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通识教育

2024-07-24

创新型通识教育(精选12篇)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1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条分支进入国家教育体系, 要追索到一代宗师蔡元培先生。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确立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教育方针。在大学院公报写下“设立音乐院、艺术院, 实行美化教育”后, 蔡元培先生把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 殚精竭虑、事必躬亲地实践一系列艺术教育措施。经过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推动与后来的教育家的改革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率先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 视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积极倡导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被推到培养精英人才、实现高就业率的风口浪尖。随着大部分地区开始走艺术产业化道路, 把艺术放到权力、资本的大背景中, 面对变幻莫测的教育环境和紧迫的人才竞争压力, 本身起步较晚、尚不成体系的高校艺术教育在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发展与改革的瓶颈。

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入, 为普通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艺术教育提供了重新获得生机的可能。一方面,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有所契合, 另一方面, 艺术教育也需通过实践中的改革创新, 履行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职能, 创造机会重整旗鼓。

一、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艺术教育需依据通识教育“通”、“宽”、“全”的特点来构建教学体系。如果以经纬作比来说明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话, 艺术的总体特征就是“经”, 各式各样的艺术门类就是“纬”。具体的某种艺术只能说明具体的某个问题, 不能说明艺术的整个问题。从内容上看, 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美术、雕塑、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欣赏、文学、工艺品制作等有着相融相通的地方;从类型上看, 艺术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 具体包括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更广义地说, 在高科技发展与未来艺术设计的新趋势下, 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 科学与人文艺术、理论与形象思维融合渗透的意识, 推动艺术教育向其他边缘、交叉学科拓展, 诸如艺术市场学、艺术伦理学及艺术社会学就是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与结合的产物。

若对学生施以广泛、深入、多门类、相联系的艺术教学, 广阔的艺术天地将舒展在学生面前。

二、打造丰富多元的艺术类课程

在普通高校, 公共课程是支撑整个艺术教学的最重要内容。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技术技能的教育, 也不只是艺术概论类知识的基本普及的教育, 而是以艺术的学习为载体, 通过对艺术及其相关文化的认识, 对艺术的感悟, 使学生能够体验人生、感受生活、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因此, 重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 课程的形式要多样, 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 满足文科与理工科, 艺术爱好者与普通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设置的艺术课程中应区分出少量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艺术审美的基本教育;大量的艺术欣赏、实践课应完全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修。根据已在此类课程设置进行先行探索的国内知名大学的经验, 将学生艺术社团的活动和学生自娱自乐性的业余活动纳入正规的课程, 纳入课程管理体系的做法, 对推动艺术教育的广泛开展, 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 。以南京大学为例, 学校明确规定所有的本科生必须选修1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其中4到6个学分为艺术类选修课, 课程包括《艺术社会学》等理论类课程, 《中外声乐精品赏析》、《民族器乐赏析》等赏析类课程, 《钢琴基础》、《声乐》、《油画技法》、《纪实摄影》等实践类课程等, 内容丰富多元,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 在大量的课程中, 可以设置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课程, 因为真正的艺术能力不是单一感官的, 它是以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作为坚实基础和“综合”前提的, 即一种艺术领域为另一艺术领域提供灵感和刺激, 通过一定要素的恰当融合与对话, 产生一种新质, 从而引发相关联的、层出不穷的意象活动。一门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多门艺术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能够为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以及艺术感觉的整合创造良好条件。

音乐剧就是这样一种知识结构多样化, 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 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2] 。音乐剧以音乐为主体, 从整体上综合了歌剧、舞剧、话剧这三种舞台艺术形式而更成为综合的综合。如今许多高校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到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中, 以达到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次, 高校艺术教育可以围绕一个宽泛的人文主题或某个核心艺术概念组织课堂教学, 与其他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产生联系。比如“爱”主题、“青春”主题、“记忆”主题, 都能与艺术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等联系起来。艺术教育就从一个更高的立足点出发, 被放到了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中。

三、开展实践活动, 建设艺术团体

除艺术类课程外, 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来开展艺术教育。

文艺活动的开展能够活跃校园艺术氛围, 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舞台和剧场的亲身体验。舞台与观众席构建的封闭的“场”创造了表演的环境, 可以调动学生展示才华的热情。学生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对艺术的领悟和体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另外, 校园艺术活动大多数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统筹, 有的不仅要登台表演, 还要负责指挥、导演、舞台监督、灯光、音响、服装、道具, 对学生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艺术团体, 在高校中有校方组织的, 也有学生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是校园文化艺术的推动者和生力军。有艺术专长的学生不再被埋没, 也不再单打独斗, 依靠某个或某些有目标、有组织、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团体, 能够找到更广阔的表演天地。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各大高校的艺术团, 为高校普通学生搭建了艺术参与和艺术实践的平台。艺术团的成员并不完全来自于艺术特长生, 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公共艺术课堂上的普通艺术爱好者, 同时, 艺术团也乐于吸纳来自校园每一个角落对艺术有热情有感知的学生。

四、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

艺术从诞生伊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在西方的中世纪为满足贵族阶层的审美体验, 在中国古代作为实现社会教化与规范道德伦理的手段, 抑或是为宗教祭祀活动增添仪式的庄严、为民间交往活动渲染浓郁的地域色彩, 直到如今在大部分地区与现代商品文化融合而创造商业文化价值, 艺术始终根植在一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发挥丰富而多元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为艺术教育打开一扇窗, 把艺术放置到一个宏大而多元的文化背景下, 艺术不再局限在美育的功能上, 而与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生互动与关联。翻译家傅雷曾说“艺术家要经常与社会接触, 从中汲取养分, 需要经常跑到大自然中去, 也需要不时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价值观, 把民族、社会、多元文化的元素植入对艺术的认知理解与体悟中, 能够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这也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寻求内涵深化之路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在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打通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 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中与艺术教育有关的理念和方法融会贯通, 彼此借鉴;挖掘艺术类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 探寻公共基础课内的深刻意蕴;同时伴以积极建设艺术社团、开展艺术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相信通过通识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活动,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珊珊.艺术课程教学探析——对“课程综合化”的认识[J].艺术教育, 2007, (2) .

[2]张徐.谈大学艺术教育中堪称重任的“音乐剧鉴赏课”——关于“大学艺术公共课程设置”的建议[J].艺术教育, 2007, (2) .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2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

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

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

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

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

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

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

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

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

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

直到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

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

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哈佛学生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

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

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

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

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

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40.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3

关键词: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3-0067-0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讲话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核心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信息生态下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财经类创新人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要想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信息素养的财经类创新人才。

二、当前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财经院校在通识教育与财经专业教育融合基础上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国内对于培养财经类创新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趋势已达成了一致,例如许多财经类高校都开设诸如文献检索等课程,就如何提升同学信息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特别在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1.在教育理念上,信息素养教育未能与创新教育有效融合,将信息素养教育向信息创造、发挥信息效益等更深层次推进

一般认为,全面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但目前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往往注重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信息的生成、创造、效益等能力的培养。以当下财经类高校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为例,对本科生的考核依旧遵循以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虽然授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积极地通过布置实践调研任务、小组讨论等项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相互协调能力及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因为平时成绩只占20%左右,从最后的课程总评成绩上并不能突出平时的考核。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且没有改变考核方式的权利,起不到对学生自学、讨论及实践部分的考核目的虽说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更要教会学生会沟通、敢于质疑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作为创新型的财经类人才更应该由专业人才向“复合通才”型人才转变。因此,教师和学校看重的不应该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程度或者对以往考题在网络上的搜索能力,而应该把问题的发现、思考、解决能力作为对学生考核的更重要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批判探索精神

