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课程

2024-08-26

社会空间课程(精选9篇)

社会空间课程 篇1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过:“历史好比戏剧, 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 哪里看得到戏剧!”要讲清楚历史, 需要为历史搭建“舞台”, 只有在舞台上展示的戏剧才是清楚明了的, 这就离不开地理, 所以说“史地不分家”。以图证史, 这里的图包括地图和图像。用图像来印证历史, 是很多人已经接受了的观点, 也有很多人在这样做。比如国家地理系列之《图说天下》杂志, 就是以一组组精美的图片展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大洲, 包括这个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而史地结合以图证史, 更偏重地图, 以地图展示地理舞台, 来观看在地理舞台上表演的历史戏剧, 体现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点上社会产物, 这样就可以让我们认识的历史更有空间感。

新修订的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课标标准体现了以图证史的理念, 也对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在历史的教学中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地图。常用的地图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 (地区) 图、省区图、市县图等;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图、文化图、历史图等。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比较常用的地图为世界图、大洲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自然地图、人口图和历史图。

下面我们就以日常教学中的课例来说明如何以图证史, 让历史更有空间感。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之《尼罗河的赠礼》

1. 课标分析。

本课对应的新的课程标准是2-1-4:比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的地理特征, 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因此依据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的讲解必须构建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 即古代埃及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 选取地图。

依据课标的分析, 可确定在本课教学时需要用到的地图有历史图、自然环境图 (气候图、地形图) 、大洲图、曲线图。因此在教学时需要的具体地图为历史图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图、古代埃及图、世界气候分布图非洲地形图及青白尼罗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3. 以图证史。

(1)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教学时先出示历史图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图。让学生从地图上对古埃及有一个空间的认识, 即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濒临地中海。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世界气候分布图, 让学生在对埃及地理位置认识的基础上从气候图中判读古代埃及的气候及其自然环境的特征 (见下页图1) 。

(2) 埃及的自然环境。学生通过判读可以知道, 古埃及所处的地区为干旱的沙漠地带, 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 这样气候条件下地表自然景观是沙漠, 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利于早期农耕文明的产生。那么为什么会在气候如此恶劣的地区产生人类历史上的早起文明呢?这样的疑问会在前面地图的分析证明上显得更加强烈, 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就会转向这条与众不同的河流———尼罗河上去。那么尼罗河到底给古代及带来了什么使这里产生了早期的文明呢?

(3) 尼罗河与埃及文明。此时展示课本的历史图古代埃及图及非洲地形图, 让学生认识尼罗河。尼罗河长6670公里, 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 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塔纳湖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在对尼罗河大致情况的介绍后, 出示地图青白尼罗河流量过程图, 让学生依据地图中分析尼罗河的特点, 见图2。

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总结尼罗河的规律即每年6月尼罗河开始涨水至9月初达到高峰, 尼罗河泛滥。之后尼罗河水位下降, 进入枯水期。再让学生结合课本, 总结尼罗河的泛滥对埃及早期农业的发展影响。这样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早期文明古埃及的形成与尼罗河密不可分, 进而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的含义, 也点名课题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认识古埃及是大河孕育的古文明。

4. 设计理由。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史地结合讲述文明。通过世界图、历史图、大洲图、气候图、地形图和曲线图讲述古埃及大河文明的形成。先是将埃及的地理位置通过亚非文明古国图展示, 让学生认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埃及在哪儿;再在认识古埃及地理位置基础上判读世界气候图, 知道古代埃及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那么这样一个地方要发展农业当然离不开水, 而水源又是谁提供的呢?进而出示古代埃及图及非洲地形图并结合世界气候图, 让学生认识尼罗河这个世界第一长河, 它发源于非洲中部的高原上, 有两条重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青尼罗河流经草原区, 草原气候分为雨季和干季, 再出示曲线图, 让学生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出尼罗河的特点是定期泛滥。进而总结古埃及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尼罗河之间的关系, 认识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体现了史地结合, 以图证史。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我发现把地理图片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产生了很多惊人的效果:地图展示的知识形象生动, 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了他们史地结合学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新课标指导下,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史地已经完完全全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会运用地理教历史, 以图证史, 也要学会用历史教地理, 史地不分家, 在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 历史和地理本不分家, 即“史地不分家”。经过修订后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史地的关联和结合, 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上用地图来印证历史就尤为必要,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史地结合,历史,地理,以图证史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图说天下》系列丛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社会空间课程 篇2

2.现在的社会,连两三岁的小男孩都开始犯色了,长大了还得了

3.国与国之间靠的是枪炮,人与人之间靠的是钞票,男人与女人之间靠的是睡觉,天黑地滑、社会复杂、还有谁

4.在这个社会上,要接受别人的批评,才好生存下去。

5.唉,坑爹的社会,苦逼的人生 无奈啊 !!

6.总是说自己有多讨厌现状,总说有多向往社会,可是你认为自己在社会上会更好吗

7.什么蓝颜在你伤心时给安慰,失落时给拥抱什么的都离我媳妇远点,不然分分钟让你知道什么是社会

8.现实的社会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叫做拜金,金钱可以打翻一切,

9.在社会上玩必须有钱,没钱就别总看谁不顺眼。

城市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研究 篇3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阶层结构相对简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阶层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空间层面上有不同的分布范围, 即其空间分布, 这种空间分布集中体现在不同的居住地上。

2 社会阶层的概念

社会阶层的概念虽然不为普通群众所了解, 但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 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在改革开放前, 城镇人口相对较少, 经济不发达, 而农村基本上处于普遍贫困化状态, 而且实施的是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制度, 农村社会在经济上基本不存在分层, 或者说难以分层, 所以当时的社会阶层较为简单。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这些转变促成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逐步现代化。最近30年,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 我国的社会阶层从上至下可以划分如下10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3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

人们工作、居住、生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们活动范围有一部分交集, 但更多的是各有一定的固定的范围圈, 该活动范围圈可称之为空间分布。该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从其相对固定的居住环境着手进行考察。

人们的居住环境根据其优劣状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棚户区、陈旧居住区、一般性居住区、新建商品房居住区、高档别墅区。

1) 棚户区指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棚户区形成如下:早期外地进城人员在城市控制不严的地方搭建的简屋;原人均居住面积狭小, 自发无序乱搭建以扩大使用面积者;城中村村民自发建房形成的。棚户区居民部分有固定职业, 但收入水平较低;部分无固定职业, 以打零工为主;也有少量由于有较好的收入来源, 具有搬出的条件, 但仍选择暂住在棚户区。

2) 陈旧居住区, 多为20世纪80年代早期建造的工人新村。距今已有30多年,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 房屋面积小, 多为砖混结构或砖结构, 且多年再无投入或年久失修, 房屋面貌残破, 再加之部分自行加建改造, 房屋抗震性差, 区内道路破损, 有极少的绿化或多为裸露土地, 这样的小区多处于急需改造的状况。

