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2024-09-13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共12篇)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1

摘要: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从基本的概念诠释到培养方法的介绍与模式分析, 在课程体系、操作模块、考核制度和培养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系统化,培养模式,社会体育

1、“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概念诠释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是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按照不同阶段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标准, 结合课程学习知识点的规律和难易程度, 设定不同学期的知识点、课程群, 构建相应的“理论 - 实践”体系, 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 配合社会实践能力提高, 把基础知识、社会实践动手与技能掌握融为一体, 构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链。

2、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培养方法模式简介

按照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在“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培养方法模式基本如下:从课程体系链的初设, 注重单一课程内知识点的“点———线———面”的结合与综合展开应用;到课程之间的操作模块设计, 按照课程的体系结构, 将相近能力培养课程的基础知识打开整理, 将课程的实践环节操作与课程外的实训结合, 将岗位实践与学生的实习结合, 相辅相成;再到建立总体考核制度, 将学生的能力考核多元化转换, 以实践报告等多样的方式代替原有的试卷考试, 请教师、领导监督, 请学生、同行、领导检验;最后完成四个层次的管理, 即:实践过程中的流程管理、考试方法多元化管理、成果监督检验、留存管理。

3、社会体育专业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的系统化培养模式构建思考

3.1、课程体系构建要将社会实践贯穿在课程学习范畴内

课程体系构建是以基础理论知识夯实为前提的, 在现有课程体系中, 将各个理论知识点进行精炼学习、理解、掌握, 同时在整个的理论知识点的培养中强调如何与社会实践结合运用, 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的过程中, 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考虑分析问题, 并能够将社会实践中涉猎到的内容转化为相关的思路带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内, 此为“点”。在基础点的掌握下, 考虑将该体系中的课程与课程进行衔接性培养, 综合考虑知识点的深化构建, 将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 构件课程体系链, 使不同学科的教师针对不同学科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点融会贯通, 结合成为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线”。在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点符合“线”的要求时, 就要求学生在“面”上进行完善与升华, 因为“面”的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点要求的深度与广度更高, 对社会实践能力的水平强调更强, 甚至应该达到可以单独处理相应的社会问题的程度。

所以, 在“点———面”的培养过程中, 要让学生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下, 打破学科的禁锢, 在不同的学科中, 对相同、相似的知识点培养目标进行完善与提高, 在“线———面”的过程中, 注重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升华, 强调社会实践中面临实际问题的解决预处理。如此, 将所有的社会实践贯穿在“点———线———面”的整体教育之中, 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范畴内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水平。

3.2、操作模块要与实践教学体系完美整合

按照培养目标有所侧重的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所需的能力进行模块划分, 每个模块设定一个操作方式流程, 按照操作方式的流程设置“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环节, 形成“一基二压三用四联”实践教学体系。“一基”为在此教学体系中, 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二压”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计划与操作的压力 , 注重学生带着任务完成相应的实践内容, 有计划、有流程、有任务、有结果, 将学生的自身主动性最大潜能的调动与发挥;“三用”将“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所得应用于课程考核、实习就业、课程实践环节评估调整三部分, 在课程、体系等所有的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予以控制和纠偏;“四联”是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岗位见习、学生实习、校外实践周调查四种培养能力的途径相辅相成, 达到递进式、反馈式的时间与空间联系方式。

将操作模块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美结合关键的制衡点在于模块划分的标准设定, 能够按照社会实践能力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培养, 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块进行切实可行的标准划分, 故, 一定要遵循与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的前提, 重视理论知识深化、教育规律和学生实践动手的完整结合, 保证学生所获得的社会实践能力符合培养目标, 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发展。

3.3、考核制度重点操作应按照公平、多样化综合采用

考试公平, 顾名思义, 就是实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上面, 弱化分数的重要性, 彻底实现素质教育。弱化分数, 是不是说分数不重要, 而是在考核的时候, 不再以一张试卷定输赢, 给学生更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避免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时突击学习, 唯分是从。可以以实践动手操作的报告、见习报告等形式代替原有的试卷考核, 使学生在报告的完成中有所思考, 有所领悟, 同时能够结合相应的问题, 提出一定的观点, 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有所思考, 也能够避免了学生的相关的作弊等问题的发生。

考核环节也应该多样化的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依据不同学期不同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已经具备的能力基础等设置低年级时单门课程动手能力考核, 高年级时是综合动手能力考核, 同时难点加大的原则, 使任课教师及相关的领导共同对学生的考核予以监督完成, 同时也可以加大检验力度, 包括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检验、同行专业教师评价检验、领导审核检验等。

3.4、培养管理要完善过程前、中、后的控制体系

在整个的培养管理中,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培养, 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四个层次管理方式是课程与课程的“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流程管理、考核方式管理、成果留存管理、监督机制管理, 基本涵盖了教学培养过程中的前、中、后控制, 能够及时的纠正在培养管理中的偏差, 实现良好的教学。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2

——贠张逸夫小学少队工作单行材料

我们贠张逸夫小学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少先队工作一直受到历届领导的重视。在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我校少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学校先后荣获省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省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渭南市少儿艺术学校、市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少队工作以成为学校管理必不可缺的环节。近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按照团委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与时俱进,发挥少先队的优势,不断加强少先队组织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和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在大自然中体验。积极创建校外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帮助队员在实践中走向成功、实现“我能行”,在体验中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成长,从而使队员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争取领导重视抓好队伍建设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的“面子工程”,明理的校长都会重视它。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事事都得校长出头,亲自参与,是做不到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口勤、手勤经常把工作设想、活动设计拿给领导看,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我还注重培养优秀的少先队干部队伍,抓好榜样,以点带面地实施教育。建立了少先队大队组织机构,明确了大队干部的职责。我校少队工作多次接受上级领导检查都得到很好的评价。这样来,不管是业绩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抓好队伍建设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开学初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大队认真落实中队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中队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规范化队室”工作。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快乐队生活”、“语文知识百科儿童园”、“诵读经典”、“环保与我”“爱心点歌台”等五个栏目,完全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每天早上7:40—8:00中午13:45-14:00播出,中间加插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本学期大队部组建了“青松文学社”,文学社由校园小记者自己编稿,编排校报定期展览。广播站、文学社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鼓号队、小交警、国旗班训练,每学期开学初大队部都会安排专人对鼓号队、小交警、国旗班进行专业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重点抓好班队会、环保小卫士、经典诵读工作,充分发挥大队委、中队委、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我校为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全校广泛推广诵读经典活动。抓好大、中队队角建设也是工作重点。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

4.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开展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切实重视信息交流,努力做好《少年月刊》、《中国少年儿童报》等报刊的订阅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和增长见识。本学年征订队刊1119份。

二、兴趣——活动——提升

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学生的一颗心脏,活起来,动起来,才显示出生命活力,才代表着生长的茁壮。少先队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得到提高。为此,大队部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使队员们通过一次活动,一次体验,在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对理想的憧憬,播撒理想的种子,展示队员的风采。

