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精选11篇)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1
1 前言
中华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自身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瑰宝,自1915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1]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了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时至今日经过一个世纪的顽强发展,为何如今的学校武术正在被形式化——有大纲规定,有教学内容,有教学计划,但无人教,无人学,甚至一些学校取消了武术课,不少学校中武术教学“名存实忘”[2],面临着在校园内举步维艰、渐行渐远,甚至被取代的趋势,为此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目前的武术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武术教育走出目前的尴尬境遇,在新世纪走向新的辉煌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有关武术课程教学现状的相关文献,掌握当前的研究现状。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共设计两份问卷,“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教师问卷”、“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学生问卷”。问卷发放对象是随机抽取江苏省普通本科院校中的10所。共计发放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7份,有效回收率94%,学生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118份,有效回收率93.2%
2.2.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心理学认为:“需要、动机、目标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的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源于需要,活动的积极性表现在形成动机、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自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后,它就成为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这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引,纲要中对课程目标方面明确提出了五个领域: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大都为:“通过武术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了解武术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目标仍定位在注重动作技术的学习,还没有把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纳入课程教学的任务之中。
3.2 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3.2.1 教材情况分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关于教材编写明确指出:“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教材”。通过对江苏苏南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材选用情况的调查表明,68.09%的学校选用高师统编教材,19.15%的学校选用体院统编教材,12.77%的学校选用自编教材。这说明武术选项课主要选用的是高师统编教材。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选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大都缺乏电子声像教材,而电子声像教材比较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易于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及访谈发现,目前江苏省并没有根据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编写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选项课的特色教材,本研究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的质量是直接制约和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到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技术技能的掌握。因此,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材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需要,为此编写出具有创新性高质量的通识类武术选项课的教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
3.2.2 教学内容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共性特点就是单调、枯燥、难度大。教学内容基本上一直延用国家规定的初级套路,以五步拳、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初级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为主。这些套路要让一个几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之内,完全掌握它,确实是非常之难。学习内容的繁冗复杂、枯燥沉闷,缺乏实用性与娱乐性,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现行的武术课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不满意率(见表1)。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目前武术课教学内容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不能促使多数学生自觉努力掌握技术动作,更不会继续努力练习使之成为自己终身锻炼的一种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对武术选项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以学生技术考核成绩为主。这种方法参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评分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不能反映整个学习过程,造成了高起点的学生上课学习轻松,并轻而易举地取得高分,而身体素质天赋不好的学生,要取得理想的成绩会付出较大的代价或再努力也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尴尬现象,这只能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正是由于这种只重视技术的现象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片面地重视运动技术的传授与学习,教学所授套路又太长,记不住,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考前突击练习,像做广播体操一样完成套路,考完了也就忘光了,同时在注重技术传授的同时对每学期仅有的理论课也视若不见,以至于学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武术课的学习,但对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化内涵、拳种流派以及武术特有的健身原理和功能知之甚少。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了解少,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对他们来说,进行武术学习不是体验乐趣、强身健体,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行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而,在教学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不了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3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教师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振兴教育的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师资队伍的质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专业教师从学历层次上来看:专科学历的教师占6.4%,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8.1%,硕士学历的教师占25.5%,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博士学历的武术教师;从职称层次上来看助教21.3%,讲师59.6%,副教授19.1%。
以上情况说明目前高学历、高职称的武术教师相对而言还较少,与教育部对高校师资应该具有研究生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学历与武术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成正比例关系,但武术文化理论的讲述、学科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等内容,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理论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调查还发现专业武术教师中具有武术专业特长的教师占61.7%,而不是武术专业的教师也占到38.3%,武术作为技能类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相对于没有经过武术专项课程系统学习的非武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武术专业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熟悉,动作示范相对也比较规范,基本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4 场地器材情况现状分析
场地器材的缺乏是影响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15.9%的学生对武术的教学场地满意,63.0%的学生对场地感觉一般,21.1%的学生感觉场地不满意。武术选项课的教学质量除与教师的教学和技巧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还受场地、条件的影响,这是由武术的教学特点决定的。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4 结论
(1)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目标仍定位在注重动作技术的学习,还没有把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纳入课程教学的任务之中。
(2)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内容的共性特点单调、枯燥、难度大,缺乏实用性与娱乐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3)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评价指标比较单一,还未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去。
(4)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师资队伍学历及职称层次相对较低,武术专业教师特长相对不足。
(5)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教学场器材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通识类武术课程存在教学目标定位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与娱乐性,教学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师资队伍学历及职称层次相对较低,专业教师特长相对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98-400.
