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理论体系

2024-11-06

医学理论体系(共10篇)

医学理论体系 篇1

摘要:结题验收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验收评估的标准是由一系列的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体现。而建立一套医学科研项目的验收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体系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文章主要从德尔菲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筛选的依据、方法、标准、权重系数的计算、专家的遴选标准、专家评价意见的计算方法等进行详尽的探讨,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指标体系的确立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Delphi法,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系数,专家遴选

0引言

科研项目验收评估是由科研管理部门或评估机构用一定的方法,在结题时对项目的研究目标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工作。结题验收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验收评估并不意味着一项研究的终结,特别是基础和应用类研究,其研究结果需要得到进一步开发、转化以及验证。评估在科研管理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评估工作既是一项管理活动的终点,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评估的前提是确定价值,而价值的标准是由一系列的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体现的。而建立一套医学科研项目的验收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体系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指标体系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才能确保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从德尔菲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筛选的依据、方法、标准、权重系数的计算、专家的遴选标准、专家评价意见的计算方法等进行详尽的探讨,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Delphi法

1.1 Delphi法的定义

德尔菲原是一处古希腊遗址,20世纪5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与道格拉斯公司合作时曾以“德尔斐”为代号,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更为可靠地收集专家意见的方法。Delphi法是就一定的问题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意见或看法,然后将专家的答复意见或新设想加以科学地综合、整理、归纳,以匿名的方式将所归纳的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如此经过多轮反复,直到意见趋于较集中,得到一种比较一致的、可靠性较高的意见。Delphi组成三要素包括:一名协调人,一群与决策问题有关的专家,一套特制的征询调查表和程序。

1.2 Delphi法的特点

匿名性;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最终结论的统一性。 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作为定量处理是Delphi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定量评价预测结果,采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Delphi法简单易行,由于是“背靠背”的形式,能够使每个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得到充分的张扬,发挥其潜能来弥补备选指标或基础资料的不足。

1.3 Delphi法的应用综述

1959年Helmer和Rescher的论文 《关于不精确科学的认识论》为该方法提供了哲学基础。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德尔菲法及其预测成果,进行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护理学研究、卫生经济学评价、流行病学研究、临床上的应用、建立和评价质量指标体系等。早在1983年,王莹等就把德尔菲法应用在指导职业病诊断标准方面;2002年,杨凤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了“军队医学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03年,周琳等采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结题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李俊勇、刘民等采用Delphi法进行了两轮函询,完成了“医学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于2006年再次运用Delphi法评价“医学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2012年,李燕峰等应用Delphi法构建临床护士绩效考评指标架构模型;2013年,卫萍运用Delphi法建立了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医学科研项目验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医学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活动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套明确的量化指标来实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项目验收活动的核心,是关系到项目完成后衡量验收活动进行的可信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所选指标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是构建医学科研项目验收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标准。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综合性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医学科研针对的是医学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研究对象是人,研究成果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所以,医学科研活动既具有一般科学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又具有医学科研本身安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可量化的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完成项目的好坏进行评估。

2.2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地反映结题项目的全貌。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医学科研项目结题的主要标准,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自上而下,具有层次性。

2.3目的性原则

评价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出医学科研项目的特性, 指标的设置都应与研究经费较少、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的医学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评估相适应,对整个验收工作要具有引导性。

2.4可行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实际操作,从常规的方面看,指标遴选得越多可能反映的问题更全面,但也会增加收集资料的难度,相应地,误差也会加大,因此宜选择易操作、可行性强、特异性、灵敏性高的指标。

2.5综合性原则

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是医学科研项目验收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根据动态管理的原理, 按照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先进性、成果转化的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要能反映一项研究成果的总体特征。

3指标筛选的依据

通过面对面的现场调查筛选,选择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与文献检索结果对照合并,在构建指标体系雏形的时候,充分考虑指标的特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指标的操作性和重要性中进行筛选。既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指标筛选的原则。

3.1按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筛选

(1)目的性:选取的指标目的明确,能够反映评价的内容。

(2)导向性:选取的指标对验收评估活动有导向作用。

(3)全面性:也可以认为是代表性,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地全面,以避免或减少偏差。

(4)客观性:即普遍性。

(5)可行性:实施起来没有困难且易于评价。

3.2按统计结果筛选

(1)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原有的科研项目结题评价的相关要素进行统计、取舍和合并,选取指标。

(2) 按照立意抽样选择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选取指标。

(3)根据两轮专家咨询结果遴选。

4指标筛选的方法与标准

本研究指标的筛选主要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指标的重要性考虑进行筛选。计算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评分的均数、等级和、变异系数。采用“界值法”筛选条目,Mj(重要性算术平均数) 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Sj(等级和)和CV(变异系数)的均数、标准差表示专家意见离散程度,它们的界值根据均数和标准差确定。体系中变异系数大于表中界定的变异系数界值标的指标给予删除、等于和小于表中界定的等级和界值的各个指标、均数若小于表中界定的均数界值的各个指标。分别计算三个判断尺度:算术平均数、指标等级和、变异系数。排除标准:被排除的指标至少两个尺度不符合界值标准。判断尺度及筛选标准为:

(1)算术平均数(Mj):

界值=均数-标准差,所得值高于界值,则指标入选;另外,均值越大,对应的j指标的重要性越高(Cij表示第i家对第j指标的评分合计值,n表示专家数)。

(2)指标等级和(Sj):

界值=均数-标准差,所得值高于界值,则指标入选;另外,等级和越大,对应的j指标的重要性越高(Rij表示第i家对第j指标的评价等级,n表示专家数)。

(3)变异系数(CVj):

界值=均数+标准差,所得值低于界值,则指标入选,Pj为第j指标的标准差。变异系数CVj说明专家对j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波动程度,或者说是协调程度,变异系数越小,专家们的协调程度越高。

