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通识教育

2024-07-31

体育通识教育(通用12篇)

体育通识教育 篇1

0前言

公共体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在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共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探讨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第二部分, 结合通识教育理念, 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 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从完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1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 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 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 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 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 占到总数的13.77%。从总体上看, 文、理、工科均有涉及, 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 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 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 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 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 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 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 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 每次课1.5小时, 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 如果课程分布分散, 要上5天课程。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 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 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 教授不同的课程, 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 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 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 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 占到了总数的3.39%。

1.4 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 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 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 课程设置按部就班, 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 将于2015年5月18日, 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 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 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 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 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 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 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 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 并且不能重复选择, 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 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 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 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 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 例如cad制图, 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 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 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同时, 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 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 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 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 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 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 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我们必须认识到, 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 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 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 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学分设置上来看, 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 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 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 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 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 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 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 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 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 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 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 与国际接轨。于是, 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 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 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 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 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 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 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 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 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 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但是, 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 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人才是大学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 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由此可见, 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不偏废任何一方, 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 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 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 更新观念, 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 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 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 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 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反映通识精神, 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 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 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 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 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 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 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摘要:本文在通识教育理念下, 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 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 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 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的开展,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毕业生, 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高校,公共体育

参考文献

[1]张楚廷, 主编.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2]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传徵, 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4]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体育通识教育 篇2

一、何为通识教育

所谓的通识教育指的“非技职、非专业”的教育模式。从教育性质而言,其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指的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总体而言,通识教育指的就是结合基本知识以及态度技能的综合教育。在该教育理念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1]。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

现阶段,作为我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活动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由于我国在教育领域逐步提倡素质教育。因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相关的`教育者逐步推行分层次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现如今,我国高校在推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放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开始在教授学生体育技巧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事实上,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发展最终推动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高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运用。事实上,通识教育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基础教育、预备教育以及整合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知识文化涵养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创造性地发展。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过程中,注重对于教学的价值体系以及学习精神的分析,并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相关人员逐步树立起大以人为本额的发展目标,并在实际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增长自身的见识,并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2]。基于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不断的增强人文教育,实现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教学者进行体育比赛以及娱乐活动的组织,从而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构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3、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提倡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大学体育改革主要朝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搞笑的相关部门在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建设自主学习的体系中,需要相关的教育者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还需要相关人员逐步加强对于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推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关的实践显示,在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对于相关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以此为依托推动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的提高。

4、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借助通识教学理念进行大学体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对教学评价进行相关的改革。事实上,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教学评估的改革,对相关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评价。并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的发展[3]。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得我国相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兴起,并在实际被运用到世纪的教学过程中。事实上,笔者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研究发展,随着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我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运用,其最终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还能够推动其知识文化涵养的提升,从而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以及其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并最终阐释了如何推动通识教育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贯彻,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必将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兆克.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点探究[J].新课程(中),,(6):44-45.

[2]李赫.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8):312.

体育通识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通识课程;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人文精神

近20年来,在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教育呈现出了以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目的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面窄,能力结构不合理,人文素质欠缺等方面。为缓解这种局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通识教育,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当前高校一般把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虽然这只是走向通识教育的权宜之计,但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在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弥补专才教育的不足上,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识课一般包括人文社科类、管理类、艺术类、体育类和科学技术类等课程。那么,体育通识课程在改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当前高校体育通识课教学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通识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革措施?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1.高校体育通识课程的价值

1.1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体育通识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修,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体育必修课的强制性,完全是学生个性和兴趣的自然展现,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根据新时代大学生身心特点而设计的体育通识课,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心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体育的强健身心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强身健体的价值只是体育价值的一个方面。体育通识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看中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体育通识教育从终极意义上把握体育的意义,确定的体育价值和教育方向,强调以学生为根本,将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注重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文教育价值的挖掘,在体育竞赛中培养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协同观念等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1.3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在高校体育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情境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与一般文化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沟通更加通畅,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有助于增进学生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学生学习条件及方式的灵活多样,这就有助于学生的应变及判断能力。体育通识课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这种人文环境有利于在体育课上加速个体的适应能力。学生在体育通识课中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义务、技能、心理等,对于体验社会角色的这一过程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

1.4巩固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高校体育通识课实施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们体育通识课追求的目标。体育通识教育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入手,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通识课实施过程中会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方法,因人而异的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参与性,通过参与体育通识课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学生热爱体育自觉的参与到体育鍛炼中来,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1.5增强体质增长知识与技能

高校通识体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形成正确的姿势,塑造健美的体态。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能学会体育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体育通识教育又能提高青少年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促进劳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因为生产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动作的协调性、体能的耐性和一定的生产技能。这些必要条件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同时,许多运动技术和技巧应用到生产劳动中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2.当前高校体育通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过程管理相对松散

体育通识教育的方式是以“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的。它强调的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善的人而实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和学问、理智和情感、身心等各个方面均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终极意义上把握体育,确定正确的体育价值和体育教育方向。而我们现在的体育通识课却忽略了体育这些本质的功能。这主要反映在对体育文化、体育能力的关注不够上。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尽管各高校提出要重视体育通识教育,但对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其具体表现是:高校鲜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实施中随意性强、协调性差;教师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或准备不足,许多教师是在讲授专业课后的空余时间才参与体育通识教育的教学,以一种业余课程或是次要课程的态度,去看待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方式经常为大班上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2 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好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主要是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了解一点,但是却没有深入,结果造成很多项目的大拼盘,缺少对不同内容通识教育价值的挖掘。忽视了系统地接受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合理衔接的必要性。而许多学生选修体育通识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糊弄过关,并没有体会到体育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这反映出学校在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核心价值理念。同时说明我们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相关课程的板块整合,缺乏结构性的设计安排。

由于体育通识科目的繁多,学生兴趣又不一。这就要求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去担任。体育通识课的实施又需要有综合素质及能力较高的教师。需要对很多体育相关课程都精通的万精油。同是对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道德情操具有很高的要求,而高校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是比较紧缺的。

2.3 缺乏对课程人文内涵与教育价值的挖掘

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通识教育的理念,从课程设置上看,一般仍停留在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教师、学生仍以实用、功利的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结果只是让学生粗略的学了一些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和理论课程,并没有起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同时每个教师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而并没有在组织教法上去注重挖掘体育通识课程的人文内涵,也没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体育通识教育所倡导的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协同观念等价值观念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体现。使当前的体育通识课程教学只是一个形式的存在,难以达到它应有的目的。

3.充分发挥体育课程通识教育价值的措施

3.1 明确体育通识课程目标定位

体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赋予不同的含义,明确具体的目标是实施体育通识教育的前提。通识教育是一个理念,体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就在于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价值观、方法论体系以及综合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要将体育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智的开发和理性的发展,德性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责任。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还要将目标具体化,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保证体育通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3.2 优化体育通识课程设置

要使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必须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分析研究现阶段通识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体育通识教育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能只是不同体育课程的大杂烩。体育通识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实施。体育通识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它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通识课程的内容围绕目标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动态弹性。

3.3 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

高校应根据体育通识教育的目标建立与其相对应管理和评价体系。设置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加大教学管理的改革力度,提高的教学质量,改变实施中随意性强、协调性差;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或准备不足等现象。使老师和学生对体育通识教育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也不至于盲目的选修体育课程。

体育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相对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像学生的态度、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指标是不能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那样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念,不仅要在技术和体能上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在意识和观念上进行评价。应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对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应注重锻炼的过程评价,注重锻炼的客观效果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通过锻炼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程度,以达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4 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

