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2024-07-12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精选12篇)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健全的人格对于每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社会的繁荣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智障儿童来说, 也是如此。智力落后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功能障碍, 在认知能力、适应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而托养机构中的智障儿童, 多是孤儿或者家庭无法提供照顾的孩子, 他们由于缺乏家庭氛围, 或长期缺席家庭角色, 缺少了塑造健全人格的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因素, 以致他们的个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受到限制, 显现出各种问题, 从而直接影响到智障儿童的学习、生活, 为特殊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挑战。为此, 托养机构智障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健全人格的涵义

健全人格, 在教育学家看来, 就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即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在社会学家的角度来说, 健全人格是一个过程, 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它表现为人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适应。而心理学家认为, 人格是一个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潜能的表征, 认为人格是在适应社会关系中个体真实自我的体现。

总的来说, 健康的人格是有机体主动灵活适应自然、社会环境, 学习、工作、生活诸方面都心情舒畅, 做事情效率高。正如北师大高玉祥教授所说的:“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高教授还从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等三个方面概况了健全人格的特点。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是多维的, 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 但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环境与教育。

(一) 身体因素

李祚山教授曾采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对77名智障儿童进行测查, 得出结果:相当一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存在人格问题, 前者健全人格比例为68.83%, 后者为38.98%。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张福娟教授曾对智力落后儿童人格特性作过研究, 用日本学者桥本重治等研制的《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 (PIH) 的修订版进行测验对比。所选对象为上海五所辅读学校 (市区4所, 郊区1所) 年龄7-15岁的弱智学生242人。对照组为上海市区二所中学、一所小学共80人。受试的弱智学生均由熟知其情况的班主任进行测验。结果显示, 智障学生独立性较小, 依赖性较大, 受他人影响较多, 主动性较少, 活动欠佳, 情绪不稳定, 自我中心大, 比较固执, 容易自卑。在人格特质上, 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这说明IQ水平与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脑功能受损越严重, 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也越明显。

(二) 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正确的家庭教育, 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不当, 儿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可能对其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据某省一少管所对210名少年犯和少管的调查发现, 父母经常打骂子女的占47.1%, 缺少教育方式的占40%, 放任不管的占34.3%, 子女怕父母的占42.4%, 教育不一致的占19.5%。”[1]曾轰动社会的“马加爵事件”“周克华事件”、长春偷车贼掐死婴儿事件等等, 都是人格缺陷“惹的祸”。

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 其人格发展也呈现较大的差别。美国的D.Baumlind曾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访问, 把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儿童的个性、人格情况分成以下三类。

1. 权威型教育模式

父母对儿童高度控制的同时又以温和的态度鼓励儿童独立自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 他们有能力, 有独立性, 表现得自信、知足、爱探索, 自控能力强, 喜欢交往, 能自我肯定。

2. 专制型教育模式

父母滥用家长权威, 不鼓励儿童与父母有不同见解, 要求儿童服从、听话。这种教育下的儿童是中等成熟, 他们具有中等程度的能力, 比较自信, 能自控, 但相对的不太知足, 不安全, 表现忧虑、退缩, 不喜欢与同伴交往。

3. 放纵型教育模式

父母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 奖罚不明, 不训练儿童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这种教育下, 儿童最不成熟, 他们有高度的依赖性, 自控能力差, 遇到新奇事物和紧张的事情就会退缩。

对于托养机构中的智障儿童来说, 他们长期缺席家庭角色, 缺少家庭教育和关怀, 人格培养过程中缺失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环节。这些孩子普遍表现为类似的“放纵型教育模式”。

(三) 社会环境与教育因素

鲁宾斯坦认为:“个性是在人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素, 环境的好坏、和谐与否, 对人的个性、人格塑造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狼孩”的故事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1920年9月19日, 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 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 年幼的一岁半。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 发音独特, 不是人的声音。她们不会用手, 也不会直立行走, 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 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 一到夜间, 到处乱窜, 像狼那样嚎叫, 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 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 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教狼孩直立行走竟花了五年时间。

有灵长类动物学家曾对恒河猴进行隔离试验, 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 这些小猴子长大后, 行为怪癖, 应变能力差, 遇到危险, 只会向壁而立, 不会自动避险, 也不敢主动攻击;而在群体中长大的猴子, 生动活泼, 活动能力强。[1]

我们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 一个人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以后很难改变, 孩子离群索居, 没有广阔的社会环境, 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没有接受到适当的锻炼, 在性格、能力、社会化行为的发展上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一个人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及受到的教育对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托养机构的智障儿童, 多是孤儿或是家庭残缺、家庭无力照顾的孩子, 他们的幼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并不健康, 导致他们在性格形成、行为能力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智障儿童人格的后天发展

人的能力、品格、观念都是从社会习得, 都要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中不断地摸索、锻炼才能形成。智障儿童虽然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其能力、人格、个性的不足, 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来实现改变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研究就表明, 个体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他认为, 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学习的潜能,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但前提是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中国才能变成现实。因此, 智力障碍儿童也一样具有发展出健全人格的可能, 关键在于对其提供怎样的支持。

我们前面提到的李祚山采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作的研究所得出的数据也显示, 智障儿童也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五、托养机构智障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智障儿童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接纳。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智障人士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残废人”, 不再等同于“累赘”, 他们得到了尊重, 得到了发展。在发展的同时, 智障人士的能力、素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如何让智障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 如何让智障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更加自尊、自立、自信起来, 成了社会的一个焦点, 也是特殊教育的着力点和难点。

托养机构中的智障儿童, 由于缺少家庭氛围、家庭教育, 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更多, 他们不能理解一般人觉得很“正常”的事, 不能完整的体验亲情、伦理, 对社会现象的不理解, 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较少, 所以他们的“社会性”比一般智障儿童要差。比如, 托养机构中的智障儿童虽然群体生活, 与同伴长期相处, 但要他们感受“手足之情”, 他们大多数还是不能体会, 他们还是觉得“他是他, 我是我”, 很少能为他人着想。

正因为智障儿童的先天不足, 而又具有可塑性, 能通过后天的合适的环境、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所以, 托养机构中的智障儿童的人格教育更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均.论儿童早期人格塑造.郧阳师专学报, 1990 (3) .

[2]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李祚山.智力落后儿童人格发展特征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2) .

[4]张福娟, 刘春玲, 孔克勤.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9卷.

[5]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3 (7) .

[6]段玄锋.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对智障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绥化学院学报, 2013 (33) .

