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2024-06-14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精选10篇)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1

摘要:在当代高等教育通识化改革中, 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 增强艺术教育并非意味着增加几门艺术类课程, 而是需要围绕自由和独立精神、开放的文明视野、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和创造力量的培养重新定位艺术的意义, 并因此对课程和教学法进行深入改革, 从而达到由审美教育的革新推动文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艺术教育

21世纪以来, 全球著名高校掀起一股通识化浪潮, 这使得“通”与“专”问题再度成为高等教育的焦点。当通识化成为高等校院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校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等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将面临巨大的变革。本文在这一背景下试析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改革思路和实践途径。

一、现代教育中的“通”与“专”: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通识教育是一个相当晚近才流行的术语, 它所表达的理念旨在纠正现代教育制度 (特别是课堂制度) 以及当代教育市场化所带来的弊端。客观地说, 其基本含义并不新颖, 因为这是整个文明史凝结的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在谈到通识教育时, 大家都喜欢引用孔子“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等言论的原因。有必要强调的是, 在通识教育主张中, 关于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谈论过多, 而实际上真正创出有效模式的却鲜有。这与今天重申通识教育时缺乏对现代教育之“通”与“专”关系的严肃探讨有关。

在今天, 从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视角对现代科学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反思已经很深入了, 从课程、课程和教学法, 到其社会后果, 各方面的成果都很丰富。本文不再重复。或许, 正是因为反思之普遍让多数人都形成这样的印象:似乎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就是追求“专才”的片面道路。实际上, 现代教育制度的内在悖结并不在于“专”, 而“专”才道路尽管面临着自身的难题但却不能一概否定。

从技术史来看, 固然从轮子这样简单的东西到汽车这种复杂的事物, 大都是在游戏中发明的, 而非专长教育的直接成果, 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革命或创新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专才教育以及以专利保护为代表的科技政策功不可没。因为这一点, 专业教育才在领域上不断分化、在程度上不断加深, 以至于在哲学这样的通常认同博学的领域, 许多时候, 相对而立的两张办公桌的主人彼此都不明白对方在干什么。因此, 我们在反思当代教育过程中, 必须做出区分:专才教育的片面深化给教育本身提出问题, 从而给整个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这是一回事;回到传统通才教育思路则是另一回事。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这意味着, 我们今天主张通识教育并非回到传统老路上去, 或者说通识教育存在着什么现成的模式。真正的问题是, 通识教育正是需要我们在今天创造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这个问题旨在提醒: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 在缺乏强大科技基础背景下批评专长教育模式呼吁通才道路, 不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而且对于民族发展亦是有害的。这是我们进行教育反思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 我们可以追问现代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怎么救治。

一般来讲, 人们喜欢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脱节之类修辞来描述现代教育的问题。当然, 从表象上来看确实如此。甚至, 更哲学化一点表达, 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之间的不均衡。在这种不均衡中, 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这个目标不仅打了折扣, 而且面临着巨大的障碍。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便如此描述过现代大学, 他说:“如果人们为了教学和研究而把诸多专业学科综合在一起的设施称为大学, 那么这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决没有什么原始协调一致、情理逼人的精神力量可言”[1]。在这里, 我们并不准备系统展开对现代教育的分析, 而是紧紧地扣住这个问题:教育, 作为文明传承和创造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 受知识生产的专门化与学科化以及现代课堂制度的影响, 逐步演化为专门领域的认知培养。这产生了多方面深层的危机。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 知情意的完整性被破坏, 甚至产生认知与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严重脱节。这一点在由高考指挥棒引导下的中国式应试教育中特别明显, 从小学的思想品德,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 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 品德和政治素质教育无不认知化了, 这也产生了我们所遭遇的各种问题。从文明的角度来说, 知识脱离它服务的对象和运用的语境而在实验室或研究所中加工, 变成一种以效率为目标的中立化事情, 产生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工具理性问题———培根的“知识即力量”这个口号颠倒为“知识即霸权”, 在工具的支配下, 产生了对自然的控制和对人的奴役。学校异化成为特定社会再生产培养劳动力的机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反思。例如, 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从多个方面列举现代教育之弊[2], 而克罗曼的《教育之终结》则聚焦于现代大学放弃了生活意义之核心问题[3], 这些启发性研究都指认为这个深层问题:现代学院放弃了塑造人和培育文明的义务, 而演化为类似企业那样的中立机构。由此, 我们亦不难理解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怪现象, 大到在市场化和竞争中产生的片面追求规模和各种类似GDP指标的运动, 小到研究生培养中要求的创新目标被转换成为论文发表数量, 等等。在这种背景中, “通识教育”亦可能扭曲为某种追求政绩的口号。现代教育的这些问题, 并不能通过增加艺术课程的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 通识化, 如果是正确的方向, 它恰恰不是简单在理性化和工程化的现代化教育中增添某些人文内容, 以求得某种平衡, 而是培养和呵护人类文明之传承和创新过程中的那些必须品质: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精神、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文化创造的职业精神。

