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2024-10-07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精选11篇)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精神能真正融入学生血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 在高职校园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

2. 通过开展争做优秀小公民、好公民等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仁爱、诚信、正义、大同、和合等时代价值。

3. 以讲座的形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系列讲座”、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评选“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以宽容、敬人、自律、真诚、平等为原则,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等礼仪规范。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 以忠孝为先,推行感恩教育。

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情,孝心伴我行”、“感恩老师、感受文明”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传统节日中学会感恩,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借助这些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 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在学生中开展道德体验等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体现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特征,引导高职学生认知传统并弘扬传统,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不断增进高职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学院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古代名句选读》、《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组织教师诵读《大学》、《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 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

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周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保证各学院各年级诵读内容的落实;每学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写字教学相结合;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经典比赛,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学生会、班团会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练,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内容,每周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3. 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大学生艺术节、巡礼节、文艺汇演为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高职学生也存在这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需采取加强传统美德、重视传统节日、抓好传统经典诵读等多种教育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真正融入到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在高职校园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修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宇旭,王国君.《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居云飞.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张良驯,周雄.当代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

[4]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5]樊海源.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5年05期.

[6]夏文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07期.

[7]鞠升川.新形势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G].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0期.

[8]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G].学术研究,2013年11期.

[9]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4期.

[10]金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结合的研究[J].职业,2014年12期.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2

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宽广全面,注重更广泛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教育,致力于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先进文化,陶冶情操,追求真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健全心智的养成及对价值观的识别选择能力的提升。二是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涵盖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传授各门学科共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努力使受教育者形成统一完整的知识结构,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避免出现知识的严重割裂和异化现象。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通识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同时,通识教育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培养学生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外还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三种职能的协调融合。通识教育使高等教育这三种职能的融合成为可能。它所针对的是现代教育中的三大普遍问题,即现代学术分科造成的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化,现代教育中知识学习与社会运用的隔阂,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的分离。通识教育关注人的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追求知识、能力与价值的合一。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在肯定专业教育的同时,强调拓宽培养口径,提供更为广泛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学习的理论与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识教育所关注的焦点是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书本知识与人生、社会之间建立联系,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人的教育。

2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问题分析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發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1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人文通识转向 篇4

我国的英语教育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哪种能力, 英语的工具性都很明显。因此, 我们的英语培养非常注重实践性, 但是这种教育过于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削弱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就造成了学生物欲情绪和功利倾向, 人文素质的日益浅薄和人文精神的衰落使得人文通识教育无法落实,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思辨能力差、知识面窄和缺乏创新能力。为了打破这种硬性教育, 外语界对人文通识教育的呼声开始响起。

2 英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三种弊端, 一是教学目的缺乏人生体验和学生价值观, 缺乏价值认识能力;二是英语教学内容过重地强调英语的地位, 忽略英语本身的人文通识;三是教育界中缺乏人文通识的师资队伍。我国英语教师大多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下出师的, 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就已经失去了人文通识的认知。因此, 在进行英语人文通识的改革中教师往往有些力不从心, 这是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 (甘阳, 2011)

而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弊端则是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众化与精英化的教育, 复合型人才与英语专才的冲突。如今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并没有提升英语质量的教学, 这与中国教育界在9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和20世纪盛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相悖。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权衡专业与人文通识是要考虑的第一问题。

2006年有学者提出:英语教育不仅要突出专业特点, 还要加强人文教育, 致力培养人文通识型或者通用型的英语人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文通识成为了高校英语教育中新的改革之路。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称得上是人文通识, 它是怎么起源的, 又是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文与素质向结合等问题, 引导着教育界的不断探索。 (方健壮, 2012)

3 人文通识教育如何界定

通识教育就是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也称之为“文雅教育”。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eles是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教育思想, Aristoteles认为“最高尚的教育是以发展理性为目标, 促使人的道德、智慧、身体的和谐发展”。中国的特色素质教育、西方近现代教育、古希腊的自由教育都不是现代意义的人文通识教育意义所在, 但是它们三者都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特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 共同发展。但是在实践教育中往往智、德的要求高于体、美、劳;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则是重点培养知识的广博性, 并不要求人的道德素质与知识同步提高;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是以发展理性教育为目的, 但是局限性和阶级性非常高, 只针对少数人。 (曹光久, 2011)

现在人文通识教育是一个囊括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的综合教育体系, 人文通识教育是与人的培养相结合, 以全面发展为起点和目标。人文通识教育蕴含两层含义, 广义是一种教学理念、教育境界和教育理想;狭义则是大学教育中除了主修或者专修的课程以外, 目的是确保学生知识的平衡和知识的广度, 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市场化的今天, 就是否将人文通识教育引进大学的课程教育中, 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 欧洲和美国在高中就设立了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所以引进是毫无质疑的, 焦点是在于人文通识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社会人才。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培养一个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强调人文通识的教育。所以开展人文通识教育, 培养具有较高的社会素质和创造能力突出的全方位人才是人文通识教育的出发点。

4 高校如何实现以人文通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人文通识理念是指英语教学中, 要把“人”和“公民”作为人文通识的目标, 使受教育者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和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 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判断能力, 实现人格、发展理性、涵养道德和追寻生命意义的教育目标。其次, 人文通识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的是知识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将国外的传统文化与自身语言知识技能相结合。目的不仅是对理智方面的训练, 使学习知识的同时, 人的心智得到解放与自由。 (胡文仲、孙有中, 2011)

人文通识的英语教程中, 要抵制简单模仿和形式主义。要使人文通识教育成为大学低年级的核心课程、基本课程, 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就不能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的叠加, 而是有若干个学科知识的融合整编的新课程。人文通识教育应该摆脱泛泛而谈的概念知识, 而是逐渐向经典著作的阅读讨论为中心。如中国人文经典、中国文明史、西方人文经典、西方文明史来确定通识教育的课程基调。每一个核心课程体系下可以增设不同的课程种类, 课程的数量上要少而精, 结构上追求延伸性。人文通识教育应该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 提高阅读质量。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阅读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邱咏梅, 2011)

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并没有完全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资源, 众所周知,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都是以小班集体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 采用助教的形式进行通识教育, 但前提是助教的参与者都是出自研究生学历。因此, 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借鉴, 建立研究生助教的制度, 对高校甚至是中学开展人文通识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我国的复旦和清华大学已经开始效仿这种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 采取研究生助教的方式加强通识教育, 不仅能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还能培养学生的讨论与辩论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

5 结语

本文所提倡的是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理念, 是为了使英语教学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理性地反思现在的教学理念, 并不是彻底否定现在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模式, 使人文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真正做到“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大学教育内涵, 使英语学习在发展理性、涵养道德、追寻生命意义的旅程中实现人生指导。英语人文通识的教学模式, 是在优化英语知识课程的同时, 使得英语更加广阔地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 实现跨学科的整合, 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问题与学习方向。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 它包括教育者本身的道德水平与素质涵养以外, 通识也涵盖受教育者的道德与素质的培养。只有教育者自身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类文明的链接才不会中断, 从而继续传承与发展。

摘要:人文通识教育在外国的高校早已经开展, 但是在我国却仍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英语教育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创新力人才的战略, 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创新之路。那么人文通识教育如何本土化、英语教育的人文通识是否可行等问题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归纳人文通识教育的内涵, 从制度、观念、评价和课程四个方面来实现英语教育的人文通识转向。

关键词:英语教育,人文通识,改革

参考文献

[1]曹光久.关于外语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研究专版) , 2011 (2) :11-15.

