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律”课程(共9篇)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 篇1
摘要:法律翻译课程教学易流于语言技能培训的形式。从符号学与解释学的角度看, 不难发现, 语言承载者重要的文化内容。法律语言必然蕴含着大量的法律文化内容。因此, 法律翻译课程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 更应但注意法律文化信息的交流。
关键词:文化,法律文化,法律翻译课程
项目编号:10—XY01070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就一个特定民族的、区域的社会群体来说, 其文化总是在不断地形成、成熟, 遭遇文化冲突, 由文化堕距产生社会问题, 重组其文化, 再成熟以及再次展开重组这样的过程中, 不断演进。文化的成分含有本社群的固有因素, 也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法律文化作为宏观文化概念的一个细节, 其特点与作为整体的文化是保持一致的。法律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也没有绝对成熟的状态。社会化是法律文化形成的一个必然环节, 也是法律文化逐渐成熟的需要。法律教育是法律文化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法律翻译课程的本质
法律翻译课程以法律内容为基础, 以语言应用为手段, 旨在实现不同法律文化语境下法律信息的交流。
1. 法律翻译课程的学习本质
翻译活动尽管需要依赖语言技能与广博的知识, 但它的目的是指向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特定领域信息的交换。体现在法律翻译领域, 翻译互动的目的就是法律信息的交流。
通常, 法律专业与英语专业下都有法律翻译课程的设置。学习的内容尽管是复合型的, 但它的学习目的是对法律信息的有效掌握。法律知识是基础, 而语言技能是实现翻译活动目标的手段。
某些情况下, 我们是以法律文本为媒介, 锻炼并提高语言的应用技能。这种训练方式是以不同信息内容来刺激学习主体对语言复杂性的了解, 以及提高其对语言的掌握, 但最终, 当训练获得成功时, 训练所得的技能仍然要为特定内容的活动服务。
2. 法律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的潜在价值
法律翻译课程教学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法律文本的分析、理解与翻译的练习。法律文本中的不同语言正式法律文化的有效载体。从伽达默尔到维特根斯坦对于解释学的探索, 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观点,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 它的特别在于其所处的文化世界赋予了其丰富的内容。
法律语言作为一种专业符号, 承载了特定民族、区域的法律观念、传统、制度等。对于法律语言的学习以及对于法律翻译技能的培训, 就不能忽视法律语言的这一特点。法律翻译的学习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应用技能的培训, 更是一种法律文化社会化的手段。
二、文化冲突中的法律文化发展
文化的形成既不能为人所左右, 也不能否定人为的因素。文化的比较学提供给了我们关于相对优良文化的直观, 去粗取精就在于人的选择了。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 如洛克, 如霍布斯, 如卢梭, 皆着意于无秩序状态的弊端 (卢梭除外) , 也都关注社群生活的合理秩序。中国的先贤对这种思想颇为认可, 从而开启了中国的文化运动。人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法治成为普遍的共识, 法律 (治) 文化成为一种先进的文化。
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然而又不存在任何一种稳定不变的文化。在这里, 我们似乎陷入到早期古希腊学派关于运动与变化的思辨当中。赫拉克里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正是将变化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所以, 当我们指称某一文化的同时, 它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就此意义上讲, 文化将不会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有学者认为:“法律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法律文化体系在相互交流中由于传统的差异和文化模式的排他性而必然引起的矛盾与抵触。”刘作翔教授认为:“这一论点, 虽正确地指出了法律文化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忽略了导致法律文化发生冲突的内在矛盾性。”
如前所述, 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是永恒的。这便是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的原因不仅来源于外部, 也来源于内部。社会内部的矛盾性既是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 也成为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将不可避免。
比如说, 西方历来倡导“权利”“自由”“民主”, 而我们则不加辨析地一概将其纳入怀中。岂不知, 不加了解地使用这类概念, 不但不会对我们有所助益, 反而会滋生很多问题, 如今人之知有权利而不知有义务, 谈自由而不知“不逾矩”, 皆属此类。动辄, 我有“……权”, 而不知这种权利并非法律所肯认。
此外, 相当长时期的封建“礼法合一”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现代法律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春秋决狱”是古代社会法律运行的一种特有方式。如今, 这种制度自然早已废除, 但其影响远没有消逝。梁治平先生所讲述的“山杠爷”的故事正是这种文化冲突极典型的佐证。
法律文化是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受限于整体文化的发展, 又反过来影响整体文化的形成与成熟。当前的社会是一种文化冲突的社会, 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完善、成熟都会对社会文化趋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三、法律翻译课程的法律文化社会化任务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 更应当关注学习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表面上看, 法律翻译课程仅仅是一种语言应用技能的培训。实质上, 通过对法律语言的学习, 了解其所承载的法律文化内容, 才是这门课的高级目标。
1. 法律翻译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冲突体现
法律翻译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法律制度、传统等法律文化内容, 因此, 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比较也是较为常见的。
试举一例。源出语 (Source Language) 文本“The attempted publication in 1971 by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of the called Pentagon Papers led to a major Supreme Court decision that prior to restraints on public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material could not be enjoined unless such material will surely result in direct, immediate and irreparable damage to our nation and its people”中就包含了多个文化信息点:1.“五角大楼”文件案;2.美国对出版物的审查原则;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的立法意义。
对源出语 (Source Language) 文本的合理翻译要有对文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熟知, 也需要对美国的法律文化有一些了解。此外,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将源出语 (Source Language) 转化为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就结束了。翻译活动的另一输出价值就是对不同文
化中的细节予以分析并总结出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以影响文化的发展与成熟。当翻译完这段文字后, 我们不禁要思考, 为什么美国法律文化中如此看重单一个案, 这种“案例法”的实质是
幼儿节奏感知的培养方法
张君刘纪秋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节奏感知是培养幼儿在音乐艺术的领域中实现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给他们欣赏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旋律动听, 内容情节生动, 艺术形象、特点、显明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听歌曲后在理解歌词意义的基础上,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 想象动作。因此本文从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高低来培养幼儿节奏感知的。
关键词:节奏感知;力度;速度;音高
在感知音乐时, 教师可适当地配上各种打击乐器, 音色不同, 各具特色, 形成特有的音响, 启迪了幼儿的节奏感, 同时又激起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知呢?
