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融合(精选11篇)
能力融合 篇1
影视演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艺术能力。首先是对人物形象的全面塑造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演员的技能、文化素质修养、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造诣等因素, 还在于演员内在的心理因素等环节;其次是审美观念的敏感力, 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等。再有, 影视艺术形式自身性质就决定了它是集文学、表演、舞台、音乐、形体、语言文学等综合的艺术形式。能够准确、活灵活现地塑造人物形象, 能够准确、生动的表现和塑造风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就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表演水平和较深的艺术造诣,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水平。
一、演员的能力要求与责任
影视演员的艺术表现属于有声表演, 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的有声化表现, 以及人物的再创造于再现。所以, 戏里戏外演员的能力是对等的, 是把握作品中人物最核心的问题。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人物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二是对人物塑造的综合能力和表现力。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者是一种因果关系, 同时又相互制约。演员的作用就是在于将作家笔下的人物, 通过自己的塑造或者说是对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 使其想象和设计的人物映像变成可视的活生生的舞台形象和银幕形象。因此, 演员与人物的对位十分重要, 什么样的演员适合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与演员自身的外形、身高、声音、性格、胖瘦、修养气质等因素直接相关联。理解人物和对人物的感知过程是考察演员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之后, 会对人物、剧情有个基本的感悟, 那就是演员自身的资质与能力, 是否能够接近人物与人物产生敏感性。我想就这一点而言, 这是演员表演的共同性。有了敏感性, 就是演员的内心能够贴近人物内心、情感, 因此说演员演戏是心里在演戏, 其言谈举止是以内心表演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表现。
演员综合能力的表现首相要从掌握人物性格特征入手, 而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戏的情节和人物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上。就是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是戏剧情节的中心环节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分析和研究剧情, 才能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才能更好的呈现剧中人物的每个情节, 因为人物与剧情的发展是设定的, 演员是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并通过各个环节与具体事件逐步展现出来, 我想和也是戏剧的魅力之所在。让人们的审美得以逐步认识、感受到艺术的价值与演员的再创造能力。此外, 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非常重要, 同时它直接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中, 可以说戏剧承载了语言的作用, 而语言表达是戏剧不可缺少的条件。舞台艺术、影视艺术离不开语言的自身价值, 他们均呈现视听效果, 通过视听效果展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二、演员能力的具体体现
演员能力的特征体现, 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现象, 是心理活动与思维方式的综合, 是体现肢体语言的条件要素。其能力的成因很多, 主要是心理因素的培养, 个性特征的塑造影, 全面艺术素质的提高。
1.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已经形成知识的体系, 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具有指导意义。表演需要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离不开表演的实施。表演的实践训练与理论的结合, 就是我们说的艺术实践, 它是表演者获得表演知识和经验的最佳途径。“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演员修行的过程。不断的学习与努力实践, 并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和定位自己的演绎风格, 获得心理上的能够接受角色的最佳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来自于良好的心理敏感性, 且能够捕获从心理上的与人物的贴近, 这种心理变化是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
2. 个性特征塑造是演员自身修行最重要的部分, 主要体现在教育环境, 性格特征, 思维方法等方面。
个性特征存在两面性一是本能的个性体现, 一种是有意识和被控制的特征表现。它是性格, 秉性, 意志、情感特点的综合体现体, 是区分人与人的特征之一。演员与角色的个性特征要匹配, 这是基本的条件之一。要创作出好的人物形象, 影视演员自信心、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都很重要。角色的个性特征体验是多方面的, 如:激昂的, 沉稳的, 愉悦的, 紧张的, 松驰的。一名优秀的演员要善于在学习和艺术实践中, 能够准确的定位和把握自己的个性特征, 并能够很好的塑造各类角色, 在实践中逐渐确立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使自己的个性特征更加丰满和成熟,
3. 全面艺术素质的提高。
演员的艺术素质与修养是决定一个表演者艺术生命得以持久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全面知识的获取与艺术修养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直接影响演员的思维和理解力, 以及对艺术鉴赏的能力。此外, 演员必须正确得认识到表演艺术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更好地理解时代赋予影视创作的特色与要求。艺术修养的提高是确保演员塑造人物的准确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的条件, 从而提高演员的自信心, 以及审美能力, 增强艺术变现的魅力, 提升整体艺术品味, 使艺术表演与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欣赏价值。所以, 演员必须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修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 全面提高自己综合艺术素质, 以此演绎出更好的艺术形象服务与社会。
三、演员表演能力的融合在于创造
演员演戏毕竟不是现实中生活的自我, 但演员追求的是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质, 让艺术更好的贴近生活, 使生活的实实在在与艺术形式相结合。显然, 演员的表演是不确定因素, 剧中的人物是确定的因素, 怎样使二者能够融合在一起, 更好的发挥演员的再创造能力是演员的责任和目的。
表演就是创造, 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是从人物的每一个细节开始的, 语言表述, 肢体语言, 性格特征的展现等等。演员的创造也是能力的体现, 创造的人物制约着演员的相关条件, 如:演员的外形特征, 内在的艺术修养, 性格特征, 塑造人物的能力等等。有人说演员与剧中的人要匹配, 这话很有道理。有些演员与银幕形象在我们看来不是很贴切, 感到有些别扭, 我想这就是没有正确的对位。当然外部性格特征不能代替内在的性格表现, 演员能够内外兼顾当然最好, 但这是演员追求戏路风格和展现表演实力的愿望。
首先是对作品的人物进行了解, 理解整个人物塑造的难易程度, 是否适合自己的演绎风格, 看看是否喜欢和接受剧中的人物。然后从剧本入手体验人物, 从剧情出发找出剧情发展与人的关系, 确定人物的性格特征, 角色在剧中位置, 从而准确地定位演绎的依据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演绎角色, 作为演员必须准确的把握自身的性格、语言、艺术修养, 气质特征等因素, 与演绎角色需要的融合, 并使之最大限度的重合, 那样才能更好更易于对人物的再创造。
