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2024-05-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通用12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1

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底中期起步至今,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专门机构, 配有专门工作人员,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和专题教育活动、进行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危机干预等形式,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协助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离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如何突破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推进的瓶颈就成了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性的课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有瓶颈

(一) 关于专业用语方面:基本概念混乱

对于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这项专门工作到底应该叫什么, 关于这点是众说纷纭。有的把它叫心理健康教育, 有的把它叫心理教育, 有的把它叫心理辅导, 有的把它叫学校心理学, 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不仅使学术交流上产生困难, 还使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产生困惑与误解, 最终妨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实施和深入推进。所以这种局面必须尽早改变, 而本文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保持一致。

(二)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定位不清

1. 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还是一种教育理念

既然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它到底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呢, 还是一种理念呢?如果是前者, 只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就可以了;如果是后者, 那么它就是每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教育基本理念之一, 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情。从现有文件和理论探讨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 因为在谈及心理健康工作时, 全员育人的观念不止一次地被提及, 但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局面并没有形成, 因此它更像是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

2. 是处于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辅助地位还是基础地位

由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矫治性”为起步的, 所以一直以来它都被视为学校教育中的辅助性活动, 如有的称其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的称其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 这样一来, 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由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承担, 而与其他的大多数教师、与学校的其他工作无太大关系, 这显然违背全员育人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标太高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目前大致有两类提法, 一类是单一性目标, 例如有的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类是复合型目标, 包括不同层次:例如有的认为应包括一级目标 (以预防教育为主) 、二级目标 (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 和三级目标 (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 。既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矫治性目标起步的, 所以必须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但由于当前以发展性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 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 一味地追求学生潜能的开发。结果反而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

(四)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窄化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开始主要是起矫治和预防作用, 因而在内容上则主要偏重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后来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向发展性模式转变, 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基本根据心理学学科逻辑安排的, 例如有文章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发展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个性健全教育、人际和谐教育和积极适应教育。

那么教育者设计的这些内容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据笔者在大学生中的调查, 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 (1) 目标定位问题。不知自己将来能干些什么; (2) 学习问题。由于对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产生怀疑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3) 时间管理问题。不会合理安排空余时间而常感空虚无聊; (4) 经济问题。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费支出计划, 常感到“前松后紧”, 贫困生则是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 (5) 恋爱问题。不知如何向对方表白, 如何与恋人更好地相处, 如何摆正恋爱与学习的位置。显然, 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些窄化了。

二、瓶颈的突破———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一) 统一专业用语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术语做出理性诠释和统一, 不仅是学术探讨上的需要, 更是深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现实需求, 在早些时候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 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就笔者个人观点而言, 认为称其为“心理教育”更恰当些,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名称会被误认为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显然是窄化了这项工作的目标。

(二)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

国内外的实践工作已经表明,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全员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参与, 需要全校各项工作的配合, 而不仅仅是几个专兼职人员的事,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教育观念, 而这种教育观念需要转化成现实的教育行为必须要采用一套严格的方法和技术, 所以我们说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 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要求现代教育工作者人人具备, 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业”功能将大大减弱,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应大大增强。但我国的一项调查却显示:有50%以上的教师的心理学知识达不到基本要求, 所以加强教师的心理知识培训势在必行。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应该处于基础地位。要做到这一点,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的邀请模式 (Invitational Approach) 。这一模式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要求学校充分利用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因素, 把学校变成对每个人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三) 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复合型的, 这个复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该包括短期、中期和终极目标三个层次。短期目标是矫治和预防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因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入手的, 所以矫正和预防的目标仍应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组成部分, 但是还应向更高一级的目标迈进,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的中期目标是增强适应性, 教育学生适应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的, 只有个体适应了他所在的环境, 才有可能有精力去挖掘潜能, 进而发挥潜能, 最终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 所以发展性目标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各个学校在设定目标时, 在“面”上一定要切合全校学生的实际, 了解整体学生的心理状况, 看其主要需求是什么;在“点”上又要根据具体某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订符合其自身实际的训练计划。

(四)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

要深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并根据生活的逻辑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应包括: (1) 生活辅导。其中涉及生活目标辅导、社交辅导、情绪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等; (2) 学习辅导。其中涉及学习潜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学习动机辅导等; (3) 职业辅导。其中涉及专业选择辅导、职业选择辅导和职业适应辅导等。在上述三方面的内容中, 最受忽视的就是就业辅导和职业适应辅导, 目前大部分院校仅停留在政策指导上, 因此也特别需要拓宽就业辅导的内容。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后, 基本概念混乱、定位不清、目标太高、内容窄化, 成为制约其深入推进的瓶颈, 因此统一专业用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是深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关键词:瓶颈,突破,深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建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4) :86-88.

