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程体系(精选12篇)
医学课程体系 篇1
关键词:医学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 高等医学院校跨世纪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认真落实与实施国家教委的“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 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起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需要的医学课程体系, 培养优秀的跨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
1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1]
1.1 历史因素
西方医学教育一直完备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教育为基础。医学在西方国家被视为神圣的需要高深学问的专业。美国教育制度规定只有取得学士学位的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医学院校。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建立模仿和引进了西方模式。由于是直接引进西方医学课程模式, 而中国学生在进医学院校之前没有学习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而且与其它专业相比, 医学专业只被当作一般技术学科对待并未突出其“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性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影响着医学生学历结构的完善性。
1.2 社会发展因素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的变迁, 导致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了, 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们要求更加完善和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作出相应改革, 使得处于经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医学教育, 既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又要具有前瞻意识, 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1.3 科技因素
在当代,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推动着医学发展, 当代学科发展总的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 交叉融合大大加强。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 使得医学课程体系日渐庞大, 课程门数众多, 课程分类越来越广。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要求医学课程要不断吸收医学技术新成果, 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另一方面, 又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增强学科间的交融, 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
1.4 教育目标的要求
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的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 教育目标可以为师生培养目标起到提供工具、启示方法和指示步骤的作用。医学课程则要根据不同医学教育目标组成一个课程体系, 每一个课程不能脱离整体而强调自身独立性, 地位与作用由整体对部分的具体要求决定, 课程与课程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1.5 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面较窄, 专业知识的涉及的内容比较局限, 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上, 教师的灌输式教学, 缺乏启发性, 学生死记硬背。只停留于使学生“学会”而不是使学生“会学”。
2 21世纪医学课程体系设想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 这种改革一方面要反映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 还要以面向21世纪,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 通过改革来建立新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
2.1 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
21世纪人才的基本特点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专业范围拓宽, 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道德修养。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基础上,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是必要的。因此, 在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增加语文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伦理学, 以及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边缘医学科课程, 将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 使用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去了解病人病情和心理, 获得重要的病历资料, 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因此, 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才能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素质。
2.2 保证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并重视与临床结合
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坚实的基础医学培养, 所以, 基础医学主要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时数有所增加, 教学内容多增加前沿内容的讲解,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 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医学是实践性的科学, 医学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实践。因此开设综合性的医学课程, 使多学科相互渗透, 相关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 这样, 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体系的传统被打破, 改变原来基础课“专家教学”、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使基础课与临床有机结合, 让学生尽早期参与临床实践, 一方面激发医学生对学习基础课的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一直以来, 医学课程必修课在各科类专业占很大比的, 医学生为了应试, 学习压力大负担重, 课外吸取知识的途径少, 很少有多余的时间用来查阅文献, 对医学前沿知识、新进展了解甚少, 很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兴趣自由选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书本中解脱出来, 实行自由选修制, 适当增加选修课学时和门类, 让学生在一定课程范围内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自由地选修各类课程, 使有潜能和剩余精力的同学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医学动态。
2.4 重视外语和计算机教学
为了使等医学教育同国际化接轨, 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改革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同时, 积极努力创造条件, 加强专业英语教学。计算机已成为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要努力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授课时数,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总之,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 医学高等学校, 逐渐形成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 课程体系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利于各个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既符合医学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又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医学课程体系[2]。
参考文献
[1]谢松龄, 吴安尔.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因素及其评价之探讨[J].医学与哲学, 1998, 19 (12) :659-660
[2]李堂林.医学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2 (2) :11-13
医学课程体系 篇2
本研究基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依据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和2l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索和建立一种既接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又与地方性医学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为完善我国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分散,培养出来的学生学非所用,导致医学卫生人才的专业能力不适应患者和全体健康的需要”的问题和危机,明确提出要“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生必备胜任能力为目标”。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医学院校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的需求,部分医学院校近年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研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既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1研究方法
以临床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紧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改大局需要,通过优化临床医学课程设置,构建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展和职 业发展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以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
1.1文献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回顾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历史,分析总结现阶段的课程体系特点和存在问题,界定本项目研究价值、可行性和相关课题的内涵、外延,并找到项目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项目目标、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
1.2对比研究法
整理调研资料,总结国内外地方医学院校课程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原有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分析制定出符合医学教育和新医改要求,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1.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及教师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了解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情况,以找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价值
本研究首先调查和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 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性质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 构想;最后,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 展和职业发展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1)体现了服务医改大局、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总要求。本项目紧密围绕《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精神,充分体现了教改服务医改大局、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总要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高度吻合医改需求,高度契合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2)融人文于医学一体,创新全程职业道德育人理念。本项目通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模块,将人文教育课程安排实行纵向连贯、横向渗透,贯穿始终。使人文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通过通识课程教育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为其他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项目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个人实际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 构建出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促进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可为其他院校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3结语
医学课程体系 篇3
【摘要】近年来,全国有许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与保险有关的专业,但由于缺乏保险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办学经验,加之开设时间较短,因此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本文从优化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出发,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优化
高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能否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不仅关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对毕业生以后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因此,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技能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建立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要在分析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定依据、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近年来,由于保险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保险市场越来越大,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医学院校也纷纷增设保险专业。全国大约有二十多所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与保险有关的专业,大多为医疗保险或公共事业管理下的医保方向或保险专业。我院——江西中医学院于2002年开办保险学专业,现已有学生毕业,但由于许多医学院校缺乏保险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办学经验,加之保险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因此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没能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有进行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本文仅就优化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方面做些探讨。
一、优化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要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医药学技术的资源优势