一、听音乐拍手, 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会想出很多, 如拍腿、跺脚、拍脸、拍肚、点鼻子、嘴打响……教师启发幼儿逐个做出, 动作要符合音乐的节拍, 做各种不同节奏的小游戏活动, 跳节奏邀请舞和节奏集体舞, 听音乐进行手脚配合行进间的节奏练习。每节音乐活动, 都有2分钟左右的节奏训练, 把节奏训练纳入音乐活动开始部分的必练内容, 保证节奏训练经常性和系统性, 分辨旋律、乐句的节奏型。
幼儿通过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的模仿, 来识记节奏符号 () 后, 逐渐告诉幼儿各种颜色及不同形状的音符所代表的意思, 如红色的音符代表拍手, 绿色的音符代表拍腿, 黑色的音符代表跺脚, 符杆向上代表右脚或拍右腿, 符杆向下代表拍左腿或跺左脚, 当出现不同颜色, 不同形状的音符时, 要辨别是拍手、拍腿、还是跺脚。在进行声势练习时, 耳朵要听音乐, 眼睛要看着音符, 通过听觉神经和视觉神经, 强烈地反映于大脑, 大脑必须马上作出判断, 再发出“信号”, 指挥手、脚毫不犹豫地作出准确的反应, 这就发展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二、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高低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觉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听觉差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能力。二是培养幼儿的听觉注意力, 逐步形成音乐听觉表象。音乐听觉表象, 是各种音和高低与节奏相互关系所造成的表象, 是记忆音乐的基础能力。没有音乐听觉表象, 是很难形成音乐能力的, 没有音乐听觉表象不可能有音乐的再认, 所以在训练节奏时, 一定要和音高训练同时进行, 以形成音乐听觉表象, 才有可能进行音乐活动。
(一) 知道物体会发出声:幼儿年龄小, 思维具体形象, 对物体因振动而发声的原理不理解, 必须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探索什么?究竟有何益处, 又有何弊端呢?这种思考即是对法律文化的一种反思。目前, 也有学者对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建设提出了设想, 能否通过对美国案例法的分析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呢?
可见, 法律翻译课程的法律文化社会化能力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不容忽视的。
2. 教学任务的重构
有鉴于此, 法律翻译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训外, 更加拥有法律文化社会化的一层内容。
法律翻译课程直接接触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法律制度, 对不同的法律文化有最直观的体验。它的教学任务也应当是复合型的。这种教学任务的重构是基于对法律英语翻译课程深层次内容的挖掘, 其教学意义、社会文化建设不言而喻。
法律文化是整体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影响整体文化的发展方向。认清法律内容、接受法治思想、培养健康的法律文化, 是法律翻译课程更高层次的追求。
当前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发展中的、尚未成熟定型的文化。它各种物体会发生的过程中知道:物体自己不会发出声音, 同一物体, 敲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用力大小不同, 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用力敲, 声音就大, 就是强。
1.感知声音的强弱:可以通过游戏《身体乐器》来感知。力度在音乐中主要表现为音量的大小, 是幼儿对音乐的最初感受之一。强的力度: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人们的讲话越激动、紧张, 声音就越响, 表达激愤、狂欢、坚定的信念、斗争的勇气等;中等力度:一般表现亲切、温和、诚挚的情感;弱的音量:表现宁静、神秘。力度也表现事物的运动, 音量大, 表示离的近、明亮, 音量小, 表示离得远、暗淡。力度中的渐强渐弱:表示情绪的增长或消弱, 距离的远近。我们可以通过游戏, 了解声音的渐强渐弱。让几个幼儿拿着铃鼓从院子的一头, 一边敲铃鼓一边向活动室走来。启发幼儿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亮就是渐强。让幼儿听着音乐, 用动作和乐器打出轻响、快慢变化多端的节奏。一组在室内表演, 一组在室外倾听, 互相评议, 这样做既训练了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听觉及分析能力。
2.感知音高:幼儿在感知音乐的力度后, 对幼儿进行音高训练, 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听觉能力是幼儿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得基本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 都依赖于听觉, 音准、节奏、音色、声音的表现力等诸多因素, 也需要由听觉来鉴定和调整, 一切音乐活动都要围绕听觉进行。所以在对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时, 一定要培养幼儿的听觉, 并和音高训练同时进行, 以形成音乐听觉表象。有了音乐的再认后, 才有可能进行音乐活动。感知声音有高有低: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音的高低, 并通过游戏来进行。通过游戏活动, 用动作感知音区的高低;感知5·3·6的音高, 启发幼儿通过听觉分辨5·3·6的音高。总之, 经常给幼儿听童声合唱曲, 使幼儿感知和声的美。由浅入深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听觉、音准的训练。启发幼儿唱歌时轻声唱歌, 唱歌时会听琴声和同伴的歌声。教育形式多样化, 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训练幼儿会听出音的高低、强弱、快慢、旋律、节奏……然后进行模唱。用接唱、答唱的方法, 练习音准, 要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的、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训练, 提高幼儿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思维灵敏的反应, 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
发展、走向成熟的影响因素很多。法律教育作为法律文化社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必将承担起相应的任务。
学习者的文化内容接受程度, 将直接体现整体文化的发展程度。法律翻译课程的教师 (课堂的组织者) 更应认清这一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 积极汲取法律文化的积极内容, 促进学习者的自识自省, 从而推进法律文化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作翔主编.法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
[2]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
[3]何勤华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8
[4]张志平著.西方哲学十二讲.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1
[5]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6]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1
[7] (美) E·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12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 篇2
马克思说过:“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这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状态。
法官也是人,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官本位”思想的国家,关系错综复杂,权力的干扰无处不在。时常处于一种缺乏监督的封闭状态,这将有可能诱发权力的异化和腐败。
正是基于对权力问题的审慎和对权力行使者的不信任,具有开放性透明性的传媒应该介入具有封闭性的司法,客观公正的展示司法过程,这与司法制度本身所要求的审判公开天然的契合。
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社会普遍将传媒监督、舆论监督视为“防腐的阳光”。期望通过传媒对司法的关注与监督能够有效减少司法腐败,促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从09年胡斌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市公安局对肇事车辆的车速及车辆是否存在改装的鉴定结论前后存在很大差别,直接影响对案件的定性,这是为什么呢?作为公正执法的权威部门,前后说法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值得深思。试想,如果没有传媒舆论监督,弱者能否讨回法律的公道?执法部门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传媒监督的具体行为常常是基于伸张社会正义的动机而做出的。传媒更多地是从社会公众的道德情感出发,以社会正义和道德捍卫者的形象论说和评价司法行为和司法过程。这种形式的道德立场通常与社会公众的情绪相吻合,在大多数情况下,传媒对司法问题的认识也是与现行法律相一致的。
然而,在少数情况下,传媒对个别司法行为认识,使用过激的、夸张的、主观臆断的语言,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为了迎合读者猎奇的心理、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对待这种传媒监督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态度应该像对待药品一样。
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因为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吃药,必然无药可用。因噎废食,任由疾病肆虐等待死亡,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传媒对司法办案的监督是必要的,如果只因为出现某些不理性的行为就笼统地斥之为“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是不利于对司法进行监督的。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 篇3
目前, 与涉外警务工作相关的英语课程在不同的公安院校有“警察英语”、“警务英语”、“公安英语”和“勤务英语”等课程名称, 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或权威的概念。尽管课程名称各有不同, 但是这些警务英语课程都是以培养从事公安工作专业人才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 然后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在公安工作中解决涉外警务问题, 因此, 这种类型的警务英语课程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选用的教材倾向于语言知识。但是, 涉外警务工作除了应用语言, 还需要了解隐含在语言中的法律文化差异和外国警察法律制度的背景知识。正如著名翻译家王佐良教授所说的:“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 与偏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警务英语课程相比较, 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是以提高英语水平的手段达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目的, 注重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的学习和掌握, 了解法律文化差异, 以此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人才。
