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人文思考

2024-06-20

儿童美术教育人文思考(共12篇)

儿童美术教育人文思考 篇1

一、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的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 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 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 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 谁都知道, 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 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 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 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儿童美术教育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等门类。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 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 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1.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 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 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 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 在这片净土上, 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拓宽儿童美术视野, 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 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 “美是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 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 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 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 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 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 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 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 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 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 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 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 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 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 想象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 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 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 用积极的语言, 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 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 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 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 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 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 作为执教和教导者, 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 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 保持对美术的热爱, 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3.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陶冶美的情操, 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 到处都蕴藏着美, 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 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儿, 为什么美, 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情趣高雅, 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 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 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 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4.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 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 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 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 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 不由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 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 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性, 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 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 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 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 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 收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 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 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 不会产生挫折感, 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 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 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 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油然而生。每次美术尝试, 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 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 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

二、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1.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 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 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 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 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 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 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 我们的教师应该转变评价的方式, 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 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 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 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 “这张画我喜欢”, “这张画很干净”, “这张画画得很好”, “这张画乱七八糟, 我不喜欢”, 那么, 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2.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生活的儿童, 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 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 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 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 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 儿童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 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 随时会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 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 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 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 得到享受。例如, 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 却能成为一幅作品, 得到成人的赞赏, 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 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画时, 他会迫不及待地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 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3.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 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 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 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 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 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 走进童心世界。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 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 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 热爱本职工作, 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 就会去认真地实践, 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更新知识, 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 必须要热爱生活, 要有耐心, 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 使孩子能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 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 对于孩子来说, 兴趣是如此重要, 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 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 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 也能唤醒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 精通本职专业, 力求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 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育儿童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儿童, 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教师不仅要了解心理学知识, 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 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 能听懂儿童的心声, 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 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 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 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 具有关爱之心, 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 才能因势利导地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 不要轻易地批评和否定, 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 在美术活动中自始至终地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 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 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 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 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我, 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 陶冶其情操, 促进其个性发展。

“世间的大人们, 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 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 亲身去看看儿童的世界, 不要误解他们, 虐待他们, 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丰子恺先生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使我们倍感亲切。新世纪的儿童比以往更聪明、更具有探索精神, 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在目前这种科技日益先进的社会生活里, 美术学习有助于儿童自身最大潜能的发展。

摘要:探索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21世纪的教育目标, 是美术教育界共同关心的大事。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想象力。新世纪的儿童美术教育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关怀, 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的美育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儿童潜能

儿童美术教育人文思考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详细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而人文素养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的人才素质,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学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它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即指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显示[1]。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以及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产生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这与办学的初衷形成了偏差。同时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比较侧重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相对较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则比较少,最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且综合素质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教师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范围比较小,这种情况使得教师的知识面很难得到拓展,甚至使得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高,知识结合不够合理,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尤其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常常忽视对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出现了背离。第三,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字功底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教育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应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够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素养与人才培养的规划结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标准,通过相应的文体、艺术竞赛等活动,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可以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等,作为衡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标准。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全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通常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文化修养课程、审美艺术课程、社会生活课程、人文知识讲座等课程。其中文化修养课程主要以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文学经典等课程为主;而审美艺术课程则主要以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内容为主;社会生活课程则主要以社交礼仪、哲学等内容为主;人文知识讲座则主要以儒家思想、幼儿知识、奉献精神等内容为主。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而这些课程有些已经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但还有一些课程隶属于先修课的范畴,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诗词歌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其心灵,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有效升华;哲学则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效启迪;文学则主要以人性和人生等知识为主,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身精神世界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3.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质量和水平[3]。因此,在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应对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得到提高,并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除了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之外,学校也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意识,通过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研发使用相关的人文素养教材,达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4.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内容为主,其中这两项科目还是以人文素养内容和人文素养知识资源为主,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以及对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它不仅提供学生相应的人文知识,还促使学生掌握其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以人文思想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相应的人文理念。另外,在教学目标上则主要以人文素质为主,加强学生对人文感受的理解,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相关课程的拓展,以促使学前教育学生的气质和修养得到提高,从而成为其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课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优势,积极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从而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前提,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10):43—44.

[2]黄晓霞.中职学前教育———注重人文素养[J].南北桥,,(1):82.

[3]康静,刘佳.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8):50—51.

校园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3

一、人文校本课程

人文校本课程要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系列化的学校人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儒雅、高尚、理性和审美的人文情怀。学校可以将人文课纳人课表,面向所有学生,把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厚度传递给学生,感受人文的滋养。课程要囊括尽量丰富的具有人文情怀的授课内容,如“感动中国”系列、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专题、《百家讲坛》、古代诗词《唐之韵》、网易公开课等,人文课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一次次激动、叹惋、愉悦、痛苦的同时,一点点将关爱、真情、正义融入胸中,以理性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成熟的思考,同时感受来自学校教育的一份真诚。

二、人文德育课程

学校应把教育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将德育课程化。在常规德育中突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旋律教育,同时加强生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人手,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关心他人与社会,具有独立的思想、判断等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可以开展“十讲”教育,即对人讲礼貌、对己讲仪表、学习讲勤奋、行为讲规范、做事讲责任、集体讲荣誉、纪律讲严明、同学讲团结、社会讲公德、回家讲孝顺。配合“十讲”教育,每双周召开一次系列主题班会,弘扬正气,树立班风,激发学生的成功与成人意识,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升旗仪式、广播站、各班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电子屏幕等途径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同时,要抓好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以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为契机,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一句问候、一张贺卡、给父母洗一次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写一篇感想,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健康的校园歌曲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每天可以安排固定的“班班有歌声”活动时间,实现班班有歌声,天天有歌声。组织优秀校园歌曲有奖推荐活动,这些歌曲在课间、中午由校广播站播放,唱响在各项重大活动前班与班之间的拉歌比赛中,唱响在课间操列队和行进时。将“班班有歌声”和音乐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并示范传唱;通过歌声对学生进行艺术和美的熏陶,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着力营造优美、生动、多彩的学校氛围。