保险专业出现在医学院校有其客观必然性,医学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利用其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实习医院等为商业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培养人才。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核保理赔业务中实际使用的知识大致是:保险专业知识占20%左右,医学知识占80%左右。在核保的审查过程和理赔的取证过程的前期和中期大部分是医学知识在起作用,在决定保与不保、赔与不赔、怎么保和怎么赔时保险知识才显山露水。另外,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比较适合全日制,靠业余自学一般无法完成。医学院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几年在校时间打下扎实的医学理论和实验知识,而这些知识要想在工作以后通过自学补回来是很困难的;相反,保险知识通过自学就很容易获得,而且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此,开设保险专业的医学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医学、药学的资源优势。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保险业的发展、转型过程中,人才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有保险专业知识,并在其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保险公司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因此当前的保险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特点,在保证公共课、保险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医药学、法学、经济学、投资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内容,实行医、文、理、法、管理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保险人才。
(三)优化课程体系要注重提高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
学生毕业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后,还要面临一系列的相关职业方面的考试诸如寿险理财规划师、寿险管理师、员工福利规划师等。因此,大学期间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二、优化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想
和其他财经类或综合性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开设保险专业有自己的劣势。要想培养的学生能为社会所需、所用、有竞争力,首要的是定位必须准确,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因此,医学院校办保险应定位于为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商业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等培养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身的特色。在优化课程体系过程中,本课题组曾与多家当地的寿险公司、医疗单位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分析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优化医学院校保险课程的构想,于此抛砖引玉,探求解决之道。医学院校培养保险人才应遵循素质教育为先、专业教育为主、能力培养为重的模式,具体课程分为以下三大板块:
(一)特色教育板块
在医药学特色板块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认识到医药学知识对该专业的重要性,而且医药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所以在安排上应遵循医药学知识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缩短相应课时后开设中医学基础概论、中医临床概论、药学、西医基础概论、西医内科、西医外科、西医妇科、西医儿科、流行病学等。为了让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在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应安排该专业的临床实习。
(二)专业教育板块
在专业教育板块方面,应开设保险学原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社会保险、保险法学、卫生法学、保险英语、医疗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营销等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聘请校外专业对口单位的专家学者来为学生授课;同时,强化毕业实习的效果,不走过场。保险专业(非精算专业)还应开设利息理论、精算数学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问题。
(三)后续职业发展板块
针对以后职业发展中面临的“中国寿险管理师”、“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的考试需要,该板快应开设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会计学、财务学、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团体保险、年金保险、寿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必修或选修的课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急需这种既通晓医学,又深谙保险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该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合格的人才。医学院校开设保险专业在中国是一个新的尝试,课程体系设置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随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和商业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将会出现许多新内容,新问题,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当具有灵活性,课程不应分得过小、过细,能合并的课程应当尽量合并,这样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课程内部的结构和内容,而不涉及教学计划的更改,保证课程体系的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付昕,陈庆梅.保险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J].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
[2]袁杰,付昕.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思考[J].江西保险.2006(2)
[3]滕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1)
[4]付昕,陈庆梅.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
医学课程体系 篇4
1 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名古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性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这基础上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制定了“培养富有科学理论性·伦理性·人性的、具有丰富创造力, 独创性和使命感的, 推动医学研究及医疗的人”的教育目标。本着此教育目标,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将本科课程体系分为全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1]。
1.1 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 开设以教养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基础研讨会 (小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 、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 (Sylvia S Mader, 2002) 为教材, 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 (23学时) ; (2) 以临终医疗及心理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 开设特别讲座, 目的是让学生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 (16学时) ; (3) 为了使学生早接触医学、体验医疗, 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 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 (shadowing, 10学时) 。
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半年, 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 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 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 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第二学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下半年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 ;第四学年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临床病理学实习课;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试。
其中, 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 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 开设了为期半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以问题为主的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 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 以当下医学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 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 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如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用;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种职业协同作用的地区医疗等) 。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 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选9次讲座并满出勤, 获得3单位学分。
2 特点与启示
2.1 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 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 着力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 加入人文社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 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文社会基本素养, 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 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信息, 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 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 促使学生树立将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 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 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 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能解决一定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 力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 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的做法值得借鉴。
2.2 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 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 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 内容灵活, 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 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 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 同时锻炼学生检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 以获取学分吸引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 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展, 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 触及临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于开拓视野, 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 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 使我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 强行记忆理论知识, 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 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 促使其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 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选择导师及研究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 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 教师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 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 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科研习惯, 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 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但因多种原因, 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 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教学”中笔者体会到, 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 对科研活动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 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条件, 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 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 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 根据提出意见, 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问题, 完善课程体系。
另外,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 并公开在学校网页, 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 课程导读概括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 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从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课程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难看出, 日本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有准备的学习。
总之, 在知识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 借鉴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培养符合世界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才将对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日本名古屋大学为个例, 介绍日本综合大学医学本科课程体系, 并结合我国医学本科教育现状, 对日本医学本科课程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医学本科教育,名古屋大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马静, 岳毅刚.欧美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6) :75-78.
[2]雷娟, 薛声能, 严励, 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3) :12-13.
