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体系

2024-09-19

法律与道德体系(精选12篇)

法律与道德体系 篇1

1 基础课教学现状与转化研究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其产生背景、教学内容和设置目的看,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和信仰,强化大学生对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抵御能力。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贯彻体现这一主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课程设置目的的体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把握知识体系、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做了大量辛勤工作,在授学生以“知”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推动学生把知识外化为体现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的实际言行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没有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导致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重知轻行、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转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死板填鸭、教学内容僵化单调、考核手段单一落后等方面。使课程设置目的难以有效体现。

从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来看,其作用是传授知识,推动教育对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的“知”的内容具有规定性,教学对象因个体差异等原因,“行”的最终结果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对两者都没有决定权,其作用主要就体现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推动受教育者把知转化为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学生把所学知识体系转化为外在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才是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中心,才是工作的全部。

2 影响转化的不利因素

2.1 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僵化

综合多方面的情况看,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学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意听,公共课不想听”。尽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因,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是最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无视“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特点,忽视大学生活泼爱动、思维敏捷的生理心理特点,无视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特点,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照本宣科轻解答实际问题,重填鸭式教学轻启发式引导,致使讲课者口干乏味,听课者昏昏欲睡,“言者谆谆,听着藐藐”,授课效果不佳。

2.2 考核方式单一,导向偏颇

当前,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闭卷考试。卷面题型主要是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几种。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甚至作弊。二是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提交一篇论文。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消除考试作弊、死记硬背等顽症,但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钻空子,往往是在网上下载文章,随便修改打印交差了事。三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考试环节完成就意味着课程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于老师而言,了解教学质量、克服教学不足成了一句空话;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及格意味着万事大吉,至于知识的掌握、转化早已被抛至脑后。从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看,无论是哪一种,其导向都是重知识掌握,轻素质转化,丧失了考核的导向功能,使课程设置目的的实现成了一句空话。

2.3 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

与其它许多课程可以通过一个程序、一次活动或者一项工程等方式就可以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程度不同,基础课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等特点,世界观、价值感、人生观和法律素养等具有抽象性,难以借助指标参数物化、量化、具体化,只有经过长期的自律和他律养成,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实现对一个学生的道德法律修养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借助众多主体、大量环节、长期跟踪才能完成。而高校的现实情况却是,“基础”课任课教师仅凭书面考试成绩就对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出了评价鉴定,学生所学知识是否外化为良好的法律道德素质却无人问津,一个学生即使品质恶劣,照样可以顺利毕业。这种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的局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良好法律道德素养的动力。

3 实现转化的途径构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基础,是根本,外因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我们不难理解,在现今社会,自律就是指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他律是指社会法律、制度、纪律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约束,外在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即自律是自身的固有意识决定的,他律是外在的影响、约束决定的,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基础”课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变转化,培养德智兼备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依据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利用大学生相对较长的在校时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充分利用“教、学、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个系统、动态、立体的转换体系,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和“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

3.1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要从“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及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精神和课程设置目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和报纸等各种媒介,一是要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安排中的比例。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一些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推荐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爱国人物的传记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历史古迹。在教授法律部分的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可以请法律工作者到校讲授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尽可能地开展案例教学,利用案例教学直观、典型、形象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三事要坚决杜绝照本宣科直接给出热点问题官方结论的做法,正确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认识水平。

总之,要以知识的转化为目的,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知识,自觉树立追求高尚理想的愿望。

3.2 考核环节

考核环节,要根据知和行的对立统一的原理,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性功能,坚持知识和素养导向,坚持理论和实践导向,扩大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养及独立思考问题的题型的比例并赋予更高的分数权重,提高实践考核在考核中的比重以激励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表现。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上述原则,建立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类题库,提高考核的覆盖面和可信度。以实践考核为例,可以参照借鉴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一些好做法,根据本学年计划组织的实践教学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设置指标用以衡量学生的实践表现,当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要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时更新修改衡量指标以提高其科学性。尽管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可信度自其出现以来就争议不断,但是,实践表明,其测试模式和参考价值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值得借鉴。

3.3 评价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等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养成具有长期性。同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因此,为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良好言行,即,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高校和“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那种考试完毕即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应当利用评价环节继续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转化力度,要扩大推动转化的主体,提高评价结果对学生实际言行的约束力。即改变过去由基础课任课教师一人孤军奋战的局面,将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宿管及其它与之相关的人员全部纳入评价转化主体,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逐学期组织评价,将这些评价和课堂表现、”基础“课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评价成绩,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和顺利毕业与否挂钩,推动大学生通过自律和他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法律道德修养。

总之,“基础”课教学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带来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认同多元化的背景下认真审视,提高对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理论为指导,从涉及转化的教学考评等各个环节入手,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宏观上建立转化体系,从微观上设定衡量指标和细节,推动学生不断把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亢莹.改进教育主渠道,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革与开放,2011(2).

[3]孙国强,刘涛.试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改革与开放,2011(8).

[4]于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略论.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5]沈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与思考.学理论,2010(34).

法律与道德体系 篇2

一、法律的原初状态

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一般准则,并非是人类产生时所带来的“自由圣经”。它的产生由其自身的社会轨迹。按马克思的观点,法是阶级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所产生的一种调整人类关系的手段。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中,生活在一种低下且和谐状态中的人类,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需求是不存在的。所以并没有适合它的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设问:在那时是什么使人类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即使它很低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谁”在支配,它又是如何支配的?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那种原始的和谐的社会体系怎么会崩溃,即使它在慢慢地脱离低下?这时的利益关系又是由“谁”来统协的,并是如何统协的?

当古猿进化成原始人,古猿群成为原始人社会,并且各自为生存而“奋斗”时,他们就深深地烙印着利益分层(利益分层是这样一种体系结构:利益具有不同性,不同的利益具有主次,高低,大小之分。因此,按照一定利益标准可形成一个阶梯状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类的利益趋向总是从高到低,从主至次,从大由小的。也就是说人类在选择利益时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功利选择。)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不同利益,即使尚未呈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利益差别依然是实在。由于原始人自身固有的缺陷和自然条件地恶劣,造成生产力极端的低下,以至于个人无法独自生存。因此他们在本能运动的驱使下认识到“由于社会合作有可能使所有的人比任何孤军奋斗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不同的人就不得不谋求联合,走共同生存地道路。并最终在最原始、最本能的生存目标支配下合成一体。虽然人类为着同一的最高利益而暂时地基本一致,但是利益的不同性永远存在,也就意味着利益分层仍旧发生着作用。即使在被最根本且最高利益所掩盖和压制的它,依旧是不安分的。所以,同样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产生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任由它自然的随意放肆。因此,就需要一些普遍的被原始人共同接受的原则加以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产生于原始条件下,并根基于当时最高利益下的原始的朴素道德观念,在这种现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负起了沉重而光荣的使命,充当着利益协调者的角色。诚如恩格斯所言“一切问题都有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一直在“努力而勤奋的”工作着。在整个原始社会期间人类是靠这种自身的“最神圣的氏族法规” 维系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社会状态,使其不断地进化发展。即使战争这一极端的纠纷争执方式的实际运用也是道德观念支配下发生的。