[7]尹黎阳.论影响幼儿人格健全的三个主导因素.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8]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2

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家庭扮演重要角色,家长的支持是儿童最重要的支持系统。

2.家庭环境中也要执行IEP,对计划的实施、评量和督促。

3.母子间信赖感、安定感是孩子人格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

4.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6.家庭环境潜在的教育因素影响儿童的正常健康发育发展。

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1.对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家长最关心,期望值也是最高。

2.家长最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和细微变化。

3.家长能抓住孩子的最佳情绪状态,进行适当的情绪教育。

4.家庭是一个很自然、轻松、具有功能性的环境,家庭适应是其重要学习课程。

5.现实需要:学期特殊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紧迫。

三、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

1.家长要对孩子有合理要求,与教师合作关系。

2.家长以身作则。

3.家庭成员对孩子态度一致,家庭与机构要求要一致。

4.不要把孩子不哭当成教养信条。孩子的哭声,本来是本能,但只要孩子一哭,任何要求都满足,任何原则都放弃。久而久之,孩子的.哭声就变成了武器。逼得大人乖乖投降。

于是,专属于人类的智慧、文明、规则、礼貌,全部退让给孩子的哭声。

于是,孩子的社会性逐渐消失,或者因此压根就没有得到发展。

于是孩子发现,用原始的哭闹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何乐不为呢?

5.不要给予错误的爱。

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在整个康复训练中占重要地位,家庭教育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进度。因此我们愿意以以下方式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家长教育。

1.提供书面的家庭作业,就家长的反馈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具体操作如下:家长准备一本家庭作业本,在本子上记录家庭训练反馈。(最好每次都给予反馈,至少一周给予一次反馈)

2.家庭训练视频给予专业意见和指导,如有条件可拍相同训练目标视频,提供学习。

具体操作如下:家长将训练视频发到家长沟通群里,不要私发,即使任课老师没空,也会有老师给予指导。

浅谈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儿童教育 神经网络 依恋 发展阶段

一、影响因素

(一)神经网络

出生时脑最重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三岁儿童大脑重量增至出生时的三倍,这样的增长缘于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发展形成神经网络。

人脑大约由100亿个神经元组成。出生时,部分神经元就像一棵棵裸体的小树。在出生后两年内,神经元迅速发育,每个神经元都与大约1万个其他神经元相连,形成神经网络。因此,从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上说,3岁前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0-3岁时期被称为“模仿期”,就像海绵一样,孩子们不管对和错,照单全部接收。他们不因父母、监护人和外界压力的环境影响无条件接受。因此,环境的创设是影响神经网络形成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依恋

John Bowlby把一些特殊人(多数是母亲)对婴儿的爱称为“依恋”。早期的依恋研究证实,婴幼儿的依恋行为系统可能唤起、激活其他多个行为系统,直接影响其他行为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最新研究得出,依恋的早期经验会成为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与早期依恋有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成果提醒人们要重视早期亲子交往。忙碌的初为人父人母者要抽出时间、精力给孩子;父亲要自觉与孩子接触。这些研究成果昭示着早期教育,特别是0—3岁期间的教育重心应该是情感教育。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这一概念对于0-3岁儿童教育同样十分重要。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0-3岁的孩子发展速度是最快的。这促使家长希望孩子学会爬、站、走越快越好,家长对子女的殷切期待甚至超过了孩子们本身的发展阶段,拔苗助长的现象并不罕见。父母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兴趣”,促使他们希望子女能够有超越“发展标准”的能力。

为孩子设定一些目标是必要的,这样孩子就能在稳固的“发展准备”基础下稳步成长。例如,“叛逆”阶段会出现在孩子两岁时候,但我们不必把这种“叛逆”视为真正的叛逆,而是把它作为孩子在一个年龄阶段中所产生的意识萌芽的自然结果。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思维的良好契机,建议家长在尝试充分理解孩子思想的基础上,教育孩子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情绪。否则,孩子在想法受到压抑后必然会受挫,必然不会用正确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阶段”适用于所有孩子,但是每个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所差异,因此必须为孩子制定符合个体发展情况的早期教育项目。尤其是0-3岁的孩子,即使同龄,他们每个月的发展情况也是不同的,因此0-3岁的幼儿每个月需要有特殊的关心和照料。

二、0-3岁儿童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关注与幼儿的良好沟通

与幼儿进行良好沟通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首先,由于0-3岁幼儿处于特殊年龄段,因此成人与幼儿的沟通方式应多样化,让幼儿感受到全新的、多感官的不同体验。幼儿刚出生时,感觉器官逐渐发挥作用,因此,成人要为刺激幼儿的多个感官而提供丰富多变的环境,促使幼儿通过感官实现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将颜色鲜艳的气球、彩条等物品挂在小床上;也可以经常带幼儿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外界事物的丰富多彩。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新奇的,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世界,积累经验。

其次,语言沟通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虽然婴幼儿不会说话,但是在一岁以前,幼儿处于“前语言阶段”,他们能够听懂大人经常说的一些话。新生儿出生之后,各种器官都在发挥作用,所以,成人在采取其他方式与幼儿交流的同时,更应注意语言交流的重要意义。有时候,成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无法让幼儿理解,但是语言是不一样的,只要反复说,就有可能被婴幼儿理解,也有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端正“爱孩子”的教育态度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得到的爱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孩子就因为家长的溺爱而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产生了性格缺陷,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心理素质弱、骄纵跋扈等,成了真正的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的风吹雨打。因此,家长要正视自己对孩子的“爱”,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爱孩子、关心孩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农业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外流动,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将儿童留置在家中交由长辈照看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国内将该特定群体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成长的关键并不在于学校与社会教育,更重要的则是来自于家庭教育给予的引导,由此来看,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找打国家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的方法。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简单而言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决定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程度。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离开居住地,导致留守儿童取法良好的、系统的家庭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出现思念父母的现象,而出现了上课注意力分散严重、放学回家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如国内相关研究针对河南省某乡镇小学的全部学生做出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超过7%的留守儿童成绩处于低下阶段,甚至全年级每个班的倒数几名几乎被留守儿童“包揽”;70%的任课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集体生活欠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了普遍性厌学,且年级越高此种表现愈加明显。

第二,家庭教育决定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日后日常交往的模式与其日后的社会行为模式,而行为问题也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成长阶段,尤其是对整个社会、人情关系都开始产生自我理解,但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与认同,也无法获得同龄正常儿童的父母交往,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认知,最显著的就是偷盗、斗殴、撒谎和逃学。根据国内社科院对湖北省武汉市某乡镇留守儿童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60%以上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出现了不遵守学校、社会规则的行为,其中以斗殴、道歉、撒谎为主,在学校中,大部分教师反映在校的90%留守儿童会出现“拉帮结派”的行为,经常以游戏厅、网吧、溜冰场为互动场所,且超过50%的留守儿童出现了逃课、顶撞的行为,甚至破坏了班级的学习氛围,给其他同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第三,家庭教育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在正常的家庭交往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通过交流完成的,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关教育,正确引导子女的情绪与思想,让子女的思想不会出现偏激性想法,其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绝对性地位。在我国将留守儿童定义为处于8-16岁之间青少年,该时期,其品德、性格都正处于发展与定型阶段,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正常的引导与关爱,就会导致孩子无法获得相应的心理需求,随后就会形成一种相对自卑、自私的情感,甚至会出现偏激性格,某些学生如果其隔代长辈经常打骂就会导致其出现非常严重的逆反与叛逆情绪,这种性格缺陷会伴随其一生。根据河北省妇联做出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的留守儿童在受到挫折后会表现出对生活的失望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而我国每年自杀儿童中60%属于留守儿童。

