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生态链论文

2024-09-19

档案生态链论文(共8篇)

档案生态链论文 篇1

数字档案生态链是数字档案生产者、传递者及利用者在数字档案信息流转过程中形成的链式依存关系。 (1)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是数字档案信息在流转过程中的速度、质量及产生的效益的综合体现。

1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衡量指标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是指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速度、质量及其所产生的增值效益, 是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自身情况、链中不同主体的信息流转能力、链中信息流转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察。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信息流转速度、信息流转质量及信息流转效益。

1.1 流转速度指标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速度是指数字档案信息从形成到被档案信息用户利用所花费的时间长短, 时间越长, 则数字档案信息流转速度越慢, 反之, 则档案信息流转速度越快。信息流转速度是衡量信息流转效率的一个直观、重要的指标。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是一个涉及多个信息主体的动态过程。从数字档案信息流转过程来看, 信息流转速度主要体现在:数字档案信息搜集速度、数字档案信息组织速度、数字档案信息发布速度及数字档案信息接收速度等四个方面。数字档案信息搜集速度主要体现在电子文件形成者的文件移交速度、数字档案馆的电子文件收集速度以及数字档案馆对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的速度。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 用于快速传输与准确处理的一种信息技术活动。 (2) 信息搜集是信息组织的基础, 只有提高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效率, 数字档案馆才能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组织。数字档案信息组织速度主要体现在数字档案馆对其所搜集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鉴定、整理、标引、著录、编目等过程的速度。任何类型的档案信息不经过信息处理与组织, 都无法供用户直接使用。数字档案信息发布是指将分类标引后的数字档案放入不同的数据库中, 最终将原始信息分为对应档案系统列表的各种资源, 再分别传送至数字档案馆对应的数据库中, 并通过局域网或者万维网将数字档案信息发布在网上。数字档案信息接收速度是指档案信息用户查找和获取数字档案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包括数字档案信息检索、搜集、浏览或下载等环节花费的时间。数字档案信息接收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最后一个环节, 数字档案信息接收速度直接影响数字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1.2 流转质量指标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质量主要表现为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保真性以及数字档案信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两个方面。数字档案信息流转质量对其利用价值的发挥有重要影响。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保真性是指档案信息内容在流转过程中失真程度的大小。档案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资源, 其主要功能是保存社会记忆及提供凭证依据。因此, 在档案信息流转的过程中对档案的保真性要求较高。尤其是数字环境下, 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给数字档案信息的保真性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保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自身的真实性。档案与其他类型的信息不一样, 它强调的是对原始现象的记录, 必须忠于事实, 因此对档案信息自身的保真性要求较高。二是档案信息在流转的过程中的保真性。即信息在流转过程中的语法、语义、语用失真程度较小。数字档案的保真性越强, 数字档案信息质量越高, 信息流转的效率越高。

数字档案信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是指其信息形式和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吻合程度。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档案信息流转过程中信息转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准确性是指在信息流转过程中能否以原始档案信息内容为依据, 进行准确的转化, 不随意篡改原来的信息内容。针对性是指针对用户需求和档案的使用价值大小, 对部分原始档案或者某些档案的部分内容进行数字化并提供给用户利用, 而不是盲目地对所有档案进行数字化。二是数字档案馆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与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或用户期望接受的信息服务方式的吻合程度。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不断完善, 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与用户的习惯和期望吻合程度越高, 用户接收数字档案信息的速度越快, 数字档案生态链的信息流转效率越高, 越能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1.3 流转效益指标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效益是指其为档案信息主体带来的增值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给信息主体带来的增值经济收入, 主要体现在给数字档案管理者和数字档案利用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约数字档案信息流转及管理成本。 (2) 减少重复建设消耗。 (3)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指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给信息主体带来的除经济利益之外的其他效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长久有效保存国家数字档案资源。 (2) 充分发挥档案资政惠民作用。 (3) 扩大数字档案馆社会影响。 (4) 充分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 (5) 完善用户知识结构。数字档案信息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利用价值的直接体现。信息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越多、社会效益越高, 则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效率越高。

2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的影响因素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节点信息素质、节点组合方式、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情况三个方面。