其次是对人物内外的体验阶段。很简单, 了解人物之后必须使自己能够融入角色中。也可以说是体验生活, 要让内容丰富全方面的做工作, 如:查阅相关资料, 学习前辈塑造的类似的剧中形象等, 确定自己的演绎思路, 寻找一种与角色身分、年龄相
浅析黄梅戏传统小戏
杨满生 (池州市艺术剧院安徽池州241700)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 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 先于农村, 后入城市, 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现已被定位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传统曲调和唱腔丰富多彩、独特优美, 表演质朴细致, 以真实活泼著称, 可谓雅俗共赏, 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黄梅戏传统小戏的艺术特点是鲜明的, 如果用简明扼要的话来表达, 那就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清新俏丽、淳厚朴实, 具有浓郁的安徽地方乡土气息。近十几年来, 黄梅戏民间传统小戏其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且久演不衰, 就是因为它的民间化, 有许多传统剧目取材于当地农村生活, 是人民群众所熟悉、了解的生活原形, 经过艺术前辈们加以改造、加工和长期的锤炼, 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这些黄梅戏传统小戏洋溢着地域的乡土气息, 具有地方性和风俗性, 是为广大群众而创作, 为广大群众而演出的, 它向人们展现的是一幅幅多彩的风俗画, 是结合着情感来反映生活面貌的, 符合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 因而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黄梅戏传统小戏剧目, 也就是通常说的72本小戏。许多小戏很有生活气息, 尤其是传统小戏, 个个都散发着田野的芬芳。主要有《打猪草》《夫妻观灯》《打豆腐》《春香闹学》《戏牡丹》《喜荣归》《补背褡》《游春》《瞧相》《讨学俸》《打纸牌》等, 至今还有许多小戏仍活跃在舞台上, 久演不衰。这些传统小戏, 大多数都是过去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在口头上流传下来,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打猪草》《夫妻观灯》等之类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戏。《打猪草》整个戏两个角色, 人物少。只有金小毛、陶金花这两个人, 没有介绍他们的身世、家庭, 没有叙说他们的来龙去脉, 没有繁杂的情节、事件。把一个人去打猪草不小心碰断几根竹笋, 一个人看守竹园, 形成时空的交汇点。戏没有纠缠在赔不赔竹笋这一纠葛上, 而是笔锋一转, 重点呈现在男女“对花”的情趣上 (黄梅戏淳朴的地方语言唸白、腔调的“对花调”) ;金小毛与陶金花的矛盾冲突不激烈, 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 但很生活化、平民化、具有田园乡土气息。《夫妻观灯》与《打猪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表现的是农民辛苦四季, 逢年过节, 总要愉快愉快, 玩灯便是寻找乐趣的好方式。重点则是在看灯、赞灯上, 用活泼、夸张、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用黄梅戏淳朴的地方语言唸白、腔调中观灯调等) , 以明快抒情见长, 以黄梅戏其丰富的表现力把一对民间夫妻在正月十五观灯时的趣味、形态, 表现得形神具备、淋漓尽致。在劳动人们眼里, 劳动是美, 《打猪草》便是美的;欢乐是美, 《夫妻观灯》也是美的。
在众多传统黄梅戏小戏, 它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规律, 那便是短、平、快的艺术表演形式。戏的长度在三、四十分钟之内, 容量小、时间短、人物少, 要想把主题思想表达得十分完美, 绝符的外部形态特征及与角色性格特质相符的一种思维逻辑, 从思想、语言、性格、动作、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 使表演从内外赋于角色一种鲜明的突出的人物个性色彩。贴近生活就要从细节入手, 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爱好、规律, 并使自己努力符合演绎人物塑造的整体条件, 那样才能够更加真实充分的再现人物, 并使之形象更加自然、可信。
总之, 演员的综合能力的融合离不开与各门类艺术相互融合, 离不开文学、戏曲、戏剧等艺术的融合。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超越自我, 超越生活的真实性, 带给人们情感、思维、身心的撞击。如此才能达到影视作品的教化作用, 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非易事。而传统黄梅戏小戏就做到了, 如《戏牡丹》、《喜荣归》等一些传统黄梅小戏, 它就以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俗中见美、雅俗共赏、幽默风趣、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生活, 打动了、感染了、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黄梅小戏《喜荣归》, 讲述了新科状元赵庭玉回乡省亲, 装扮成乞丐试探家人的故事。老家院崔平是个势利小人, 不拿正眼看破烂打扮的姑爷。岳母崔氏嫌贫爱富, 百般挤兑, 逼着“落榜”姑爷退婚。只有崔小姐秀英不计较出身贵贱, 对赵庭玉一往情深, 矢志不渝, 得到了状元公的青睐与珍惜。待真相大白, 崔氏和老家院羞愧得无地自容, 前后大相径庭的态度为该剧增色三分。短短的三十分钟, 故事结构单纯, 思想朴实, 情节简单, 却不单调, 以自然纯朴的语言唸白、唱腔、表演, 全方位的、生动感人的、多层次的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切实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希望和美好的向往。
再如传统黄梅小戏《戏牡丹》则讲述时值阳春三月, 洛河两岸,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春意盎然, 道士吕洞宾下凡到此被如此多娇的一派大好河山所迷住, 流连忘返, 路过白牡丹父女开的药铺, 见白牡丹面如桃花、眉似柳叶、婀娜多姿, 貌似天仙。便以购买各种药材为名寻衅滋事, 欲戏弄、刁难白牡丹, 然而却被出口成章、聪明伶俐的白牡丹对答如流并反唇相讥, 使其怏怏而去。黄梅小戏《戏牡丹》是以闹剧 (即喜剧) 的形式出现, 通过小戏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轨迹, 一件事情、一个主题、一种思想, 人物也比较简明。白牡丹、吕洞宾、道童三个人物。从吕洞宾到药铺借买药为名, 出了一幅又一幅对联刁难白牡丹, 但都被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白牡丹妙语巧对了, 直至吕洞宾哑口无言, 和道童灰溜溜的离开了药铺。黄梅小戏《戏牡丹》剧情结构单纯, 但情节集中, 具有完整性, 且生活气息浓郁, 以幽默风趣见长, 通过用黄梅戏的唱腔、唸白、自然、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 韵味清新、别具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黄梅小戏的艺术风俗, 通过精巧、轻盈、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使人们在娱乐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得到了清新的感觉和美的享受。此类传统黄梅戏小戏还有很多, 举不胜举。黄梅戏传统小戏与民俗风情息息相连, 小戏以生活瞬间切入, 以人物细节微妙关系展现, 小巧玲珑, 别致有味。
戏曲来源于生活, 黄梅戏则是源于民间, 依着她质朴细致的表演, 优美的唱腔旋律、浓郁的生活气息, 深深扎根在劳动人们心中。正是黄梅戏把人们生活的劳动和爱情, 其中有憧憬、希望、追求、讽喻、逗趣等, 谱写成了一组和谐的田园交响诗, 展示了一幅幅人们质朴、纯情的自然生活写照。这就是黄梅戏所展示的美, 这种美既是风俗的美, 又是生活的美。面对新世纪, 我们新一代黄梅戏人应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用青春、美丽和智慧, 创造黄梅戏艺术新的灿烂……试想一下, 诺大中国, 谁不会哼上一句:“你我好比鸳鸯鸟……”呢。
的积极互动、相互融合。表演能力的融合, 在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人物创造的艺术需求的同时, 必须遵从满足大众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审美情感、道德情操, 使大众了解和热爱生活、感悟人生, 这是对每一位演员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齐士龙.电影表演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12.
[2]苏彭成.影视表演学基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6.
[3] (俄) 斯坦尼斯拉夫斯.演员自我修养[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1.
