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精选12篇)
社会心理学课程 篇1
《消费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重要的方向性课程之一。它以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其教学目标是使心理学专业学生能运用本专业独特的研究方法, 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为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程教学离不开大纲, 它是教与学的出发点, 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南。大纲适用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笔者先对本课程的相关国内外教材总结, 然后结合本专业实际, 拟订真正能把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与消费行为结合的教学大纲。
1. 总结国内本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教材
首先, 教材框架不完善、不科学,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根据教材本身从宏观上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次, 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一些前沿性的相关理论成果和方法没有补充进来。再次, 教材的编者大多从事市场营销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却很少具有心理学背景, 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教材体系的混乱。最后, 教材内容不丰富,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这大大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鉴于此, 笔者从本国本专业实际出发并主要参考国外心理学研究者编写的教材, 制定了体系相对科学、内容相对丰富、视角相对独特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重点在微观曾面探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规律) 的教学大纲和对应的教案。
2. 制订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讲述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个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广告营销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第2章消费者的感知觉、第3章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第4章消费者的决策、第5章消费者的动机与情绪、第6章消费者的态度和第7章消费者的个性。第三部分是组织消费行为, 包括第8章组织购买决策和第9章组织购买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论述环境因素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包括第10章文化与消费行为、第11章社会与消费行为、第12章情境与消费行为。第五部分是市场应用, 包括第13章市场细分、第14章品牌及其培育、第16章企业形象及其设计。
二、探索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课程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配合讲授, 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把理论原理与生动的实例紧密结合。这种教法直观、灵活、简单、实用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兴趣, 使学生对知识有具体感性的认识。
2. 案例法
案例是为适应教学目标需要, 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 在对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之后所作的客观书面描述。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 采取了首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国内外企业营销案例, 再引导学生进行实例讨论, 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的四步法。
3.Seminar
Seminar译为讨论法, 是指教师通过定期会见学生并讨论他们的报告或研究成果来指导其学习。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 笔者在这里借鉴并适当修改了这一方法, 通过让一小组学生阅读某一主题的研究报告, 与他们讨论前人研究报告所探讨的问题和前人如何解决此问题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一方法重在训练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 科研训练法
科研训练法, 即让学生从查阅文献或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撰写小论文这一步骤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 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并检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同时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新型心理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结合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按照以上思路基本达到培养面向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目的。然而, 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 演示法需搜集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要求更加形象地说明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案例法在实施过程中需学生积极地参与防止冷场, 同时又要防止讨论过于激烈而无法控制局面。科研训练法需要把握研究计划指定的方向。
总之, 笔者根据教学目标, 提出了相对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和方法,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相信一定会探索出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求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Schiffman, L.G., Kanuk, L.L.Consumer Behavior[M].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4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宝臣等:课堂教学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
[5]梁祖晨王耀:管理案例教学法对推动高校教改的积极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24 (5) , 103~104
[6]冷余生: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论我国大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性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 1996, 17 (2) , 59~65
[7]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21 (2) , 20~23
[9]董军陆大祥胡巢凤等“:科研训练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1, 3 (2) , 102~104
[10]刘舒生董燕娇:教学法大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7
社会心理学课程 篇2
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尚处于理论形成和体系建构过程中,“教学心理学”至今尚无统一的界说。
美国当代心理学带头人罗波特.格莱塞(Robert.Glaser)提出的定义具有代表性。根据他的定义,教学心理学是研究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获得以及如何设计并安排学习条件来发展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科学。
我国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教学前景中教和学双方有关知识掌握与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心理学与外语能力(听、说、读、写)的关系以及具体外语教学方法;第三部分分析讨论了心理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外语学习者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的一些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合格标准。
一、心理学理论与外语教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
华生(J.B.Waston)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集中条件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联结)而形成的。作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刺激的反应行为,是条件反射。语言学习是通过强化性的反复训练而形成习惯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是:实践练习,与必须有足够的量以形成习惯,巩固所学。
(二)认知主义心理学与外语教学
J.Piaget承认言语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不过这种行为反映了人脑的一种内部结构,而并非像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仅仅是靠刺激-反应形成的习惯。他认为这种内部结构决定人类如何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与其他门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即学习的焦点在于抓住要领,悟出规率,而且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和联系,达到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认知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贡献则是:实践练习不但要多,而且要精;要循序渐进,重视理解,在运用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地学习的能力。
(三)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中的“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
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感情因素(AffectiveFilter)包括一个人的动机、信心和是否忧虑等,这些感情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如果学习者动机不强,信心不足,或过分焦虑,就会有心理上的障碍,使得语言材料无法达到大脑中吸收语言的部分,习得就不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外语教学研究在以回归到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础上,把研究中心转向探讨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以及注意、意识、情感、动机、性格、年龄、认知风格等因素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关系。r11leoVanEls,et1.(1984)的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与学习的专著的第六章探讨学习者个性特征,包括年龄、天赋、认知风格、情感因素(态度和动机)。Gardener(1985)(转引自Noels,eta1.)认为,事实上,情感变量,诸如:态度、取向、焦虑和动机对于二语习得的成功至少和语言天赋一样重要。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入。
二、心理学与外语能力的关系及具体的外语教学方法
听力教学的原则:应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告诉学生每节课的具体任务,如听前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答问,是做完形填空练习,还是听写等。学生如果理解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会更集中精力听。
口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创设环境,使学生具有交际的愿望或兴趣。
(二)活动要有目的,即让学生用所学语言做事。
(三)活动重点应放在意义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
(四)学生使用多种语言形式,而不仅仅是练习某一个语言项目。
(五)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教师不要干预,即不要指出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可记录下来待活动结束后再给学生指出),但可以参与活动或进行监控。
口语教学的方法:组织好口语课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一位口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交际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要做到这些必须选好会话的题目,使学生感到有信息把话讲下去。选好题目后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使学生通过口语课学会新的表达手段,有所收获。应让学生知道,口语能力的提高不能靠上一两节口语课;口语课无非起个示范作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要迁移到课外去。
阅读教学的原则: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包括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真正全面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须了解阅读理解的过程和层次。
阅读教学的方法:美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有所谓的SQ3R法。这种方法在外语和本族语教学里都可采用,他归纳的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五个步骤:
1、浏览(survey,缩写为S).意思是在看一本书或文章之前先将它翻阅一下,看看目录或小标题、图表、开场白、结论等,对其内容有一个概括的印象或认识,决定取舍。
2、提问(question,缩写为Q)。通过自己获取的初步印象,提出问题,决定自己感兴趣或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列举纲要(read,为3R之一)。仅将材料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记下有用的资料或列举出纲要,进行消化、记忆。这样才能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有关内容。
4、复习(revision,为3R之一)。在学完一遍材料后就尽可能早地进行复习,可以帮助记忆,防止遗忘。复习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事后思考,或与别人讨论所学内容;也可以做有关练习巩固这些内容,或者复习读书笔记或课堂笔记,或通过阅读另一本有关的书来扩大有关知识。不要把复习仅仅看作是考试前应做的事情。
写作教学的原则:写是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写作为一种产出性技能,与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除了表达手段的不同(说是通过声音进行口头表达,而写是通过文字笔头表达)外,对两种技能的要求也不同。用文字表达,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篇文字清楚、语句正确的文章;而口头表达则要求语音、语调清晰正确,表达流畅(当然写也存在文字流畅的问题)。
写作教学中一般使用两种教学方法,产品法(productapproach)和过程法(processapproach)。前者重结果,后者重过程。产品法强调语言形式,作文要语法正确,语篇规范。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多为抄写、模仿、句子扩展、句子和段落写作、根据范文进行仿写等等。后者认为习作本身涉及几个阶段,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写什么,最初概念一般是模糊的,只有在写作中作者才逐步明确要写的东西,经过思考、琢磨、收集材料、写草稿,最后才能写出文章来,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写前活动(如,讨论、集思广益),明确任务,学生先写出提纲,收集素材,然后打草稿,修改,编辑,审读,最后才成型。如果产品法重“文”,过程法则重“作”。
