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砼结构

2024-09-13

现浇砼结构(共8篇)

现浇砼结构 篇1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 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2 施工工艺

1) 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予留, 并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先浇筑混凝土, 一般宽度为700mm~1000mm, 间隔一般为20~30m, 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 将结构划分为几个独立区段, 但不一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 以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后浇带一般从粱、板分跨部通过或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粱处通过, 板、墙的钢筋格接长度为45d, 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 使其保持一定联系。

2) 若上述部分设计有明确要求的, 严格按图纸施工。

3) 后绕带共有四种形式: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和凹形缝。若设计无明确要求, 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定, 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 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4) 在施工基础垫层时, 宜将后浇带处基础垫层降低50~100m m, 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雨期施工时, 后浇带应每间隔50m设置集水坑, 以便及时排除雨水和养护用水。

5) 后浇带四周应做好防护, 顶部应遮盖, 以防施工过程中垃圾等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结合面。

6) 支设模板应根据分块图划分出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数, 并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 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7)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 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 混凝土表面凿毛 (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 , 用压力水冲洗。

8) 钢筋若采用断离法, 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 有加强附加钢筋的, 还需视附加钢筋具体位置穿插施工。

9)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 按照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规定的时间,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 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且宜掺入早强减水剂, 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 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10)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视工程特点按规定逐层拆除模板。

11) 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 应在12h内覆盖浇水养护14d, 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 后浇带施工工艺中应注意事项

1) 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 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 留设位置须经设计院认可, 不能根据施工经验或某些资料来确定。

2)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 应保留60天。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

3) 带有混凝土粉状和片状老锈, 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4) 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5) 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 以免浇注厚度过大造成钢丝网模板侧压力增大而外凸出, 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水泥浆流失严重, 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采用Ф50振捣棒时不小于400mm, 采用Ф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mm) 。

6)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 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 后浇带施工时, 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 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 并凿成毛面, 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 并隔夜浇水湿润, 铺设水泥浆, 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 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4 施工要点

1) 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 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 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3) 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 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 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 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 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5) 后浇带砼应密实, 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 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6) 在预应力结构中, 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7) 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 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 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8) 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 形状为“U”字型。9)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 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 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10)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 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5 质量要求

钢筋、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焊条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 钢筋进行清理整形, 其规格尺寸、数量、间距、接头位置、焊接质量、接头长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6 效益分析

通过设置后浇带, 使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可以分块分段施工, 加快了施工进度, 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 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 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 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只有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才更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摘要:现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在施工中经常需要留置后浇带。后浇带就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 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 根据工程需要, 保留一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如后浇带施工质量不好, 会使建筑结构整体性不好, 造成渗漏等质量问题。现根据本人工作经验, 对后浇带施工总结出以下施工方法, 以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方法

现浇砼结构 篇2

按图示尺寸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件、0.3m2以内孔洞,

(1)基础

现浇砼结构 篇3

1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先重后轻, 先高后低, 先沉降量大后沉降量小;控制现场施工排水及雨水排放, 防止侵入地基造成局部沉降。为预防人为踩踏板筋, 可多设置钢筋马凳, 并多设供人行走跳板, 尽量减少人为或机械损坏、踏坏钢筋, 同时保护好楼板中负筋。

2 现浇砼构件的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浇筑砼前, 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浇筑砼时, 应有专人对其进行观察和维护。防止由于模板系统的变形、下陷等因素对浇筑的砼构件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模板的接缝应采用贴缝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防止漏浆。

3 施工单位在砼施工前, 必须对材料进行复验和化验,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现场搅拌砼的材料用量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计量和配置, 并随时抽查。对砼坍落度每台班抽查至少3次, 对商品砼坍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

4 砼投料不宜过快。当一次投料体积超过0.2m3时, 应搭设堆料架接料后由人工布料, 泵送时应连续移动均匀布料, 以避免投料荷载过大造成钢筋的变形和位移。振捣砼时, 严禁超振、欠振、漏振, 以保证砼振捣均匀密实。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对大面积的砼可逐条平行推进, 大体积的砼可分层浇筑, 有利于砼水化热的散发。当因条件限制, 出现先浇砼初凝后再浇捣砼时,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位置合理留置和对施工缝的施工要求进行处理。对于浇筑高度超过2.5m的柱和剪力墙, 宜每隔2.5m高处开投料孔 (槽) , 用溜槽或导管投料和由孔 (槽) 处放入振动棒振捣, 以免投料时发生砼离析和顶部砼出现振捣浮浆。