2.1 节点信息素质

节点信息素质是链中信息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活动经验和信誉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个性品质。它是信息人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3) 数字档案生态链中节点信息素质主要表现为数字档案馆馆员和数字档案信息利用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数字档案馆馆员的信息意识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及信息的接收、处理速度密切相关。馆员的信息意识越强则对数字档案信息接收处理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更能挖掘到有利用价值的数字档案信息。数字档案馆馆员的信息能力主要表现为其对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的业务能力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两个方面。数字档案馆馆员对档案管理业务的娴熟程度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数字档案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发生转化的时候, 如若对档案管理的流程不熟悉, 则极易导致档案信息失真, 而影响数字档案信息的质量。数字档案馆馆员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越强,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效率越高, 档案管理和提供服务利用的效果越好。

数字档案信息利用者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其对数字档案信息反应的灵敏程度和认识程度。信息能力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数字档案用户的素质越高,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越强, 对数字档案信息越敏感, 信息需求就越迫切, 能在第一时间快速、敏捷的捕获有用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 数字档案生态链的信息流转效率越高。数字档案的利用率越高, 档案信息创造的社会增值效益就越大。

2.2 节点组合方式

信息生态链的节点组合关系是指构成某一具体信息生态链的信息人种类、数量及其组合关系。 (4) 信息人数量是指链中具有相似功能或不同功能的信息主体的总量。链中上下游不同功能节点的数量决定链的长度, 相似功能节点的数量决定链的宽度。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一般要经历数字档案生产者、数字档案馆及数字档案信息利用者三类节点。但对每一种具体的数字档案生态链而言, 节点的类型和数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数字档案生态链节点数増多, 信息流转的中间环节增多, 在数字档案信息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失真等现象的概率就相对增大,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的质量相对也会下降、速度降低。

信息生态链中具有相似功能的信息主体数量越多, 则下游节点接收信息的来源越丰富, 上游节点的资源或功能满足下游节点需求的可能性越大, 越能保证链的稳定性。如果上游节点数量较少、功能较单一, 则上游节点不能提供下游节点需要的信息, 信息生态链就面临断裂的危机, 信息流转就不能完成。在数字档案生态链中也存在这种情况。虽然每一份档案都有其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但是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内容的内涵可能存在重复。如果生产同类信息的档案生产者越多, 则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越能得到满足。即档案生产者的多元化程度越高, 数字档案馆的资源越全面意味着其提供的信息服务功能越多样, 相似资源在不同数字档案馆中分布越广, 越能满足链中下游节点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 则数字档案生态链稳定性越强, 链中信息流转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反之, 如果数字档案生态链中档案生产者的多元化程度越低, 数字档案馆的服务功能越单薄, 同类资源在不同数字档案馆中分布较窄, 很难较好地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 则该数字档案生态链的稳定性越弱, 链中信息流转的速度越慢, 信息流转的效率越低。

2.3 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情况

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是指其在数字档案资源、网络环境、信息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数字化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情况主要体现在资源类型及数量的丰乏程度方面。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类型是指数字档案从来源渠道和内容分类来看涉及的范围广度。按数字档案资源的内容类型来分, 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审计档案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数量是指数字档案馆收集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总数量。不同信息用户对数字档案信息的需求不同, 只有当数字档案馆可供利用的数字档案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多, 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信息需求。

数字档案信息是以网络为存储载体, 其形成、流转和利用都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设备、信息系统和信息软件。用户要实时通过数字档案馆数据库获取数字档案信息, 必须依托良好的网络环境。信息设备是提高数字档案馆信息处理效率及用户信息利用效率的关键。信息设备的功能及性能越好,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效率越高。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尤其是在对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关键节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来存储和管理海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越髙, 应用面越广, 则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的速度越高、质量越高, 信息流转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好。

3 结束语

数字档案生态链是数字档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数字档案信息流转过程及信息流转主体关系的呈现。本文界定了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衡量指标, 并具体分析了影响流转效率的主要因素, 有望为今后提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注释

1 江彦.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2 王学平.浅议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 2011.654-57.

3 娄策群.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2.

4 娄策群.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4.

