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学习材料(精选10篇)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 篇1
学校交流学习汇报材料
学校交流学习汇报材料
学校交流学习汇报材料
按照市教育局“城乡教师援助工程”的实施方案,市三中将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对我校实行援助。今秋开学,市三中生物教师到我校开始支教。9月21日,我按照学校的安排,被派往市三中学习交流,9月30日学习结束,在三中学习期间,我先后听了10节课,查阅各处室资料20余本,参加了学校的一次行政例会,一次教师集中学习大会,观摩了学校团委组织的“红歌庆国庆”活动,先后和党办主任周功军、校办主任陈卓、教务处主任付红、政教主任陈翔兰、三个年级主任、学籍管理员老师、教务员老师、政教员老师、校办工作人员老师进行了
广泛交流,收获很大。
一、教导处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教学研究中的推门听课制度、涉江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三个方面。
推门听课:自从我第一天到三中学习,我就想走进三中的课堂去听听老师们是怎样上课的,他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但我的心里有顾虑,因为我在等待教导处能够安排几节课,可当我找到教导处时,他们告诉我可以随便听,无论哪个年级,无论哪个老师。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这样好像不是很好,于是过了两天,我又找到年级主任,可三个年级主任的说法和教导处一样,无论哪个班都可以随时听课,他们历来都是推门听课,就这样,我试着从我比较熟悉的701班数学老师陈卓开始,听了他的一节数学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合理,气氛也很活跃。后来我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推门听课,三中教师对于推门听课可能是习以为常,并不以此为推脱。九年级的年级主
任告诉我,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在9月1日就要求两人一组走进九年级的教室推门听课。在我的听的这10节课中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常规课,课堂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参与面光,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在作业的评讲课上,在我听802班的语文课上,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的习惯。
校本课程开发:三中是一个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三中曾是湖北省实验中学,但那已经是过去,在这一点上和我们猇亭中学相似,过去两所学校都曾经辉煌过,但近几年三中被划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三中提的最多的就是要创造“适合现在学生的教育”。教导处的主任告诉我,三中的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开设起来的,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凸现学科特色,二是兼顾学校特色,三是学生社团活动。安排的时间是:七年级周二下午16:15—17:15,八年级周三下午16:15—17:15,内容课程是书法、音乐欣赏、塑胶翻样、集邮连着你和我、英文歌曲与影视欣赏、十字绣六个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老师可以是任何学科的老师,在自愿报名基础上通过学校选拔,担任教学。根据老师个人的特长,开学初在学校出公告招生,每班控制在8-10人左右选择一项校本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学生自己带凳子到固定的校本上课地点上课。其中塑胶翻新和十字绣开设的比较好,深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塑胶翻新,学生在课上翻新后有的甚至还拿到街上拍卖。校本课程的开设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各门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凡是被聘请的任教教师同时都担负起编撰教材与纲要的任务。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根据每一讲座的主题去查找资料,通过上网,跑书店、图书馆等各种方法,选定材料然后编撰教
材。该校书法教师钱月丰老师编写的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以编排得当、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循序渐进、符合初中生学习书法的需求等特点受到国家与省市书法教育学会的肯定与表扬。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教材的编写,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是教师在积极创造,校本课程开发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和智慧。二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学生之间本身就有差异性,有时候只是兴趣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赋不一样,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发展,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可能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长期需要探索的问题。
涉江文学:涉江读书节是三中今年春季创办的一项特色活动,教导处的主任付红告诉我,自12月起,三中的校园