体育通识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条件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具有比较全面的技术和教学组织能力。而且要有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教师要根据体育通识教育理念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影响和交感作用。目前的体育通识课程多数是通过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目的,教师只限于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如果担任体育通识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具备文体互通的教学和组织能力,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课。

3.5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体育通识教育的人文性要体现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方面的弹性及灵活性。在课程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又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多安排一些娱乐性、趣味性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将永远是教学恒久不变的主题。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心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可多设置一些情景体验式教学和小组学习与讨论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3.6 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教育价值

体育通识课程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的挖掘,不仅要体现到对体育通识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上,同时要体现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多因素上来。体育通识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教学中要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教学步骤与学生精神状况的匹配,教学环境与对学生人文精神熏陶作用的匹配,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

3.7 打造校本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在使用国家与地方体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校本化体育通识课的研究。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通识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各校特色的学生和教师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辅器材,建立一些体育活动基地。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通识课程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改变千校一面的做法,使体育通识课程从内容到方法更灵活更有效,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既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培养责任感和时代价值观,成为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龙佩林,周道平,刘少英.从体育文化的逻辑结构看“体育文化人”的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8-121.

[2]贾永生.简析“哈佛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4).

体育通识教育 篇4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同样引起中国教育界和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则是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受全球化和我国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影响,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正在遭受青少年的冷遇。2014年4 月,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纲要》还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1]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来看,高校在加强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方面缺少良好的经验和模式。本文旨在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的实践,探究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2 中国现实语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的内涵首先是指“面向全体的教育”。一般认为,西方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liberal education for free men)。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发端于美国,是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89 年首次提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产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实用主义盛行所致,对物质文明盲目崇拜,导致了美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大学教育理念上,由于偏重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与知识的追求在高校则被沦为实用教育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率先关注通识教育,呼吁和强调大学要培养完整的人,提出在教育计划中增设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基础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把握和课程形态都赋予了不同的解释和选择,但教育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培养完整的人( 也称全人) 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2]。

中国的大学制度和通识教育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国外移植的[3],其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中国高校效仿苏联进的院系调整,建立了相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作为办学的基本形式,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但由于学术上更重视学以致用, 导致整个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对少数传统精英的培养,而是逐演变成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而且长期施行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鉴于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指导下,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将通识教育列入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计划。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呼吁,中国推行通识教育根本就在于使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然的价值追求”[4],要培养“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5]。

但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受自身教育传统和国情所限,“横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6]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缘于“我国文化教育传统中, 缺少自由教育的根基”[7],另一方面,是与我们传统文化断代有关。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经过“五四”、“建设新中国”、“文革”这些特定历史阶段的洗礼,已经被多次解构和重组。特别是以1978 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变迁。价值观变迁表现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就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8]其结果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特别是作为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智力、身心和品格和情感素养的普遍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而无论是上世纪90 年底中期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还是本世纪提倡的通识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不仅是让学生学有专长,而是促进其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9]。

3 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0]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而完成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11],这不仅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能深刻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观。

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射艺和龙狮运动,不仅具有丰富的娱乐和健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项目都围绕如何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为基准,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以“求善”、“践仁”、“和而不同”价值取向,蕴含着的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这种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样在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表达。在高校开设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的传统体育实践活动,对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完整人”的目标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为了实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梦想,还是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的战略需要来看,实现两者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4.1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或核心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Ruth Walker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包含三个有机层次: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选修教育。[12]教育类型和目标不同,其课程修读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上海大学为例,学校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自2010 年正式启动。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秉承前任校长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即“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经过几年的通识改革实践,上海大学已初步建成以三大类五个模块(“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的通识课程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课程。其中,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通识课有近200 门,绝大多数课程实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经典精读为内容的课程形式。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上海大学的体育类通识课程主要包含在“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板块中,“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就是这一个课程模块中的一个内容。但在申请开课之前,我们对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存有顾虑的。因为,选修的同学可能大都没有接触过任何传统体育的项目,如何打消他们的固有观念“传统体育已经过时”,“现代社会不需要传统体育”,这也是课程开设首先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开课前我们对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近5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方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在上大学前是否有学习过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问题时,仅有15% 的被调查学生回答“接触过”和“学习过”。而实际上,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开展情况也并不同乐观。以武术为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 年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调查,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而且学生了解武术渠道的单一、武术师资的匮乏、教材内容陈旧,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13]此外,学生们虽然对武术的认识模糊,但普遍对武术感兴趣;虽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但多数学生认为,武术课能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4]

为进一步挖掘课程的内涵和突出其人文精神,我们对开设的通识课“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进行了设计。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若干个代表性的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龙狮运动、射礼、蹴鞠和摔跤,使大学生们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而为避免单纯的介绍使大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的空洞感和距离感,课程将着重从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阐述和挖掘传统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此外,课程还适当的增加体验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功效,从而能更直观的了解传统体育,感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4.2 重视古代体育文献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无论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塑造都必然涉及价值判断,而这些都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世价值体系的都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培养人的价值观、进行精神层面塑造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15]。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共通性的,即使是在西方,“本国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也历来是西方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16]。高校开展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不能离开经典文献阅读。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外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开设的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为巩固学生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留下的古代体育经典文献资料可谓卷帙浩繁,按其内容来分又大体可分四类:一是综合型文献中有关体育的篇章,包括大型类书、丛书,如《吴越春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说郛》、《古今图书集成》等;二是有关某项体育运动的文献,如、马射谱、蹴鞠谱、棋经、棋谱等;三是专门的体育典籍,包括论及体育发展史的,如《角力记》、《少林棍法阐宗》、《学射录》、《手臂录》;专门论述某个项目及比赛情形的,如《丸经》等;四是各类史书、笔记及文学文献中保存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包括“二十四史”、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及其他文体中的有关体育娱乐的记载与描写。[17]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研习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背景。冯友兰先生在1935 年曾提出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学习的“信古、疑古、释古”之说。学习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必须借助经典文献对古代体育进行阐释和理解。以武术的经典著作《纪效新书》的研读为例。该书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所于1560 年所著。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有“明成清盛”一说。亦即中国武术成形于明朝,而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的内容为主体,训练则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所占比例很少。[18]戚继光集十六家拳术精华于一身的《拳经》是古代拳术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总结,构建了完整的徒手攻防体系,其中的技术要领与现代搏击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19]

开展武学经典《纪效新书》的研读学习对普通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认识戚继光作为民族抗倭将领那种救国家于危亡的忠义精魂之魄。戚继光十六岁时,就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该诗表达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海疆安全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通过研读该文献,还要让学生感受戚继光这位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的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在该书中,戚继光根据实战需要,博采众长,“择其善者三十二式”首创性地把拳术理论《拳经捷要篇》(以下简称《拳经》)写入这部军事理论之中。戚继光十分重视拳术的实战功能。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言下之意就是强调,武艺学习一定要勇于实战检验,切不可因为一时的胜败而气馁或骄傲,习武必须勤于思考,精益求精。通过诵读武学经典《拳经·捷要篇》和体会戚继光这些朴实无华的治理名言,对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4.3 学习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

