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规划(精选12篇)
学校课程规划 篇1
这次论坛非常重要, 议题高位, 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这次发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规划与设计的定位、体系构建、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等。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领导力指按照一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开发建设, 实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能力。
一、课程领导力的四点定位
依据近一年时间的前期研究, 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调研, 和部分校长开展了座谈, 做了课改经验的典型调查, 召开了四次学术会议的研讨, 起草了两个纲要:指导纲要和实验基地校行动纲要。
(一) 体现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力的内涵
1. 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能力。
2. 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
3. 学校课程实施能力。
4. 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决策、引领和控制能力。
(二) 体现课程设计的价值功能
1. 明确方向, 主题思想, 研究目标。
2. 规范调节研究过程。
3. 制约成果的界定、成果的构成形态及成果的评价的解释。
(三) 体现高位的思考视角
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思考, 在历史和未来中把握现实。历史维度: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思考。
现实维度:通过研究国际化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如何把握学校教育价值功能的转型?学校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模型、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未来维度:从公民素养的四个学会———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学会工作来思考。
(四) 体现学校课改应坚持的基本命题
1. 学校教育理念和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
键, 地区教育领导阶层的战略决策力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核心。
2. 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型, 关键是学校发展模式的转换。
3. 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价值和基本观念。
4. 坚持发展主体意识和特色意识, 坚持差异性和多
样化发展, 坚持开放和整合, 防止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
二、学校个性化课程结构的设计与生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战略改进领域 (主要问题) :学校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 必修课程内容调整问题, 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发展性教学、制度与管理, 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
(一) 板块化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
这是学校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展现不同类型学校的个性化发展特色, 读懂课程改革的变革性实践, 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
学校办学定位:切合学校实际。如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领衔、吉林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性高中;北师大附中:学生素质、学校文化。
学校培养目标:目标追求区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是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 培养人的规格直接构成研究的理论硬核。如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万泉小学、长春市实验中学。
设计的基本方略:亮点和特色。如杭州二中、镇海中学、长春市实验中学等, 注重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目前三个板块基本格局:国家规定课程、校本选修和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板块。部分学校的三层级设计:基础型课程、扩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上海格致中学:四类课程构建学生成长的金字塔。清华附中:立体化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学生自创课程四类课程, 分年级逐步分层, 分学科逐级跟进。
综合性课程板块: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 以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交叉综合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整合、提取、再创造,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综合类:科技与社会、人文与艺术、运动与健康。
案例一:国际安全中的科学技术, 八个学科、授课教师、清华教授、留学生, 与大学接轨。学习大学专家的思路和研究风格。
领导力课程板块:自我领导能力、对团队领导能力和价值追求, 强调学生对现代价值观的追求。领导力课程特征:团队决断、实践活动、学习团队、真实案例等。三个阶段来实施, 突破课程形态, 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 形成阶梯状态。跨年级选课的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
案例二:上海中学的三大类课程图谱。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 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 优势潜能开发课程子图谱。
(二) 关于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三种不同模式
1. 北京二中:阶梯式模块。
2. 北师大附中:三个阶梯。
3.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整合。
基本要求:广博与专深、多学科整合、适应未来发展。
(三) 自主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1.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勇于开拓与求实———高的立论点, 低的入手, 依托学习科学与信息科学。改革目标与重点———提升想想、批判、系统思维。课堂要焕发生命力, 形成多种实践形态。倡导变革性实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突破考试领导教学的考试文化的制约, 提升学生想像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品质, 引导学生学习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从多视角讨论学科教学本质、学习内在机制、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的问题。
回到原点, 从多视角讨论学科教学本质问题。比如对数学学习本质的三种不同理解:第一种: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经验的学习。第二种: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第三种:创造性。数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数学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定位, 摆脱数学一招一式的、细枝末节的探讨。语文和外语学科:符号化、建构性、生成性的文化, 注重工具性、人文性。
2. 目前改革的两个切入点。
(1) 依托学习科学和信息科学, 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进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探索。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 导致了网络学习、虚拟学习、弹性学习、远程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创新。
(2) 教学进程结构的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熊梅教授的开放教育, 赋予教室新的价值功能:自主选择的学习区, 个别学习的指导区、交流区。
重新认识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建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与策略。突破点———三个基本命题的形成:回到生活, 创设情境, 活动体验。进程设计的不同思路, 体现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功能。从教师系统讲授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哈佛大学对课堂活动的再认识, 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自己参与研究。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构建的思考
(一) 校长是学校课改的主体。
作为校长, 要勇于反思和超越自我, 从自在到自为。每一个校长的成长, 都有一个从经验基础上的应对到自主、能动和创造的过程。这方面需要形成机制, 提供政策支持与理论引领, 开展批判性反思的课程领导实践, 其中包括基于行动的课程领导的实践研究, 基于校本的课程专业研修。
(二) 培育特色, 充分体现学校课程自主权。
要给校长一定的权力, 由学校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自主安排教学课时和进度, 积极开发各类课程资源, 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 校长领导力两个要素:战略性谋划能力, 领导者品格。
一个优秀的校长, 要具有生成意识、理论气质、变革能力的学校课程领导力。
无限风光在险峰。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差异是发展的资源。我们要向实践学习, 读懂学校、读懂校长, 共同促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课程规划 篇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其内容及教学方法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的社会生存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我校特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三、课程目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上,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材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指定领域
所谓指定领域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做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开展“家乡的变革”“家乡特产”、“家乡名胜古迹”“家乡文化名人”及河流、家庭生活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⑴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4——6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尽其能,协作互补。⑵个人独立研究。一般采用“开放式作业”形式,由学生根据已选定的课题,各自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信息,开展研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念后,再通过集体辩论,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动个体深化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各年级在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的基础上,要认真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各年级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做好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光荣院打扫卫生、清扫街道、开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社区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有:
⑴自我服务劳动
中年级: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会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教师
指导下做好值日生等。
高年级: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衬衣、裤子等小件衣服;会使用针线钉钮扣,缝小手帕、沙袋等简单的布制品;能有条理地摆放课桌、凳,自觉打扫教室、学校卫生;能在教师
指导下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
⑵家务劳动
中年级:
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铺床、叠被、刷洗碗筷、扫地、倒垃圾等。
高年级:能主动地扫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帮助家长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长指导下,会做简单的饭菜;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⑶简单生产劳动
中年级:学会拉花、剪贴小动物、手提袋等简易作品的制作;指导学生认识花生、玉米、小麦、苹果等主要的农林作物和家兔、鸡、羊、牛等畜禽。
高年级: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制作纸风车、五角星,会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制泥鸭、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能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使用部分劳动工具学习花生、小麦、地瓜等当地农作物的种植和复收;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能给学校、家庭种植的花草浇水、除草、消灭害虫;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采摘苹果、树种等采集活动;能对损坏的课桌登进行简单的维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学生饲养家兔等小动物,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基地种植花草或花生等农林作物,搞好勤工俭学。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⑴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⑷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⑸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
组长:
副组长:组
员:
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研组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工作。
组长:
组员:
教师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办法,专职教师上好每周统一时间课,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上好学科整合课。专职教师要对兼职教师的学科整合课实施进行指导和协助。
4、课程实施
(1)课程安排:
一至六年级各班每周一课时,若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集中时间则临时调课。每学期各年级进行三到四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每个活动时间为一个月。其它时间为方法指导课。
(2)主题确定:利用省编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挑选3个适合学生开展的主题3个,自主开发一个有地方特点的校本资源主题。
五、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评价将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鼓励帮助学生为自己建立起全面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进行“写实性”地归档,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指导方法,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评价并评奖,优秀资源编入校本资源包,推荐全校使用。
少先队综合课程及隐形课程规划 篇3
课程的一般含义是指学习内容以及进程的总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课程的本质:一是课程即知识。二是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三是课程即活动。少先队课程规划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以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切课程设计与实施活动。从课程的一般含义来看,少先队课程规划既要重视相关系统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活动中的经验体验,更要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来开展少先队工作。也就是说,科学的少先队课程规划应坚持知识、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统一。
一、少先队综合课程及规划
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的。分科课程过分强调分科,或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相互之间的隔离、封闭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的重复等弊端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从近代以来,很多人都对如何使分科走向综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如统整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单元课程、设计课程等。从理论上讲,综合课程有以下几种类型:即将两门或多门的分科课程根据内容上的相关性在某些主题或领域内联系起来。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按照新的逻辑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整体、联系的思维方法去认识自然与社会。这种综合课程从设计、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少先队课程规划而言,目前,少先队奖章课程就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综合课程。20世纪90年代初,在借鉴国际儿童组织做法和教育系统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上海少先队在全国率先进行少先队争章活动课程化的试验。经过近二十年实践,少先队争章活动不断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以培养少先队员社会性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实践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自我追标、自我挑战为主要特征的少先队课程,并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实验中,奖章课程目标与内容都来源于学生需求。客观上,奖章课程基本不受学科内在逻辑的束缚,因此可以在学生发展需求与任务要求之间寻求更为直接的联结点。在课程设置中,相关人员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需求,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这是学生主体的思想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应该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总之,少先队奖章课程体现了由少先队组织及其有关少先队员来具体实施包括目标设定、过程展开与结果评价等综合性特点。少先队奖章课程在课程实施的主体化及综合化方面提供了成功范例与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少先队隐形课程及规划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学生在教学计划外所接受的教育;二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景之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三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重要教育因素;四是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
