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共12篇)
学校课程 篇1
根据当前课程建设的要求,不少学校开始尝试构建校本课程结构、自主编写课程教材、制订课程管理方案、研究课程实施效益等。在学校发展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特色课程是一个或一类什么样的课程,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特色课程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已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只有把相关问题理清了,才能将其准确定位,并合理发展。
一、何谓特色课程
我认为特色课程应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属性。第一,特色课程之“特色”,是相对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类型中的其他课程而言,是相对于其他区域课程、本校其他课程、他校校本课程来说的,在教育性、科学性、发展性等方面它具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独特品质。第二,特色课程必须能够有效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而非独立特行的课程,即特色课程必须符合学校的课程理念,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学校的特色(或传统优势)教育,并能够与其他课程形成一定的关系,促进学校课程体系整体价值的体现和作用的发挥。第三,特色课程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个课程群,可能非学校课程的全部,也可能非学校的核心课程。如果是一个课程群,课程群内所有的课程风格需具有一致性。第四,特色课程建设之初可以不是地区或学校的最好课程或最优课程,但在继续保持和发展其特质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实践应该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并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发挥辐射作用。特色课程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课程水平,其最高特质是成为能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并彰显学校课程思想的校本课程。
二、如何创建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的创建可以遵循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学校管理者在规划学校课程时通过协商后将其定位为校本课程重点建设对象;二是在课程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发展和形成特殊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固定的模式,学校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能建设或体验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特色课程。
学校应在综合利用多类资源中提升课程发展速度。目前有三类资源可为学校所用:一是专家资源,即聘请专家为学校把脉,请专家们提供思路或建议,帮助学校确立重点、形成特色,甚至全程参与具体实践;二是自然或社区资源,即在学校内部或附近寻找、开发能够为学校所用的独特资源,并且与相关课程的开发思想和校本课程目标有一定关联性;三是学校积累的优质教育资源,即把过去课程改革或教育传统中一些较好的教育实践经验转化为分类课程,集聚学校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三、如何保持特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特色课程本体来说,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两个关系,一是细化和明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关系,努力实现四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二是课程思想和学校办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总结特色课程实践的思想,并将之与学校办学思想进行比对,在理论考证和实践研究中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定位。
学校课程是一个大课程(体系),它由若干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功能的小课程组成,通过众多小课程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系的连接,使其显现课程合力,发挥大课程体系的整体价值,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育目标。因此,学校众多课程相互之间应该是统整性关系而非单调的集合性关系,即不同类型、不同科目的课程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
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进行特色建设,那么在课程建设时就应该在理清课程思想、确立课程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各类课程的均衡发展。
学校课程 篇2
二、学校课程目标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路径”。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这一核心课程理念,坚持“以优质、多元的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体现“阳光育人、多元发展”的办学思想,新港中学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把课程设计的知识体系、社会要求、个性发展三个维度有机融合,形成一种科学的、多维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强数学和科学技术教育,注重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课堂有效性为重要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一)德育课程
1、德育课程目标:
提高德育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完善品质。
2、德育课程结构:
德育核心课程+德育体验课程+德育特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
德育核心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课程、理想信念教育课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课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课程,公民意识与法制教育课程,民族优良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课程。根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两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开展“温馨教室”建设,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中开设廉洁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民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和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智育课程
1、智育课程目标:
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学科核心内容,掌握学科思维方法。
2、智育课程结构:
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系列化+研究课程专题化。
(三)体育课程
1、体育课程目标:增强身心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发展体育特长。
2、体育课程结构:身心素质发展课程+运动技能课程+体育特色项目
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美育课程
1、美育课程目标:具备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2、美育课程结构:审美知识理论课程+审美实践技能课程+美育个性发展课程。
加强艺术教育,积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
(一)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全面执行市教委规定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与课时。为使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努力探索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班级学生学习实际,利用二周一次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分工合作,有一人主讲,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研究,进而确定每一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整合每一单元(章节)的教学内容,编制每一节课的作业,组织好每一单元的测试反馈,本学期开始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试行“校本作业”的开发,促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另外,继续在全体升考5学科进行“导学稿”的学案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
2、拓展型课程丰富多样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在优化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学校要加强拓展型课程建设。在限定拓展型课程方面,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学科拓展为主要内容,其中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心理健康、防灾减灾、民族教育、生命教育等;学科拓展以语文阅读、英语听读拓展为主;自主拓展型课程以“挖掘资源、发挥特长、培养兴趣”为宗旨,致力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申报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这些课程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探究型课程深入开展
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为出发点,我们要开展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探讨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如何指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让学生体验、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或是以单独设置的探究型课程呈现,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课时安排采用弹性课时制,强调课内外的结合。
(二)三类课程的实施形态
基础型课程具有统一的共性基础要求,为必修课程。
拓展型课程分为学科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学科部分包括限定性拓展和自主拓展两部分,修习方式为选修;社会实践部分为必修。
探究型课程为必修。单独设置的探究型课程I一般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课时安排采用弹性课时制,强调课内外的结合,探究型课程II渗透在其他两类课程的教学中。
四、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略)
学校课程计划篇三
崇明县建设中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崇明县建设镇北首,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是一所较为优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包括1个根宝足球基地班),学生298人;在编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5人,县、校级骨干教师各5人。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教,务实求新,博大精深,团结奋斗”的校训,把“师资优质,学生优秀,教育优化,质量优胜,校风优良,校园优美”作为管理目标,积极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和足球特色,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居农村初中前列。现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崇明县文明单位、崇明县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和崇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与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潜心钻研,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两校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互帮互学,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共同参加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交流针对性教学材料。推进了校本研修互动机制运作的常规化和“主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不足:
1、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少县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自觉性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并存,成熟型教师与缺乏经验与方法的教师并存,创新意识与愿望强烈的教师与重短期效应靠经验处于较保守状态的教师并存。
