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程

2024-07-11

医学心理学课程(精选12篇)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1

摘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开展重症医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就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独特临床思维模型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教育,本科生

重症医学主要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学科。危重病是指那些临床情况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 一个或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受累, 已经或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综合征[1]。重症医学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代产物, 代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危重症医学教学却很薄弱, 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尚无现成教学模式可循。为尽快且可持续发展我国危重症医学, 应在医学院校本科教学阶段开设重症医学课程。

1 医学院校开展重症医学课程的意义

重症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当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对高技术的需求、慢性病发病率升高、严重感染发病率增加等原因导致重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明显增加了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需求。重症医学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相关的高新技术和计算机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但重症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 专科技术人员培训滞后, ICU的供给明显不足, 后备力量缺乏[2]。因此, 加强重症医学教育, 培养合格的重症医学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 学科教育相对滞后, 尚不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程, 开设重症医学选修课的院校也极少。即使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也大多数是挂靠其他学科进行。这与目前我国ICU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从事重症医学人才的现状很不相称。在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即开始重症医学教育, 培养医学生重症医学科的思维能力及兴趣, 是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合理制定重症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 涉及多专业、多学科, 一个重症患者常面临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多重打击, 同时存在呼吸衰竭、休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在救治中可能需使用大量监测治疗设备, 例如呼吸机、血液净化仪、纤维支气管镜等治疗设备, 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等监测设备。应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特点, 制定了危重症医学的各种教学专题, 再根据各个系统及专题制定教学大纲。例如各系统的监测技术, 各系统的支持及治疗: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脏衰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呼吸机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压监测, 及危重患者感染的治疗与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等。这样可使教与学“有纲可依”, 目的明确。

3 重症医学课程教学方式

危重症医学涉及范围广泛, 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 尤其与基础医学中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各专科关系密切, 因此重症医学课程应该在学习了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3.1 理论授课形象化

重症医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利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典型或特殊病例, 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 在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同时, 将各种危重症病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可以激发学生对重症医学的学习兴趣, 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3.2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与一般科室患者的诊疗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对于重症患者的先抢救、后诊断, 边抢救、边诊断的思维模型。

重症医学教学中注意将临床相关科目与其基础理论进行垂直和水平整合教育, 比如在讲述重症患者心血管急症的诊断与处理时, 应复习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而重点介绍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心律失常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将基础课内容融入临床课中, 使两者相辅相成, 有机衔接,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ICU的患者可能来自各个临床专科, 多器官功能支持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 加上各种高科技监测治疗手段的改进, 使得重症医学医生必须从大量纷杂的信息中准确寻找和解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矛盾。因此, 重症医学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 并培养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3]。

3.3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 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以重症医学典型病例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启发学生研讨有关基础与临床知识, 指导学生查阅该病的研究进展, 结合病例复习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全面、细致, 医学知识得到拓宽, 让学生在主动思维过程中认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学会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主要矛盾, 进而抓住疾病本质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使学生理解不同医学知识的应用环节, 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 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例如, 临床上有一位顽固性低氧血症的老年患者, 首先让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可以导致缺氧的发生, 从而引出缺氧的四种分类: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 并进一步明显他们的定义, 然后根据缺氧的类型,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每种缺氧的常见病因, 比如:肺水肿、肺不张、肺气肿导致低张性缺氧, 贫血可导致血液性缺氧, 休克可导致循环性缺氧, 而氰化物中毒则可导致组织性缺氧。然后根据缺氧的类型, 让学生思考各类型缺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 熟悉临床上判断缺氧的常用指标及意义。再从各类型缺氧的病因进行讨论针对各类型缺氧的临床治疗措施。教学过程应以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内容丰富、质量更高, 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书本知识感性化, 也是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的基本模式。重症医学更需要临床实践, 由ICU临床医生引导和培养学生, 从基本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 发现问题, 根据已掌握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帮助学生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地分析病情, 掌握对危重病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疗方案的制订等临床要点。同时学习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等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操作, 使学生掌握各种危重病抢救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的改善和社会老龄化, 危重病人数量越来越多, 对重症医学和ICU的需求越来越大, 危重症医学领域包含着大量和广泛的医学科学知识, 一定程度反映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建设管理严格、配置合理高效率ICU, 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重症医学教育体系和制订缜密的人才培养计划, 有必要加强医学院校重症医学课程建设, 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重症医学兴趣的培养。因此, 在医学院校本科阶段开设重症医学课程是时代的需要, 是重症医学发展的需要, 是重症医学人才储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17) :1153~1155.

