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

2024-09-21

大学通识教育(通用12篇)

大学通识教育 篇1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 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 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 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狭义上, “通”指通达、贯通, “识”指见闻、见识。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广义上, 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 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1. 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

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 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 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 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 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 是一种方式和手段, 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 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 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 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 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 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中山大学陈春声校长强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该教育方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 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知识的林林总总, 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功能性的一种教育, 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进行的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

3. 开展通识教育的进步作用

第一, 探究基本知识范畴, 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做到博学多识, 一方面要大量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 博古通今, 探究各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的各个层面, 获得真理, 了解各自体现的价值。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意识到人类知识是无止境的, 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冰山一角,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与发现, 通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信心。

第二, 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每一个社会都是历史的存在, 学生需要了解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 在多元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对生活的认识, 用他们的积极思维来感应现今社会, 学会尊重社会和生活, 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 在学习和工作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1. 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如果说人文教育侧重于发现人的价值, 那么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发挥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极其丰富而又有待开发。每个人都像是一座潜力丰富的矿藏, 但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 也只在自己身上开发了极小的部分。这种潜能往往蕴涵于深处而且千差万别, 通过博学、会通和激发、诱导, 才能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奥秘所在。

长期以来, 大学里“专业对口”或“职业教育”的狭隘观点使专业、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实用性”或“时尚性”, 学生入学后往往固定在单一的专业方向, 囿于专业知识导致视阈狭窄, 束缚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通识教育则是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 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并且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 便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样一来, 不仅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上更加灵活, 在求职上更具有竞争力。培育和展示自己的个性, 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并且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

2. 为落实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共同的文化教育, 以提供学生整合的知识与眼光。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多种领域知识的传授, 而且强调学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它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不同学科和文化相关之处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它为个体一生中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 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界相互间的种种关联。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 通识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只有实行了通识教育, 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四对通识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1. 调整目标, 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 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其培养体系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 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对各种知识做到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激发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 努力营造一种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2. 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 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现行制度对通识教育实施的瓶颈, 建立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分配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 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 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接着要打开通识教育的接收通道,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通识意识, 改变以往在实践上的单一模式和轻实质重形式的授课方式, 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 结合国情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3. 彻底取消功利性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 为了考高分而应付考试, 学习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通过通识教育, 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相信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并释放人体最大的学习能量。

总之, 通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整体优化模式, 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视学习者在接受完整、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摘要:本文首先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 接着阐述了个人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其次浅谈几点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最后就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允.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沧桑, 2008 (5)

[2]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董晓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4]李以庄.我国高校与创业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大学通识教育 篇2

从20世纪最后几十年开始,我国在教育理论上的研究逐渐呈现出炙热化的态势,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大学体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上关注的较少,专家学者对实施大学体育通识教育的研究不足。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又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体育实行通识教育显得必要而有意义。

1大学体育实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相一致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 S . Packard)教授。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不同。通识教育作为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人和公民。注重学科知识广泛性和综合性,强调知识对人的启迪作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实现高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我国众多大学注重通识教育的实施,通常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即全校性必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到了总课程学分的1 /3左右。

作为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的大学体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部1979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2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呈现出中学化趋势的《教学大纲》到全新理念的《指导纲要》,通识教育的理念己于大学体育结合,而其更深层次的交融是大学体育发展的方向。

1.2以终身体育为主导的大学体育整体培养功能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其具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大学体育除了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学习,还应该是培养健康、和谐的人的一种途径,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指导思想应在于学生心理与智力的发展以及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体现在体育意志、价值观、知识观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应注重体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运动项目的赛事、运动康复与保健等。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与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途径

2. 1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教学

在教学方面,毛振明教授在《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当前体育教学的10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等。现有的体育教学把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习得,而忽略了其他的非技能性的体育。如何把大学体育课程改造成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和通过体育获取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多功能课程?笔者在此构想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提出了相关的观点,以期真正意义上在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下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指导纲要》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必修课,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其主要目标是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1 -2项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健身基本的理论方法、提高自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文化欣赏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虽然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大学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毫无关系。以皖北地区的地方院校为例,无论是体育技术教学还是体育理论教学都有涉及到通识教育。如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会对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进一步的`学习,有关于运动项目的起源、现有的国际国内赛事情况等,扩大了大学体育课的外延和功能,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涉猎到更多体育常识。对一项或者几项运动项目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之后,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开设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第一类是基本运动技术的前提下的战术学习,如篮球的三人配合战术、羽毛球的高远球和网前小球结合战术等,为学生今后参加比赛做好准备。第二类是体育理论的教学。如前所述,体育理论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类选修课也是比较重要的。以皖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己有开设钓鱼理论与方法、健身理论与方法等数门课程。其中健身理论与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项目,课程中对健身的重要性、健身的方式方法、不同体质的人群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国外的体育锻炼情况等作为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解。第三类是由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健身俱乐部开设的兴趣培训班。其目的是通过开设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为大学培育出既有运动技术专长又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复合型人才。

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是大学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世界各国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能涉及到各国地方的民俗风情。相反,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掌握能促进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热情,通过运动技能的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势必会增强,以点带面,影响周围的同学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全校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这种模式不可不视为一种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 1.2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实施与之相符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设定基本目标,还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适当的组织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纠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中,对于在练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课堂的练习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运动技术,学生还需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推荐相关的书籍、影像视频指导学生课下学习,让学生的运动技术由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向自动化阶段转变。在整个运动技术的掌握过程中,教师作为监督者,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强化指导,鼓励他们进入学校运动队,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材提供人才。在大学阶段不间断的接受提与通识教育,改变长久以来的体育的偏见,激发学生的潜质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 2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育人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全面的素质修养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在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学生不仅学到了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技术,而且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无论是中外的体育文化还是在运动技术学习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提升了自身的素质,使心灵得到净化。使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实现育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地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要实现育人的目标,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提高文化、科研水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除了需要学习本学科的知识外,还需研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此外,参加各种培训、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阅历。使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提高道德素质,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应教会学生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教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结束语