[2]王岗等.重构武术教育新体系必须强化国家意识[J].体育学刊,2009(3):5-10.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2
下载附件: 论文模版及提交要求.rar
普通本科在校生2011~2012学年(1)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考试工作将于2011年12月15日~12月31日进行,现对此次考试做如下安排:
一:考核课程范围:
本学期所有通识教育选修课视频讲座类课程(不含通识尔雅网上视频类课程)。
2011级:百年诺贝尔 / 唐诗宋词 /《百家讲坛》之《中国电影百年》
文人百年 / 法律讲堂(1)/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 / 大国崛起 2010级:华人纵横天下(2)/ 法律讲堂(2)/《百家讲坛》之《<庄子>心得》
《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百家讲坛》之《红楼梦里的配角》
《百家讲坛》之《说聊斋》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二:考核方式:
本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采用网上提交论文的方式,各年级学生根据本学期个人正选结果(可在教务管理系统“正选结果”中查询),提交相应科目的考试论文。
三:考核要求:
1、论文内容要求:
①:列举本学期所学每门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
②: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
2、论文格式要求:
所有论文均要求使用附件下载中“通识教育选修课论文模版”。
3、论文提交要求:
详见附加下载中“论文提交要求”Word文档。
四、成绩登记:
论文考核通过,即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考核通过的学生成绩将于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公布。各班学生需严格按照论文提交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有以下情况的考核成绩按不通过处理:
1、论文内容未达到要求的;
2、未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的;
3、未按照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论文的;(2007级延期毕业的学生除外)
4、论文多次提交且每次提交内容不同的;
5、提交论文科目与学生本人本学期正选结果不符的;
教务处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63-01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高校的课程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一些名牌大学的大力推行下,通识教育被广泛认可。并带动了更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改革的行列,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通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高校的通识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
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有的高校把通识课程定位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学识。有的高校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通识必修主要是“两课”、英语、军训和体育,而通识选修更侧重于工具类的课程,人文类的课程较少,课程的设置更是倾向于学生的兴趣,例如,养生与美容,美容与化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高校在对通识教育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开设的娱乐化的快餐课程。通识教育要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人”为目标,所以高校应该以此为据,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通识课程资源结构不合理。
通识教育的中心应该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个领域范围内,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人”,所以高校在要再三大领域内培养学生成为“完整人”。通识教育,是指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培养“完整人”的目标。但是目前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理念,课程量设置上有的必修课程多选修少,有的国家课程居多学校课程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课程的规划和课程的体系明显不成熟,无论是课程的设计思路还是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上,都体现着“散、乱”的特点,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
(三)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缺乏。
我国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修课,这些课程是“两课”、英语、体育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都是由国家规定的,这部分的课程总学分所占比例较高。另一部分的课程是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展,而这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小。
二、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具有健全的该方面的能力,所以专业授课在于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和学习。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完整人”,培养人格健全、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功力、非专业广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位错误,认为通识教育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或是把它定位为职业技能的训练,这些都是对通识教育的错误解读。要想对通识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必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目的,领会它以培养“健全人”的宗旨。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行动上做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二)优化通识教育资源结构。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存在的历史较短,通识教育的一系列体系不健全,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的经验,学习国外的做法,明确不同类型的课程所起的作用,完善对通识教育的整体规划,在实际中通识教育资源能够得到优化。课程类型设置上要有跨度,既有课程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合理的规划,要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国内与国外相融合、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要促使课程资源结构的合理优化,提高课程的适用性。
(三)丰富通识教育资源,提升优质资源的比例。
要想丰富通识教育资源,需要学校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据了解,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只知道有通识教育这样的一种说法,并不了解通识教育的具体情况。所以学校有必要加大对通识教育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专门对通识教育进行开发研究,提升优质资源的比例,使得通识教育能够走上逐渐完善的道路。
三、结语
本文在通识教育呈现一系列问题的现状下,笔者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到资源结构的优化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加林 徐谅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80-85.
[2]任初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16-118.
