 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 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 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 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 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反映通识精神, 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 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 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 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 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 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 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摘要:本文在通识教育理念下, 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 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 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的开展,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毕业生, 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高校,公共体育

参考文献

[1]张楚廷, 主编.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2]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传徵, 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4]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2

【摘要】通识教育提倡拓展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诸多高校的欢迎。本文提出,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应当对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统一管理,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引起了我国各大高校的关注。通识教育的构建逐渐成为我国知名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中的热点话题。许多高水平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通识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涉猎不同的学科,探索新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和理论型人才,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通识教育体系的作用

(一)提供多样化选择

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于“育”而非“教”,在通识教育理念中,不存在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硬性要求划分,它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课程选择方案。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都应当是评价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高级人才所必须的素养。因此,在学校推广通识教育,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感兴趣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选择能够起到良好的沟通与拓展作用。通识教育认为,高校应当先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再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人文地理,科学实践,手工艺术等各类课程[1]。

(二)完善学生人格教育

人格是一种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是学生所具有的和其他人有明显差异的个人行事风格以及思维逻辑能力。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因为选择流水化的课程学习而陷入的知识同质化局面,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目标,更好的完成人生规划。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更加重视如何“育人”,如何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实践活动能力,如何更好的与周边同学合作共处。在通识教育体系下,学生更容易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提高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将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在设计课程时,应当秉承“拓宽學生知识面,鼓励学生涉猎不同学科”的`信念,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两方面构成。第一是必修课程,包括语言基础课程,计算机程序课程,数学课程,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阅读表达能力,在学习的同时保持强健的体魄。第二是选修类课程,包括艺术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外国文学课程等,旨在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接触新知识的场所,开拓视野。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教育课程方向。学校往往会设定最低选修课程学分,保证学生的课时量[2]。

(二)通识课程教学创新

1.合理设置教学方法与考察方式

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察也往往采用传统的考查方式,忽视了学生多方面的受益效果。在通识教育的考核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考查方式,例如,针对艺术类课程,可以采用表演法进行考核;对于文学类课程,可以采用讨论法,汇报法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了解,判断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

2.对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统一管理

为了保证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效果与质量,学校应当对通识教育施行统一管理,成立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全校范围内所有通识教育的课程都应当通过委员会的审核后方可向学生开放,同时,委员会相关专业负责人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核查,要求在某一领域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或授课经验,保证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控制在50人以下,提高课程质量。

四、结论

目前,我国许多重点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通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模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优化对策,希望对致力于建设通识课程体系的高校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阎升光,何丽娟.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5(18):87-88.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成效分析 篇3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成效评价模型一、研究背景

中文“通识教育”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的。此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学界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至今仍未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为便于研究,我们采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教授的阐释,将通识教育定义为“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

当今中国,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部分高校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建立了包括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在内的一大批通识教育的优秀基地,对通识教育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依然是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软肋,教育部所属新世纪教育所在2007年对高等教育教学的调查结果反映,当下大学生的表现中最为社会所诟病的,除了普遍反映实践能力不足之外,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念和学风、作风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李曼丽、杨莉、孙海涛)一文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曼丽等教授以北京四所高校为例,通过对以上四校学生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学分比例、课程内部组成、涉及学科领域、学科间联系、学校特色、修习制度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的社会公民。

在《通识教育的实证研究》(甘雪)一文中,作者采用实证的方法,以工作1~9年的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为主要调研内容,以实证数据和中外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为基本依据,在华北和华中高校发放问卷600份,根据对相关数据的数学处理分析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态度差异及其原因。

三、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1.北京三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问卷研究

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实地的北京三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问卷调查,我们从问卷中抽取了三个较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涵盖了这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开展成效、局限性这三个方面。

从三校的对比来看,北大与北师大开设的通识教育类型更为多样,而贸大明显缺少工学类、医学类等课程,综合性大学与非综合性大学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也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一方面,说明了非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领域有限;另一方面,也说明非综合类大学的师资力量有限。

另外,在校生认为,通识教育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扩大知识储备、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明确人生和职业走向。这与通识教育培养博学多识的社会公民的目标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目标和作用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也确实期待着通识教育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全面、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2.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将通识教育的质量优劣进行量化评价,一方面,我们对大量有关教育评价指标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样本学校(北大、北师大、贸大)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研。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我们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理清逻辑,归纳总结,得出了通识教育指标评价体系。

体系一共分为三层指标,一级指标为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二级指标在学校层面分为软硬件实力、學科竞争力等四个指标,在学生层面则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三级指标在上述二级指标之下再作细分。

通过将我们实地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代入我们的评价模型,最终我们得到的对外经贸大学的评分是0.388,北京大学的评分是0.418,北京师范大学的评分是0.305。因此,三校综合通识教育能力最强的是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次之,北京师范大学有待改进。

四、结论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概念的简单化处理;目前学界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外延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我们采用了李曼丽教授的观点,把通识教育定义为“非专业教育”。

其次,是老师和学校层面的第一手资料较少;与针对学生群体的问卷研究相比,针对老师和校方的访谈样本较少。

再次,是评价体系的数学处理较为粗略;通过阅读相关著述,我们设计了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指标,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指标的相关性、合理性可能存在局限。

2.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第一,建立诸如“学院路共同体”之类的通识选修课跨校选课平台。因为较多非综合性大学在有些专业方面缺乏相应的师资和教学经验,如果能建立相应的通识选修课跨校选课平台,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第二,扩大通识选修课的自由度,如增加通识选修课的自有学分,给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程更大的自由度。

第三,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可以及时反馈参与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学校层面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第四,在高校内推广设立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专职从事该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配备专职的通识教育课老师。

第五,设立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实力的评价机构。对各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开展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编撰,进行年度的分级评定。

参考文献:

[1]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17-25.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5-133.

