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心得体会

2024-05-30

雅尔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心得体会(精选9篇)

雅尔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心得体会 篇1

雅尔通识网络课程心得体会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促进了我校通识文化教育,丰富了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

本学期,我通过同时教育网络课程不仅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节约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同时我还学到了以前一直想学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学习的知识,“从愚昧到科学”这一课程为我解开了许多疑惑,同时也为我纠正了许多错误的不科学的认知和观点,还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外国的科学以及一些中国史上记载少的科学发展史,真正的使我成为了一个科学的现代人。

除了从此课程的内容上有感悟之外,我从雅尔通识网络课程的设置及意义上也有许多的感悟或者体会。首先,通识课程的意义有三点。第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第二: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第三: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这本身亦即对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最后,关于此种课程形式,我也想提些建议。课程可以更多的设计一些与此节课程内容有关的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观看兴趣及积极性。同时视频的数量稍多,易造成学生的观看压力,或使其出现厌恶等心里,从而是学生只是在重视看的数量,而不利于达到看的质量。

雅尔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心得体会 篇2

一、通识教育理念催生“名师讲坛”

“漫游星空”的前身是2005年我校推出的“名师讲坛”,促使它诞生的是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2004年,当时以“宽口径、活思想”为特征的通识教育劲风正由哈佛、耶鲁吹到国内,经过深入研究,我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强调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拥有想象力。然而,学校往往会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读与应试相关的书,只做与升学相关的事;德育只关注纪律,想象力也被“榨干”。基础教育走在狭窄的路上,而大学本科却又因通识教育而拓宽,这必然会形成畸形的倒金字塔型。

于是,“名师讲坛”应运而生。我校邀请了作家王周生、经济学家石磊、教授卢大儒等来校开设讲座。然而,当时的“名师讲坛”只是一校之行为,还不能算是一门课程。

二、“名师讲坛”蜕变为“漫游星空”课程

2006年,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和杨浦区教育局领导敏锐地发现了我校这一教育资源的优势,于是协同我校一起将“名师讲坛”开发为区本课程,并更名为“漫游星空”。这一改变带来了多重积极因素:首先,以前讲座开设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固定为每月一讲,并通过网络视频使全区学生共享;其次,有了充足的财力、物力与技术支持,保证了每次讲座的圆满进行与顺利转播;再次,区属各类专家对课程的构建进行了数次研发,使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在知识结构上力求实现一定的宽度并兼顾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横向里,我校参考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6个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纵向里,我校兼顾了初中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在六年级,我校会多开设一些人文、艺术类的讲座,如秦文君的《语言是美丽的》、葛剑雄的《学问与人生》等;在七年级,会增设一些生命科学与心理学内容,如马端教授的《什么决定了现在和将来的你》、杨雄里院士的《探索脑的奥秘》;在八年级,会较多开设物理学范畴的内容,如王迅院士的《来自物理世界的短消息》、丁光宏教授的《力学与现代生活》;在九年级,会增加一些化学类的讲座及“放开眼睛看未来”讲座,如贺鹤勇教授的《催化与我们的生活》、赵东元院士的《前沿科技—纳米化学》等。

同时,我校将创新思维培养内容与励志类讲座穿插于全年级之中,创新思维培养内容有袁小平教授的《数学中的怀疑与证明》、李大维教授的《玩出来的创新:创客文化和创客空间》等,励志类讲座有杨福家院士的《治学与人生》、汤钊猷院士的《创中国特色的历史使命》等。

“漫游星空”通常应属拓展型课程,但也可以引入常规课堂,与基础性学习相照应,使学生学得更活;可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提倡对“漫游星空”讲座进行二度开发。

三、“漫游星空”课程二度开发,向外辐射

浅议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内涵;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231-02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于19世纪起源于美国,自其诞生之初起学者对它所代表的涵义就有分歧和异议。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全的人的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人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要求人在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等各个方面都等到和谐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职业教育的部分,也就是指不直接与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相关的那部分教育,在这种观点中,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1]

从通识教育的“通”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是丰富的、宽广的、全面的、多维度的。它应该包含: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日常技能与应用、身体素质与锻炼等各个领域。当然,这些领域知识的学习,并不是要给学生们灌输各类杂散零碎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我们可以到图书馆去翻阅百科全书获取。各个领域知识学习过程强调的是这些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人类进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日后遇到新知识的时候要知道从何处入手掌握,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懂得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才是通识教育中“通”的要义。这些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自身与自然、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环境、自身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完成社会人的全身意义的转化。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1、普适性