2.从教学内容看,未能与专业培养有效融合,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严重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脱节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素养培养内容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突出表现在财经类院校信息素养现有的培养内容与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对信息能力的要求完全不匹配,使得既有培养模式部分成为鸡肋。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主要还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专才型”人才上,课程结构体系基本上还是按照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来安排教学内容,主要课程仍然是细化的专业课。过细的专业划分,口径较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视野局限,思路不宽,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前瞻性课和实用性的内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毕业融人社会之后发现所学大部分并不能马上为之所用。而如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就必须打破专业框架限制,向“通才”型教学内容扩展。

3.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培养的忽略,阻碍了新信息生态环境下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的实现

信息素养能力主要由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信息协作能力”体现在人们将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的中介;而“信息免疫能力”则能够帮助人们在良莠不齐的浩瀚信息资源面前,正确的甄别信息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发布、修改、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使得在传递的信息中,特别是在因特网这样的虚拟世界上,有许多片面的、不实的、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理性的辨别。对信息的判断、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会计专业为例,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都顺应教育部要求实施课程改革,但是也仅仅是简单地对所有专业课程的课时进行等比例一刀切的减少。虽然其初衷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主动学习,但是学校并没有配套的措施来保障监督这一初衷的实现。这里我们以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为例,我们发现其案例教学依然只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而且案例教学比较简单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教材中的模拟练习题来充当案例,纸上谈兵比较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总体还是缺乏更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如现场的认知实习或者工业制造企业的专题视频等)认知案例,特别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

三、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开创培养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新模式

基于对信息素养的深刻认识,我们在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的基础上,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提高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

1.更新观念,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提高到信息素养培养新高度

我们认为,具有扎实的财经类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财经类创新人才的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他们能够把信息技术和财经类专业领域结合,创造出新成果。因此,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素养和财经职业信息素养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能力:(1)是指以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库的应用能力、网上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最基本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2)系统的应用、维护和开发能力:是指在最基本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经类专业领域中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和开发能力等。(3)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同学能根据财经类专业领域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和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超越信息知识、技术的简单“灌输”,开展以真正提升学生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掌握并不意味着“信息素养”的养成,但“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却离不开是由“技术”、“技能”的学习,所以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在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通过与日常的生活学习的结合,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以财经类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向同学提供一个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建构环境,采取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信息素养的教学实践,提升同学应用开发能力、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求研究能力。使大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教学与财经类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推进渗透式信息素养教育

多学科的结合与渗透在替代传统单一学科的孤立研究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改革、调整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突出财经特色,重视财经应用实践,应成为财经类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改革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由“专门课程式”向“与财经类学科渗透融合式”转变,拓宽信息技术教学的空间。这样,把信息技术渗透到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同学们才有更多机会通过多种途径结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成为既精通财经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财经类创新型人才。

4.重视信息伦理的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力培养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0 引言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矫正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应对举措,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但客观而言,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探索还处于很低的层面,有的甚至没有触及通识教育的根本精神[1],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流于形式的通识型课程的开设。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通识教育本质与内涵界定

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高等教育阶段一般是一个人接受教育、走上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高等教育理念的演变,顺应了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而通识教育正是顺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通识教育源自自由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理念是对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的矫正,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当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和落实[2]。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擂文曾指出,“从美国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来看,大学通识教育是特别适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3]。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

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向通识教育转化,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和国情的影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通识教育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我国高校正在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尝试推进通识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通识教育毕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崭新理念,到底什么是通识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什么,究竟该如何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际执行的偏差,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产生了严重的生源危机。通识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纸上谈兵,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将通识教育更多的理解为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主要表现为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程。问题是这些课程由于受到教学课时、师资力量、重视程度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发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调研的结果显示,在绝对大多数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基本沦为混学分的工具。在就业率的直接驱动下,高校的教学改革基本围绕着提高就业率,对于人才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等内涵方面,则影响甚微。

2.2 课程设置僵化,调整幅度小

受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制约,高校在课程设置等教学管理变革和审批上,仍然受到行政权的高度干预。一个学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一旦做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施行,基本不做任何变动。一门简单的课程的开设和变动可能涉及到若干个行政部门的审批。尤其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对教学的直接关注很难反馈到决策者手中;而学生对教学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少教师的引导和专业实际就业需求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增强,缺乏长远的目光和视野。因此,课程设置的僵化和教学计划的滞后普遍存在。在信息网络时代,这样的教学计划执行模式是落后的,不仅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造成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人才的培养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为专业调整和专业设置具有滞后性,不仅制约了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固化了教学的内容,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变化趋势,而且过度注重了形式主义,僵化了学生思维。行政权的僵化和制约,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定位和长期发展。

2.3 通识型师资队伍建设缓慢

目前高校对引进教师的定位基本都是博士以上学历,而高学历师资队伍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层次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自己要懂一门知识或者多门知识,更多的是要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以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没有通识型的优秀教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缺乏通识修养的教师加上单一讲授的方法,即使课程设置看起来是广博的,学生的素质也未必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应是高校教师师资建设的核心内涵,但是目前由于受到高校排名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都在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职称评定和课题申报等都注重教师的论文数量,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考核要求实际已经很低,甚至不作任何考虑。学校注重科研奖励,而对教学的建设力度少之又少,从短期来看,教师的论文数量提高了,学校的综合排名上升了;从长远来看,耽误的是一届一届学生的培养质量。这样的人才,不仅不是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甚至连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都达不到。

2.4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引导不足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多,而且电子信息产品目前已经广泛的普及,网络世界的诱惑对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带来严峻冲击。传统的大学教育,任课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在课堂上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而很少干涉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安排。学生对最新流行的软件、信息的关注度甚至比教师要高,更容易受到种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对专业学习产生冲击;而且电子信息产品的简便迅捷,甚至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玩手机、看小说、浏览新闻,甚至看电影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爆炸的各类信息,学生很难做出慎重的选择,往往精力分散,无从选择。无论是班主任、学业导师还是辅导员,在学分制的大环境下都很难发挥引导作用。事实上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被合理的引导,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机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 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措施

信息网络时代给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如何在信息时代推进我国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加快课程设置的调整,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1 必须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推进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方式方法仅仅是手段,但是教学理念则是影响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理念取向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一个鼓励学生依赖权威(教授、课本)的环境中,模仿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美德,知识的重复和模仿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在一个重视创新和独立思考的环境中,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寻求事物根源则很关键。20世纪末以来,为矫正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我国高校纷纷采取加强通识教育的应对举措,但客观而言,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还远未触及通识教育的根本精神[5]。注重社会人的培养,必须基于现代信息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意识形态,打造创新型人才。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得到信息也是相当多而且快,传统的教育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新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预期和探索,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走出传统枷锁,放眼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入手,全面推进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考核方式,调整评价机制,是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表现。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通过一次考核就完全表现出来,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仅能将学生从繁重的应试学习中解脱出来,增加实践创新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2 必须加快课程设置的调整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从教育内部看,美国在大学本科进行通识教育是由其教育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更是反映出美国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灵活性[6]。因此通识教育要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得以实现,不仅需要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7]。加快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在高校去行政化,打破官僚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重要举措。高校的教学改革必须由教学的实际参加者来主导,才能真正反映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有将课程设置的权利更多的交给一线的教学管理者,将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融入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才能保证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识教育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高度结合的教育,是各方面素质高度融合的教育,是高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而且包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教学理念下的高校课程设置,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而且对于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了更为专业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将实践课和理论课紧密结合,增加学生的动手锻炼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将有效地推进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3.3 必须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堂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而教师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和掌控者,是通识教育视野下人才培养的主导因素之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情感投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高校教师在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锻炼、拼搏精神的激发、团队意识的形成诸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人的重要评判标准是健康的人格,不仅要自身心理健康,同时要具备积极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协作精神,高校教师要靠自己的师德散发出无尽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熏陶、教化、养成中成人,实现通识教育社会人的培养目标。通过自身师德的榜样力量,树立良好形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生命的价值,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通识教育的目的之所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著名学者亨利·罗索夫斯基曾指出:“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至少与课程同等重要。课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这是对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实践价值的高度评价。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要体现人性化,观察细致入微,注重情感激励,以“一个也不能少”的职业责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将整个课堂的氛围调整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转,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协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4 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启发式教学,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一个人在职业上的成功离不开先天的职业潜能,但是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选择适合的工作,则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而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往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学生的职业潜能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将会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料和社会需求面前,青年学生往往很难做出合适的选择,容易迷失方向,需要教师在客观分析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引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往往比直接的传授其知识更有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将会促进人才成长的进度。比如对外语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考虑基本的学业需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定位和潜在职业需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学。人云亦云往往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毕竟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完全需要熟练运用外语的并不是很多。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为一般的中等发展城市的国内企业,更应该侧重于实用公文写作技巧训练等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比如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普通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将计算机作为一门工具,要保证自己实际基本运用,应该侧重于常用办公软件的学习,而对网络编程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则应该给予专业性的倾向性引导。做出这些判断的前提是,高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增加与学生的课后接触机会,真正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规划做出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体制,我国在推进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构建通识教育改革的整体机制,为通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这样才能增强我国高素质人力资源储备,培养健康的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汪庆桃,郭天天,尹江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J].科技信息,2011(26):55-56.

