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2024-07-27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精选12篇)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1

大数据时代,面对良莠不齐的各色信息,在成年人尚无法全面清晰判断的情况下,少年儿童如何择其优、避其短,提升媒体素养而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的“儿童媒介之旅”实践探索,说明体验式教育活动在提升儿童媒介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

实践:体验式教育活动是提升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为国家级的综合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中国儿童中心2010年开始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发出版了针对教师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教材和针对7岁~12岁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活动课程——儿童媒介之旅,并以“儿童媒介之旅”体验活动为实践基础,组织开展媒介体验系列活动,在提高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升儿童社会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实践探索。体验式教育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和积极参与,促使他们在体验中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并提升自我价值。体验式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少年儿童需求的活动手册

从少年儿童心智特点出发,与体验活动相配合,我们开发出“儿童媒介之旅”体验活动手册。这是一本集室内互动教学、媒体机构参观、媒介产品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手册。通过手册的使用,可以帮助儿童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媒介,掌握媒介的基本常识,了解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增强他们正确运用媒介的能力。在体验式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使用手册,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参加体验,通过绘画、摄影、游戏、展演、亲临探索、制作媒介产品等手段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甚至是幻想都记录下来。教师在教育活动后引导孩子们讨论、说话、练笔、作文、展示等形式的反思,使体验不只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孩子们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图片、照片做成PPT或做成小画报,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是对体验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在互相的启发下,孩子们可能会产生新的感受,因此这还是一个再体验的过程。此外,还通过有趣的形式将体验场所的背景知识简介、主题扩展等融入手册中,供孩子们在活动后进一步阅读与探索。

2. 整合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媒介之旅活动搭建体验平台

中国儿童中心牵头整合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在信息时代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多样的媒介活动场所及体验机会。这些选择的场所和合作单位不仅仅与媒介息息相关,更有适合少年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和设备,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技馆、光与声音的科学馆【索尼探梦】、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影视大世界、蓝天城职业体验馆、佳能影像乐天地等,这些领域涉及传媒研究、声光电、影视科技、媒介职业体验等,能够发挥社会传媒机构的教育功能,为开展儿童媒介体验活动奠定媒介资源基础。

比如,光与声音的科学馆【索尼探梦】集中展示了声、光、电等媒介的技术和原理。馆内现有的儿童参与式活动包括:“探梦实验室”动手做实验、小制作;“VAIO创作室”完成照片拍摄及后期处理;在摄影师带领下到户外用SONY产品摄影摄像;“探索与发现”展区的“声音之韵”与“光影之绚”的展览内容也能很好地展现媒介知识。场馆活动设计重点在了解声光电原理的同时,利用SONY产品体验先进的媒介技术并完成媒介作品的制作,为培养少年儿童对媒介科学的浓厚兴趣提供了一个能够亲身体验的媒介科学场所。又比如,中国科技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其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鼓励少年儿童动手探索实践,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科技馆的“科学乐园”主题展厅特为3岁~10岁儿童设置,展厅以儿童成长需求为本,展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科技内容,采用以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鼓励儿童亲身体验、积极思考。在创意工作室、表演活动室及多媒体活动室定期举办面向少年儿童的动手制作、创意搭建和趣味实验活动。特别是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特效电影可以带给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媒介体验。

3. 通过媒介之旅活动,让少年儿童亲手操作媒介设备,制作媒介产品并传播自我

少年儿童通过参与体验活动在情境中亲身感受,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情境中的事物,受到多感官的强烈的刺激,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体验。当前,视觉广告、动漫艺术、各种影视剧充斥着少年儿童的世界,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电子媒体对许多少年儿童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看电视或影视剧耗费大量时间,越来越少与父母沟通、与外界交往,把自己封闭在媒体的“自我”之中,成为追星族,盲目模仿虚幻人物,沉浸在影视剧营造的虚幻空间里,思想、感情沉浸于传媒内容,分不清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甚至有模仿哈力·波特或孙悟空等影视虚拟人物直接从高空或楼上跳下造成伤亡的惨剧发生。体验式媒介之旅让少年儿童到影视大世界、电视台等媒体机构走访参观体验,通过影视特技活动体验、了解电影制作原理、感受电影世界的魅力;走到幕后看电视,将影视剧的幕后故事呈现给孩子们或通过偶像剧、真人秀等模拟活动,了解电视背后的花絮;来到影视魔法屋,在体验梦幻般的魔法世界的同时,也领略到神奇的魔幻行为原来是通过艺术手段处理后得到的影视效果;经过学习鉴赏广告、影视剧中的真实与虚假,了解其制作背后的故事,揭示荧幕背后的奥秘,明白影视王国为什么如此神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现场情景引导,帮助孩子学会理性分析媒介内容,并加入亲手操作环节,为影视作品配音,拍摄自己的微影视,录制自己的MV, 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媒介作品,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在学习体验中分清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提升影视鉴赏能力和运用媒介的能力。

成效:体验式教育活动全面有效提升儿童综合素质和能力

1. 培养与提升社交合作沟通能力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城市生活条件和复杂环境的影响,儿童之间的交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长期独处易造成交往障碍,形成孤癖、不合群的性格。参加媒介之旅体验活动的少年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因参加活动组成一个临时集体,他们在参加活动中有分工、有合作,本身就是儿童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如儿童媒介之旅系列活动之“绿色网络乐享童年”亲子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文明绿色上网、增加户外体验活动,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包括亲子竞技游戏、节能环保实践活动、亲近自然绘本阅读活动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探索自然、发现奥秘、与社会沟通的天性,吸引孩子们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再如,媒介之旅之“小记者初体验”分组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有了当小记者的体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诸如此类的体验式教育为校外教育活动注入了活力,通过实践体验,使少年儿童具有探索的行为和态度,能正确看待失败,学会共同讨论,引导小学生交往和语言发展,从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遵守规则,有效打通校内外教育中所积累的知识体验,提升孩子与人交往和沟通的综合能力。

2. 培养与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少年儿童首先存在的是选择的问题或者说选择的困境。如何正确利用媒介,又如何理性对待媒介,都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培养人们理性运用媒介的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体验式教育的“媒介之旅”系列活动,在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孩子对于媒介世界的基本认知,在了解的过程中增强甄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不再一味只知接受。如,媒介之旅之多姿多彩的游戏王国,“换个角度看网络、电子游戏,做它们的主人”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对于社会和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电子游戏背后的制作规律,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转变和调整学生对于网络、电子游戏的认知。又如,媒介之旅之魔幻特技王国,孩子们在对影视制作中使用的蓝绿屏技术、改头换面化装术、表演捕捉技术学习后,开展了“我的创意无极限”活动。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想象中的场景、制作3D魔法眼镜等,在创意体验中对影视作品中用声、光、影、音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影像世界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明白了演员为什么可以轻松做到“飞檐走壁”“腾云驾雾”。这种体验培养他们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教会他们以批判的意识和眼光对待媒介信息,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假与好坏,有效抵制低俗媒体和有害信息,使他们成长为拥有“媒体智慧”的人。

3. 培养与激发创意创新思考能力

如果总是接收那些只讲娱乐、通俗、快餐和游戏成分的媒介信息,很容易对少年儿童的创新思维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思维的简单化和平面化。就媒介的实质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且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认知和学会运用媒介也就成为一个激发创新灵感和创新意识的有效平台,只有保持创新的思维,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媒介,使媒介为我所用。如媒介之旅之动漫王国,让那些“少年儿童探险家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动漫工具,从而发现只要拥有了创意,任何材料都可以制作出好看、有趣的动画片,将孩子们从单一的动漫观看者转变成动漫创作者。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少年儿童通过了解这些工具的特点,结合各自的创意和故事,巧妙地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讲出自己的故事,在掌握媒介基本技术操作的基础上真正学会建设性地使用媒介内容。

从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的“媒介之旅”体验式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体验式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亲身参与其中,远比空洞的说教使其印象更为深刻、体验更为丰富、理解更为到位,更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所以,体验式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和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2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附后),小话筒一个。

2、会唱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本领很高兴,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绍。(教师做自我介绍:我叫胡丰亚。认识你们真高兴。)

2、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师: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教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可是,自我介绍时有些信息可以告诉你们,而有些信息老师不方便告诉你们噢!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师:刚才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

4、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5、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下来(可以画画或做记号),然后对照着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来介绍自己(提供话筒),幼儿集体鼓掌。

3、师:客人老师也想认识你们,找个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介绍好了请客人老师在纸上贴颗红星)。

4、师: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通过你们的自我介绍认识了你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气温温度计一个

2.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提问:“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

活动反思: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水的宝贵。

2.能积极设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乐意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3.通过设计标志,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圆形白纸若干,勾线笔若干,图片若干,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播放水流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水)2.师: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用吗?(可以引导幼儿从人类、动物、植物三方面讲)教师总结:(水的用途)我们喝水、洗澡、洗手、洗衣服都要水,洗衣洗菜、饲养牲畜、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都要水;因为有水,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喷泉,可以坐船出去玩。

动物也要喝水,要用水洗澡。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水。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物和植物也需要水。

3.欣赏冰箱和冒热气的锅的图片,了解水的固态和气态。

师:我们刚刚说的水都是液态的,那水还有其他样子吗?

看冰箱的图片,师:冰箱里有水吗?在哪里?冰有什么用?

看冒热气的锅,问:这张图里有水吗?在哪里?其实锅上面冒着的热气其实也是水,它叫水蒸气。冰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虽然它们和水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是水。

4.师: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人会渴死、动植物会因为没有水而不能存活……人没有水喝会活不下去,没有水洗澡会很脏,没有水洗菜、食物会很脏。动物没有水喝,也会无法生存下去。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没有了水,我们再也看不见美丽的大海,灿烂的喷泉了。

(二)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启发幼儿积极构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师:现在有很多水都变脏了不能用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变脏的水给我们的地球带来的危害吧。(看视频)2.师:我们的水在不断的变脏、受到污染,我们怎么保护它呢?(不向河道里乱扔垃圾,不向河道排放工业废水,加强水资源的管理……)3.师: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水是不是用不完呢?

4.师:既然水是有限的,那我们就要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水?(围绕幼儿园、家庭两个方面来说)幼儿园:

关紧水龙头;洗手时水开得小一点;喝水时不浪费水;不玩水;家庭:

1.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洗青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下雨的时候用盆和桶接水,存着以后拖地洗车用等。

2.刷牙:用口杯接水,用剩下的水来洗刷衣物。

3.洗衣: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投放适量。

4.洗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5.炊事:先用纸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再洗涤;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6.洗车:用水桶盛水洗车;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7.马桶水箱:可以往马桶水箱中放入一个装满水的500毫升水瓶,每次冲水就可以减少水量。

8.一水多用法:先用清水淘米,淘完米后用淘米的水洗菜,洗完以后用洗菜的水涮拖把,涮完拖把以后用涮拖把的水冲马桶。

(三)设计节水小标记,为节约用水出一份力。

1.师:我们一起了解了很多的节约用水的好办法,你们学会这些方法了吗?我们国家也十分重视节约用水,为此设计了一个节约用水的标记,一起来看一看。

2.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为我们班级的卫生间设计一个节水标记,提醒班里的小朋友节约用水。你会怎么设计呢?(个别幼儿发表意见)3.师:那我们就围绕关紧水龙头这个主题来设计吧。

4.幼儿自由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5.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他们设计的节水标记。

6.师:你们画得节水标记可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做一个节约用水、爱惜水的好孩子。现在,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的节水标记,贴到我们的班级里去吧。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了解水的现状,并学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爱水、惜水的好孩子。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帮助个别幼儿发展自己的长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长处,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活动准备有关故事的图片或投影片,磁带。

操作卡片:每人一张画有各种幼儿长处的小卡片。

老师与幼儿进行“你有什么本领”的谈话。

幼儿操作材料“我也有长处”。

活动过程依次出现故事中的小动物。

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有哪些本领?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启发幼儿知道每一种单位都有自己的长处。

第一遍讲述故事(分两部分讲述)。小动物都有长处,小河马友长处吗?我们来听故事“小河马找长处”。

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问:谁在哭,它为什么哭?小河马在各项比赛中都输了,心里感到怎么样?它伤心地说了什么?小河马有长处吗?他的长处是什么?