二、完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与教育问题的关键应该从完善儿童教育角度出发,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应该代替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并给予积极的健康知识教育。学校应该设定社工师职位或培养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和留守儿童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的心声,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的想法,找到弥补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但与此同时,学校与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尤其是直接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应该以不以伤害学生自尊为原则。

第二,外出的家长应该多和留守儿童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使得原本正常的家庭模式改变,因此也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不能间隔太久,最好每周一次,在交流的内容上不能只关心孩子的衣食问题,还应全面了解孩子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利。现在辽西北地区农村电话已基本普及,联系非常方便。另外,父母还应和孩子的监护人、班主任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做到赚钱和子女教育两不误。

第三,积极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农民之所以外出打工无非就是想多赚钱,如果当地就可就业,他们就不会远离家乡和子女。因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三要素净流出的必然趋势,在政府主导下,让稀缺资源重返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解决的必要问题之一,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与方法需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找打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关键主要由家庭教育决定的,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解决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应该以建构完整的家庭教育为中心,坚持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多方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浅谈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篇5

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阶段,作为个体认知、情感、社会化、性格等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较普通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除了要促进特殊儿童思维、语言、情感、交际、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之外,还担负着弥补特殊儿童缺陷和障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特殊儿童自身、特殊儿童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论述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欢迎各位特殊教育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个体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对普通学前教育有了很大的重视,普通学前教育逐渐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学前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特殊学前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普及程度远远跟不上普通学前教育。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一边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一边还要抓特殊教育。于11月24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对“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给予明确指示。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从而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情商教育;推广;儿童;家长;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专家研究成果表明,情商相较智商来说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更为重要决定因素。中国现代社会的应试教育下,家长投入大量的金钱、精力和注意力在小孩子的教育上,适得其反的带来小孩子一系列的反叛行为。在向日葵儿童情商乐园的实践中,了解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对情商足够重视,但是没有系统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法对情商教育机构进行正确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儿童情商教育推广完善进行论述。

儿童教育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将知识、做法简单的灌输给小朋友,还需要在小朋友获取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举一反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去面对困难,自主思考。

萨洛维将情商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自我即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自我管理即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自我激励即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只会情绪的能力;识别他人的情绪即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处理人际关系即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一、情商教育的认知

1.情商培养应该从小开始

萨洛维提出人们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专家们认为较高的情商,更多联系于模仿学习能力强的儿童时期教育开发。

2.儿童出现情商相关问题

幼儿到一定年龄阶段的时候,情感上会特别敏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感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现状不满意,上幼儿园的同时,接触到陌生的小朋友、老师,会有很不安全的感觉。

2013年4月至今,向日葵儿童情商乐园的多个情商教育活动中小朋友和家长反应来看,可以清楚知道,现在多数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以及在和其他小朋友的沟通协作上还存在着很多小问题。在这段黄金发育期间,小朋友们迫切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3.家长缺乏情商教育能力

其实于此同时家长需要进行对小朋友情商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因为家长对小朋友情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然后多数家长没有情商培育观念和不具备专业知识,对小朋友情绪上控制、暴躁行为、情感教育等容易手足无措,常常会采取自己的方式进行对待,往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4.家庭条件趋好,情商教育获得关注

从IQ到EQ,情商教育越来越多得到家长们的关注,认识需求方面,已经不需要再进行过多强调,家长们已经有了部分认识,面临着下一步的抉择,即是否有条件对小孩进行培训以及选择怎样的培训机构和课程。

二、情商教育的培养

经过多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对中国情商教育机构的进行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由于近年来情商教育的盛行,各地各种教育机构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相关培训。除此之外,都是亲子教育、素质拓和幼儿园之类的开设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混杂,效果好坏显而易见。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枫林工商所收到举报:位于肇嘉浜路825号尚秀商务楼2楼的龅牙兔儿童情商乐园,无证经营。由于情商教育定位高端,收费较为昂贵,短短几天的课程收费高达上千元,从行业老大龅牙兔的事故中,不难发现,儿童情商教育市场现状也不容乐观。

1.规范资质考察

市场上现有的资质有三条不同道路,一是就业培训类,一是教育部门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还有则是劳动部门的相关许可,对情商教育资质考察类似于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仅仅办法一个教学许可证。

2.导师资格认证

教师资格证,中国所认可的身为教师的从业证,需要考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类似知识,这是基础,然后进行儿童情商导师认证。儿童情商导师的考试很少能被人接触到,是人们眼中的高大上,就这样的高大上也被新闻爆出来只需要进行网络授课通过网络考试即可获得资格认证。情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例如不能“一概而论”、“模板套题”、“死记硬背”等方式,需要根据每个小朋友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以及其所处的年龄段,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因此对导师个人能力的要求相当高。

3.市场监管,“物价”制定

情商教育现阶段仅限于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的小朋友们“享受”,条件一般甚至于条件差的家庭想都不要想,但是他们也有这样的需要。市场在竞争者和参与者的共同作用下,价格高居不下,行业利润可想不低。想要情商教育科学的推广,前期,必须有教育局或者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控制课程价格。

其实,归根究底是情商教育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不管是相关管理制度还是市场竞争机制和行业规定来看,情商教育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下,需要得到持续的推广以及完善。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7

关键词:创意思维,儿童美术教育

随着这些年生活经历以及艺术实践的深化, 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深入探讨, 如何在自己的美术教育中运用创意思维, 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儿童美术教育主要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按照美的规律施行一切教育。注重对受教育者从心灵上的塑造,思维上的开发,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人才。而作为新时期的美术老师,对创意思维的理解及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创意思维类于艺术的个性化。个性化即是自我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觉醒,审美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社会生活使每个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阅历,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作为儿童美术教育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在教学中使用创意思维,要求个性化,我们才能不断地培养孩子在创意、创新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我们的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用一种全新的创意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教学,这是我们美术教育老师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培养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创新思维是时代的需要。任何创新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新。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而创新又和联想和想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

想象力囊括了世界的一切,比知识更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我们在运用创意思维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能力比知识重要,运用创意思维时应注重培养孩子创造想象能力,而创造力的源泉就是想象力。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不同的才能,不是空洞的美,而是发自一个绘画者的内心真实的美,主观的情感渗透,将其融到作品中去,进行再创造呈现出来,而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凝练出来的丰富的情感。这样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从而与别人达到思想上的沟通,产生共鸣,如果没有了情感作品就会没有感染力,失去作品本身的物征。