陈旧居住区的居民多为原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产业工人, 家庭收入不高。一部分为下岗再就业及自谋职业的群体。还有一部分, 由于有一技之长, 变换企业后, 仍从事产业工人的行当。也有一部分善于经营, 变身为个体工商户, 经济收入较好。

3) 一般性居住区指居住条件尚可, 在目前的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居住区。多为一九九七年房改政策前后的单位实物分配的福利房、房改房、集资房以及房改初期、2000年前后建造的低端商品房。该部分房屋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卫生条件较好, 人们生活安定。居民涵盖了最广大的中间社会阶层, 有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等各个阶层。除少量的私营企业主收入较高外, 其他多为收入中等或中等偏上、生活简朴而有规律, 是社会中最稳定的部分。

4) 新建商品房居住区指2005年以后建成的居住区, 为新开发的新城区或老城区中通过正式的出让手续开发的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小区。其户型面积较大, 小区环境优美, 房价相对也较高。其中的居民多为收入中等偏上或中等。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居多, 也有少量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生活在其中的人虽都在报怨高房价, 可又都不愿房价下跌。毕竟他们有了一套让人羡慕的房产, 属于生活的强者, 他们是较为忙碌的一个群体。

5) 高档别墅区在城市中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标杆, 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谈资中, 而不是在人们的视线中。因为高档别墅区不屈居于普通的大众化环境中, 出入需有轿车, 小区门禁森严, 而且由于其数量稀少, 因而不为大多数人所接触。居住于其中的人们也同样不为我们所熟知, 只能根据动辄上千万元的售价来推测其中的主人。其中多为相当成功的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阶层和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4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4.1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与居住环境状况有极大的正相关关系

高档别墅区为高收入群体、或权力的高层人群所持有, 即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政治地位处于塔尖上的社会群体。棚户区多居住着无业、失业、半失业者或无固定职业者, 他们文化层次低、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相应也最低。新建商品房居住区内居民经济收入多为中等偏上或中等, 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居多, 社会地位中等偏上。一般性居住区内居民多为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 以及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中等。

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是符合社会学规律的。在动物世界中, 巢穴都是最基本的生存基础, 也是相当一部分动物求偶的要件之一。人类从动物中进化而来, 衣食住行, 住仅次于裹腹的食和蔽体之衣。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 人类进入了文明更加发达的现代社会, 生活而不再仅是生存。根据马思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 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超过基本需求的需要。生存、生活、舒适、享受、让人羡慕的自我实现, 这一逐步上升的需要是与实现的可能性相一致的, 即需要只有以经济条件为基础而得以实现。因此, 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与以经济、社会地位为基础而形成的不同的居住环境状况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4.2 不同的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呈斑块状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有时指的是趣味相投, 但并不全是。更多时候为各种条件相叠加使然。棚户区这一片、那一片的见缝插针般地存在着。高档别墅区零星地散布在山坡水岸边。新建商品房也是不同楼盘竞相争奇斗艳。就连最大量的一般性居住区, 虽彼此肩并肩地相连相接, 但也还是有迹可循的。

他们的存在形式基本都呈现大小不一的斑块状, 有点像农村的庄稼地, 高梁、玉米、大豆等相连在一起而又能予以分开, 并且有主有次, 这是与各社会阶层人群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的。

4.3 社会相邻各阶层的空间分布呈一定的混杂和交错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身份制下, 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的政治出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变化十分缓慢, 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极差, 各阶层的空间分布比较明晰和相对分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和社会结构转型期。各阶层人们的经济财富、社会地位及政治地位都在较快地发生着变化, 从而导致一部分人向上流动、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向下分化。这中间有升学就业导致的社会身份地位的变化, 工薪阶层职业更换带来的收入变化, 生意发达或失利导致的经济地位的上升或下降, 成功企业家进入各级人大政协等政治地位的变化, 也有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企业破产和失业人员, 一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女性甚至失去"再就业"的可能, 其生存状态急剧下降到社会底层。人们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化在加剧, 而人们的居所具有相对的固定性, 从而带来原处于同一空间分布区域内的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变动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另一方面, 随着商品住房制度的导入及发展而为社会各阶段人们自愿或非自愿的接受, 人们的居住场所能够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选择。这种选择虽然是基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有条件的选择, 但毕竟还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入住高档别墅区没那么容易, 但新建商品居住区内,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都可能居住于同一个小区。

这种不同阶层空间分布的混杂和交错的加剧, 只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范围内, 都是正常和合理的。毕竟社会阶层的变化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参与方互相竞争的结果, 社会各阶层空间分布的渗透及融合也符合社会存在的普遍规律,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5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5.1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整体状况在不断发展完善

2000年以前, 旧的空间分布状况基本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主导形成的各种工人新村, 生产紧密型社区占较大比例。社区里的人员流动性弱、社会生活不够丰富。还有其他的以经济组织、政府主导下的福利分房共同形成了相对隔离的空间分布状况。这样,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关系其经济活力明显不足。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商品房制度, 使得各阶层的融合度提高, 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层次的居住需求, 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和供给的总量。由于空间距离的缩短和信息沟通更为流畅, 服务与被服务之间较以前有了更直接的沟通和更容易得以实现, 从而使得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呈现更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状态。

各级政府从改善民生考虑, 加大了棚户区改造的力度, 棚户区居民的生存状况正在得以改善, 并将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居住环境, 其社会治安也将明显改善, 从而能够增加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改造后的居住社区将与其他阶层的社区能够更好地实现共处与融合。

5.2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有再次加剧分化和隔裂的危险

商品房价格高涨, 尤其是地价推动下的高房价使得各楼盘都在进行着更为精准的市场定位。相应地, 对购房者来说, 价位将由一个原本不是很敏感的因素变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房价对多数家庭基本都在可接受的初期阶段时, 买与不买、买这儿还是买那儿, 能够选择的余地相当大地在自己掌控之中。当价格高涨到社会中间阶层, 甚至中上层都无法选择的时候, 将只能是按经济收入的多寡来决定居住的地段和居住的品质了, 这毫无疑问将再次引起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分化和隔裂的加剧。这一分化若不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将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5.3 社会中下阶层仍在某些地段重新集结

在城市建成区内, 棚户区的改造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改善, 改变了部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环境。但在城乡结合部, 沿着城市对外交通性道路边, 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房屋有的简陋, 面积狭小;但更多的是二至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 面积多在200m2左右。其居民已不同于城市传统意义上的棚户区居民, 其中既有自住的农业劳动者, 也不乏临路开个门面的家庭。对于集结在这样城乡结合部的社会阶层, 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即个体工商户。其经济收入同样有较大的差别。