[2]席修明.危重症医学-快速发展的临床学科[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8 (5) :555~557.

[3]安友仲.试论我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CU) 的管理[J].中国医院, 2007, 11 (2) :19~-22.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2

课程名称:《医学电子学基础》

英文名称:《Medical Electronics Base》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54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20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专业所需要的电子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简介:医学电子学基础是研究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相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

介绍电路基础、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医学常用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和直流电源等内容。采取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和综合(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基本按小班方式上课,小组进行实验。采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实物示教等。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并介绍一些课外参考书。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电子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陈仲本,2版,2005年。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3版,2002年。

社会医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思考 篇3

关键词 社会医学;实践教学;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142-02

社会医学是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预防专业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为学生提供从事卫生管理和预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素质。对社会医学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和预防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根据社会医学实践教学的特点,不断探究并尝试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1 课程设计

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医学课程所依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1],学制4年。生源主要来自于山东省内,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部门和机构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高级人才。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根据专业的定位,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社会医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医学的教学要求,同步推进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并达到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化的目标要求;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知识结构和梯队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和教学效果好的一流教师队伍;确立一套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2000年,社会医学课程被确定为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学科;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潍坊医学院精品课程;2010年,又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2 课堂实践教学模块

社会医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课90学时,重点介绍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社会医学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促进学生的医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中和教材中,如增加生活方式与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将“社会搬上课堂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视频案例教学和经典案例教学改革,具体掌握好几个环节:编写案例版教材;集体讨论视频案例和经典案例的选择与制作。如将基金课题“山东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社会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一个教学案例放到第三章心理行为与健康中进行介绍,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本教研室教师自己录制视频案例,有的让学生自己表演,分角色,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验案例。由于分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他们团队合作能力。课堂控制视频的放映时间,选择讨论的问题时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教师总结与点评:突出主题,画龙点睛。学生针对新案例,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3 实验教学模块

围绕社会医学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强化实验课教学,在学校的支持下,实验班实验课比例由原来的6.6%提高到13.3%,除了原来的加强问卷调查设计外,增加社区综合诊断、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内容。学校投入200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其中建立了管理学院管理实验平台,里面包括社会医学实验,通过优化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共享。理顺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等。社会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体现“加强基础,强调综合,发展个性”的原则,使各实验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三层次”,是指按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即基础实验—中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含研究型、开放型及本科生科研立项课题)。“多形式”,是指采取计划内学时实验与计划外开放实验相结合,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结合,命题实验与自选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式、自学式、讲授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验教学。这种实验课构成了由基础训练到综合提高、创新研究的层级系统;这种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加强研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力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4 课外实践教学模块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1)成立三个社会医学兴趣小组,涵盖整个实验班,实施导师制。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包括项目讨论、现场调查、资料的微机输入、总结分析,全程参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2)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福利院都是开辟第二课堂的地方,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践,让学生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对社区综合进行诊断,写出小论文,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寒暑假期间布置现场调查任务,让学生带任务回家乡进行调研。还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有的学生说:“听了社会医学的课后,查阅了老师们在这方面发表的所有论文,通过看这些论文,我学会了如何写论文。”

5 实习教学模块

建立高水平、优质、稳固的实践实习基地。优化结构和布局,坚持基地建设规范化,建设有校级挂牌实习基地200余个。坚持“高标准”、贯彻“三结合”的原则,建有一批省卫生厅、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各大医院等事业单位等实习基地。坚持基地质量高、指导学生得力、能深度合作的高标准,深化实习基地与优质生源基地、就业区域、学校建设的国家教师教育创新改革与综合服务区三结合。强化与实习基地单位建立深度互动、长期协作、互利双赢的实践教学关系,充分利用学校专家智力、图书、实验室、人才培训等优势资源。为实习基地单位开展各种培训服务,转变单纯的“麻烦别人”为为对方提供优质服务或科研、培训等合作,使实习基地成为与社会交融和协作的一个平台。