原始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套基本一致的利益分配方式,同时又规定了对社会合作所产生之利益负担恰当的分配原则。虽然普遍而原始的道德观念由社会需求产生并以其自身的规律运作,但这主要不靠外在的物理性强制才被当时的社会中的人所遵循。而是人类对道德的认同,一种内在的信念,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伦理体系得以建立,乃是源于有组织的群体希望创造社会生活的起码条件的强烈愿望。” 而“共同的伦理准则有利于增强社会的聚合力,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一个稳定且团结的人类社会显然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故而拥有正义、勇敢、刚毅、善良秉性的个人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人也是按照这种基本的体制实施行为,因而也愿意让自己容入整个社会。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于和谐的道德社会,也使利益的道德协调趋向于一致,不至于过分的动荡。

在普遍道德观念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并非完美无缺,更非意味着行为总沿着道德原则设计的方向实施。因为利益分层是永远存在的,并且可以不时地变换结构。所以在偶然地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并且事实是:人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也会破坏道德原则。那种“在低级野蛮社会中,人类的较高的属性便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个人的尊严、语言的流利、宗教的感情、以及正直、刚毅和勇敢已开始成为其性格的共同特点。” 的相反面也不时地出现。这种不确定而且不稳定的内在心理促使道德原则去寻找一些外在的非物理性力量加以补救,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氏族领袖的威信,普遍的社会压力,对死亡的恐惧等都在这方面发挥着他们的作用。由此可见,道德手段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也显而易见,因此,外在的补救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在原始社会中,它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则体系,整个原始社会和谐的秩序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规则体系之上的。因此,称它为“原始法”是毫不过分的。

然而秩序的荣耀并非是永恒的。人类自身的和社会的进化使我们更多、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自然以及社会,并逐步地改变自我并“驾驭”起它们。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所难免,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程度在渐渐地降低,利益分层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生存作为最高利益的地位被人类追求以生存为基础的个人美好生活所取代。因此,原本统一于原始道德观念下的联合体也在逐步的分化。经过三次

社会大分工的洗礼,个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最终形成,从而加速利益分层结构的再变化,导致原始道德规范体系的最终瓦解。因为它无法抵抗住在剩余物质增长并被氏族贵族占有进而私有化情况下所孳生的物欲、情欲、贪欲等私欲的攻击。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先生深邃的洞察力:私有财产给予人类心灵以巨大影响,并引起了人们性格的新特点的出现;它在英雄的野蛮人中已成为强有力的嗜欲了。确实,被恩格斯称为“最神圣的氏族法规”的道德规范体系在那些新生的人类性格特点面前是那么的弱不禁风,以致于一吹即到。这种在同一形式下的非实质一致的社会意识冲突被最终决定性的激化了,从而导致了冲突双方的公然的激烈的对抗,以致于原有社会制度的彻底崩溃。无怪乎恩格斯先生论道: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的势力所打破的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毁坏了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把它引向崩溃。

当然,某种制度的隐退并不意味着制度的死亡,某种调整手段的弱化也非调整的失败。相反,历史的规律是,将出现更有利、更符合新社会的制度或调整手段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而这种或这些新的制度应该是承继了旧制度的某些合理特点,并创造性的带有新特征的,从而能够建构起新的社会结构体系。

在利益向着多元化发展时,利益分层的内容在不断的充实并且结构在反复的调整,因此,众多的道德观念也在这种情况下分化出来,产生了同一规范体系下的矛盾——道德冲突。但是它们却无力以约束自身来调整其自身的矛盾。因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并不足以把已产生的人类私欲抑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反,这种不合时宜的手段因其固有的缺陷而放纵了人类的私欲。在“纯朴的道德高峰”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已融入道德的外部非物理性强制方式,由于过多的依赖于道德原则,也逐渐失效。因此,在此起彼伏的道德冲突下,为了存续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势必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克服道德固有缺陷的有效制度。

历史选择了法律,法律在这一契机下最终伴随着私有而来,并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示着它巨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战斗力。“只有在共同利益分化为众多的个体利益并导致普遍的利益冲突,仅靠道德、传统和舆论不足以有效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基本秩序时,法律的产生才成为必需和可能。” 进而法律成了道德冲突的协调者,是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且维护着它产生后的社会秩序。当这个社会的自我运行或调控陷入到极端地不可解决地道德“陷阱”中,并不断地分裂出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同时又不能有效地摆脱这些冲突时,为了这些冲突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我和整个社会毁灭,更为了这个社会在由表及里的层次上保持相对的和谐状态,就设置了一种表面上临驾于社会,实质融于社会的强大力量,这就是法律。它最基本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并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

可见,法律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因为凭借“良知”这样内在的道德自觉并不能把“私”控制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范围内,即使“施诸‘日常人生’者,应当是公共道德”,但事实是必须借助外在的拥有强制力的规矩,它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法律的东西。

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赋予自己以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不利的,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必需。并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也并未完全的且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道德往往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往往又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 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则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这种强制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且相对稳定。所以,初始的法律更多地表现出与道德的相似性以致于我们很难分辨。从原始道德演化而来的法律制度虽然具有新的特征,但道德固有的优点并未因此而被抛弃,赋予某些道德原则具有法律的效力是完全必要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初始的“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的论调是不无道理的。

二、矛盾的运动——冲突与亲合法律的出现暂时地缓和着冲突着的道德斗争,并把这种冲突限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强,它们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加强。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剪掉“脐带”以此跟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物质资料的极快增长,加剧了利益的分化,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分配的不公,“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不是漠不关心的,这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 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法律与道德有哪些不同 篇3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

(一)道德的含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区别至少可归结为:

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主要有:

(1).法律既规定了权利,又规定义务;而道德只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2).法律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以国家机器为后盾;而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因此,道德的强制更似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法律与道德体系 篇4

一、选题设计

总体来讲, 对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教学当中的第一步 (首要) 工作——选题来讲, 其好比是整个微课的树干, 既贯穿整个课堂, 又体现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 其应达到选题准确与设计合理之要求。

(一) 选题准确

基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师既要从中归纳与整理相关重点与难点, 进而确定系列微课, 又要遵循“小 (微) 而精”的原则, 即在知识点、习题或者是实验活动等环节中的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细微层面的准确把握, 尽量将选题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重要的点, 而不是宽泛、抽象的面。

(二) 设计合理

设计是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 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设计应涵盖教学活动当中所常见的、典型的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与问题, 通过设计来将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再次讲解。