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 篇3

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医学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32份,回收率为83.2%,试图通过重庆市医学类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从一个方面了解重庆市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为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和改进通识教育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

对通识课程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现在开设的通识教育,在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选择与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满意程度方面,有5.6%的学生表示满意,24.4%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41.1%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25.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3.7%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说明重庆市医学院校内开设的通识课程满意程度不高。

在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置方面,通过调查发现4.9%的学生表示满意,23.1%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5.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30.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5.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表明对于目前医学院校开设的选修与必修课的比例的满意程度比较低。

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实际收效相比,通过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表示满意,有35.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有36.8%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有16.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有5.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表明在已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的期望的效果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

对通识课程教师的满意程度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涵、知识深度与广度调查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有63.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一般,有9.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敷衍应付。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基本满意。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4%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并且自己的学习兴致高,有64.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有26.9%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觉得教学死板,缺乏创新精神。这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满意,但部分教师的方法较为死板。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12.3%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有62%的学生表示一般,有25.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教学内容枯燥陈旧。

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态度

在开设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有79.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道德修养,有68.8%的学生认为扩大了自身知识面,有53.8%的学生认为文化修养有所提高,有59.3%的学生认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16.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为他们带来其他的意义,例如扩大交友的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调查发现,有26.9%的学生认为开设通识课程非常必要,有6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2.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有3.1%的学生无所谓。调查表明学生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其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开设通识课程教育十分必要。

在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上,通过研究发现有2%的学生态度较认真,有93.4%的学生态度一般,有4.6%的学生态度不认真。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选修课中,通过调查发现有63.8%的学生没有缺过课,有27.2%的学生缺过1-3次课,有6.5%的学生缺过3次以上的课,有2.5%的学生从未去听过课。这表明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态度还是较认真的。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0.2%的学生反映学校经常组织校园运动(如报告会、各种比赛、讲座等)和社会活动(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10.7%的学生反映学校偶尔组织,9.1%的学生反映很少组织。这表明重庆市医学院校比较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学生对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学科范围和科目的看法不一,通过调查发现有11.4%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12%的学生认为应该保持不变,76.6%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这表明在学生的心中渴望有更多课程能够涉及通识教育的内容。

在对学生更愿意选修的通识课程类别中,通过调查发现,有39.7%的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有20%的学生更倾向于自然社科类的课程,有21.4%的学生更倾向于艺术类的课程,有19%的学生更倾向于体育保健类的课程。

加强通识教育

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科学内涵

通识教育承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将人的否定性、批判性视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人的自我完善和生命价值,通过教育赢得理性和独立,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只有明确了这一前提,我们才能在医学教育中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使大学从各种短视的职业主义倾向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如果将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医学教育的理念割裂开来,那么通识教育就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危险。

丰富教育资源

调查表明,学校文化活动、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校园环境既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一个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努力建设人性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环境。学院教育环境包括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给生活所带来的便捷。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为此,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活动文化等方面人手,形成了既有专业特点、又有通识内涵,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既有科技特色、又有人文精神,既有古典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高品味的校园文化。

注重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实践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及人生意义。实践教学是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再创造,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和智慧。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关心民生的尝试,既是对通识课程理论的深化和检验,也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机会。医学院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整个“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个人、学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于一体,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课外活动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发展,成立公益服务类、体育运动类、文化艺术类等各种学生社团。

本着“以人为本,崇尚品位”的精神,认真组织实施融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各类文化活动,形成“大型活动规范化、项目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格局。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践研究 篇4

(一)指导思想

通识教育一直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理论的探讨比较多,但概念比较混乱,更重要的是,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实践性研究(即在研究的同时对被研究现象进行干预,使其更加完善)。虽然目前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对具体做法不甚明了,实施起来也有诸多困难。

课题开始之前,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已经确立,但具体实施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本课题希望在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追踪研究元培计划的发展历程,对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在进一步澄清与“通识教育”有关的重要概念的同时,进行改革实践,提炼出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参考依据。

(二)理论基础

在国际高等教育界,通识教育的研究一直备受瞩目。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一些在本科教育中实行通识教育的经验,国内一些大学也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就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来看,通识教育期望受教育者不仅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而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均有所了解,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其心智和潜能是否得到开发,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安身立命。

我国的本科教育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一直以专业教育为主。这种做法虽然满足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目前虽然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概念尚不明晰,对理论的探讨大都比较空泛,对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

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并列的概念。2.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宽。在这里,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3.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

本课题认为,“通识教育”应该结合上述三种观点。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不仅应该包括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包括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此外,更加重要的是,还应该统领学生在本科教育所有方面(包括学术基础、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教育手段不仅包括课堂内的学习,还包括招生方式、专业选择、课程设置、选课方式、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管理等环节。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后者包容在前者之中,是前者的组成部分,而不应游离之外,或与之并列,甚至与之对立。之所以这么说至少有三个理由。首先,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也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在现代社会人必须有谋生之技,方能择业糊口——这实际上是价值合理性教育与工具合理性教育的统一。通识教育应该既有宽度也有深度,学生既广泛涉猎多门学科又致力于某一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其次,在当前职业变换非常频繁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更能灵活地适应工作转换。再次,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学习专门技术,也关涉到学习者其他相关禀赋的发展以及学习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感悟。

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本课题试图对北京大学这样一所我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实践进行研究,通过长期追踪并参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澄清与“通识教育”有关的重要概念,探讨通识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并提炼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包括对过窄专业教育的改造)的基本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北大元培计划为例,通过对其实施途径和具体措施的分析调查,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展开对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研究。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具体研究内容随着元培计划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最终探讨的内容如下。

1.对“通识教育”的具体涵义进行界定,并讨论“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自由教育”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历史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参考国际经验讨论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3.通过对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及效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通识教育的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内容?如何实现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到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过渡?