能力融合 篇2
因素分析
摘 要 分析两化融合的信息化时代背景,对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构成分析,探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并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化融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018-03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IT & Industrialization era background,the informational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
tional teachers is analyzed by composition,explor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T & Industrial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informational teaching ability;前言
“十二五”以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较大的进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教师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来看,与国家实施“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需求相比,与世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相比,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还亟待提升,要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目前,高职院校不断注重内涵发展,以质量求变革创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一方面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如何通过在信息化时代谋求自身的?R捣⒄梗?将是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1]。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近五年来,国内有部分学者对大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理论建模、实践研究和确立评价体系。如学者胡晓玲(2012)在《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分析》中指出:“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由信息化教学能力基础、一般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能力三个层次构成。”[2]学者黄露(2015)总结了祝智庭、王卫军、李天龙等的研究成果,认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由若干子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3]。学者钱静珠、丁国勇(2017)对“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内涵分析,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一种新能力[4]。
因此,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有信息化教学基础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构成基本上是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逻辑顺序,也是成为信息化教学能手的必备能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过程 为了方便较为客观地调研分析,选取建筑工程专业群与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要调研对象,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与艺术设计专业群中的专任教师为校本研究,同时涉及江浙皖川地区的其他五所建设类相关的高职院校(不涉及各高职院校间的横向对比)。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在问卷星发布)、实地访谈交流以及个别邮件(电话)交流。调研内容主要涉及三大方面:1)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分析调查;3)两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共发出纸质加上电子问卷231份,其中有效问卷212份,有效率达到92%。另外,对于参观学习、单独访谈和个别交流也做了记录,作为补充材料。
构成特点解读 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分析,以建筑工程专业群和艺术设计专业群为例,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如表1所示。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参观学习、单独访谈和个别交流,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能够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有很强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紧迫感,但是仍有少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些畏惧和抗拒;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参加信息化培训较少,另外,信息化培训过于集中在教学竞赛、资源库建设和微课制作方面,没有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起来;教师在搜集、制作与完善各类工艺动画和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跨专业协助;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特色的教学设计过程,并且容易重复采用传统的教学设计套路;教师很少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依赖于行政部门的被动考核要求,并很少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较少。
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本次调查分析,考虑到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得出如下影响因素。
1)教师个人因素。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高职教师都非常关注自身的职称晋升和日常工作考核,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都有很强的主动意识。教师如果自身有强烈的学习培训愿望,并主动实施、不断改进,信息化教学能力就能得到不断发展。因此,教师的个人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2)校园信息化环境因素。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不仅仅是微课、说课以及技能大赛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学校强大的信息化教学软硬件作为支撑。因此,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整体的信息化顶层架构与开放协作的师生客户端,是信息化教学得以具体实施的强大保障。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在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逐步成长的,除了正常的信息化教学之外,师生之间需要和谐有效的信息化平台进行资源交流、分享与研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管理,可以将学生的课前预习、预置任务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测试情况、课堂的视频资源、学生评教信息等数据全面客观地记录下来,形成学生成长轨迹,沉淀和积累多维度的学生成长数据,推进教育质量观的落实。
3)各级制度与激励因素。信息化教学是当前职教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的重要形式,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培训、研讨交流,乃至专门研习。因此,在二级学院、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多级重视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提上高职教学改革的重大议程。各类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出台,特别是与教师的工作量、职称评审以及个人发展相关的直接文件,将有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意义非常重大。
4)实践因素。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以教学能力作为根本基础。在两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教师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中,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结合行业企业的实践,学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案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因此,高职教师的实践因素将极大影响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起着催化加速的作用。对策与建议
在新形势下职教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多方主体的密切关注。2017年9月15日,中国质量大会在上海召开[5],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代――质量时代。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打造信息化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校本特色信息化教学名师,引导广大师生践行两化融合背景下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通过制定信息化教学质量标准,使得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与评价标准,并以校本信息化教学名师为示范效应,积极引导;同时,改善软硬件环境,以教学改革为驱动,以信息化课堂为抓手,形成两化融合背景下师生教与学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信息化工作室,让企业信息化项目真正与教学项目无缝对接,促进有特色的师生将教学工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在工程实践中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实操技能。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目的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性特点,有必要让信息化教?W过程无缝对接企业真实的信息化生产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发展,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能力融合 篇3
一、课内外链接:立足名家名著,增加阅读积累
1. 教材重组——语言重构,内容组建。
许多名家的作品是散落在教材的各个册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有时不妨对课文进行重组,将某位作家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探究。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的《养花》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已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四年级上册的《猫》、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以及刚学不久的《北京的春节》,这样学生就会对老舍的幽默风趣、老舍式的语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其人,近其道”,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可以联系其生平介绍,让学生明白,因为作者呆在德国,所以他看到德国街头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己种的花摆在窗台上让过路的行人欣赏;也正因他呆在德国,没有亲人的陪伴,所以会异常怀念自己的亲人,怀念自己过世的母亲。两篇文章一对照,再去阅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这本书,学生的理解将会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2. 单元导读——情感引导,对比阅读。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看,每一组都有学习主题。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章进行课外阅读,感受选材立意的别具匠心,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比如,同样是童年生活,林海音笔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体现了作者学骆驼咀嚼时的稚气、遐想驼铃时的天真,可以说,作者的童年过得趣味横生;而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愿意捉蜻蜓就捉蜻蜓,愿意抓蝴蝶就抓蝴蝶,童年生活随心所欲,无忧无虑。但是联系课外读物——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学生就可以从主人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常忍受毒打的现象中,发现童年是有不同色彩的,有玩耍嬉戏时的快乐,也有为生活所迫的艰辛。这样学生对于童年的认识就比较丰富多彩,多角度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3. 作家牵引——作品牵头,名家引路。
从《窃读记》中我们认识了作家林海音,进而走进《城南旧事》,我们了解到那幅美丽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画面,对《城南旧事》就有了新的认识。再如,从《斑羚飞渡》《猎狐》《第七条猎狗》等一系列的动物小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进而走进他的更多小说中,就会认识他喜欢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的写作特色。
二、课内外兼顾:以“三段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1. “三段式”阅读教学。
“三段式”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教师立足课文,从教材结构、单元导读、名篇作家等方面开发出课外阅读的资源;学生利用平时记录的“图书名片”进行深度的文本交流与欣赏;最后学生进一步理解读物的内涵、写法,也由此产生更深层次的阅读疑问。
2. 基本流程。
主题确定后,师生共同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中,师生对文本内容整体回顾,对经典章节精彩回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体验文本内容。
3. “三段式”阅读范式。
以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次课外阅读指导活动课为例,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课文,这一组的单元导读是“童年”,根据“不一样的童年”这个活动主题,我们走进了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童年的看法和理解。
第二阶段:借助“图书名片”,交流汇报欣赏。
根据“图书名片”,从浅入深,开展三个层次的比较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展开多角度思维。
第三阶段:升华阅读价值。通过再次读整本书,以聊书的形式开展阅读,重在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可以照下列环节展开:①探讨话题——什么样的童年是有意义的?②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与生活背景。③质疑:本书里你有所质疑或者尚不能理解的地方。④拓展阅读:成长类小说的意义。
在“主题式”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而且他们对作家的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阅读倾向,语文的习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日常的作文、随笔中也会逐渐流露出这种风格。同时,笔者这种课外阅读实践也带动了全校语文组教师的参与,学校的读书文化氛围无论是在显性上还是隐性上,都朝着创建“书香校园”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低学段如何开展“课内外融合”培养阅读能力,目前还是比较薄弱,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另外,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研究,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但这种习惯与能力能否伴随其以后成长的时间而保持与发展,还有待于观察与探索。
能力融合 篇4
(一)自主学习是就业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学习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被教育界视为一种共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受教育者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其未来就业和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就业是自主学习的导向
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正在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抓住学习要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就业与自主学习相互促进
将大学生最关注的就业问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融合的原则
(一)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开放、自主、灵活、互动”的原则,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导学+助学+促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
