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2024-05-22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精选11篇)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1

儿童口腔护理常识

口腔是人类很重要的器官之一,儿童时期主要是龋坏和牙列不齐的问题,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接近80% ,平均每个儿童约有4颗龋齿。所以加强儿童口腔护理,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半年一次)尤其重要。发现龋洞及时充填,尤其是牙列不齐更要及时的矫正,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美观和幸福。

新生儿时期,由于哺乳或溢奶的缘故,小儿的口腔内常有残留的奶块。可给小儿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如果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去,且孩子烦躁,哭闹,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此时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日5~6次;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当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轻柔、简短的来回动作清洗婴儿牙齿。每天最少做两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觉前。伴随着更多的牙齿萌出,牙缝间的清洁则需要使用牙线。乳牙的作用是为恒牙占好位置,乳牙表面有一层很软且尚没有完全定型的牙釉质,所以乳牙需要额外的护理。到两岁半左右,幼儿全口乳牙长齐后,就要开始教幼儿刷牙,选择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鼓励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但幼儿的口腔清洁工作仍然要以家长为主,幼儿自己刷牙过后再由家长对幼儿牙齿进行清洁。到6-7岁时,孩子就可以在大人监督下独立刷牙了,每次刷3分钟。

幼儿能不能吃糖?可以吃糖,但要控制吃糖的次数(1次/天,可让孩子一次吃个够,要注意吃完糖后立即漱口)和糖的种类(建议可吃木糖醇,少喝饮料,多喝水)。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口腔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年龄8岁~12岁, 能独立完成日常和学习者; (2) 符合Angie错牙合畸形分类法; (3) 无合并严重口腔及颌面部畸形, 如唇腭裂、颜面部不对称及小颌畸形的患儿; (4) 家长及患儿同意加入调研研究。采用单盲 (患儿) 的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 0例。对照组男2 3例, 女2 7例;年龄10.22岁±0.67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4例, Ⅱ类2 2例, Ⅲ类4例。观察组男2 2例, 女2 8例;年龄10.26岁±0.65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5例, Ⅱ类22例, Ⅲ类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错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即告知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指导其正确摘戴活动矫治器。嘱患儿保持口腔清洁, 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避免进食过硬、过黏、带壳的食品, 观察其情绪变化, 及时进行沟通疏导, 指导患儿定期来院复诊。观察组给予患儿优质护理, 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2. 1 正畸治疗前护理

护士主动维持就诊次序, 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诊疗室, 维持诊疗室室温在22℃~24℃, 湿度50%~60%。待患儿及家属进入诊疗区后, 护士主动亲切进行自我介绍, 通过交流了解患儿是否主动要求治疗、对正畸治疗的了解程度及预期希望等。同时, 初步口腔检查了解患儿是因何进行就诊, 并给予初步专业指导, 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1.2.2. 2 心理护理

护士应充分评价患儿的治疗动机和意愿, 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内在动机, 即患儿内心萌发矫治的意愿。采取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法[5], 通过传输正畸治疗的健康知识, 引导患儿改变以往错误思想, 消除其心理上对治疗的恐惧感、焦虑及抑郁心理, 使治疗计划能够有效进行。同时, 可通过正面实例列举法, 暗示患儿在接受规律治疗后可达到较好的正畸治疗效果, 以此鼓励患儿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期望值过高或心理对治疗较迫切的患儿, 护士则应对患儿自身整体条件进行评估, 降低其期望值, 并将正畸治疗的方法、步骤及时间科学告知, 避免发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1.2.2. 3 口腔拍片与模型的准确制作

护士与医生一起为患儿错颌畸形进行牙片X线拍摄, 在拍片定位时嘱患儿放松, 双眼平时前方, 双唇自然合闭, 协助其取坐位拍摄头颅侧片。将两侧的耳塞对合良好塞入, 使双侧下颌下缘相差小于5 mm, 所有的数字化X线头颅侧位片均用削尖的HB铅笔在透明硫酸纸上描图, 并在观片灯下确定测量标志点, 每张片均测量2次, 取平均值。同时对患儿的面部及牙齿进行拍照, 以便日后对比治疗效果。对患儿记存模型的制作也应根据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曲线的曲度、腭穹高度等值准确刻模, 还需将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位清晰制作出来。

1.2.2. 4 正畸治疗中护理

正畸治疗实施过程中护士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协助按压患儿的舌体, 增加漱口的次数, 使术野暴露更充分。医生务必做到手法轻柔, 切忌粗暴蛮干, 加力时应循序渐进, 以减轻牙齿移动时的疼痛感。手术实施进展中向患儿介绍手术进展, 适当通过点头、微笑、拍肩等动作鼓励患儿, 以缓解其紧张和不良心理状态。