5 加强砼振捣, 砼必须分层分段振捣, 有效排除砼内泌水, 消除砼内部孔隙, 确保砼的高密度, 增加砼与钢筋的粘结力, 增加砼材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提高砼的强度。现场搅拌砼浇捣密实后, 在砼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 预以整修。商品砼 (包括泵送砼) 浇筑时应及时振捣密实, 为防止砼干缩变形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浅表裂缝, 第一次振捣后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 并在砼终凝前二次压光, 预以整修。对现浇梁板浇捣完成二次压光后, 应立即采用草袋或草帘、麻袋等作覆盖, 并洒水养护。

6 现浇楼板施工需边压光边覆盖, 压光一路覆盖一路, 可采用塑料薄膜贴住砼面, 四周接缝处采用湿麻袋压住, 尽量不留缺口, 确保砼散发出来的热量和水蒸气在塑料膜内不外泄。现浇楼板浇捣完成12小时后, 应用皮管插入塑料膜下灌水养护, 补充早期水分蒸发, 灌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7 拆模时间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 其砼达到的实际强度, 应采用同等条件下养护的砼试件试压或回弹仪检测等有效方法确定。根据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 当采用快拆模板技术时, 应事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通过项目施工负责人和监理负责人的审批后方可采用。拆除模板应从跨中开始, 避免因荷载和变形的突变, 造成弯曲开裂现象。基础砼拆模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回填。

摘要: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楼板裂缝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质量通病, 不仅影响观感, 严重的裂缝也将破坏建筑物、构件的整体性, 引起钢筋腐蚀, 影响持久强度。同时,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存在, 也常引起诸多用户的不满, 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 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现浇砼衬砌渠道施工技术 篇4

现浇衬砌渠道的结构型式有很多种, 考虑到渠道沿线土质、气温、地下水位、渠道流量及便于施工等因素, 选定现浇渠道的结构型式为等厚度梯形单式断面。考虑到现浇后的渠坡稳定及便于施工, 渠道内坡取为1∶2。根据渠道设计流量及抗冻抗渗要求, 选定砼防渗层厚度为8cm, 强度标号为C15, 抗冻标号为D50, 抗渗标号为W4。为避免砼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的破坏, 沿渠道纵向每5m设一道伸缩缝, 沿渠道底脚设两道横向伸缩缝, 内用1cm厚的闭孔泡沫塑料填充。

二、衬砌工程施工

㈠施工准备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前, 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作好料场、拌和场等施工场地的布置以及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和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应对试验和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测和试运行, 如不符合要求, 应予更换或调整。还应作好永久性和必要的临时性排水设施, 确保衬砌渠床符合施工要求。

㈡土方工程施工衬砌渠道多为新筑填方渠道, 渠道土质比较疏松, 衬砌前结合灌溉送水有意识的加大水位对渠道进行了浸水预沉, 但仍难以达到衬砌所需的密实度要求, 必须进行夯实。

1.渠道放样。土方工程施工前, 应进行渠道施工放样。首先, 用经纬仪定出渠道的中心控制线。中心桩在直线段每50m一个, 弯道处5m一个。用钢尺量距, 误差不超过1/1000。测角时两次误差不超过30〃。其次, 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 闭合精度要求控制在20。每200m留一个临时高程控制点。最后, 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 放样出渠道底脚线和渠口线共四条控制线。

2.土方回填夯实。⑴夯实前首先清除渠床内的树根、淤泥、腐质土、垃圾及隐藏的暗管砖石等。⑵渠坡夯实厚度为渠底脚处向堤内侧水平距离1.5m, 至堤顶处夯实尺寸为1m, 形成一个斜梯形。⑶回填夯实采用分层开蹬夯实的方法, 每层铺土厚度≤30cm, 铺土要均匀平整。因渠道沿线土质多为砂壤土或粉细砂, 应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在适宜范围内。若土壤比较干燥应采用洒水的方法调节土壤含水量, 若土壤含水量较大应采用排水、晾晒、换土等方法以使含水量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⑷夯实机械为蛙式打夯机或其它能达到相同质量要求的机械, 不得使用立柱石夯。分层夯实遍数不得少于4遍, 应杜绝漏夯、虚土层、橡皮土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夯实后土样干容重不小于1.55T/m3。一次回填夯实工作面不小于100m, 渠道内侧应预留二三十厘米的削坡量。⑸渠坡修整。为避免表面干燥和施工中人为因素的践踏及雨水冲刷而造成的起尘和破坏, 渠道削坡宜在砼现浇前一天进行。削坡时应严格控制高程及表面平整度。采用人工挂线精削。如果削坡过量, 不得用浮土回填, 应采用与现浇同标号的砼填充。渠底及内边坡平整度允许偏差±0.5cm。

㈢原材料及砼配合比

1.水泥。砼渠道所用水泥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的有关规定, 由于具有抗冻要求, 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考虑到不同厂家水泥的色泽不同, 最好采用同一个厂家的水泥。

