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中趋稳

2024-10-07

缓中趋稳(精选7篇)

缓中趋稳 篇1

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物流运行依然延续回落态势, 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尤其是9月份以来呈现明显的趋稳回升迹象。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缓中趋稳, 物流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但社会物流总费用较高、物流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仍未见明显改观, 宏观经济趋稳回升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一、前三季度物流运行缓中趋稳

(一) 社会物流总额适度增长, 增势趋稳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130.7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9.6%, 增幅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 回落幅度分别较上半年和一季度缩小0.4个和3.8个百分点。从各月社会物流总额绝对值看, 三季度逐月提高, 9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为16.8万亿, 是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各月社会物流总额增幅看, 去年在12.3%~14.5%之间, 今年则一直在10%左右。总体来说, 今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适度增长, 且增势更加平稳。

9月份以来, 我国物流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是工业品物流缓中趋稳。1~9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 增幅比1~8月仅回落0.1个百分点, 回落幅度较上半年明显缩小。二是进口贸易物流稳中趋升。1~9月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三是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以及再生资源物流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物流实务量来看, 公路运输增长较快, 增势平稳。前三季度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 增幅比1~8月提高0.1个和0.2个百分点。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加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3%, 增幅比1~8月提高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1%, 增幅比1~8月提高0.7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电子商务市场繁荣及网络购物环境改善的利好推动,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9月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为38.3亿件, 同比增长52.3%, 9月当月完成业务量5.1亿件, 同比增长58.2%。

(二) 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有所回落, 但整体水平依然较高

前三季度, 社会物流总费用6.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3%, 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P的比率为18.1%, 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显示出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中, 运输费用增速回升, 道路运输费用增长突出;保管费用受利息费用增长带动, 保持较快增长;管理费用增长最快, 值得关注。

前三季度, 运输费用3.3万亿元, 增长10.5%, 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2百分点, 但比1~8月回升0.1个百分点。受燃油价格、用工成本刚性上涨, 以及9月道路运量增速回升影响, 1~9月道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2.5%, 增幅比运输费用和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别高出2个和1.2个百分点。

保管费用2.3万亿元, 增长11.9%, 其中, 利息费用增长13.2%, 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且比保管费用和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别高出1.3和1.9个百分点, 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资金使用成本依然较高。

管理费用0.8万亿元, 增长13%, 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但明显快于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水平。

(三) 物流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 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9.5%, 增幅虽然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 但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平均增长水平。物流业增加值占G DP的比重为7.2%,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其中, 交通运输业和贸易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3%和9.6%;仓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

(四)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回升

前三季度,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万亿元, 同比增长18.9%, 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 交通运输业投资回升最为明显, 前三季度完成投资额为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8%, 增速比上半年提高8.7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贸易业和仓储、邮政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0.5%。

(五) 物流市场价格仍保持低位运行

在经济增速趋缓, 世界贸易下滑, 海运市场供求继续失衡的背景下, 物流市场价格仍然保持低位运行态势。1~9月, 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为1113.6点, 同比下降21.6%, 9月当月指数为1098.3点, 同比下降22.5%。1~9月B DI综合指数平均为908.4点, 同比下降36.3%, 9月当月指数为706.4点, 同比大幅下降61.6%。

(六) 成本上升较快挤压效益空间

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汇总数据显示, 1~8月份, 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9.5%, 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高0.9个百分点。1~8月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1.7%, 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3%, 扣除港口企业利润率为3.69%, 仍然较低。

二、四季度物流运行有望稳中趋升

三季度物流运行中呈现的企稳迹象, 虽然受一定的季节性规律影响, 但趋势性变化特征也较为明显, 是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经济运行逐渐筑底、国际市场环境趋于改善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国家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随着后期各项政策继续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 四季度宏观经济趋稳的基础预计进一步巩固, 物流业发展态势有望稳中趋升。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80万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同比增长13%左右。

在物流和经济运行呈现企稳迹象的同时, 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需要给予关注。

一是投资带动的中间需求向最终消费需求转变的效果尚未完全体现。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特别是现代物流业, 加大对交通运输、物流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投资力度, 用完善可靠的物流网络链接生产网络和消费网络, 缩短商品的在途时间, 充分释放消费需求。