儿童美术的教育是绘画的基础。因此在学习绘画的前期阶段,想象力的开发和运用,是创意思维培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新时期的美术教师不仅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主张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的健全发展,在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时,可以使用音乐、诗歌,甚至体育训练等来配合我们的美术教学。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挑起他们绘画的欲望、带动他们丰富的联想,从而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单一的思维,因为单调而乏味,会让儿童对绘画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要让学生在学习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意思维。而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养,更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美术的教育价值,重视美术创作的过程,要把创意思维的培养作为一个必修课来完成,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创意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重要项目。

很多美术学者研究了关于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这并非是一个主观臆断的猜测,而作为学生角度来说,在课上每一次相对独立的思考,课下独立解决一个问题,都在相当程度上培养了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美术技巧更是对创造品格、创造能力和创造方法的一种提高,教学中可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教学方面适当的安排,提供思维参考材料、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采用启发和促进思维的教学方法等进行创作,使学生受到鼓励,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中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去发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自己的作品中去,达到与别人的交流中,由画来达成共鸣的效果。

教师的行为对受教者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让受教者创新地去学习思考,跳出单一思维,进行多方向的思维活动,把思维推向创新的境界。教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儿童从一般常识性中解脱出来,让所见所闻在大脑中加工处理,创造想象出有充分根据的合理的新形象、新东西。

绘画基础是否牢靠尤为重要,只有牢固的基础,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提高理论理解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受教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现头手并用,并精于问题的自我解决。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8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 美术教育仍然是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最懈怠的环节之一。儿童美术教育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处于尴尬境地:全国城市中有近52%的学生在校外学习或学过音乐美术, 但是在真正的学校课堂上却得不到学生重视。在一项调查中, 在各学龄段的儿童中各抽取了5000名学生, 在小学生中, 57%的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和渴望值与学习时间成反比;初中生63%对美术课程没有感觉;而72%高中生认为美术课程是浪费时间。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现行美术教育的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中, 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的兴趣的培养, 只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模仿技巧,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原本有100种语言, 但是, 却被现代学校和文明偷走了99种。这100种语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却由于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所谓的‘实用主义’观念而泯灭了。”

二、儿童美术教学的天性回归

在人类成长的幼年时期, 艺术细胞开始表现, 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在幼儿时期所体现出的美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激发儿童创造性、审美性和造型智慧。在美术教育中应本着顺应儿童绘画的规律, 发挥美术的陶冶功能。早期的美术教育, 应注重创造性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开发儿童智能、美华心灵。对于专业从事美术工作的对象来说, 早期美术教育依然是锻炼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儿童绘画中的凭直觉性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受来描绘的作品有着相对于成人绘画所不能取代的价值。在美术教育领域任何机械的、精确的观察方法都会抑制和转移儿童真正的艺术天赋, 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更多的让心灵感悟起主导作用。展儿童的感知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是美术活动不可替代的优势。幼儿时期的视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儿童天性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培养

绘画源于儿童的内心世界, 是其心灵的图像符号。儿童绘画往往反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思维。绘画承接着儿童与外部世界。无论处于哪一阶段, 涂鸦期或象征期, 原创儿童美术作品的独特视觉语言更能呈现艺术的本质精神.儿童呈现出的种种艺术才能, 能深刻地打动我们的内心世界, 这些画超越我们在大学所学习的通过艺术技能所展示出的作品, 儿童绘画更真实、生动, 更具有感染力。儿童绘画也同时反映着儿童心理成长的趋势, 同时也是对儿童身心成长的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儿童画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理性, 又不能用正常的思考逻辑去加以推理, 可是却展现了一个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相互交织的丰富世界。这两个世界也只能在儿童的想象中才能够真正地加以沟通, 一个真实的儿童世界, 是一个没有固定界限的、任由想象力去驰骋和链接的世界。”

孩子是纯真的, 不去迎合他人绘画作品的个性正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他们的想法和表现是纯真的、自由的。正是这种纯真造就了孩子思维的无边界。我们应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天性, 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让儿童画心中的画。

首先, 要鼓励儿童把绘画看作一种游戏。喜欢游戏的是儿童的天性之一, 在游戏过程总他们体会不到负担, 并能享受游戏中的乐趣。

其次, 教会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的喜怒哀乐的表达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与人沟通。

再次, 让孩子有物可画, 有感可发。我们要让儿童画出心中的画, 但如果孩子心中无画, 也就谈不上画出心中的画, 所以要让孩子有机会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受。儿童是自然之子, 回归自然中会充满活力。当他们将这种情绪带入到绘画中时.相信他们的画面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最后, 对儿童的绘画进行积极的评价。儿童的绘画有着与成人美术无法比拟的天真烂漫, 即使有些作品在成人看来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可笑, 但他们更有想象力。而绘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要用赏识的眼光肯定、赞许他们的画。体会他们的天真稚拙, 尊重他们的创作, 使他们受到鼓舞, 树立自信。体验成就感。

让美术教育充满童味, 这正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 张扬儿童天性, 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习中发展潜力, 健康成长。

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也曾说过:“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最美的艺术就是从孩子情感中真情释放出来的作品。”所以让我们一起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发挥、自由想象、自由创作的空间, 让儿童画出心中的画。

摘要:本文由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保护儿童天性的必要性, 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以及如何利用儿童原本鲜活、纯真的思维创建出更为科学思维上层建筑提出了看法。同时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改革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9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更加不会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从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开始进行胎教, 孩子出生后又抓紧启蒙教育, 孩子长大后更是这个兴趣班, 那个培训班的上,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落人后。但是, 辛苦付出的父母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孩子的误解和埋怨。据调查显示:对父母不满的少年儿童达到90%。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究竟我们的家庭教育失落在哪里?究竟我们的家庭教育出路在哪里?