[3]甘雪,胡志刚,邹琼,高博,赵志鹏.通识教育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10-14.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4

一、通识教育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1. 通识教育及其发展。通识教育, 又叫“博雅教育”, 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 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 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通识教育。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 数量占我国本科院校的80%以上。地方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 用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这也是由其诞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地方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着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地方科技发展的“孵化站”,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看出,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 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深入, 地方本科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既能培养出符合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又能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有效的思维能力, 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发展潜力, 是地方本科高校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2]。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地方本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可以起到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的作用, 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职业的人。但是现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大学各学科专业不断细化, 专业性不断增强, 导致学生的素质被束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知识空间或者领域内, 造成学生的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能力单一化。用人单位也要求学生能尽快上手, 减少适应性培训时间, 对专业技能要求也较高。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往往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一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通识教育的知识覆盖范围广,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所以通过通识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二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是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3]。通识教育可以避免学生因追求专业教育而忽视了自身人格的发展, 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指明道路。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识教育在教人做事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去做人。四是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提高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但有利于学生校园内的学习, 而且对于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这种理念, 帮助学生自主成长所需的各项知识和能力。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是否科学, 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 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 强化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 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打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使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由两大模块构成, 即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 (如图1所示)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是由语言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等构成。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为学生接受专业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由五个子模块构成, 分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类、跨学科领域类、高新技术类等, 每个子模块由多门课程组成。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主要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启发作用, 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对其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 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面, 建立有效的思维方法;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学类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国外著名文学的基本知识,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跨学科领域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跨学科的交流能力;高新技术类主要是一些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课程, 有利于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4]通识教学选修课课程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文学、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根据自身的需要、知识结构、兴趣方向, 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每个子模块课程中对课程进行选择, 同时学生应在通识教育总学分中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 (一般不少于15学分) 。

四、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管理。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质量和效果, 通识教育课程应由学校统一管理, 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统一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 并给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指导。对开课教师的资格要有明确规定, 要求在该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独特研究, 同时每位教师申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班次、班级人数不易过多。

2. 合理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本科高校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受益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通识课程应合理地选择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例如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选择考核方式, 也可将多种考核方式合理地组合到一起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系统考查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设置该门课程的预期效果, 以便及时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前我国重点大学随着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 已初步取得一些成就, 其意义与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认识, 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题。但通识教育在地方性高校中无论是普及性还是针对性都很薄弱。本文系统地阐述通识教育课程在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作用, 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提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新思想, 以期待对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 强调实践能力和服务一线的能力。本文重点强调地方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平衡, 并就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霞.价值视角下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哥伦比亚大学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7) .

[3]王蕾, 漆新贵.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6) .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设计

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国内外的发展

“核心课程”(Core Course)是课程组织和课程变革领域的重要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齐勒(T.Ziller)提出的“齐勒计划”(把历史、文学、宗教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和“进步教育之父”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所确立的“帕克计划”(以服务于受教育者的自然发展为中心)。随着人们对核心课程研究的开展,社会取向核心课程观、经验主义取向核心课程观、学科取向核心课程观和混合取向核心课程观四种课程观逐步形成。无论哪一种课程观点,都主张基于对课程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提炼生成核心课程,进而生发出其他课程。

核心课程概念正式被引入通识教育领域发端于哈佛大学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19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通识教育质量的滑坡,哈佛大学决心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977年,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报告书》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教养的人”,要重新阐释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内涵。核心课程方案设立写作、数学、非西方文明、政治和道德哲学、现代社会分析五个领域的核心课程,作为本科一年级必修课。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原院长罗索夫斯基在《大学——一个拥有者的手册》中指出,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理念在于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接受广泛的通识教育。罗索夫斯基认为,“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是如何被应用的,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1984年,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体系出台,该体系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和外国文学五大类。此后,《哈佛大学1994-1995核心课程目录》和《哈佛大学2005-2006学年核心课程目录》把核心课程领域拓展到外国文学、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科学、道德推理、社会分析、定量推理七大类(十一个领域),每个领域包含若干门课程。学生从中选修8门即可。

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采用必修课形式,分为文学、现代文明、艺术、音乐、外语、大学写作、世界主要文化、体育、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前沿共10门课。其课程实施的方式既有20人左右的研讨课,也有大班讲授和小班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手册,核心课程的目标如下:“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石。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才智开发的关键,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哥大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重要思想与成就。”

芝加哥大学公共核心课程(Common Core)的设置源于20世纪30-40年代课程“大设计”(Grand Design),包含“人文、文明研究和艺术”“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模块,下设若干系列课程。每一名本科生须在大学的前两年修满15 门学期课程。芝大核心课设计着眼于课程的连续性,体现出核心课程的统合特征。譬如,芝大最有名的课程“西方文明史”,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其后衍生出若干系列课程。“西方文明史”精心选择跨学科领域经典文献作为阅读材料,从古希腊城邦一直讲到20世纪的西方文明,要用三个学期(一学年)来完成。

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模式在美国高校广泛施行,如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涉及人文概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与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世界文化、美国文化等领域;波士顿学院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涉及艺术、历史、文学、写作、数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多元文化等领域;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则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等领域,以及限制性理工选修课程和实验室工作。

近10年,国内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2006年,复旦大学率先提出包括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的核心课程方案。浙江大学于2009年启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采取“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步取代六大类通识选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从2009级学生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四个模块。