1、深入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从2009年9月起我校在大队部的组织下在全校掀起了一股经典诵读之风,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

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目前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早上到校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隆重举行庆祝少先队建队60周年活动。为了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以共青团渭南市临渭区委文件为指导,以“红领巾展风采,与祖国共奋进”的活动宗旨为依据,我校深入开展了“寻访新变化”、“畅想新生活”、“铭记好传统”、“争当好队员”、“我与红领巾”等系列活动。2009年10月13日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少先队建队60周年活动。活动分为“唱红色歌曲”、“诵经典诗文”两个篇章。整个活动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节目精彩。小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迎得台下阵阵掌声,受到与会领导和全区少队辅导员的一致好评!今年,建队61周年我们又隆重举行了少先队组织机构改选活动。成立了青松文学社,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周进行校报展示活动。轻松文学社的小社员不仅是学校小记者,还是学校校报、校刊的主要供稿者和编辑。

3、全面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于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我校结合区局文件精神在大队部的组织下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三生”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每天的晨会、晚上的睡前阅读、班队会、及演讲、朗诵、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刻领会“三生”教育的意义,从而自觉地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自强不息、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4扎实开展“三秦雏鹰齐展翅争当四个好少年”系列活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贺信》精神,牢牢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切实履行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党中央的关怀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传达到全体少先队员之中,我校少队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三秦雏鹰齐展翅,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计划。通过开展“四好少年”我知道,“四好少年”我能行,“四好少年”大家评等系列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中队会等渠道进行宣传,并通过开展“四好少年”歌曲大家唱、手抄报、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队员们全面了解总书记贺信提出的“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整个活动被团区委评为全区先进。

5、德育爱为先。少先队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而德育又应以爱为基石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关爱。百年不遇的旱灾,突如其来的地震无不威胁着同胞的生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今年4月的旱灾、地震灾难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少队部的组织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情系玉树奉献爱心”、“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爱”募捐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投进捐款箱,共捐出爱心款17528.02元。所捐爱心款于4月16日通过区教育局汇入捐款账户。此外,我校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倡导以尊重教育为主线展开工作。围绕尊重教育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开学初,围绕礼仪教育进行了主题队会。教师节,要求全体队员为老师送上感恩贺卡。国庆节前期学校组织所有的中队长到学校周边进行义务劳动,并要求各中队长在班级以身作则组织一次中队社区义务劳动活动。11月中旬,以家长会为平台,在家长及媒体中广泛宣传尊重教育。提倡家长及广大师生尊重教育从心开始从我做起。本月底我们将以尊重教育为主题召开一次全校范围的演讲比赛。

6、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我校每学期都会定期开展法制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各类疏散演练。11月19日,我们特地聘请区消防支队的杨工程师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指挥了我校的疏散演练。

7、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为了激发我校全体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让我校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的“六一”节,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各中队开展了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同时,我们在六一当天还举行了接收新队员活动,虽然当时天公不作美活动伴随着纷纷大雨一起进行,但是与会领导和参加活动的师生却精神抖擞。

8、有主题、有创意的中队会。中队会是辅导员教育队员的主渠道。开展中队活动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上学期我们规范了中队会的活动流程,有主

持人、有检查、有记录,要出队旗、唱队歌、敬队礼,让队员们时刻接受少先队精神的洗礼。

9、不断完善大队阵地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校园。2009年9月开学初,完善了少队组织机构,制订了红领巾广播站管理制度,配备了新的播音员。9月中旬成立了学校国旗班,并修改了国旗下宣誓词。10月组建了校园小交警。11月组建了学校鼓号队。2010年3月规范了班队会流程。同时,营造一个和谐、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是我一直努力地方向。上学期自开展诵读经典工作来,我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了奖惩措施,早上的校园到处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今年三月为了更好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更换并增添了校园标语牌,小草、水龙头„„都有了生命,校园处处可见温馨的提示。“法制宣传栏”、“科普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向学生宣传着热爱祖国、健康成长的积极思想。

10、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做好协助工作。

总之,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实践,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带给我深刻的启示:少先队工作只有围绕学校的中心,联系本校实际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与中队辅导员密切合作;只有得到校委会的大力支持才有推动力;只有以活动为龙头,牵动德育灵魂工程的实施,才能推进工作稳步发展。同时,我也明白少先队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高,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欠缺,少先队教育活动阵地缺乏,以后工作中,我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力度,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力度,推动我校德育系统教育工程,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再添光彩。

孙 斌 斌

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 篇3

关键词:学习;反思;体会;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83-01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更新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通过理论的学习,更进一步理解学校的功能,教师的职能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观课议课,真正的领略到什么才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观摩教学,真正的领略到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如何进行试验探究性学习。结合培训中的专题内容,姑且就下面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反思与体会。

一、个人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思想得到了洗礼

在学习和培训中,每位授课专家都从自己研究的视野和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学科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他们在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畅谈我国语文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和小学语文教育各家之长。由此,我认识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使我个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得到了很好的更新和洗礼,并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明确的实践方向。

培训中,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孔凡哲教授题为《中小学有效教研与有效培训》的讲座,使我深深领略到他的个人魅力和教学风格。孔教授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设置情景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妙趣横生。他在课堂上恰当的设置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对中小学生管用,就是对我们成年人培训也一样管用。细细回味,孔教授就是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挖掘的更深。我们知道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很困难的,而孔教授在课堂上恰当的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很容易发现问题,学生心中有了疑问,就想找到答案,而接下来的上课内容中就有答案,这样学生就会瞪大眼睛听下面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二、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第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普通话有利于我们走出去,减少与别人沟通的障碍,应该大力使用和推广普通话。要顺利达到这些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加强认读,逐步提高

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读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来抓。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以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对于较难读的句子,教师可示范甚至领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学习的经验,切实过好认读这一关,从一字一字地读到以词或以词组、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

2、立足教材,涉猎课外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应有的学习积累适当的选择,如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应选择朗诵一些童谣、儿歌等,在读的过程当中,应根据作品韵律打着节奏去读,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三、四年级的孩子应侧重于朗读一些散文诗、抒情诗等。当然老师在选择时应轻篇幅重寓意,激发他们的情趣,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则可收集一些优秀古诗词、外国优秀儿童作品等进行阅读,让他们的思维飞向世界,纵横古今。我们知道,孩子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性相近,习相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适当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孩子们,并和他们一起朗读,一起感悟,培养他们的语感,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孩子们在文化的熏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完善自我

终身学习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应该涵盖各个领域的科技与创新成果的学习和了解,尤其是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于语文教师恰当反思自我,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更清晰的把握自身的局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这些对于维护语文教师的效能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次培训中,在和全省骨干教师的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见识,增长了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培训,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培训期间,经过专家老师的指导解决了我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在与其他教师交流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听了多位名师的教学示范课,他们灵活的教法,深厚的知识功底,把学生引入到胜景,把课堂引入到新境的高超水平都非常值得我学习。从这一过程中我接受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一定会在我今后的教学发展中,起到持续的指导作用。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4