[2]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4):13-16.

[3]乔连全,殷小平.中美大学校长纵论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13-15.

[4]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0.

[5]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34-38.

[6]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J].江苏高教,2009(2):78-81.

通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通识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的解说,即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等。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就是要纠正大学里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是也很古老的。而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确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其二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最后是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在我国大学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弊端逐渐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提出要进行“通才教育、文理渗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明显的知识化,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且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我国大学通识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忽视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这些都是我国大学里普遍的通病。

我们认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可以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合理化。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方面开始;并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在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类型:其一,国家的历史与问题的知识。其二,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其三,介绍科学发展、方法、精神的课程。而这三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实施上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是少而精原则。二是独立原则。三是渗透原则。

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要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第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使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等各显其能。第三,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6

[关键词]广西民族大学 通识教育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53-03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内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通过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势在必行。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通识教育需要付出的不只是金钱和更多的人力资源,事实上,它无需付出那么多,或许只是需要一种做得更好的责任感。通识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其他目的的人去应用的。[1]当前,我国许多大学效仿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哈佛核心课程进行通识课程实践,如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开始七大学科的跨专业招生尝试,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实施通识教育,旨在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其校长王生洪说:“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型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通识教育,正是大学维护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一种努力。”[2]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民族院校,其办学特色、目标就是建设成为一所在东南亚国家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化大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通识教育将成学校核心竞争力。本文选取理工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通识选修课现状的认识和态度,规范通识选修课教学管理,推进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问卷调查的范围主要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问卷回收时间截至2014年4月25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68.4%。其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理学院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这些有效回答的342位同学就构成了本调查研究的分析样本,人员分布情况如下:男生174人,女生168人;大一学生179人,大二学生128人,大三学生30人。此次调查的大一学生就是按2012年通选课调整以后的教学方案进行,而大二、大三学生对通识教育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从年级、男女分布来看,回收样本基本能反映调查总体的基本情况。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共设计了19个题目,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题型。问卷回收后,采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二、广西民族大学通识通选课开课过程及现状

广西民族大学从2002年开设通识通选课至2013年的10年间,其课程结构、选课体系、考核体系都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按照教育部和广西区教育厅对通识通选课要求,结合地方民族院校的特点设置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在过去的十来年间对本科教学起到了重要意义。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被教育部授予博士点建设单位,这意味着整个学校教学水平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广西民族大学也一直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如2012年对通识通选课的选修课项目化申请开课的改革,旨在用约两年时间将学校通识课课程建设约120门,第一阶段完成了30门课程建设,并对这些课程的评价实行项目化管理,这是在通识通选课的教学质量上的一次大改革。但此次改革对课程体系没有太大的修改。另外,虽然逐渐增加了通识教育的学分,但通识教育一直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辅助教育这一地位没有改变。

三、调查问题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二是了解学生学习选择通选课的影响因素,三是了解学生通识选修课的学习态度,四是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满意度和教学评价,其中包括学生对课程时间安排、课程负担和教师教学方式、水平、效果的看法、要求和意见等内容。

(一)对通识课的理解

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程度可以反映出学校通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效果。

表1   通识教育的作用

从表中数据可见,绝大部分同学对通识教育的作用有较好的理解,这为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打好了基础。

(二)选课影响因素

了解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学习目的、选课影响因素和兴趣取向,能为建立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提供客观依据。

表2   选课的影响因素

从选课影响因素的统计来看,较多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三)学生对待通选课的态度

1.学习态度分析

了解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学习态度,对我校改进通识选修课教学管理、课堂管理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均有积极意义。

表3   通选课与上专业课态度比较

统计表明,占绝大多数同学对通选课不重视,态度随意。

2.是否逃课情况

被调查者认为从未逃过课的占40%,偶尔逃课的占56%,还有4.2%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几乎没有上过课。

3.通选课逃课的原因

从学生对选修课逃课的原因看,学生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被迫选课占51.3%,依次排序为老师不负责任、与学校活动冲突、其他。调查发现,部分受欢迎的课程限定人数,导致很多选不上自己喜欢课程的学生盲目选课,对课程没有兴趣加剧了逃课发生。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比专业课较随意。

(四)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满意度和教学评价

了解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满意度、时间安排及课业负担、对教师教学评价等,为通识选修课教学改革、教学安排、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对通识选修课的满意度调查

表4   对通识选修课满意程度

调查可见,对目前通选课不满意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并太高,但是更多同学认为我校的通识教育有较大改善的空间,这部分学生都给出了“一般”的评价。

2.关于对通选课上哪些方面最不满意的调查,47.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偏难或偏浅,26.7%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不够生动,11.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不够,13.9%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不负责任、不认真。

(五)问卷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对于学校的通识选修课,您还有哪些建议?”

收到134份问卷上的150个意见和建议,建议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太少、选课系统不完善、无法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等方面。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已经深入学生内心,但是学生对待通选课态度较随意,满意度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同学提出希望根据兴趣选课等等,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通识教育徘徊在外在形式的模仿,缺失实质内容的核心课程建设。

(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小

“核心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领域(非专业教育领域)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是将一些相关领域的重要基本论题予以重新组合的一种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3]我校的通识教育包括了全校公共课、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全校公共课原则上根据教育部和广西区教育厅的规定开设,包括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课以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通识必修课包括人文科学概说和自然科学概说两大块的八门课程,通识选修课包括自然类、人文社科类、管理类、艺术类、体育类、东盟学、写作类、生态学、计算机应用及语言类共122门。这一通识教育的结构与国内大多数高校是一致的,通过表中(表5)四所高校通识教育的学分在整个学分中的比例可见,我校通识教育的学分比其他三所大学的比例都要高。

表5   2012年四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

从比例来看,似乎我校更注重通识教育,其实不然,下面我们分析通识教育中的各个方块课程的组成情况(表6)。

表6   2012年四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组成

从表6可见,尽管我校通识教育的学分比其他高校所占比例都大,但是其中的真正核心课程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我校的通识教育中,全校公共课所占的比例太大,其中就大学英语这一课程而言,多数知名高校英语是两个学分每学期,而我校是三个学分每学期,由此可见,我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育中占的比重太少。