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道德为导向,以伦理为本位,人的言行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的严格制约和牵制。西周时期,为适应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换确立了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周礼”,这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范式。[20]孔子则在总结以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并成功地对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也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发展确定了主基调。射礼就是我国古代礼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特别欣赏西周的“射礼”,要求将礼制教育贯穿于射箭的全过程中。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1]。他主张在射礼中以所谓的“君子之争”来培养贵族子弟尊卑有序、谦让有礼的观念与风范。应该说,射礼是统治阶级进行礼治教化的一种手段,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观念。高校开设射艺课程或将传统射艺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内容,可以侧重“礼”对大学生的行为调控和教化作用。因为在传统的礼制文化中,“礼”的精神贵在调节人的外在行为,使之能够中规中矩,不致于作出违反常情的怪异行径。[22]学生通过学习围绕射箭比赛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掌握有关礼仪知识与规范,可以达到强化遵守礼数规范要求的目的。

此外,传统伦理规范学习也可以在武术的礼仪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体验和践行。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谦让”同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美德和规范。“让”和“礼”一直伴随着中国武术的理论与实践过程。拳礼就表示谦虚礼让, 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在打拳、对练或舞器械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礼节。武术礼节包括,抱拳礼、鞠躬礼和持械礼。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曰“鞠祭”:将祭品(猪、牛、羊等)整体弯蜷成圆的鞠形,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其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表示对地位崇高者,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种礼节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躬的含义包括尊重、礼貌、友谊、谦虚、感谢和道歉,它是内心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令人遗憾的是,鞠躬礼在文革之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在武术礼仪中,鞠躬礼也被作为“四旧”被抱拳礼所取代。反观跆拳道、空手道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武技,则将“礼仪”学习塑造为其基本精神的体现。恢复鞠躬礼在中国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作用,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的礼仪文化,不仅对挖掘中国武术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4.4 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文化的中国古代体育,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尊德重礼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重视通过仪式性的活动实践对人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行约束。《周易》的出现为中国的伦理道德构建了基本框架: “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等。[2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常赋予天地以伦理道德的性质。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身心和谐”、“道法自然”的法则。这一点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象形拳中的虎拳、鹰拳、蛇拳、猴拳都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攻防动作而创立的拳种,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中国人善于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的一种价值观;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和、呼吸自然,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心意六合拳讲究的“六合”,即“手与足合,腰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运动过程中的“身法”体现了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协调、一致,表达了周身和谐的境界。相比之下,西方体育包括搏击运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竞争,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的是对胜利者的崇敬和讴歌。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竞争、进取精神和公平意识方面的作用。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个体自身内外的和谐共生的意识,并能将这种理念发展到个人与外在环境中他人、组织、团体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最终培养其如何做人的道理。而这种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即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也是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的体现。

4.5 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

自1840 年以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卷入到一个“跨文化历史语境”中, 在这种“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你”,遇到了西方文化的“他者”。[24]而王国维在敏锐地洞察到19 世纪以后的中国文化所处的这种新的历史语境后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遵从西方的话语逻辑,也不能遵从本土文化固化的模式,而是要与异文化“他者”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关系,发展独立的、不做种族、国家、宗教之工具的自由学术。[25]他在1906 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今即不论西洋哲学自己之价值,而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 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可决也。”[26]

今天的中国文化发展除了仍处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语境以外,其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全球化的不只是一个单向度的运动,实际上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27]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坚持与“他者”文化的“共存互补”与“和而不同”,才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最大可能的消弭文化冲突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不仅需要解决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还需要培养其通过全球化视野来反思和审视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除了开设通识课以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以传统体育相关的系列讲座或论坛,帮助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加深对作为主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你”在与西方文化的“他者”在融合和碰撞中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作为我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大学自2014 年开设了“武术与传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旨在将学生活动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打破四堵墙”,把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延伸,把优秀的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促进学校的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传承。该活动计划每学期举办2-3次,讲座嘉宾涉及与武术教学、研究和文化推广活动相关的中外人士。比如,第四期和第六期分别邀请了来自希腊和以色列太极拳教练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武术(太极拳)在希腊和以色列的发展进行介绍和文化解读。两位讲座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到: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之所以能西方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是一个武技,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她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和平中正,刚柔并济,谦和大气的思想;许多西方人练太极并不单纯为了养生,而是将之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他者”文化范畴的讲诉人所表述一种对“你的”文化的真挚的热爱之情,能是大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客观的把握。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言,“文化,因为差异才需要交流沟通;文化,也因为有其统一性才决定了它是可以沟通的。”[28]高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不仅重视文化的自我解读,还要善于运用跨文化的传播理论和方法,重视从他者文化的视角理解自身文化的定位,还要勇于从“他者”文化中汲取长处来促进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加强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还在于大学生能对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对文化传播的方式的接受。固守传统的元素而不注重创造新的“活历史”,只会固步自封;而脱离时代发展,只会让传统永远驻留在“传统”记忆中。因此,推动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除了要提供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传统体育课程和活动形式外,还必须重视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的选用,创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识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而根植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的良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和伦理教育价值。本文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系列)建设的实践认为,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重视古代体育经典文献的研读;通过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通过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定位。

通识教育经验论文 篇5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

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

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

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

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

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

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

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

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

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

直到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

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

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哈佛学生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

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

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

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

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

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40.

通识教育的尝试 篇6

1929年,年仅三十岁的哈钦斯开始执掌芝大,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在哈钦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间,芝大的本科教育水平提升很快。很多人把这种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哈钦斯开展的通识教育实验,但是麦克尼尔所著《哈钦斯的大学》认为这并非实情。

作者指出,哈钦斯的通识教育方案,直到二战时因种种内外因素才得以实现,且取得的成绩远没有哈钦斯所希望的那么大,通识教育得以实施之后的芝大本科生院“从来没有像哈钦斯期望的那样,起到美国教育标兵的作用”(第247页)。在他任期中,芝大本科教育质量和名声的大幅提升,更多是得益于本科生院院长鲍彻设计并推行的教学改革,其内容主要包含大力打造基础学科的概论课程,设计全新的考试体系,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培养计划。再加上芝大在媒体宣传和招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因避战而从欧洲前来的优秀师资力量、对种族问题的开明态度等因素,芝大本科教育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毫无疑问,麦克尼尔给热心通识教育的人泼了点冷水。我认为这点冷水对当下中国也可发挥一点镇静剂的作用。近些年中国知识界对通识教育的热情方兴未艾,大体而言针对的主要是:专业主义和学科细分、道德滑坡和核心价值缺失、全球化与文化断裂。首先,甘阳教授就认为,哈钦斯对美国高等教育专业主义的批判“几乎完全适用于我国现在的情况”(甘阳:《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4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或许是受苏俄课程论的影响,中国本科教育还是比较重视概论课和通史课;专业细分主要还是体现在研究生阶段。其次,道德滑坡和核心价值的问题,确实是当代中国真实存在的现象,但是企图以课程设置的方式来拯救道德,恐怕是缘木求鱼。道德和教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熏染出来的,是家庭和师长以身作则“做”出来的,以及法律等惩恶扬善的社会机制规训出来。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课程中,已经包含了太多道德说教的内容,对于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未见有何助益。

体育通识教育 篇7

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内涵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或自由教育, 经近代科技革命而成形, 在吸收先前以人文学科为重点的基础上, 纳入具有近现代特征的自然、社会学科, 而又相互贯通。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各行各业之间高度分化, 因此各专业知识之间、各从业人员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 随之人类社会离心力加剧。在当前世界多样化的背景下, 通识教育通过人类各种优秀文化理念的传授, 启迪学生的智慧, 使知识内化, 继而使学生学到一种共同的理念、信仰、价值观, 并且终身奉行, 这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所在。