6 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的规划与政策引导

6.1 旧区改造以人为本与遵循经济规律并重, 建设活力社区、和谐城市

对旧城改造在注重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 规划及建设上尽量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 避免短视和经济利益至上而造成新的质量低劣房屋的出现。同时, 通过多方面资金的引入, 做到在棚户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前提下, 集约利用原有棚户区土地, 引入新的住户, 形成棚户区改造开发的良性循环。在棚户区改造、旧区拆迁过程中, 应切实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 尽量做到回迁, 使原居民能够有很好的归属感, 而不是安置在很远的交通不便的地方形成新的贫民区。新迁入住户和回迁户共同构成新社区的社会阶层, 这样能够充实及补充其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层级, 从而使生活于其中的人、社区与整个城市相融合, 从而更具活力和希望。

6.2 一般性居住社区的维护更新与品质提升常态化、制度化, 实现城市更新的正常节奏与社会阶层空间分布的合理性

对待城市中大量的一般性居住区, 显然不适合大规模推倒重来的棚户区改造的模式, 因为房屋投入使用只有20年左右、居住条件尚好。对此应进行制度创新, 使居住小区日常维护与管理正常化, 完善基础设施和美化环境, 丰富和充实社区居民生活内容, 使社区品质得到不断更新与提升。对这部分中间阶层居住环境的切实关注, 将有利于该空间环境与社会发展同步, 使其居民安居乐业, 从而保持城市更新的正常节奏及空间分布的合理性。

6.3 注重规划制定对城乡结合部的前瞻性, 加强该区域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政策引导与规划管理并重

对于城乡结合部, 沿路建设的房屋多在国有农业用地上, 还有部分是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建造的, 大部分是没有得到规划审批的。尽管牵涉到土地、经济、财政、居民生产及生活等各种因素, 但规划部门应成为管理和引导的主体。早在2008年一月, 《城市规划法》就为《城乡规划法》所取代, 对村镇的建设就已有法可依, 其立法的出发点也正是针对城镇及乡村建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但目前来看, 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管理依然十分薄弱。在城乡结合部, 沿出城的主要道路边随意地建设, 若干年后不得不面临拆除的两难境地的状况也还在各地发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惯性、地方短期利益在作祟。其深层原因是城市规划只管城市规划区内, 村镇的规划局限于较以前有了规划而已, 至于如何实施, 如何控制,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成为个体工商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规划制定上应提前控制、加强引导, 具有超前意识和社会整体成本意识。在规划管理方面应将城乡结合部列入执法检查的重中之重。只有避免了城乡结合部无序建设的蔓延, 才是对这部分个体工商户利益的最大的重视, 而这也是节约社会资源, 避免社会矛盾, 建设美好家园的需要。

摘要:通过对城市不同居住环境的居住地进行全面的考察, 了解其中居民的社会阶层结构, 研究其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 并试图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进而对城市规划制定及规划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空间分布,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2]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蚌埠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Z].

社会霸气空间说说语录 篇4

2、回首来时路,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片段。

3、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力要用到点子上才会精彩,才有意义。

4、船停在码头最安全,但那不是船的追求。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

5、有的时候,做个失忆的孩子比装作开心的孩子快乐一百倍。

6、生活是一场独角戏,我们痛恨的嫉妒的恐惧的都是另一个自己。

7、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越来越后悔和陷入回忆中。

8、人生也许不会太完美,但是我只要做的对的起我自己就好了。

9、有的时候往前一步是幸福,有的时候往前一步有可能就是结束。

10、生活就像是剧本,越到最后情节越是复杂。

11、多行不义必自毙。

12、爱情就像两个拉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放手的那一个!

13、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14、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社会空间课程 篇5

一、网络语言的修辞运用

本文所探讨的修辞, 并非只指比喻、对偶、拟人等等写文章时运用的修辞手法。在这必须谈及一点, 即中西文化对“修辞”一词的看法。由于受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影响, 对于西方的学者而言, “修辞”主要指的是演说论辩,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 西方的修辞是论及如何使交流有效或演说有效, 而当代西方修辞学从狭小的圈子里冲了出来, 将视角从传统的政治生活投降一切以言语为主的社会交往活动, 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而我们的传统思维还是认为“修辞”就是指修饰文章的手段, 即文章作法。

在笔者看来, 网络交流, 很大程度上就是“演说论辩”。因为, 其一, 既然是交流, 就有如西方认为的所谓的“演说论辩”, 如何让你的话语更有吸引力, 或者说服力, 都是在考验一个网民“演说论辩”的功底。交流时, 也不可能事事都有同一的意见, 如何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靠的就是“演说论辩”。其二, 网络交流, 虽然是“写” (即打字) , 其实是“说”, 虽然是“看”, 其实是“听”。在网络上, 即使你是哑巴或者结巴, 都能很流利地跟别人谈天论地。

二、网络交流的修辞特点

1. 谴词造句的随意性。

我们都知道, 现实的演说辩论为了双方的理解, 用的大部分都是口语话的语言。由于网络交流的特殊性, 既可称为“说”, 也可称为“看”或“读”, 所以, 在网络上, 用书面语也好, 用口头语也好, 都是可以的。

2. 网络交流的非实时性。

网络交流虽然可以说是实时性的, 但是实际上却不是实时性的。现实生活的日常会话中, 如果双方在同一时间发话, 其中一个便会马上让位于另一个, 就如“你一言, 我一语”式的接力赛跑, A的话结束后, B才接过话题, 或者当A接过话题的时候, B又必须中止话语, 虽然可能出现二人同时发话的情形, 但是过不了多久, 会话人马上会自觉调整, 让一方先说。而从头到尾一直同时发话的情形, 在现实生活的对话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在网络中, 双方都是同时发话, 而且不必让位, 原因是, 我们不可能知道对面什么时候打字, 打什么内容, 最重要的是这些字和内容都是停留在屏幕上, 随时可以回答。可以说, 日常会话如在一条直线上进行, 和网络交流则是两条主线交叉进行。如下面一个例子:

这就说明了, 在网络上, 虽然会话的时间跨度加长了, 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理解, 因为这些交流的信息是保留在电脑上, 网络上的。这种时间跨度长的交流, 在BBS, 俗称论坛上更常见。“楼主”发起主题, 网民们不断的回帖, 有些是楼主发主题后, 马上回复;有些是第二天才回复;有些可能是1个星期后、1个月后又或1年后才回复, 也并不影响所有人对此次交流的理解。这样情形下的交流, 就使得网络上的“演说论辩”与现实的演说论辩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第一, 网络上的论辩可以有很长的时间跨度, 双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 进而组织、完善自己的语言。另外, 由于文字的输入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对方在阅读上又花费了一定的时间, 这样的论辩空白期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第二, 覆水可收, 错话可改。现实的论辩过程中, 从思考到说话, 仅仅只有数秒的时间, 话一但出口, 不管对错, 都不可能收回。而网络中的论辩, 可以在输入的过程中, 删除、修改自己的观点, 这正是网络交流的延迟性给论辩提供的另一个好处。