4.通过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相关制度及其效果的考察,如学制安排、自由选课制度、自由选专业制度、导师制、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毕业去向,进一步讨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制度性支持。

5.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国内外实践的考察以及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追踪调查,提出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初步构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空白;在本课题收集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结论和理论见解。

2.境内相关历史分析。对我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通识教育的开展状况以及建国以来通识教育实施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并探讨了通识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3.现状调查。对国外实施通识教育比较著名的若干大学(如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东京大学)和港台地区有关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调查,具体方法为文本分析和对留学回国人员进行访谈。同时对国内若干大学(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开设通识教育实验班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问卷、访谈和观课等方式对北京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现状以及文理实验班的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4.个案追踪。将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作为研究个案,追踪该计划实施的第—个周期(2001-2005),同时参与该计划的逐步完善工作。与该计划的具体内容相一致,本部分研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1)对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选课进行调查,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师管理、授课方式、学习效果、课程评价等重要环节进行观察和访谈。对2003年春季全校的通选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并撰写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作为学校改革通选课的重要依据。

(2)对首届元培实验班进行全程追踪调查,重点探讨其招生方式、专业选择、自由选课制、课程设置、学分制、导师制、毕业分配机制、学生管理和住宿安排、以及学生的毕业去向。

5.参与实践。课题负责人作为北京大学元培委员会的委员、导师、本科课程改革战略发展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有关通识教育和元培计划的会议,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将其尽可能多地整合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课题组成员经常为元培计划的管理人员出谋划策,包括协助他们设计有关调查工具,分析有关数据等。同时还经常为北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和学术讲座,或作为元培班辅导员为他们提供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

本项目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于:学术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思辩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结论

1.本研究课题对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比较明确的界定

(1)“通识教育”定义: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

(2)“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是两种相对应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的高素质人才;而后者的目标是培养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知识和能力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

(3)“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区别:两者都注重培养“完整的人”,但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自由教育产生于古希腊培养绅士的精英教育,追求的是心智的解放和生命中的真、善、美,不关心教育的实用目的。而通识教育产生于工业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对当时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回应,关心教育对学生和社会的实用性。

(4)“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别: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观,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文史哲方面)的内容。而通识教育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范围更宽。

(5)“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主要针对应试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生学习死记硬背的弊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素质教育有时特指人文教育。而通识教育的对应物不是应试教育或科技教育,而是专才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一个概念,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被认为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它的全部。

(6)“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指的是根据国家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包括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后者比前者范围更大。

(7)“通识教育”与“通选课”、“公共课”的关系:通识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只是一系列课程,更不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而北京大学开设的“通选课”(有的学校称“核心课程”)是为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跨学科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共同教育经验。通选课只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对通识教育的部分体现,而不是全部。公共课是我国大学一贯开设的课程,通常包括政治课、技能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体育)以及一些文理互选的课程。目前北京大学正在将质量比较高的公共课逐步改造为通选课。

2.对通识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1)中国当代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对现实困境的回应,没有很好地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教育原本具有通识教育的精神和内容,然而当代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对建国以来所确立的专才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困境的回应,对我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继承不够。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既回应我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又继承中国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

(2)中国有丰富的实施通识教育的文化资源

在现代西方通识教育模式下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各类知识领域进行整合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而中国文化对“通识”的理解则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到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审美观领域。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通识”能够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意蕴,更加集中地反映中国文化对学问人生、知识智慧、道德文章、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完美追求。

(3)中国大学已经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初步经验,但仍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

当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很多制度性制约,大学的建制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合实施通识教育,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

(4)中国有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不同类型的大学需要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

由于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过于专门化,因此实施通识教育是必要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通”的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不同的“通”的方法。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与专科类大学、普通大学与职业高等学校之间应该有所区别。

3.结合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探讨了在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制度性制约

(1)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需要更明确地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不应仍旧在专才教育的模式下实施通识教育

北京大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而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做了很多改革。但是,在通识教育方面,仍旧过分强调学生以政治素质为首的全面素质,更多地注重从提高学生工作适应性来拓宽专业面,而且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考虑不够。专业的设置和选择、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管理基本上仍是专才教育的模式。

(2)元培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安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学制安排有待商榷

通过四年的探索性实践,元培计划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已经得到有关人士的认同,但元培计划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分段而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进入专业教育时面临困难,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加强通识教育模式下通选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3)自由选择专业给学生提供了更理性选择专业的机会,提高了学生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更高;但选择专业的时间应该更加灵活

自由选择专业的目的是把学校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结合起来,既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又提高教育的效益。与非元培学生相比,元培学生的专业兴趣得到了更多的满足。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然而,他们选择专业的时间是统一的,为了更好地照顾个性差异,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应该更加灵活,不必“一刀切”。

(4)自由选课制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但“双轨制”导致学生选课困难,特别是上课和考试时间冲突

自由选课制不仅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更符合自己学习计划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双轨制造成了选课、考试时间等方面的冲突,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克服。

(5)导师制为学生的选课和选专业提供了指导,但仍旧难以及时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

实行导师制是使学生在增加选择空间的同时得到有力的指导。然而,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元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而又个性化的指导,个别导师对元培的理念不够了解或不完全认同,对导师工作不够投入,使得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差距较大。因此,建议导师制相对“固定”;加强导师对学生学业的具体指导;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多咨询不同导师的意见,以免造成误导;聘请一些有一定学术能力、有责任心的研究生做“辅助导师”。

(6)元培学生的管理制度为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减少了与同专业同学深人交流的机会

在隶属关系上,元培学生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元培学生尚不适应新的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方式。元培计划的学生管理目前还没有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建议在双轨制下,加强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合作;在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获得资讯和资源的机会平等;加强对元培学生的管理,营造更加适宜的陶冶性情、促进交流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

(7)元培学生的毕业去向符合元培计划的设计,大多数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找工作的学生适应性也比较强

元培学生选择毕业后即工作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元培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大于非元培学生;其选择专业时想读研的比例也大于初始毕业计划中读研的比例,这说明低年级的教育对他们的学术倾向有加强作用。即使是选择参加工作的元培学生,也表现出比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8)元培计划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特别是自主-选择)的能力,专业能力并没有被削弱