1. 正确认识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大学的精神当是以人类社会共通的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通人教育, 而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也是以此为理念, 且源远流长。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是我国西周时期的基本教育内容。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射”就是当时的体育和军事教育, 也是政府选拔人才的一项考试科目。但习“射”并非仅为提高习射者的技能, 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他们的德行。《礼记·射义篇》说:“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 内志正, 外体直……此可以观德行矣。……德行立, 则无暴乱之祸矣。”[1]《白虎通·乡射篇》云:“射正何为呼?曰射义非一也, 夫射者执弓坚固, 心体平正, 然后中也。”[2]从这些论述我们可看出, “射”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 还是观察射者德行的重要手段。古人注重身教, 《说文解字》解释“教”为“上所施, 下所效也”。外在的言行举止是内在道德的表现, “射”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与考核材料。孔子身兼“六艺”, 但他于各科之间没有偏倚, 且皆为最终的德育 (君子) 服务。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我国古代是寓人文教育于体育之中, 不存在只重视习“射”而忽视“礼” (道德) 的教育。“礼”关乎心, “射”关乎身, 只有身心合一才是全面的教育, 才能塑造德行端正的人。

我国传统的教育精神主要是培养通才, 即使是各类专才也是在修习人生大道后, 发展适合自己才性的才艺, 于各学科之间寻求一个共通的理念。体育教学也是以此为理念, 以“体”为手段, 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因此, 正确认识并吸收我国传统的教育精华, 对当前高校各学科的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高校各个学科本应就是相互联系的, 其间更应有一个共通的理念而成为一个整体。体育作为课程之一, 不能仅仅以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 而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掘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 再结合各相关学科, 做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贯通,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西方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近现代体育教学的影响

创建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 是现代大学诞生的标志。与传授人文科学、医学、法学为主, 提倡博雅教育的中世纪的大学不同, 现代大学是伴随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兴起而产生的, 以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主要功能, 并且与社会各部门普遍联系, 以科技进步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 为了培养各类技术人才、从业人员, 大学的学科也逐渐增加, 专业性更强。也正因为如此, “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 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 大学与社会间的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3]于是, 提倡博雅教育的呼声, 再次重现。主要代表人物有纽曼、赫钦斯等。

纽曼是19世纪英国博雅教育的提倡者, 其著作《大学的理念》是博雅教育的集大成之作。针对当时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大学教育职业化、功利化的影响, 纽曼并不否定大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 但是他认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人的教育, 其次才是对各种专门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训练。而旨在全人教育的博雅教育无疑在大学教育中应居于首位, 如此大学教育方能如纽曼所言:“……旨在修养大众的身心, 旨在提炼民族品味, 旨在为公共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旨在充实并约束时代思潮……”。[4]在此纲领性原则下, 纽曼将大学界定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5]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普遍的知识即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而是各学科知识之间应是普遍联系的。如果一门学科是孤立的, 那该学科的知识不仅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事实, 甚至是扭曲客观事实。反观眼下我国大学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仅是以体质锻炼为主要内容, 脱离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体育本身的人文内涵得不到体现, 因此体育在大众眼中与文化教育无关, 这本身就是对体育自身价值的扭曲。二是学习“普遍的知识”, 不仅是求学者自身简单的知识积累, 更需要将学科知识内化, 然后不断传承下去。如此, 就涉及如何使用知识的问题。纽曼认为, 如果仅是机械般的记忆知识, 并将其视为今后谋生的手段, 那么知识就与自身无关, 只是外在的一种工具, 这是一种“实用知识”;若将知识“内化”, 即使知识本身未给求知者带来利益, 但仍将知识视为一生受用的行为准则和思考习惯, 受其陶冶, 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和社会, 这是一种“自由知识”, [6]即博雅教育。而两种知识的使用方式, 则与教师自身理念相关。如果以前者为目的, 将知识功利化, 甚至与作为主体的人异化, 那么这种方式只能称为“教学”;若是以后者为目的, 即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继而内化求知者内心成为一种文化, 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体育教学只见外在的锻炼, 而不见内在的育人, 那么体育课只能称之为“运动”课或“活动”课, 与体育无关。普遍的知识, 不仅因其有宽广博大的知识面, 更因其在时间上有绵延经久的永恒性。

美国人赫钦斯的教育观就是以追求永恒的价值观为本。赫钦斯任芝加哥大学校长达21年, 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具人文情怀的校长。赫钦斯在校期间, 面对日益功利、追求实用的外界社会, 各大学难免屈从于利益, 专业性加强、各种职业培训班陆续建立, 但他始终是博雅教育的坚定执行者, 同时又发展了博雅教育。赫钦斯认为, 博雅教育旨在心灵的陶冶, 并培养拥有智慧的公民。他并不反对大学专业教育, 并且认为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博雅教育的存在是为专业教育提供一个共通的真理基础。他认为:“大学唯一生存的理由, 即在不受功利或结果的压力牵制的情况下, 为追求真理提供一个天堂”。[7]而真理则包括知识和价值观两个层面。知识是价值观的基础, 因正确的价值观而升华, 而正确的价值观应贯穿于各学科知识之间。人类社会发展路途不一, 所创造的文明也是千差万别, 但对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却是一致的。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需要教育, 而教育始终是将真善美作为主要知识内容传授于人。因此, 各种美德是人类历史共通的永恒的价值观, 即普世价值。基于此, 赫钦斯认为普世价值始终长存于人类历史的各经典著作之中, 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普通人, 都应通过“名著阅读”, 发掘普世价值, 陶冶、启迪自身。经典著作范围不仅是传统是文、法之类学科, 而且还包含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经典。博雅教育也由此而发展成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不仅在西方流传甚广, 更是极深地影响我国民国时期的体育教学理念。民国时各大学校长都重视体育, 并且深度挖掘体育的人文价值。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认为:“盖生民之大要三, 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 二曰聪明智虑之强, 三曰德行仁义强”。[8]后任校长蔡元培先生则强调:“凡道德以修己为本, 而修己之道, 又以体育为本。”[9]由此可见, 体育教学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基础和手段, 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格的完善。正如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 在其就职清华大学期间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并认为体育是清华大学的重要课程, 因为“须知体育之目标, 不但是造就几个跑的多快、跳的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 不但是要的若干银盾、锦标, 除此之外, 也可以说在此之上, 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10]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在任期间, 非常重视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 他认为:“吾人提倡运动, 非以运动本身为目的, 而是使读书做事之能效加多”, “以运动为一种方法, 借此方法完成良好之性格、道德与学问。”[11]他们之所以重视体育, 不仅是志在改变当时中国“东亚病夫”的现状, 而且是传承传统教育精神, 更是西方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中国化”, 并且贯彻至整个教育层面。因此, 民国时期在教育、学术领域人才辈出。

综上所述, 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 以广博的知识教育为基础, 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各学科之间挖掘共通的价值理念, 以陶冶学生的品性为最终目的。体育教学也是以这种理念进行。我国高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 而德育居首位, 是各学科之间所贯穿的最基本理念。但实际上各学科之间却是彼此孤立, 鲜有联系, 更没有以德育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存在“只见教学, 未见育人”的弊端, 体育教学尤甚。体育课程不仅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更应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思想或普世价值理念。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第二条规定:“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 与《纲要》的精神相去甚远。

1. 教学目标单一

《纲要》将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许多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 即传统的“体质健康论”, 甚至以此为唯一目标, 而体育的人文价值、文化育人功能却得不到体现, 体育课沦为活动课、运动课。如果仅是以体质健康为目标, 而忽视体育的文化育人功能, 那么体育课程就是与传统大学精神和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违背的。