[2]申继亮, 彭茂华.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2 (5) :60-6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和我们现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一旦网络社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冲击,那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学生对于网络迷恋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要树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要积极的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加强高校网络规范以及法制化管理,有利于高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底细的构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导方针;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科学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实践中,高校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总体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才能保证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达到到校所要的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发展。

1.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网络成为了现代科技文明的主要标志,它和人类发明创造的其他科技文明一样,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都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弊,它给人们的生活来了危机。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还处于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还不够,互联网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简单的来说本论文说提及的网络心理学健康指的是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没有使用网络时也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理,要能把握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要把网络与生活区别开来,要保持网络与现实心情态度的统一,不能因为没有网络而消沉,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影响了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在我国,有一些高校学生特此沉迷于网络,喜欢网络的虚拟,可以随时向网络发泄自己的所有情绪,觉得网络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世界却是虚拟的,其实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接触的机会,同时他们也会忽视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的甚至封闭自己的感情,同同学、老师交往都是小心翼翼,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少。还有的高校学生一直都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想敞开自己的心扉,把真是的的自己封闭起来,与同学老师交往时特别的小心翼翼,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实际又是渴望要获得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这种性格上有障碍的高校学生,那么网络对他来说无疑是解决需求的最好途径。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现象过于片面、主观,在情感上面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容易摇摆不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大多都是盲目从众。有些高校学生沉迷在网络中,长期沉迷在电脑里面,丧失了对社会的交流。还有些高校学生对网络的沉迷在于网络游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都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发泄,有些高校学生甚至还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他们过于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忘记了和现实世界的沟通,网络有许多的垃圾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困扰,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难以成熟。

4.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的措施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增长的还有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之前就要让高校学生认识心理健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高校进行课堂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健康心理素质,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高校相关课程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高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要有参照国家一定标准来进行建设,要重视学生对于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的对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辅导。高校要加强学校网络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我国对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是层出不穷,这些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我国网络的安全实施,高校应该紧跟国家步伐,要建立安全的网络健康管理体系,对网络信息要进行筛选过滤,保证学校网络的安全性。高校在进行相应课程教学时要通过相关课程,比如思想品德又或者是法律课等等相关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对于网络的认识,要加强网络的宣传力度,净化上网环境,加强相关法律知识,规范学生上网的行为,加强高校对于网络信息的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信息化社会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高校心理健康的组织管理机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1]

[2]易晓敏,李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公寓管理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公寓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24-2

0 引言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娱乐、休息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高尚的品德、乐观开朗的心态、优雅独特的生活品位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检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高低、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创建整洁美观、安全舒适、文明健康、文化生活丰富的学生公寓是学校和广大学生的共同责任。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大学生的心理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征,由于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因无法处理好问题而引发很多心理问题。近年来发生的高校大学生因平日里的小矛盾导致的宿舍投毒案件,因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而毁了两个幸福的家庭。前些年发生的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因为宿舍的一点小矛盾,连续杀害了四位同学,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是什么样的仇恨能对自己的同学痛下杀手呢?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在高校公寓内发生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很多网友甚至发出了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戏谑言论。这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充分表明了一部分大学生心理非常脆弱,难以理性的处理在公寓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发生的纠纷与摩擦。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能够积极地付诸实践当中。

1 高校公寓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现代高校的教育模式使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以公寓为单位进行活动开始逐渐兴起。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公寓中度过,在公寓中学习、生活、交流的机会较多,同时也暴露处理很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问题。公寓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我校学生公寓中每个宿舍至少住有4名学生,每个人的脾气秉性、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以及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根据心理咨询中心统计的数据表明,公寓的人际关系问题位居学生心理问题的首位。很多学生因为个性较强,无法很好的融入公寓集体生活中,与舍友关系淡漠,从而引起争吵甚至打架,导致内心陷入了焦虑、苦闷、无助等各种不良情绪中,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都是与父母住在一起,没有体验过集体生活。而进入大学之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环境过渡到相对自立的集体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会使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或感到不适应。心理上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

自理能力差导致的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但进入大学之后,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自主独立的要求。因此,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着独自吃饭、打扫卫生、洗衣叠被、整理物品等日常琐事,往往会变得不知所措,从来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惑。恋爱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亲密的感情,可以使人欢呼雀跃、精神焕发,也会使人郁郁寡欢、患得患失。大学生多半对生理知识一知半解,同时不具备处理感情危机和面对失恋调节情绪的能力。因此,公寓往往会成为他们感情宣泄的地方,其中隐含的心理问题也比比皆是。

以上列举的是大学生在公寓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不良消费观念引发的心理失衡、特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业择业期引起的心理紧张等情况。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2.1 在高校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建设的重要保证