2.砂。现浇砼所用的砂为中砂, 以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河砂为好, 由硬质岩石轧碎的人工砂也可以要求质地坚硬、颗粒洁净, 耐久性好, 且不得包含团块、盐碱、壤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杂质。细度模数控制在2.2~3.0内, 含泥量小于3%, 含水量小于4%。

3.碎石。现浇砼所用碎石为1~4cm或1~3cm。须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碎石。超径含量控制在15%以内, 逊径应小于10%, 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

4.外加剂。砼现浇渠道均有抗冻、抗渗要求, 宜加入一些外加剂来提高其抗冻和抗渗性能。PC-2型引气剂, 其主要成份为松香皂及其热聚合物, 具有引气、减水、提高砼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功能, 配制时按重量比, 一般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0.5∶10000~1∶10000;M型减水剂, 其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和碳酸钙, 具有减水、增气、提高强度和防渗防冻性能, 配制时按水泥重量的0.2%~0.7%加入。

5.拌制和养护用水。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应采用饮用水, 工业污水和沼泽水不得使用。

6.材料的运输和存贮。拌制砼所用材料, 在运输和存贮时, 不得被其他材料污染, 不同来源和规格的集料不能混合储存。同时, 这些材料应贮存在经过硬化的场地上。拌制砼所用水泥, 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棚或库, 以保证水泥不硬化变质, 不同种类的水泥, 应分别存放, 并按进场的先后顺序先存先用。

7.砼配合比控制。现浇砼的配合比应满足强度、抗冻、抗渗及和易性要求。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为0.6, 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3cm, 须采用机械拌和。低温季节或渠床面较湿润时, 坍落度宜适当减小;高温季节或渠床面较干燥时, 宜适当增大。砼设计指标为强度标号C15、抗冻F50、抗渗W4。砼施工配合比根据两年的施工经验确定为:每立方米砼需 (a) 水泥291kg (b) 砂677kg (c) 碎石1323kg (d) 水160kg。

㈣砼渠道现浇施工

1.施工准备。砼浇筑前, 必须作好准备工作。发电机、拌和机就位;小推车、翻斗车备齐;磨光机、振机器到位;各种模具准备就绪;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机械系统试运行正常;场地、道路平整;人员到位后才能进行砼现浇施工。

2.模板工程。采用定型槽钢按设计图纸要求制成框格, 外用楔形三角铁镶入土中加以固定。模板制作和安装要具备支立牢固、板缝紧密、表面平整、线条顺直、标高一致、易支易折等特点。现浇砼模板框格安装净距沿渠道纵向的允许偏差值为±10mm, 沿宽度方向的允许偏差值为±20mm, 对角线允许偏差值为±10mm。砼折模时间以不损坏成品砼板来确定, 并对模板及时清洁、整修以便再用。

三、砼浇筑方法

现浇砼衬砌渠道施工技术探讨 篇5

一、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 根据工程实际, 布置场内临时施工道路、供电、通讯线路、给排水系统、料场和砼拌和站, 修建办公与生活用房、工棚及仓库等, 完成“三通一平”等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临建工程建设遵循:有利施工、方便管理、经济适用、减少对环境干扰的原则, 做到科学布置、全面规划。在临建工程建设的同时,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现场, 熟悉施工图纸, 勘察施工现场, 进一步弄清工程特点, 进行图纸会审, 解决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之间的矛盾。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专用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实际, 编制劳动定额及施工预算, 计算各工序的工程量, 分析劳动力和技术力量, 建立健全质量与进度管理、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人员与机械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与保证措施, 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

二、测量基准复测

为保证工程质量, 在工程施工前复测移交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的精度, 复核基本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布设施工控制网。

㈠平面轴线控制 中线测量依据施工图纸及已复测的基准点、基准线, 遵循渠道线直、美观、实用、工程量最小的原则进行复测。在渠道中心线上每10米测设中桩一个, 在中桩上标明桩号、中心点, 按施工规范要求埋设延长控制桩, 在控制桩位置做醒目的标志以利寻找。然后根据施工图纸定出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测设主线桩, 埋设延长控制桩。在测设过程中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标明转点桩号、延长控制桩位置、建筑物位置及建筑物与渠道交点桩号等。

㈡高程 (标高) 控制 高程 (标高) 测量依据已复测的已知高程控制点及图纸要求, 采用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 加密及复测施工高程控制点, 闭合差、闭合差调整、复测成果符合施工及规范要求。每隔300米~500米埋设施工高程控制点, 以便于施工且减少误差。施工高程控制点的埋设应选择前后通视、易于寻找、不受影响的地段或永久建筑物上, 按照施工及规范要求埋设牢固, 并标注名称、记录控制点位置。自流渠道坡度要求非常高, 因此高程控制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定时校核其准确性, 以保证工程精度。