医学课程体系 篇5
纵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培养出国际通用的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桂林医学院从起开始试行培养一部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这些五年制的临床医学课程已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也改革为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整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科的重组与融合,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与发达国家不同,这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与发达国家培养的医学人才还有一定差距,仍然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临床医学高端人才。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有限;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内容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缺乏将最新科研成果及国际前沿进展引入教学的高端课程。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五年制医学生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并且优化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真正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
医学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医学院校 计算机辅助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2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信息化时代成为了各大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技能。根据现代社会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各大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医学院校的师生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
1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2 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
学生的现状:
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普遍认为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了计算机课程的关注度不够重视,降低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教师的现状: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亦或是教师本身不精通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对学校计算机课程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2]。
学校的现状:
医学院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认为理论课程比计算机课程重要,轻视计算机课程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考试的试题设计中大部分以选择、填空、问答的题型为主,致使学生侧重于死记硬背教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不适应,影响了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2.2 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没有将计算机与医学知识相结合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使得计算机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如:以前的计算机都是理科老师担任的,那些老师的计算机知识都是以进修或自学的方式学习,这就导致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当下,他们的计算机水准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速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中不能把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没有表现出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了解中。
2.2.2 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不相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计算机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医学教育而言,一位优秀的医学者应该要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医疗检查与诊断、科学研究、教学辅助等。然而,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只是教授学生操作Office办公软件、Words图文处理系统以及基本数据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3],这些课程与医学专业明显不相符。
2.2.3 医学院校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医学院校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医学课程教学,但是其教学过程仍旧停留在经验教学模式,即先把理论课上完了再继续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而医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学科多、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的特点,这在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这就使得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先进性理论教学后开始实验教学,两者之间相隔时间还很长,学生都对理论知识逐渐遗忘,导致实验教学课程效率低,没有充足的实验操作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这表现了医学院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系统的培养。
3 探讨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3.1 加强医学知识培训
为了满足社会对医学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要,医学院校不仅要对师资队伍加大投入,提高计算机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按时对教师进行生理学、解刨学等各方面的培训,扩展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师知识面的范围;而且要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监督教师认真完成学校加强医学知识培训的任务,并在教学活动中,把计算机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3.2 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坚持以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操作为目标,满足社会对医学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要,将计算机教学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并进行等级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将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医院发展的要求。
3.3 改变计算机教学方法
为了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医学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要,各大医学院校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培训,同时将医学知识与计算计操作技能相结合,采用由易到难的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考试的时候,把计算机课程纳入到考试范围内,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一定要把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医学复合型精英人才,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钮靖,郭琼.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01:141-143
[2]杨颖.医学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软件导刊,2013,06:150-152
医学课程体系 篇7
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尚需改进的问题
近几年,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9]4号) 中指出:“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同时, 国内医学院校从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也从不同角度对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都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缺乏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思路和具体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 多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且有些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而定的, 没有可操作的教学大纲, 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门数, 各个院校参差不齐, 致使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情况看, 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时间大概只占总学时的8%。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而且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修, 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的医学生原本人文知识匮乏的状况。总的来说, 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 但截至目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据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 依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 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 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除了要掌握常用的医疗技术外, 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现代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应以情感和交往为支撑, 既要有技术的功底, 又要有一定的内在人文伦理价值的张力。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 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二是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 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2001年6月,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此后, 我国在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过程中, 由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 (教高{2008}9号) , 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际医学标准办学, 提出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2年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源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 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日本也针对这一国际趋势, 提出实施“全人的医学教育”, 日本各医学院规定, 每一学生必须修完多达60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三是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 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 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 开始逐渐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 “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 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考核中。
三、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设想