[2]方健壮.外语专业在21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高教探索, 2012 (1) :14-18.

[3]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 2011 (12) :21-26.

[4]胡文仲, 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5) :9-11.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5

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严重的技术至上、知识结构单一、实用主义和功利化倾向明显等弊端,使得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局面。本文将以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为理论依据,探讨其对我国现行高职通识教育的一些启示。

一、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

赫钦斯认为,最有价值的教育是通识教育,实施通识教育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我们就不能办好一所大学,如果学生和教师(特别是教授)缺乏共同的理智训练,一所大学必定仍旧是一系列不相关联的学院和科系,除了有一个共同的校长和董事会外,没有什么东西使他们统一在一起,教授们不能互相谈论,至少不能相互谈论什么重要的问题,他们不能希望相互谅解。”通识教育观是赫钦斯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就高等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在发展初期采用“朴素的”综合办学模式,后因近现代技术分化而演化成分科办学的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化教育,并且专业划分很细,以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家”为目的。赫钦斯所处的年代,这种分科教育正在盛行,他以某种远见卓识意识到这种办学模式的弊端,力图逆转这一倾向,倡导通识教育。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发展人性,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精神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思想主要是关注人,它涉及以人为本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赫钦斯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优秀性,在于使人成为人,发展人的素质和人的精神。大学教育“视生命为终极目的,并非工具,因此这种教育是自由人的教育,其他种类的教育或训练都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如赚钱谋生等,并不以人为终极目的”。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于发展人性,止于至善,以成仁人。赫钦斯指出,发展人性有赖于对“永恒学科”的学习,“课程应当主要地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能演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最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世界的任何理解都是首要的。”“永恒学科”主要是古典名著,赫钦斯从读名著出发,提倡综合化课程,反对学科越分越细,他认为这不利于全面发展人的心智和理性。因此,大学要开设充满智慧力量的通识性课程,去训育学生“永恒的人性”。

2.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理智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的立足点是理智训练。他认为,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智训练是大学能做、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得最好的事情。“当他们正在受教育时,如果我们能教他们怎样进行思考,他们也许能够理解和融会他们的经验。一个学院或大学不应当做些别的机构也能做得好的事情,这是教育行政的一个很好的原则。因此,在通识教育中,我们应当明智地让经验由生活去提供,而专职从事于我们的理智训练工作。”赫钦斯认为,要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本事,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基础的训练。他指出:“众所周知,今日教育只教给学生一系列肤浅而又毫无关系的学科,它们又由一些杂乱无章、一知半解的事实组成,致使学生的学习只能是短暂的记忆练习,除此之外,并未得到名副其实的熏陶,”最好的大学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工艺操作,而是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任何通识教育计划必须以理智的行为教导学生,因此,它必须引导学生到实际智慧的道路上去……教育虽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的经验,但它可以使学生致力于思维正确性的培养,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及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这样就能掌握最基础的、融会一体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解决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学生的理性同样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3.注重基础教育,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赫钦斯主张要大大加强基础教育,以“导向性”观念的教学为基本内容,以培养“通才”。他反对当代美国大学过分重视学科专门化、过早进行专业教育,进而批判美国大部分大学的专业教育并无明确目标,完全以“功利”或“实效”的实用主义价值尺度来取舍。针对美国当代大学生缺乏完整、扎实的统一基础知识等现状,赫钦斯明确指出大学必须重视学生基础学科的教育,这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共同性”教育,即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普通教育”。

赫钦斯提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不会过时,专业化的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因为通识教育不仅仅指多方面的知识的传播,而且可以为各种专业教育提供学术基础。世界的事物、知识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科学研究的专门化,却使科学领域支离破碎,琐碎不堪,失去整体性、普遍性的本质。赫钦斯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必要的通识教育:“我们姑且认为,我们总应当有一些专家。可是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知识,并不是像大学那样被任意地分割开来的。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个科目里都是专家。因此,除非具有别的专家所具有的同样的基本教育,否则,除了自己的科目以外,他一定和一切科目相脱离。这意思不仅仅说我们对于高深的知识要有相同的语言和相同的普遍兴趣。这意思还说,我们要有一种基本观念和共同基础。如果教授和学生们已经具备基本观念的共同基础,那么研究生物学的便可能同研究物理学的沟通起来,甚至法学和神学也可能开始发现相互联系起来是值得的。”他并不是完全反对大学的专业教育,只是主张大学的专业教育必须以普通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接受普通教育之后,方可进一步学习专业化的高深知识。

二、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对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启示

1.发展人性,提高综合素质是高职通识教育的首要任务

发展人性,指导学生学会做人,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为避免使学生成为见识短浅的人,有必要实施通识教育,使学生对于高深的只是表现出相同的兴趣,形成基本的观念和相同的基础,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崇高美德。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善人”,人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精神的存在。在赫钦斯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由的,而且,人性也是社会的,要正确地运用人的自由,人就需要纪律。要在社会中生活,人就需要德行。要最充分地发展人性,就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和理智的习惯”。

综观通识教育在现实中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为没有将通识教育上升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高度来认识。赫钦斯主张教育当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以成完人,其目的是人性。这样的教育才是任何向往自由的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在当代中国,倡导和发展通识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起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教育理念,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开设多种交叉性的学科、开展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高职教育的关键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当前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能力,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呼吁和讨论中,而要落实到行动中。高职教育要从实际出发,要以“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各种相关的能力。

在赫钦斯看来,学习必须着眼于理解的能力,吸收和分析的能力,把学得的加以条理化的能力,强调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所必需的习惯、观念和技能。学校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学校发展学生素质的能力上来,认真研究这种能力的现状,研究如何通过能力的提高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学校发展学生素质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认真处理好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由于现阶段通识教育的概念是针对以往我国高职院校片面地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在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让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学不深,从而忽视了专业的教育。通识教育不应该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概念。我们必须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可偏废,大学教育的本质正是通过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了专业的素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必须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

赫钦斯早已预见世界发展的趋势,主张通才教育,反对过早、过度专业化。现在看来,这种过早过度的专门教育,使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职业生活的迅速变化,是造成毕业生失业、高学历贬值,造成大量的学非所用的重要因素。厚基础,多才能,才能有更强的适应性。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实施通识教育的有益尝试,确定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使高职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6