三、施工放样

㈠渠底放样 用经纬仪定出渠道的中心控制桩, 中心控制桩与渠道桩号相对应, 每10米~20米一个, 用钢尺量距, 误差不超过1/1000, 测角时两次误差不超过±30″。中心控制桩测放后, 用水准仪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进行高程测量 (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施测过程中, 在已测设的施工控制高程点上引测高程, 分别测出各中心控制桩的高程 (中心控制亦为高程控制桩) , 并计算出中心控制桩与渠底设计线之间的高差 (在桩顶上升或下降) , 为渠底模型的安放提供依据。安放模型时, 依据以测设的中心控制桩 (高程控制桩) 每10米~20米挂线, 挂线高度以中心控制桩与渠底设计线之间的高差为准, 挂线与相邻两中心控制桩上标定的中心点间的连线一致。依据设计图纸要求, 计算出各模型间的距离, 在挂线上用钢尺测量并标记。一般砼渠道每三四米设横向伸缩缝一道 (一般海拔大于2000米时取下线, 小于2000米时取上线) , 如伸缩缝为4米一道, 缝宽2厘米时, 各模型间的距离为4米、4.04米。挂线完成后, 根据挂线上的标记一一放置渠底模型, 渠底模型放置应确保模型中心与挂线重合, 模型高度与挂线齐平, 相邻两模间对角线相等, 仓面尺寸一致, 模型两端水平, 安放稳定。

㈡渠坡放线 用经纬仪在已浇筑成型的渠底上定出渠道的中心控制点, 中心控制点与渠道桩号相对应每10米~20米一个 (测量方法与渠底一样) 。在渠道两侧与渠道中心点对应位置, 埋设渠坡高程控制桩, 并分别测出控制桩高程, 计算出控制桩与渠顶设计线之间的高差。为渠坡模板的安放提供依据。渠坡模板 (坡板) 安放应与渠底共线, 相邻两模型对角线相等, 仓面尺寸一致, 安放牢固。

四、砼原材料的控制

㈠水泥

水泥进场时, 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并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一定要选择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水性好、稳定性好的水泥。特别要注意在施工中必须使用同一标号, 同一生产厂家水泥, 决不允许不同规格标号水泥混合使用。

2. 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防雨及防水设施齐全并有足够容量的仓库分类堆放储存, 并留出运输通道, 做到先进场的水泥先用。

3.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和不同地带的变化区, 应选用不同品种的水泥来进行施工。从而保证砼强度, 并满足抗冻、抗渗、抗冲刷、抗磨损等设计要求。

㈡粗细骨料

砂石骨料是砼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砼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冲刷、抗磨损等方面的质量。选用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级配良好、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砂石料。

㈢水

砼拌和、养护等生产用水采用饮用水及符合要求的地表水, 地下水或其他类型的水, 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㈣外加剂

为改善砼性能, 提高砼质量, 合理降低水泥用量, 在砼施工过程中, 可根据设计与施工需要在砼中添加外加剂。外加剂根据其温度变化、主要成分、性能及使用说明要求, 按水泥用量的百分比加入使用, 外加剂必须与水混合搅拌均匀, 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各成分用量要准确无误。

五、砼衬砌渠道施工工艺

㈠砼配合比

施工现场砼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报告单为依据, 砼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砼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的要求。在砼拌和前, 首先有监理、业主、承办商三方进行技术交底, 现场做粗细骨料筛分实验, 同一料场一次实验分三组, 取平均值根据砂石骨料超逊径含量、含水量、气温变化情况, 参照设计配合比, 以总量不变的原则, 调整出现场配合比, 以保证砼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避免出现振捣不泛浆, 无法原浆收面压光, 浇筑成型后, 出现振捣不密实, 蜂窝、麻面影响砼外观质量。

㈡砼拌和与运输

配合比是影响砼强度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渠道工程战线长, 摊子大, 仅靠监理员和施工员难以控制。根据经验在每个料场配备专职计量员, 对每次配合比进行重量比配料称量并做好记录, 监理员按照记录核对当天浇筑的砼数量, 有效地控制了砼质量。砼搅拌时间应根据所用搅拌机型号按规定时间控制, 做到计量准确、搅拌透彻、随用随搅、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砼可塑性。以防止砼拌和物出现水泥砂浆分布不匀现象, 或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砼运输是连接拌和与浇筑的中间环节, 必须做到随拌、随运、随用。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 选用不同运输工具, 专车专用, 设备严密、平滑、不漏浆。运输过程中做到不初凝、不分离、不漏浆, 无严重泌水、无过大温度变化、确保砼和易性。从装料到入仓卸料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 运输最大距离应控制在500米以内, 因故停歇超过2小时, 砼已初凝或失去塑性时, 按废料处理, 运输过程中严禁在途中和卸料时加水, 确保砼和易性。