课题:《开放式文史类通识课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沈阳大学校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1141。
作者简介: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4
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展开, 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出发点得到关注。反观当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其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都严重背离了后喻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实际。可以看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研究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 新型的教学模式亟待研究。
1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现今我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经多年积累, 初具规模。包含有英美文学导读、英文影视赏析、商务英语入门、英语语音教程、英语写作、西方文化礼仪、商务英语入门、圣经文化、商务英语文化透视、欧美文化面面观、希腊罗马神话等诸多课程。但很明显, 通识选修课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 课程的开设基本取决于教师申报, 存在随意性。
1.2 大学英语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现行的教学目标
目前各高校普遍把校通识选修课看作专业课和基础课以外的扩大学生兴趣和知识面的课程,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识选修课普遍以总体介绍和概述性的授课模式为主, 并未对某个领域内的问题作深入探讨, 课程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训练。由此目标导向, 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是“选”而不是“修”, 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秦屹等, 2011) 。
1.3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现行的教学管理
目前我校的通识教育课是以全校选修课形式为基础建设的。根据多年全校选修课教学经验, 教学管理是最为棘手的。全校选修课顾名思义是作为全校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 选修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 整个课堂并非一个组织健全的行政班, 学生旷课比例要明显高于专业课程。由于大班教学, 课堂互动匮乏, 缺乏有效的交流途径。在课时安排上, 每周设置为一次课, 三个学时, 使得师生见面频率低, 导致任课教师难以对学生形成客观的课堂评估。
1.4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现行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学教学理念的根基建立在“传道、解惑、授业”的传统师生模式下, 其前提假设是教师对学生而言是“上对下”的全方位权威。现有的大学英语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还是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而进行, 学生最后成绩评估主要还是以课堂考勤和课程考试成绩来进行评价。这种理念和模式滞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 不符合大学教学现实, 因而导致教学中普遍存在单向传授、缺乏互动、扼杀学生个性和自主精神等现象。
2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转型
针对大学生“反哺”教学的现实, 如何合理规划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操作方式的转变、师生交往方式的重构、评价手段的拓展等问题亟待探讨。
2.1“反哺”教学观念的更新
后喻时代特有的“文化反哺”现象对教育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教学的内在关系。“文化反哺”改变了大学教育中师生间文化传承的方式, 从而对教育尤其是教学“上施下效”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种影响已经真切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个定义, 一种理论, 一个语言点, 教授解释的话音还没有落下, 学生手中的个人移动设备已经显示出更为全面、鲜活的信息。一方面学者们感慨:尼采说“上帝死了”, 巴特说“作者死了”。而我们的外语课堂是否也存在“教授死了”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 学者们面对挑战, 转变观念, 毫不气馁地深入研究后喻时代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学习习惯, 指出他们深受动漫、网游、微博的影响, 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 体现出六个方面的特征:1) 直接化;2) 碎片化;3) 微博化:4) 趣味化;5) 实用化;6) 临近化 (杨永林, 2013) 。这些研究对我们的“反哺”教学有着直接的转化价值。
2.2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文化导向
我校面临教学形势的变化, 改革通识教育, 已着手推行全校示范性选修课, 从课程的选题、教学团队、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资料、课程网站建设等提出要求。这也从制度上使得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相关研究成为必须。
众所周知, 语言与文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文化因其与外语听说读写四项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甚至被称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五维面 (the fi fth dimension) 。这显示了大学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陈坚林等认为, 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务是传授包括英语国家文化在内的西方文明 (赖鹏, 2011)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应强调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更深入地感知并传播本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而文化类课程作为目前的一个独立学科, 绝非英美概况介绍等信息的堆砌, 是有着专业内容及文化分析和文化研究方法的。现在高校提倡培养研究型人才, 通识教育尤其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 因此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而掌握一定文化分析方法并获得一定的文化研究视角是必要的, 这就需要一方面教师合理架构文化教学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主题研究。
2.3“反哺”教学的知识操作方式
从“文化反哺”的客观规律看, 大学生在外显的“信息”、“技术”等操作性知识学习方面, 比教师具有更大的优势, 而大学教师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与人生阅历和理性深度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上。因此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化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结合师生双方的优势, 化“教”为“导”。教师通过课堂讲述, 合理架构文化教学课程内容, 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而掌握一定文化分析方法并获得一定的文化研究视角。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文化主题, 发挥信息检索能力强的优势, 展开个人或小组合作的研究探讨。
2.4“反哺”教学的师生交往方式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 学校是“反向社会化”存在的重要机构,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态度和性格等方面施加影响, 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 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 而是共同追求知识,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伦理的楷模, 居高临下的管理者, 而是知识的提供者, 学习的辅导者、教育服务的供应者 (李早霞, 2010) 。
2.5 教学评价制度
“反哺”教学要求建立新型的、多主体、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制度。除了基本的考勤要求外,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化类课程可根据多元化的学习任务特点, 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针对个人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采取教师给出成绩评定。而对于小组研习的课堂展示, 采取学生评委和教师结合其研究质量和展示创意共同作出评定。各组组长给出小组参与度和贡献度评定作为其平时成绩分, 由此使得课堂评估更全面、客观。
摘要:前喻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递模式, 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 本文提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应以文化为导向, 开展新型的更新教学观念、转变知识操作方式、重构师生交往方式、拓展评价手段的“反哺”教学。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化反哺,文化导向
参考文献
[1]赖鹏.认知主义理论在文化导向型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学刊, 2011 (12) .
[2]刘玲玉.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构建初探[J].科技信息, 2013 (10) .
[3]李早霞.教育反哺: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
[4]秦屹, 熊俊梅.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2) .