新的实习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建立教师与实习生定期联系制度,通过E-mail进行沟通;2)建立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制度,对每个实习队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到现场指导毕业实习2次,可以根据实习现场的情况调整毕业设计,指导收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水平。

参考文献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4

我国的医学专科基础医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脚步去实行一定方向的调整, 这项工作的实施不仅仅会带给我国的医学专科基础医学教学事业的进步, 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未来发展方面的实际能力基础。以下是针对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发展对策和实施方案等内容所做的实验探索和总结。

一、有关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改的方案内容

(一) 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方案定位。

医学教育的改革是一项具有深层次含义的发展内容, 而且这部分改革的内容包含着医疗整体的体系上的改革工作。这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时间去实践的基础化的发展内涵, 并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行动, 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说说, 而是要真正付出实际行动才可以。而且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切入点, 最好征求多方经验, 经过实际的调查, 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大量的事实证明, 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过多, 内容方面没有层次感, 这往往是现在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这个方面上下手进一步实行改革, 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实际方案[1]。

(二) 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案。

医学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不断加以改进, 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发展价值, 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去促进医学课程的改革。

成立专业的医学课程教改小组, 主要进行方案的制定和改进, 进一步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指导。改革的过程中注意要依靠有经验的教师和科研小组进行方法上的改进, 并且及时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 并把总结经验绘制成报告, 作为以后的教研修改的重要依据。

二、有关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专科课程体系一直是沿用过去的课程体系模式, 而且我国的这项教学体制往往和本科的体制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没有一定的针对性, 所以造成了缺乏专业化的课程特色的内容。

(二) 课程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

专科的医学课程教材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而且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所以给医学教材内容的编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就是教材不规范, 一般只是本科教材的缩印化内容, 不适合专科学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阻碍专科医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三、有关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改的措施

(一) 优化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设置。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一般安排的过多,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医学课程的内容设置, 将原来的过多的课时进行一定量的缩减, 大约减少十分之一, 而教学的时长尽量做一些调整, 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拟定一定的方案和措施, 针对一些重要的内容不会做太大的更改。但是在删减学时内容上要注意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相融合。减少课时一旦实施, 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逐步加强和优化课程的内容的连贯性和思维逻辑性, 突出课程的基础化内容[2]。

(二) 完善和修改课程教学中所参照的基础大纲内容。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和依据基础大纲内容, 所以教学大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不断加以完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学教学事业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而且各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繁杂, 思路不明确, 内容也不相一致。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内容, 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 做到规范化、系统化处理。

(三) 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内容。

实践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过程, 没有具体的实验教学就是纸上谈兵, 而且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针对这一事实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实验教学。过去的专科医学教学中并不是没有实验教学, 而是这部分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防治和医疗的实际能力, 进一步强化具有综合性质并且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学内容, 同时添加一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加强电教教学内容。

(四) 教学方法的改善。

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课程的内容需要进行调整, 而教学上所实施的方法也需要做一定的改进和完善。要打破过去的不统一性, 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

(五) 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考试内容的整改。

由于专科教学课程的整体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所以对于其考试内容也要做一定的调整。原来的专科医学课程中补考的人数居多, 其中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基本素质偏低, 课业负担严重, 本身的考试内容也存在问题等等内容。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改革, 进一步完善考试的各项制度和规划[3]。

结束语

我国的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改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 这不仅是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 而且也是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结合实际具体化的发展内容, 不断探索, 从中总结丰富的经验作为事实依据, 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中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医学专科基础教学的进步, 原来过去的教学内容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脚步, 所以迫切需要进行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方面的改进, 本文就是对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的教改实践探索做了一定的总结, 希望对医学专科基础医学教学事业的改革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医学专科,基础医学课程教改,实践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王芳, 叶颖俊, 陈云风, 郑伟英, 李彬.推进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09:14-15.

[2]李小强, 孙阳, 邓雅婷, 李晨, 曹蔚, 招明高, 王玉琨.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9:3747-3751.