3、个别学科的团队教研能力不强,研讨氛围不浓。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研修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国家基础型课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执行,但对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体系门类和科目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有待培育教师教学研究文化自觉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势:学生来自农村,比较朴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不足: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区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数量的家长外出务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生源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家长的学历都在初中及一下),农民进城务工后家庭教育出现缺位现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和水平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凸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为拓展型课、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符合学校校情和生情的课程。积极夯实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设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会教学,能教研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备,能有效地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的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在区域层面有影响的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所长(zhǎng)。
“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礼仪、懂感恩、讲诚信、能抗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奋勇前进。
“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
“学有所长”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准则,兼顾以学校办学目标、特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实践课程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课程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二)课程实施结构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20xx学年度课程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弹性化,即“统一+菜单(选择)”的模式,既有共同必须学的拓展型课程,也有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校特色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学校课程课时计划总表
学校课程 篇3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设置规划管理评价一、课程设置规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课程结构要多元性。
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学生素质教育的多元性,决定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设置中要指定为学生设置必修科目(如我校的主题升华类课程、入学季毕业季课程养成教育课程);还要设置选修科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如我校老师开发的“布一般”“航模科普行”“走近名人”“演讲朗读秀”“摄影园地”“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等30多门课程)。有的课程注重知识能力的拓展;有的课程注重道德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有的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元的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正所谓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二,课程设置目标要整体性。
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都以提升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又侧重不同、层次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因此,在规划学校课程体系时,应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课程设置要体现本位。
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中,要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创设条件,设置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广泛性的课程及课程方案。
二、课程开发实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要成立专门的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带领制订《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文件,便于更加规范管理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其中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要求,课程的实施过程,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制度的建立,课程的申报、审议、审核制度细则等作出明确要求。
第二,要形成校长亲自参与、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课程开发团队。学校课程如果上升不到学校意志,不可能得到真正发展。平时再怎么讲学校课程同国家、地方课程的如何重要,都不如校长的参与。这样既可以激励老师,又可以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也带动了学校课程开发主体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挖掘教学资源,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纲要,撰写教材,落实教学实际。
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开发学校课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人生,需要不断探索未知,需要努力增长智慧。为此,学校课程的开发不能脱离学生需求由老师自行开发,这样的课程也不会受学生欢迎,开发了效果也不好,因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评价也就不会好,所以学校课程在开发之前一定要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的才是老师努力的起点,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如我校根据学生需要开发的《心灵之旅》《科技创新》《法律讲堂》《文明礼仪》《身边的科学》等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是我校的热门課程。
第四,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开发学校课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这些历史文化的精华应该一代代继承并发扬,学校课程开发如果能有意开发这样的课程那也是功德千秋的事,如潍坊的风筝、中国国画、中国京剧、巧手中国结、中国年画、中国泥塑、胶州大秧歌、各地历史志等都可以开发,当然也可以聘请当地老艺人、专家、家长各种教育资源来校兼课,这样的课也会活起来,说不定还会很火呢。
第五,要统筹安排,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辅相成。在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有学科拓展类课程、社会探究类课程、艺术素养类课程、自然探究类课程、生命健康类课程等,这些课程的整合实现了学校课程校本化,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都能得到发展。比如,我们学校开发的“快乐英语”“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社会观察”“情系中国结”“写意花鸟画”“魅力中国”“生命与健康”等各种不同类别的社团,形成了学校大教育格局,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成果很显著。
三、课程管理评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学校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成员分工要明确,积极组织运作,抓好落实。
2.要安排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明确如何开发学校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开发能力。
3.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校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个例、学生的学习成果,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总结学校课程的经验和不足。
4.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选课内容等,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和教师申报编写课程简介和目录,学校要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学生上课、教学场地等规划安排。
5.任课教师认真备课,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自编教材,目录清晰静学校审核后使用,课程委员会要定期检查教案、授课内容、课件制作等,随时听课,随时通过学生问卷测评。对于个别教师,不能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提出整改意见。
6.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制定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表格或细则,评价要多元,如主体多元、标准多元、内容与方式多元,评价唯一、结果唯一的现象。有了评价就有了保障,学校课程会有序开展。
7.学校每学期对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表现优秀的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对学生成果显著的要给予表彰,通过激励先进,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景象。
学校课程可以如此精彩,可以为学生插上翅膀或乘风破浪或采食花香,这是一个舞台,也是一个平台。只要我们用心,这个花园里定会繁花扑鼻香!参考文献:
[1]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
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规划与设计 篇4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领导力指按照一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开发建设, 实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能力。
一、课程领导力的四点定位
依据近一年时间的前期研究, 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调研, 和部分校长开展了座谈, 做了课改经验的典型调查, 召开了四次学术会议的研讨, 起草了两个纲要:指导纲要和实验基地校行动纲要。
(一) 体现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力的内涵
1. 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能力。
2. 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
3. 学校课程实施能力。
4. 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决策、引领和控制能力。
(二) 体现课程设计的价值功能
1. 明确方向, 主题思想, 研究目标。
2. 规范调节研究过程。
3. 制约成果的界定、成果的构成形态及成果的评价的解释。
(三) 体现高位的思考视角
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思考, 在历史和未来中把握现实。历史维度: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思考。
现实维度:通过研究国际化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如何把握学校教育价值功能的转型?学校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模型、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未来维度:从公民素养的四个学会———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学会工作来思考。
(四) 体现学校课改应坚持的基本命题
1. 学校教育理念和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