通识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应该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不须学生预先修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为前提。通识教育教授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知识,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到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通过通识教育所获取的知识都不应该成为无用的信息,它教予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乃至一种态度。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内不分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平台,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职业岗位,不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其关注的是大学生基础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专业”和“非职业”的。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具有普适性。[2]

2、多样性

人类自产生至今,各种学科及生产生活经验门类繁多,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多方位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也是多方位的发展,所以个人的发展也应该符合这样的发展规律。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各类知识接触,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身及人类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二是通识教育的实现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外,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多多采用讨论、志愿活动、社会服务、学生兴趣小组讨论,学生社团等形式开展,这些非正式的渠道让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层次的多样性,除了全校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院系的专业特征开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识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不可将此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混淆。[3]

3、综合性

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具有尽可能多的全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非某一专业所独占的,而是一种综合的知识体系,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要体现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教授给学生综合知识,开阔学生的胸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综合眼光的人。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人各种能力的组成要素,每种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各要素的搭配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提升学生从知识的整合性视角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地促进发展。

4、通识性

“通识”中的“通”并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通识”的“通”是贯通的“通”。[4]它反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事事要求实用,但是通识教育又是对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具有实用性的。这样的理解看似是矛盾的,其实不然。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基础性的方法论和宽广的思维视野,当问题出现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调用内化了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思维。通识教育课程对这些能力的训练都不是直接功用性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进一步地获取知识能力提供宽厚的基础。

5、深刻性

通识教育不仅是要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一种思考的方式,建立起健康的人格,培养优美的情感,发展完备的理性。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应该是肤浅的知识输灌,而应该在课程实践过程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思考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组成部分,这种内化过程比知识的获取甚至内化的结果都要重要。

6、经典性

根据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教育应该教授学生古典的学科以引出人类天性中相同的要素。个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人类全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千几百年考验流传下来的知识经验必然有其真理性,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的集体的智慧结晶。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其课程的选择必然具有经典性。

7、时代性

通识教育课程要体现文化精华的传承,让学生拥有厚实的文化沉淀作为基石,但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向都是面向未来,面向发展,学生必须要掌握当今时代的新信息、新科技、新成果、新思想,才能让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现实的意义,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要求,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才能真正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8、实践性

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各个领域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而这种“方法”的学习并不能从课堂教学中完全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方法论的内化。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应该注意围绕现实,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取真实素材设计和组织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让课程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9、创新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要充分体现创新的精神,这里的创新并不完全是指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技术和专业的创新需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来实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更多地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实现的完整的“人”的教育,即人才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实现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中就要有具有前瞻性、启发创新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意识。

10、国际性

随着全球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世界各国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脱离其它国家而存在,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识教育课程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人最终价值的实现要体现在其对于社会发展及至全人类发展的贡献上。未来的人才是国际化的,对一些国际性的环境、能源、种族、和平、国际关系与国际历史政治等问题也要有所了解,切实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11、开放性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众多特点中,有些特点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是相互兼顾和补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博大和兼容并包,在其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之下可以选择众多的内容材料进行搭配组合设计课程以实现不同的针对性目标。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并不是在制定之后就固定不变了,其自身也包含着自我完善的要求和属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的反馈进行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国内各个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也都还在摸索阶段。

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要注意与专业教育的联结性

基础性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性的专业教育是教育分类中的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但不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识教育并没有独立在高等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之外。相反的,通识教育是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之中起到了贯穿综合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方法论和价值论领域将专业课程联结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2、要切实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课程实施不力,没有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无用功。在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增加灵活性,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理解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创新地思考。教师的素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担任通识教育课程任务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对于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3、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中最基础的部分,其课程实施效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直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通识教育涉及人的全身心的发展,其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高校还应该加强对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

四、结语

通识教育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吻合,符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本身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对通识教育及课程的研究要不断完善健全,以便更好地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3]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

[4]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通识教育课程分析论文 篇4

通识教育;学习动机;必要性;教学内容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经典的语言学习社会心理研究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或“取向”(Orientation)。

Garden和Lambert(1972)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比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升学,出国,父母的期望等等;二是“融合型”,即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

学习动机不同,直接影响学习策略,学习效果。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外学者提出需要更广泛地借鉴心理学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管理心理学有关工作满足状态的研究成果)来扩展Garden(1985)的经典动机模式。