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提问:小河马为什么哭了,它说了什么?小河马知道了什么道理?

启发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的道理,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幼儿自己找长处并相互讲述。

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请幼儿将找到与自己长处的卡片,别的小朋友可进行补充,帮助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发现自己的长处。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长处告诉大家。

老师小结:小动物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小朋友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相互学习,做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等方法,感受到自己长大后身体的变化。

2愿意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感受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活动准备1 ppt课件。各类婴儿衣物、物品等,长颈鹿测量尺。

活动过程一、出示照片,引发思考。

1、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脚丫图片。

1你们知道这是小朋友多大时候的脚丫吗?那现在你们的脚丫有多大呢?

两个脚丫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说身体的变化。

三、出示长颈鹿测量尺,感受身高的变化,1幼儿和长颈鹿比身高,利用图卡记录比较身高的变化。

老师这里有一头长颈鹿,它也想和小朋友比比身高,谁愿意和长劲鹿比一比呢?

2、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四.讨论自己怎样长高长大的,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

交流:每天,是谁在帮助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辛苦吗?都是为我们做什么呢?

幼儿自由表达,我们应该给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五、扮演爸爸妈妈,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

1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

六、拓展延伸,出示幼儿由胎儿到上幼儿园的一组照片,回家让妈妈爸爸讲讲你长大的故事。

七、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

浅谈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3

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教师要为儿童创设温馨、舒适的教育环境。在班级环境布置时,可选择与儿童学画有关的内容,色彩和谐、明快,让儿童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可以引导儿童美术欣赏,如美术展览,无论是绘画、工艺画、民间艺术品,都要选择孩子能听懂的、喜欢的来看。带学生看时,教师不要讲得太多,可让孩子边看边给他们提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正确的地方及时肯定,谈错的地方给与纠正。

其次,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根据这一说法,在小学低年级逐步培养孩子手工活动兴趣,从正确那笔、正确使用胶水、江湖、小剪刀等工具到正确掌握这只、捏泥、剪纸、粘贴的基本技能,培养孩子手的控制能力,促进小肌肉发育和收眼协调能力。在教学视时,选择彩纸、黑白卡纸、水粉颜料、毛笔、棉签、树皮等材料、工具,采取贴与画、剪与折、撕与贴,拓印、纸工、泥工、版画等绘画手段,贴近孩子生活,有趣,制作方便,产生了最佳的美术效果,深受孩子欢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动手动脑,得到施展自己特长和才能的机会。

再次,采用童话、童谣、儿歌、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和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觉得老师讲的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一、故事激发法

故事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吸引和感染儿童,是向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把历史、自然、数学、天文等知识寓于故事之中,在谈古论今、畅述天南地北的过程中激发儿童对天上、地下、动物、植物、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兴趣;此外讲故事要注意内容地选择,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利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并力争讲的富于感情,这样可以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

二、巧用游戏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活动,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儿童的兴趣,游戏是最佳的手段,我们要根据需要,有目的的指导、参与儿童的游戏,使儿童在玩的同时,掌握许多必备的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探索兴趣,另外因为孩子年龄偏小,他们对有兴趣的事情,开始往往只凭好奇和热情。因此,要及时引导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兴趣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是我们做老师的大忌。

趣:低年级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深刻印象,值得品味,回味无穷。

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新意,学生觉得新奇,有乐趣。如想象画《一头怪兽》,要求孩子设计与众不同的动物:在天上飞,水里游,还是地上跑,有什么特异功能?跟别的动物有什么区别?通过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心中储藏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想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天赋。

惑:低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既有启迪又有思考余地,自己能提出问题,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表扬法

学会鼓励孩子,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总是“打击”孩子,有可能会摧毁其求知欲。不少实事表明,鼓励表扬是促使孩子认真学习,强化孩子良好行为的最有效的手段,孩子们的言语和行为受到成人的赞扬,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儿童产生愉悦、满足的情绪,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处罚,处罚孩子会带来不少的消极情绪,也会使孩子和老师对立,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同时,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达到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

四、扩展视野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特殊兴趣,这需要有心的父母和去发掘,扩展视野对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比如,当发现孩子遇到一些令他的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就应该马上鼓励他们去探索。儿童是好奇的。好奇心是儿童兴趣的出发点,儿童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注意接近、探索这些事物,且会追根问底,一旦他所关注的的事物使其不断得到愉悦和满足,那么儿童就有可能将最初的好奇心变为持久的兴趣。因此,当我们发现儿童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要及时地引导他们,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家长们千万不要显的不耐烦,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们求知的萌芽,家长们要耐心面对,千方百计给他们展示事物之中隐藏的“秘密”,或为其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把儿童置身于疑问之中,让儿童被一些不解之谜所吸引,启发他们积极探索以发现事物自身的趣味性。也可以在解释儿童提问时,给他们展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一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自然进入兴趣阶段。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4

然而, 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 本身即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因此,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也同样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作用, 有以下四项, 我们分别进行研究探讨。

一、陶冶情操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一项重要作用, 是陶冶情操的作用。

所谓“情操”, 是“对客观事物的持续稳定的情感倾向和坚定而持久的行为方式的综合。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与人的世界观和文化修养关系密切。比一般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概括性和倾向性。在汉语日常用语中, 情操指情绪与坚定的行为方式的结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抒情性是基本体的审美特征之一。我国西汉时的《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也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 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匈牙利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同样认为:“……音乐是不假任务外力, 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 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 放射光芒。”

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 可以使孩子们在自娱自乐中感悟到音乐的情感, 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和教育效果。例如, 教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 会使孩子们热爱中国共产党;教唱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会使孩子们孕育起革命的纯情。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

二、净化心灵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二项重要作用, 是净化心灵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心灵天真无邪, 如同一张白纸, 不能受到污染。而音乐教育正好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最为有效的路径。通过音乐教育, 使孩子们感受到人性美、人情美、艺术美、生活美、道德美, 可以净化并塑造美好的心灵。例如, 教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可以增强对母亲的亲情;教唱歌曲《新疆好》, 可以增强对母亲的亲情;教唱歌曲《新疆好》, 可以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可以增强做好人好事的热情;教唱《歌唱祖国》, 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西方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 都十分注重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的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 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理想、期待, 等等, 通过艺术欣赏都可以得到完成和满足。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生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 在这种时刻里, 人会感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 他列举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音乐乐曲时产生的这种“高峰体验”的例证, 认为“高峰体验”就是人处于最佳精神状态时并感到最大快乐得到实现之时, 也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的审美最高境界。

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 可以使儿童们的注意力、感知力被吸引到音乐艺术之中, 在享受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心灵得到净化。

而在这种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又可以使儿童们互相友爱、加强团结, 增强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三、美化人格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三项重要作用, 是美化人格的作用。

所谓“人格”, 在心理学上又称“个性”, 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格倾向性, 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另一个是人格心理特征, 指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选择;人格心理特征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个人特征。人格倾向性与人格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 使人的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各不相同, 便形成了不同的人格。这种不同的人格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具有某种特点上, 而且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现象, 而是本质上人的一种社会物质。”因此, 对完美人格的塑造, 要从娃娃抓起。

而学前音乐教育, 正好是美好人格的有效路径。通过音乐教育, 可以使儿童们培养起良好的兴趣、信念, 也可以培养起优秀的音乐能力、艺术气质、美好的性格, 从而使儿童的人格更加美好。

四、培养智力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四项重要作用, 是培养智力的作用。

无论是音乐表演 (演唱、演奏) , 还是音乐欣赏, 都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 也是一个培养智力、开发、创造力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兴起了一股“音乐胎教”风, 认为人的兴趣、智力等, 可以从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 并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这种“音乐胎教”, 涉及到艺术教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医学等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依照西方现代的格式域心理学美学理论来分析, 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 都是物理力、生理力、心理力的“三力合一”。

的确如此, 通过学前音乐教育, 可以培养儿童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使他们更加聪明、更加睿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上许多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学, 都从学前时开始, 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革命导师列宁, 4岁时就学会弹钢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 也从学前时就学会拉小提琴和弹钢琴, 他特别喜欢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作用。在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长时, 为了庆贺, 他曾举办了一个家庭个人音乐会, 他在会上大展其音乐之才。他曾公开讲过:在音乐领域内他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 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 也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因此才在科学领域内取得了许多成果。

综上所述,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四项——陶冶情操的作用、净化心灵的作用、美化人格的作用、培养智力的作用。这四大作用构成“四轮定位”的格局, 共同支撑起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辞海 (缩印本)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1198.

[2]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30.

[3]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239.264.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活动方案 篇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问题背后是中国农民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农民的关心还远远不够。关爱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甚至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常言道:儿童的心灵是一块可以随意耕作的沃土,种下跳蚤,决不可收获龙种;种下冷漠,决不可收获美好;种下失望,决不可收获希望。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理学院在 2007-2009连续三年,响应国家政策,结合粤西农村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调研状况,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各式各类的调研、帮扶、宣传、支教等活动,并了解到农村儿童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活动单位:共青团理学院委员会

二、活动主题:关注国家教育政策,探讨并初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三、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对粤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方面进行调研,推进粤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给留守儿童提供真情服务,我院在前三年的调查基础上,加强组织力度,扩大调研范围,深入到农村的中小学及各家各户,获取当地有关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力求从根本上把握粤西农村留守儿童区域特性,再结合本地区各方面条件和本院学生的专业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他们提供辅导和帮扶,以此为基础,形成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让他们得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探索出一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帮助的有效途径。

四、活动时间:2010年7月15日—7月22日

五、前三年调查经验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绩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4、生活上出现偏差。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农活、家务活增多。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5、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六、活动内容:

(一)探讨

(1).组织活动现场探讨

提前与当地学校与政府联系好,调查团展开活动系列。

活动A:学会自信——我是明星

活动前准备:要求每个同学在本次活动里必须跟大家分享一样东西:唱歌、跳舞、小故事、理想信念……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合作。

活动内容:

1、学唱《我是明星》这首歌(歌词略)

2、学生自由展示时间

3、总结,由学生说出自己从个中得到的收获。

4、队员们采访并录音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效果:

1.学会《我是明星-周华健》这首歌,能体会出其中歌词的意义;

2.每个同学均能抓住机会,在这次活动的小舞台上向大家展示自己;

3.学生彼此间的认识、了解加深,学生们的自信心得以提高。

4.学生在此次活动后可以更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他们的相关资料。

活动B:如何调整情绪

1、讲述一个案例

2、介绍正确调整情绪的方法

3、游戏:请大家把自己关于情绪的小故事写在纸条上,然后收集起来。再由每个同学各自抽一张小纸条,继续在下面写上建议或感想。最后把纸条收集起来,贴在一块留言板上,留作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活动效果:

1.同学们能够从课程中有所感悟,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并运用到以后生活中:2.通过游戏分享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并达到一种宣泄情绪的效果;

3.通过游戏同学之间彼此加深了解,懂得关心周围的朋友。

4.学生在此次活动后可以更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他们的相关资料。

活动C:手语舞蹈

以歌曲“感恩的心”的手语舞蹈为题材,分解歌词中的手语动作,让学生掌握这支舞蹈。

活动效果:

1.让学生与手语有了第一次的互动,为学生打开通往手语世界的大门,感受另一种沟通方式。

2.通过手语舞蹈,让学生见识及体验手语的优雅迷人。

3.向学生介绍聋哑人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爱心,提醒学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4.学生在此次活动后可以更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他们的相关资料

活动D:讲解自然灾害小知识。

主要以老师讲解,学生阐述自己看法的方式。增加互动,务求在活跃的气氛中让同学们深刻懂得在自然灾害面前应有的应急措施。

1.台风知识介绍(见附件);

2.地震知识介绍(见附件)。

活动效果:

1.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2.提高学生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能力。

活动E:体验团结精神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体验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系列活动过程和结束中,相关人员对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采访并录音。

(2).深入农村家庭内部探讨

在系列活动结束后,队员尾随该留守儿童到其家中采访其监护人及邻居进行深入探讨。

(3).采访老师及同学最终探讨

与事先约好的老师及同学交流,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等,进行最终探讨。

(二)结合前三年经验,向当地教育机构及政府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政府:

一是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开办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二是立法保护农民工子女异地上学的合法权益。应尽早完善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异地上学的政策,努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机制,着重解决外出打工人员子女急需在打工地就学等有关问题,并且使这种机制更加充满人性化。

学校:

一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四是班主任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同时还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

家长:

家长要努力承担起责任。父母毕竟还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是孩子教育问题的主要承担者。家长应该改变教育就靠学校这种错误的认识,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首先,要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学校联系,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最后,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注:在向家长提建议前,让他们倾听一下子女的心声(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已做好相关录音且留守儿童并不知他们的录音会被其父母听到),使其乐意地接受我们的建议。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2010年6月25日—7月14日)

(1)调研队确定调研地区地点,明确出行路线,并着手开始联系,考察。调研范围在化州、高州、信宜、电白,调研基地暂定各队长家乡。

(2)召开调研工作会议,商讨策划调研的具体方案,确定主题,确定具体调研方向及流程,拟订总体方案。

(3)确定调研人员,组建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并进行分组(必要时需分头行动)。让队员们相互熟悉,了解队员彼此的特点与优势,宣传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初步确定各队员的分工职责。对所有的队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出行安全意识,提高危险防范意识,学习暑期社会实践需要掌握的一定知识和技能。

(4)经成员集体讨论后拟订调查问卷并打印,同时确保可以搜集到相关资料。

(5)联系当地学校、政府、新闻媒体、村委会等,向他们简述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及具体安排,争取得到他们的最大支持,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6)经费预算(包括车费、实践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费、问卷调查打印费等)。

(7)准备备用药品。

注:7月8日—7月13日期间印制调研问卷,指派各队的调研基地及分配各队员任务。(由于在前段时间已经选拔了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人员,而且对问卷进行了相关的拟定、修改,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主要是分配各组的任务,并在13日下午3:00-5:00举行理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领队老师说明情况,注重质量,注意安全。)

2、活动开展(2010年7月15日—7月22日)

第一天: 出发

15日7:00,各队整队出发,到各调研基地扎营后向领队汇报情况,各实践队确定服务地区地点,明确出行路线,并着手开始联系,考察。

11:30-14:00,吃午饭、整理行李、休息。

14:30-14:20,与事先联系好的当地政府及村委会通信,说明已安全到达并预约明天的上门到访。

14:20-16:00,召开队员会议,详细研究并明确此次实践的相关任务、分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二天:接洽

8:00-9:30,走访当地政府,并向他们进一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具体方案及行程,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从中了解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的相关信息及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便于接下去的实地走访与考察。

9:30-10:30,走访当地村委会,同样进一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具体方案及行程,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了解更多有关于这个村子及附近村子的留守儿童情况。

13:30-17:30,深入各家各户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访问其家长或亲属了解更多有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方面的情况。

20:00-21:00,各队进行当天的总结,并与其他队交流经验并展开对新问题的讨论。

第三天至第五天:实地调研留守儿童问题

开展大型实地调研活动,走访已经联系好的学校,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现状;走访家庭,从群众中了解所需信息,并分发调查问卷,展开问卷调查工作,完成一份关于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调研报告。还可以从中寻找典型,进行深入地调查与帮扶。

第六天至第八天:支教帮扶寻求突破口

各队可以找其中一些典型的个案进行相关的支教帮扶或加入到东方红小学支教队、渡仔小学支教队进行深入的调查,把握本地区留守儿童的特性,为提出相关方案做准备。

3、活动总结(2010年7月23日-9月3日)

(1)完成实践课题成果(调查报告、论文等)、团队总结报告,个人小结、感想等、整理调研报告、帮扶方案、个案报告、整理照片汇编相册、制作反映社会实践过程的ppt展示文稿,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接收单位评语,并上报校团委。

(2)完成校级调研论文、个案报告、帮扶方案、相册的汇总整理工作,并汇编成集、成册,报团省委参评。

(3)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七、活动要求

由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地域宽广、持续时间较长、所处环境复杂,为保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安全开展成为社会实践工作的重中之重。

1、实践团队所有成员必须在出发前详细阅读并全部理解外出活动相关注意事项;在实践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遵守实践地的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

2、实践团队在社会实践的全程中,要始终牢固安全思想,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团队成员间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相互帮助和安全建议;团队成员要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要保证相互间联系畅通。

3、领队应了解每名队员每天的活动情况,返回时,领队应确保每名队员都安全返回。遇到意外事故应沉着冷静,听从领队老师和领队的指挥,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采取正当合理手段加以解决。

4、团队所有成员不得在危险的地区(如江边,湖边)逗留,如因实践活动需要接近危险地段,需有专业人士陪同;闲暇时,不要单独行动,不去危险地区(如悬崖),不要晚上单独外出。

5、实践团队出发前应再次与实践地取得联系,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等)都已妥当;同时必须办理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团队成员乘车时应保持秩序,上下车辆(火车、汽车等)时不要拥挤,不要乘坐非法运营的客运车辆。

6、要求每位实践队员都有具体、详尽的文字材料记录实践生活,做好团队实践活动日志,记录每天活动内容,尽量要保存真实体现实践活动的图片资料。

7、要认真完成实践活动计划中拟定的实践课题,争取多为当地做实事、谋实利。

八、预期效果

1、将”留守儿童”整个活动较前两年进一步延伸下去,并在去年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深化活动。心系粤西农村,爱播留守天使,让留守儿童及广大市民感觉到我们的真诚。

2、本次调研的主题是粤西留守儿童教育模式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结合我院在2008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的参赛作品,以此扩大宣传,让社会更加关注留守儿童.3、队员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锻炼自己,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

九、活动可行性分析

1、理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都非常贴近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一直是社会所提倡的,为此我们也在不断努力。我们的方案考虑细致,能够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2、本次调研活动的队员之间都彼此熟悉,能力突出,各有所长,且各队队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学生干部,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我们有信心做到最好。

3、我们所选的四个地方并不富裕,留守儿童居多,他们的处境也更加激发我们完成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信心。

十、注意事项

1、在招募队员时,充分考虑队伍构成质量,务必保证活动能起到实际效果,保证完成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

2、实践队在进入服务地前,要及时与当地政府、媒体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活动期间,要将调研和服务相结合,队员要分工明确以保证效果。

3、实践队临行前,检查生活必需品是否齐备,衣物、洗漱用具、防晒驱虫用品、雨具、药品等。行李压缩打包,精简为宜。注意保管好财物,最好不要携带贵重物品,谨防偷盗。集体行动,队员间相互关心帮助,要有协作精神。

4、慎重选择旅舍,安全、卫生,且少花银两为宜,推荐:企事业单位的招待所、高校留宿处。注意保证睡眠充分,按时作息。

5、实践队伍在进行调研时要找好对象,包括当地的“留守儿童”、当地负责“留守儿童”问题的政府部门、当地群众等。调研、服务对象选择要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好效果为基准。

6、实践队伍在调研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全面的走访,在调研论文写作前要有调研计划,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状况及对策、家庭教育状况及对策(隔代教育)、社会教育状况及对策(社会化制度建设)等研究方向来开展调研和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寻找更新的研究方向。

7、实践队伍调研、服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立马着手进行调研论文、个案报告、帮扶方案的写作,并制作相册,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完成各项任务。

十一、安全防范提示:

1、3-5名队员组成1队,并选出一名队长,遇到问题及时与队长取得联系。

2、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是集体活动,所以不允许各组员私自离队,若有需要必须经队长同意。

3、个人自备生活必需品(路上充饥食物等)

4、外出时不要把金钱或贵重财物任意弃置在房间里,要随身携带。外出时房门要随时上锁。

5、要增强法律及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一旦遇到安全问题或违法行为,请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通过正常法律程序解决。

6、要注意了解当地治安情况及风俗习惯,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利益。严禁有损学校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十二、衣食住行的打点:

衣:

行李打包时,注意携带衣物应以轻便实用为原则,实践虽在暑期,但为防天气骤变,应准备一两件较厚的衣服。准备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一顶遮阳帽。留心天气动向,增减衣服。条件允许时,应勤于换洗衣物。

食:

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饭菜宜清淡,饮食应节制有规律,不要乱吃东西。

住:

注意保证睡眠充分,按时作息。

行:

临行前,检查生活必需品是否齐备,衣物、洗漱用具、防晒驱虫用品、雨具、药品等。行李压缩打包,精简为宜。注意保管好财物,最好不要携带贵重物品,谨防偷盗。集体行动,队员间相互关心帮助,要有协作精神。

十三、必备物品:

1、旗帜(暑期社会实践,茂名学院理学院)

2、身份相关证明(干部有工作证的有带上)

3、备用药品:

中暑药:正气水等

感冒药:板蓝根冲剂、白加黑等

消化不良:保和丸、吗丁啉等

腹泻:藿香正气水等

晕车药:驱风油、乘晕宁等

上火:三黄片、草珊瑚含片、牛黄解毒丸等

伤口:创可贴、红花油等

4、活动服装外套统一(校服),帽子统一。

5、洗漱用具、防晒驱虫用品、雨具等。

十四、远行安全提示:

一、晕车

应对方法:

1、行前数小时用一些防止晕车的药物。

2、途中小憩。

3、不要吃的太饱、喝的太多。

4、上车前吃防晕车药

二、低血糖

应对方法:

1、口袋里随时准备一些糖果,最好是能够迅速补充能量的巧克力。

2、在旅途中饭量应适当增加些。

3、一旦出现低血糖现象,及时嚼几颗糖果,问题很快解决

三、腹泻:

应对方法:

1、严防病从口入,一定注意饮食卫生。

2、及时用自备的药解决问题

四、抽筋

应对方法:

1、一旦脚抽筋,将肢体放平,脚后跟向前,脚背回收,使劲后蹬,向身体方向用力扳大拇指。

2、长时间坐车时,要把两腿抬高,高于心脏位置,便于静脉血液回流。

五、蚊虫叮咬和过敏:

应对方法:

1、在蚊虫多的地方休憩,一定要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风油精适量喷洒肌肤作防备之用。