一、通识教育与人文经典关系之溯源

西方的人文经典教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英国的纽曼,直至美国的赫钦斯,古典名著教育逐渐被推广到教育实践中去。1929年,赫钦斯对芝加哥大学进行改革,大力推行经典名著教育,所涉范围包括希腊罗马的史诗、戏剧及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1984年,美国教育部长贝内特在《拯救我们的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年中提出以经典名著为线索的核心课程来实施人文教育的理念,该报告指出,人文科学更能触及人的情感领域,更多的要求学生自我发挥,在写作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由思想,并因此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人文经典的传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中国也一直保有经典教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经典对教育的重要价值。孔子《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他看来,《诗三百》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和伦理价值,它可以激发情志,对观察社会、促进朋友交往、怨刺表达大有裨益,还利于侍奉父母、君王,增加名物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而言,整个一部中国文化传统发展史,其中每次复归传统的抗争,几乎都与对经典的释读有关。到了当代,推崇经典教育的学者更不乏其人。如教育家涂又光认为人文精神在于行,却也离不开人文知识,所以要增进人文知识,就应精读经典;学者黄俊杰认为,现代大学教育普遍重视教科书,而轻视原典选读,深化大学通识教育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各学科应着重对经典原文的精读、细读等。在实践层面,国内很多高校围绕通识教育目标进行了课程改革,如复旦大学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为学生呈上精心设计的系列文化大餐。其中“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从文化传统方面,集中以名著精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与人类文明史中最伟大的作品进行心灵对话。

中西方教育者不约而同地重视人文经典教育,是因为经典阅读跟通识教育的原旨紧密契合。首先,阅读经典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哲人先贤思想交流、灵魂对话的过程。经典之所以不可磨灭,是因为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承载了深广的社会场域和丰富的人生境遇,能够给人以思想启迪。将经典名著纳入通识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前瞻性思考或反思式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决策。其次,通识教育是一种超验的理想和公民职责感的培育,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绝大部分人文经典都是建立在对人性、人格、人情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产物。将两者融合,对学生健全自我、完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阅读经典作品对传承文化的教育使命一脉相承。经典无一例外都经受了历史的检验,是历经沧桑后的精华留存。几乎每本经典都因其思想文化层面的深刻意蕴,促使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引起心灵共鸣,其中部分典籍甚至会影响国家、民族甚至世界文明进程,成为人类文学、文化所秉承的本源。因此,重视经典与经典教育,必能使学生立足现实又能超越现实,扎根现实又能反思时代,既砥砺了思想,又启迪了智慧,使文化传统得以源远流长。

二、人文经典课程构建现状及其突出问题

对于文学经典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性争论却一直持续于中西方教育界。美国著名教育家麦克耐利在严密的调查基础上,认为通识教育课中的经典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提供基础以便锻炼学生的自主批判思维,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原因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侧重较为专一的技能。国内也有反对阅读经典名著的学者,如张寿松教授认为,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要安心修习庞大而艰深的经典名著,是相当枯燥和困难的事情,需要极大的定力;他还认为一部经典名著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一个独立体,这是经典名著课程最为致命的缺陷;方展画教授也认为经典名著可能会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而不能科学反映人类知识的演进,更不符合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因此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领域的名著作为学校教材,是有悖教育规律的。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通识性人文经典教育,仍然挣扎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舆论场中,进而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内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中,人文经典类课程所存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大学教育目标不明确,各学科间壁垒森严

我国传统典籍《大学》开篇便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凝练语句指出“大学”之要义。“大学”之道可视为“大人”之学,其所重在修身,重在推己及人、达己达人,重在道德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近现代,“大学”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专门性概念,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象征,其主要表现为两点:一为“高等的”教育,以把人培育为带有理性之光的自由人为主要目的;二为高深的研究,以探究知识,促进人类进步为重要使命,处处闪耀人文之光。16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主义和拜物主义的兴起,工具理性思想慢慢渗透到高等教育中来,当代大学教育开始被赋予太多的工业社会或个人实用目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始极度匮乏。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显示出浅层化、碎片化、无序化阅读的倾向,前景实在堪忧。这种背景下,“通识教育”理念及人文经典类课程的大力推广确为应时之需。但根据笔者调查,有近半数的通识教育试点开展情况不顺利,甚至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遭受外界更大阻力。究其渊源,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因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同,而导致高校之间人文经典类课程开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二是通识教育难以呈现短期的教育成效与人们的高期望值之间产生矛盾。按照教育发展规律,通识教育和人文经典的课程要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效果,需要较长周期,而现实中追逐立竿见影效果的功利化视角和短视行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价值体现。三是原有学科分类的局限使各学科间壁垒森严,互补通问,客观上成为通识教育发展的障碍。通识教育所关涉的学科较多,势必造成与专业教育的交叉和融合,如果高校对院系之间资源分配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加剧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最终损害通识教育。

(二)课程设置水平良莠不齐,教育理念的整体呈现不足

就目前来看,高校对非专业学生进行的人文经典课程大都置入选修课程,受传统的专业教育本位思想钳制,很多非专业学生将这类课程视为换取学分的“工具”,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讲授中也未摆脱工具性思想束缚,陷入原理、概论加通史的固定模式,忽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直接阅读体验。事实上,这种讲读经典的方式,其实是对经典的背离。以文学为例,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一代代的读者,其魅力在于作家对人性的永恒描述及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及普世化价值,而目前的文学批评,流派迭出,大多以抽象艰涩的剖析示众,却单单空缺了作品本位的表层阐释。向学生大量灌输批评理论而不引导学生阅读原典的做法,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可能还未接触原典就已经沉沦于各种各样的诠释内容中了,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师授课模式囿于传统,考核手段单一僵化

就笔者调查,大部分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水平很不乐观,呈现低职称化、低龄化趋势,其中青年教师、讲师比例最高,教授群体参与度相对低。课程设置水平也有待提高,大部分课程个人色彩比较重,不仅缺乏师资梯队的建设规划,也背离了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初衷。在授课方式上,则以“讲座式授课”为主流,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互动主要形式,这并不太受学生欢迎。尤其是人数较多的班级,这种个别回答的教学形式,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方面,仍采用“点名”和“考卷”的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

三、对人文经典类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识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人文经典名著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的重视。针对国内大学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文经典类课程的系列问题,笔者仅从高校管理、教师授课及考核标准等角度,提供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达成育人共识

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应不仅仅指基本专业知识的训练,还应包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高校管理层应大范围、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在课程设置中就渗透进对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视,着重培养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的“通才”学生。应加强院系合作,达成育人共识,既要培养学生“成材”,又要培育学生“成人”。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厘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以整合全校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并做好顶层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科学置入人文经典课程模块,要求教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方面转变作风,在启发学生思维上下功夫,鼓励高校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些一流的书籍,多读原著,少读点二流三流的入门、阐释类书籍。