㈢砼浇筑

1. 浇筑前的准备。

砼浇筑前, 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现场监理员、施工技术员必须到位, 复核基准点、线及模具准确性。分段负责人检查各种机械设备 (发电机、拌和机、翻斗车、抹光机、振捣器、模具等) 到位情况, “三通一平”工作准备就绪, 技、普工人到位, 供水、供电系统、机械设备试运转正常后由监理员签字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2. 基础面处理。

砼坐落于砂砾石垫层上时, 应清理杂物, 整平基面, 洒水湿润;砼坐落于防水或保温材料上时, 应先将基面整平, 再铺设防水或保温材料;砼坐落于原渠基面上, 应先将原渠基面清理、刷洗干净, 并进行凿毛处理。

3. 支模。

模板的安装应按设计图纸放样, 按照设置的控制点, 配置足够的固定设施, 确保安放牢固进行复核, 以防模板倾覆, 模板必须支撑在稳定的地基上, 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防止滑动。要求拼装严密准确、不漏浆、表面平整。不产生过大变形安装尺寸应在允许偏差内。

4. 入仓铺筑。

在砼入仓前, 应对基面进行洒水湿润, 以防浇筑好的砼因水分过度流失, 出现表面裂纹。砼入仓顺序先边脚, 后中部, 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做到入仓均匀, 装浆量适宜, 装浆厚度大于模型3厘米~5厘米, 确保振捣后仓内砼充足, 避免二次装浆。

5. 平仓与振捣。

入仓后的砼料应及时平仓振捣, 不得堆积。人工平仓, 刮板刮平, 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先平仓后振捣, 振捣时间以砼无明显沉降, 并开始泛浆为准, 避免欠振或过振。渠底振捣时, 作业人员拉住振捣器两端, 沿渠底方向匀速缓慢移动。渠坡振捣时, 作业人员分别站在渠顶和渠底, 拉住振捣器两端, 自下而上依次匀速缓慢移动。平仓和振捣越快越好, 否则会影响砼表面不平整、收面不光滑, 影响整体砼的质量。

6. 收面压光。

做好砼衬砌的收面工作, 可以降低糙率, 提高输水能力, 增强防渗效果, 延长使用年限。其步骤为:砼振捣完毕后, 先用槽钢来回刮摸几遍把板面基本找平整, 再用机械磨光机压实磨光, 充分提浆找平。稍停待砼表面水分蒸发面干发白时, 再用铁泥抹压抹一遍。收面过程中严禁洒水或使用素灰、素灰水、水泥砂浆进行收面, 整个收面过程均用原浆进行, 达到密实、平整、光滑的要求

7. 拆模。

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间, 结合《水工砼施工规范SD207-32》, 具体各部位另加考虑, 承重模板应根据温度情况而定, 但不少于14天, 非承重模板不少于5天。

8. 养护。

砼养护是保证砼强度稳步增长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砼的内在质量, 施工项目部必须专人负责。渠道砼具有厚度小、外露面积大的特点, 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常温情况下, 砼浇筑完成后24小时即可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怎样满足足够的养护时间, 除常用的养护方法外, 还要采取以下措施:⑴按照渠段每200米设置临时小型养护池一座, 配备专用水车不间断充水, 以满足养护用水;⑵有水源条件的渠段, 在浇筑好的渠底用草袋分段打坝蓄水, 由专人洒水养护;⑶在砼表面覆盖塑料薄膜, 为砼提供保温保湿的环境, 从而使砼充分得到养护。

9. 伸缩缝施工。

砼衬砌时用厚度1.5厘米~2.0厘米的泡沫板预留伸缩缝, 伸缩缝填充时先用喷灯将缝中泡沫板熔化, 再灌注8厘米深的沥青砂浆, 上部2厘米用聚氯乙烯胶泥深缝与砼表面欠缝3厘米~5厘米。

六、砼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查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 为使工程达到高质量, 高效益的要求,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控措施。一是质量从源头抓起, 把好砂石骨料关, 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工地。二是以动态控制为主, 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事先指导, 事中检查, 事后验收3个重要环节。三是抓验收签证的监督与检查。按照项目划分内部三级检验制度, 上道工序不合格, 坚决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四是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深入施工现场, 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项目技术、施工质检负责人分段包干, 实行分管领导、段长负责制和跟班作业制, 谁包干段出现问题由分管领导、段长、施工员和质检员负责, 按照项目部制定的奖罚制度兑现落实。五是实行“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汇报制。六是全面推行旁站式跟踪监督制,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监理制度, 项目部规定从监理工程师到全体工作人员, 一律挂牌上岗, 接受监督、严格各个施工工序, 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单元及工序工程不签字, 不验收, 真正做到施工质量验收严格, 评定准确, 资料齐全, 使项目建设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将项目建成质量可靠, 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