2. 教学模式陈旧

主要表现在只重“身教”, 不重“言传”, 即缺少与体育相关的科学性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指导, 体育课程只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简单复制, 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课堂上却极少讲授, 教师仅凭经验教学。如此学生无法明了相关技能的理论基础, 无法获得科学的练习方法。由于缺乏理论性教学, 学生仅是从表面现象理解体育, 因而无法形成对体育本质的理性认识。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使得体育在众多知识中处于孤立地位, 缺乏与其他学科建立普遍联系的基础, 在大众眼中与文化课程无关。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是对体育自身价值的扭曲。

3. 评价体系功利化

目前, 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仍以测量各种量化的技能指标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极少关注学生在运动实践中获得的认同感、满足感等心理层面的指标, 对学生缺少一种人文关怀。因缺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体育的隐形知识因素得不到体现, 继而体育的人文价值也无从谈起, 无处得知体育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品性道德的陶冶功能。同样, 当前功利化的评价体系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 即学生只为获得相应的学分而选课, 并非一种乐在其中的锻炼态度。学生在学校无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当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 鲜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者, 继而严重影响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 全民体质健康更是逐年下降。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体育也极少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而在西方国家, 学校体育下接大众体育、上承竞技体育, 起到了“执其两端, 而用其中”的作用。

借鉴通识教育理念, 转变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理念

借鉴通识教育理念, 转变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理念, 以实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简单地进行身体示范, 更要注重各种相关的体育理论教育, 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各种学科的复杂结合体。一是它是一种自然科学。如进行肌肉、技术练习时, 教师可以讲解各种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然后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进行短跑、长跑练习时, 可以讲解相关的生理知识, 如人体供能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运行,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二是它是一种健康课程, 与生命安全教育联系紧密。教师应教授各种医学保健知识, 让学生在课上和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损伤时, 能够及时应对。三是它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体育的主体是人, 人包括身心两方面。如开展团队项目的战术练习时, 教师可以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 如辩证法知识, 如“以正合, 以奇胜”等传统军事知识。另外, 开展武术训练, 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文化史教育。当技术练习进入高级阶段时, 哲学思想仍然是主导因素, 如“无招胜有招”、“借力打力, 四两拨千斤”等。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练习, 除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外, 更应培养他们在出现于己不利状况时“处变不惊”的态度。日本教育历来重视这种理念的培养, 因此在自然灾害侵袭之时, 日本人总是从容面对, 将损失控制在最低。学习贵在迁移, 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今后步入社会时所必须的。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主动讲解各种与体育相关学科的知识, 不能让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掩盖其内在的隐形知识因素。

2.发掘体育的人文价值和文化育人功能

体育教学除了各种实践练习外, 还应注重体育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指学校所传授各种知识的集合体;后者指与自然相对, 人类社会所创造、流传至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高校由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念失当, 因此体育自身的隐形知识被掩盖, 体育的文化本位也因此被扭曲, 与文化课程无关。从广义的文化论看, 体育是人的自身活动和社会活动, 而体育自身则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如我国的武术, 不仅是一种运动, 更是吸收了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精华, 被誉为“国术”。儒释道文化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也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心理结构。[12]但儒释道文化侧重于自我, 或是以自我为中心再推己及人, 因此中国人在团队合作方面有所欠缺, 而西方文化却是以团队合作为重点, 因此团队体育项目均起源于西方。发源于古希腊的古代奥运会, 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神祗们不仅仅是为了竞技才发起运动会, 他们首先是为了反对无秩序和反理性的力量才创建运动会……对青年的教育原则中贯穿着竞技、神性与人性的精神。”[13]体育的文化育人功能, 无论中外都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西方将此理念一直延续至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 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共的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4]比如, 田径项目是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大户, 而马拉松则是“压轴”项目。这不仅因为田径项目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 更高, 更强”的直观体现, 是自奥运会诞生以来至今的见证和文化传承;更因为它的走、跑、跳、投也是人类原始状态下最直接的生活方式, 是人类自身回归自我、返璞归真的一种表现。同样, 其他体育赛事, 均是宣传体育的正面价值, 如公平竞赛、反对种族主义、尊重对手等, 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永恒的普世价值。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讲授体育运动发展史及其优秀文化, 不仅可消解相对枯燥的反复练习, 又可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通识教育提倡身心和谐、以人为本, 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文化与知识不同, 知识主外, 文化是知识的内化, 这不是简单的教学所能形成的, 而是潜移默化和熏陶的结果。在实践中, 教师需要与学生积极互动, 用内心去感染学生。同样, 大学体育有其硬件上的优势:目前, 国内大学公共体育课程, 是所有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不存在专业与通识之间的冲突;均以小班教学为主, 学生在30人以内, 如此教师方可与每个学生互动。此外, 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典型的“从做种学”模式, 强调实践, 学生可由充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长90分钟的大学体育教学应是教师既言传又身教, 与学生积极互动, 淡化功利, 同时又能在练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的过程。同时, 将通识教育理念注入大学体育教学, 也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有极高的要求。

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不能片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 更应关注学生的“心”。身、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只有充分发掘体育自身的人文价值, 与其他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 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 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陶冶品性。如此方是体育教育的完整体现, 而不是眼下单一、孤立甚至被扭曲的体育教学。而通识教育理念正是大学转变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论指引。

摘要:受传统“体质健康论”的影响,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 如教学理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评价体系功利化等。笔者在正确认识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高校应借鉴西方现代高校通识教育理念,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即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发掘体育自身的人文价值, 以实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理念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5.

[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11.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12.

[4][5][6] (英) 约翰·亨利·纽曼.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 (节本)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2.

[7] (美) 罗伯特·M·赫钦斯.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2.

[8]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报, 2001, 19 (4) .

[9]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0.

[10]梅贻琦.中国的大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8.

[11]竺可桢.竺可桢全集 (卷二)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

[12]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5.

[13]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6.

体育通识教育 篇8

本文在了解农林院校学生对体育保健学认知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教材的建设策略,并提出了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案。

1农林院校学生体育保健学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农林院校学生对体育保健学知识的认知情况,以评估农林院校开设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的需求。研究中随机抽取5所农林院校本科生各500名(共25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学生体育保健学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院校学生对体育保健学知识中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运动方案的制定、绷带包扎方法、中暑及运动中腹痛的处理方法、肌肉痉挛的处理、最佳心律范围等方面的认知情况较差,认知程度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因此,加强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重要性、运动原则和健身方法,以及体育活动怎样使他们终身受益具有必要性。

2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的教材建设

体育保健学与医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那就是人的健康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多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师生的体育特长,以提高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身体健康,加强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将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的教材建设。

2 . 1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

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实现学生拓宽体育保健学基础、增强保健能力、改善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个人养成终身运动习惯打下基础的目标,使学生全面理解体育保健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规律,掌握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均衡的体育保健知识结构,获得必要的体育能力训练,具备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综合素质,从而编写出适应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在教学理念上,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具备以下特征,即健康第一、体现民主、强调开放、全面参与、课堂和谐。(见表2)

2 . 2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农林院校开设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它对体育文化和教育所起的作用,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民族性、娱乐性、健美性、健身性的原则。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体育卫生:阐明人体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体育营养卫生。

(2)医务监督:阐明人体形态和机能检查、测定的方法、指标与评定;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的医务监督;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3)运动性疾病:阐明运动性疾病的原因与发病机理、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