1.2.2. 5 健康指导

告知家属饮食上宜给患者进食清淡富营养的食品, 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 以预防口腔疾病,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甜腻食品及碳酸饮料。指导患儿养成餐后用含活性银离子的含漱液正确漱口的习惯, 可适当选用牙线、牙缝刷等, 避免细菌滋生破坏口腔内环境[6]。保证充足的睡眠, 预防牙龈出血, 适当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增强自身抵抗能力。一对一形式进行口腔卫生培训, 包括牙周炎、牙龈炎发生的原因, 让患儿能认识自身口腔情况以及传授佩戴固定矫治器后保持口腔清洁的方式, 嘱家属在一旁进行监督。同时, 发放健康宣传册供家属与患儿阅读, 使其能正确掌握自护方法, 告知家属严格遵照约定时间进行复诊, 禁止自行调节正畸装置。

1.2.2. 6 院外随访

正畸治疗后第1个月, 护士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 之后每1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 解答患儿日常生活中所遇的困难, 并督促患儿定时来门诊复诊。

1.2.3 观察指标

于患儿门诊干预前及干预后18个月的2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1.2.3. 1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7]。SAS量表及SDS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 分4级评分, 将20个项目的分值相加得粗分, 用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 标准分50分为焦虑及抑郁的分界值, 得分越高则不良心理状况越严重。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由护士阅读解释后患儿再逐一进行评分。

1.2.3. 2 临床疗效判定

显效:完成预期矫正计划, 牙列排列整齐、牙颌覆盖正常、关系稳定、关闭间隙及集中间隙修复;有效:症状改善显著, 牙列排列整齐, 牙颌覆盖关系基本正常, 配合修复或牙周治疗后, 基本解决了咬合创伤;无效:患儿磨牙移位, 牙颌覆盖关系不稳定, 出现不适症状[8]。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例数描述,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优质护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完善护理流程, 重视基础护理工作, 加强服务理念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9]。一名正常发育的儿童, 在步入青少年期间, 通常会对自身外观萌发强烈的关注, 而躯体某方面的不足会使患儿形成一种潜在的羞辱和自卑感。口腔正畸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口腔矫形术, 儿童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为10岁~12岁, 然而该阶段的患儿自控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亦低下, 对因错颌畸形纠正治疗中诱发的种种问题较难克服, 易增加其心理负担。

常引起患儿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 (1) 佩戴矫治器使口腔产生异物感, 患儿因高度谨慎而不敢刷牙, 增加牙周炎及牙龈炎感染的几率;或刷牙姿势不科学造成托槽脱落增加复诊次数, 不仅耽误学习, 也增添就诊费用。 (2) 矫治器的佩戴使患儿担心成为同学的笑柄, 不敢多说话和开口笑。 (3) 复诊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 导致不能按时复诊, 或其他因素造成托槽移位脱落等, 使治疗疗程延长。 (4) 惧怕正畸治疗带来的疼痛以及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不适。本研究在实施前也对患儿进行了焦虑、抑郁问卷调查, 发现患儿普遍存有轻度焦虑与抑郁心理, 说明错颌畸形给患儿的社会活动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增加其不良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 优质护理的实施较常规护理的开展, 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P<0.01) 。由此可进一步说明, 患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 优质护理对改善患儿的负性情绪尤为重要, 初次见面的热情接待及专业分析有效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对后续的工作顺利开展铺垫了较好的基础;治疗实施中的细心呵护, 有效消除了患儿恐惧心理;后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以及院外随访工作如期的开展, 使患儿获得了更多专业的护理, 对提高患儿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此结果与郑德华等[10]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 说明优质护理对正畸治疗患儿的疗效起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口腔正畸治疗中, 能针对性地解除了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 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荣, 卢海燕.口腔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2) :247-249.

[2]傅民魁, 张丁, 王邦康, 等.中国25392名儿章与青少年错殆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口腔畸学, 2002, 37 (5) :371-373.

[3]郑衍亮, 张作记.心理行为干预对成人正畸治疗患儿牙科焦虑症社会焦虑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 (5) :515-518.

[4]Proffit WR, White Jr RP.Combined surgical-orthodontic treatment:How did it evolve and what are the best practices now?[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 2015, 147 (5) :S205-S215.

[5]李桂林, 陈炯华, 张玉琦, 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0) :1202-1206.

[6]曹书艳, 李静.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4) :74-77.

[7]王苏芹, 程兆明, 闫翔.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及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 (8) :487-489.