[5]杨永林.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六点思考[R].2013 (3) .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5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美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置。美国通识教育已经持续开展了一百多年,发展相对完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因此,对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是我国高校发展历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
一、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分析
1.通识教育目标的差异
(1)美国通识教育的目标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各项社会能力作为目标。首先是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学生进行交际时,要具有清晰的思路,使用准确的语言以及流畅的语句将表达的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批判能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并以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使社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学生的思想不应该存在狭隘性,要有足够的包容性,正确对待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不歧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2)中国通识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现阶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往往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形成高校的一些选修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2.通识教育课程类别的差异
(1)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类别
美国的通识教学课程通常分为3类。第一类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这一类课程具有广泛的内容,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其分类。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必须要在每一类课程中选择一定数目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按照学科设置课程。第二类是“分类必修”课程。这一类课程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出来的,这类课程只对学习科目的总分数进行规定,而不限制学生选择科目的数量。第三类是“自由任选”科目,这类科目学校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各科系中进行学习,只要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要求即可。
(2)中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别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类,其中最主要的一类是“公共必修课”。这类课程是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考核由学校统一进行,主要包括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等。另一类课程为“公共选修课”,这一类课程的内容较多,但是不要求学生全部学习,只需要选取几门课程进行学习即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课程。
3.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不同
(1)课程时间的分配比例不同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每周设置5次,其中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为每日3节课,课程时间1小时,星期二和星期四每日2节课,课程时间1.5小时。学生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可以拥有自行查阅资料以及思考的时间,为下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若每天都安排3节课,不仅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时间安排通常是2、3学分的课程排在同一天内,这容易导致部分课程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程实施方式不同
课程实施的方式上,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述、分组讨论、共同研究以及独立研究几种基本形式。而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则较为单一,且由于班级内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多以理论性的讲述为主,缺少实践性的自主研究,更缺乏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差异带给我国的启示
1.课程目标
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三部分:
知识结构目标:通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体系,针对单一学科的知识补充固然重要,但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看,单一学科的知识即使掌握到通透的境地,也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要求,因此通识教育的另一特点是能够进行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能力结构目标:在通识教育的观念里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人,因此社会对于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通识教育对学生就有同等的要求,如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
健全的人格目标: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则是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具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且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科学,学科分类较少,大多数学校均是开展传统的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且政治类课程占据的比重过大,缺乏人文科学或具有专业性的基础知识教学,导致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高校应积极调整内部课程设置,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改进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的改变可以从课堂教学方式、课后实践活动及开展新型教育形式三方面进行。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避免出现教师主导而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出现。团队学习是目前课堂讨论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同时也是效果最佳的方式。在课外研究活动和开展新型教育方式方面,大多数学校均存在问题,尤其是课外研究方面缺少针对性和广泛性。
目前,各高校在传统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通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使其身体素质、思想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有更好的发展。采用通识教育教学,学生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因此,各高校应采取一切措施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罗佳蕾.大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8(12):129.
[2]邵进,刘云飞.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5,5(9):19.
[3]吴瑕.中美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6(10):7.
[4]王桂青.比较视域下的中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及思考[J].齐鲁艺苑,2016,1(1):104.
[5]吴洁.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基于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265.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6
一、通识教育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1. 通识教育及其发展。通识教育, 又叫“博雅教育”, 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 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 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通识教育。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 数量占我国本科院校的80%以上。地方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 用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这也是由其诞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地方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着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地方科技发展的“孵化站”,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看出,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 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深入, 地方本科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既能培养出符合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又能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有效的思维能力, 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发展潜力, 是地方本科高校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2]。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地方本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可以起到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的作用, 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职业的人。但是现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大学各学科专业不断细化, 专业性不断增强, 导致学生的素质被束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知识空间或者领域内, 造成学生的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能力单一化。用人单位也要求学生能尽快上手, 减少适应性培训时间, 对专业技能要求也较高。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往往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一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通识教育的知识覆盖范围广,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所以通过通识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二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是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3]。通识教育可以避免学生因追求专业教育而忽视了自身人格的发展, 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指明道路。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识教育在教人做事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去做人。四是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提高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但有利于学生校园内的学习, 而且对于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这种理念, 帮助学生自主成长所需的各项知识和能力。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是否科学, 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 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 强化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 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打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使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由两大模块构成, 即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 (如图1所示)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是由语言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等构成。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为学生接受专业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由五个子模块构成, 分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类、跨学科领域类、高新技术类等, 每个子模块由多门课程组成。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主要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启发作用, 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对其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 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面, 建立有效的思维方法;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学类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国外著名文学的基本知识,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跨学科领域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跨学科的交流能力;高新技术类主要是一些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课程, 有利于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4]通识教学选修课课程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文学、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根据自身的需要、知识结构、兴趣方向, 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每个子模块课程中对课程进行选择, 同时学生应在通识教育总学分中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 (一般不少于15学分) 。
四、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管理。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质量和效果, 通识教育课程应由学校统一管理, 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统一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 并给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指导。对开课教师的资格要有明确规定, 要求在该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独特研究, 同时每位教师申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班次、班级人数不易过多。
2. 合理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本科高校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受益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通识课程应合理地选择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例如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选择考核方式, 也可将多种考核方式合理地组合到一起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系统考查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设置该门课程的预期效果, 以便及时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前我国重点大学随着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 已初步取得一些成就, 其意义与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认识, 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题。但通识教育在地方性高校中无论是普及性还是针对性都很薄弱。本文系统地阐述通识教育课程在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作用, 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提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新思想, 以期待对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 强调实践能力和服务一线的能力。本文重点强调地方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平衡, 并就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霞.价值视角下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哥伦比亚大学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7) .