在归根结底意义上, “通”与“专”只是现代教育制度问题的表象之一, 并且在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因此, 假定以过枉矫正的思路在这两者之间能够选择一种现成的完美方案, 本身便成问题。如果通识教育代表着一种系统地改革现代教育的理论, 那么, 它绝非意味着增加一些所谓素质或通识课程那样的简单事情, 而是从根子上从个人的成长、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色来改良教育方针、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估, 一句话, 改革整个教育过程, 使现代教育艺术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中, 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当然, 在推动整个教育艺术化过程中, 也必然涉及对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的“异化”、其应有的担当及其可能实现路径的反思。

二、艺术教育的走向:重新反思艺术在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为

关于艺术之社会价值, 无须我们额外论证, 但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其作为加强艺术教育的理由。因为, 艺术以及艺术教育, 在整个现代社会, 亦产生了与整个教育一致的问题。就此而言, 在讨论艺术在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可能作为时, 必须首先反思其自身面临的各种难题, 从而明确地提出怎么样的艺术教育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些事实。从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水平看, 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制造和消费国, 从幼儿开始的学琴或学艺也几乎成为举国体制, 产生了好几位在世界上有名的演奏者, 这是否意味中国人在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就很高了呢?与这些事实相伴的是另外一些事实:近20年, 我国参军的体质标准已经多次下降, 中学生体质令人担忧;产生了超过9000万的糖尿病人, 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我们学得到的那些艺术技巧, 多数只是在竞争中谋取更好位置和收入的手段, 而非净化心灵的道路。为此,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既有教育模式之中, 艺术教育也呈现出异化特征。在我们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促进通识教育之际, 不解决这种对立, 是否可能?

实际上, 这只是艺术及其教育在自己发展历程中所遭遇的当代问题之一, 即市场化。除此之外, 职业化和学科体制对艺术影响也十分巨大。并且, 这并非国人独有的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也就是鲍姆嘉通确立现代美学概念使艺术体系化的时代, 以德国浪漫派为代表, 纷纷提出以艺术之道来救治社会之弊端的思想, 并且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美学在人类全部生命经验中的特殊性, 它并不能脱离其他经验而独自承担提升文明的意义。例如, 作为审美教育大师的席勒十分重视崇高, 在他看来, “没有崇高, 美将会使我们忘记自己的尊严”。崇高是与人类的理想性质联系在一起的, 他说, “我们为之斗争的最高理想, 就是同保护我们幸福的物质世界保持良好关系, 同时又不必因此同决定我们尊严的道德世界的决裂”[4]。然而, 这往往又被我们遗忘了。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 艺术及其教育发展越来越背离其原始意义, 变成意义日益贫乏的工业与市场世界的伪装。一方面, 市场化和机械复制使得艺术生产丧失了本雅明所称的“本真性”, 即意义;另一方面, 职业艺术探索则离大众和社会需求越来越远, 甚至成为挑战道德和伦理的游戏, 如各种所谓后现代的实验艺术。在此背景下, 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深化通识教育, 必须提出何种怎样的艺术教育问题, 必须对艺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重新定义。

美国著名现代美术理论家约翰·拉塞尔强调, “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件娱乐品, 它还是一所思想库, 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 它还是一个力量的体系。”[5]这个强调可以作为我们思考的起点。因为, 这一思路能够为克服现代专才教育体系产生的技艺与思想 (意义) 、手段与目的、认知与生活实践脱节等诸种难题提供建设性思路和具体弥合途径。在这里, 强调二个最核心的方面。

首先, 艺术教育能够维持我们对生活意义的最低限度的敏感性, 培养我们对崇高事物的热爱。这一点无须论证, 它构成中外文明史的基本见解。以19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的话来说, 艺术会使我们对那种最崇高事物的绝对实性确信无疑[6]。为什么, 因为, 它是对真正现存者的反映。或者, 以德沃夏克的话来讲, 美术史就是精神史[7]。正是从这一角度, 如果缺乏对艺术史的必要观照, 一切关于时代精神的谈论, 不是夸夸其谈, 就是不着边际。所以, 在谢林看来, “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管理者, 对艺术毫无感受, 而且并未掌握对艺术的真知, 则是奇耻大辱”[8]。

其次, 艺术并非对现成给予的实在之简单复写, 不是对“实在的摹仿, 而是对实在的发现”[9], 因此艺术教育会促进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 推动文明意义上的创造力。关于科学与艺术两种发现以及对其进行综合, 席勒那里便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思路, 艺术与科学都是发现活动。前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理由, 后者则帮助我们洞见事物的形式。卡西尔后来做出了重要的总结, 在他看来, “人性的特征正是在于, 他并不局限于对实在只采取一种特定的唯一态度, 而是能够选择他的着眼点, 从而既能看出事物的这一面样子, 又能看出事物的那一面样子”[10]。简言之, 在概念化、功利化的科学与形象化的艺术之间的平衡, 是理想人类的实现, 亦是文明要义所在。在现代教育中的这种平衡, 是使人类对世界形成真正洞见的前提。

简言之, 艺术教育, 不只是让现代人多一点知识, 让他们显得更全面一些, 或者仅仅增加一点谈资, 而是呵护生命的意义和培育文明的创造力。而从这一角度来谈论当前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必然会涉及从课程到教学法的方方面面问题。