笔者从2008年起就在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专业和非公安专业的学历班开设法律英语课程。虽然该课程为选修课, 名称与其他普通院校的学术英语课程一样, 但是授课内容主要是在学习英语词汇和短语的基础上了解外国警察法律制度和中外警察法律文化的差异, 选用教材为笔者自编。经过6年的授课, 笔者认为可以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 将该课程与其他警务英语课程区别, 突出课程教学特点, 彰显公安院校学术英语的特色。为此, 笔者开展问卷调查, 分析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课程需求, 论证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是在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进行, 调查对象是2013级公安专业和非公安专业学历班学生。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的需求。围绕该目的, 笔者将问卷内容设计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学生英语水平;第二部分是学生对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认同程度;第三部分是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的了解程度;第四部分是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问卷发放334份, 回收有效问卷273份, 回收率为81.74%。
二、结果和分析
笔者对问卷四个部分的问题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需求, 以便教师根据学生需求编写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模式。
(一) 学生英语水平
为了初步掌握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的了解情况和学习警察法律英语的主动性, 笔者设计了反映学生英语水平的3个问题 (见表一) 。
从统计结果看出, 大部分的学生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但是有过半数的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B级考试。大学英语B级考试是面向高职高专层次全国性教学考试, 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 要求较四级考试略低, 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 需要掌握2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作为大专层次的高校, 学校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以英语B级水平为准, 教学安排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因此, 学生通过英语B级过半数, 比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更多, 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是和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从自我评价来看, 过半数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 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满意度达到基本或更高的学生较通过英语B级考试的比例少, 可见学生通过英语B级考试并不意味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满意。
由此可见, 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通过英语四级和B级考试的学生刚过半数。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但对于学习警察法律英语所要求的基础水平来说, 不可能以自学的方式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学生对自己英语能力的满意度较低, 老师在警察法律英语的授课过程中, 还需要兼顾对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上, 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 以基本的警察法律英语知识为主, 不需要对学生英语水平设定太高的教学要求。
(二) 学生对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认同程度
调查学生对新课程的认同程度可以充分论证在公安院校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对此, 笔者设计了6个问题 (见表二) 。
以上问题反映了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第一, 学生自身对警察法律英语求知需求程度较高, 仅小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将来工作没有帮助, 不愿意学习该门课程, 但是较多学生基于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了解, 对学好该门课程的信心仍需要加强。为提高学生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有初步了解, 或者在讲课中多讲授警察法律英语与实际工作有关的案例和具体应用, 或者制定以学生平时成绩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准的考核方式。第二, 专业课对警察法律英语需要程度较低, 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使用英语授课或要求学生阅读英文材料。结合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要求, 要适当在该门课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 同时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 侧重于以入门层次的基本警察法律英语内容为主。统计结果证明学生对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认可程度较高, 公安院校有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
(三) 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外国警察法律制度和中外警察法律制度区别的了解程度反映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需求程度。对此, 笔者设计了6个问题 (见表三) 。
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警察法律制度是否有需要是学生学习新课程的主要动机。在表三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是调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是否需要了解外国警察法律制度或中外警察法律制度区别。统计结果显示, 一半以上的学生需要了解外国警察法律制度或中外警察法律制度区别, 其中需要了解中外警察法律制度区别的学生比例略高于需要了解外国警察法律制度的学生比例。这说明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有需求, 也反映今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警务英语课程与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是相互区别的。表三问题三统计结果显示, 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目前所学的警务英语课程不能满足他们对外国警察法律制度的需求。由此可见, 警务英语课程与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在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大有区别, 进一步证实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的了解情况反映学生学习新课程的主动性。表三问题四和问题五统计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阅读与警察法律制度有关的文章或书籍, 所呈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体水平偏低。如前所述, 学生虽然在专业学习中有要了解警察法律制度的需求, 但是由于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的主动性较低, 不可能以自学的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因此及时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可以弥补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知识的缺失。
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提升需求既是决定教材内容的重要因素, 又指引教师根据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授课内容。表三问题六的统计数据表明, 将近一半的学生最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并应用与警察法律制度有关的英语词汇和短语, 18.5%的学生最希望了解中外警察法律制度区别, 13.2%的学生需要了解外国警察法律制度, 另有13.9%的学生希望能用英文交流相关知识, 仅有很少比例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这也侧面印证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目的是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由上可知, 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应当以警察法律制度知识为主, 重点解释相关英语词汇和短语;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和添加, 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运用英语词汇和短语进行交流, 又能够理解隐藏在语言后面的法律知识和文化差异。
(四) 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
问卷从教师、教材、开课时间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调查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统计结果。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调查发现, 专业知识是学生认为作为警察法律英语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其次是英语水平, 然后是教学态度, 最后为学历背景, 这也符合笔者选择警察法律英语教师的标准。因为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警察法律制度, 所以教师应当首先具备较高程度的法律专业知识, 尤其是熟悉警察法律制度, 然后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有较浓厚的兴趣从事该课程教学。教师应从专业课教师中选择,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深厚, 尤其是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师, 经常担任数门专业课程讲授, 法律专业知识丰富;二是能胜任专业课教学的教师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有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即便对英语有些生疏, 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或培训仍然可以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短语。而且, 由于学生本身英语水平较低, 课程不是以学习语言为目的, 因此专业知识是警察法律英语教师的核心能力。