安全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维护好学生的安全稳定是高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的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高校学生较关心国家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识有其年龄的独特性,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大部分高校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公寓中度过,新形势下,高校公寓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公寓内开展的活动日渐增多,内容形式愈加丰富;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处在公寓的时间越来越长,公寓除了是他们的休息娱乐场所外,还是锻炼各种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学生在公寓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如人际交往困难、情感困惑、学习困难、适应障碍等。目前,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地占领学生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无法得到提高,从而引发各种问题。因此,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推进和谐校园和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

2.2 在高校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公寓管理工作

公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公寓管理工作都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较为烦琐的一个环节。加强公寓管理工作,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公寓管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公寓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另外,在公寓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学生科学理性的对待问题,从而减少公寓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公寓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提升公寓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2.3 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班级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组织单位。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变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不再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班级概念也逐渐地淡化,学生在学习上趋于分散化;相比来说,学生公寓成为大部分学生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也成为学习、工作开展等的基本载体。现代的大学生在逐渐进入一个相对宽松、自主的环境中,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适,由此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3 在公寓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3.1 加强公寓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公寓心理文化的环境氛围

公寓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学生公寓里的硬件设施、设备、资源配置等物质资源环境的整体布局中所蕴含的文化形态。它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很好地促进公寓的心理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公寓管理部门首先应该注重公寓的硬件设施,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公寓中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心理知识的培训

公寓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素质水平、心理知识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能否顺利地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和辅导员有关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逐渐建立一套自己的心理咨询体系,更科学更客观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3 建立公寓学生档案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建立详细的公寓学生档案,这样有助于公寓管理人员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做出反应,同时,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3.4 在公寓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4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总的来说,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多数是健康的, 他们有较稳定的思想情绪, 学习上乐观自信, 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 我们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 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明显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由于考试的压力, 学校只重视学习, 教师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取得好成绩上, 很少着眼于学生的情绪、意志、自我形象和性格的培养。有了优异的成绩并不等于懂得控制情绪、了解自己、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高校心理保健工作已经发展起来, 但在各方面依然不够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相对严峻。

每次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上看到关于大学生自杀或者其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事件, 心情都很沉重。任何一对父母抚养大一个孩子都付出了非常多的血汗与金钱, 如今看着自己的孩子读了大学就觉得看到了希望。那些学生的家长可是万万都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可以选择, 那他们可能宁愿自己的孩子不上大学也不要做出那样的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主要方面来重点开展, 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将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加强价值观体系的教育,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 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 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定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寻找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及教育方式的总称, 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围绕学生现在的实际问题和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的生命历程为主线, 用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审视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来确立心理健康标准, 由社会适应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过渡。在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上, 要注重对中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整合, 在整合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性”和“教育性”, 又要强调避免过多学术描述性价值的理论, 而应积极探讨实用处方性价值的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 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达成两个内在的任务, 即防治心理疾病, 增进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 促进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四、重视情感教育的特殊效应

在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情感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都处于较薄弱状态, 存在着情感教育的缺失和弱化现象。教育者尤其是政治辅导员面对大学生复杂的思想意识以及深层次的理想信念问题, 往往知难而退或浅尝辄止, 采取简单、生硬的形式化做法, 不去做深入细致的“内化”工作。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也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 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 情感教育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人性的最大特点是自尊和获得他人的尊重。长期以来, 教育者往往重视提高学生的智商, 但却忽视了既有动力作用的情绪及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能通过情感教育的各种措施, 激发学生对某一事物、观念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保持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 抑制和改变不良的情绪情感。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的教育信息被学生很好地接受, 而且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化为他们的自觉动机, 进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重视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据调查显示, 在贫困生中, 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 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和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 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种心理卫生宣传活动,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加强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同时, 还应将团体咨询、障碍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结合起来, 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当然, 上述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配合与协助。

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双向渗透

(一) 思想政治工作从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入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 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 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 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 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进行科学的引导, 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为此, 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实事求是, 面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 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 坚持从实际出发, 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努力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其次, 坚持双向交流。即师生间相互尊重, 以平等的关系渐行交流。教师要以理服人, 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 努力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振, 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再次, 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知道自己的行为,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基础工作, 能够密切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精神联系, 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 以情感交流为主对大学生施以非知识性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完全尊重学生的一切需要, 所以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M].人民出版社, 2001.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保障 篇5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保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必要的人员、机制是其组织保障,正确的方法、策略是其措施保障.