(二)通选课的核心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分布不均

哈佛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核心课程体系是我国内通识教育的主要效仿对象。在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中,各领域课程按照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文学艺术类>历史研究类>自然科学类>外国文化类>道德思维类>社会研究类(2005-2006学年文学艺术类>历史研究类>科学类>外国文化类>社会分析类>道德推理类>定量推理类)。其中,文学艺术类的课程比重最大,约30%,历史研究类课程约占20%,自然科学类课程基本维持在17%左右,外国文化类课程比重维持在12%以上。从各领域课程的数量和比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非常重视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课程。[4]

我校开设的122门课程中,文学艺术的共20门,占所有选修课的16.4%,历史类的课2门,占1.6%,自然科学19门占15.6%,外国文化类课程10门占8.1%,另外,定量推理类课程目前还是空白,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校没有哲学专业的缘故。从比较可以看出,我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通识教育的定位不够明晰

学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上对通识课是这样定位的:为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扩大知识面,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特长。而复旦大学对通识课的定位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5]哈佛核心课程所依据的基本观点是,确信哈佛的每个毕业生不仅要在某个专门学科或专业受到训练,而且应当接受广博的教育。学校认为学生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得到指导,教师有义务给予指导,使他们获得作为有教养男女标志的知识、智力和思考方式。[6]

从比较可以看出,广西民族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修补,没有全面反映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目标是“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五、意见和建议

(一)学校有必要重新定位通识教育的目标

让全校的师生明确通知教育的目的,确保教学朝着既定方向走。目前,我校的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辅助的思想在教师心中扎根,因此在通选课上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对待,责任心不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也比较散漫,选课以好通过为目的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另外,目前我校的通选课全部安排在周末上,这无形中就给学生一种补课的感觉,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无法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其次,应加强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重视程度,有效指导学生选课,改善其学习态度。再次,要关注少部分厌学、经常逃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教育。

(二)建立健全学校通选课的核心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教育方面,真正的通选课学分较低,要进行通识教育改革,重新设定通识教育的学分非常重要。建议参照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中的各个模块课程的比例,均衡各个学科课程,增加哲学类、历史类、外国文化类的课程。另外,学生的兴趣是影响通识选修课学习态度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设置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的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也是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建议同一地区高校间的人力资源形成一定的流动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复旦大学认为精英院校的通识教育讲述高深学问,这是美国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我校目前并不真正具备各个专业都有学术领军人物,如果广西的各个高校间能形成资源共享,让真正在行业内造诣最深的教师给学生上通选课,学生能真正了解学术前沿或一些深奥的东西,是我们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

[ 注 释 ]

[1]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精装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10-30.

[3][4] 李会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动向及其教育理念讨论[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5] http://www.jwc.fudan.edu.cn / s / 67 / t / 179 / 60 / 5c / info24668.htm.

[6] http://www.liabrary.fudan.edu.cn / spec / wjzx / Harvard.htm.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8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教改项目“通识通选课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批准号:2012ZJGA11)。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7

关键词:通识教育,科技创新,校园文化

一、通识教育与校园文化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学理念, 不是单纯地追求专业知识教学, 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将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开设通识课或素质选修课;进行相关专业的大类招生, 拓宽学生专业基础, 淡化专业界限;设立文理学院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 因此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不能够完全通过课程的教学实现, 通识教育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校园文化, 这种校园文化应该是各学科相互融合、多元化、包容的校园文化。

1. 校园文化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没有校园文化的通识教育是单薄和脆弱的。我国高校实施专才教育几十年, 专才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体制中, 学生在这种“专业至上”的氛围中也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 对于通识教育表现得漠不关心, 对待通识课疲于应付, 这是校园文化缺失造成的。通识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才能“培育”出来, 有了开放、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和资源, 才是通识教育的根基和沃土。

2. 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应该包含科技创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 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个完全、完整的人, 而这样的目标正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通识教育离不开科技创新, 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更应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通识校园文化。

二、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1. 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

科技创新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来自这些学科, 每一项成果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因此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如何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高校专业分科依然很严格, 学生都有不同的专业, 不同专业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相互之间没有交叉。

(1) 利用开放实验室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实验设备极大丰富, 实验室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开放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 不同学科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和交流, 我们也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入, 将为开放实验室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功能, 这个平台将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场地和物质资源。我们曾对光学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试点,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是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的一个有益尝试。

(2) 积极创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建立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的科研模式。通过一系列学术论坛、学术讲座,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 建立融洽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围, 以教师科研活动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此外高校是一个多学科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容易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高效、开放、共享的研究中心, 将有益于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科研模式的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极大地节约成本, 也使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3) 利用大类招生平台, 主张专业课的交叉融合, 使专业课教学变为学科间交流的渠道。大类招生通常是一些相近学科的统一招生, 在低年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基础的教学平台, 高年级后根据兴趣进行专业分流, 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方式。利用大类招生这样一个宽基础的学习方式, 将专业课的外延扩大, 主动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跨专业学习的途径。我们在理学大类招生过程中做了一个有益尝试, 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专业课, 我们利用学生宽口径的学习, 将物理化学、哲学和生物学与之融合渗透,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实践证明这对促进科技创新是有益的, 许多学生选择科技创新项目时都选择了跨学科或跨专业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对学生跨专业考研也是有益的。

2. 设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的组织单位可以是教务部门、科技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 对于不同级别的项目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既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确实解决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实际困难。值得高兴的是各省都有省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希望高校也能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支持, 形成各级各类、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应该有广泛的学科范围, 不仅局限在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等应用性强的方面, 还应该包含教育、文化、环保、社会、法律等多个人文学科, 以丰富科技创新的种类, 丰富的科技创新项目会带动丰富的校园文化, 形成文理兼容的校园文化氛围。科技创新项目也应该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创新, 增大多学科联合的支持力度, 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板块, 在项目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科交叉融合, 为通识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项目要注意鼓励实践性,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参加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寻找科技创新的创新点, 实践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因此科技创新要从实践中来, 科技创新的成果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 增加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这些综合素质最终都会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1]实践让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有了衔接和融合, 使校园文化融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这既是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拓展, 也是社会创新文化的有益补充。

3. 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大赛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部分, 这些科技创新大赛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因此, 比赛可以激发年轻人斗志, 是鼓励年轻人进取的有效手段, 我们举办了几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非常丰富。科技创新大赛应该成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烘托出浓浓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1) 注重多部门联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 它的功能是多样性的。一个部门的职能过于单一, 无法完成多个目标, 因此需要多个部门联合, 建议由学工部门、团委、科技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培养部门共同完成, 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 对优秀学生及时奖励, 扩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影响力。

(2) 注重多学科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应该容纳更多的学科, 涵盖文、理、医、农、工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人文科的科技创新, 人文科的科技创新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 应该被重视和鼓励。只有注重多学科发展才能充分调动高校的多学科资源, 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学科的共同发展。

4.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功能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社会团体, 与学生联系很紧密, 比学校机构和教师更容易深入学生内部, 在学生中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社团的文化往往代表校园中先进的文化, 因此不应忽视学生社团, 我们应该积极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 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主流文化。

三、结论

科技创新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 为促进科技创新必须建立相应的校园文化。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 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应该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建设, 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 同时通识教育的发展也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8

1 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产生了很多的敏感性话题。在这些话题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针对现在的大学英语教育归位于人文教育学科, 重视对培养包括通识性类型的学生, 在教育中重视教学的基本理念“以人文本”, 促进学生综合性进步与发展。在教育期间积极开设具有一定活动性与人文性的英语教育课程, 将教育中的语言以及文化方面学习能够更好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当然, 通识教育在教育中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中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并且主要的教育目的是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水平, 扩展教育在教学中的教育范围, 改善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比较呆板的教育形式, 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