与非元培学生相比,元培学生在“知识面开阔”、“思维视野开阔”、“有不同专业的朋友”这几项上存在明显优势。学生的选择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基本具有自己建构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元培班给予他们的扎实而广阔的基础以及宽厚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最终能帮助他们克服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提供内在资源。

(9)全校通选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但通选课的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选课在知识拓展、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跨学科视野的培养上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优质通选课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院系和大部分教师对通选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学校缺乏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机制等。

4.分析了元培计划的理念与现存制度性制约之间的关系

虽然元培计划的理念和制度性安排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但目前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都不到位,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双轨制。院系享有较大的行政与教学自主权,计划制定的原则是有利于本院系及学生的发展。具体反映在元培学生的学习上,主要有如下问题:补课困难、选不到想上的课、评价不公平、毕业生就业缺乏信息渠道等。

5.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

在教育理念方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应该培养“完整的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情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培养目标方面,毕业生应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能较好地适应职业的变换。

在专业设置方面,学生不仅能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在各院系自由选课,而且可以根据兴趣组成学校尚不存在的专业,通过权威机构的批准后即可获得学位。在专业选择方面,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或自由选择由课程组成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扩大通选课的学分要求,建设一批有层次的学科大类平台课,对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造。在课程内容方面,介绍人类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原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趋势,按照主要知识领域划分选择课程的范围和学分比例,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开设跨学科课程。在课程选择方面,通选课的学习应贯穿在四年之中,数量随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在师资配备方面,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开设全校通选课,并建立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机制。在教与学的方式方面,增加更多样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评估的主体、方式和方法应更多元。

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管理方面,传授学科知识的任务主要由学科教师完成,而发展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心的任务主要由学舍完成。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个人导师,相对固定,定期指导。

(二)创新观点

1.对与“通识教育”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如“专才教育”、“专业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选课”、“公共课”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比较明确的界定,提出了比较新颖的观点,特别是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上位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

2.在国际比较的同时,对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历史背景、现实可能性和制度性制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和发掘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观点,力图使我国的通识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我国的大学类型不一、层次多样,社会对大学人才的需要也有不同层次,因此我国的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

3.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个案追踪,记录了该计划实施的一个周期,深入探讨了该计划各个环节(如学制安排、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导师制、统一行政管理、混合住宿、毕业去向等)的可行性、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对策,特别是对元培计划的制度性制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

4.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教与学的方式、学业评价、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管理、导师制等。

5.尝试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一种学术取向与实践取向相结合的研究,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平等合作。研究不仅是为了创造知识,理解和解释所研究的对象,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改善现实提出具体的思路和策略。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继续追踪元培班毕业的学生,考察他们工作若干年后的发展态势,特别与同专业非元培学生对比,看通识教育对他们是否产生了明显的长效影响。

(二)对不同类型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学校(如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与专科类大学、普通大学与高等职业大学等)各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三)对“通”与“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对于某一个专业而言,多“通”和多“专”才是“合适”的?“合适”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才能知道?具体到通选课的设计、如何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建构一个现代知识人的核心要素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学生具有共同的学习经验与沟通基础的同时,培养他们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特质?在知识不断专门化乃至爆炸的今天,什么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的知识?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

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

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

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

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

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

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

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

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

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

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

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

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

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

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

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

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

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

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

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

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

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

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

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40.

分工理论、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分工 通识教育 就业能力 建议

一、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与专才教育

1776年3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亚当·斯密说:“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20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有些工厂,这18种操作,分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两三种。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两三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12磅。从每磅中等针有4000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4.8万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4800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20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的分工论,在当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所以到20世纪初,亨利·福特就把生产一辆车分成了8772个工时,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在企业管理领域,分工论成为统治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劳动分工理论对于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理论,都与斯密的这一学说有着“血缘关系”。

专才教育的发展与分工理论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专才教育就是较早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或者职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中发挥作用。“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工作中生产效率高,能够较快从事本专业工作,这是专才教育的优点。但是,因为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其发展后劲及创造力不足。这是由于随着分工的深化,虽然对于某一个具体工序而言,其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不同生产工序之间协作难度也在加大。专才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增加,不同专业技术人才、不同技术之间的协作必要性不断加强,由此,通识教育应运而生。

二、通识教育的产生:避免分工过度深化与加强协作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识教育”等等。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于专门而致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推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

随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20 世纪上半叶“通识教育”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府盛行,并由此衍生出芝加哥模式、哈佛模式、哥伦比亚模式等表现形式。透过纷繁的学分、学制等概念,美国通识教育的重点仍然是培育美国政治制度文化根基。“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或者至少是初期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识教育课程并非逸兴所致的随意挥洒,“核心课程”要经过专门的委员会审定,教学内容、精泛读文献由全校最著名的教授确定。教学安排上课程内容也十分密集,以芝加哥大学人文学为例,芝大要求学生在六七门课程中任选一门,但无论选择哪一门都必须连续三个星期阅读柏拉图、莎士比亚、福楼拜、卡夫卡、康德等人的原著。通识教育教学方式非常灵活,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0 世纪90 年代芝大曾开设过一门名为“财富、权力与美德”的通识教育课程,由本科学院院长主讲,20 多名博士做助教,助教与主讲院长每周沟通讲授内容,每个助教带两个班,每班20 人,每周两次各80 分钟的授课,考核方式为学生每两周交一次作业。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分工与协作缺一不可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是坚持专才教育的实用主义方向。1949 年后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体系模仿苏联模式。其大学体制的特征是以专业划分高等教育结构,试图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高级人才”。虽然这种集中化的大学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却摒弃了通识教育原则。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一批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由此诞生,同时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名校被肢解。这次调整对“通识教育”的打击是致命的,人文学科因为“资本主义性质”被全盘否定,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被取消了专业设置,与实用技术无关的国学则被摒弃出大学之门。1952 年院系调整固然培养了大批工科、医科、师范类学生,但对人文学科、大学教育乃至民族文化的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香港学者甘阳先生将之称为“大学的终结”。 当今的高等教育尤其如此,一直致力于造就各种各样的工具,而忽略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大学“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孕育学生人文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大学教育不同于技工学校,在技能训练模式下,学生可以很容易被训练成“匠人”,却很难成为“大师”。