作 者:王丽君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14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1(6) 分类号:B844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保障   组织保障   措施保障  

试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知识结构及转识成智的能力,还应具有健全的情感和人格,而情感和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然而有关课题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因此关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生活空间,是新时期高效管理当中非常迫切的问题。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据某项对高校教师精神状况检测的调查中统计发现:躯体化(指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反应表现出来)、强迫症、焦虑和不安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障碍,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左右。15%的常人对个人健康、睡眠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6%的人在角色转换和社会方面不适应;65.2%的教师觉得精神压力很大;69.7的青少年教师周课时已超过16节(不包括校外兼课);81.7%的教师总感心身劳累不堪,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什么;在英年早逝的教师中78.1%生前留有比较明显的心理疾患。

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急剧变迁带给高校教师巨大的压力

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很难体验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强烈的反差带给他们巨大的压力体验。比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了,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严峻的挑战,尤其目前高效改革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收入也拉开了档次,以往象牙塔式安稳的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压力也迅速增强。

2.高校教师职业特殊性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在日常工作中,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些迅速走向成熟、求知欲旺盛、思想开放、情绪活跃、自尊、敏感、经常体验到各种内心冲突和矛盾的青年大学生,教师必须和他们发生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随时对它们理智上、情绪上的各种表现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敏捷的反应。高校教师的工作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对许多寻无定论的问题进行独立探讨,发现自己的创见。另外,高校教师大都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成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教材对有关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喜欢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独特的见解去补充、修正、扩展教材内容。在科研活动中,他们对于涉及到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和课题,怀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总之,高校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智能型、精神型职业,又是一个容易形成职业倦兔的职业。

3.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格缺陷

高校教师本身就充满焦虑、痛苦的探索、挫折等,而我国的师范教育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个性完善要求甚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涉及,更未把个人因素引入教师职业的选聘之中。部分教师的人格特征不适应从事教师职业。如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强、喜欢独居、过于内向、自我中心、不善与人交往、无计划。据调查13%的教师本人是独生子女,过去多在父母过多关爱下成长,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这导致了他们在教师岗位上不适应困难,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应当引起学校、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高度重视。除了在宏观社会体制层面上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层面综合各种措施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改善社会环境,推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国家制定各项法规和政策,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的进程,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如政府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深化教育改革,减转教师的升学压力和心理负荷,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在教师的筛选、培训和资格认定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标准。政府部门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传媒,宣传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2.学校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

高校应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注重感情投资,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的工作。事实表明,学校领导者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3.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热爱教育事业,敬业乐业

教师本人应该对教师职业有清楚的认识,既看到教师工作的艰苦、繁重,也看到培养造就下一代人才的成就感和快乐。在社会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地位的同时家是必须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从自身工作中获得更强的满意感。

4.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高校教师为了保持健康的心态,必须进行自我调适。主要有两种方法:

(1)情绪调节法。对高校教师而言,要调节情绪,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会控制情绪。即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其次,认知重建。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做出心理调整,如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知;学会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灵活的目标并以取得部分成绩激励自己。此外,还包括公正的自我评价,只有肯定自己的成绩,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使自己的优点得以发挥,才能保持正常的心态。

(2)放松训练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例如,参加文体活动;听听音乐;与朋友聚会;参加公益活动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力,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应用能缓解压力,控制情绪。

参考文献:

[1]张桂花·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5,(4):32-33.

[2]张小萍·试论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44.

[3]张雳·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改善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9):18-19.

[4]邢少颖,王福兰·新世纪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中国高教研究,2002,(6):70-71.

[5]秦彧·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探索与争鸣,2005,(15):14-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人生观,价值观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再加上信息十分发达, 所以受到的诱惑也就多了, 因此, 在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否一致, 我们有待区分,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者在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互相渗透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两种教育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 从而使受教育者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包含的较大比例的内容是与德育教育相吻合的。例如: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良好性格的塑造,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的培养与发展,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等等, 这些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所体现, 也在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为整个社会服务, 同时具有社会性与个性的认同感, 只有具备融合进社会的个性和道德品质, 才能具有真正的幸福感。这一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衔接点。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等同于德育教育, 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首先, 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根据德育教育的概念, 可以看出它的出发点是满足共性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它主要侧重对下一代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对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侧重的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已具备的水平发展个体的价值, 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也就是注重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 二者的评价标准和目的不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社会共同的品德、行为标准为参照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是否积极来作为参考标准。德育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好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达到个人幸福的目的。

第三, 二者的方式方法不同。德育教育由于它的目的及教育特点是要将社会的需要“强制性”地传递到下一代,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强制性。因此, 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现,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 都希望通过事实上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以实现学生身心积极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又不能通过简单的教学来完成。因此, 要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看待, 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

(二) 缺乏合格的教师

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行为上勇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但常常事与愿违, 原因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

(三) 缺乏环境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学校里不仅老师, 而且许多学校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上轻视, 实践中忽略。另外, 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的人才去心理医生那里。

(四) 缺乏载体与舞台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还应该回到实践中, 二者整合的舞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实感, 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环境, 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人性关怀, 因此二者的整合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

三、整合中的对策

1.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互相渗透, 德育工作在关注共同要求的同时, 注意学生的个别特点,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方法, 使德育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人本主义的特点。空洞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是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不能只考虑学生个性的需要, 还要看到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意义, 在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的同时,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适应社会要求的内在积极性。

