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2024-08-02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精选14篇)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篇1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一、导入新课:

师:打开课件,伴随音乐播放一些新颖、别致的平面广告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惊讶、暴笑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学生欣赏平面广告。

师:广告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生:图形、文字、色彩

师:播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美术字图例,如:乐百氏、天下无贼、文艺晚会等等,导入“字体设计”的概念,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字体设计

师: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18-27页),预习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生:预读教材,了解字体设计的含义与应用范围,初步了解字体设计的方法。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阅读教材,预习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工具是否带齐!)

二、教学活动开展

环节一:展示与交流

师:展示课前准备的文字设计案例图片,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生:互相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总结。

生1:文字有特点,比较漂亮

生2:别致,像花一样

生3:生动活泼、轻松自如

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同学们欣赏、分析能力很高,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并引出概念:字体设计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字体,我们通常称为“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环节二:探究字体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及基本变化范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师:一般的字体设计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生1:字体变形——拉长、压扁

生2:笔画进行变化

生3:加图案

生4:粗细,大小,象形变化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字体设计是不是可以可以随便进行,只要你想怎样美丽、怎样漂亮就可以进行设计啊?

生:不是!

师:对,为了达到字体创意的目的.,在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课件显示内容)

1、统一性:形式与内容统一

2、可读性:起到视觉信息的传达,易辨认,不误读。

3、协调性:考虑笔画、结构、字形、用途之间的有机协调,传达设计意图。

4、艺术性:表现的个性特征,显示字体设计的魅力

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字体设计的变化范围。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典型图例:学生根据字例回答!

阳光生活,完美呈现。(笔画变化)

晨鸣版材(字型变化)

文艺晚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教师总结:一般的字体设计范围,A、笔画变 B、字型变 C、笔画字型一起变

环节三:探究字体创意设计的方法

师: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字例,

学:自由讨论分析,总结字体设计的方法

师:结合图例,总结出字体创意设计的一般方法:

1、变形设计

(1)外形设计:

A、打破文字方格的标准字框和方正的排列形式,使其适应与其他形或不规则形,在排列上可以采用放射、渐变、斜置等,多个字的还可以打撒重构;如:

B、字体具象化,根据字的形与意,结合典型的具象事物,以图形、图像的方式代替文字本身。

(2)结构设计:

A、从整体各部首、偏旁的布局进行位置移动。产生错落有致的变化

B、对结构的大小做处理,使整体布局发生变化

C、改变结构布局的重心,使其分布打破原来的均衡、匀称。产生新的视觉感受

D、对局部的笔形做聚散强调,使结构产生一种疏密对比变化。

(3)笔画设计

A、笔画粗细:对字形中的笔画进行粗细、大小处理

B、笔画形状:将笔画造型进行统一而有规律的设计,可构成不同的字体,也可以对字形中的局部笔画进行形状概括、简化构造。

C、笔画装饰:对笔画通过加饰线、夹花等装饰加工,使其更美观。

D、笔画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共用的笔画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字。

2、表像设计

(1)整体依形联想

(2)局部添加或重复

(3)字体局部形象化

3、装饰性设计

(1)、本体装饰

(2)、背景装饰

(3)、拆带装饰

(4)、点线装饰

(5)、重叠装饰

(6)、连接装饰

(7)、图案填充

(8)、错位装饰

4、立体化设计

(1)、阴影设计

(2)、倒影设计

(3)、浮雕设计

(4)、光效设计

(5)、透视设计

(6)、矛盾空间设计

5、色彩设计

(1)、个性色彩的加强

(2)、色彩空间的加强

(3)、色彩强化、统一

6、质感肌理设计

7、手写字体设计

(1)、书法体

(2)、自由手写体

环节四:我当设计师——设计评论

(经过前面环节二、三两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生已经理解了字体设计的一般设计规律,环节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 “山清水秀”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对它进行设计?可以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设计?,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出示“山清水秀”的不同设计方案给学生参考、讨论!