2、远离那些令自己不能自己的花草,如果皮肤过敏,服用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缓解症状。

六、其他方面:

1、睡眠问题: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用耳塞,眼罩,头枕来协助有效的睡眠。

2、防晒:长时间暴入在户外,需进行适当的防晒,必备写防晒指数高些的防晒霜

十五、经费预算

(一)一次性费用:

来回车费¥30/人*次(共10人)

共计:¥300

(二)实践中基本消费:

住宿:¥0/人*天

饭食:¥10/人*天(3餐)

饮水:¥2/人*天

单项合计:¥12/人*天

共计:¥960(8天10人)

(三)活动资金:

活动走访:平均¥8/人*天

共计:¥640(8天10人)

问卷打印:¥80(约1000份)

量身定做的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 篇6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 seum,ACM)致力于亚洲国家文化和文明研究,是新加坡最杰出的博物馆之一,集中收藏亚洲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展示丰富多样,囊括了亚洲各地区的文化,并配合多种精彩的活动规划,加深访客对亚洲文明的认知。

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措施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依照参观者教育程度的不同,分成学龄前、小学、中学、大专、教育人士,分别规划丰富且引人入胜的活动,观众可于网站资源区自行免费下载相关教材。

针对儿童观众,该馆在活动引导、活动器材等方面都提供了特别的服务。如为儿童观众规划了学校团体参观及家庭亲子参观两种模式。其他诸如解说牌、出版品、折页、网站文字及多媒体影音应用等,亦充分考虑如何为学校师生、亲子家庭提供引人入胜的教育环境。

(一)学校团体参观

突如其来的团体参观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很少看见,学校教师一般会预先上网填写申请表并下载学习单,当日带到博物馆。这能帮助教师和儿童提前了解参观博物馆的要求,让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联结,确保参观的顺畅和有效。

参观当日,会有专门人员将儿童的书包等物品集中管理,方便参观者在博物馆中行走。参观前,有专门人员向学生传达文物保护和参观安全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参观博物馆时应遵守各项规定。接着,馆方会发给每个学生一组垫板和可夹于垫板上的小灯具,让学生能在灯光幽暗的博物馆展厅中,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对参观时书写的工具要求是—支铅笔,这是为避免参观者在行动中,各种笔类对文物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性的伤害。

(二)家庭团体参观

除了由学校带领儿童前来参观,由父母所组成的家庭观众也是重点参观群体。博物馆鼓励家庭团体自由参加馆内的教育活动,探索家庭寻趣路径,或家庭一起听志愿者讲故事。博物馆人员强调,他们重视陪同者的参与,而非将儿童交给馆方人员照顾。笔者发现,博物馆志愿者在进行亲子导游时,多以定点说故事方式吸引儿童注意,并与儿童一同坐下,无论是在学习厅的说故事区,或是在展厅中,皆能席地而坐。

(三)以参观礼仪引导儿童观众

无论是学校团体参观或是家庭团体参观,馆方都会先让参观者了解博物馆参观礼仪。在《家庭寻趣路径手册》的第一页“家长指南”中的第一句就指出了参观礼仪的重要性:“欢迎来到亚洲文明博物馆!博物馆里有来自亚洲不同地方的神秘事物,我们邀请您与小孩一同来发现这个特别的地方。在您进入博物馆之前,希望您与孩童分享博物馆参观礼仪的重要性。”“家庭指南”还列出了七项应遵守的博物馆参观礼仪:1.在博物馆中使用合适的音量;2.只用铅笔;3.只用眼看不要用手触碰;4.禁用闪光拍照;5.轮流发言;6.轻声地走;7.不要在馆内饮食。

(四)以儿童观众为主体的导览要点

然而无论是教师带领导览还是由馆员解说,多数博物馆员工一致认为,博物馆导览有10大要点:1.安全第一;2.定位解说,站定在一件大型文物周围或是坐在文物前面讲解,可以让大家专心聆听,边走边说容易使人分心;3.选定主题;4.设身处地,展厅里的活动须贴近儿童;5.使文物有趣,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大型文物较引人注意,配合相关的有趣故事,效果更好;6.口语化;7.深入浅出;8.尊重不同或是错误的意见,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会降低学习兴趣,可由问答的方式引导儿童找出正确答案;9.设置小的任务,参与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列出几个选项,请大家举手表达看法;10.细心观察,随机应变。注意观察儿童的肢体语言和反应,并用互动方式进行讲解。

三、亚洲文明博物馆学习厅“Once Upon a Time in Asia”教育活动

(一)整体内容介绍

学习厅是亚洲文明博物馆位于一楼的重要展厅,“Once Upon a Time in Asia”是学习厅的主题,副标题则每年有所不同,如2015年是“树的故事”,现场设计了可以让小朋友用五官来体验的展示内容。此展示的相关教育活动规划主要从博物馆藏品发展而来的,这个专为4岁以上儿童所特别策划的展览,灵感来自于亚洲文明博物馆的许多文物的共同主题——“生命之树”。

(二)展览规划

学习厅共分为5个游戏区:

1.游戏区一:I SPY(眼、视觉)

在学习厅的一面墙上设计许多动物的形体,这些动物来自民间传说或是自然世界,诸如鳄鱼、大象、孔雀、狮子、独角兽等,身体的图案由博物馆内的织品图案填满,所填满的织品图案皆与树相关。活动是请儿童仔细观察,找出从A到Z的动物名称并写在活动卡上。另外也设计“指纹艺术创作”游戏,让儿童用自己的指印盖在生命之树上,发挥创意创造小生物图案。

2.游戏区二:TUTTI FRUITI(味觉)

此区的理念是:“树提供我们大部分的果实食用,在许多文化中有象征的含义。圣经中,生命树会结12种果子,每月都会结一样。在道家,圣桃树被视为会结永恒的果实。树的礼物是种子和果实。种子可以让生命延续再生,果实可以成为养分。”此区利用舌头不同部位的味觉感触,设计关于味觉的活动。放置五种不同种子雕塑,让儿童找出种子所对应的水果。这些水果与各国的文化与神话传说有关。

3.游戏区三:LORD OF THE RINGS(触觉)

此区的理念是:“人可以藉由观察树木来探索历史和气候科学,年轮就像是地球的日记。”此区利用木头制作成迷宫,让儿童可以触摸到真实的木材质感,迷宫内并装饰有木板画雕刻作品,让儿童挑战找出迷宫出口。观众还可以在心型的菩提树叶卡片上写下祝福的话,挂在墙上。另一方面也请艺术家用布来设计各种造型特殊的树,提供柔软的材质能防止儿童受伤跌倒。

4.游戏区四:SNIFFY WHIFFY OLFACTORY(嗅觉)

此区的理念是:“树木是香味很重要的来源。像是乳香,从树的汁液而来。油的萃取从檀香片而来,使用在香水、熏香以及药用等。香味会影响情绪,嗅觉关联到大脑边缘系统,影响情绪、记忆和行为。”此区是气味侦探,呈现树木相关联的气味,如乳香、叶绿素香气等,要儿童嗅出匹配的气味。

5.游戏区五:STORIGAMI TREE(听觉)

此区是故事区,讲述与树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搭配的活动是说故事折纸。在新加坡把折纸配合故事书来创编成有趣的故事折纸称为Storiga? mi。活动中,志愿者会先询问家庭中儿童观众的年纪,接着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儿童与家庭说博物馆典藏品的故事,让来自各地的小朋友从故事中了解更多艺术品文物背后的意义。例如,有一个儿童选定印度神话中的Ganesha(印度神话中的象头神)为主题,故事脉络就会以馆藏中三件不同样式的伽内什展品,定点逐步与儿童说故事,让角色在儿童心中留下印象。种种活动设计,皆与主题“生命之树”紧扣。笔者也观察到儿童在听故事时非常感兴趣也很专注。

(三)考虑儿童观众的展示设计

博物馆的活动在设计时除了与博物馆的主题紧扣,也考虑儿童的特点,进行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木头的边缘比较尖锐,就用较为柔软的黏土保护锐角,使其圆滑。此外,馆员经常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重新进行调整与设计。如有馆员观察指出,斜坡设计宽度要60cm以上较为适宜,坡度缓些,儿童才不会在行走间跌倒。另外,笔者发现一个聪明的设计,地毯上红色、绿色的圆点贴布,是为了遮住儿童在游戏间踩踏弄脏的污渍痕迹,馆员表示:“这样就不用将游戏空间的地毯全部换掉,能节省很多经费。”这是很值得国内参考的做法。学习厅免费入场,但开放时间有所规定,非开放时间是围起来的。笔者也观察到,故事区的半圆形座位,犹如希腊露天剧场的阶梯形式,博物馆教育人员更在座位底下加装轮子,馆员表示活动结束后仍可重复利用,可放置于馆外当作休憩用椅。

四、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对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启示

1.在活动设计方面:学习厅每年皆为儿童观众更新、规划不同的主题活动。活动设计经过审慎的思考,并配合馆内之展示主题。如2015年的主题“The story of trees”,注重儿童五感经验的触发,生动且具有吸引力。

2.在内容展示方面:摆脱传统教育活动常见的缩小文物、卡通化,或着重在物件形体而非文化意义上的探索。它重视撷取各地方文化的元素加以设计教育活动,让儿童去寻找、发现与想象,引发参观者的兴趣,让博物馆教育能继承过去,也传承未来。

3.在器材准备方面:博物馆提供书写学习单时所用来支撑的垫板、夹在垫板上方便于幽暗展厅空间阅读的灯,能让博物馆参观更为顺畅与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书写用的铅笔,是由每位儿童自行准备,学校教师于参观前也会预先上网下载学习单,并打印足够的份数,带至现场发送,此部分说明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需要各方面人员相互配合,不能只是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责任。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7

关键词:活动数学,儿童认知规律,教育适应

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大都在年龄在六至十二岁的之间儿童, 儿童性无可争议的成为小学教育的最根本特点,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自然成为小学教育最根本规律。对儿童认知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自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基础和根本保证。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地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不断发展中, 激活学生内在数学素养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这样的过程, 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1]。动作在儿童早期数学发展中非常重要, 儿童的动作是认知运算内化的前提条件。[2]

小学一年级儿童通常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中的直觉思维层次阶段, 儿童此时已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过渡, 但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节的限制。此阶段的思维既没有运算的可逆性, 也没有守恒的基本形式, 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维状态之中。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 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 出现了表象思维。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赖表象进行思维, 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小学二至四年级儿童通常处于认知发展的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 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 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低年级学生能够在心理上对珠子进行运算, 并认为把珠子散开和埃紧是两个相反而又互补的运动, 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复到起始状态。这说明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又较大的易变性, 出现可逆性, 能解决守恒问题, 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 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 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 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

小学五六年级儿童通常处于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此时, 学生们的思维日益接近于成人的思维。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 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 此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够对事物提出一些假设, 然后, 从假设推演出某些逻辑结论。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 能够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 对一系列推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 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 他们的认识能超越于现实本身, 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 把握抽象概念, 进行形式推理。能够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 儿童到了这个阶段, 已经能够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 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

二、活动数学:基于规律的教育适应

活动数学就是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以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础, 数学知识活动化, 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获得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 直觉思维阶段的教育适应