2.培养一支心理健康的教育队伍。高校不仅要开设德育课程, 而且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这就要培养一批教师队伍,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设置心理咨询室, 营造教育氛围。高等教育不可能做到理论上毫无缺陷的因材施教, 因此, 高校必然有个弱势群体, 他们心理受到的影响, 会出现一些品德问题。所以要发挥心理咨询室、班主任、辅导员教师的协调作用, 探究较好的教育策略, 及时关注引导心理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从心理疾病中走出来, 使其健康成长。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8

所谓的心理健康,我们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内容过程完整、统一协调,也就是说人的情感、认识、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完整协调,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广义方面的心理健康则是一种高效的并且持续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大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保证大学生知识层面提高的基础之上,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不能忽视,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高校学生在社会以及自身特殊性的情况下,都可能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潜藏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隐患:

1、高效学生多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的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所以较之其他的高校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的生活较社会比较单纯,所以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所以学生产生人交往方面的问题也就尤为突出。

2、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于高校学校中的大部分同学而言,高考的失利给学生留下来很大的阴影,所以,高校学校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失败、挫折的影响,容易产生极端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甚至轻生的念头。学校可以通过体育精神的加强来加强学生坚定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自我效能感较低,缺乏自我认知能力。

所谓的自我效能指的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能够完成某种活动的认知。高校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对自己没有真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目的性,对生活感到迷茫。

三、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分析

随着今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体育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自我概念得到加强

自我概念就是指一个人通过自身所得的经验、反省以及他人所反馈得来的信息,对自身逐步的加深了解,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体验,或者对自身的感觉和看法。体育活动是一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找到自己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且通过对整体活动的把握、自身的控制以及活动中他人的反馈得到对自身的进一步了解,更为清晰的认识自己。

2、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磨练心理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活动中是冲突与矛盾的综合体,同时又集娱乐性、艰苦性、释放性、竞争性于一体,恰如社会活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社会模拟状态下,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克服困难,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得以磨练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主动性的形成,同时加强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从古至今,我们所说的体育活动并不仅仅指的是我们身体机理的锻炼,而是身心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在竞技类比赛中。例如篮球、足球等,在身体运动的同时还应该对比赛有整体性的把握,抓住时机,获得胜利。而这些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学生在把握细节等方面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对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的灵敏性以及感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很大帮助

体育运动很大部分都体现为团体活动,这就要求个体与整体做到的协调统一,也就是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团队性的体育活动中,成员们通过一起训练,相互之间的合作或者竞争,加强了个体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对他人、自身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及步入社会后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四、体育对于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生活中我们所指的健康共包含心理、身体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而体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1、“体育精神”的学习

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行为的主要源动力来自于体育精神,是对体育的整体水平、面貌、号召力、感染力等方面的体现,同时也是体育的信念、理想、以及体育道德、体育知识等方面的标志。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对体育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体育精神”在整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当着核心部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隐性以及显性两方面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学习。隐性学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途径,即教师通过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制,来制定相对困难的体育活动,如耐性长跑,在教师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下,学生通过完成看似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高峰体验,重新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更加坚定信念,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是显性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有关“精神体育”的励志短片,思考讨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激励,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设计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尤为重要。高校教育已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期间,学生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容易产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就各有不同,所以学校应因人而异,依据不同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来安排恰当的体育活动。如对于性格急躁,不稳重的同学来说,可安排他们多参加太极等慢节奏的体育活动;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学生可安排他们参加拔河、篮球等团体性质的体育活动,加强他们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重视教师新理念的培养以及多元化考试制度的确立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快速的掌握最新教育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投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在体育教育的工作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体育活动计划来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将康。

同时学校还应该制定多元化的考核制度,通过对学生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综合性成绩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成绩。有效的抑制了学生平时懒散,考试前临场发挥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加强。

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如果学生的健康出现问题,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就将不稳固,近年来体育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大关注。而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完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长生.刍议体育运动中心理健康的研究历程及标准设定[J].湖北体育科技,2001(6).