目前不同的扩展模式主要包括了“学习情境”、“目标显著性”、“自我效能”(Tremblay&Garden,1995)等新的因素。

同时,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差异比如年龄、性别、学习策略等也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

而现如今我国有关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方向,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正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研究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的因素之间的相关的关系。

一些影响较大的研究关注的“动机”侧重“努力程度”这一行为层面,对动机的类别并未做比较细致科学的划分(吴一安、刘润清、Jeffery,1993;刘润清、吴一安,2000),也有一些中国学者提出“证书型动机”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力(华惠芳,1998;石永珍,2000)。

关于学习动机这一方面,作者比较赞同学者高一虹的观点,即“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Bilingualism)。

这一双语现象是指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得益彰,积极互动。

与此同时,作者将其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打下一定基础。

但其中不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听力缺乏系统训练,词汇量有限,以及性格内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太敢开口说英语,更不用提在公众场合发表英文演讲。

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够浓厚,当然,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无关联,但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也是占主导因素的。

他们往往更注重学习成绩,是否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将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还有些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容易欣赏热门的英美剧。

事实上,语言学习最本质的意义,是为了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好英语,有助于完善个人人格,提高思辨能力,做国际型人才打下基础,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方向。

目前,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

从1995年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等方面,但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H.H.Stern和Ullmann认为,外语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四大类:语言水平,知识,情操与价值观,技能转移;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麻省理工大学,在英语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为学生灵敏而成功地加入全球共同体提供语言工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教育大于专业教育,事业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兴民”,而是“扰民”。

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李曼丽,1999)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三方面把通识教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性质角度来加以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道德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是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的角度进行论述,指出通识教育要给学生“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的常识类的知识”,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学者吴鼎民认为应当拓展大学英语的课程功能,注重培养英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知识。

“通识教育”并不是关于一般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所谓对所有人的教育。

它被用来诠释的整体性质的教育中的一部分,这部分首先关注人的生活,其次是旨在使其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

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一个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专业技能的教育。

二者同为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也不应该割裂开来的。

作为中国大学生,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很多个个体;既是一个沿着一条相同的路走向一个共同未来的国家公民,又是很多个沿着不同路前行的个体。

这种双重性正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也说明了通识教育同专业教育应当结合的必然性。

目前,许多中国大学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学生变得不会思考,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反思能力。

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落实通专相结合的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现如今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素质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经过通识教育近二十年的探索,基本成型的做法是,大学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类型。

通识教育课包括文理交叉选修课、艺术类选修课等选修课程。

当然在具体科目、选课形式和要求上各所大学之间有一致的地方,但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医院校,可适当增加中西医文化方面背景知识介绍。

比如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者屠呦呦,正是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从而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对抗疟疾。

要抓住课前五分钟,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在课堂上,可就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展开讨论。

比如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通讯资讯日渐发达,很多人习惯了微信、微博、邮件等方式沟通和交流,[4]但是汉字书写机会越来越少,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错别字也很多;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摇滚十分痴迷,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中医方剂昆曲京剧书法却不感兴趣,一些老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危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得互帮互助成为一种习惯,达成社会共识,在英文讨论中,让学生意识到锦上添花固然容易,雪中送炭的人文关怀也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应有的品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压力和困惑,积极疏导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另外,加强课堂之外的英语实际能力培养。

[6]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中医经典中英文对照版的习惯,通过参加英文戏剧表演,音乐剧,英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口语能力,发展思辨才能。

丰富听力资料,不仅仅局限于听力口语教材,一些经典原声电影,英美剧,英文纪录片均可涉及;同时,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听,更应带着特定的学习任务,了解具体语境下的地道的英文用法和词汇,从而完善自己的英文写作和翻译水平,为中医国际化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彭贝妮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

读书,2006,(4):3-12.

[2]惠芳.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1998,(3).

[3]石永珍.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J].

国外外语教学,2000,(4).

[4]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1—232.

[5]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6]吴一安,刘润清,Jefferey,P.

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7]张东海.

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兼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识教育内涵[J].