首先,少先队重要工作目标中的政治启蒙、组织意识、信仰萌芽等目标都可以通过隐性课程来完成,并且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譬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人民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隐性课程实施往往比传统的学科课程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等很多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的。
其次,隐性课程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手段。如同意识形态和值观教育一样,道德教育也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道德养成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实践性、生活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在活动设计上具有“自发性”和“自然性”特征,往往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最后,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隐性课程所强调的学校、班级气氛会对学生的学业以及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也就是说,在少年队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宏观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动机、态度等微观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
在少年队课程规划上,只有将上述这些所谓的隐性教育因素转化为显性的教育因素,并加以适当控制和规划,才能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学校课程规划 篇4
一、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学校
教育, 不是要培养一群适应学校的孩子, 而是要办一所适应每个孩子的学校。[2]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 必然要通过课程这个载体, 这对学校所提供的课程提出了挑战。
(一) 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每一朵花都可以有自己开放的季节。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身体发育有快有慢, 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但, 快与慢只代表现时的状态, 没有优劣之别, 只是节奏不同, 当下的认知水平并不代表最终达到的高度。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81岁时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可是, 现实中的教育, 快与慢成了优劣之分。“快”变成了教育的成功, “慢”变成了教育的失败。一套标准成了衡量每一个孩子的尺子, 达到标准就晋级, 达不到则就被淘汰。于是, 教育变成了一场淘汰赛。一些成长的烦恼被过早地贴上了“标签”, 原本自然的生长过程被打乱, 不少学生在学校里成了“陪读生”。
我们需要的教育是:它为每个孩子而生, 没有一个人会为别人的成长牺牲, 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成长;它不为“标准”而生, 独特的个性、创造的天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张扬;它不是要帮助孩子选择人生, 而是尊重孩子的发展选择, 让孩子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 端正课程规划的价值取向
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校的特色建构, 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因学生而生, 离开了学生, 课程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 学校课程必须要有学生味道。
我们学校的课程设计确立了“以生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的教育价值取向, 将学校的教育哲学、学生的课程需求和地方的课程期待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注重实践与创新,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为核心, 整体规划各类课程, 满足学生夯实基础和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 使学校课程体系能够为学生成长发挥思想引领、人格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和择业方向引领的积极作用,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 满足不同学生的课程需求
我校的课程规划整合了国家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各类课程, 充分考虑学生对现代生活的需求以及人性完善的需要, 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课程需求的多样性, 合理安排模块教学进程,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
1. 课程科目的多样性
我校的课程规划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各年级规划了数十门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平均16个学生1门课程)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需求兴趣, 自主选择, 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快乐地学、有目的地学, 享受学校教育的乐趣。
2. 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每大板块的课程内容, 按层次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 (或提高型) , 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 搭配不同梯度的课程, 形成立体化课程结构 (如图1所示) , 供学生选择,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问题, 使不同的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术有专攻, 为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这种凸显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学校课程体系, 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有尊严,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里找到归属感——这就是我想要的学校。
二、在课程结构体系中映射出对“人性”的完善
人有创造的天性。但是, 人只有拥有了安逸、和谐和自由的幸福生活, 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力。我们在制订课程规划时, 把学生在未来能够拥有幸福人生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支持。
(一) 我校课程的结构框架
我们在国家八大基础学习领域之外, 增设公民人格类课程领域、健康生活类课程领域、创意设计类课程领域, 扩展成十一大学习领域, 并将这十一大学习领域按人才培养需求划分为四大类。四大类课程互为联系、互相补充, 形成了既注重全面素质又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如图2所示) 。
(二) “四大类”课程的逻辑关系
“基础核心类”课程指向学问基础, 主要由国家课程 (包括必修和选修) 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构成, 为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奠定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公民人格类”课程指向人与人、人与国家, 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人提供课程支持。
“健康生活类”课程指向自己, 为提升学生的家庭生活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拥有幸福人生提供课程支持。
“创意设计类”课程联结现在与未来, 凸显一个“创”字, 旨在为学生分配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建立这样的课程体系, 是基于把学生当作“人”和对人性本质的考量。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特性。两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我们认为, 国家课程在“人性”完善和人的社会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课程“空缺”, 需要用校本选修课程来弥补;同时, 还需要通过选修课程来弥补国家课程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方面的缺陷。我们对“四大板块”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基础核心类”课程让学生学会做事, “公民人格类”课程让学生学会做人, “健康生活类”课程让学生学会生活, 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 这是一个人家庭、事业成功的“三大基础”, 它使一个人既有“生”, 又有“活”, 拥有幸福的人生;“创意设计类”课程让学生学会创造, 为学生发展创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平台, 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 积累创造的经验, 发展创造的志向, 为学生未来成为“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三、在课程管理上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
课程的确定、选课制度、教学管理、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一) 课程的确定
所谓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由谁来决定学生的课程?从课程的民主性角度来说, 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决定课程。但是, 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只有三者。一是国家, 因为学生是国家的, 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 所以, 国家决定课程代表了国家的一种培养标准;二是学生, 因为学生是自己的, 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最终选择权和决定权, 所以, 学生可以决定课程;三是学校, 学校是国家授权的、专门的育人机构,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 可以对自己的毕业生形象提出标准, 所以, 学校也可以决定课程。需要强调的是, 学校决定的课程是有前提的, 不能武断地将学校课程演变成“校长课程”或“师本课程”:校长想怎么开, 就这么开;教师会开什么, 就开什么。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在审议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是否可以被立项时, 要将课程与学校教育哲学、学生、地方的课程需求进行对照, 还要符合学校课程总目标, 全部符合的才可被批准立项。例如, 《烹饪》《面点中国》《摄影技术》《家庭养花》《桥牌》《投资理财入门》这几门课程能否被批准立项, 我们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程序进行审议。
根据图示结果, 每门课程都符合要求, 可以被立项。依照上述方法建立的课程体系, 注重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建设的结合, 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关注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 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结构性和学校特色。
(二) 建立合理的选课机制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2012年) 规定的高中毕业学分标准为:学生在3年内完成修习必修课程满96学分, 修习选修课程满48学分 (其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 , 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对此, 我校每个年级每周有9节课实施走班教学。
1. 充分尊重学生的选课意愿
为了让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选到自己期望的课程, 学校成立了“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制订了《学生选课指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学生选课指南》, 通过学校电子选课平台进行选课, 每次可填报三个志愿 (即三门课程) , 学校根据志愿进行录取, 确保学生选到的课程能在志愿范围之内。教师还会指导学生如何做好所选课程的门类搭配, 这有利于减轻学业压力, 提高学业水平, 并且符合毕业应得的学分标准。
2. 创新选修课程类别的设计
尊重学生自主选课不等于放任自流。为了使学生所选的课更好地体现方向性和结构性, 我校将选修课程分为“限选类”和“任选类”两大类。“限选类”课程主要体现“元高毕业生形象”设计, 这是一种特色, 也是一种引领。列入“限选类”的课程有《领导力》课程 (由四门课程组成一个“套餐”, 2学分) 、《伦理》 (0.5学分) 、《哲理》 (0.5学分) 、《修身》 (0.5学分) 、《研究性学习》 (3学分) 、《军训》 (2学分) 和《远足》 (1学分) , 合计9.5学分。当然, “限选类”学分比例我们是控制的, 不宜过多, 否则, 会违背学生的意愿。“任选类”课程,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学生选课指南》,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
(三) 让学生在课堂里看得见自己
青少年是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关键期, 正确地认识自己, 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改变教师授课的方式, 改变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状态,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 有利于学生看得见自己。
1.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决定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的学习权利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上学生有哪些学习的权利?第一, 是思考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激发学生发挥想象, 尊重学生独立设计;第二, 是分享的权利。鼓励学生将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 营造课堂讨论的氛围, 养成质疑的习惯;第三, 是操作的权利。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求证真理,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实验设计。只有将以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才能觉知自己的存在, 发现自己的潜能, 发挥自己的能动, 实现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我校的课程规划中, 对各类课程的授课模式提出了原则要求, 强调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对话与互动, 要注意“留白”, 增加个别提问的次数,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作出自己的回答。这是一种教育的成全。
2. 丰富操作性的课程数量,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四大类课程中有许多课程, 如《××开放性实验》《创新思维的形式和要求》《平面设计》《动漫制作》《机器人活动及工程设计》等, 都是强调操作的课程。这些课程无法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传递式”教学来完成, 必须注重动手操作与成果展示, 注重学生的创意设计,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编制行动方案, 实践行动方案, 感受项目研究的过程, 为学生走向科研、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都要独立去面对困难与挑战。动手做, 留住了学生易消逝的好奇心,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智慧的形成和创造力的提升。
(四) 多元的评价方式
四大类课程中的许多课程都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 即采取表现性评价方式,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和老师, 有学生自评、互评, 也有教师评价。大部分选修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第制。
下面, 以课程《生物开放性实验》为例, 来看看其课程评价是如何操作的。
1. 形成性评价 (70%)
出勤率 (20分) 。缺勤一次扣2分。
操作能力 (10分) 。优秀:能独立完成开设的2~3个实验。良好:能独立完成1个实验。一般:不能独立完成实验, 但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实验。
创新能力 (10分) 。优秀:有创造性成果, 或对实验设计有自己独到的改进。良好: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 提出问题。一般:只能完成布置的实验。
合作能力 (10分) 。优秀: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良好:能与他人合作, 交流较少。一般:不太喜欢与他人合作。
实验作业完成率 (10分) 。优秀:顺利完成, 结果良好。良好:能完成60%左右的实验, 结果一般。一般:很少能完成实验。
同伴互评 (10分) 。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第。
以上各等次打分标准:优秀为8~10分, 良好为5~7分, 一般为1~4分。
2. 终结性评价——代表实验成果的作品 (30%)
打分标准:优秀为25~30分;良好为20~25分;一般为15~20分。
3. 成绩总评
两项合计总分在85分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9分以下为“一般”。正常情况下, 没有不合格等次。
可见, 多元评价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评价, 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某次或某些方面有失误, 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弥补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 积极进取, 赢得尊严。
以上是笔者对怎样进行学校课程规划顶层设计的一点思考, 同时也介绍了我校的课程规划的大致框架。我们想把学校课程规划做得尽可能完美, 但是, 很难!莫泊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 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也不是那么坏。”用这句话的视角来反观我校的课程规划方案, 它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继续努力, 不断改进, 一定会越来越适合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没有课程规划, 就没有课程管理[N].中国教育报, 2012-9-14 (06) .