数字档案馆生态研究的开创性力作 篇2

摘 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具有视角新颖、理论性强、视野开阔等特点,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构建有力地拓展了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空间,改进了对数字档案馆的认识,为数字档案馆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生态学

2014年4月,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金波教授等人所著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以下称《研究》)一书经学习出版社出版。该书将生态学知识与数字档案馆研究相结合,在回顾数字档案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全方位探讨,为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乃至宏观意义上的档案馆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境地,对日渐重视学科融合的档案学界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的主要特色

与国内以往的数字档案馆研究成果相比,《研究》的突出特点有:

1.1 视角新颖,广泛融合生态学思想。与传统的档案馆相比,作为信息化产物的数字档案馆,其构成和面貌更为复杂、多样,这就决定了对其研究的视角必然是多元化和多学科的。但目前国内出现的有关数字档案馆的研究成果,除了少数几篇(部)从知识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或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研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问题外,其余绝大多数是以档案学的学科视角为研究基点的;而蕴含生态思想的数字档案馆研究则只散见于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中,且其切入点仅局限于信息生态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这显然有悖数字档案馆研究的学术潮流与要求。

《研究》的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对其做出了积极回应。他们打破国内档案界长期从档案学、技术学等角度研究数字档案馆的传统套路,大范围借鉴和吸收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将其转化、融入到数字档案馆研究领域,对数字档案馆的相关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1]怀着“他学科为用、本学科为体”的学术匠心,作者先是参照生态学体系搭建起一个关于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宏观骨架(目录),然后采用“生态学原生理论→生态学理论嫁接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生态分析”的写作路径,巧妙地将生态学理论与对数字档案馆的探知联结起来。照此思路,作者熟稔地运用生态学领域不同分支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概念的探讨为例,作者的本意在于明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涵义,以为后面的论述提供逻辑支点。为了让结论更加周密科学,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是选择以生态系统为切入对象,在简要分析生态系统内涵和结构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不着痕迹地引出对技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论述,继而过渡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内涵。如此运笔虽然汲取了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在具体的谋篇布局与内容安排上,作者却很注意把握分寸,其着眼的始终是数字档案馆的实际,论述的重心也落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类似的例子在全书正文的其他章节俯拾皆是。凭借这样的精巧构思,无论是由生物生态位、组织生态位、信息生态位等切入到数字档案馆的定位和种群关系问题,还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含义、构成引出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又或是由生态系统平衡的观点推导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失衡与调控问题等,《研究》全书都透露出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的骨架和机理,而在这个骨架下包蕴的则是来自数字档案馆的素材和题域,从而使其呈现出强烈的档案馆学与生态学融会贯通、相互印证的色彩。

1.2 立意高远,以理论建构为旨归。伴随着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档案界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研究多侧重于技术应用、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服务及其信息资源、信息安全[2]等方面,而对数字档案馆基础理论的探索则很不够,不但研究视域比较狭窄,而且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与大多数文献从经验出发讨论数字档案馆的做法不同,《研究》从一开始就把努力的目标锁定在理论和思辨层面,力图通过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全面深入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体系”。[3]因而,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射在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各种“元概念”和“元理论”上,并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直坚持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宗旨:⑴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在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分析中注重阐述前者与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等比较分析;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的研究中则辅以“维基网站泄密案”、“长春市档案馆成功信息化案”等作为案例分析。⑵逻辑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在数字档案馆生态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平衡等概念和原理的建构上,注重从生态学原始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新的可靠推论;而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管理”的设计中则着力于“应该如何建设、如何培育和管理”等规范分析。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特征、功能及其平衡保障等方面重点采用定性分析;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运行成本、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评价等方面则重视运用定量分析。⑷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结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数字档案馆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着重应用系统分析法;而在数字档案馆种群的成长、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发展沿革方面则以历史分析为主。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与纵横交错,使得《研究》一书得以从多个层面完成以理论为主的阐释,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物象的一系列待解难题给出富含理论性的解说和回答。

1.3 视野开阔,紧扣理实发展动态。《研究》的另一特长在于拥有开阔的视野,其所探讨题域涵盖了学科理论和数字档案馆实践等多个范畴。诚如作者所言,该书是立足于生态学知识向经济、教育、管理、社会等学科领域全面扩散的背景,以及整个社会系统和信息化的进程来思考数字档案馆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及其生态建设与生态发展问题的。[4]作者显然对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数字档案馆发展动态了然于胸,因而对支撑理论和例证择取表现得思路开阔、得心应手。在理论来源上,除适当选取生态位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组织生态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外,还统筹兼顾中外档案学理论,特别是电子文件管理、传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等[5]方面长期发展的理论脉络及其最新成果,挖掘、耦合其可资借鉴的分析视角和观点表达作为理论和思想支撑。其内容之宽广,理论点之多样,不能不令人折服。