二、课程实施取向理论

课程实施取向,即课程价值观,指基于不同的课程观、变革观、知识观等形成的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过程的总体认识,具体表现为人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倾向和做法。课程实施取向是决定课程实施目标与效果的关键因素,对课程实施取向的认识和研究是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也是开展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性研究。

课程实施取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对于课程变革实施的研究过程中。在对北美15项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后,课程专家富兰(M.Fullan)、庞弗雷特( A.Pomfret)、利思伍德(K.A.Leithwnod)等人提出了忠实性取向和相互调适取向两个相对应的价值取向。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对预定课程计划是严格执行还是根据课程参与因素适度调整。豪斯(House)则建议从技术、政治和文化三种观念视角分析课程变革。技术观变革在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变革目标框架内实施,通过理性的系统分析处理变革的实施问题以达到预期成效。政治观变革认为,课程实施是参与群体之间“竞争-协商-妥协”并达成共识的互动过程。文化观则关注社群文化的差异性,将课程变革的实施看作一个演化(evolution)和文化再生(reculturing)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辛德(Snyder)等人在总结了9项主要的课程实施研究基础上,提出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三取向论”。

“三取向论”被我国学者广为认可。辛德指出,忠实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符合程度。相互调适取向则将课程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缔造取向则认为知识是个人化、情境化的,课程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师生联合缔造教育经验、主动加工信息与构建意义的过程。

“三取向论”分别描述了课程设计者、教师、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忠实取向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标准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相互调适论强调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之间、课程参与方之间的相互作用。课程创生则将教师和学生视为课程开发与创造的主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地位,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忠实取向更偏重以知识为核心,而相互调适和课程创生取向则开始转向以人为本。三种取向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取向更为科学合理,只能说某种取向更适用于某一种类型的课程设计。

三、核心课程设计特征与实施取向

核心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对比国内外名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计不难看出,核心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组织方式、授课目标、内容和形式。这种课程设计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特色鲜明的实施过程。

首先,核心课程打破了传统按学科设课的模式,强调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有关能力的发展,跨学科的内容比重较大,一门核心课程授课教师团队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美国知名大学的核心课程具有强大的团队支撑,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共识的课程文化。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选动作”是在遵循课程总体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条件下实施的。

其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通常包含一所大学所认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能力。核心课程更关注把学生引导到某些领域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论上面来,而这些领域是本科生教育所必须涉及的领域。换句话说,核心课程方案不同于某些既定课程,它并不特意确定知识广度,或划定特定数量的知识信息,而是力求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虽然大学的核心课程通常都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几大基础学科领域的课程,但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或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价值、传统及体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及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核心课程内容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与跨学科性,要求授课教师熟悉学科、专业、课程发展的脉络,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讲授一门课程的内容和思考方法。在方法与知识的结合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经验、知识素养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经典文献阅读和讨论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人文科学领域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经史传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核心课程十分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着眼于经典文献中所蕴藏的永恒价值在当代社会中的引领作用。人文精神的内涵是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这一课程实施过程是以重构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感情、价值观)为导向的。在“谈经论道”“讲经诵典”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与发展创新成为核心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多方选取能够增加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材料,分享人类智慧的结晶,了解文明演化的进程,更要结合当前社会实践,关注经典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打破学生的因循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反思能力。

最后,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发现并解释课程领域里存在何种类型的知识和哪些形式的研究、如何得到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以及它们的价值何在。课程实施多采用研讨课的形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在核心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变革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同等重要。因此,核心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创设研讨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使教学过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化、主体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核心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公民。这决定了核心课程的实施内容空间广阔、方式手段多元。课程参与者(政策制定者、教师、学生等)在各自实施环节必须一致贯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价值哲学,方能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按照辛德的“三取向理论”,核心课程的实施取向可以归结为在相互调适基础上的课程缔造过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讲授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造就的课程文化反过来对课程标准制定者提供进一步的改革思路。核心课程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学生像教师一样作为研究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通过教学过程共同贯彻或者发现和创造课程的目标,以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自由与解放。正因此,对核心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应相对灵活。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遴选机制的建立及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关注的重点。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应重在过程性考核。课程效果评估宜采取量化和质性相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芝加哥大学2014-2015年课程介绍[EB/OL].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2014-04.

[3]范广欣. 芝加哥大学的西方文明核心课程:通识教育与大学理念[EB/OL].https://www5.cuhk.edu.hk/oge/oge_media/rcge/Docs/Conference/Idea_of_ University/fanguangxin.pdf,2016-05-20.

[4]金娟琴,谢桂红,陈劲,陆国栋. 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8):45-45,36.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EB/OL].http://jwc.sjtu.edu.cn/upfile/3/200912/122162998ac7f.pdf, 2009-12.

[6]Fullan M,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47(1):335-397.

[7]Snyder J,Bolin F,Zumwalt K.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Jackson P W.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Macmillan Pub.Co.,1992:402-435.