[8]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9]侯鑫.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21 (6) :127-128.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3

口腔是白血病常见感染部位之一。化疗后更易并发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影响患者正常饮食,造成营养缺乏,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率与血液病类型及化疗药物的剂量等有关,感染率高。因此,有效预防和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口腔感染极为重要。近年来我科在观察、护理儿童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口腔黏膜感染方面取得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为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102例.其中男61例,女4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0例,平均年龄(13.6±2.76)岁。对照组为2003年8月前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两组化疗强度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血液科常规护理,未接受专业性预防口腔炎的护理。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了解对照组病例口腔病变的发生率。统计住院期间发生口腔黏膜病变的病例,依据WHO口腔炎诊断标准进行分度。

1.2.2实验组为接受以下护理措施的住院患者

1.2.2.1针对性健康宣教人院时进行与预防口腔溃疡相关的知识评估。评估口腔黏膜情况、pH值、溃疡病史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宣教,包括:口腔溃疡的概念、引起溃疡的原因、溃疡的分度及意义、pH值测定的意义和方法、漱口液的选择、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易发时间等。

1.2.2.2口腔pH值矫正 口腔pH值正常值为6.7-7.1,化疗患者口腔唾液分泌减少,pH值也发生变化,常降至5.0-5.5,不能有效抑制口腔中的细菌[1]。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14天内,每日清晨漱El前将pH试纸置于舌下2~3秒,充分湿润,读出pH值。pH值低于6.6,给予以朵贝液含漱;pH值在6.7-7.1之间,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含漱;pH值在7.1以上,用硼酸漱液含漱,使口腔pH值维持在6.7-7.1之间。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 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口腔炎发病情况 实验组发病率为30.3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起效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WHO的口腔炎诊断标准:I度出现红斑,疼痛:Ⅱ度出现红斑、溃疡,能进食;m度出现溃疡,流汁饮食;Ⅳ 度出现数枚溃疡,融合成片,不能进食。

2.2口腔pH值测定情况护理干预前,99例口腔pH值为正常范围,占97.06% ;3例口腔pH值>7.1,占2.94%。化疗期间,21例口腔pH值低于6.6,10例大于7.1,经漱口液矫正维持在6.7 -7.1之间。

3 讨论

3.1口腔护理的措施 口腔护理在预防和治疗口腔黏膜炎或溃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预防为主要目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充分调动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强调护理过程中应该观察和处理的重点,护患双方协调一致。使口腔护理更具有目的性。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常规可用口泰及生理盐水加过氧化氢溶液在清晨、饭前、饭后、睡前漱口。化疗期间,由于患者药物反应比较明显,恶心、呕吐,进食明显减少应加强口腔护理。①每日予5%的碳酸氢钠,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交替漱口,每次含漱3-5min,嘱患者使药液充分与舌下、颊部和咽部接触,充分发挥药液的作用。②冷开水漱口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所致的口腔炎。③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期和巩固强化期用口泰进行口腔喷雾可有效地预防口腔感染。在使用广谱抗生素第3天起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早晚各1次进行口腔护理。创造口腔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的生长,对预防口腔真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必要时可加用二性霉素B溶液漱口。

3.2口腔pH 值的矫正13腔pH值与菌群种类有关。当pH升高时易出现细菌感染.当pH值降低时易出现真菌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通过矫正口腔pH值,改变口腔内环境,从而达到预防El腔炎的做法已得到公认[2]。

3.3口腔病变的预防① 自患者入院起每日评估其口腔情况,注意ISt腔粘膜及牙龈色泽、温湿度、有无腐烂及感染 进行有针对性处理、宣教。强调预防口腔感染的重要性,嘱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卫生。②有效刷牙,患者可刷牙,牙刷宜小且软,血小板在50xl0~L以下患者,以棉签擦洗。牙刷使用前用开水洗烫,刷牙动作要轻,以免碰伤牙龈,要纵向彻底清刷,顾及牙齿各面。③化疗前去除口腔病灶以尽可能减少携带的致病菌,通常半年洁齿1次。戒烟。义齿每餐后取不同牙刷清洗干净再装上,睡前取下清洗后放冷开水中浸泡。经常做张口示齿运动,使口腔粘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生长环境。④ 注意漱1:3液选择,pH测量偏碱时选2%硼酸液,偏酸时选3%碳酸氢钠液,中性者选1:500呋喃西林液或生理盐水。对不适应漱1:3液气味的患者.可选用5%聚维酮碘液漱口,它具有无刺激性,无过敏反应,毒性极低、杀菌力强,易溶于水的特点,且不受血液、血浆、脓液、肥皂等影響,故不需测定口腔pH值。

参考文献:

[1] 王国碧.应用1:3灵液防治化疗所致1:3腔炎的护理[J].四川肿瘤防治,2002,15(1):52-53.