与此同时,作为一部理论色彩强烈的研究著作,该书并没有拘泥于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基本范畴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在建立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时,敏锐地把握时代演进的脉搏,紧紧扣住近20多年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新特点、新成就与新趋势,从现时代的数字档案馆发展与变迁中挖掘资源、汲取营养,[6]力求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理论诠释自始至终都与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具体命题的剖析中常常穿插有精当的实证材料:当考察数字档案馆种群的成长历程时,作者选择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数字档案馆种群以及国内的地方综合数字档案馆种群、企业数字档案馆种群和高校数字档案馆种群为对象;当论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开拓期的属性特征时,作者则将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当作例证;而当论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运行成本时,作者又提取了浙江省数字档案馆、青岛市数字档案馆等10多家数字档案馆的投入案例。这种将理论解析建立在数字档案馆发展的现实环境和最新动态之上的做法,让理论构建与实践分析交相辉映、互为衬托,不但满足了档案馆学理论的实践性要求,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同时亦使该书站在了数字档案馆研究的学术前沿,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2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门探讨数字档案馆生态的著作,《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但其也不免可訾议之处。

2.1 《研究》的重要价值。总体来看,《研究》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化了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内涵。不同学科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通常带来基本概念、基本定义的大幅转变,由此催生出新的学科视界和理论体系。《研究》一书以跨界的思维搭建起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作者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新观点:①以生态位理论为切入点,确立数字档案馆生态位的内涵,并以生态位为参照,全方位揭示社会信息系统中数字档案馆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数字档案馆与其他信息组织之间的关系。②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创造性地界定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用独特的视角阐明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运行机制。③结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进化的历史和现实例证,深刻地揭示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生命周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机制及其运动规律。④借鉴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有见地地阐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平衡的表现与特征,以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失衡的表征及危害,并提出促使其平衡的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⑤参考生态系统健康理念,构建起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着眼于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培育与管理的内容和策略。这些理论观点无疑是我国数字档案馆乃至档案馆学思想发展的新突破,其不但拓宽了数字档案馆研究的理论视野——在后现代社会和生态文明时代,数字档案馆研究的理论基石不再是过去的纯粹的组织论或系统论,生态学理论也应该而且已经进入数字档案馆领域,同时亦大大加深了数字档案馆研究的层次,丰富了数字档案馆研究的内容,从而把数字档案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改进了对数字档案馆的认识。档案学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对数字档案馆任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都必须以对数字档案馆本体、数字档案馆各组成要素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等元命题的科学认知为前提。在迄今所见的有关数字档案馆的论作中,虽然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档案信息系统,但在对数字档案馆的考察和解析方面,采用的却还是还原论和二元论的思维方式。还原论的特点是按照数字档案馆的系统组成将其拆分为档案信息、技术系统、档案数据库、档案法规与标准等甚至更低级的零散构件,对这些构件逐个加以研析,借由对各个构件的认识来获得对数字档案馆较高层次和整体的认识。由于还原论所走的主要是“从下到上”、“从局部到整体”的解释路线,[7]因此难以体察到数字档案馆内部要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的整体关联。二元论的认知方式则是将数字档案馆看作区别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客体,将自然、社会尤其是人这一数字档案馆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与数字档案馆分离开来,从而忽视了数字档案馆的生命智能特征,看不到数字档案馆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本源性联系,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数字档案馆的本质和规律。《研究》的作者对上述思维进行了纠正和超越:他们从生态学视域将数字档案馆定义为“由信息人—信息资源—信息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8]以及对数字档案馆生态位及其种群关系、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和发展沿革、运行机制、演化规律等问题的阐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全新的数字档案馆图景:生态理念下的数字档案馆既不是一个冰冷的技术空间,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线性的、静止的、二元性的档案信息系统,而是一个有着智慧特征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生命体。通过物质循环(物质流)、能量流动(能量流)、信息传递(信息流)和价值转换(价值流),数字档案馆的主体因子(人)和客体因子(环境)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在特定的时空范围结成错综复杂的有机关系,从而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复合体(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人—信息—环境”整体系统的有序合理性才是数字档案馆存在和发展秩序的最高准则。在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共同作用下,数字档案馆既会遗传也会变异,并呈现出“开拓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周期性动态演化趋势。这个图景对于消解以往人们对数字档案馆的片面认识,促进人们建立新的数字档案馆本体观和运作观无疑具有崭新的启发意义。