[8]Ian Westbury,Neil J. Wilkof.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M].郭元祥、乔翠兰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6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问题

1. 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将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却并没有广泛被采用。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 学校负责人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对于课程安排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 也只是打着通识教育的口号,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也只是一些只懂得科学技术而人文艺术修养极度缺乏的“空心人”。

2. 公共艺术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就我国目前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要求来看, 只需要学分就可以顺利结业, 也就是说, 学生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即可, 而且, 学校对此还有另外一条规定, 在2学分选满之后, 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还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而在这些课程中, 可供学生选择的很少, 且内容也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 这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3. 缺乏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就我国目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高校来看, 大多数院校都配有专门的艺术教师进行教学, 但是, 这些教师却普遍都是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的艺术知识, 并没有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资深教师, 而且在仅有的教师当中, 却很少有长期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招聘的时候, 过多注重专业技能, 却忽略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从而导致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以致于公共艺术课堂变成了专业技能培训, 学生难于接受。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1. 更新观念, 更好的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方向把握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 根据当下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目标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 应该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以此来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 提高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促使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顺利实现。

2. 课程内容朝多元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来看, 基本上能够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科目和类型来开设, 且取得了不可忽略的成绩。由此可见, 课程内容多元化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课程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必须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结合当地的艺术传统和相关规定中的内容, 对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 要明确对课程教师的招聘标准, 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是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 择其优而用之。其次, 对于通过招聘的教师, 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 不断对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新,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主流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 提供学习和信息交流的机会, 以帮助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拓展文化视野, 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根据课程的发展需求, 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课程内容逐渐实现多元化, 不断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培训, 使其综合素质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 (04) .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7

通识教育是指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涉及的课业及进程的总称。在高校课程中,它与专业课程相对应,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通识性。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教育。二是综合性。它的目标是培养人具有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一个综合体系,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思考问题。 三是多样性。这主要指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和领域的宽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2.1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给予通识教育课程足够的重视和地位,不仅没有相关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做保障,这样,学校的通识教育很难摆脱边缘化、次等化的地位; 其次,学生投入通识教育课程的精力较少。总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偏低,有些课程内容十分不受学生喜欢,一学期下来也没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失望; 最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繁杂。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杂乱无章在各高校普遍存在,高校对于每类课程开多少门、开什么课,并没有进行精心构建。

2.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 造成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有些课程甚至导致师生之间交流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最后,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虽然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但是不够精,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真谛。

2.3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

目前就我国高校而言,通识教育并没有成为当前高校的办学理念,仅仅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个基础,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办学理念下,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科专业不需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开设了大学语文,而理科专业因为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相应地开设了很多自然科学课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通识教育强调的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统整知识” 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2.4非正式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较注重正式课程及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在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而学校对于其他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因素,如社团活动关注的则不够。非正式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大学宿舍文化在通识教育中作用很大。

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3.1重视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作为先导,对于一个人来说,通识教育可以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教育之中,这是通识教育和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需要不间断的探索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适时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纠正。如果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偏离、扭曲,对通识教育内容的空洞化或者课程的过度专业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对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修正是十分必要的。

3.2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首先,可以采取主题课程。以往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以概论形式开出,简单的介绍某学科领域的内容。采用主题课程,可以对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掌握课程精髓的目的,容易让学生接受。其次,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目前被看作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只有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才能更好地健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再次,设置综合课程。 目前社会很多行业要求的人才都从单一专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反映到高校教育中就是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即进一步打破课程壁垒,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最后,采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模式。一二年级可以采取全部上基础课的形式,而到三四年级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通识教育的分量,使学生全身心的接受通识教育。

3.3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各自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和管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所占的课时并不低,但是课程内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分布杂乱无章。我们应该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 体现通识教育多样化等特点,内容涉及多领域,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应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从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通过开设高品质通识课程,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有限的通识课程充分发挥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十分重要。

3.4注重非正式课程的建设

无论是核心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属于正式课程。 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设施、建筑物等,学校制度文化和规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教育目的和功能。例如,可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宿舍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不同专业同学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可以淡化学生的专业隶属身份, 发挥宿舍文化对学生通识教育的作用。此外,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课堂外直接经验积累的结果。可以说,通识教育在深层含义上是一种精神, 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完美和丰富。因此,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通识教育作用。

摘要: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非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非正式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8

一、背景概况

(一)开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4年,中宣部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海洋生物学”作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成功开设代表了我国目前“海洋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海洋生物学”课程又是苏州大学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具有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复、创造碧海蓝天的决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补救性[1]。因此,其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有所区别。“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进化的奥秘后,着眼于海洋的层面,用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来阐释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掌握鉴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态势、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意义的解读,塑造海洋环境保护、和谐生态区域构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启迪环保思维,陶冶社会情操。同时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甚至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2]。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尤显重要。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海洋藻类部分知识点时,适逢大连发生蓝色荧光海滩事件,以此为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造成蓝色荧光海滩的主要生物夜光虫,作为一种甲藻、此现象的后面所隐藏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为大学生,身上有何责任,能有何作为和担当,并结合广泛存在的雾霾现象,将两者作一对比,把貌似遥远的赤潮和身边的雾霾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讲授海洋哺乳动物时,以2015年11月智利337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例为引子,在讲述生物生态生活习性的同时以鲜活的实例唤起青年学子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强烈意识。

(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Michael Huber博士编著,中国海洋大学茅云翔副教授翻译的《海洋生物学》。全文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但全书有部分内容是属于海洋学、海洋地理学的范畴。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体内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顺序为主线,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贯穿于各章节中。例如讲到海洋鱼类时,结合中华鲟已经连续2年没在长江产卵的实例,客观分析葛洲坝的建造、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讲授赤潮知识点时,从赤潮的起因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健康的关系。使整个授课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