三、心理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外语教学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外语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既涉及语言和教育,又涉及教和学两个方面。既有语言规律的应用,又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的应用,它是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作为科学基础的学科。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现象是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心理的种种因素的总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统一活动,互相联系;知识、技能等统一活动,互相支撑,在外语教学中应全面调动各种因素,全面重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
现代外语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既是行为习惯的形成,又是认知结构的完善。教师的发展和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即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二是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教师的自我完善。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符合作为研究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研究学习者及他们的认知方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方法需求、兴趣动机、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才能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有效。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包括自己作为英语学习者的经历,以及哪些方法最有效;性格因素;教育、教学原则;知识是如何组织和积累的;自己认为教与学是如何发生的等等。
(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课堂管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等。
(四)反思教学的决策方式与过程:把教学决策分为三个阶段,即策划阶段、互动性阶段和评价性阶段。这实际上是教师对教学的准备、实施和总结。
课程内容的社会学浅析 篇3
关键词:课程内容;意识形态;阶层
一、课程内容的来源
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从知识总体中筛選出符合自己意识形一态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任何违反这一标准的知识都将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因此,课程内容奠定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同时又:强化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文中,所选取的大多都是描写伟人或歌:颂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文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朱德的:扁担》《董存瑞》《黄继光》等。课程内容的本身也始终反映着社舍主流的意识形态。新课程计划强调“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显然,课程内容与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联系将会更加密切。
二、课程内容带来的教育不均等
教育均等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均等一方面指适龄儿童都能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享有平等地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另一方面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均等。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内容带来的不均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效率。
1 课程内容的语言编码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认为:出生于不同阶层的学生其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他在对不同阶层的语言类型所作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语言编码:局限语言编码和精制语言编码,前者为劳工阶层所使用,后者为中上阶层所使用。局限语言编码的特征是适宜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而不适合传递精密组织的知识。精制语言编码的特征是有一个较复杂的概念层次系统,便于分析推理。课程内容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精致语言编码,这种精致语言编码给出生于劳工阶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平等,课程内容言语的不均等直接带来了教育的不均等。
2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直接影响着学生理解课程的程度。出生于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广泛的知识。他们的玩具、食物、身边的环境等,都有可能在日后的课程内容中出现。而出生于劳工阶层家庭的学生,他们接触到的只是有限的知识,或是与课程内容毫无联系的“边缘知识”。以过马路为例,如果课程内容是教学生认识人行道以及懂得如何过马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他们会很容易理解课程内容,但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此类知识的内化就会比较缓慢。所以,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直接体现着课程内容与社会不同阶层的“远”与“近”。显然,课程内容与中上层阶级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与劳工阶级的生活却渐行渐远。这种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均等。
3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有着间接的联系,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都与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处于我国中上阶层家庭的父母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并非常认可课程内容所倡导的价值观。他们对子女从小的教育与课程内容有很高的趋同性,所以中上阶层家庭的子女受父母的影响较大。劳工阶层家庭教育在以上各方面表现的有所欠缺,他们与课程内容中所提及的主流文化很少有重合之处,他们对课程内容比较陌生,甚至有时候还会对课程内容持有否认态度,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少。另外一种情况是隔代教养,父母为了维持生计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孩子由祖父母陪读,祖父母因年纪老迈,无力给孩子提供学习帮助。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教育的不均等。
三、课程内容应加入“边缘群体”的文化
根据社会阶层的划分,我国大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劳工阶层。要从整体上提高全国人口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劳工阶层学生的教育。由于他们从小接触中上阶层文化比较少,所以他们理解课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因此,现行的课程内容应该在主导意识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更多“边缘群体”的文化,使更多的学生理解课程、运用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心理学课程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举措
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 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 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 也需要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提升。而心理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 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是从实际来看, 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通的意识, 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相对抽象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与乏味, 这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利的, 有可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降低, 因此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 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敢于突破, 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撑点, 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中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像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等公共课程,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 心理课程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心理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 还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实, 结合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现状、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现实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来说不能拘泥于手中已有的资料,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知识, 洞悉时代发展的趋势, 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既全面、具体, 又新鲜、实用。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来看, 他们更愿意接触那些他们了解一些但是又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据此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那些相对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迷茫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心理课程的实用性, 也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所以, 现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低头搞科研, 更要抬头知世界, 要敢与突破,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的理念, 把学科教学做得更好。
二、目标明确, 方法适当且针对性强
从当前中专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看, 他们对于公共课程从内心来说往往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的, 他们中的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且专业课过硬就可以了, 而公共课程只要能够过关即可, 所以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够重视的, 学习时间投入也相对较少, 应付心理较为普遍。
针对这样的现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哪些内容该讲到哪种程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相对简单或者不太重要的知识要做到必要的整合, 尽量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次地通篇给学生过一遍就结束了, 这样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 甚至出现逃课的学生。在教学的方法的应用上切不可教师总是一讲到底,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枯燥感, 要善于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适当地引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可以组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环节,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样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也能够使教师教学针对性提高。
三、关注学生实际, 明确评价标准
现在的中专生, 在经历了高考的残酷竞争后, 进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中专校园, 学习依靠他们的主动学习。但是, 很多学生习惯了外界的管理, 当需要自我约束时往往不能够约束住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他们也希望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以便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 首先在课堂纪律要求方面要严格, 同时告知学生学好心理学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 要让学生知晓哪些知识需要理解, 哪些需要记忆而哪些需要应用,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目的就明确了。在对于学生评价方面, 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表现, 综合、全面地来评价学生。
四、教学手段要先进, 教学环境要适宜
从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看, 在“读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已习惯于在有声有色中接受信息, 人类已经进入“图像统治文字”的时代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学具有抽象性强、实用性强及操作性强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达到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 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 形成新的教学环境, 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
随着现代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 将最新的心理学科理论, 学术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迅速引进, 可以较好地弥补心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凭语言讲解、现象描述, 显得感性材料不足, 欠缺说服力, 使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深奥。心理学中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和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 适当增加此类环节的训练,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 产生真切的感受, 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敏感神经的内容, 才能真正让他们记住,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所以, 教师平时多注意找找生活中的心理学, 让学生参与其中, 体验感受。
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大, 需要学生既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 不断地改革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伍新春, 姚梅林,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 .