里,悄然兴起了一股读书之风,课前课后,同学们谈论最多的是最近读了什么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茶后饭余,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教育成长的感受,从书中探求科学育子的方法——一代学子,以先贤为楷模,争做知识的追寻者,尊名家为典范。读书节的启动仪式安排的非常隆重,邀请了张永红副市长、市委副秘书长陈朝银、苏开美局长,副校长覃江红主持了三中首届“读书节”启动仪式,校长王涛致欢迎词,市委副秘书长陈朝银亲自宣布开幕,家长和学生代表分别发出了读书倡议,一千多名师生满怀激情,在肖涛、黄琼、韩煦三位主持老师的引导下,读《论语》、颂《涉江》、吟唐诗、颂《水调歌头·长沙》、赏《沁园春·雪》……千人诵读,场面很庞大壮观,撼人心魄。市教育局长苏开美还提笔留言:办好读书节,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整个读书节活动安排的很完善,包括“我的读书名言征集及手抄报比赛、书香满校园读书演讲比赛决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比赛、美文经典诵读比赛决赛、英文诵读比赛、亲子阅读交流、名师名家讲坛、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办公室评比”。其中名师名家讲坛活动,他们邀请的是市教研中心的李祖贵老师。在整个活动中,该校编撰了名为《守望》的教师文集,《春天的消息》学生文集。
二、政教室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档案资料非常规范齐全。政教室的档案资料主要有13个类别,每个类别按照学期汇总成册。主要有:1班主任德育工作手册、2德育研究会、3德育活动、4、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题研讨、5、教师家访、6、青春期教育、7心理咨询资料、8、学生社会调查报告、9、安全工作、10、家长育子心得、家长读书心得、1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档案资料。四是各年级组参加的年级集体活动均由年级主任负责。比如,在9月30日举行的“红歌会”筹备工作中,各班先自行拿出一个
节目,在规定的时间由年级主任审阅,年级主任还要负责本年级的集体合唱的训练。所以在三中我时刻可以看到年级主任忙碌的身影。
四、党建工作、团委工作扎实有效:三中的党建工作、团委工作是非常扎实的,学校专门设有党建办公室,负责学校一切党务工作。学校团委是学生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很多活动都是依靠共青团这个组织开展的,团委有些常规性的工作,一是负责升降旗,二是负责团校培训工作,发展新团员,三是负责学校广播站工作。
五、教师考勤:对1 2 下一页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 篇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中职学校开设课程中属于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难以理解, 且枯燥乏味, 不感兴趣, 教学效果差。究其原因有三: (1)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 且文化基础差, 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更差, 理解能力不强, 甚至喜玩厌学。 (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专业性较强, 概念多, 内容多, 理论抽象, 给教和学带来难度。 (3) 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好, 照本宣科, 满堂灌, 教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画, 呆板说教, 找不到教和学的重点, 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反感情绪, 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本课程教学。
根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 结合中职学生实际, 改变教学模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一上好绪论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教材的开篇简介, 绪论课是学习本课程的第一堂课, 也是学好本课程的动员课, 让学生形成对本课程的初步印象。若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面对许多生疏的名词、工艺、相图、热处理、材料性能等, 会使他们感觉本课程枯燥无味, 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必将影响今后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一堂成功的绪论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带来好的效果。
上绪论课时不可按教材照本宣科、平铺直叙, 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设悬念、留伏笔,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可尝试以下做法。
第一, 看电影。上课前先放映一段《泰坦尼克号》中邮轮沉没的电影剪辑。看完后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此豪华、先进的邮轮为何在与冰山的一次冲撞后便沉入海底?
第二, 讲故事。二战期间, 德国派出轰炸机频频轰炸英国本土。英国皇家空军驾驶战机在空中拦截, 战况惨烈。突然, 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 英国战机相继坠落, 机毁人亡。英国军方对坠落飞机介入调查, 最初的结论认为:德国是否发明了什么新式武器, 因为在坠落飞机的残骸上无任何弹痕, 从而引起一场恐慌。但随着调查的深入, 最终的结论不是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第三, 做实验。拿一根直径约2mm的铁丝, 请一个学生当众将其反复弯折, 直到铁丝断裂。留下问题:剪刀都难以剪断的铁丝为什么用手就将其折断了?