复旦教育论坛.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篇5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

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

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

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

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

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

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

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2015年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

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

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

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

由此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

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更新观念,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雅尔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心得体会 篇6

一、选择题 ﹙含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不得分.每题 2 分, 共20 分﹚

1.握手的最佳时间长度是(A)秒钟.A.3 B.5 C.10 D.30

2.对座位的排列我国的传统是(A)A.以左为尊 B.以右为尊 C.左右地位相等 D.以上都不正确

3.礼仪的基本原则是(ABCD).A.遵时守约原则 B.公平对等原则 C.尊重习俗原则 D.宽容自律原则

4.关于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规范,正确的 是(B):(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勤奋节俭;(6)奉献社会.A.(2)(4)(1)(3)(5)B.(2)(4)(1)(3)(6)C.(3)(5)(2)(4)(6)D.(2)(5)(1)(4)(6)

5.根据劳动争议的合理处理程序,以下处理办法的正确顺序是(D)(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A.(1)(3)(2)

B.(2)(1)(3)C.(3)(2)(1)D.(3)(1)(2)

6.李某(17 岁)是甲公司招用的职工,双方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李某为发泄对公司的不满,在公司生产的饮料中放入 了污物.请判断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B)A.李某与公司之间成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B.甲公司可以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C.李某与甲公司之间成立的劳动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 D.在试用期内,公司不能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7.某企业在未获得《虎》图著作权人的许可下,擅自将其作为商 标申请注册在白酒上使用,该企业的行为属于(B).A.模仿他人的作品作为商标注册 B.侵犯他人的著 作权进行注册

C.虚构事实真相伪造申请进行注册 D.使用商标法禁 止使用的图形进行注册

8.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是(C)A.50 万元 B.30 万元 C.10 万元 D.100 万元

9.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ABCD)情况下,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10.终止合同与解除合同的区别是(ABC).A.性质不同 B.条件不同 C.法律后果不同 D.时间不同

11.打电话的最佳时间长度是(A)分钟.A.3 B.5 C.10 D.30

12.商务交往中座次排列的基本原则:(ABD)A.内外有别 B.中外有别 C.有所创意 D.遵守成规

13.以下对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社会现象是(ABC).A.“跳蚤族” B.“啃老族” C.“漂族” D.“蚁族”

14.以下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正确顺序是(B):(1)自我认识与定位;(2)反馈调整;(3)职业目标 SWOT 分析;(4)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5)确定职业目标.A.(2)(4)(1)(3)(5)

B.(5)(4)(1)(3)(2)C.(5)(3)(1)(2)(4)D.(2)(3)(1)(5)(4)

15.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权益包括以下(A)(1)获取就业信息权;(2)知识产权;(3)物业权;(4)接 受就业指导权;(5)被推荐权;(6)选择权;(7)公平待遇权;(8)违约及求偿权.A.(1)(5)

(7)(4)(6)(8)B.(1)(4)(7)(2)(6)(8)C.(1)(3)(7)(2)(6)(8)D.(1)(4)(7)(3)(6)

(8)

1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 动争议?(B)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 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 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 的发放而发生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 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17.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况为(ABCD).A.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用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按劳动合同约定应由劳动者赔偿给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费 用

1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 规定了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C).A.3 项B.4 项C.5 项D.6 项

19.职工在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C)A.患职业病的 B.医护人员在救护“非典”病人过程中感染“非典” C.因公喝酒导致酒精中毒的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20.签定劳动合同的原则是(ABC).A.平等自愿原则 B.协商一致原则 C.合法原则 D.互利原则

21.根据《劳动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A)试用期.A.只能约定 1 次B.最多只能约定 2 次C.最多只能约定 3 次D.可约定多次

22.电话铃声响后,最多不超过(C)声就应该接听.A.一声 B.两声 C.三声 D.四声

23.圆桌单主人宴请时,错误的是(B)A.主人应面对门 B.主人应面背对 门C.主人在左

D.主宾在右

24.与别人交谈时有“三不准”是指(ABC)A.打断别人 B.补充对方 C.更正对方 D.看重对方 《职业与人生》 第1页(共 5 页)

25.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ABCD).A.环境因素 B.教育因素 C.家庭因素 D.自我因素

26.能够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是(D).A.各级人民政府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7.霍兰德提出职业--人格匹配理论将人格分类为六种类型,这六 种类型是(B)(1)现实型;

(2)研究型;(3)交际型;(4)社会型;(5)理想型;(6)企业型;(7)传统型;(8)艺术型.A.(1)

(3)(5)(2)(4)(6)B.(1)(4)(7)(2)(6)(8)C.(1)(3)(7)(2)(6)(8)D.(1)(4)(7)(3)