与专业划分过细的“专才教育”不同,“通识教育”的做法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可自由转系、转院甚至转校,学校之间互相承认学分。两种教学模式相比,“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性强,但因为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造成知识面狭窄,其发展后劲及创造力不足。而“通识教育”注重培养的则是研究型人才,学生基础知识广博,在实际工作中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分工深化需依靠专才教育,而协作能力的加强则需依靠通识教育。从这个角度看,专才教育作用点是提升学生的短期就业能力,而通识教育提升的是学生的长期工作和发展能力。对于学校而言,如何能够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上述分析,下面提几点建议:

(一)调整大学专业设置过细过专的做法

简单按照分工理论对高等教育学科体制进行设置,其结果必须是学科专业细化与窄化。近二三十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持续改革与社会生活稳步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也在持续改革,主要表现是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几次调整,数量逐步减少,口径逐步加宽。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素质与素质教育,通识与通识教育,逐步进入或回归我们的视野,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育部门应继续放开专业设置上的严格管制,允许高校自主开展各种通识教育探索,改革专业培养方案设置。

(二)整合校内资源,实现多学科和多系部的资源共享

探索校内的资源整合,实现多学科的资源共享。《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5A即本科教育专业学科分为基础理论型、研究准备型与高级技能型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基本上属于通识教育,后一种基本上属于专才教育。在本科层次上,既有通识教育,也有专才教育。本科层次的通识教育是硕士与博士层次专才教育的准备、过渡与基础。学校可以构建多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将学科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既可以在本科层次上做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举,也可以在本科层次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实现高层次专才教育,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呈金字塔型结构的高层次专才。

(三)探索适合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不同教学方式

相当多的高等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种课程设置类型。其实,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两种教育教学方式。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连同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本质差别不是课程设置,而是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换言之,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可以有相同的课程设置,但必须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专才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偏向于技术主义、分析主义、经验主义;通识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偏向于科学主义、整体主义、思辨主义,表现出高度的社会关怀与人文关怀。通识教育相对于专才教育和专识教育而言,教育教学更重高度、广度和哲学深度以及思想性、创新性与人文关怀。两种教育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不能以一种否定另一种。专才教育,可以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为塔底,通识教育可以专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为塔尖。同时,强化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当前高校学生考核一直针对个人,“通识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一个可能的途径是考试以团队形式进行,并以团队成绩替代个人成绩。

(四)强化培养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

通识教育强调人文关怀,这是基于普世价值的认识以及本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财经类本科院校来说,在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专业中的通识教育必须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完整的了解,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具备时代色彩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培养学生对民主、平等、公正等普世文明理念的认同和实践。

合格的毕业者是社会的接班人,既要有通识也要有专才,以通识否定专才,或以专才否定通识,两种做法都不妥当。在对于人才的认识上,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陈雨露.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的现代化[J].货币金融评论,2007 (9)

[3]周晓辉,陈舒怀,骆少明.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7(3)

[4]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1)

大学通识教育 篇7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 它属于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以及社会中有健全人格的公民的一种现代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 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对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 因此它具有感悟性、实践性、探讨性等特点。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这类“公共课程”中获得独立的学术思考能力及对世界、对人生的精神感悟等目标。通识教育是为更高级的专业教育服务的, 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 它不排斥专业教育, 而且通识教育最终必然走向专业教育[2~5]。通识教育是大学在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需的教育手段之一。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使人会思考, 会做事, 会彼此协作, 会做人。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 专业课教学也形成了一些新特点。下面我们将以力学教学为例谈谈专业课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联系。力学教材的内容体系是在质点力学为基础上, 对刚体力学, 弹性体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和波等分支学科进行了基础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的介绍,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同时也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生涯中进行创新性研究型学习的基础。在这门课中, 我们需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学发展与数学工具的重要关系。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 其他学科, 如数学、化学和生物等的新发展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 同时, 物理学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起推动作用。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新时代的特征,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贡献, 有利于了解与物理学交叉的其他学科发展的一些基本面貌, 开拓学生的视野。现代科技发展为力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值计算和动态模拟是高速计算机发展后研究物理现象的新手段之一。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许多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基础知识的应用时结合计算机的模拟和动态仿真技术给学生展现出来, 必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起示范作用。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丰富着力学教学, 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和个性发展程度、身心健康程度等已成为衡量教育和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力学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和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比较起来, 更适合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开放式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对力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参考书目等查阅相关知识应用和理论的新进展, 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扩展相关教学内容的容量, 实现教学内容的多角度。教学形式的开放式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开展课堂讨论, 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索性实验等。这些教学手段的实施从本质上讲也是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是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人才, 这同样是专业教育的宗旨。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改革的深化, 使我们越来越感到物理素养的培养对日后师范生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力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经典力学的相关知识, 关键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形成对知识的“内部诱导”。学生亲自参与, 积极而主动学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通识教育理念, 构建合适的力学教学模式, 训练学生思维, 夯实专业基础。

物理学家面临的是一个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世界, 而自然规律的研究却要善于根据需要找出事物运动相关的最本质的内容, 形成适合描述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方法, 物理思想就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物理模型的构建、验证和发展应用的思维活动的概括性总结, 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晶, 对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广泛阅读, 善于总结, 积极挖掘蕴含在知识体系中的物理思想, 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 引导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构建物理模型。物理素养的培养是同时教育理念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物理素养是从事物理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是人们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 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理意识和理念, 能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定义等基础知识, 提炼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具有科学的思维以及发现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即要具备物理问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能力、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敏捷反应物理现象的能力。大学生在物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必须注意物理素养的提升, 以逐步提升独立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 因此, 不管是从事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老师们都应该深入了解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将好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育工作中。专业课教师更应该结合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摘要: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二者的有机结合可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优秀的教育理念引入专业教育中,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景海燕.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大学本科教师角色转换[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2:19~23.