关于重视儿童口腔健康的提案 篇4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236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重视儿童口腔健康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办理

提 案 人:俞光岩,杨雄里,李立明,林野,陈兴生,刘迎龙,赵炳礼,刘登岗,林嘉滨,杨利霞,岳秉飞,邵一鸣,王国治,储大同,吴明,吴海洋,赵达生,李玉峰

主 题 词:医疗,保健 提案形式:联名 内 容:

口腔卫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儿童正处于乳牙替换,恒牙萌出的混合牙列特殊阶段,是口腔疾病的敏感和高发人群,也是获得知识和建立正确行为方式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口腔健康状况的好坏将对终生口腔、乃至全身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促进口腔和全身健康。

我国儿童口腔卫生状况较差,主要体现在:患病率高、治疗率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低,防病意识薄弱。根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66.0%,其中96.7%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已成为儿童因病缺课的主要问题之一。12岁学生牙龈炎患病率为57.7%,但只有10%的学生知道牙菌斑的危害。

为了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由卫生部组织实施,在部分中西部省、市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等。健康教育覆盖人数达到256万余人,显著提高项目地区群众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

培训各类基层口腔疾病防治人员1551名,14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得到了提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项目试点县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为适龄及符合适应证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早期发现疾病,有效预防龋病发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儿童达到23万9千余名,为11万3千余名儿童进行了窝沟封闭,封闭牙齿40万8千余颗。项目进展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①各级政府及群众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认识尚待提高,保障政策落实不能完全到位,尤其是与教育部门协调沟通不够,缺乏来自教育部门的支持,在开展工作中存在“进校难”的问题。

②对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全部中西部地区只有3.88%的县(市、区)获得了项目支持,还不足以起到带动全省口腔卫生工作发展的作用。由于以上原因,还有很多适龄儿童没能得到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等服务,儿童口腔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推广。为此,建议:

一、加强口腔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口腔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口腔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树立大卫生观念,把口腔卫生工作纳入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有口腔卫生经费预算,财政部门应将口腔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财政预算,加大口腔卫生专项经费投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托幼园所要将口腔卫生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统筹规划。

二、加强多部门协作,尤其是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深入开展中小学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卫生知识纳入卫生宣教基本内容及教材,提高相关教师的卫生宣教水平。定期进行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检查,实施龋病及牙周疾病综合防治和监测措施,解决“进校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学生的口腔健康。

三、将为社区群众基本口腔卫生保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去。研究建立社区群众基本口腔卫生保健的内容、提供方式和经费预算。进一步完善健全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将口腔卫生工作纳入到社区慢病防治的整体工作中,将儿童和孕产妇的口腔健康纳入到现有的相应人群的卫生保健项目中。

四、推广、扩大项目成果。卫生部正在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建议中央财政部门将其纳入到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适当扩大项目规模。一是扩大中西部省的项目覆盖范围,适当调整经费比例,增加工作经费的支持;二是将项目由中西部省份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区、市),东部省(区、市)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资金,全面带动儿童口腔卫生工作的发展,并使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5

【章节考点】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儿童口腔医学冲刺考点-第十一章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考生要好好报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第十一章 咬合诱导

咬合诱导(occlusive guidance):在牙齿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称咬合诱导。咬合诱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咬合诱导是指保护牙齿,使其发育成正常合的一切措施和方法,包括龋齿的充填修复,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治疗,以及乳牙早失的间隙保持等。狭义咬合诱导是指通过间隙保持、乳牙部分磨除法、间隙处理、牙齿微小移动、上下颌合关系调整和口腔不良习惯破除等治疗手段,防止错合畸形发生或对已发生的错合畸形进行早期治疗等,诱导建立正常恒牙咬合关系的措施。

◆◇影响咬合发育的因素:龋病、牙齿发育异常、口腔不良习惯

★龋病对合发育的影响

①乳牙邻面龋减小了牙冠近远中宽度,使邻牙移动,影响牙弓的长度和宽度。乳牙大面积龋坏还会影响合间高度。

②乳牙牙髓、根尖周病变,会影响乳牙根的正常吸收,阻止或延迟乳牙的正常替换,还会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及萌出方向。

③乳牙因晚期龋病过早丧失,尤其第二乳磨牙的早失,常致第一恒磨牙的关系紊乱和第二前磨牙的萌出困难或异位萌出。

④第一恒磨牙早失会影响正常恒牙合关系的建立

⑥严重者可降低儿童咀嚼功能,影响颌骨发育,造成牙量骨量不调

★★乳牙早失定义、危害、治疗(考题)

【定义】:乳牙由于龋病、外伤、恒牙异位萌出、先天性牙齿缺失、医源性过早拔除等原因在未达到正常替换的牙龄时过早缺失。X线片示:继承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或牙根形成1/2但其合方仍有骨质覆盖。

【危害】:(1)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咀嚼功能↓→消化功能↓→不利于生长发育

→给颅底颌骨功能性刺激↓→影响颅合面发育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2)错合畸形:邻牙向缺隙侧倾斜移动→间隙减小→继承恒牙的错位萌出或阻生

(3)影响发音

(4)不利于美观和心理健康

【治疗】:应视患儿的年龄、缺牙部位、骨量与牙量关系以及继承恒牙是否先天缺失、恒牙胚发育情况、牙齿萌出的先后顺序等因素而决定是否使用间隙保持器。

牙齿早失后的间隙变化:乳切牙早失,间隙变小或消失的可能性较小;乳尖牙常常受恒侧切牙萌出时的压迫吸收而早期脱落。间隙极易变小,甚至消失,致使恒尖牙异位萌出;第二乳磨牙早失发生间隙丧失的情况较第一乳磨牙多见,如果第一恒磨牙正在萌出时,磨牙间隙更容易缩小或消失。