标准差计算公式:

Cij表示i专家对指标的评分值,nj表示参加j指标评价的专家数。

5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

医学科研项目验收评估实际上是对整个研究活动结果的评估,评估的内容涵盖了时间、活动及消耗的资源。所以每个评价指标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同一层中,依据各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作用价值的大小,将该层中各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所得的平均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到每个评价指标在该层中的权重,各层评价指标权重之和为常数1。当评价指标可分层时,即某项评价指标可再分为次级评价指标时,则次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既应考虑其本身在所有次级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又要考虑其高层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 即所谓的组合权重。最底层的每个初始评价指标除了有单层次权重外,还有一个直接对总评价目标的组合权重。组合权重的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中所提出的各层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的乘积法,即为最底层的每个初始评价指标权重逐次乘以它所隶属的上级指标权重的乘积。

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其中,m为同一层的指标数,Cj表示第j个专家的权威系数,Q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系数,dj表示第j个专家对第i个指标打的分数,nj表示参与评价的专家的总人数,S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均数。

6专家的遴选标准

Delphi法是一种对意见的价值进行判断的方法。 要使专家对评估事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遴选的专家必须对该项研究的主题具备较为广博的学识。即使研究的主题比较狭窄和针对性较强,要物色很多对这一主题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有很深造诣的专家也很困难。 然而选择专家又是Delphi法成败的关键,Delphi法专家组以15~50人为宜,10年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按照本研究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及对专家的了解,课题组选邀具有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经历、医学科研管理及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30人组成Delphi法专家组。 专家的遴选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家的代表性、 专家的积极性、专家的权威性。

6.1专家的代表性

医学科研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所选邀的专家既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又要熟悉业务,有特长,有一定的声望及较强的判断力和洞察能力。所以,本研究选邀的专家包含有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医学专家, 在医院科研管理岗位上从事科研管理工作10年以上的科研管理人员及有一定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

6.2专家的积极性

用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来衡量。为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在发放问卷前先与专家联系,询问专家是否有兴趣参与该项活动并坚持完成。同时为节省时间,确保问卷的高回收率,在与专家约定的前提下,大部分的问卷采用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方式进行作答。

6.3专家的权威性

专家的权威性的衡量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一是专家对方案作出判断的依据,二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同时参考李淑芬构建的“专家权威性评价量化模型”来表示,此模型包含:专家的主要科研成果和鉴定、获奖情况;专家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论著情况;专家本人提供的对某一学科的熟悉程度;专家所在单位对专家发表意见的公正性的评价;学历、职称等要素。

7咨询专家评价意见的计算方法

7.1专家的积极系数计算

以函询问卷的回收率来表示:

回收率的高低代表着专家们的积极性的高低。

7.2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计算

通过专家对本研究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判断依据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的自我评价两个因素来决定,通过计算这两个因素的算数平均值来确定权威系数。具体评分如表1所示。计算公式为:

Cs为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a为专家对方案作出判断的依据,Cr为专家的权威系数。

一般来说,专家的权威程度的提高会带来预测精度的提高。预测精度与专家的权威程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7.3专家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计算

反映专家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的方法:计算协调系数(W)、x2检验(即卡方检验):

(1)计算全部指标等级的算术平均值:

MSj表示全部方案评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

等级总和(Sj)就是对j指标评价的专家分别给出的等级求和,具体内容见前述。

(2)计算指标等级和的离均差平方和:

表示全部n个指标等级的离均差平方和;

dj表示指标的离均差。

(3)协调系数W的计算:

当无相同等级时,协调系数计算公式为:

当有相同等级时,协调系数计算公式为:

m表示专家总数,n表示指标数,参与咨询的所有专家对全部评价指标的协调系数用W来表示,指标等级和与全部指标等级和的离均差(算术平均值之差)用dj表示,Tj是修正系数,表示相同等级指标,L表示j专家在评价中赋权相同的评价组数,在赋权相同的同一组中的相同等级个数用tj表示。

W在0~1之间波动,W越大,表示协调程度越高。当W>0.5并有统计显著性时,表示专家的协调程度比较高。

(4)X2检验(卡方检验):

计算公式如下:

自由度(v):v= n-1

根据自由度和算出的x2值,查x2界值表,若P< 0.05,表示W经检验后有显著性;若P>0.05,表示协调性差。

医学理论体系 篇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川北医学院自学习题

一、简答题: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什么?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2.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五句话即是五个目标。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3.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4.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做到实事求是。

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与时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5.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还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漆小娟提供

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二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6.简述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决定了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由于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由我国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到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过程决定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不动摇。从这个论断的提出到实现现代化,我们大致需要100年的时间。党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更重要的是表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决心。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把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义的伟大实践。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总体格局中的三个关键所在,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动摇。

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

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9.简述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

(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灰心丧气。

10.简述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保护合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曾被列强欺辱,中国人最需要也最真爱和平的国际环境。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趋势。

12.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此做出了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 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 好地发展。

二、论述题

1.试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完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我们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完成执政使命。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这些事实说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它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理论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风云变幻情况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到了蓬勃发展。

第二,它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因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动摇。

第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对当今世界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3.试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4)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

4.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2)我国的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

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

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如何理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

(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会被人民群众抛弃。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大法宝。党的奋斗历程证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总之,“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经验的总结,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7.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代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成败。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人民振兴中华,实现国富民强。所以抓住发展的主题,才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第二,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能够站在时代前列、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中国,要保持先进性,无疑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才体现先进性。

医学理论体系 篇3

【摘 要】分析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提出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材优势、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37-02