一、“社会实践阅读”课程中学习任务单的功能

“社会实践阅读”是一门体验性课程,主要结合学生兴趣或社会热点,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课题,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意识,运用科学性的方法,自主参观、考察、调查社会某部门、某社区或某现象,并通过关注社会态势、调查社会问题,体验社会生活,形成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判断,从而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阅读”课程的探究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整个世界的完整图景,其中涉及的知识是没有学科界限的,这就给教师的指导带来了困难,很多教师在教学之初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推进该课程的落实。学习任务单是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问题,意在使学生按照科学的步骤解决问题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学习任务单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文本形式的支架,它表明了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社会实践阅读”课程学习任务单的实践研究

在“社会实践阅读”课的课堂上,学习任务单的使用能够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几年,“社会实践阅读”课程的许多学生课题都能够聚焦社会热点,尤其是“地铁交通的便捷性”“预备年级学生在家说上海话现状调查”“家庭对废物再利用的研究调查”“校园附近的交通隐患问题”“社区内果树果实被乱摘现象的调查”等课题,都体现了社会实践阅读的社会性,有利于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来实施“社会实践阅读”课程应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转变观念,注重学生需求。

“社会实践阅读”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把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的关注点真正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没有设计出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导致了学生的研究与学习比较粗浅;或是教师教的意识较为“顽固”,在学生反应慢的时候,在教学任务重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以“灌”代“悟”,使学生放弃了独立思考。可见,要让学习任务单成为“社会实践阅读”课程教学的常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

第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方法指导。

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可能一致,“一刀切”式的教学无法满足每个学生追求成功的需求。因此,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设计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好的学习任务单应如一级级台阶,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必要的帮助,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渐培养学生理解应用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三、“社会实践阅读”课程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示例

在“社会实践阅读”课程中,虽然学生即兴的思考和探索也可能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一些基本的科学步骤却能够保证学生完成研究,而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恰当使用学习单也能帮助学生把研究和思考推向深入。我们针对“社会实践阅读”课型的不同、活动内容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设计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单。通过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份“自助式”学习支架。

首先,确定课题阶段的学习任务单。课题研究是“社会实践阅读”的学习形式,课题研究的流程一般是:确定课题→制订课题计划和设计课题方案→课题实施→课题展示和交流。确定课题是其中的首要环节,但由于学生未养成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又受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因而这一环节的实施往往会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应的学习任务单来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自然现象、关心社会生活的习惯,以及在各种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开展研究,如表1所示。

其次,课题计划和启动阶段的学习任务单。课题确定下来之后,就进入了课题计划和启动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帮助学生制订课题计划和设计课题方案,以明确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主要方法,并建立课题小组,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其合作学习,如表2所示。

第三,课题实施阶段的学习任务单。课题的初步计划制订后,学生便要循此对课题展开深入研究。课题研究的手段有思考、讨论、资料查询、实地调查、体验活动等,并各有分工,各有研究内容,这样才能保障课题研究不流于表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得以持久保持。但是,六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社会实践阅读”课程,学生们没有相应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单来指导学生运用查资料、调查、实验、讨论、访问、体验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来开展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单的帮助,就能较快掌握调查的步骤,并学会记录。

最后,课题展示和交流阶段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新东西,需要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组织精彩的课题展示,是学生饶有兴趣的一个环节。展示是为了交流的需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供其他人去欣赏、评价和讨论,是深化认识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通过学习任务单的运用,来教会学生如何介绍自己的研究,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与他人就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如何汲取他人的意见,如表3所示。

青春在实践中收获 在学习中成长 篇5

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2011-03-18 10:43:47作者:宋彬彬来源: 安徽教育网

“新学期,跟得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吗?寒假的复习计划完成了吗?”2月27日,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的上午,安庆师范学院“汇爱”服务队的队员鲍剑秋和范贵芬很早就来到15岁的脑瘫孩子李声根的家中,一如既往地为他辅导功课、进行身体康复锻炼等。这是队员们自2009年10月份以来,第51次来到小声根的家中进行志愿服务,像他们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服务队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一年来,文学院学子通过学习、实践等各种活动,积极服务社会,砥砺品格,在校园生活中创先争优。

积极开展切实有益的实践活动 在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安庆师范学院,有这样一批学生,不管冬夏雨雪,每个周日的早晨7点45,他们准时集合,乘1路车出发,再按小组分别走进各个家庭,下午5点左右再集合乘1路车回校继续学习。与安庆市几个脑瘫患儿家庭建立帮扶联系之后,陪孩子们看电视、教他们唱歌和写字、帮他们进行发声练习和肢体的锻炼。他们的名字叫“汇爱”,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大学生。目前,已有近百余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2010年10月,文学院将这支“汇爱”服务队确定为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党员示范岗”。

“党员示范岗位的确立,对我们进行服务活动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样能够为给脑瘫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作为“汇爱”的最先发起人之一,郑杰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说。

如今的“汇爱”已经有了五个长期关注的家庭,加上近期联系上的一共有十个家庭。由三个志愿者成立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家庭。

家住关岳庙街的李声根就是其中一个接受帮助的孩子。李声根的父母身体不好,完全靠卖菜来维持生计。在队员们认识他之前,他每天就一个人呆在家里。“汇爱”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以后,15岁的声根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当时我看到声根写出歪歪扭扭的名字时,特别高兴。”组长范贵芬说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对于“汇爱”来说,声根一点点的进步,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喜悦,还增添了大家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希望。

“我们不想让他失望。”为了实现小声根求学的愿望,队员们到十里中心小学跑了好几趟,甚至还把安庆电视台的记者拉过去助阵,终于得到了校方的认可。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校长有所顾虑:上学放学如何接送,平时该怎么照顾,还有安排在哪个班呢?