(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环节五:我当设计师——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字体的知识,为我市“万人行”公益活动宣传广告招贴设计主题文字“携爱同行,与爱成长”或“我与万人行同龄”。

(中山市、小榄镇每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 “万人跑”,我校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设计活动的主题文字,能够更好地领会本活动的真谛!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环节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每个小组内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设计的字体应用到我市“万人行”公益活动宣传广告招贴设计实践中去,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字体作品!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篇2

为幼儿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的素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手段向幼儿传输信息,其信息资源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例如,教师将幼儿较有创意的作品或其他网络上的幼儿绘画优秀作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赏,并且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使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此外,教师可以将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制作成课件应用到幼儿美术欣赏课中,让幼儿在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

激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使幼儿能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自己的天资、潜能。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立体的效果,并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给予幼儿强烈的感染力,它不但能活跃幼儿的思维,还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参与欲望,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更积极地表现自我。例如,在组织大班幼儿绘画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时,教师可以制作有关房子的课件,幼儿在生活中虽然也看到过各种房屋,但是不够丰富多样,不能轻易地激起幼儿兴趣。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搜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房屋图片,如平房、不同造型的楼房、蒙古包、茅草房、木头房等国内外一些有特点的建筑,并在课件中插入好听的轻音乐和简单的讲解。当幼儿看到了许多好看有趣的房屋时会有很激动的表现,有的在睁大眼睛看,有的还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全被这些风格各异、造型有趣、材料不同的房屋所吸引。生动丰富的素材将幼儿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使幼儿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激情高涨地参与到了活动中。

演示作画步骤,提高课堂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常感觉到如果示范画画得太大会浪费时间,但画小了坐在后面的幼儿又看不清。而且在示范过程中,教师的身体常会挡住一部分幼儿的视线,幼儿看不到,就容易走神,以至于做小动作、说话,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画步骤,每个幼儿就都能看清,而且在较难的地方还可以重现。例如,在“盖棉被”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两个课件,第一个课件起导入的作用。教师将各种冬天的景象做成课件引出话题:“冬天了,我们给小动物设计一些暖暖的棉被吧!怎么设计呢?”接着播放第二个课件,出示几幅棉被的图片,让幼儿说说喜欢哪一幅。之后,教师再在计算机上演示怎样均匀地涂色。在计算机上作画的好处是能让每个幼儿看清楚,而且节约时间。

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美术作品生动形象,在培养幼儿想象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使幼儿从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有利于开拓幼儿思路,激发其想象和创造能力。例如,在中班美术《在动物园里》的教学中,要求幼儿画一画动物。动物虽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如何表现动物的肢体动作,把动物的基本特征表现出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具体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又如,在组织《调皮的猴子》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关于猴子生活的视频,包括猴子怎样爬树、怎样睡觉、有什么本领等。并展示给孩子,观看后引出问题:“看看猴子们在干什么?”孩子们说:“它们在爬树,它们在趴着睡觉,它们在蹲着吃香蕉。”在孩子们对小猴满怀热情时,教师利用投影仪演示如何画小猴。孩子们看到活泼可爱的小猴用简单的几笔就可以画出来时,个个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就这样神态各异的小猴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

结束语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艺术特色 制作注意要点 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是很难把学生身心(视觉、听觉、幻觉)完全融入教学当中去的,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出现,如一些Micreosoft powerpoint软件、Authorware等软件,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得力助手。那么如何设计出效果良好的工艺美术多媒体课件,并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艺术感受呢?现归纳为如下几点:

1 根据教学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资料,如图形、色彩、音乐、文字及动画效果,是制作优秀教学课件中的难点、重点

1.1 图形色彩的展示是视觉的主要来源

图形色彩是工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在展示图形色彩时,要突出图形色彩感,层次分明,画面清晰。对于重点细节部分可局部放大分析,便于理解。同时在展示绘画步骤图时,所展示的图形要先简后繁,有条理性,色彩要先清后浓,层次分明,可以一张一张地分步骤展示,也可以根据课件需要放段录像,清楚明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主要视觉来源。

1.2 音乐的运用是听觉系统感动心灵的窗户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挑选适合作品主题相符的背景音乐,在音画并茂的情景中,引发学生无限思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欣赏美国女画家卡萨特的名画《埃米和她的孩子》,可配上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扬琴独奏,体现出温柔的母子亲情,使许多误入歧途的女人凝神观看后尽痛哭流涕,幡然醒悟,这就是音乐净化灵魂的神奇作用。