三、当代艺术教育实践:重新反思课程和教学法

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在课程方面力度很大, 不仅为学生带来了超大量新型课程 (每年都在递增, 按学校介绍已经超过300门) , 也对既有课程带来了改革的要求。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在其中, 通识教育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术视野, 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艺术类课程多数都在通识教育课中发展, 这些课程来自不同的院系, 例如历史系的“世界建筑史”, 文学院开设的“艺术与哲学”、“走近电影大师”、“戏剧:表现人类困境的艺术”、“广义戏剧学”, 美术研究院开设的“相看东西方———解读艺术的多元视角”, 团委开设的“音乐艺术与审美”, 艺术研究院开设的“中国书画鉴赏”、“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艺术导论”、“歌剧经典赏析”、“西方舞蹈与文化”、“艺术社会学”、“视觉文化与摄影艺术”, 地学院开设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 还有外校专家承担的“人与交往”、“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建筑”等等。如“艺术与哲学”是一门跨学科、通识性的基础课程。课程以中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艺术品为案例, 整合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多学科知识, 通过对艺术品、艺术家及其时代精神的整体性分析, 探本穷源, 多元透视中西方艺术中所蕴含的种种哲学问题以及艺术史内在演变的叙事逻辑。从具体的艺术作品入手, 通过分析作品、艺术家及其时代精神, 探究艺术所蕴含的种种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力。努力将美学、艺术史、文化史、哲学和思想史等学科整合起来, 在跨学科的视野中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贯彻学生优先原则, 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以课堂授课和讨论为主, 并辅以网络讨论和延伸阅读,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综观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还需要深化和拓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各普通高校正在不断努力践行着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实施要求, 但要达到由审美教育的革新推动文明发展的目标, 还需要从多方面进一步的提高和研究, 并因此对课程和教学法进行深入改革,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进一步改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攻关点, 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 在现有的学分制体

系下, 整个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 但缺乏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加之各系目前精力集中于开课, 致使学生学习相对来说仍然存在着为学分而选课的盲目现象, 多数时候许多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只爪片麟, 艺术很难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实质的积极影响。因此, 在当前艺术教育中, 仍然从教育理念变革的高度, 在整个系统变革中对艺术类课程的意义及其在大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和重新定位, 从完整的教育过程来完善艺术教育, 而非仅仅满足于课程的指标结构。

2. 课程需要与其他科目之间的交流沟通。

从现有课程看, 如何把课程目标从知识性普及上升到对艺术的敏感性和创造力培养, 有三个基本方向, 一是以某些学科为依托, 以具体的知识进程为载体来阐明艺术之特殊和普遍意义。关于这一方向, 现有的分析也多强调, 例如关于艺术教育与其他科目之间的交流沟通问题。值得注意的, 在这里,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应当被限制在跨学科的视角中, 更不能被纳入到就业竞争力的考量中, 而必须从提升学生境界、视野和情怀的角度入手, 这将对课程性质、设置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增加以文明史和社会史为基本观照的艺术史课程的份量和力度。从课程体系角度说, 艺术史不仅是某些门类的艺术 (如美术、建筑、音乐) 发展历程的介绍, 也不是按国别系统地整理艺术的历程, 而是构成文明观训练的中心议程。鉴于非艺术专业教育这一特点, 普通高校应该拓展以历史人物、核心事件、重大社会问题以及本土为中心的专题性艺术史教育, 以此来深化艺术之教化和升华功能, 丰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道路, 打造文化自信和自觉, 培育文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这样的专题有许多, 例如“美育救国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发展”等等。艺术教育亦必须通过课程来体现自己的深度, 这是其能够对当代教育通识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基本前提。三是从艺术与人生、社会关系角度加强艺术与个人成长之间的联系。艺术素质建立在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之上, 它的养成需要对周围的人、物和世界的切近和关注, 需要对人与自然、社会和心灵之间关系的反复思考和打磨。这也正是通识教育旨在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 艺术教育需要从这一角度来调整课程和改变教学。例如, 像包豪斯学院那样针对大学生开设技艺课, 或者像陶行知那样重视劳动训练过程。

3. 教学法仍然需要突破传统和单一。

艺术教育, 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掘地方的艺术馆等公共资源, 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活动———从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到现代多媒体设计, 从绘画、音乐的实践到创造景观实验等等。只有这样, 不仅校园产生浓厚的人文氛围, 而且对于大学生来说, 艺术教育将会成为他们经验中的一个部分而牢牢地驻扎在其创造性源泉之中。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48.

[2][美]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 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序言.

[3]Anthony T.Kronman, Education’s End:Why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iven Up on the Meaning of Life.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4][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 范大灿,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264.

[5][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常宁生,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

[6][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267.

[7][奥]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M].陈平,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8][德]谢林.艺术哲学[M].魏庆征, 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8.

[9][10][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182.216.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2

1. 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意境。

2. 尝试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沉思》,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

1.幼儿自由坐在地上,听乐曲。

2.引导幼儿交流队作品的感觉。

3.再次欣赏乐曲,体验意境。

从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是怎样的?