3. 资源利用的方便性。

现实的演说论辩, 辩手所说的内容是完全受制于自身的知识的, 超出自身知识范围的演说论辩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 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的查询就能获得, 简单的复制和粘贴, 就能把别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 就可以把不懂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临时知识, 进行“演说论辩”。因此, 在信息共享覆盖范围日益增大的今天和未来, 论辩双方完全可以随时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网络修辞的运作方式对社会的影响

1.一份北京的调查报告显示, 多数的网络使用者, 尤其是青少年, 不仅在网络上使用网语, 而且在平常的学习、娱乐中也乐于使用网语。网络特有的各种造词方式将会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用语规范产生巨大冲击, 尤其是前文提到的“飞白”和语言的粗俗化, 更会对人们的言语习惯和谴词造句产生巨大影响。

2.语言学家申小龙指出, 网络语言由于格式化现象严重, 大家都去复制和御用他人的话语, 会导致失去思考能力 (引自薛桂林) 。因此, 不论是在“演说论辩”或是“作文章”方面, 大量的复制和粘贴会使得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降低。

四、结束语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 全世界的网民数量也在飞速地发展着, 以中国为例, 2002年, 我国网民数量仅4500多万, 而6年后的2008年,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43亿, 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网络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网络上的交流的便利性促使网络交流的日益全球化, 而独特的网络修辞运作方式将会给人们的网络交流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迫切需要我们的语言工作者研究网络修辞的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网络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2007.4.

[2]罗胜雄.网络语言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3]彭娇娟.网络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6.21.

[5]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 2006.1.

[6]薛桂林.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7]左海霞, 姚喜明.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社会空间课程 篇6

一、物质生产极大丰富

正如德里达所重申的, 马克思是把“社会正义带回人间”,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才能实现全面正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共有的公共空间,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扬弃与超越。在马克思看来, 推翻私有制和消灭阶级, 才是构建全面而普遍的正义社会的必要条件, 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正义”, 永远只能是劳动者自由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自由盘剥劳工的抽象正义。为此, 马克思指出:“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 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 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2]也就是说, 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 物质财富是成为公共空间共同体的条件。

马克思曾经说,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 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 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2]在单一的资本逻辑和多元文化不断扩张的时代背景下, 马克思得出社会解放源于生活实践的价值旨趣, 无疑是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激进革命派别的先进思想。这一点, 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就明确, “共产主义不是教义, 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 而是从事实出发, 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 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 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带来的后果, 是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是由于随之而来的不可遏止的竞争, 是由于目前已经完全成为世界市场危机的那种日趋严重的和日益普遍的商业危机, 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 是由于因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3]也就是说, 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成基础是建立在资本的积累之上的, 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消除了经济危机后的世界市场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 同样也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积极后果。

现实的残酷性在于, 资本殖民的脚步并未止步, 现代资本主义进一步拉大了世界性贫富差距, 物质生产成果成为少数人专享的特权。社会两极分化呈现在了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 人与人的对立与对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马克思说过:“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 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 劳动产品成了商品, 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4]因此, 那些生活在“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里的现代人, 怎么可能会抽离现实而实现自我解放呢?马克思虽然力图打破物与物关系的桎梏, 但他并不认为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而是竭力批判试图脱离物质存在的“抽象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 “商品只有在成为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范畴时, 才能按其没有被歪曲的本质被理解。”[5]公共空间视域中的“社会”, 极大的物质生产力是任何历史时期 (包括资本主义时期) 所不能比拟的, 公共生产资料和精神产品是社会的共同财富, 唯有如此, 才能保证公共空间的存在基础。为此, 马克思曾经描述道:“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 是一个武库, 既提供劳动资料, 又提供劳动材料, 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 即共同体的基础。人类朴素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 而且是在活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每一个单个的人, 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 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 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6]很显然, 马克思极力号召人们脱离“物役”的时代里, 并不是脱离物质基础, 而是指向物质生产财富丰富的现实生活。

二、自由个性得以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7]实现“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这是社会给予人的最高境界。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6]。个性的解放是人的现实解放, 它是人的生活世界的解放, 这种解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解放, 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应该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而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充分实现。因此,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视为“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2]。马克思如此强调个人的个性自由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不仅鲜明地揭示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特征, 还充分展现了只有在属人的公共空间 (共产主义社会) 里才会有的人之为人的真实存在。在他看来, 只有在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 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3]。

首先,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 个人得以自由支配消费资料。如此一来, 人不再依赖于资产占有者, 从而得以摆脱异化劳动的奴役。鉴于生产力的极度发达与公共占有, 人们普遍从强制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劳动成为第一需要, 劳动积极性全面提升, 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为此, 马克思指出, “私有财产的现实存在形式是社会的、与生产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关系, 它们只有在还没有成为现有生产力的桎梏时, 才是‘个人的’。”[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人类发达的交往方式不再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 而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边际效应, 至于民主共同体所施行的行政管理, 也为服务于每个人的自由活动, 从而彻底丧失了强制的职能。

其次, 在强制分工被消除的前提下, 个人得以自由选择职业。届时, 人的潜能被尽可能地激发出来, 在“自由王国”里, 人们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 同时还充分发挥着其他方面的特长与爱好。“自由王国”内的工作, 不再分卑贱、等级、好坏, 从事任何劳动、都将得到同等的尊重。无论从事何种工作, 人们都善于“沉思生活”, 反思自己在“自由王国”内的职责和义务。如此一来, 每一个人都自由自觉地活动, 积极参与扬弃异化后“公共社会”中的“积极生活”。可见, 突破强制劳动的束缚, 是人的自由的前提条件, 强制劳动将被自由劳动所替代, 从而过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新生活。

最后, 鉴于公共空间的全球化, 个人得以自由开拓创新。人的创造力原本是无限的, 在资本主义时代, 创新同样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它造就了现代历史的辉煌。然而, 资本主义虽然处处造就了人的个性, 却又处处否定人的个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异化劳动始终是“死劳动”, 人的创新劳动和智慧只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新工具。因此, 资本主义时代的创新只能是资本殖民方式的创新, 也即得以最大化利润之具体方式的创新, 一种“新劳动”统治“活劳动”的创新。马克思厌恶“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在他看来, 人的最大创新智慧是实现个性的全面解放, 因此, 只有推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 才能构筑一个创新活力的公共空间。