(3)创新了数字档案馆的研究思路。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之所以存在理论化水平不够、进展缓慢的问题,究其原因,数字档案馆技术性、动态性强,研究难度大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研究不得法:大部分研究者缺乏与他学科新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往往执着于使用单纯的档案学方法对数字档案馆现象的总结,而对引入别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视不够,甚至未予关注,故而很难完整反映数字档案馆的实际情况,从中得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研究》一书从跨学科的立场,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数字档案馆领域,得出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这一方面说明对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数字档案馆展开研究,完全可以从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的思想宝库中获得灵感和助益,使得我们能够在生态学秉持的整体观、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和动态观的指引下,以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构成的方式[9]去思考数字档案馆的原质与内涵,思考数字档案馆的定位及其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思考数字档案馆的演化路径和发展思路等。另一方面,《研究》一书所创立的成功经验和范式也表明,在生态学理论得到理论界的极大认同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的情势下,有机适度地借用其原理和方法来探索数字档案馆各个层面的问题,不但不会使数字档案馆研究“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失去本学科的学术品质和学术本位,反而可以为其提供坚实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帮助我们消除因学科界限所造成的视野遮蔽和学术壁垒,更加接近数字档案馆规律的内核与本质,做出富有启迪性、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就此而言,《研究》的问世可望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国内档案学界对跨学科研究会侵蚀档案学面貌的担心,更大地激发广大档案学者跨学科研究的热情和信心,促进他们更多地从生态学或其他学科的角度来探讨档案学问题,带动我国档案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2 《研究》的不足之处。当然,由于数字档案馆生态毕竟是一个新兴领域,故而《研究》难免有白圭之玷,归纳起来:一是对个别论题的考虑略欠周全。如在阐述数字档案馆生态位时,作者认为其包含了功能、空间和资源三个维度,但对于理论界广泛认可的时间维却未见提及。又如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作者谈到了其集聚功能、整合功能、优化功能、抵抗功能和竞争功能,却较少注意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转化这一更具根本性的功能。二是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展开。如在第九章,作者利用层次分析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对指标体系的来源及各指标的取值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却缺乏交代。再如,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和管理方面,作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若干原则性的对策,而未对其做出更详尽的阐发。这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完善。

3 结语

总之,《研究》一书超越档案学本位阐释的局限,将数字档案馆研究置于生态学沃土之上,构建起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主题新颖、内容丰赡,是近年来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的代表性佳作,其所创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必将嘉惠我国档案界,对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和发展产生强有力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3][4][5][8]金波,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24,26,19,22,20.

[2]刘雪琦.近十年来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综述[J].浙江档案,2014(9):10~13.

[6]王振亚.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刘吉发教授的《政治学新论》[J].唐都学刊,2009,25(4):120.

[7]赵玲.自然观的现代形态——自组织生态自然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13~18.

[9]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 140~144.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 篇3

一、档案信息生态系统

1. 信息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垄断、信息冗余、信息污染、信息超载等问题相继出现, 20世纪80年代“信息生态”进入研究视野。学者张新时指出:“生态学通过与信息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而形成现代生态学最新与发展最快的分支———信息生态学。不仅具有信息科学的高科技与信息理论的优势, 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生态学的传统理论。”[1]其实不然, 信息生态是关于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信息生态系统是指由信息、人、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它可以小至一个家庭, 大至整个社会;它可以是一个行业, 也可以是一个区域。”[2]

2.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

档案信息生态是指档案人、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 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3], 具有以下特点:人为性。平衡、稳定、有序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即使受到干扰, 也可因时间流逝慢慢返回平衡、稳定、有序状态,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则不然。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其运行、发展规律, 其建立、发展、稳定、有序乃至破坏、失衡都与人密不可分。整体性。作为三大构成因素, 档案人、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整体表现平衡、稳定、有序的档案信息系统。层次性。大到整个国家、一个地区、行业, 小到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的档案馆 (室) 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形成不同层次结构。开放性。档案信息系统的健全、完善与正常运行, 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档案信息的支持, 需要向外界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以施加其影响。动态性。开放性也体现着动态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层次以及社会环境在动态变化中实现平衡、稳定、有序。地域性。社会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环境, 必然受到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3.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档案人。档案人是主体, 能有意识地获得、存贮、加工、传递、利用各种档案信息。档案人可分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利用者两类。档案工作者指选择、整序、剔除无用信息, 以提供分门别类、有组织的信息的个体或机构。档案利用者指接收、选择、利用档案信息的个人或群体, 包括各类决策、研究人员等。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是客体, 是生态循环的基础, 其覆盖面非常广阔。个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原始档案生产者, 因年龄、职业、利益取向不同, 导致档案信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