自古以来,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但注重技能教育,而且还崇尚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段著名的医德论断:“医学与哲学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每一个医生都应当具备哲学家的一切优秀品质:利他、热心、谦虚,外表高贵,沉着冷静果断的判断,严肃而简朴的生活习惯,有必要的生活常识,疾恶如仇,有崇高的信仰。”而医务人员这些优秀品质除了日常的积累,还应从培养他们的学校获得。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是必要的。

一、医学院校不能缺少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学是一个以医学价值、医学规范、医学源流以及其他与医学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其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史学以及医学社会学等。

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但我国医科学生培养过程中仍普遍存在轻人文重专业的现象,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均有向技术科目倾斜的趋势。导致医学生为了应对专业课,课余80%以上的精力用于专业学习,缺少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不能缺少医学人文教育,对此我国学界已达成广泛共识。医学人文是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培养医学工作者尊重与医学相关的一切人的价值,包括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维护生命作为医者最高的使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维护病人的平等医疗和健康权利;重视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等。医学人文学是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对医学发展进行多视角的研究,从而为医学的健康发展指示方向,促进医患双方在人格、价值和利益上相互尊重,进而达到对社会利益乃至人类利益的维护。

二、将医学人文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将医学人文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教育,既能弥补医学人文学科教育不足的缺陷,又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当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发展和研究的趋势与方向。

(一)有利于弥补医学人文学科教育不足的缺陷。无论中外,医学教育素来重视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如众所周知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传统医学当中的“医乃仁数”的理念。新医学人文教育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之后,便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如美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诸多人文方面课程,至1995年,医学人文教育在几乎所有美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当中都得到了普及。反观我国,上世纪 90年代诸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必修课程,如今由于技术类课程的排挤,在一部分学校已成为了选修课程甚至被取消,而如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美学、国学经典等课程已被取消。相比美国,我国的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乃至培养目标上均存在着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超负荷的今天,将医学人文内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失为弥补医学人文学科教育不足的有效措施。

(二)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医学实践脱节的缺陷,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所培养的医学生应当融知识、素质、能力于一体,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掌握过硬的医学技能,更要具备珍视生命、爱岗敬业、尊重病人以及善待自我等医学人文精神。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对于最新的医疗信息、政策、医学就业状况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学生很难从职业特征出发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而,将医学人文学中医学伦理、医学哲学、卫生法学等相关内容巧妙地插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是针对医学生职业特点、切合实际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有效的治疗药物,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但在“科技万能”以及“技术至上”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医务工作者只求手段与工具的合理性,认为其工作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疾病,忽略病人的心理感受,将其当做一部需要修理的机器来对待,忽略了环境、社会和心理等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将人文科学排斥于医学之外,医学人文精神逐渐失落。医者的此种心理若不被及时纠正,很可能导致医学背离其固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带给人们的并不一定会是健康和幸福,而是不必要的手术、效果待定的“新药”及高昂的医疗费,甚至是误诊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医德的失范以及腐败滋生。可见,一个医者的医学素养与人文脱节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的必要途径。

三、将医学人文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

(一)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力量。能不能打造一支复合型教学团队是能否真正实现医学人文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针对人文医学课教师多是文科专业毕业,同时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邀请一部分医学专业教师乃至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在经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培训的基础上,以讲座、专题授课等方式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医学院校自身的便利条件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创造条件与临床医生或教师之间开展定期的交流,掌握医学所面临困境、问题,构建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既精通人文理论又了解临床实际情况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人文医学教育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不能仅仅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完成。为满足人文医学教学的需要, 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临床医师的人文教育作用,在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及实验室训课程的操作当中有机融合,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紧密结合。

(二)融入医学人文内容,提升教材优势。“将教材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追寻的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开始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思政教材,该教材准确把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向,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它的科学性在于,既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需求,又可以根据各学科专业要求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医学院校的思政教师应根据所受对象的层次、专业等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予以变通处理,不应当拘泥于教材,应从医学生的专业和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性拓展,如在入学适应教育当中,加入医学史内容的介绍,让医学新生初步了解医学的来由,认识医学名人,领会医学的神圣使命,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三)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授课质量。医学人文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医学人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还需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授课质量。

例如,“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此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大学阶段学习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围绕问题的解决,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这一模式,可结合医学背景,创设医学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供学生解决。“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则是通过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基于此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概念与医学人文中相关概念出现契合时,如“道德”(伦理)与“医学伦理”,可融入医学史相关内容,从“医学伦理”的渊源出发理解“道德”(伦理)的概念。多维度多层次的创新开发教学模式,医学人文才得以各种方式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此外,还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加上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甚至是角色扮演等。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信息和观点,给学生以最充分的自由度,突出人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实践三者的紧密联系。

总之,医学应当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属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丰富学科,医学人文应当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医学人文知识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使其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最佳载体,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系仁.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吕洋,刘宝裕,胡颂恩,等.高职医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3]卢艳兰.论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J].新余学院学报,2011(2)

[4]丁元.“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程”目标和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2007(1)

[5]牛玉萍,孙林.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建设的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6]吴延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建设性整合[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2)

[7]杜丽燕.希波克拉底精神与西方人文医学理念[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

【作者简介】戴燕玲(1966- ),女,广东五华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邹 静(1981- ),女,广东南海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理论体系 篇4

随着国家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部队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加大[1],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快慢。将黏性理论引入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对科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正确引导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能力素质的发展,正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教育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是基于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而产生的。未来战争的高时效性、远程性和残酷性决定了战场不分前线后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作为军队高素质人才,在任务中应本着重点使用和全程使用的原则[2]。因此,进行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对深刻理解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具有指导作用。其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描述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具体任务过程中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所经历的各种事件。