1.3 文字风格及其编排形式关系到关键帧的界面的效果

文字的产生,本为记事,从来为了社会实践的需要,由原来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 衍变为篆书、隶书、魏碑、 真书、草书诸体,这本身就是实用方面的发展。经过历代书法家的艺术创造,汉字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风格,如宋体字、黑体字、综艺体、琥珀体等,由记录传播语言的符号而变成书法艺术,由于字体风格、版面的内容要求不同。我们要根据课件内容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字体。

如:黑体字给人简洁、明快、严肃之感,宋体字给人一种庄严肃、端正之感,隶书给人一种俊秀、宽厚、包容之感。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多以宋体或黑体为主,文字编排的时候要根据关键帧的画面适当采取横排、竖排、斜排及字母大小写的变化,大小标题的字体要有层次性,色彩要醒目。背景色彩单纯,画面简洁,在视觉上做到既不抢眼,又能烘托文字主体为宜。这样的界面效果将更有艺术性、欣赏性。

1.4 空间立体动画效果引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许多抽象的思维语言向学生讲授,效果不太理想,而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明了化,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比如:讲《古典室内装饰与现代室内装饰的区别》的时候,讲到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课件可以设计插入这样一段动画,播放一段《故宫》室内陈列录像,让学生看一下明清家具、宫灯墙面实物立体物品及所处环境给人一种古典、威严、高贵的皇家风范感受。当然动画的穿插要适时适度,要做到少而精。

2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制作工艺美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注意要点

首先, 课件制作的目标应定位在始终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完成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也就是说它始终是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失去了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这一目标,那么再美的课件也毫无价值。

其次, 课件使用的目的,应定位于为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而不直接给予学生答案。教师的讲解是为了结合课件进行启发性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三,课件要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沟通的渠道。因此在课件编制时应立足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唯有如此定位才能编制出一件成功的课件。笔者在上“传统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课中,通过让学生学习传统图案的内涵,来领悟它的设计精髓和设计方法,已达到教学目的。我展示了几个用不同方法设计的标志。如: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来看一下传统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第一个影响“以之为源,推陈出新”(黑体)。中国银行的标志(图1),想想它的形状和什么比较相像?(生回答“古代铜钱”图2)对,其实这个标志就是来源于古代铜钱的造型。(图3)多种形状的货币,如刀形币、铲形币,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定圆形方孔的铜钱作为流通货币呢? 铜钱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隶书),即:设计理念和文化理念。(黑体:设计理念)——古人为了便于携带,就把铜钱中间打了个孔。而为了便于流通,就把它设计成了圆形。这就是铜钱设计理念的第一点:易于铸造携带,利于流通稳定(黑体)。而这点反映在造型上就是“外圆内方”( 宋体)。而在流通过程中,受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它的身上也衍生出了浓厚的文化理念,(隶书)即“钱心方正,财神公明”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宋体字书)。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中国银行的标志,对照铜钱的造型和含义,它就是来源于古代铜钱的造型:外圆内方。设计者古为今用,模仿铜钱的形状设计的。这就是它的设计理念一:古为今用(黑体)。它的整体形状就是一个“中”字和钱币造型的巧妙结合,既准确传达机构名称,又说明了业务种类。这就是它的第二个设计理念:“中”字+钱币=机构名称和业务种类(黑体)。我们再来看一下它的文化理念(黑体)。铜钱中间的方孔是为了便于携带,而中国银行标志中的方孔就好似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电脑视屏,象征电脑化联营业务(黑体字:“电脑化联营业务”)。 这时再出示一个主题,学生就能很快地展开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出体现本具有民族特色主题的标志。这样既完成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讲到标志设计的方法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标志。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这些标志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解领悟传统图案的内涵及设计精髓。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局职教处编.艺术理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

[2] 安昌奎,韩志丹.古典风格与现代装饰.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

[3] 朱惬.谈美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南昌市教育信息网教案中心,2005—07—25.

工艺美术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品种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方式结合学生回答,逐步深入阐述主要工艺美术种类的成就特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相联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三、教具准备:

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四、教学过程:

(一)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门类众多,品种十分丰富。本课仅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品种加以介绍,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辉煌成就和多姿多彩的面貌。建 议补充本课未能选取的其他重要工艺品种如漆器、金银器、景泰蓝、服饰、家具、竹木牙角雕刻等内容,或就当地的工艺名品及学生感兴趣的品种加以介绍。

(二) 授课方式当灵活多样,尽可能安排一次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工艺美术展览或工艺美术生产机构,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艺美术的了解。

(三) 工艺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鼓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和现有条件,自已动手临摹、制作工艺品,并以之与中国古代优秀的工艺作品作比较,以进一步领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因材施艺、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等特点。

(四) 本课的内容可以与中国历史、地理、语文的相关内容衔接起来讲授,如彩陶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与青铜时代、丝绸与丝绸之路、玉器与“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等,启发学生综合掌握所学的知识,使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全面、深入。

一 导入

提问1:提到中国的古代工艺美术,我们脑中会闪现哪些工艺品?