一、包容教育

前几天看了周弘先生的《给父母们的50 个忠告》, 我深刻意识到现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是父母不想教好孩子, 而是父母不懂得如何去教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无可厚非, 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人头地。但有些父母由于希望孩子成才的希望太过迫切, 常常不顾孩子本身的能力、兴趣、意愿, 强制孩子学习。很多家长把学习成绩当成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 还常常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请家教、学奥数、补英语, 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兴趣, 最终孩子由于失去自我支配空间的能力而出现厌倦学习、厌倦父母的心理, 这无异于拔苗助长, 从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另外, 父母之间盲目的攀比也是今天家庭教育失落的原因。长此以往, 很容易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孩子总是听父母说某某比自己强, 不由得对自身能力产生质疑甚至于失落, 从而引起自卑心理;二是孩子对父母口中那个比自己强的某某产生嫉妒心态。无论是自卑心态还是嫉妒心态, 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周弘先生的女儿婷婷是个因注射庆大霉素而致失聪的残疾人, 他却坚信女儿的身体里有不输常人的潜能, 用无悔的父爱给婷婷坚定了信念, 让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周先生的成功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他就是他, 独一无二的, 对于他的缺点我们要包容, 对于他的优点我们要赏识。只有这样, 孩子才会自信、自立、自强, 才能挖掘出自身的能量。

二、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 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 每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 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小杰是我们班的后进生, 每次考试都稳坐班里倒数第一的位置。一次无意中与同学聊天我了解到如果小杰考100 分, 小杰的爸爸会打他, 考零分反而什么事儿都没有。听后我大吃一惊, 到底是对孩子失望到何种程度, 父母才会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啊。其实小杰的脑子并不笨, 只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并且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后来我与小杰的父母进行了交流, 谈到孩子, 小杰的父母一脸无奈, 说道:“以前对小杰的学习还是很关心的, 他需要什么我们给买什么, 不懂的也教他, 对他进行辅导, 可学习就是没有起色, 很是失望, 后来久而久之就不管他的学习了, 也许小杰天生就不如别人吧。”我说道:“小杰还是个不错的孩子, 在平时班级的大扫除工作中, 他都很积极, 并且他一点都不笨, 我们必须发现他的闪光点, 积极给予鼓励, 并且利用小杰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 他还有救的。”听了我的话, 小杰父母的神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仿佛看见了希望。在后来的学习中, 我积极发现小杰的优点, 即使很小, 也及时地对他加以肯定。从此, 小杰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父母又重新对孩子有了信心, 班里的同学也对小杰刮目相看了。

三、以身作则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父母, 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 哄哄骗骗就过去了。殊不知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 父母的一次言行不但可能会被他们牢牢记住, 甚至还会影响一生。比如, 有些父母常常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事后又不兑现承诺, 久而久之, 孩子不但会对父母失去信任感, 而且自己也会遗忘诚实的可贵。另外, 父母的其他一些行为也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 在我的班里就有这样的家长, 孩子的父母都非常好赌,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做好晚饭, 还没等孩子吃完, 夫妻俩就携手走进小区的棋牌室里打麻将了, 临走时还教育孩子要在家认真完成作业, 好好看书。试问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如此的自觉性?如果真是这样, 孩子还能称作孩子吗?成年人都没有自制力, 还能要求孩子有吗?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儿童行为的受暗示性很强, 他们非常容易模仿在自己心目中有威信的长者的行为, 尤其是父母、老师的言行。家长应先重视自我教育, 父母必须先孝敬长辈, 才能要求孩子孝敬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凡是不允许孩子做的, 自己应该带头不做, 使自己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带领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总之, 我认为只要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并因材施教、以身作则、不溺爱孩子, 并经常与孩子沟通, 与老师配合, 就一定能够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摘要: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俗话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自我定位, 家庭教育路在何处, 这是人们现在迫切需要理清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包容赏识,以身作则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10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展,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艺术教育已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中, 但怎样使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呢?近年的研究表明, 人们已经认识到通感是人们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 相互映照, 从而渲染并深化作品的意境的一种修辞法。而在艺术教育中恰当地使用通感, 不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而且能提高其审美能力。

在目前的研究中, 将通感用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还很少, 但在教育实践中, 通感的运用已然存在。本文将首先对儿童的通感和表现进行梳理, 从而结合通感与儿童艺术审美的特性, 在活动案例中分析总结通感对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一、儿童的通感及其表现

从儿童认识的发展阶段来看, 审美心理反应应该萌发于感觉运动阶段的第二个子阶段 (出生1个月之后) , 因为该阶段的婴儿视觉已经聚合, 手、眼、口的协调能力, 视和听的协调能力都在发展, 婴儿已经能够通过视、听两个渠道吸收同一物体的信息。相关研究表明, 婴儿从一开始就通过多通道方式对世界进行着感知 (Meltzoff, 1990;Spelke, 1987) ;4个月大的时候, 婴儿的视听觉已能够进行很好的协调;7个月的孩子通过一些形式来整合情感表达, 如将高兴或愤怒的声音与说话者的适当表情对应起来 (Pickens, 1994;Soken&Pick, 1992) 。儿童是以触觉、味觉、嗅觉、动觉等身体感受接受实用品的软硬、轻重、动静, 用视觉、听觉接受声音、色彩、形状等具审美特征的刺激物。其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两个阶段来看:

婴儿期 (0—2岁) 阶段

由于婴儿的语言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因此, 这一阶段的婴儿还不能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知, 而是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如:婴儿躺在摇篮里注视床上色彩鲜艳的玩具, 倾听成人的歌曲或乐曲声, 先是“寻声追物”, 之后如果有同样的视觉、听觉上的刺激, 则会表现出喜悦的神情, 甚至以手舞足蹈表达自己的快乐。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 他会在听到成人唱歌时不由自主地扭动身躯, 能跟着成人的音乐拍手、跳跃等。看到成人的微笑, 他们也会感觉到愉悦并用挥手、大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表达自己。

学龄前期 (3—6岁) 阶段

在这一阶段, 幼儿开始走出家庭, 进入幼儿园。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和自然, 有了更多的审美感知对象。此外, 幼儿的语言系统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而且视、听、触、味、嗅各感官的功能也开始得到完善。他们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感, 并且也开始接触一些特意安排的艺术教育活动。因此, 尽管幼儿在他们的生活中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但是大多数的记录则出现在幼儿教师对活动的记录上。如:

案例一:

大班幼儿在欣赏毕加索的《梦》, 当看到橘红色的椅子时:

幼儿1:橘红色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们睡觉一样。

幼儿2:像被子一样的感觉, 很暖和。

这里, “橘红色”的色彩刺激使幼儿产生了温暖的感觉, 明明是视觉的刺激但是却产生了触觉上的感受——像被子一样, 睡觉 (躺在被子里) 一样——暖暖的, 就是一种视觉引起的触觉上的通感。

案例二:

给幼儿听《拔根芦柴花》和《勇敢的苏格兰》两首不同曲调的歌曲, 之后让他们进行美术创作, 幼儿基本上都在前者轻快、活泼、鲜明、富有弹性的曲调下, 画出了柔美、活泼的线条, 而在后者铿锵有力的雄壮曲调中, 画出了刚直有力的线条。 (1)

二、通感的重要性分析

幼儿艺术教育是将音乐、美术、文学作为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鉴于幼儿的特殊性, 要丰富幼儿的美感知识, 培养他们的美感能力, 应从发展敏锐的感知入手。因为艺术教育中, 音乐是听觉感知艺术, 美术是视觉感知艺术, 文学是视听共同感知艺术, 而舞蹈则是视听、动觉共同感知的艺术, 艺术活动的过程需要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因此, 通感对儿童艺术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一) 通感对儿童艺术欣赏的作用