出于好奇心, 学生大多急于知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可卖个关子, 暂不告诉他们, 请学生回答。过一会对他们说:学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后, 自然知道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原来泰坦尼克号邮轮的钢板在极低温度下变脆, 经不起冲击和震动, 另外钢板中含硫量高, 韧性差, 最终导致了这场海难;英国战机坠落, 是由于飞机发动机内的零件出现了疲劳断裂;铁丝在反复弯折中, 其强度、硬度提高, 而塑性、韧性下降, 即产生了形变强化或加工硬化现象。这三个问题都归结到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自然是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学好这门课就能知道金属材料方面的知识, 便能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至此, 可能已激发了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兴趣, 产生学好本课程的愿望, 教师便把握火候, 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上绪论的有关知识, 也许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以“碳”为主线, 建立知识体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虽然概念多、内容广、理论抽象, 但经认真研究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 发现本课程大多章节内容都和“碳”有关, 可以“碳”为主线, 建立知识体系,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清学习头绪, 还能明确学习重点。
以“碳”为主线, 本课程知识大致归纳为:
第一, 以含碳量2.11%为界, 区分钢和铁。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钢铁材料就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 而钢和铁的区别主要为含碳量, 含碳量小于2.11%为钢, 大于2.11%为铁, 在相图上分为两部分, 可见通过碳含量可给学生直观、明确的认识区分钢和铁的概念。
第二, 以碳的含量和存在状况划分铁碳合金的五种基本组织, 它们分别是铁素体 (F) 、奥氏体 (A) 、渗碳体 (Fe3C或Cm) 、珠光体 (P) 和莱氏体 (Ld) 。这是根据铁碳合金中碳的含量和存在状况划分的。铁素体为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为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是含碳量为6.69%的铁碳化合物 (化学式为Fe3C) ,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第三, 由碳含量知道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即随着含碳量增加, 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变化顺序为:
室温组织:F+P→P→P+Fe3CⅡ→P+Fe3CⅡ+L′d→L′d→L′d+Fe CⅠ
含碳 (%) :0.0218~0.77 0.77 0.77~2.11 2.11~4.34.3 4.3~6.69
第四, 含碳量影响铁碳合金的力学性能。即随着含碳量的增大, 钢的强度、硬度升高, 而塑性、韧性下降。
第五,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和石墨化程度, 将铸铁分为:灰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三类, 其性能和应用各不相同。根据铸铁中石墨 (碳) 形态不同, 还可将铸铁分为: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 其性能和应用也不相同。
若作进一步研究, 还可知道碳在铁碳合金的工艺性能、热处理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可见, “碳”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关键字眼, 抓住这个字眼, 以其为主线, 理顺、归纳学习要点, 建立知识体系, 无疑对本课程的教和学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
中职学生年龄小, 文化基础差, 理解和接受能力均不强, 对高深的理论难听懂, 久而久之, 便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举些学生熟悉、知道的事例, 贴近他们的生活, 化高深理论为浅显的知识, 改枯燥口授为趣味教学,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理解, 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帮助。如在讲解铁碳合金相图的区域组织奥氏体时, 引用民间“趁热打铁”俗语, 反问学生为何要趁热打铁?也许学生能讲出其富含的哲理, 却不一定知道它的科学道理:钢在727~1538℃为奥氏体组织, 具有良好的塑性, 最适应锻打, 等温度降到727℃以下, 将变为其他组织, 适应锻造的能力差得多。又如, 在讲解铸铁知识时, 引用民间“恨铁不成钢”俗语, 此语道出了家长“望子成龙”的良好愿望, 但不具有完全正确的科学道理。其实钢和铁本是两种材料, 有各自的性能和应用。铸铁与钢相比, 虽然力学性能较低, 但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和切削加工性, 生产成本低, 且有优良的消音、减震、耐压、耐磨、耐蚀等性能, 在各类机器的制造中, 若按质量百分比计算, 铸铁约占整个机器重量的45%~90%, 可见其用途之广。所以铁不一定要成为钢才有用。再如, 介绍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式存在时, 提问学生:铅笔的笔芯是什么物质?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是铅。其实这是个错误, 铅笔的笔芯是石墨, 也就是碳。那么石墨到底是什么样?具有什么特性?对铸铁的性能有何影响?学生由于对铅笔芯的了解, 便可容易理解这方面的知识:由于石墨的力学性能很差, 其强度和塑性几乎为零, 这样就可以把分布在钢的基体上的石墨看作不同形态和数量的微小裂纹或孔洞, 这些孔洞一方面割裂了钢的基体, 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 使铸铁的力学性能差于钢, 另一方面却使铸铁获得了钢不具备的性能, 如因石墨的润滑而使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等。
在日常教学中多举这样的例子, 学生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掌握牢固, 另外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应用多媒体, 优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且画面丰富, 信息量大, 把过去无法或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 通过形象的图形、动态的画面展示给学生,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对概念、原理、工艺理解得更加深刻, 增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是现代教学必备的手段之一。
授课教师认真备课, 精心制作课件, 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如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内容抽象, 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动画演示, 学生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晶体结晶的全过程, 形象、生动。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 达到完善实验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让学生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知识, 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大。
五结合实验、实训、参观, 理论联系实际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实验性强的学科,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安排一些实验、实训或参观, 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