[2]邱冠寰,林琳.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负效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析 篇9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确立的非常阶段, 是成为自己和完善自我的关键期, 同时也是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最复杂和最集中的时期, 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大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 是自我同一的过程, 是自我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 是既注重自我而又不固守自我, 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改造自我的过程。”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时期, 面对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化, 高校学生在人际关系、就业、适应环境变化、情感等诸多方面遇到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如果在这一时期高校学生不能够处理好与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 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其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迫切需要。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近年来, 有关数据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呈上升趋势, 相关案件也屡见不鲜。从2004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四个室友事件, 到2006年江西某高校学生李某杀死女友案件, 再到2013年轰动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发生。除了一些具体的原因之外, 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层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问题的存在, 反映出新时期加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再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 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引发的诸多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 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立则国立。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不仅仅是个人事件, 教育事件, 它还是国家事件, 这对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的大计, 刻不容缓。”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 随着这项工作日渐深入的发展, 所面临的困难和困惑也越来越突出。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其一, 就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方面而言, 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把工作对象和重心放在了那些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极少数学生的身上, 而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它遵循的是发展性模式, 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主, 以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辅。显然, 高校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削弱了心理健康的全体性和发展性目标,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所应发挥出的作用相应减弱了。其二, 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方面而言, 多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少, 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不会遇到任何心理问题, 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任何用处。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 即使遇到了心理问题碍于面子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在他们的观念中, 一旦走进心理咨询室那么一定会从此被贴上了“心理有病”的标签,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摆设”。

其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开展形式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领域很宽, 包括自我认识, 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 情绪管理, 求职择业等, 这实际上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性特点的要求。但往往高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多样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使得大学生感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无法解决自身问题。此外,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基本上是以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主, 同时辅以其他形式。即使在课堂教学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以选修课形式为主, 而对于选修课的课堂效果和课后效果是令人失望的。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选修课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关, 很多老师只是机械地在输出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再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国家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数量上的配比要求为1:3000, 实际上国内很多高校都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从这一点可以反映出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雄厚, 有的老师甚至是非心理学专业的, 对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 所以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新时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较高、较广泛要求, 更谈不上开发其潜能。另一方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等方式都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范畴和方法, 但是各自的服务对象、内容、重心、方法和功能又有所不同, 这就决定了其对从事人员的知识专业性要求是不同的, 但是往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之间的职责范围不明确或者是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承担所有职责。

最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经费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被忽视等问题。其实,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所遇到的种种阻碍中,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经费的不足, 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抑制其发展步伐。此外, 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在教学或是开展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忽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特征及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挫伤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进而可能会导致他们消极应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类课程。而且, 一般高校所设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社团组织很少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即使在已开展的活动中也未能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没有充分调动社员及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所以多数学生失去参与其中的兴趣, 收效甚微。

三、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的主要对策

首先, 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 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从其他部门中剥离出来,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的差别, 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客观地说,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学科。也正是因为二者之间有联系, 所以才有结合的可能性;正因为二者之间有区别, 所以才有结合的必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放在思政部之下, 它所增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教育性, 而将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置于学工处之下, 它所注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管理和实践操作。笔者认为, 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在专业上独立, 不断得到理论上的发展, 也需要明确的实施载体确保其真正为高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一是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改革,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 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调和僵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分析自身所遇到的心理困惑,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其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 打破心理健康教育以个体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的现状,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游戏、素质拓展训练, 还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快捷便利的方式拓宽心灵沟通的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大小主要归因于学生的实际参与度, 只有将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活动实践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 努力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普及性和针对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 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面, 主要包括生活辅导、学习指导、情绪情感辅导、就业指导四个方面内容, 最大限度覆盖普遍大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使心理健康的教育真正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高校在开展心健康教育具体工作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施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刚入学的大一新生, 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入学不适应,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突出生活辅导, 以期帮助新生们调整好对新环境的不适甚至是抵触心态, 以正确的态度处理与自身、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的关系, 积极乐观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于大二时期的学生, 他们面临的困惑主要是来自于情绪情感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则该侧重于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 解决困惑。随着专业课程数量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 大部分大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一时期会感到学业压力大, 学习效率低下, 对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压力的疏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大四学生, 他们即将跨出校园走入社会, 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准毕业生们普遍感到就业压力之大。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高校心健康教育应侧重于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最后, 要加大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和对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 组建高素质教育队伍。现实情况表明, 资金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增加对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 鼓励当地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再次, 学校应把科研经费切实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以此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并调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另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高低还取决于高素质的教育队伍的建立。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中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 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职人员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为 (下转第90页) (上接第79页) 此, 我们一方面要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另一方面, 我们需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和监管。各高校应规范管理, 从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要具有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同时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管, 从内部管理到外部监督, 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务院发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 L].2004-10-14.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920198.html.

[2]张灵聪, 曾天德, 王希华.心理学[M].厦门:厦门出版社, 2007:31.