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对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 确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列入教学计划, 制订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 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人类社会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 医学模式也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适应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要求, 医学生必须充实完善人文素质结构, 具体内容是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对病人施以理解、关怀和体贴, 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乐于向他人学习, 善于与他人合作。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医学人才的人文素养, 造就一批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我价值受到社会认同的复合性医学人才。由此出发,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作为未实现课程整合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人文基础系统、交叉学科系统、操作技能系统。第一层面是人文基础系统, 涵盖了具有普适性的课程。第二层面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系统, 应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第三层面是操作技能系统。上述三个层面子系统课程群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发挥着培养医学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功能。
医学课程体系 篇8
1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1.1 满足现实的需求
我国高原地区占国土面积1/4, 卫生人员数量不少。由于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从而影响了高原地区军地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国家西部开发的需要和高原军事需求又向高原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在临床能力上要具有“通科医生”的水平外, 还需具备执行高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能力。这就要求高原医学专业学员素质必须从原来的“防治结合”尽快向“防治、医卫、平战三结合”方向靠拢, 高标准地要求学员掌握高原卫生勤务、高原卫生装备、高原人文地理、高原心理保健等知识。由此, 改革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培养高原创新医学人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1.2 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
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是服从与服务于学科建设与学员发展的需求, 否则会因偏离学校的育人目标而遭遇人才培养的瓶颈。我系经过多方论证, 从毕业学员追踪调研和到关于现场调研情况来看, 得到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现有课程设置专业口径偏窄,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特别是实践课程和临床教学比重偏小, 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全科医生”学员的目标。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 课程体系构建欠合理, 为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 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与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我系正是基于以培养学员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 从学员发展的需求和学科群建设的要求出发, 描绘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图。
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 确立了“四大原则”:坚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的原则;坚持重在改革, 重在创新, 重在特色发展的原则;坚持稳定规模, 重在逐步推进的原则。将这四项原则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以指引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序开展。例如, 对实践课与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进行调整, 大大增加实践课所占比重, 强调学员临床能力的培养, 同时, 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前沿理论的课时,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为富有学力的学员提供课程资源。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为“突出任职需求、突出高新技术、突出先进学术理论、突出综合能力培养”, 并以此为基准, 初步形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拓展课”四位一体的高原医学课程新体系。较之以前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拓宽与衔接。
拓宽即拓宽专业口径, 在论证原有学科基础上, 新开设高原人文地理学、航空医学概论、航海医学概论等课程。从而使得原本由高原生理学、高原军队卫生学、高原流行病学、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和高原疾病学5门课程组成的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得以拓展, 形成了涵盖高原医学的基础、临床、预防与勤务等方面的内容, 增强高原医学学科体系的特色。
衔接即衔接课程体系中四类课程的内在关系。在拓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对四类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再设计与再定位, 通过制定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标准》, 明确各类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 课程要求及预设目标, 进而更为清晰地界定了四类课程的概念、性质、内容、任务, 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3 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任何设计完美的课程体系都需付诸于实践, 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与效能。在此过程中, “不但需要好的教育方案, 同时也需要好的干预措施或推进策略”[3]。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采取一系列的推进策略, 落实课程体系的改革。
3.1 基于教材建设的推进
教材建设不仅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的编写与修订, 可创生课程资源, 进一步充盈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材建设方面, 首先, 依据高原医学专业的定位、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从顶层设计和规划专业教材建设, 统筹安排, 分步实施。其次, 把好教材编写质量关, 认真组织教材编写, 着重突出教材的专业特色和高原特色, 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教材。再者, 积极开展教材使用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研究教材的优缺点, 使教材得以不断完善”[4]。目前, 已编写和出版了国内首套高原医学专业教材 (共计五本,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以及《高原战时常用卫生技术手册》等任职教育培训教材。
3.2 基于课程内容整合的推进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如何对不同性质的课程进行整合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课程整合, 不仅是在内容上对关联度高的知识体系予以规整, 也是在丰富课程性质的基础上, 形成有机统一的课程架构。课程的性质根据知识与能力的实现形式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从教学实施的场地而言又可以分为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从课程的育人目标而言则可以分为基础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基于此, 我们整合关联课程, 拓宽课程时空, 充分实现课程体系的人本性与辐射性。具体而言, 分为三个方面:形成基础课与创新课一以贯之的体系, 连接课堂和现场的两类课程空间, 结合理论与实训的两种课程形式。
在构建基础课与创新课一以贯之的体系方面, 在学期课程中讲解基础性知识, 而在寒暑假开设创新类课程, “依托高原医学教学实验室建立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基地, 按照自主申报、答辩立项、小组实施、教师指导四个步骤和定科室、定导师、定课题、定经费的办法, 组织课余科研实验活动”[5]。
在连接课堂和现场的两类课程空间方面, 充分利用西藏军区总医院这块基地, 为高原医学专业学员开设高原现场课程, 使得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延伸, 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高原现场课程, 大大增强了学员对高原环境的亲身感受和对高原疾病的感性认识, 也使得学员更为深刻地了解高原的社会民情, 坚定为高原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在结合理论与实训的两种课程形式方面, 让学员完成医学基础理论和军事医学课程之后, 设计实训课程, 通过利用低压舱群模拟高原环境, 让学员体验低氧环境, 以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原地理环境。与此同时, 增加重症高原病救治和“五项技术”等课程内容, 给予学员在贴近实战的环境下对课堂知识进行应用和检验的机会, 提高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能力[6]。
3.3 基于课程改革保障的推进
课程改革保障是为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各种支撑性资源, 如人力、财力、物力, 信息流等。从人的因素与物的条件两个方面保障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从人的因素而言, 不可否认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无法离开教师队伍发展。据此, 加强了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选派教员赴高原现场代职或组织教员到医院参加临床轮训;另一方面组织督导专家、教学名师明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赴高原指导临床师资队伍, 规范临床教学, 或组织临床医师到我校基础教研室观摩学习, 打造“双师型”、“研究型”的一流师资队伍。
从物的条件而言, 在构建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实现与推进:第一, 扩大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添置设备, 提高实验室通过量。第二, 设计高原医学网络信息应用系统, 完善高原医学学科网站, 强化网上教学、远程教学和健康教育信息查询功能, 从而保证课程体系内资源的共享与传递的及时性。第三, 多元化全方位的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与高原地区军队和地方医院合作, 打造多家医院组成的高原临床实习基地;建设高原病仿真模拟训练平台、高原病临床诊治模拟训练系统以及军事医学系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实验室。
不仅如此, 还通过项目研究与课题申请的形式, 凝练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在建构中所获经验, 并归纳待解决的问题, 拟提可行性方案, 从而为深入地构建课程体系寻找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依据, 设计可具操作性的行动路线。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存在一流的模式, 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不可能普遍适用, 更不是最佳的, 而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有理由相信, 在我们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历程中, 积累的这些经验和理性分析, 不仅会成为未来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也会对兄弟院校构建特色专业性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模式和可用来检验的假设形式。
摘要: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本文从改革背景、课程体系改革原则、思路和改革推进三个方面就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以期为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原医学,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 (7) :90-94.
[2]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25 (2) :79-83.
[3]高芳祎.学校层面课程变革的推进策略——一项个案研究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4:18-20, 32
[4]罗荣, 周其全.高原军事医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3) :435-436, 449.
[5]周其全, 李维民, 罗荣, 等.“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原军事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 :181-183.