本课程要做的实验较多, 有些能在课堂或学校实验室、实训车间做;校内没条件做的, 可借助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实验条件, 如拉伸实验、硬度测试实验完全可以在学校或企业的材料或力学实验室做。在教授钢的热处理知识前, 可当堂做演示实验:将一根直径为1mm左右的弹簧钢丝的剪成两段, 放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到赤红色, 然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冷却, 冷却后用手进行弯折, 对比两根钢丝的性能和差别。放在水中冷却的钢丝硬而脆, 很容易折断;而放在空气中冷却的钢丝较软且有较好的塑性, 可以卷成圆圈而不断裂。又如钢的火花鉴别实验可在校内实训车间做。备好四块钢料: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和高速钢, 让学生在砂轮机上分别打磨, 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 学生很快掌握了不同含碳量钢的火花特点, 而且可以通过火花来辨别材料。再如, 在上完钢的热处理章节内容后, 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的热处理车间。
实验教学直观性、可操作性强,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说服力强, 而且过目难忘, 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
总之, 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学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确实困难, 但授课教师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志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 篇3
通过在欧洲学校放映电影和其他视听内容,研究调查了该项目面临的障碍和最佳实施方案。研究报告分为三个章节:学校章节展望了如何在课程中使用电影,并使之适应学校课程;制造章节着眼于电影在制造商那里的制作过程;著作权章节分析了欧洲在学校展示电影的法律框架。
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在学校方面,电影文化通常不被作为学习科目,而是通过其他科目融入学习,电影文化教学方式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师通常利用DVD展示材料;在电影业方面,获得在学校展示的许可不是电影行业的优先事项,尽管某些成员国有非常不错的许可方案。在著作权法方面,关于在何种条件下电影能被用于教学环境,欧盟成员国已经用不同的方式作了额外说明,但还有许多法律方面的不确定性。
该研究为电影和其他视听内容在欧洲学校的更好运用提供了借鉴和建议。这些建议将被用于评估创意欧洲媒体(Creative Europe MEDIA)的电影文化支持计划,同时将被纳入著作权改革的讨论议题中。
学校党员干部学习材料 篇4
(一)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按照十七大对经济特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深圳中轴线建设,大力推进深圳连接全国、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金融、证券、外贸、口岸、高科技成果交易、文化产业交易等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三是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和桥梁作用,使深圳成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流的重要节点和通道。
(二)积极推进深圳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合作。大力加强区域合作,大胆创新区域合作新路子,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周边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和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深圳与汕尾经济合作,按照省的“双转移”工作部署,共同开发建设4平方公里产业转移园区。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其他省市合作兴办的“深圳工业园”建设力度。
(三)继续搞好对口扶持工作。积极落实中央和省交给深圳的对口扶持和抗震救灾对口支援甘肃省重灾区的任务,加大对贫困地区和灾区的支持力度,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和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用5年时间在贵州、河源等对口扶持地区协助建设100个“整村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企业的“造血”功能,支持深圳企业到对口扶持地区投资兴业
五、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先进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经验,加强对国际规则的学习和运用,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创新我市政府组织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政府架构。依法设定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职能,强化部门执行力量;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建立行政审批规范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规范市、区、街行政事权,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在光明新区先行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网上行政执法、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共服务和网上监控等五个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统一清理和依法确定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探索通过设立新的功能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等方式,逐步解决行政区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
(二)推进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创新。一是借鉴新加坡“淡马锡”经验,探索将国资委设立为法定机构,完善出资人制度,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完善党管干部体制,加大国企管理人员遴选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力度。三是继续深化国企内部各项改革。完善国有独资企业外部董事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四是继续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预算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投资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五是进一步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确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和方式,通过“以事定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公平配置公共服务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建立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效率。二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法定机构管理、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模式。三是推进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按照管办分离、管养分离的模式,转变事业单位归部门所有的旧体制。推进检测机构、社科机构和考务机构跨部门整合,推进公园管养体制改革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
(四)推进公用事业监管体制改革。一是抓紧制定出台公用事业监管方面的相关法规,强化依法监管。二是建立并完善公用事业专业化监管体制,解决好监管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三是建立公用事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开经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信息的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四是改进相关的监管措施。完善政府与公用事业、企业之间的相关合同和协议,改革现存的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调整程序与机制,强化市场准入和竞争秩序的监管等。
家长学校培训学习材料 1 篇5
1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13:48
家长学校培训学习材料
第一讲 内容:1.习惯养成要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