帮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消除不切实际的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三)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支撑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多维互动”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以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上与课后互动、教学与考试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融合的路径
(一)就业能力分析
就业能力是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简单地说,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图1)。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完成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换、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延展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与行业部门、用人单位、相关从业人员和往届毕业生进行积极地沟通与联系,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包括岗位设置、各层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的目标,提升就业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图2)。
自主学习系统的核心是学习心智系统,包括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等;其内部系统是学习策略系统,包括学习的计划、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调控等;其外部系统是学习支持系统,包括引导、促进和帮助等。
(三)教学改革
首先,结合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新修订培养方案。要审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完善通识基础课平台,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一套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培养方案。
其次,根据新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力求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统一,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注重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考核的方式。在考核形式上,对学生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综合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
(四)融合的路径
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教学活动。而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在进行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融合上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因此要重点做好能力解读、观念引导、方案制订和质量评价等全局性工作,强调课程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并以此为载体将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使之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图3)。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要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导学者、助学者,要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各种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手段,进行经常性的交互教学活动,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尤其是学会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主动通过网络获得学习资源。
(三)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学生要清楚地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消除不切实际的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忠华,赵海谦,刘晓燕.大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2]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能力融合 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主持人;能力提升要求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由于受众话语权的提升,电视节目的受众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选择范围、参与程度等几个方面。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也使大众有了更多的参与空间,给电视媒介增添了不少的压力。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电视节目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宣教模式,增添了与受众接触互动的内容,宣教模式的变化同样对新闻主持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媒介融合概述
(一)媒介融合定义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二)媒介融合现状
目前媒介形式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等,媒介融合就是指不同媒介形式的融通整合,即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以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传播信息,取得最大的收益。新媒体发展表明,媒体融合的技术障碍已经被攻破,不同媒介方式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有线和无线之间,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存储、显示之间,已经具备联盟的技术基础。
(三)媒介融合价值
媒体融合对于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方面价值。一是内容价值,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弥补电视新闻栏目在时效性和信息量的劣势,将网络媒体的信息作为电视新闻媒体丰富自己的辅助途径,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克服地方电视台的地域限制;二是互动价值,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网络电视必将成为未来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只有增强电视栏目的互动性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电视媒体需要借助其他媒体优势,充分创新媒介互动方式,充分聆听群众的声音,使他们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
二、媒介融合下新闻主持人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信息把关不严
网络由于其开放性和虚拟性,容易充斥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虚假信息的滋生与扩散也在不断加大,我国个别媒体在采用网络信息时,对信息把关力度不够,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不仅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也会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主持人信息素养低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传统主持人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等基本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信息报道中,主持人应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策略方法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三)报道碎片化
由于网络媒体的影响,在信息报道的时候容易出现碎片化的报道,难以让受众对信息全貌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另外在报道中部分电视媒体忽视了新闻深度的挖掘和评论,只注重画面效果,以消息为中心,影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三、媒介融合下新闻主持人能力要求
(一)信息筛选能力
一些媒体的低门槛和缺乏监管,造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冗余的信息。信息的权威是电视新闻栏目生存的根本。如何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需要主持人具有信息筛选的能力,做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主持人的筛选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闻栏目选题的筛选,二是直播过程中对互动信息的筛选能力。前者需要主持人在参与新闻栏目采编时,对网络热点新闻的真实性及新闻价值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互动讨论进行把关。
(二)主持人与网络受众互动能力
新闻直播的互动性持续低迷一直是电视媒体的困扰,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媒介融合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增强同网络受众的互动程度。作为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互动能力是适应电视媒体媒介融合的重要能力之一,不仅需要在直播过程中同网络受众积极互动,线下也要注意与受众的互动,如设置民生留言板、利用官方账号发布节目预告、节目制作情况等信息,增加主持与受众的亲切感,增强受众粘度。
(三)主持人的反应与评论能力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分析、評论信息的能力。主持人的评论能力主要包括快速评论能力和深度评论能力。快速评论能力主要考验的是主持人快速反应的能力,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能够借助自身的知识热点话题进行高水平解说与评论。深度评论能力是指主持人对网络上碎片化、表面化的消息进行深加工的评论能力。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而深度评论是实现权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媒介融合过程中,需加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深度评论能力。
(四)全能型主持人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电视信息栏目互动性的不断增强、新闻信息整合、评论的增多,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不断改变。主持人作为栏目、受众的纽带和桥梁,要求主持人要成为参与采编导播整个环节的全能型人才。全能型主持人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采编播导的能力,主持人虽然不一定要对每一条新闻进行撰稿、编辑、剪辑等工作,全程参与到栏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整个栏目的核心,实现主持人中心制;二是沟通协调能力,全能型主持人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应具有领导沟通协调能力,全局把握栏目制作的各个环节。
(五)主持人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是媒介融合时代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信息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主持人作为特殊的媒体用户,其自身掌握了大量的一手信息,比一般人拥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在信息表达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源、信息准确性、信息提取等的处理,避免报道虚假信息对栏目产生负面影响。主持人也需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媒介融合的创新之源主持人只有不断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掌握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的动向。由于公众人物的身份,主持人需时刻加强自身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主持人要严格自律,不管是在节目主持还是虚拟网络主持,都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媒体与网络的媒介融合是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网络媒体的出现与传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电视媒体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加快了信息传播;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碎片化,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影响着电视媒体的改革发展。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与受众的中间桥梁,需提高自己筛选信息、互动沟通、深度评论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更快的与网络媒体媒介融合,实现媒介融合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应佳丽.媒介融合环境下《人民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15.
[3]李万粒.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能力要求[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134-136.
能力融合 篇6
“观微融合”体系, 是指运用课堂观察 (classroom observation) 与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相融合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在课堂观察 (classroom observation) 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良的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 并同时进行工艺学记录, 全方位的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 及其产生的教学效果, 在专家和教师共同帮助下, 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技能固强补弱, 逐步提高其教学技能, 实现高效课堂, 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蒸腾作用”这节课前及课中, 生物组利用“观微融合”对上课教师进行实验组织技能训练。在教研室徐主任的指导下, 我们采用片段式教学方式, 即分片段进行技能训练。现将具体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一、教学片段一:观察“蒸腾作用”
片段准备
1.每组:锥形瓶两个、两棵相似的菠菜、两个保鲜袋、清水、食用油、剪刀。
2.学生小组成员课前将上述实验材料进行组合:两个锥形瓶内放等量清水上面滴上一层食用油, 分别插上带叶菠菜和去叶菠菜, 菠菜根基部扎上保鲜袋。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3~4小时后课堂使用。
片段观察
1.目的:提高执教教师对“观察实验”的组织能力。
2.过程:⑴这个片段以8个学生为教学对象, 4人一组进行实验观察学习。⑵课堂观察的观察员分为:1) 教态观察组2) 板书观察组3) 实验引导组4) 问题解决组。⑶微格教学部分是用微格教室将教学片段记录下来, 以备课堂观察的观察员使用。
3.内容
根据观察员的观察, 与上课人进行当面交流, 进一步根据微格教学中记录下来的场面回放、定格, 将他们的体会与感触反馈给上课人, 上课人从记录下来的场面中的针对观察人提出的不足, 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将改进方案准备好, 再次上课进行再观察, 进行多次观察后, 总结对“观察实验”的具体组织方案, 从而扩展到其他的观察实验, 达到提高上课人对“观察实验”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片段二:小组合作, 揭示“蒸腾作用”实质
片段准备
1.每组:长条气球两个、充气筒一个、白胶布两条
片段观察
1.目的:提高上课人对“分组合作实验的组织能力。
2.过程:⑴这个片段以8个学生为教学对象, 4人一组进行实验观察学习。⑵课堂观察的观察员分为:1) 实验顺序观察组2) 实验要求观察组3) 实验过程协调组织观察组4) 实验分析观察组5) 问题解决观察组⑶微格教学部分是用微格教室将教学片段记录下来, 以备课堂观察的观察员使用。
3.内容
初中生天性好动, 很多教师怕课堂纪律受到影响, 常常采取放弃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改为教师演示实验, 殊不知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学习才是真实的, 学习效果才是永久有效的。学生操作过程:实验前小组4个学生进行分工, 然后快速进入实验操作⑴小组两个同学分别将两长条气球吹至同样长度, 漏气的一端分别用左右手捏住, 并将两气球相对一侧的内壁用白胶布粘上, 使气球内壁较厚, 易向中间弯曲。⑵三个同学合作, 将气球平放在桌面上, 形成气孔 (两个捏气球的同学将手放在一起, 第三个同学两手将两只气球的另一端贴在一起, 三人将气球固定位置) 。⑶第4个同学用直尺测量气孔的直径 (两气球间横向距离) , 并记录。⑷第三个同学仍然固定两气球的另一端, 捏气球的两个同学同时缓慢放气, 再同时停止放气。⑸第4个同学再用直尺测量气孔的直径, 并记录⑹重复第4步过程3~4次, 直至最后两个气球被拉直, 气孔关闭。
学生分析过程:⑴气球代表什么?⑵实验中气球充气、放气代表什么?⑶什么时候保卫细胞会吸水?⑷气孔的大小受什么控制?⑸蒸腾作用的实质是通过什么完成?