二是经济运行中物流成本偏高并有所上升。前三季度,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 D P的比率为18.1%, 比日美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 比2011年的18%提高0.1个百分点, 反映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较去年有所增加。物流成本偏高主要是管理费用比重高、增长快。目前, 我国管理费用占整个物流费用的12.6%, 而日本只占不到2%, 美国只占5%左右。

三是企业盈利增幅继续回落。1~8月份,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4.6%, 扣除港口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0.2%, 增幅比1~7月份分别回落1.1和0.7个百分点。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和经营成本上升的中长期趋势, 物流企业要在注重内部挖潜, 节约成本的同时, 主动转变发展模式, 用标准化、精益化、高效率的供应链物流替代传统低投入、粗放式传统物流, 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缓中趋稳 篇2

一、1—7月份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1—7月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8.8个百分点。7月份当月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低于年初7.7%的同比增长率,是今年以来最低月同比增长速度。1—7月全国水泥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4.4%。5、6两个月全国水泥当月产量都突破2亿吨,7月份季节性回落到1.9亿吨。1—7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4.3亿重量箱,同比下降5.7%。4月份以后全国平板玻璃当月产量同比持续下降。

5月份以后由于人民币贬值刺激,建材及主要出口商品增速都有所回升。上半年建材商品出口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3%,高于1—5月份增速,比去年同期仍然低5.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9.8个百分点。6月份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玻璃纤维及制品、水泥制品等建材主要出口商品同比增速都比5月份回落。上半年建材及非矿商品出口离岸价格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11.8%。剔除价格因素,建材出口数量实际增长3.1%,二季度各月同比实际增长率分别为0.4%、4.5%、2.7%,建材实际出口数量已经趋向零增长,对建材部分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产量增长拉动刺激作用在减弱。今年一季度花岗石制品、其它建筑玻璃、玻璃纤维纱、水泥和水泥熟料等商品出口数量下降,二季度卫生陶瓷、大理石制品、平板玻璃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陶瓷砖出口数量在二季度也出现明显的增速下滑态势。

1—7月份建材及非矿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1.9%,其中水泥和水泥熟料同比下降8.9%,平板玻璃出厂价格近两个月探底小幅回升,1—7月份平均同比仍然下降10%,技术玻璃下降7.2%。

1—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1—5月份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52亿元,同比下降16.3%,下降幅度比1—5月份收窄2.3个百分点。平板玻璃制造业亏损额继续扩大,1—6月份亏损4.9亿元,水泥、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卫生陶瓷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1.4%、21.7%、0.1%、6.2%。

1—7月,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9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同比回落14.2个百分点,比今年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水泥和平板玻璃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和8.9%;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1—6月的下降0.3%转为增长0.1%。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2亿元,同比增长33.1%,是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

二、今年建材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建材工业增速继续下滑

7月份建材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值得关注的是,继平板玻璃制造业之后,防水材料制造业今年5月份以后当月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6月份以后建筑卫生陶瓷、粘土及土砂石开采业也出现负增长。在一季度表现尚可的砖瓦及建筑砌块、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轻质建材、隔热和隔音材料等行业在二季度也出现增速下滑态势。进入7月份,除了轻质建材、隔热和隔音材料等行业生产企稳回升外,主要受投资和出口拉动行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

今年5月份以后陶瓷砖出口数量增速急剧回落,卫生陶瓷出口数量在年初和二季度3个月同比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卫生陶瓷出口数量同比下降2.9%。私营经济为主要成份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反应极为敏锐,7月份全国陶瓷砖产量同比下降10.9%,1—7月份产量50.6亿平方米,同比仅增长1.8%。1—7月份全国卫生陶瓷产量8436万件,同比下降7%。7月份水泥排水管和压力管、规模以上砖月产量同比都出现负增长。

(二)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大幅度下跌

7月份,浙江、安徽、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水泥价格大幅度下跌,“价格战”已经在部分区域的全国性大企业集团之间展开。需求不旺,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严重过剩,是水泥价格下跌和价格战的直接原因,而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因为单位产品能耗、劳动生产率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产生的成本差异,是产生“价格战”这种初级市场竞争形态的根本原因。水泥工业控制总量,更要优化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和经济效益为标志的存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充分利用倒逼机制,以先进生产力淘汰置换经济协作区域内的落后生产力,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