汇爱、声根的父亲在与校长进行了多次的协商之后,最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校方承诺书本免费、声根父亲负责接送。15岁的小声根终于圆了上学梦。

“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给了她希望和动力,她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了。”2010年12月8日晚,在文学院主办的“爱心助残—情暖人间”的公益晚会上,患者娜娜的父亲感慨万千。

展望未来,“汇爱”很坚强,但也有些许无奈。他们在签订的《志愿服务协议书》中承诺:“所有的费用均自己平摊,绝不收脑瘫患儿家庭的任何钱物!绝不再给这些家庭雪上加霜!送去的只能是温暖!”但作为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我们只能说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平时的车费和为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这些问题。上次我们‘汇爱’参加学校的销售精英大赛获得了八百元的奖金,全都用在这上面了。”郑杰说。

再看看小声根的家,自声根上学以后,父亲每天要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六次接送声根,根本没时间顾及卖菜,生活也越发艰难。

善于奉献,勇于创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让青春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璀璨的光芒,让人生在青春的历程中不断成长。汇爱,这只是文学院学生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一个缩影。

自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文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其中。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校文明单位创建、顶岗支教、义务支教、大学生修身工程等各类活动中。

2010年7月,以院团总支书记邹斌老师带队的文学院大学生义务支教队在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开展了为期8天的义务支教活动,该活动受到了新华网、中国网、中青网、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团队”。支教队员、学生预备党员王昭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记得在村里走访的过程中,大学生村官黄爱信书记能够准确地说出每家每户的出门务工人数和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这让我很佩服,基层确实很能锻炼人。”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6

首先,在政治学习中参与社会实践,是落实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政治课程要求的客观需要:新课程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即明确规定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这项要求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应该是一种形式主义,必须引起我们高中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也决定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些要求,从内部任务和外在要求两个方面明确了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其次,在政治学习中参与社会实践,是活学活用政治理论的重要途径。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作为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很多同学者认为有些概念晦涩难懂,原理深奥难解,观点捉摸不透。不仅难学、难记、难解,而且也显得空洞乏力,学习兴趣自然无法提起。然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我们通过参与各类政治类社会实践活动,把政治理论、政治观点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无形中我们感受到政治知识可信、可用,也就更容易达到活学活用政治理论的目的。最后,在政治学习中参与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要求在政治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当今时代,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应该是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完整体系。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觉悟水平,彻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学习观念,自觉构建起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学习观。

二、在政治学习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做法

首先,要通过开展“知识验证型”实践活动,巩固所学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政治学习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如果像过去应试教育那样地学习政治,我们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就会相对单一、相对浅薄,我们就只能从字面和语言中去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可能会产生政治理论知识空洞、虚幻的感觉,学习效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其他理论知识能否让我们接受并内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关键是要走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我们自己亲历亲为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检验书本知识,深刻感受到理论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牢固树立对政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其次,要通过开展“趣味体验型”实践活动,强化政治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要想轻松地学好一门课程知识,必须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过去,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学政治教学成为纯理论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理解的要掌握,不理解的也要接受,我们学生也就成了记忆概念、背诵原理的“机器”。虽然很多政治教师一直在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也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效果,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可能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导致培养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探索往往是半途而废,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真正培养起来。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为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作为高中学生,我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不失为最好的选择。具体来讲,“趣味体验型”实践活动有两种常见的做法:(1)以时政热点为载体进行讨论、辩论活动。在老师的主导下,我们学生以时政热点为载体,进行积极的讨论(或辩论),以此将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联系起来,我们学生也可以在各抒己见、相互争鸣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时政热点;(2)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可见、可闻、可感,更加亲切,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再次,要通过开展“实际操作型”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们作为中学生,具有所有年青人好动、敢想、敢干的特征,有着强烈的实际操作欲望,只有看到实践效果,我们才能真正的心服、口服,这就彰显了“实际操作型”实践活动的意义。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型”实践活动,可进一步培养我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辩能力。“实际操作型”实践活动是真正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的实践活动,是所有实践活动的归宿点。我想,作为中学生,我们可通过社会公益劳动、学农学工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以及各种模拟活动,使我们在身临其境、亲自参与中得到意志锻炼、毅力培养,从而使我们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7

时至今日, 当翻开2015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扉页, 读到孙老师所写的这一篇《老师,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课程》时, 我给了自己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

能否成就课程, 成就什么样的课程, 在于你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 你的心里占据的又是什么。

一、谋划, 不再是单兵作战

之前的每一次课程, 好像是我把什么都谋划好了, 包括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 然后正襟危坐, 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 我们要走在怎样一条叫作“做课程”的路上。现在回过头来想, 这样的操作与我们曾经“满堂灌”的课堂又有何区别。 学生们带着懵懂的眼神听我细说一切, 而事实上我所提供的看似完整的套餐系列究竟合不合他们的胃口, 我是全然没有考虑和预想的。

眼看三月将近, 春光乍泄, 世外一片姣好。 这样的日子, 该是萌生某种意念的时候。总觉得守着这样的日子就不该每天只是拿起书本而后又放下书本而已。 于是,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与学生们聊起了春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细雨开始沾湿衣襟的早春, 我们共同爱上了这位近乎让所有人都能为之驻足的春的使者———柳。

当我将这个富含万种柔情的字袅娜地写于黑板上的时候, 我第一次从学生们的眼底看到了一种叫作异彩的东西。我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这个字的背后该有多少值得我们期盼的故事, 该有多少能让我们惊异的美丽。“柳文化”课程的落地是一拍即合, 是众望所归, 是合乎时节, 契合喜好的。

三月, 开启这样的课程之旅, 想想会觉得是美事一件。 试问, 世上还有什么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研究更富乐趣的事呢? 当日, 我们挪用了语文课堂的时间, 将对课程的构想顺着最初的喜好尽情地绵延开来。因为我知道, 很多时候, 时机真的有多重要。一旦激情冷却, 一旦想法褪色, 想要重新拾取最初的惊喜一定很难。

还是这个空气里弥漫着悠悠花香的上午, 我们在陈设延续了不知有几个年头的教室里讨论着课程的构建。四人小组合作依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也就在这样的群策群力之下, 组长们记下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研究柳, 吟诵柳, 绘画柳, 歌唱柳, 吹奏柳, 栽种柳……或许, 最终回到的依然是我们之前怎么做课程的模式之上, 但, 不同的是, 学生们在第一时间成为课程的主人。 他们的雀跃, 他们的热情, 他们的投入, 都告诉我 “课程”是什么。 课程就是与学生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 贡献所有的智慧, 构建学习的宝库, 展开多样的研究。 乐趣在其中, 主动在其中, 追求在其中, 情味在其中。

在这个春寒料峭, 花儿渐放的初春, 我们看到了一缕最温暖的光。 它同样属于课堂, 属于学习, 属于生命旅程中最难忘的一段。

二、实践, 早已是风生水起

得益于李希贵老师所著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 虽然我无能力在同一时间段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超市, 但在实施同一个课程的过程中, 我取用了“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也应成为教育的目标”这一理念。 围绕“柳文化”这一主题, 我们设置了涉及各个学科的丰富多样的实践点, 每个同学的参与项目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申报, 然后与爱好相同的同伴结成同盟, 展开对同一个领域的学习研究。此举一出, 热情空前高涨, 喜欢放声高歌的选择了“唱柳之歌”“吹柳之曲”; 喜欢摄影的则三两结伴约好了该去哪里寻觅柳树的芳踪;喜欢动手实践的则开始研究柳条的栽种技术。当然, 也有很多的浪漫女孩、诗意男孩开始谋划一场盛况空前的“咏柳诗文诵读比赛”。