(6)(8)

28.下列哪项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C)A.书法字帖 B.宫廷菜谱 C.化学元素周期表 D.地方志

29.根据劳动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怀孕 7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 班劳动 B.某厂为了履行合同,在法定休息日安排工作,应支付不低 于工资的 300%的报酬 C.某厂的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 时抢修的,也受

延长时间的长度限制 D.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 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2 小时

30.劳动者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A.劳动者因在履行职责中受贿,但因犯罪情节较轻被检察院 决定不起诉 B.劳动者因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执行一 年C.劳动者因犯罪情节轻微被法院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D.劳动者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二、填空题 ﹙每题 2 分,共10 分﹚

1.在职业场合打电话时通话以__三__分钟为佳.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___企业职工_

3.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 工作的专门 机构.4.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 限, 按每满一年支付 一 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 偿金.5.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 偿金.6._ 劳动关系_____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7.在劳动法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社会劳动关系

8.在职业场合握手时以__三__秒钟为佳.9.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 劳动者应承担__赔偿__责任.10.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 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按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付经济补偿金.11.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 组织和与之形成___劳动关系____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 劳动合同关系 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 《职业与人生》 行.12.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在年满_16 周岁______时 同时产生的.13.用人单位在招收和使用劳动者的过程中提供特殊待遇后,与劳 动者协商确定的一个附属期限称为__服务期____.14.在职业场合电话铃声响后,最多不超过__三__声就应该接 听.15.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 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金.三、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10 分﹚

1.交际式自我介绍不用介绍职务.(*)

2.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商务礼仪的作用.(√)

3.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长于 3 年的,试用期不得 超过 120 天.(*)

4.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 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考察的时间期限称为实习期.(*)

5.商务便宴首先要考虑的是客人忌讳吃什么.(√)

6.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 60 天.(*)

7.按商务礼仪,引导者应在客人的右前方引路.(*)

8.商务礼仪的首要问题是尊重为本.(√)

9.交际式自我介绍不用介绍部门.(*)

10.公务场合着装应遵循庄重保守原则.(√)

11.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 用期不得超过 60 天.(√)

12.根据《劳动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最多只能约 定二次试用期.(*)13.客人和主人会面时,接待人员首先介绍主人.(√)

14.按商务礼仪位次的纵向排列规则是前排高于后排.(√)

15.职场交谈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30 分

四、简答题

1.简述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答案要点:就业协议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经供需见面和 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 议书,作为指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和 义务关系的协议.《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 同.(1)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 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有关劳动人事方面的规章.就业协议使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政策.(2)适用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只 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符合过阿甲的法律,政策法规,无欺诈、胁迫等手段,经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即生效.就业协议目前除毕业 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盖章外, 尚需学校和鉴证机关(人事部门)参与.(3)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比较详细.就业协 议的条款比较简单,主要是毕业生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 愿意在规定期限内到用人单位报道, 用人单位如实向毕业生介绍本 单位情况,同意录用该毕业生等,另外还有一些简单条款.(4)适用的人员不同 劳动合同可以适用于各类人员.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 第2页(共 5 页)要有劳动能力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一经录用都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只适用于高校 毕业生、毕业研究生.(5)签订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就业协议 是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落实用人单位后签订的,就业协议的签 订在学生离校前.劳动合同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订立的.如果毕业生与 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有事先约定,可在就业协议的约 定条款中注明,附后补充,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是对此内容应予以认 可.2.简述萨帕职业发展理论.答案要点: 美国专家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按年龄层次划分,人生有五个职业 发展阶段: 1.成长阶段(0-14 岁)成长阶段是经历对职业的好奇、幻梦到兴趣,再到有意识培 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的过程.2.探索过程(15-24 岁)探索阶段主要通过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评估确定职业目标、职业期望,并进 行初步的职业尝试.3.立业阶段(25-44 岁)发展职业,追求成功.4.维持阶段(45-65 岁)心态趋于保守稳定,维持巩固已取得的职业成就.5.衰退阶段(66 岁以上)部分或全部退出职业角色.3.简述编制职业人生规划的主要步骤.答案要点:(1)认识自我与定位.(2)确定职业目标.(3)职业目标 SWOT 分析.(4)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5)反馈调整.4.简述霍兰德职业人格理论.答案要点: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 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 1959 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 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 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 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 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社会型: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篇7