[2]倪场.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7, 4:22~26.

[3]王晓慧.浅析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及其哲学基础[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15~18.

[4]李莉英, 王其林.浅谈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1, 30 (6) :97~100.

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探析 篇8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是对近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 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Lib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的理念自诞生之日起, 就贯穿了整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当今的通识教育已演变成一个内涵丰富、多层面的历史和地域概念。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国家公民[1]。

2国外著名高校通识教育简介

目前在欧美国家, 有感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知识专门化等压力, 通识教育已成为其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以美国高校最具典型性, 下文选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进行介绍。

2.1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采用“核心课程”模式, 并专设哈佛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包括七大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考、数量推理、科学、社会分析, 七个领域下再细分为11个分项目, 每个分项目下设十几门课程, 每年通识课程的总量达到80~100门。哈佛大学规定,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在哈佛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课程, 要求每名本科生必须至少修读11个分领域里的9门课程, 第三年起才分散到其他11个学院接受专业教育。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强调知识的综合性, 联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名教师共同教学, 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基本学养。而教学的方式也大致分为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四种,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2.2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略不同于哈佛大学, 采用的是“分组必修制”模式。课程一方面依旧突出了作为理工科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优势, 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习数、理、化、生物、实验等大量理科课程;另一方面, MIT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人文教育, 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 通过分布选修、集中选修、自由选修三大类通识教育课程, 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传统与制度有一个广泛和深入的理解, 拓展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3]。学院规定, 每位本科生必须修完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 以保证对这些人类知识基本领域的大致了解。在学生选修的8门课中, 必须有3门选自不同学科门类, 确保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领域的“宽度”;其余5门课程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集中”, 确保学生对某一领域理解的“深度”, 避免认识肤浅, 流于表面。

3思考与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通过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梳理分析, 可以发现, 在美国,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理念, 更是一种教育行动;反观我国, 尽管我国高校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载体, 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在我国, 通识教育更多是一种观念, 教育实践偏少。根据对美国通识教育开展情况的梳理,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一个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机构, 并赋予一定的权责和地位来推动、实施通识教育。由于缺乏专门机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具有随意性, 存在“杂、散、乱”的倾向,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师设课”。很多高校目前没有所谓“通识教育课程”一说, 仅有极少数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相类似, 比重小、课程内容涵盖面有限, 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和选择空间均较小。建议可在学校教务处下设通识教育机构, 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实施。可与学校周边高校联合, 采取联校选课制度, 实施资源共享, 使更多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到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

(2) 通识教育课程应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的思政教育主要靠两课,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 在美国主要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并且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说明通识教育课程亦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我国, 可适当扩充两课内涵, 将两课内容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化、历史、哲学领域, 开设丰富的哲学与思想、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 社会分析等课程, 增设中华传统文学修养和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

(3) 构建合理、完整、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而在校公共必修课中, 两课、外语课比重大, 强调政治教育, 缺乏通常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的作用。建议可将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一并设计, 扩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和范畴, 依据“范畴必修, 课程选修”原则, 设计出几大范畴课程 (基本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领域) , 要求学生必修几大范畴课程, 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宽度;而在几大范畴里下设若干门课程, 供学生自由选择,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4) 以通识教育为载体, 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学位制度来看, 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 类似于一个金字塔状, 本科阶段位于塔状底部, 博士阶段位于塔尖, 三个阶段是一个由博到专的过程, 所谓“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恰好体现了学位制度这三个培养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所以, 本科阶段更适合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仅为21.7%, 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则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 学生进入大学后, 过早进入专业学习会导致知识面偏窄,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显得发展潜力不足。建议借鉴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文理学院模式等, 对本科生实行低年级淡化专业的通识教育,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 按文理两类招生, 入学后的一年半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及学科大平台课, 学习期间根据配备的导师结合自身特点及兴趣挑选专业, 在高年级接受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7.

[2]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166.

大学通识教育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物理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征。社会一方面要求专业教育继续培养“专门人才”, 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要求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要求, 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全人”。因此,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已成为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物理学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是大学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物理学能够获得学习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知识基础, 这体现了物理学的知识教育功能。除此之外, 物理学还有更深刻的文化教育功能。物理学的文化教育功能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 教育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和社会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决定了物理教师言必有物 (现象、事实) 、以物论理 (概念、规律) 、言必有据。物理学同时又是建立在“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基础上的辨证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物理学中充满了各类矛盾: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和静止、作用和反作用、吸引和排斥、冷和热、正和负、稳定和衰变、裂变和聚变、膨胀和压缩、有序和无序、波粒二象性等。在物理的教学内容中, 大量渗透着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如世界的物质观、运动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和发展、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物理教师处理物理问题的观点、方法以及他们教授的物理规律所揭示的内涵等潜在地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策略。

二、将具体思维方法的教育融入具体的物理情景中

物理学研究多种运动形态和多种相互作用, 在剖析物理问题时总是同时贯穿着某种具体的思考方法, 如分析法、归纳法、类比法、统计方法、理想模型法、思想实验方法、量纲分析法、对称性方法等。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展示具体物理问题中的研究方法

以理想模型方法为例, 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点电荷”和“无限大带电平面”的概念, 让学生对均匀带电圆盘在中轴线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表达式进行讨论:当所研究的场点到圆盘的距离远远大于圆盘半径时, 则场强表达式趋于点电荷的场强表达式;当所研究的场点到圆盘中心的距离远远小于圆盘半径时, 则场强表达式趋于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的场强表达式。通过这些讨论, 使学生能从中“悟”出“点电荷”、“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是将某一客观带电物理实体,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研究范围内抽象出来的理想模型。