(二)突出教育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受应试教育培养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存在许多问题,如善于寻求标准答案,“解题”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却严重缺失等。对此,人文经典类课程的设计和讲授都应尽量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多学科思维的互补与融合,以激发学生思维。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书院”传统、古希腊的“学园”传统以及欧美名校一些通行的通识教育经典教育模式,都不失借鉴意义。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变原来的输入型学习为输出型学习,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其次,应不遗余力创设灵动课堂,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频率互动,在课堂活动与经典人文精神相契合的前提下,拓展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文理兼通、融会古今。第三,积极探索多样化授课模式,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课堂“鲜活”起来。如充分完善助教答疑制度,鼓励学生互评读书报告、开展读书会,创设团队论辩、讨论,鼓励兴趣小组开展特色化的经典推介活动,还可向学生推介学术前沿,鼓励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

(三)注重过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人文经典课程应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阅读原典,领悟文本,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创造性转化,尽量做到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导为主,因而评价方式的革新也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应增加课堂学习自由度,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考核评价办法,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如拓展考试周期,细化分数组成等,甚至创新考核方式,以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对经典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入思考,如浙江大学有名的“三自模式”就是对考核评价模式的有益探索。所谓“三自”,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教师鼓励期中测试中前20%的学生自行出题设计试卷,并做出答案,然后写下出题和做题的体会,审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考资格。除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作业布置上也可进行一定的变革,如鼓励一部分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经典是生命的学问,经典教育以培养“全人”为诉求,经典原著能启发学生更多人生哲理与感悟,因此,人文经典教育应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人文经典课程改革,关键不在于数量是否繁多、门类是否齐全,而在于学生是否做到深入阅读文本、接近原典精神,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命意识、人格意识。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重读、精读、细读经典,对信仰匮乏时代人们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对现代化进程下古今中外精神通道的架构,具有莫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

[2]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7

1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其目的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潘光旦,1999:459)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首次定义了通识教育这一术语。(杨秀芹、陶美重,2007)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学科之间的壁垒随之打破,各种学科不断融合与互动,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现代社会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把某学科禁锢在某个范围之内的做法实质就是对思维的禁锢,会导致理工科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怠于形象思维,文科学生则正好相反。通识教育可以帮助解除对思维的禁锢,因为“它不是某种呆板僵化的模式,而是一种理念,是一个方向明确的目的,凡是服务于这一理念、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行的方式都应被称为通识教育。”(梅翠平,2012)所以,增强通识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通识教育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自改革开放以来几经修改。1985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及1986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是文理科分开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被割裂了开来,而2004年2月起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则拆除了学科之间的壁垒,2007年7月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教育由此沿着通识教育的方向越走越宽广,《要求》还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国新闻网)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之间的联系从无到有,从模糊到越来越清晰。

3 通识教育与钱伟长的“拆墙”教育理念

作为教育理论家和积极实践者,钱伟长的大学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于“拆墙”教育理念。他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伟长,2004)钱伟长认为,培养这样的人才要从拆除“四堵墙”开始。其中,在论述拆掉“第二堵墙”时,他说,“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取得科学基础的支持。分工过细,对学生进行过分刻板的培养,就很难适应这样的要求。”(钱伟长,2006)面对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通识教育可以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也是钱伟长的“拆墙”教育理念的最大价值所在。

4 科技英语的新特点

科技语言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方面面,用于学术著作、科学报告、科技产品说明与推广、科技教育与培训等各种目的。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科技语言,科技英语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它一方面完全遵循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其特点随着各种学科的不断融合又呈现出新的内容。这种“新”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1)词汇层面:旧词赋新义

在科技领域,一种科学成果的出现,一项技术的革新都必然会给科技语言带来新的词汇。一词多义是英语语言的一大特征,科技英语中有不少词汇是“旧瓶装新酒”,即科技英语词汇的含义由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的普通含义引申而来,这说明日常生活与学科之间实现了更多的融合,例如:

carrier“运输工具”,医学英语中是“带菌者”

bug“虫子”,在计算机科学中含义为“程序或系统的错误”

fast“快”,在医学中,含义为:“抗……的”

shoe“鞋子”,在建筑学中,含义是“柱脚,垫座”

taxi“出租车”,在航空英语中是“驾驶飞机滑行”

除此之外,同一词汇在科技的不同应用领域含义也有区别,如:

assembling组装(机械学),汇编(计算机科学)

reduce减速(机械学),还原(化工)

resolution分解(物理学),炎症的消退(医学)

transmission传动,变速(机械学),发射(无线电),透射(物理学),遗传(医学)

以上列举的这些词汇都借自英语的常用词汇,形、音均未作改变,但用到某一专业科技领域却成了专业技术用语,具有严格的科学涵义。在学科壁垒日益被打破的今天,这一趋势愈发明显,新兴科学领域在传统科学的影响下,尽可能利用常用旧词,赋新义于旧词,这是在科技英语教学中应当揭示的。

(2)语篇层面:普及性与人文性得到重视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科技英语内容精细,信息量大,概念准确,逻辑性强,只有在语体上重视逻辑性、行文简练、严整周密才能与之相匹配,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对客观事物、现象或过程叙述时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一方面避免流露个人情感,避免了论证上的主观随意性,但同时也容易给受众留下刻板、乏味的印象。让人欣喜的是,在各学科日益走向融合的今天,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的被动句、复杂句,已不再是科技英语语体的唯一特征,相反,为了激发更多受众的兴致,有效扩大受众面,让各种信息走进大众生活、工作、学习中,历来长着一副庄重、严肃面孔的科技英语已悄然呈现出亲民的特点,尤其在受众面比较广的科技类题材中,普及性已远远胜过了学术性。这种普及性恰好促成了教学中启发学生打破科技英语的单一色调,融入人文色彩的良机。

科技英语的这种人文性,我们在语言实践中可以接触到不少的案例,它们成功地把科技信息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而成功联姻的手段最常见的是把文学的、心理学的表达方式运用于科技英语语体中。让我们来看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In Newark,New Jersey,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s National TB Center calls the study a new dimension in TB research.Dr.Lee Reichman says Mr.Jacobs has found a chink in TB’s armor–an armor tougher than that of other bacteria.(fro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lue)(薛洲堂、蔡辉,2002)

抗生素都难以对付的肺结核病菌的细胞壁被比作armor(盔甲),摧毁病菌的办法被比作chink(裂缝),这两处暗喻(metaphor)把枯燥乏味的医学问题阐述得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盔甲”使人联想起敌人的顽固,联想起攻击这一医学难题的不易,“裂缝”又告诉人们这当中蕴含了可能取胜的希望。在传达科技信息的过程中,作者跨出了科学问题本身的疆界,充分地调动起读者的形象思维,在赋予这一信息更鲜明表达效果的同时,开拓了读者的阅读视野。

广告是科技英语语体熠熠生辉的又一片天地,请欣赏下面这则科技广告:

这则科技广告所呈现的语体特征与其它优秀作品一样,简洁而又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是因为广告中运用了文学表达中常用的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修辞手段,能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三个NEW以从小到大的字体反复出现,从心理上极大地烘托出一种意境,即迎接新的挑战,展望新的视野,有赖于IBM新的服务器。三个NEW组成的排比结构,突出了主旨,加深了印象,更增强了气势。可以设想,如果以传统科技语体四平八稳、严谨精确地撰写服务器的性能作为广告内容的话,它能吸引多少匆匆的目光?