键, 地区教育领导阶层的战略决策力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核心。
2. 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型, 关键是学校发展模式的转换。
3. 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价值和基本观念。
4. 坚持发展主体意识和特色意识, 坚持差异性和多
样化发展, 坚持开放和整合, 防止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
二、学校个性化课程结构的设计与生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战略改进领域 (主要问题) :学校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 必修课程内容调整问题, 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发展性教学、制度与管理, 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
(一) 板块化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
这是学校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展现不同类型学校的个性化发展特色, 读懂课程改革的变革性实践, 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
学校办学定位:切合学校实际。如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领衔、吉林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性高中;北师大附中:学生素质、学校文化。
学校培养目标:目标追求区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是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 培养人的规格直接构成研究的理论硬核。如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万泉小学、长春市实验中学。
设计的基本方略:亮点和特色。如杭州二中、镇海中学、长春市实验中学等, 注重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目前三个板块基本格局:国家规定课程、校本选修和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板块。部分学校的三层级设计:基础型课程、扩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上海格致中学:四类课程构建学生成长的金字塔。清华附中:立体化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学生自创课程四类课程, 分年级逐步分层, 分学科逐级跟进。
综合性课程板块: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 以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交叉综合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整合、提取、再创造,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综合类:科技与社会、人文与艺术、运动与健康。
案例一:国际安全中的科学技术, 八个学科、授课教师、清华教授、留学生, 与大学接轨。学习大学专家的思路和研究风格。
领导力课程板块:自我领导能力、对团队领导能力和价值追求, 强调学生对现代价值观的追求。领导力课程特征:团队决断、实践活动、学习团队、真实案例等。三个阶段来实施, 突破课程形态, 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 形成阶梯状态。跨年级选课的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
案例二:上海中学的三大类课程图谱。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 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 优势潜能开发课程子图谱。
(二) 关于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三种不同模式
1. 北京二中:阶梯式模块。
2. 北师大附中:三个阶梯。
3.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整合。
基本要求:广博与专深、多学科整合、适应未来发展。
(三) 自主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1.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勇于开拓与求实———高的立论点, 低的入手, 依托学习科学与信息科学。改革目标与重点———提升想想、批判、系统思维。课堂要焕发生命力, 形成多种实践形态。倡导变革性实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突破考试领导教学的考试文化的制约, 提升学生想像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品质, 引导学生学习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从多视角讨论学科教学本质、学习内在机制、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的问题。
回到原点, 从多视角讨论学科教学本质问题。比如对数学学习本质的三种不同理解:第一种: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经验的学习。第二种: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第三种:创造性。数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数学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定位, 摆脱数学一招一式的、细枝末节的探讨。语文和外语学科:符号化、建构性、生成性的文化, 注重工具性、人文性。
2. 目前改革的两个切入点。
(1) 依托学习科学和信息科学, 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进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探索。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 导致了网络学习、虚拟学习、弹性学习、远程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创新。
(2) 教学进程结构的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熊梅教授的开放教育, 赋予教室新的价值功能:自主选择的学习区, 个别学习的指导区、交流区。
重新认识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建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与策略。突破点———三个基本命题的形成:回到生活, 创设情境, 活动体验。进程设计的不同思路, 体现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功能。从教师系统讲授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哈佛大学对课堂活动的再认识, 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自己参与研究。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构建的思考
(一) 校长是学校课改的主体。
作为校长, 要勇于反思和超越自我, 从自在到自为。每一个校长的成长, 都有一个从经验基础上的应对到自主、能动和创造的过程。这方面需要形成机制, 提供政策支持与理论引领, 开展批判性反思的课程领导实践, 其中包括基于行动的课程领导的实践研究, 基于校本的课程专业研修。
(二) 培育特色, 充分体现学校课程自主权。
要给校长一定的权力, 由学校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自主安排教学课时和进度, 积极开发各类课程资源, 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 校长领导力两个要素:战略性谋划能力, 领导者品格。
一个优秀的校长, 要具有生成意识、理论气质、变革能力的学校课程领导力。
无限风光在险峰。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差异是发展的资源。我们要向实践学习, 读懂学校、读懂校长, 共同促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高。
学校课程管理 篇5
一、科学规划,理念先行
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确立了课程管理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学校在办公室布置上体现出关注课程、关注课堂、关注的学生发展等先进理念。
二、开齐开足教好学科课程
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通知》(抚教基字{2008}70号)的文件精神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科课程中,我们本着既开齐、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争取教好所有课程,同时加强了这些学科的建设,如:学校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计划、成立电教处等为教学做好指导、服务,确保课程计划的执行。
三、严格控制课时量,统一把握教学进度
我们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一、二年级周课时26节、三至六年级周课时30节)。坚持做到“六个不”,即不
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做到执行规定不含糊,每天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做到一、二年级没有家庭作业,保证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在半小时以内学生可以完成,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
四、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按上级有关要求,学校严格控制各类考试。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每学期只举行一次考试,其它课程不组织考试。期终测试由教导处具体把关。为全面正确地评价小学生综合质量,学校制定了《乌石镇中心小学小学生综合质量评价方案》,运用一般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参与相结合、知识能力评价与考试内容方法改革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全面地实施学生综合质量评价,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五、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教研硕果累累
学校倡导“科研兴教”、“科研兴师”,鼓励教师“行动研究”,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发现问题,确立主题,提出课题,探索实践。一年来,学校共进行了10个县级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负责人与参加教师认真学习、研究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课题任务。
上半年,教导处组织开展示范课、“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浓厚了全镇小学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教研积极性。学校青年教师丁小美、熊幼娟、潘木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自制课件进行的三节示范课教学,充分展示出了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肯定。
下半年,以中心小学为龙头,带动全镇小学教研工作。学校开展了“教研月”活动,在全镇所有完小展开,50%的教师上了公开课。全部教师参加了教研活动。围绕“优化课堂、有效训练”这一主题,根据学科、年段实际,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气氛活跃。各自总结出实施有效训练、优化课堂的教学经验,撰写了教学经验文章(包括教案设计、心得体会、教学反思),较好地达到活动的目的。
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学校认真组织教师撰写各种论文,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一年来,教师论文、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三等奖1人,获市级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县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7人次;学生参赛获市级奖4人,获县级奖8人。
学校大力加强教师校本培训,通过网络下载、卫星接受等形式开发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既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目前学校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都能自主运用电脑制作基本的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六、强化体育锻炼,确保阳光活动
我们深知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指导思想,乌石镇人民政府给予学校大力支持,出资3万余元新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两套乒乓球台,学校添置了羽毛球拍、篮球、跳绳等,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学校以“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为活动口号,做好宣传标语,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
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学校开展“阳光运动”的具体做法是:
1、每天在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学生做完广播体操后在相应场地上参加活动。