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首先要相信儿童,要把孩子放在主人的地位去思考问题。有的家长要么过度保护孩子,要么过度死板的要求孩子,这样做,一方面可能使孩子受到过分的限制,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分的限制中,厌恶习惯,逃避习惯的培养。而父母这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行,你不能。人的长成是各种能力缓慢生长的结果,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也要正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长”则同样违背孩子的生长规律。儿童时期的意义就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我们过分的关注了孩子生长的结果,以致忽视了生长的过程。
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还要 深入了解孩子,根据他们的天性培养习惯。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就是要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去培养,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得用不同的方法。还要让孩子多参与,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2.习惯养成要注重第一次
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有例外。即使习惯养成了,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应诺孩子做改变习惯的事情。父母的心情的好坏不应对孩子的习惯有例外。
3.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4.习惯养成要按层次进行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7岁,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他们才能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第二阶段,7~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第三阶段,9~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空间关系。因此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
习惯养成要讲究科学性,要按科学的规律去培养孩子的习惯。首先,父母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的习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还要在培养的过程中注意个体的差异,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
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家长减轻负担,促进家庭教育效益的提高。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方面。当孩子坐在课堂上专心地听讲时,大脑皮层相当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与当时智力活动有关的优势兴奋中心,这就是注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孩子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会事倍而功半。
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使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还可让孩子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在听课时具有心理优势。在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会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询问中找到答案。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的习惯,有利于及时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及时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
6~12岁,这是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童年期。虽说童年期儿童身体发展相对稳定,但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骨化过程未完成,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完成。儿童神经系统发展较快,控制能力差。由于儿童存在以上特点,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孩子精神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孩子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使其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孩子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去。有经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体力、能力和性格差异来安排他的学习时间。一般低年级儿童,家庭学习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而高年级学生可用1小时左右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家庭学习活动,中间可以休息一会儿。家长若发现孩子边学习边开小差,或抓头挠耳,或东摸西摸,眼睛四处张望,便应及时进行调节,让他休息片刻,看看周围绿色,使身心愉悦。
学习中的读写姿势、用眼习惯也很重要。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写字时手离笔尖一寸,看书时眼离书本一尺,坐在桌边身体离桌有一拳。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姿势正确,腰不弯,背不驼,有利于孩子正常生长。教育孩子走路时不看书,光线昏暗中不看书,躺着或乘车时不看书,阳光强烈时不看书,都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雁鸣湖镇学校支部党课学习材料 篇6
主持人:尹士胜
新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总结和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新党章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十四条第五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道德修养、更好发挥表率作用。
新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是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近年来,根据中央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一句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落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方面的重要作用。
雁鸣湖镇学校支部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2017年3月17日
主持人:周桂香
学习《新党章》: 党员的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党员的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雁鸣湖镇学校支部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2017年3月31日
主持人:郑立明
学习《新党章》: 入党的程序:
1、自愿递交入党申请。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3、进入考察期(半年、一年学习、想回报)。
4、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5、确定发展对象。
6、政治审查。
7、短期培训。
8、确定入党介绍人。
9、填写入党志愿书。
10、支委会审查。
11、召开支部大会。
12、组织委员谈话。
13、党委审批(预备党员)。
14、支部发出入党通知书。
15、入党宣誓。
16、预备期的培养考察(半年、一年学习、想回报)。
17、预备期满,考察合格,支部大会通过,报党委审批,转为正式党员 怎样写“入党申请书”
1、递交入党申请书。
要求入党的同志一般要由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交书面“入党申请书”。入党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对没有入党要求的人,不能采取说服动员的方式,使其在并非自愿的情况下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写入党申请书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