(三)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建材企业电力、天然气购进价格继续上涨,煤炭、重油、柴油、纯碱价格虽然下降,但还处于高价位。人工成本和财务费用继续大幅度上升。今年1—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14.9%,营业、管理和财务三项费用同比增长17.8%,都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是建材工业多年来所罕见。建材主要产品价格的下降和成本费用的上升,1—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利润率5.89%,比去年同期下降2.01个百分点。

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平板玻璃、技术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轻质建材、隔热和隔音材料、石灰石石膏开采与石灰石膏制造、防水材料等12个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销售利润率下降行业比1—5月份减少2个。建筑用石、粘土与土砂石开采、石棉云母采选与制品、石墨滑石采选等行业实现利润增长,销售利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恢复,但低于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存货占用资金2504亿元,其中产成品103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超过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库存的增加使存货占用资金增加,1—6月份存货周转率11.82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46次;货款回笼速度减慢,应收账款增加,6月份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加622亿元,增长27.6%,1—6月份应收账款周转率12.59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61次。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减慢,1—6月份流动资产周转率2.76次,比去年同期减少0.15次。

三、三季度和全年建材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建材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与市场因素交织,今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从今年以来建材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支撑建材工业平稳增长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仍然较多,建材工业有望实现稳中有进。

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中部地区对建材行业的拉动作用仍将持续。今年1—7月份建材全行业11.1%的增长率中,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增长贡献5.7个百分点。预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将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对建材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较强。

世界经济不景气对我国建材出口的影响仍在延续和扩大,但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和出口地区多元化增强了我国建材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今年一季度建材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6%,上半年回升到增长5.5%。对亚太地区建材产品出口从一季度的增长11.9%上升到上半年15.9%,对东盟出口增长从12.9%上升到23.2%。建材部分行业和产品,出口仍然是重要促进因素。

从今年建筑用石、轻质建材等行业的产量和效益增长情况来看,国内消费市场对建材拉动作用在增强。消费拉动因素的增强对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积极意义。

一季度物流运行缓中趋稳 篇3

一、物流需求缓中趋稳

一季度,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9.4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5.6%, 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 但比1~2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1~2月,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 0.2万亿元, 可比增长5.3%。总体来看, 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回落, 但3月份回落幅度收窄, 呈现企稳运行态势。

其中, 受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影响, 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46.0万亿元, 可比增长6.4%, 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2.5万亿元, 可比下降8.0%;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2.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7.3%。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回落明显, 物流效率提升

一季度, 社会物流总费用2.3万亿元, 同比增长4.9%。1~2月社会物流总费用1.5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为16.6%, 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反映出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

其中, 运输费用1.2万亿元, 同比增长4.1%, 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1.4%;保管费用8430亿元, 同比增长5.6%, 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6%;管理费用2934亿元, 同比增长6.2%, 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6%。

三、物流价格持续低迷

2015年以来, 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走势整体偏弱。从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看, 1月份为49.3%, 2月份为49.5%, 3月份为49.4%, 总体上呈逐步下降的走势。

从公路运价来看, 一季度国内公路运价总指数同比下降5.3%。但3月中旬开始, 连续三周震荡回升。3月3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 国内公路物流运价总指数为103.3点, 较年初回升约2.4个百分点, 较2月末回升约3.0个百分点, 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指数回升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篇4

市场需求趋向改善。 新订单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达到50.2%。该指数经历连续3月下行后,首次出现回升,再次站上5 0 % 扩张和收缩的分界线。从调查来看,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数量,经历持续5个月上升之后有所下降,在调查总体中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仍在50%以下, 也有所上升,上升0.2个百分点。从需求端指数表现来看,国内需求有所释放,外部需求趋向平稳,随着淡季结束和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发挥,总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企业库存加快出清。原材料库存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9月份均处于去年同期水平之下,处在阶段性低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低于47%,为2014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48%,为2015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反映出企业库存加快出清,后期市场具有补库需求。

大型企业经营形势趋升。大型企业PMI指数上升1.2个百分点, 达到51.1%。生产、新订单指数上升明显,升幅超过2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因为接单能力强,市场趋好往往首先在大企业中表现出来。9月份大型企业PMI指数明显回升,或预示后期市场需求改善,向企稳回升方向发展。