针对儿童认知依赖表象进行思维的特点, 在课堂引入阶段, 我们可以设计数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习形成学习所需要的思维表象, 帮助学习进行力所能及的表象思维。比如, 在教学“测量”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教师可以先给定了测量单位让学生进行长度的测量, 即每组学生都有若干个像积木一样的立方体, 这些立方体大小完全相同, 但颜色不同, 每个立方体作为一个测量单位 (非标准测量单位) 。在测量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并测量其长度。笔者看到学生测量的物体各种各样, 有从家里带来的照片、钟表, 有教室内的桌一位学生用组合起来的8个积木块来测书本的长度, 结果这8个积木块合起来比书本短。然后, 他用9个积木块, 结果总长度又比书本长。于是, 他对书本的精确长度产生了疑问。其实, 在测量过程中, 很多学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 只是让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其中, 一位学生用橡皮代替积木块作为测量单位, 结果6块橡皮合起来的长度与书本的长度正好吻合。于是, 他把测量单位由积木块改成了橡皮块。另一位, 学生发现12个曲别针合起来的长度与书本的长度正好吻合。于是, 他在记录单上把测量单位改成了曲别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学生亲身体会了测量长度的基本过程, 并且学会了运用对比的方法, 找出所测量的最大为长度单位 (非标准测量单位) 进行测量, 并且在测量之前进行估测。我们看到学生选择的长度单位有小立方体、蜡笔、铅笔、回形针等物体, 并用该测量单位与被测物体进行比较, 然后, 确定该物体有多少个测量单位, 最后,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在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时, 学生感受到估测和实际测量存在着误差, 因而体会到测量的重要意义。在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时, 学生因选择的长度单位不同, 产生了认知冲突。一位学生强调书本的长度是6块橡皮, 另一位学生强调是12个曲别针, 还有几位学生说是9块积木。教师质疑:为什么同一物体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后, 学生达成共识:要有一个“标准化”的长度单位。之后,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书的长度=6块橡皮=12个曲别针”, 引导学生得出长度单位。[3]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 丰富学生的认知表象, 帮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数学思维活动。

(二) 运算阶段的教育适应

针对儿童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的特点。数学活动的设计有必要为儿童数学学习搭起一座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的桥梁。比如, “认识图形”的教学的课堂引入时, 组织“猜猜我说的是谁”活动, 老师选了一个具备明显特点的学生, 用我说你猜的形式让学生们猜猜我说的是谁, 为什么学生们能猜中呢?那就是因为抓住了那个学生的特点, 其他学生就能从老师说的这些极具价值的特点中迅速地筛选出那个人。然后, 老师就抓住学生们说出的“特点”二字, 进入今天的教学。新课推进后, 又将学生们通过大胆猜想、实际验证的结果, 即长方形具有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具有每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点, 又运用于生活, 达到了教学数学的最终目的。老师从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提炼出了我们作为教者所需要的素材, 提炼出了数学, 然后, 又回归生活, 让我们真真实实感受到数学运用于生活。再如, “垂直”教学的课堂引入, 组织富于数学内涵的激趣活动。课前暖场的时候, 选了一首节奏鲜明、鼓点强烈的歌曲, 师生共同用小棒为道具, 敲打着这首歌铿锵有力的节奏, 这个环节的设置, 并非仅仅为暖场而暖场, 在新课开始, 老师就给孩子们提出问题。我们刚才敲打两根小棒的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然后就交叉的两根小棒贴上黑板, 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相交”、“交点”的概念, 之后又叫学生们在自己的桌上摆出相交的两根小棒, 看谁摆的最有特色。于是, 就有学生摆出了互相垂直的两根小棒, 老师便抓住契机, 进入了新课“垂直”的教学。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不断引导学生们的对活动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中进行逻辑分类和逻辑关系的梳理, 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 形式运算阶段的教育适应

针对儿童能够对输入信息进行了适当处理, 提出假设和作出判断的特点,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参与式活动, 形成一个生动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置身其中, 积极地结合自己思维主动建构。比如, 在“认识圆”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活动。在操场上, 同学们分别站成一排、围成正方形、圆形玩套圈游戏, 在这三组中, 对每个同学都公平的是哪一组?学生回答:围成圆形的一组同学。“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围成正方形和站成一排的每个同学到中间玩具的距离有长有短, 围成圆形的同学到玩具的距离人人相等。老师就可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这样, 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 学生对圆已有表象的认识, 并对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特性有所渗透。

再如, 在“垂直”的教学活动中, 老师以你还能找出我们身边互相垂直的例子为问题引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们思考体操运动员的身姿, 建筑物上, 汉字里, 字母中的垂直现象, 然后画面定格帮助孩子们形成垂直概念。再以从秀湖公园中心的一个小岛上要修一条通往湖滨大道的桥, 如果你是开发商, 准备怎样修这座桥的问题推进孩子们的思考。虽然学生们是凭自己的直觉画出的最短的一条, 但却蕴藏着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最短的公理。教师凭借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层层推进,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的处理信息、提出假设和作出判断, 促进学生们的数学思维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周欣.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8

一、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1. 科学的生态意识

科学的生态意识,是指是以科学的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是指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以实际行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备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意识和相应的生态道德行为。

2. 深切的生态情感

深切的生态情感,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感受。树立对自然的感情,把自然看做是相互依存的朋友; 看作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家园”,强化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唤醒对自然环境亲近和保护的道德情感和基本良知。

3. 坚定的生态信念

坚定的生态信念,是指把生态道德观念融入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中,具有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责任感,从我做起,把保护环境变成为自觉的行为。

4. 良好的生态行为

良好的生态行为,是指从选择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做起,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树立适度消费观,反对一切破坏环境、生态的行为,维护生态的平衡。

二、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组织性、持续性、丰富性

生态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是帮助少年儿童建构生态德育观念意识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主题活动,儿童获得对生态问题的意识和敏感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参与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中心组建了绿色家园俱乐部,创建了安全自护教育基地,从活动的组织上提供了保障。

另外,我们结合山东德州的乡土文化、季节和环境条件,开发了《生态保护》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活动。我们从儿童衣食住行身边事着手,策划了解、观察、认知、体验、实践、操作等生态体验活动。此外,结合大量的图片、视频和图文并茂的科普资料,让少年儿童了解当前我们生存环境的现状、问题、原因、危害性; 知道人在生活中过量使用环境资源时给环境带来的沉重负荷和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如在《空气与我》大气主题中,我们按照: 讲座了解———观察参与———亲历实践改进的步骤,进行了主题活动。首先,选择了汽车尾气、锅炉、化肥化工企业废气等少年儿童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气体污染作为主题,邀请环保局高级工程师讲解各种废气的排放和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其次,我们带领孩子们到街头、工厂等废气集中排放的地方实际看、闻; 走进废气监测车了解废气的数值。最后,孩子们分年龄组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始调查与研究。他们通过定点定期监测记录、统计分析数据、参观气象局展览馆、召开讨论会等形式的活动,逐渐深化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生态责任感。

2. 充分利用各类生态环保主题日、纪念日、宣传周开展活动

我中心积极参加国家级生态道德教育、科技、环保及相关学科教育培训,开展好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行动研究项目及相关活动,抓好生态知识的普及,利用好我中心的绿色园区示范基地作用以及校外教育的宣传版、网站、群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参加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大型宣传活动。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水法”等活动,举办相应的“我国环境污染和防治现状”“污染与健康”“树木认养”“园林小知识”等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板报、墙报,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生态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3. 发挥我市太阳能产业优势,推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

德州市作为第四届世界太阳能大会的举办地,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处在世界前列。这样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为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资源和平台。我们把“太阳能”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组织少年儿童参观太阳谷、太阳能博物·科技馆等,使孩子了解光热发电的过程,太阳能产品的演进过程,太阳能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等,体验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提高少年儿童的对生态、环保的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关注生态、关注自然、关注环保。

4. 在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在生态项目组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当地相关部门为活动提供各类支持与帮助。在我们的努力下,儿童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调查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土地、水、林木、动植物等资源状况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治、珍稀和有益动物的保护等; 儿童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由我们联系报社予以连载刊登; 组织学生到环境保护部门与机构、生态园区( 场、村) 参观、学习、实践,了解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方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原理、方法、意义; 组织赴植物园、减河湿、养殖场地等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考察活动,培养儿童调查、观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依赖于生态项目所带来的理念和方法,更离不开各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摘要:蓝天、碧水、青山,花香、鸟语、绿地,习习的微风,摇曳的枝条……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呼唤全民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刻不容缓。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9

综观建国以来我国校外教育群众性活动的历程, 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儿童德育之所以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落后于当前社会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要求,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比如, 在德育内容方面,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 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

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 还表现在儿童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 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 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 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 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 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 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 不善于独立思考, 追求循规蹈矩, 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 我们认为研究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 发展健康的个性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 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 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儿童的主体性, 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 又具有主体能力, 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多年来, 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 忽视了道德需要, 儿童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 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 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 在我们组织的各种校外教育社团活动中充分给儿童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尽量满足儿童的合理要求,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实践证明, 在德育过程中, 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 并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实践活动, 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 儿童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 促进儿童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它对人正在进行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 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 对儿童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 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 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 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我们多年开展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 就是在爱祖国的情感上下功夫, 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家乡、到爱祖国的情感过程, 从而培养儿童对社会的责任感。97年我们组织的“我们爱祖国、我们爱香港”大型系列活动, 孩子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参加了“书信传真情、友谊跨97”的活动, 认真书写给香港小朋友的书信, 表达了内地儿童望香港回归, 和希望和香港的小伙伴交朋友的良好愿望, 并把书信送到香港, 完成了孩子的心愿, 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通过开展儿童自主参与的各种活动, 培养和丰富了儿童的道德情感, 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发展了儿童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 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 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儿童主体性的参与与道德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开始, 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 对儿童实施的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同儿童的主体教育结合起来。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 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我们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的主体地位, 保证儿童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 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活动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自愿选择。辅导员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儿童, 指导但不指令, 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 可以多项多次选择,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一般他们都可以做到。

———独立自主。辅导员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儿童, 引导而不包办。儿童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 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实践锻炼。辅导员要为儿童主体性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 辅导而不代替, 使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 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 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成长。

———积极探索。辅导员要为儿童提供机会, 使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主动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问题, 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使其主体性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和提高。

四、加强校外教育活动儿童的主体性, 必须坚持儿童自主参与的原则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参与权” (Participation Rights) 的界定为:“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与此相应, 所谓儿童参与, 就是指儿童参加到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 通过自由表达来实现对涉及儿童事项的参与。儿童之所以享有参与权利, 是因为儿童虽然处在成长和发展中, 但他们和成人一样, 拥有自身的意志和对事物的看法, 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自主的人体。儿童对于自身的需求是最有发言权的, 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儿童就可能做出合理的、适当的决定。

儿童主体性与儿童参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参与作为儿童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 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下转第3页) (上接第1页) 需要通过一般的实践活动得到锻炼, 更要通过儿童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扩展和提升;道德教育活动必然要在主体性的活动实施中充分注重儿童的参与。可以说, 只有主体性的儿童参与活动才是校外教育道德教育活动要追求的理性活动,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否则, 校外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于此, 儿童的道德教育要在活动立意、内容、形式等方面, 充分注重主体性的儿童参与。

在立意上, 校外教育活动强调了儿童是活动的主体, 在活动的策划中要充分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 力图在活动的设计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参与性。在具体活动的开展中, 也要充分强调儿童自身作用的发挥, 让儿童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比如, 我们在开展多年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始终保持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 让儿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形式上, 校外教育活动要与以往传统、空洞的说教不同, 可以通过征文、绘画、演讲、动画制作等各种形式向儿童提供切实参与活动实践的机会, 使儿童在活动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 做到自愿参与、自主策划、自我学习、自觉行动。经过自愿———自主———自我———自觉的活动过程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目前, 全国开展的“我做合格小公民”的活动是一项儿童参与性很强的活动, 活动的设计和策划紧紧围绕着儿童参与的理念, 在实效性方面狠下功夫, 让儿童参与到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去, 从开展“五小”行动入手, 从儿童身边的事情入手, 使活动贴近儿童生活, 容易接受。