二、欣赏乐曲,比较音乐风格的异同

1.播放乐曲,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

这首曲子是怎样的?跟之前的有什么不同?你感觉怎样?

2.再次倾听乐曲,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觉。

三、音乐与心情

1.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对音乐的体验

什么时候你比较喜欢听第一首曲子?为什么?什么时候你比较喜欢听第二首曲子?为什么?

2.小结:音乐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有安静、有舒缓、有热闹……,让我们在音乐中一起欣赏、发现、创造。

3、用纸杯做的手工向日葵教案

制作意图:

用一次性杯子做的手工向日葵,大大的,艳艳的,充满了太阳伯纳德朝气和秋天般的热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用一次性杯子制作手工向日葵吧。

制作准备:

一次性纸杯、颜料、剪刀、画笔。

制作方法:

第一步

先把纸杯开口的边缘剪掉。

第二步

纸杯侧面剪成细条子,并展开,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

第三步

细条子剪成花瓣形状,然后把杯子表面印有图案的一层纸撕掉。露出里面白色的内层。

第五步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3

【关键词】工科大学 通识艺术教育 实践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论及的工科大学主要是指我国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组成的以工学为单一主体和特色的大学。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科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以艾斯纳(Etliot W. Eisner)为代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 DBAE)和定位于人文教育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理论为主。在国内,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则代表了两种实践模式:“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

但从工科大学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困境: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不重视;口头上重视,措施上不重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而没有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来认识通识艺术教育,从艺术教育的实践层面看,往往缺乏思考和设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士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探究真理。1909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厄尔首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自由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识教育主要是专业化教育前期的知识准备,并指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教育。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召集人仲呈祥教授则认为:“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我国工科大学开展通识艺术教育的充分性与必要性所在。

二、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研究内容

(一)原则

我们认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下述原则:定位于人文教育;以课程为中心,艺术实践和鉴赏并重;遵循艺术学和教育学的内在规律,把握艺术教育以情动人、重视体验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艺术活动。

(二)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研究应主要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

以艺术类必修课程为中心,以艺术类选修课程和讲座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体系。必修课作为核心,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艺术;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艺术鉴赏;讲座则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重视亲眼亲见、亲耳亲闻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造高雅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

3.艺术实践活动

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并不以技法训练为中心,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艺术创作的欢愉,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比照国内外工科院校通识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实践模式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工科大学通识艺术的理想教育模式,需在实施中整合师资力量,把握教学水准,为通识艺术教育深度开展注入动力。

(一)着力解决师资缺乏问题

当前工科大学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校内资源,并不失时机地积极邀请著名的艺术大师与高水平艺术院团来校演出、展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努力提升通识艺术教育水准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对象组成复杂,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工科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必须加快普及通识艺术教育并提升教育水准。

(三)大力推进通识艺术教育的深度展开

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健康博爱的方向发展,完善学生人格,在心灵的最深处接近真正的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总结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工科大学非艺术专业的通识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着认识不深、地位不高、师资不强、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目前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构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这种理想模式的实现,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彦颖.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思考[J].教育界,2010(09).

[2]王伟.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南大学创新教育探索,2006(10).

[3]王希俊,高灵娇.加强艺术管理促进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7).

[4]王希俊,张松.艺术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4).

[5]王希俊,李精明.当前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缺陷及其重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6):219-224.

[6]王伟.对艺术管理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思考[A].第四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9.

[7]王希俊,李精明.多元视角下设计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1(10):39-42.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4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被推到培养精英人才、实现高就业率的风口浪尖。随着大部分地区开始走艺术产业化道路, 把艺术放到权力、资本的大背景中, 面对变幻莫测的教育环境和紧迫的人才竞争压力, 本身起步较晚、尚不成体系的高校艺术教育在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发展与改革的瓶颈。

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入, 为普通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艺术教育提供了重新获得生机的可能。一方面,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有所契合, 另一方面, 艺术教育也需通过实践中的改革创新, 履行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职能, 创造机会重整旗鼓。

一、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艺术教育需依据通识教育“通”、“宽”、“全”的特点来构建教学体系。如果以经纬作比来说明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话, 艺术的总体特征就是“经”, 各式各样的艺术门类就是“纬”。具体的某种艺术只能说明具体的某个问题, 不能说明艺术的整个问题。从内容上看, 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美术、雕塑、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欣赏、文学、工艺品制作等有着相融相通的地方;从类型上看, 艺术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 具体包括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更广义地说, 在高科技发展与未来艺术设计的新趋势下, 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 科学与人文艺术、理论与形象思维融合渗透的意识, 推动艺术教育向其他边缘、交叉学科拓展, 诸如艺术市场学、艺术伦理学及艺术社会学就是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与结合的产物。