时间是规定好的, 就在我们预定的时间之内, 学生们走在了多途径的学习之路上。 公园里有他们驻足观赏的身影, 电脑旁有他们冥思搜寻的模样, 小河旁有他们席地描摹的样子……他们告诉我, 美术课代表已经联系了美术老师教他们柳树的基本画法, 音乐课代表则将需要歌唱与吹奏的与柳相关的曲子提供给了音乐老师, 没有曲谱的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音乐老师的及时帮助。而语文课代表则和我说, 需要我帮他们改一下诗文诵读的稿子。点开属于我们的群空间, 一时近乎惊呆。这是孩子们编撰而成的诗文诵读原稿吗?不是一首, 不是一篇, 而是多样的整合, 有引言, 有诗文, 有连接语, 洋洋洒洒, 完整而丰富。诗文诵读比赛是全班参与的一个活动项目, 十一个小组提供的稿子都堪称是精心之作。第九小组的组长小宋告诉我, 他们光手写的稿子就有多份, 她拿给我看了其中的一份, 尽是修改的痕迹。第一小组的组长小蔡告诉我, 他们的稿子需要我重改, 因为他们将领诵的人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组员也对内容进行了修改。我当然乐意为之, 因为在第一次为他们当下手的时候, 我就已经对这一组刮目相看, 因为在他们的稿子上, 组长已经根据组员的能力与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角色分配, 一切都干得那样井然有序。

欣慰之感无以言表, 第一次, 我的学生在同一个课程的引领下表现得如此积极, 参与得那么主动。 而事实上, 在这样的课程实践之中, 我倒是轻松了很多, 解放了很多。

抱团学习, 充分信任, 尊重个性, 会有奇迹发生。

三、让位, 就这样彼此促进

读薛瑞萍老师的书, 总是深深地沉醉其中, 她与她的学生们就在日常的语文课上, 肆无忌惮地听名曲, 压缩语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我也看到另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表达:“我要做的, 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学完语文课本上的东西, 然后带着孩子们做我们想做的事。 ”

每每读到这样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话语, 心中总是一片敞亮。 因为知道了我曾经有过的想法不是荒诞无依的, 不是心血来潮的, 而是基于一种真实的, 日积月累的思考。 只要做了语文教师多年, 相信你与我一样会渐生这样的想法: 苦守着一本课本, 咬文嚼字一整个学期, 到头来, 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给了学生什么, 让学生得到了什么。 诚然, 这样的叙述并非是对课本的藐视, 而恰恰是基于对语文教学更为广博的思考。正是有了对语文更多的钟情和感悟, 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提出了拿更多的内容填充语文课堂的想法。 因为, 我们都爱语文, 我们都想带给学生课本之外更多的也叫语文的东西。

在日常教学中, 属于我们的教学时间总是那么有限, 往往有顾此失彼之感。这也应该是很多教师抱怨有想法无法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缘由。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借用课程, 取其语文之味, 有系统、有步骤地让它适时地接近课堂, 充实课堂, 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补充阅读实践活动内容呢?

当然, 与学生的约定就是:课内必须掌握的一定要牢固掌握, 比如字词, 比如优秀段落, 比如对于某些章法的感悟与及时运用等。 而身为师者, 更是将备课的模式调整为习惯式的单备一课, 改为备单元课。 哪篇需精讲, 哪篇可略读;哪里需细研, 哪里可粗疏。这样的调整带给我们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于是, 我们的课堂除了文本内容之外, 有了更为鲜活的课程内容的及时填补。 而本学期, 我们就将“柳文化”课程的相关阅读内容移进了课堂, 我们赏名家之文, 我们诵名家之诗, 我们还观名家之画, 我们更尝试依据自己的观察自主进行诗歌的创编活动……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实施一定是科学的, 是能带给学生根本性改变的。 但有一点我们已经看到, 在这样的删与增之间, 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期待, 更有活力, 更有特色了。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进行他们喜爱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 在对规定的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学生就会全力以赴。因为他们想以上佳的表现为自己赢得这样的快乐学习的机会。而谁都无法否认, 及时填补进的课本之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它们带给学生的那种思维上的灵动, 行动上的积极是昭然若揭的。

稍作谦让, 彼此促进, 我们在文本与“课程”之间找到了语文学习更大的乐趣。 让“课程”小心翼翼地走进课堂, 这样的实践我们已经悄然开启。

四、行动, 让我们心手相牵

三月, 其实只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季节而已。 行走三月, 我们与柳相伴, 而对柳的钟爱与描摹又岂止仅仅停留在三月呢? 这样一路走来, 我们将三月看作是亲近柳的开始, 也看作是走进自然的开始, 更看作是第一次师生真正拉近距离的开始。

什么是“课程”? 我这样说:做起来就是课程。 我们不必拘泥太多, 也不必思虑太多。这样的行动研究与创新实践, 没有对与错, 只有想不想, 只有敢不敢。我们是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 我们没有能力谈太多与之相关的理论之道, 时间不允许, 能力不允许。 我们能做的就是有点想法, 及时行动。

当你与学生谈论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当你与学生一起商讨某一板块如何策划才会更好的时候;当你用心倾听学生们奇思妙想的时候, 我们的教学已经走出了陈旧, 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出了隔阂。这样的校园, 这样的课堂, 这样的师生关系, 难道不是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吗?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8

1 学习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学习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早,从2011年起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已经由纯粹的理论概念阶段发展到具体的实际应用阶段,涌现出很多已经处于实用阶段的学习分析系统[2,3,4,5]。与国外相比,国内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探索和分析阶段,或者是在理论和概念上的拓展,对于具体的学习分析工具和系统的实际应用的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学习分析系统软硬件开发上的落后,自主研发的学习分析工具和应用程序凤毛麟角[6]。

2 自主研发系统--果仁学习分析系统

果仁学习分析系统是果仁大数据平台(www.guorn.com)在学习分析领域的应用,利用通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教育数据进行多维分析。

2.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的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文献分析,研究国外最新的学习分析系统的特点和进展[7]。二是通过与相关课程的师生以及校学习管理系统管理员的交流,来获取用户需求。最后得到具体功能如下:易用性、有效性、易于集成、可扩展性、重用性、实时性。

2.2 系统架构

该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6个模块组成:数据服务、数据仓库、元数据、查询引擎、分析引擎以及可视化引擎。

数据服务模块需要处理从不同数据源获得的各类数据。数据仓库的设计主要是要考虑到分析引擎的需要,将数据分析的需求作为首要考虑。数据仓库里各类数据表的描述信息由元数据模块管理。查询引擎是很多传统ROLAP BI系统的核心技术所在。分析引擎由查询引擎获得查询语句,然后根据查询语句从数据仓库取出相关的数据表并进行合并、关联、筛选、聚合、分组等各种数据操作。果仁分析引擎采用了内存中分析(In-Memory Analysis)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析引擎的计算效率。可视化引擎对分析引擎输出的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现。