一本反映学生需求的教材既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又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笔者设计一道多选题调查学生对教材的需求, 了解他们希望从教材中获取什么样的知识。统计结果显示, 被学生选择的选项按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分别是实用性、专业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由此可见, 教材内容应当与时俱进, 贴近学生专业课学习需要和将来工作要求, 既有专业知识, 但又不能枯燥乏味。这对教材编写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 表四中问题二是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将近九成的学生认为如果有警察法律英语教材, 在学习过程会碰到困难, 需要借助教师讲授。这说明, 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需要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学习教材;二是教材编写过程中, 编写者应当考虑教材使用对象, 教材内容不能太深或太难;三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使教学内容不能过难或过易。
在课程开设时间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尽早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由于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大二学生, 因此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真实反映学生对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需求。统计结果既说明学生认为学习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可以有助于专业课学习, 又反映他们认为学习警察法律英语课程难度不大, 可以在大一或大二开设。
教学方法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帮助教师深入浅出地讲授教材,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表四问题四的统计结果看出, 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也符合笔者认为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应当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的设想。因为该课程是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接受知识。特别强调的是, 播放视频资料是学生学习警察法律英语词汇和短语的重要手段之一。表四问题五调查结果说明, 大部分同学认同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在之前的授课中, 笔者精心选取一些英文视频资料, 比如电影、电视连续剧或纪录片的节选等, 在播放后, 选取视频资料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短语进行翻译、解释和延伸, 讲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法律制度和文化, 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三、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 学生对课程的需求
上述调查结果和分析显示, 学生愿意开设警察法律英语课程, 并希望从中学习警察法律制度知识。这就证实了在公安院校有必要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学生也认识到该课程对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性。
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面来看, 因为世界上有两大法律体系, 分别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渊源、法典编撰、法律结构和法律适用等方面都有区别。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大陆法系的影响。所以, 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有助于公安院校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加深对中外警察法律制度的理解, 为今后工作中处理涉外案件增加背景知识。
从地区发展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来看, 由于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英美法系, 广西已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往来的重要门户。国际交往的深入, 必然会增加广西公安涉外案件的数量。因此, 公安院校作为广西公安人才培养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基地, 应当通过开设课程、优化课程内容、编写新教材等方式, 让公安后备人才和在职民警学习外国警察法律制度和中外法律文化差异, 适应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二) 有助于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公安人才
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 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公安工作技能, 还应该具备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警察法律英语的学习, 对公安院校学生来说还是空白, 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基本的警察法律英语知识, 造成了部分能力的缺失。在当今社会中, 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避免执法冲突、促进中外警界合作等是公安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具体要求, 要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安人才, 就必须学习警察法律英语知识。
公安院校培养公安人才应当注重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适应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涉外案件日益增多, 公安民警需要增强办理涉外案件的能力和提高执法水平。他们只有具备基本的警察法律英语知识, 才能完成案件处理任务。广西公安院校应当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 传授反映警察法律领域中有关的英语教学内容, 才能培养既务实又创新的公安人才。
(三) 促进课程建设, 有利于公安院校发展
在当前公安院校体制改革浪潮中, 作为传统基础课程之一, 警察英语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在原有课程课时压缩的情况下, 如何细化警察英语教学, 使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公安院校做了不少调查和探索。笔者基于警察法律英语课程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就是细化课程教学路向的一次前行。同时, 从实践教学出发, 对于促进公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以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 带动相关的系列课程建设, 增强其实践品格, 符合区域特色教学的需要。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边境省份, 广西区内的经济、刑事等方面涉外警务, 呈逐年上升态势, 还包括部分重要的中外警务合作、跨境警务活动等, 都必然涉及对中外法律法规制度、办案程序及其差异的了解。随着区域涉外法律事务的增多, 推动警察法律英语的开设, 是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避免执法冲突、促进中外警界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应当意识到, 社会发展不仅对涉外警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实际要求, 而且对公安院校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开设,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式教学方法、实例式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式, 增加实践演练课时, 突出其可操作性, 是与时俱进、应需而生的教学改革。这对于促进公安院校的课程建设及发展,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人才, 回应社会、国家及个人发展的需要, 推动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了解, 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警察法律英语课程是以学习警察法律英语的手段达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目的, 注重学生对警察法律制度的学习和掌握, 了解隐含在语言中的法律文化差异。课题组对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以了解学生对新课程需求为目的问卷调查,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阐述设置警察法律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警察法律英语课程,警察法律制度,学习需求,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黎宜春, 潘伟, 程宏斌.公安专业设置反洗钱课程的必要性——基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 :55-60.
水利法律法规课程作业 篇4
作业要求:1)A4纸打印或手写,双面或单面;2)宋体,小四或五号;3)注明:班组、学号及姓名;4)各班班委于5月20日以前收作业,由周乔林及谢强同学统一归类、整理后上交(按学号排列,未交作业名单单独注明)。
一、简答
1、我国水法的法律体系有哪些部分组成?
2、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属性如何?
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4、简述水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特征?
5、简述水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依据及程序,以及水行政执法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6、简述我国水行政执法的手段、种类及水行政违法的法律责任?
7、简述我国水行政处罚的通用程序?
8、简述我国水行政复议制度和水行政诉讼制度?
9、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10、简述《水法》中对水资源配置制度主要规定?
11、简要叙述《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我国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12、我国取水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3、《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对“水利工程发包、勘测、设计、施工违法”的法律责任如何规定?
14、谈谈你对学习《水利法律法规》这门课的体会和感想?
二、案例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给予评析)
1、“黄河滩边的陷阱”
案情
陕西省府谷县位于黄河边,这里随处可以见到忙碌的采砂船。周围的群众告诉我们,一艘停在河中的采砂船前些天出了一件大事,在这艘船采掘砂石后留下的坑里,淹死了一个刚考上大学的男孩。出事之后,采砂场的主人张峰也不知去向。
2、“干涸的山泉”
案情
贵州北部的老房子村村民,长期以来一直靠一股泉水生活。但是在2001年,由于泉水的一家煤矿开始进行采矿活动,造成泉水断流,使当地村民的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因此,村民们将这家煤矿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老房子村是贵州北部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全村32户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过得恬静而自足。可2001年的春天,这份平静被打破了,村里的一股泉水断流了。记者去采访前,这里下过十几天的雨,应当是泉水最为旺盛的时候,但现在从泉眼里抓出来的却是一把砂土。老房子村四面是高山,海拔近千米,水资源十分贫乏,这股泉水是全村唯一的水源,历史上从来没有断流过,为什么现在会断流呢?