若对学生施以广泛、深入、多门类、相联系的艺术教学, 广阔的艺术天地将舒展在学生面前。

二、打造丰富多元的艺术类课程

在普通高校, 公共课程是支撑整个艺术教学的最重要内容。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技术技能的教育, 也不只是艺术概论类知识的基本普及的教育, 而是以艺术的学习为载体, 通过对艺术及其相关文化的认识, 对艺术的感悟, 使学生能够体验人生、感受生活、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因此, 重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 课程的形式要多样, 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 满足文科与理工科, 艺术爱好者与普通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设置的艺术课程中应区分出少量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艺术审美的基本教育;大量的艺术欣赏、实践课应完全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修。根据已在此类课程设置进行先行探索的国内知名大学的经验, 将学生艺术社团的活动和学生自娱自乐性的业余活动纳入正规的课程, 纳入课程管理体系的做法, 对推动艺术教育的广泛开展, 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 。以南京大学为例, 学校明确规定所有的本科生必须选修1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其中4到6个学分为艺术类选修课, 课程包括《艺术社会学》等理论类课程, 《中外声乐精品赏析》、《民族器乐赏析》等赏析类课程, 《钢琴基础》、《声乐》、《油画技法》、《纪实摄影》等实践类课程等, 内容丰富多元,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 在大量的课程中, 可以设置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课程, 因为真正的艺术能力不是单一感官的, 它是以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作为坚实基础和“综合”前提的, 即一种艺术领域为另一艺术领域提供灵感和刺激, 通过一定要素的恰当融合与对话, 产生一种新质, 从而引发相关联的、层出不穷的意象活动。一门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多门艺术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能够为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以及艺术感觉的整合创造良好条件。

音乐剧就是这样一种知识结构多样化, 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 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2] 。音乐剧以音乐为主体, 从整体上综合了歌剧、舞剧、话剧这三种舞台艺术形式而更成为综合的综合。如今许多高校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到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中, 以达到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次, 高校艺术教育可以围绕一个宽泛的人文主题或某个核心艺术概念组织课堂教学, 与其他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产生联系。比如“爱”主题、“青春”主题、“记忆”主题, 都能与艺术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等联系起来。艺术教育就从一个更高的立足点出发, 被放到了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中。

三、开展实践活动, 建设艺术团体

除艺术类课程外, 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来开展艺术教育。

文艺活动的开展能够活跃校园艺术氛围, 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舞台和剧场的亲身体验。舞台与观众席构建的封闭的“场”创造了表演的环境, 可以调动学生展示才华的热情。学生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对艺术的领悟和体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另外, 校园艺术活动大多数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统筹, 有的不仅要登台表演, 还要负责指挥、导演、舞台监督、灯光、音响、服装、道具, 对学生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艺术团体, 在高校中有校方组织的, 也有学生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是校园文化艺术的推动者和生力军。有艺术专长的学生不再被埋没, 也不再单打独斗, 依靠某个或某些有目标、有组织、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团体, 能够找到更广阔的表演天地。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各大高校的艺术团, 为高校普通学生搭建了艺术参与和艺术实践的平台。艺术团的成员并不完全来自于艺术特长生, 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公共艺术课堂上的普通艺术爱好者, 同时, 艺术团也乐于吸纳来自校园每一个角落对艺术有热情有感知的学生。

四、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

艺术从诞生伊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在西方的中世纪为满足贵族阶层的审美体验, 在中国古代作为实现社会教化与规范道德伦理的手段, 抑或是为宗教祭祀活动增添仪式的庄严、为民间交往活动渲染浓郁的地域色彩, 直到如今在大部分地区与现代商品文化融合而创造商业文化价值, 艺术始终根植在一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发挥丰富而多元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为艺术教育打开一扇窗, 把艺术放置到一个宏大而多元的文化背景下, 艺术不再局限在美育的功能上, 而与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生互动与关联。翻译家傅雷曾说“艺术家要经常与社会接触, 从中汲取养分, 需要经常跑到大自然中去, 也需要不时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价值观, 把民族、社会、多元文化的元素植入对艺术的认知理解与体悟中, 能够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这也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寻求内涵深化之路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在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打通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 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中与艺术教育有关的理念和方法融会贯通, 彼此借鉴;挖掘艺术类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 探寻公共基础课内的深刻意蕴;同时伴以积极建设艺术社团、开展艺术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相信通过通识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活动,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珊珊.艺术课程教学探析——对“课程综合化”的认识[J].艺术教育, 2007, (2) .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篇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一--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 在歌曲中进行,二是-在动作中进行-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结构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5.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6.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重与轻--和---渐强与渐弱----。

7.----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答: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档案夹评价:答: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

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3.音乐技能:答: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自发咏唱:答: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答: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

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 儿园音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4)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1)经验铺垫;(2)明确的任务意识。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 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

5.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 答:(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

答:(1)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2)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按照准确音调歌唱;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2.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答: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举例(略)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6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 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

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依然属于高校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 还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 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 高校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 难以达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高效开展的运作要求,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 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不高, 而且作为公共教育, 更是与学生的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 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 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也正因为如此, 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 这直接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或者落后, 或者陈旧, 致使公共艺术师资匮乏, 开展活动所需专门场地和场馆的欠缺也使得艺术教育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兴趣, 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 缺乏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从现行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 都没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标准。每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 由公共艺术教师结合已有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等。然而, 现实情况是, 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专业的艺术教师, 不仅接受的是专业艺术教育, 而且担任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 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专业, 导致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难以适应。这样, 师生之间就难以交流, 即使教师经验和学识丰富, 讲授认真, 学生也难以理解, 更谈不上将知识进行掌握, 实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 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能是空谈。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措施