学校评估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篇5
晋中市介休连福一中 李强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新时期的学校评估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提高对学校评估的认识:通过评估是督促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深化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学校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评估原则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教育教学工作是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坚持以学校发展为重。既重视学校工作的结果,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坚持规范和创新相统一。既要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又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二、把握好学校评估的重点内容
(一)、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办学。学校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学校自评制度和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校务公开、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等情况。
(二)、有效使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在督促办学条件达到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专业发展的支持;资金的科学预算和规范使用,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的有效使用;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等情况。
(三)、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合理安排学生作息和锻炼,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等情况。
(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重点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培养的情况;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应该体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应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发展规划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念,应当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是对学校主要管理者来说,应当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的过程。应当通过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办学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探索学校有效发展的道路,以促进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追求
1、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对于一所学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它在生源、师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多种差异,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学校自身的现实情况,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中简单甚至盲目地模仿、追随“名校”的办学模式,如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一般,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全面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反而可能使自己在盲目追随“名校”的进程中越来越偏离甚至失去学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因此,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本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特点,选择和确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划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中期规划发展目标和短期规划发展目标;以实施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部门规划发展目标、教师个人规划发展目标;以规划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战略型规划发展目标和操作型规划发展目标等。各类学校要根据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工作重点,明确各个层次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学校发展目标在规划中应当是一个系统,应当包含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子目标系统,如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改革目标、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目标等。惟其如此,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并有效地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
2、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现代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提炼和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办好一所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积极地发掘、提炼、建设和发展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本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经验、办学宗旨,并结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明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基点,才能清楚地知道今后一段时间里应着重干什么,才能真正体现本校发展的特色和风格。
3、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深层的目的追求是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任何一所学校在其常规工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所学校特有的文化素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有时候这种文化的影响比显性的知识更加明显。因此,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整合学校各种要素和资源,挖掘学校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校的深层文化凸显出来,使它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
1、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
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蓝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以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应为与能为,然后确立规划的目标与重点,确实促进学校理性、健康的发展。分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状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起点。
这其中,应该遵循“四个客观”的原则:一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即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学校的客观基础,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文化传统、学校特色;三是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即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生源条件等学校教育资源;四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即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教学规律等。
2、明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构建的过程,从许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确立共同愿景的比较具体有效的办法是组织一个有各方人士参与的规划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学校发展规划中对学校普遍被认可的共同发展愿景的主要体现,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学校规划的未来发展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还应当提出在规划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导下的学校德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队伍目标、管理目标等比较具体的工作愿景。通过这样的民主参与活动过程制定出来的共同愿景,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发挥学校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规划也才有可能更切实地指导学校的各项行动。
3、突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策划的过程,涉及到学校当前和未来阶段性发展的多方面内容,但作为发展规划而言,不可能在一个阶段内就完成学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和工作,如果不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和工作内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教职员工会忙于各种繁杂事务,找不到明确的工作方向,甚至会使学校工作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影响学校发展规划执行因素分析 篇6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在未来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此话对我们启迪很大。同样,在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时,如果没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任何规划决策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学校在发展规划执行方面存在问题。“重规划,轻执行”仍然是目前一些学校陷入的工作误区之一,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规划起来轰轰烈烈,实施起来无声无息”的现象,不仅使规划沦为形式,而且使学校在社会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发展规划不能有效执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体因素
(1)规划制订主体的利益问题。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主体主要有:1、校长或中层干部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2、由外请专家帮助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无论是哪一种,在校长负责制的中小学,校长是决定学校发展规划主体中的关键性因素。在现实中常常发生的是,为了一些功利目的,为了自身的利益问题,有的校长缺乏对未来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校变革的主动担当的勇气,认为只要采取就事论事和得过且过的态度,学校只要平稳,墨守成规即可;如果改革创新而使发展不好,自己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千古罪人。在这样的校长影响下、学校的发展规划只能是纸上蓝图,或者根本就是纸上涂鸦。
(2)规划制订主体的规划素养。做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但是我们教育学科建设中没有这方面系统的知识构架,校长和管理者的这方面的能力较缺乏,即便那些替人代笔的专家教授们也基本不具备做规划的知识和能力。规划素养的短缺,也使得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3)规划执行主体对规划的认同。学校的各级员工是规划执行的主体,他们对规划的认同是对发展规划的成功执行有重要影响,认同度越高,规划执行的效果就越好。规划认同反映的是在学校内部不同个人与部门对使命、愿景及规划的共同认识和责任。认同度低,学校的发展规划的执行将缺乏合力,不同方向的牵引力将会引致和加剧组织内部的摩擦,无谓地消耗时间和资源,致使规划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组成由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校规划制定共同体,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规划的制订。同时加大规划的宣传和教职员工的培训力度,让执行主体全程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各个环节,从认知与情感上提高对规划的认同。
二、环境因素
(1)校外环境。校自主权度是衡量发展规划能否真正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试想一个自主程度很低的学校,老是有开不完的会,有接不完的指令、有弄不完的检查评估,学校总是处于应付具体事务之中,哪里还谈的上有什么自主,更谈不上学校的发展了。将学校和教育活动的外部强制力的干预减少到学校足以依法自主办学的程度,校长的发展意识便能被充分激发,就会主动去把握自身的命运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争取外部给予学校最大自主权,是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再好的规划也只能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目前,学校的人财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社会等外部提供。为此,争取外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与支持,为学校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决定因素。
(2)校内环境。文化是维持生产力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没有极限的动力来源。学校是由不同的教师构成的,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推动学校前进的“合力”,惟一的办法是依靠学校文化,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也不例外。执行的关键在于透过学校文化影响教师的行为,并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认同。如果教师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学校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那么,学校的发展规划自然能够有效执行。因此,创设良好的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环境,营造学校执行文化是促进学校发展规划良好执行的重要条件。
三、机制因素