4.教学观察
针对上述内容, 观察员进行观察记录。
⑴实验顺序观察组:实验顺序设计是否合理。
⑵实验要求观察组:根据实验每一步要求, 是否能顺利完成实验。
⑶实验过程协调组织观察组:实验过程中, 上课人协调组织的细节如何改进, 效果更好。
⑷实验分析观察组:分析题设计是否紧扣实验内容, 能否起到突破重点的作用。
⑸问题解决观察组:引导是否到位, 问题解决是否透彻。
能力融合 篇7
一、“融合新闻”概念
融合新闻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图形及互动手段等组成的非线性的有机信息结构。“非线性”和“有机结构”是指融合新闻的叙事线索演变为多种形态信息组合所构成的逻辑关系。融合新闻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业务整合化、新闻载体数字化、视觉传达多样化。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促使新闻传播产生三方面的变化: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媒介结构组织方面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成立。这是一种全新的、融合型的新闻编辑部, 其核心部分是超级指挥台 (super desk) 。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好新闻采集、制作、生产、加工与传播的各项本领, 还要善于进行信息的搜索与验证、网民互动、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新闻机构的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 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 还可以包括微博、微信、网站、APP应用、手机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等新媒介产品;信息形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包括文字、音视频、图片、图表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肖建中认为当前要形成“微博、消息、深度报道三位一体”的报道格局, 既要追求速度, 也要追求观点的深度和独特性,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融合新闻的实现涉及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经营与管理, 需要考虑新闻载体的特点、受众话语权、新媒体管理, 需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新的生产方式、叙事手段和传播路径。融合新闻的实现需要成立内容集成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记者编辑以多媒体手段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与发布, 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加工、多功能服务、多载体 (渠道) 传播”, 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 也可以多途径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融合新闻”需要哪些新闻业务能力
(一) 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核实信息的能力
新时期, 我们需要经常关注大型门户网站, 刷微博, 逛论坛, 积极与网民互动, 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受众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受众将有机会和他们的同伴们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感受、提供信息、发表看法, 这些讨论可以分布在微博、博客、论坛、新闻跟帖、社区等社交平台。新闻人需要对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多元化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辨识、整合、核查、挖掘。“在一个信息与传播围绕着互联网组织起来的世界中, 无论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室的办公桌旁还是在犯罪现场或灾难现场进行报道, 那种孤军奋战的观点已经过时。”
1. 利用网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能力。
要相信, 民间有高手, 草根有智慧。网民会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观点意见通过论坛、跟帖、微博等方式传达出来, 民众的“街谈巷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闻工作者要养成关注网络论坛、微博的好习惯, 从中发现有价值、有营养的信息。湖北武汉“五道杠事件”热播时,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有网友在微博上说, 淘宝网上“五道杠”卖得火爆, 最贵炒到888元, 好些孩子让家长给买。这个情况立即引起记者关注, 采访相关人士之后写了篇调查文章《妈妈, 给我买个“五道杠”吧》。
2012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 (Breaking News) 获奖作品是《塔斯卡鲁萨新闻报》关于龙卷风的报道 (coverage of a deadly tornado) , 这个报道的核心内容是记者的130多条微博, 这些微博描述了龙卷风20多个小时的行进路径, 该报编辑凯瑟琳 (Katherine Lee) 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是受众在那一刻最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新闻, 我们不可能在停电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 指望着50英里外的印刷厂把报纸送过来。”
2013年高考作文, 从命题到评卷, 引发全民热议。广东省优秀作文发布之后,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级在校生游昊翔在他的微博“SYSU-羊习习”中指出这篇优秀作文有五处论据失实, 并附有长达5000多字的批驳文章。《中大学子发现一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五处论据失实》是羊城晚报记者夏杨根据网民在微博中发表的关于优秀作文的吐槽意见整理而成的稿件, 其中信息来源就是广大微博的使用者, 众多网友的微博直接出现在新闻稿件中。
2. 多渠道了解网民心声, 并能把这些意见进行整理, 做好二次传播。
国内很多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听取网民意见, 并及时整理、报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设了“微评议”、“微调查”等小栏目, 通过话题聚合的方式, 根据网民对发布议题的关注度, 进行选题的预测和集纳, 形成新的报道主题。中国之声每天进行“新闻晚高峰调查”, 设置话题, 网友可以通过中国之声腾讯微博留言和腾讯微信进行语音留言, 调查结果将在晚高峰7︰45揭晓。
3. 网络采访的能力。
在新媒体兴起之前记者主要是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完成新闻, 到了网络时代, 由于网络人际传播的便捷、网络信息与资讯的海量递增、社交媒体的发达, 为新闻采访开辟了更多、更便利的渠道, 新闻记者有依赖网络渠道完成采访的可能和条件, 可以依赖电子邮件、QQ、微博、论坛、MSN、微信等技术手段。记者通常可以用论坛回帖或者微博私信的方式联系被采访者, 即使当事人身在国外或者外地也可以顺利采访得到。一个记者的能量与人脉毕竟有限, 你也不可能事事在现场, 如能得到众多网友的帮助, 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作品会更生动丰富。在雅安地震中, 新浪微博平台在地震后的9个小时内发布了6400万条微博, 很好地发挥了信息通报、交通疏导、现场动员的作用。媒体机构可以通过调动各个“自媒体”用户来为其提供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分类、集纳、整合、阐释, 进行有效发布与社会动员, 而不必要齐聚灾难现场。“在新媒体情境下, 灾难发生时, 你在场, 你的报道不一定完美, 你不在场, 你的报道未必不完美。重要的是, 你能够擅用、巧用社交媒体。”
4. 信息核实、辨别能力。
网络埋藏新闻富矿, 但真假难辨, 需要用心挖掘、辨别。网络信息铺天盖地, 却真假难辨, 泥沙俱下。新闻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危险, 做到多源求证。
天涯网友爆料“中调委”主任兼党组书记李广年长期包养一18岁小情妇的所谓官员“生活腐败”事件, 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新京报记者林野根据网民质疑, 进行实地求证, “官网打不开, 办公室易主”, 最终认定这是一起虚假事件。
(二)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播能力
1. 跨媒介传播。
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需要提高青年学生媒介内容转化能力, 也就是说能够根据传播媒介自身特点来进行信息生产的能力。同样的信息内容、题材, 根据各种媒介特点进行改写, 满足时效性和多样化要求,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除了电视节目的直播、点播之外, 还开通了“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种传播平台。
杭州电视台的《新闻60分》节目所着力打造的我国首个云媒体新闻栏目值得关注。其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抗击台风罗莎5小时直播》, 将卫星直播 (SNG) 、记者自采、马路探头录像、互联网图片、电话连线、手机直播、QQ平台互动、市民DV等结合形成一个官民参与、极为开放、互动交流的全媒介融合空间, 实现了电视新闻改革的重大突破。