[3]王蕾, 漆新贵.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6) .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7
一、通识教育与人文经典关系之溯源
西方的人文经典教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英国的纽曼,直至美国的赫钦斯,古典名著教育逐渐被推广到教育实践中去。1929年,赫钦斯对芝加哥大学进行改革,大力推行经典名著教育,所涉范围包括希腊罗马的史诗、戏剧及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1984年,美国教育部长贝内特在《拯救我们的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年中提出以经典名著为线索的核心课程来实施人文教育的理念,该报告指出,人文科学更能触及人的情感领域,更多的要求学生自我发挥,在写作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由思想,并因此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人文经典的传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中国也一直保有经典教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经典对教育的重要价值。孔子《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他看来,《诗三百》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和伦理价值,它可以激发情志,对观察社会、促进朋友交往、怨刺表达大有裨益,还利于侍奉父母、君王,增加名物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而言,整个一部中国文化传统发展史,其中每次复归传统的抗争,几乎都与对经典的释读有关。到了当代,推崇经典教育的学者更不乏其人。如教育家涂又光认为人文精神在于行,却也离不开人文知识,所以要增进人文知识,就应精读经典;学者黄俊杰认为,现代大学教育普遍重视教科书,而轻视原典选读,深化大学通识教育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各学科应着重对经典原文的精读、细读等。在实践层面,国内很多高校围绕通识教育目标进行了课程改革,如复旦大学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为学生呈上精心设计的系列文化大餐。其中“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从文化传统方面,集中以名著精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与人类文明史中最伟大的作品进行心灵对话。
中西方教育者不约而同地重视人文经典教育,是因为经典阅读跟通识教育的原旨紧密契合。首先,阅读经典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哲人先贤思想交流、灵魂对话的过程。经典之所以不可磨灭,是因为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承载了深广的社会场域和丰富的人生境遇,能够给人以思想启迪。将经典名著纳入通识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前瞻性思考或反思式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决策。其次,通识教育是一种超验的理想和公民职责感的培育,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绝大部分人文经典都是建立在对人性、人格、人情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产物。将两者融合,对学生健全自我、完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阅读经典作品对传承文化的教育使命一脉相承。经典无一例外都经受了历史的检验,是历经沧桑后的精华留存。几乎每本经典都因其思想文化层面的深刻意蕴,促使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引起心灵共鸣,其中部分典籍甚至会影响国家、民族甚至世界文明进程,成为人类文学、文化所秉承的本源。因此,重视经典与经典教育,必能使学生立足现实又能超越现实,扎根现实又能反思时代,既砥砺了思想,又启迪了智慧,使文化传统得以源远流长。
二、人文经典课程构建现状及其突出问题
对于文学经典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性争论却一直持续于中西方教育界。美国著名教育家麦克耐利在严密的调查基础上,认为通识教育课中的经典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提供基础以便锻炼学生的自主批判思维,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原因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侧重较为专一的技能。国内也有反对阅读经典名著的学者,如张寿松教授认为,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要安心修习庞大而艰深的经典名著,是相当枯燥和困难的事情,需要极大的定力;他还认为一部经典名著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一个独立体,这是经典名著课程最为致命的缺陷;方展画教授也认为经典名著可能会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而不能科学反映人类知识的演进,更不符合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因此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领域的名著作为学校教材,是有悖教育规律的。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通识性人文经典教育,仍然挣扎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舆论场中,进而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内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中,人文经典类课程所存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大学教育目标不明确,各学科间壁垒森严
我国传统典籍《大学》开篇便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凝练语句指出“大学”之要义。“大学”之道可视为“大人”之学,其所重在修身,重在推己及人、达己达人,重在道德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近现代,“大学”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专门性概念,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象征,其主要表现为两点:一为“高等的”教育,以把人培育为带有理性之光的自由人为主要目的;二为高深的研究,以探究知识,促进人类进步为重要使命,处处闪耀人文之光。16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主义和拜物主义的兴起,工具理性思想慢慢渗透到高等教育中来,当代大学教育开始被赋予太多的工业社会或个人实用目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始极度匮乏。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显示出浅层化、碎片化、无序化阅读的倾向,前景实在堪忧。这种背景下,“通识教育”理念及人文经典类课程的大力推广确为应时之需。但根据笔者调查,有近半数的通识教育试点开展情况不顺利,甚至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遭受外界更大阻力。究其渊源,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因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同,而导致高校之间人文经典类课程开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二是通识教育难以呈现短期的教育成效与人们的高期望值之间产生矛盾。按照教育发展规律,通识教育和人文经典的课程要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效果,需要较长周期,而现实中追逐立竿见影效果的功利化视角和短视行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价值体现。三是原有学科分类的局限使各学科间壁垒森严,互补通问,客观上成为通识教育发展的障碍。通识教育所关涉的学科较多,势必造成与专业教育的交叉和融合,如果高校对院系之间资源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加剧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最终损害通识教育。
(二)课程设置水平良莠不齐,教育理念的整体呈现不足
就目前来看,高校对非专业学生进行的人文经典课程大都置入选修课程,受传统的专业教育本位思想钳制,很多非专业学生将这类课程视为换取学分的“工具”,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讲授中也未摆脱工具性思想束缚,陷入原理、概论加通史的固定模式,忽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直接阅读体验。事实上,这种讲读经典的方式,其实是对经典的背离。以文学为例,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一代代的读者,其魅力在于作家对人性的永恒描述及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及普世化价值,而目前的文学批评,流派迭出,大多以抽象艰涩的剖析示众,却单单空缺了作品本位的表层阐释。向学生大量灌输批评理论而不引导学生阅读原典的做法,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可能还未接触原典就已经沉沦于各种各样的诠释内容中了,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师授课模式囿于传统,考核手段单一僵化
就笔者调查,大部分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水平很不乐观,呈现低职称化、低龄化趋势,其中青年教师、讲师比例最高,教授群体参与度相对低。课程设置水平也有待提高,大部分课程个人色彩比较重,不仅缺乏师资梯队的建设规划,也背离了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初衷。在授课方式上,则以“讲座式授课”为主流,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互动主要形式,这并不太受学生欢迎。尤其是人数较多的班级,这种个别回答的教学形式,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方面,仍采用“点名”和“考卷”的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
三、对人文经典类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识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人文经典名著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的重视。针对国内大学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文经典类课程的系列问题,笔者仅从高校管理、教师授课及考核标准等角度,提供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达成育人共识
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应不仅仅指基本专业知识的训练,还应包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高校管理层应大范围、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在课程设置中就渗透进对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视,着重培养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的“通才”学生。应加强院系合作,达成育人共识,既要培养学生“成材”,又要培育学生“成人”。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厘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以整合全校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并做好顶层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科学置入人文经典课程模块,要求教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方面转变作风,在启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鼓励高校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些一流的书籍,多读原著,少读点二流三流的入门、阐释类书籍。