(1)组织机制。“结构必须服从战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当组织结构导致某些重要工作任务“责任者缺位”时,或组织结构与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流程不配套,或部门之间的壁垒重重时,积极负责的教职员工在执行规划时会感到事半功倍,而比较现实的教职员工可能从一开始就会放弃。最后的结果是,校长认为下级、教师不尽力,而下级、教师在心底里在埋怨校长不为他们消除结构性障碍。为此,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要对原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劣势进行分析,针对发展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组织构成,重新指定任务,找到对学校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岗位,并配备适合的人才,构建与规划执行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2)沟通机制。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后勤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教育官员,在校本发展规划的执行中必须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协同作用,而不能由其中一方“单打独斗”。校本发展规划的执行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使命、愿景和目的,共同完成学校发展的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教师与学校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协同作用。它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的统一。因此,不论在规划制定,还是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是影响规划执行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内部的信息沟通及学校与外部环境的信息沟通。当前,学校在信息沟通机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往往仅仅是做了由上而下单向的沟通,缺少“回路”;沟通渠道不多,手段单一,造成信息沟通的失真及损耗,结果导致信息不能起到辅助执行的作用。而真正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应是能让政令通行,上传下达,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能使信息反馈及时而准确,有利于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能互通信息,有利于各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使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扩大信息的范围。因此,应建立健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横向贯通的立体闭合“回路”模式,确保信息沟通三行(上行、下行、平行)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学校课程规划 篇7
我认为,课程领导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是有渐进性、累积性和阶段性特征的。尽管在学校课程中,课程领导是始终存在的,但在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课程领导亦面临不同的难点和问题。因此,与之相应的是,课程领导的阶段性任务和攻坚重点也有不同。特别是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更是要打破以往行政领导的单纯管理任务,向“革新的”“专业的”课程领导转型。
当下“革新的”课程领导最要紧的是要敏锐地捕捉课程改革阶段性动向,寻找有助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效能的路径与实施策略,带领学校课程团队对决定课程改革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的关联性思考、创生和突围,进而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达成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
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问题,需要整体、全局的思考。因此,当下学校阶段性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课程,然后才是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和完善课程等。基于此,在规划层面,笔者尝试提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的实施路径,即关注和统筹课程的“三项顶层设计”:整体建构学校的课程全景,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
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的抓手是规划学校课程,这是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正如学者钟启泉所说:“校长‘转型的课程领导’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唤醒课程意识’。要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首先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整体建构学校课程“全景”,激发学校由内而外的变革,促使学校面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系统思考,准确判断,清晰定位,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举措,从而推动学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学校课程规划要在学校现有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把国家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设计,一般最终以“学校课程计划”的文本形式来呈现,并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依据与参照。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是指导学校所有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校的课程背景、目标设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进行整体规划,其核心是建构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确立了课程内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等,如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规划学校课程时,学校要把课程结构的建构作为重点和核心,因为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
二、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
以往,学校教育一直偏向以学科取向的知识本位,几乎把学科课程视作学校教育的全部。而今,随着课程观、教学观的改变,课程有从分科走向综合的趋势,上海二期课改引入的学习领域概念,就是关注到了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统整,进而架构了由诸多学科课程构成的学习领域。然而,从分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仍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学科课程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上海三类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依然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因此,在倡导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呼声下,对学科课程的领导不能仅依靠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是要对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的系统设计。
正如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需要编制学校课程计划一样,对学科课程的规划,也需要对学科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有的学校把这样的规划称之为学科课程“纲要”或学科课程“图谱”(主要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学科课程“图谱”是学科课程的蓝图,它可以清楚地揭示学校所开设的所有学科科目、类型(基础型学科课程还是拓展型学科课程)、隶属的学习领域,以及学科间的关系。学科课程图谱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在学科课程图谱之下,每门学科又可下设“子图谱”,这样总图谱与子图谱相呼应,形成学科课程的总体架构。学科课程“子图谱(子纲要)”一般包括:学情分析、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内容(主题或单元活动内容)、学科能力指标、课程进度安排、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材使用及改编、资源开发、评价方式等。
在架构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课程“图谱(纲要)”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依据”,即要符合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教师实际和学生实际等;二是要关注统整,包括学科内部的统整、跨学科跨领域的统整和教学实施上的统整;三是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杜威认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直接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学习。经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因此,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就是一种值得不断探索的教育之路。实践证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对学生将产生影响,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价值。
例如,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是当前备受美国中小学校关注的课程形式之一。“服务学习”是指把服务直接地与课程相联系,即融入学校核心任务教育中。“服务学习”课程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其活动来自社区真正需要的具体服务,强调社区服务与学科课程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它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社区真实而非人为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服务实践带给他们的真实体验,发展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三,关注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反思。
不仅国外非常重视在校内外的教育中鼓励学生丰富学习经历和体验,香港正实施的新高中学制,也鼓励每个高中学生获得与一般学科不同的其他学习经历,让学生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之下,享受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概览”,记录和反映自己的学习经历、校外参与等,推动学生的发展,见证成长的历程。
上海一些区域所实施的“快乐拓展日”“创新实践活动日”等活动也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创造性课程实践。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在全市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研究等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拓展。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关注,尤其是创设和不断丰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正成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创设条件和保障。我认为,以下视角值得关注:一是对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全面规划,让每一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旅程”;二是要把重心放在活动的“过程”的设计上,放在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上,因为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学习活动如何展开、学生如何学习最终决定了学生将获得怎样的经验与体验;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意义。比如,课堂学习经历的设计可采用主题交流、课堂辩论、模拟情境、小组学习、案例教学等方式;课外学习经历的设计可考虑社区服务学习、体验学习、观察学习、真实项目等方式。
学校课程规划 篇8
一、学校课程开发选题存在的问题
1. 选题程序的“缺”
学校课程开发选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程序文明”, 缺失必备的质量把关口, 致使课程选题成为“自选动作”而非“规范动作”, 因此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失当与失误。
自由式。学校课程选题的审议存在“三无”现象。一无课程选题审议小组;二无课程选题的申请表;三无课程选题的评议规则。对教师所选的课程主题的审议采取大放羊式态度,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抓入篮子的即是菜, 只要葫芦不要叶的报题情节严重。
指令式。一些课程选题存在上级自上而下的硬给现象, 任务式意味浓重, 主题直接“空投”到学校, 无须程序甄别和二次开发, 一步到位。有的主题内容拓展空间小, 常识性特征明显, 致使课程选题缺少课程应有的拓展腹地, 以“预防学生吸烟”一类主题为典型。有的主题内容尚处酝酿生成中, 成熟度不够, 致使课程选题先天不足, 且做且退, 以一些为加码办学特色的“强植”主题为代表。有的主题内容以歌功颂德为目标, 致使课程选题俨然成为“第二门德育”, 以一些刻意宣扬校史的主题为代表。
2. 选题内容的“偏”
内容设计是课程选题的根。内容选择发生偏差, 课程主题的生长势必营养不良, 畸形发展。
重学科化。不少教师学科情结偏重, 靠着学科这根拐杖走惯了, 在选题内容上常不自觉地向学科看齐, 附属品的倾向严重, 存在两类情况。一类是再版。将选题内容圈定在所任教学科的藩篱上, 表现出“照着说”的再版特征, 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类是扩版。把选题内容对准学科的相关结合部, 发散开来拓展, 表现出“接着说”的特质, 依葫芦画瓢。其结果是, 课程选题在内容上, 呈现出“你有, 我有, 大家有”, 清一色的“第二套学科教材”的老面孔。在课程开设上, “挤破头”现象, 屡见不鲜。
去校本化。课程选题在内容上一味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倾向突出, 呈现出“三不粘”现象。一不粘住本土乡土特色, 二不粘实学校办学现实, 三不粘牢学生特定的生活经历, 出现“高、大、全”的无现场、无现事、无现实的去校本化病症。高:内容太专深, 未量力而行, 没把握好课程内容开发的分寸。大:学不完, 涉及面过广, 大而无当, 顾此失彼, 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全:泛泛而谈, 未作“二度开发”, 内容特色缺席。
偏教师化。由于课程开发一般是实行教师“包干到户”, 加之评审程序的缺失, 教师内容选择权重过大, 致使在课程选题上, 跟着感觉走、凭个人爱好上的倾向突出, 出现“奇、杂、乱”的选题问题。奇:内容选择闻所未闻, 花里胡哨, 极富个人之能事。比如, ××速成法, ××成功术, 结果是, 速成法速而不成, 成功术并不成功。杂:内容设计五花八门, 调号不一, 各行其道, 课程主题群呈现水油分离。乱:选题口径不合, 无法拼合和支撑起有机的课程版图。
3. 选题指导的“空”
课程选题指导的挂空挡, 直接导致了选题成活率的低, 开课率的少, 课程生成力的弱。
空白。管理者对课程选题采取敲“空格键”的办法, 放弃对选题指导的宏观调控, 一盘棋观念淡漠。其表现有二:一个是“不来指导”。认为课程选题是小儿科, 芝麻绿豆似的小事, 不必太在意, 关键是抓紧课程的内容设计和体例编排、教学、评价等部块, 忽视对课程选题的质量把关。另一个是“指导不来”。管理者对此是门外汉, 面对如此众多课程选题群, 不是门门精, 门门通, 而是门门空, 不知从何入手, “满身是劲使不出”“满身是嘴讲不清”。
空泛。一些管理者采取以布置任务代替选题指导的方法, 俗称“会议指导”。会上以说代做, 将会议当成既是课程选题的开始也是完结, 力求一劳永逸, 奉行“只播种, 不耕种”“先开枪后瞄准”, 先选了再说的策略。对于上报上来的课程主题无合理整档和理性分析, 有的是“散装式”, 有的是“混装式”, 无法洞见课程选题脉络和整体的课程版图, 缺少及时有效的纠偏和导航, 教师也是一头雾水,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各自为政。因而选题指导常“返工”。
4. 选题资源的“弱”