(一) 做好教育普及和师资建设

通识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艺术家, 而是要一种人人参与的大众化的渗透式教育。高效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 将公共艺术教育做好普及, 要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接触艺术、体验美和感悟美的机会, 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会学生用艺术的思维和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生活。针对师资匮乏问题, 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加大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 同时搞好教师建设, 力求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教师, 使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又具备深厚的文化整合功底, 能承担起艺术普及教育工作, 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 完善课程体系, 改进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主张培养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力求将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的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 尽可能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 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 切忌按照专业艺术教学模式授课。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 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 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 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 在评价机制上, 高校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 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完善人格的养成, 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发展等。

(三) 开发艺术实践课程

目前, 很多高校的艺术实践课仅仅是针对少数艺术团的艺术骨干提升水平而设, 真正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是空白。艺术实践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平台。当代大学生很多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 其迫切希望将压抑多年的“艺术梦”得以释放, 而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给他们提供亲密接触艺术和感悟艺术的机会。艺术实践课程应不设门槛的面向所有学生, 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课丰富了课余生活, 用艺术愉悦心灵、丰富情感体验, 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同时也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总之,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但是, 伴随着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 我们相信, 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的融合, 学生的综合素养会逐步提高, 也会越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李万斌.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4]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 2011.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通识教育

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实现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提出了通识 (general education) 教育的观点。本课题中“通识”理解为: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知识, 这些知识没有专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指在学习具有普遍性的,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普遍根本意义的原理性知识, 如艺术方面, 具有普遍影响力的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试论在通识教育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思路研究。

一、通识知识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起, 国家教委教育部于1998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其中目的明确的指出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涉及到通识教育。通识本身提倡学习知识没有专业限制, 学习具有普遍根本意义的原理性知识, 而在艺术的发展史中每一时代的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是时代背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产物, 在艺术表现及风格等方面相互渗透。这种特点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高校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艺术课程或活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及底蕴, 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一)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不重视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成绩, 大多院校成立了独立教学机构,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有效的评估机制, 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 教师短缺、资金不到位, 基础设施不完备、艺术活动场地的缺失不能顺利进行实践活动, 也令参加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备受打击。

选课制度的不完善。在选课前缺少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对课程的介绍。课程以音乐、美术欣赏类的课程居多, 艺术涵盖范围较少。部分院校只将教育部设定的八门限选课程记做艺术类学分, 这种做法使学生集中选修限选课程, 而其他门类及艺术实践课程乏人问津, 这样影响到课程的开设, 也难以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 学生

现今的大学课堂追求“实用性”, 艺术教育类的课程大多是为了“凑学分”, 这种“重专业轻选修”的观念在学生中广泛蔓延。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引导, 对课程的了解与认知, 大多是向高年级学长打听而来, 所报课程也是因为教师“不点名, 好过关”等。

学生艺术素质普遍较差。笔者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发现, 大学生在中学时间的音乐、美术等课程大多缺失, 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几乎没有上过音乐美术课。这在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艺术素养的低下及鉴赏能力的不足, 艺术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二) 教师

现今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师, 大多为艺术专业院校毕业, 科班出身。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但大多数综合素质较低。这使得教师难以将艺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 例如有关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的形成发展在各艺术门类中的相互影响及统一特点不能融会贯通, 通识教育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 以艺术专业的模式上课, 内容过于专业化, 这让学生感到艰深晦涩、学习枯燥无味。

三、高校公共艺术改革的思路

(一) 公共艺术教育的措施改革

艺术教育担任着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在通识教育体系下, 学校应加强师资建设, 培养专业能力过胜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 不仅能承担艺术知识的普及, 还能从艺术的角度拓宽学生视野, 增长人文知识, 提高审美素质与能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有条件的学校, 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将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有机结合, 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及资源开设课程, 扩大选修课范围。该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通识基础课程:如艺术概论、文艺导论等, 旨在传授艺术发展史、艺术流派、艺术作品等, 建立基本的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艺术情操。第二层次:面对想进一步提升艺术素养的学生可选择一门具体艺术门类继续学习, 在人文、历史、流派等通识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艺术之美, 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利用原有的通识知识来解释美、培养欣赏美, 理解美的能力。第三层次:根据各院校自身情况, 开设实践类课程, 如舞蹈形体、钢琴弹奏技法、合唱与指挥、素描、器乐合奏等, 从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

对学生选课前进行指导。现各高校已有较规范的教学管理网络系统, 学生选课在网上进行, 在选课前应对课程加以介绍: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等, 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初步了解, 根据学习兴趣。或者由任课教师可进行选课指导, 对课程做简单介绍, 这样更直观的带领学生开启艺术之门。

在课程之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首先, 可联系在校内外艺术专家、名流开设艺术讲座;其次,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如参观画展、编排舞台剧、欣赏音乐会;再次, 将艺术社团与大学生的艺术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将艺术活动撒播开来, 犹如星星之火丰富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二)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知识, 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能够旁征博引, 让学生在艺术领域中触类旁通, 积淀文化知识。现今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扩充, 教师要紧跟时代,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提高艺术视野并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如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等, 实现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四、结语

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 高校的艺术教育以通识教育为理论依据, 将会培养出具有开阔视野、高尚情操、较高审美能力的大学生。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完善, 学生的素质也将不断提高,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6]3号) 2006-03-08.