《医学伦理学》课程说明 篇5

2004-0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限制性选修。开设一学期,课内学时36,学分2。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的交叉或边缘学科,也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属应用伦理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卫生管理的实践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便培养、提高职业道德品质和分析、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6

急救的最根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l]。我国许多医学专家指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可以使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把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势在必行[2]。大学生既是将来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是普及急救知识的主力军[3]。笔者根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试论在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与开设急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实施办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高校的普及方面作一点探索。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 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 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 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 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 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的急救医学实验室主要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临床技能中心拥有多个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包括: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7具,三角巾、止血带、绷带、夹板等教具若干。目前每班有来自各专业的约100名学生,现有场地基本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训练。但为了更好地普及急救医学知识,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心肺复苏模拟人达到8~10人一具,止血、包扎、固定达到4~6人一套。由于心肺复苏模拟人容易损坏,临床技能中心应加强对教具的及时维护。同时为了实际搬运等教学内容的教学,应进行医用担架、颈托等教具的添置。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社会群体之一,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最适宜作为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象。重视对大学生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高校开设急救医学课程,是实施普及急救医学知识,推广现场急救医学技术,提高公众急救医学知识普及率的最佳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学校在这条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将在推动急救教育的探索上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梦洁,张丽萍.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10(30): 187-187.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45(4): 661-663.

[3]GREEN AC, WALLINGFORD SC. Childhood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harmful skin effect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Prog Biophys Mol Biol, 2011, 107(3) :349-355.

[4]楼婷,江智霞,李昌秀,等.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2): 118-119.

[5]费国忠,钟厚德,姜庆五,等. 上海市“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4):51.

[6]邹圣强,许化溪,郑金旭,等. 综合性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 794.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7

1 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名古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性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这基础上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制定了“培养富有科学理论性·伦理性·人性的、具有丰富创造力, 独创性和使命感的, 推动医学研究及医疗的人”的教育目标。本着此教育目标,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将本科课程体系分为全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1]。

1.1 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 开设以教养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基础研讨会 (小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 、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 (Sylvia S Mader, 2002) 为教材, 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 (23学时) ; (2) 以临终医疗及心理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 开设特别讲座, 目的是让学生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 (16学时) ; (3) 为了使学生早接触医学、体验医疗, 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 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 (shadowing, 10学时) 。

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半年, 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 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 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 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第二学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下半年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 ;第四学年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临床病理学实习课;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试。

其中, 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 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 开设了为期半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以问题为主的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 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 以当下医学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 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 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如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用;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种职业协同作用的地区医疗等) 。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 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选9次讲座并满出勤, 获得3单位学分。

2 特点与启示

2.1 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 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 着力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 加入人文社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 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文社会基本素养, 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 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信息, 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 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 促使学生树立将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 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 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 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能解决一定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 力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 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的做法值得借鉴。

2.2 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 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 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 内容灵活, 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 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 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 同时锻炼学生检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 以获取学分吸引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 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展, 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 触及临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于开拓视野, 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 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 使我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 强行记忆理论知识, 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 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 促使其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 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选择导师及研究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 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 教师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 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 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科研习惯, 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 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但因多种原因, 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 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教学”中笔者体会到, 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 对科研活动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 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条件, 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 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 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 根据提出意见, 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问题, 完善课程体系。

另外,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 并公开在学校网页, 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 课程导读概括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 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从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课程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难看出, 日本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有准备的学习。

总之, 在知识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 借鉴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培养符合世界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才将对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日本名古屋大学为个例, 介绍日本综合大学医学本科课程体系, 并结合我国医学本科教育现状, 对日本医学本科课程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医学本科教育,名古屋大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马静, 岳毅刚.欧美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6) :75-78.

[2]雷娟, 薛声能, 严励, 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3) :12-13.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课程,教学,体会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临床二级学科, 国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全科医学的概念, 随后逐步在各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试点。重庆医科大学于2015年正式在临床医学本科生阶段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特点是内容相对较多且较抽象, 教学安排的课时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 并培养学生对全科医生的兴趣是各位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1明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目标、性质及定位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1,2]。全科医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目前我校开设的全科医学概论属于全科医学总论的内容。在本课程中, 主要介绍全科医学学科特点及其在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包括以患者为中心的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人际关系与交流技巧等内容。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该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 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则, 了解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角色,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为在毕业后继续进行全科医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奠定理论基础。可以说本课程对医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理念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必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授课教师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体会