在世界教育中, 很多的大学课程中, 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并且在英语教育中此应用非常盛行。通识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更好地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以比较客观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与社会现象。与较发达的国外相比, 我国在英语教育中通识教育形式比较晚, 并且因为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导致其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1]。但是通识教育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 而是社会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下的产物, 在早期教育中就已经逐渐地凸显出通识教育的教育形式。例如在我国古代的《论语》或《中庸》中都比较强调为人教育的思想以及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学习形式, 鼓励人们多读书, 以理智的平常心态看待社会上发生的变化。因此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育中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地重视英语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创新与改善, 熟练地将通识教育融合在现有教育形式上, 提升英语教育的质量。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英语教学的要求正在逐渐地提升, 通识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具有实力的人才, 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英语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 包括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教师在教育方式上的困惑, 很多的学校对于这种通识教育持质疑的态度, 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充分的信心, 对其了解不够全面。大学中的英语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形式也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形式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采用,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影响。教师对于英语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持比较怀疑的态度, 受到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 在教育方式的创新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这样的观念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 不利于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2】。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善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教师对于教育的态度, 教师在改变自己教育观点的同时还要树立比较理性的通识教育观点, 开拓自己对于教育的观点与视野, 通过一定的创新与完善教育形式逐渐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 通识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师的创新发展

2.1 通识教育形势下的教师主要发展内容与特点

教师这个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教育中不仅需要掌握需要教育的知识点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能掌握很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本文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教育结构与教育素养, 随着社会要求不断地进行教育上的创新与完善, 教师在教育中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形式与发展过程。就具体的英语教育专业来讲, 其发展的实质主要指的是教师自身在教育上的积累以及教育方式上的构建, 利用自身掌握的教育知识进行英语实践教育的过程。教师主要的发展主体是教师本人, 教师自身在教育中将教育的知识点与各种教育方式赋予自己教育的个性与特点, 将需要教育的知识进行个性化与情景化的转换。在英语教育中通识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发展主要指教师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教育的手段平衡地发展英语教育, 建立比较合理的英语教育结构, 树立教师自身特点的教育能力以及创新方式[3]。其中教师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具有专业素质与人文特点的外语教育能力,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下将教学理念进行转变, 创新教育中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教育方式与特点。

2.2 通识教育下教师发展的教学方向

2.2.1 教育见习与实习

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中需要掌握好英语语言的应用, 将语言的实践性运用到教育中, 并且英语教育中需要将英语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这样可以很好地落实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充分掌握。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强调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将英语教育与英语实习二者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方式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英语实践学习中探索出相关的英语学习技巧, 利用这种技巧进行比较有效的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 改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 学校还可以根据相关教育课程的需要到先进的学校中进行实习与进修, 这样就可以将自身教育的方式与通识教育方式更好地进行结合, 更好地教育学生[4]。还可以请一些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教育讲师进行教育, 对教师进行培训, 加强教师在学校中的教育见习与实习,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师在教育方面的能力, 更好地进行英语教育。

2.2.2 按时召开教师教学例会

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一定要按时召开英语教学的例会。不管是在对教学思想上的反思还是对教育方式的创新都需要召开例会, 这些措施都可以不断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察学生对于教学的反应, 将学生实际的反应融入教学方式中, 及时进行自我的教育反省, 在进行例会召开的过程中加强对教育方式的改善与创新, 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特别是在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转型期的教育属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 英语教学也是如此, 通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地使用实际教育情况, 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式。举行教育例会主要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将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探索出提升教育方式与教育质量的措施, 更好地促进教育的进步。

2.2.3 发展专业的教学团队

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通识教育还强调建立比较专业的教育团队。在这样的教育发展环境与教育背景下, 专业课程或是比较形似的教育课程需要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教育团队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团队的教育, 团队教育可以完善个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并且团队的力量非常强大, 还可以建立具有特色的英语教育课程, 提高英语教育的趣味性, 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专业的团队教育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师们自身的教育特点, 将各种教育特色进行结合, 创建新的教育结构, 这样对学校以及学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宽英语课程的范围, 突破以前比较单一的教育现状, 将教育的过程更加的丰富化, 强化教育的规模, 提升教育的质量。

2.3 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通识教育在教育中还强调教育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期间, 可以利用自身教学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 为学生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英语阅读, 将学生学习的范围进行扩大,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在英语教育中非常重视阅读教育, 同时阅读教育也可以为学生英语学习拓展新方式,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期间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阅读的新的学习环境, 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在比较轻松的阅读环境中调动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兴趣,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贯通。这样的要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提升, 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感情的升温, 在和谐的教与学环境中将英语教育质量提升上去。

4 结束语

不管是任何时期, 英语教育一直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大学通识教育方式下,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开拓创新教育的思路, 对教育提出更好的要求。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 我们英语教育方面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创新英语教育的方式, 探索出促进英语教育的措施, 为英语教育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在大学教育方面对于教学方式等越来越重视, 英语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化与创新。在这样的大的发展背景下, 对于英语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逐渐受到学校教育的关注, 并且现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学校中进行应用。通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大学英语汇教育中要求的大学英语教育一定要重视对于英语基础的学习与掌握, 不断发展与英语相关的各种教育课程, 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更方便地掌握学习资料, 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在这样的要求基础上, 对于教师教育思维的发展以及教师掌握的知识范围与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与挑战。文章主要根据通识教育基础上的相关信息对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思维创新与发展进行研究, 并且提出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师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高炯.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J].海外英语, 2016 (02) :63-65.

[2]李碧芳.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16 (01) :34-37.

[3]孙倚娜, 李翠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优化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外语, 2016 (01) :19-24.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9

通识教育, 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 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 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 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庸》《论衡》中曾对“君子多识”“博学”“通人”等通识教育思想进行过零星的阐释, 西方文化中也有对通识教育的阐述, 如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等。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识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 潘光旦先生提出, 即“今日而言学问, 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 “通识教育”就是使学生“对此三大部门, 分而言之, 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 合而言之, 则于三者之间, 能识其会通之所在, 而恍然于宇宙之大, 品类之多, 历史之久, 文物之繁, 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 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1]。“通”一方面指的是知识的范围要涵盖自然、社会与人文, 还有一方面是能够将这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是要将自然、社会、人文视为一个整体, 突破界限, 客观地思考人生与世界, 认识规律, 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把握, 培养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仅如此, 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 通识教育还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丰富高雅的情趣, 范围涉及语言、数学、计算机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公民教育等等, 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 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通识教育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 致力于人的心智解放和思想自由, 我们在对待通识教育问题上, 不能将“通识”概念随意泛化, 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 也不仅仅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思想道德类课程的学习, 更不是为了配合专业教育而设的象征性点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是基础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 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 它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普遍性、非功利性, 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从通识教育要求的认知方式来看, 它要求教师用联系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把握, 并对学生传统意识的突破、创新视野的拓宽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识教育基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打造人的“社会属性”,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型人才绝不是一个被赋予超强技术能力的“自然人”, 有创造力的人首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通识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习“做事”的同时, 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同时, 它还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通识教育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根本, 指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情感方向和知识生产的伦理维度。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如何让知识的创新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知识的分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 大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要承担运用知识为全人类服务的责任。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 除了要保证学生视野的宏阔、情操的高尚、知识的完整, 更承担着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让其学习与实践朝着服务社会的积极方向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

三、积极开展通识教育, 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阵地, 积极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 以持续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