[2]张建平, 马希荣.案例教学及其在《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3]牛俊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科技, 2005 (6) .
心理学课程鉴定 篇5
但性格中敢为性的一面注定我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我不固守书面理论,尽力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印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很好地做到灵活变通,在实践中将理论提升为符合现实情景的操作性技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现一个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让我不拘泥单纯的理论和盲目的实践。
多次社会实践经历,如营销策划,车展设计,也证明和表现了我较高水准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显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及管理能力。
现在我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实践,我需要更大的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为我提供了,我也清楚在这个舞台上充满了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社会心理学课程 篇6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31-03
本文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多数院校的专业办学实践入手,进一步分析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教育文件及研究论文,并收集和参考了20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
1.2调查法通过访谈法对20家社会用人单位(包括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体育产业开发公司、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大型企业等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本专业毕业生、实习生200余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了解当前大众健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3逻辑分析法对当前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并结合社会需求调查等情况进行推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2.1.1社会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渐完善、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健身指导人员(尤其是私人教练、各热门健身项目的授课教练等)以及健身市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人员等都将带来极大的社会需求。据调查显示,目前的从业人员中多数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学习或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具健身运动处方并进行运动营养、保健等科学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在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由于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或不足,势必影响了体育健身服务质量与市场的开发。
2.1.2职工体育的广泛开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领域据调查显示,不少知名企业不仅投资建造了体育场馆和组织各类员工体育活动,而且定期为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充分认识到了员工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此外,当代体育文化的重要魅力之一还体现在其精神文化,即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有助于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从而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调查显示,目前各相关企业尚缺乏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健身指导人才。随着企业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和职工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的新领域。
2.1.3社区体育的开发与发展呼唤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站(指导站)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参与活动的人员以老年人群为主,大批的退休职工(包括下岗人员)拥入社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此外,双休日、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各类人群对体育健身均有较强烈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入逐渐加大,特别是随着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提高和对体育健身的强烈需求,社区建设中经营性的运动场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健身场馆的经营中专业管理人员及健身指导人员相对缺乏。随着国家对社区体育的高度重视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必将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2.2社会需求岗位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通过对社会需求岗位相关负责人的访谈调查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岗位工作实践,我们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
2.2.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应较好地掌握各项健身技能及其专项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用较系统和扎实的业务知识为会员做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掌握一定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及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健身俱乐部及大型综合健身场馆的会藉部、市场部等相关岗位工作需要,并适应社区体育、职工体育的深入开展对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2.2具有较高的健身指导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好地传授健身运动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会员提供健康诊断与科学健身指导(包括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运动营养与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为了适应健身教练岗位工作的要求,还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国家级健身指导员”、“体适能教练”和由红十字会认定的“心肺复苏急救”(CPR)等职业资格证书。
2.2.3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言谈举止,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做好健身服务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
2.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思路
2.3.1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科基础与基本要求在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规范中已明确规定了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1]。作为由三大主干学科相交叉而形成的体育学专业,有着与众不同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不仅与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应用社会科学的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涉及了体育学二级学科诸多领域的知识,如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分析,应系统学习和了解体育社会科学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社区体育与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推广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适应大众体育、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分析,应系统学习和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胜任体质监测、健康评估、制定健身运动处方与健身效果评价,并能提供体育保健和为特殊人群提供健身指导等。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分析,应具备指导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常用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技能,熟悉常用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具备较高的指导水平。此外,随着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了解并掌握体育休闲理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论,以及户外运动相关的技能与指导能力等,都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2.3.2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从多数院校课程设置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上围绕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并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学校办学优势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2]。总体而言,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 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2) 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学校教学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尚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岗位工作显得力不从心[3-4]。3) 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
2.3.3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和思考:
2.3.3.1面向市场,适应需求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因此,我们要把人才培养的视野投向社会、投向市场,在服务于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要以现阶段我国体育休闲与健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并加以改革创新。
2.3.3.2按有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突出主干作为支撑社会体育专业的三大主干学科,都有体现其学科特点和要求的相关课程或课程群,专业主干课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的专业课程,能授予学生最核心、最基本和最精华的知识。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突出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校自身优势与办学特色开设专业特色课程。
2.3.3.3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专业领域,培养宽厚的专业素质在加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以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纵向加深,并通过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适应能力。有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后劲才大,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岗位和职业不断变化的需要。
2.3.3.4与社会需求接轨,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教学过程是适应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模式的必由之路[5]。除必须参加的专业实践、实习外,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使实践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4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构想
2.3.4.1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课程设置应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一般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出现,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为限选课。
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主要包括构成体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教育科学类等课程。一般多以必修课形式出现。
2) 专业课: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设置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授予学生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以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包括:①专业理论类:大众体育与休闲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等;②专业技能类:围绕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健身项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健美操、健美运动、游泳与救护、网球、羽毛球、篮球和太极拳等,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健身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其后的专项提高奠定基础;③专项提高课: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个人特点选择1-2个(或主、副项)技能项目加以提高,形成本人的专长。
3) 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 专业方向限选课:为使学生在专业的纵向上加深或横向拓宽而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可以设置为课程模块,也可根据各院校优势、特色与传统而设置专业方向。如体育休闲与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旅游(或户外运动)、健身俱乐部私教、高尔夫运动与管理、社区体育或职工体育等方向。此外,还应随着市场变化开设新兴健身项目的选修课,如水中健身、瑜伽、壁球等课程。
任意选修课:其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为跨学科、跨专业以及边缘交叉或综合课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和就业的适应面。
4) 实践课: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
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就业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为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必要的基础,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专业教育和学习的基础上,努力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基础。
2.3.4.2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特点1) 高度的适应性、统一性与多样性。课程体系符合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规范,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适应了社会发展与岗位工作的需求。既按有关规范设置了本专业共同的核心课程,又可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方向与相应课程。以避免出现某些学校偏离专业规范而随意设置课程的现象。
2) 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在专业课程筛选中,尤其注重增加休闲健身类、减少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以避免与体育学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的课程相雷同,突出专业特色。如体育休闲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当前大众参与度较高、社会需求较大的健身技能类课程。
3) 夯实基础,突出技能。将基础课提到应有的高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基础性课程的覆盖面,改变高校体育专业以往课程设置中基础知识薄弱(如人文社科课程比重不足)的现状;并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开设专项技能提高课),使其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敲门砖。
4)加大选修课比重,拓宽专业知识领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专业限选课仍是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但面向不同的领域,不仅有利于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
5)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市场接轨,与岗位需求衔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和岗位工作的结合,使课程设置与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自身办学困难,增强办学活力。通过与健身俱乐部等单位联办教学实践基地等形式,解决高校自身场地、设备不足等困难,如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可利用教学实践基地授课。实践证明,这一途径是完全可行的。
3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多,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有所脱节。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合理设置课程并加以改革创新,定能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1998.
[2] 赵顺来,刘颖,徐大林等.适应社会,办好社会体育专业,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18-19.
[3] 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2):72-73.
[4] 程杰,龚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38-41.