三、人文活动课程

从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树立大教育观,开展读书节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应号召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渊博学识,陶冶情操。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理论书籍,如教坛指津、专业成长、聚焦课改、有效教学、名师引航、启智修身、致敬名校、他山之石等类别,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教务处在教学区可以设立文化走廊,开展读书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也会成为人文校园的一道亮丽景观。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校文化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翘首以盼的精神盛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要主题鲜明,学生的参与面要广,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演讲比赛、古诗词朗诵、书画、摄影展览和文艺汇演等。

四、人文社团课程

学校可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社、篮球社、排球社、足球社、健美社、乒乓球社、荷球队、文学社、书画社、主持人社、演讲辩论社和天文社等社团。学生社团组织可以开展器乐技法交流、球赛、学生论坛、编撰校刊校报、健美操比赛、书法绘画作品展、天文观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对社团的组建和发展有着极大热情,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天空下,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社团课程使学生把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情感态度、创造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全面发展。人文社团课程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了德行、灵性和智慧。

五、人文环境课程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校育人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应将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隐f生课程进行构建。教学区走廊文化中,设计主题主要有文明史教育、科学史教育、名家治学、书法艺术欣赏、艺术名家名作、名师风采、学子风采等。文明史教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发展史;科学史教育,以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科技创造未来、走进物理、地质的演变、多姿多彩的生物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不断进取、潜心钻研的精神;名家治学,展列“中华院士风采”、“诺贝尔大师面对面”专栏,展现著名学者的治学精神,传播学习知识的态度与方法。此外,张贴中外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图片及语录,对学生进行艺术与美的熏陶;利用展板定期宣传学校的大事、要事,宣传优秀教师的教育业绩、教育理念和人生信条等,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宣传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成绩,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

班级文化中,要在强调班级环境“三化”——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突出生动多彩、风格各异的班级特色,如制定设计特色班规、班训、班徽、学习PK台、励志联、座右铭等,彰显班级特色;以不同阶段德育主题定期更换黑板报为平台,展示学生才能;“特长天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师生自拟的警句和自创的书画作品等,既美化环境、提升了师生的美学素养,又给有特长的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生活区,餐厅文化要以“感悟食文化”定位,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提示语,使广大师生时刻意识到勤俭节约的美德。悬挂科普卫生与健康饮食系列挂图,张贴精美的营养配餐图片,培养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的意识。宿舍楼的文化设计应充满人文关怀和温馨氛围,走廊和楼梯墙壁上张贴温馨提示,如“教室检验学业,宿舍见证美德”、“让文明不仅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等,时刻提醒学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营造出清新整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学语文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篇4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当前, 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们的价值取向变了, 在物质财富逐渐丰富的同时, 有的人的精神上却日益贫穷。语文作为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学科, 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品格, 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一旦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 严格来说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正是因为如此, 为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 为让学生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知识广博的人, 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没有崇高的信仰, 只有盲目的模仿;不喜欢读书看报, 只喜欢QQ聊天;不注重内心的修养, 只关注外在的仪表等诸多举不胜举的现象告诉我们, 当前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 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肤浅, 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首要原因。其次,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 打着深深的知识性、政治性烙印, 比较缺乏人文元素, 也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最后, 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因素肢解的机械僵化的知识与技术教育, 教学的目的还在应试教育上, 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情怀。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1.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语文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 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因素, 使语文课堂少一些固定的分析, 多一些富有个性的情趣, 在情境中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陶冶, 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 认清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弘扬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

2.精心引导, 塑造学生人文品格

塑造人文品格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 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文品格。比如, 要自强不息, 发奋有为, 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 知难而进, 拼搏进取;要体现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的理念, 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 崇尚文明, 破除迷信, 反对邪教。只有这样, 学生的人文品格才能够逐步塑造出来。

3.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 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 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 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教师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 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 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 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4.注重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俗话说“文如其人”, 作文的立意其实就是学生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关怀、留心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关注民生, 进而找到写作的内在力量。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 感受生活, 才能使他们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才能让他们在学会作文的同时, 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

5.构建人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使人 (包括教师和学生) 的发展, 构建人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在语文教学评价中, 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 以激励为主, 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教学中学生细微之处的关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语文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改变传统以分数论英雄评价体系, 使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受制于升学、期考等, 真真正正实现素质教育。

总之,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应浸润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发展。只有把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培育出更多人格健全、趣味高尚, 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教育人文思考 篇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亦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以育人育才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应树立何种教育理念,建造怎样的文化氛围,倡导什么样文化精神,不仅关呼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反映着时代的要求与精神。面对如今滚滚的经济大潮冲击和基础教育阶段日趋严重的升学教育压力,不少学校在夹缝的艰难生存环境中大有“弃育唯升”的势头;家长、学生也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一切“唯分数是瞻”的倾向。因而便出现了子女弑父母、室友自相残、博士不知礼,无德便是钱的社会变态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重新修改和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亦重点强调: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力求在现代教育中突出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全面发展的宗旨。

以人为本就是指在不违背社会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创设良好氛围,充分涵养和发掘个体优势,使其自主发展,不断凸显,从而在每个个体都得以充分发展、充分施展的情形,使社会得到推动其前进的各种人才。人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是动态的,它不可能像生产机器那样,一经造成便可固定使用,它在发展中成熟,又在成熟中不断提高,获得新的发展,如此循环,直至生命终结。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注定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着眼,充分利用学校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人文精神弘扬与实践的主阵地,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在课堂教学传道授业之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校园文化是一种既体现时代与社会又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发展环境,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不容忽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聪明的校长,一所想有作为的学校,无不以注重校园文化为突破口,辐射影响并带动其它领域,从而实质性地获得素质教育的全面突破。常规地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凸现人文主义就是要将人本思想有机地渗透于这四个方面的建设中。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呵呼人性