综上所述, 准确的选题、合理的设计是选题设计这一一级指标中的两大二级指标。比如, 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节的学习中, 微课选题可为“你我他眼中的理想与信念”, 选题设计为通过教师讲述历史优秀人物的理想与信念与学生自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最终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并自觉融入个人理想。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好比是微课的树叶, 是选题设计的延伸, 能够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吸收。

(一) 科学正确

要求教学内容要严谨, 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二) 逻辑清晰

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应在充分尊重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基础之上进行。清晰的逻辑包括清晰的主线、突出的重点, 从而以较强的逻辑性使学生易了明懂。

三、作品规范

微课作品好比是树的果实, 是教师教学的成果, 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收获。

(一) 结构完整

完整的机构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功能, 达到教学的成效。与此同时, 完整的结构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 其中微课视频更必不可少。其中应包括相关教案、图标、习题以及课件等。

(二)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主要如下:微课视频应保证图像清晰、声音清楚、画面稳定且图声同步, 从时间上来讲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案以围绕所选定的主题进行设计, 其中要注意重点突出;构建知识结构图以便于学生清楚有效地掌握知识;做好微课的教学反思, 总结问题的重点突破。

(三) 语言规范

不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发言, 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另外, 教师还应注重语言的感染力。

(四) 风格规范

微课作品应注重以轻松的风格、富有艺术性的表现来使学生更具兴致地学习。

四、教学效果

(一) 形式新颖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微课应摆脱其中固有、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 在构思上新颖, 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具体来讲, 除了传统的讲授、解题、答疑类等以外, 还应该结合其他方式如活动类,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创造学习体验的过程等。

(二) 趣味性强

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成效的关键。具体要求教学过程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三) 目标达成

目标达成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能够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的提升。

五、网络评价

微课制作完成发布之后的点击量、投票数、讨论热度以及收藏数等都是网络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微课是近几年来,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核心体现在选题、设计、讲解、表现及效果等五方面。目前, 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 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

参考文献

[1]谢春梅.构建企业文化育人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3) :39-40.

法律与道德论文 篇5

关键词:法律 道德 统一 法治

一、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

(一)法律与道德的内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是指一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说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了各自、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有四个特征。一是法律是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社会规范。二是法律必须国家制定和认为的。三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认可和保障的。四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道德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一般有四个特性。第一是规范性。它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第二是渗透性。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是稳定性。道德规范的稳定性比法律还要强。一种道德观念形成的道德规范上百年、上千年不会变的。最后它与法律的最大区别主要是自律叫自律性。道德按它调节的社会关系领域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与家庭道德。道德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反映。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象,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的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类诞生、进化和成长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一种尺度或一个标志。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法律两者相辅相成,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但是两者也有区别:

一是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道德和法律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来讲,道德命令是内在的、自觉的,法律史外在的、强制的。道德包含动机方面的考虑,要求人们根据伦理责任的意识行动,法律则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以行为的外在方面作为依据。

二是调整的手段不同。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基础上,它通过社会舆论的批评与谴责及主体的自我反省促成主体遵守道德。法律调整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得到实施。法律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强制制裁措施,在主体违法时国家机关就应当对违法者实施制裁。可见,道德的主要调整手段是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律调整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前者比较分散,后者则是有组织的。

三是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大于法律。许多行为受到道德的调整,但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为法律禁止也不为法律所保护。相反,违法行为基本上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四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首先,法律主要是以宪法、法律等确定性和规范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信念和社会舆论当中。其次,法律规范则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明确具体地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能够为主体提供明确性的指引。道德一般比较抽象、原则,没有具体规定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因此,法律体系的存在与范围可以通过权威性法律资料加以确定,可以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明确而确定的依据,这是道德所不具备的品质。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具有紧密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有共同的起源。无论是伦理学界还是法律史学界最终都找到了一个共同根源——禁忌。伦理学界根据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形成的标志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关于禁止通婚的规则。在原始人那里,道德最初就是以各种生产的禁忌和性交禁忌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原始社会的禁忌,作为禁止性规范(勿为性规范),在法学家那里则被认为是“法律的源头”。如食物禁忌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

第二,两者的目的相通。法律与道德都包含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义务的道德是对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规定,愿望的道德表达了人类的道德理想,如善良、公正、诚实等。在法律发展史上,在法理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法律思想家们都强调良法与恶法之分,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良法治理环境下的国家,离开了道德,关于良法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实践就失去了依据。

第三,两者的内容有重合之处。道德一直是法律的重要来源,法律吸收了道德准则的内容,将许多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这就克服了道德规范的不确定性和道德制裁的相对无效性,使道德规范能够获得社会有组织的强制力的保障。将道德转化为法律的,即“道德的法律化”现象存在于任何国家的立法之中,这就使两者在许多行为要求上展现出一致性。

第四,两者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由于法律的他律性和道德的自律性特点,法律所不能及的地方通常由道德进行调整,两者在功能上有不同的作用空间,因此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新时期的特点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不同时期显示不同的特点,在新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法律与道德是变化着的、发展着的

法律与道德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的巨大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要正确理解和适用。因为在一段时期内,也许某一行为是符合道德的,但是到另一段时期后就变成了不道德的了;同理,曾经合乎法律的行为换到了另一个时间空间也许就是不合乎法律的;甚至有的行为曾经不合乎法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成合乎法律的,如妇女的堕胎行为。

(二)法律与道德互相渗透,逐渐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素质也随之提高,道德与法律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即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法律与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转化,基本道德原则可转化为法律,长期存在的法律也可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法律与道德的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符合法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规律。

(三)法律中越来越具备道德基础与人性内容

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使得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加上人权观念已深入人心,使得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广泛的道德基础,法律为了为了更好滴保护人权,在内容上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规定,以体现对人权、正义、效益与秩序等的追求,这是法制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表现,同时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启示

(一)法律与道德建设应同时进行

由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必然要求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两者要同步进行,才能使得法律与道德之间不脱节。在法制的建设中要注重发掘法律中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以及情感成分,发挥法律的教育功能以实现综合治理;同时在道德的建设中要注重结合法律的教育功能,使得人们在内心更加富有理性,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立法活动要更加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而立法活动则是打造这一工具的重要前提。在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今天,法律的制定更应该体现与道德的融合。一是立法活动要将一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原则,使道德规范具有法律属性和法律效力。二是立法活动要将某种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义务性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如《婚姻法》中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父母抚养子女并不得遗弃的义务性规定就是如此。三是立法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例如,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特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

(三)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思想道德素质

“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人员是实施法律的主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素质深刻影响到法律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因此,提高司法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法律的道德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调的“司法人性化”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法律与道德逐步融合的结果。法律的实施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司法队伍践行法律的精神,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律,崇尚法律,尊敬法律。“道德平庸的审判人员是对一国法律的嘲笑,而道德败坏的审判人员就是对国家法治的公开的践踏,因为每一个不公正的判决就是对人们法律热情与信仰的最为深刻的伤害。” 由此可见,司法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息息相关,同时也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传统道德与中国古代法律 篇6