2.3 实证分析

选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作为样本,从学生,教师,课程负责人及院校管理者等多种用户视角分析各类学习因素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探讨改善课程教学的可能方案。实验数据包括:2012-2014年电子学院新生个人信息;2003-2015年选修该课程学生的课程成绩;2003-2015年选修该课程学生的班级专业等个人信息。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对其基本情况的分析是必要的。通过学生个人信息表中的生源信息,果仁分析系统自动与地理维度相关联,得到学生各种信息在地理维度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展示了学生数量在各个省份上的分布。可以看出浙江生源占了很大比例。

对于一个学院的新生使用果仁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与常见的Microsoft Excel相比,其优势还不是太明显,但是如果是对一个学校、一个省甚至于整个国家的学生进行分析的话,其优势就会更加明显。以上这些分析如果使用Microsoft Excel,即使是对于一个熟练的操作人员,得到相同的结果也需要花费数小时,使用果仁学习分析系统,一个初学者就能在几分钟内获得的上述结果。

2)课程多维分析

果仁学习分析系统可以将有联系的数据集自动关联起来进行多维分析。比如,对于样本课程,可以从学生、班级、专业、学院和时间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将学生的班级专业的信息和学生课程成绩相关联,就可以获得班级或者专业在样本课程的平均分。图3显示的是不同专业在2003年-2015年间样本课程的平均分。同样也可以得到不同班级的平均分。

我们还可以结合多个角度同时对课程进行分析,如图4蓝色曲线,显示的是从2003--2015学年的课程平均分: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是整个曲线呈现出锯齿状,一个学期分数高,下一个学期分数低。原因何在?我们可以对比每个学期选修的学生人数。从图4中可以看到,分数低的那个学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也很少,经常只有个位数,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学年的第一学期选修该课程,在第二学期选修的学生是重修的,因此成绩一般较差。

篇幅所限其他实证分析功能不一一展现。

3 结束语

综上表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很容易地掌握果仁学习系统的分析过程和方法,迅速获得其感兴趣的分析结果,可视化的分析结果更加友好直观、易于理解并且从中发现奇异值。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完善果仁学习分析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效率,不断改善其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Donald M.Norris.Seven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First Generation Learning Analytics[EB/OL].[2011-12-06].http://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first-generation-learning-analytics.

[2]Aaron Zeckoski.Learning Analytics Initiative[EB/OL].[2015-03-26].https://confluence.sakaiproject.org/display/LAI/Learn-ing+Analytics+Initiative.

[3]Tanya Roscorla.How Analytics Can Help Colleges GraduateMore Students[EB/OL].[2015-03-26].http://www.centerdigi-taled.com/news/How-Analytics-Can-Help-Colleges-Graduate-More-Students.html.

[4]Jim Greenberg.Learning Analytics Task Group[EB/OL].[2014-02-14].http://wiki.sln.suny.edu/display/FACT/Learning+Analytics+Task+Group.

[5]Anya Kamenetz.Big Data Comes To College[EB/OL].[2014-07-04].http://www.npr.org/blogs/ed/2014/07/04/327745863/big-data-comes-to-college.

[6]李青,王涛.学习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2(8):129-133.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自主学习,引导层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 为配合高职教育关于“培养21世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一线科技实用型人才”的最新理念, 在Flash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我们的课程目标已经更改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 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从以前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从以前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考试成绩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创新发展能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使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自主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1 如何在Flash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 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熏染震撼学生的心灵, 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 发展他们的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够引起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培养并保持兴趣的持久是很重要的。 (1) 以游戏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证明,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Flash,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情趣盎然。 (2) 以多种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 有了学习的成就感, 就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会成为一种外在行为目标的诱因,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愿被老师肯定的愿望, 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激励的手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让学生大胆实践, 体验成功。 (3) 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有直接关系, 学生通常喜欢哪位老师也往往会喜欢这门课, 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何等重要。所以, 教师应真诚对待学生, 坦白的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在学生的面前笑口常开, 与学生平等相处, 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 学生在融洽、默契、和谐的心理环境中能够轻松、愉快、大胆自然的和教师接近、交流, 使学生更乐于学习、乐于想象、乐于创造。

2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提倡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 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例如如何分析问题, 可采取哪些措施) , 再让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自主获取信息, 解决问题,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飞舞的蝴蝶”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2.1 导入

首先给学生播放一个Flash动画, 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同时让学生通过时间轴看到, 这是利用引导层动画的方法制作的。在Flash动画里, 如果我们要制作运动的物体, 利用逐帧制作的方法很麻烦。而Flash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制作补间动画 (补间就是补足区间) 。那么如何制作一个补间动画呢?我们可以先简单的向学生介绍课本中的补间动画, 再让学生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

2.2 新课内容

我们只需要制作开头的第一帧和结尾的最后一帧, 所有的中间帧的变化交由补间命令来完成。Flash会自动计算该对象的所有补足区间位置, 从而制作出平滑的动作动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补间动画制作蝴蝶飞舞的过程。

(1) 蝴蝶直线飞舞:先导入一张花丛的图片作为背景。再插入一个电影元件, 导入一张蝴蝶的gif图片。返回舞台, 在第一帧, 将库中的蝴蝶电影元件拖入到舞台的一侧。在动画最后一帧插入关键帧, 将舞台上的蝴蝶拖到舞台的另一侧。最后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在实际生活中蝴蝶飞舞不是直线运动而是一个曲线运动。那如何让蝴蝶进行曲线运动呢?可以先介绍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然后得出结论:我们只需要添加引导层, 然后让第一帧和最后一帧吸附在引导线上就可以了。

(2) 蝴蝶沿导引线飞舞:先添加运动引导层, 绘制引导线。然后把第一帧的蝴蝶移动到引导线一端, 把最后一帧的蝴蝶移动到引导线另一端。

2.3 课堂总结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练习并思考。通过设问和有趣的动画激发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兴趣, 然后带着问题观看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寻找解决途径。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动作补间及引导层的涵义, 并把操作技能落实。

3 结语

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 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让人目不暇接, 新的软件也层出不穷, 学生只有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才能不断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所以, 课堂教学是为课外的自主学习以至终身学习打基础的。课外的自主学习更为重要, 那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 是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获取。因此, 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同时多去上网搜索资料。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 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主动参与、增强自信心、自主合作、创新思考等几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基础差异比较大,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有的学生需要的时间比较久, 所以在内容安排上如何能体现层次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另外, 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真正形成, 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设计更适合自主学习的课程内容, 如何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怎样提高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将自主学习真正的落到实处,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高菊.浅析Flash动画短片的创作流程[J].科技资讯, 2009 (33) :184~185.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10

一、服务学习内涵及行为模式

1. 服务学习的内涵

服务学习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成熟于1993年“国家和社区公益服务信托法案”实施之后。国家与社区服务协会将服务学习定义为:一种教与学的方法, 将课程学习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联系起来。学校与社区合作, 将课程与服务相结合,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 学习专业知识、技能,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2. 服务学习的行为模式