2、为确保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下午放学后安排体育活动,由辅导老师带领,在指定地点开展体育活动,时间为1小时。
3、阳光运动内容。每周二下午放学后组织1至2年级开展体育活动,以少儿游戏为主要内容。每周四下午放学后组织3至6年级开展体育活动,开设一分钟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垒球、跳远、踢毽子等项目。每月最后一周开展相应的竞赛评比活动。
七、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在学校资源等方面比较紧缺。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现有师资有限,许多学科没有专业教师(如: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等学科),影响了某些学科课程的教学。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为学校配备相关专业的教师,解决学校的困难。
今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将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乌石镇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资溪县乌石镇中心小学
学校课程 篇6
新课程要求学校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由技能熟练型,发展为自主研究型;改变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使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改革管理体制:由行政管理迈向课程领导,服务于师生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的广大干部、教师以对教育改革的极大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改革实验和理论探究,在对已有办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初步构建起了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校新课程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施策略和保障系统,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借鉴性。
本刊将连续刊发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有关新课程改革的4篇文章,与广大课改实验校进行交流,共同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是一个具有个性的学校,学校“个性”首先应该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核心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正确理解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同时,课程也是学校实现自己教育理想、培养人才的载体和手段。事实上,只有当学校能够根据本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在有效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又形成和开发出适合学校特点的学校课程,形成学校课程体系,才算是实现了本次课改提出的目标:形成以人的发展为理念,重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个人差异的课程体系。由此可见,以学校为本的 “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1.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解
“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统一的国家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抓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办学定位、达成课程改革目标”的机会。
我校是一所刚转制不久的农村普通高中校,与一些示范高中校相比,学生基础较薄弱,因此,高一年级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在吃透“课标”和“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现状的前提下,采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形成多种形式的“校本化课前导学”,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实现最佳发展设置阶梯,在实现稳步提高的同时,增强自信。经过实践,这个“校本化导学”逐步成为富有特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系列活动可以 “课程化”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对这些活动提出“课程化”要求,就在于“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广义的“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专题活动,而且包括某些学科学习进程中的“阶段性”活动,随着一个个“小课程”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整理,“课程体系”自然会逐步形成。
例如,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校,学生一周5天在校,周末回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拉近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形成较强的教育合力,高一年级以第一学段考试动员为载体,进行了主题为“感恩”的系列教育活动: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回来后写一篇感想;语文学科教师布置了一篇“我与父亲或母亲”的作文;心理学科教师组织学生看了一期“长大了不容易的”电视节目;班主任利用班校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了一篇“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的文章,在第一模块考试结束的家长会上,学校组织所有的学生给父母鞠了一躬。家长会后,父母又给学生写了一封回信。这一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我们不难从整个活动组织中看到这样一些特点:其一,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其二,注意到为实现目标而必需的资源开发和整合应用;其三,从让学生能充分参与活动、获得体验出发,精心设计了活动进程,留下了学生体验、实践的足迹;其四,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此引导整个活动目标的达成。可见,这一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具有鲜明的“课程要素”,原本似乎不甚相关的事物,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向整合、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新的东西。
3.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理想、育人目标、校训精神、教师职业标准,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因为学生就生活在这个校园中,受这样的文化熏陶。
例如,我校教师的“八有”标准是: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具有坚实的业务功底,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具有顽强的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的教师都朝着这一目标努力,都在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标准,同时持续不断地在影响着学生,作用在学生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这也是一门很好的课程。
“校训”在学校生活中,展示的是学校的办学方向,规定的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现的是素质教育的精神,凝聚而成的是全校师生的主体精神。我校的校训是:“据德、精艺、笃志、报国”。每年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校长都面向所有的高一新生解读校训。
4.深入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在形成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校重新认识“课程资源”概念,通过开发、整合等途径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个性、发挥特长、互通有无,是每一个学校都不可回避的。
我校地处房山区的郊区,是一所封闭寄宿式学校,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利用房山区的丰厚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建立了以房山区旅游局、林业局、土地局、水利局、环境保护局、文化馆、农委、经委等12个委办局及其下属单位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基地。2002年,我们就制定了《房山区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南》,分为校园型和地区型两部分,下分社会生活类、自然生产类、校本资源类、学科类四大类18个方面。人的资源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我校在2007年又建立了包括有82位高级专家的资源库,囊括了房山区各行各业精英人才。
我们还建立了昌平南口军训基地、平西抗日烈士陵园作为德育课程教育基地,又确立了原子能研究院四〇一所、污水处理厂、龙骨山猿人遗址、地震防震减灾学生科普基地、韩村河生态农业园5个基地。
二、优化师资队伍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保证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学校课程体系是否有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应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并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课程体系构建。
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首要内容。我校开展专题培训,搭建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平台。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文件,并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展开教育观念讨论,逐步提高认识。但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而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每一位教师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熟悉和形成习惯的教学方式,并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学业评价者向学习促进者、课堂合作者、学生成长记录者转变。
拓宽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内容。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解和延伸。所以,我校提出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上不断拓展、更新的要求,从而使他们自觉充电,并加强与同事的合作,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领域,以适应学校课程体系的需要。我校积极引入校外资源,聘请专家顾问,拓展教师研究平台,并坚持教科月制度,搭建教师教科研成果交流展示平台。
培训和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一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通过岗前培训、岗后练兵、师徒帮带、个别指导等形式,面向青年教师进行适应性培训;通过技能竞赛、校本教研、课堂评价等形式,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发展性培训;通过教育专题论坛、骨干教师展风采等形式,面向骨干教师进行主体性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
我校是一所农村全寄宿普通高中校,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英语口语差,文学素养相对较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住校。所以,学校在完成知识传授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为此,我校开设了“生活技能型校本课程”;针对高一学生面临新课程改革压力,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我校开设了“身心健康类校本课程”;现高一年级开设的“我学我说——疯狂英语”校本课程,结合了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口语水平较低的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求,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的语言功能,授课方式采用了游戏、采访、小组交流、情景对话、表演等课堂活动方式,授课内容由易到难制定了个人简介、日常用语、英语幽默、娱乐休闲、明星偶像、友谊等6个主题,参考《洋话连篇》、《英语口语脱口秀》、《绿色通道》、《英语口语教程》、《品位英语幽默》等,选取教学内容,这门校本课程也为我校年轻的英语教师提供了发挥口语优势的舞台。
目前,我校校本课程设置了4个领域,包含了35个科目,每个科目由若干个模块构成。
身心健康类:包括高中生活规划指导、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礼仪养成、健身拓展、情感系列教育等科目。并计划编订《实验中学高中生活规划指导手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实验中学礼仪手册》等讲义。