关键词 传统道德 中国古代法律 宗法伦理 道德教化 礼教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中国自古都有着对百姓实施道德教化的传统。通过对百姓的道德教化,统治者能够有效地统一百姓的思想,从而贯彻了礼治的实施,实行其统治。具体说来,可举出以下几种典型制度:

(1)乡官教化制度在《周礼》既已有所记载,在以后的各朝各代中都有在乡、里中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执掌本地教化的制度,并且皇帝还会经常赏赐这些老人,足可见统治者对百姓道德教化的重视。(2)“礼养高年”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相当重要的行政活动。尊礼高年老人,尊养年高德昭者,是导正风俗,教民敬老孝顺、安分守己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于道德教化也是十分有作用的。(3)为了劝导尊老敬贤忠孝悌顺之风尚,中国历代还相当重视“乡饮酒之礼”,这也可以看作是教民正俗之行政的一个重要方式。乡饮酒之礼,就是乡间宴饮之礼,为了教导敬老尊老、礼敬贤能的风尚,防止卑幼者及小民百姓犯上僭上。这种礼仪发展到明清,成为了直接教士教民的教化仪式。(4)除以上三者,中国历代还有奖励孝悌、力田、孝义、节烈的制度和惯例。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百姓的道德素质,对百姓实施道德教化。

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要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上去看。我们要认识到,宗法伦理原则,是中国古代一切社会组织的最大精神维系纽带。其核心内容是“亲亲”、“尊尊”,也就是对于尊亲属的敬爱义务和对于长上的敬从义务,强调对父母的爱和对兄长的尊敬。这种原则引申用于政治,要求百姓忠于君主、敬从官长。这可以从“国的家化,君的父化”和官民关系的“父子格局”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法律在很多制度方面都体现了对这种宗法伦理原则的维护,譬如,分封制、恩荫制、养老制、存留养亲制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宗法原则在中国各代社会的重要地位。中国历代统治者一直都致力于维护这样一种“亲亲尊尊”的社会组织原则。另外,从作用上看,中国古代法律有着“定名分,使人不竞”的极具特色的作用,这也是法律对宗伦理原则维护的体现。法律确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身份和义务,并以此制止人们之间的相互竞争,特别是以下僭上,这实际上就是对宗法伦理原则的维护。从而,也达到了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和谐的目的。

统治者如此重视道德教化,足以见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维护道德,一直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致力的一个目的。因此,中国古代法律的很多规定都是以传统道德为原则制定的。立法应符合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实现。那么,当法律和道德相冲突时,应如何取舍呢?

中国古代一般的观点都认为,道德重于法律,二者冲突时应屈法律而全道德。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德主刑辅”传统观点的思想基础,法律只不过是道德的文字化,法律的目的在于辅助道德的实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多认为道德是“本”“纲”、“体”,而法律不过是“末”、“目”、“用”。道德是法律的法律,是法律之母,比法律更具有权威性。法律在中国传统观点中只是被当作“术”而使用。

中国古人如何看待传统道德与法律,从他们司法审判中的“原心论罪”原则可见一斑。

“原心论罪”是中国古代屈法律而全道德的总原则。这个“心”,有时又称为“情”或“本”,指的是人的行为动机。“原”就是推究,依据;“原心”、“原情”或“原本”,就是“自道德评价出发”而不是仅从行为的结果出发。绝大多数古代思想家主张,任何人的行为,只要动机是道德的,那么即使产生了违反法律、有害社会的后果,也应根据道德减免其罚;如果动机不道德,即便行为本身看来不犯法、也未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仍应给予刑罚。

本着这样的原则,中国古代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经常有法律给道德“让道”的现象。

子孙出于“孝”道,隐匿、包庇父祖的犯罪行为,甚至为了隐匿父祖而犯了新罪,常可能不受到法律追究。同样,父祖隐匿子孙的犯罪,兄弟之间相互隐匿,甚至奴仆为主人隐匿,虽然都有害于法律的尊严和实施,但因符合“慈”、“友”、“悌”、“忠”的道德,而常为司法者所宽宥。这就是所谓“亲亲相隐”的法律规定,是法律所提倡的,是典型的法律规定中的“让道”现象。

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让道”现象。子孙出于“孝”心为父祖复仇;弟出于爱敬兄长之心(“悌”)为兄复仇;朋友之间出于“狭义”而代为报仇雪耻,奴仆、妻妾出于忠主、忠夫之心而为之复仇等等,这些都严重危害着国家的秩序,危害着法律,危害着国家的司法主权,但都常受到法庭的宽宥。法律虽屡屡禁止复仇,但法官却屡屡依据道德宽宥复仇而杀人者。甚至有人因依法处罚孝子而受罚。父祖殴杀、杀死子孙,主人殴杀奴仆,丈夫毆杀妻子,师傅殴杀其徒,只要是最初的动机是道德的,是出于“教训”之类的“好心”,那么虽然构成了法律上的伤害、杀人之罪,也多可以得到宽免。卑幼者犯罪如果是迫于尊长的指使和威逼,如果是出于“孝”“悌”“忠”之道德心或不忍也不敢违抗尊长的旨意而去犯罪,也常常能收到司法官的宽宥。

总之,中国古代常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和妻顺,兄友弟恭”等正统道德的一般原则应用于司法之中。凡动机符合这些道德的非法行为,都有可能被减免发动处罚;相反,凡动机违背这些道德的行为,即使合法,都有可能被给予刑罚。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许多制度,如荫蔽减刑制度,相保与株连制度,村留养亲和承祀制度,亲亲相为隐,复仇原则与制度,准五服以治罪,严惩对尊亲的不敬、侵犯行为等等,都处处体现着对宗法社会中传统道德的维护。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的地位往往是高于法律的。法律是统治者实施其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而道德则是最根本的原则、制度,也是一种高于法律的对百姓的根本性统治。法律维护传统道德,而传统道德又帮助法律更好地完成其职能,即统治者统治的实施。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传统道德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骨子之中品性,不可能轻易摒弃。发展到近代,很多传统道德思想与西方思想形成冲突。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大量引进西方法律制度,而无法有效贯彻实施的原因。

法律与道德体系 篇7

一、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 教学对象是大学新生, 他们对如何成为社会合格的人才有很强的探究欲, 这为我们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涉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内容, 学生通过以前的教育和其他途径或多或少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 这也为我们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也有其不可回避的劣势,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是技能型人才,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具备专业技能就足够了, 所以在思想上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有种轻视, 甚至排斥的态度。

(二) 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是理科生, 由于高中阶段文理科之分, 导致理科生在政治思想理论基础方面有所欠缺, 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 也不利于他们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以上特点都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组织实施。

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应该坚持的前提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严肃性和方向性, 不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 都必须坚持应有的前提。

(一)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这些重要思想为指导, 如果离开了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 教学很容易进入误区, 产生困惑, 甚而走向错误。