部队医院首先领受任务,通过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与传递,将情报反馈给上一级医疗部门进行辅助决策,上一级医疗部门针对信息内容完成目标定位及力量部署并下达任务给各执行单元,然后实施协同任务与保障,完成指挥控制与协调并进行防护,最后做出评估、完成任务。

2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构建

根据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采用IDEFO(ICAM DEFinition method)方法[3],沿着任务的方向逐步细化的方向,按一定准则从高层到低层对任务进行分解,得到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个人的医疗救治任务的模型图,如图2所示。通过对其医疗救治任务的分解,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体系,从而为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需求分析提供约束和依据。

整个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顶层图由六个模块组成,即C1-C6。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领受任务初期,政治思想模块发挥作用,通过对各类信息汇集处理,将其传递给军事素质模块C2;军事素质模块C2根据获取的信息内容,结合现场因素进行决策,形成各类活动计划,并将其传到给其他模块:业务水平模块C3、组织协调模块C4、信息获取模块C5,接收到计划后开始统筹任务活动并将实时信息反馈给军事素质模块;评估信息反馈模块C6对各模块行动结果进行评估,并最终反馈给政治思想模块C1。

3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需求分析

从任务模型看,为使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就必须要求其具有任务相应的素质能力,即质量。这种能力可抽象为三个维度:要素维、结构维和运行维[4]。结构如图3所示。

3.1要素维。包括保障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等。要素维在三个维度中是比较稳定的部分,其中的无形要素政治思想、军事素质等受最初入伍训练的影响最深,往往是最难以改变的关键性因素。

3.2结构维。包括业务水平。从图2可知,其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具体应包括: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结构维是三个维度中的中坚力量,它是具体参与任务并直接决定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

3.3运行维。包括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是构成运行维的主要因素。构成运行维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一切职能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来,一旦医疗救治任务工作结束,其构成运行维系统的职能也就随之消失。

4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素质能力黏性分析

4.1 黏性概述

4.1.1 黏性的物理含义

黏性是施加于流体的应力与由此产生的变形速率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黏性具有耗能作用,在无外界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运动的流体将逐渐停止下来。黏性对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运动产生重要作用,使流速逐层减小并在物面上为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使流体脱离物体表面[5]。

4.1.2 黏性的引申义

黏性是指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能力因素所产生的缓慢和滞阻特征[5]。黏性表征了复杂系统已有策略未能随环境变量的改变而改变,或者系统策略的改变不能跟上环境变量的改变,导致在持续运行的结构流程中,对环境的适应出现延迟和变革障碍。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黏性要素发生作用,力图保持组织原有状态和性质,阻止变化。黏性在分析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中,分析三个能力需求维度的能力体系构成,应把握黏性最大原则:即构成部分的黏性越大,其对能力体系的贡献就越大,也就越能反映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当各构成部分通过相应的调整应对环境的变化,黏性发挥作用,使各构成调整的内容和幅度视环境的变化的不同而灵活改变,目的是使系统迅速适应环境,保持运行特性,发挥系统功能。

4.2 黏性分析

根据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可知,在未来战争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执行任务模式、机制都会发生变化,由于不同于以往的日常任务,这种在未来战争情况下的医护活动就会产生一定的黏性,所以适合运用黏性理论对其医护保障能力进行剖析[5]。通过对医疗救治任务以及黏性理论的理解,现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黏性分析如下:

4.2.1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要素维

未来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战时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使用原则是重点使用和全程使用,其军政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战时政令军令的畅通与否,军政素质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要素维的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政治思想模块是整个任务模型的统领,没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其他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战时情况瞬息万变,特情险情层出不穷,这就对人员的政治立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适应未来战争,就必须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防线;如果人员政治思想不过硬,势必会对医疗任务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产生了黏性。同样,在要素维度中,由于人员军事素质存在差异,在执行任务时会产生阻滞现象。通过分析,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的黏性比较大,所以要素维是由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两部分组成的。

4.2.2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结构维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是根据能力生成的需要和可能逐步构建起来的,具有明显的相对稳定性,如图2所示,它是由业务水平构成,业务水平涵盖了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它们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任务对象,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具有深度的制约与限定作用。结构维变化历来缓慢,但却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构成中最为深刻的变化。每一次为适应新任务而进行的结构调整都要经历探索、试运行、调整和运行这样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就是结构维的黏性在发生作用。因为系统结构一旦发生改变,整个系统功能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结构维是由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四个部分组成。

4.2.3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运行维

运行维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神经部分,最为活跃和富于变化,如图2所示的组织协调模块和信息获取模块,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战时运行维的黏性尤为明显。随着医疗救护任务由平时向战时的转变,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内涵要求发生改变,如果组织协调和信息的获取不能及时的改变的话,除了会给医疗救治带来阻力外,还要对要素维和结构维带来直接地冲击,这些冲击的结果又反馈到运行维本身,就更加加深了运行维的黏性。在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医疗救治任务模型中,C4,C5模块的黏性最大,因此运行维是由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两个部分组成的。

4.2.4 三个维度的关系

要素维是结构维的必要成分,结构维是要素维的存在形式,运行维在结构维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对变换、流动要素的、内容、数量和时间等进行控制。要素维、结构维和运行维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又共同促进与提升,促使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整体调整和跃升。关系如图4所示。

4.2.5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三个(军政素质、专业水平、其他能力),二级指标八个(政治思想、军事素质、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其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5 结束语

论文将黏性理论引入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研究。通过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构建了队临床医学博士医疗救治任务模型,通过抽象三维关系处理,运用黏性理论,分析得出了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陶蓉.军医大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92-1193.

[2]何勇涛.军队医学院校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4.

[3]陈春良等.基于QFD-BP神经网络的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9,(05):6-11.

[4]杨镜宇.战争体系能力需求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3599-3602.