展示老师与学生准备的真实物件,指出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器、金银器、景泰蓝等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品种,即工艺的分类。

提问2: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工艺作品,想不想知道与它们有关的背后知识?

二 讲授新知

A 丝绸

提问:说出与丝绸相关的成语?推出中国丝绸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1.丝绸种类

2.以《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B 瓷器

1.提问:汉唐以来,除陆上的“丝绸之路”,你知道另一条海上通道是什么? 播放各国留有中国瓷器的图片及片断“陶瓷之路”(历史短片)

2.分别介绍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

在学生已知信息中进行扩展及延伸,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入主题 文学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进行知识逐步深入阐述,是学科整合的体现 利用多媒体艺术补充学生课外资源。通过提问、欣赏、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进而逐步深入阐述新知识。扩充学生对工艺美术的理解认识。

分析《人面鱼纹盆》、《青花八吉祥纹扁瓶》,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

3.简介陶瓷之路,景德镇瓷器,唐三彩 。

C玉器

提问:玉的象征意义?

欣赏当代画家李爱国人体系列指出人体即玉,并分析《玉凤》、《白玉雕桐阴仕女》艺术特征。

引出玉文化概念

D 青铜器

提问:你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金属器?

通过几件作品简介青铜器的历史及艺术特点。

E其他工艺品种

补充了课本未选取的其他重要工艺品种如漆器、金银器、景泰蓝、服饰、家具或当地的工艺名品及学生感兴趣的品种加以介绍.

小学美术课堂课件 篇5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的创造才能,培养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备教具,学生备硬纸片、剪刀。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课:

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观赏。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新课:

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

三、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尝试制作。

1、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制作,互助帮助解决困难,教师辅导。

四、教师指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纠正。

五、学生分组,合作一个插接造型。

六、评讲:

幼儿创意美术课件 篇6

2〉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印章印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印出不同排列方式的花纹

活动准备:1、不同颜色颜料数盘,颜料盘上盖层薄海绵,并使海绵浸透颜料。

2、每人准备几种印章(印章也可以用瓶盖、笔套、续扣或疏菜等代替)。

教学过程:

1、幼儿围坐成圆圈玩“丢手绢”游戏。

①游戏1~2次后,幼儿蹲下休息,展开手绢观察,讨论什么样的手绢漂亮?(有色彩、有花纹的漂亮)

②出示一张剪好花边的白纸手帕,问幼儿:这块手帕漂亮吗?讨论怎样使它变得漂亮。

2、观察印章,幼儿探索印画

幼儿分别到桌边玩印章,在准备好正方形纸上印画,教师观察,发现个别幼儿的印画规律。

3、组织幼儿欣赏印画(讲解示范)。

①总结幼儿刚才的印画,鼓励个别幼儿说出是怎样用小印章印画的。

②根据幼儿发言,总结小印章排成横、竖、斜排队列,这样图案可以用来装饰手帕的四边。小印章手拉手围成圆圈组成花朵等图案可用来装饰手帕中心。

③用不同的印章分别蘸上不同的颜料,在白纸手帕的四角、四边或中心印出不同的`花纹,也可随意地印出花纹。

4、提出要求,幼儿作业。

①鼓励幼儿有规律的进行印画。

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儿童画——儿童美术教育的奠基石 篇7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等, 站在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 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 是天生就具备的, 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 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 日渐习得。

1. 儿童绘画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绘画是儿童不教自为的一种自然发现, 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所以,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为孩子出示一个绘画主题, 他们在创作之前, 总是会问老师:画这个可以吗, 画那个可以吗?在他们的提问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是相同的话题, 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各不相同。

2. 儿童绘画是儿童游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

儿童把绘画当做他们游戏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因此, 当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 他们就已经想到了如何用手中画笔, 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并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3. 儿童绘画是儿童天真、活泼真情的流露。