这股泉水位于小村的北坡,村民们说,北坡的地下是一座煤矿的矿井,现在地下都被挖空了,泉水漏走了当然就断流了。为了证明,村民们还带记者上了山。果然,记者看到北坡的岩石都裂开了,形成了2条长达几百米的断裂带,一直延伸到了村里,危及到村里房屋的安全。村民们说,由于煤矿长期的开采,这里早就地陷山裂了,泉水断流是他们早就预料到的后果。
3、“美丽的沱江”
案情
2004年2月至4月期间,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五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达1569万余元,经济总损失达3亿元。
4、“河边小屋惹是非,八年官司难分解”
案情
1996年12月中旬,广西融安县杨柳村村民罗俊军经村民小组及县土地局批准同意后,在河岸边自家的水田里建起一间24平方米的房屋。住在河道上游不远处的罗启伟等10户人家认为房屋阻挡行洪,危及自家及其他村民原有房屋的安全,向融安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县土地局告上法庭。
融安县法院一审判决认为,罗启伟等人诉融安县土地局审批第三人罗俊军建房侵权证据不足,对原告诉讼请求不予采纳,判决维持县土地局同意建房的批复。罗启伟等人不服,上诉至原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以同样理由,维持原判。罗启伟等人仍然不服,向自治区高级法院申请再审。自治区高级法院再审认为,罗俊军房子建在河边,应由水利部门先行审批,而本案未经水利部门审批。因此,于2004年4月7日作出再审判决,撤销一、二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同时向县、市、自治区水利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
罗启伟等人收到再审判决书后,立即再次请求县水利局对第三人建房是否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认定。2004年7月13日,县水利局给予原告答复:1.第三人在自己责任田建房,应属于《土地法》规定的范畴;2.第三人建房后是否阻洪,我局无资质认定;3.杨柳河属乡村小溪沟渠,其建房应不属于河道管理范围。原告不服,以申请人身份向柳州市水利局申请复议。复议期间,县水利局自行撤销答复意见,2004年8月16日,柳乱州市水利局终止该复议案。本案历经一审、二审、再审行政复议,至今原告仍然不服。
5、“癌 症 村 ”
案情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 篇5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的选取与使用、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将面临新的探索和研究。而课程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关要素发生变化, 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考核方式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改变, 考核方式改革也就应运而生、势在必行了。
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功能是多元的, 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效果外, 更是彰显教学理念、保障教学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法律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考核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更侧重于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这是由《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在有限的24学时的教学中, 要达到的目标不可能是法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 而只能是一种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养成教育。通过教学活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良好的法律素质, 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能自觉规范、校正自身行为, 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所在, 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最好体现。这种影响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 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的隐性的特点, 加大了科学考核的难度, 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此。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对于所有的高等院校而言,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都是相同的。教育对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不同, 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也必然不同。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 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 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考核方式,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 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单凭兴趣, 情绪化倾向较严重。对于生涩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 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较差。但同时, 他们又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对新鲜事物充满渴求与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论是学习过程还是考核方式, 永远都要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性为宗旨, 突出实效性, 精心安排, 合理设计,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切忌以单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为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上手快、工作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这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人才或以培养通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不善于理性思考而往往对事物认识充满感性的特点, 在考核方式上要灵活多样,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以能力掌握为标准的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的研究必须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法律基础》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学生对某一项具体技能的掌握, 而是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在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 强调应用意义”为教学理念的大环境下, 《法律基础》的教学也应该是充满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 这就意味着其考核方式也要契合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点。
考核方式的改革应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呼应《法律基础》教学不应追求法学理论的系统性与法律知识的完整性, 而应强调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课程改革中, 要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 积极探索、研究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自2004年引入我国以来,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研究, 教学效果显著, 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在公共基础课上却鲜有问津, 始终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法学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 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法是一项大胆而可行的尝试。在教学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 通过把现实的法律问题设计成为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 将“做中学”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考核方式也应突出以行为评价、项目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过程评价, 打破“一卷定乾坤”的模式。
《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构建的初步探索
《法律基础》的考核不同于专业课考试有硬性的标准, 不是要求学生背会多少法条、掌握多少专业术语, 而应更多地体现考核的引导性、诊断性功能。通过考核应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能够领悟法的精神、知道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掌握权利义务观念, 对法产生敬仰、尊重之情, 进而培养崇法的精神和意识。这些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体系所考不出来、体现不出来的。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高职教学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建立以考核法律素质形成为核心, 以能力掌握为标准, 突出过程评价的全新考核体系。确立合理的总评成绩构成是科学考核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 总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 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20%和30%。某种素质的形成、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也不是突击背几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用一张试卷就可以体现的。通过弱化理论知识的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 突出过程评价, 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做到知行统一。
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就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 以日常行为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20%) 和项目学习能力评价 (占总评成绩的30%) 为主要内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发言及听课情况、日常纪律表现等几个方面。可以将学生自评、辅导员 (或班主任) 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结合起来, 以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遵纪守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能力。项目学习能力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的综合能力的评定。将现实法律问题通过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表现出来,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成为一定的项目任务, 吸引学生分析、讨论、研究, 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及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参与精神和团队精神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 逐步形成法律思维的方式, 信仰法律, 践行法律。项目学习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参与还是不参与) 、在团队中的作用 (领导者还是参与者) 、对得出正确结论的贡献 (重大贡献、一般贡献还是没有贡献) 、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能力 (很强、强、一般)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很强、强、一般) 等等。
实践成绩的评定在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条件下, 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 《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及考核方式同样要注重这三个特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走近法、感知法、学习法、崇尚法、践行法, 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考核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认识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及法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调查”, 收看相关法律录像节目、到法院旁听, 开展“法庭庭审进校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般是隐性的, 调查报告、观后感都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对其今后行为的影响程度, 考核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 实践部分的成绩在总评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 对于实践环节的科学考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 但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上, 让学生放下死记硬背及畏惧考试的心理包袱。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笔试, 也可以抽签口试, 可以闭卷, 也可以开卷, 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计划实现情况、平时考试及实践考试对课时的占用情况等等通盘考虑。考核内容的选取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作用。考试的题型要以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为主, 以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为辅, 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做法。在主观题的题目数量上要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空间, 便于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在考试评分标准上, 既要看对教材有关理论观点的掌握, 同时也要兼顾语言表达运用和逻辑思维、独到见解等方面的能力。这里还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期末理论考试的存废。很多人认为作为一种素质教育, 期末理论考试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 应该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完全取代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被逐渐弱化、直至取消是大势所趋, 但就现阶段而言, 过程考核也罢, 行为考核也罢, 都存在耗费时间、可信度难以保证、可操作性较差的局限性。作为公共基础课, 一般都是大班教学, 一个教师一个学期通常面对的学生都在几百人以上, 很难给每一个学生相对客观、真实的评价, 这也就是期末理论考试在现阶段仍需保留的原因。《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它的研究不能脱离开整体的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一步到位, 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完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为社会输送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责无旁贷。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今天的法治国家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切实加强《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 努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科学考核体系, 推动《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探讨了考核方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并对科学的考核方式的构建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郁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8) .