七、结语

现浇砼板的裂缝成因及控制 篇6

根据近代科学关于砼强度的细观研究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 因为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气体及水分等组成的非匀质材料,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 体积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是不均匀的:水泥石收缩较大, 骨料收缩较小, 它们之间的变形不是自由的, 产生相互约束应力, 当变形大于约束应力时即产生裂缝。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裂缝是一种人们可以接受的材料特征。如对建筑物抗裂要求过严, 必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科学的要求应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混凝土中宽度小于0.05毫米的裂缝, 即微观裂缝对结构使用、承重、防水、防腐等都无危险性。宽度大于0.05毫米的裂缝即为宏观裂缝。根据经验及国内外调查资料, 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宏观裂缝产生原因, 属于变形变化 (如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陷) 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实践证明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完全可以避免影响结构受力的裂缝产生。虽然某些宏观裂缝对结构受力影响不大, 但是对结构的耐久性、抗渗性能及钢筋的抗锈蚀能力却产生很大影响。即探讨现浇板上这种不影响结构受力的宏观裂缝产生原因及施工中的控制方法。

1根据对多个工程的实践研究, 现浇板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基础不合理、模板设计时荷载考虑不全或取值过小、或成型后的板面急于堆放物料, 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 模板支撑体系变形, 致使混凝土抵抗不了变形拉力因而产生裂缝。

1.2板内负弯矩筋保护层过小,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振捣完的混凝土自然沉实, 在钢筋处出现沉陷裂缝。

1.3混凝土配合比中粗细骨料级配不合理, 成型后的混凝土自身结构不合理, 抵抗变形的能力弱。

1.4目前施工大部分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含砂率由普通混凝土的35%增加到45%, 水灰比由0.5增加到0.7,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游离水就过多, 造成混凝土内部的微观孔隙就过多, 结构密实性不好, 在外力的作用下, 就越易产生裂缝。

1.5温度的影响, 如水化热、气温、太阳辐射等产生温度应力引起温度变形,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采取措施不当, 造成裂缝。

1.6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如自生收缩、失水干缩、塑性收缩等, 产生裂缝。自生收缩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收缩, 这种收缩引起的变形可能是正的变形 (即收缩) , 也可能是负的 (即膨胀) ;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4~15小时左右, 这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 出现泌水和水份急剧蒸发现象, 此时骨料与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 产生裂缝;水泥石在干燥和水湿的环境中要产生干缩和湿胀现象。

2针对上述分析裂缝的成因, 建议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2.1施工中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精确的荷载汇集和结构验算, 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必要时须经过荷载试验验证。支撑体系的基础需平整坚实、保证其不下沉;支撑杆件满足整体稳定和单肢稳定要求, 保证其不变形。另外施工中注意板面施工荷载不能超载, 成型后的混凝土板面不能急于堆放物料, 增加荷载。

2.2施工中严格控制负弯矩筋弯钩的下料长度和板面混凝土的浇筑厚度, 使误差控制在最小。

2.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需经试验站通过试验配制, 保证水泥用量合理、水灰比合理、浆骨比合理、粗骨料级配合理, 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自身结构合理, 抵抗变形的能力强。

2.4目前施工大部分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 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并经常实测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控制搅拌时间和坍落度。

2.5根据实际经验, 在混凝土中采用矿渣水泥或掺入粉煤灰时, 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 尽管变形不大 (0.4*10-4-1.0*10-4) , 但是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并且矿渣水泥混凝土及掺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生膨胀变形是稳定的, 因此推荐扩大其应用范围。

2.6为避免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中应注意:

2.6.1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 宁可小一些;

2.6.2选择保水性好的外加剂;

2.6.3避免长时间的混凝土搅拌、控制浇筑时间不宜太快、加强振捣, 振捣时间以5-15s/次为宜;

2.6.4注意高温季节给硬化带来的影响, 采取适当措施缓凝和养护, 炎热气温和日晒能促进混凝土失水

2.6.5大风天施工加强养护, 以免引起剧烈水份蒸发, 形成上部和下部或截面中部与边缘部位硬化不匀和差异收缩。

2.6.6另外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压”工艺可有效控制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即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成型后, 在其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以避免第一次振捣不实, 造成混凝土沉陷变形, 产生裂缝;另外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 以补偿混凝土失水变形产生的裂缝。

结论:

我单位在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工住宅和省委党校高层公寓工程等多项施工中采用了上述几项措施, 现浇板裂缝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明显减少。实践证明, 上述几项措施对于混凝土板的裂缝控制是有效的。