选题前没有进行资源的评估, 选题中未进行资源开发的策划, 选题后也无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 失去资源支撑的课程选题, 孤力难支。
选题资源意识弱。长期以来, 课程选题有限定的学科, 上课有编好的教材, 备课有现成的教参, 考试有统考的试卷, 可以说, 教师对一门课程从选题、开发到实施所需的资源, 不必亲自“下水”, “免费的课程午餐”造成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缺乏。在选题资源开发上, 教师普遍重现成性资源而轻生成性资源, 偏显性资源而轻隐性资源, 抓文本化资源而放非纸质性资源, 多静态性资源而缺动态性资源, 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选题资源视域的狭隘, 教师在课程选题上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
选题资源利用率低。表现有二。其一, 教室化。不少教师将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禁锢在以教室为中心的围墙内, 凡不能搬入或剪贴进教室的外界资源, 都拒之门外, 选题开发的“黑板式种田”倾向明显。其结果是, 经教室这个箩筐的筛选, 原本丰富、多样、活性的可利用资源, 被剪除得所剩无几, 导致选题的窄化。其二, 文本化。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本主义”盛行, 评价一门校内课程开发成败与否, 往往以文本论英雄, 而且本子越厚, 意味着“成果”越斐然。由此, 资源开发的片面文本化, 愈演愈烈。资源利用的文本化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 资源文本的数字化。资源的数字罗列如“韩信点兵”, 一味贪多求全。有的资源离题万里也掺和其中, 有的资源同质重复严重也凑数其间, 有的资源开发成本过高也在所不惜。其结果是, 可供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 大而无当, 有名无实, 所谓可利用资源的“数字大厦”, 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导致课程选题实践沦落为画饼充饥。二是, 资源文本的静态化。将周边的资源一味进行文本化定格, 会带来固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硬性资源、现成性资源、显性资源进行文本登记与整理是必要的。但对于众多看不见摸不着而处于动态发展的软类资源进行“文本格式化”, 苛求一劳永逸, 明显过于机械、刻板, 容易造成课程选题自身内在价值和张力的缺失。
二、改善课程选题规划的建议
针对学校课程选题改善的建议, 既要脚踏实地, 切中当前问题, 又要仰望星空, 着眼于课程特殊价值的显发。
1. 明确课程开发的选题方向
其一, 明确课程性质。中小学课程开发本质上是全体教师的课程职责而不是个别教师的才艺表演,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而不是给部分学生的优待, 它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学习方式, 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社会、科学实践为基本主题内容, 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选题规划必须以此特性为自身的课程“宪法”。其二, 把握选题准则。其准则有四: (1) 彰显办学特色。选题要以“特”为先, 特色的厘定要确切、具体, 明确主攻方向。要以“实”字为要, 特色的切入口要选准、选实、选深, 力求操作简明, 方法得当, 力所能及, 不贪多求大, 不冒进求快。 (2) 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一是, 选题要有服务面。为某几个学生开课, 不切合多数学校实情, 其选题应达到学生需求面的四分之一以上。二是, 选题要有满足度。促进学生发展, 达成个性需求, 要有度。一味超越学生学龄段, 成本太高, 学生满足面狭窄;一味滞后学生能力需求, 则选题活力不足, 课程收益不高, 应立足于切中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 打造学校精品课程。选题要立足精品课程群的经营和打造, 树立精品课程意识。 (4) 孕育教师课程能力。选题开发要凸显发展本义, 切实为教师课程开发搭建试验平台, 推升教师专业成长水平。
2. 做实课程开发的选题审议
课程审议是保障学校有效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 对选题的审议是其要务之首。课程选题审议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其一, 组织审议小组。审议小组主负责人为教研室和教务处主任各1人, 成员由年级 (段) 长、各学科组长、教师代表构成, 人数限定为20人, 原则上未经审议小组审议的选题, 一律不准开设。教研室专责课程选题开发的教研, 而教务处专注理顺课程安排和开设, 二者联手足可担当, 以突出课程开发的“教”与“研”的主线。其二, 严格审议程序。审议程序由四个流程构成, 一般分为先审阅选题申请表, 再进行教师选题自述, 后实行选题对话询问, 最后进行无记名民主投票, 原则上通过选题审议需要获得半数或半数以上的票数。其三, 明确审议标准。审议标准是选题审议的中枢神经, 直接关系着选题的效度。其标准有四: (1) 选题意义的说明。这主要考查选题目的是否明确与选题意义的深度。 (2) 选题所面向的对象。这主要考查选题对学生选修范围界定的清晰度是面向年段, 是跨年段, 还是全校性质。 (3) 选题所需资源的设计。主要考查两个部分。一是, 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二是, 对潜在资源的设计程度。 (4) 选题可行性的论证。这是选题审议的核心部块, 包括两部分。一是选题内容的界定, 包括考查内容选择的明确与否以及范围界定的适切程度。二是选题价值的评估。评估一个选题价值的大小, 应从整个学校课程全景加以考量, 主要关切:教育性, 立足于过滤非教育性成分的选题, 这是确保选题具有教育意义的前提;独特性, 选题必须凸显办学特色和区域文化, 强调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 以区别于各学科课程;延展性, 选题必须同各学科普及知识和常识认知区别开来, 具有课程深挖和展开的空间, 不是一次性产物;互补性, 选题必须同学校现有课程相匹配, 相融合, 以形成完整的课程版图。其四, 公布审议结果。一是, 结果公示, 听取反馈, 进行民主监督;二是, 以书面形式通知入选教师, 正式启动课程开发。
3. 探索课程开发的选题策略
选题策略是课程主题开发的有力把手, 主要有五种方法。
选题推荐法。学校可依据办学目标、地方特色、师资特点、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 开列一份课程选题菜单, 分列相关选题类型, 向学生推荐, 供学生选择, 将反馈上来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筛选、从而确定课程选题。其优点是, 操作简便, 预设充分, 便利构建清晰、有序、搭配得当的课程版图, 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科整合法。其特点是依托各学科课程进行选题, 路径有二。一是, 同学科间整合, 跨年度选题, 找出学科年段间的课程结合部, 将其串联寻找课程开发的主题。二是, 不同学科间整合选题, 可在年段内亦可跨年段找出学科群间的“中间地带”进行选题思考。其优点是, 选题相对集中, 师资配置方便, 课程编排简易。
实践衍生法。课程选题在课程具体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生而来, 往往切中学生发展的当务之急, 极具课程开发的生命力。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关键性的课程实践事件催生而出, 也就是说, 亲历的现场性课程问题往往是师生课程选题的母体。其优点是, 课程选题“生于斯、长于斯”, 生命力旺盛, 孕育教师课程力, 直指学校课程开发的本义。
问卷调查法。先设计选题问卷调查, 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 然后通过对选题需求的数据统计和发展意向的分析, 来确定课程开发主题。其优点是, 获得学生课程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对课程需求面掌握深广, 能为选题决策提供有力的向导。
条件商榷法。以条件资源作为“筛子”, 对选题进行优胜劣汰, 重点选用条件成熟, 资源丰富的课程主题的方法。其优点是, 选题理性, 成活率较高, 素材条件基础好。
在实践中, 这五种方法可贯通起来使用, 可以问卷调查, 摸底学生的课程需求, 通过学科整合和师生自主设计提供选题清单, 在此基础上进行条件商榷分析选定成熟主题, 在实践中派生出一系列优质“主题群”。
4. 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无视资源条件的选题, 缺少选题实践的资源, 都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者必须联动。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管理。资源管理必须服务服从于课程选题, 力求动静结合, 以用为管。其一, 静态管理:登记存档。以活页方式编制《学校课程资源登记表》, 来强化课程资源管理。登记册主要包括: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使用事项和入册时间等。其二, 动态管理:整合利用。将登记造册的课程资源“储蓄”拿来“投资”, 实现增值。其方式有二:一是整合同类资源, 立足优中选优, 求精务实, 突出实效。二是整合异质资源, 着眼于优化配置, 取长补短, 实现高效益。异质资源的统整须把握好三性。首先, 互补性要强, 所选的异质资源要有交互、融合的空间和合作使用的内需。其次, 协调性要好, 资源间要有联系点和结合部, 克服“风马牛不相及”的强拉硬扯现象。资源的整合操作要简便, 力避“千里迢迢”的远水难解近渴的弊端。最后, 成效性要高, 资源整合后的“新产品”要有“高增值”, 能用上、用好、用活、用久。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其一, 开放性原则。包括类型的开放性, 是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 只要有利于课程选题开发, 都应是开发与利用的对象;途径的开放性, 是指课程选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 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 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其二, 经济性原则。课程选题的资源开发要追求“高性价比”, 充分考虑课程资源开支的经济性、开发的时间性、空间的临近性和学习的便捷性。其三, 规划性原则。对课程选题资源要进行充分评价和规划, 发挥“比较优势”, 清楚以何种方式, 通过何种途径, 在何时、何地进行统整、开发最有效。
学校课程规划 篇9
从2005年进入新课程以来, 我们学校就在七、八年级按省颁课程标准要求, 每周开设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从那时起, 笔者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国家级课题研究的组织者, 就一直在进行课程实施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开始两三年, 我们学习、模仿, 像其他地方那样采用“研学导师+学科导师”形式, 进行了多种课程组织管理探索, 比如说, 任命几位骨干教师兼任全校“研学导师”, 全体教师任各课题小组“学科导师”。又如, 将原一周两节的计算机课转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上机课, 信息技术教师转行为“研学导师”;另一节则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 学生按主导学科“走班”, “学科导师”轮流到班指导或组织外出活动;等等。
我们也开发了大量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 如活动电子管理平台、《方法篇》、《活动设计篇》、《活动案例篇》……花了大量时间、精力, 课程组织上似乎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全员参与的理念, 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 有形式但没什么实效, 而且还没什么特色。细究之下, 还发现, 在我们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这两部分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包括“四大指令性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和“非指令性领域” (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及班、团队等学校传统活动) , 而且各大领域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 我们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
2007年, 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实践”项目开发过程中, 在网上搜索时, 发现近年来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五部委每年都会联合组织全国性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当年的活动主题是“节水在我身边”, 细研其活动手册, 发现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活动目标完全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于是就确定了将此主题活动作为当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这几年, 年年跟着全国主题活动走, 根据活动手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进行校本二次开发。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将此主题活动组织定位从“社会实践”扩展到“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逐渐形成了“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体系”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实施体系。
一、课程资源: (上什么?)
一个课程的实施首先应该有课程资源, 也就是先要解决“上什么”的问题。在我们这个“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体系”的课程体系中, 我们利用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的资源,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 结合学校现有各种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1.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会提供哪些资源?去哪里获得?
(1) 活动手册
(1) 电子版: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 每年4月份会在网上公布。每年5月份, 我们可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scienceday.cyscc.net:8000/index.aspx中免费下载。
(2) 纸质:每年各地科协会免费提供一部分。几年来, 我们与市科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每年都争取一部分, 至少给每班提供一本纸质活动手册供组织活动使用。
(2) 实验手册
(1) 电子版:每年9月份, 我们可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scienceday.cyscc.net:8000/index.aspx免费下载。
(2) 纸质:每年科协会免费提供部分手册。另外会免费提供几套配套的实验器材 (箱装, 一般每个设区市1-2套) , 我们积极向市科协争取, 如果实在没有免费的了, 我们可以请他们代购。
(3) 网上体验
活动官方网站http://scienceday.cyscc.net:8000/index.aspx, 每年一般还会设一个网上体验活动, 如2008年“节粮在我身边”的“网游农庄”、2009年“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网游节纸乐园”、2010年“我的低碳生活”的“低碳宝典”等, 以青少年喜欢的游戏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体验。
(4) 相关资源
“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一个品牌活动, 在其主网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http://www.xiaoxiaotong.org/上有很多相关的活动资源, 如: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http://casvf.xiaoxiaotong.org/———2010年正式立项, 每年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都会要求向其提供活动成果, 而且在其网上, 我们可以免费下载有关DV制作的“活动指导”———《青少年科学DV活动资源包》, 内有《学生手册》、《教师手册》、《选题参考》、《DV技术100问》、《样片赏析》等, 特别是其《学生手册》、《教师手册》中有非常严谨而又实用的课题研究方法指导, 是非常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资源。此外, 其网上, 还有大量作品展示、活动方案等可供模仿。
科普资源 (科普活动资源服务平台) http://www.kepu365.org/———有非常丰富的相关资源, 比如今年的“科学饮食, 健康生活”, 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相关的资源几十项, 这就非常有利于我们对主题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
2. 利用全国主题活动资源,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 进行校本开发, 开发哪些课程资源?