(二)突出教育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受应试教育培养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存在许多问题,如善于寻求标准答案,“解题”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却严重缺失等。对此,人文经典类课程的设计和讲授都应尽量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多学科思维的互补与融合,以激发学生思维。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书院”传统、古希腊的“学园”传统以及欧美名校一些通行的通识教育经典教育模式,都不失借鉴意义。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变原来的输入型学习为输出型学习,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其次,应不遗余力创设灵动课堂,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频率互动,在课堂活动与经典人文精神相契合的前提下,拓展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第三,积极探索多样化授课模式,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课堂“鲜活”起来。如充分完善助教答疑制度,鼓励学生互评读书报告、开展读书会,创设团队论辩、讨论,鼓励兴趣小组开展特色化的经典推介活动,还可向学生推介学术前沿,鼓励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
(三)注重过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人文经典课程应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阅读原典,领悟文本,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创造性转化,尽量做到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导为主,因而评价方式的革新也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应增加课堂学习自由度,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考核评价办法,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如拓展考试周期,细化分数组成等,甚至创新考核方式,以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对经典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入思考,如浙江大学有名的“三自模式”就是对考核评价模式的有益探索。所谓“三自”,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教师鼓励期中测试中前20%的学生自行出题设计试卷,并做出答案,然后写下出题和做题的体会,审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考资格。除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作业布置上也可进行一定的变革,如鼓励一部分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经典是生命的学问,经典教育以培养“全人”为诉求,经典原著能启发学生更多人生哲理与感悟,因此,人文经典教育应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人文经典课程改革,关键不在于数量是否繁多、门类是否齐全,而在于学生是否做到深入阅读文本、接近原典精神,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命意识、人格意识。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重读、精读、细读经典,对信仰匮乏时代人们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对现代化进程下古今中外精神通道的架构,具有莫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
[2]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8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问题
1. 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将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却并没有广泛被采用。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 学校负责人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对于课程安排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 也只是打着通识教育的口号,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也只是一些只懂得科学技术而人文艺术修养极度缺乏的“空心人”。
2. 公共艺术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就我国目前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要求来看, 只需要学分就可以顺利结业, 也就是说, 学生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即可, 而且, 学校对此还有另外一条规定, 在2学分选满之后, 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还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而在这些课程中, 可供学生选择的很少, 且内容也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 这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3. 缺乏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就我国目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高校来看, 大多数院校都配有专门的艺术教师进行教学, 但是, 这些教师却普遍都是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的艺术知识, 并没有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资深教师, 而且在仅有的教师当中, 却很少有长期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招聘的时候, 过多注重专业技能, 却忽略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从而导致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以致于公共艺术课堂变成了专业技能培训, 学生难于接受。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1. 更新观念, 更好的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方向把握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 根据当下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目标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 应该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以此来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 提高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促使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顺利实现。
2. 课程内容朝多元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来看, 基本上能够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科目和类型来开设, 且取得了不可忽略的成绩。由此可见, 课程内容多元化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课程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必须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结合当地的艺术传统和相关规定中的内容, 对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 要明确对课程教师的招聘标准, 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是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 择其优而用之。其次, 对于通过招聘的教师, 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 不断对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新,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主流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 提供学习和信息交流的机会, 以帮助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拓展文化视野, 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根据课程的发展需求, 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课程内容逐渐实现多元化, 不断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培训, 使其综合素质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 (04) .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9
通识教育是指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涉及的课业及进程的总称。在高校课程中,它与专业课程相对应,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通识性。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教育。二是综合性。它的目标是培养人具有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一个综合体系,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思考问题。 三是多样性。这主要指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和领域的宽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2.1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给予通识教育课程足够的重视和地位,不仅没有相关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做保障,这样,学校的通识教育很难摆脱边缘化、次等化的地位; 其次,学生投入通识教育课程的精力较少。总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偏低,有些课程内容十分不受学生喜欢,一学期下来也没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失望; 最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繁杂。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杂乱无章在各高校普遍存在,高校对于每类课程开多少门、开什么课,并没有进行精心构建。
2.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 造成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有些课程甚至导致师生之间交流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最后,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虽然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但是不够精,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真谛。
2.3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