2. 媒体工作者还应该具备适应超文本结构写作与多媒体报道的能力。
超文本结构, 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 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媒介机构工作从新闻产品的生产到传输的全过程, 将实现全过程电脑化。这要求媒介工作者不仅具有关于电脑、网络、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的一般知识, 而且能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甚至音视频处理能力。如电视新闻, 以前出去一个采访小组, 要有灯光, 要有录音, 回来要有剪辑师, 要有编辑, 还要有主持人。现在这些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出镜记者也渐渐兴起, 这就要求我们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要求我们一专多能。现在记者出去做一篇报道的时候, 你就要想到一个人出去要完成一个跨媒体的报道, 哪些放文字, 哪些放图片, 哪些放音频, 哪些放视频, 出去采访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一个大概的想法。2002年出现了背囊记者 (backpack journalist) , 一个记者出去采访, 背着一个背囊工作站, 背囊里应有尽有, 电脑、照相机、录音机、摄影机、i Pad……什么都有。这就是一个全能记者, 一个人出去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
3. 写作风格的多样化。
写作风格与技术因素、大众信息需求、社会文化发展分不开。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 我们探索出不同的新闻体裁, 倒金字塔结构, 要求清楚交代5W要素, 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等, 这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很长的时期内规范着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网络传播技术的普及、新闻业的激烈发展、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为新闻风格的变化制造了条件。1995年乔希·奎特纳在撰写的《新新闻报道方式的诞生》中呼吁网络记者与编辑建构他们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章, “写法诙谐、率性且具有挑战性, 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陈述事实”。乔希·奎特纳认为“优秀的记者不再羞于表达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但最优秀的记者仍然用坚实的报道、确凿的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其结果是“直接、打破程式、吸引全世界”。
(三)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深度解读能力
1. 深度报道的能力。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海量信息时代, 浅阅读盛行, 碎片化信息流行, 网络推手、打手横行, 出于各自立场、目的和需要来歪曲事实。新闻工作者需要坚守职业操守, 深入调查, 用事实说话, 做好深度报道, 提高新闻品质。
2. 深度解读, 独家解读, 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并与新闻报道一起形成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是媒介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使得媒体人的新闻评论工作任务更为繁重艰巨, 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群体极化、蝴蝶效应、两个舆论场等都是对舆论引导面临处境的描述。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是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公民新闻的兴起, 做独家新闻难, 做独家评论、解释是发展方向。
三、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
(一) 改革教学内容
(1) 加强学生对融合新闻、网络新闻、新媒体、数据新闻等概念的理解, 明确新时期新闻职业理念的变化、要求及应对。注重学生网络语言的培养。一是基本功, 比如Photoshop、HTML、Dreamweaver等基本能力, 也包括视频、音频处理;另一层面就是熟悉网络版面。加大网络传播业务教学比例, 开设图文信息处理、网络技术基础、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内容策划、多媒体节目制作等课程, 鼓励学生考取网络编辑师从业证书。
(2) 开设新媒体实务方面的课程, 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很多学校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还是停留在报纸、电视方面, 知识更新较慢, 对网络新闻采写、编辑, 手机报, 微博写作等方面的讲解与训练不多,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的新媒体传播重视不够。沿海地区、媒介发达地区的新闻院校改革意识强, 走在时代前列。复旦大学开设了融合报道、媒介融合概论、多媒体制作、视觉传播、网络媒体内容制作、网络传播基础、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等课程,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重视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 如编辑方面就开设了《新闻编辑》、《新闻编辑专题》、《网络新闻编辑》三门课程, 每一门课程都有36学时的实训课时。
(3) 关注某一行业新闻的深度报道、深度研究。这一部分可以作为选修课, 如时政报道、财经报道、体育报道、娱乐报道、科技报道等。
(4) 培养学生信息 (数据) 获取、整理、挖掘、传播能力。
大数据 (big data) 时代来临, 应掌握内容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网络交际、搜索引擎、数据获取等技能。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 “新闻记者要么需要在数据检索和分析方面接受更多的训练, 要么就得与其他专家合作”, 得到程序设计员、设计师及黑客的帮助。“新闻记者的工作并不止于了解事实和分析事实, 而与新闻叙事相伴随的分析能力也至关重要。在数字时代, 数据可视化是新闻叙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图形设计、数据映射和交互式图形都是信息传播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通过工作室、工作坊的形式, 以项目、任务作驱动。
(2) 加强课程实训和课外实践, 成立训练中心, 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节、寒暑假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等实践活动。
(3) 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或实验室, 让学生全面体验融合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
(4) 积极与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合作, 或达成实验教学合作协议, 或建立实习基地, 搭建高水准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每学期都派学生走出去到这些单位实践实习, 并从这些单位请来专家进行新闻传播实务性讲座、互动、讨论。
(三) 培养师资
(1) 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 完善知识结构, 认真钻研新知识、新技术, 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要有危机意识, 谦虚好学, 认真阅读国内外最新的网络传播、新媒体、媒介融合方面的图书, 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从事新闻业务教学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时下丰富的网络资源, 关注国内外融合新闻的实践, 关注新媒体研究机构、新媒体研究专家的微博或博客。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参加新媒体实践, 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 如开通个人微博微信体会新媒体的特点, 积极参与制作视频节目、制作电子杂志、图片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编辑等活动, 定期举办作品展。
(2) 积极引进新媒体、网络传播方面的师资, 补充新鲜血液。聘请传媒集团负责人、新媒体平台运营负责人担任兼职教师, 传授业界经验、前沿动态。新闻院校需要积极关注业界的最新变化, 加强与新闻业界的合作, 积极聘请融合新闻的实践者到高校讲学, 促使师生新闻观念的革新, 弥补当前新闻院校师资缺陷。
参考文献
[1]河南日报新媒体部.媒体微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3 (4) .
[2]范·哈克, 米歇尔·帕克斯, 曼纽尔·卡斯特.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J].国际新闻界, 2013 (1) .
[3]栾轶玫.雅安地震:社交媒体拷问传统媒体救灾报道[J].网络传播, 2013 (5) .