②自己的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③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
④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雁鸣湖镇学校支部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2017年7月1日
主持人:李学军
自觉增强看齐意识
“讲看齐、见行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全面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讲看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上下同欲者胜!”古往今来,无论任何政党,要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1945年,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总书记也指出:“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可以使党员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我们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增强看齐意识,坚定自觉地维护好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定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学校学习的真实环境:课程与文化 篇7
詹姆士·B·麦克唐纳说过:“课程是研究如何去占有学习环境。”而当前的中小学是这样表述学习环境的安排的: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其课程有基础型、拓展型、研究(探究)型课程,或者分为学科类、综合实践及社团类课程,还有分为国家、地方、校本或特色类课程的。这些类型(模块)下有海派课程、双语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环境课程、消防课程等各种展示学校骄傲的子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是颁考的学科课程,必须执行国家意志,学校能做的是对其进行“校本化实施”,如光明中学的确保课时、浦光中学的根据学生程度布置分层作业等就是遵照执行的范例。此外,拓展型课程是为了多样化,研究型课程是为了创造个性。所以,光明中学在德育中张扬“中国风·民族魂”,赏诗作画,练武术,也涉及一些法国文学等,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这样的特色课程,学生享受着因材施教,教师巧施导,视听感官共享和谐等,这样建学生喜欢的课堂、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文化便形成了。光明和浦光两所中学都是上海的百年老校,确实都是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学校。
喜欢之余,我们会想到在真实的学校学习环境中时间要素的缺失。课时,在书面报告的描述中往往可以被挪用,甚至忽视,而在学校的日时、课时的现实安排中却像火车时刻表那样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对比现行《高中课程标准》的课时规定,会发现学校实在是很少有时间去建设校本的、特色的课程的。我们看到一些教师在利用政治课由通货膨胀、加息政策,联系到学生零花钱“理财能力”的经济学学习,一些班级学生除了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英语外,每周要增加几个课时的第二语言课等,这种做法在当前真是难能可贵。这样,我们就会联系到课程的另一个要素,即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
上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课程理论,现在或许是放开手脚让学校自己去编制课程(包括课时)的时候了。看到光明中学和浦光中学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探索,我想,除了数学、音乐这些独立的学科,浦光中学是不是可以采用主题课程论的思想,在人文社会类主题中专门开设经济学的课程呢?光明中学是不是可以专门招收法语班呢?还有,如果我们采用正式学科课程与潜在课程这一对“并行课程”的概念体系,就会少掉多少名目繁多的课程概念之苦,可以合并多少课程,可以避免为应付督导检查而滥用、硬套课程名称的毛病。总之,自觉的课程才是真实的学习环境,真实的文化。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 篇8
【关键词】和谐 理念 创新
通过几个月来的远程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谈何容易。制度加强制,只是一潭死水。创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构建学习型学校,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那如何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建和谐的人际氛围
学校管理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是核心。我们只有尊重学生、尊重老师,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管理者多深入教学一线,多与教师谈心,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尽全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们,才能与老师的距离拉近。还要多走进学生的世界,尽量听听他们的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把学校管理好。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二、要适时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学校目标
办学理念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是指引学校的办学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办学理念也需更新,才能更好地明确学校的目标,把学校做大做强。根据县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各校要开展“咏吟传统文化”活动。我校马上行动起来,每周一、三、五早读课都咏吟《古诗词》、《三字经》和《弟子规》等,这既营造了书香校园,又打造了书香教师,也培养了书香学生。让人人沐浴在书香的海洋里,享受着书香的文化大餐。
三、要做到制度管理创新
规章制度是约束人最有效的方式。但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得做好这篇文章。学校应制定一系列鼓励形成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建立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制度,外出学习必须参加且返校后交心得体会和上汇报课后方能报销的制度。鼓励参加学历培训制度,规定学习任务与教师业绩挂钩的制度。以制度为引导,增添教师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建立学习规范化、经常化、系统化,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面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需要管理者的睿智。当管理出现盲区时,我们可灵活运用人情化管理,不能一棍子打死,得不偿失。常做常新,不断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到管理好一所学校的最佳方案。
四、要教学模式创新
新课程标准理念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只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只是引路人,当学生出现迷茫时去指引。课堂再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县正在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肯学、愿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五、要以科研为载体
学校应以科学研究促进学习,以学习提高科研档次。建立以校为本的科研机制,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研究和分析,从而自觉地运用于实践之中。
办学历程告诉了我们一条硬道理,创新乃是现代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办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八都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尧,傅宝英.中小学科研兴校的基本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3.
[2]盛雅萍.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J].上海教育,2004.