除了书面语中科技英语语体呈现出新的气象外,口头表达中如能加以运用,不仅能将信息阐述清楚,还能透出说话者的幽默风趣,凸显个人魅力,下面的例子选自物理学家Steven Weinberg的演讲:

Sometime in 1960 or early 1961,I learned of an idea which had originated earlier in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had been brought into particle physics by those like Heisenberg,Nambu,and Goldstone,who had worked in both areas.

As theorists sometimes do,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idea.But as often happens with love affairs,at fi rst I was rather confused about its implications,I thought.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Vol.52.No.3,July 1980p.515)(Froggatt,Nielsen,1991)

在演讲中,作者将科学思想与人们生活中恋爱的感情经历联系了起来,这种类比(analogy)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平铺直叙趣味化。

5 通识教育对科技英语教学的启发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科技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语体,虽然带有科技的明显特征,但其本质上是语言。现代语言哲学表明人的语言、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由语言本身具有的民族性和人文性特征决定的。”(成镇权,2008)如果在科技英语语体的教学中忽略人文性,忽视科技英语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共性,那么无论在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利于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意科技英语语体的新特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启迪思维、陶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就会进一步认识到科技英语语体出现的新特征其实跟当前通识教育的大背景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由于各学科之间壁垒的逐渐打破,才导致了科技与文学、艺术及日常生活的联姻,才产生了大量的深入浅出阐明科学现象、阐释科学原理、阐述操作方法、介绍科技成果的新的表达,不难看出,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教学理念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所以,“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何秀煌,1998)

通识教育理念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科技英语教学不能拘泥于语体,也不能拘泥于语言的工具性,而应引导学生从多视角进行思考,增强教学的人文性,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通识教育强调文理兼修、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拓展”(杨帆,2014),通识教育思想的引入,不但不会降低科技英语教学的质量,而且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增进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语言教学与通识教育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到科技英语教学中,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道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技英语教学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大前提,教育者在重视语言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科技英语这种语体背后宽广的学科背景。

摘要:如今通识教育在高校得到了较大的关注,随着各学科之间融合与互动的加强,科技英语语体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就意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贯通通识教育的精神,使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而培养学生在运用语言时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关键词:通识教育,科技英语教学,跨学科,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C.D.Froggatt,H.B.Nielsen.Origin of Symmetries[M].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1991.

[2]成镇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8(5):11.

[3]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4]梅翠平.中西通识教育模式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2(8):101.

[5]潘光旦.潘光旦选集[Z].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6]钱伟长.钱伟长文选:第五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239.

[7]钱伟长.论教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39.

[8]薛洲堂,蔡辉.健康新人类[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76.

[9]杨帆.论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4(6):122.

[10]杨秀芹,陶美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43.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8

何谓通识?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三章针对史书的写作素质提出“作普遍史者须别具一种通识, 超出各专门事项之外, 而贯穴乎其间”[2], 因此“通识”可以说是一种超越融贯的识见、胸怀与素质, 而非简单各科知识的机械整合, 强调审视问题、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能力与视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梅贻琦曾提出“通才教育”这一观点, 1941年梅先生在其文《大学一解》中指出:“通识为本, 而专识为末, 社会所需要者, 通才为大, 而专家次之, 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 其结果不为新民, 而为扰民。”[3]这里所谓的“通才”, 即是与“通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其核心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关怀。

“通识”是一种拥有灵魂的卓越, 对抗着大学教育的羸弱, 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文精神对独立个体的涵养与灌溉。通识教育即是一种人文教育。由于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现状, 使得人文学科在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实践中尤具重要的意义, 而以国学经典为文本依托的传统文化课程在沟通文理科隔阂及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呈现突出的典范意义, 以下笔者以近年来开展的校公共选修课《周易文化讲读》为例展开具体讨论。

一、取消文理壁垒, 打通学科隔阂

人文通识课程的宗旨, 在于取消文理壁垒、打通学科隔阂, 这一教学目标使得不同专业学生得以在一个共通的平台上, 学会以超越宽容的态度整合知识结构, 并用以提升人文情怀与道德素养, 塑造美好的心灵与品格, 培养直面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开阔视野。而国学经典的解读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则是个体之卓越能拥有灵魂最好的平台与媒介。以《道德经》、《论语》、《孟子》、《周易》、《诗经》等为文本依托的传统文化课程, 自然而然进入大学教育的视线。通过这些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核心通识课程的设立, 希望借以消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冷漠与隔阂, 力避大学生沦为匮乏精神追求的物质主义者, 使得社会之整体能以更和谐的姿态向前行进。

隶属人文领域的国学经典课程, 在传统文化寻根热潮的推动下以跃马横刀之势重新出现于大学课堂之中。但由于文化的断层, 学生对繁体字与文言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 这些国学经典在大学课堂中的讲授, 往往容易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文解字”, 而只针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及释义等展开机械教学。但对经典文本细枝末节的纠缠, 无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一矛盾, 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因此, 针对人文领域经典文本的教学安排, 可以考虑引进一个集中的解读视角与切入点,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愿。通过具体教学实践的总结, 笔者认为“文化”是其中一个易于把握及教学效果显著的解读视角:文化现象的熟悉, 文化心理的把握, 文化精神的共感, 即以经典文本为平台, 解读隐藏在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因素, 自古而然已积淀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只是我们对此缺乏真正明确的意识与深入的认知。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从文本中梳理出来的时候, 给学生的感受是:熟悉的陌生感。所谓文化, 是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与不言而喻, 但真正追根究底, 又认为无从下手。课堂上提出的文化解读视角所带来的特殊感受,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引发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情与兴趣。