生产活动恢复性回升。8月份,在市场淡季企业安排停产检修,受此影响生产活动有所下降, 生产指数偏离5 2 %正常水平。9月份,生产指数回升至52.3%,升幅0.6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生产活动呈现恢复性回升。

行业调整积聚增长新动能。 在加速资产折旧、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呈回升态势,PMI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达到50.9%。高耗能行业继续下降,P M I为4 6 . 7 % ,下降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消费品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PMI指数均高于55%,显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作用稳步提升。从调查来看,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PMI指数在较高水平保持上升。受节日效应带动,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 造业上升 明显,P M I指数达到5 4 % 以上。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篇5

初步核算,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7.0%, 二季度增长7.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 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 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 增长8.4%。从环比看, 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商品消费稳健增长。上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77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0.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 , 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6256亿元, 增长7.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1850亿元, 同比增长10.2%,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727亿元, 增长11.6%。按消费形态分, 餐饮收入14996亿元, 同比增长11.5%, 商品零售126581亿元, 增长10.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62306亿元, 增长7.4%。6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 增速比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96%。上半年, 全国网上零售额16459亿元, 同比增长39.1%。其中,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759亿元, 增长38.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7%;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00亿元, 增长41.9%。

缓中趋稳 篇6

下游生产受益出口拉动

受环保整治影响, 轻革产量自去年年初出现下降, 此后一直延续下跌态势, 最大跌幅一度超过30%。今年上半年, 全国规上轻革产量2.9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6%。根据中国皮革原材料价格指数, 从上游的原料皮来看, 从2013年年底开始, 国产阉公牛皮价格指数一路走高, 至今年3月份达到峰值107.4, 随后步入下行通道, 稳定在106的指数水平。皮张价格的稳定有助于轻革生产降幅趋缓, 今年上半年, 轻革产量跌幅同比回升18.2个百分点, 预计下半年产量将走出下降阴影, 止跌回升。

毛皮行业已入拐点, 根据中国皮革原材料价格指数, 国产生毛皮价格指数2014年6月份为58.9, 与2013年7月的峰值212.7相比缩水72.3%。但下游的毛皮服装的产量增速不降反增, 2014上半年我国规上毛皮服装产量212.4万件, 同比增长18.7%, 增速加快24.7个百分点。而规上皮革服装同期产量3414万件, 同比增长3.8%, 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

皮革服装产量增速放缓既有上游产量下降的不利影响, 又受制于外销不利的拖累, 上半年出口436.8万件, 同比下降3.7%。相比较而言, 毛皮服装产量增速的加快主要得益于出口的拉动。今年上半年, 我国毛皮服装出口57.9万件, 货值4亿美元, 同比增幅高达36.8%和46.6%。据中国皮革协会统计17家皮革及毛皮服装类重点企业数据显示, 上半年其外销比重为22.3%, 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行业对出口的倚重, 是影响皮革服装与毛皮服装产量增速缓急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全国规上皮鞋产量21.3亿双, 同比增长3.2%, 增速加快2.2个百分点。皮鞋产量增速的加快同样受到出口量快速增长的拉升, 上半年我国皮鞋出口量同比增长15.3%, 而去年同期为下降3%。

利润增速高于销售收入

由于整个宏观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 下行风险依然较大, 加之政策性扶持对消费品工业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市场需求依旧疲弱, 销售增速有所放缓。2014年1-6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 同比增长12.1%, 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累计5886亿元, 同比增长10%, 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

我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走势与之相近, 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5873.8亿元, 同比增长10.4%, 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福建、广东、浙江等传统皮革大省仍居前三, 但占比均有所下降, 尤其浙江省规上皮革主体行业增速近年来持续偏低, 仅呈低个位数增长, 上半年增速仅为3.2%, 增速在收入前十省市中最低。值得注意的是, 曾经地区排位前列的中西部皮革大省四川因其销售收入持续下降, 已经跌出前十之列, 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5%, 因其占西部地区销售收入的40.6%, 从而将该地区的增速拉低为2.5%。