[3]张文新, 高峰强, 司继伟.心理学与教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32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篇10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自我教育,资源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设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机构承担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和工作思路,对推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分两部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矫正性心理咨询与辅导。前者针对全体学生,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防患于未然。后者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需要专业心理学教师负责以恢复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占主导地位[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发展性原则[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完善人格。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心理状态良好的大学生,教育内容是学习与成才、恋爱与人际、求职与就业等成长发展性内容。然而,由于教育理念和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偏重以个体咨询与辅导为主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与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与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其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注重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3],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势必会陷入片面化和孤立化的境地,必须发动广大教师才可以达到效果[4],即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整个学科教育中,除了通过心理学教师开设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心理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教工、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可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5]。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里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家,是心理辅导员和咨询员,还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践者与发展者[6]。在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具备三重身份:心理学研究人员、心理咨询师和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角色要求其运用心理学理论设计一系列调查、实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要求其承担高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其开设相关的选修、必修课及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

目前,高校逐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队伍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中对二级、三级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是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是心理培训师,培训对象包括: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教师的主要角色将转变为培训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专业指导者,心理咨询与辅导、危机干预之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逐渐转移给二级、三级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随着专职心理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要逐步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具有专业化、发展性和助人成长的特性[7]。

3.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化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以下两方面: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传授那些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帮助,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交往心理、恋爱与性、择业心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8]。大学阶段学生容易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学习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网络沉溺等[9]。除了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传达一些积极关注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理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全员育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体现。

4.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是对应的。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必修、选修课和讲座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目前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该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发展心理学家沙因认为,成年早期(也就是大学生所处的发展时期)的认知发展处于实现阶段(achieving stage),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其智力实现有关职业、家庭、社会贡献等长期目标,不再以收集资料为主,而转向了实用主义[10]。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则是将实际的应用情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目前,团体心理培训、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读书月、情景剧大赛、心理沙龙等)、学生社团等方式,学生的体验度相对较高,效果较好,但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还是有限的。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应以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情况为基础。多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宿舍,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也是考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指标。一方面,各高校可以依据校情,在宿舍区域设置心理聊天室、心理宣泄室、读书室,各院系辅导员也可定期入住学生宿舍,悉心关注学生生活动态,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博客、微博、心理小贴士、心理美文征集、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专题论坛、社会热点心理解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够有机会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5. 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指人们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教育原则和规范,自觉自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施加影响的过程。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11]。心理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只有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才会主动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节自我,消化吸收各种来源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也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组织,建立班级朋辈互助小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心理困扰时,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倾诉的仅占3.2%[12]。朋辈互助的优势是心理委员或心理保健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空间距离近,最能直接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能够比较及时地化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问题[13]。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在助人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积累成功体验,还是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这样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才能够覆盖全体学生,达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6.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经济上的压力时常困扰着大学生,其社会支持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水平[14]。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1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配合,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能局限于校园内。首先,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有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其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利用高校广播、校报、校刊和其他社会传媒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其次,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调动全校教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次,寻求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加强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医院的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如,各学校定期举办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督导学习共同提高,与红十字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加强交流协作,与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参与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救治。最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起点,也是影响学生终生的社会因子,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会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体氛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11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

1.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内涵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是将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进行锻炼以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并形成促进其成长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指导过程。而心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人作为一个社会性个体进行引导,以把握其心理活动,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识别、诊断进而提出治疗方案,从而培养个体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方向。虽然身体与心理是两个系统,但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是不能被简单分割为单纯的身体行为和纯粹的心理行为的。任何行为都有心理动机根据,而任何心理都会表现为一定的行为特征。同样,心理方面的疾病也往往会引发身体上的不适感。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尽管有着各异的内涵,却彼此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2.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课堂体育教学和各类竞技体育拿项目等。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大学生主动而自觉地掌握科学系统的体育知识、保健常识并自觉指导身体锻炼从而强健体魄和发展健康个性的过程。大学生面临相对自主的校园生活和课程学习,心理压力往往比较大,而自身又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克服机制,容易形成心理方面的問题,而高校体育教育往往能够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

2.1优化和改善大学生肌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①。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而生机勃勃的综合身体机能必然会带来大学生的情绪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舒适,从而使心理状态始终能够处在平稳流畅、健康兴奋的状态,从而自然规避不良情绪的侵蚀。“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作为一句流行语,它的意义就在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心理素质打造一个稳健的基础平台。

2.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性格意志品格的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称为非智力因素,往往表现为大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意志和品格。而这些因素的培养和塑造,恰恰依靠高校体育教学的各种形式给大学生创造的体会和平台来实现。高校体育教育通过课堂授课以及各项竞技体育活动等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形式,依托公开的、公正的方式和规则,组织开展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竞争性体育运动,从而让大学生在竞赛中体验自我实现的高峰感、生命的价值、和自我超越的巅峰感觉,锻炼大学生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使他们的自控力和自律性,培养他们的坚毅顽强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他们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所依赖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2.3有效克服消极情绪,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的易发问题,也一度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在学习、升学、就业、社交等方面都被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因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大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各种不良情绪,自卑,自闭,迷茫,焦虑等等。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应,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②。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有效消除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通过肌体的新陈代谢和呼吸吐纳,所造成的良性疲劳再经过恢复可以将人的不良情绪进行降解,从而获得了心理障碍破除的效果。