2. 提供历史背景,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物理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源于思想内涵、思维方式的重大革新, 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如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是由经典物理的两大支柱理论—“力学和电磁学”所暴露出的不和谐性所引起的。虽然洛伦兹在1904年已经提出了洛伦兹变换式, 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表于1905年, 但科学界几乎一致公认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始人。虽然两人所得出的公式是一样的, 但他们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却大不相同。爱因斯坦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使电磁学规律满足相对性原理;而洛伦兹的问题是如何在绝对时空观的框架里解决以太漂移问题, 他把变换出来的时间坐标叫做“地方时”, 认为它只是个数学辅助量, 而不是真正的时间。爱因斯坦吸取了前人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中的有益成分, 摆脱了既有观念的桎梏, 运用形象思维加思想实验加对称性原理, 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教学中, 适当穿插介绍一点物理学史的内容, 能充分展示科学家的思想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对于求解具体物理问题, 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去处理。如电场的求法, 可采用定义法、叠加法、高斯定理、能量求得。再例如, 复摆振动周期公式的推导, 可利用刚体对定轴的转动定理求解, 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求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的教育渗透在物理教学之中

从物理学的内容结构上看, 植根于客观物理的有序而协调的物理学理论体系表现了异乎寻常的比例、对称、简洁、和谐和统一的形式美。正如狄拉克所说:“如果要在两种理论——一种更美些, 而另一种则符合实验——之间进行选择的话, 宁愿选择前者。”海森堡在创立量子力学矩阵理论的过程中, 面对“量子力学在数学上的一致性和条理性所呈现出来的和谐, 产生了深切的美感……我几乎晕眩了。”物理教育是美的再现, 物理教育在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中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更具体、更丰富。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科学人文精神、社会伦理和爱国情怀。在物理教学中, 通过向学生讲授科学史上科学家的态度和事迹, 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将爱国主义寓于物理知识的教学之中,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在物理教学中, 科学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社会伦理问题, 通过物理教学, 可以丰富学生对“善”的理解——“善”不仅意味着尊重他人、家庭、社会的公共利益, 也意味着尊重人和自然的和谐。

大学通识教育 篇10

从2007年底开始, 浙江大学陆续推出该丛书中的前四种:西方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 最近即将推出的是《政治学基础文献选读》和《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两种。至此, 该丛书第一辑六种全部出齐。而第二辑的六种 (包括法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传播学、宗教学) 也在紧张积极的编辑过程中, 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陆续面市。

言及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吴仰湘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的大学生的阅读习性呈现出两方面的不成熟, 可谓两个极端。一些学生有心尝试原著的深层阅读, 但或者面对大量的文献束手无策, 流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或者一上来就是最艰深的著作, 结果导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另一些学生则满足于简单和低级的表层阅读, 习惯于通俗读物、心灵鸡汤一类的文字快餐, 几乎没有有效阅读量。等而下之的, 甚至除了课本和作业, 什么都不读, 久而久之, 渐渐丧失阅读能力。这话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证实。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一位李姓的工科生表示, 不知道为什么, 他看到文字就犯糊涂, “字都认识, 就是看不下去, 容易走神, 不知道都说了什么。有时连看报纸都看不懂。”这或许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但在理工科生中, 阅读速度慢、效率低是普遍现象。文科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颇令人担忧, 岳麓书院历史系的一位学生自己分析说, 是因为在网上一目十行看东西习惯了, “眼睛发飘, 溜得快, 深度不够, 没法沉静下来慢慢看、细细咂摸。”至于经典原著的阅读, 李姓学生说, 他当然也知道这很重要, 但通识课老师开的书目, 每个都是一大厚本, 没时间看, 而且也找不到重点, 看不懂。再说, 他也不做人文社科研究, 费力读那些干什么?

针对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和认识观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提出了“中度阅读”或者“中层阅读”的阅读理念或概念, 既不同于专家研究学者的大规模深层阅读, 又不流于泛泛的浅层阅读。丛书区别了研究性阅读和理解性、了解性阅读的不同,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属于理解性、了解性阅读, 毕竟很多学生以后不会从事学术事业, 但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 又不应该限于浅层阅读, 经典阅读是教育的需要, 对于学生的智力成长有无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而真理追求、对深邃思想的把握又需要循序渐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丛书是观景台, 从这里能看到人类智慧最美的风景, 通过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 丛书是桥梁, 从这里出发, 引入更深层的研究性阅读。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作为阶梯、中介媒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内涵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育生态学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翻译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所以有时也会被译成“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英国教育学家纽曼(John Henry Newman)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提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打开心灵,纠正它、净化它,让它能认识、消化、掌握、统治、使用其知识,给予它控制其才能的力量,具有应用性、灵活性,方法、批评的准确性,聪慧,谋略,举止,流利的口才。换言之,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全人”教育,也就是通过学习,受教育者发掘自我内涵,实现自身价值,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方向的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覆盖面广,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三大方面,但通识教育所强调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都能够互相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按照教育生态学观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一个以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为中心而构建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教学主体(学生、教师等)及其相应的教学环境组成。其中,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教学的规范环境是指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符合教学群体需求期望的教学规范、教学态度和价值观,也指教学要求、评估标准、课程的设置目标、教学理念、师生的认知观等。教学主体(学生、教师等)和教学环境(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整体,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它是一个蕴含着深刻的通识教育内涵的,以语言基础课程为中心,以普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为目标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通识教育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目标和功能都显示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等。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这些目标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者将会发生内在的联系。这些目标因子相互关联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整体,成为完整统一的目标体系。这个逻辑关系就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仅仅这样还不够,大学英语教学还要使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必须同时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成为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全人。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倡导学习者发掘自我内涵、实现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人。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目标实际上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1.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对教学资源被动地、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生态化地分解与吸收,就谈不上之后协助、配合教师对教学的生态资源进行再生产。大学英语教学极力倡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主动吸收和分解教学资源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思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语言学习所需要的不仅是例如刺激反应活动的一般大脑活动,而且是更高级的大脑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英语学习的诀窍在于各种认知策略和学习形式的交替使用和有效调和。无论是在大脑将要抑制时及时地变换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策略的创造,都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被学习者迁移到其他任何学科和领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者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真正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通识教育内涵,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起来的有效学习的能力将使学习者受益终身。