我校是一所山区高中,落后的经济文化注定了教育的滞后和生源思想、文化层次的严重不平衡。这种具有浓厚生态特色的教育现状一方面造成了升学教育的艰难,另一方面更为紧迫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的急迫性,如果我们一旦落入升学教育的窠臼,那结果势必是竹篮打水,最终将学校引入死胡同。为此,我们确立了“为学生的一切负责,为学生的终身负责”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口号,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针对个体,因材施教,各获所需的方针,教学中由重学会变为重会学、重乐学,从知识灌输变为培养能力,从一切为考试变为一切为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构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教育学生不必为自己因某方面欠缺而沮丧,应该树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偏就有专;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适时巧妙鼓励,由自信获取主动,由自信弥补缺陷,由自信心引向成功。将高中三年教育视为终身教育的根基来对待,不搞急功近利,不妒后人乘凉;只求于生有益,甘为土下根基,既使在一些很细小的环节,也不能舍本逐末,挫伤学生自信,如在学期末的鉴定中,学校明确规定:只给家长通报成绩,不排名次;操行评语一律使用第二人称,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用客观的态度,巧妙的方式指出,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雕琢,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二、在环境中熏陶,自塑人性。

一所成功的学校,总会伴有一种和谐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不仅具有为学校发展和师生进步提供服务的功用价值,而且具有师生精神需求并为之提供自塑方向的精神价值。我校虽然占地不足30亩,是个典型的袖珍式校园,但我们还是冥思苦想,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每一寸土,每一面墙的育人功能。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校园建筑群,领之以拔地擎天的状元柱之后,抱之于绿瓦青砖的“结义亩”古建筑群之怀,玲珑之中透出的庄重与神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知识殿堂”大型不绣钢雕塑,不可遏止地让人遐想未来之辉煌;七位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塑像有序环列于教学主楼和东西宿舍楼前。既是谆谆教诲的长者,又像一周次第伴读的先哲者,让人顿感古今中外文化,文理史哲精萃在这里汇聚汹涌波涛;教学主楼正面的校训、东西宿舍楼墙面的四幅醒目标语,既有砥砺意志的勉励,又有殷殷嘱托的教诲,教学门楼的楹联更是给学生每日的警勉;每个教室里各种特色的班训既是班级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更透射着学生自我雕琢的追求;悬挂于各室的名言警句、教育、思想、科学等名家的画像和格言,让每位学生都能不时与先哲们进行心灵的对语;室外花草绿树旁、宿舍过道、床头、水房、餐厅等等,凡是学生有可能去的地方,我们都因地造语,就景思教,共悬挂张贴各种画像、警示语三百余条(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我们就力求通过发挥校园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让学校育人的目标,变成滴滴春雨,化为学生自觉的修养行为。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人性。

以人为本,不是抛弃原则,自由发展。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任何废弃社会属性,片面追求绝对个性的人本主义,不仅是极其错误的,其最终必然会因违背群体发展而失去个性发展的机会。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就是要规范人性,保护人性的健康发展,所以规范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折射着学校自身的特色,是育人、成人的基本保证。近年来,依据学校实际,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职工,从教师到学生

,从学生到生活,对凡是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有定性的方向性要求,有定量的业绩评估,从德、勤、能、绩方面考评教职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权衡学生的综合发展,学校为教工建立档案,搭建校本业务培训平台;班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自主发展查因号脉。通过制度约束,师生的个性发展有了方向不偏倚;通过制度规范,使教工的点滴汗水都能闪出光辉,学生的丝丝进步均可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开展丰富活动,丰满人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是浓郁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又是渗透人文关怀的良好契机,随着当今社会运行节奏的日渐加快,各种竞争日趋激烈。高考升学的沉重负荷,使这些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经受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因此,厌学、烦躁、性情怪僻、父子矛盾、母女冲突屡屡出现。人们只埋怨当今孩子难管,却不知为何难管,老师、家长只体会到自我角色的难当,却不理解孩子们的苦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尖锐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脆弱无比的中学生心理,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抚慰,需要丰富的发泄窗口来予以缓释和调节。因此,适时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同学们的各种情感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和发展,避免各种形式的“异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遵循针对性、全员性、平等性、实效性和导向性原则,即:针对某阶段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活动不能只针对局部或个体来举行,应面向全体,在活动中各种各样的学生可自主、平等地参与,不搞厚此薄彼的做法;凡准备要开展的活动,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具体的方案,扎实的过程,不可泛泛而谈,似搞非搞,流于形式;所有的活动都务必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育人方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学生当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以及种种困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为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开展了“我为乡中添光彩、乡中因我而靓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入手,时刻想到我是一中一分子,不能因我而蒙羞,从而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人生发展中的社会性;港、澳回归、十六大召开等每每遇到国家有重大事件之时,我们都不失时机地开展一些系列活动,既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其关注社会,弘扬时代旋律的意识;每年都举办“班级小节目比赛”、“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书画大赛”等;两年一次“校运会”,三年一次“校园文化节”期间还不时穿插各学科自主举办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活动;学生自发成立“雏莺文学社”,定期出刊,并成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学生会成立了纪检部、学习部、劳卫部等机构,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不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参观德育基地,观看具有针对性的文艺演出和电影等。20xx年国庆前夕,我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以“弘扬时代旋律,展示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第二届校园文化节,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进行了“大型文艺节目演出”、“综艺游园”等五大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五彩缤纷的形式,既有师生个性的张扬,亦有集体主义的熏陶;既有启迪、考验知识和思维的睿智竞赛,又有突出语言、形体的才艺展示;既有反映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榜样示范,又有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体验艰辛的社会实践模拟……广大师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包括不少离退休教师也纷纷参与,献艺展才。我们在几乎没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凭靠师生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使第二届校园文化节成为本县岁末最具诱惑力的一个亮点,县委政府等五大班子的全体领导也都兴趣盎然地到场助兴,市、县电视台多次进行了报道,并制作了专题节目。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文化氛围得到空前浓郁,而且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学们也通过活动既缓解了由于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更激发了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真是关注人文激发自信,浓郁文化推动教学。