医学检验理论教学目录 篇5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理论体系 篇6

一、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众弟子或长于“德行”, 或长于“言语”, 或长于“政事”, 或长于“文学”, 是谓孔门四科。因此,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1]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 此所谓“因材施教”也。要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 须先识“材”。中医学专业学生, 既具备大学生的一般特点, 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理科学生居多。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招生为例, 中医学专业招生130人, 文科生仅为20人。①理科生比例大的现实决定了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 放缓教学节奏。

第二、思维方式独特。中医学注重“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注重整体研究和宏观观察。这种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去观察社会现实, 从大历史的视角去思索理论和政策的来龙去脉。

第三、实践能力强。中医学专业一般都有小学期实践及毕业实习, 这既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 《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等较多课程采用PBL的教学方式, 有自我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第四、课程任务重、就业压力大。中医学专业学制长, 一般为八年制, 最少也要五年, 且学科多, 范围广, 既要学习中医相关课程, 又要涉及西医的内容, 因而,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再加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使得更多中医学专业学生更加专注于专业素质和专业成绩的提高, 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不甚重视。

因此,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只有考虑到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这些特点,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改革, 因材施教, 方能使教学更受学生喜欢。

二、因材施教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基于中医学专业学生以上特点, 对《概论》课教学进行再设计, 调整教学理念, 革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转变教学理念, 明晰教学主体。教学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而非单纯地学习知识。学期伊始, 教师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关心的现实问题, 以此出发, 设计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某些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说教者”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实践的导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性,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转化, 达到知行合一的最佳效果。

革新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中医学专业学生多理科生, 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强、有PBL教学基础等特点更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及PBL等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设置“课前8分钟演讲”环节, 既增加学生锻炼机会, 又能掌握学生关注重点和兴趣热点所在, 且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引导、纠正。学生演讲主题多集中在就业及人生规划;生育政策调整、道德绑架、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转基因等社会热点事件;流浪儿、自闭症、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二是增加“主题实践教学”环节。选择一个可以囊括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的问题作为主题, 学生分组实践并汇报展示, 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 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教学中选择了“国情面面观”作为实践主题, 整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相关内容, 选择了国情要素中的“人口;就业;土地、水、海洋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医疗;养老;创新能力”等主题让学生分组实践, 再集中展示汇报。调查显示:对这种实践方式, 58%的同学认为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69%的同学认为可以展示自己的看法和创意,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类似形式。②三是在《概论》选修课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据调查显示:对PBL的教学方式, 91.6%的同学认为“很好”, 8%的同学认为“一般”, 0.4%的同学表示“比较麻烦”, 无人选择“不喜欢”。③

强化实践模块, 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以往的考核多是终结性考核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这种评价体系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旨在督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在“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引下, 建立包括课堂表现、主题实践、平时作业和书评四模块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体系。其中, 实践环节贯穿于“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现实与虚拟网络”维度中。

三、几点思考

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概论》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大学教育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使学生获得未来职业劳动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也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和世界观的培养, 以实现其素质的增强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前者是专业课能够给与的, 后者则更多的依靠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因而, 在教学中设置各种平台供学生锻炼, 并把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其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大小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了解学生特点, 调动学习兴趣是实现《概论》课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因而,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结合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并保证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是实现《概论》课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量体裁衣”, 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真正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去。

使《概论》课成为中医学专业学生喜欢并终生受益的课程是笔者一贯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渊博的知识素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更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充分了解, 在此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方法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卷十九) [M].朱熹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5:276.

区域医学中心理论初探 篇7

关键词:区域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

早在1997年, 重庆市启动了“长江上游医学中心”建设的筹划工作, 此后一直努力致力于该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有学者认为“西部地区已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技术服务网络, 中心城市已具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因此提出了建设西部医学中心的设想”[1]。此外更有学者提出“在卫生部的直接指导下, 以综合性大学 (含医学) 为依托, 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医学发展规划, 努力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就目前我国医学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区域性差异看, 可以考虑在东西部地区各选择一个点进行国家级医学中心的建设”[2]。2007年3月, 上海市卫生局发布《上海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亚洲医疗中心城市之一, 要在实现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 把上海市建设成亚洲医学中心。而事实上, 成为亚洲医学中心, 一直是上海努力的目标之一[3]。正当部分中心城市纷纷致力于规划或筹建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乃至于亚洲地区的医学中心的时候, 2009年7月卫生部发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试行) 》 (以下简称《设置原则》) 的征求意见稿。《设置原则》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医疗服务区域, 每个区域内设置1到3个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 相关专科专业设置1到3个国家专科性医疗中心。那么卫生部计划拟在七大医疗服务区域建设的区域医疗中心, 与部分中心城市所规划或筹建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区域医学中心是否存在着联系和区别呢?即两者是内涵同一还是相互包含、是相互促进还是冲突抵触、以及在卫生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心城市如何建设区域医学中心?尽管《设置原则》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内涵和建设做了详尽的规定, 但是国内对两者的关联以及区域医学中心的相关理论研究却是匮乏的。因此, 加强对两者关系尤其是区域医学中心内涵和建设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1 区域医疗中心与区域医学中心之比较