(4)运动损伤:阐明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运动损伤的急救、病理与处理;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5)运动按摩:阐明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在运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6)医疗体育:阐明医疗体育的原理、一般伤病后的体疗方法、体疗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7)大学生体质测试方法:意义、方法。

2 . 3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

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过程中,因师资自愿、选修时间、学生精力、学生兴趣等因素的制约,课程结构的设置多欠缺灵活性,学生难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因此,针对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开设过程中教学体系的设计,实践中应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实践课比重等方面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课程和学习领域进行合理分类。并结合农林院校体育教学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与设置应突出学习者的立体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水平来设计教学结构,完善通识课程选修制度,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从而利于实现知识、健身、行为、习惯、情感的统一。本研究中,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在选修课,选修年级为一至四年级,32个学时,2个学分。体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灵活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使之更加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具体设计见表3。

3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方案

在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教学实践中,农林院校应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加深对通识教育哲学和理念的了解和认识,并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符合校情的通识教育模式,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发挥通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 1优化教学方法

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3 . 2强化教学管理

由于通选课不属于必修课程,多不能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部分学生和教师不能对体育保健学课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学生和教师缺乏热情和责任心,往往造成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不明显。鉴于此,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切实抓好体育课程管理,上课点名,考试严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 3教学效果评估

农林院校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实践中教学效果的评估应通过参与实验的学生对照,了解学生对体育保健学融入体育教学的意见,以供未来推广的参考。在体育保健学通识教育课程一学期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提高农林院校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农林院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培养。

4结语

体育通识教育 篇9

1 通识课程中开设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的意义

通识教育把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 作为一种淡化专业性的教学内容, 赋予了其学生发展基础性的意义。

1.1 培育终身体育意识

相对体育专业的各项目教学, 通识课程以理论与知识的概括性教学, 运用模糊性的兴趣树立教育, 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梳理健康与体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即通过通识课程教育, 把体育专业课教育中所不能透彻讲解的健康与体育的关系, 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 持续良性的健康是通过科学持续地体育得来的。只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并开展终身体育运动, 才能把终身健康变为现实。梳理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在这种人文教育氛围中, 体育文化欣赏教育的开展, 让学生从体育认识提升、体育精神学习与掌握、体育发展、体育产业与体育科技等方面, 对体育有着更全面地认知, 并从体育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结合层面, 深化提升了体育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得益彰关系。

1.2 培育体育健康理念

专业体育课程教育, 虽然强化了各体育项目的专业技能教育与运用, 但当前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事实证明, 这种教育模式, “不仅偏离了体育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根本目标, 而且脱离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标”[1]。通识课程从人文关怀的维度, 有机地弥补了体育专业教育的不足, 从两个层面培育了体育健康理念:体育健身功能层面。即从体育的一般性功能层面, 让广大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的各种作用, 如各种体育项目的特色功能等, 由此实现学生对体育整体的宏观了解。体育医学功能层面。主要是体育理疗、康复与治疗性的功能, 为那些患者、亚健康者与肢体功能弱化者等创设恢复的可能。以此, 实现大学生对体育的全面性认知, 提升体育与健康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对健康有着科学的了解, 并切实地树立体育健康理念。

2 通识课程中开设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的教学路径

由于通识课程知识的广义性, 在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教学中, 依然需要对其作出科学的取舍, 才能让体育绽放出特有的魅力, 引领广大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 并发自内心的喜爱。

2.1 体育艺术教学

主要包括四类:速度艺术。即运用各种技术手段, 在向学生展示特定速度下的体育艺术, 如照片、视频等, 尤其是慢镜头的播放或照片的放大特写等, 把速度以相对夸张的形式, 挖掘与突出其魅力。如短跑速度、各种运动前的起跑速度与起跳速度等。力量艺术。分为两种:动态力量艺术。主要是指各种运动中的力量动态平衡艺术, 如在体操比赛中的运动员的平衡力, 如排球运动员对对方扣杀球的动态掌握力量艺术等, 既保证了不失误还要为己方创造进攻的时机。静态力量艺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力量相对处于静态的状态。如瑜伽训练时的每个姿势的静态力量展现, 在短短的一分钟或半分钟内, 其对力量的要求非常高, 需要运动者在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础上, 并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展现。爆发力艺术。主要指在瞬间的力量爆发, 如跑步冲刺、篮球投篮与栏板、足球的拼抢与举重等, 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仅能决定胜负, 也会创造体育力量美, 如花样滑冰时的托举与抛出等, 都是爆发力的经典展现。造型艺术。体育中造型较多, 在各种项目中都有其标志性的造型, 在推动技能提高的同时, 也提升了体育项目的观赏性。

2.2 体育美学教学

主要包括两大类:动态美。即运动中的美。这种美包括速度美、造型旋转美、节奏美与配合协调美等。但有些美是可以通过单个运动员来展现, 有些是需要作为团队形式呈现。如短跑、跨栏的速度美等, 就要以某个运动员的速度为基本的支持, 再如花样滑冰、篮球、足球等, 需要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与衬托下才能绽放速度的光彩。静态美。主要指姿态、神态与造型等相对静止的美。如体操运动员在音乐配合下, 其表情等变化, 会以营造一种意境的美, 让观众随着音乐与其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美;再如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丰富的姿态变换, 在相对静止的造型下, 会呈现出挑战人体极限的高难度造型美。当然, 体育美学无论其内涵与外延, 都非常地广泛, 如服装美、色彩美、场地美、音乐美与器材美等, 需要通识课程根据教学需要作出适当的取舍, 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3 体育人文教学

“将体育人文内涵纳入通识教育, 是丰富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提高大学体育质量的应有之义”[2]。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体育与生命教育。即立足体育对生命的积极提升作用, 展开对人类生命本身及其意义的思考。如体育对生命质量的后天决定性影响, 体育对生命长度的积极性影响等, 以此推动学生从热爱生命的自我关心开始去热爱体育。体育与健康教育。从两者的关系而言, 体育为过程, 健康为结果。而且, 两者处在一个持续地良性过程中, 体育的科学性、持续性与质量一致性, 对健康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教学中, 教师可以教育学生从关注自己的健康切入, 去满足自己对健康的追求。健康与生命教育。在此种意义上, 健康是生命质量的标志, 生命是健康水平的质量性结果, 两者统一在人的生理存活。无论是在理论还是人生命的实践, 没有一定健康程度的生命, 也是没有质量的生命, 不仅难以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还是一种人生的某种煎熬。在此认知基础上, 通识课程教育把体育健康的理念与体育文化欣赏, 统一在人生的精彩过程、生命质量、健康生命打造等人文意义, 具有较为切实的体育教育作用。

3 结语

通识课程的体育教育, 是区别于体育专业教育的一般教育, 其站在体育与人生命的宏观意义, 对学生展开主观认识提升性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从知识、认知水平与个人需求出发, 强化对体育、健康与文化的理解, 并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情况, 开展个性化的体育运动, 提升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朝猛, 蔡东, 韦霞.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误区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87-91.

[2]王震, 李竹梅.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J].复旦教育论坛, 2011, (6) :43-46.

[3]王园园.河南普通高校体育通识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 2012.