1. 开阔幼儿的视野和听野, 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 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富有完整性和立体感。

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人类感官的发展, 它的产生是建立在五官的社会化基础之上的, 特别是视听感官的进化更是强化了人类的审美强度与审美意识, 但仅凭一种感官的感知并不能完整地产生审美感受, 视觉器官的眼睛只能感应光的强弱、物体的形状、颜色;听觉器官的耳朵也只能感知声音的大小、强弱、长短。这些都无法构成人与对象之间的欣赏关系, 只能说是一种生理基础, 反映一种生物性的本能。真正进入欣赏序列的是人的知觉能力, 也就是欣赏对象作用于人的器官, 经过传导系统, 传入人的大脑, 形成协同反应, 构成完形结构, 体现一种整体观念, 这才是欣赏的真正开端。通感正是这开端的契机, 因此, 在欣赏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通过通感可以调动视听觉之外的多个感官参与其中, 使幼儿获得视听之外的感官体验, 因此, 尽管幼儿只是看到了一幅画或听到了一首歌, 但是有了通感的参与, 他所产生的体验就有可能包含了味觉、嗅觉甚至触觉, 这也使得幼儿能更完整地理解艺术形象。如案例:

小班幼儿听完故事《小老鼠做蛋糕》之后, 老师问看完插图有什么感觉时 (2) :

幼儿1:漂亮的感觉。

幼儿2:还有小河哗啦啦的感觉。

幼儿3:有香味的感觉。

幼儿4:诱人的感觉。

幼儿5:美丽的感觉。

在这个活动中, 幼儿由教师通过讲故事了解了故事的情节。但是很明显, 小班幼儿的逻辑组织能力是比较弱的, 通过教师的讲述, 幼儿只是形成了对故事的某些情节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要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炼出对故事的完整感受是不可能的, 因此,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向幼儿出示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 这样, 幼儿所接收的信息就不仅仅是来自于听觉上的, 还包括视觉上的。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 越是向低年龄儿童呈现的图片越是具有颜色鲜艳、人物形象夸张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多感官的刺激使得幼儿对整个故事产生了相对完整的感受,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里, 幼儿的回答充满了诗一般的美感, 你可以从中看到听觉上 (哗啦啦) 、视觉上 (漂亮) 、嗅觉上 (香味、诱人) 的不同感受, 这就是通感, 它使幼儿对故事和图片的审美感受不仅仅停留在听觉或视觉的感受上, 而有了上述多种感官体验。

2. 通感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 使之对艺术形象进行联想, 以取得审美活动的最佳效果。

通感, 包含了不止一种感官的参与, 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连锁反应, 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某一器官所产生的复合感觉。这就使得审美感官立体化, 不再仅仅是二维空间, 而是存在大量的空白的可供发挥的空间, 这能刺激想象、触动通感的产生, 继而通感带来更多想象, 二者的相互配合使幼儿拥有更大的审美空间。

幼儿在充分的联想、回味中, 获得美感享受, 审美情趣也由此得到提升。而想象与通感的结合, 使幼儿能从悠悠情思中升华对艺术形象的感知, 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情感。如孩子们在欣赏唐诗《春晓》时, 他们不仅聆听到了诗词铿锵有力的优美韵律和节奏, 还再现了原有的审美经验, 似乎听到了鸟叫声、下雨声、刮风声, 似乎看到了花瓣纷落的景象, 由此感受春意绵绵的气息, 产生一种整体美感。又如案例:

幼儿在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 (法国, 亨利·卢梭的油画) 时 (3) :

幼儿1:我喜欢这些绿色, 我感觉它一直在往上长。

幼儿2:绿色很有生命力, 很愉快。

幼儿3:绿色和这些树很凉快, 很舒服。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 对名家名画的欣赏已被作为儿童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题材。但是, 教师也会选择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的、在构图和线条上更具有想象空间的一些作品, 原因显而易见。如上所述, 由于幼儿的认知特点, 他们对色彩在视觉上产生的刺激比成人更具有敏感力。在这幅作品里, 油画中大片的绿色给幼儿很强烈的视觉上的刺激, 柔和的颜色不仅使他们产生了愉快的感觉, 而且让他们看到了生长, 体验到了舒服的触觉感受。通感在这里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 使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绿色的森林表象, 还看到了他们的明天 (一直往上长) , 更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已经站在了绿绿森林的树阴里, 而有了“凉快”的感觉。因此, 他们所获得的艺术感受没有停留在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层面上, 而是随着通感引起的联想到了更远的境界。

(二) 通感对儿童艺术创作的作用

1. 通感能有助于幼儿全面感知世界, 使之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 增强主观感情世界的艺术表达能力。

一切的艺术都源自生活, 幼儿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只有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艺术的表现。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 通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此, 诗人郭风就曾经强调:“到生活中, 要开放‘五官’, 要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方面的感觉器官统统开放起来, 观察周围的人和物, 以至领略自然的各种声、香、味。” (4)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 而现实生活是丰富复杂、多姿多彩的。

对于幼儿, 通感更具特殊意义。幼儿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形象认知, 并逐渐形成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素材。在生活中, 色彩对幼儿产生了视觉刺激, 幼儿便会去产生用手触摸的“冲动”。最常见的就是当幼儿看到色彩鲜艳的花朵时, 总会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摸花瓣, 以期得到色彩与触感的统一认知, 似乎只有这样, 他才真正认识了这一颜色的花。幼儿在获得视觉与触觉的感觉经验的同时实际上产生了两感官间的互通, 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相应的感觉经验的储备和认知的储备。由此, 我们看到, 实际上通感使得幼儿在感知体验生活时, 能从更细微处去认识事物, 发现美。而他们从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 对幼儿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幼儿看到小伙伴欢快的唱歌、跳舞, 在之后所进行的创作中, 他就会选择明亮的色彩来进行描绘。这实际上说明了生活的体验让幼儿产生了更强烈的创作的主观愿望, 而通感使得幼儿更明确地表达了这一创作愿望。如:

在一次中班“认识小手”的活动中, 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画下来, 并且要说出自己小手的特点。不多会儿就有一小组发生了争论, 经过询问得知一位小朋友把她的小手涂成了一片蓝色, 其他小朋友一致认为这样不好看, 这位幼儿告诉教师说:“我的手很冰, 像下雪一样。”

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对色调的基本认识, 他们知道了冷暖色调, 能够用色彩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在这次艺术创作中, 小月按照老师的要求创作自己的小手, 为了表达出小手的“很冰”的特点, 她选择用蓝色作画, 并且用了“像下雪一样”的生活体验解释她的作品。分析这一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蓝色 (视觉) 与很冰 (触觉) 变成了对同一个感受的表达。我们很自然地接受了, 却没有进一步考虑两个不同感官上的感觉为什么可以互相形容呢?答案当然是通感。这里, 正是因为视触通感使得幼儿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