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 还是被成人视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创作:毫无修饰的、不和比例的人物造型, 夸张的人物表情, 变形的人物动态、没有调和的原始色彩……无不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 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 美术对儿童是有价值的, 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玩耍一样, 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自乐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 我们通过辅导儿童画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 将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创作儿童画, 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

二、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同时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 更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 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 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 儿童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 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 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 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 虽然还很幼稚、肤浅, 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 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未来的世界开拓者和创造者, 必须拥有更为敏锐的美感。因此, 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和标准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思考和价值判断, 使他们艺术的心灵不被陈规陋习所束缚, 成为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主体。从这一点上来说, 美术教育才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2. 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 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艺术, 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 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 确定自身的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课程, 创造性的教学形式, 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并给予肯定, 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 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

3. 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培养创造能力。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 搓弄着泥巴, 堆砌着沙堆, 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 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 是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 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 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

浅谈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 键 词】 美术;课件;教学

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课件教学具有传统性教学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充分显示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等特点,特别是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能为幼儿呈现高品质的画面,使欣赏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不但能活跃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还有助于幼儿感受和理解美术,大大提高教学灵活性,激发起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满足。但是在教学尝试中发现,由于教师对图片缺乏归类和筛选,提供的课件图片量多,造成在3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图片放映占用的时间过长,同时呈现方式、时机不恰当也影响欣赏效果,没有很好地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因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才能高质高效地发挥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制作适宜的课件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活动的时间很短(以大班为例是30分钟,欣赏环节、幼儿创作环节、评价环节的分别占时是:10分钟、15分钟、5分钟),因此,制作适宜的课件是保证活动完整、活动目标得以达成的关键。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制作适宜课件的方法如下:

(一)图片选择典型,指向目标性强

在选择图片前要吃透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准确进行定位,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再选择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目标指向性强、典型的图片,这样才能条理清晰,体现美术课件的作用。

(二)课件的容量不能太大,图片应少而精

这是制作适宜容量课件的前提,少是对应短短30分钟的教学时间而言,而精在于课件能否围绕教学目标,能否让幼儿学会怎样去表现美,真正达成对活动重点、难点的解决而言。如在活动《五彩花瓶》第一次实践中,老师发现选择的有些图片明暗色的交替、镶嵌方式不很明显,欣赏过程中会影响到孩子对装饰手法的感受和提取,同时逐幅欣赏的图片有15张之多,占用时间太长,这样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对重难点突破也不利,因此就没能有效完成对重难点的突破。

(三)合理地整合图片

由于活动时间短、呈现图片多,因此,整合图片就是制作适宜容量课件的关键。如在改进后的活动《五彩花瓶》中,教师就对多幅图片进行加工,通过制作两张(明暗色交替、镶嵌)装饰手法的幻灯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清晰、明确地发现不同的装饰手法,不同的装饰方式为幼儿创作作好了方法上的贮备,真正有效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二、恰当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幼儿获得审美感知和想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件的呈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单幅呈现

顾名思义,就是将图片一张一张的单幅呈现。运用这样的呈现方式,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图片进行欣赏,选择图片时做到少而精,每幅图片能够突现该活动的重难点。

(二)分类呈现

将同类别的几张图片组合成一张图片进行呈现。如在《花瓶设计师》中,教师将大量花瓶图片整合成水果类、动物类、建筑类、蔬菜类几张。通过对一类物品的欣赏、观察,帮助孩子提取同类型的共同特点,丰富孩子的创作经验。

(三)分组呈现

将具有相同特点的图片整合成一组图片。如在《五彩花瓶》中就制作两张花瓶装饰手法的图片:一张运用了明暗色交替手法,一张运用了明暗色镶嵌装饰手法,每一组幻灯片上呈现的图片又具有手法相同,方式效果又不相同的特点。

(四)局部呈现

将一幅图的重难点部分,或者需要孩子重点观察的部分截取下来,做成一张图片单独呈现。利用这种呈现方式可以直接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讲解,也可以帮助孩子在提取到活动所需的经验后,再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如美术欣赏活动《有趣的漫画》中,老师将人物的头像截取下来,在呈现的时候首先呈现人物头像,待孩子观察出了人物头像特点:胖,脸大后,再出示其漫画“自画像”,孩子马上就观察出了漫画“自画像”的特点——夸张。