(二) 必须把握教材的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编定的, 旨在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 加强道德修养,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 都必须把握教材的性质和方向, 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 在教学中把握其精神实质, 保障其方向性和正确性, 如果老师为了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兴趣, 把精力和内容更多地放在揭示社会的负面因素上, 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 甚而引发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得不偿失。

(三) 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理论性, 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个前提条件, 但理论学习和课程讲授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上教材内容给教师搭建的是一个大骨架, 教师必须把它变得有血有肉, 让它充实、鲜活起来。这需要我们补充大量的内容 (特别是和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和案例) 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理论知识, 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信服力,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 言之无物, 照本宣科, 如果这样, 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倦感。

坚持了以上的前提, 再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来, 就能够使教学达到应有的目的。

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采取的教学方式和途径

(一) 教学以教材为基础, 结合现实基础和需要来实施

1. 融合教材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 包含了理想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内容, 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授课学时一般是48学时, 存在课程教学时间少、内容多的特点,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章节内容, 按部就班地逐一讲解, 可能会导致因为面面俱到而蜻蜓点水般走形式的状况, 同时也难以对问题作深入的探索,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内容, 把握教材基本精神和要求, 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教材内容, 融合成体系, 并且结合高校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和心理特点, 在他们接受事实的基础上讲解理论, 并且尽量采取专题的形式教学, 这样既维护了教材的严肃性, 又能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实现途径

教材针对全国所有的高校, 理论性很强, 而高职院校针对的现实基础是高职生。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关注点都有所欠缺,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采取易接受, 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教学方式, 使他们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接受理论。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 即冲破原有的“课程惰性”, 主动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实现途径, 重视学生的参与, 并善于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真正把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教学成为充满活力、趣味、机智、创造的活动。

(二) 学思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看书的同时, 找出现实热点、焦点,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性、辩证、全面看待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素养相结合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所以我们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首先, 在授课时把教学内容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 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能有机会和同专业的毕业生、“双师型”教师, 及社会上的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让他们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从而激发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 根据“基础课”的特点,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相关教育, 实现两个课堂的结合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 如果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 把条文背得滚瓜烂熟, 而不把它落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行为, 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所以,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如:课余时间利用QQ或电话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及时地加以引导, 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 配合学生处、社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参与中去认知、去提高。

(五) 充分整合本校教师资源, 实行专题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尽管只有八章内容, 但涉及的面非常广泛, 它包括政治思想、哲学、道德、心理学、军事、外交、法律等, 此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难免会有所欠缺, 这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整合本校教师人力资源, 按内容和目标, 结合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 采取专题教学, 既能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才能, 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实行综合的评价考核体系

根据德育教育最终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 不单纯地以一张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品行, 而应该构建更科学、开放、合理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 把平时行为表现体现出来, 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多方式、多途径的评价方式, 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要求自己, 实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法律与道德体系 篇8

一、法律对道德的规范、制约、引导和保障作用

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其价值基础来看, 法律与道德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 即丰厚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高尚品德, 促使人们远离或杜绝假、丑、恶; 法律与道德还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 那就是提高社会效率, 保障社会秩序, 让社会释放足够的正能量。由国家制定颁布并实施、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 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和空洞的行为规范, 它是以社会道德为依据, 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价值定向, 即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弘扬和摈弃的内容进行了约束和要求, 它内含着人们向善弃恶的道德价值。人们实现道德价值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 而法律对其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制约、引导和保障作用。

面对“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 我们除了对那些失去道德底线的人给予道德的谴责外, 还要运用法律对人们的道德进行规范、制约和引导。例如: 对那些面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的人, 将其漠视生命的行为诉诸法律, 让法律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另外, 对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 更应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更大力度的奖励和保障, 使本人和家人无后顾之忧。

二、道德是对法律的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

道德始终贯穿于法律过程, 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 规范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行为, 具有“扬善惩恶”的特点。道德的实施不具备强制性, 它是通过人的内在信念和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来实现的。

马克思说: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可见, 道德的培养主要源于人的内在的精神动力, 它是靠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来实施的, 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它还会较多的受到社会习俗、人的内在的思想信仰、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思想品格等, 让人们在社会责任和自身良知的感召下, 形成对自己有效的评判、调控和制约。道德作为一种潜在的进行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对因为种种原因法律无法进行调控的事情, 道德就对其起到了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等多方面的作用。

针对人们在“老人跌倒无人扶”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良知麻木、趋利避害的心理, 我们在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约束的情况下, 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提升人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如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公平正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 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使被救者心存感恩, 让施救者敢于挺身而出。

三、道德和法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调整与转换,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社会和谐规范的生活秩序, 主要依靠法律来营造和维持。然而法律也并非无所不能,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面对繁冗复杂、极具变化的社会生活, 即使详尽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 再加上法律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它都没办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对那些社会成员之间所发生的细微琐碎的事情, 法律有时更是显得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的触角无法触及的地方和事情, 道德便会在润物无声中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以自己独具的灵活性来发挥法律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实现法律所要实现的目的。

然而, 虽然道德在维护和谐规范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如果试图单独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社会, 那也是道德力所不能及的。因为道德作用的发挥, 主要依靠人们的自律性, 它在调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其矛盾时, 存在很大的软弱性, 缺少法律法规所具备的强制性。所以, 道德针对那些自觉性强、内心强大的社会成员, 能发挥其尽可能大的作用, 而对那些没有道德底线、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人来说, 道德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 此时道德的约束力就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来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渗透着与之相对应的道德内涵, 同时, 一些道德准则、规范等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转换成法律法规。所以, 道德与法律所规范的领域不是恒定不变的, 两者互相包容、相辅相成, 互相调整或转换。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样的调整和转换, 让法律和道德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 尽快使“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得以改观。

总之, 要想减少或避免“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发生, 我们就要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让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使之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共同维护社会正义。

摘要:“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 有道德的滑坡, 亦有法律的缺失。道德和法律紧密相连。理清两者关系, 使之相辅相成, 共同维护正义, 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道德,法律,联系,维护正义

参考文献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篇9

关键词:法律,道德,辩证关系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此窥出道德的内容由经济条件决定或者说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内德外法, 德法并举”是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耶林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好望角”。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研究的永恒命题。对于二者关系问题, 西方法学史上出现两个对立学派:以富勒为代表的自然法学家认为道德和法律不可分开, 道德原则是法律的灵魂, 法律与道德相一致;而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则认为法律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指出“法理学科关注的乃是实在法, 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恶法”也因为具备法律特征而成为法律。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两个不同范畴, 法律属于制度范畴, 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虽然二者相互独立, 有着本质区别, 但是在社会调整系统中, 二者却又是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法律最初是源自于道德习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法律逐渐发展成与道德并举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只是法律是对人进行行为约束, 而道德是对人进行思想约束。道德是法律内容的重要渊源, 法律是对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确定和法定化的过程, 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的是一致的, 都以维护公平、公正为社会目标, 为良好的社会秩序而服务。法律和道德关系之区别与联系略述如下:

一、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第一、法律和道德产生的历史阶段不同。法律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道德是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早于法律而以习俗、惯例等形式约束人们的行为生活。

第二、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法律主要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 使之具有合法性, 而道德则着重于约束人们的内心, 督促人们要自我净化内心世界。法律调整的范围相比于道德来说较小, 一般是需要用国家权力来干预的社会关系, 而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就涵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诸如友情关系这类法律不能调整的关系则由道德进行调整。

二、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

博登海默说:“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 其控制范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尽管法律和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二者有着一致性。

第一、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法起源于或者应该说起源于民德, 民德渐渐演化为法律。民德和民俗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而逐渐变化, 立法必须在原有的民德中寻找立足点, 立法为了自强, 必须与民德想一致。”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 是判断法律的一条标准, 在法律制定、修改或者废除的过程中, 道德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如一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损害大众利益的“恶法”, 是无法获得社会的尊重与遵守的。

第二、良好的道德氛围是法律实行的社会基础。道德是法律运行的社会基础, 道德能发挥评价、激励等功能, 造成社会舆论, 树立道德观念, 形成社会风尚, 塑造和培养人们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当社会处于法律严明、较高的道德水准时, 法律的施行会顺利进行;而道德沦丧的社会则是风气败坏, 法律则会被轻视, 甚至形同虚设。

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 论及此处, 笔者需谈到法律和道德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法律局限性体现在:首先, 法律固然是社会理性和社会正义的象征, 但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 法律在个别情况下仍然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 这和法律的目的有所偏失。其次, 社会生活复杂, 囿于立法者认知能力有限, 不可能超越现实而预知未来, 因此法律不能涵盖整个社会现实生活成为必然, 诸如生命伦理领域里的堕胎, 法律对此关注有限。第三、社会生活时刻发生变化, 而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 不可能朝令夕改, 因此社会的变化发展与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始终存在矛盾。此外, 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 如果没有监督法律正确实施的监督环境, 法律没有被正确运用, 则会出现权力驾驭法律的腐败局面。

总之, 法律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道德力量的制约与调整, 法律与道德要并重发展。

道德的局限性体现在:首先, 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硬度, 因此相对于法律的“硬约束”, 道德的约束又被称为“软约束”。道德主要是从规劝、倡导的角度去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需要主体从内心真诚接受后, 化为调整行为关系的具体实践, 不具有任何权威强制性。其次, 在不同的社会时期, 不同的社会阶段,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社会人群, 对道德有不同的观念与要求, 如同文化多元化, 道德也呈现多元化, 因此, 难以用统一的道德准则衡量所有主体。

法律与道德存在局限性, 因此二者具有互补性,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一方面需要法律道德化, 同时也需要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是把法律规范内化为道德观念上的行为准则, 是社会主体遵守甚至信仰法律的过程, 是法律内化为道德上的权力与义务的过程, 应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必然选择。道德法律化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或者道德原则借助立法程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使之法律化, 让道德从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制度层面, 增强道德强制约束力。比如《宪法》规定, 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等等, 将社会重要道德法律化, 增强了道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这也体现出, 道德是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础, 缺乏道德支持的法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3]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10

1.法律与道德的本质共同点。(1)两者都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系统的概念,道德起源于最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群体生活习惯,没有明确的准则,一切出发点均为习惯。同时,也依靠大多数成员的习惯进行着调整。(2)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了社会的比较具体的规范准则,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相生,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3)法律和道德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统一的目标和意愿,同时也是社会的思想和文明发展程度的准绳。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法律与道德的产生方式不同。(2)法律与道德的存在方式不同。(3)法律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4)法律与道德的调整方式不同。(5)法律与道德的存在形态不同。

二、法律和道德具有相互的补充性

法律和道德都代表着社会整体意志者的意志,也包含了社会的整体思想意志,都是为了社会群体某阶段的目的而服务,两者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意志的广泛约束和影响而存在,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围调整和指导而服务,两者共同具备了实现社会群体意志者的目的特性,从而能够和谐地相依并存。但是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的,带有较浓厚的惩治色彩,以约束和限制社会成员而存在。而道德则是以思想或者语言的褒扬和鼓励来实现的。于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真空,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个别成员的某些行为可能越过了道德的范围,但是又不足以通过法律来惩治或者约束,就是存在于上述的真空区域。而当代的社会群体,都在追寻两者并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制,同时通过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标准,来减少法律与道德真空的空间。

三、法律和道德不平衡的弊端

遍阅从古至今的社会群体,都不能够单独通过法治或者德治而维系。过激地单纯依靠法律来约束成员,则会使得成员产生逆反心理。没有了自身思想中的道德意识来约束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而失去了自身的思考以及行为准则。而过激地单独依靠道德来约束社会成员,完全舍弃了法律的强制惩罚措施,则必使某些成员无所顾忌,凌驾于道德底线之上,从而影响了群体的发展意志实现。

二者都能够从外界强制改变成员的思想意识,只是因为以上所述的区别,而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法律可以通过外部强制惩罚的方式来改变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多通过由成员内心的思想改变,进而改变成员的内部意识形态和外部的行为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得成员真正遵循社会整体的意志。社会也才能在社会成员思想以及行为统一的基础上,平稳存在和发展进步。

四、现代的各个社会群体需要两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各个社会群体为了快速实现自己的同一目标,都在创新或者学习引进新的机制。每当一个新的机制的创新或者引进,都会迅速有一个法律机制同时出现,对涉及的成员进行约束和控制,以此来维护机制的顺利运转,同时也开始培养新的道德准则,从思想上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以此来维护新制度的平稳发展。

现今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众多,人人穿插于几个或者多个群体中的复杂群体。法律的健全与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势必会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为统一,再完善的机制都会很快被打乱乃至湮没。同样,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就没有了强大的强制惩治约束力,同样不能够长久地实现和谐发展。社会群体整体的意志和目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小群体和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共同实现法律和道德所寻求的义务,保证现有以及新制订的计划顺利有序有效实施,才能实现整体社会的意志。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篇11

关键词:冲突,整合,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

一、法律與道德冲突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可以说是时有发生。从儒法两家思想就可看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古已有之,儒家认为以德教化,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而法家则主张以法律维持政治秩序,否认道德的治世价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主要是依靠道德整合而不是通过法律构建来巩固社会秩序,法律仅仅只是被人们看成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工具。法律与道德脱节,人们对同一种行为、同一件事的评价截然不同,社会上“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现象开始频频发生。

(一)合法不符合道德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符合法律规范但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现象。比如一夜情问题、见死不救问题,虽说法律上并没有明令禁止,更没有相应处罚,但这些行为都是符合法律规范但却有失道德的。

(二)符合道德不合法的现象

由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封建的道德传统,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符合道德但却不一定符合法律规范的现象。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象并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同时也存在于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其他国家。