(三)注重与专业课的区别

“海洋生物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其与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3]。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的教学以形态结构为主,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以腔肠动物为例,专业课讲授时会讲到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注重于学生掌握详细的形态特点,介绍较多的专业术语,例如缘膜、芽体、围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辐管等等。在分类上会详细介绍纲、目、科、属的各级分类依据,直至种为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个物种所处的精准分类地位。而作为通识课程,则尽量精简专业术语,只详细介绍了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在分类上也只是介绍到纲和目为止,讲课重点放在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详细介绍桃花水母,虽然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其实名过其实,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又如授课时重点介绍环保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详细讲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温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我们该有何作为?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学专业课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实验课教学。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全部是理论课,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没有海洋生物实物的前提下,如何将课上得生动有趣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摒弃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单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课堂讨论、辩论,科研小论文等方式。同时,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洋生物学的形态和分类内容难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记忆点很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华现象时,开启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了解引起水华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增强个人环保意识,让学生增强关怀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使用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模式,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学问题或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来追溯和研讨相关知识点。大大促进了学生将海洋生物学的理论与生产或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授课进程中,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新闻引入课堂上来讨论,教师适时做出评论。例如印度洋海啸事件、太湖的蓝藻事件、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在海洋性灾难来临之前提高逃生意识和判断力,同时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塑造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专业层次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图谱,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

四、“海洋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之处

本课程开设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生出勤率高。首先选课人数众多,可见课程的名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学生出勤率高。二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很多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并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准备今后从事海洋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本课程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有的学生说,课程的学习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海洋,做好宣传,与海洋和平共处,向过度的捕捞行为说不,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热爱这门课,而且课程的讲授对他们的认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已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峻,把保护海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无疑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有的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这里,通识课程又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无疑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具有了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人文情怀,能通过通识课程的授课而培养起来,无疑又是该课程开设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2]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9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美国大学逐渐取代了德国和英国,代表了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总结了19世纪以来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是通识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其执笔人之一约翰·芬利在书中提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肩负了特殊的使命,需要将学生塑造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

为了适应这个理念,哈佛大学新一轮的本科课程改革于2002年启动,坚持“本科教育不提供职业培训和本科教育不是特定领域深入的专业教育”这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让学生们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包括那些与他们未来的专业或职业不着边际的领域。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打破学生们的臆断,揭示深藏在表象下面的真相”,在怀疑、质问和争论中探索真理,“帮助他们成为21世纪的富有思想的公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完善,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课程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引下,高校陆续开设通识教育课,在教学思路上更好地融合了通识教育理念。其中艺术类的课程做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普及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找到欣赏艺术的正确入门途径。在课程设置中涵盖艺术门类中的各个领域,从美术作品欣赏到服装设计浅析再到设计软件的入门指导,吸引了大量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其中艺术作品欣赏课程是众多艺术类通识课程中起步最早,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门课程依据的基础是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以时间为轴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过程中的流派及画家,作品。由于这门课程针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都降低了难度,貌似是解决之道,却造成了学生新的理解误区,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现就这门课程在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的弊端提出我的一点意见和解决方法。

一、加强文化背景的阐释,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

课程在设置时由于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设,如果按照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难度来讲授这门课,必然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课程大纲,把系统的美术史改为美术作品欣赏,以具体欣赏作品为主,没有系统的时代背景陈述、画派演变发展的朔源考究,虽然每一次讲授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学生只能知道某一时期有什么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而对于各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各流派之间的起承关系,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却无从知道。比如在讲到19世纪的法国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艺术,继而是现实主义艺术,而后的印象主义艺术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这种起承关系并不是说一种艺术灭亡后兴起另一种艺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某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艺术诉求,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多种艺术流派也是共存的,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兴起的时候,在这个世纪早些时候兴起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存在。如果简单的欣赏19世纪的作品,那么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达维特,安格尔,浪漫主义时期的籍里柯、戈雅、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时期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必然是要了解的,那么这三个流派为什么在19世纪相继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吗?如何去理解这三个流派的作品特点?这些都应是贯穿在课堂讲授让学生有系统了解的知识。

系统的美术史是从文化背景讲述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保存,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体系的文化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感,文化价值观。而且从文化角度去讲解一幅作品,还会穿插非常多的故事,从而能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环境氛围中将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例如米勒的《晚祷》、《拾穗者》这样的作品,虽然作者自己说就是一种简单地描写农村景致,但放在资本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评论家就将其付诸了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说可以从图画背景中感觉到喧嚣的资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文化解读对于艺术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对艺术评论的客观性进行思考。

二、拓展课程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传递文化价值观

这门课程由于针对的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思路方法就极为重要。需要大胆的尝试,找出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是兴趣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实行实践与讲授相结合是可行的方法。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融入其中。例如在具体授课时,每部分课题的讲授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从所授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课题,以做调研写研究报告或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的海难作品《梅杜萨之筏》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在这里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灾难电影,纪实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怎么的艺术表达方更能表现灾难场景的可怕和带来的伤痛。

再者,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图片讲解,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探讨,不假定一种学说或者审美观的权威性,而鼓励学生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欣赏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我们不仅仅可以展示这幅图的高像素相片,更可以将济南地区的实景找出来,同时为大家提供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简历,从各个角度来审读这幅作品,挖掘它为何成为历代经典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三、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理论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演讲,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

一个课程的设置完全依赖本校资源是不能足够完善的,必然要请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校的学术思想活泼向上,令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学术前沿。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平台,不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产生抵触感,更不要惧怕任何有冲击力的学术认识,学生年轻,他从血液里就会喜欢这样的思想碰撞,而只有在碰撞之后他们才能理解什么是最需要的。

国内外名家的来访,也必然会对我们的课程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考,国内外名家的讲座对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10

关键词:MOOC;通识教育;慕课;在线学习;学分制;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14-05