去杜郎口学校学习的汇报材料_ 篇9
时间:2009年4月29日
在这次去杜郎口学习的各校队伍中,我校人数名列第二,仅次于五中,我很荣幸成为南下杜郎口队伍中的一员。在进杜校之前我就早已准备好了纸、笔、照相机,我当时想,一定要将在杜校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每一条都具体地记下,不能有平点遗漏,以便回校向领导老师们汇报。所以我在杜校学习的这几天中始终是笔记本,照相机没离手,发现好的东西能记的记,不能记的照。在杜校的这几天中我感到收获不小,在此我就将我在杜校的所见所闻向各位老师进行一下汇报,因为内容过多条理不一定清晰,望大家见谅。
一、听课时看到的以及听到的:
1、杜郎口的学生笔记全是双色的,我们已经带回了样板,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来看一下。
2、杜校的学生有胸牌(像探究精英、进步标兵、点评能手等)。
3、杜校在检测时,教师提前将任务分好之后,学生在黑板上给学生出题,做完之后也是学生给学生批改,教师监督做题过程以及点评,出题人和答题人笔不同色。
4、每个小组都有各色粉笔及写字板笔。
5、各班教室外走廊区域有各班优秀学生的名言及画框作品展览等。
6、杜郎口校内的各个角落没有空闲区域,到处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及教师的业绩,展示的地方很多,每个学生都有能展示的地方,展示的空间。
7、杜校下课的时间是15分钟,有效地空出了学生的准备时间。
8、杜校几乎不用学生买任何参考资料,因为无论是在走廊还是在教师外的文化长廊上展示的都是各科的要点。
9、教室里有远方来客留言本,以激励学生或自我鞭策。
10、教室内有每周新闻薄,用以弥补学生不能看新闻的遗憾。
11、每班都有中国地图及世界地图悬挂。
12、办公室各区域都有教师的作品或名言画框展示,老师的价值得以体现。
13、学生分工明细,每人在学校负责啥分的相当明细,教师的分工也相当明细,各管一段。
14、各组都有全组同学合影在本组区域张贴。
15、在杜校的楼梯上贴的全是知识,房梁上贴的也全是知识,杜校称之谓楼梯文化,房梁文化。
16、教师在设计学案时,有时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是适合教师用的,另一份是适合学生用的。
17、在编写学案时多编写课本上没有答案的问题,让学会给问题打预防针。
18、学案与教案融为一体,小步走、小台阶、逐步达标。
19、做好新旧知识、教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衔接,上课前先忆一忆,让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不新。
20、教师将知识点多以口诀、顺口溜等方式传给学生,学生在展示时也善于总结口诀、顺口溜。
21、每节课无论是预习、展示、还是反馈,课上都有对比,有组与组对比,有男女对比等。
22、教师有时就是pK主持人。
23、展示时各小组有负责主持的,负责读题的,负责讲题的。
24、杜校学生课下不玩篮球,而是在做俯卧撑比赛、引体向上比赛或玩校内配备的健身器材。
25、各班黑板上都有课堂展示标准及十忌。
二、徐利主任谈如何上课
1、预习课
(1)编制预习学案,教师分工合作进行完成,然后资源共享,即书写为统一的学案。
(2)做好预习指导
(3)教师要做参与者的角色,学生遇到的困难可以与班中的老师进行交流。
(4)搜集预习疑难,什么问题需展示,什么问题不需展示要把握好,面面俱到等于不到。
(5)学案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1复印一份裁成纸条,抄在黑板上,此法适用于新授课。2复印人手一份,适于练习课及复习课。
2、展示课
(1)展示什么
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出错率高的重点展示。
(2)怎么展示
①分析
②讲解
③不同方法反馈
④点评(应用了什么知识点、关键是什么、易出什么错、多种方法哪种最简单、表现形式可以是口诀、三句半等。)
(3)、教师干什么
①追问(这是理科教师驾驭课堂最主要的一方面),追问可由学生学习不理想到理想,由不到位到到位。
②点评(画龙点睛似的点评要少而精,点评原则不超五句话,要跟点穴式的,一步到位,教师多说一分钟,就会使学生减少一分钟说话的权利。)
③拓展(对知识左顾右盼,上串下联)
④提升规律(数学问题很多,谁也无法全部做完,提升规律很重要。)
⑤评价,要恰倒好处,使孩子乐在其中。
(4)、备课备什么
①展示形式:即用上什么形式展示。
②预见性困难要先想到。
③追问方面的问题设计。
④拓展延伸。
⑤提升规律。
⑥预习和展示的关系(大预习大展示,小预习小展示)
三、我自己的感受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像给学生做饭一样,每天应都有创新意识,吃再好的饭,每天就是固定的几样,学生也会厌烦,评价也是如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是如此,我们要时刻创新自己的方式。
2、有些人认为杜郎口学校在有些方面有所保留,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杜郎口没有任何保留,只不过有些方面他不是用语言告诉我们的,而是用行动,至于我们每看一次杜郎口人家都有一个大变样,其实这并非他们开始时有所保留,而是人家创新的太快。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 篇10
走创新之路
促学校发展
南溪镇化龙小学:郭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中心校邓校长给予我这次远赴北京学习提高的机会;非常感谢各位给我提供这个展示的平台,给我这个锻炼的机会!