3.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通过体育教育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现时代高校管理的共识,更成为很多大学既定的策略选择而初见成效。而要做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则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在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上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3.1继续开展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将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中,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保证和载体创新的实现,更是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而探索的先期准备就在于强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明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瓶颈所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不以专业技能输入为任务的教育形式,它往往是渗透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大学生往往是内隐式的心理影响和教育引导,即通过激发大学生自身体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心理方面的正面影响沉淀在大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环节的实施原则。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在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尚未真正走出重视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知识传授传播、忽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健康的保健的窠臼。很多高校尚未将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纳入学校宏观管理日程,并自觉有意识的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模式,因此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使心理健康融于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身心合一。而要把握并深刻理解这些,就必须要强化对这一课题的综合研究和调研,摆明利害关系,找准症结的所在和突破口,从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3.2打造高素质、高品格的体育师资团队

师资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同时还是体育教学能够为大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的最直接示范。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指导上所表现出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能够从最直观的层面给大学生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因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和品格操行就成为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中的参照和榜样。因而高校在体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就要有意突出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之外的人格心理素质要求。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体育教师就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③总之,教师是学生模仿对象和效仿对象。因此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品格和高姿态的体育师资团队,才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以更为主动的姿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遵琴.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毕节学院学报,2010,(6(.

[2]王彪,壬保金.高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形式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5,(9).

[3]李瑜.浅议高校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篇1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契合

现如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国际的局势来看, 随着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学生正在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从国内的形式来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就业形势日趋多样, 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等极大的考验, 他们的心理以及思想都发生了变化;从高等教育的自身来看,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已经走出了“精英教育”的阶段, 进入到了普及化的阶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应针对新形势, 做出全新的变革。在新形势下, 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适应新的要求,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难题。本文认为,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结合, 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实就是一种对思想进行宣传的行为,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 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一定的阶级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实践。从侧重面来讲, 思想政治工作更侧重对思想层面的教育, 尤其是对结构层次的教育, 重视对人的世界观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今在全新的形势下, 高校应针对学生发展的变化, 运用科学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 其实就是运用一定的心理学原理, 对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基本的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 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发挥自身能力、挖掘潜力, 并对情感和理智进行合理的平衡, 对于各种刺激性的反应也能够合理面对, 从侧重点来讲, 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对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这种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的统一。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对心理健康的宣传以及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并使学生的心理防范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从基本的目标上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服从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 两者均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职能上来讲,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相衔接的。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融合, 一方面, 这两者的问题经常一起出现, 这就需要两者的互相协作;另一方面, 在心理学当中, 一些原理需要思想作为中介, 因此, 教师应熟悉学生的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1. 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人的认识过程由对自然的感知逐渐上升为思想意识, 引发对社会的思想认识和情绪变化, 进而形成完整的思想, 然后通过思想对行为进行支配、反作用与心理影响。从心理以及思想的认识过程来看, 心理活动是思想活动的基础。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道德和社会行的人, 一方面对其教育效果受到个体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个体心理因素的制约。第二, 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一个人要形成良好的品质, 应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并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够接受教育者的要求。第三, 一般而言, 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着美好的心灵, 健康的心理能巩固良好品德素质的作用。

2.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和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不管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 在育人的目标上, 这两者是有一致性的。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不管是哪一种教育都应服从我国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其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心理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 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对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以理想、品德为前提, 由此来看, 两者的教育内容是具有一致性的。但在具体的内容上, 两者各有侧重,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择业等方面的指导,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来看, 两者相辅相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这对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延伸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从教育方法上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有交叉, 也有不同。两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体验, 一般来讲, 高校多用讲座、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学生的个体能力进行调节, 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由外而内, 一般来讲,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为正面说服或者是品德评价, 其作用在于改造学生的思想,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将两者结合, 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更加丰富, 并增强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1. 教育观念上的整合

要将两者结合, 首先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对当前高校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 认识到心理是道德的基础, 素质是心理的前提。将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应突破传统观念,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互相促进。

2. 目标与内容上的整合

从目的上来讲, 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共同目的的, 但从侧重点来讲,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又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教育者应在把握好侧重点的基础上, 围绕目标, 将两者进行整合。在内容上,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交叉性, 就目前来讲, 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一起出现, 因此, 应该从实际出发, 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工作者应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 将两者做到有机整合, 真正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大学生复杂的心理以及教育本身的局限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地整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政治教育为核心, 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与政治、道德共同发展, 在新形势下, 拓展政治教育, 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也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贯彻落实,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玄成贵.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4)

[2]李晓东、王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青年工作论坛) , 2003 (5)

[3]孔嵩峰、张崇生.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青年工作论坛) , 2003 (6)

上一篇:绝经后妇女取环下一篇:P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