在教研室教学讨论会上, 授课教师就目前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认为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已经得到认可。本科阶段是医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此时开展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对启发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引导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将来从事全科医疗服务意义重大。

就目前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授课教师的体会是: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问题表现较为突出。尽管进行了认真备课, 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增加案例教学等内容, 仍难以避免内容枯燥之嫌。这与教材、师资以及社区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3关于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思考与探讨

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讲授, 探索全科医学概论的有效教学模式, 力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习模式等方面探讨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希望能够在完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改革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3.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兴趣及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增加社区实践内容, 使医学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为今后吸引更多医学生从事科医疗工作奠定基础[3,4,5]。

1) 病例讨论与角色扮演相结合。医学教育中, 病例讨论应用较为广泛, 效果远比仅按教材讲解要好, 特别是对全科医学来说, 涉及范围广, 以常见病、典型病例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 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处理现实情况和病例的知识应用[6]。讲解病例的同时, 也可以结合角色扮演的形式,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主动参与其中, 让学生在角色中学会处理如何应对患者的各项常见问题。

2) PBL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将以问题为目标的教学 (PBL) 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应用于理论和辅导教学中。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引导阶段、学习实践阶段及学习总结阶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员人人参与。

3) 现代化教育手段。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学习的自主性。课前授课老师提出问题并提供有关参考书和全科医学相关网址,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参考文献, 课上与教师相互沟通, 达到教学互动, 教学相长的目的。

4) 引导学生自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材中较浅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 自学前应针对学习内容及目标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并可以准备一些测试题目, 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而不是放任自学。

3.2结合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结合全科医学发展阶段和对全科医学的需要,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重点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教学, 打好全科医学的专业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对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因为全科医学的服务范围以社区为主, 服务对象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群众, 因此教学内容重点应落在社区群众的集中需求[7]。

社区实习或见习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全科医疗站参观或见习, 不仅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和环境,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科医学的概念、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等理论课中学习的内容。

目前, 全科医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凸显重要的比重, 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将急剧增大,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应该继续完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模式, 提高全科医学教学水平, 从而培养更加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 满足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兆丰, 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第1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祝墡珠.全科医学概论[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刘小平, 杜娟, 赵亚利, 路孝琴.基础阶段医学生《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经验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2 (29) :49-51.

[4]李迎春, 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 (2) :193-194.

[5]徐浩, 蒋静涵, 李倩.《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初探[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2) :776-777.

[6]赵淑英, 赵琳琳, 牟劲松.全科医学的教学与改革探讨[J].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1, 6 (15) :13-15.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9

1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已成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医学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 医学教育行业需要一个国际认证标准来规范国际医学教育和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已成共识。紧密结合全球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以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WFME) 等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为全球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系统、明确、全面的方案与标准, 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等7个领域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 核心在于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在承认各国家、地区和医学院校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强调了全球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2]。已受到全球许多国家广泛认可,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不断地根据国际人才培养要求进行医学教育改革。

2 国际医学教学认证背景下西方国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是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医学院校中, 由于专业设置的界限、课程建设的僵化、教学方法的单调死板等, 医学教育都未能成功扭转运转不良、不公正的卫生系统。为实现医学院校教育出口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的良好对接,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等医学院校也在积极探索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等的改革。目前, 大多数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沿用的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在全美126所医学院校中有100所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改革的基本做法容易推行;有少数院校采用打破学科界限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例如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以结果为基础”课程改革[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许多国家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俄亥俄大学向学生提供的三种不同的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讲课加讨论、独立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轨道, 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 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3 国际医学教学认证背景下我国医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我国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医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及疾病谱的变化, 按本科医学教育WFME全球标准的要求, 我国医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方面,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4]:教育理念落后;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与知识传授, 缺乏整合与能力培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难以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等。上述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医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非所用, 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思维, 制约了我国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阻碍了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医学院校对教学认证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国内对提升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各医学院校教学方式上大都采用三段式: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方法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理论讲授和小组实验或见习。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认真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例如, 北京大学探索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科研思维训练, 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系统培养模式;第四军医大学研究形成了以信息化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4 国际医学教学认证背景下我国医学课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的必然性