2. 大学英语教学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包容性,能拓展学习者的视野

教育生态学认为处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个体(教师和学生)也是开放的,不断与系统内部各因子以及系统外部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信息和知识的交换转移。正是这种交换和转移使得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生机勃发,而处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教学主体即学生,也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的滋养,从而不断发展和进步。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这和通识教育强调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相一致。大学英语涉及众多的社会知识、世界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教学材料覆盖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在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学习者同时也汲取了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将学习者带入了其他的学科领域,激发其对本专业以外学科领域的兴趣和探索,帮助其建立宽厚的知识结构。文科专业的学习者通过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英语文章和报道,可以弥补其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而理工科的学习者通过阅读人文社会方面的英语文章可以拓展其人文视野和思考深度。在挖掘专业领域才能的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从知识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帮助学习者全面看待学科知识,理解专业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关系,能够灵活地学习,发现知识,创新思维。通识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用包容豁达的眼光看待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必然涉及文化的感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氛围,相异的文化氛围会引起误解和隔阂。多学一种语言,就是多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视角,多了一种理解事物的方式。大学英语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言语表达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系统、有步骤地将英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时间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展示给学习者。高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习者的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反思,最终能公平地、包容地看待不同文化,培养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摆脱狭隘自大、故步自封或者自卑崇洋、妄自菲薄的心理,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必定是能和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采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发现自己观点中的缺点,或者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相较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以听说课程为例,目前广泛采用的互动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都强调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情感的融合,学习者所收获的不仅是英语技能上的进步,还有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归纳不同观点的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所在。

3.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体现着人文关怀

大学英语教学是生态化的教学,其评价方式也是生态化和多元化的。所谓生态化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是指适当选择诊断性方式、终结性方式、形成性方式和其他评价方式分别进行组合,并形成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组织评价活动。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估方式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生态化的评估方式,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每个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而不以终结性测试的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为例,这些课程的评价尊重价值多元性,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多元化,比如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学习者之间的互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等,通过课堂活动的记录、网上自主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这样的评估方式使学习者的眼光不再拘泥于学期终的分数,而是更多地关注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生态化的评价方式还将教师外部评价与学生内部自评相结合。传统评价方式要么侧重外部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要么侧重学生自我评价,忽视外部的评价,结果都有失偏颇。事实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学英语教学广泛采用的生态化的评价方式体现着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文关怀,通识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将“人”一步一步培养成为“全人”,其首要目的不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而是强调受教育者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发现自我和发掘自身的潜力,强调人发展的过程性。

四、小结

以教学生态学的观点看来,通识教育的内涵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学应进一步承担大学通识教育的责任。目前部分高校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这将极大地削弱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虽然英语的工具性是绝大多数学习者在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直接动机,但完全抛开语言的文化性而谈语言的工具性,并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看法有待商榷。因为ESP中如计算机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等,其本质还是专业教育。仅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语言不再是承载着广博的文化和丰富的世界知识,而是被局限在专业知识领域,学习者则少了一条了解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和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旧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忽视大学英语这块阵地,再想有效开展高校通识教育的工作难度将会增大。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18.

[2]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从通识教育视角浅析大学英语教学 篇12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陈旧。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所用教学工具多为多媒体和黑版,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可能黑板为主,很少有语音室或是多媒体可供利用。

对于听说课,主要是放录音,学生听写;对于写作课,主要是讲范文,学生模拟话题练习;对于综合英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听几次课就显得疲乏了,兴致不高。加之课本内容没有及时跟新,还是以前的老版本和现有时代内容脱节的话,学生的兴趣就更不高了。

2.大班教学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大学英语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不管基础如何,专业如何,都会上此科目,这就造就了一些学校为节约师资力量,一个老师往往会带3-4个小班的情况,八九十人一起上课的情景不在少数。这一上课安排极大的减少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用时时间,通篇讲语言知识和课文内容,很少与学生互动。想互动的老师也在这数量居多的学生课堂上,实施困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教师讲授,学生纯做笔记的居多的情景。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比较生硬,学生习得语言效果较差。

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授课进度难以把握。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山区的,也有城镇的。英语基础程度各不相同。城市的学生可能英语水平普遍很高,语音语调方面相对标准;而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口语上,有地方音的混入居多。教师如果满足好学生的要求,上课进度快,且内容较难的话,会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降低其学习兴趣的,相反,如果进度慢,内容简单,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他们都懂,没必要听课,这也会降低其学习性的。所以教师授课时得非常注意易难结合,差优互补,这样才能使班上大部分同学好好听讲,认真上课。

二、应对措施和建议方案

1.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在国外的通识教育中,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化。以研习汇报,课堂讲述,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为主。在这四种教学方法当中,除课堂讲述外,其他方式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就某学术主题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不仅能进行学术交流,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小组研习汇报是最普遍的方式。全班学生分组或以个人为单位,开学前二周内分派和指定好各组或各人负责部分,依次担任主角轮流陈述所学知识,其他同学对其修正,老师对其评价。个人研究是学生自行拟订和课程相关研究主题,经教师同意后独立研究,授课老师会定期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参加授课教师主持的定期小组讨论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授课模式之一。教师制定课程讨论主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解答。这种方式能确保每个学生对某个课题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陈述,锻炼了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中,与教师一起互动,一起成长。

2.教学内容应丰富细化。根据国外通识教育的经验,以哈佛大学为例,在1996至1997期间构建了六大知识领域的通识课程体系,这六大领域分别是:外国文化(19门)、历史研究(32门)、文学与艺术(53门)、道德评价(1l门)、科学(25门)、社会分析(12门)。当然,国内的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我们也可以此借鉴,扩大教学内容,特别是单纯以语言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育。现在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扩充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了,不在是单纯的综合英语,如清华大学为例,开设了大学英文,西方文化等一些必修和选修课,增加其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其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

3.师资力量的合理化。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小班和大班教学相结合。在现行管理和考评体制下,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学历低,科研成果少,难以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具体举措如下:各校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轮训制度,使其师资培训的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一致,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

上一篇:主导力量下一篇:处理工艺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