档案信息环境。作为系统的背景和场所, 档案信息环境泛指档案信息活动相关因素的总和, 包括档案信息技术、信息伦理、信息政策、信息法律等。快捷、安全、可靠的信息载体, 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失衡及其原因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失衡指档案信息、档案人、信息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现象。动态、开放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 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平衡, 绝对的、难免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档案信息生态自身的熵, 即系统内部的新陈代谢、结构上有序与无序的相互交替所致的不平衡、外部信息环境对系统的干扰与破坏。分述如下。

1. 档案人方面。

(1)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十一五”末期, 全国共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315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4077个, 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无数。因缺乏统一协调, 合作互赢还只是构想或初步协商, 各个馆 (室) 数字档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四川高校档案馆 (室) 为例, 数字档案建设难以回避上级主管机关下发的文件。 (2) 档案培训与教育落后。档案人才是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和关键, 然而, 高校档案专业毕业的档案工作者极少, 穷乡僻壤地区几乎全为半路出家或来自其他专业。同时, 档案教育和培训与实际工作差距过大, 档案教育太过侧重理论, 档案培训相对缺乏办公自动化、电子化。 (3) 积极性丧失。过分依赖技术、把人当做管理工具的档案信息系统, 忽视人文关怀, 忽视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等, 难以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比如,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 高校档案馆 (室) 档案工作者不能享受专职从事档案保管、保护、整理、利用、编研、缩微等工作的保健津贴。

2. 档案信息方面。

(1) 档案信息资源分布失衡。因经济、文化、地理条件等差异, 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分布严重失衡, 京、沪、粤、苏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型城市, 相对丰富;而甘、桂等边境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 相对缺乏, 档案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价值难以发挥并加剧区域分布失衡。 (2) 档案信息的封闭和垄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自产自销的档案馆 (室) , 造成档案收集的不顾全局、追求占有而不重视档案共享和转化, 有的甚至将档案占为己有, 导致不能及时充分利用, 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系统、不同领域、不同馆 (室) 的档案之间缺乏联系沟通、兼容共享与讨论交流。 (3) 档案信息生产与消费脱节。档案信息生态链两极的生产和消费, 是维持生态链的拉力, 有助于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但生产和消费严重脱节, 一方面, 档案信息总体上低量生产, 供不应求;另一方面, 因信息更新、老化加快以及用户要求的提高和偏好转变, 造成闲置和浪费。 (4) 档案信息污染。无限激增、传递无序和弥散以及监管不力, 造成冗余、虚假、过时以及错位等档案信息污染, 不利于社会精神领域、档案信息的吸收和利用。

3. 档案信息环境方面。

(1) 档案信息技术落后, 开发利用不足。可视化、缩微型、情景性等发展趋势, 要求较高的档案加工技术、管理思维和管理手段。因各级档案主管部门相对重视硬件、软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档案现代化多为硬件设备的组合与连接, 即微机录入档案条目, 难以开展全文数字化、缩微胶片等工作。 (2) 档案信息政策与立法滞后。现行信息法律法规, 难以适应信息产业的发展。档案信息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落后于行业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等甚至无法可依;档案信息共享的知情权、保密责任、隐私权等, 缺乏具体的规范与控制。

三、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失衡对策

失衡的档案信息系统, 难以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 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制约档案事业的发展,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以实现档案信息系统平衡, 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1.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档案资源整合包括档案实体整合和档案信息整合。面对档案法律法规不完善、档案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状, 大范围的实体整合是不现实的, 但档案信息整合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应当借鉴全国图书资源共享工程, 即各个档案馆 (室) 的数字建设, 应跳出单馆建设的观念与模式, 站在某个区域的高度, 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档案共享。以四川省为例, 四川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 各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档案馆, “十一五”期间, 全省4606个乡镇中3259个、机关档案室13061个, 2083家国有企业、科技事业单位达到或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或等级认定。面对如此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源, 四川省档案馆应充分发挥四川档案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导地位, 完成所在区域的成都市等市、区、县综合档案馆、四川大学档案馆等事业、企业档案馆 (室) 的信息整合, 实现文本、图像、音视频、图纸、实物等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