关于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6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人文教育 教育理念 实践活动 人文素质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普遍存在,尤其是工科中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

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改变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我国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及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中考的落榜者,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比高中学生低,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文化素养较低,读书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受学校重技能训练、轻人文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就业了,对文化课极不重视,心态较浮躁迷茫;有的学生美丑不分,盲目跟风,行为出现偏差和怪异;有的学生由于缺乏人文教育和人文知识的积淀,往往意志薄弱,不能吃苦,缺乏耐心、进取心、同情心和爱心;有的学生不能接受挫折和打击,稍有不顺就无所适从,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学生不收看新闻、不关心国家大事,只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和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言谈举止不文明,考试作弊,缺乏诚信,社会公德差。可见,由于学生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人文素质存在缺失。

(二) 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担负着培养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按单纯的职业技能需要作实用性的取舍,重技术、轻知识,相对忽视人文教育。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倾向,如功利主义、浮躁之风,不可避免地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影响,尤其对以技术应用型为特色的工科职业技术学校影响更大。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一些工科中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和技术能力转。多年来,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制定的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技能的培养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所设置的人文学科、学时和教学内容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的理念、气候和环境;在教学的模式上,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传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对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相对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 人文教育是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必然要求

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到生产企业的技术岗位上工作,由于他们专业技能不是十分过硬,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态度,没有吃苦耐劳和不怕挫折的精神,没有坚韧的毅力和竞争的意识,将很容易在刚就业时就出现碰壁的现象。据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首选要求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诚信忠诚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加强人文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 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离不开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因为情感不仅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更主要是指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更主要是指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更主要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主要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文知识作基础,需要人文知识来滋润和培育。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产生人文精神。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两大内容,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大部分。人在社会上要较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中职教育应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等同视之,并行发展。既应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又应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中,坚定地捍卫人的感情、尊严和价值,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的幸福服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及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

三、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其中校内的教学和校外的实践活动是两种主要的途径。

(一) 校内的途径与措施

1. 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改变观念,把人文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工科中职学校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技能,更强调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价值和人格;不只是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加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生存、发展能力。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应达成统一的认识,加强基础文化与基础能力的教学和非技能性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在强调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在教学思想上把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同时,应保证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大力支持。

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建立完整的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对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在教育教学中熏陶、感化学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应尽量开设人文教育教学课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做事,提高适应能力。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每一次专业技术课教学中都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如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等。固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的讲座,请一些名人、专家、成功人士给学生作报告,介绍成功的经验和人生体验,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在校内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一个人文教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种人文讲座与交流、艺术节活动,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和趣味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通过举办各种球类比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赛、趣味竞技比赛和文艺晚会等,展示学生的才华与风采,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竞争互助,尊重礼貌,诚信公平的精神。

(二) 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利用假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夏令营活动,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历史、艺术展览和大型活动仪式,把教育的内容和课堂的内容生动地还原为实实在在的事实,把抽象的人文精神变成切身的感受,深化课堂教学。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和祖先的祭拜扫墓活动,追思革命先烈和祖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前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祖国奉献青春热血的主题实践活动,把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青春紧密相连;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与情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幕式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区域经济的互补性,找到在奉献中体现价值的乐趣。同时,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一般在第一个学期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或见习,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企业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来自社会实践的活生生的人文教育比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更能有机地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人文教育的最优化。

【作者简介】 杨业文(1964- ),男,广西容县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级讲师。

苏派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篇7

目前人教版的历史教材编排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虽然在个体线索上,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单独的线索,却难以从整体上感知国内外的历史。本校的历史课在整合传统专题讲授的模块优势外,还借助教材单元主题,整合中国史和外国史、古代史和近代史,让学生不仅仅明白一个单元所要表达的核心和模块是什么,更要懂得历史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什么,明白历史的划分不是只有教材这一种,如果学生愿意,完全可以选择更多的划分标准。学习历史,忌讳的是光学习一个点,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个点,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人的一生相比于人类的历史,是浩瀚宇宙中极小的旅程。但在这无限和有限中,我们想向学生传达一种不断学习的真理,一种不断研究的精神。

苏派人文教育,同样也引领着本校的历史教学。以人文关怀带领学生畅游在历史的天空。这里,学生们接触到了众多惊天撼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能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岸和不屈,体验着历史文化盛宴的同时,更能教会学生在纷乱的世俗变幻中怎样正确地进行取舍。

江苏的历史教学,目前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存在。本校更要求积极开展校本特色的历史课程。我们尝试着打破大班化教学课程,争取按照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已有基础,开展小班化的历史层次式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听到他们想听的内容,让学生能在不同的群体中找到共鸣。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 组建各种历史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型的历史课题研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研究的乐趣,做一个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对国内外历史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历史课堂的组织上,本校尽量打破原本座位秩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师生共鸣的探索。 消除分数的评比,弱化等第的区分,历史课堂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和表达历史见解的独特角落。在评价方面,每个学生均是评价的主体,历史课的评价有时无所谓绝对的对错,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表达不同的看法而已。历史教学的魅力集中反映了文科教学的特色———答案的丰富性。