摘要:针对目前现浇砼板产生的裂缝成因分析, 探讨对裂缝控制的几点措施。

现浇砼楼板裂缝施工原因及预防 篇7

关键词:裂缝,变形,原因,措施

1 概述

砼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剂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 砼最主要缺点是抗拉性能差, 容易开裂。砼裂缝的出现, 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砼的碳化、降低砼的耐久性, 严重的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尤其是住宅楼板发生裂缝后, 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问题。砼楼板裂缝原因的鉴定基本是砼收缩、温度变形裂缝, 其中以板角处裂缝或线管处开裂为多, 砼楼板裂缝基本是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2 原因分析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来看, 引起砼开裂的施工原因主要有如下情况:

2.1 材料因素

砼采用现场搅拌的砂石骨料质量不稳定, 河卵石掺杂有树枝、草根、塑料或砖瓦等杂质, 含泥量偏多;黄金宝小区对其使用的河沙派专人过筛, 发现泥块含量超标, 达到7%-8%左右。正是由于施工现场砂石本身坚硬程度、颗粒级配的变化、含泥量等有害物质超标, 造成砼收缩增大, 降低了砼的强度, 诱导裂缝的产生。

目前市区除周边开发区外基本采用预拌砼。商品砼的使用无疑是施工技术的一大进步, 而楼板裂缝的出现率却有所提高。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商品砼尤其是泵送砼, 水泥用量增加, 水灰比增加、砂率增大、骨料粒径减小、用水量增加导致砼的收缩及水化热增加。另外商品砼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大粉煤灰掺量以及各种价格较低性能较差的外加剂, 导致了砼性能下降。

2.2 钢筋工程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变形的双重作用, 而这是以钢筋的有效位置为前提的。在实际工作中板底筋保护层垫块厚薄不一, 市区有的工地采用钢筋小撑马来支撑板上层钢筋, 但经常出现小撑马间距过大;再加上工地管理不善, 各工种交叉作业, 板面人员众多, 行走踩踏, 上层钢筋往往倒伏或弯曲变形。由于钢筋位置不准确导致钢筋未能起到应有的抗裂作用。

2.3 模板工程

尽管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书中对模板的设计有表述, 但实际施工中模板分包的工人往往凭其经验在做, 存在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再者, 施工单位柱模往往只准备一套, 为了赶工早上楼板砼浇捣完毕下午就派人拆除柱模, 由于在拆除柱模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扰动, 模板产生瞬间相对位移, 新浇砼自身强度不足于支撑其自重时便易产生裂缝。

2.4 砼浇捣

在现场浇筑砼的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 基本上未受过培训;施工单位对砂石含水率仅凭主观推定, 有的又擅自加大用水量和砂量;砼料现场搅拌时间不足;砼浇筑现场经常出现下列现象:车道架直接压在板面上、砼浇捣随意性大、施工缝位置留置不准确、施工缝处理不当。由此种种, 均是造成砼开裂的不利因素。

2.5 砼的养护

砼的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砼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的产生。然而我们经常发现新浇砼表面处于干燥状态, 少有工地对砼表面进行覆盖养护;有些工地为了赶工期新浇砼不足3-4小时就开始上人上料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新浇砼由于自身强度不足遭受外力作用更易产生开裂。

2.6 预埋管

砼楼板水电等预埋管处由于砼截面受到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诱导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市区多数工程对预埋管处未采取任何防裂措施, 施工单位为了图省事经常出现三根重叠现象, 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3 针对上述产生裂缝的施工原因, 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预防

3.1 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人的

培训, 岗位工人持证上岗, 对模板制安、钢筋制安、砼的浇捣等主要工序要有熟练技术工人把关。强化各方责任主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3.2 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质量。

工地使用的砂石骨料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定期随机抽检, 砂石含水率由检测单位测定。安排专人监控砼搅拌时间, 确保拌合物的质量。

3.3 加强对商品砼公司的管理。

提倡优质优价, 促进商品砼公司控制好原材料质量, 选用高效优质砼外加剂, 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同时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 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砼品质提出明确要求, 不能片面追求砼强度和低价格而忽视砼性能。对运到施工现场的商品砼应严格检查, 确保砼熟料的半成品的质量。

3.4 为确保板上层钢筋位置准确应设置钢

筋小撑马, 其纵横间距应控制在700毫米 (即每平米不得少于2只) , 对φ8一类较小钢筋其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左右 (即每平米不得少于3只)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市场上有塑料小撑马, 使用效果不错, 建议推广使用。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通行处应架设临时通道, 供人员通行。浇筑砼时应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行护筋。

3.5 模板安装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执行;

对于周转多次表面已起皮的胶合板应坚决更换;底层基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各立杆下面应铺设50厚垫板, 以使荷载均匀传递。拆模时间应按留置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来控制。柱模建议备2套, 柱模的拆除应待上层楼板砼浇筑完48小时方能进行。

3.6 对预埋管和多根线管集散处应在其上

增设φ6短钢筋网间距150mm两端锚固长度不小于300mm;在多跟线管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 避免紧密平行排列。黄金宝小区在线管上下铺设宽约30cm的钢丝网效果也不错, 至今未发现线管处砼开裂。