在内容上, 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参与能力, 使儿童参与到熟悉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实践中。使我们设计的教育活动和儿童与家庭、儿童与伙伴、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结合起来, 让儿童在他们熟悉的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的环境中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 保证儿童可以参与、能够参与、愿意参与、喜欢参与。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10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展,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艺术教育已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中, 但怎样使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呢?近年的研究表明, 人们已经认识到通感是人们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 相互映照, 从而渲染并深化作品的意境的一种修辞法。而在艺术教育中恰当地使用通感, 不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而且能提高其审美能力。

在目前的研究中, 将通感用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还很少, 但在教育实践中, 通感的运用已然存在。本文将首先对儿童的通感和表现进行梳理, 从而结合通感与儿童艺术审美的特性, 在活动案例中分析总结通感对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一、儿童的通感及其表现

从儿童认识的发展阶段来看, 审美心理反应应该萌发于感觉运动阶段的第二个子阶段 (出生1个月之后) , 因为该阶段的婴儿视觉已经聚合, 手、眼、口的协调能力, 视和听的协调能力都在发展, 婴儿已经能够通过视、听两个渠道吸收同一物体的信息。相关研究表明, 婴儿从一开始就通过多通道方式对世界进行着感知 (Meltzoff, 1990;Spelke, 1987) ;4个月大的时候, 婴儿的视听觉已能够进行很好的协调;7个月的孩子通过一些形式来整合情感表达, 如将高兴或愤怒的声音与说话者的适当表情对应起来 (Pickens, 1994;Soken&Pick, 1992) 。儿童是以触觉、味觉、嗅觉、动觉等身体感受接受实用品的软硬、轻重、动静, 用视觉、听觉接受声音、色彩、形状等具审美特征的刺激物。其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两个阶段来看:

婴儿期 (0—2岁) 阶段

由于婴儿的语言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因此, 这一阶段的婴儿还不能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知, 而是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如:婴儿躺在摇篮里注视床上色彩鲜艳的玩具, 倾听成人的歌曲或乐曲声, 先是“寻声追物”, 之后如果有同样的视觉、听觉上的刺激, 则会表现出喜悦的神情, 甚至以手舞足蹈表达自己的快乐。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 他会在听到成人唱歌时不由自主地扭动身躯, 能跟着成人的音乐拍手、跳跃等。看到成人的微笑, 他们也会感觉到愉悦并用挥手、大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表达自己。

学龄前期 (3—6岁) 阶段

在这一阶段, 幼儿开始走出家庭, 进入幼儿园。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和自然, 有了更多的审美感知对象。此外, 幼儿的语言系统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而且视、听、触、味、嗅各感官的功能也开始得到完善。他们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感, 并且也开始接触一些特意安排的艺术教育活动。因此, 尽管幼儿在他们的生活中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但是大多数的记录则出现在幼儿教师对活动的记录上。如:

案例一:

大班幼儿在欣赏毕加索的《梦》, 当看到橘红色的椅子时:

幼儿1:橘红色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们睡觉一样。

幼儿2:像被子一样的感觉, 很暖和。

这里, “橘红色”的色彩刺激使幼儿产生了温暖的感觉, 明明是视觉的刺激但是却产生了触觉上的感受——像被子一样, 睡觉 (躺在被子里) 一样——暖暖的, 就是一种视觉引起的触觉上的通感。

案例二:

给幼儿听《拔根芦柴花》和《勇敢的苏格兰》两首不同曲调的歌曲, 之后让他们进行美术创作, 幼儿基本上都在前者轻快、活泼、鲜明、富有弹性的曲调下, 画出了柔美、活泼的线条, 而在后者铿锵有力的雄壮曲调中, 画出了刚直有力的线条。 (1)

二、通感的重要性分析

幼儿艺术教育是将音乐、美术、文学作为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鉴于幼儿的特殊性, 要丰富幼儿的美感知识, 培养他们的美感能力, 应从发展敏锐的感知入手。因为艺术教育中, 音乐是听觉感知艺术, 美术是视觉感知艺术, 文学是视听共同感知艺术, 而舞蹈则是视听、动觉共同感知的艺术, 艺术活动的过程需要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因此, 通感对儿童艺术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一) 通感对儿童艺术欣赏的作用

1. 开阔幼儿的视野和听野, 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 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富有完整性和立体感。

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人类感官的发展, 它的产生是建立在五官的社会化基础之上的, 特别是视听感官的进化更是强化了人类的审美强度与审美意识, 但仅凭一种感官的感知并不能完整地产生审美感受, 视觉器官的眼睛只能感应光的强弱、物体的形状、颜色;听觉器官的耳朵也只能感知声音的大小、强弱、长短。这些都无法构成人与对象之间的欣赏关系, 只能说是一种生理基础, 反映一种生物性的本能。真正进入欣赏序列的是人的知觉能力, 也就是欣赏对象作用于人的器官, 经过传导系统, 传入人的大脑, 形成协同反应, 构成完形结构, 体现一种整体观念, 这才是欣赏的真正开端。通感正是这开端的契机, 因此, 在欣赏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通过通感可以调动视听觉之外的多个感官参与其中, 使幼儿获得视听之外的感官体验, 因此, 尽管幼儿只是看到了一幅画或听到了一首歌, 但是有了通感的参与, 他所产生的体验就有可能包含了味觉、嗅觉甚至触觉, 这也使得幼儿能更完整地理解艺术形象。如案例:

小班幼儿听完故事《小老鼠做蛋糕》之后, 老师问看完插图有什么感觉时 (2) :

幼儿1:漂亮的感觉。

幼儿2:还有小河哗啦啦的感觉。

幼儿3:有香味的感觉。

幼儿4:诱人的感觉。

幼儿5:美丽的感觉。

在这个活动中, 幼儿由教师通过讲故事了解了故事的情节。但是很明显, 小班幼儿的逻辑组织能力是比较弱的, 通过教师的讲述, 幼儿只是形成了对故事的某些情节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要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炼出对故事的完整感受是不可能的, 因此,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向幼儿出示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 这样, 幼儿所接收的信息就不仅仅是来自于听觉上的, 还包括视觉上的。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 越是向低年龄儿童呈现的图片越是具有颜色鲜艳、人物形象夸张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多感官的刺激使得幼儿对整个故事产生了相对完整的感受,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里, 幼儿的回答充满了诗一般的美感, 你可以从中看到听觉上 (哗啦啦) 、视觉上 (漂亮) 、嗅觉上 (香味、诱人) 的不同感受, 这就是通感, 它使幼儿对故事和图片的审美感受不仅仅停留在听觉或视觉的感受上, 而有了上述多种感官体验。

2. 通感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 使之对艺术形象进行联想, 以取得审美活动的最佳效果。

通感, 包含了不止一种感官的参与, 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连锁反应, 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某一器官所产生的复合感觉。这就使得审美感官立体化, 不再仅仅是二维空间, 而是存在大量的空白的可供发挥的空间, 这能刺激想象、触动通感的产生, 继而通感带来更多想象, 二者的相互配合使幼儿拥有更大的审美空间。

幼儿在充分的联想、回味中, 获得美感享受, 审美情趣也由此得到提升。而想象与通感的结合, 使幼儿能从悠悠情思中升华对艺术形象的感知, 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情感。如孩子们在欣赏唐诗《春晓》时, 他们不仅聆听到了诗词铿锵有力的优美韵律和节奏, 还再现了原有的审美经验, 似乎听到了鸟叫声、下雨声、刮风声, 似乎看到了花瓣纷落的景象, 由此感受春意绵绵的气息, 产生一种整体美感。又如案例:

幼儿在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 (法国, 亨利·卢梭的油画) 时 (3) :

幼儿1:我喜欢这些绿色, 我感觉它一直在往上长。

幼儿2:绿色很有生命力, 很愉快。

幼儿3:绿色和这些树很凉快, 很舒服。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 对名家名画的欣赏已被作为儿童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题材。但是, 教师也会选择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的、在构图和线条上更具有想象空间的一些作品, 原因显而易见。如上所述, 由于幼儿的认知特点, 他们对色彩在视觉上产生的刺激比成人更具有敏感力。在这幅作品里, 油画中大片的绿色给幼儿很强烈的视觉上的刺激, 柔和的颜色不仅使他们产生了愉快的感觉, 而且让他们看到了生长, 体验到了舒服的触觉感受。通感在这里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 使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绿色的森林表象, 还看到了他们的明天 (一直往上长) , 更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已经站在了绿绿森林的树阴里, 而有了“凉快”的感觉。因此, 他们所获得的艺术感受没有停留在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层面上, 而是随着通感引起的联想到了更远的境界。

(二) 通感对儿童艺术创作的作用

1. 通感能有助于幼儿全面感知世界, 使之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 增强主观感情世界的艺术表达能力。

一切的艺术都源自生活, 幼儿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只有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艺术的表现。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 通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此, 诗人郭风就曾经强调:“到生活中, 要开放‘五官’, 要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方面的感觉器官统统开放起来, 观察周围的人和物, 以至领略自然的各种声、香、味。” (4)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 而现实生活是丰富复杂、多姿多彩的。

对于幼儿, 通感更具特殊意义。幼儿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形象认知, 并逐渐形成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素材。在生活中, 色彩对幼儿产生了视觉刺激, 幼儿便会去产生用手触摸的“冲动”。最常见的就是当幼儿看到色彩鲜艳的花朵时, 总会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摸花瓣, 以期得到色彩与触感的统一认知, 似乎只有这样, 他才真正认识了这一颜色的花。幼儿在获得视觉与触觉的感觉经验的同时实际上产生了两感官间的互通, 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相应的感觉经验的储备和认知的储备。由此, 我们看到, 实际上通感使得幼儿在感知体验生活时, 能从更细微处去认识事物, 发现美。而他们从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 对幼儿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幼儿看到小伙伴欢快的唱歌、跳舞, 在之后所进行的创作中, 他就会选择明亮的色彩来进行描绘。这实际上说明了生活的体验让幼儿产生了更强烈的创作的主观愿望, 而通感使得幼儿更明确地表达了这一创作愿望。如:

在一次中班“认识小手”的活动中, 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画下来, 并且要说出自己小手的特点。不多会儿就有一小组发生了争论, 经过询问得知一位小朋友把她的小手涂成了一片蓝色, 其他小朋友一致认为这样不好看, 这位幼儿告诉教师说:“我的手很冰, 像下雪一样。”

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对色调的基本认识, 他们知道了冷暖色调, 能够用色彩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在这次艺术创作中, 小月按照老师的要求创作自己的小手, 为了表达出小手的“很冰”的特点, 她选择用蓝色作画, 并且用了“像下雪一样”的生活体验解释她的作品。分析这一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蓝色 (视觉) 与很冰 (触觉) 变成了对同一个感受的表达。我们很自然地接受了, 却没有进一步考虑两个不同感官上的感觉为什么可以互相形容呢?答案当然是通感。这里, 正是因为视触通感使得幼儿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

2. 通感能使幼儿的艺术创作富有多样性。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一个艺术形象的表达, 需要幼儿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再借助其他材料的帮助来完成。通感是多种感觉综合的心理活动, 它能够突破个别感觉的局限性和机械性, 丰富和深化感觉经验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能够产生异乎寻常的审美效应。