因此, 马克思指出,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中, 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 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 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因此, 这里谈的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人, 而决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偶然的个人, 且不谈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 它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2]。毫无疑问,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的个性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发展, 人的自由才能得以全面切实的保证, 人的全面幸福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三、改革也是革命

正如马克思所言, 作为内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既不是未来的某一刻, 也不是可以“预定”的抽象理想, 而是当下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现实运动。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所有制导致了“人吃人”的奴役世界, 它催生了包括劳动异化、类本质异化、社会关系异化在内的全面异化, 因此, 只有积极扬弃异化, 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短暂的巴黎公社经验, 为马克思阐明共产主义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实现基础, 但是, 鉴于内部的四分五裂和外部强行打击, 巴黎公社终究半途流产了, 以至于许多人质问道:“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破陈旧的上层建筑, 即打破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要瓦解的上层建筑。”[7]我们不禁唏嘘, 难免要问:难道摆脱异化的束缚, 获得人的解放, 必定要通过暴力灾难才能得以涅槃重生?显然不是, 革命不是为了屠杀生命, 而是为了拯救生命。

当然,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的未来生活与公共空间的美好设想, 也与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不无相似。遗憾的是, 他们将希望寄挂在“意识形态”的改变上, 甚至也愿意改变福利制度, 却不愿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 因此越来越深陷于资本的魔力漩涡中而不可自拔, 他们被现代性的种种辉煌外观遮蔽了双眼, 无法找到现代公共空间畸形化的症结与出路。在实现的道路上周而复始或穷途末路。

不可否认的是, 资本主义确实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它通过改进剥削手法、改进民主权力、优化福利保障制度等手法, 大大地缓和了阶级矛盾, 从而使得无产阶级革命不那么容易“如愿以偿”, 甚至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年代, 就已经有了“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的声音。在马克思逝世后的恩格斯承认“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的同时, 看到并提出了“非暴力革命”的新可能性。但正如他所言, “放弃了暴力革命, 并不意味着放弃了革命、放弃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这一目标”[8]。恩格斯进而以“和平长入”思想阐述了革命的多种可能路径, 重申了将“历来的欺骗手段变为解放手段”的可能性[9]。恩格斯坦率地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 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 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 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9]

那么, 这里的“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指的是什么呢?仔细考证后可以得知, 它指的是马克思对当时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 而绝不是指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一大方向错了, 在恩格斯看来, 大方向并没有错, 尤其是核武器大发展的今天。铲除的目的是明确的, 但具体形势的具体路径可以是多元的。因此, 面临同归于尽的可怕前景, 人类公共空间的重塑, 已经不是强制下暴力革命的这一惟一途径, “历史进步的动力被顺利地从斗争移交到了竞争的行为中”[10]。为此, 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 邓小平与时俱进地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1]换言之, 在当代语境下, 面临当代全球新危机, “革命”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上已经被分解为两个阶段性进程, 暴力革命虽然具有创造性一面, 但革命的创造性并不一定要选择暴力。社会革命不再是黑格尔式的“为承认而斗争”的格局, 在同归于尽的前景下, 暴力斗争可能意味着革命, 也可能意味着终结革命。即, 一些武力使用不当, 地球势必毁灭, 所谓共产主义根本无从谈起, 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难题, 势必提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新命题。

作为依然坚持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惟一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在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探索之后, 毅然决然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构建, 逐步实现共产主义, 构建新型全球化的公共空间的新思路。2012年12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重走邓小平南巡讲话之路, 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 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而且要有新开拓”。

总之, 马克思将“改变世界”落实于现实生活, 他力图通过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此, 构筑起一个人人得以解放的人类公共空间, 与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品质终究一致。2012年, 中国年度汉字是“梦”, “中国梦”一时流行全国, 它与曾经风行一时的“美国梦”一样, 同样寄托着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共同梦想。概言之, 我们不满足于“梦想世界”, 而是力图“改变世界”, 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的具体方式与路径, 必须依据正在改变着的世界的新形势而与时俱进, 这就是“改革也是革命”这一光辉理论的当代意义之所在。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在公共空间的视域中包含着物质生产极大丰富、自由个性得以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是社会的解放以及伴随着的个体自由, 这才是真正的属人的“社会”。

关键词:公共空间,马克思“,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87.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节选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3-1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9-2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38..

[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472.

[7]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52.

[8]孙代尧.从暴力革命到“和平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策略思想演进之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6) :75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10-516.

[10]张康之, 张乾友.解析社会革命的方式和途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6) :78.

社会空间课程 篇7

一、麦当劳化在空间上的表现与现代性

首先对“麦当劳化”一词进行简要的介绍。瑞泽尔之所以用“麦当劳化”一词, 主要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表现麦当劳在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通过这个词语, 瑞泽尔表达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韦伯笔下的合理化过程。这种合理化主要是指目的合理化, 其是以工具理性为途径实现的。工具理性主要而指选择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 目标是可以精确计算和预测的[2]。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麦当劳化, 那应该是高效率、统一化、自助化和可预测。无论是麦当劳餐厅的用餐流程, 还是对银行自动存取款机的使用, 抑或是超市的遍布, 它们都是这种麦当劳化的具体表现。

麦当劳化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一种方式, 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内容表现出来。就拿在麦当劳的就餐流程来说, 麦当劳化除了体现在其食物的制作供应流程上, 还体现在其空间布局上。在麦当劳之内的就餐是这样的, 快速地点餐, 取餐结账, 自己端着托盘找到座位坐下, 吃完东西再用托盘把垃圾倒入店内的垃圾箱里 (在中国, 自己倒掉托盘里的垃圾不能算得上是一种普遍性行为, 但是在快餐店中, 这样的行为至少是被鼓励的) , 一环扣一环。麦当劳提供的服务是十分自助化和去人性化的, 消费者仅在点餐时与柜台的服务员稍有接触。全中国各地的麦当劳都给人以类似的印象, 虽然在某些旅游景点, 麦当劳会根据周边建筑特色调整分店的外观。比如,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麦当劳和杭州河坊街的麦当劳, 其外部装饰都具有与周围建筑类似的风格, 但是其内部设施与其他地区的麦当劳仍是一致的, 点餐的柜台、座位的设置都不会有令人意外的部分。当然, 其供应的食物也是各地统一的。在中国, 每个麦当劳都给人统一的印象:干净、整洁。

不仅仅在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 现在中国很多的场所、设施都变得越来越麦当劳化。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大型连锁超市开遍了全国各地, 整齐的货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工作人员, 就算有, 也只是一些整理货品的人员, 他们与你的购物活动没多大关系。显然, 这种购物空间与过去的小卖部是十分不同的。在过去的商店中, 消费者与商品之间隔着售货员, 消费者并不能直接摆弄并挑选商品, 而是需要服务员帮忙拿。超市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被看作是十分“先进”的东西, 就如麦当劳一样, 因为超市构筑了一个与过去商店完全不同的购物空间, 除了结账以外, 购物的其他流程都可以完全自助进行。如今的人们对超市已经习以为常了, 除了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外, 在中国的小镇甚至农村也开出了很多小型甚至迷你型超市。现在十分流行的便利店也都是以超市的形式开设, 已很少见到用玻璃柜台将消费者和商品隔开的商店了。