本校历史课程的另一突破,在于改变了传统“历史无用”的观念,在历史课堂的传授中,把实践性和现实性带进课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我们传达给学生的观念之一。历史学习不再像以前那般死学死背,我们导入现实中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历史上不同人物的处境和感受。穿越剧曾风靡一时,这也引起了我们历史教学的关注。人们并非不爱历史,只因相隔时代过远, 觉得历史对当下并无太大的帮助,进而在一些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也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所谓的各种穿越,不难看出主人公本身对历史的热爱,更多地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去评价过去的故事。人类需要对过去进行反思,更需要用过去来告诉我们今天应该怎么走。百家讲坛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新出现的“明朝那些事儿”。传统的历史教学有时太严肃,学生读起来,不管从阅读上还是情感上,无疑比较吃力。而这些通俗化的形式,却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冷门的历史被人们所热爱的背后,除了其形式更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也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人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本校的历史教学恰恰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极为形象化的故事和语言,去感知历史。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 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是索然无味的,反而觉得对历史需要更多的热情去了解。中国需要怎样的未来,多少也看学生对中华民族有多大的责任感,而这种五千年的积淀,没有历史的润泽和表达,恐怕会沦为肤浅和空洞,故而历史的使命是崇高的,但历史传播的形式却可以是大众的。历史是全人类的记忆,应该有这样一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历史的记忆,能从这份厚重的记忆中,寻找前进的力量。

苏派历史教学,应是思维火花的碰撞,精神领域的洗礼,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学术探索。苏派体育教学,也应是学生全体参与的欢乐与知识共存的空间,这里展示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看重学生的一种体育精神,一种人性中的血性和果敢。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8

关键词:大学,文化自觉,人文教育,问题,途径

一、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教育重科学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狭隘、封闭的功利思想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当前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文化自觉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较差,审美人生与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实效性低,有些学生殊不知“为何而生”,对前途感到茫然;人与人之间靠外部的契约维持在一起,而无内在人格灵魂的沟通,其结果是道德的边缘化、道德秩序的崩溃,使受教者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异化现象;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有可能一无所知,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3]。由此看来,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迫切需求。

当今大学教育的根本弊端毋庸置疑,即施教者给予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技法训练及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至于最为根本性的东西,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审美人生、民族使命感、积极人生观等教育在高校中没有提到应有的位置,学生的物质化、功利化表现越来越明显。想要扭转局面,人文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它是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只有这样, 才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人的自信, 人的尊严, 人的自由, 人的理想。有人会说这些本该在义务教育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应拿到大学来谈,但要明白文化自觉和人文教育都是对人的关心,塑造人格的完美,以人为最终目的,贯穿人的一生。因此,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应有它所承担的责任,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点上不应相互推脱责任。

二、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内在困难,追本溯源,我们可以试图在其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寻求症结所在。

(一) 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与“目”问题

中国大学目前对人文教育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亦即不把人文教育课程看成是学校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不是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来着重建设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选课的范围和数量,似乎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因此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那么人文教育就搞得越好。这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目前的实际结果往往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就越不当回事,因为反正不是主课,而且一般都很容易混学分,而各院系对这些通选课同样不重视,学校本身也不重视。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人文教育,我国大学发展人文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几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二)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精神层面上是一致的,而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文理分家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文科、理科、工科等几大门类之间,各自封闭,泾渭分明。加强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人文类课程,更不是凭人文类课程教师的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人文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性思维,而科学教育也要探索和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三) 人文教育中的“西学与中学”问题

推动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必然会重新面临一个问题,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还是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或是走晚近美国时髦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教育[4]?笔者主张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但反对将多种没有经过检验过的东西塞到课程里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教育。在本土文化意识淡薄的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创造、转化工作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如果盲目排斥优秀外来文化,过度追捧本国文化,不免矫枉过正,流于狭隘。对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都应本着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使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民族的人、世界的人。

三、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设想

今天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在学习美国模式,但实际只是学其皮毛,并未学到其根本。因为中国大学从未问过,美国大学的根在什么地方?其实问题极易回答,是文化之根。而大学的人文教育又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所以大学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构建它的人文精神。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要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5]。在教学计划中,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跨学科课程,开设兼顾人文与科学的综合性课程,打通文、理、工相互隔阂的壁垒,强调知识的融合,方法的贯通,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责任、专业与历史联系起来,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竞相辉映,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科学起源、本质、发展及其社会应用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伦理进行思考[6]。

(二)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在人文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拓人文环境,浓厚文化氛围,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熏陶。注重人文讲座,有计划地聘请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大学生进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相应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人生活,在具体的亲身感知和体验中学习人文精神[7]。

(三) 去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实现人文教育的中西并举

有人提出,中国的大学不应设立西方文明和西方经典作为必修,应该只以中国文明和中国经典作为核心课程。但笔者认为:第一,我们应该有更开放的文化心态;第二,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是处在一个以西方文明为主的世界,必须花大力气了解和研究西方。因为越是深入西学的人越是会形成自己的批评性看法,反而不易流入盲目崇拜,设立西方文明和西方经典的课程恰恰是要引导学生从深入阅读而形成自己的分辨和批评能力;第三,就我国目前的实际社会心态而言,如果单纯规定“中国文明和经典”作为共同必修核心课,很可能反而让人有强制灌输的感觉而引来学生反感和反弹,而以中西学并举作为共同必修是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可以有较好效果的。

(四) 全面渗透人文教育意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文学科承担人文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信仰体系的建立,其他课程则寓人文精神于教学中,将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从而形成整体效应和局部效应良性互动,

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8]。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尊重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关心其内在潜能、需求、遭遇和困惑,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多加了解、关怀和引导。人文精神有一种对自身、他人及整个人类都充满信心的关爱,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一种真诚的信仰,培养自主自治的愿望和向善、求美、求真的欲望和能力[9]。

四、总结和展望

总之,大学的发展必须着重软实力的培养,即加强人文教育,而不是一味地用扩地扩招来体现气派,那样只会显得腹中无物、徒有其表。要以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知荣耻、明是非、审美丑”,让受教者在获得现代知识技能、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具备一种健康高尚的道德心态、精神与气质,构筑和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杨振宁.大学教育与文化自觉[M].三联书店, 2007 (第二版) :2.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176-177.