能力融合 篇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是媒体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主流媒体为了贴近受众,实现多向互动,从而引导社会舆论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华社全面深化战略转型、加快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致使媒体业生产力进步迅速,而媒体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人员结构等还不能完全适应传媒产业的变革。只有着力加强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等不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面对信息时代下新一轮媒体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所谓融合就是传播介质(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及户外屏幕等各种终端)边界日益模糊,采编手段综合运用,编辑形态多元多样,营销过程精准个性。
第一,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新闻信息产品。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发扬攻坚克难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我们要主动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采编与营销本来是新闻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两个侧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同时,我们还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要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改造新闻信息产品,更加注重互动反馈,强调用户体验。早在战略转型初期,新华社就提出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着力推进营销前移和终端前移的战略性部署。目前,新华社新闻供稿仍以向媒体供稿为主,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变革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供稿,用户可以在海量信息中选择个性化、对象化的新闻信息服务。
第二,推进管理体系现代化是融合发展的关键。
新华社并不缺少高精尖的人才,更不缺少融合发展的新招、实招,缺的正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打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重构充满活力符合融合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模式。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的集成系统就是科学管理缩影,将各分社的新闻信息产品集成到一个平台,资源共享,避免了各分社低水平重复劳动。内蒙古分社近几年也在探索高效的管理体系,我们探索出了“一站式”集成营销模式,将各盟市“吃财政饭”的单位与新华社新闻信息服务业务进行归口管理,在营销服务时间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为用户的增值服务。今年,我们还在探索“生态圈营销”模式,将用户按行业或产业链进行集群整合,把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一个领域深入研究,精耕细作,提高为用户个性化服务的水平。
第三,传播终端多元化建设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基础。
新华社在终端建设上动手较早,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终端体系。我们要利用战略窗口期,加快党政客户端建设,构建自主掌控的手机新媒体平台,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为党政企服务的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近几年,内蒙古分社打造了网群网站、手机媒体、电视频道、影廊屏幕等多种传播终端。分社借船出海创办了“睛彩·新华”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成为全国第一个独立开办电视频道展示新华社视频节目的分社。分社加快新华影廊和户外大屏建设,创办了“游在内蒙古”旅游网、“舌尖上的内蒙古”美食网和“大美内蒙古”摄影网三大专业网站,开发了面向大学师生的“内蒙古大学生手机报”客户端,以舆情信息为主的“新华政务舆情”客户端。
第四,加强智库建设是融合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
新华社既要着力巩固、提高传统的拳头产品,又要大力开发适应融合发展的新产品。特别要重视智库建设,智库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拥有强大的人才优势,80多年来积淀了海量的新闻信息资源,建立了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集网络,这些都为做好智库建设提供了保障。在建设智库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整合资源,把各单位的优质资源集中到推进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形成与市场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有机并存、互相支撑、健康发展的事业发展格局。
第五,整合各种新闻资源,多渠道、多介质实现传播。
通过新闻信息集成改造采编流程的过程中,要充分集合UGC、PGC、OGC三种数据加工方式。OGC(职业生产内容),依托新华社专业的新闻采编优势,在重大事件上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新华网思客栏目是对PGC(专业生产内容)的有益探索,已有多位专家学者、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人以及新锐自媒体作者在思客栏目发表有深度的思考。发挥名人的驱动效应,对受众阶层的穿透性强,粘度更好。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社交平台风生水起,其原因在于利用UGC(用户生产内容)构建起了一个社交生态,用户发布大量信息,而且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互动。新兴媒体要打造一个良性社交生态,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间寻找平衡点,鼓励更多的PGC与UGC内容,给普通用户的价值信息以更好呈现的机会。通过UGC、PGC、OGC的集成,扩充供稿资源,强化供给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
第六,打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特种部队。
能力融合 篇9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到2007年,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168所, 当年招生283万人, 在校学生达到861万人, 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数的一半。①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合现代企业的人才, 首先要清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 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但就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来讲, 是有他们的共同点的, 总的来说,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素质。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是对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企业中最常讲的是“企业人”, 所谓“企业人”, 是指认同本企业的经营理念,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企业员工的总称。
2.专业素质。就是企业要求员工要有“一技之长”, 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3.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现代企业, 生产和管理是通过团队来实现的, 因此, 在招聘人才、考察员工能力时, 特别注重所选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
4.身心素质。人才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企业的员工要面对繁重的工作, 企业员工在成长和成功的路上, 充满着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 必然要求企业员工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更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 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 有潜力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 发展的机会更大。作为企业人才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使企业和个人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 有发展动机者往往会得到企业的录用。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最终要通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来实现。
二、融合企业文化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那么,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专业技术能力素质和非专业技术能力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素质是指大学生胜任某一职业岗位或某一类职业岗位群所必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非专业技术能力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需具备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素质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 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的重视,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效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 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主动融合企业文化,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1.融合企业文化是提高工学结合水平的必然要求
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工学结合, 这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特别是岗位技能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 让学生不仅在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掌握企业岗位的技能, 同时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生活和企业管理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有些校内实验实习基地, 甚至是顶岗实习的生产性教学基地, 缺乏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理念, 缺少企业文化的引入和融合, 与企业的生产环境相距较远, 学生的实训实习过程与企业员工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有较大的差距, 实践教学不自觉地脱离生产实际。所以, 我们在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 要自觉引入企业文化, 从制度上和行为管理上, 以一个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来组织教学, 真正达到以工代学的目的, 提高工作结合的教学水平。
2.融合企业文化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当今高职教育对学生的系统管理教育难与社会企业的实际环境相融合, 学生对企业的运作知之甚少, 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没有主动把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起来, 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没有很好理解企业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没能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主动融合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在高职大学生的管理上, 要树立培养“准职业人”理念, 根据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吸纳企业员工管理的积极因素;引入企业文化, 融合校园文化等, 都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高等职业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
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很多, 但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走出去, 就是大学生要走出校园, 到企业中去, 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线中去, 只有这样, 大学生才能直接学习岗位技术, 亲身感受企业文化意义, 感受企业文化的职业魅力。请进来, 就是高职院校要主动融合企业文化, 把企业文化吸纳到大学校园, 把企业文化与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贯穿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这个要求,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1.加强企业文化调研, 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显然, 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要融合企业文化, 首先要对企业的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企业文化的调研和学习入手。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以适应相关岗位群为依据的, 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和行业性特点较为明显, 我们可以分地区和行业对不同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 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地区和行业的企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整合, 就是指有意识地对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 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一体化的过程。通过调研和整合, 摸索和总结出地区和行业企业文化的规律及特色, 这样为不同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融合企业文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融合企业文化, 更新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 在高校,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实现的, 校园文化是高校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 它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世界观的树立、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承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 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不但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 帮助大学生重构人格,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同时也要积极吸纳企业文化, 发挥企业文化在培养员工的行为规范、责任感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优势, 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在生动的职业基础之上,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3.融合企业文化, 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校企合作,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建立校内模拟企业生产的实训或实习基地;三是课堂教学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直接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 掌握岗位技能。很明显, 要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在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 融合企业文化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融合企业文化, 才能使工学结合的全过程与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不单形似, 更加神似, 从而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
工学结合实施过程, 融合企业文化, 要看成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自觉加以实现。首先是校企合作,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要将参与实习的学生直接纳入企业员工的编制进行生产学习和管理, 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在话下;对于校内的生产性或模拟生产性的实训或实习基地, 首先是对各类实训或实习基地的软环境建设, 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调研成果, 聘请企业有关专家, 精心进行规划和设计, 引入企业的精神文化, 力求建设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如企业的生产车间或办公空间, 一般都张贴有安全生产、管理格言、企业口号、名言警句等宣传标语或教育图片, 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强化管理, 精益求精, 铸造品质”、“忠于公司、终于职业、忠于人格”、“团队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等等。其次是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过程, 要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文化, 进入基地实习的大学生, 要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管理, 培养学生的生产行为规范;对于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 则要借鉴企业的团队管理方法, 引进企业的目标责任制和员工考核办法, 在学习专业的技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领导、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工学结合的各个环节, 主动融合企业文化, 既能对学生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 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 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的文化特点, 认同企业文化, 增强了高职大学生对企业环境和职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4.融合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大学生管理模式
对高职大学生的管理, 就是要实现大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的认同, 并内化为自己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的准则。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闭门造车, 关起门来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机械地推动制度的落实, 而是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主动吸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文化内容, 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 在管理中育人, 在管理中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 领悟企业的管理模式。
融合企业文化来创新高职大学生的管理模式, 可以把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为切入点, 聘请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到校介绍企业的员工管理方法,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讨论, 参照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衣着、举止、出勤等做出大家认同的规范并严格执行。重新评估大学生的评价体系, 参照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办法, 制定大学生个人业绩表, 从德、能、职、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但要评价大学生个人的表现, 还要评价每位同学对集体的贡献, 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转化为实现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学习企业在用工制度的各种机制, 如海尔公司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 动态转换”的机制,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奖、助、贷等方面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 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受到来自内部的竞争压力, 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吸纳企业在团队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在大学生各类二课堂活动中积极采取团队合作的实施办法,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培养他们主动工作的意识和责任感。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介绍创业经验, 将企业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学生, 如美国的3M公司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为了发现王子, 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让学生感受职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培养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这里要指出的是, 高职大学生管理融合企业文化, 并不是不要学校的规章制度, 而是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现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企业文化的好的经验和方法, 使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生动化, 人性化和具体化, 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 把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管理转化为自己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5.学习企业文化, 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水平
融合企业文化, 夯实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 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广大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要进一步拓展“双师型”的范畴,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队伍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同样,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老师, 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校外辅导员。通过校内教师走进企业锻炼学习, 企业专业人才请进来兼职的双向互动方法, 用企业文化武装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邹广文.企业文化及其基本层次[J].理论学习, 2002, (4) .