对现代性的感知就蕴含在这样的空间变化里。张莉在文章中探讨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学术界对时间维度进行的研究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但与空间有关的研究是近20年间才兴起的。实际上, 时间是虚无的, 就像没有皱纹就难以感受容颜的衰老一样, 我们的购物空间、饮食空间都在发生着改变。一个有着木头边玻璃柜台和售货员的小杂货店与大型的沃尔玛超市相比, 后者显然是“现代的”、“先进的”。有人说偏远地区的一个农村是“落后的”, 很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卖部。在没有去过上海虹桥火车站前, 我曾向一个同学询问交通路线, 在跟我说完路线后, 她补充了一句:“那里很现代化、很先进, 就是有很多自动售票机,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的确, 虹桥火车站里有很多自动扶梯, 自助购票、取票的机器, 还有自助的饮水机, 整个火车站充满了金属感。张莉所描绘的那种政府所认为的“现代感”需要通过拆迁和旧城改造来实现, 实际上这样的理念在很多方面已经根植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了。

二、换一个角度看社会空间的麦当劳化

许多学者 (包括瑞泽尔本人) 在提到“麦当劳化”或者“全球化”之类的概念时都是持批判态度的。阎云翔的文章《Of Hamburger and Social Space:Consuming McDonald’s in Beijing》中所描述的麦当劳的就餐空间当然也是自助化和去人性化的, 但是显然他所要探讨的不是这种“合理性”对与错, 他要说的一方面是空间如何塑造消费者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如何把快餐店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空间。诚然, 麦当劳的经营者在设计其店面的时候是以经济效益和管理便捷为主导的, 就连座位都设计成比较硬的, 以促使消费者吃完能赶快走人。

在阎云翔笔下, 麦当劳所提供的社会空间干净、卫生, 装修也比较精良, 定位却是快餐, 打破了中国餐饮界高档大酒店和简陋小饭馆之间森严的等级制。更重要的是麦当劳为中国人带来了这样一个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那些原本只能在中餐馆里当做家里男人陪衬和附属的女性和青少年, 可以比较自由地就餐和聚会。麦当劳里的站立式点餐服务也给人以平等的感觉——不只是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平等, 同时也是麦当劳对所有消费者都一视同仁的表现。所以, 麦当劳这样的空间不止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美国的环境, 也满足了他们对空间的许多“挪用” (Appropriation) 。如果不是这样自助化、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也即麦当劳化, 中国的消费者是否还能如此利用麦当劳的空间?

现在很多中餐连锁店 (非快餐) 都有麦当劳化的表现。在杭州的“外婆家”连锁中餐馆, 消费者需要经历的也是一连串自助的过程, 客满时通过自助取号机取号等位, 叫号也是大屏幕显示和广播播出的;点餐的时候, 消费者拿到手的是一本详细的彩色菜单和一张简易的菜单, 这时服务员也走开了, 消费者要做的是自己勾选好想点的东西然后再交给服务员。在这个餐馆, 基本的茶水服务也是自助的, 消费者自己到茶水处去拿杯子倒水。当然这些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把消费者与服务员之间的接触降到最少, 毕竟现在餐饮业招工比较难。在就餐内容上, 这一连锁餐馆的所有分店也都提供一样的菜单,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者在不同分店吃到的菜味道相同。

这种连锁中餐店虽然卖的是中餐, 但实际上其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更像麦当劳。但这类餐厅在很多大都市获得了成功, 在用餐高峰期, 拿号等位可能需要等上两小时。如此好的经营状况不止是因为这类中餐馆的高性价比 (价格适中, 卫生状况较好) , 也与其提供的就餐环境密切相关。拿自助茶水来说, 虽然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对服务的削减, 但是很多人喜欢这种方式, 因为餐馆的酒类和软饮料是收费的, 而茶水却是免费提供的。在其他餐馆需要茶水的人就必须向服务员“要”一杯茶, 喝完再添也需要麻烦服务员, 有时候服务员忘记了, 还需要消费者提醒。这样的过程不但麻烦, 还给消费者一种与服务员不平等的感觉。此外, 像“外婆家”这样的中餐馆提供了多种规格的座位, 从2人的小桌到10人以上的大圆桌都有, 也有类似酒吧吧台的那种座位, 这种类似麦当劳的座位安排也满足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自助化的服务趋向并不总被认为是社会在走向堕落。香港中文大学的谭少薇副教授写过一篇题为《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的文章, 文中的港式饮茶是一种融汇东西古今的餐饮形式, 其点单方式已从过去的服务员叫卖变为现在消费者用点心卡自助点单, 自助拿点心。作者认为“港式饮茶在香港表现出自助、自动和自由选拔的意识, 成为官方文化和普及文化一致接受的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象征”[4]。麦当劳化的中餐厅多出现在大都市, 这种自助模式对自主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在餐饮环境中, 人们与服务员的接触是少了, 但是很多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恋爱、聚餐、聚会, 所以这样麦当劳化的空间去除的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而非熟人之间的。

三、麦当劳化带来的失落

对于许多人来说, 麦当劳、大超市、火车网上售票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词, 但是也有人视其为噩梦。老一辈人时常恐惧大型的超市, 他们对这种自助化的购物方式感到十分不适应。超市太大了, 可能使人有种迷路的感觉;商品太多了, 想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点困难;商品上印刷的生产日期和成分标字太小看不清, 想找个人问问或者帮忙看看也不容易。在超市买菜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超市的购物环境更好, 自己挑挑拣拣然后去称一下就可以了, 但也会有人嫌超市买菜不能还价, 因为价格是机器计算的。

对2012年买春运火车票的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 电话或者网上购买火车票实在是件困难的事。过去采用提早排队、轮流排队等方式他们或许还能买上票, 今年却因为火车站和代售点售票比电话和网上出票晚几天而买不到票。在网上曾经流传有这样一个段子, 大意是说:各位坐火车回家的学生朋友们, 晚上看到躺在车厢地上的农民工, 请你们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因为网上抢票他们是比不过你们的。在火车站里能看到很多电子售票、取票的机器, 会使用的人很快就能买到或者取到票, 而那些不会使用的人却对这个方式备感迷惘, 他们宁可去人工售票窗口排更长时间的队。