[3]孙海瑞.从文化自觉谈大学人文教育[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4]甘阳等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三联书店, 2007 (第二版) :9.

[5]包丽萍, 孟丽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问题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

[6]黄清玲.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7, (2) .

[7]王华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莱阳农学院学报 (社科版) , 1999, (1) .

[8]黄紫华.美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0) .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篇9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管理

我国的医学教育历来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和医疗技能的培养,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替代人文教育,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科建设方面无法充分反映行业和社会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时代在前进,医学教育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我们所培养的医生应该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者和治疗者,更应该是患者疾苦的社会支持者和健康生存的维护者,完整的医学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载体,并把人文教育贯穿于科学教育的始终。

1.2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

据统计,我国84所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课时为62学时,仅占总课时的1.71%,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85%。且大部分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既没有依据医学自身的人文特性和医学模式转换的需求来进行论证和设置,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人文课程设置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分散、凌乱,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1]。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思想教育与临床医学实践教育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思维的惯性导向下,部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目标及考核等相关问题没有足够把握,在课程中往往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脱离实际,必修或选修、学分制或学年制都是一个模式,教学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学生和老师都对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学生逃课和在课堂看课外书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人文素质教育沦为获取学分完成学业的一种途径。

1.3 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薄弱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医学类院校缺乏一定的人文环境平台,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教材、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能力测评体系等学科建设方面都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师资是教学建设的关键,人才是学科培养的重点,目前人文教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从事人文教学的教师,要么是单纯文科专业毕业,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研究,对医学的很多认知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么是医学院校毕业留校任教的教师,自身又缺乏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满足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同时,医学类院校对人文学科的经费投入比例和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比医学类课程差距十分明显,以致人文社会学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医学人文教学与研究很难出成果。师资的不稳定和科研力量的薄弱相互牵制,学科的发展处于停滞和挣扎状态。与此同时,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教材建设发展也较滞后,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但很多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都没有规范的教材,这势必阻碍人文教育的发展;而在实践教学环节,因缺乏对医学人文学科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和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缺乏如何进一步将学科课程评价整合为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的研究,所以没有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对应理论教学,纸上谈兵会影响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需求没能很好结合起来,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孤立于医学专业教育之外的一个封闭系统,导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力的丧失[2]。什么样的人文教学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这应该是值得积极思考的问题。

2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新途径

2.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明确提到:“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3]。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当代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生在医学专业教育基础上还应该广泛学习和掌握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知识,并在这种新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树立新的预防观、大卫生关、大健康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卫生保健的需要。但是,人文精神不是生硬加到专业课中去的,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专业知识中的,使学生不仅得到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的熏陶[4]。近年来部分院校在如何有效达到人文与专业教育相渗透和融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隐蔽课程”建设,强调不同于显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从物资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三方面将极富特色的华西医学人文精神“情景交融”地传递给学生,在医学专业教学的大环境中,通过构建有特色的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推动人文教学的发展。科学知识是理性的、逻辑的,人文精神是形象的、情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关键在于“化”,而不是“教”,因此人文课程的开展、人文精神的传递要求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首先应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善于在教学中发掘和传递人文意识,努力创建浓厚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关怀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2 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体现,是专业架构的重要基础,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是一种“自我体认”过程,是外在于个体的认知,是可以量化的意识[5]。这种“可以量化的意识”是能通过有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可以考虑划分为三个层面来进行,即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在这个课程体系模型基础上,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建更富有活力,形式多样的人文教学体系。

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将这种人文课程体系体现在选修课的建设中,将全校选修课划分为基础社科类、综合社科类、应用性医学人文类,目的是让这三个层面的人文课程反映医学必然涉及的人文行为领域和必须面对的人文社会问题,体现基础人文课程和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使学生把学到的医学知识放入一个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宏观大背景下理解,同时促使学生思考人性 [6]。这种课程体系框架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实施后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观察。

2.3 重视医学人文学科建设

打造专、兼职人文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中,师资培养应该作为重心来抓,不少国家的医学院非常重视人文师资培养,他们既有国家人文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又有大量的师资培训机构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师资培训。而国内的医学院校在努力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学效果好、梯队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在师资培养、考核、聘用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与科学化[7]。要注重对专职人文教师人文素质的继续教育,并作为师资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但同时也要重视“兼职教师”在人文教学中的重要推进作用。如学校开设的人文主题讲座,可以聘请有丰富医疗经验、品德高尚的学者和专家来授课,内容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在对医学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理解上递进,在医学的大环境中来渗透人文精神。名师名讲、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人生观和医学价值观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高深的学术功底是根本,教师的人文修养是灵魂,加上适当的教学方法来铺垫,专业课程就会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注重人文教育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人文医学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能力测评体系,这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引进中,要结合医学专业学科特性反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现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并要巩固和推广已取得的人文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8],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从伦理学、哲学、医学史等多方面挖掘人文素材,创编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课程教材,使之真正成为辅助传授人文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同时,人文教学要建立与理论教学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如通过课外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的实际体验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达到有效的移情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9]。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文教学中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基于案例的学习(CBS)”的教学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还需要有效的质量评价监控系统,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同行互评等来反馈课程教学效果,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对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指导。但是针对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应该实施多元化评价,对不同的评价内容要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实现,不同的评价方式体现不同方面内容的评价结果[10],从而达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医乃仁术,医学应该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应该在于通过传授人文知识,铸造人文精神,形成人文关怀能力,让医学生深层次理解“以人为本”在医学领域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身心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和关怀。医学人文教育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医患关系的改善,社会民生的和谐,更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质量需要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需要来自学校、医院、社会的通力合作,方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俊卿,詹健铨,黎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6(7):651-653.

[2]梁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7,21(2):173-174.

[3]IIME.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25.

[4]王义遒.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00-117.

[5]余仙菊.扬弃与超越[J].医学与哲学,2006,27(7):69.

[6]颜家珍,冯泽永,罗丽娟.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育,2004,5:35-36.