★间隙保持器

【适应征】:

(1)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或牙根形成1/2但其合方仍有骨质覆盖

(2)牙根形成超过1/2,也无骨质覆盖,但间隙已有缩小,将造成恒牙错位萌出或阻生者

(3)恒牙过早萌出者,此时应在间隙保持的同时加以阻萌

【意义】:

①防止邻牙向缺隙部位倾斜和对合牙伸长

②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垂直向间隙

③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

【应具备的条件】:

1)能保持间隙的近远中距离,防止对颌牙伸长,使继承恒牙顺利萌出

2)不妨碍牙齿萌出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长

3)不妨碍颌骨及牙弓的正常生长发育

4)恢复咀嚼及发育功能

5)维持正常的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6)不引起邻牙龋坏或牙周粘膜组织疾病

7)制作简单,容易调整、修理、不宜变形

8)设计制作保持器应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各类间隙保持器】:

(1)带环丝圈式或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适应征:第一乳磨牙单侧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失的病例;双侧乳磨牙丧失,用其他间隙保持器困难的病例

(2)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适应征: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中

(3)充填式间隙保持器——适应征:单个乳磨牙早失,间隙前端的牙齿有远中邻面龋,或后端的牙齿有近中邻面龋,龋坏均波及牙髓需做根管治疗者。

(4)舌弓式间隙保持器——适应证: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存在的病例;因乳磨牙早失而近期内侧方牙即可萌出者;因适时拔除第二乳磨牙,需对其间隙进行保持时;两侧多个牙齿早失,使用活动式间隙保持器患儿不合作时。

(5)腭弓式间隙保持器:与舌弓式间隙保持器的用途一致。

(6)可摘式间隙保持器:乳磨牙缺失两个以上者,或两侧乳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

★乳前牙反合的病因及治疗(乳前牙反合最佳的治疗时间为3-5岁)

【病因】:1)遗传因素 2)先天性疾病 3)全身疾病 4)后天局部原因:奶瓶哺乳不良姿势、乳尖牙磨耗不足、口腔不良习惯、多数乳磨牙早失、乳磨牙邻面龋

【治疗】:¤上颌合垫活动矫治器(适用于上颌多个牙反合,上颌前牙牙轴舌向或直立,并有轻度间隙不足牙列不齐者)¤下颌斜面导板(适用于牙齿排列整齐的乳牙反合和反覆盖较轻的患儿)¤调磨乳尖牙¤压舌板咬撬法¤上颌前方牵引器

★乳后牙反合的病因及治疗

【病因】:一侧多数牙龋坏,只能用另一侧咀嚼,日久可导致单侧多数后牙反合;一侧下颌的不正常压力,如长期托腮,可使下颌逐渐偏向另一侧,引起另一侧多数后牙反合;口呼吸患者两腮压力增大,上牙弓逐渐变窄,可引起双侧多数后牙反合;腭裂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发育不足,常有双侧后牙反合;患儿出生时曾使用过产钳。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6

关键词:微课;儿童口腔医学;教学

1儿童口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中的小综合课,它涉及到口腔医学中的各个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在各大门类中都已经涉及,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整本书通讲,那么很多知识点就与其它课程重复,凸显不出儿童口腔的特色,加之教学大纲中给予儿童口腔医学的学时较少,重复讲授不但浪费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避免重复,同时明确儿童口腔医学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目的,我们必须把儿童作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对象,提炼出着重针对儿童的知识点,重点突出特色分明的进行教学。“微课”教学的理念非常符合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特点,广州医科大学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儿童口腔医学教学,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

2微课产生的概念和优势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2015年5月-10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94例口腔溃疡患者,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口腔分会制定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其中研究组男31例, 女16例, 年龄6~42岁, 平均 (37.28±4.27) 岁, 病程2~9d, 平均 (3.16±0.52) d, 疾病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1例, 肺炎13例, 急性白血病9例, 其他4例;对照组男29例, 女18例, 年龄5~40岁, 平均 (36.81±4.36) 岁, 病程1~8d, 平均 (2.89±0.64) d, 疾病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3例, 肺炎11例, 急性白血病10例, 其他3例,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口腔溃疡护理中, 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擦拭、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 具体护理措施操作如下。

1.2.1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前先确定患者无利多卡因过敏史, 再行含漱20m L利多卡因3min后吐出, 然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护理人员每天定时采用电动牙刷, 并放少量牙膏按棉球擦拭顺序刷牙, 尽量避免碰触溃疡处, 以防患者出现疼痛或出血, 完毕后告知患者用适量生理盐水漱口, 确保漱口液充分接触舌下、颊部等, 经机械性冲洗清净牙膏泡沫。