上述教学改革的实施使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在许多方面仍无突破性进展。对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要求和实际需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育理念落后, 忽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轻人文德育教育, 轻能力和素质培养, 重自然科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并未普遍有效实施,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技能、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不够;考核评价方面, 重视知识测试比重, 忽视技能、态度测试比重;PBL的评价方法不完善;总结性评价多, 形成性评价少。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课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日趋显著, 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视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与国际医学教育水平存在的差距, 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体系,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积极探索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等的改革。面对国际化挑战, 针对当前我国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以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南, 紧紧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体系, 同时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研究探讨具有我国地方医学特色的、科学合理的、适应当今医学模式发展需求的提高课程质量的教学策略与手段, 从而提升医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推动我国地方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5]。

5 国际医学教育认证下提高我国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研究《本科医学教育WFME全球标准》和认证试点性评估, 积极推进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主的教学改革, 本着逐步推进、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 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5.1 指导思想和目标: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我国现有190余所医学院校, 其办学历史不同、水平不一, 但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几乎千篇一律, 既不能反映不同地区地方医学院校的水平与特色, 又缺乏具体要求, 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因此必须突破以上限制, 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标准, 同时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以更新理念、促进改革、保证质量为目标, 从国际化的视野来积极推动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研究探讨以适应我国地方医学特色的创新和改革模式, 推进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

5.2 转变课程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传授为导向, 强调教学计划的法规性、指令性。《本科医学教育WFME全球标准》和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必须改革教学理念,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将来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 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指导,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5.3 针对学生学习需要, 编写课程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的目的:让学生树立先进的学习思想, 掌握课程新理论、新知识, 以提升国际化教育的内涵。学习指南内容:明确课程学什么?使学生得到什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如何学?如何教?学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学习结果等。学习指南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作用:一是明确学生学习达到的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二是指导学生科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四是提供学习课程主题的相关国际国内信息,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5.4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最终的学习结果为依据来制定整合教学内容

从教学过程为导向转变为以学习结果为导向, 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科学思维、临床能力等综合素质。传统课程内容分割得太厉害, 不重视提高综合素质。目前, 世界各国的医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 教学内容的确定, 首先确定合格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并明确如何判定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然后为学生达到目标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课程内容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 通过内容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界线, 加强学科间有机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程整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 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科学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培养, 开展跨学科的和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 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问题的解决。

5.5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破过去满堂灌教学方式, 克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 教师由授课者或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让学生采取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方式来理解学习内容和发展自学技能, 减少事实性知识数量, 培养自主性学习模式, 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整合式学习, 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目标式学习等,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5.6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从应试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变为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借鉴美国医师执照考试 (USMLE) 方法进行分析, 高标准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改革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考核制度, 注重考核学生分析与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学生得到了什么, 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思路。注重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评价, 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智力因素, 也应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考试结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引导作用;总结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作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完善, 加强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将形成性考核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要方式, 及时掌握、了解学习状况, 使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

6 总结与展望

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视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与国际医学教育水平存在的差距, 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体系,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积极探索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等的改革。在国际医学教育认证下提高课程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 对有效实现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桥梁的对接, 对促进医学教育发展, 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卫生人才与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其它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具有很广泛的借鉴、推广意义。

摘要: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为实现医学院校毕业生出口与国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需求的良好对接, 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体系, 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对于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和推进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医学教育认证,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临床思维,岗位胜任力

参考文献

[1]胡伟军, 苏倩, 孙鹏.实施医学教育认证提高医学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 :5-6.

[2]汪青.国际医学教育认证的发展与现状[J].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 (5) :86-91.

[3]苗耘, 刘莉, 张艳萍.“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成功应用ACGME能力模型的经验和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 (5) :92-96.

[4]赵永祥, 韦波, 曹云飞, 等.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准备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 30 (5) :658-660.

[5]杨琳丽, 刘乐乐, 杨立斌, 等.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 (5) :457-459.