在MOOC出现之前,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基本是固定的,虽然师生和相关行政部门也觉得不如意,但碍于师资问题,改革力度一直不大。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外MOOC思潮的冲击,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优质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开展MOOC时代通识教育课程网上选修的可行性研究和应用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调查对象是韶关学院一至三年级各专业的学生,问卷发放以不同专业人数相对均衡、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周期是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问卷总共发放50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为85%,有效问卷为378份,问卷有效率为89%,调查数据用SPSS进行处理。

行动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选修公选课《当代媒介素养》和《美术鉴赏》的各专业学生,以及必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美术和生物专业师范类学生,共690人,其中《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本院教师开发的MOOC课程进行网络学习,《当代媒介素养》是利用爱课程网上的免费视频资源,任课老师将视频资源整合到韶关学院网络课程平台,组织网络课堂,开展在线学习,《美术鉴赏》是学校购买的超星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有专门的在线学习平台。通过行动研究,把握MOOC环境下学生的在线学习心态、学习效果、学习行为、学习问题和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数据分析

1.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当中,男女生所占比例约为1∶3,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涉及文、理、艺、体,其中文理科专业学生占67%。下面从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条件、在线学习动机、在线学习能力、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的态度、对网上课程资源的认知及经历、学生通过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进行学习的意愿和学生对网上选修校外全校性公选课的态度等层面对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1)开展网络学习的条件

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网龄,且网龄有6至10年的为数最多,部分学生甚至已有10年以上的网龄,这说明,学生接触网络都有较长的时间,对网络方面的操作都较熟悉。由此可见,学生不但拥有进行网络学习的硬件设备,而且相当熟悉网络学习环境相关操作,这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提供了先决的有利条件。

(2)进行网络学习的动机

除了学校的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会通过网络资源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总的来看,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大部分学生都有课后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习惯。由此看来,学生对在线学习有较大的需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较大。

(3)实施网络学习的能力

在线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较高,调查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学习为主,请教他人为辅的学习方式学习,约65%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自己解决学习问题,且有些学生在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还能拓展相关学习,只有35%的学生需要依赖他人讲解进行学习。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的独立性和探究性,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强,有实力开展在线学习。

(4)学生对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态度

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公共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即公选课),调查表明,学生总体上还是比较喜欢自己选择的公选课,但由于学校开设的公选课程有限,课程类型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论是学校开设的公共课还是公选课,绝大多数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选择性听讲,部分学生则选择做自己的事情或者逃课,只有少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会认真听讲,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公共课和公选课均不太重视。

另外,在选择学校公选课前,接近40%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不太了解,对课程内容比较了解的占少部分(不到15%),就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学校公选课程教学现状的满意程度总体表现为一般(见表1),其中,公选课的课程种类和选课限制方式所占比例均为48%,由于受到学校开设课程的数量以及每门课程选修人数的限制,要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并不容易,有些学生选到的课程与自己的期望产生一定的差距,且学生不满意固定的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以及大班上课方式。总体而言,学生对目前学校公选课教学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5)学生对在线课程资源的认知及经历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些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学习网站,且有些学生甚至知道多个学习网站,在众多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学习网站中,学生对网易视频公开课的认知度最高,所占比例为80%以上,对TED和爱课程网的认知度也较高,所占比例分别超过30%和20%,由此可见,学生对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认知度总体来说是比较高的,但调查也发现,学生对可汗学院(MOOC的起源)和中国MOOC了解不多,另外,63%的学生没有通过网络接受校外课程学习的经历,学生有条件、有动机、有能力、有认知开展在线学习,可实际上除了部分学生善于借助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进行校外学习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得好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6)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进行学习的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在学校不认可学分的情况下,超过60%的学生愿意通过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选修校外课程,而如果学校认可学分,将有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视频公共课或资源共享课进行校外课程的学习,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所以无论学校认可学分与否,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通过网上优质资源进行校外课程学习。为了解学生对校外哪些网络选修课程以及开课学校感兴趣,通过爱课程网上网络学习者的推荐,笔者在爱课程网上遴选了30门视频公开课,列了网络选修课程清单,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开课学校主要有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学生感兴趣的前10门网络选修课程以及对应的开课学校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关注的是课程内容,对开课学校并没有特别要求。

2.行动研究数据分析

通识教育课程《美术鉴赏》每个时间段均有学习任务,《当代媒介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了总的学习任务,只要学生在一学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即可,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等由学生结合各自情况自行把握。通过访谈和后台数据分析,三种类型在线课程的网络选修行动研究结果可从在线学习心态、学习参与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学习问题和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加以说明。

(1)在线学习心态

不管是自行开发的在线课程、整合的在线课程还是学校购买的通识课程,选修的学生都欣然接受,乐于尝试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毕竟这种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等都可选择的在线学习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主权,这是以往传统教学做不到的,所以,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总体心态较好。

(2)在线学习参与度

通过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成效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参与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不太理想,有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两周之后就没什么学习进展了(在线学习平台能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大部分学生仍能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3)在线学习行为

在线学习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自制力和良好的参与式在线学习行为,研究表明,学生愿意接受网上选修课程,也有网上学习的能力,但没有做好网上学习的心理准备和形成良好的在线学习行为习惯,学习需要经常督促和反复提示,可见,网络选修虽然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目前仍不善于开展在线学习。

(4)网络选修学习效果

一学期下来,网络修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生99%按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优于按传统授课的其它班级,学生普遍反映这种修学方式虽然要付出较多的精力,但学习效果很好,技能掌握扎实;修学《当代媒介素养》的学生来自全校十几个专业,最后顺利完成学业的只有80%;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修学《美术鉴赏》的学生有90%完成了学业。总体来看,网络选修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会比传统教学差,没有完成课程学习的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这门课程,所以中途放弃了。