(1) 活动方案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求, 结合主题活动内容, 我们开发全校实施的“活动方案”, 从活动准备、实施到展示、交流、评价, 都制定了相应规范, 现在基本定型, 每年我们只要将其中有关具体主题的内容替换就可以了, 可以说形成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2) 活动项目
我们将整个主题活动设计成“学习活动”、“体验活动”、“宣传活动”、“研究活动”四类活动, 在各类活动下又设计了若干项子活动,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选择;要求每个学生活动小组至少完成各类活动各一项。
(1) 学习活动:本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手册、上网搜索等方式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这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的实践。
我们在学生小组活动报告单上出一些题, 来检测他们的这类活动状况。
(2) 体验活动:本类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社会体验、制作体验等, 这践行着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内容。
(3) 研究活动:本类活动主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这个领域。
(4) 宣传活动:本类活动既是前几类成果的展示形式, 又是“社区服务”的体现。
这样, 我们在这一个主题活动中, 通过这几类活动就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令性领域都体现出来了, 并融为一体。
此外, 我们还结合学校传统活动, 开发与主题相关的非指令性领域活动项目, 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科技节等活动。
我们每年利用主题活动的实验资源, 开发“XX年科技节暨XX科普实验展”活动项目。
(3) 活动指导
目前, 各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是极少的, 更不要说专业教师。这门课程又没有教材, 要让每个兼任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都去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无论从精力还是能力上来说都是不太现实的。因此, 一个学校要想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必须有一个骨干开发团队, 做基础开发, 让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就如其他学科教师一样, 拿着这些活动指导 (相当于学科教案) 去上课就行了。
经过课题小组骨干开发团队几年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针对活动项目一一开发了相应的活动指导, 使承担课程的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比如:班主任怎样指导学生分组、班主任怎样指导班干部整理材料、研究性学习各阶段如何组织、主题PPT制作一般程序、主题网站规划与设计……
(4) 活动报告单
为了让活动参与者、组织者明确活动任务, 也为了监控、管理活动, 促进活动有效实施, 我们开发设计了“小组-班级-年级”系列活动报告单。
(1) 学生小组活动报告单:在这个活动报告单中, 我们按活动项目, 一一列出各类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做的结果。要求以文字简述或粘贴活动照片的形式展示。
换句话说, 我们开发的这个活动报告单, 学生活动时, 是他们的任务表及活动指导, 简洁明了地提示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活动报告单, 学生活动结束时, 又是他们活动成果的报告和展示。
(2) 班级活动报告单:我们开发了班级活动情况登记表、活动成果登记表、学生成绩评定表等。
(3) 年级活动报告单:我们开发了年级活动完成情况记录表、优秀活动成果登记表、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一览表等。
二、课程设置: (由谁上?怎么上?)
有了课程资源, 解决了“上什么”的问题, 那么“由谁上”、“怎么上”, 这就是课程设置的问题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实施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室里、课堂上, 根据课程指导纲要有关课程实施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原则, 我们将课程实施分为“教学期”、“暑期实践期”两大板块。
1. 教学期
每周三节, 由课程管理部门———教务处组织落实。主要完成方法指导、展示、汇报、交流等教学。
(1) 上机课 (2节, 综1、综2)
分散安排, 由信息技术教师承担, 也就是说原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转行为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这个角色转化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新课程中已没有计算机课的设置, 而“信息技术教育”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令性领域之一。这样安排, 就让原信息技术教师有生存空间。但是让他们成为完全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又实在太为难他们。经过实践, 效果很不好。所以, 我们就换了个方法, 迁就他们,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教学。
(2) 常规课 (综3)
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节, 由班主任承担。
为什么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节呢?最初考虑是这样能集中组织外出实践———周五还是工作日, 各单位还要上班, 放在最后一节课又不影响其他学科正常教学, 那就可以常态实施了。全校有统一的这么一节课, 多数年级性、学校性活动就可利用这节课来组织, 长点的可延用到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 而不要专门停课来活动。这样不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令性领域的还是那些非指令性领域的传统活动, 都能有个相对有保障的活动时间。
又为什么由班主任承担呢?像综合实践活动这样需要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班级其他科任教师来兼任的话, 基本是难以实实在在得以实施的。而班主任是学生心目的权威, 而且对班级每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熟悉, 能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 组织、落实活动任务效果会比较实在。
总的说, 每周这样统一安排的一节课, 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安排、基本方法指导, 如活动动员、分组、选题开题指导等;二是用于展示、汇报、交流;三是用于年级、学校性活动, 如活动启动仪式、年级汇报、科技节等。
2. 暑期———实践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实践、体验, 而在目前这种社会教育氛围中, 频频组织实践性活动是很难的, 特别是走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强调的是全体学生参与, 而因“安全”是条高压线, 每每组织一次外出, 人力投入无数———每个小组一个带队老师保证安全, 组织工作强度大、难度大, 学校难以承受。
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不能没有实践, 因此, 我们除了教学期的一些校内实践活动外, 将暑期设为主要的实践期, 由德育处负责组织落实。
为什么实践期放在暑期?我们基于三点考虑:一是,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主要是安排在暑期, 其成果在暑期就要向组委会提交;二是, 暑期时间长, 可以充分实践;三是, 在家中, 实践时由家长负责, 家校合作, 又减少了学校安全责任的重压。放假时, 由学校德育处发一封致家长的信, 向家长说明学校有这么一项活动, 请家长做哪些配合。
又为什么由德育处负责?我们也基于三点考虑:一是, 在学校传统工作中, 德育处就负责“社会实践”这块工作;二是, 德育处负责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评价, 班级评比是与班主任利益紧密相连的, 班主任又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者, 由德育处负责, 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保证实践的有效性;三是, 德育处下有强大的学生干部团队和社团, 可以组织起来, 发挥他们在实践中的组织管理作用。
这个时期的活动, 在教研部门协助指导下, 德育处督促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暑期进行主题活动的“学习活动”、“体验活动”、“研究活动”、“宣传活动”等实践。并在新学年初, 组织对实践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在此期间, 德育处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团队、学生会等部门的作用。
三、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行分管教学副校长挂帅, 教研、教务、德育众部门分工协作, 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
1. 教研部门
负责活动策划、资源开发、活动指导、活动总结与提升等。具体是:每年四、五月份, 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人员, 从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网站, 了解当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 收集有关活动资源,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活动子项目、子课题, 确定活动目标, 设计活动总方案及各类活动表格 (如班级活动情况登记表、评价表、暑期学生活动反馈表等) , 编写有关活动指导, 指导相关部门结合传统活动项目开发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进行相关活动操作的具体指导, 如暑期活动前开设针对师生的活动讲座,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利用计算机课引导学生认识活动、传授相关技能, 在科普实验展中进行实验操作指导……
每年10~11月, 对活动进行总结, 将活动材料整理归档, 备各类检查。可能的话送去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 我们学校这几年每年的主题活动成果都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 2011年, 我校组织的“珍爱生命之水”活动, 还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2. 教务部门
(1) 教学期间的课程教学管理与落实。
(2) 每年9~10月在德育处学生干部团队协助下, 组织“班级———年级———全校”系列汇报会。
(3) 组织学生课程的学业评定:我们以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为载体, 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领域于其中, 学生完成活动的情况作为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的依据, 记入学籍档案, 这样通过课程管理的评价机制, 就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德育部门
德育部门是以德育处为首, 团 (队) , 学生组织———学生会。具体负责落实主题活动的实践组织。但不是德育部门领导、教师全包, 而是在他们指导下, 由学生会学生干部及班、团、队学生干部具体落实。德育各部门根据其传统的部门分工职责负责相应活动项目的组织, 在具体组织中既分工又合作。
具体如下:
(1) 活动启动
由团委 (少先队) 负责, 指导学生团队组织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 在每年五月下旬六月初举行, 根据情况, 可结合“六一”活动举行。
(2) 暑期实践
由德育处负责, 在每年暑期前召开班主任会议, 布置安排, 指导班主任组织活动。指导学生会组织活动的学生干部团队———每班一个负责班干部, 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活动小组、督促小组活动、收集活动材料、组织班级活动成果初评和展示等;每年级一个学生会负责干部, 负责年级活动材料的收集、组织年级活动成果初评和展示等。
期间, 团委组织指导有关社团活动, 比如, 小记者团进行活动的相关跟踪报道, 科技创新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 等等。
(3) 展示交流
由德育处负责, 团委 (少先队) 协助, 指导学生干部团队完成。
首先, 进行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和评奖。每学年开学第一周, 各班负责班干部在班主任指导下, 收齐材料并按类整理 (每类依质量排好序) ;第二周周二主题班会后, 将整理好的材料汇总交给负责本年级的学生会干部。负责年级的学生会干部按类整理后, 上交学生会, 在德育处组织下对成果进行评奖, 将结果交德育处和教研室。德育处将完成情况纳入班级德育评分, 并对优秀活动班级、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其次, 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汇报, 一是与教务部门一起组织进行“班级———年级———全校”系列成果汇报会;二是在校展厅内进行布展展示优秀成果;三是, 结合每年九月中旬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进行学年科技节暨主题科普实验展、成果展活动。
四、体系优点
作为一门没有中、高考的新课程, 作为一门至今实际身份还没得到广泛认可的新课程, 要想在学校中得以认可并能长期生存, 必须对学校多方面工作有利。我们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说是“一个活动, 多个赢面, 领导乐成, 常态实施”。
首先, 我们这个主题活动, 是非学科性、综合性的,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 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能较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常态化实施, 解决了学校课程中的这个难点, 上级部门有关课程的检查也能顺利通过。换句话说, 我们这个主题活动的组织, 从课程上看, 是综合实践活动。
其次, 我们这个主题活动, 它的主题有思想性、教育性, 而且多为当年的热点, 因此也可把它当作是德育活动。这样, 这个主题活动还能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并且还可成为有特色的德育工作, 在上级有关德育方面的检查中, 是响当当的得分、加分项目。
第三, 我们这个主题活动, 它本身就是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所以它的实施也落实了学校科技教育目标, 并形成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特色。
可以这么说, 这个主题活动的实施, 就像学校工作的“万金油”, 让学校多个方面的工作都有成果、有成绩, 领导自然乐成, 也就会更支持, 课程也就能常态实施了。