2. 通感能使幼儿的艺术创作富有多样性。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一个艺术形象的表达, 需要幼儿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再借助其他材料的帮助来完成。通感是多种感觉综合的心理活动, 它能够突破个别感觉的局限性和机械性, 丰富和深化感觉经验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能够产生异乎寻常的审美效应。

一般的感觉由于各个感官各司其职, 有专门分工, 因而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呈现一种单一状态, 而通感却是外界事物作用某一器官所产生的复合感觉。可以看出, 通感中调动了更多更细腻的感官感觉丰富人的知觉、审美世界。它既引起了心灵的悸动, 又拓展了审美的时空维度, 延续了审美感受力, 同时, 使其使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我感受。儿童可从不同的色彩、线条的排列中感受到节奏和旋律, 并与节奏旋律相类似的音乐进行匹配, 也可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去体验文学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儿童能在色彩、构图、旋律、节奏之间感受到不同的或相同的情感模式, 用明亮的色彩表达明快的乐曲声等。如案例 (5) :

音乐欣赏活动《轻快与沉重》中, 教师准备了两首音乐, 一首节奏轻快, 另一首比较缓慢。听完音乐后, 教师问幼儿除了用颜色和图形表现音乐外,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幼儿1:我听到欢快的音乐, 那条红色弹簧线好像我和小朋友搭的火车在跑。听到沉重的音乐, 我就用蓝色的点线代表火车跑到黑黑的山洞里。

幼儿2:粉红色的螺旋线是我们手拉着手在绕圆圈跳舞。紫色的射线就是跳得很累, 想休息, 但停不下来, 我就不高兴, 所以我用了锯齿线表示。

幼儿3:我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很优美, 所以我用弹簧线来表现, 它们不是非常密集, 因为我觉得音乐比较慢。这段音乐让我想到了妈妈在对我温柔地说话, 我也用了一些螺旋线来表现我的感觉, 就像妈妈不停地和我说话一样。

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已通过“耳”产生了听觉上的感受, 信息在刺激幼儿听觉域的同时引起了视觉、触觉等感官域的反应, 从而产生了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 即发生了视听通感和听触通感。于是, 幼儿有的选择了“红”、“粉红”的暖色调来表示快乐, 有的用不密集的“弹簧”来表示舒缓, 而有的用“蓝色”、“紫色”的冷色调来表示沉重等。在对同一现象的表达中, 幼儿由于产生不同的通感而出现了多种方式的表达。从这样的表达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幼儿已然能较好地把握住对艺术形象的理解, 并能更充分地表达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三、结语

由于儿童具有其认知特殊性, 所接受到的信息都以五官感知的为主, 而通感作为各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 对儿童感知艺术、表达艺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 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各感官, 那么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

通过对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重要性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悉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通感, 从而提升开展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 使儿童获得有效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3, 第1版.

[2]杨平.“联觉现象”与艺术教育[J].中国艺术教育, 2004.1, (1) .

[3]谭秀丽.论“联觉”——音乐形象再现中的审美心理结构[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2, 第2卷, (1) .

[4][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5]杨波.对通感作为修辞的阈限质疑——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一[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第24卷, (2) .

[6]杨波.艺术通感的生理—心理学发生探源——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二[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第24卷, (4) .

[7]杨波.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艺术通感特征解说——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三[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9, 第24卷, (5) .

[8]杨波.艺术通感:一种通觉性创造性的审美能力——艺术通感的审美阐释[J].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12, 第31卷, (4) .

[9]杨波.阐释涉险:以审美统觉破译艺术通感的密码——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1, 第25卷, (1) .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11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儿童教育;责任

本人就班主任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浅谈几点:

一、通过分析儿童行为表现来寻找教育者的责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是一个多能的操作者。他们能够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经过成人的鼓励和训练,孩子能够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服、穿鞋袜、系鞋带、扣扣子、带手套。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爸妈心中的“小太阳”,很多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被长辈包办了,以至于上了幼儿园穿衣裤、系鞋带这类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我园针对孩子自理能力差这一情况,在取得家长配合后,我们开展了“灵巧小手动一动”、“比一比谁叠被子最好看”等主题活动,开展了“编辫子”、“给宝宝穿衣服”等游戏活动,通过练习一双双小手真的很能干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真能做了。正确的儿童观应首先树立在被扣上许多帽子的儿童的正确态度上,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和一些自由自在的尝试。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不断地寻求自己的责任和教育对策,只有这样,教师所掌握的理论上的儿童观才能获得最初的教育和实践价值。

二、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知识

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是正确儿童观的核心内容。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行为规律。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发现,对新事物有极高的兴趣。教师不能代替孩子的感知、代替孩子观察、分析、思考。教师只能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分析思考。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创设好环境,投放所需的材料,引导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习,帮助孩子建构知识。科学活动认识沉浮,我请孩子每人拿一样东西,到乐园的戏水池做实验,让他们分组把物体放在水里,请孩子说出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会沉在水里,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说了出来。这时一位孩子说:“老师为什么轮船会浮在水面上?它是铁做的?”面对孩子的提问,我拿出准备好的铁块和轮船模型来。让孩子观察后说出铁块和轮船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铁块和轮船模型的相同点:两样东西都是铁。不同点是:大小不同,铁是实心的,轮船是空心的,铁的面积小,轮船的面积大,听着孩子们的总结我非常兴奋,孩子们你们真聪明!就是因为船是空心的而且面积大,面积大在水里的浮力就大所以船就会浮在水面上哦!轮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在孩子们操作、实验中就弄明白了。

三、尊重理解中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性。长期以来,好孩子的标准是文文静静,不惹事生非,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有些教师也往往试图把个性与此相悖的孩子纳入这样的模式和轨道,久而久之,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注意到这点。如课堂上,有些孩子敢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对问题的解答出乎意料,不按老师拟定的步骤程序去开展角色游戏和创造游戏,而是重新自己组织……面对这些似乎与老师唱对台戏的回答、做法,我们不但要及时肯定、引导,还应大力倡导,旨在发展其个性中的创新意向和独立性。在“逛超市”、“小小擂台赛”、“我是交通警察”等游戏活动是孩子自己选择内容,自己分配角色,自己开展游戏,有些简单的道具也是孩子自己准备的。游戏秩序非常地好,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发挥,还真有点今天我当家的感觉。尊重理解幼儿,发展其良好个性,还应包括:教师要善于从“坏事”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幼儿在移动花盆,便把他喊道一旁,他赶忙申辩:“我不是玩花盆,我在找蚯蚓。”孩子的话给我以启示,表面的坏事却蕴含了孩子难能可贵的好奇心和探求精神。因此,在教育他的同时也肯定了其好的一面。不然就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四、善于运用纵向比较激励儿童的成长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篇12