医学课程体系 篇9
1 国际职教课程改革趋势
以德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国内的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2005至2008年,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 (BIBB) 对学习领域课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循环行动” (Innovation Circle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跨专业能力, 加快了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内容的更新。2009年11月,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 (Cedefop) 在希腊萨洛尼卡召开了主题为“课程改革与创新:政策和实践”研讨会, 提出了学习结果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2008年, 澳大利亚工商业协会 (ACCI) 和澳大利亚商务委员会 (BCA) 开发了就业技能框架, 依据这一框架, 2009年12月, 澳大利亚对本国职业教育的培训包进行了修订[2]。上述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但从改革内容和举措上分析, 他们的职教课程改革却呈现相同的趋势。
2 目前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多数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课程门类的划分和课程内容上看, 仍是按照单科分段式的结构进行安排, 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较为机械地按顺序分段排列, 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 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在这种模式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3]。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影像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前的课程设置见图1。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以知识为中心, 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间相互独立, 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4]。学生在旧课程体系的学习中, 很难将各学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对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在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操作技能训练时, 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教育过程中, 较难对所学技能产生兴趣而主动学习。
3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欧盟提出的“学习结果导向课程”的开发理念之一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政府和社会合作伙伴的共同责任, 因此, 包括学校教师、行业机构、学科专家、社会伙伴、教育管理机构等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都应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2]。这一职教观点是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成员都普遍认同的,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系聘请行业和合作单位的专家组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指导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
在课程改革中, 我们突破传统的学科和课程界限, 构建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技能拓展、技能应用”五大模块课程体系, 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更适用于基层卫生机构的需求。特别是在专业核心模块中, 校院合作共建以岗位工作任务引领的“无界化”课程, 将原有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等课程构建成以人体大局部为模块的5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中两门将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3.1 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运用现代职教理念, 确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必备的理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以满足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求, 成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使本专业学生由原来仅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 拓展为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维护和营销的多岗位工作。
3.2 以职业为本位, 分析岗位工作能力
通过对附属医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湖县人民医院、大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0多家医院的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所涉及的职业岗位 (群) 有:医学影像技术岗位、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医学影像设备维护岗位、医学影像设备营销岗位等, 从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 (见表1) 。
3.3 形成项目引领的典型工作任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形成项目引领的典型工作任务 (见表2) 。
3.4 根据项目引领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项目引领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分解与整合, 构建为五大模块25个学习领域课程 (见图2) 。
3.5 校院合作开发“无界化”课程
从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的PDCA[1]循环来看, 课程实施处于第二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这一环节, 高职项目课程改革无法继续推进, 其最终难逃“学科结构活动”纸上谈兵的宿命。如果弱化这一环节, 既影响当前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的质量, 也制约着高职项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其最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5]。为了使新的“五模块”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实施, 我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进行校院深度合作, 共同开发“无界化”的专业课程。
“无界化”的专业课程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打破学科界限, 将课程进行整合:将专业基础课程医学影像成像原理、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放射物理与防护、质量控制概要及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整合为医学影像基础概论 (见图3) ;将原有的专业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解剖、医学影像诊断等 (见图4) , 构建为以人体大局部为模块的无界化专业核心课程:头颈部影像检查技术、胸部影像检查技术、腹部影像检查技术、盆部影像检查技术和脊柱四肢影像检查技术 (见图5) 。
该课程体系已在我院2011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将其完善, 若改革成功, 该课程体系将在我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得以推广。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改革,模块化
参考文献
[1]李永刚.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32) :128-129.
[2]李玉静.国际职教课程改革新趋势——基于对德国、欧盟、澳大利亚的比较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 (1) :80-84.
[3]王晓蕾.技术素养养成教育视角下高职课程设置创新思路探究[J].职教与成教, 2011 (30) :237-238.
[4]刘晓玲.谈高职课程的合理化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3 (4) :103-105.
医学课程体系 篇10
1 以高原医学专业知识需求为指导, 打造综合化课程体系