生活技能类:包括实验一日生活、内务整理、烹饪常识、室内陈设设计、科学栽培、服饰搭配、理财与投资、家电的使用与维护、交流技能等科目。已经编订《寄宿制高中学生一日生活指导手册》、《房山区实验中学入学教育实施方案》等讲义。
人文素养类:包括学做真人、科技发展史、美学初步、法制教育、经典赏析、新闻采编、朗诵、演讲与口才、时政要闻点评、书法与绘画、龙乡文化、实验故事、语言文字、名人简介等内容。计划编订《经典赏析》、《时政要闻点评》、《龙乡文化》等讲义。
科学素养类:包括生命科学、学习策略与方法、环境与资源、生物实用技术、我学我说——疯狂英语、计算机应用、广告制作、竞赛辅导等内容。计划编订《学科竞赛辅导手册》、《英语口语教程》、《学法指导手册》等讲义。
从以上校本课程的设置看,我校的校本课程突出了学校的特色、龙乡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特色,既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又引导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也体现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学校课程 篇7
实事上, 随着计算机的产生, 各国就一直在探讨和研究机器人, 尤其是近两三年来,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 因此可以预言, 机器人的普及速度, 一定会远远超过计算机的普及速度, 机器人将得以迅速的发展,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现在世界列强都在争霸太空、海洋和陆地资源, 而机器人就为人们进一步探求末知的世界提供了可能。比如机器人月球登陆采集样本;海洋机器人海底探险;机器人对火山的监控;生活中机器人进行火场施救, 尤其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 它就极大地提高了战术、战略武器的智能性、机动性, 大大提高了战略导弹的打击精度, 甚至可以进行超视距打击, 最重要的是建立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导弹防御体系, 因此有军事专家预言, 将来的战争有可能是一场看不到人的智力比拼。
二、它是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需要
众所周知, 机械人最初的应用就是在工业领域, 在生产线上, 由机器人完成固定工位的装配, 固定工位的机械加工, 产品的流水线自动检测等等, 它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加工精度, 降低加工成本, 大幅度提高生产质量。比如某电机厂, 以前是对产品进行抽检, 就是在一百台中抽几台进行检测, 但由于电机性能测量需要纪录四个小时后温度升高情况, 因此检测电机一台电机也就需要近五个小时时间, 后来该厂对检测设备进行了改进, 由机器人进行检测, 把原前加额定电压, 改为在瞬间加近五倍的电压, 这样自动检测一台电机仅需2秒钟, 从而保证了产品百分之百的检测, 大大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竟争力。
三、它是高科技产业的需要
从一九四三年出现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 电子工业就进入了分立元件的时代, 后来经过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现在已经发展到徽电子器件时代。现在的电子器件, 可以在一个火柴头上放好几个电子元件, 并且生产工艺也已进入到了表面贴装时代, 要进行小米粒大的器件贴装, 用人工几乎是不现实的, 而只要编制好程序进行机器人贴装, 每秒钟就可以贴十几个, 甚至几十个元器件, 贴完后, 再由机器人按程序进行自动监测。也就是说在高科技生产中, 离开计器人, 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它是提高人类生活的需要
民用产品的智能化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生活的需要, 比如汽车装上智能雷达, 就可以在倒车时及时提醒, 装上酒精检测机器人, 就可以在司机喝喝酒后锁定汽车电路使汽车马达不能启动;电动自行车上装上机器人智能装置, 通过车把传感器, 就可以感知人的心跳和血压, 如果探测到人过分紧张或心动过缓或过速, 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从而保证安全行车。再比如家政机器人, 可以根据主人的要求及时打开和关闭电路, 监控机器人根据对门口和窗户的监控, 当遇到异常情况时, 可以通过摄像头和手机或互联网进行联机报警。
五、它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需要现在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 在专业
设置上也不外乎三大类:工业、农业、服务业。而在工业类的专业众多, 比如:钳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焊工、数控等, 它们几乎都与机器人息息相关, 因为要建造一个具有人形的机器人, 机身构架离不开钳工、电路焊接离不开电子和电工、程序控制离不开计算机程序、将来机器人的功能动作, 如果应用于工业, 就离不开数控和焊工。因此中职学校开设机器人课程, 它不但有助于电机类专业的共同发展把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而且在一定程序上说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
六、它是职教类学生学习的需要
现在人们总是抱怨职教类的学生不好教, 说学生根本不学。其实大部分人没有想过, 如果让学生学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凭年轻人的好奇和求知欲, 他们不可能不学, 学生们对一天几次的作业可能不感兴趣, 但对于实习和实验, 几乎没有不感兴趣的, 如果机器的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且可以锻炼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 因此至少各个学校应该建立机器人课外小组,
七、它是职教类学生就业的需要
现在职教类学校学生不好找工作, 找了工作也干不住, 我认为那是由于学校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 而在学校学的东西, 可能在社会上招的临时工经过短短几天或一段时间培养就可以完全做到, 而要使学生有一技之长, 让学生在生产中有创新, 我们就要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增加学生知识的高科技含量, 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学有所获, 而且也为学生从一个熟练工成为一个技工甚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学校课程 篇8
规范课程设置,应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严禁占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规范课程设置的同时,学校还应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进行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的实践探索。
1.校本课程中开设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国学诵读、武术、国画、陶艺、剪纸、民族舞、书法展示、古筝演奏、葫芦丝表演、快板、经典诗文朗诵、武术、二胡、地方戏曲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年进行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中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学生的作品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获得永久展示。
2.学校自主开发的“海岛文化”校本课程,重点研究海南传统文化,从海南民歌、竹竿舞、黎族服饰、黎锦、骑楼建筑、海南传统小吃、海南文化、海南历史等方面展开研究,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还能把研究成果向全市推广。
3.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诗文篇、人物篇、建筑篇、饮食篇、服饰篇、书画篇、节日篇、民俗篇系列,开展了“中华纸文化”、“春联”、“中国结”等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
4.主题活动推进。每年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比赛、书写比赛。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中都有一栏“写字园地”与德育课程礼仪操一起,以主题形式推进。
5.常规管理保障。早读时间,各班开始“日有所诵”,下午2点钟在古筝曲的伴奏下,全校开始书法练习。
二、创新课程设置,铸就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的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的课堂伴随孩子的童年,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孩子的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共开设40多个门类的特色校本课程,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语言运用、器乐、科学、英语、信息技术、棋类、书法、大阅读、生存教育及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海岛文化涉及10余个学科。
1.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搭建校本课程整体框架。
(1)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时代、社会与学生实际,防止过分知识化、概念化,要体现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可学性、现实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及时间、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来衡量,采用筛选、改编已有课程或编制全新校本课程等三种方式。根据教育对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始阶段,我们按照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阶段进行开发。这五个阶段可以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2)搭建校本课程框架。学校根据校本课程三年实施规划,初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其中“生存教育”、“大阅读”、“海岛文化”和“人格悦读”为必修校本课程;服装模特、校园足球、合唱、武术等40多门校本课程为三至四年级选修课程。二年级开设舞蹈和器乐特色校本课程班,三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课的书法校本课程。有校长副校长领衔参与、学校综合学科的全体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和学校精心挑选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以及致力于学校发展,愿意无偿免费为学校教学的跆拳道、小提琴、葫芦丝等外聘教师校本课程队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的空间。
2.多方联动挖掘资源,拓宽特色校本课程门类。
(1)有效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和校内教师资源。学校利用合唱教室、舞蹈室、电子琴教室、书法室、管乐教室、国画教室、手工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塑胶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资源,根据中青年教师的特长及专业背景,开设小模特、舞蹈、童声合唱、表演唱、健美舞蹈班、电子琴、儿童线描、国画、工艺美术、创意剪纸、手工、书法、兴趣英语、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武术、篮球、足球、田径、羽毛球、花样跳绳、国际象棋等4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
(2)有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及家长资源。学校进行三至五年级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有家长愿意担任校本课程志愿者,提供教学、场地基地、培训等帮助,并将这批资源运用到现有的教学当中。
(3)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学校将海南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市县为板块编入课程教学;以“话说海南”为主题,以海南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人文景观、特产为板块编入课程内容。采取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等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有精心制作美丽的贝类工艺品、有海南歌曲联唱、海南热带水果拼盘制作、家乡特色小吃海南粉、椰奶清补凉制作、三句半表演等。
(4)有效利用学校人文资源。学校广播室、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班级黑板报制作等,都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校本课程教师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蓝韵广播站、小主持人班、小记者班、书法班等校本课程班,让学生能学有所用,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所学转化为服务学校提升自己的实践本领。
3.自主选择特色展示,打造学生个性发展平台。
(1)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是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个课程门类的喜好程度,然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二是实行自主选修。为了让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以学年为单位,课程内容完全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个人选修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学第一周,学校学生公布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门类,学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实行走班制,纷纷到自己学年初选择的校本课程室上课,在老师的引领下,体验传统课堂无法给予的感受。