《设置原则》规定“区域医疗中心是指为一定区域内居民提供代表该区域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 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的医院, 区域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服务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区域医疗中心按照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医疗辐射能力分为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医疗中心”。由此可见区域医疗中心仅仅指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划分内具有先进医疗服务水平的中心医院, 这显然与部分中心城市所努力筹建的区域医学中心是有区别的。上海市自2001年起, 有计划地在市三级医院建设若干个临床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的临床医学中心;迄今经过3次选拔, 共有在建临床医学中心33个[4]。为“加速上海成为亚洲医学中心的进程, 在医院、学科和人才三个结构调整的基础上, 临床医学中心将形成管理现代、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 以诊治疑难杂症为宗旨, 并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医疗中心”[5]。由此可见, 上海市作为亚洲医学中心的支撑框架是其地域内若干标志性的临床医疗中心 (三级医院) , 而这些医院重在疑难杂症诊治的先进医疗技术。除了不明确强调医学教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处置等综合能力外, 这些临床医学中心与《设置原则》中规定的各个行政区划级别 (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 的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几乎是等同的。由此可见, 城市医学中心的范围大于区域医疗中心, 一个城市医学中心必须涵括若干高级别的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是一个个单独的中心医院, 而区域医学中心的范围不仅包括这些中心医院, 而且延伸至区域内某个中心城市整个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体系。

只有当一个城市在区域内形成了以若干高级别区域医疗中心为基础的医学综合体系, 才具备了升华为医学中心的可能。然而区域医学中心的形成并不局限于这一个条件, 其形成还有赖于其他的一些条件, 这就需要对区域医学中心的内涵进行深入地研究。

2 区域医学中心内涵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医学中心的内涵

以医疗卫生为主体的医学行业是高科技、高强度、高风险的智力密集型服务行业, 其行业的高技术性含量不仅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是大量、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行业, 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和素质水平有极高的要求, 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医学中心, 在医学科技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上这两大核心要素上必然处于先进的水平。因此, 医学科技和医学人才不仅是医学行业的核心要素, 也成为贯穿整个城市医学中心的核心和基本要素, 即但凡涉及医学科技和医学人才的方面都应属于医学中心的建设内容。区域医疗中心 (或区域临床医学中心) 虽然涵括了在区域内处于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医院和各类专科性医院, 也涉及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 但范围毕竟主要限于临床医疗服务领域, 并无法涉及整个医学综合体系。事实上, 医学的范畴远远大于临床医学, 医学还涵括了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等众多领域。因此, 作为区域内医学资源集中整合体系的城市医学中心, 必然是以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才为载体的、集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整个医学有机体系, 涵括了区域内的临床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医学高级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中心等几个组成部分。

在区域医学中心的组成部分中, 由医疗机构体系组成的临床医疗子中心无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在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中起着主要作用, 而其他三个子中心则起到了次要作用。这是因为医学作为一门应用为主的科学, 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心医院的临床医疗技术的水平最能反映一个地区医学水平的高低。如上海市建设的亚洲医学中心的主要定位就是亚洲的临床医疗中心, 其核心的构架体系就是由若干临床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的临床医学中心 (三级医院) 组成。然而, 尽管临床医疗中心的地位重要, 但要促成一个城市的整体医学水平的先进, 则需要涵括其他的子中心,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区域医学中心仅仅等同于区域的临床医疗中心, 这样的定位无疑是不完整的。首先,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 涉及到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和寿命。如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就将公共卫生定义为“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公共卫生的意义早已超出医学科学的范畴, 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6]。试想一个区域内的居民能得到良好的临床医疗服务, 却无法有效地防控疾病和健康长寿, 这样的医疗水平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先进, 并不能真正增进人民的福祉、保障健康权这一基本人权的实现。因此, 以建设一批拥有高水平人才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基础, 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报告预警系统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具有完善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与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检验实验基地, 形成对区域内疾病防控系统起到技术指导作用的公共卫生中心意义重大。其次, 医学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基础是医学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关乎医学的未来, 区域医学中心的先进性就有赖于区域内医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 深化区域内卫生科技体制改革, 统筹调整医学科研机构布局, 发展医学重点与优势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及其研究机构, 强化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科技活动的联合与协作, 建立并形成新型的医学科研群体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心关乎区域医学中心的技术前景。最后, 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必然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 而医学人才的“成才之路应当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均衡全面发展”[7]。医学教育具有终生教育的特点, 医学人才成长过程包括职前和职后教育两个部分。前者主要为学历教育, 后者主要包括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两部分。虽然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最终落脚在医疗技术和医学科研实践的职后教育环节, 但医科院校的学历教育却是成就医学人才的基础和源泉。没有素质优良、源源不断的医学学历教育人才的产出, 绝不可能造就医学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区域医学中心。有学者就指出医学中心的建设的“必须加强卫生部对全国医学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积极组织制定区域性医学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原卫生部属重点医科大学的作用, 尽快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8]。通过该学者“尚需要依托融合了原卫生部属高校的综合性大学, 建设区域性国家级医学中心”的观点可见, 具备医科大学是一个城市创建医学中心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和发展区域内医科大学的职前教育实力, 并结合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和医学科研机构对医学人才的职后教育, 才能为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因此, 区域内形成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体系中心, 是区域医学中心形成的人的要素。

2.2 区域医学中心的指标体系和概念分类

2.2.1 区域医学中心的指标体系

作为某个城市整体医学资源水平和状况的综合体现, 临床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医学高级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中心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实体卫生机构的类别划分, 如临床医疗中心就等于医疗机构体系、公共卫生中心就等于公共卫生机构体系。这些子中心的内容无法绝对地区分而呈现为相互交融和作用的有机体系 (如医学人才的培养就涵盖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各类卫生机构) , 这就决定了医学中心并非是城市的各类医学实体机构体系的组织而属于抽象的理论概括或无形资产的范畴。那么如何来考核和评价区域医学中心或某一个子中心的功能好坏和水平高低呢, 这就涉及到医学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事实上, 医学中心要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征, 则必然涵括两个指标体系:即内在的评价指标和外在的评价指标。其内在的指标体系又可以具体细分为设施条件、学科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 使得医学中心的功能水平不再由某类卫生机构的运营状况来分析评估, 从而可以用分解后的四个指标来科学和直观地评价医学中心功能水平的优劣。医学中心外在的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医学中心对外的辐射影响能力, 也可以细分为影响度、知名度、美誉度三个社会评价指标来考核。事实上, 通过内外两大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 才能全面地实现医学中心的既定目标。