医学心理学课程 篇10

1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有研究表明, 部分医学院校在开设医学课程时忽视或者压缩心理学基础理论课、实践课教学, 造成所培养学生在心理学基础上存在不足[1]。本研究通过对新乡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4所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总结出这几所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1 当前的课程模式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医学教育

调查发现, 当前的课程设置对于心理学教育重视不够, 没有突出心理学主体, 基本上医学和心理学课程设置处于同等位置, 甚至有些院校的医学课程还多于心理学课程。同时医学课程和心理学课程之间没有建立好良好的链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我们学医学课程有什么用处?”这样的疑问, 如何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心理学的主体地位, 并更好的将医学教育融入到心理学专业教育中, 使其内在联系得到深化, 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方向。

1.2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 偏重于理论知识, 而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有研究表明, “缺乏实践, 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2]。本研究通过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及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 目前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 忽视应用技能的训练, 比如在心理治疗的课程安排上, 只有理论课, 而没有咨询技能的实际训练课程;学习教育统计只有理论课程, 没有具体的SPSS软件的操作课程;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目前学生希望理论课与实践技能操作课的比例最好达到1∶1, 也就是说, 每门理论课最好都有相应的实验课, 这样有益于培养应用实践技能, 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构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更加合理化的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两点不足之处, 对于构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更加合理化的课程体系,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2.1 突出心理学的主体地位, 同时加强医学课程与心理学课程之间的联系

在课程设置中, 应增加心理学课程的设置, 一方面增加心理学基础课程的设置, 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的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为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使心理学前沿和高级课程能够成为学生的专业课, 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培养学生的研究方向, 同时应加强医学与心理学课程的联系。比如:加强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的设置, 教师在课堂中多举一些结合心理学与医学的知识妥善解决的案例, 以及医学知识在心理治疗中作用的案例, 从而增强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

2.2 构建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应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方面, 要适当增加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设置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压缩专业理论教学时数, 有针对性地增加实验学时。同时针对实际工作中对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采取一系列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做到技能训练与国家职业技能证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的衔接, 为学生提供心理学领域应用性课程, 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获得职业岗位入门要求的具体技能。

虽然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学科主体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医学的介入为心理学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并且顺应“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逐渐成熟, 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医学院校必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利军.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3) :67-69.

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课程体系探析 篇11

摘要:医学生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成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合理的构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模式,将人文教育与临床医学相结合,不断促进医学教育事业走向规范化、人性化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人文;医学生;教育;课程体系

【分类号】G641

“医学人文”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并从人文的角度来阐述医学现象。在如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形下逐渐医学人文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虽然我们的基本医疗设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改革”同样意味着挑战,在新形势下的医疗体系建设中,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摒弃曾经机械式的问诊,更多的是要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在整个医疗过程当中,关注病人的心理、情绪的变化。

一、 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要求医学生有着精湛的技术之外,还要有着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上以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为重点,这同一也是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1】。医学的主体是人,我们在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同时,也要对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病患沟通。在传统观念下的医疗行业对于“人”的要求愈来愈高,但是由于医疗环境与医疗技术的特殊性,很多的医生很难兼顾到情感的因素。在情感冷漠但是技术精湛的医生与热情待人但是技术平平的医生之间,我们又该如果选择?理性与感性之间如何选择适宜的价值取向?面对日益升级的医患沟通的关系,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情感的沟通的重要性。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性化”的体现,是医学生在从医期间不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二、新形势下我国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形势下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关注,但是现阶段很多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仍然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阶段,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多半只是草草了事。部分醫学院校虽然医学人文课程建设较完备,但是授课形式较为僵化,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多半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学生对于人文教育的态度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

我国现有医学院校(拥有硕士、博士点的医学院校)70余所,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这也就注定了各大院校存在着地区上的差异。由于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不同,为医学院校所能提供的资源也就变的参差不齐。这也是影响医学生能否得到良好、全名的医学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人文教育的关键。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甚至忽视了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看作一种投资的浪费,这势必就会对医学生的全面教育大打折扣。

可以说目前医学生的人文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完备是医学院校的不重视,教育成果的不明显,教育力度与资源的不足的共同结果,对新形势下合格医疗人才的培育具有严重的影响,这也是造成现在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沟通能力较差、应对重大事件的应急能力不足、对待病人冷漠和缺乏同情心的重要原因【2】。