三、恰当的呈现时机能优化教学过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件的呈现时机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课件的特点、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抓住最佳教学时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幼儿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件呈现的时机主要集中在感知欣赏环节、幼儿创作环节、欣赏评价环节。

(一)感知欣赏环节中的课件呈现

感知欣赏环节,课件的呈现时间根据幼儿有无相关经验而定,有经验基础可直接呈现,让幼儿直接进入图片的感知欣赏;无相关经验或需要经验铺垫的则在经验准备后呈现。这能极大调动幼儿的审美兴趣,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创作热情。如在掌印画活动《手掌变变变》中,因为幼儿缺乏对手掌变化的直观认识,老师就先请幼儿玩游戏《手掌变变变》,幼儿通过运动觉、视觉,充分、直观、形象地了解手掌变化的丰富、趣味,有了直观、生动的印象后,再采用先总后分的呈现方式呈现掌印画图组,因为有了手掌造型的直观印象,对呈现的掌印图组让幼儿的视觉受到了色彩和图案的冲突,使他们在接受图片造型的同时,又不断生成自己想象的造型。然后典型的分幅呈现将幼儿从想象手掌造型的环节中拉出来,转移到观察作画的方式(印的方式、颜色的运用、材料的运用)上来,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用不同的作画形式能呈现出的不同作品,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获得了充足的掌印画作画经验。

(二)想象创作中的课件呈现

短短十分钟的感知欣赏时间要让所有幼儿完全理解创作方法、完成自己的想象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想象创作中的课件呈现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创作需求,从而激励幼儿更好地完成创作。这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创作需求。如在《五彩花瓶》幼儿的创作过程中,老师就以滚动播放的形式不断向幼儿展示花瓶装饰手法的图片,起到了帮助幼儿打开创作思路,模仿或自由想象相结合创作的作用。

(三)欣赏评价中的课件呈现

这能鼓励和再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如在撕贴活动《运动场上》的评价环节中,老师请每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图片进行比较,看看图片中运用了哪些拼贴的方法来表现运动中人物四肢的运动动态?自己的作品用没有?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人物色彩的搭配上你觉得谁用得更好些?幼儿在对比、欣赏、议论中,获取自己作品改进的方向及真正欣赏的满足感,并为下一次的撕贴活动提供经验。

四、课件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课件制作能力

由于幼儿美术活动是美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因而对用以辅助教学的课件要求比较高,必须掌握动画制作软件或多媒体写作工具软件的运用,能较熟练地制作动画、填色、配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软件制作技术。

(二)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师生思想感情的交融活动,因此,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互动教学情境,在利用课件手段的同时,根据幼儿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表情、手势等,调动整个活动气氛,聚焦幼儿的目光、注意力和求知欲,遵循教师起主导作用和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力加. 美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钱初熹.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 王保军.多媒体美术教学运用之浅见[J]. 成功(教育),2009(4).

少儿美术课件 篇9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制作多彩的服装》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裁剪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服装,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对服装的相关知识,培养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服装,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4、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裁好的纸样及成品。

2、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蜡光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等,以及幼儿收集的已进行消毒安全处理的`各类废旧碟片、纸盒、纽扣、易拉罐、碎布料等)。

3、在认知区展示各种服装款式图片,布置“苗苗服装店”,便于幼儿随时观察。

4、场地宽敞,便于材料的摆放。

5、提前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的VCD。

6、参观服装厂,了解布料的由来及裁剪。

7、对服装的制作步骤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制作服装所需的辅料。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服装店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带着问题自由参观“苗苗服装店”。 观察了解服装,并小声讨论.互相交流。

(1)服装是什么质地的?

(2)服装是什么款式的?

(3)服装上的图案怎样?

2.小结观察结果:

(1)服装的质地有:纱、棉、棉绸、丝绸、麻、毛及各种纸制质的。(2)款式:外套、裤、裙子、背心、短裤、风衣。

(3)图案: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一个图案的、多个图案的;对称的、不对称的。

二、出示服装设计图样.幼儿任意选择服装款式和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1.教师出示服装设计图样,让幼儿观察它们款式的不同。

2.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如饮料瓶、酸奶盒、废旧碟片、纸盒、报纸、皱纹纸、玻璃纸、蜡光纸、即时贴等。

3.提出制作和装饰的要求:

(1)将装饰物粘贴牢固。

(2)节约材料,不浪费。

(3)制作时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4)将一件衣服坚持做完,不半途而废。

(5)装饰出色彩丰富、协调的图案。

4.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能讲述自己创作意图并设计制作与老师不同的独特款式。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儿根据需要选厢多种材料制作。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评价总结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服装.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材料并给服装命名。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初中美术课件资料 篇10

宇宙(Universe)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宇宙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浩渺的太空,充满了无穷的奥秘。无限的宇宙,等待我们去探索,让我们乘上想象的飞船,加入太空之旅,祖国未来的神舟11号·12号·13号······将有我们的身影。

作业要求

用绘画形式表现太空之旅

课后拓展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篇11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画相补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如电视、录像、幻灯片、VCD等)所不完全具备的。我从教二十多年,因为条件有限,其中十几年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上课,学生没有很好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例如,欣赏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笔下奔马的艺术,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看课本的画面,或者利用幻灯机放映,但效果不佳。而现在我可以利用软件把画家画马的很多作品编辑录入电脑软件中,通过动画制作,使作品中静止的奔马产生动画效果,再配上音乐让学生亲临其境,真正感受到画家的艺术魅力。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课件的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还有精美图片、形象生动的视频等,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节约大量的黑板书写时间,而且扩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45分钟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师生互动少。教师坐在电脑旁边,手拿鼠标,眼睛看着显示器,对着话筒讲课。学生看着屏幕,听着音箱里传出的教师的声音,看不到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精彩的表演,仿佛在看电视教学,缺少一种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少了一份与教师面对面的亲切感。学生欣赏到精美图片的同时,却失去了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2.课件和电脑使用不当造成师生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课件意识,上课只知道下载使用完整的课件,整个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完全被课件控制,思考少了,现场启发少了,思维一成不变。而且,教师一直忙着在讲台上控制课件的播放,走不下讲台,无法融入学生当中,会脱离实际教学,淡化学生的主体。

3.增加教师的课外工作量。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查阅电子书籍、视频资料和音乐背景资料,还要将这些资料放进课件里,如果处理不当,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4.不利于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往往为了让学生看清屏幕,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教室里光线昏暗,气氛压抑。教师因为怕麻烦,就不想打开门窗或开灯,进行另一种教学活动。

三、互动式课件教学法是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克服多媒体教学缺点的一种重要方法

1.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践的情况设计好所互动的环节,比如互动时间、互动方式、背景音乐等等。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上课时教师就应站着,这样有利于走到在学生中间和学生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用无线鼠标、纽扣话筒进行上课。

3.运用讨论法进行上课。互动式课件教学法就是要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坐着上课,手点鼠标学生看着屏幕等课堂弊病。如果课堂中不加入互动式教学,学生长期在关门关窗的昏暗教室里看屏幕上课,会物极必反,因此,有时也要停下多媒体,让学生互相讨论,让课堂活跃起来。

4.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进行上课。互动式电子白板结合了传统黑板与投影幕的优势,不仅能充当屏幕,也可以当作黑板来板书,互动式电子白板的电磁感应笔可以当作粉笔,直接在白板上实现电脑操作、随意在播放的内容上作标注,圈点出教学重点、随意书写注释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教学的优势,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使课堂更富有人性味。

总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作用,机器无论如何不能代替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当学生掌握某些知识以后,他依旧喜欢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肯定;当学生遇到新知识的时候,他们依然不想死记硬背。再美的多媒体展现也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更喜欢在情感的碰撞中学到知识。因此,我们要在今天的现代化教学中,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让多媒体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篇12

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处在成长发展最初端, 这意味着儿童的心智能力还不健全, 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 所以他们的成长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

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需要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的共同相互作用。生理发展, 指身体上的发展变化, 如大脑的发育成熟、运动机能的发展等。认知的发展, 指思维、智力等发展变化。社会情绪的发展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变化, 以及个性的发展等。为了论述的清楚, 在这里把三个发展过程划分来说明, 实际三者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儿童成长发展。

设想儿童在周围的环境中游戏活动时, 这些活动需要感知的参与, 同时进行逻辑思维的认知, 还需要有同步的运动。这正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体现, 相反, 这种相互作用也必需在儿童直接参与活动中才能实现。