一、通识课程现状及问题

浙江大学目前实行大类培养制度, 本科生除了少数采用专业培养模式之外, 大多数学生大一大二不分专业而归为理学类、工学类、人文类、社科类等13个大类。

大类培养模式加强了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 拓宽了专业基础, 有利于通识教育的推行。同时, 通过对浙江大学本科大类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 发现该模式下推行通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一, 通识课程学分在本科生修习的总学分中所占比重低;其二, 通识课程设计缺乏内在逻辑和联系, 课程数量虽多, 重点和目标并不突出;其三, 课程内容缺乏层次, 同时存在太过专业化和太过“概论化”的问题;其四,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截然两分, 没有很好的联系, 通识教育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前的“附加品”;其五, 学生需修习学分和课程太多, 注定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和训练。

1. 通识课程构成与占比分析。

目前, 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分为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类。通识核心课程包括历史与经典类的《孔子与论语》、《东方文明史》、《中华文明史》等, 文学与艺术类的《唐诗经典研究》、《中国古代小说鉴赏》、《圣经与文学》等, 哲学类的《希腊罗马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当代科学哲学》等, 社会科学类的《性别与社会》、《文化人类学》、《宪法与民主》等以及自然科学类的《生命科学》、《化学与人类文明》, 总共43门课程。从学分的构成上看, 除《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为2个学分以外, 其他核心课程为3到4个学分;其中, 4个学分的课程分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非传统安全》、《文化人类学》、《人类学导论》。浙江大学目前实行春夏秋冬4学期制, 核心课程一般是春夏或者秋冬一个长学期, 每学期16周, 每周一次大班教学和一次助教主持的讨论课, 每次课2到3节。大类学生从这些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必修一门。除了核心课程之外, 通识选修课程粗略分为经济社会类、沟通领导类、技术与设计类、历史与文化类、科学与研究类以及新生研讨类等数量繁多的课程。

本科四年总共大概160学分, 通识课程总共16学分左右, 大约占10%。如果从广义上理解通识教育课程, 即包括思想政治类、军事类、外语类、计算机类的公共课程, 我们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占该类课程也只有24%左右, 相比美国知名高校, 其通识教育所占课程比重一般在25%以上, 芝加哥大学甚至达到50%。因此, 通识教育的地位和比重在整个本科生教育阶段是很低的, 加上课程数目较多, 学生选修随意以及课程缺乏内在联系和持续性, 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分析。

以上第二、三、四点问题都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处理不当相关。许多学生都将通识课程作为专业主课外“点缀性”的课程看待, 视为容易混学分的课程。这无疑影响了通识课程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也严重影响任课老师的热情。

美国顶尖大学通识教育在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问题上之所以成功有两个关键点。其一,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有机结合的, 而不是游离在外;其二, 学生在各类课程上用力程度不同和院系挑选机制。例如, 芝加哥大学一年三个学期, 通识课程都是三学期连续上, 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比如, “通识教育的物理课连续三个学期, 所有理科的学生, 包括医学生都必修前两个学期, 第三学期则是物理系的学生必修的。也就是说这门物理课, 对物理系学生来说, 是地地道道的专业基础课, 而对所有理科学生来说, 前两个学期的物理课是共同基础必修课。第三学期的物理课就是非常难的, 只有物理系学生继续上, 如果不是物理系的学生, 必须要征得主讲教师同意, 通常一般人不会再去上。”相比较之下, 浙大通识核心课程, 例如《生命科学》则只开设一个长学期 (春夏或者秋冬学期) , 缺乏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 这不能满足理科大类 (生命与环境) 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 它对所有选修该课的学生没有区分, 要求是一样的。

同样, 我们可以参考芝加哥大学院系选拔学生的经验。“在两年通识课结束后, 想要读历史系, 那么通识课中历史系开的几门文明研究课就要争取全部拿A。也就是说, 两年通识教育课以后, 无论选历史系还是选经济系, 院系如何决定呢?当然是看你前两年通识教育课的成绩。历史系的教授会看这个学生在开设的3门历史系文明课的成绩, 如果都是A, 那么你当然是首选;如果10个名额有15个学生报, 而且每个学生的文明课都是A, 那么历史系会看和历史系最密切相关课程成绩, 美国历史系比较看中的是社会科学通识课方面的训练。”因此, 为了使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更好的结合, 同时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和分量, 有必要对目前大类必修课程做某些调整。例如, 理科、工科大类必修课程中高度重叠的物理、化学、微积分等课程可以调整为通识必修课程, 再根据大类或者专业方向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相应的, 在各大类中增设专业基础课程。