1.2.2 健康教育

在口腔溃疡护理中, 护理人员针对疾病症状、发病原因、影响和护理中注意事项等口腔溃疡相关基础知识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并对患者具体讲解口腔护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病情, 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 进行评定, 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评定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 分值0~10, 其中0为无疼痛、舒适、无软垢、无异味, 1~3为轻度, 4~7为中度, 8~10为重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 护理满意度为很满意和较满意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为计量资料, 用 (±s) 描述, 采用t检验,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计数数据, 用[n, %]描述, 采用x2检验, 等级比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情况评分

护理前, 两组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 各项情况评分均降低, 且研究组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注:与护理前相比, *P<0.05

2.2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护理后,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很满意16例, 较满意30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97.87%, 对照组中很满意7例, 较满意32例, 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82.98%,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3 讨论

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其主要发病原因: (1) 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机体菌群异常, 异常菌群大量增殖, 感染口腔, 形成溃疡; (2) 由于自身疾病使用大剂量化疗, 机体免疫细胞减少, 抵抗疾病能力下降, 同时产生有害物质使口腔粘膜受损; (3) 机体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足, 免疫力下降, 口腔很容易受到感染[2]。在口腔溃疡护理中, 采用有效口腔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在口腔护理中, 利卡多因是较常用的一种酰类局部麻醉药物, 具有止痛、消炎、起效快、副作用少等特点, 另外, 利多卡因的过敏率很低, 使用前不需要进行皮试操作。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3,4,5], 利多卡因应用于口腔护理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低痛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缓解患者因口腔溃疡产生的疼痛, 提高舒适度。健康教育针对口腔溃疡的基础知识和护理中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 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6], 以改善预后, 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口腔护理中, 由护理人员采用电动牙刷为患者清洗牙垢, 对患者牙龈的损害较小, 且不容易触及到口腔溃疡处, 可缓解患者疼痛, 提高舒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同时护理满意度较高, 与上述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表明在口腔溃疡患者中采用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 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各项情况, 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改善患者口腔卫生, 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探讨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5月-10月收治的94例口腔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两组护理前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 两组各项情况评分均降低, 且研究组疼痛、舒适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等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 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口腔溃疡,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旭, 周惠芬, 张苏闽, 等.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0) :3538-3540.

[2]罗思岳, 崔晓光.14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 2011, 19 (6) :60-62.

[3]李家乐, 李云, 严为芳.蛋清与胰岛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护理学杂志, 2015, 30 (05) :44-46.

[4]Hopper SM, Mc Carthy M, Tancharoen C, et al.Topical lidocaine to improve oral intake in children with painful infectious mouth ulcers:a blinde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Ann Emerg Med, 2014, 63 (3) :292-9.

[5]黄湘穗, 孟凡霞, 邱小娟, 等.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3) :2004-2005.

儿童口腔卫生的保健与预防 篇8

【关键词】口腔;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24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66-02

各种口腔疾病与人类结伴而生,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加强口腔预防保健是战胜口腔疾病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儿童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做好儿童口腔的保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是每位口腔医务工作者和家长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儿童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不注重口腔的保健,将会导致儿童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甚至会影响到儿童口腔牙齿的发育,以致全身的健康。所以,在儿童时期保持好口腔的健康,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预防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和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1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在婴儿时期,无龋和完全保持牙龈健康是此阶段的工作目标。因此,保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富含无机物如钙、铁等的食物,才有利于牙齿的正常发育。婴儿时期母乳是最好的天然食品,提倡母乳喂养。要特别提醒母乳喂养一定要做到有规律的喂奶和注意喂奶姿势,最好是左右交替喂奶。如姿勢不正确,会引起吸吮手指或不正确的咬合习惯,可造成牙列畸形。如果是人工喂养,要减少奶瓶使用次数和减少喂养加有糖类的乳汁和果汁,以免引起奶瓶龋。家长应在牙齿萌出之前,哺乳后每天晚上用手指缠消毒纱布,擦洗儿童口腔内的牙龈和腭部,清洁口腔。

2学龄前的口腔保健

孩子到两岁半左右全口乳牙长齐,直到六岁牙齿开始替换以前,全靠乳牙行使其功能,因此乳牙和恒牙是同等重要的。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 1~2 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 2 次。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选取适合的牙刷。 选取牙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牙刷毛要软,有一定的弹性,牙刷头较小,厚度比较薄。3 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 5 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 1 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在刷牙之后,晾干牙刷,使得牙刷的刷毛向上插在杯子中,不能够用热水烫洗牙刷,尽量在两个月之后,换上新的牙刷。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3学生口腔保健

小学生正是乳、恒牙替换期,也是颌骨和牙弓主要发育成长期,这个时期口腔保健直接关系到恒牙合的建立,此期的保健对恒牙列和牙颌关系的健康非常重要。这个时期每年至少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儿童要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睡前刷牙后尽量不要再吃食物尽可能使牙面保持清洁;要防止牙齿意外伤害,如遇牙外伤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处治。