(5)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在开展通识教育课在线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学习平台兼容性、学习资源质量、网络助教学习辅导和精力投入、网络学习监控等方面的问题。课题组开展行动研究的课程学习平台主要是尔雅通识课学习平台和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这两类平台均是基于PC端开发,虽然学习平台支持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但呈现的界面是PC端的,不是移动版的,使用不方便;课程学习资源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购买、整合或自行开发的学习视频有些没有做好,学习效果不理想;开展在线学习的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组织网络学习、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等,师生均需要时间去适应这种新型学习方式。

三、研究结论

调查和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环境与平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学生对学校通识课程的态度、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知和经历、学生的在线学习习惯等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网上选修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1.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环境、平台与资源

学生具有进行网络学习的优越条件是课程网上选修顺利开展的关键,学生要通过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进行校外学习,不但要拥有可进行网络学习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学校提供智能化网络学习环境、无缝对接的学习平台和大量优质学习资源。目前,一般的地方高校基本拥有较好的移动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则不尽人意,优质学习资源方面相对比较欠缺[1]。

2.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和激励学生进行校外网络课程学习的强大动力,其自主学习能力是确保完成网络学习的前提,而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校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大多数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探究性,在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还能拓展相关学习,学习热情高,学习态度积极。网络学习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做保障,开展网络课程选修,给予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层面的学习自主权,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动机需求,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学生对学校通识课程的态度

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总体存在着不重视的态度,但相比之下,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自己选择的公选课程,尽管在选择公选课前,大部分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内容大纲不太了解。但由于学校开设的公选课程种类较少,课程类型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需求,且每周两个课时的大班制面授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需要,部分学生对学校公选课程的教学现状持不满意态度。而学生对目前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这些态度,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既符合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基于MOOC的网络选修,可以缓解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单一的现状。

4.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知、经历及意愿

学生对网上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认知及经历,这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网上选修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普遍都知道一些视频公共课或资源共享课网站,且部分学生善于借助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进行校外课程的学习,学习课程的门数有些不止一门,学习的课程类型也较多样化,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资源共享平台、畅通的学习渠道和体验良好的课程学习平台,影响了学生网络选修的效果。

5.学生在线学习习惯的形成

课程网络选修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学习时间的保证,由于学生对在线学习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是在课堂环境中渡过的,传统的课堂学习仍然是学生主要的和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并未成为其主导学习方式,学生虽然有进行网络学习的能力,但学生的在线学习习惯还远远没有养成,这就需要学校创造在线学习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多接触MOOC时代的网络学习,让在线学习成为习惯。

四、MOOC环境下开展通识教育课网络选修的建议

2014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建议高校探索对慕课等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学分互认[2];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特别强调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3]。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网上选修完全可行且必要,专业课程的网上选修也将成为必然,现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已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主动顺应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新趋势,直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议高校从网络学习环境、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参与式学习文化、学分认定和政策激励等层面做好相关工作。

1.完善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环境是开展在线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当泛在学习逐渐被大家认可时,学习者急需无缝对接的物联网和随时在线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及用户体验良好的移动学习平台。没有完善的在线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即便有再多的优质资源和激励措施,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的学习仍然是奢望,所以,高校在建设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时,有必要充分考虑移动和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对高速无线网的偏好;在建设或购买在线学习平台时,需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学校现有学习平台的问题和局限,以及用户对学习平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

2.充实网络学习课程资源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网站主要有网易公开课、TED、可汗学院和“爱课程”网,目前国内开放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爱课程”网站。截止到2015年4月20日,“爱课程”网已有98门中国MOOC、806门视频公开课和2361门资源共享课上线,课程内容基本囊括了各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这不是一个普通地方高校能独立拥有的,高校有必要认真考虑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免费共享课程资源充实到学校的选修课程平台,以加大学生课程选修机会。同时建议各高校通过合作共建课程共享联盟,开展各类优质视频网络课程的建设,将各校优质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集中展示在同一个平台上,供各高校学生选修,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共享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

3.营造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

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于使用的学习平台、丰富的免费课程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在线学习社群,并不意味着高校的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就自然发生了,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计划启动,以及中国教育部启动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精品课程工程来看,至今也有10多年的时间了,但在线学习并没有如大家所愿真正发生。在《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中,柯蒂斯·邦克教授认为,使得“我们所有人都学习”成为可能的开放教育世界具有三大趋势:一是学习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二是自由开放的教育内容与资源的可用性,三是面向开放获取信息和共同协作共享的文化运动(一种参与式学习文化)。如果基础设施和开放教育资源准备就绪,而教育社群以及整个社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职能,学习者就会丧失无数独特的学习机会。当网络基础设施不再成为问题的关键,资源不再成为问题的核心的时候,邦克所说参与式学习文化便构成了开放教育世界的重中之重。要使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学习带来的机会与可能性变为现实,社会、机构和个体,特别是学校,就需要营造参与式学习文化,并使之践行与普及。

4.构建网上选修学分机制

鉴于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和信息化教学管理滞后,学生选择的仍然是高校既定的课程设置,大学生基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议学校借助目前广泛推广的MOOC和校际联盟,改革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际运行的学年学分制,构建新的课程修学方式和学分认可机制,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对于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中的必修课,提供任课老师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开放课程中的同类课程自主学习;对于学校要求的人文及自然科学类公选课,学生的选课不再局限于学校提供的课程,可以在网上选修,增加学生选课权。对于课程修学和学分认可转换机制,对于公共基础课,学校提供本校课堂教学和网上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和任课老师,按激励机制认定课程学分;对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除了学校提供的课程外,允许学生选择开放教育课程资源中的相关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并借助相关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学校负责组织考核并给予学分。