[2]余航.法学素养的初步淀积——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28.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篇6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对其自身素养的提高,对法制校园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制约,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观念的欠缺,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模糊,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思维,同时受传统思想中“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重“德”轻“法”。二是守法自觉性差。大学生的自觉性是指其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与其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权责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性体现在对法律的遵守、对法治的信仰、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但是由于年龄、心理、知识文化结构、社会风气、法制传统等的制约,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追求法律精神、规范自身行为的心理和习惯,守法自觉性差。三是违法行为增加。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犯罪主体中女性犯罪逐年增多[2]。以盗窃和故意伤害为主要犯罪类型的犯罪行为呈现出智能化、暴力性等倾向,危害校园、社会安全。可见,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既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更离不开高校教育的支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成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第一阵地,其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中之重。
1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1. 1 课程的具体设置
20 世纪80 年代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问题,其中教育部在1984 年9 月12 日发布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 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 简称“85 方案”) ,在贯彻“85 方案”的过程中,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提出“85 方案”的具体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教育课程: “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1998 年,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两课”课程设置正式公布实施,这就是继“85 方案”之后的“98 方案”。“98 方案”将思想品德课程的名称正式设定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头两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探索。在这些重要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的改革应运而生,“05方案”把“98 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完成了“两课”到“一课”的转变[4]。
2013 年后,根据“05 方案”改革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开设时间为一学年,总课时数为54 学时,开设的对象为一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整合后的课程采用统一的教材,2013 年修订版中包括8 章内容,其中前6 章介绍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第7 章为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第8 章为我国的法律制度。
1. 2 任课教师的专业范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教师的配备涉及两个专业领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这一课程的讲授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部分院校由本校思想道德相关专业的专业老师授课,很少有法律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一课程的授课教师。
1. 3 各大高校的课程开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中存在已久,为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非专业课程,其考试方式多为随堂考试,由任课教师给出平时表现分,并综合给出期末考试成绩。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勤率相对较差,课堂的考勤状况也相对不乐观。
2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1 课时少,教材内容繁杂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自2006 年8 月份出版后,教材编写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决定,共进行了六次教材的修订工作,现在使用的2013年修订版教材是对2012 年教材修订稿的修订,2013年修订版教材对该门课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部分增加了相应的内容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新版修订教材中对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规划和整合,突出了对法治思想、法治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相应概念及历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及各个领域中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内容繁杂[5]。同时,“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为一学年,课时为54 学时,课时相对较少。仅通过3 章的内容来介绍如此繁杂的相关法律内容,并不能全面完整地阐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不能系统地阐明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的基本精神,只能浮于表面; 同时,54 学时的授课时间,既要讲授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讲授如此繁杂的法律内容,课时过少,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2 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法律思维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将“想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制素养培育作为一门机械的课程去对待,而非对大学生自身法治思维、法制意识的培育,同时,在授课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讲解,忽视思维、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另外,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与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法律意识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思想理论,其更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的培养,因此,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而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虽然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内容,但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使课程缺乏实效性。
2. 3 授课教师专业“不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结合而来,课程内容丰富,既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又包括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内容,这就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及教学背景提出了挑战[6]。然而,现今大多数高校的任课教师要么是原先“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老师,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素养; 要么是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知识水平不够过硬。由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授课,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法律实践以及对法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其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这就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整体系、逻辑性、系统性的把握不足,对知识教授的全面性、深刻性、思维性把握不准,不能充分体现其法律意识的培育作用。
2. 4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虽然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出勤率相对较差,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并不想通过这门课程去了解、学习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这就导致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它相应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虽然很多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得到学校很好的重视,同时因为其所占学分相对较低,考试的方式较为单一并且过于简单,从而授课的教师、学生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这门课程的意识,致使其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 改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措施
3. 1 加大课时设置,争取独立设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课程,在一学期的学时内完成两门课程系统、深入的讲解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加大课时,保证课程的完成质量。一是加大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加大课时,以保障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知识讲授的系统和思维培养的全面性; 二是将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贯穿于整个高校的学习过程中,仅一个学期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了解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自己的法治观念。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7]。可见,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律思维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做好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独立设课能够保障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目的的实现: 一是教材的独立,独立的教材编写能够保证课程内容、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二是学时的独立,能够保证课程讲授时间的充足性、必要性; 三是独立设课能够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提高高校的重视程度。
3. 2 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作为引导,讲授课堂内容,缺少学生参与的环节,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自主地去接收知识,从主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教学模式,加重对思维的培养。
1) 整合教学内容,重视思维培养。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思维,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理念的灌输,避免“重知识轻思维”。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本知识的需要,选取相应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司法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分析及教师的指导讲解,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以及对相应知识的掌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案例的选取,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其次,所选取的案例应当与课本的知识内容相衔接,在分析案例的同时穿插相应的内容,做到知识与案例相得益彰;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思维,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高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以其方式新颖、灵活多变、富有吸引力等特点,受到众多老师和学生的青睐。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并能够通过多个角度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需要授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软件的使用水平和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受到法制教育。
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运用,培养法治思维。如定期举办模拟法庭,通过对庭审的模拟,使学生掌握审判的流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锻炼法律思维;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法院经行旁听活动,感受真实的庭审现场,感受司法的权威性,使其产生心理认同感,提高自己对法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3 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切实加强教学科研机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认真做好选聘配备工作,严格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入口关; 大力加强培养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南针[8]。
加强高校法律基础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高校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师的选拔上注重教师的专业性。选择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是从事相关法律实践活动的教师来教授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位及职称对其进行选拔,严格把关,从而保障师资的质量。
2) 加强对教师的后期培训。即使授课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掌握大量的法学知识,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缺乏授课经验,同样不利于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形,高校应当开展对相应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在掌握相应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掌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方式,明确自己的课程定位,更好地做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3) 树立教师的法治信仰。教师的授课态度决定着课程质量的好与坏,作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树立自身的法治信仰尤为重要。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方面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课程的教学方向; 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与学生之间思想上、精神上的沟通。
3. 4 高校加强重视,强化课程管理
加强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侧面推进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想要提高法律基础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需要学校、师生、社会等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要正确定位法律基础课程的地位,明确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目的,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课程开展的前提; 同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定期举行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等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的引导使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最后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提供经费支持; 对于教师,高校应规范教师行为,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模范与榜样,规范教师行为有利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规范大学生自身行为; 对于学生,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时期,正确地引导能够使其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校园管理,对课堂的考勤管理,对寝室的住宿管理,严格校园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
4 结语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校政策的有力支撑,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过程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导致未能更好地达到授课目的; 注重知识灌输、轻视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身法律意识的塑造,机械地学习法律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都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理论的学习; 同时,教师自身的非专业性,高校的重视程度欠缺都是阻碍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障碍之一。通过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议措施,包括课时的整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等。相信,在学生、教师、高校共同的努力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会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才贵.浅析法律意识之程序法层面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3(13):130-131.
[2]徐桂兰.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下的高校法制教育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6):125-128.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4]顾海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16-25.
[5]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32.
[6]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74-177.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J].共产党人,2014(20):6-9.