日常口腔护理方法 篇9

1、将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2、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用前先清洁患者口腔,然后用细长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15分钟用药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溃疡1~2天可痊愈,溃疡面较大者5天痊愈。

3、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4、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5、西瓜半个,挖出西瓜瓤,挤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数次。

6、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澈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7、甲氰咪胍1~2片研成细末,用棉签蘸药粉涂于溃疡面上,10分钟内不要饮水,每日2次。

8、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9、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浓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溃疡愈合。

10、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单位2毫升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

11、取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12、从柿饼上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13、鲜芭蕉叶适量,将其用火烤热贴敷于口腔溃疡处,每日2~3次。

儿童口腔护理教育 篇10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方式发生深刻的改变以及饮食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越来越看重。为此,我们就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展开此次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小学生牙齿的总体情况。

2、对小学生牙齿疾病情况进行分析。

3、引导小学生学习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调查对象及范围:湖南省醴陵市利群小学在校35名小学生。

调查时间:二〇一四年七月九日

调查实施方案:1、设计调查问卷:计划问卷设计40张,预计收回40张,实际收到40张,问卷版式为A4纸正反两面,合计两页,其中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单选为14道,多选为2道。

一、数据汇总

1、每天刷牙次数和对巴氏刷牙法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在9-13岁年龄段的儿童中,总共收40份,儿童每天刷两次牙有16份,占总数的40%,儿童每天刷一次牙有23份,占总数的57.5%,还有儿童选择并非每天都%刷牙有1份,占总数的2.5%。对于对巴氏刷牙方法的认知,儿童表示了解的有19份,占总数的47.5%,儿童表示不了解的有21份,占总数的52.5%。

2、对于含氟牙膏的使用认识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33份,占总数的82.5%,不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7份,占总数的17.5%.

3、不良习惯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经常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2份,占总数的5%,偶尔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35份,占总数的87.5%,从不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3份,占总数的7.5%。

有、且经常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1份,占总数的2.5%,偶尔会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20份,占总数的47.5%。从来没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19份,占总数的47.5%。

4、对于龋齿及口腔疾病的认识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儿童患有龋齿共有20份,占总数的50%,另有儿童未患有龋齿共有20份,占总数的50%,儿童患有龋齿后有及时就医有17份,占总数的42.5%,儿童患有龋齿后没有及时就医共有23份,占总数的57.5%。对于牙周病,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等口腔疾病轻重程度来看,患有很严重,几乎每种疾病都曾经得过的儿童有1份,占总数的2.5%,有得过部分口腔疾病的儿童有19份,占总数的47.5%,从未得过任何口腔疾病的儿童有20份,占总数的50%。

5、口腔检查的认識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时隔一年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的有4份,占总数的10%,家长认为时隔半年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共有1份,占总数的2.5%,家长认为时隔三个月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有2份,占总数的5%,还有家长从来没有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有33份,占总数的82.5%。牙齿曾经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脱落过的儿童有12份,占总数的30%,牙齿曾经没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脱落过的儿童有28份,占总数的70%。

6、换牙期儿童发育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认为在换牙时期高蛋白食物(肉类)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16份,占总数的40%,认为在换牙期含糖类物质(蜂蜜、糖类等)食物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3份,占总数的7.5%,认为在换牙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芹菜、玉米等)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32份,占总数的80%。

7、口腔疾病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正常的家长有23份,占总数的57.5%,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不正常的家长有17份,占总数的42.5%,家长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是一种口腔疾病有16份,占总数的40%,另有家长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不是一种口腔疾病有24份,占总数的60%。

8、对牙列不齐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可能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5份,占总数的37.5%,还有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肯定不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0份,占总数的25%。

9、牙列不齐对儿童会造成的影响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胃肠功能絮乱有12份,占总数的30%,家长认为会影响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健康的有23份,占总数的57.5%,家长认为会影响面容美观以及心理健康的有24份,占总数的60份,家长认为不会对儿童造成影响有7份,占总数的17.5%。

10、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是从电视、广播获得有16份,占总数的40%,家长是从报刊、杂志、科普读物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长是从家人、朋友获得有5份,占总数的12.5%,家长是从医院宣传栏获得有13份,占总数的32.5%,家长是从口腔医护人员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人是从社会健康教育活动获得有13份,占总数的12.5%,家长是从孩子从学校带回的知识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5%,家长是从产前家教获得有5份,占总数的2.5%,家长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有4份,占总数的10%。

二、问题分析

1、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知在9~13岁年龄段中,儿童对刷牙的认知不足,一天刷牙的次数偏少,但大部份的儿童不了解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2、有大部分的儿童会有睡前或刷牙后吃糖或喝冷饮等含糖类的食物和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的不良习惯。