目前就我国高校而言,通识教育并没有成为当前高校的办学理念,仅仅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个基础,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办学理念下,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科专业不需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开设了大学语文,而理科专业因为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相应地开设了很多自然科学课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通识教育强调的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统整知识” 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2.4非正式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较注重正式课程及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在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而学校对于其他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因素,如社团活动关注的则不够。非正式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大学宿舍文化在通识教育中作用很大。
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3.1重视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作为先导,对于一个人来说,通识教育可以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教育之中,这是通识教育和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需要不间断的探索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适时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纠正。如果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偏离、扭曲,对通识教育内容的空洞化或者课程的过度专业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对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修正是十分必要的。
3.2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首先,可以采取主题课程。以往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以概论形式开出,简单的介绍某学科领域的内容。采用主题课程,可以对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掌握课程精髓的目的,容易让学生接受。其次,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目前被看作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只有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才能更好地健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再次,设置综合课程。 目前社会很多行业要求的人才都从单一专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反映到高校教育中就是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即进一步打破课程壁垒,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最后,采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模式。一二年级可以采取全部上基础课的形式,而到三四年级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通识教育的分量,使学生全身心的接受通识教育。
3.3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各自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和管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所占的课时并不低,但是课程内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分布杂乱无章。我们应该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 体现通识教育多样化等特点,内容涉及多领域,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应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从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通过开设高品质通识课程,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有限的通识课程充分发挥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十分重要。
3.4注重非正式课程的建设
无论是核心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属于正式课程。 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设施、建筑物等,学校制度文化和规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教育目的和功能。例如,可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宿舍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不同专业同学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可以淡化学生的专业隶属身份, 发挥宿舍文化对学生通识教育的作用。此外,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课堂外直接经验积累的结果。可以说,通识教育在深层含义上是一种精神, 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完美和丰富。因此,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通识教育作用。
摘要: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非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非正式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高校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通识教育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同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将学生按专业进行区分,学习特定的知识技能,而是旨在倡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识教育体现人本主义。通识教育理念的出现,促进教育回归到“人”的身上。高校一直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而通识教育真正地关注到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需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只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通识教育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作为人的需要,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特定的专业上取得成就,而应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创造、价值判断、伦理道德等多方面。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问题
1.课程整体规划不到位。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的队伍,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却没有合理的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散、乱”是整体态势。在通识教育阶段,各校对学生选课的要求为“在文、理、艺等学科中选一定学分的课程”。单用“文、理、艺”等划分课程的范畴仍然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必能得到提升。至于不同的类别中应该开设什么课,要开几门,这些高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没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鲜有设置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生学习知识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知识仍然零散化。而上文提到过,目前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为“在文、理、艺等科中互相选一定学分的课程”,因此部分通识课程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各院的专业课教师。这样一来,尽管学生有权利选择课程,可实质上不过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机械学习。
3.必修课数量多,选修课数量少。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相似性。首先,公共必修课的结构几乎雷同。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都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因此无论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得学习。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和英语课,学分比例很重,同时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且不严格。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仍以试卷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平常学习和实践的考核,而对于某些通识课程来说,实践中的考核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要能死记硬背,会做题,就一定能过关。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违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初衷。
三、对改善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
1.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国外一些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如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几大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历史研究领域、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伦理道德领域和社会分析领域。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未必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划分,然而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对通识课程进行领域划分,明确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同时,在不同领域开设不同的课程,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但学校有权利规定学生在每个领域应该至少选择几门课程。
2.增加跨学科交叉课程的开设数量。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知识不再以学科的形式单一化存在,而是需要学习者运用多学科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这种新型知识领域及学科的出现,正适应了通识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很有必要。