高职法律英语课程设置初探 篇7
关键词:法律英语,理念和思路,教学模式
我院在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实用英语教学后, 为适应法律系、司法事务系、刑事执行系和刑事侦查系学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日后的就业和发展, 特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 并在总结其他院校法律英语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 自编了法律英语教材, 使专业英语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职业要求, 突出交际性原则。
一、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
法律英语是法律科学与英语语言学间的交叉学科, 因此其教学从两个角度进行。一, 按照法律的观点、方法以及法律规范、法律文书的特殊需要来研究英语在法学理论及实践中的运用;二, 运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的英语语言特点。在内容设计安排上, 坚持既重视基础性又兼顾时代性和前沿性, 既重视知识性, 又兼顾实践性和功能性。
法律英语课程的设置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课堂讲授, 二是实践教学。课堂讲授部分主要介绍英美法律制度。这部分课程的涵盖面非常广, 既要介绍英美法律制度和法院系统, 又要涉及各部门法, 如宪法、刑法、诉讼法、合同法、侵权法、财产法等。实践教学则是在讲解介绍法律制度的同时, 结合英美法系所具有的判例法特征, 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 并配以适当的电影教学,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法律英语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有效地掌握法律英语。
在实训实习环境方面, 学院有数字语音室两间, 全部教室都设有先进的投影设备, 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条件能够进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得法庭模拟等活动得到充分实施;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如英语口语比赛、法律英语大家秀、最佳辩手等为学生展示英文风采搭建平台;还成立了英语协会, 对各项英语类活动进行组织, 充分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组织交流的积极性。
二、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习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好, 高中阶段基本上都不是班里的佼佼者, 所以自信心普遍不足, 对英语课程的兴趣也很难提上来。所以多组织课内外活动,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让大家在投入活动中有所收获, 渐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 恢复自信和斗志, 是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活动的重中之重。
自2006 年我们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以来, 研究了课题《高职院校法律英语教学的探讨与完善》《高职高专任务型外语教学模式探究》《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模式探究》等, 撰写论文数篇, 旨在研究学生的学情, 改进教学模式,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研结合。
根据对学生的《英语课程调查》报告显示, 学生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讲练结合, 希望课堂教学形式丰富, 盼望着能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弥补中学学习的不足。所以, 我们将与法律有关的影片带入课堂, 让学生欣赏精彩片段, 分角色扮演, 在熟悉重点片段的过程中学会一些词汇、句法、语言和法律知识, 再通过文化背景和法律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用
由于我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不能灌输太多太深的专业知识, 法律英语教学宜以学生为中心, 从词义、句法、语篇等方面, 介绍法律英语的独特性和规律性。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状况和具体需要而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法, 比如展示法:展示公证书、卷宗封皮、法庭的布局等, 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用得较多的还有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我们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讲授。
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 所以应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领先, 具体体现在影片精彩片段的视听和角色扮演上。在此过程中, 明确具体词句的语音和语调, 案件的法庭审理和辩论, 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又情景相融, 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法庭审判的程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影片精彩对话和角色扮演来熟悉法律词汇和语句, 了解具体法律词汇的应用, 在对话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和比较, 探讨其差异, 为今后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积累从业经验, 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并不要求学生具有很深的法律功底, 所以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来源于课本中的精选课文, 其次是影片台词。通过了解外国的法律知识并与中国的进行对比和比较, 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认识, 有利于学生学活法律, 学活英语,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的学生侧重应用文写作, 以工作需要为前提,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律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能够看懂法律文卷, 包括卷宗归档、定制封皮、公证书的写作。法律文书的书写有严格的要求, 语篇结构高度程式化, 基本用语固定化。教师主要介绍和讲解法律文书的常用句型和词汇, 批改学生的作文。学生练习扎实的写作功底, 务必做到求真务实, 既注重书写格式, 又做到用词精确。
四、课程设置的时间和学时
法律英语课是我院的选修课, 第三学期开设, 每周两学时, 教授内容少, 学生练得也少, 很多任务都留到课后去完成, 学生的负担较重。没有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很多学生懈怠了, 其负面影响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效果。
建议高职专业英语的学习从第一学期开始, 持续三个学期。高中阶段普及了英语的基础教育, 到了高职阶段, 改为专业英语的学习, 则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家都是从头开始, 基础强弱之分不很明显, 只需努力就可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这种心理暗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教学内容上来讲, 现在高职课本的教学内容已低于学生的心理和实际年龄, 如果换用法律话题, 他们会面对挑战、迎接挑战、享受挑战带来的乐趣。在这个交际过程中难免也会用到那些日常交际话题, 但那是顺便带上的, 不是刻意练习的, 所以意义大不相同。所以建议学院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 坚持专业特色, 培养特色人才。
总之, 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努力目标。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不断改进与完善。专业英语教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建芬.高职法律英语专业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4) .
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开设论证 篇8
关键词:权利意识,普法,局限,法律课程
一、现阶段普法教育的局限
在过去20年里, 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的重大保证作用, 所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需要全民普法教育作为支撑。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显而易见的普法薄弱环节使得全民普法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跟上时代要求。
(一) 公民本身权利意识淡薄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与集权政治, 儒学提出的“义务本位”思想, 被公权力任意操纵, 人们的个体意识和个性被长期压抑, 个人权利被肆意剥夺和扼杀。“君权神授”被披上“合法”的外衣, 从学生接受家庭教育开始, 所做的事情和所接受的事物及观念都是家长认为正确的。潜移默化中, 大部分孩子丧失了认识权利的渴望, 继而丧失了对权利的主张, 开始习惯接受。法律的目的也在于保护法定的权利义务不受破坏, 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 使其得以健康顺利的发展。而如果在接受教育之前, 学生就丧失了认识权利的愿望, 法制教育推行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 薄弱环节对普法效果制约
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发现普法的受众大多数只是在配合相关单位完成拍摄任务, 或仅仅对实用性较强的普法宣传载体感兴趣, 如:台历、扑克、环保方便袋等。对其中希望能够传递的法律知识却予以忽略。此外, 成年人对知识的批判思维远远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 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作用有着自己的认识, 对于这部分人的思想改造推行进度十分缓慢。
(三) 对部分公民群体的忽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社会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 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他又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公民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需要在一个健康、安宁、向上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 放任自流, 必然会导致社会问题。而从目前的状况看, 由于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素质低下, 加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弱, 社会不良风气, 家庭不谐环境, 法制教育体制不完备等原因, 造成了公民违法犯罪案件的比例逐年上升, 也引发了法制教育的危机。
二、学界对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的呼吁
鉴于法制教育本身较高的要求和开设法制教育的学校本身达到的程度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众多教育专家、学者、高校法学院教授发表数十篇论文呼吁在中小学开设系统的法律课程。
专家学者们认为, 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上来看, 人们对法律现象、法律本身的观点和态度及守法的意识, 突出表现在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动机, 即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正确性, 并且在探索法律现象的同时能够产生自己相对固定的态度和解释,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法律制度的了解达到掌握运用基本方法的程度。法律意识和权利主张的培养是在全民普法教育当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根据教育学当中对教育难易程度的一般规律表述, 应当从幼年便开始灌输并逐渐展开、深化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 在中小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在现实层面有一定的需要。
三、课程开设论证
(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优势