(2)搭建平台展示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定期举办大型校本课程汇报展示会,既是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又是检阅教师教学效果的窗口;校园网上开辟的“校本课程大看台”和教学资源库中的“校本课程”专区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本门课程的特色和魅力,这样既可以总结反思,更能探索提升;既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进程,又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有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奠定基础。二是搭建网上交流平台。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课程文化,在“校本课程大看台”,为学生开辟一块自由发言和交流的空间,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库中还特设了“校本课程”专区,收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文件资料、教师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三是将已经成熟的校本课程,提升为学生社团文化。让学生成立社团,自行组织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向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文化。
4.独具特色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良性循环。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观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老师撰写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反思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等级的给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3)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4)评选“才艺新星”(各个课程组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运用自评、互评、他评等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
5.校本实施成效显著,课程铸就学校特色名片。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懂得如何开发教材,将自身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每年的校本课程展示、检验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教师们不断反思、改进教学、创新设计,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整合校园活动节日,发展校园文化主题课程
学校建立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决策。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个的独立的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能力。
每个年级成立以教导处、德育处、体卫处、级长、班主任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小组,把传统的学校活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它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达成目标、教育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形式。
开发校本课程 推动学校发展 篇9
作为农村中学,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我们在摸索、实践、反思、进步, 现将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经验和启示浅谈如下。
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学校的特色,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 “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 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 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把校本课程开发做到实处, 让学校课程显示成效与活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抱着这样的一个信念:让校本课程发挥其巨大的价值。以学校为主体, 自主开发和发展课程;以教师为主体, 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 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 开发和利用课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我校在师资力量紧张的情况下, 配备了专职的校本课程教师, 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小组, 每一学年、每一个月都有开发与研究的主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把校本开发系统性了。
三、校本课程和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体现实用性的原则
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我们的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家乡的大海, 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感情, 从而立志建设家乡, 保护海洋的豪情。所有的研究题目几乎都是从生活中来, 再指导学生科学地去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从各个角度出发,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体现实用性的原则。
四、注重理论学习, 加强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 体现学科整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积极投入到课改研究, 才能使我们永远处于教育改革队伍的前列。教师要不断学习, 了解社会, 放眼世界, 积累知识, 这样,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才能居高临下, 游刃有余。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要求教师加强合作, 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 团结协作进行研究, 相互了解, 相互支持, 共同提高。
五、注重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发挥的作用
在评价方面, 我们把学生平时的调查报告、老师发给学生的小贺卡、课上的随堂反馈作为主要的评价资料使学生在自评、互评中不断进步, 同时也为学生留下了他们中学生活中的一点成长的足迹, 成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区的学校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每年的初中升高中的指标分配上, 校本课程开发总会给我校增添很多色彩。
六、校本课程作为课题来进行正规的开发实施
(一) 正规的开题报告, 良好的科研开端
学校组织了《以大海文化教育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会。河北省教育学会高秘书长、唐山师院彭贤智教授、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及我校教师参加了开题活动, 彭贤智教授关于课题研究工作做报告并给予理论上的指导。
(二) 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课题实施的平台
1.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使课题研究源于课堂教学
校本课程采取必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必修课每班每周一节课, 有专门的校本教师, 主题是海洋文化教育系列的开发, 部分内容根据教师的自身特长进行延展于补充。
2.读书交流, 内涵素质
通过读书报告会的开展, 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 使教师的研究的底蕴厚实起来, 同时能给其他的教师和其他的学校提供一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剖析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读书效果。
3.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助推力
我校经过对学校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分析, 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为海洋文化教育。
学校校园文化主题的确立, 对于课题的开展应该是一种强有力的助推力, 课题组经过研究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 重新进行了任务分工, 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4.以活动为突破点, 焕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勃勃生机
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课题开展重的亮点。各课题小组按照课题研究的计划, 进行了各种活动的开展。
各组活动真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在同一层面铺开, 学校统一协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师生的智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 课题研究带来的变化
1.教师方面。教师感觉到了压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能到了绝对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的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2.学生方面。校本课程的观念已经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内心, 校本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之一,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锻炼了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
简而言之,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 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 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我们会在校本课程开发这条路上继续的跋涉, 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为了我们的教育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杨平、周广强, 《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探讨 篇10
目前, 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课程体系设置与生产实际的差距较大, 课程体系设置相对陈旧, 学用不一致的情况明显, 不能针对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课程设置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注重素质教育, 将培养职业素质体现到课程计划中, 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又体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 必须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 尤其要以课程开发为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由此总结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课程模式。
一、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对课程设置提出要求
随着就业观念的变化, 劳动力频繁流动, 职业岗位及内涵的更新变换不断加快, 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职业转换和职业个性发展需求, 这些都要求课程从内容到过程进行优化。但目前各中职学校对于专业设置如何发挥原有优势和形成特色专业还不多, 优势还不明显, 因而专业还缺乏足够的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特别是适应人们择业观念变化的新要求, 加上传统专业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还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由于现代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自身发展需要的意识的增强, 一次性就业的现象和观念发生了巨变,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确定专业及其课程时既要考虑接受教育者适应的职业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一切为受教育者着想, 充分了解他们对于工作的性质、条件、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可持续的需要, 由于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服务的方向, 中职学校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的调研, 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运作机制, 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 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因此, 合理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于办出中职学校的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专业的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 这种需求既包括社会的要求, 也包括广大受教育者个人的要求, 并且只有当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需求时, 才能成为中职教育的有效需求。