如讲解《周易》“三才”概念的时候, 将之与《诗经》重章迭唱的复沓手法结合起来, 分析数字“三”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惯性。放弃机械说文解字、引经据典的课堂形式, 把文本背后所隐藏的这种特殊现象与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相结合, 接受起来自然生动有趣, 更能体贴受众内心的需求。又如《周易》体系中的“九宫图”, 即1至9等九个自然数按横竖各三个排列组合, 使得无论横加、竖加及斜加其总数均等于15。在《周易》的认知体系中, 奇数为天数, 属阳, 偶数为地数, 属阴;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组成, 无论怎么变化, 阴阳之和均为固定数字。这在数学上称之为幻方, 又相当于物理领域的守恒定律, 如此就沟通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共同认知。而对于个体的生命感悟而言, 九宫图传达了一个道理, 任何生命的变易与发展都有其平衡点, 不可能存在违背平衡不合理的倾斜。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不能走向无法把握的极端, “潜龙”可以凭借努力成为“飞龙”, 而“飞龙在天”的辉煌之后又必然接受“亢龙有悔”盛极而衰的局面。

“文化”解读视角引进课堂, 使人文通识课程得以真正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打通不同专业之间壁垒与隔阂的平台, 实现所谓的今古贯通、文理渗透。

二、课堂教学从常识的灌输, 转型为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及人格心灵的提升

旧式的教学方法容易纠缠于一些执念, 常常认为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透讲到位, 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但这一类型的教学设计并没有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更强调的是机械的知识教学。课堂教学培养的是独立思考与建构自身价值判断的能力, 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失去话语权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讲台之上唱独角戏, 学生则在底下记着不求甚解的笔记, 静默地听取教诲, 这是“注入式”教学的最大弊端, 教师很少或从不考虑学生能不能、乐不乐意接受。归根到底, 教学过程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师生之间理应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 而不是纯粹界限分明地各司所职。而师生之间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 往往对学生人格魅力与价值判断的建构会产生更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文教育是远离功利性与技术性的, 但对个体精神气质与价值取向的确立而言, 人文教育又是最不能忽略的环节。因此, 人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并不在于普及国学常识, 而是重在挖掘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及人格智慧, 以实现大学生个人素质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梅贻琦认为, 大学教育所谓的“明明德”旨在打造美善健全的人格, “乃一人整个之人格, 而不是人格之片段”[3]。大学旨在培养的君子之风, 可以说充满中国式传统的文明构想与价值判断。

知识仅仅是技巧性的存在, 是一种量化了的经验。《新唐书·裴行俭传》载裴行俭语曰:“士之致远, 先器识, 后文艺。”[4]所谓“文艺”, 只是浮浅的技巧性获得, 朗拔卓异的器局与见识才是一个人身上真正有价值的所在。通识课程最终的目标定位即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 而素质则是综合性的修习涵养, 并非知识与知识的简单叠加, 是一个人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器局与见识, 是一种情怀与心灵。人文教育所潜移默化积淀的个人修养, 体现为主体外在沉静、从容、斯文的气象与格局。人文情怀似乎是一个虚无难以把握的范畴, 但可以清晰地从个体的为人处世、价值取向方面得到验证。

国学经典中所蕴涵的儒家道德体系, 强调的是个体对于社会的价值及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这些经典文本与范畴需要学生用心体会, 并以此为媒介展开与古人精神对话的可能性。如《周易》所传达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穷则思变”、“否极泰来”等思想, 可借助于适当的媒介传达至学生心灵, 由此引发共振与反响, 内化为思维与理念。人文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最理想的境界是超脱知识性的限制, 走向心灵的共情与升华。如果一个人沦为知识与技术的奴隶, 从来不以人“心”为怀, 那么即使他再机敏才辩, 也无法弥补精神人格深层的缺失。

梅贻琦曾在其1931年的校长就职演说中提出:“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同理, 所谓合格的大学生, 并不在于求学期间究竟读了多少书, 掌握多少知识, 而是四年之间是否借由表层的知识获得进一步领悟大学精神, 拥有大学气象。同时, 要形成处事专注宏观视角的理念, 而不易于被琐碎的枝节纠缠支配, 正如大学之教育以求得人格情怀的完善, 而不是零散知识的堆积。

三、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世精神, 以用于对现实人生的指导

人文精神从根本而言是非功利性的, 但并不意味着它跟生活与现实是绝缘的, 如传统文化中占主体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来都是注重实践且充溢着现世精神的体系。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经典文本, 提供自我反思的平台, 是养成清醒的怀疑精神的媒介。经典之所以为经典, 是因为其精粹虽历经千百年的历史轮回与风霜尘染仍不减其魅力与光华。经典并非是沉沦在故纸堆里的无用之物, 经典文本之中有丰富的可藉以指导立身处世的行为策略与价值体系。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智慧、勇气与生存的策略, 即是其现世意义的体现。

四、结语

教育原本就是“人”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博雅教育, 它以“成人”或者说“全人”教育为核心, 致力于以“人”为本位为中心的运行理念。但大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 教师不能寄希望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谓的人格塑造与智慧提升, 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直面生活积极的人生姿态, 同时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点燃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热爱。人生难免要经历风雨飘摇的时刻, 一个人身上所铭刻的大学的精神底色, 会为他们带来最决绝的坚持执守的力量与勇气。而这种精神底色, 更多地通过人文教育得以实现。

摘要:近年来, 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改革给予较多重视。通识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 在该理念的关照之下, 人文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愈加凸显其意义与价值。对于打通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与隔阂, 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与人格心灵, 人文课程的实践与贯彻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为学生的现实人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周易文化讲读》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邹进, 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50.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52.

[3]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 1941:7-8, 2.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篇9

一、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

1.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分成两类, 一类是“自由人”的教育, 一类是“非自由人“的教育。根据他的论述, 所谓自由人的教育就是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行的完善为最高目标的教育, “只有当人充分发展时, 才是一个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所讲的自由人就是指当时的自由公民, 这种人首先是身体自由, 不受他人的束缚和支配, 也摆脱了繁重的为逐生达命而进行劳动的人。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自由人教育还强调了自由人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 还表现在思想上的自由, 可以自由地思考问题。自由人必须既有身体的自由又有意志的自由, 二者缺一不可。也只有自由教育才能使人的身体和心灵保持自由, 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2.Parch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概念并将其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在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国家主义价值观、教育民主化思潮等的影响, 各种具有实际用途的自然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涌入大学校园, 使得自由教育不得不面对受教育者的兴趣、社会发展的要求。进入19世纪以来, 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 社会需要相当数量的具有实用技能的人充实比较次要的部门, 社会生产领域越来越需要掌握实用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高等学校能提供多种多样适合个人兴趣的教育。在这种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激烈的历史背景下, 美国博得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撰文, 为大学仍应开设公共课而辩护, 认为作为进行专业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公共课, 以得到必要的共同培养, 并称这部分保证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为“通识教育”。

3.《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作为对美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 可以看做是现代通识教育兴起的标志。书中强调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成人” (manhood) , 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事” (to do) ,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to be) 。做一个“全人” (whole man) , 全人不是抽象的, 而是指“好人” (good man) , 善良正直的“公民” (good citizen) 和“有用的人” (useful man) 。