游戏为这种直接参与形式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环境。

儿童对游戏的需要

游戏活动是儿童的本能需要。首先, 是基本的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这满足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基本的信任。其次, 在信任下, 会出现不信任, 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使儿童产生兴趣和好奇感, 以想象、创造的冲动去理解和影响环境。最后, 是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些儿童内部的需要正是儿童游戏动机行为得以产生的前提和背景。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交织作用引发了儿童进行游戏。

儿童的需要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需要, 发展的需要, 游戏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途径。帕普利等人曾这样描述过:“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肌肉;他们发展视觉与运动协调的能力, 他们还发展控制自己身体的意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他们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 他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此看来, 游戏与儿童成长中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关系密切。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媒介。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游戏活动。

美术活动为这种综合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提供了支持。

美术活动的特点

美术的性质不仅是所谓的造型、图示表达等, 更重要的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游戏和美术活动是相通的, 美术本身就是游戏, 是虚拟的, 这种特征正适合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行为特征告诉我们, 他们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 看待事物时不是定性的, 儿童在认知和逻辑建构之前, 是用各种尝试、虚构来认知。他们思维特点就是幻想和想象。儿童的这种认知特点恰好也是视觉艺术的行为特征, 即想象、虚构, 视觉思维可以创造想象出来的东西, 通过美术活动表现出来。美术活动为儿童这种爱幻想和想象的思维特征提供了实践场所。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在儿童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借用美术媒介的活动中, 儿童不是为了画画而画。绘画时, 儿童不但要使用视知觉, 还需感知的参与, 还要同时进行视觉逻辑思维协调, 用逻辑思维进行图像的整理, 还需要同步的生理机能运动, 绘画时孩子注意力都集中在肌肉的运动的知、感觉上, 整个肢体在运动的同时, 纸上留下肢体运动产生的线条, 这种运动痕迹展现在孩子面前, 展现了他们的表达, 与此同时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到脑的发展。在表达的同时, 展现出的图像, 影响到了儿童对产生形象的感知和秩序感的经验效应, 既逻辑主次感的发展。所以说美术能提供媒介, 来感知理解未知。因为美术活动独特的视觉教育意义, 不是我们的认为仅是感知模式。在美术活动中, 不只是看或画的行为, 实际它是典型的思维教育模式。儿童在看的同时, 思维活动也在发展。阿恩海姆指出, 视知觉是与思维同时发生的, 是视觉思维模式。看就是思维过程, 在看的同时, 就有了主次的逻辑思维理解。也就是说, 孩子在看的同时信息就已经在处理、转化和把握。所以, 美术活动中, 儿童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情绪共同得到发展, 相反, 参与美术活动, 也需要孩子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生理机能的成熟, 及社会情绪的经验积累。

美术活动就是一种高级游戏,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是全面综合的发展, 在热情中运用他们的心智能力,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锻炼。

参考文献

[1]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丁海东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儿童发展【美】约翰·桑特洛克著桑标王荣译上海人们出版社

[3]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唐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什么是美术课件 篇13

授课年级:初中七年级

教学内容:美术是什么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美术是什么?”对于刚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同学们在今后美术学习的目的性。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了解“美术是什么?美术是如何分类的?”有助于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其今后的人生理想的实现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容易上成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授课,教师一般对美术的概念、种类,作品的内容、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让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在现代教

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倡感受和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欣赏课上,就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通过对美术定义及其具体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课前准备

(一)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如油画颜色、木刻刻刀、油墨及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二)讲课、学生练习用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四、教学设计

1、学习内容:

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了解材料与画种的关系,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使他们能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时,使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活动: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美术作品,对美术的种类有初步的了解。对美术材料与画种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本节课的探究题目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3、教师活动:

请学生观看录像及图片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教师应抓住材料与画种的关系,使学生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放映幻灯和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如将《父亲》和《自画像》(珂勒惠支)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

3.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我爱校园美术课件 篇14

二、学习目标:

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四、自学指导:

1、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2、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五、导学过程:(先学后教)

学习活动流程:第一课时

1.板书课题:校园平面示意图

2.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

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绘画步骤:

(1)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2)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3)画上淡淡的水彩。

(4)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5.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6.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7.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8.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流程:

1.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2.板书课题:校园一角

3.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4.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5.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6.介绍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7.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8.教学评价与延伸

展示作品。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六、当堂达标检测(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

1、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上一篇:写水仙花的小学作文300字下一篇:开学的烦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