我国教育法第九条对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做成绩了明确的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此条文明确阐述了我国公民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任何人和组织不得非法限制或剥夺。
教育活动不仅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目的性, 能够为普法教育的覆盖率提供充分保障, 并且通过专门的教材, 教师人格对不同教育方式的演绎, 评价制度等, 对学生的权利主张和法律思维产生建设性影响, 为将来的成年公民的法治意识提供了充分基础条件, 这是其他任何社会活动都难以做到的。其次, 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环境。学校作为家庭与社会的过渡区域, 同时也作为正式的社会组织, 内部运行符合社会契约论关于权利让渡与获得的基本理论, 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社会的价值准则, 使得校园内部的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现状。
(二) 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的迫切性
从近20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来,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比重从23%上升到34%, 并且有逐渐严重的趋势。为提高人们内在的守法意识, 建立思想基础以满足依法治国的需要, 并且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适当设定而不与应试必须学科冲突的法律教育已不容等待。
(三) 提高法律人才就业率
据《法制日报》报道, 法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从上世纪末开始, 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显现。从2002年开始, 就业形势更进一步恶化, 法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国200多个学科专业中, 2013年, 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二位, 并在过去的八年间多次问鼎就业率低的“冠军宝座”。
高校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学生学习法学专业, 国家对法学教育给予的大量人力、物力等有形资源和政策、精力等无形资源培养法律人才, 最终必然希望这些法律人才能够在社会当中发挥他们的法学思维和功底, 用国家所期望的“投入-产出-收益”模型带动法治建设, 形成良性循环, 增进社会效益。
四、结语
我国面临的转型期社会不仅是在重组文化, 更是在新旧体制的碰撞当中不断冲击人们固有的观念。解放思想和挣脱枷锁的过程中, 国家主导的新旧体制更替需要一定的时间冲突和博弈, 才能到达平稳过渡期。所以首先大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无论是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还是促进法律人才的就业, 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现实意义性。
参考文献
[1]赵胜营.农村留守学生犯罪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论坛, 2006.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 篇9
正如高校两课基础教育中加入法律教育的目的, 我们希望培养出具备法律素质, 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法以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而存在, 认识、认同法律, 自觉守法, 自觉运用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是法律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育法律的信仰。
信仰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是人精神的归宿。一旦拥有了信仰, 人类不仅仅会崇尚、追求其实现, 而且会积极地尊重、维护它的尊严。如果说知法是守法的前提, 那么法律信仰是守法的实质条件。
毫无疑问, 法律信仰是所有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并树立的, 对我们也不例外。而目标的实现不是介绍法律知识概念如此简单, 它需要系统的逻辑联系和清醒的本质认识。对法的尊重和信仰应当内化在人们的世界观中, 法律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平等、自治自律的精神,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
这些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 法律基础教育肩负着缔造社会公正意识、捍卫社会公正精神的重任, 同时也是开发思想的教育。法治思想不可能通过直接灌输而获得, 要靠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完美结合。在具体的法律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善于启发, 培养学生法律至上、法律至尊的意识,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民主、自由、平等的法治思想。
二、当前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 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而逐渐地复杂起来。近些年来, 大学生的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批评的重点, 行为乖张、唯我自私、唯利是图, 似乎成了80后、90后的代名词, 为了目的杀人、抢劫, 不惜以身试法, 而在社会生活当中却又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让我们高校道德、法律教育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究竟有哪些问题, 值得我们思考讨论。
(一) 定位高, 操作偏离
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是较高的, 这在上述问题当中已经有所说明。要求高校生具备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而将其放置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间, 学生心里会容易产生所谓“政治课”的认识。而且在教材当中法律的内容只定位在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之上, 对法律意识的培养过多依赖于教师的说明, 很难提高法律素质。这样类似“普法”的形式,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有过许多相似的教育, 在课堂上缺乏号召力。
(二) 内容复杂, 课时缺乏
在通用课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法律内容系统地出现在两章, 文字不多, 其内容却十分庞杂。不仅涉及到社会主义法的法理和宪法部分, 有关的部门法都有涉及, 在其他的属于思想品德修养的章节中有关劳动法、公务员法、婚姻法等的内容均有涉及。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的三、四年内容在短短的二十个课时当中完成, 本身很难达到。所以在课堂之上, 教师疲于介绍各种法律的概念、调整范围和对象, 难有时间做详尽和全面的解释和说明, 案例介绍和分析等实践性内容更是不可能全然完成。而学生则要记忆所有的法学概念来应付考试, 仅仅依靠如此, 真正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根本不可能形成, 师生双方付出了很多努力, 却均不能够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的效果。
(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许多高校在对《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上, 将其视为一门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 选用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尤其在一些高职院校和新升格的高校中间这种情况很常见。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法学学科背景或者法律工作的经验, 在教学当中不能够完全了解法学学科特点和内容, 教授的时候也力不从心, 仅仅以课本的概念性内容敷衍了事。另一个方面, 由于在教材当中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占大部分, 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法学概念之上而使用道德的思维方式进行考量。不能形成法律逻辑, 直接影响到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具备。
(四) 实践内容缺乏, 照本宣科
跟上述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教学实践内容的缺乏。由于课时限制、专业教学的缺乏, 使得要求较强实践性的法律基础教育不得不缺失实践教学的环节。在仅有的课时中采用的教学案例十分陈旧, 法律关系及其简单, 仅使用基本的道德判断就能够轻易得出答案, 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轻视法律基础教育。与当今的社会问题、社会生活脱节, 法律基础教育变成了一个好看的表面文章, 无法给受教育者带来实用的实践知识, 也无法达到我们进行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对当前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关于课时与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我们需要拓展思路, 不要仅仅限于对教材的把握和概念的说明之上。基本的概念可以在现在社会的许多现象中得以体现贯彻, 用实践说明问题会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在一般的法律基础概念经过预习得到后, 适量删减课本内容, 用讲座的方式作专题性的实践探讨和说明, 高效率精辟地把握教材, 这样能够提高兴趣和加深印象。在法律基础课程之上, 还应该注意受教育学生的原本专业, 尽量贴近他们的专业领域, 加强对各个专业领域法律的介绍, 这样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践领域, 能够加强他们的切身感受, 同时教学有所侧重也能够节省课时。2) 关于教、学双方。本着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 高校应该尽量让拥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从事法律实践活动的法官、律师等充实法律基础教学师资。与此同时, 加强法律基础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研究法律基础教学的特征、把握法律基础教学的方向, 一方面要研究教学手段, 另一方面要和受教育的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明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 有的放矢, 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强教与学的效果。3) 关于实践教学方法。法学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不仅仅是教学的要求, 也是能够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目的的必要方法。除了在课堂上分析时下热点和学生关注的法律问题, 进行案例的说明和解析, 还可以通过视听多媒体资料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法庭旁听和监狱观摩等更加切实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社会中法律的存在和作用。也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进来, 表达自己的观点, 寻求更加能够适合他们的提高法律素质, 建立法律信仰的方式。
法律基础教育是我们国家在进行完善法制建设中国的重要一环, 对高校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现代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对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律的认知, 建立法律信仰, 已经是高校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是每一位高校法律基础教师应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8年版.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推荐阅读:
法律与社会工作大纲06-18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10-11
课程作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章程)06-14
色的课程就是民政与社会工作07-14
法律与社会09-08
社会保险法律10-29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07-31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0-02
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08-08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