在科学分析高原卫生医疗和勤务保障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 将全科医生培养与高原专业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以突出能力、强化特色为目标, 根据高原医学人才需求和知识体系结构的要求, 在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高原卫勤保障和知识拓展课程, 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高原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原病理生理学、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 是基础医学与高原医学的桥梁课程, 使学员明确高原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分布规律, 帮助学生树立高原医学概念。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包括高原军队卫生学、高原流行病学和高原疾病学, 为高原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使学员获得高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相关知识, 了解高原医学和预防医学, 形成“防治结合”的医疗观念。
高原医学实践课程。包括高原病理生理学、高原军队卫生学和高原流行病学的实验课程, 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高原人文地理学高原现场见习课程, 高原疾病学高原临床实习课程, 高原卫生勤务学的实训课程, 强化学员综合素质培养, 提升学员实践能力。
高原卫勤保障课程。以联勤为主线, 构建了以高原环境下的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高原卫生勤务课程, 使学员树立联勤观念, 培养了学生“姓军为战, 服务高原”的意识。
高原知识拓展课程。包括航空医学概论、高原人文地理学等, 将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及军事前沿内容有机的融合于高原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使学员更好地了解高原, 融入高原, 服务高原, 提升学员的人文素质与军事素质。
2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 构建综合化教学体系
首先, 综合化教学内容。根据高原医学防治一体化的要求, 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进行了结构调整, 删减了重复内容。高原疾病学主要结合临床探讨高原病的病因、病理、诊疗措施, 高原军队卫生学主要讲授疾病预防, 高原流行病学主要讲授高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诊疗措施。新增高原人文地理学课程, 主要讲授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 以及高原地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另外, 还组织学员深入高原部队, 参观部队历史展厅, 与部队协商安排战士汇报部队或个人光荣事迹。从德、智、体、军多方面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第二, 综合化教学方法。高原医学专业的学生分为战士学员和统招学员两类, 学习基础差异较大, 因此, 教学方法上还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深入浅出, 确保各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采用了以PBL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自学辅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为基础的综合化教学方法体系, 并结合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创新基金活动, 将创新教育引入课堂, 帮助学生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和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 综合化课堂教学评价。一是实施了灵活的教学督导模式, 即党委领导、教学机关组织、专家指导的“三位一体”教学督导运作模式;跨越课堂教学和高原现场教学的“两点一线”督导方式;覆盖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见习课、野外综合卫勤演练等的“全方位”督导过程;以督教、督学、督政、督管“四合一”的教学督导内容[1]。二是建立了科学的考评机制, 采取专家评教、学员评教、教员评学、教员自评、机关复审、网上公示的联合评价措施, 对教员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有效地调动教员的积极性。
3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题, 建立综合化实训模式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医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将实践教学从实验室、医院向部队、社区、高原现场实践延伸, 建立了综合化实训模式。一是率先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 设立了学员创新科研基金, 学员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科研创新活动,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二是通过组织一年级学员到基层连队当兵锻炼1个月, 组织四年级学员到高原部队基层医疗机构参观, 将军校与部队结合。三是利用我校军事卫勤演习, 将军事与专业结合起来, 如准备阶段, 通过看录相片、高原环境模拟舱群体验等方式, 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原地理环境, 演习行军途中的阶梯习服、急性重症高原病的救治流程演练, 使学员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进一步掌握高原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更加贴近高原、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四是在第二学年结束后, 为学生安排为期4-5天的社区卫生实践, 开展社区卫生调查、健康宣教、医疗咨询和义诊、查体等实践活动, 将学校与社会结合, 培养学员职业素养和品格[2,3]。
4 以学员学习效果评价为核心, 实施综合化考核手段
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系统, 为了有效评价学员学习效果, 建立了高原医学专业试题库, 实行教考分离。在考试试题中增加了病例分析问题、开放式问题、情景设置问题等, 以便全面的评价学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考试的形式上, 除了常规的笔试外, 增加了高原医学操作技能、社区实践报告、计算机作业、网上自学考试、课堂讨论发言、军事综合医学演习评价等方式。此外, 将课程考核划分为形成性考核 (包含课堂讨论、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技能考核等) 和课终考核 (期中测验、期末考试) , 注重形成性考核, 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 以减少课终考核带来的片面性。
高原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 也是维稳和灾害救援的重要地域, 进入高原地区的建设者逐年增多, 维护他们健康和劳动效率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因此, 培养适应高原实际卫生需求的医务人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 其目的一是为了培养适应高原需求的卫生人才, 二是为相关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改革的成效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摘要: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在探索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 创新地提出建设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强调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实训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综合性, 为培养综合型高原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原医学,课程体系,综合化
参考文献
[1]柳君泽, 罗蓉, 田怀军, 等.高原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分析和督导模式及运作机制的构建[J].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 (12) :1349-1351.
[2]罗荣, 周其全, 刘锋, 等.新形势下高原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3) :472-473.
医学课程体系 篇11
开创信息、能量、物质完美新医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说:“只有量子力学能解释生命过程中化学键的特殊作用。”苏永安博士35年来致力中医科学化工作的探索,科学地阐释和论证了中医能量“气”的科学实质内涵,重新建构了古中医的气化理论,并结合国际极尖端的量子共振技术,开创了“生命能量养生医学”理论体系。
科学是严谨的,苏永安经过漫长的临床实证工作,在反复的论证和研究中,终于找到“人体第二生命能量系统”——“量子生理结构系统”。据苏永安介绍,由于对物质能直接产生变化,其作用将与“第一生命能量系统——经络”相联系;人体小宇宙与大宇宙的生命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质终于得到完整呈现,人体的生命系统也完整落实;重大疾病将可直接从信息能量波的纠正,通过这两大系统的质能互变作用而彻底改变物质损伤,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疾病的本质。科学家认为,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量子医学将全面改变人类医学的架构;量子医学是建立在量子力学、量子哲学、量子生物学和生命信息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新门类;量子技术使人类可在微观状态进行人体健康的研究和探索,它将医学从细胞层次推向了构成人体的基本微粒子——量子态层次,并为治愈当今世界众多“不治之症”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人类新医学体系的诞生