1. 科学设置课程布局, 加大通识课程权重

通过调整课程布局, 保证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有硬性规定, 通过课程制度有力保障通识教育的稳定性。合理分配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 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核心课程范畴, 使通识课程不再只是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而存在。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通识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加大通识教育力度, 除了保障通识课程“量”的呈现之外, 重视“选修课”这一学习途径也非常重要。选修制度是大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改革, 主张课程平等,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以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课程。但目前我国在关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划分上, 几乎都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和专业知识技能紧密相关的课程控制在必修课的范围内, 而留给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寥寥无几。基本上, 真正意义的通识类课程都归在选修课程范围里。而且“必修课程优于选修课程”在大家的观念中也已经根深蒂固, 因而, 通识教育与选修课捆绑在一起, 呈现逐渐边缘化趋势, 通识课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了。这需要彻底改变我国高校课程中长期存在的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 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陈旧观念。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通识教育, 都应平等地纳入选修范围, 保障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可自由选择的、真正感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使学生做自己的主人, 只有这样, 才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通识课程本身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 变通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进行课程设计, 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2.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

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课程开发及课程讲授的重要职责, 他们对各类知识进行的不断探究和创新是保障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程上, 学校应给教师以充分的课程开发权, 在课程选题、讲授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给教师充分的决定权, 而不能用标准形式来限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通识教育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 要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以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 以期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与此同时, 通识教育因为涉及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 因而为了避免由于对特定立场的明显偏好而导致教育精神的偏离, 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此过程中, 学校也需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 做好相关课程的评估和审查工作, 以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通识课程的遴选环节, 要仔细核查开课教师资历、认真审查课程教学内容, 论证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采用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评价, 确保通识课程的质量。对于评价较高的通识课程, 学校还要出台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 将优秀的通识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于开设效果不符合要求、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课程, 要限期整改, 直至逐步淘汰, 以巩固通识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通识教育氛围

创新需要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 实现全面的发展, 这就需要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识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活中, 通过各种轻松灵活的方式进行, 例如开设一些人文讲座和科学讲座。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角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观念,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工作, 通过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多样的兴趣共同体, 以合理建议的方式, 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发展走向, 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 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创新型通识教育 篇10

这一线生机反映在哪里呢?我觉得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从市场经济制度实行以来,教育成了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使教育与时代要求越来越脱节。时下尝试的高校自主招生,是堡垒从内部有所突破的一个迹象。

二是从自主招生的考试方式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有走到前台的迹象。

如面试题里出现“请问盐多少钱一斤?”“养活上海市的人口需要多少亩耕地?”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考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拿“盐”一题来说,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学生若能回答:“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一大篮子日用品也不过一二百元,盐作为生活必需品,最多10元钱”,他就表现出了很好的估算能力。

同样,在回答耕地问题时,学生也需要通过估算才能解答出此题。有联想能力的考生应该能想到东北人的俗语“4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由此推断出一般六七口人的家庭需要40亩土地来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人均5.7亩到6.7亩。但考虑到解放前粮食亩产量低下以及这描写的是理想的幸福家庭的占有量,由此可以校正到人均1到2亩的水平。

这两道题释放出的讯息是:要从“死记硬背”转变到“随机应变”才能适应今后的考试。社会需要的是能从书本中跳出来,灵活机动地解决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人。通识教育要解决的不止是为了让学生知柴米价,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对人生社会问题的看法,发展其普世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这么说的一大理由是:知识不等于见识。我们且拿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孔子来看这一命题的真假。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的知识并不及今天一个初中生所来的多。但他所建立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却至今不过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需要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通识教育是一种包括“知”“情”“意”的全面教育,而今天社会所实施的教育全集中在“知”这一头。即使就“知”一头的教育来说,也只是在接受性学习独霸讲坛,目标只是低层面上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至于高层面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与创造能力,这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行,但这种学习方式很少为教师所认同。

通识教育再认识 篇11

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

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至少包含“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两层含义。纵观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诸如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诸多功能,但相对于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等其它社会组织,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年轻而又最具可塑性的时候教育他们,塑造他们。

通常,国外将大学功能概括为“Teaching、Research、Service”,其实三者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简单地视“Teaching”为“人才培养”极不妥当,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等量齐观,更是错上加错。三种功能绝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是“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是“体”,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和核心功能中派生出来的“两翼”,体之不存,翼将焉附?

我们不能在教育功能多元化中,迷失育人这一本然价值。现在,论及大学办学理念者,几乎言必称洪堡。殊不知,以强调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而著称的他,并不是就学术论学术,而是围绕培养学生而提出。洪堡认为,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高尚品格。当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说时,开宗明义地宣告:“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显然,三事实为一事,就是育人。

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尔斯亦深刻指出,“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使命。假如大学都不能承载这一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傳,一切将覆水难收。”

然而,诚如《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作者哈瑞·刘易斯指出的那样,实际运行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教育。现在,大学里高深研究和教书育人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究其原因,前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一语道破:前者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后者却或多或少地成为大学不愿承担的负荷,只是用来维持其存在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去常常忽视本科生教育,现在依然如此,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等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以谁为本?

人本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需要探究“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这两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深究,“以什么人为本”又需要回答: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是以全体学生为本,还是以某些或某一(几)类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大学的焦点从学生转到了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各大学引以为傲的,是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即便宣称是以学生为本或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教育资源也未能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以牺牲普通学生的正常教育为代价,换取一些所谓优异学生的超常教育和过度教育并非个案。

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有的生命个体,在先天禀赋、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知识掌握、兴趣爱好、主观努力、学业成绩、专业技能等方面客观存在各种差异,学校要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别,恪守、秉持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梦想的机会。

关于“以人的什么为本”,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随着商业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不懈追求,以“专业技能”为本,便顺理成章并大行其道。

通识教育应以“完善人格”为本,即以“精神成人”而非“专业成才”为本,亦即以人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心灵攀登和全面发展为本,着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人修养、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有全球视野的完整人。

早在古罗马时期,思想家西塞罗就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有某些专门技能的人,教育的崇高目标,应当是培养使其他德行相形见绌的真正的至善人格的人。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著名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同样提出,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潘光旦先生也曾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蔡元培先生亦论述到:“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可以说,强调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是古今中外前辈先贤们深邃的通识教育思想精要所在。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当时,博雅指称人类心灵中的成就,同时包括艺术及知识。而博雅教育就是广博知识及洞察力的教育,是真正能抓得住真理及美的教育,是造就谦谦君子的教育。

1828年,耶鲁大学在其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教育家纽曼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不仅系统论述了自由教育思想,而且明确提出,对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现代通识教育以适应社会要求、满足学生兴趣和维系文化传承为其内核,其要义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它鼓励反省求真,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个体藉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从而获得真正自由。

从词源角度讲,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由教育中liberal一词的认知大相径庭,但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其解释为“自由的”,如康德、汉娜·阿伦特、罗伯特·赫钦斯等,或解释为“使人自由的”,如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等。

实际上,自由一直是西方居支配性地位的一种观念。在西方传统中,自由具有最高价值,是一切人文科学和教育的核心。自由不仅是民主、科学、理性、正义、良知、宽容等普遍价值的元价值,也是人文学科最基本的价值支点。

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是对“不自由毋宁死”的明证。

德国哲学家、诠释学创始人、时任柏林大学校长施莱尔马赫曾言:“大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在于为其养成科学的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无法靠强制,只能在自由中产生。”1987年时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在迎新典礼上说:“一所大学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自由的探求才会及时更正谬误,代替愚昧,才能改变偶尔因我们感情用事而认为世界是分离的、虚构的和骗人的偏见。”而我国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西方的这种传统和倡导也遥相呼应。

批判的自由

自由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大鲜明特征,不仅体现为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追求,还体现为对批判性思维的崇尚。

在新韦氏词典里,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审慎分析判断为特点,并在最严格意义上隐含着客观判断的尝试而定褒贬优劣”。人类的思考有其内在缺陷,经常陷于偏颇、笼统、歧义、自欺、僵化和促狭之中,不自觉地倾向自我(和社会)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或某某中心主义。