5.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大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承对象及创新知识的主体,学校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教学,需要学生根据个人学业生涯规划,改变传统的学习思维,主动出击,借助MOOC开展自主学习,因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由于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着在线学习成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切实承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把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大的网络教学名师,积极探索并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加强课程选用管理及学分管理,推动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黄德群等.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51-54.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DB/OL].http://www.gdedu.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tzgg/201411/481007.html,2015-03-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088.htm,2015-04-30.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篇11

一、高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1、智慧教室和互动黑板等产品的应运而生

我国多数高校已借助互联网连通世界,有的开始尝试在多媒体机房实施通识课程教学,而新型电教设备的开发商全力助推教育改革,目前已有科技公司专门提供智慧教室和互动黑板等产品。据了解,以实现多元化教学为旨归的投影白板和触控电视,将被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替代,本质意义在于现代与传统的巧妙结合以及两者之间的轻松切换,应能解决以往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任课老师只需打开教学软件,所执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会马上出现在显示屏。例如,和汉语课对应的电子字典,和英语课对应的四线格、和数学课对应的各类几何图形等等,都可借助液晶触摸一体机一键显现。然而要将智慧教室、互动黑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以人机互动方式使师生的视听等综合体验变得无限丰富,现实中存在很大难度,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很可能使多数高校望而却步。

2、教育行业必须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

有关数据显示,2015 年的749 万高校毕业生是2001 年114万人的6.57 倍。专家认为,每提供1000 万人的新增就业岗位,必须以7% 的GDP增长率为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历史已经结束,低于8% 的GDP增长率成为“新常态”,而高教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尤其是IT专业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已出现鸿沟。鉴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高等因素,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推动,如国发(2012)28 号文件特别提出,要以云计算等新技术带动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公开表示,高度认同云计算、大数据引领当代社会发展新浪潮,愿意做中国云计算产业的海外代言人。高校在此背景下须引进新技术,努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以此为突破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二、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案例分析

1、某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开发实践

由于笔者与陕西省某高校创建了鱼化龙文苑的贾勇老师相识,看到了该校商学院以“互联网+ 教育”为切入点,很好的开展了系列通识教育课程。例如,该校将大学语文作为重点开发的示范课,以期带动大学英语、思政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示范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对线上资源进行整合、再造,基于师生自媒体对接构建起了“互联网+自媒体”模式的智慧课堂,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教学成果。

2015 年2 月23 日的《学子读写》报,头版、四版通版刊登鱼化龙文苑创建者的《让学生“化腐朽为神奇”是教师的天职》等论文,随后刊登了文苑多名学生的文章和精彩评论;2015 年4月,《学子读写》报头版、四版通版刊登了鱼化龙文苑创建者的《择天下英才而育之》,同月开辟了《鱼化龙文苑圈友优秀作品选登》专版,陆续刊登了胡兆辉等多名学生的文章及摄影作品;紧接着,文苑数十名学生如张娥、丁倩雯、汪嘉豪、曾如芝、张敏等,纷纷发表报刊文章、科技发明成果,而且把目光投向国内外各项比赛的赛场。文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段书卿,在毕业当年的实际工作中被评为陕西最美导游,名列第一位。其毕业论文题目是《西安市导游人员队伍建设探析》,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为旅管专业的1301 班学生刘雨亮,被评为“十大校园之星”和“十佳大学生”。类似的优秀学生还有不少,而且会越来越多。

2、在坚守教育公益属性的同时抓住新技术本质

鱼化龙文苑的二维码缔结了文苑网易博客圈、文苑微信公众号,以及与全国发行的《学子读写》报共有的QQ群“读写化龙联谊会”。其智慧课堂集网易博客圈、QQ群、微信公众号、实体报业于一体,基于师生自媒体如博客、QQ、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易信和传统纸媒的融通与对接,近乎零成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应用。经过2015 年度的两个学期、以及2016年度新学期的实践探索,其线上线下混合型体验式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硕果,文苑学生在诸多方面都有出色表现,由此赢得师生们广泛赞誉,也引起一些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文苑创建者在十年前的学生郭盼,如今是宁波某猎头公司的老板,在文苑创立初期就加入其中,表示要“协助恩师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截至目前,文苑拥有6688 名圈友和60 多位管理人员,仅博客圈的浏览量已达198695 人次,且在与日俱增。自有的11万5 千多部原创作品、电子教材,以及888 部相册、350 个讨论区主题都在时时更新。

文苑创建者将云链接技术加以抽象、转换并且呈现出来,使师生用户可以任选其偏好的简易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其智慧课堂教学以国际化视野链接了世界,可见云计算的本质是一种新兴的IT服务模式,让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虚拟化的动态易扩展的计算机资源,使学校教育能够落实邓小平同志早已提出的“三个面向”。而鱼化龙文苑打破了云计算按需付费的规则,其智慧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抓住了新技术本质,基于学校现有条件对完全免费的公网资源进行整合,在实施线上线下一站式混合型交际化教学的同时,使教育能够坚守公益属性,这为高校实施通识课程教学提供了经典范例,对于“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童瑾.浅析“网络推手”与“拟态环境”的塑造[J].科技展望,2015(6).

[2]卜小伟.“鱼化龙文苑”的飞速发展历程及教育成果述评[J].科学与财富,2015(6).

[3]孙颖.“鱼化龙文苑”的精英主义取向[J].品牌,2015(7).

[4]周韦韦.鱼化龙文苑以网络技术实施课程教学的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18).

上一篇:日常写作下一篇:高压供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