学校课程规划 篇10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的基本要求, 2008年, 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工作计划》 (京教勤[2007]28号) , 并召开了北京市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暨“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启动大会。这是教育系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也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回应。北京市“节能减排”学校行动计划的启动, 必将对提高首都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节能意识、促进节能观念和行为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房山区教委提出“1123”工作思路, 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也蕴含着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节约型的人才的深远意义。
作为承担育人重任的学校, 搞好“节约型学校”建设、培养节约型人才, 不但直接节约效益巨大, 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在这当中, 学校后勤要担当起建设“节约型学校”的排头兵。这是因为, 一方面, 学校日常能耗的大部分支出在后勤系统, 另一方面, 我校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小组要求后勤系统全面开展节能工作, 加大对相关节能设备、设施的节能投入, 使学校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将创建节约型校园落实到日常的后勤管理工作, 以后创造更好的效益。
一、在创建“节约型学校”工作中我们的做法
1. 统一思想, 提高资源节约的意识与自觉行为
我们认为, 校长独有的思想及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 适应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前提。
我校从每周的干部例会到全校教工大会, 从总总务管理到学科教学, 处处都渗透节约的思想。正是这些钟灵毓秀润物无声的影响, 学校的所有工作向教育目标靠近, “节约”才慢慢从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系统规划与制度, 组织协调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总务处的关系, 指导节约型学校工作, 为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我校成立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小组, 校长任组长, 其成员包括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室、总务处、会计室等处室人员, 以及教师、学生。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落实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具体职能工作, 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学校建设各项工作。
北潞园学校的后勤, 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树立首都教育为社会、文化、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观念, 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后勤的服务工作中, 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北潞园的学校后勤, 其职能就是为师生提供服务, 在校长直接指导、调控下, 后勤始终贯穿“节约资源就是善待生命”的环保理念, 在服务中彰显节能本色。例如, 库房对低值易耗品发放, 不限制数量, 但不忘倡导节约。
2. 整体规划, 科学管理学校后勤工作
整体规划学校后勤工作是“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关键。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我校根据实际, 按照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第一, 抓好后勤员工的管理是做与教的结合者。学校后勤部门不仅是提供物质条件的基地, 同时也是教育学生的场所, 后勤职工是一个不站讲台的老师, 应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所以我们后勤人员既是服务者又是教育者, 我们的员工具有较强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水平, 脚踏实地, 给学生一种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 我们的保洁员保洁时注意在灯光充足时随手关闭楼道的灯, 设计了洗涮墩布时的节水小窍门等。
第二, 建立健全节约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使学校各种资源、能源的使用与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和谐。科学的节约管理制度使学校对已有财产的管理和使用及对未来的投资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例如, 学校食堂加强内部管理, 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采购成本;倡导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 制止不文明的就餐行为, 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
此外, 宣传普及工作立足校园, 以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为主要对象, 配合区和所在社区, 积极开展各类面向市民的节约主题宣传活动。学校校园的相关场所 (教学楼、卫生间、实验楼、办公楼、水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处) 应有明确的节约标识、提示语和宣传画, 提示师生注意节约, 杜绝浪费, 努力做到相关标识齐全且张贴位置明显, 提示效果好。
3. 利用社区资源, 建设“节约型学校”
为了促进“节约型学校”建设, 我校在水的重复利用上合理地制定了节水规划方案及具体节水指标。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 做到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努力实现浇灌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等传统水源。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因地制宜, 科学做好雨水、污水的收集与利用工作, 充分考虑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回用。
我校在水的重复利用方面, 注重利用社区资源, 努力与社区物业公司沟通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地处北潞园社区内, 北潞园社区是建设部试点建设的第一批绿色生态小区。小区内设有污水处理厂, 选装清华清木设备。学校主动与物业公司单位共建, 修建、铺设了三路管线。第一路管线将生活污水排到水处理厂, 处理合格的中水存入蓄水池;校园内雨水经第二管路直接排入蓄水池。物业公司免费将水池内的中水通过第三路管线泵回到学校用于浇花、绿化、消防。经估算, 我校每年可提供给物业公司约4000吨生活污水, 3000吨雨水, 为学校节约水费2000元。
4. 通过改造锅炉, 实现“节约型学校”后勤科学管理
我校在供暖方面特别注意考虑了节约理念, 冬季采用天然气自供暖, 特选装意大利利雅路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燃烧机, 提高燃烧效率。在管理中, 我们特别注意按节能标准要求对供热管道进行保温, 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要求司炉工根据学校不同建筑、不同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 夜间防冻状态运行。供暖系统根据地方供暖指数进行调节, 确保按需供暖。
此外, 经中科正时公司的专家论证, 烟气中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 可以利用强化传热技术, 回收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为此, 学校选装专用于燃气锅炉 (直燃机) 的节能装置——烟气冷凝器 (将锅炉回水中的一部分, 直接通过烟气冷凝器, 被加热后再流入系统供水管路, 而从锅炉出来的高温烟气被冷凝换热后, 温度降低, 再进行排放) , 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烟气中的余热, 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
2009年, 我们将论证结果和改造方案汇报区教委, 教委领导大力支持学校对教学楼供暖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今年, 我们将采暖的用气量进行同比对照, 同温、同面积的条件下, 可节约天然气约8000立方米, 折合1.5万元。虽然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节约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同时, 推动了热交换机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拉动经济的增长。对此, 区教委领导表示, 如可行将在全区推广。
二、在创建“节约型学校”工作中我们的体会
1. 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意识越来越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如今, 人们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发自内心的重视节能减排, 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当作美德, 长期践行, 真正实现功在后代、利在千秋。
2. 倡导节能减排观念与生死存亡的危机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 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 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说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有危机感并非危言耸听。危机感一说, 恰是危机还没有真正降临, 还有应对危机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才要我们去“感”;如果真的危机临头, 那就不叫危机, 叫灾难。节能减排是有“感”而发, 扬弃浪费型的消费方式。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给千万年后的子孙们留一片树荫。
3. 节能减排促进后勤工作的科学化
我校在节约用水方面的设施与其他单位无异, 但尝试部分区域分户计量。分为二三级水表计量, 统计用水量, 监督节约, 作为奖励节约的依据。我校的独到之处是通过水平衡测试表间关系, 计算出管线漏水点位置, 提高了后勤的维修效率。
4. 利用专家资源、地方特色资源, 节能减排工作再接再厉
我们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本采暖季发挥了节能的预期效益,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来我校视察后提出, 如果将冷凝水做为绿化水再次加以利用, 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区教委领导也提出, 如果改造厕所便池用水管线, 用免费的中水冲洗厕所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节约思想的普及率, 提高节约方法的知晓率, 提高节约意识与节约效益之间的转化率, 消除节约意识与节约行动之间的一念之差。
学校发展规划应符合自身发展实际 篇11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是各学校高度重视规划目标,措施到位,推进有序,规划达成度整体较高。各学校严格按照《郑州市局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督导评估方案(2012—2015学年)》要求,以有序推进各项规划目标为抓手,让学校向创新、特色、优质和内涵发展。通过职代会、行政会、教师会等各种平台,使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从制订、修正、分解、推进到年度自评,均取得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和参与。各学校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全面发挥规划对学校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是各学校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加以实施,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精业务、重责任、勤思考、爱学习、勇创新的管理团队。各学校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的培养。在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通过加强党对干部队伍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培育、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对干部进修、轮训等,定期进行业绩考核、评议等,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让课程建设向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性发展,使课堂改革:扎实推进。各学校通过规划实施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学科教研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开发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加强对研究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探索,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同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抓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着力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学生的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任课堂生活中享受幸福和快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四是特色化发展有亮点。各学校厘清办学理念,明晰办学目标,以规划做指引,在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道路上争创一流。各高中学校把握三年发展规划核心价值追求,在理念下行动,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渐进,在多样化发展中彰显生命力,在特色化办学中体现创造力与示范标杆的共性品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与其他规划目标达成情况相比,校园文化建设相对缓慢、滞后,不能顺应学校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的需要。作为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重点体现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一年来,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但总体达成度不高,成效不显著。这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校园文化的实施谋划未上升到学校跨越发展的高度;第二,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说教化、标语化、图片化,重环境轻文化,粉表层少内涵;第四,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历史断裂,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是部分学校课程建设步伐拘谨,在高中教育发展必须面对转型的形势面前犹抱琵琶。在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领导对课程建设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学校对国家课程二次开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方案)不够充分,有增减课程、课时的现象;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会不清,对新课标解读不够通透,不能体现时代性和学科整合的特点。