既有的知识系统,不管创造它们的先贤圣哲多么睿智,其中的片面、寡陋、扭曲、非理性、傲慢、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通识教育并非共识教育或认同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反思、检讨、追问、解构乃至颠覆,不仅从学理逻辑的角度审视,还要关切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此外,批判性思维还要体现苏格拉底“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的原则,秉持古希腊“自省生活”的理想,不断提高个体自我感悟和向内反省的智慧。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自由教育的前提。

通识教育作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之人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是“自由教育”的要点。

潘光旦认为,人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以自我为对象。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不是“受”和“施”的,教师只应当有一个责任,就是在学生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进入“自我”状态,学生才能通过“自求”至“自得”进而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 “至善”境界中的完整人。纪伯伦也说:“真正有智慧的老师不会仅仅传授知识给任何学生,他会传授更珍贵的东西:信念和热忱。真正的智者不会手把手地带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只会带学生走向自身能够理解的那扇门”。

自由、自在、自觉地阅读经典,是通识教育的良方。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十分重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研读。深入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等西方经典和儒家等华夏经典,以及《可兰经》、《源氏物语》等非西方经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

在现实教育中,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却体现得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从基础教育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原本应是“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变成为“开发”教育,被开发、被培养、被教育、被教化、被塑造、被拔尖等,学生消极被动地参与其中,几乎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针对这些情形,教育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兴趣、好奇心和探索冲动,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能想、能干、能看、能谈,不受任何禁锢地学习和发展。

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

“用”可分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在很多人看来,所谓有用就是可产生功利的、现实的、物质的、实在的和直接的效用、功用或好处。由于深受经世致用思维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和需求导向,过分追求学以致用和实用理性,过分信奉使用价值而非价值本身,过度渲染只有过得“富有”才有可能“富有价值”,过分注重工具理性,严重忽视价值理性,人被“物化”已是当今不争的事实。

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基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似乎无用,然而,相对于“有用有所难用”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却“无用无所不用”。其“无用之用”主要体现为:

一是彰显人的目的性,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强调培养的是全人而不是工具人、手段人。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上,使人活得更明白、更高贵和更有尊严。

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一命题深刻表达了人的价值与尊严。现在经常讲“这个有什么用”,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手段,谋求市场上能有(效)用。通识教育更看重“学以致知”和“学以致省”。

大学是理想的存在,是道德高地,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教育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侧重于价值观的塑造,更突出精神品格和价值诉求,关切所做每件事情背后的动机、价值和意义,思考专业知识层面之上的超越性问题和事关立命安身的终极性问题,对伦理失落、精神颓废、生活浮华和自我自利保持起码的警觉和反省能力;對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无边消费主义等种种时弊,以及低俗、庸俗和媚俗等现象,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足够的张力,自觉抵制浑浑噩噩的市侩生活。

二是有助于打好人生底色,完善人格,滋养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通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学生获得对世界与人生的本质意义广泛而全面的理解,形成于己于国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培养诚信、善良、质朴、感恩、求真、务实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崇尚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和自律,养成开阔的视野、阳光的心态、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通识教育还帮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与生命伦理问题,促进学生树立善待环境、敬畏生命、推己及人、服务社会的理念,构建生命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通识教育突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程序、宪政等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合格公民的素质。同时,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找到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爱好和兴趣,有助于锤炼在多元化社会和全球化环境生活的能力,为即将展开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是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和通透感。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和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是把有关人类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要素的教育,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通识教育致力于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贯通中西,融会古今,综合全面地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实现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避免因过早偏执于某一学科而导致的学术视角狭隘,力图博学多识,通情达理。

那些响彻人间千百年的箴言,无不说明通识教育中“通”(通晓、通解、明白、贯通)和“识”(智慧、见识、器识)的极端重要性,“博闻,择其善而从之”,但博学不能“杂而无统”(朱熹),教育应当将博与专统一起来,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无助于学生形成通透、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是有助于发展智能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纽曼认为,自由(通识)教育之所以胜过任何专业教育,是因为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接受过良好通识教育的学生,其理智水平足以其胜任任何一种职业。

通识教育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陶冶性情,崇尚真理,发展学生的理性、良知和美德。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知识及其演化流变、陈述阐发、分析范式和价值表达,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进而转识成智,提升学生的洞察、选择、整合、迁移和集成创新能力,尤其能提升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的能力、作出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这些比掌握一门具体的专业技能更本质更重要,并能产生最大的溢出效应。

“通”、“专”之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尽管通识和专业、教育理想和社会需求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在认知理念和培养原则上应该明确,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很重要,不能简单地讲孰重孰轻,更不能将它们对立和割裂。这二者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是传承与创新、坚守与应变的关系,下分述之。

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不可或缺,它们作为一对范畴,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一方面,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之必须。因为从科技演化趋势层面看,当今知识和科技发展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向度:一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强,综合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另一趋势则是学科学术越来越专,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知识和资讯爆发性增长,客观上要求从“广而泛”转向“专而精”,若术无专攻,则难以立足。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看,中国作为一个后发新兴经济体,建设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亟需大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服务于富国强民的国家战略。从教育机构义务角度看,当大学接受一名学生时,就当然地负有为学生提升能力的责任。当今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大众教育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市场需求。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具有胜任力的专业知识。从学生最现实的角度考量,通过专业教育学生掌握安身立命的谋生技能和本领。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之必然。上文已谈及,现代科技发展两个向度之一,就是知识领域或专业领域间的融通贯通。然而,专业教育容易使人单一片面,甚或成为局限在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中的工作机器,米兰·昆德拉说,“专门化训练的发展,容易使人进入一个隧道,越往里走就越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也不了解他自己。”更糟糕的是,一直以来专业教育深受工具理性支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促进人心灵成长的价值几近泯灭。通识教育强调价值性、广博性与贯通性,正好可以纠偏矫正,观照专业教育。

此外,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通”不仅指称在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的“通”,更是为人和为学的“通”。恰如小威廉姆·多尔所言,就是要确立科学(逻辑、推理)、艺术(文化、人文)和精神(伦理、价值观、生命、情感等)三大基石,并在科学、艺术和精神之间进行关键性整合互动,还要在更大的时空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生命价值。为人为学之通,既是通识教育的题中之义,更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第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通识与专业,或广博与专精,抑或古人眼里的“博”与“约”是辩证关系,专而不通则盲,通而不专则空。不通,则知识狭窄,胸襟狭隘,思路不广,头脑闭塞,往往就事论事,盲目不知其所以。同时,缺乏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启迪与支撑,“专”也没有基础;反之,不专,则博杂不精,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空泛浅薄。因此既要遵循学术自有的分类和流变,又要注重整体关联和宏观把握,在掌握各种专门技能和领域知识的同时,拥有宽厚的基础和综合的素质。

在培养学生上,宜采用“通—专—通”的动态模式,即学生刚入学时不分专业,先进入文理学院或书院接受通识教育;接下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之后,他们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通识教育,在新的起点和更厚实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聚焦专业学习,如此循环往复,螺旋推进。

第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前面已经指出,通识教育是关乎人的根本问题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发挥天赋良能和生命潜能。有鉴于此,通识教育具有基础性、本体性和深刻性,故应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同时,通识教育又是人格养成和悟道的教育,涵养人格知、情、志三维度中的“情”和“志”,以及领悟万术之源、众妙之门的“道”,要仰仗生活底蕴和文化自觉的培植,而通识教育正是培植这种底蕴和自觉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坚守与应变(或罗盘与地图)的关系。统计研究揭示,最近十年内科学技术的成就,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以往所有成就的总和,十年间知识已翻了一番。抽样调查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离校五年以后,其所学知识一半已经陈旧,十年以后可能大部分陈旧。文献计量研究亦表明,一些基础学科文献的半衰期为8~10年,而工程技术和新兴学科的半衰期约3~5年。实际上,早在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的1949~1965年间,美国已有八千种职业消失,同时又出现了六千种新的职业。