社会科课程一体化策略 篇7
自19世纪末我国创办近代学校以来, 中小学的社会科课程分则为历史、地理、公民、政治或思想品德, 合则有社会、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等, 我们将这些综合性的课程统称为社会科课程。[1] 在社会科课程的演进中, 社会科曾被视为是由众多各自独立的学科构成的, 社会科教师从多个学科领域汲取教学资源。最近, 已经出现了一种趋势, 倾向于把社会科看成是统一体而非各自独立的。[2] 但无论采取何种课程形态, 以公民教育为主旨、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是社会科的基本意蕴和追求。
然而,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社会科课程标准的编制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学段、分学科 (或课程) 各自进行的, 且彼此之间缺少沟通, 这样, 社会科领域各学习科目、各学习阶段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现象。从横向关系来看, 初中阶段开设的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同属于社会科课程, 而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只是将这两门课程简单“并列”起来, 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导致两门课程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容重复现象;从纵向关系来看, 初中历史与社会同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同高中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之间缺少应有的、合理的衔接。
有人指出,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展开和深入, 初中综合课程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 高中新课改到了攻坚阶段, 各种矛盾和问题都集中暴露出来了, 于是对初中阶段指责不断, 认为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没有为高中打好基础, 矛头直指综合课程, 使综合社会科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
2009年, 在杭州召开了社会科与公民教育国际研讨会, 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中小学社会科课程衔接问题。与会学者针对我国中小学社会科分段设计导致的纵向衔接不畅、横向联系不密以及知识重复或脱节现象, 提出对小学到高中社会科进行一体化设计的观点。
二、社会科课程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所谓社会科课程一体化, 就是把社会科领域之中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连接在一起[4] 。作为综合课程, 社会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是在各门学习科目之间建立一种恰当的、有规则的联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在各门学习科目之间建立其必要、合理的联系, 亦是体现了社会科整体功能大于各学习科目功能之和的寓意。由此可见, 社会科课程一体化是优化中小学社会科课程体系和结构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的经验, 课程一体化一般采取下列方式:在一个广泛的学习领域内的一体化;两个或三个学习领域的相互关系;把两门以上的学科融合为某一个单一领域的跨学科学习;以经验或问题为中心的超学科学习。虽然这几种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多种变化, 但他们一般来说代表了一体化的基本途径。[4] 在我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改革中, 我们认为, 可以根据综合社会科课程与分科社会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划分为“分—分”一体化、“综—综”一体化和“分—综”一体化三种一体化策略。
1.“分—分”一体化
“分—分”一体化指的是社会科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科社会科课程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合理的联系。这种课程一体化的形式显然类似于“分科联合型”综合课程, 和赫尔巴特学派的齐勒提出的“学科统合法”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可见, “分—分”一体化策略适用于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
例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教育部设置的初中社会科课程方案有两个, 既有综合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 也有分科社会科课程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选择综合课程。初中生上了历史与社会, 就不再上历史和地理。实际上, 由于综合课程实施的难度很大, 我国只有浙江省、江苏苏州和无锡、辽宁大连、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四川德阳等少数地区参加了综合社会科课程实验, 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选择的都是分科社会科课程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这样, “综合”和“分科”出现了“对立”的局面, 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科课程功能的实际发挥。探其原因, 主要在于课程设计者在推出两套初中社会科课程方案时, 只注重历史与社会之综合, 而未考虑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之关系。如果运用“分—分”一体化策略, 在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之间建立必要的、合理的联系, 或者使之形成“分科联合型”综合课程, 那么,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分科课程的优势, 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社会科应有的综合课程的功能, 从而获得新的课程生命力。
同样, 我国高中阶段设置的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三门学科也属于社会科领域, 但是长期以来, 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堂教学, 基本上都是分科的, 相互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我国新推出的高中课程方案中, 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三门学科被纳入“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 这种跨学科的课程整合理念无疑是一大进步, 但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够清晰、具体, 需要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 我国新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在本质上也属于“分—分”一体化策略。
2.“分—综”一体化
“分—综”一体化指的是社会科领域中分科社会科课程和综合社会科课程之间建立起的必要的、合理的联系。
在这方面, 上海新世纪推出的社会科课程方案成功地运用“分—综”一体化策略, 构建了“合分一体”的课程体系和结构, 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优势互补。在“社会科学”学习领域中, 既设有小学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中学的综合课程社会, 也设有中学的分科课程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在低年级阶段呈现给学生的是简单的社会面貌, 随着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再分学科深入学习, 在一个阶段分科学习之后又进行综合学习, 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整理、融合所学知识。通过在不同阶段中螺旋上升的学习, 促进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综合化与结构化, 从而使学生能以更宽广的视野多维度地认识社会, 建构起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我国教育部设置了两个初中社会科课程方案, 其中, 选择综合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时, 还必须开设分科社会科课程思想品德。那么, 历史与社会同思想品德是什么关系?实际上, 历史与社会同思想品德同属于初中社会科领域, 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只是将这两门课程简单“并列”起来, 较少考虑两者的关联性, 没有设计合理的横向关系,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两门课程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容重复现象。
为了克服历史与社会同思想品德内容重复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验区的学校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其中最常见的对策是由一名教师兼上这两门课。例如, 有的老师提出, 这两门课程最好是由一名教师兼任, 这样, 可以以历史与社会为基础“合并同类项”, 同时将思想品德中的德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材中。由于两者的角度、内容及表述、重点不一样, 同一位教师在执教时, 可以站在综合文科的角度, 将历史与社会同思想品德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 避免重复, 并且使分科与综合实现优势互补。但是, 也有教师对此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 这种对策会带来新问题:对社会科教师的要求无限拔高, 一部分优秀教师能够胜任, 但一般教师是做不到的, 因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文科课程,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 主要是如何适应和实施好新课程的问题;一名教师兼任两门不同的课程, 加重了社会科教师的负担。
我们认为, 要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与社会同思想品德内容重复的问题, 必须应用“分—综”一体化策略, 重新整合两者的关系, 使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横向关系得到优化。
3.“综—综”一体化
“综—综”一体化指的是社会科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综合性学习科目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合理的联系。新世纪教育部推出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在小学低年级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活动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综合课程, 其课程领域比以前更加宽泛, 涵盖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等多个领域, 也体现了“综—综”一体化的策略。
关于社会科课程一体化, 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有一个形象的解说:好比一个管弦乐队 (社会科) 演奏一首曲目 (某个年级或某个学科的教学) , 在某一个时段, 某种乐器 (一门学科, 如历史) 为领奏, 其他乐器 (如经济、地理) 为伴奏;在另一个时段, 某些乐器 (如地理、经济) 或所有乐器同时合奏, 完整再现作曲家的创作主题。演奏效果取决于作曲家的创作 (社会科课程设计) 、各种乐器的曲调 (各门学科的贡献) 、配套音响 (课程设计者和教师的水平、学校条件及教学资源) , 以及音乐家和乐队指挥 (学生、教师、大纲制定者及实施者) 的技巧。[5] 总之, 在社会科领域之中, 既要有综合课程的“合奏”, 又要有分科课程的“独奏”, 这样的课程体系和结构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课程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沈晓敏.社会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71.