3、对含氟牙膏的使用认识缺乏。

4、儿童的患龋齿率较高,及患龋齿后来未有及时就医。有部分儿童患有牙周病,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等口腔疾病。

5、、另一方面家长对儿童的口腔检查的认识度不高,有部分部分儿童牙齿曾经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而脱落。

6、家长对换牙期间的口腔知识认识不足且对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单一。

三、对于出现的问题,以下有几条针对性的措施:

1、加强对巴氏刷牙方法的普及力度,促使儿童对正确刷牙的认知。

2、禁止亦或是减少在睡前或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糖类的零食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

3、增加刷牙的次数且使用含氟牙膏。

4、患有龋齿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得到正确的治疗。

5、加强对口腔疾病的宣傳力度,做到人人得知,提前预防,及时医治。

6、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检查的认识度,避免“有病不治”的情况。

7、应避免儿童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

8、家长应加强口腔知识的学习且要对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单一到获取途径多样化转变,实现质的飞跃。

四、展望:

1、提高小学生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认识,传播护齿教育知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崇尚科学,注重个人日常卫生的好习惯,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2、利用口腔健康教育挂图,制作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展报并在校园内坚持展出。

3、利用在校的电脑网络来学习护齿知识。

4、可以开展有关“随时护齿,从我做起”手抄报制作活动。

5、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口腔知识的普及力度。

6、加强家长对口腔疾病乃至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获取口腔知识方式的多样化。

7、减少儿童对含糖类食物的食用且避免“有病不治”的情况。

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临床分析 篇11

关键词:口腔卫生,儿童龋齿,临床分析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被国际卫生组织 (WHO) 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也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患病率高, 继发病多, 不仅对儿童个人局部和全身造成危害, 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龋齿发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家庭与社会因素都有关系[1], 其发生与细菌、宿主、食物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宿主的口腔卫生健康行为与龋齿的关系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可以大大减少牙菌斑及食物附着牙面的时间, 是预防龋齿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探讨口腔卫生与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关系, 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09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为调查对象, 其中, 男960例, 女900例;年龄3岁者410名, 4岁者520例, 5岁者460例, 6岁者470例。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第4版) [3]中龋齿的诊断标准进行龋齿检查。由同一医生完成, 另一名医生记录。检查器械为探针、口镜和镊子, 在自然光下进行视诊和探诊。龋齿诊断标准: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使用CPI探针来证实咬合面或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

1.2.2 口腔卫生问卷:

向所有受检学龄前儿童家长发放自拟定问卷, 内容为喂养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龋齿人数及患龋率

本组调查显示, 儿童患龋率以6岁儿童为最多, 达65.95%;5岁者其次, 达41.08%。4岁者高达31.73%;3岁者高达28.29%;年龄稍大的儿童患龋率较高。见表1。

2.2 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 860例口腔卫生问卷

儿童患龋率与喂养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均有关系。见表2。

3 讨论

各种含糖较多的精致食品以精细和高糖为主, 食物纤维成分少、质软、黏稠且含糖高, 容易在牙面滞留并发酵产酸。儿童的进餐次数多且睡眠时间长, 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 唾液分泌减少, 自洁作用差, 有利于细菌繁殖, 加快龋齿的发生, 但同时相应的口腔保健却相对落后, 引起学龄前期儿童龋齿高发。

通过本组口腔卫生问卷可以观察到正常儿童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不吃零食;而龋齿儿口腔卫生明显差于正常儿童, 不良习惯较高。

母乳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是最适合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易被婴儿摄取利用, 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钙化, 从而增强儿童牙齿的抗龋能力。人工喂养和大量摄入饼干、糕点等甜食的儿童, 这一类食物易滞留在牙面, 易被口腔细菌利用发酵产酸而致龋[4]。饭后漱口能及时去除牙面滞留的食物残渣, 稀释口腔中糖及酸的浓度, 防止p H值过度下降, 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生率[5,6,7,8,9]。

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主要方法, 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 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餐后漱口, 保持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习惯, 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akki TK.Life style, dental caries and number of teeth[J].CommunityDent Oral Epidem iol, 2004, 22:298-302.

[2]Harris R.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onmmunity Dent Health, 2004, 21 (1) :71-85.

[3]陈勇.错胎畸形病人对正崎治疗的配合性[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 31 (3) :243-244.

[4]岳松龄.国外龋齿预防动态[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80, 7 (1) :6.

[5]马缨卫, 邵林琴, 高丽萍, 等.国内对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 9 (4) :438-439.

[6]张颖, 刘璐, 程睿波, 等.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6 (1) :67-70.

[7]王利芝.健康教育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0) :106-107.

[8]陈明, 彭胜, 郑军, 等.宁波市城区1160名幼儿园4~6岁年龄段乳牙患龋及分布情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 :58-59.

上一篇:看星座教学设计下一篇:写鼓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