中职学校课程建设应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 使学校课程建设成为沟通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桥梁, 从而真正确保学校教学的有效性。为此, 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导向模式, 应该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通过自己高质量的研究做出即时的回应, 这是学校课程建设得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
对于企业迫切需要的、需求量又很大的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应做好对“受教育者”的宣传服务工作, 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充分认识该专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 要根据该专业现代技术含量的变化, 酌情改变课程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 以符合受教育者当前的学习需要。
第一, 学校应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中职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学校课程, 新设课程事先都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 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企业的直接需要。
第二,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实践。除了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外, 课程内容要强调贴近工作实践, 要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
第三, 企业直接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保持企业和学校的紧密联系, 学校要定期邀请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讨论, 从而让学校的课程设置更适应企业需求, 并为其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走出校门、开放办学, 成立专业委员会等, 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促发展, 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方向。
三、以学生实际设置课程
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 可塑性比较强, 不少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方法不对, 对理论课不感兴趣, 但对实际操作比较感兴趣,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 其职业意识开始萌芽, 有了学好技能将来努力工作的愿望, 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需够用、实用即可, 课程设置应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上。同时还应注意到他们学习的基础、经历、动机、兴趣、能力等个性等征,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所设课程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改革课程设置方式,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明确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 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和目标体系, 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抓好课程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改变课程设置由部门领导确定的方式, 形成由校内与校外配合设置课程的机制。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目标的指导下, 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教研组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并重视新设课程的试点、验收工作。
制定和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除了注重课程的学术要求外, 还应关注其社会实践性要求, 严格遵循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等原则实施评价。实施过程, 以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 同时引入社会评价因素, 注重及时淘汰或更新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 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优化课程设置, 保证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课的结构比例关系、课程结构特色明显,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原则, 既能因材施教, 又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个性化选择。
理想学校的课程探索之路 篇11
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三十多年学雷锋传统的学校,凭借多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形成了浓厚的雷锋文化氛围。其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学雷锋,做好人,做能人”为追求的培养目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围绕自身的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使课程建设成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特色,满足师生发展的有效平台,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品牌,成为实现新教育梦想的有效载体。
一、在“儿童为本”思维下建设学校课程
教育,即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确立“儿童为本”的思维,建设学校课程,就是要关照儿童的需要,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气候、营养,而这一切,就是课程承载的教育价值,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而且,这里的儿童,对教育来说不仅是个整体的概念,更代表着每一个个体。因此,课程建设不仅要关注儿童整体的需要,更要关注儿童个体的需要,让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存在感、成长感。只有当孩子经历过,课程才得以真正产生。由此,在向真、向善、向美,悦读、善学、乐行的学校育人目标下,学校架构了基于国家课程资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牢牢把握了以下几个特点:突出重点,即课程设计与开发指向培养目标;盯住要点,即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形成特点,即彰显学校特色,形成特色办学经验;抓住弱点,即填补教材,面向未来人才的需要,使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能有机整合,有效落实。例如,学校以国家品德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雷锋特色活动为内容,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花开有声》。该课程分为课堂篇和实践篇,以愉快积极的、负责任有爱心的、健康安全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将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格言融入其中,旨在引导学生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又如,《阅读与欣赏》课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结合课本教材,精心选编经典诗、词、文,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认知,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还有像《跆拳道》《小学机器人》等校本特色课程,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个性化课程,多角度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多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促进学生经验、智力、品格等内在的整体发展。
二、拓宽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是保障课程扎实推进,提升实施质量,形成课程品牌的基本条件,是课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因此,全面、系统地规划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实施目标、课时量、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实施年级等,建立以学校统领、科室推进、教师实施的三级管理模式,各司其职,确保执行得力。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对话、沟通,以达到课程整体优化、持续发展。
(一)推行长短课型,课程实施更具灵活性
依据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内容,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学校分别设置长课、短课、微型课等长短不一的课型。长课以学年为单位,每周一课时,分布在各年级的地方课程中。短课以学期为单位,一学期设置两三个学习专题,每个专题分配一定量的课时。微型课,时间更短,设计成晨(午)会课。长短不一的课型各见所长,短课以专题内容设计,突出阶段性学习任务。微型课以小容量、高频率强化课程实施效果。而长课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实施的重要载体。
(二)改善参与方式,课程实施更具服务性
以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为例,从指导竞赛活动起步到机器人普及课程的开设,再到物联网创新技术的加入和基于机器人、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小发明、小创造课程等,形成了学校科技创新课程整体发展的思路,引领教师实现了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跨越,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但是,由于课程是分设的,任课教师侧重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表现出的是强技能。而这一点对于参与学习的每个学生来说是有较大差异的,兴趣不同,学习动机、能力、水平都会不同。视这种差异为课程资源,学校又设计开发了“机器人主题项目研发”,将分设的课程整合为探究性课程,将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目标的单一性衍生、丰富到发展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多元性,以目标优化带动课程实施途径的优化。例如,“湿地与城市环境”主题项目研发,学生先后经历了城市湿地公园考察、湿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最后将研究成果设计研发为机器人湿地与城市环境保护项目。整合后的课程使参与方式更多元,特色课程的内涵也更丰富了。学生在参与课程不同阶段的学习中,综合素养提高了。教师也从单一的学科背景中获得新知识,得到新发展,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增强了。
(三)活用教学材料,课程实施更具延展性
把国家课程与每一所学校的条件、环境、特色充分融合,既是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式。这里还以《花开有声》德育校本课程为例,课程选题分别以小学《品德与生活》倡导的四种生活为体例,相应设置了第一编:真情付出,沟通无限;第二编:爱与责任,伴我成长;第三编:安全健康,助我飞翔;第四编:动动双手,美化生活。每一编又有相同的五个部分:学习目标、雷锋少年争章目标、雷锋故事知多少、雷锋少年七彩行动和争章故事知多少。每一编中还特别编列了各年级品德教材中的参考科目,以供教师在实施国家品德课程教学时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和利用,在形成横向的各年级目标要求的同时,也形成纵向的年级发展梯度目标,使课程实施更具延展性。
(四)突破学习空间,课程实施更具开放性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时空的开放。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在课程建设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使课程开发和实施更体现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课程实施也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当中,形成了立体化、终身学习平台。