[7]蒙丽珍,莫光政.论高校学科与专业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09-112.

[8]李新华.试论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1,10(3):731.

[9]蔡骏翔,罗萍.艺术美育中的怡情效能与教师应用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65-366.

初中历史教学注重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内容的类型

选择与集中运用典型的人文内容,是实现历史知识教育、人文教育统一的有效方法。

1.人类进取精神

历史作为人类成功发展的专业、科学记录,是战胜自然、战胜自己与自我优胜劣汰的进取、进步过程。人类在不断自我强大的奋斗中,以各种进取精神实现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纵观国际国内历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类科技进步。在中国史中,以石器的诞生到金属工具的飞速发展,以及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等为代表;在世界史中,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有影响力,其中蒸汽机的发明、原子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为代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运用,把人类不同时期的理想得到了最大化地实现。较为典型的章节有“灿烂的青铜”“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二)”“蒸汽时代的到来”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第二,人类文化进步。从文字的发明开始,到各个民族不同时期代表性文化不断诞生与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浪漫进取的美好文化画卷,如中国的诗词歌赋与四大名著,西方的圣经与文艺复兴,以及新时期的电影、电视、音乐与歌舞艺术等。代表性的章节有“中华文化的勃兴”“昌盛的秦汉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世界的文化杰作”与“现代文学与美术”等。第三,社会制度进步。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制度的更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与及其国家机器的运作办法等。代表章节有“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2.民族自尊品质

人文精神要求对人类平等、无差别的尊重和爱护,没有种族歧视、民族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等级等标准。对初中生而言,站在民族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对他们开展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文教育,是切合学科实际与他们成长实际的。一方面,加强中华民族自尊品质的教育。要从民族繁荣的使命视角,去认知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挥的作用、地位与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激励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大变革的时代”“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对外友好往来”与“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等章节中,去认知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和对地区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创新。尤其在21世纪的新时期,结合新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导或启发学生全面认知中华民族做出的成就和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尊重其他民族的品质教育。通过世界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欣赏性与学习性的视野,去全面、理性与赞赏性地学习和认知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特点,如通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亚非拉的奋起”等,了解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为人类的多样性与幸福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创新与成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实施的方法

选用学生敏感、喜欢的教法,是突出人文内容及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1.人类辉煌成就启发教学

人类辉煌成就作为人文发展的结晶,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在教学“辉煌的隋唐文化”时,教师可以从启发学生背诵唐诗或说出著名的隋唐诗人等人文内容切入,引导去梳理、总结、归纳隋唐文化的类型,如诗词、印刷术、建筑设计及其建设艺术等,并在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的了解和拓展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创作兴趣等。

由于历史学科教材,是按照教育教育规律编排的人文知识体系。很多人文成就在教材中显而易见,教师要善于把此类内容的学习下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兴趣,或按照朝代、年代、人文载体类型与人物类型的方式,去开展更宏观的人文学习与总结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史时,学生可以运用教材、网络与其他的工具书等,去总结或归纳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与明清文化,既去发现其一脉相承的人文共性,也去总结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文特性。

2.人类挫折历史反思教学

总结历史的教训,任何阶段的人类挫折都是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人文灾难。在这种的历史时期,总是以战争、幸福生活的破坏、生命的死伤与压迫、奴役、摧残为负向的人文现象。如在“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们的抗争”一单元时,殖民者在北美洲、澳大利亚、亚洲与非洲等地区,对原土著居民血腥的屠杀等;如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八国联军入侵、抗日战争等,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破坏等。

站在人类历史的宏观视角,加强人文灾难与人文消极现象的反思,是教育学生、警示学生与警醒学生的有效措施,在培养他们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建设能力、人文修复能力与人文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占用大段时间的方式去开展人文教育活动,而是运用特定的知识点、时间点与环节展开,使其起到基础性的教育作用,指导学生做人、做事与为学。

摘要:初中历史作为人文性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与人文意识的基础内容。研究认为,充分运用历史教材中的显性人文内容与启发学生挖掘隐性内容,是把人文知识教育与人文能力教育统一的科学方法。

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工科;人文素质;培养;弊端;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0-02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已经到了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由此看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工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之一。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素质”,周远清[2]认为其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他把文化素质也即人文素质作为基础素养。人文素质是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3-4]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和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内容。

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问题依旧相当突出。两院院士杨叔子将此现象描述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5]

1.工科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走偏。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6]长期以来,人们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束缚,特别是市场化冲击下产生的实用主义更让人急功近利,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愈来愈呈现出重理轻文的趋势。而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教育将不断导致整个社会中人们价值观、道德感的普遍缺失。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谢尔登·格拉肖博士所指出的“工科科学家不能只懂工科,因为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文明人,一定要学些文学”。[7]目前,部分工科院校专业性强、具有“功利性”色彩,在强化培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往往忽略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2.学生只注重专业,人文素养贫乏。从基本人文素质要求来看,目前许多在校工科大学生甚至毕业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工科学生往往把主要精力发在专业知识的提高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对人文素质教育冷淡,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从而个别人文素质差的学生,出现了价值观混乱,黑白不分,美丑不辨,道德观亦出现混乱,道德底线岌岌可危。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近些年来在校和已毕业工科大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如下问题:适应社会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缺少法律意识、匮乏法律常识等。