一般的感觉由于各个感官各司其职, 有专门分工, 因而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呈现一种单一状态, 而通感却是外界事物作用某一器官所产生的复合感觉。可以看出, 通感中调动了更多更细腻的感官感觉丰富人的知觉、审美世界。它既引起了心灵的悸动, 又拓展了审美的时空维度, 延续了审美感受力, 同时, 使其使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我感受。儿童可从不同的色彩、线条的排列中感受到节奏和旋律, 并与节奏旋律相类似的音乐进行匹配, 也可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去体验文学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儿童能在色彩、构图、旋律、节奏之间感受到不同的或相同的情感模式, 用明亮的色彩表达明快的乐曲声等。如案例 (5) :

音乐欣赏活动《轻快与沉重》中, 教师准备了两首音乐, 一首节奏轻快, 另一首比较缓慢。听完音乐后, 教师问幼儿除了用颜色和图形表现音乐外,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幼儿1:我听到欢快的音乐, 那条红色弹簧线好像我和小朋友搭的火车在跑。听到沉重的音乐, 我就用蓝色的点线代表火车跑到黑黑的山洞里。

幼儿2:粉红色的螺旋线是我们手拉着手在绕圆圈跳舞。紫色的射线就是跳得很累, 想休息, 但停不下来, 我就不高兴, 所以我用了锯齿线表示。

幼儿3:我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很优美, 所以我用弹簧线来表现, 它们不是非常密集, 因为我觉得音乐比较慢。这段音乐让我想到了妈妈在对我温柔地说话, 我也用了一些螺旋线来表现我的感觉, 就像妈妈不停地和我说话一样。

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已通过“耳”产生了听觉上的感受, 信息在刺激幼儿听觉域的同时引起了视觉、触觉等感官域的反应, 从而产生了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 即发生了视听通感和听触通感。于是, 幼儿有的选择了“红”、“粉红”的暖色调来表示快乐, 有的用不密集的“弹簧”来表示舒缓, 而有的用“蓝色”、“紫色”的冷色调来表示沉重等。在对同一现象的表达中, 幼儿由于产生不同的通感而出现了多种方式的表达。从这样的表达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幼儿已然能较好地把握住对艺术形象的理解, 并能更充分地表达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三、结语

由于儿童具有其认知特殊性, 所接受到的信息都以五官感知的为主, 而通感作为各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 对儿童感知艺术、表达艺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时, 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各感官, 那么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

通过对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重要性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悉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通感, 从而提升开展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 使儿童获得有效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3, 第1版.

[2]杨平.“联觉现象”与艺术教育[J].中国艺术教育, 2004.1, (1) .

[3]谭秀丽.论“联觉”——音乐形象再现中的审美心理结构[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2, 第2卷, (1) .

[4][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5]杨波.对通感作为修辞的阈限质疑——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一[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第24卷, (2) .

[6]杨波.艺术通感的生理—心理学发生探源——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二[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第24卷, (4) .

[7]杨波.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艺术通感特征解说——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三[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9, 第24卷, (5) .

[8]杨波.艺术通感:一种通觉性创造性的审美能力——艺术通感的审美阐释[J].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12, 第31卷, (4) .

[9]杨波.阐释涉险:以审美统觉破译艺术通感的密码——艺术通感研究系列之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1, 第25卷, (1) .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11

关键词:广州;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教育;科普教育活动

1.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教育

儿童公园最早起源于儿童室外游戏场所。自古以来的儿童教育都强调要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触摸石头、沙子、植物、水等自然要素,尽情嬉戏玩耍。1840年福禄贝尔将自己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孩子们可在花园里种植花草,观察昆虫和小鸟,还可在户外尽情奔跑、玩耍。2008年,“英国游乐”发布《游戏场设计——营造成功的游戏场设计指南》(Design for Play:A Guide to Creating Successful Play Spaces)阐述了儿童游戏场的10个原则,其中“自然元素的采用”便强调应与自然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提起儿童游乐项目,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游乐园、马戏表演和各种机械设施。这种费用高昂、人工建造的“玩具城堡”剥夺了儿童在自然空间中的乐趣,根据美国在2008年出版的畅销书《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中的观点,远离自然是造成儿童诸多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在享受“快餐式”的娱乐刺激后,并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启迪和积极的心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是自然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游戏等形式传播植物知识,使人们学习和掌握植物种植技术,树立环境保护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还可以让现代都市人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亲身感受园区特色文化带来的享乐和情趣。但是,目前我国公共空间(如公园、植物园等)植物科普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悬挂植物铭牌进行宣传,通过书籍、宣传册、宣传栏单方面传播,缺乏与儿童的互动及趣味性,难以吸引儿童参与。

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有着视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儿童亲近。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可以让儿童在触摸花草、泥土的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去认识、体验自然的乐趣,唤醒儿童对大自然、动植物的热爱,最终促进儿童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植物科普教育应改善单一的“课堂式”“说教式”宣传模式,倡导走进大自然,亲自操作或者体验活动来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多种互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了解自然、土壤、植物的基础知识,寓教于乐,使儿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

2.广州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

2.1总体介绍

广州市于2015年6月全面开放了13个儿童公园,这些儿童公园在功能上涵盖了休闲娱乐、趣味运动、动漫游戏、职业体验、少儿科普等活动,活动内容着重体现了科普性和公益性。

在13个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较为普遍,按组织方式可分为展示型和参与型两种类型。展示型的活动侧重于“观看”,较直观地展示各种类型的植物材料,包括不同品种的植物、植物的不同部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以及举办立体花坛展览等。科普教育方式主要包括野外讲解、植物挂牌、文字说明、多媒体展示等。展示型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番禺儿童公园的“瓜果长廊”、天河儿童公园“农耕园”、荔湾儿童公园的“奇幻自然园”、广州市儿童公园的“百花园”以及春节期间在园内举办的“艺术园圃立体花坛展览”等(图1)。参与型植物科普教育活动侧重于“体验”,让孩子们亲身参与、体验植物种植的过程,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知识。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都属于参与型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

2.2特点

2.2.1植物科普教育活动较普遍

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区域范围较大,重视程度高。活动项目包括挂牌认知植物品种,宣传栏简要介绍和普及植物分类和生长特性,展示农耕器具等景观小品,介绍农业生产的常识,普及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农业知识等。其中,花都儿童公园和海珠儿童公园还开辟小农场,为孩子们提供参与农事劳作的场地,更加深入地体验种植的过程。

2.2.2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儿童公园中植物资源多种多样,除了观赏性的园林植物,还有生产实用性的农作物,观果观花,品种繁多。其中以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科普区的植物类型最为丰富,超过100个种类。该场地中的植物随着四季变换呈现不同的面貌,形成春华秋实、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孩子们也能从中认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日常的食品由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农业知识。

2.2.3活动类型有创新

结合植物科普教育项目的设置,各儿童公园组织开展了多种活动。如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由熟悉农事的农民进行耕种,不同季节轮换种植时令瓜果蔬菜,将农作物分成粮食类、瓜果类、蔬菜类、香料类等进行展示。孩子们由学校组织过来认识植物,开展野外课堂学习(图2)。

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采用认养的方式,划出小块农田,通过摇珠方式抽取认种认养家庭,深受亲子家庭的喜爱(图3)。

部分儿童公园利用园区场地在节假日开展或承办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如广州市少年宫科技部“奇妙科学”课程班的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进行了一场春季科学素养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体验“春播”耕种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3.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需求调查

笔者于2015年6月开始,对广州市13个儿童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儿童公园中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使用情况。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了天河儿童公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植物科普教育项目进行详细调研,分时段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调查时间段为工作日和周末节假日的9:00~11:00,15:00~17:00。每个调研地点调查2~3天。调查主要包括实地拍摄,观察家长及儿童的活动时间及活动人数,记录活动设施的管理情况、人流量等。于2016年3月期间,对广州市14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需求性调查。问卷内容共设置15道题,主要包括受访家长与儿童的基本信息、到达儿童公园的需求和目的、对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偏好、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改进的建设性意见等方面。在两个儿童公园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3份,有效率为93.6%。其中,4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占调查主体的37.0%,4~9岁儿童的家长占33.6%,9~14岁的儿童或其家长占29.4%。

nlc202309091549

3.1到访儿童公园的需求和目的

数据反映,目前家长和孩子到访儿童公园主要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欣赏美景”为目的,而与科普教育较为相关的“增长知识”却排在末位。由此看出儿童公园中的科普教育并未受到家长及孩子的重视。原因可能为:孩子课业繁重,学科教育已经能够“增长知识”,外出游玩是为了放松与愉悦,再进行知识的灌输会带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也反映了儿童公园的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宣传不足,未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也未能从形式上进行创新,吸引孩子参加。

3.2对儿童公园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喜爱程度

在儿童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会优先选择趣味性强、形式新颖、新鲜刺激的活动项目。在对科普教育类项目的偏好调查中,儿童对涉及花卉、蔬果等植物类项目喜爱程度最高,占34.1%,这与上文提到的“亲近自然”的游园目的相一致。说明孩子们喜欢可以亲近植物、土壤、水等自然因素的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图4)。

3.3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参与情况

将常见的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分为学习型讲座、科普游览活动、动手类活动、大型花卉展和园博会等。从问卷结果得知,前三类植物科普活动受欢迎程度相似,而花卉展、园博会为广州市每年的常规性活动,规模大,宣传广,得到了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关注及参与,在调查中所占比例也最高,为47.7%。因此,提升活动知名度、加强活动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活动是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更多家长及孩子参与的重要提升方法(图5)。

3.4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中,近八成的受访者对儿童公园目前的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表示“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表明儿童公园的植物科普设施及活动尚能满足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此外,超过九成的家长及儿童“希望儿童公园建有专门的园艺活动区或植物科普中心”,更有超过五成的家长及儿童希望参与园艺活动和科普中心的植物相关活动(图6)。

3.5对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偏好

调查结果反映,超过八成的受访群体都可能成为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活动的参与者。对于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选择,“公园游赏活动”“动手操作类活动”“室外教学活动”的比例较高且相差不大,而“学习型知识讲座”的比例为33%。说明家长和孩子更喜欢参与型活动项目,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形式应以参观、感受、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创新形式、增加互动来提高家长与儿童的参与度。

3.6对儿童公园植物标识的关注度

悬挂植物说明牌有助于家长带领儿童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儿童公园中最常用的植物科普教育形式。在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会关注植物说明牌。当问到“您认为植物说明牌上除了植物名称之外还应展示什么内容?”时,选择“易懂易记的识别特征”比例最高,其次为“植物养护常识”,说明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常见植物的养护常识是家长及儿童较为关注的内容,在植物说明牌设计上应增加相关介绍(图7)。

4.总体评价与完善建议

4.1存在问题

4.1.1宣传力度不足,儿童参与度低

部分科普区设置了警示牌,这些提示对游人爱护植物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但总体来说,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在儿童公园的宣传不足,园内宣传栏关于环境教育、植物科普宣传的展板较少,部分公园的植物科普区缺少植物说明牌,或者悬挂的高度不适合儿童,不利于园内植物科普活动的开展。