学校从2014年开始探索“微课”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学校围绕健康安全生活,开设了《防震教育》《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微课。微课以生动的视频形式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自护技能等融会一体,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是很好的安全普及教材。为推动微课发展,学校成立了现代技术运用学习共同体以开展课程研究,同时还建立了学校“微课”资源库。微课的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为学习者提供了具体帮助,使课程实施更具有开放性。
课程如种子,在每一块适宜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每学期初都将《校本课程》选择权给于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或需要的课程。每间教室既是行政班又是课程功能室,为走班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这种独具创意的“课程超市”,改变了以往“柜台式”的单一选择模式,让学生在拥有更多学习自主权、选择权的同时,也使他们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三、强化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是优化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可选择性,课程实施方式越来越灵活、开放,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方式也应改革。采用学习档案袋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情况,而且能及时记录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以及学习中伙伴、老师所给予的评价,可以比较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生也能从学习档案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找到更好的方向。
另外,学校还定期以成果展览、竞赛交流、汇报展示、现场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家庭与学校、同伴、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承载着教育的新梦想,“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新教育的理想学校一定会实现。
学校课程 篇12
一、关注“八个力”建设,整体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1. 注重新课程观学习,提升学校课程理念的理解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课程领导首先是课程理念的领导。课程理念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方向,通过课程理念的滋养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的实践品质。因此,作为校长首先应有课程领导的自觉意识。校长只有充分意识到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会自觉、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信息,了解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积极组织和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纲要,践行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本质功能与价值,从内心深处认同新课程改革,建构先进的课程理念,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
2. 做好学校课程方案,提升学校课程设置的规划力
学校课程方案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性规划,是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所进行的全面规划,是有效落实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主要抓手。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近期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管理、评价等操作性措施的整体规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与学习内容的整体规划,是对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整体安排。
一份完整的学校课程方案是校长在分析学校发展现状以及办学特色、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并依据目标规定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提出课程的实施建议,设计课程的评价体系。为此,作为校长要做好课程方案规划的保障条件建设,力求做到: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研究、基于对话,着眼于学校长足的、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让学生享受课程,从而达到“课程成就学生”的目的。
3. 有效落实三类课程,提升学校课程设置的执行力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具体应体现在三类课程的建设上。通过开设拓展型课程,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通过开设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创新精神。同时,校长还要根据学校办学积淀、文化传统、教育特色、教师能力、学生实际,对基础型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这不仅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4. 合理编制校本课程,提升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个性化补充、拓展、延伸和丰富,其合理开发需要学校对多方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因此,校长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建设。在保证开设充足的国家、地方课程外,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开发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的教育特色。
5.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学校课程教学的研究力
校本教研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课程领导力是融合在对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引导、指导与管理之中的。学校要不断完善教研制度,优化校本教研活动,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校长要多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还要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教师合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让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解决,教学质量在行动研究中提高,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教师教学行动研究的表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内在动机与意识,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品质得到持久而有力的提升。
6. 强化课程过程管理,提升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力
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管理的过程。课程最终主要通过教学得以实现,课程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得以生成。因此,要想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校长就应从微小处着手,应体现在教学“五环节”(即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的具体落实上。校长要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学校课堂教学实情,不仅要研究教师及教师的教,更要研究学生及学生的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全程、全员管理;注重在实践中构建新的课堂文化,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7. 采用多元质性评价,提升学校课程评价的导向力
评价对课程与教学工作具有导向、调控、促进等作用。校长要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激励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的评价理念,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质性评价”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述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发展,其模式与方法是多样的,如强调过程的评判而非仅以成果进行评价的“实作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必须落实到真实生活情境之中的“真实评价”;强调跟踪相关信息、随时调整评价项目与评价工具的“动态评价”;强调收集并分析学生作品集锦、由学生直接参与评价的“档案评价”等。这些评价都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原则。
8. 培育学校课程文化,提升学校课程文化的影响力
课程文化是学校的特定文化和精神产物,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让学生获得体验、提高、充实和幸福,让教师获得历练和提升,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同时也让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形成品牌和影响力。课程文化的形成是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规划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契合,让全体成员产生一种自觉和内驱力,并内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学校要为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提供民主、开放、协力、合作的氛围,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为他们的内动力的释放尽可能提供平台,在构建自主发展的课程文化中,推进教师规划自我发展,打造学习共同体,共享课程实践智慧。
二、依托区域重大项目的推进,引领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发展
1. 以地方课程建设为抓手,增强对教学改革的整体牵引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县积极探索了一条基于本土又超越本土的地方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之路。在传承本土长期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县充分利用本土生态资源,开发了“生态崇明”的地方课程,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结构、教学实践模式、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社会资源支持系统,积累了区域推进的丰富经验,为农村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实践原型,促成了区域大教育格局的形成,带动了区域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加速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了教改配套条件的建设,凸显了我县课程改革“突破一点,带动整体”的效应。
2. 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县以“聚焦课堂、发展教师”为工作理念,重点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主动·有效”课堂新一轮达标与提升工程。各校根据《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主动·有效”课堂实施纲要》,制定了“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主动·有效”课堂培训学习与活动。县教育局基教科、教研室、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联手研究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督学指标,认真实施以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与“主动·有效”课堂为重点的县教学督导工作,积极创造我县推进上海二期课改实施工作的有效经验。
【学校课程】推荐阅读:
学校隐性课程07-16
学校课程规划06-08
学校德育课程06-24
学校语文课程10-01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06-28
学校体育课程08-22
田园学校课程规划05-15
学校校本课程总结06-01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08-27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