二、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

以H.凯尔森和哈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曾主张法律是人定规则,法律与道德应该相分离,他们认为“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1]。这显然是不对的,法律与道德虽然说存在着诸多冲突,但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不可否认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法又有着广泛的道德基础。因此,在分析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时,我们要在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共同点的基础上明确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法律与道德的发展不同步

19世纪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亨利·詹姆斯·萨姆那·梅因说过: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密切相联系的,法律在原始禁忌、礼仪、风俗和习惯那里找到了最初的材料[2]。由此,从人类法律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即混沌法时期、独立法时期和成熟法时期。在混沌法时期,法律与道德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在独立法时期,法律与道德逐渐相分离,法律条规开始独立化;在成熟法时期,法律与道德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着。不管是处于哪个时期,法律与道德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同步性的;但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步的地方。只有在共同利益分化为众多的个体利益并导致普遍的利益冲突,仅靠道德、传统和舆论不足以有效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基本秩序时,法律的产生才成为必需和可能。[3]”

1.法律落后于道德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律有时是滞后的,就如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的:“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的接洽处,但永远存在的趋向是要把这缺口重新打开来。因为法律是稳定的,而我们所谈到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民幸福的或大或小,完全决定于缺口缩小的快慢程度。”确实,就法律自身而言,它是力求稳定的,特别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国民素质差距较大的特殊国情,人们将很难适应频繁变动的法律。而且,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制度构建的特殊时期,社会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日新月异。于是,一些新的道德规范也就随之而产生,但这些新的道德规范不可能都及时地反映到法律条文中。因此,滞后的法律必然与新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

2.道德落后于法律

道德规范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法律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开始跟不上步伐,由此,法律与传统的道德规范难免产生矛盾。

(二)法律与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相对立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我国自古以来推崇的都是以德治国,我们始终追求的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更多地是侧重于义务,而非权利,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传统的道德规范可能将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就需要依靠法律来进行规范调节。因此,在我国法律的构建过程中,我国在传承传统道德规范和继承传统法律的同时,又大量地移植了西方法律的“权利本位”。虽说法律的“权利本位”已经渐入人心,但这并非就可以说它取代了道德的“义务本位”。

1.法律的“权利本位”

法律的基本范畴是权利和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律一向追求的都是一种“中人”标准,它拥有的是一颗常人之心;在大多数时候,法律都是站在经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法律认为人是自私的;就如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所说的那样:实在法是为了芸芸众生制定的,应当适应大多数普通人的接受能力,而不应当从有德之士的接受能力出发,对只有有德之士才能戒绝的恶习,规定普通人也必须戒绝,法律只能禁止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不犯的较为严重的恶行。[4]因此,即使道德上极力提倡某些行为,法律也不可能一一做出规定;我国现代法治的特点是以权利为核心,义务只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从而来调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2.道德的“义务本位”

从古至今,道德追求的都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标准,它似乎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教堂中的人,希望每个人都利他和无私;道德始终都是以义务为核心,它从不谈权利,只谈义务,这可以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这种标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它一般只能成为人们的崇尚追求。法律与道德二者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希望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如果法律只是一味地跟随着道德的标准,而对人们的实际思想状况置若罔闻,那么将必然会导致恶法的产生。

(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性

由于人们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社会所给与的某些限制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或同一种行为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法律与道德亦是如此。

1.法律的评价标准:合法与违法

对于法律的评价标准,一般只有合法与违法之分。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正如卡尔·亨利希·马克思所说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如果某一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明文规定,那么它就是违法行为,否则,它就是合法行为。

2.道德的评价标准:善与恶

与法律不同,在道德规范的领域内,人们评价一件事、一种行为或一种观点的基本标准是善与恶。一般来说,如果某一件事、某一行为或某一观点符合当时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规范,那么它就可以被认为是“善”的,反之,它就是“恶”的。

法律其实并不是总是合乎道德的,有时它也会不幸地失去其自身所固有的道德性。如果执法者只是一味地严格执行法律,而不考虑法律是否正确,那么他们将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比如纳粹统治时期的残酷行径,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相反地,他们是在严格地执行当时的法律,只是该法律本身失去了其固有的道德性。但就道德层面而言,谁能接受他们的残酷行为?正是由于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社会上才会有越来越多合法但却不符合道德、符合道德却又不合法的现象发生。

三、法律与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

法律与道德总是冲突不断,但这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还是需要道德的支持。而在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巩固中,也缺少不了法律给予的一定基础保障,正如宪法学博士范进学先生所说的:“社会文明秩序的进步不仅在于法律数量的增加与法律体系建构的完成,更在于已有的法律须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服从与遵守。而后者绝非法律自身所能实现的,它必须依赖每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与道德信仰的养成。”[5]所以,要想正确解决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一)立法层面上“以人为本”

一部法律的实施通常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但仅仅只是依靠国家来进行强制性规定,并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遵守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要想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接受,不仅要考虑到人们自身的道德素养,更要考察法律本身是否正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阐释法治的含义时曾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6]所以,首先在立法層面上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以制定良法为目的,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目标。

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法律与道德不可能时刻都同步前行。因此,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或是立法者自身的局限性,侵犯公民权利的“恶法”仍时有发生;然而即使人类不幸遭遇了“恶法”,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应对措施,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罗纳德·M·德沃金所主张的,他提出公民有“善良违法”的权利,即在限定的范围内,公民需要并应该拥有强硬意义上不服从法律的权利,公民应该拥有服从自己道德良知的权利。诚然,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一定的道德准则作为基础,但这并非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道德泛法律化,这样只能导致另一个“恶法”的产生。因此,这就要求立法者要有一个准确的道德定位,明确道德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以及什么层次上才可以法律化。

(二)法律与道德“各司其职”

法律并非无所不能,道德亦是如此。法律与道德都有着其各自不同的适用领域,在其适用领域范围内,我们要确保它们不受对方因素的非正常干预;在法律的适用范围内,我们不能将法律泛道德化,我们要始终坚持法律的至上权威,坚持司法独立和罪刑法定原则,保证司法公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坚守基本的人道与正义;而在某些法律不宜介入的领域内,我们应当适当地选择由道德来进行调节,不能把思想道德调整范围内的行为当作违法犯罪行为而给予法律制裁;否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司法成本,或许还会造出几桩冤假错案来。因此,这时我们就需要跳出法律的范畴,用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道德来进行调节。新分析法学派也是如此认为:在许多领域范围内,如果情况根据现行法律仍不能得以裁决,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一定的道德调节。

四、结语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来看,法律与道德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双向流动的状态,所以说它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法律正义的基础原本就根置于社会道义,法律通过自身的规范、协调、指引、教育、惩戒等社会功能,促进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最终达到道德理想的实现,这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7]在社会的某一时期,当出现人们的道德评价失去规范、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整个社会风气开始混乱的道德滑坡时,我们的社会就会适当地引入法律的硬约束,并且把自己至关重要的一些道德规范进行法律化,从而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刺激人们的道德意识;在经过法律一定时期的规范、指引后,当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信仰明显得到提升,而现有的法律又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时,原有的法律规范就会重新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与此同时,社会上新产生的某些道德规范又将上升为法律;如此循环,在法律的约束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及道德信仰将有望上升到道德所追求的“圣人”境界。

参考文献:

[1][奥]H.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5.