2.2.2 区域医学中心的概念分类

基于医学中心的上述特点, 则应着重于医学中心的功效进行抽象地概括定义而非具体地赋予其定义。即区域医学中心应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医学行业资源丰富且集中, 众多具有先进水平的卫生机构汇集在交通和通讯便捷的大型中心城市, 形成区域内医学资源的集中整合体系;通过依托区域内中心城市强大的医学科技实力和众多的医学人才, 集中优势医学资源, 带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中心自身具备在区域内先进的、层次类别齐备甚至在部分领域具备领先水平 (如国际或国内水平) 的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功能, 对一定地域范围有强大的辐射影响能力, 能够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内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中心。医学中心区域不仅能够享受到本区域内先进的、功能齐备甚至部分领域顶级领先水平的卫生服务, 而且其他的地区可以从医学中心获得所需要的医学人才、卫生服务、医学技术和医学信息等卫生资源, 甚至学习医学中心卫生事业的管理模式和法律政策模式, 从而体现医学中心的对外辐射影响力。

同时, 区域医学中心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和体系, 绝不能严格按照一个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级别来进行层级分类, 而只能根据其所涉及的大致地域范围进行层级划分。按照医学中心辐射和影响地域 (地理区域) 范围的不同, 可以把医学中心划分为国际范围内的国际级医学中心, 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医学中心, 国内局部地域范围内的局域级医学中心。重庆市所建设的“长江上游医学中心”, 无疑是区域医学中心中最低的层级——局域级医学中心, 而上海市所筹建的亚洲医学中心则属于高级别的国际级医学中心。

3 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

由于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涉及到整个城市医学资源的集中整合和提升优化, 是一个全新、复杂甚至艰巨的体系和任务。为保障其建设工作实施的科学、规范、有序和成功, 在建设中应当坚持和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以此来指引医学中心的建设。

3.1 医学中心的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医学中心建设是政府行为,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必须承担起导向、投入与监管的职责。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利用市场激励和调节作用, 鼓励良性竞争和合理的分配机制, 以保证投入产出的高效率, 促进医学资源向着具有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方向投入。其次, 医学中心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 要把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结合起来以建立完备的医学行业的投融资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投入,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金投入, 如鼓励社会资金力量、信贷风险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投入、外资投入甚至可鼓励少数医疗卫生机构试行股份制改造以增加投融资渠道。

3.2 坚持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城市的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1999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区域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 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规划作为一种手段, 其目的在于卫生资源的科学配置, 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 则是对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的提升和优化, 以期产生区域内领先的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水平, 最终为区域居民提供优质先进的卫生服务。事实上, 公平和效率不仅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而且本身就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目标, 因此先进水平的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基本保障的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并不冲突。医学中心致力于高水平卫生服务的提供, 而后者致力于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 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基本卫生服务公益性主导地位, 又满足了区域内群众高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才能真正做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同时, 区域医学中心在起到先进性示范作用的同时, 也将加快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这是因为区域内卫生资源的优化组合, 必将涉及到其区域内卫生机构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 对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医学中心建设中秉承机构建设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医学中心的建设有赖于各类参与主体的不懈努力, 其过程中需要各类医学行业机构自身不断完善发展。鉴于医学中心的先进性和前所未有, 故而也要求各类医学行业机构在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对其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建设符合中心要求的现代化运营体制,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3.4 医学中心建设强化卫生法制建设与完备监督奖惩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区域中心的建设一开始就应纳入城市卫生法制建设的轨道中, 即一边建设中心一边完善相配套的卫生法律、法规, 以保证医学中心的建设始终在法律的强力保障和直接依据之下, 使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和固定之策, 以保障中心建设的人力和财力需求。其次, 建立完备的监督和奖惩机制。这就要求在医学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对有关主体完成目标的过程和绩效进行监督考核, 同时对目标完成的优劣施以奖惩机制, 以保证医学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和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文贤, 毛萌, 姬郁林.建设西部医学中心的设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3) :188.

[2]孙荣国.积极制定区域医学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J].卫生软科学, 2002, 16 (3) :6~7.

[3]胥会云.上海医疗资源向郊区倾斜努力建成亚洲医学中心[A].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21.

[4]张勘, 夏擎世, 许铁峰.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11) :672~674.

[5]张勘, 刘俊.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基本思路及实施情况[J].中国卫生资源, 2002, 5 (5) :238~239.

[6]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7]张勘.上海学科人才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及前瞻[J].社区卫生健康, 2008, 7 (3) :160~163.

医学理论体系 篇8

1 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名古屋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性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这基础上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制定了“培养富有科学理论性·伦理性·人性的、具有丰富创造力, 独创性和使命感的, 推动医学研究及医疗的人”的教育目标。本着此教育目标,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将本科课程体系分为全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1]。

1.1 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 开设以教养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基础研讨会 (小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 、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 (Sylvia S Mader, 2002) 为教材, 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 (23学时) ; (2) 以临终医疗及心理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 开设特别讲座, 目的是让学生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 (16学时) ; (3) 为了使学生早接触医学、体验医疗, 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 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 (shadowing, 10学时) 。

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半年, 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 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 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 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第二学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下半年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 ;第四学年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临床病理学实习课;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试。

其中, 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 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 开设了为期半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以问题为主的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 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 以当下医学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 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 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如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用;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种职业协同作用的地区医疗等) 。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 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选9次讲座并满出勤, 获得3单位学分。

2 特点与启示

2.1 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 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 着力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 加入人文社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 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文社会基本素养, 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 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信息, 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 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 促使学生树立将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 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 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 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能解决一定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 力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 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的做法值得借鉴。