3.改进教学方式。课程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的。比起专业课程,通识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探索精神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附着在知识上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通识教育的精神内涵——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尽管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在设置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一直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找準定位,合理设置课程,通识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东升.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J].医学探索,2005(4).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 篇11
一、背景概况
(一)开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4年,中宣部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海洋生物学”作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成功开设代表了我国目前“海洋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海洋生物学”课程又是苏州大学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具有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复、创造碧海蓝天的决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补救性[1]。因此,其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有所区别。“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进化的奥秘后,着眼于海洋的层面,用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来阐释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掌握鉴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态势、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意义的解读,塑造海洋环境保护、和谐生态区域构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启迪环保思维,陶冶社会情操。同时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甚至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2]。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尤显重要。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海洋藻类部分知识点时,适逢大连发生蓝色荧光海滩事件,以此为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造成蓝色荧光海滩的主要生物夜光虫,作为一种甲藻、此现象的后面所隐藏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为大学生,身上有何责任,能有何作为和担当,并结合广泛存在的雾霾现象,将两者作一对比,把貌似遥远的赤潮和身边的雾霾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讲授海洋哺乳动物时,以2015年11月智利337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例为引子,在讲述生物生态生活习性的同时以鲜活的实例唤起青年学子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强烈意识。
(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Michael Huber博士编著,中国海洋大学茅云翔副教授翻译的《海洋生物学》。全文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但全书有部分内容是属于海洋学、海洋地理学的范畴。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体内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顺序为主线,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贯穿于各章节中。例如讲到海洋鱼类时,结合中华鲟已经连续2年没在长江产卵的实例,客观分析葛洲坝的建造、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讲授赤潮知识点时,从赤潮的起因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健康的关系。使整个授课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
(三)注重与专业课的区别
“海洋生物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其与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3]。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的教学以形态结构为主,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以腔肠动物为例,专业课讲授时会讲到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注重于学生掌握详细的形态特点,介绍较多的专业术语,例如缘膜、芽体、围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辐管等等。在分类上会详细介绍纲、目、科、属的各级分类依据,直至种为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个物种所处的精准分类地位。而作为通识课程,则尽量精简专业术语,只详细介绍了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在分类上也只是介绍到纲和目为止,讲课重点放在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详细介绍桃花水母,虽然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其实名过其实,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又如授课时重点介绍环保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详细讲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温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我们该有何作为?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学专业课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实验课教学。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全部是理论课,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没有海洋生物实物的前提下,如何将课上得生动有趣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摒弃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单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课堂讨论、辩论,科研小论文等方式。同时,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洋生物学的形态和分类内容难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记忆点很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华现象时,开启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了解引起水华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增强个人环保意识,让学生增强关怀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使用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模式,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学问题或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来追溯和研讨相关知识点。大大促进了学生将海洋生物学的理论与生产或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授课进程中,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新闻引入课堂上来讨论,教师适时做出评论。例如印度洋海啸事件、太湖的蓝藻事件、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在海洋性灾难来临之前提高逃生意识和判断力,同时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塑造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专业层次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图谱,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
四、“海洋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之处
本课程开设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生出勤率高。首先选课人数众多,可见课程的名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学生出勤率高。二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很多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并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准备今后从事海洋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本课程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有的学生说,课程的学习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海洋,做好宣传,与海洋和平共处,向过度的捕捞行为说不,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热爱这门课,而且课程的讲授对他们的认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已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峻,把保护海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无疑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有的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这里,通识课程又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无疑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具有了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人文情怀,能通过通识课程的授课而培养起来,无疑又是该课程开设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2]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推荐阅读: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10-15
高校英语教师通识教育06-15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08-12
高校美术通识课程09-26
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09-15
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08-28
通识教育讲座课程心得07-05
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论文06-03
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