[2]《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高教司[1998]2号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8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问题

1. 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将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却并没有广泛被采用。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 学校负责人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对于课程安排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 也只是打着通识教育的口号,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也只是一些只懂得科学技术而人文艺术修养极度缺乏的“空心人”。

2. 公共艺术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就我国目前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要求来看, 只需要学分就可以顺利结业, 也就是说, 学生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即可, 而且, 学校对此还有另外一条规定, 在2学分选满之后, 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还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而在这些课程中, 可供学生选择的很少, 且内容也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 这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3. 缺乏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就我国目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高校来看, 大多数院校都配有专门的艺术教师进行教学, 但是, 这些教师却普遍都是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的艺术知识, 并没有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资深教师, 而且在仅有的教师当中, 却很少有长期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招聘的时候, 过多注重专业技能, 却忽略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从而导致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以致于公共艺术课堂变成了专业技能培训, 学生难于接受。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1. 更新观念, 更好的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方向把握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 根据当下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的目标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 应该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以此来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 提高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促使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顺利实现。

2. 课程内容朝多元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来看, 基本上能够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科目和类型来开设, 且取得了不可忽略的成绩。由此可见, 课程内容多元化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课程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必须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结合当地的艺术传统和相关规定中的内容, 对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 要明确对课程教师的招聘标准, 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是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 择其优而用之。其次, 对于通过招聘的教师, 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 不断对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新,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主流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 提供学习和信息交流的机会, 以帮助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拓展文化视野, 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根据课程的发展需求, 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课程内容逐渐实现多元化, 不断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培训, 使其综合素质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 (04) .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9

因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理想人”的教育。通识教育认为“理想人”需要具备以下六种能力:一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二是具有清晰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三是具有融合不同学科、了解不同文化,用开阔的视野省察社会的能力;四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五是关心人类及所处的环境,富有社会责任感;六是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

大学影视教育是包括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和文化分析的教育。它含有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两个任务。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育者,以区别于影视制作专业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文化教育,则是寓教于乐的一种艺术享受形式和文化娱乐方式。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非影视专业的教育,涵盖了影视文学、影视经济学、影视社会学、影视教育学等多学科的普及教育。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以影视为内容、以艺术为视觉、以分类教育为核心、以通识为目标,是对非影视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含有艺术普及教育的人文教育,其课程特点和影视艺术特点密切相关,呈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突出的人文性、全面的经典性、情感的愉悦性和教育的延伸性等特点。

一、典型的综合性

大学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典型综合性体现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实施等各个方面。

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不在求深而在求广,注重专业的结合,注重艺术修养的培育,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求影视艺术的深而求影视文化的广。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影视艺术综合了以前存在的戏剧、文学、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各门元素,是一门视听综合的具有独立个性的艺术,因而教材的内容必然要以影视理论的阐述解读为主要内容、以观赏分析优秀的影视作品为辅助,体现了典型的综合性。

教材结构的综合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教材的结构综合,文字和影像都不能缺失,要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既有文学材料的引导,又有影像文本的印证;既有文字资料的学习,又有影视文本的欣赏。

专业结构中的综合性。比如,影视文学是一门独立的文学样式,是因影视而产生、因影视而存在的文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

二、突出的人文性

人的精神世界有科学、艺术、人文三大支柱。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和规范。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人文性是大学教育课程的共有特点。按照大的学科分类,可以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但是实际上一切学科也都是因为人而诞生的,是为了人、服务人的,也是人来分析、研究的。大学教育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只不过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突出的、可见的,有些是潜在的、不可见的。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人文性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立足人、关注人、为了人。立足人,体现在影视艺术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揭示人性的历史性和共时性,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揭示人的生命状态和社会价值;关注人,影视艺术教育的内容是关注人,目标也是关注人,只不过影视作品的内容有的是历史的人,有的是虚拟的人。而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不是一种单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课程,强调其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美育教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旨在把大学生个体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促使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断追求人的价值;为了人,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性和人格。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人文性贯穿始终。教师的备课、教师的讲课、学生的听课、学生的深化课,以及持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各个因素,都关乎人文性。教师要更加具备影视艺术修养,更加关注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如此,才能够把握好、理解好、分析好、讲解好课程的内容,实现课程的目标。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媒介教育的培养,在学习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不断提升人文修养,在人文修养的提升中更好地学习好影视艺术教育课程。