随着服务学习的开展, 参与者的价值取向与实践途径产生不同的侧重, 服务学习形成了三种行为模式:一是作为大学教学改革途径的服务学习, 二是作为“公民参与”的服务学习, 三是作为“社会正义活动”的服务学习。本文主要涉及第一种行为模式。

3. 服务学习的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起源于美国, 目前流行于美国的大中小学, 学生在参与服务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为社区、企业提供了服务, 同时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服务学习课程设计流程见图1。

二、客房管理课程的前期准备

1. 根据学校和社区需要选择课程

学校的所有课程都适合用服务学习理念来开发, 但是全面开设服务学习课程还是有诸多制约因素, 要根据社区 (企业) 需要、课程教学资源等综合考虑。客房管理这门课程实践性要求比较高, 而且校内实训室难以模拟真正的酒店环境, 而酒店员工不仅流动率高, 客房更是顾客最关注酒店的地方之一, 因此选择客房管理这门课程组织服务学习。

2. 寻找社区伙伴

以学校所在社区高星级酒店作为伙伴, 企业服务项目要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同时企业又愿意接收学生参加服务。

3. 对学生做好宣传工作

服务学习课程不是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而是提供一种服务, 个人不需要承担很多责任;服务学习课程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下企业实践, 完全听命于企业工作需求, 学习与完成服务任务同等重要。

三、客房管理课程的规划

1. 学校与教师承担的任务

联系与考察合作企业。寻找合作企业的标准一是要交通便利, 二是愿意接受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客房管理”课程规划见表1。客房管理课程80课时, 其中理论30课时, 在校内完成;实践50课时, 通过服务学习在社区 (企业) 完成, 并有服务企业进行考核。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接受40-50名学生参与服务, 学校在排课的时候把周一空出来不排课, 这样一学期有20天,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分期分批去企业实践。

2. 企业承担的任务

制定服务方案。根据学生服务提供特点和企业资源配置现状, 选定周一作为接受学生实践的时段, 因为一般周一客人较少, 可以把周日的客房留给学生做, 同时也可以安排出师傅指导学生实践。企业房务总监负责确定学生参与服务活动的目标, 对服务活动进行描述, 包括参与服务活动的企业人员、时间、地点、经费以及经费如何分担等, 明确服务活动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做好预案。

3. 学生承担的任务

思想准备。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实训室练习的内容, 都允许出错和改正, 但是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候, 学生的身份已经转变成员工, 在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原则上是不能出错的, 这是学生和员工本质的区别, 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好每一个动作, 也要做好被主管批评的准备。

四、客房管理课程的实施

1. 编制服务参与表

课程与服务相结合, 为了体现课程的规范性及课程实施的严肃性, 并对学生参加服务加强过程监控, 编制了服务记录表 (见表2) 。

2. 校企双导师具体指导

学校安排一位带队老师, 带领学生到服务单位, 主要以管理为职责, 并对于学生服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企业按照5人一组配备导师, 进行服务内容安排及指导, 对小组成员的服务进行协调与分工。同时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需求的不断变化性, 需要企业导师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3. 学生实施服务活动

服务过程中, 学生要自己按时赶到服务单位, 接受企业导师安排的服务工作, 接受导师的工作指导, 认真工作, 活动结束后记录每天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心得, 总结一天服务活动的得失。

五、客房管理课程的反思与反馈

课程结束以后, 学生、老师和企业一起进行反思与评估, 并在校企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反馈。这是服务学习区别于传统校企合作项目、志愿者服务活动最显著的地方, 反思与反馈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效果的主要手段。

1. 对于学校来说,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最终目标。服务活动有没有完成课程计划, 有没有确实提升学生的素质与技能, 合作企业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 都需要学校与老师进行反思与评估, 并在下次服务活动中加以借鉴。

2. 企业也需要反思, 学生提供的服务能不能达到顾客的要求, 企业有没有能力接受几十名学生的实践, 企业为学生提供服务机会会不会吸引学生就业等等。

3. 反思的重点当然是学生。由于每次服务的时间、服务的导师、服务团队成员都不一样, 每个学生参与的服务学习都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学校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做服务小结, 制作PPT进行班级交流, 实践成果在全系进行展示。系部组织专家对学生的服务活动进行评估, 并向学生、学校、企业反馈, 为下一次服务活动做准备。

六、服务学习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

尽管服务学习在美国开展多年, 但在国内开展时间还不长, 尤其是将专业课程学习与服务学习结合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1. 服务学习项目寻找困难。

课程有课程目标与课时要求, 服务学习不仅要注重服务企业的区域、资源等因素, 关键是要把服务内容和课程结合起来。这需要社区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 学校要将社区和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分类、排队, 寻找合适的服务活动合作伙伴。

2. 服务学习目的难形成共识。

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而不求回报, 而校企合作项目则更多的是为了达成企业的工作目标, 这些目标都是单纯的。要将服务与学习结合起来, 企业、学校和学生都不习惯, 有些学生会认为, 服务就是服务, 还要什么反思、成果展示干什么。

3. 服务学习项目组织困难。

盈利为目的的单位一般愿意在生产紧张的时候接受学生, 非盈利目的企业提供的服务时间与强度又难以保证, 以及企业导师的配备如果没有经费保证也较困难等, 在服务学习还没有在国内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这样的困难是难以避免的。

摘要:客房管理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个难点。“服务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学习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 文章探讨在客房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该理论, 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学习,客房管理

参考文献

[1]戴勇, 吴进.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三种行为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 (6) .

[2]和秀涓.服务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J].社会工作, 2012, (1) .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11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的学校都开始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效率。高中信息技术虽然不是高考要求的文化课程,但仍是学考要求的必修课程,而且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知识点后就能够懂一些Word,Flash,Photoshop等知识,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加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难度都较大,学生较难掌握知识,所以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必须得到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微课近年来在国内的各阶段教育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教育的一大热门话题。微课以其自身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将一个知识点拆分,进行精细化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微课视频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也能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

一、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意义

1.提升学习的自由度

高中学生的学业较为繁重,本来就没有较多时间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时也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运用微课的方式,学生不必专门空出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在自己有空的时候观看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学习,针对不懂的还可以及时地反馈和提问,然后进行反思。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信息技术的微课视频学习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间的调剂,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放松自己。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就大大地提高了,能够让学生运用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原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会经常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只能按照自己的进度来,这样有的学生就会跟不上,教学的效果并不好。而运用了微课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更能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于不太了解的知识学生可以多看几次视频,然后进行专门的突破,还可以在线进行互动和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照顾到更多人的学习需求,教学成效也就能提高。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选择合适的视频内容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依托于视频开展教学。因此,对于微课教学来说,选择合适的视频教学内容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要学会选择一个较小的知识点,制作短小的视频来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能够对这一视频中讲解的知识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和体悟。例如“常见的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这个知识点,这是一个考点,但是内容又比较集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微课视频的内容。.txt是纯文档,.doc是word文档,.psd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专用格式,是以层的形式生成图像……这些知识点很容易混淆,教师将其做成一个微课视频,就能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帮助他们掌握。