诚然,当今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升级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专业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以变应变,才能应对迅速变化的世界,才能因应“今天的教师,用昨天的知识,教明天的学生”的悖论。

解析通识教育的教育功效 篇12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和学的方式, 以及人才评估等方面。通识教育旨在让受教育者综合了解人类知识的总况, 包括在拥有基本知识之上, 理性选择和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 是让受教育者拥有更扎实、宽厚的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同时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通识教育强调通融见识, 也就是纽曼所说的一种 “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主题的能力, 是一种能敏锐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1]。

通识教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实施模式多种多样, 主要差别在于通识课程体系的不同, 如哈佛的核心课程、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华文明课程、台湾大学的全人生教育课程等。为了避免歧义, 本文以经典名著通识课程和小班讨论结合的美国模式为基点讨论。

二、通识教育的功效

( 一) 理论功效

通识教育的理论功效是指从其内涵各要素出发, 分析其对受教育者成长的预期影响。哈佛1978 核心课程计划的设计者罗素夫斯基认为: “从广义上讲, ‘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 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 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是如何被应用的, 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3]。”

首先,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量和思维训练。在任何时代, 阅读量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 放弃阅读量要求, 就是放弃的思维能力训练。这恰恰都是在大学时代强化训练的, 离开这个时期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训练机会。

第二,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经典原著。人类文明走过数千年, 无论历经怎样沧海桑田的变化, 还是有一些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并且, 与现代自然科学所处理的问题不同, 永恒问题并不是通过知识积累能得以最终解决的。例如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 除了知识和经验的累积, 还需要长期艰苦的思考。而不具备深刻思维能力, 没有经过思考训练是不可能胜任的。大学生理应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此外, 既然是永恒的问题, 每代人都有自己给出的答案, 那么其处理的高下就不全在于理论的先后, 而在于理论的深刻。读不读经典原著的差别是思考深刻与肤浅的差别, 没有真正自己亲自接触过深刻的思想, 只会是道听途说的多, 人云亦云。当学生能够理解一流的哲学家的想法, 他们之间进行一个基本的对话, 学生才能深化自己的想法。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原著, 而不是通史和概论。任何形式的二手材料都不及原著的深邃和原汁原味, 即使大师执笔, 亦不免加入自己的偏见。更危险的是, 大学生原本就是年轻人里比较优秀的人, 本来就容易自负。如果再把经典以通识和概论肤浅地呈现给他们, 就会使其愈发不知天高地厚, 助长其不正确的傲慢。所以, 对经典的原典细读, 也能教会学生正确的谦卑的治学态度。

经典原著的成书年代与我们相距甚远, 初次 “见面” 会有隔阂, 甚至发觉其中思想幼稚可笑。此时, 我们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也许是我们自身愚蠢, 没能够明白这些经典中的深刻思想。大学生只有通过努力理解经典的思想, 超越自己, 超越时代、地域的局限, 才能实现自身心智的成长。所以, 在这个意义上讲, 阅读经典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多元性和包容性。

第三, 通识教育强调小班讨论。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合理的时间里, 组织自己的观点, 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讨论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和倾听对方, 而不是只顾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 对于公民社会的民主对话氛围形成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此外, 学生经过通识教育艰苦的学习, 对自己的身心承受力也是个提高, 为胜任将来繁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 如今做一个高级律师, 一个星期可能要阅读几千页材料, 必须有非常快的阅读速度, 而且要在里面找出最有利信息, 如果没有受过这样强度的训练, 很难应付。再如, 任何一个CEO, 办公室的文件都是堆积如山的, 没有受过这种训练是很难胜任的。

( 二) 实际功效教育实践效果

目前缺乏对通识教育之下个体的长期发展跟踪数据研究, 因此本文试图从新获得通识教育体验的学生中探知其对个体成长的促进作用。2006 年3 月, 通识教育积极倡导者甘阳先生, 受邀在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讲通识课 《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北大、清华、人大五十多名同学, 参加了此次讲课。甘阳先生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思路正是采用名著阅读和小班讨论的形式。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学习体会。[3]

姚杏同学感觉, “这个课在一定程度上是引领我们阅读, 在阅读中体会莎士比亚的思想, 在阅读中了解什么是政治哲学。”方晨同学说 “在这样一个速食的年代, 为了在课上获得最大收获, 我不由自主地一遍一遍地阅读原文。”苏俊杰感叹道: “原来所谓文学艺术并不是无聊的东西, 而是人类智慧的凝结。”刘月文坦言: “虽然一直学习文科, 但上课之前我对莎士比亚并没有什么深刻了解, 如果不亲自翻开书本, 就永远不知道经典是怎么回事”。魏海涛同学更加积极: “我斗胆提出建议, 先从文科院系提出建议, 开设专门的读书课, 每学期研读一两本经典, 收获不可谓不大。”

关于小班讨论, 戴必晶体会到: “以小班的规模,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从而 ‘逼迫’大家不得不用心去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 去周密地布置报告提纲,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思考能力的质的飞越。另外我们还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见解, 虽然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我们分享了彼此智慧。这门课的 ‘苛刻’要求也让我犹豫过, 但事实证明, 我坚持下来是正确的, 因为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尽管这些材料只是学习者的一次学习经历的碎片认识, 支撑通识教育对个体成长的积极作用略显单薄, 但是其意义在于, 这些积极变化是发生在接受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优秀学生身上, 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在改变学生之前不良学习体验和习惯是有帮助的。例如学会真正的阅读, 尤其是重塑对经典原著的认识, 开始意识到倾听和表达的意义等等。

通识教育之父纽曼曾说,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而一旦理智得到恰如其分的培养, 并形成对事物合乎逻辑的看法理解, 才智就能根据个体身上独特的素养和能力, 施展自己的力量。今天的大学只顾提供信息而忘了发展学习者的才智, 在功利派理论指导下, 更看重的是专业培训而不是文化要求, 是考试及结果而不是心理过程, 是对事实的被动获得而不是心智的一般活动。

如今看来纽曼的批判依然掷地有声, 我们不应该天真认为这仅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而是随着商业大潮、市场导向、高校扩张每一次回流都会出现的现象, 英、法、德、美、日在历史上发生过, 还有当今再次发生的, 中国正在发生, 今后也可能再发生, 用弗莱克斯纳的话来说, 大学总是忘记它该承担的职责, 而承担一些不应触及的任务。

三、小结

通识教育无论从学理层面, 还是教育实践效果层面, 对高校学生的成长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教育从来不是按照它预想那样轻松发展, 要受到来自在社会系统当中各种因素的作用, 尤其是经济或商业的双面作用。此外,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由不同的个体去实施, 在不同利益个体和群体的施加影响下, 都会走形。通识教育和其他任何教育模式一样, 想要发挥积极作用, 仅仅理念好是不够的, 如果处理不好它与周围因素的种种关系, 甚至是徒劳的。但认清通识教育真正的教育功效, 才能使我们应对学界和社会不同声音更加清醒。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英]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8)

[2]白彤东.从美国通识教育反思中国大学教育改革.高教探索, 2010, (6) 文中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不清提出批评

[3]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东方出版社, 1999, (44)

[4]赵晓力, 吴飞.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一次以经典细读与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试验.国外文学, 2006, (4)

[5]杨九斌.通识教育在美国近一个世纪来的成就与危机.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

上一篇:n元线性方程组下一篇:弹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