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健康长寿。苏永安表示,当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震撼科学界的E=MC2公式并阐明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后,逐渐带动了人类从物质文明走向能量文明,因此,21世纪也必然是“能量医学”的时代。
21世纪初,人们便期待着新医学的诞生。世界各地涌起各种疗法,却始终缺乏一套完整的具有科学实质结构研究,以及科学量化、精准有效的完整诊断方式及快速治疗工具,社会的进步必然是一个从宏观进入微观的趋势和过程,因而,新医学体系无可争议地落在了量子医学上,苏永安表示,量子哲学就是把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建立在量子哲学上的量子医学也要求我们在一个系统中能全面整体、相互联系且辩证地看问题。
这种思想观无疑非常契合中医的理论思想,所以很多专家认为,量子医学在未来将在中医理论全新阐释方面带来积极意义。如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经络理论、气血本质理论等方面可以获得新的解释和印证。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苏永安才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她的量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正是将最先进的量子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中医相互结合而成的,这是一套源于传统但不囿于传统、呈现科技却又高于科技的完美理论。
对于为何选择中医,苏永安解释说,中医理念优于西方医学理念之处,主要有四点:
第一,中医在三千年前已俱备“能量”理念,并建立了完整的能量理论:阴阳、五行、经络气化理论。
第二,中医发现了生命的第一系统——经络,三千年后的今天,经络才被人类生物医学界确为生物的“隐性感传线(LPSC:Latent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
第三,21世纪的科学已认知:宇宙是由信息、能量、物质三大要素组成;中医发现的经络系统具有量子信息的特色,个人因此将之定位为“第一生命系统”。
第四,信息的形式是“场”,能量的形式是“波”,物质的形式是“粒子”,中医经络兼具“场”与“波”的特性,是人体的完整信息能量系统,因此十二经络体系出现与十二地球磁力线同步运转、共振交流,地球自转一周,十二經络体系也依序自转一周。因此,经络作为“场体医学”远远超过了西方医学的“点、线、面”的医学。
“创新量子中医学”作为兼具量子医学微弱磁场的科学微观数据,它具备中医学宏观阴阳、五行、经络的现代科学数据的量化诊断与治疗。在治疗部分,所适用的CLE量子共振水,如今已研发348种与人体谐振的超低频(SLF),其中,直接影响人体谐振的超低频有138种,能令重大疾病立即改善的有38种,在这之中,就包含了中医概念的十四经脉共振频率,这些具有特殊性质的超低频,对人体康复所需要的整体序化功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目前,此崭新的技术正在积极研究人类抗衰老的课题,预期该技术可将人类平均寿命提高到130岁。
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选择古老精深的中医学,是源于苏永安对生命的好奇与热爱。在兴趣的指引下,她邀游在中国古代生命文化、生命科学的大海中,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深深地为黄帝内经及古典医学中描述的人体气脉及能量的奥妙所痴迷。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证,苏永安认为:经络是开放的生物能量系统,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体与宇宙的信息能量共振。以地球生物而言,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涵盖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及东南西北的方位;五运六气更是大气与人体共同的气化运动,此外,根据太阳变化节律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磁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应的人体十二经脉等都含括其中。苏永安说:“五运六气与子午流注法是中医能量医学的代表,也是中医时间医学的精髓。”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永安的创新理论得到了海外专业领域专家队伍的广泛认同,早在1998年她便获邀参与生命信息能量技术的研究工作,从2001年开始,她的经络养生DIY教学开始将针灸教具改为量子共振水,她将水涂或贴在经络穴位上,运用水的波动特性与人体经络生命能量产生奇妙的波动共振现象,此研究比电疗、磁疗、远红外线疗法、奈米光疗等西方能量医学界的能量疗法,既无痛觉,效果也更加神速,深受广大学员的喜爱。2004年,苏永安和多位大学教授、社会精英及专业医师等共同成立了“中华生命能量养生协会”以致力推动这21世纪的科学养生新法。
在她漫长的科研试验与临床实证工作中,苏永安终于将“信息、能量、物质”得以完整呈现,并在传统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下建构了人体的生命系统,此外,她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有了全新的视角。其创立的“生命能量养生学”,将传统的中医能量医学的宏观思想,与西医量子医学的微观研究两相结合,开发经络的深层脉动潜能,调动人体潜藏的自愈力。
CLE量子中医是中医量子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着力点
任何理论只有落实到具体的技术中才能彰显其科技价值。探索在生命能量养生学征程上的苏永安,她的思想和智慧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说教。她理论上的创新成果——CLE量子中医(专利号:ZL200920135093.3)就是其理论的体系。
CLE量子中医曾获得国际活性量子共振技术(Vitality Quantum Resonance Technique)授权,它以古中医经络为经,以地球负磁能为纬,结合宇宙量子能量开发出可广泛应用于美容、养生、抗衰老、回春、治疗等功能显著的量子生命能量液。
苏永安认为,一切病因均来自细胞分子阴阳能量运动的失序。CLE活性量子共振技术透过与人体生物能量的共振与谐振重新排列细胞水分子自然的正常序位,体内的运动开始有序化,进而影响到相关的一切生物分子的序化效应,并自动导正人体被不良环境与药物破坏的电磁结构,使身体机能恢复到最自然的健康状态。
由传统中医的经络与穴位所衍生的针灸及指压技术可以见证水的能量论点,因此经络与穴位目前已被西方国家所广泛接受,这也为现代电磁物理学与电磁生理学所证实。水是最强的偶极效应载体,只要配合适当的共振频率,水可谓是能够改变人体全身结构最奇特的媒介物质。
CLE量子共振水是经奥地利电磁兼容性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Austria)权威认证检测的产品,经认证结果显示,CLE活性共振水被确认为是有系统化的研制成果;CLE水结构的特殊频率显示不寻常的稳定性及规律性,能将水转化为强化人体能量的媒介,并与人体经络及血液循环系统相互共振,此外,该产品还能适当地修补人体的电磁能结构。CLE活性共振水拥有五边形十二面体的生物学组态,不仅为纯水样本所缺乏,并还显示出了非凡的生物质量。其在22.5赫兹处具有正值共振指数,具有活性且能提升水的质量,对于细胞中水分的新陈代谢及细胞再生有重大的功效,并能有效缓和电磁污染的问题。
CLE技术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高波动能之人体推动作用,更在于其有序化之活性共振,可补充人体结构所需能量,且适当恢复人体受损的电磁结构。同时,CLE生命能量养生具有自然、自愈、平衡、简单、规律、共振、有序、全息、无痛、安全、速效等优点。
德国能量与信息医学协会渥特·梅丁格博士认为:“CLE水拥有五边形十二面体的生物学组态,显示出了非凡的生物质量,CLE水结构的特殊频率显示不寻常的稳定性及规律性能将水转化为强化人体能量的媒介……对血液供应系统与人体的能量流动与运输有高度共振,可强化人体的能量控制系统。”奥地利电磁兼容性国际研究所叶政秀教授说:“苏永安博士的研究结晶像极了美国Dr.Albert Roy Davis一生钻研的负磁能,不但对人类的健康有益,也刻绘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
充满了爱与和平。以十二经脉时间养生法为经,以地球负磁能为纬,即可维持人体的自愈力,具有能对‘万变的外在的环境在体内的各种刺激’强而有力的适应力。”“中华民国能量医学学会”秘书长,磁能专家沈立忠博士说:“苏永安博士以经络能量专家进而研究大自然信息能量交流、转化的特性,并透过科学方法储存于水媒介内,拓宽了经络的保健价值。”
苏永安研究开创的“创新量子中医学”其中包含的人体量子结构系统,目前已非常完整,常见的各种重大疾病,基本可由其克服,其康复时程略述如下:一般痛症及急性痛症多在一小时内治愈;器官与组织疾病,通常可在1周至1月之間治愈;重症或多器官疾病及常见罕见病,约在1-3个月治愈或显效;中晚期癌症、其他绝症及特殊罕见病,治愈期一般超出三个月或不能治愈。
经临床验证,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疾病、脑、神经疾病、皮肤疾病、血液,造血系统疾病、骨,关节,肌肉疾病、内分泌病、代谢性疾病、肾脏,尿路疾病、生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等均有明显疗效,甚至对美容、养生、抗衰老类也有独特功效。
CLE技术产业前景广阔
基于科学的理念和成熟的技术,苏永安正准备扩大其研究技术产业化范围,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量子中医学的恩泽。据苏永安介绍,她将会在近期推出美容、去痘、生发三种纯天然、无化学成分的量子生命能量液。仅生发一项,保守估计就能在市场上创造出8亿元的经济价值。如能寻得志同道合之人,注入资金,她计划将在全国建立专治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难杂症的连锁量子中医院或门诊,其市场前景无可度量。由于量子生命功能医学目前在国际上还是前沿的高端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产业上并不存在竞争,该项目将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限的项目。
虽然前景无限,但就目前而言,苏永安认为她们的努力仍不够。在她心中,让能量养生法造福世界才是她的最终梦想。苏永安说,古老中医具备完整的人体能量理论体系,然而中医研究者若不愿意或不能尽快将中医现代化、科学化,以与国际学术接轨,迟早将被科技的洪流所冲破。苏永安在她的新书《CLE量子中医康复医学缔建信息、能量、物质完美新医学》中说:“中医的信息能量医学有其宏伟完整的体系,若不能得到科技文明的滋养以使其更突破、更茁壮、更发展,将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遗憾。
医学课程体系 篇12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核。医学院校要培养既有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有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就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改革和教学计划中,同时结合时代要求,修正以往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存在的诸多偏颇,构建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客观依据