13个儿童公园中,只有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提供了家庭参与蔬菜、瓜果种植的活动。但是参与和参观人数相对其他游乐项目少。在海珠儿童公园中,能够参与种植活动的仅为获得认养小农田资格的几十个家庭,知识传播的范围较小。除此之外,“开心农场”的一块农田约8m2,租赁价格为400至500元,且退养不退钱。认养价格过高也是影响家长与儿童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4.1.2开展项目较单一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主要是以园林植物和蔬果的认知以及农作物栽培为主,参与项目类型较为单一。例如,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都仅为蔬菜、瓜果的种植,还应包括花卉栽培、植物繁殖、盆景制作等方面。

4.1.3科普区域休息设施不足

植物科普区内缺少休息座椅,造成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家长带孩子参观植物科普区都是绕着园区参观、拍照,不到20分钟就已结束。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科普区内虽设有2座凉亭,但不能坐下休息,而农田内施肥有异味且蚊虫较多,使得游客无法长时间停留。

4.1.4公园后续管理须加强

部分植物科普活动项目后续管理须加强,如天河儿童公园的阴生植物区位置较偏僻,植物生长杂乱,家长和儿童极少进入参观。又如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内部分认养农田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也影响了农场的景观效果。

4.2完善建议

4.2.1丰富植物展示品种和形式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首先应立足于植物资源,考虑将常见的岭南乡土树种结合时令花卉、蔬菜瓜果等运用到不同的造景形式中,营造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嗅觉体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植物造型园”,将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修剪成恐龙、大象、长颈鹿、乌龟等趣味的动物造型,营造视觉效果。

4.2.2规划各类科普场地

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会优先选择离家近,车程短的公园或儿童游乐场所。因此,科普场地应分布到各级儿童公园中,每个公园的植物科普活动项目应各有特色,并注重家庭参与。展示型的科普场地如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科普园中的新型植物景点一一“植物小人国”,应用了高新科技技术,通过微缩模型展示童话世界里的“小人国”景观。另外,在公园中设立科普中心,可为参与型的科普活动提供场地,如举办植物科普展览,设立第二课堂,组织各类比赛等。此类活动既能加深儿童对植物构造的了解,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更能激发他们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

4.2.3积极组织科普活动

儿童公园中植物的魅力除了自身各种特征所赋予的形态美,还在于以植物为主题而构成的各种游戏场所带给孩子们的无穷趣味。常规性科普活动项目种类应多样化,也可结合高新科技展示开展活动。在节假日特别是特殊节日时(如儿童节、植树节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有奖知识问答、科普征文、种花种树、叶脉标签制作、艺术盆栽制作、花艺比赛等活动,通过公园、公益组织、学校等多个平台联合举办,多渠道宣传来提升活动知名度,扩大活动影响面,打造品牌活动,从而提升家长与孩子对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4.2.4进一步完善公园管理

应重视儿童公园植物科普项目的后续管理,营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增加并完善植物说明牌等设施。说明牌设计的形式和颜色等方面要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悬挂的高度应符合儿童的身高要求,并增加植物辨别特征、植物养护知识等趣味性更强的知识,或通过二维码链接植物百科,加强互动性。

4.2.5培训科普人员

完善青少年科普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儿童公园科普活动中,配备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参观或教学活动。可邀请大专院校园林或植物学专业的学生作为义务讲解员,利用园内植物资源,结合公园游赏活动,为儿童及其他游客系统介绍植物知识。

5.结语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儿童公园的发展与建设也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童公园不仅承载着儿童玩乐的重要任务,还应对他们进行知识启蒙,带领他们认识自然,关注科学。其中,植物科普教育项目因同时包含知识性与娱乐性而倍受家长与儿童的喜爱。为了提高少年儿童的自然科学素养,培育其关心、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研究与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借此研究引起人们对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更多关注,并为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改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 篇12

一、给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的机会

儿童生活在美丽的世界里, 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蓝天白云、风霜雨雪、人群建筑等, 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处处可见美。创造美的前提就是观察和感受体验美。对美的体验是一种形象直觉和心理过程。“在儿童时代里,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明日、概念与迹象、思想与感觉。对于儿童来说, 几何图形不仅是可见的概念, 而且还是外在世界的客体与神秘力量的象征。成人几乎再也理解不了一对有意义的直线会有怎样惊人的力量。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 他所得出的简单轮廓———与一切低于人类的动物形成对照———即意味着一个完整的世界。”[1]儿童对事物的观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他们不受约定俗成的理念的束缚, 运用自己独特的天性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就如观察同一棵树, 儿童与成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而且每个儿童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有的儿童可能感受到了树的高大, 有的感受到了树的葱郁, 有的感受到了距离, 甚至有的感受到了孤独……对美的感受不是一种对教师解读的“盲从”, 而是一种扎根于个体内心“直觉”“情感”“心境”的生命的体验活动。儿童对美的这种体验正是他们创造画的素材的源泉。因此, 基于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的“树”所表达出来的是儿童的心灵话语, 那是每个个体独特的创造。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表达的是一种情感和意愿, 既无结构造型的规范, 也无技法和情理的约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儿童挖掘和表达这种感受, 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真实的感受。

二、减少“范画”, 关注儿童的创作过程

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实施美术教育的模式大概有三种:第一种, 教师提供范画, 儿童照着教师的范画学习;第二种, 教师让儿童观察实物或者图片, 然后提供范画, 让儿童学习;第三种, 教师先让儿童画, 然后出示范画。三种教学方式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儿童的画越来越模式化。幼儿园教师常常会担心儿童画不好或者不会画, 所以总是会在一个时候提供“范画”, 似乎没有范画, 就像没有进行美术活动一样。这种对“范画”的崇拜和依赖心理, 还是来源于对儿童创造能力的信心缺乏。长此以往, 儿童将会真正地失去创造能力。在幼儿园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情境, 教师让儿童自己画自己想画的, 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儿童居然不会画, 理由是“老师没有教过”“我不知道画什么”。最后, 教师只好示范, 儿童就可以照着教师的“范画”临摹。这就是在教学中过分示范, 造成了儿童在创作过程长期依赖范画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性的结果。

在幼儿园实践领域的教学中, 教师需要摆脱这种对范画的“崇拜”, 尽量不要提供示范, 激励儿童从一开始画画就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用自己的色彩去描绘,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用自己的情感去润色。教师首先要学会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 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 而不被强迫接受承认的模式和范式, 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能手。”[2]儿童是天生具有创造潜能的, 适当的引导可以充分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儿童用发散的思维思考同一个事物, 而且要放弃对线条是否流畅, 布局是否合理, 涂色是否均匀等这些技能的关注;给以儿童充分的想象和创造时间, 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儿童的创造过程, 用儿童的眼光体验他们的创作。

三、支持和激发儿童“独特的想法”

儿童的自我概念尚未成熟之前, 对自我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他们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的想法总是“不确定”,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也就是说, 在学习过程中, 儿童对自我的表达和反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态度。因此, 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并且予以支持。对于儿童“天马行空”和“荒诞怪异”的想法, 不要“斥责”或者忽视, 而是要积极地回应。灵感有时候会稍纵即逝,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帮助儿童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 鼓励儿童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有一次, 在一节关于“环保”的绘画主题课上, 一名儿童给地球接上一根污水排水管, 教师问他:“这个排水管的水排到哪里去了呢?”他在“排水管”尽头接上了一个“蓄水池”。接着, 他发现水池可能会蓄满, 就画了一只专门吃污水里脏东西的“怪兽”, 水又变干净了。他又把干净的水从另外一根排水管接回了地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教师对儿童的独特想法予以支持和鼓励, 可以激发儿童无穷的想象。

毕加索认为,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 儿童对艺术具有敏锐而独特的感受力。他“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3]对于儿童来说, 绘画并不是那么严肃的一件事, 也许只是一种“游戏”, 或者是情感宣泄的过程, 或者描绘自己的想象、经验的过程。“美术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4]儿童的创造过程融入了他们对事物感知、体验和情绪情感的投入, 这是儿童作品内容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基础。稚嫩却充满活力的童年的写真, 技术上充满缺陷却饱含热情和童真的儿童画作品, 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给儿童创造独特体验和交流的机会对于儿童的创造尤其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在艺术教育建议中提出, 要“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 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 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5]美术教育从再现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入手, 提供鲜活的材料和媒介, 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的表达和探索。

四、倾听儿童“心灵语言”, 感悟童心

儿童画具有叙事功能, 每幅画可能是儿童内心独特的表白, 可能寄托着他们心灵的愿望和寄语。教师对儿童画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色彩的运用、比例的把握等技巧上。恰恰相反, 对于儿童画, 应该忽视这些技巧, 而是要透过这些画来理解儿童的心灵,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5岁的幼儿画妈妈做饭的情境, 给妈妈画了很多双手。教师问:“为什么妈妈有那么多双手?”幼儿说:“因为妈妈很忙, 所以我要让妈妈多一些手来帮忙。”多么可爱有趣的想法, 尽管她的画脱离了“现实”, 然而这不正是创造的火花吗?所谓创造就是摆脱心理定势的干扰, 产生超常的构想, 提出新的想法。因此, 分析了解幼儿作品的时候, 要认真看幼儿是如何表征事物的并且倾听儿童说自己的画, 表达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想法去替代儿童的想法, 用是否“合理”的标准去否定和评判儿童的想象。也许正是这些“不合常理”的符号表达了儿童最真、最美、最善的“心灵语言”。抽象主义绘画之父康定斯基指出, “儿童用一种未受习俗熏染的眼光观察每一件事物, 客观物体的内在共鸣都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他们除了有揭示事物外表的能力之外, 还能够将保存的内在共鸣包含在一种形式中, 使其让人感动地表现出来”。[6]可见, 儿童画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力量并不是技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而是蕴含的童心和绘画作品表达的“心灵的语言”。因此, 真正理解儿童的作品就需要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倾听童心, 用心感悟童心, 并且理解和呵护童心。

五、摒弃传统对儿童画评价的思维定势

《指南》指出,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 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 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7]在评定儿童画的时候, 成人往往喜欢用“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准看待儿童的作品。这种评定方式只会让儿童越来愈注重自己的作品与真实物体的相似程度。如果单就“是否像”这个标准看, 画画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绘画本身是一种表征, 是对美的感受的表达。绘画本身具有灵魂和生命力, 是作者赋予作品的一种意义。儿童画是儿童的一种意义表达, 儿童的一种语言, 是儿童创造美的过程的表现。儿童创作画的过程赋予了画特有的意义。因此, 评价儿童画应该打破传统的“像不像”这样的定势, 而是从作品本身去品味, 积极肯定他们为了表现“美”而做出的努力和创造的“美”的独特性。

“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本能, 如果人们过分刻意地对待这种本能, 本能就会缩进无意识的贝壳之中。”[8]儿童在自由的绘画过程获得的体验和自我肯定胜过任何不适当的外部评价。有时候, 不加以任何评价或者提出让儿童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儿童更具有意义。创作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每个儿童创作的作品都是最美的。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来说, 培养儿童对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往往比技能更加重要。“让儿童喜欢创作、爱上创作甚至开心完成创作, 远比完成一个符合成人期待的完美作品更加重要, 让儿童享受美学, 对于成长中的人格发展与创造力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在学习后要破除成人逻辑中‘像’的迷思, 回归儿童创作中本我的价值。”[9]

参考文献

[1][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M].王毅, 孙小鸿, 李明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姜琳.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 .

[3]张青岚.源自直觉的精彩——对儿童绘画原创思维建构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3 (11) .

[4]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 2011.

[5][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 (12-10-09)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d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rrd, 2012.

[6]裔萼.康定斯基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8]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动物陶瓷雕塑艺术风格下一篇:文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