2.制作精良的视频

微课既然是以视频作为学习载体的,那么视频制作得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视频制作得很粗糙,学生难免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使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教师必须制作出精良的视频供学生学习,这就使得学校必须给予大力支持,购买专业化的视频录制、制作的设备,并且请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此外,教师是视频中主要的讲解人员,所以教师必须拥有录制网络视频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透彻,并且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视频,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3.发挥教师的作用

虽然微课的模式是翻转课堂,学生只需要通过视频来进行学习,然后在线进行提问和反馈就可以了,但是教师仍然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要做好微课课堂上的监督工作,避免学生扰乱课堂纪律,或者说不认真听讲这样的事情发生,要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微课视频中的知识。

总而言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是一次伟大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微课视频的有效设计和应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

[2]陈绯.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动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篇12

一、转变角色, 教师尝试成为“导”师

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教学应转变为“导”学, 一个“导”字高度浓缩了辅导教师的全部职责。为了做好“导”学, 教师必先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1.“导”师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了解以教导、指导、引导、辅导、督导方式进行的“导”学教学理念[1], 没有教师自己认同的思想观念作先导, 角色转变会成为空话。

2.“导”师需研究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自己掌握“渔”的策略和方法, 掌握示范“渔”的模式和技巧, 是做一个好“导”师的关键。

3.“导”师决不是游离于学习环境, 高高在上的角

色, 而是沉入学习场境, 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教材、典型案例, 提供质量更高、交互性更好的学习资源的无私贡献者。“导”师要在网络课程制作、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与适应、学习材料的内容和深度等方面深入研究, 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4.“导”师不是绝对师生分离, 与学生没有交流的角色, 而是学生“求助热线”的支持者。

“导”师需通过多种方式, 如校园网, 博客, E-mail, MSN, 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心理支持。“导”师要常了解学生情绪上的变化, 帮助学生调控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 帮助他们减少或缓解学习上的焦虑感。

5.“导”师仍是督导师。

督导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的督促与检查。督导可以采用定期检查、批改作业、考察学习效果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谈话、要求学生提交学习日志、课程论文等方式。

二、教师“导”学, 学生尝试自主学习

1. 我们目前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试点的课程为计算机应用软件, 推行的方式为:

设定目标、提供资源、自主学习、综合考核。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 反映出如下一些突出的矛盾:

(1) 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的不理解、学习热情的匮乏与老师疏于引导的矛盾。

(2) 仍以灌输为主、缺乏教学设计的网络课程辅导、缺少必要的导学过程的教与学生期望学会软件的学的矛盾。

(3) 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难以掌握学习方法和进行自我学习评价与老师只注意软件本身的教学,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矛盾。

(4) 学生的较低的应用信息资源、应用学习支持资源的能力与老师提供的资源库的矛盾。

(5) 学生急需的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 反馈与老师滞后的评价的矛盾。

为尽量解决这些矛盾, 提高网络课程学习效果, 在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设计上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

2. 教学起点的设计这一环节可安排一次辅导时间, 内容则包括:

(1) 与学生一起讨论在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受教育活动, 而是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自我教育贯穿着人生的全部过程, 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段, 其目的不再是为人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做知识准备, 而是为他们继续学习做能力铺垫。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 每个人从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在自主地选择所愿意吸收或接纳的信息, 再对其进行加工, 最后成为个体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2]

(2) 以已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身边的老师等实例向学生们介绍他们学习软件的过程, 学习的经验。学习软件有一个由学会功能到学会应用的过程, 比较详细地描述这一过程, 给出成功的范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信心。

(3) 做好学习者研究, 分类指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有不同背景的学生, 他们的专业、原有学习计算机的经历、计算机的拥有与否、职业的取向等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而导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条件乃至于学习者的心理、行为、学习效果都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些学生, 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现状,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可尝试进行一些调查:

(1) 学生学习的个人偏好、兴趣和选择本专业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2)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状况如何?还需补充哪些基础知识?掌握了运用资源库的能力了吗?

(3)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吗?有购买计算机的计划吗?

(4) 在机房自主练习有困难吗?

(4) 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 向学生介绍学习支持系统的应用。信息素养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之一。信息素养指的是可以熟练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很好地宣讲辅助教学光盘的使用, 介绍优秀的教学辅助网站, 优秀的教学参考书, 优秀的实例教程。

(6) 在以上五方面的工作基础上,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有序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计算机学习基础以及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 指导学生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制定可操作的学习计划。同时, 老师也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 有效地督促、检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3. 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不同的软件而不同, 但可以总结以下一些注意点:

(1) 软件功能的讲授要精, 案例示范要活,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配套足量的软件功能练习作业和督促检查, 保证课余自主学习的学习强度。

(2) 传授给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学习软件的方法。老师在辅导中适时地示范如何应用资源, 如何设计软件操作步骤, 遇到问题如何查阅教材, 碰到难题如何应用教学辅助资源, 一定程度上再现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 从而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学习方法。要强调文字教材是最系统、最精炼的学习媒体, 要求学生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模式, 都应将文字教材作为主要学习媒体, 认真研读。教材上的实例精讲之后安排学生课余练习, 作为作业上交。

(3) 基于资源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色, 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是对文字教材的诠释和补充, 是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和疑难解答, 是个别化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媒体和途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起步已近两年, 资源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 做好资源库的建设, 积极推进软件课网络课程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系统是富有成效的探索。任课老师可认真筛选、制定课程资源推荐表,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习资源,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他们学会鉴别、筛选、分析、加工信息, 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4) 保证学生足量的课余自主练习。软件的学习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 要及时了解学生课余上机的情况, 以适量的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自主练习, 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作业, 听课, 测试等环节的形成性考核数据, 据此给出形成性考核成绩, 并及时反馈给学习者。这也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控制。

4. 应将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使学生及时明了学

习的进步, 成果的取得, 调整自主学习的方法, 增强学习自信心。

(1) 过程评价应做到适量、及时, 每次辅导时都应对上一次的作业、课余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做一个评价, 评价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是书面的, 要因人而宜, 以人为本。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更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化被动为主动。

(2) 目标评价力求给学生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 学生参加考核的次数不限, 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 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反映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三、结束语

重视“导”学, 使网络课程学习教学改革初见成效。2006年, 苏州工艺美院学生通过自主网络课程学习, 平均每人获得计算机软件应用认证证书数目达到2.58个,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摘要: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 本院做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尝试成为“导”师;二是通过设定目标、提供资源、自主学习、综合考核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导”学, 已使美院的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关键词: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

参考文献

[1]顾侠强.课程导修教师“导”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5

上一篇:介词搭配下一篇:现浇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