2.2 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 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 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 内容灵活, 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 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 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 同时锻炼学生检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 以获取学分吸引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 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展, 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 触及临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于开拓视野, 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 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 使我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 强行记忆理论知识, 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 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 促使其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 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 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选择导师及研究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 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 教师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 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 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科研习惯, 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 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但因多种原因, 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 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教学”中笔者体会到, 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 对科研活动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 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条件, 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 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 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 根据提出意见, 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问题, 完善课程体系。

另外,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 并公开在学校网页, 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 课程导读概括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 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从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课程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难看出, 日本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有准备的学习。

总之, 在知识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 借鉴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培养符合世界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才将对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日本名古屋大学为个例, 介绍日本综合大学医学本科课程体系, 并结合我国医学本科教育现状, 对日本医学本科课程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医学本科教育,名古屋大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马静, 岳毅刚.欧美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6) :75-78.

[2]雷娟, 薛声能, 严励, 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3) :12-13.

浅谈医学课程体系改革 篇9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 高等医学院校跨世纪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认真落实与实施国家教委的“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 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起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需要的医学课程体系, 培养优秀的跨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

1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1]

1.1 历史因素

西方医学教育一直完备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教育为基础。医学在西方国家被视为神圣的需要高深学问的专业。美国教育制度规定只有取得学士学位的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医学院校。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建立模仿和引进了西方模式。由于是直接引进西方医学课程模式, 而中国学生在进医学院校之前没有学习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而且与其它专业相比, 医学专业只被当作一般技术学科对待并未突出其“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性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影响着医学生学历结构的完善性。

1.2 社会发展因素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的变迁, 导致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了, 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们要求更加完善和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作出相应改革, 使得处于经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医学教育, 既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又要具有前瞻意识, 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1.3 科技因素

在当代,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推动着医学发展, 当代学科发展总的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 交叉融合大大加强。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 使得医学课程体系日渐庞大, 课程门数众多, 课程分类越来越广。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要求医学课程要不断吸收医学技术新成果, 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另一方面, 又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增强学科间的交融, 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

1.4 教育目标的要求

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的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 教育目标可以为师生培养目标起到提供工具、启示方法和指示步骤的作用。医学课程则要根据不同医学教育目标组成一个课程体系, 每一个课程不能脱离整体而强调自身独立性, 地位与作用由整体对部分的具体要求决定, 课程与课程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1.5 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面较窄, 专业知识的涉及的内容比较局限, 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上, 教师的灌输式教学, 缺乏启发性, 学生死记硬背。只停留于使学生“学会”而不是使学生“会学”。

2 21世纪医学课程体系设想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 这种改革一方面要反映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 还要以面向21世纪,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 通过改革来建立新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

2.1 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

21世纪人才的基本特点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专业范围拓宽, 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道德修养。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基础上,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是必要的。因此, 在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增加语文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伦理学, 以及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边缘医学科课程, 将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 使用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去了解病人病情和心理, 获得重要的病历资料, 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因此, 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才能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素质。

2.2 保证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并重视与临床结合

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坚实的基础医学培养, 所以, 基础医学主要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时数有所增加, 教学内容多增加前沿内容的讲解,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 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医学是实践性的科学, 医学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实践。因此开设综合性的医学课程, 使多学科相互渗透, 相关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 这样, 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体系的传统被打破, 改变原来基础课“专家教学”、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使基础课与临床有机结合, 让学生尽早期参与临床实践, 一方面激发医学生对学习基础课的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一直以来, 医学课程必修课在各科类专业占很大比的, 医学生为了应试, 学习压力大负担重, 课外吸取知识的途径少, 很少有多余的时间用来查阅文献, 对医学前沿知识、新进展了解甚少, 很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兴趣自由选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书本中解脱出来, 实行自由选修制, 适当增加选修课学时和门类, 让学生在一定课程范围内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自由地选修各类课程, 使有潜能和剩余精力的同学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医学动态。

2.4 重视外语和计算机教学

为了使等医学教育同国际化接轨, 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改革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同时, 积极努力创造条件, 加强专业英语教学。计算机已成为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要努力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授课时数,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总之, 多因素决定医学课程体系必须改革,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 医学高等学校, 逐渐形成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 课程体系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利于各个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既符合医学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又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医学课程体系[2]。

参考文献

[1]谢松龄, 吴安尔.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因素及其评价之探讨[J].医学与哲学, 1998, 19 (12) :659-660

建立“双心医学”三级干预体系 篇10

人类寿命的延长, 部分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等) 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和并发症, 不及时干预, 会发展成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 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疾病的康复及社会的安定,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关注双心医学 (心理心脏病学) 已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类合并心理疾患的现象在医院各个科室都有 (如妇产科的产后忧郁症) , 严重者发生医患纠纷, 甚至是恶行伤医事件。其中不乏合并罹患心理疾患的案例, 胡大一教授早在十几年前就注意到心理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在我国率先提出“双心医学”理论, 呼吁所有专科医师都应该具备甄别和评估患者心理疾患的能力, 并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自我医疗风险的防护。建立双心医学的三级干预体系, 即三道防线:分别为:第一道防线——社区医院。第二道防线——基层医院的大内科。第三道防线——三级甲医院的心内科为主体。有前两道防线的筛查, 利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势, 解决疑难病例, 既节约了人力资源, 又节省了财政支出。同时又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 看病贵的难题, 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措施之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全国最先建立双心门诊的医院,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矛盾的产生。为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4年4月10日在北京举办《医疗风险管理与双心医学发展》培训班, 数百名基层医院的专科医师参加培训班, 陈红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一篇: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下一篇:复合MBR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