[2][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8.

[3]张梅枝.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法制与社会.2008.01(中).33.

[4]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6.

[5]范进学.法律与道德——社会秩序的规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7]朱群芳.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协调.江南学院学报.2000-09(15.3)

作者简介: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协调 篇12

一、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是多个层面的。一方面包含历史因素, 另一方面也包含现实因素; 一方面包含政治经济因素, 另一方面也包含思想文化因素。究其根本, 是由于法律与道德虽然都归属于上层建筑, 但却又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两个部分, 法律归属政治上层建筑部分, 但道德却归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当政治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向前发展时, 思想上层建筑却未必能够立刻作出反应, 于是二者便产生了矛盾。

二、法律与道德冲突的表现

( 一) 合法不合理。符合法律规定却不符合道德情理。正如10 年前的彭宇案, 当65 岁高龄的徐寿兰在公交车站跌倒受伤后, 彭宇将她扶起, 并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出乎意料的是徐寿兰却反过来说她是被彭宇所撞, 彭宇自然没有承认, 之后, 徐寿兰又对彭宇提起诉讼。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判决书中提到, “彭宇自认, 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 从常理分析, 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法官认为, 彭宇如果是出于见义勇为的目的而搀扶老人, 应该做的是找出真正撞倒徐寿兰的肇事者。但彭宇并没有这样做, 他的行为有悖于常理。因此裁定彭宇赔偿徐寿兰的损失。彭宇提起上诉, 案件最后结果是在二审期间达成和解。彭宇承担了10% 的责任。法院的判决必然是有法律根据的, 然而这样的判决结果却极大地冲击了道德, 以至于现在提起“扶老人”这三个字人们都避而远之。

再如当今社会广为诟病的“婚外恋”、“找小三”、“包二奶”等行为。无论是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 还是作为报纸电视中的新闻, 这些行为都是绝对违反道德观念的, 尤其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婚姻准则背道而驰。但是, 这些严重冲击道德底线的行为却没有超出法律的界限。法律既不能对这类行为作出反对, 更不能将“出轨者”绳之以法。因此, 这些行为从某些意义来讲破坏了家庭伦理道德, 破坏了传统道德理念的规范, 受到社会和舆论的普遍谴责, 却不是违法行为, 不受法律的任何制裁。

( 二) 合理不合法。道德的调整范围是宽泛的, 符合道德与情理的事件未必就能符合法律。正如“安乐死”的问题, 1986 年, 陕西省发生了我国第一例“安乐死”的案件。陕西省妇女夏某, 1984 年被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症, 入院数天后, 病情仍然没有减轻, 声称想要自行结束生命。夏某的儿子王某见她病痛难忍, 便请求医生对夏某实行安乐死。医生在王某的劝说下答应给患者注射冬眠类药物, 夏某因此死于医院抢救室。当年9 月主管医生和王某被公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的罪名逮捕, 经过了一审判决和数年的上诉, 二人才得以无罪释放。按照道德理论来说, 生命是自己的, 选择安乐死可以尽早结束病人和家人的痛苦, 但是安乐死与我国法律对生命权的保护产生了直接冲突: 生命权是人的最高人格利益,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无论是宪法, 民法还是刑法, 都对生命权予以最高程度的保护和规定。所以, 安乐死在我国是绝对不会得到法律的允许的。因此, 王某想要帮其母亲解脱痛苦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道德观念的, 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但却违反了法律规定。

再如广东梅州市一位老母亲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的案例。家住梅州市的杨老太太早年丧偶, 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人, 并把家里所有的住房和店铺都交给他。俗话说“养儿防老”, 但杨老太太付出大半生的艰辛来抚养儿子, 却换来了一个让她心寒的晚年。随着杨老太太愈发年迈, 她的亲生儿子非但不赡养老人, 反而经常刁难她, 对她恶语相向, 甚至还要将她逐出家门, 杨老太太最终忍无可忍, 一纸诉状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 要求其“不孝子”腾退所有的房产。法院受理后对该案件进行了调查, 并经过审理查明, 该房屋原是杨老太太之父的遗产, 但经过了改造, 现在已经不完全是遗产的性质, 而是重建之后形成的家庭共有财产。杨老太太要求其儿子腾退房产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不予支持。这个结果一出,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百善孝为先”, 孝顺老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美德, 在该案例中, “不孝子”百般欺辱老人, 不仅恶语相向, 甚至还要将亲生母亲赶出家门, 这种行为严重超越了传统道德的底线, 在道德层面是不容原谅的, 但是受理该案件的法院认为, 杨老太太提出的要求中没有明确表明其儿子未尽赡养义务, 也就是说杨老太太的起诉对于赡养老人这一方面没有提出明确请求, 因此, 法院不予受理。老人虽然提出其亲生儿子不尽赡养义务, 但是这只能作为要求其儿子搬出房屋的理由, 而不是请求法院判处其“不孝子”履行赡养义务, 因此法官认为这与本案无关, 不作审查。杨老太太的遭遇虽然令人同情, 却不能以法律手段解决。

三、二者矛盾的协调

( 一) 法律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持续完善法律, 将优秀思想道德融入法律。比如,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就是将北京区域10 类公共场所划定为禁烟区域, 使公共场所吸烟这一原本违反道德的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 对于公民身心健康、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类似的如困扰国人多年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垃圾分类等问题, 之所以长期得不到遏制, 与仅有道德谴责效果不佳也有关系。因此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在征求民意的情况下适时将这些普遍认为应该纳入法律调整的行为变为硬性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 不能搞道德绑架, 不宜上升为法律约束的行为不可随意动用法律利器。例如, 尊敬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 但过分强调“孝顺”, 甚至将乘坐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作为违法行为处罚就违背现代法律精神, 是开法治的倒车。

( 二) 道德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为法制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近年来, 之所以有“老人跌倒不扶”现象和“老人碰瓷”现象, 甚至像厦门陈水总公交纵火案、北京大兴韩磊摔死女婴案等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的发生, 很大程度上也与公民的道德缺失有关系。因此,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大力弘扬优秀道德观念, 克服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 引导公民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当今法律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彭宇案[EB/OL].http://baike.baidu.com

[2]张哲浩, 贾学伟、姜英爽.是谁引爆我国“安乐死”第一个案?[EB/OL].人民网>>科技>>策划及精品.2003-8-20.http://www.people.com.cn

上一篇:无机化学改革下一篇:能力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