Lyn Jeffery在《Placing practices:transn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in mainland China》中写道, 促使人们加入传销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人们对政府未能将他们纳入这一进程的挫折感与愤怒[5]。这种挫折感与愤怒也正发生在逐渐麦当劳化的社会空间中。这种挫折感也是张莉在文章中总结的Appadurai、Mitchell、Miller、Soja等人所说的人们空间意识中深刻的断裂感 (a deep rupture) [6]。

四、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逐步走向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国一直有“人情社会”的传统, 人情方便了自己却同时会造成不公平, 出于对“人情”不确定性的考虑, 中国人反而更向往合理化。在这种合理化当中, 我们所看到的也并非都是负面的影响, 人们并没有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 而是在积极地利用这种合理化带来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合理化将许多人排除在了现代化的潮流之外, 使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失落的一群人。

参考文献

[1][美]乔治·瑞泽尔.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3页

[2]翟玉晓, 刘书雁.理性中的非理性——瑞泽尔《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评述,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8)

[3]Yunxiang Yan.Of Hamburger and Social Space:Consuming McDonald's in Beijing In Deborah Davis (ed.)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201-225页.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谭少薇.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4)

[5]Lyn Jeffery.2001.Placing practices:transn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in mainland China In Chen, Nancy N., et al eds.China urban:ethn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空间宜居性研究 篇8

社会人口老龄化,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我国进入21 世纪以后, 老龄化问题日渐突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截止到2014 年末, 中国60 周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1242 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5.5%;65 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 万人, 占全国比重10.1%。而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还在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 有关专家预计, 到205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因此, 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及城市问题都亟待思考和面对。

二、老龄人口的生活需求分析

老龄人口区别于普通青壮年人群的生理特征, 决定了老年群体有着自身特殊的生活需求。

1、安全性的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对安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主要表现在害怕陌生环境, 害怕危险环境。比如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 或者一个有陡坡和楼梯的环境, 以及治安混乱嘈杂的环境等, 对于上年纪的老年人来说都是缺乏安全感的。相反, 如果处在熟悉的亲切的环境中, 或者四周开阔平坦, 治安良好、环境整洁, 老年人则会感觉到安全放松。营造一个能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的居住环境, 是提高城市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

2、舒适性的要求

环境的舒适与否也是老年人非常关注的。所谓舒适, 一般是指生活在其中或身处其中没有紧张、忧虑、恐慌、憋闷、压抑等不良感受。比如, 适宜的气温、安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观、开阔的场地、完善的设施等等, 都容易创造出舒适的公共空间。老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低, 所以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对于老龄人群聚集地, 适度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环境景观、增加生活设施、提供特殊帮助等都是提高居住质量、提升舒适度的必要举措。

3、可达性的要求

可达性, 往往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老年群体由于行动上的相对缓慢不便, 以及对于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局限, 日常的活动能力和出行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主要场所通常就是城市社区的空间范围。在步行500-1000 米的范围内, 出行的便捷度、通达性都影响着老龄化人群的生活质量。通过调查, 城市社区中, 宅前屋后、邻里街坊、小区广场等公共空间都是老年人日常休闲出行最为集中的地段, 做好这些区域的规划设计对于提升老龄化人群的居住适宜性至关重要。

4、娱乐性的要求

生活的娱乐性要求可以说是对于生活质量的情感要求, 不同年龄的人群爱好不同, 娱乐方式自然也大不一样。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作息跟青壮年上班族有着很大的区别, 喜欢轻松休闲、绿色保健的娱乐方式, 比如散步、慢跑、做操、棋牌、钓鱼、遛鸟、养花、种草等, 多是为打发时间的节奏较慢的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老年群体的主要社交活动, 如何促使和加强这类型活动的产生, 也是评价城市龄化人口宜居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5、归属感的要求

除了生理需求之外, 人的心理需求也很重要。归属感, 就是关乎人们心理需求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 希望自己有所归属, 而这往往来源于自己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当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 对这个地方很熟悉, 那么他在此处就能够获得归属感。或者, 当一个人的生活习性、起居爱好和周围人群相近, 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同和接纳, 那么他在其中也可以获得归属感。归属感经常会转化成人对于环境的依存感、依赖感, 它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愉悦, 老龄人口尤其需要。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老龄宜居性要求

在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我国社会, 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如何体现出对老年人群的关怀、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是提升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

2013 年, 研究组在以昆明为例进行的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调查中, 分别在四个城区核心地段城市公园附近发放了社会调查问卷, 一共发放380 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有368 份。在对昆明公共空间的宜居性整体满意度评价中, 总体评分8.1分, 评定为“满意”。但就其参与问卷的人员构成来进行分析, 发现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给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6.3 分, 评定为基本满意。可见, 昆明对于老龄群体来说, 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做得还不十分令人满意。

经过分析和归纳, 城市公共空间在老龄宜居性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创造安全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为市民提供日常必要性活动和非必要性活动的共有开放性空间。从老龄宜居性角度,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具备安全性的要求。比如:避免设置过多的楼梯和斜坡, 不宜产生太多的高差台阶, 空间尽可能开敞明亮, 流线尽可能简洁明了易识别, 必要时可以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和设施, 以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考虑。其次,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还应具有舒适性的要求。例如: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集中场地的避风和向阳, 应尽可能多的设置免费休憩区, 分散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同角落, 增加休闲座椅数量和种类, 创造不同的休息停留区, 以满足老龄群体的需要。

2) 建立通达便捷的空间道路系统

鉴于老龄人口的体能生理特征, 日常出行范围通常在城市社区, 因此做好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道路系统规划就能很好的提高城市空间对于老龄人群的宜居性。根据对老年人出行方式的初步调查发现, 选择步行、公交、自行车外出的人数占到九成之多, 因此, 建立通达便捷的空间道路系统, 重视步行慢行系统的规划、加强公共交通方式的覆盖面, 可以促进老龄人群自主出行、健康出行的实现。重视联系宅前屋后、社区街道、绿地广场的道路系统规划, 分层次有秩序地布置各类功能设施, 建立完整的无障碍通行系统, 则可以为老龄人群出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保障。

3) 增加活动场所的娱乐性和愉悦感

具备一定的娱乐性, 是城市公共空间为吸引城市居民聚集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 通常情况下, 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只偏重年轻群体的喜好而忽视了老龄群体的需求, 使得老年人在这类城市空间中普遍缺乏存在感, 缺乏吸引力, 进而缺乏愉悦感。当老龄社会到来的今天, 关注老龄群体的需要,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适当开辟定位于老年人的开放式空间, 为其提供休闲娱乐、健身互动的场所, 吸引老年朋友的参与, 增加场所的娱乐性和愉悦感, 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4) 营造具有归属感和亲切感的生活环境