二、通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阅读量太少, 特别是许多经典文献在上完课之后仍没有被阅读。这是很大的一个缺憾。如果能够延长学时、增强难度, 在课程教学中完成相应的经典文献阅读, 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1. 关于经典文献阅读。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 本科生通常都比较扎实地阅读过十几种重要的经典原著。目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这方面做出较大的改革努力。201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发布了《北航通识教育白皮书》——这是国内高校第一份通识教育白皮书。

在其高等研究院的课程中心网站, 通识课程的授课大纲都是详细规定并可以提前查阅的。例如, 2014年春开设的《中国历史纲要》, 其教学计划详细规定了必读科目:钱穆《国史大纲》、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李泽厚《美的历程》、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每一讲都规定了需阅读的相关文献及其具体章节, 同时也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 即学生根据下一次课的阅读材料提前撰写1000字的读书报告, 共计8篇。其课程说明中如下提示:“真正的学识来源于亲身的阅读, 以及与师友的研习。因此, 本课程要求较高, 每周除上课时间外, 要求至少2-5小时的课下阅读时间, 及2-5小时的作业时间, 所以请谨慎选择!”。

笔者根据担任浙大通识核心课程《文化人类学》助教的经验, 认为在通识教育教学中我们的课程教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第一, 缺乏一个更为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 该计划应该让学生提前知道课程每一讲的内容、课程的要求以及需阅读的相关文献。第二, 教学计划的执行效果不佳, 一方面, 在一系列课程阅读文献中, 重点不够突出, 没有明确哪部份是必需阅读的, 授课内容与课后研读结合的不够紧密;另一方面, 缺乏对学生课下学习的考核, 往往是布置了相关的阅读任务, 学生在下次课上课时并未按要求完成。

2. 关于助教制度和小班化教学。

浙大核心通识课程实行助教和小班化制度, 即每周一次大班上课加一次小班讨论课, 讨论课由助教负责进行。在美国高校中, 助教制度是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有重要方式。“美国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大多能很快胜任教学工作并有良好的与学生沟通技巧, 这与他们在读研究生期间大多都担任助教有很大关系。反观我国近年研究生大量扩招, 但博士生和硕士生却几乎都不参与教学工作, 这实际导致我国研究生在基本学术训练方面有严重欠缺。”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实际教学中助教更多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 而对教学内容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研讨、与学生沟通技巧的训练以及与任课教师就教学问题的商讨是不够的。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助教和小班化制度。

三、通识教育改革方向

通过上文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环节的分析, 本文认为推行通识教育, 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1. 通识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甚至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首先需要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以及在政策层面的倾斜, 是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2. 建设通识教育改革的平台必不可少。

通识教育改革中心需致力于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争取学院教师的支持, 打造精品通识课程, 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以及与教务处和学工部等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本科生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等。

3. 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决定着通识教育的成败。

一门优秀的课程离不开任课教师的热情投入和艰苦付出, 如果教师们只关心自己的研究课题, 而在考核制度硬性要求下应付教学任务, 我们的本科教学也很难有成效。另一方面, 转变学生对通识课程仅仅是混学分的“水课”这样的认知态度也很重要, 这就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启示 篇8

【关键词】中美大学 通识教育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4-02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国民教育的基本教育体系,主要是指国民基础教育、全人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等,其根本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现。在某一狭义的定义上讲主要是指大学的素质教育。针对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的体系对比及研究,对其教育特点进行深刻把握,在自身不足之处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

一、促进通识教育的意义

所谓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相对存在的,由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素质的需求,通识教育逐渐的体现了其重要性,为使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以及对其将来自身发展方向的拓宽,进行通识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通过一定的通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跨领域、跨学科上具有一定的思维,对于大学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中美通识教育的对比分析

1.中美大学通识课程类型与结构

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主要在学生基本能力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其主要进行的是四方面的教育:首先是基础技能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基本應用能力教育,其次是在人文、自然、社会领域进行知识教育,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再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课程教学,旨在辅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是专业课程及文化素质教育。