1.1 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时代需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21世纪的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意愿不相符合,其严重弊端已为医学界所发现并开始得到纠正。医学生必须从广阔的人文社会背景下理解医学,认识医学的本质,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2 是新时期医学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需要
首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医学科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比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代表了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但是,这些医学高科技犹如一柄双刃剑,它们既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祸,在研究和应用它们的时候,如果没有高度的医学人文精神来引领,医学就很难保证完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其次,医生以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职业的崇高性要求医务人员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都会因人文精神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1.3 是弥补以往人文素质教育缺陷的现实需要
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一是课程目标功利化。即只着眼于学生求职需要,着重传授功利性实用性的谋生方法、手段和技巧,人文类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少,一般在8%左右[1]。二是课程内容随意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多根据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而开课,显得随意而凌乱,各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未能形成一个既具有普适性又适应校情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三是课程实施形式化。满足于开设几门课程,举办几次讲座,开展几次活动。四是课程评价简单化。偏重于知识评价,忽视以实践为特征的价值评价,人文素质教育变相成为人文知识教育。
2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2.1 课程体系改革总体目标
教育部、卫生部2008年联合拟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精湛技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根据高等医学院校人才的特点,其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应为培养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在明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通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科学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形成和建立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2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2.2.1 综合性原则
在课程改革中,高等医学院校应树立综合素质观原则,实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优化融合,实现知识接受、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不仅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的观念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 系统性原则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一方面,要切合医学生课程实施的实际。我们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大量的人文课程挤占或取代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人文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目标。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应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选择和设置课程,使各门课程在功能上互补、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形成整体效应。
2.2.3 层次性原则
由于环境差异、对象差异以及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表现出明显的参差不齐,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相应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性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普及;二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开设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方法论意义的课程,引导学生陶冶情操、升华人格,领悟人文精神,增强人文底蕴。
3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措施
3.1 提高认识,凸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仅仅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疾病是很不充分的,还必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大力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论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充分凸显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形成健康人格。
3.2 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设计,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主要着眼于显性课程的设计,忽视了隐性课程潜在功能的开发运用以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由显性课程模块和隐性课程模块构成。同时,要优化显性课程结构,减少课程门数;强化隐性课程功能,把部分必不可少的显性课程内容纳入隐性课程范畴,形成一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并有机地促进两类课程的和谐统一。
显性课程是指在课程规划中明确规定的在课表中以不同形式体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模块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一般人文课程模块、医学与人文交叉课程模块和人文技能课程模块四个子模块构成。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大学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习得的教育体验(如各种专题讲座、学术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服务、心理咨询、各类自我学习活动等等),以及通过校风、校纪、校容等校园文化情景、人际情景、物质情景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措施。隐性模块可分为活动模块和校园文化模块两个子模块。
3.3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全程化,突出部分医学与人文交叉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要按照“五年不断线、段段有侧重”的思路,将显性和隐性两大课程体系相应的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分布在各年级之中,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依据医学生特点,突出医学与人文交叉模块在显性课程模块中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遍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和医学哲学等列为核心课程,分几个学期持续开设[2]。结合我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医学生实际需求,应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美学五门医学与人文交叉课程列为核心课程,加大教学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从核心课程上切入,以点带面,根本上解决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泛化和结构性失调问题,切实提高课程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芳,茅晓延,胡斯隆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
[2]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