全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上半年利润总额368.9亿元, 同比增长19.2%, 增速加快7.6个百分点。利润的地区排序与销售收入的排序存在较大差别, 从而可以看出各地的销售利润率高低有别。销售收入前五大大省的销售利润率中, 河南为10.2%、河北为9.2%、福建为7.3%, 高于行业6.3%的平均水平, 广东和浙江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1%和4.2%,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就子行业而言, 制鞋业占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份额均在50%以上, 与其他子行业比较而言, 其销售增速偏低, 而利润增速略高。今年以来, 整个制鞋行业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 销售利润率为6%, 虽然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相比去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而去年同期为下降0.3个百分点。除制鞋业外, 皮革制品业、制革业的销售利润率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而毛皮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依然最高, 为9.2%, 对行业利润率的提升作用显著。

出口由弱到稳逐渐回暖

据海关统计, 2014年上半年我国皮革主体行业出口397.2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回落6.6个百分点。行业出口虽然仍整体偏低, 但相比一季度累计0.5%的增速, 已经显现出由弱到稳、逐渐回暖的积极信号。考虑到当前国际市场总体平稳, 行业未来出口增速有望延续当前趋稳态势并小幅回升。

上半年我国皮革主体行业出口的三大市场为美国、欧盟、东盟, 合计占比53.8%。欧美市场所占份额平分秋色, 但美国市场增速一直缓慢, 同比微增0.8个百分点。同期对欧盟出口90.3亿美元, 同比增长9.7%。欧美市场继续回暖, 发达经济体对全球复苏的主导作用在皮革行业出口中得到显现。与此同时, 新兴市场表现欠佳, 尤其东盟市场波动较大。我国皮革主体行业上半年对东盟出口28.2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而去年同期对东盟出口增速高达52.7%, 今年一季度对东盟出口反而下滑5.1%。除东盟外, 我国对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新兴市场内需脆弱欠缺稳定, 受内生动力不足、外需空间受限、发达国家政策溢出等因素影响, 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难有起色, 对其出口增长空间受限。

就地区出口而言, 广东、浙江、福建三省的出口占全行业出口的72.8%, 份额较大, 但增速较慢, 尤其是广东和福建的同比增速仅为3.2%和0.2%。需要指出的是, 新疆的出口增速高达92.8%, 而上半年我国皮革主体行业对与新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出口增速高达87.2%, 表明新疆的皮革边贸发展迅猛。

就子行业而言, 鞋仍然是行业出口的主力军, 其占行业出口总额的61.7%, 且增速高达12.2%, 而皮革及制品出口同比下降3.9%, 因其占比为35.4%, 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业出口增速。

缓中趋稳 篇7

2015年1耀6月, 受经济下行导致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 山东建材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 主要经效指标持续回落。上半年全省建材工业销售收入完成3 076亿元, 同比增长1.2%;利润216亿元, 下降6.78%;利税合计334亿元, 下降5.68%;以上三项指标分别环比一季度下降2.91、1.98和2.33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下滑明显, 仅水泥行业就拉低全省销售收入2.11个百分点、利润7.2个百分点、利税5.76个百分点。除水泥和平板玻璃大幅回落, 多数建材行业效益仍然保持了低速的增长态势。

主要产品产量下滑。2015年1耀6月, 山东省建材工业重点调度的16种产品中, 有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卫生陶瓷和玻璃纤维纱产量增幅均在10%以上, 分别为21.07%和10.15%;传统建材产量增速放缓或回落, 平板玻璃增长2.92%, 陶瓷砖回落4.8%, 水泥、熟料产量分别下降14.45%和23.21%。

投资引领作用显现。2015年1耀6月, 山东建材工业投资完成额669亿元, 同比增长25.07%;投资额占全国建材9.77%, 居全国首位, 投资增速领先全国建材14.56个百分点。其中, 建筑用石加工投资额80亿元, 增长10.6%;建筑陶瓷制品45亿元, 增长67.91%;水泥制造37亿元, 增长11.21%;玻璃纤维及制品30亿元, 增长53.5%;平板玻璃16亿元, 增长39.9%。主要建材行业投资快速增长, 显示企业信心增强, 经济复苏前景积极向好。

【缓中趋稳】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下一篇:自动化测试系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