三是心理健康工作与师生实际心理发展需求尚有距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转变观念中加快走向科学和规范的步伐。各高中学校建设了设施较为齐全的心理咨询室,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脚步逐步加快,但仍与师生的实际心理需要有距离。第一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等同对待。第二是学校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队伍建设滞后。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第四是心理咨询室建设有待完善,各功能室利用率有待提高,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
三、发展建议
一是校长要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经营者”。第一,校长要对校园文化进行顶层设计;第二,校长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涵,把校园文化当成重要的课程来建设;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要追求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追求每位教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专业魅力;第四,校园文化要在积淀传承中发展,要体现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道中,体现出学校的价值引领。
二是校长要把课程建设放在学校顶层设计的最高位置。第一,要以生为本去设计。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最重要的载体,层级设计要充分,课程建构要丰富,要从本校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实施课程开发或教学设计的策略,从丰富多元的课程选择上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第二,要建构校本课程体系。要通过制订科学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第三,要加强课程管理。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用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规划、管理课程,切实做到各类课程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施、有评价。同时,要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进一步丰富活动课的开发。第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基于理解、发现、顿悟、重构的课程观,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视角的多维度与多角度对课程进行拓展。
三是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预防和调适学生心理行为的作用。第一,要提高认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成立教研组,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第二,要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吸纳和培训高素质心理专业人员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心理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化、团队化发展。第三,要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完善各项规章和制度,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室的利用率。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要体现特色。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共性部分,但也有差异性,因此应开发使用区域特色课程体系。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要常态化、系列化、专业化、全员化。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和教师心理压力,学校要把好新教师人口的心理关,对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职业心理测试。对在职教师和学生,学校要有计划、系统地定期开展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个案咨询和成长沙龙等。
谈学校规划建筑设计 篇12
1.1 建设背景
太原市为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区域受教育人口求学需要,拟在太原市小枣沟新建中学。
1.2 建设地点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项目地点在杏花岭区小枣沟,东邻规划路;南邻民居;西邻规划路;北邻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南北长约330 m,东西宽约223 m,校园总占地面积约90亩。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建设项目地点在杏花岭区小枣沟,校址东邻规划路;南邻小枣沟新建高中;西邻规划路;北邻胜利东街。南北长约90 m,东西宽约210 m,校园占地面积约30亩。该地段呈梯形,南北高差起伏较大。
1.3 建设规模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为一所48班高级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 400余名。该校按新建设考虑,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m2。杏花岭区实验中学为一所30班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 500余名。该校按新校建设考虑,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m2。
2 规划理念
1)锚固:布局形态契合地形特征,营造台地形校园空间。为了使校园用地与小枣沟地形最佳结合,对地形进行了整合,形成错落的台地。在功能组织上利用台地,自然而然把学校分为教学区、教学辅助区、生活区、体育场所等。景观上利用台地,形成大量的草坡,不仅绿化了校园,还创造了特色校园环境。
2)统筹:功能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本次校园的规划是站在城市的角度上,是整体性、协调性的规划校园。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在学校用地紧张情况下,以三面围合的建筑,把所有的功能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建筑单体上利用台地的高差,形成地上为建筑、地下为停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楼的功能设计上,没有功能单一的教室,而是把教研室穿插进来。
3)激发:以校园活动特性为导向的景观与空间组织模式。小枣沟的特有地形激发了我们的设计灵感。校园的设计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本次以校园活动(教学、活动、生活)为主来组织校园的空间和景观。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晨读是学校的特色,通过教学楼形成的院落空间来满足学生的晨读空间。
4)便捷:立体而层次丰富的连续交通体系。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有一条城市规划路,为了保护学生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穿越教学区和生活区,设计了连廊,连接两个区域。在教学区内也有连廊,把教学区、图书信息区、实验楼和行政楼也连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各个楼之间行走。
3 功能分区
3.1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功能分区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功能区分为:教学区、图书信息区、教学辅助区(实验综合楼)、行政音乐区、体育活动及生活区。20 m的规划路把学校分为动静两大块(前四项与最后一项)。
1)图书信息楼作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位于礼仪广场的北侧,正对于小枣沟新建高中的大门。图书信息楼呈“一”字形,1层主要为借书处、书库和期刊阅览室。3层为教师阅览、学校档案室、展览区和办公室。此外,2层的露台可以作为主席台,面对礼仪广场和国旗成为集会的场所。
2)教学区位于礼仪广场的西侧,分为教学楼1号,2号和阶梯教室。教学楼的1层~4层为48个班的普通教室、教研室和教师休息室。5层为满足高中课时分班上课的15间分班教室。两栋教学楼下部为机动车停车库。200(300)人阶梯教室有机的组织在教学楼的西侧,又可以作为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联系。在阶梯教室下部为变配电室、水泵房。
3)教学辅助区(实验综合楼)位于图书信息楼的东侧。在实验室与辅助用房功能布置上主要采取夹心式,两个实验室中间加一个辅助用房,这样的平面布置不仅满足功能需求,也丰富了立面。1层~3层主要是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4层,5层为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和美术书法教室,6层为科技活动室。
4)行政音乐区与实验楼相对,并通过走廊相连接。行政音乐楼分为5层楼的行政办公和3层楼的音乐、舞蹈、琴房。
5)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路南侧并与北侧的教学区用连廊连接。生活区包括餐厅、超市和学生公寓,满足1 0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的住宿就餐要求。体育活动区包括体育馆,一个标准400 m的运动场(看台)和若干个篮球场及排球场。
3.2 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功能分区
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功能区分为:教学楼区、实验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及学生宿舍、食堂区。各分区与规划用地的高差关系形成一个“回”字形半封闭院落,使该项目与南面的高中部形成一种既相互联系又各为一体的协调关系。
1)北部建筑层数为6层,底层为学生食堂,2层,3层为教师进修学校,4层~6层为学生宿舍,使得三种不同的人流相互独立,互不干扰。2)南部为学生教学区,层数为5层,30个普通教室,其中20间南向,10间北向。集中分布在1层~4层,各层设有教研室,顶层南向为普通教室,北向则为校医室、校史展览等配套设施。根据场地的高差关系,在东部2层设有面向操场的出口,既分散了人流又为学生的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3)西部为实验区,1层,2层主要为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3层为计算机、语言、音乐、美术教室等,4层主要为图书阅览。顶层则集中为行政区,实验部分与教学部分组成的“L”形使教学与教学辅助联系方便但又不相互影响。4)900 m2的礼堂位于教室进修学校的东部,依地形而建,其室内地坪标高与教师培训学校2层地坪标高相同。外部人流可通过教师培训楼北部的室外台阶进入,内部人流可通过通往体育操场的室外台阶进入,对外对内交通方便,外部造型简约明了。在礼堂下方设有50辆机动车停车场地,出入口设在学校外部,与其他各种人流互不交叉。整个初中部依地形而建,使其与高中部等各方面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4 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的原则:创造步行的校园环境。
本次设计考虑创造静谧的校园氛围,不让机动车进入校园内部(除消防车外),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机动车直接驶入车库,不干扰人流,实行人车分流。由于规划路把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分成两块,为了减少规划路大量车流对学生的干扰,设计了连廊把两区联系起来,学生可以通过连廊直接从生活运动区到达教学区,形成立体的交通体系。
5 建筑造型色彩
建筑力求新颖、简洁、活泼、大方的校园建筑特点。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和杏花岭区实验中学总体突出了晋中建筑文化的特点,以灰色石材饰面,白色涂料与其呼应,再配以金属板活跃立面,整个初中部与高中部规划建筑风格统一,功能合理,各流线明确互不干扰。这样的处理使外立面体现了现代、简洁的风格。
6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庭院为主的景观设计。
每个学校都会有些特色的景观融入到校园的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中,即使毕业的学子们心中依然会想起这美好的校园景观。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中学依地形而错落形成了院落,院落以庭院的方式布置,浅浅的水池,小厅,石条座椅,营造出静谧的校园氛围,是学生晨读、嬉戏、组织活动的最佳场所。
7 结语
本方案以宏观整体的规划与现状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塑造出分区合理、功能完备、造型简洁活泼、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标准的校园形象,建成后必将成为该地区学子成长的摇篮。
摘要:以太原市小枣沟新建中学学校教学为出发点,结合整体性与地区性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以期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对整个校区进行总体规划,为该地区学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总体规划,学校,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Z].
[2]GB500XX报批稿,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
【学校课程规划】推荐阅读:
田园学校课程规划05-15
学校校本课程开设规划08-11
学校课程09-11
学校隐性课程07-16
学校德育课程06-24
学校语文课程10-01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06-28
学校体育课程08-22
学校校本课程总结06-01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