体育通识教育 篇10

这一线生机反映在哪里呢?我觉得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从市场经济制度实行以来,教育成了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使教育与时代要求越来越脱节。时下尝试的高校自主招生,是堡垒从内部有所突破的一个迹象。

二是从自主招生的考试方式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有走到前台的迹象。

如面试题里出现“请问盐多少钱一斤?”“养活上海市的人口需要多少亩耕地?”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考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拿“盐”一题来说,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学生若能回答:“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一大篮子日用品也不过一二百元,盐作为生活必需品,最多10元钱”,他就表现出了很好的估算能力。

同样,在回答耕地问题时,学生也需要通过估算才能解答出此题。有联想能力的考生应该能想到东北人的俗语“4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由此推断出一般六七口人的家庭需要40亩土地来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人均5.7亩到6.7亩。但考虑到解放前粮食亩产量低下以及这描写的是理想的幸福家庭的占有量,由此可以校正到人均1到2亩的水平。

这两道题释放出的讯息是:要从“死记硬背”转变到“随机应变”才能适应今后的考试。社会需要的是能从书本中跳出来,灵活机动地解决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人。通识教育要解决的不止是为了让学生知柴米价,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对人生社会问题的看法,发展其普世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这么说的一大理由是:知识不等于见识。我们且拿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孔子来看这一命题的真假。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的知识并不及今天一个初中生所来的多。但他所建立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却至今不过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需要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通识教育是一种包括“知”“情”“意”的全面教育,而今天社会所实施的教育全集中在“知”这一头。即使就“知”一头的教育来说,也只是在接受性学习独霸讲坛,目标只是低层面上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至于高层面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与创造能力,这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行,但这种学习方式很少为教师所认同。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 篇11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践困境;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76-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不少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高等院校开创性地实践了通识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我们教育的总体环境优于二十年前,通识教育的理念也渐渐成为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但要真正实施通识教育,依然是矛盾重重,很多困境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有些困境短期内无法解决。本文将以我国已有的通识教育实践为例,以美国通识教育为参照,客观剖析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期对相关的教育改革者有所启示。

一、困境一:理论贡献虽多,实践路径却无法简单复制

迄今为止,讨论通识教育的著作和论文难以胜计,理论成果极为丰富。不过,有些理论的探讨还停留在设想的阶段,忽略了具体实践的困难;有些则生搬硬套哈佛等经验,而忽略了我国教育的大环境,等等。当然,即便是操作性、可行性很强的通识教育理念,若不付诸实践,也无异于纸上谈兵。可贵的是,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创性地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武汉大学的国学班,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山东大学的全校性“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

程等等。这些探索无论成败,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著名高校的探索对其他尚在观望、徘徊的学校有相当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高校的探索是结合本校的特色、地缘优势等进行的,因此,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细则差别较大。如山东大学是依托该校“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在全校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的课程;中山大学依靠本校的师资,在博雅学院开设“拉丁文”、“希腊文进阶”课程等等。这意味着,通识教育并没有一条可以简单复制的实践路径。事实上,通识教育本身并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径。在通识教育发达的美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在效法哈佛大学,斯坦福和芝加哥等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具体的方案,在国情和教育大环境完全不同的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复制哈佛大学的经验。故此,要实施通识教育,各个高校需要自行制定适合本校师生的实践方案,任何名校的实践路径只能作为经验来借鉴,而不能照搬。这就要求实施通识教育的决策者具备相当的探索精神,更要有探索失败的心理准备。通识教育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对教学方法等细节进行修补,而是根本改革高教的现行体制,因此,它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甚至几代人的付出。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1929年提出通识教育改革的设想,然而整个三十年代,哈钦斯的方案被一次次否定,直到1942年,哈钦斯的通识教育方案(四年制本科生院)才被通过。后来芝加哥大学被公认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典范。

二、困境二:整个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专家、教授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上,很少承担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和教学,时任第25届校长德瑞克博克(derek bok)认为哈佛当时的教育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理念,由此启动了通识教育的全面改革,建立起一套核心课程的系统。在芝加哥大学,其通识教育是由校长哈钦斯提出并实施的。在我国,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多半是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二级学院来具体实施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实际行动得到校方领导的支持,但其执行力度无法同哈佛、芝加哥大学相提并论。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不断向校方领导呼吁,另一方面请求其他各个院系的支持和配合。显然,在当前的我国,通识教育理念要转变为高校的行政决策,要受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美国包括哈佛、芝加哥大学在内的名校,通识课主要由全校最有名的学者承担,都是小班上课,课堂教学特别注重讨论。而我国许多大学的教授多以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为主,基本上不给或比较少给本科生上课。在专业教育主导的今天,大部分高校仅把通识教育视作专业教育的点缀,学生把通识教育课程看作是混学分的课程。有的学校,一门通识教育的课程多达四五百名学生选修,大礼堂变成课堂,这与注重师生交流讨论的小班上课相去甚远。不仅如此,许多学校相关教务职能部门并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一些学校甚至不将通识课程的教学纳入检查、评估的范围。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将通识教育课程放在网络的教学平台上,学生在网络上即可以修习、考试、拿学分,师生的交流完全被忽略。严格来讲,这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他们的做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等是有本质不同的,这些所谓“通识”课程,只是顺应某种需要,将原有课程贴上一个时髦的标签而已。

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是思维、能力、素养和人格的教育,其教育过程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的高等教育长期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许多人在短期内看不到通识教育带来的实际效益,便不会轻易接受、肯定通识教育。“立竿见影”的现实需求和“潜移默化”的实际过程,是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的一对矛盾。比如,在北京大学选择“元培计划”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是对自己被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进“元培计划”是为了两年以后调整专业。在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的学生中,也不乏逃避原专业者。

目前,通识教育主要依靠高校,尤其是有探索精神的高校,这显然是不够的。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特别强调专业分工,部分高中从高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选择文理科。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中学时代过早文理分科,是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的障碍。通识教育是家庭、小学、中学、大学和社会整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它要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整个支持,才能真正在我国“落户”。故此,要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必定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的大环境,而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困境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尚未建立,

“教程式”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通识教育必备的一个要件,是要有一套以传统经典为主的核心课程。比如在斯坦福大学,核心课程包括“经典阅读”、“古今欧洲”、“文学与艺术”、“哲学”、“神话与现代”等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以传统经典为阅读和讨论的读物,如“经典阅读”包括《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维吉尔《罗马史诗》等[1]。美国很多高校都有这样一套核心课程,所选的经典与斯坦福大学大同小异。以西方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普遍、最基本的方式。在我国,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教程式”教学,即以“概论类”教材为主,采用“思想”加“历史”的课堂教学。比如“中国哲学史”课,教师主要以哲学名家、哲学思想为主要授课内容,这样的教学结果,使学生可能对历史上哲学家的名字、主要思想很熟悉,但可能从未系统读过《论语》或《孟子》的文本。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经典文本上。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目标,就此而言,并不是只有“通识课”才需要通识教育,“通识”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可喜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已注意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开始尝试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授“文学批评研究”的张宁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弃一般《文学批评原理》之类的教材而不用,尝试以批评方法为纲,自选代表性的文本作为教学内容,如新批评:《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布鲁克斯、沃伦);女性主义:《男女关系的乌托邦》(王安忆)、《〈生死场〉的启示》(刘禾,节选);意识形态批评:《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黄子平)等等[2]。

批评方法是否具有涵盖性,选取的文本是否有代表性,或许尚可讨论,但这种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学生学习之后,不是简单记住“新批评”等几个概念,而是获得一种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一种切身的文学教育,学到知识之外的思想、能力、素养,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要义所在。这启示我们,在通行的、普遍被认可的核心课程尚未系统建立之前,我们不妨求同存异,求教学理念之同,存课程内容之异,在某些局部、某个领域作有益的尝试,核心课程的系统必将在有识之士的探索实践中建立起来。

通识教育是对社会、对历史、对民族负责任的一种教学理念,是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决策者(通常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积重难返,实施通识教育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承认、正视上述困境,勇于改革,勤于探索,通识教育终将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根。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模式[C]//甘阳,陈

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006:30-31.