关键词: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养方式

人的心理发展有自身的逻辑性, 而心理问题却总是滞后的。在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 就已经开始关注儿童教育的重要性。颜之推说:“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以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很多研究发现, 儿童在成年后遭遇的情绪、人格等心理问题大多源于童年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

0~3岁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 处在关键期的各种能力发展快且易受影响。因此, 重视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养方式, 对0~3岁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1. 认知发展

周围的世界中有大量丰富而又具体的刺激, 这些刺激促使儿童认识和适应周围世界。刚出生的幼儿在听到熟悉的人说话时会停止哭闹, 3~4个月的幼儿听到轻快柔和的声音会表示愉快, 而对噪音则做出不愉快的表示。儿童会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儿童会对细小的物体感兴趣, 如在户外时, 经常去找西瓜虫、蚂蚁等。乳儿从4个月开始能区别色彩, 2~3岁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对鲜艳颜色的喜爱。5~6个月的幼儿开始逐步了解到物体各方面的属性, 1岁以后能认识物体的永久性, 3岁儿童能辨别形状相似图形的大小。儿童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 成人所接触的所有物体, 通常都是儿童感兴趣的对象。

2~3个月的儿童已经有了短时记忆。5~6个月的婴儿能从复杂的背景中分辨出妈妈的脸, 但离开一段时间后, 婴儿就不认得妈妈了。l岁的婴儿能再认10天前的事物, 并开始出现回忆。3岁的儿童可再认几个月以前的事物, 回忆可保持几周, 一般来说, 人不能回忆起3岁以前的事情。

2. 情绪情感发展

0~3个月的幼儿喜欢所有的人, 3~6个月的幼儿开始更加偏爱母亲,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和亲近。6个月左右以后开始产生分离反应, 12~18个月达到高峰, 这个时期的儿童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 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 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有了依恋, 幼儿才能获得安全感, 能在满足、坦然、愉快的基础上去探索外界环境。幼儿在对照顾者产生依恋后, 一旦分离, 将使幼儿产生悲伤、难过和盼望的情绪。母子分离早期还会导致儿童焦虑。

2岁多的儿童已经有了对人的亲爱、尊敬、同情、厌恶、愤怒等情绪, 并且已经具有使用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

3. 意志个性的发展

新生儿没有意志, 1~2岁的幼儿才开始有意志, 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目的抓远处的玩具, 摔倒时再爬起来。2岁幼儿在成人语言的指示下去完成一定的动作, 出现了坚持性的萌芽。3岁时, 幼儿各种好的意志品质 (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 逐步明显起来, 独立性开始增强。与此同时儿童消极的意志品质 (如顽固性、冲动性和依赖性) 也出现了, 表现为与成人的对抗或者冲动性。

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1岁前的幼儿没有自我意识, 1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的关系;2~3岁的幼儿, 能掌握代名词“我”, 也已经获得了主动接近客观事物的本领, 儿童的独立性逐渐发展。

二0~3岁儿童心理发展对成年的影响及教养方式1.0~3岁儿童言语动作的培养

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听到的语言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日后儿童语言发生的早晚与质量, 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给儿童丰富的言语刺激, 同时对儿童进行言语训练, 保证儿童长大后说话的规范化。2~3岁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当儿童正确的重复学习某些发音时, 家长要报以微笑或者鼓励强化儿童;与此同时忽略儿童错误的或者无意义的发音, 父母要避免出现叠词及错误词汇。

1岁左右的儿童坐和站有助于视野的开阔,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帮助他们向远的地方看望, 可以培养他们主动接触客观事物, 多方面认识物体, 促进思维活动的产生。儿童的爬行动作也会促进儿童言语发展, 爬行越好, 学习说话就越快, 认字和看读能力也越强。0~3岁儿童精细活动开始发展, 转身、搭积木等都可以培养儿童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0~3岁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华生认为, 儿童的情绪由家庭造成, 3岁的儿童全部情绪表现和倾向已经打好了根基。父母这时的教育会影响这些儿童将来是一个健康快乐、品质优良的人, 还是一个怨天尤人、睚眦必报的桀骜者。

如果这个年龄的儿童得不到母亲或者看护人的亲近, 他们的心理发展便会受到摧残, 甚至成年后会影响到智力, 导致性情粗暴、行为野蛮。家庭教养中持续受虐儿童成年后会有明显回避、反抗情感, 缺乏积极的情绪, 并且这种情感可能出现泛化:如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带有冲动性或侵略性, 以虐待的方式对待他人或者自己的下一代, 甚至有的儿童成年后会出现抑郁、压力失调等现象。家庭教育过于溺爱, 会导致儿童成年后任性、自私。而父母关系不和, 或者家庭婚姻失败, 也会破坏儿童的安全感。

0~3岁的儿童应尽量由父母、稳定的监护人亲自照看, 为儿童营造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并且父母要经常抚爱、亲吻儿童, 帮助他们形成温和、友爱和信赖的感情。还要发展儿童的同情心, 引导儿童羞耻心、嫉妒心等, 帮助儿童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方面, 父母应做好积极榜样, 言传身教, 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 尤其是当遇到挫折与困难时, 应以一种健康向上的方式, 管理自己的情绪, 积极解决问题。

3.0~3岁儿童人格的培养

对0~3岁儿童采取何种抚养方式,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人格养成。父母过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和否认会使儿童形成内向、退缩的人格特点, 并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不遵守规则和秩序。

3岁前家长要对孩子的错误或者无理行为说不。家长认为孩子在3岁前并不应该懂得大道理, 当儿童看到好东西都想归为己有, 什么事都想自己说了算时, 家长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极尽宠爱和满足。正是家长错误的认识导致孩子成年后任性、自私、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也受到影响, 家长无法对其进行教育。因此, 当孩子在这个时段对不满足的需求大哭大闹, 甚至用头撞墙时, 家长不打、不骂、不哄, 更不能走开, 而是看着他哭, 陪着他等他冷静下来, 然后单独和孩子一对一地进行交流。0~3岁的孩子要被培养与人分享的性格, 家长有意识地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让孩子学会为了要得到的东西付出努力。

三结束语

在0~3岁儿童的教育中,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促进其认识、情绪、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塑造其良好的人格特征。在0~3岁的儿童培养过程中, 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重视儿童的发展, 但同时不能时时处处以儿童为中心, 应该坚持原则, 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不能使儿童为所欲为, 保证儿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华红艳.0~3岁儿童家庭教育任务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 2013 (2)

[4]朱立萍、李升伟、赵炳富.对0~3岁儿童实施科学合理的早期家庭教育[J].科技信息, 2012 (5)

上一篇:大学体育生活化下一篇:铜铅锌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