3.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工科院校大多数教师为理工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但平时很少顾及人文方面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使得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受到冲击,在自己的言行和课堂教学上,表现出较低的人文素养。甚至有少数教师表现为缺乏民族自豪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严重,在学生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对于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辨识能力普遍不强的工科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引导师生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塑造,离不开优秀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栋梁人才的培养中心,必须同时在“学”、“教”两个共建点下工夫。在“学”上,学生要强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力在的关系;要自觉去摄取各类人文精华哺育自我,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境界。在“教”上,由于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和教学垂范与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具备广博的知识,充分以人文素质的趣味性和逻辑力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全校师生的人文觉悟的提高,是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2.努力营造人文环境,弘扬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学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是校园环境构筑的关键之一。首先,高校可以聘请人文素养高教授及社会各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打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的“第二课堂”。其次,要规划并建设好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这不仅要打造校园的整洁和美丽的景色,还要把名人、大师等教诲或塑像融入人文景观建设中。再次,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提高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使得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3.强调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工科大学对人文素质与文科类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体现其特点,提炼出对工科学生成才所必需人文素质要素,找到“工”、“文”的切入点,构建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协同培养模式。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二者将融为一体,因此,工科大学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纠正人文学科教学处于弱势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工科特点,可以设置人类与自然、科技发展史、逻辑学等基本人文课程,强化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

振兴中华民族,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们中华炎黄子孙的夙愿,这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工科学生来讲,若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落实意义,但任重而道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维明.论强化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2):82-84.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11.

[3]唐英,王洁,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

[4]贺曲.论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3):67-69.

[5]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6]董加和,贾秀娟,苏丽,等.工科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7(19):61-62.

[7]秦声.“英美文学”教学与工科院校人文素质培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4):383-385.

关于中职德育课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12

在职校文化课中, 德育课是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德育课教师具有推行人文教育的战略优势地位, 因此,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德育课应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有机统一, 应该把人文理念的树立、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方法的采用作为多元目标实施的切入点。

一、中职德育课树立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古今中外的先贤圣人对人文理念做出了诸多注解, 并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 推而广之。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苏格拉底以“认识自己”为哲学的最终目标、柏拉图的至善论, 穿行于岁月的长河, 仍照耀着世人的心灵。树立人文理念, 即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个体差异出发, 引导他们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下, 每一个学生都是知、情、意、行并重的个体, 不仅要帮助学生求得真、善、美, 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看待和分析人、事、物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

人文理念要求教师重视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和个体的尊严及意义, 以每个学生的存在和需求作为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 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个性。教育如果缺少人文理念, 忽视人文素质, 就是不完整的, 也无法达到“教育立国”的目的。著名科学家周光召曾指出:这一代青年, 能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事迹, 就是要看他们能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有一个宽广的视野和胸怀, 有团结合作,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是否有一种远大的志向。由此可见, 国家需要的是敢于追求真理、具有人文素质的青年一代, 这样的人才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 也符合人个体生命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育才的目的是为满足社会所需所用, 德育老师应站好岗、把好关, 充分发挥学科的有利地位, 充分挖掘学科中的人文理念。

二、以人文理念重塑中职德育课

作为人文科学的德育课涉及心理、政治、法律、经济、哲学等各个领域, 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 中职德育强调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的发展需要, 这样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 导致教育效果的不理想, 因此, 德育课有必要改变说教的老面孔, 重新焕发生机活力。那么, 一名德育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 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呢?

(一) 教学内容上切入人文理念

中职德育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生活》五部分, 任何一部分都渗透着人文理念。比如, 《职业生涯规划》,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课程体现了人文思想, 它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 教会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 帮助学生加强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 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再比如, 《哲学与生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实际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其核心是引导人更好地观察世界, 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洞察人生, 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完善人格, 从而作为真正的人走向社会, 它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 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思想。

中职德育课虽然蕴藏着人文思想的深刻底蕴,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老师还是只停留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其实每一节德育课的教学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改革中职德育课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切入点, 准确捕捉其中的人文思想, 以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如讲经济常识时, 应该教育学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平、自愿、诚实、守信都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讲法律常识时, 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讲哲学常识时, 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面、价值观、世界观, 加强理想教育, 鼓励他们为理想而努力奋斗。这样, 教学才能提升到人文素质培养的层面, 达到传授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二) 教学模式上洋溢人文气息

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而这个目的充分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 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文化上相容相通, 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德育教学中要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不能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 不能一味强制、灌输, 而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应做到:

首先, 呵护关爱。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不仅要有知识的传递, 更要有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尊重、信任学生, 从学生个性及生理特点出发, 循循善诱, 启发引导, 唤起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的思想自觉, 在师生交谈中实现道德上的“内化”,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放下架子, 走近学生,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尽力感化, 抓住其闪光点, 激发其上进的热情。

其次, 理解尊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年龄、身体、心理的成长规律,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自学、自省、自信、自辩, 提倡敢于质疑, 大胆求异, 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 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要充分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为学生提供和搭建平台, 鼓励他们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塑造, 显露头角, 体验成功。

第三, “对症下药”。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学

WENJIAOZILIAO

生存在着个体差异的实际现象,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于问题形式的不一样, 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 可以集中在一起共同教育引导, 有利于他们相互交流、共同促进;而对于特殊学生, 教师则要更充分地考虑其与群体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从不同个体出发, 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要观察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引导, 准确把握学生需要, 在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上狠下工夫,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 服务学生。在严格教育管理学生的基础上, 教师更要关心服务学生, 承担起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 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功能, 搭设服务平台,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烦恼, 使他们从内心上认可教师, 喜爱教师, 尊敬教师, 这样, 学生就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德育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把德育课的人文理念付诸实践

中职生一毕业就要踏上工作岗位,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和社会顺利接轨。另外, 培养提高中职生人文素质最直接的方法是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 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这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课上所讲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促进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学习和思考, 促进他们实践中服务他人, 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学生在实践中切实体会人文思想、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将人文教育由理论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态度认识和价值理念,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目标。因此, 要加强德育课人文理念的教育, 还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付诸实践。

总之, 德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改革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关爱学生, 理解学生, 培养其高尚的品德, 形成健全的人格, 让他们在良好的人文教育引导下真正全面发展, 这样的德育课才能成功实现其价值导向作用。

摘要:中职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德育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本文提出要以人文理念重塑中职德育课并付诸实践,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的多元教育目标。

上一篇:引擎驱动下一篇:优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