[2]Jack Zevin.Social Stud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0:21.
[3]牛学文, 黄忠杰, 骆中成等.“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4.
[4]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30.
课程内容的社会学浅析 篇8
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 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从知识总体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任何违反这一标准的知识都将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因此, 课程内容奠定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 同时又强化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文中, 所选取的大多都是描写伟人或歌颂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文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朱德的扁担》《董存瑞》《黄继光》等。课程内容的本身也始终反映着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新课程计划强调“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 显然, 课程内容与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联系将会更加密切。
二、课程内容带来的教育不均等
教育均等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均等一方面指适龄儿童都能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享有平等地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另一方面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均等。在教育过程中, 课程内容带来的不均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效率。
1. 课程内容的语言编码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认为:出生于不同阶层的学生其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他在对不同阶层的语言类型所作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语言编码:局限语言编码和精制语言编码, 前者为劳工阶层所使用, 后者为中上阶层所使用。局限语言编码的特征是适宜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 而不适合传递精密组织的知识。精制语言编码的特征是有一个较复杂的概念层次系统, 便于分析推理。课程内容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精致语言编码, 这种精致语言编码给出生于劳工阶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平等, 课程内容言语的不均等直接带来了教育的不均等。
2.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直接影响着学生理解课程的程度。出生于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广泛的知识。他们的玩具、食物、身边的环境等, 都有可能在日后的课程内容中出现。而出生于劳工阶层家庭的学生, 他们接触到的只是有限的知识, 或是与课程内容毫无联系的“边缘知识”。以过马路为例, 如果课程内容是教学生认识人行道以及懂得如何过马路,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 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 他们会很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但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 他们对此类知识的内化就会比较缓慢。所以,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直接体现着课程内容与社会不同阶层的“远”与“近”。显然, 课程内容与中上层阶级的生活密切相关, 而与劳工阶级的生活却渐行渐远。这种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均等。
3.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有着间接的联系,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都与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处于我国中上阶层家庭的父母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 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非常认可课程内容所倡导的价值观。他们对子女从小的教育与课程内容有很高的趋同性, 所以中上阶层家庭的子女受父母的影响较大。劳工阶层家庭教育在以上各方面表现的有所欠缺, 他们与课程内容中所提及的主流文化很少有重合之处, 他们对课程内容比较陌生, 甚至有时候还会对课程内容持有否认态度, 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少。另外一种情况是隔代教养, 父母为了维持生计整天忙于工作, 无暇照顾孩子, 孩子由祖父母陪读, 祖父母因年纪老迈, 无力给孩子提供学习帮助。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教育的不均等。
三、课程内容应加入“边缘群体”的文化
根据社会阶层的划分, 我国大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劳工阶层。要从整体上提高全国人口素质, 必须重视加强劳工阶层学生的教育。由于他们从小接触中上阶层文化比较少, 所以他们理解课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因此, 现行的课程内容应该在主导意识形态不变的情况下, 加入更多“边缘群体”的文化, 使更多的学生理解课程、运用知识,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 课程内容应该在传达社会主流文化、筛选未来合适的成员、达到社会控制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教学中的机会均等, 关注“边缘群体”的发展。
摘要:课程内容是社会对未来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 课程内容充分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种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带来了许多教育不均等的现象。课程内容应加入一些“边缘群体”的文化, 使之带来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内容,意识形态,阶层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程龙衣, 魏永莉.语言编码理论能够解释当代中国教育问题吗[J].理论经纬, 2000.
[4]钟晨音, 俞扬.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9.
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篇9
二十世纪初, 社会学从西方国家开始传入中国。社会调查作为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学的传入, 也在中国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社会调查是我们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分析社会而主动地、有意识地认识社会的活动。社会调查课程主要向学生阐述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调查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此类课程。
二、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实践
(一)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教学实践
社会调查课程因其实践性较强, 在课程体系上需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设计出合适的课程模块。通过教学设计, 把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 在社会调查的每个重要环节设计实践和练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规律表现为最初遗忘进展得很快, 然后遗忘速度逐渐放慢。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实践,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由实践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二) 教学模块介绍
1. 根据学生特点分组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出现了反对过多班级人数的教育思路, 西方很多国家致力于缩小班级规模, 将控制人数在15至30人左右。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 考虑到社会调查课程的特点,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一步是要给学生分组, 每组5至8人。分组以学生自愿和教师微调为基础进行。首先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便利自发组织在一起;然后考虑到在实践进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调整各组男女比例, 同时保证每组都有2名认真负责的学生, 从而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进行;最后各组选出各组组长。社会调查的教学模块分为选择调查课题、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等任务。每个教学模块都对应的模块作业, 学生通过小组研讨, 体验完整的社会调查过程,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从而更好的激发学习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 根据以上的教学模块, 各个小组在完成每次模块作业的时候, 都要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作业成果。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 小组成员每人至少需要上台一次。在各组代表上台展示以后, 为了能够发现作业中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需要对作业进行提问和评价。
2. 确定各组社会调查课题
一个好的题目意味着社会调查成功了一半。在社会调查的各项工作中, 调查课题的选择是重要的一步。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选题确定之前, 各组的成员首先在学术刊物上查看相应文献, 然后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好一个调查课题, 接着在组内进行讨论, 最终确定各组的调查课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调查题目供学生参考, 这些题目可以是教师准备的, 也可以是从往届学生中的自选课题中积累的。如果有的组选择了往届学生的调查题目, 在最后撰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可以做对比分析。在各组社会调查题目确定后, 教师要根据经验指导各组确定最终题目。
3.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确定社会调查目的;确定社会调查分析单位;设计初步抽样方案;初步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法;介绍调查人员的分工;社会调查时间安排;经费的使用安排。在以上的内容中, 因为有些内容还没有开始涉及, 比如抽样方案设计, 所以在完成这部分作业的时候, 只是一个初步的调查计划书, 随着调查的进行可能还会存在变动。在这个过程,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概况。
4. 社会调查抽样方案设计
社会调查的方法很多, 有实验研究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在多种调查方法中, 现代社会的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 所以学生的作业考核也是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教学安排上对于其他调查方法仅是简略介绍, 由小组内自学完成。问卷调查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抽样方案设计。由于社会调查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更多学生的调查对象是在校学生。对于在校学生的调查可以通过线下调查和在线调查相互结合的方式完成, 线下调查为主, 在线调查为辅, 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由于受到时间、经费、人力物力的局限, 线下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本市进行。学生通过抽样方案设计的作业, 可以对抽样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5. 问卷的设计和资料的收集整理
抽样方案设计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问卷设计。问卷设计要以变量操作化作为开始, 由小组讨论出变量操作化的结果, 为正式的问卷设计做准备。变量操作化确定之后, 需要把变量操作化的指标转化为具体问题, 同时注意问卷设计的重要环节。各组问卷设计完毕以后, 需要各组之间相互交换试测, 帮助发现问卷中的问题, 小组再根据试测结果修改完善问卷。在进行正式线下调查前, 教师在班内组织模拟调查过程, 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问卷发放后, 及时收回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审核问卷, 去掉无效问卷, 对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录入,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过程中, 针对无统计学和统计软件基础的学生, 只需要学生掌握描述统计的方法即可;对于具备这两类知识基础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知识深度。
6. 撰写调查报告
在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入到调查的最后一个环节, 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整个调查流程的总结, 为了能使调查报告顺利进行, 在以上每个教学任务的进行过程中, 教师需要实时监控完成情况, 及时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
(一) 多种教学法的使用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任务的完成依靠学生分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做中学”, 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任务, 学生主动学习, 查阅资料, 整理知识点, 完成小组作业。小组作业完成后, 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评价, 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最后教师进行相应总结。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
2. 模拟教学法的使用
模拟教学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就某个角色进行模拟训练的教学方式。社会调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要穿插课堂上进行的模拟练习。如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的资料的发放和回收工作中, 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调查者、被调查者等不同的角色, 进行实际模拟练习。通过模拟教学法, 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能够预先估计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为进行实际调查打下了基础,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进行社会调查的重要基础。但是理论知识必须结合相应的调查实践来进行。在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等。比如在资料的统计分析环节, 重点介绍统计软件的使用、统计方法的运用和假设检验等。学生通过对社会调查基本模块的了解, 初步达到独立实施小规模社会调查的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结合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开展调查研究, 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建立合理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作为一种测量方法, 在评价知识掌握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考勤为辅。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需要重新建立评价体系, 多角度考核教学效果。基于社会调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结合教学任务, 增加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可分为三部分:第一, 要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第二, 基于小组任务的完成, 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第三, 学生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 增加成员互评的环节, 防止小组成员搭便车。期末考试成绩、考勤、任务完成情况这三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可设定为:40%;10%;50%。
(四) 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在社会调查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中心向学生转移,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单纯的讲授所占比重较少, 涉及到各个教学任务的环节均采取学生分组的形式完成。学生通过网站、博客等多样化得学习方式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由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接受, 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进而充分地发挥了参与式学习的效果, 学生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第四版)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6.