3.7 加强对砼浇捣现场的管理。

砼浇筑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连续浇筑至设计或施工规范允许留置的施工缝处。砼振捣密实后即用刮尺将表面刮平, 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 以排除泌水、砼内部水分、气泡及表面的收缩裂缝。

3.8 现浇砼在终凝后应立即安排专人进行浇水养护;

对大体积砼应采取保温控温措施, 应在砼表面覆盖草帘或麻袋, 保持砼楼板表面湿润;监理人员应不定期检查砼养护情况并做书面记录;砼浇筑完毕24小时后方能上人上料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对模板钢筋不能集中堆放, 应分散堆放, 避免对新浇砼面造成冲击震动。

4 结论

尽管砼裂缝的产生有其内在的特性, 但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扰动、沉陷、钢筋的制安、砼的制作和振捣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至裂缝发生发展的可能性。砼裂缝的开展往往是多个原因造成的。但我们要未雨绸缪, 对砼裂缝加以重视, 确实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 严格按规范规程办事, 对砼裂缝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总结, 结合多种预防措施, 砼裂缝的有害程度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7, 10.[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7, 10.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7, 8.[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7, 8.

[3]GB50204-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3]GB50204-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现浇砼楼板裂缝成因及控制的探讨 篇8

由于裂缝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如设计失误、施工事故等) , 建筑物裂缝问题是目前在国内外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 砼裂缝原因有两类:第一类, 由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第二类, 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

2 裂缝控制措施

砼裂缝不产生是不可能的, 但限制一定的裂缝宽度, 防止有害裂缝,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使裂缝逐渐减少, 或推迟裂缝的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设计规范规定, 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要求, 裂缝宽度最小0.1mm, 最大0.3mm, 与国际标准接近, 但裂缝控制却是相当复杂的。它涉及到结构设计, 地基基础, 施工技术, 材料质量, 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 所以国内许多专家认为, 裂缝控制实质上是一综合性相当强的“交叉学科”, 这类问题不仅是我国特有的技术问题, 也是国际上钢筋砼的共性难题。

对现浇板裂缝的控制主要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 优化砼配合比, 提高砼抗拉性能。

无论是现场拌制的小坍落度砼还是泵送砼, 都应当在现有配合比的基础上, 进一步试验研究高性能砼, 优选有利于抗裂性能的砼级配, 尽力减小水灰比, 减少坍落度, 降低砂率, 增加骨料粒径, 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比如, 目前我市开发研制的复合矿渣磨细粉, 对提高砼的抗裂性能比较有利。对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裂缝的结构, 还应掺加补偿收缩的膨胀剂。

2.2 改善砼养护工艺, 减少砼自身收缩。

试验证明, 养护条件对砼的收缩影响很大, 养护14天的收缩比养护3天的收缩降低约20%。按施工规范进行养护, 能有效地、持续地使砼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浇筑时间不长的砼, 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 水泥水化速度较快, 养护形成的潮湿条件可防止砼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同时由于散热时间延长, 砼强度的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使砼的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 防止贯通裂缝的产生。此外, 在潮湿条件下, 可使水泥水化充分、完全, 从而提高砼的抗拉强度, 增强后期裂缝的抗力。

在砼裂缝控制措施中, 养护工艺是很关键的环节。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 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 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 施工中必须坚持按规范规定的养护时间进行养护, 而且设定专人, 改善养护方法, 如覆盖麻袋或草包保湿养护、喷HL等品种养护液进行养护、用喷雾器不间断地轮流喷洒砼表面等。

2.3 规范施工操作规程, 加强楼面钢筋的保护, 避免砼浇筑后的扰动。

(1)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 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 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但由于板上层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 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 且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 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楼面施工时各工种交叉作业, 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 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

(2) 尽量采用小流水段施工, 砼现浇板浇筑后不要过早上人, 合适的后续工序施工时间应在楼板砼达到5N/mm2后;为使砼不早期受损, 且不影响工期, 宜采取早强措施;5N/mm2值应制作同条件试块, 确定达到的天数。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 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 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 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 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 避免冲击振动。在模板安装时, 吊运 (或传递) 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 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 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 (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 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 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 (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 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 以增强刚度, 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 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 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4 重视薄弱环节管理, 控制引发裂缝

对施工缝, 后浇带、预埋线管部位, 塑性裂缝等, 应严格按规范施工, 制定具体措施, 作好技术交底, 必要时加膨胀剂, 调节砼的收缩。预埋线管, 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 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摘要:在对楼板裂缝类别及部位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引起裂缝的原因, 阐述了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预防现浇楼板裂缝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温度变形,流水段,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施工技术.

[2]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浅析.低温建筑技术.

[3]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混凝土.

上一篇: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下一篇: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