[2]张宁.“知识”与“思想”的悖论——通识教育与文艺学教

学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9,(6).

解析通识教育的教育功效 篇12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和学的方式, 以及人才评估等方面。通识教育旨在让受教育者综合了解人类知识的总况, 包括在拥有基本知识之上, 理性选择和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 是让受教育者拥有更扎实、宽厚的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同时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通识教育强调通融见识, 也就是纽曼所说的一种 “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主题的能力, 是一种能敏锐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1]。

通识教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实施模式多种多样, 主要差别在于通识课程体系的不同, 如哈佛的核心课程、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华文明课程、台湾大学的全人生教育课程等。为了避免歧义, 本文以经典名著通识课程和小班讨论结合的美国模式为基点讨论。

二、通识教育的功效

( 一) 理论功效

通识教育的理论功效是指从其内涵各要素出发, 分析其对受教育者成长的预期影响。哈佛1978 核心课程计划的设计者罗素夫斯基认为: “从广义上讲, ‘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 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 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是如何被应用的, 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3]。”

首先,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量和思维训练。在任何时代, 阅读量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 放弃阅读量要求, 就是放弃的思维能力训练。这恰恰都是在大学时代强化训练的, 离开这个时期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训练机会。

第二,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经典原著。人类文明走过数千年, 无论历经怎样沧海桑田的变化, 还是有一些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并且, 与现代自然科学所处理的问题不同, 永恒问题并不是通过知识积累能得以最终解决的。例如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 除了知识和经验的累积, 还需要长期艰苦的思考。而不具备深刻思维能力, 没有经过思考训练是不可能胜任的。大学生理应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此外, 既然是永恒的问题, 每代人都有自己给出的答案, 那么其处理的高下就不全在于理论的先后, 而在于理论的深刻。读不读经典原著的差别是思考深刻与肤浅的差别, 没有真正自己亲自接触过深刻的思想, 只会是道听途说的多, 人云亦云。当学生能够理解一流的哲学家的想法, 他们之间进行一个基本的对话, 学生才能深化自己的想法。

通识教育强调阅读原著, 而不是通史和概论。任何形式的二手材料都不及原著的深邃和原汁原味, 即使大师执笔, 亦不免加入自己的偏见。更危险的是, 大学生原本就是年轻人里比较优秀的人, 本来就容易自负。如果再把经典以通识和概论肤浅地呈现给他们, 就会使其愈发不知天高地厚, 助长其不正确的傲慢。所以, 对经典的原典细读, 也能教会学生正确的谦卑的治学态度。

经典原著的成书年代与我们相距甚远, 初次 “见面” 会有隔阂, 甚至发觉其中思想幼稚可笑。此时, 我们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也许是我们自身愚蠢, 没能够明白这些经典中的深刻思想。大学生只有通过努力理解经典的思想, 超越自己, 超越时代、地域的局限, 才能实现自身心智的成长。所以, 在这个意义上讲, 阅读经典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多元性和包容性。

第三, 通识教育强调小班讨论。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合理的时间里, 组织自己的观点, 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讨论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和倾听对方, 而不是只顾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 对于公民社会的民主对话氛围形成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此外, 学生经过通识教育艰苦的学习, 对自己的身心承受力也是个提高, 为胜任将来繁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 如今做一个高级律师, 一个星期可能要阅读几千页材料, 必须有非常快的阅读速度, 而且要在里面找出最有利信息, 如果没有受过这样强度的训练, 很难应付。再如, 任何一个CEO, 办公室的文件都是堆积如山的, 没有受过这种训练是很难胜任的。

( 二) 实际功效教育实践效果

目前缺乏对通识教育之下个体的长期发展跟踪数据研究, 因此本文试图从新获得通识教育体验的学生中探知其对个体成长的促进作用。2006 年3 月, 通识教育积极倡导者甘阳先生, 受邀在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讲通识课 《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北大、清华、人大五十多名同学, 参加了此次讲课。甘阳先生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思路正是采用名著阅读和小班讨论的形式。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学习体会。[3]

姚杏同学感觉, “这个课在一定程度上是引领我们阅读, 在阅读中体会莎士比亚的思想, 在阅读中了解什么是政治哲学。”方晨同学说 “在这样一个速食的年代, 为了在课上获得最大收获, 我不由自主地一遍一遍地阅读原文。”苏俊杰感叹道: “原来所谓文学艺术并不是无聊的东西, 而是人类智慧的凝结。”刘月文坦言: “虽然一直学习文科, 但上课之前我对莎士比亚并没有什么深刻了解, 如果不亲自翻开书本, 就永远不知道经典是怎么回事”。魏海涛同学更加积极: “我斗胆提出建议, 先从文科院系提出建议, 开设专门的读书课, 每学期研读一两本经典, 收获不可谓不大。”

关于小班讨论, 戴必晶体会到: “以小班的规模,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从而 ‘逼迫’大家不得不用心去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 去周密地布置报告提纲,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思考能力的质的飞越。另外我们还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见解, 虽然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我们分享了彼此智慧。这门课的 ‘苛刻’要求也让我犹豫过, 但事实证明, 我坚持下来是正确的, 因为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尽管这些材料只是学习者的一次学习经历的碎片认识, 支撑通识教育对个体成长的积极作用略显单薄, 但是其意义在于, 这些积极变化是发生在接受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优秀学生身上, 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在改变学生之前不良学习体验和习惯是有帮助的。例如学会真正的阅读, 尤其是重塑对经典原著的认识, 开始意识到倾听和表达的意义等等。

通识教育之父纽曼曾说,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而一旦理智得到恰如其分的培养, 并形成对事物合乎逻辑的看法理解, 才智就能根据个体身上独特的素养和能力, 施展自己的力量。今天的大学只顾提供信息而忘了发展学习者的才智, 在功利派理论指导下, 更看重的是专业培训而不是文化要求, 是考试及结果而不是心理过程, 是对事实的被动获得而不是心智的一般活动。

如今看来纽曼的批判依然掷地有声, 我们不应该天真认为这仅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而是随着商业大潮、市场导向、高校扩张每一次回流都会出现的现象, 英、法、德、美、日在历史上发生过, 还有当今再次发生的, 中国正在发生, 今后也可能再发生, 用弗莱克斯纳的话来说, 大学总是忘记它该承担的职责, 而承担一些不应触及的任务。

三、小结

通识教育无论从学理层面, 还是教育实践效果层面, 对高校学生的成长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教育从来不是按照它预想那样轻松发展, 要受到来自在社会系统当中各种因素的作用, 尤其是经济或商业的双面作用。此外,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由不同的个体去实施, 在不同利益个体和群体的施加影响下, 都会走形。通识教育和其他任何教育模式一样, 想要发挥积极作用, 仅仅理念好是不够的, 如果处理不好它与周围因素的种种关系, 甚至是徒劳的。但认清通识教育真正的教育功效, 才能使我们应对学界和社会不同声音更加清醒。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英]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8)

[2]白彤东.从美国通识教育反思中国大学教育改革.高教探索, 2010, (6) 文中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不清提出批评

[3]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东方出版社, 1999, (44)

[4]赵晓力, 吴飞.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一次以经典细读与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试验.国外文学, 2006, (4)

[5]杨九斌.通识教育在美国近一个世纪来的成就与危机.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

上一篇:云计算网络环境下一篇:初中作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