社会心理学课程 篇10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
课程资源, 这里专指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 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它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 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万松园小学是广东省书香校园, 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读书活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在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发现其与万松园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诸多思想上的共通点。“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兼备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以万松园小学近年采用的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见表1) 。
从表1可知, 无论何种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 其中的较多内容均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祖国河山、中国历史、中华儿女和中华文化等, 构成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上述主题内容正好契合的是近年“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定内容, 例如“中华之魂”“中华节日文化”等。万松园小学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诵读”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精心挑选“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用心设计“经典诵读”的过程, 将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参与者的体验整合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 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又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 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这样的做法, 使“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及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结合的课程资源。
首先,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既丰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 又增强课程的开放生成性, 还使教学充满活力。其次, 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为教学服务。新课程引入“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这一概念, 把课程资源分为“非生命载体”和“生命载体”两种形式。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据此, “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作为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的确, 经典作品能够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是因为它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托的“生命载体”。据此, “经典诵读”活动的亲身参与者 (专家与指导教师) 可作为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确实, 专家与指导教师在参与“经典诵读”的过程中, 其丰富的知识、不凡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意义非同凡响。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因此, 通过合理设计, 总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题, 提炼“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 将两者有机整合后, 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这样, 备课组教师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要求和“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见表2) 。
首先,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高年级成立“经典诵读”小组, 在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为实验班, 选择三个班为对比班。其次, 把“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开发为课程资源, 为学生开辟教材以外的“第二阵地”,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既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又更好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五字诀中提到“集”, 即对每个问题都要搜集材料, 以便精益求精地研究。这与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做法殊途同归。赞可夫说过, 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 那么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可见, 只有使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合理地引进“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内的40分钟才能被充分利用;只有让课程资源进入课外, 才能为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预留更多空间。那么, 如何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内外呢?两个要诀:相互联系, 有效整合。两个理念:“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将“经典诵读”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要广阔的天地, 因此, 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 在“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 有很多可进行品德教育的契机, 可作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延伸。最重要的是, 充分利用“专家和指导教师”这一课程资源, 灵活地把“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变为“品德与社会”课堂。
例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悦动新春》的彩排现场, 指导教师告诉我, 扮演爷爷、奶奶、孙子和孙女的学生找不到感觉, 表演夸张且脸谱化。于是, 我循循善诱:“爷爷、奶奶平时对你们那么好, 你们一定观察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能模仿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吗?”就这样, 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表演得惟妙惟肖。我适时表扬他们, 并叮嘱他们回家问候爷爷、奶奶并为其捶背、送茶。第二天再次彩排时, 学生已找到对爷爷、奶奶尊重、亲近的感觉, 表演越发自然。此后, 我一直鼓励学生尊重和亲近爷爷奶奶, 到家长来观摩表演时, 有的家长高兴地表示:孩子在家越来越孝顺, 这是学校育人的功劳。
又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追寻英雄的足迹》的彩排现场, 由于时间较长, 学生感觉枯燥, 表演状态不佳。于是, 我结合“追寻英雄的足迹”这一主题, 鼓励学生发扬“长征”精神, 寻找鼓舞士气的方法。就这样, 学生纷纷出谋划策 (例如:唱革命歌曲、进行耐力比赛和讲英雄故事等) , 最终找到排练的乐趣, 表演也逐步到位。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彩排, 学生既增长知识, 又磨砺意志, 达到双重的育人效果。
2.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 联系“经典诵读”经验, 激发“头脑风暴”
如果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那么便能为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炎黄子孙的心愿”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环节:“新年到了, 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海外的华侨小朋友, 你会送什么?在赠送过程中, 你会引用哪些经典来向他们介绍这份礼物的寓意?”有的学生引经据典地介绍礼物的深刻寓意, 有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与春节有关的故事。此时, 学生从“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派上用场。又如在教学“独特的中华文化”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越洋视频通话的环节, 让学生向海外的华侨小朋友介绍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于是, 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过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知识 (包括鞠躬礼、拱手礼等礼仪) 都派上用场。就这样, 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弥漫在课堂中。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活跃, 既增强学生运用民俗知识的意识, 又强化学生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 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漫溯、向多方面发散。由于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已吸收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再设计相关的运用环节, 提供相应的平台, 便促成学生的经验分享, 让学生学以致用, 最终使“经典诵读”课程资源成为学生经验的宝库。
(2) 鼓励行为实践, 解放体验空间