关于学校创新管理这个研究课题,因为个人水平有限,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讲解。我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中有不当的地方,敬请各位谅解!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名校实地考察,我们在惊叹、羡慕、赞叹首都名学校之余,并没有忘记此行邓校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反思我镇小学的现状,并深度思考了学校的发展。下面,我们就将一些粗浅的想法向大家作详细的汇报!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见教育部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多年形成的办学经验以及成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步伐。为了与世俱进。学校必须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才能让师生得到更好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向纵深发展。
什么是创新呢?在教育家卓立看来,那就是创造新的东西――从无到有。所以他的学校首创了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校园广播系统、第一个红领巾电视台、第一个立体运动场、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第一个校园升旗仪式、第一家校园塑胶操场、第一个校园地下停车场、第一个专业教室、第一个多媒体教室、第一个用于课堂教学的触摸电视„„卓立校长心中只有两个词;那就是创新和超前。而在名校长赵福庆的眼里,创新就是一种改变,一种人有我新的积极改变。于是他大胆进行了课时的创新,他们自主实行了“三四五”时间制,即英语、音乐学科的课时为30分钟;语文、数学学科课时为40分钟;下午的大活动课,定为50分钟。
当然就目前的条件,立足我们学校实际,我们知道在硬件上无法比拟,但我们可以在学校内涵方面进行适当的创新和积极的改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进行创新:
1、理念创新。专家说:“影响我们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我们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心态和国际视野。我们必须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冲破禁锢。我们必须有有打开窗户的勇气和胆量。面临社会的瞬息万变,面临教育的多元化,我们要敢于接受新的理念。我们要认真咀嚼、消化并娴熟运用。
2、管理创新:
1)进行目标管理:为了使教师有成长的目标、奋斗的方向。学校可以积极推行企业中的有效管理---目标管理。即学校在制定出一定期限内可能实现的发展目标后,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学校为了让教师达成自己的目标,可让教师日报、周报、月报,汇报自己的情况 ;及时了解教师的完成情况,并对教师出现的困难积极帮助。努力让每一位教师达成自己的目标。
2)强化干部的交流:可以有计划地派干部到区域内优秀学校或者市级、省级优秀学校挂职锻炼,学习它校先进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学校给干部定任务、时间,并定期对干部进行考核。
3)、、挖人才——积极引进经验型人才:挖区内学校的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学校任教。积极建立一支精干的教师团队。
3、科研创新:
1)借助外力发展学校——借人之技。就目前而言,学校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在近期里或几年内无法改变学校的现状。唯一的捷径是借人之技。学校可以与高校组成联盟,学校作为实验基地,提供实验的场地、对象;高校提供专家、教授进行理论指导。这样既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又可以尽快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2)狠抓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当前,学校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缓慢。跟学校在科研课题方面的力度不够是分不开的。教师们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为了抓好此项工作,学校可以主动申报领导课题、教师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小组,制定计划,积极实施,定期检查、督促,及时结题。就学校而言,可以就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研究,也可以积极落实好上级指定的各类课题。而教师呢?可以针对一些小课题进行有效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相关教研究员进行指导。让教师少走弯路,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4、人才培养创新:积极倡导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注重学生知行统一、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
在我们考察的几个学校里,学校都有乒乓球馆、游泳馆、厨房室、茶艺室、缝纫机室、体育馆、图书室等多种功能室让学生参与实践。而我们农村不具备这些条件,学校可以针对农村的实际,让家长走进课堂,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教学生怎样种花、怎样做菜等,给学生示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发现、去思考、去明白。
5、课堂评课标准创新:根据教育部规定,从明年起,全国各小学都使用统一的教材。为走在课改的前列,当前,学校可以针对〈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组织教师积极研讨新课程下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及情感需求、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思维发展等;制定以校为本的评课标准;其中着重应该研究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清楚应该怎么做后自觉去做!
6、教师视野创新:
1)加强与区域内优秀学校的紧密合作,派年轻教师、有发展空间的教师到优秀学校的优秀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学习的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而进行调整。时间可长可短。关键是学有所获。且能将所学到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在个人的教学中促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区域内、市内、省内、国内或者国外的优秀学校考察。让教师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态势,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教学思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课程学习材料】推荐阅读:
高邮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学校汇报材料10-20
学校课程09-11
学校隐性课程07-16
学校课程规划06-08
学校德育课程06-24
学校语文课程10-01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06-28
学校体育课程08-22
田园学校课程规划05-15
学校校本课程总结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