三、加强与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教育要从学校、临床与医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加强与完善医学生的人文课程体系,使医学生在学校的医学教育能保持整体性。为日后成为医疗行业的栋梁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机构,既要注重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的培养,也要注重人文教育的培养。面对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严重缺失,医学院校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渗透,增加医学人文课程的比重,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地位。切实做到将医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增强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知感。以此同时,要借助医学专业课程将医学人文知识渗入其中,让医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人文课程体系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和专业授课教师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两大主要传播主体,结合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医疗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医学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传播媒介,始终秉承着医疗人才的全面培养,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医学院校的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将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然而对于刚刚踏入临床的医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早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内容。迈出校园,并不意味着人文教育的终止,而是一个全新的延续。医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巧,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不断努力、学习真正了解医疗行业作为社会的敏感行业不仅仅是“除人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更重要的是去沟通、交流,让病人在身体与心理同时的到释放。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影响力也十分的重要。每个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都是医学生所效仿的对象,这也就要求医务人员能够在临床诊治期间能够规范化、人性化的进行医疗治疗,将人文教育渗透在临床实践当中去。医院作为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医学生的教育基地,医院可以不断将人文课程体系具体化,丰富化。将医学人文教育不断渗入到医院临床实践的过程之中。通过病人与医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医学生自高考以后,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面对重要的学科医学生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但是对于人文学科却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人文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加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医学生个人,医学生作为一名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医学生也要不断高自身的医学素养,从自身出发,为身边的其他的医学生带去正能量。医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人文教育活动,无形中可以给医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医学生在这些文化活动中也锻炼了自我,提高了自我。使更多的医学生在这种浓厚的人文教育的环境中,医学知识得以巩固,思想境界得以提高,医学素养得以提升。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会不断向前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心理学课程教学初探 篇12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举措

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 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 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 也需要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提升。而心理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 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是从实际来看, 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通的意识, 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相对抽象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与乏味, 这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利的, 有可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降低, 因此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 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敢于突破, 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撑点, 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中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像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等公共课程,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 心理课程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心理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 还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实, 结合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现状、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现实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来说不能拘泥于手中已有的资料,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知识, 洞悉时代发展的趋势, 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既全面、具体, 又新鲜、实用。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来看, 他们更愿意接触那些他们了解一些但是又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据此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那些相对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迷茫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心理课程的实用性, 也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所以, 现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低头搞科研, 更要抬头知世界, 要敢与突破,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的理念, 把学科教学做得更好。

二、目标明确, 方法适当且针对性强

从当前中专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看, 他们对于公共课程从内心来说往往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的, 他们中的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且专业课过硬就可以了, 而公共课程只要能够过关即可, 所以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够重视的, 学习时间投入也相对较少, 应付心理较为普遍。

针对这样的现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哪些内容该讲到哪种程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相对简单或者不太重要的知识要做到必要的整合, 尽量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次地通篇给学生过一遍就结束了, 这样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 甚至出现逃课的学生。在教学的方法的应用上切不可教师总是一讲到底,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枯燥感, 要善于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适当地引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可以组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环节,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样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也能够使教师教学针对性提高。

三、关注学生实际, 明确评价标准

现在的中专生, 在经历了高考的残酷竞争后, 进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中专校园, 学习依靠他们的主动学习。但是, 很多学生习惯了外界的管理, 当需要自我约束时往往不能够约束住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他们也希望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以便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 首先在课堂纪律要求方面要严格, 同时告知学生学好心理学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 要让学生知晓哪些知识需要理解, 哪些需要记忆而哪些需要应用,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目的就明确了。在对于学生评价方面, 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表现, 综合、全面地来评价学生。

四、教学手段要先进, 教学环境要适宜

从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看, 在“读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已习惯于在有声有色中接受信息, 人类已经进入“图像统治文字”的时代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学具有抽象性强、实用性强及操作性强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达到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 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 形成新的教学环境, 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

随着现代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 将最新的心理学科理论, 学术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迅速引进, 可以较好地弥补心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凭语言讲解、现象描述, 显得感性材料不足, 欠缺说服力, 使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深奥。心理学中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和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 适当增加此类环节的训练,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 产生真切的感受, 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敏感神经的内容, 才能真正让他们记住,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所以, 教师平时多注意找找生活中的心理学, 让学生参与其中, 体验感受。

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大, 需要学生既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 不断地改革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伍新春, 姚梅林,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 .

[2]张建平, 马希荣.案例教学及其在《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3]牛俊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科技, 2005 (6) .

上一篇:科学消费观下一篇:李煜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