只有亲身经历、主动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 落户到学生的心里, 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财富。因此, 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一旦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相结合, 便产生奇妙的作用, 带来强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四君子·中华魂》的同时, 我选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 与五年级的军训相结合, 并以这一主题连续四周进行教学。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中, 学生既深刻感受到“梅”“兰”“菊”“竹”这“四君子”的高风亮节, 又明显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又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时, 我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熟知的“不屈的中国人”的故事, 再让学生将这些人的风骨与“四君子”的特点相结合。在最后的实践环节, 先在校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 再安排五年级学生外出军训, 让学生在连续的军训中真正体验“坚强”的意义。由“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再到具体实践, 三个层次的递进使学生从模糊地感知到实在地领悟道理。由于有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再加上实践的感受, 无论是在情感方面, 还是在价值观方面, 对学生的震撼都直抵内心, 影响深远。“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能把教材中的抽象文字变得生动、活泼, 既使哲理形象化, 又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3) 渗透人文知识, 延伸学习长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之深厚非一时一日之功。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先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之美妙, 再让学生主动开发资源, 必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追寻英雄的足迹”时, 学生接触到大量毛主席的诗词和毛主席的故事。在“经典诵读”活动彩排过程中, 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开国元勋和人民英雄的故事。在教学“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中的“光辉的历程”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收集、欣赏并背诵毛主席诗词, 还进行讲故事 (有关毛主席的故事) 比赛。就这样,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可对其采用延伸性策略, 以一点牵一线, 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3.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效能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后,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素养进一步提高, 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经典阅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明显不同 (见表3和表4) 。
提升新课程的社会理解力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课改 理解力 报纸资讯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48-05
在大众传媒中,报纸以其“能够直接、定期地到达绝大多数人手中”① 的特点在今天的依旧成为各种资讯传播的途径之一。北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007年1月召开启动大会后,新课程成为2007年北京基础教育的一大热点。课程是什么?课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基本话题成为理解本次课改的关键,也是广大公众了解、关注课程改革的难点。一年中,在京不少都市报围绕高中新课程展开大量资讯报道,不仅有助于面向公众推介课改,也让普通人走近课改,以参与、建设、对话的多种方式表达对新课程的多元理解,进而形成着积极、平和、务实的新课程社会氛围。
一、资讯传播的共时性、
阶段性与课程理解的动态延伸
共时性,体现为各大媒体针对高中课改的资讯都会聚集在一个相同的一个时间段上,只要一家报纸有报道,都会迅速成为多家报纸的信息素材,引来一连串的同步反响。这一点在2007年各大报纸对北京课改的跟踪报道中极为突出。诸如课改启动、教师培训、课堂实施、模块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会考改革等方面的动态,不同报纸几乎都在统一时间做出及时反应。阶段性,体现为报纸针对课改的相关报道,都与北京高中课改在不同阶段的工作步骤密切相关,表现出报道的专题性。共时性与阶段性并存是北京高中课改第一年媒体舆论跟进的突出特点。
例如,2007年1月19日北京市召开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大会,在京多家报纸都在第一时间做了及时报道。(见表1)
在这一首次集中报道北京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媒体报道中,突出特点就是力求抓住高中课程的“新”之所在进行披露。特别是针对144个毕业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较为显见的变化向公众做了引介。而对于这些变化所以发生的深层意义的追问和阐述在各家资讯中都是欠缺的。这也反映出在课改起始阶段的关报道多体现为一种事实性传播,起到告知、介绍的作用。因为对于即将开始实行的高中新课程,媒体与广大公众一样,都面临着新的学习。
再如,在2007年11月份前后,正式高中课程第一学段结束、陆续进行模块考试的关键时段。针对模块考试、学分认定等问题的报道自然成为媒体的重点。(见表2)
以模块为单元进行课程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突出变化,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水平、如何应对教学变化的挑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各大报纸都引用来自家长、学生、教师、管理者、专业人员等人员的不同说法,将高中课程第一学段在语、数、外等学科的第一个必修模块的考试与学分认定作为聚焦的“看点”,从内容与难度把握上、测试题目编制上、题目考察意图上以及学生体验上都给予报道,将新课程的变化以及疑问一并抛出。显然,把握好模块教学的难度与内容、认识和体现模块考试作用、合理认定学分等都是新课程持续探索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师包括学生直接遇到的真实疑惑。当报纸将这些课改具体动态不断向公众展示、传递时,也就增进了公众对课改进程的初步感知和进一步关注,当然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解或担忧。
正是有了各大报纸集中跟进高中课改,广大公众可以了解到北京高中课程在2007年不同时段所采取的行动策略,由此对高中课改有了感性认识,接纳着有关信息,形成着自己看法。在报上不断呈现关于高中课改的多种资讯,将课改拉入大众视野里,从陌生到熟知,从无视到关注,从被动到对话,高中新课程实验由此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课改因此有可能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资讯传播的多端性、模糊性与
课程理解的多元复杂
高中新课程之所以“新”,在于整体教育追求体现的时代性、发展性、均衡性与选择性,“学分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学习领域”、“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模块”等诸多新术语、新概念的频繁使用就是具体表现,同时也给各界人员准确理解课程改革带来了难度。为此,北京各都市报纸紧紧跟随课程实验变化的多个视角展开报道、提问和“曝光”,藉此反映课改动向以及公众的看法和疑问,为不同理解与表达提供机会。
众多报道在关注话题、事件上具有的多端性,是指不少资讯都纷纷从各方面的变化中捕捉显现课改动态的“新闻眼”,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的举措、制度、要求,还是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活动、方法;无论是事件描述还是观点阐释,都相继纳入资讯内容,使关于新课程的传播是立体化、多开端的。
各种资讯表达又在内容与取向上存在模糊性。课程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途径,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理解课程不仅是看重外部表面的现象本身,更需要透过现象找寻背后的本质意义。而对于这一点,单靠媒体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缺少教育专业思维的深入挖掘和阐述,也易导致一些报道对问题的解释是含混不清甚至误导。如在一些报道中存在着学分管理与学分制混用、选修课与校本课程边界不清、模块与教材课标的关系割裂、导师制与走班制泛化、模块考试与会考高考密切关联等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理解新课程的混乱。
因此,课改资讯的多端性与模糊性,直接要求受众应具有信息识别与评判耐力,在课改资讯面前逐渐培养起一种甄别、分析和自主的理解力。
根据表3的统计,可以看到,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始的第一个年头,相关报道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是较为广阔的,有来自行政部门的宏观部署,也有区县及学校层面的具体操作;有关于事实的介绍,也有关于可能性问题的预测与提问。可以让人们看到北京课改的全面探索,也不乏对一些问题存在担心。
应该说,课改传播具有的多端性,既有助于公众从多角度认识、了解新课程实验的多个切入点和全面性,展现出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个性化探索;也存在着因资讯传递方式的孤立、割裂而容易造成对课改理解的零散、片面,不利于形成对课改的整体认识。课改传播具有的模糊性,既说明了在课改初期人们必然存在着对课程实验过程的各个方面的不同见解,存在着面对变革难以避免的茫然和陌生,也说明了对课程的理解必然是在对话、开放的平台中不断走向科学的过程。每个人既可以成为吸纳不同声音、形成信息理解的受众,也可以成为发出自己的声音、影响他人话语和意向的力量。这个过程,就是新课程的真实理解过程,也是建设课改良好社会舆论的必经阶段。
三、资讯传播的参与性、差异性与
课程理解的主体建构
在报纸的相关报道中,一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学者以及教育管理者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融入高中课程改革的探索之中,阐述自己对课改的不同认识,表现出各界人员关注新课程的广泛参与性和参与过程的差异性。
例如针对课改与高考的关系这一热点话题,报纸就传递出不同人的不同表达。
——《高中课改:做好与高考衔接了吗?》,是以某学者的声音,阐述高中课改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在高考改革的配套上有“实质”改变。要实质性地在高考改革上跟进,必须事先在总体部署、时间安排、阶段性策略等方面做好计划,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摸索试错,输在操作细节上。
——《课改成败,系于高考改革能否加速》,以评论者的声音,提出这次北京市课改是否成功,高考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高中课改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与高考对接、高考模式如何改革等等是当前必须思考的。
——《课改关键不在“从盒饭到自助餐”》,以社会人士的声音,强调此次课程改革要想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必须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高考,如果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的根本问题不解决,那么课改充其量只能算是“戴着镣铐跳舞”。二是教材质量和教学方式,“自助餐”固然好,但是如果本身可选的“菜”不多,质量也没有多少改进,那么“盒饭”和“自助餐”就没有什么区别。
——《高中有“选修”高考也要“选考”》,以旅美学者的声音,提出针对高中的选修,高考应该“选考”才能与其相对应。建议借鉴美国大学入学学术能力测验的模式,“必考”和“选考”相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上述不同声音,可以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也显示了课程是在继承与创新中逐步深入。当更多的人介入对新课程的关注和讨论时,课程问题就不再仅仅是局限在教育内部的话题,而是关系到所有人理解教育、体验教育的社会性话题。
面对新课程的推进,透过媒体所反映的来自不同人员的声音,也体现出人们在课改第一年所形成的不同理解水平。
以北京V、W两家报纸为例,在有关高中课改的报道中,就包含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学者、官员等多个主体的话语表达,既体现资讯的大众性,也体现出话语权的差异性。(见表4,表5)