[2]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11-14.
[3]余祖光, 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教育与职业, 2005, (12) .
[4]段伟.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南.科学出版社, 2008.
[5][美]斯坦利.M.戴维斯.企业文化治理与改造.新华出版社, 2005.
[6][日]松本厚治.企业主义.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8]钟劼.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文化渗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2) .
能力融合 篇10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应用 能力培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初中生的必备素质。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各类人才的信息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素质。对此,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就“以应用为驱动”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促进学生信息化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科学创设应用问题情境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努力创设科学的应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多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创设应用问题情境,避免理论知识的单向性灌输,这样可以将抽象化、枯燥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减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时的心理障碍,并且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搜集与处理文字”的教学中,主要涉及网上搜索、电脑扫描、文字加工与编辑等方面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何将个人日记文稿电子化”的问题情境,学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建立文档、手动输入等途径,对此教师可以设定更深层次的问题情境,如字体、字号、艺术字、段间距问题的处理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为学生文字的搜集与处理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二、合理确定应用任务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合理确定应用任务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盲目性,对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而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教师在制定任务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尽量设置差异化的应用任务目标,让全班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应用任务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制作电子表格”教学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制定应用任务时,就需要确立建立表格、输入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等任务目标,如让学生自己制作电子课程表、电子成绩单,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排序,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从而增强自身的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对应用任务进行集体探究与解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任务和项目的完成,需要集体的力量才得以完成,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小组合作和集体探究的学习项目,营造出集体性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寻找自身的学习差异,在集体学习中实现相互帮扶和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制作生日贺卡”的任务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将生日蛋糕出现、火柴点蜡烛、贺词展现、背景引入置入并循环播放等具体任务落实到小组中具体的个人,然后让学生可以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和帮扶,最后看哪个小组制作的动画更有创意,画面更精美,并将制作成果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要进行及时表扬,形成有效激励。
四、实施科学评价
以应用为驱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看重的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教师的科学评价能够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同时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形成有效促进。对此,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学习结果,如任务解决过程中的方案、建议、经验等,对任务完成的优化方案进行及时总结,整理出学生知识应用的思维过程,进而为知识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集体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看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合作表现及集体学习成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理清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与提高。此外,要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活动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学评价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评价,实现自身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五、结语
以应用为驱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避免了知识灌输教学模式下的很多弊端,能够有效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融合[1-2]。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相应的应用教育意识,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应用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实现个人信息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秀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软件:教学,2015(4):297-297.
能力融合 篇11
一、媒体融合的基本特点
所谓的“媒体融合”,其实指的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整合、跨界联动,这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所选择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新媒体的出现基于互联网,因此其特点就是开放程度高、传播快、信息数据量大、交互性强等,这相当于就是互联网本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新媒体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新媒体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其缺点是信息内容混杂、真假难辨、价值密度低、缺少组织、舆论不易控制。传统媒体的特点正好与新媒体相反,传统媒体在内容上具有权威性、价值密度高、组织有序且容易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其缺点就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数据量有限、交互性弱,受众可选择和参与的空间非常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媒体特点,如节目信息内容丰富,受众的选择空间大,传播速度快,无地域限制,满足受众对节目消息的即时性需求,交互性强,可以让受众以主体的形式参与媒体传播,同时节目信息内容更加真实、权威,组织更加合理,舆论引导更加正确,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1]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编辑必须要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特点,相应地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做好当前的编辑工作。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一方面要始终保持高层次的政治觉悟,坚守职业道德、文化道德,履行好作为编辑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一些新的素质能力。
(一)了解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熟练应用网络媒体工具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其核心就是借助于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发展平台。因此,编辑必须要了解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如网络中信息是如何产生、传播与扩散的,在对这些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应对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工作,不至于与媒体融合平台脱节。其次,编辑还要熟练应用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如播客、微博、电子邮件、微信、各类网站等。原因非常简单: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编辑工作,离不开这些网络媒体工具的支持,信息的沟通、获取、收集、整合、分析都需要依赖它们。由于工作的需要,编辑必须熟练应用这些网络媒体工具,以在编辑工作当中发挥出高效率的作用。
(二)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编辑工作理念,精心策划选题
传统媒体编辑缺少市场意识,对受众的主观需求考虑不足,在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受众“迫不得已”只能勉强接受。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受众的选择就变得非常宽广,主观需求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大量流失。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必须要作出改变,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编辑工作理念,精心策划节目选题,考虑到受众的心态,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满足受众的主观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受众。
(三)具备良好的信息整合能力,准确提炼信息价值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谁拥有强大的信息整合力,谁就能在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编辑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整合力,使自己能有效地对大量信息进行探寻、筛选及甄别,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同时,要根据媒体的宗旨和定位,用自己所掌握的编辑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整合相关信息,从受众角度出发,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帮助其更加系统、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和最新成果。[2]
(四)正确认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新媒体有时候过于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这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人员应将社会效益永远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舍弃社会效益。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地媚俗,丢弃自己的底线,要明白虽然我们应当尽力地去满足受众,但不能有违社会道德、社会法制,要认清媒体编辑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积极、健康、和谐发展。也不能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一味地追求“快”,轻视了对信息真假的鉴别和深度挖掘,降低了节目的“营养”。要始终保证节目信息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并且要对信息内容作出深度的挖掘、客观的评价,继续发扬传统媒体的良好作风。除此之外,对于一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编辑人员来说,良好的思想素质也是其提高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媒体节目离不开社会的焦点问题以及观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编辑人员要时刻关注百姓的真实生活,深入发掘大事件背后的真相,找到事情发生的根本。编辑人员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节目水平的高低,高思想素质的编辑人员一定可以制作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向观众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三、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编辑工作与传统时期的编辑工作有所不同。当今的编辑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特点,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编辑工作,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满足媒体市场与受众的需求,为社会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了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传统媒体开始借力新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并形成了今天媒体融合的局面。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这更利于社会传媒事业的发展,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媒体融合也对编辑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媒体融合的特点,然后主要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当前编辑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保障社会传媒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编辑,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杰,李健,武平.浅谈新时期如何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的业务水平[J].戏剧之家,2015(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