4.中国的通识教育

中国的通识教育古已有之。从孔子主张培养“仁人”或“成人”, 到儒家追求广博通达、博古通今的博学鸿儒;从变法维新的风云人物梁启超引入西方大学的理念, 提出培养中西贯通、智仁勇并存之人才, 到教育家蔡元培提出“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 主张文理“兼习”的理念, 清华校长梅贻琦提出的“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都体现了教育大家们对通识教育的认同。

由于历史原因, 通识教育一度被淡化, 而将专业教育抬得过高。随着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原来的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仅仅掌握某一门技能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国内重点院校如复旦大学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观念, 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对哈佛通识教育的仿效, 对本科教育理念进行了调整。清华大学在本科阶段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开设文科实验班。这些培养目标的更新, 都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视。

二、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理念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 高等职业院校过度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轻视甚至忽略人文素养的提高, 这种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观念短期内看似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技能, 长远看来会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 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的发展, 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 硬件投入的增加, 环境的改变等, 更主要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 内涵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使命尽管随着时代和学校任务而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内容都在于造就学生高尚的人格, 使他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体来说, 就是养成正确做人的态度, 能恰当待人处世, 成为负责任的公民;锤炼学生交流和应变能力, 使他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千变万化。这里, 最重要是要养成一种态度 (attitude) , 其核心是尊重, 即对自我、他人、社群、民族、国家、人类、职责、事业和自然的尊重。它和儒家的仁是相通的。这是做人的基础, 也是交流, 特别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建立对人类、民族、社会、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这种教育还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追求把未知变为已知, 使他们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以及学习和尽责的能力。简单说来, 就是学做人和做事。以上这些与《规划》中提及的高职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高职教育要“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所谓人的发展性, 指人离开学校后能持续学习、不断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岗位, 高职教育不能学到一生所用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新环境、新岗位、新要求、新问题是人生常态, 关键是面对新问题、新情况要有新的解决办法。因此, 除了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之外, 学生还必须具备可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 可迁移能力是指那些能够从一份工作转移运用到另一份工作的、可以用来完成许多类型工作的技能。可持续学习能力是指能不断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只有具备了可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人的复合性, 是相对于专业性而言的, 是指人的知识、能力、思维的交叉融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学科交叉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 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的创新性是指人才所具有的灵活、开放、好奇、冒险的个性, 表现为提出新思想、创造新事物、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素质。

2.功利主义思想制约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 高职学生工作适应面窄, 知识、能力结构单一, 转岗就业适应能力差, 继续学习能力低效等问题正是长期忽视通识教育的结果。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境遇下,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功利心态增强, 很少关注通识课程, 丧失了获取人文学科知识的动力。我国高职教育大多为3年学制, 在1—2年的时间里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的学习, 最后学期进行实训、实践考核和本专业的论文撰写。然而, 随着毕业生逐年成倍增长用工企业的岗位数却无明显增加, 就业的压力使学生迫切需要合适的工作, 学生提前准备就业, 辗转于各个招聘会, 而无时间完成学业规定的标准, 导致学业质量下降, 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现在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各门类的知识纷繁复杂, 加之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类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个领域的知识, 故步自封, 不可能有什么创造, 对于大学生来说, 学校学科分类精细, 如果没有多元化的了解, 多方面的学习同样很难在这个交叉领域越来越多的世界有所作为。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通识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还可以扩展和延伸到专业教育, 反之, 专精于某一专业也有利于学生个人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专业教育业是通识的基础。

三、以我院为例, 剖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个体差异。近年来,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依然较低。由于地域和学生所在教学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差异, 有的学生在入学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听说训练, 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 有些来自新疆等偏远地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

2.由于学习目的不同, 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为了考级而学习英语, 功利性强, 考级通过就将英语弃之一边;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考试, 英语学习得过且过, 匆匆了事;有些学生则认为英语与今后的择业就业关系不大, 于是就放弃英语学习。

3.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自主性。由于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比较弱, 以及受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没有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依赖性比较强。

4.从教师角度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只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英语教师知识复合能力欠缺。职业学校的教师的知识复合能力应该比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更强, 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储备应该更丰富, 知识面更丰富。而目前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仅仅教授学生语法、单词等内容, 学生无法通过课程了解到本专业的知识, 做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良好衔接。

6.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仍然仅仅采用书面方式, 且试题大多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教材配套的习题册或历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能力考试试卷, 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拘泥于课本和习题, 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需要太认真, 只需要在考前狂背相关知识点就能取得好成绩。长此以往, 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气, 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加强英语通识教育,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21世纪需要的是“全人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英语课程几乎是所有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未来就业或者进一步深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教学目标

高素质体现在人文素养方面, 包括文化素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性格、情操等。复合型则相对于专业性而言, 指人的知识、能力、思维的交叉融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和碰撞, 学科交叉化和综合化日益增强, 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2.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的教学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同时结合高职教学专业性强的特点, 形成“英语基础知识+行业英语知识+多元文化知识”相融合的教学内容。

英语作为工具, 只有和专业结合, 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第一学年以必修课的形式完成, 行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在第二学年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可以组建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EOP教学团队进行授课, 专业教师协助英语教师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材参考书目的选择。

将多元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首先, 所选教材内容丰富, 以《希望英语》第一册为例, 一共八个单元, 内容包括:college, family, sports, travel, food, pets, happiness, fashion, 涵盖了社会、人文、哲学等多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察人生和社会, 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 在英语课程中, 注入中国文化内容, 如果学生掌握了英语, 对英美文化熟记于心, 而对自己的文化历史知识知之甚少, 久而久之, 就会妄自菲薄, 失去文化自我。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 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又能帮助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拓展思考问题的时空, 树立平等、宽容和有深度的文化价值观。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块

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块, 即: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实践课程。

(1) 核心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它包含应用英语和交际英语两大模块, 应用英语主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 侧重培养学生读、写、译方面能力。以《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 这单元围绕college life这一主题展开, 要求学生掌握大学生活的相关词汇、日常表达及句型, 在写作方面能写留言条、请假条和便条, 能够用英语表达如何选课, 介绍自己的专业, 如何表述大学生活感受和交流学习情况, 用英语描绘校园、教师、同学及校园活动等。

(2) 拓展课程———网络课程: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 搭建学院网络学习平台, 同时利用QQ群、教师博客等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课程:积极开展英语学习第二课堂, 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参加英语协会、各类英语赛事、院级英语活动, 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既能将所学英语知识得以运用, 又能锻炼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多种能力。

通识教育不是靠简单的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验、总结反思和感悟, 才能内化为属于自己的通识精神。

4.以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为教学评价体系

采用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 以学生日常参与学习的程度和进步幅度为主, 以期末考试为辅, 既评价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综合评价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既有教师评价学生, 又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五、结语

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下,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 更要体现其人文性, 体现通识教育精神, 给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 培养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高尚情操和教养及人格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1) .