从表4、表5看,处于课改话语权优势的是官员,其次是校长,之后是教师、家长、学生、学者等。可见,高中新课程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声音理应成为人们了解课改、把握课改的最强音。同时,校长作为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者,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与自主权,也成为话语的主要体现。教师是直接落实新课程的一线人员,有着最直接的实际感受,当教师的话语不断传递时,其体验、感受是具体真实的,也是充满个人化的。而作为一项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改革,也需要了解和倾听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从表中反映的情形看,学生的话语有所体现,但需要进一步加大学生的话语权,来充分显现课改带给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各种人员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态度和理解看,可谓各不相同差异明显。
例如:学者有认同,也不乏担忧。有学者提出“课改实施是否仓促”的疑问。在某报《“此次课改实施较仓促”》的文中,引用某学者的观点,指出这次课改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课改进行得比较仓促,政策不配套;提升学生主动性方面还有待努力;课改的标准与操作之间还有距离。
又如:校长有信心,也不乏顾虑。针对课改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的问题,有校长认为高考对课改仍然起关键作用,要推进课程改革则经应该尽快推出考试与评价的配套方案,否则就会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很大的负担。高中课改实施模块教学后,对任课老师的要求更高,要求老师要对三年所教课程有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再如:学生有新体验,也难免无奈。学生在课程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兴奋、快乐、新颖、无奈、痛苦等多感受并存。有学生认为“刚刚迈入高一的校园,对新课改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的。听说课改能更加张扬我们的个性,使我们的高中不仅是学、学、学,令我十分兴奋”。也有学生认为“新课改后,将旧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删去了,并把很多的知识点简化了。而在考试中,却又着重去考这些。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很迷茫,不知该讲不该讲。讲吧,大纲没要求,不讲吧,考试又考。这就是新课改的弊端之一。”
从不断发出的不同声音中,更具体地显现出不同人群之间对于课程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显示出社会各界人员因各自经历、经验的不同,也体现出加强课程理解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当更多人、更多视角参与对课程的感知、解释和讨论时,可以丰富社会各界人员的课程理解,看到不同层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对待课程问题的多种看法。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够促进社会各界人员对课程的理解,大家在了解他人课程的同时,也从中看到自己在建构着新的课程理解。因此,报纸的课程传播过程是受众的意义解码、共享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制造着对于课程的意义理解,也在别人的意义制造中继续建构着意义。因此,关于课程的不同声音既是差异,也是资源。
总之,2007年北京高中课改启动引起了都市报纸的高度关注,以多内容、多主题、多人员的资讯报道搭建起公众与新课程对话、互动的一个传播平台,使课程改革不仅是基础教育内部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公众不断获得了课改进程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时,高中课改这一政府行为逐渐成为全社会关心、参与和受益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每个参与的主体——学生、家长、媒体工作者等各方人员与教育工作者一同积淀着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也弥合着社会不同层面对于课程理解上的“知沟”③,从而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在和谐稳妥中推进。
注释
①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②本表是对北京某报全年关于高中新课程报道进行的初步统计。为体现对媒体报道的尊重,在研究中使用的报纸资讯个案分析都隐去其真实名称。文中表4、5的统计制作也是如此。特此说明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副院长,北京高中新课程社会传播与理解项目组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社会心理学课程 篇12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 给予关注, 给学生作现场引领, 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 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 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 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茶农茶王、菜农大户、教育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茶王时, 记录下茶业的现况和茶农对学生的寄语, 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茶王的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 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开发利用农情农俗, 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 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 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 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 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 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经济, 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 教师可以“节”为点, 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 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 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积累运用农谚农语, 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 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 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 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 时,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 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 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 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 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标》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 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 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 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 欣赏自然景观, 培养美好情感
千年古邑安溪, 物华天宝, 人文荟萃, 素有“龙凤名区”美誉。境内名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余处, 如景迹非凡的清水岩, 巧夺天工的清风洞, 气势恢宏的洪恩岩……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 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 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 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座落在蓬莱镇上, 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 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清水岩。清水岩, 依山而建, 面临深壑, 气势磅礴, 巍峨壮观, 山水奇秀, 风景幽雅, 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 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外。现清水岩已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我真为此感到自豪。”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 结合校本课程, 开展一系列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 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 开启矿产资源, 了解资源状况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 地球的未来跟我们息息相关。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我国资源状况,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如官桥美观耐用的石板材、剑斗丰富的煤矿资源……让学生收集资料, 先说一说, 谈一谈, 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亲身感受、体验它们的采集、加工、制作过程, 最后以各种形式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既使为学生对地球的无私和矿产资源的有限深入理解, 又能体验到社会劳动的价值及安全问题, 认识到有限资源应有节制地开采, 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达到学习语文与关心人类发展状况相结合。
3. 引用传说故事, 感悟传说内涵
第十册《月光曲》写到“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本文通过描写《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传说故事, 把贝多芬对穷苦人家的友善与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说”成了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 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安溪茶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乌龙茶传说”, 清水岩“枝枝朝北树”的传说, 清水祖师陈普足广行善事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 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 收集民间传说故事, 再进行整理、编写、交流, 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化组合,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的管理科学。我真佩服佛祖的管理艺术。”这是学生由清水岩传说——“弥勒佛与韦陀”的故事有感而发。
【社会心理学课程】推荐阅读:
社会空间课程08-26
高校课程社会评价05-14
《社会保险》课程09-17
“社会工作法律”课程06-02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06-17
新型社会实践课程08-20
社会实践课程设计09-01
影视与社会课程感悟10-05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学10-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