三、全面的经典性

经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的文化内容、构成的文学要素等,都能够体现出经典。当然,这并不表明影视艺术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够成为经典,而是在表明影视艺术教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经典性特征。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经典性体现在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经典。影视代表着时代的艺术水平,又代表着时代的技术水平。一部影视的发展史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交融汇聚的历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是科学的翅膀使得电影在众多的艺术中脱颖而出,甚至腾飞。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艺术,是建立在其他六种文学艺术基础上的艺术,因而它的现代性意味着它总是在吸收传统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吸收它们沉淀下来的“精华”,影视艺术虽是年轻的艺术,但形式上含有“经典”的特性。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经典性体现在影视表现出来的文化的经典。影视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时间,从历史穿过现实指向未来;超越空间,从微生物世界到人类星球乃至宇宙太空。影视艺术作品在技术上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在内容上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精华,虽然我们置身于现实的空间里,但通过小小的屏幕,可以领略人类文化的“经典”。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经典性还体现在文学的经典。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改编自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经过历史的考验成为经典,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有的经典作品还被多个国家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作为以影视文本为主要内容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正是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了课程的经典性特征。

四、情感的愉悦性

情感的愉悦性,既不同于游戏性、娱乐性,也不同于审美性,而是融合多种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觉。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是两种很特别的艺术样式,它们本体构成的结合性、运动性、真实性和传播的大众性等特点都在诉诸视听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许多收获,这是任何一种单一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主体感觉是美的享受。没有哪门艺术在再现生活的逼真程度上能够超过影视艺术。影视艺术是再现和表现的相统一。影视借助于现代化的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形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幻觉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使观众得到了声色并茂、耳目共悦的视听享受。这种享受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在如梦如幻的视听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梦,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想不到的东西,心理上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欲望得以释放的快感。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就是美的旅行。影视作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作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作为精英制作和大众消费的综合,作为一种梦幻艺术,其根本是好看、好玩。而好看、好玩的核心是影视艺术的梦幻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有很多经典影片,有很多适合青年观赏的影片,有很多能够给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借鉴,使他们未来生活获得启发的影片,青年学生能够进入影视艺术的境界,进入接受艺术又创造艺术的愉快的过程中。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是追求美的创造。当人的自然创造力得到激发,当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时,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由。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会给观众留下“空白”,留下创作的“空间”。青年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审美经验、艺术感知力和艺术修养,对自己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最后的“欣赏”,这就是一种愉快的评价、分析,一种愉快的再创作,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获得创作后的成就感。这种突出的、独特的愉悦性是大学其他课程不能比拟的。

五、教育的延伸性

教育的延伸性是指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在教育群体的覆盖面、教育专业的拓展度、教育效果的持续性方面的延伸。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教育延伸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普及性,往往是专业基础课在于广、专业选修课在于深。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可以说除了影视的专业教育,其他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的专业角度为切入点,来学习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从中汲取所需要的艺术营养、文化营养乃至专业的辅助营养,既能够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强化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延伸性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多层性。大学影视教育课程的教育性主要是这门课程的“多层性”,大学生可以从这门课程中得到科技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文学的教育、时尚的教育等。艺术教育中有音乐的教育、舞蹈的教育、美术的教育、雕塑的教育、建筑的教育等;文学教育中有人物个性的教育、故事叙事的教育、说话艺术的教育等;时尚教育中有服装饰品的教育、饮食厨艺的教育、健身美体的教育等。整个教育中,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知识的传播;既有审美的创造体验,也有技术技能的模仿应用。这种多层性的教育特征也是其他课程难以企及的。

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延伸性还体现在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大学课程的专业教育也在延伸,但这种专业教育的延伸是分群体、分专业的。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课程的延伸,是不分专业、不分群体、不分时段的,几乎和大学生在校以及毕业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融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工作,有的甚至延续到下一代的教育。

总之,大学影视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参考文献

儿童的艺术通识教育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所以,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视技能, 服务经济”的教育理念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专才教育意识仍然顽固、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社会, 重视技能的教育模式往往被解读为“重技能、轻人文”, “重专业、轻文化”。这些现象正如费洛姆所批判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 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 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质的教育模式也会制约职校生全面发展, 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 增强职校生人文素养的使命使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走入了研究的视野。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 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 获取广博的知识, 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 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 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 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 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 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 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 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 倡导培养完整的人, 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 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 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 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 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 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 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 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 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 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 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 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 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 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 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 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 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 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 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 陶冶职校生的情操, 塑造美的心灵, 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 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 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 从人文角度,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 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 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 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 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 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 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 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 主张人的自由发展, 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 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 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 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 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 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 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 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 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 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培养其高尚情操, 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 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成人矣。”可见, 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 对人的思想的启迪,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即由诗开始, 以礼为依据, 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 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 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 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 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 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 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 调动多种思维运用, 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 以至左右半脑平衡, 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 从而劳逸结合, 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 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 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 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 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 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 他就会赞赏它们, 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 作为滋养。因此, 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 礼言是其行也, 乐言是其和也。”可见, 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 人文也。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 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 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 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 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 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 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 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 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 人生的悲欢苦乐, 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 经过艺术熏陶的人, 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 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 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 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 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 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 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 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 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 强调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发展, 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 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 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 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 外化为人的行为, 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 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 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 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 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 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 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 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 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 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 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 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 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 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奚传绩.艺术教育丛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8.

[3]赵峰.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4]栾晓梅.艺术教育与全人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1 (10) .

[5]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 .

上一篇:优化建议研究下一篇:体系结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