[2]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4) .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 构建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也纳入各高校的议事日程,但大多数高校尚无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不够清晰,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由于很多高校未能确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因而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到底要评价哪些内容尚不够清楚,只是将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语言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清晰、学生课堂纪律好坏等作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事实上,全面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包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而对每一方面的评价又应该有多项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必须科学、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二)评价标准未能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

现行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大多沿用一般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包含于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学评价是针对所有课程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往往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未能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通识教育具有如下的自身特点,如:

1.基础性。通识教育要求大学生在人类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学习,即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以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的发展打下广泛的基础。

2.通融性:通识教育的特质是要体现学科的通融性,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形成跨学科的创新能力。

3.深刻性: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理性,触及其灵魂,发扬其人性,陶冶其人格,从而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鉴于通识教育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因此,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有自身独立的评价标准,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探究

教育评价不仅是为了有助于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更是为了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服务功能。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构建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评价,有普通教学评价的内涵,但又不完全相同。完整的通识教育评价必须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三个方面。因此,下面参照一般教学评价体系的模式,结合通识教育的特点,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一)管理机构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管理力度、经费投入、教学指导等,都有赖于管理理念。一个计划的有效执行,必须由良好的上层管理部门和高效的评价管理机构支持,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是通识教育是否能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建立或完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外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

(二)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表述是否清晰、具体、全面,目标的科学性、层次性,目标是否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是否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分认知、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

2.教学内容评价。通识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即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深刻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

(三)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仅仅通过测试学生获得多少人文科学知识和课程设置的优劣来评价通识教育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新的视角寻求更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效果评价范式。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可采用下列几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标准化考试。这是课程内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各种评价的一种传统方法,适用于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检测。

2.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式,并不作为学生考核的标准,所以它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四)评价反馈

教育评价既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又可以为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供参考。教师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后,一方面,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后,一方面,能加深对自己当前学习状况的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通识教育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大学通识课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5.

[2]袁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3]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7,28(02):24-33.

[4]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

[5]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篇11

“通识教育”, 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 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1]所谓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 旨在促进学生道德、智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通识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 综观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 在通识课程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通识课程的目标认识不清,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培养, 其次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误解在于, 它是一种为专业教育作补充、纠正的教育, 通识课程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辅助课, 仅仅在“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点有限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点缀。这种强调通识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功利目的, 主要还是一种“人力教育”, 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师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

(二) 通识课程的设置过于随意, 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共形成四种模式的通识课程:分布必修制、自由选修制、核心课程、名著课程, 而且每一种课程类型的设置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 则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 通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 存在着“杂、散、乱”的倾向, 很少有学校能提出划分通识课程的具体标准。由于观念上不重视, 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现象突出, 与通识教育不吻合。

(三) 通识课程的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

有学者提出, 通识教育的范畴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语言、数学、计算机、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公民教育。这八个领域的教育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照高职通识课程, 语言中的英语、计算机及公民教育受到比较重视外, 其余领域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 门类极为有限, 缺乏整体的规划。即使像英语、计算机课程也流于应试, 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僵化, 均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目的。

(四) 通识课程的内容比较狭窄, 缺少一定的广度深度

通识课程的内容应该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 能教给学生一定的见识、智慧和思维方法, 还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追求学生人格或素质的和谐发展。由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所偏颇, 只是注重文理交叉等学科知识层面, 没有深入到人格养成、情感陶冶等精神层面, 所以通识课程内容停留在知识化、实用化、技能化等比较肤浅的层面, 缺少一定的广度与深度。

(五) 通识课程的教法依然陈旧, 缺失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识课程的学习是互动的,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而非传统模式中的教师主动“授”与学生被动“听”的方式。课堂必须小型化, 具有热烈的研讨气氛。但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为了节约资源, 通识课堂百余人济济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硬性“填鸭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难以实现, 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被动、怠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也缺失了通识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应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即若干相互联系的通识课程组成的一个整体。通识课程体系应该被看作是相对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 且在高职教育中占相当重要地位的那部分的课程。

(一) 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建构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 并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并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 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本位”课程观, 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通识课程观。

(二) 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诸多层面。

1. 高职通识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专业课程主要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问题。通识课程的目标则宽泛得多, 它一方面要求获得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所有要素, 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服务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和当前职业岗位的胜任, 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未来的进步。高职通识课程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性目标, 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探究与认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二是价值性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 认识民主政治, 能够作出道德判断,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三是文化性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 认识其他文化, 具有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2]

2. 高职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

语言与历史文化:运用语言有效地领会或者表达情感和思想, 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探讨各国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可以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汉语和英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等。

艺术与人文科学:其蕴含着对生活、爱情、事业等人类命运共同主题的看法, 体现出丰富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告诉人们真、善、美, 告诉人们生存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文化鉴赏能力。课程可以为经典诵读、文学鉴赏、艺术欣赏、文明礼仪等。

哲学与社会科学:使学生具有哲学的视野, 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 把握社会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课程可以为:社会学、“两课”、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

数学、计算机技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给人以严密的、清晰的思维能力训练, 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文字处理和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不可或缺, 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有助于开阔视野, 培养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课程可以为: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教会学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分析, 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 不断努力实现生涯目标。课程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拓展、就业创业指导等。

跨学科领域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聚焦一些适时的重要的课题和多学科的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批判、思考问题的能力。

3. 高职通识课程形式

高职通识课程可由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组成。

公共必修课, 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程、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国语言课、法律基础课、体育课等。

素质拓展必修课, 是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升综合素养, 学会做人、做事。课程包括人文艺术、文化历史、健康安全、心理调适、军事训练、职业发展等。

公共选修课, 学校将开设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作为公选课, 课时、学分、选修要求都比较自由。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为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素质服务。

隐性通识课, 主要指属于通识教育内容的一系列非正式课程的组织, 诸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

(三) 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通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在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的前提下, 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增大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

2. 通识课程要给予一定的学分

通识课程以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四种形式实施, 对不同形式的课程给予相应的学分。其中素质拓展课为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特色课程, 所有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三周的素质拓展训练, 以唤醒自信、强化素质、提升能力, 为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3. 通识课程须要革新教学方式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应简单采取其他课程的授课方式, 应根据通识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宜采取讲座、学术报告、活动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良好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4. 通识课程要有组织地策划执行

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 直接关系到通识课程的规划和执行。在通识课程实施中, 需要有各部门的配合, 主要是教务处、学工部、军体部、招生就业办等单位, 此外, 还需要有各种资源及经费的保障。

5. 通识课程需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通识课程教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激励制度, 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 消除学科界限, 促进教师沟通, 以取得好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在终身学习化与职业流动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实施通识教育尤其是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 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高职通识课程体系, 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 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程,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臭氧污染下一篇:缓中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