归属感来源于认知和认同感, 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是对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城市中悠久的历史遗存、不变的生活习俗、良好的邻里往来、易辨的城市标识、宜人的空间尺度等等, 一般都能给人带来较强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因此, 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注意保留有影响力的城市元素, 这些历史符号有助于构建具有相同认知的城市文化;二、规划中注意加强交流空间的塑造, 一个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包含了若干可以引发人们交谈、促进来往的小空间小环境;三、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和标识性, 创造容易记住的城市空间环境;四、注意把握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 营造亲切宜人的交往环境。

摘要:在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我国社会, 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 是评判城市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老龄人口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老龄宜居性要求, 将有助于城市空间的宜居性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空间,宜居性

参考文献

[1]范新浩,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老龄化宜居性研究, 2013年, 西南交通大学工学硕士论文

社会空间课程 篇9

一、朋友圈与社会交往

建筑学大师扬·盖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强度从低到高分为被动式接触、偶然的接触、熟人、朋友和亲密的朋友五类。他指出:半公共的、亲密的、熟悉的空间,能使人们在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意识,并能使人们更好地相互了解。[2]微信自身的传播特性,使用户之间的接触强度大都在现实中的熟人、朋友、亲密的朋友的水平上,这样朋友圈其实是在个人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构筑了一种倾向于私密的半公共空间,这就如同现实世界中的客厅会客,安全感和可控感以及场所的隐私性保证了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们既可以通过选择屏蔽部分好友等功能控制隐私性,又可以通过发布和分享信息在半公开的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交互动巩固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圈。

(一)圈子文化

微信朋友圈集QQ好友、手机通讯录、“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等功能为一体,拓宽了交友层面,以强连接为主、弱连接为辅,使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相融合。朋友圈由于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屏蔽部分好友或只对部分好友可见,为形成各种差异性的社交圈子提供了可能。用户通过审查成员的身份,形成紧密连接的圈子,圈子中的成员基于相似的动机、兴趣、知识、表达来进行信息共享,共同的好友互相可以看见评论、点赞,从而达到高度的共享性与互动性,不是共同好友的则无法融入圈子。这种圈子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虚拟社区,不受困于时间、地点和物质环境,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活动、社会组织、互动的语言和模式,还有独特的文化和身份。[3]圈子可以使属于某个“圈子”的成员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随之而来的互动也会促使个体积极地参与。然而,这种“圈子”所带来的稳固联系也会使成员间的观点越来越趋向同质化,它会增强圈子内部成员都感兴趣的信息,过滤大多数成员都不关心的信息,进而变得固化、激进或保守,难以容纳新的观念,不利于信息流通。

(二)私密空间

有学者认为,私密是对他人接近自我或团体时进行有选择的控制,私密不一定意味着要把他人赶出去,而是个人用以控制与何人互动,以及何时和如何发生互动的边界控制过程。朋友圈通过排他性的信息传递、屏蔽其他用户可见以及添加好友的验证控制,构建出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较为私密的空间。受这种私密空间的引导,用户之间的交往方式也会趋于私密化,与平时在陌生人面前的表现有所区分。朋友圈大多数好友都是熟人或亲密的朋友,个人在其中塑造的自我形象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一虚拟的私密空间中,用户更注重表现,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自己,展示自己最有魅力、最吸引朋友的一面,而圈中好友作为这种“表演”的“观众”,会配合主角给予点赞和评论。假如“表演者”的“角色形象”与某些朋友对他的了解相去甚远,他也可以通过屏蔽这些朋友来获得其他人的赞美和尊重。

二、朋友圈与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虽说由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但我们并不会对此感到陌生,在中国这样的传统社会里它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情”“关系”。一个拥有丰厚社会资本的人通常掌握着丰富的信息和人脉,而且处于社会关系结构中较为关键的位置,他拥有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并且能对他人施加影响。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人们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并且可以由行动者相互借取和使用。[4]这激发了人们对投资社会资本的热情,驱动他们在使用朋友圈进行社交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他们的人脉,并营造自己的形象与身份,扮演属于他们的社会角色。

(一)人情社交与微信红包

2015年春节成了全民抢红包的狂欢节。实际上微信红包的火爆正是人们追逐社会资本、联络人情关系的产物。适逢中国农历新年,个人在拜年的同时通过给亲朋好友派发微信红包联络感情,不仅能毫不显唐突地向久违的亲友表达问候,从而激活旧有的社会关系,巩固新的社会关系,还能通过朋友圈讨红包、晒红包来增强社交互动,在朋友中获得身份认同感。微信群中的发红包、抢红包活动,使得即使是平时极少参与讨论的个体也能融入群组的共同话题,并从中获得一定经济利益。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互惠与共享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与群组成员的感情,从而培育社会资本。

当社会学家谈论社会资本时,常常先区分结合型资本和桥接型资本。结合型资本是一个相对同质的群体内部联系与信任的加深,而桥接型资本则是相对异质的群体间联系的增多。通过派发红包给亲密的朋友,个体加深了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增加了结合型资本,而微信作为核心平台,利用红包把不同圈子、不曾联系的陌生群体联系起来,从而填补了不同群体间的“结构洞”,获得了桥接型资本。

(二)信任与朋友圈营销

经济行为是通过信任这一机制镶嵌在社会关系中的,嵌入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经济现象受到非经济现象的影响,如信任。朋友圈中的熟人代购、微商等现象,就是利用朋友圈这种强关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们具有的社会信用,通过给熟识的朋友介绍产品、提供渠道,从中谋利。在朋友圈中,人们倾向于自己信任的朋友,在购买时无形中考虑到了朋友的社会信用,于是会比在其他平台上购买时更为放心大胆。就算没有发生消费行为,仅通过朋友圈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产品的展示,进行口碑营销,吸引购买或使用过相同产品的朋友来进行互动交流,也能获得高效而有力的宣传效果。另外,朋友圈营销者还能利用强关系网络进行病毒式的传播扩散,朋友越多、扩散越广,从而获得了更多潜在消费者。朋友圈能够直接把广告和宣传传达给目标受众,实现了一种深入消费者团体的“直邮”。

三、结语

作为电子媒介,微信朋友圈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构建了新的社会场景,即私密的社交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通过近乎娱乐的方式自导自演,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加强社会关系,培育、积累社会资本。诚然,这只是朋友圈的一部分功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用朋友圈传递正能量,共享知识,孕育文化,就如许多年前电子媒介还未兴起时,人们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里进行的活动一样。

摘要:空间会对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空间的舒适度、开放程度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受社会网络理论与建筑学著作《交往与空间》的启发,把微信朋友圈看做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认为朋友圈基于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同时又以特殊的互动方式联结社会关系。人们通过朋友圈进行社会交往,经营自己的形象、身份,积累社会资本。

关键词:朋友圈,私密空间,虚拟社区,社会交往,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31.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30.

[3]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67-203.

上一篇:综合分析法下一篇:断裂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