2. 中美通识课程的形式比较

首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学分设置上的不同,我国学位要求中对通识教育的比重远小于美国高校,我国大学对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其次是在通识课程的内容的内部比例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我国的通识教育主体是在全校的层面上完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上具有较小的自主性,相对于美国的教学体制来说,其更尊重学生的选择,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优势,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安排教学。再次是在文化素质教学方向存在着差异,我国比较倾向于知识化的教育,美国教育则更在乎实践的安排。最后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无论如何,各国均是在其社会背景上发展的,均有一定的先进性及合理性。

三、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建议

1. 明确教学宗旨

所谓明确教学宗旨,通识教育是在良好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首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所处地位。对教学宗旨的明确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的概念及意义在全校师生之间进行普及,令其产生一定的深刻认识。其次是进行通识教育的长期落实,进行教育要以百年树人的原则进行,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改革要体现出耐心进行积极的改革。

2. 加强教师的有效参与

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领路人,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学生接受良好的通识教育的基础。因此提高教师参与建设通识课程的人数,有效的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是必须的。通过对教师的一定的物质刺激,将完全投入科研项目的教师的兴致转移到教育事业上来,提升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与影响性。除了对教师的有效评估,还应在教师之间实施循环式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目的是强化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3. 调整通识教育结构

通过中美大学的对比发现,中国普遍大学缺少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整体设置,在教学目标上不够清晰,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覆盖不了全部的专业。因此对通识课程的设计是必须认真面对的,在对通识课程形成一定比例的设置时一定不能忽视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免主客不分的现象发生,以及对通识课程教学时应该注重理论基础教学,减少实用性教学,理论及基本原理是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关键。为打造出“全才”的培养体系,需要教育工作人员认真面对。

4. 改革通识课程教学纲要

在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对大学内的通识教育的教材及大纲进行选择与编写。在教师的教学程序上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是将专业背景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最好办法吗,因此编制优秀的教材和采取优质的纲要进行通识教育是培养多元性学生的前提。鉴于此,对教学方式、教学程序、教材选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完善教师引导效果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形式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素质教育,并因此导致招生规模变大。因此控制大学的招生数量是强化通识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缩减生源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更大的教师资源,因此可以实现教学导师制,进而可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对于专业课相对的通识课,也应该进行小班教学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对通识教育最好的促进。通过国外大学的教学经验,导师制教学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在小班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团队协作学习具有一定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发现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各具特色,但本质上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总体上讲我国的专业课程设置比例高于美国大学,但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上较为落后。美国大学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多元化掌握,进而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方向专攻,中国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对知识的多元化有所忽视。因此在教学上适当的进行“师夷长技”。

参考文献:

[1] 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文学和数学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81,104.

[2] 包水梅,谢冉.中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课程修读之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12,(5):84-87.

义务教育新课标通识培训心得 篇9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一、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课程育人不是一句空话。学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重新组合学校的人力、资源、时空、内容等要素,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系统性、结构性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教与学方式,合理统筹课内外学习,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供给,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体系。我们常说,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义务教育阶段有9522个学时,每个学时都连接着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构成学生人生底色的重要时光。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相同的学习内容也会引起学生不一样的思考,我们的教学就是将知识、能力、体验、思维、情感、思想方法等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厚重且有力量。促进由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看似“顺畅”的课堂学习转向开放的、有挑战性的、真实建构的学习过程。

二、做好学段衔接,为完整的人的培养创造更加通畅的成长环境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立足学段一体化设计,删除了一些学科间内容简单重复和交叉现象。特别对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调整,为教师提供专业引导。

比如,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都提出,在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加大活动和体验性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克服那种以“讲授、提要求”为主的单一方式或路径,创造更加贴合初入学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活动。那些对一年级新生看似“好用”的“立竿见影”的纪律要求,也要转型为唤醒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好奇心的新型教与学关系,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逐渐建立起稳定的自主行为。那种刚入学就比谁认得字多,谁算得快的惯性节奏要慢下来,要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学生是如何思考,怎样才能学会的角度上。

同样,在“小初衔接”上,各个学段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也更加清晰。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消除或者缓解部分学校抢跑、超前教学、过度训练等违反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发生,学校要抓住这次契机,主动营造积极良好育人生态。

三、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

注重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是这次课程方案修订重点之一。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几个学科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综合知识,包括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设计基于真实问题/任务的驱动性问题,并分解成有结构的问题链,引发学生一系列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是衡量课程方案有效落地的一个重要支点。

上一篇:电梯战略合作协议书下一篇:社团建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