2. 加强档案教育培训, 提高档案人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档案工作形式和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档案开放、科研、教育、宣传、交流成为档案工作的主流。档案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 要求较高的基本工作技能、沟通能力、编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为此, 加强档案培训与教育, 提高档案人素质成为必然。

3. 重视档案人文关怀, 调动档案人积极性。

把人放在档案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加强档案对人的服务功能, 重视人性化管理, 改变“等、靠、要”的思维模式和“保管员”角色, 秉承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精神, 积极主动承担档案事业的发展重任, 树立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意识, 以服务扩大档案工作影响, 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档案功能。

4. 加大档案事业投入, 完善档案信息系统。

加大投入,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改善档案工作基础设施, 消除档案传输通道“瓶颈”, 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完善档案信息系统。

5. 加大基础工作力度, 消除档案信息污染。

加强档案加工和管理, 以防止虚假、错位、过时等档案信息污染;制订档案信息等级, 以便判断档案信息的质量。同时, 加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档案本源性、客观性等重要特性, 以净化档案信息源, 防止污染可能。

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网络、虚拟、数据库、多媒体、海量存储和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档案工作的标准化, 档案收集得以全面、完整, 档案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主动、及时、超越时空的档案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档案一次、二次开发得以有更多时间。

7. 健全档案法制制度, 营造良好档案环境。

信息法规、政策, 档案工作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对档案工作具有指导、调节、干预和规范作用, 对档案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为此, 需要相应修改《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相关条款, 妥善处理档案作品公布权限、开发时限以及隐私权保护等问题, 并完善档案执法、监督、反馈等环节, 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档案利用法规体系, 实现档案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顺畅衔接, 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摘要:本文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涵义出发, 分析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在详细论证档案信息生态失衡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应对失衡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生态,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失衡,对策,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张新时.现代生态学的几个热点[J].植物学通报, 1990 (4) .

[2]王东艳.信息生态失衡的根源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科学, 2003 (6) .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 篇4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内涵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第一,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以整体的观点, 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除了研究它的形态结构, 还要了解各个组成要素的特点、相互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价值流动、能量交换以及人的活动所形成的格局和过程。第二, 数字档案馆中的人与生存环境通过相互协调, 达到功能上的统一。在数字档案馆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 既离不开人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也同样离不开环境因素的调和与促进作用,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从而使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不断输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实现数字档案馆的社会价值。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主体根据其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承担的功能和扮演角色的不同, 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态因子: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和档案利用者。如果数字档案馆是一个人的话, 那么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和档案利用者就是人脑, 他们控制着数字档案馆的一切活动, 直接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的生存与发展。

一、档案形成者

档案形成者类型结构十分复杂, 可以是规模不同的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 也可以是单独的个体, 他们都可以成为档案形成者。不同的档案形成者由于其生产实践规模和需求的不同, 其形成的档案数量和种类也不尽相同。同时, 档案形成者由于档案意识、职业道德、案载体和书写材料也千差万别。这些都决定着档案载体的类型和质量, 直接影响着数字档案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由此可见, 档案形成者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虽然档案形成者不直接参与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运作, 但是他们直接影响着整个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设, 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档案形成者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基础。

二、档案管理者

档案管理者是指数字档案馆中所有的档案工作人员。具体包括档案行政管理者和档案实体管理者。档案管理者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制定数字档案馆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档案管理者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作出适当的反应和判断, 制定出适合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政策和策略。第二, 组织和管理数字档案馆。具体包括数字档案馆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档案信息进行组织、整合和处理, 保存和管理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等。第三, 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馆的组织文化。档案管理者为数字档案馆创造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沟通组织目标, 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第四, 监督和控制数字档案馆运作过程。具体包括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 评价馆藏数字资源, 判定数字档案馆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 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等。档案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管理、领导和控制等方式来确保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档案管理者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 有效地组织, 充分挖掘和发挥各个生态因子的功能, 使数字档案馆的资源配置最优化, 从而使数字档案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档案管理者直接参与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运行, 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如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 是大脑, 那么档案管理者就是脑部的神经中枢, 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的核心。

三、档案利用者

档案生态链论文 篇5

一、相关概念

提及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档案思想及其在这种思想下的行为表现和物化结果, 此观念的提出, 是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基础的。众所周知, 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它就是把前人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一并留给下一代, 然后由下一代进行创造并更新, 再周而复始地传给下一代, 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档案的作用是, 它不仅仅记载下了人类的各种活动, 更加维系了人类时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它联系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以说档案是文化承载并且传播的重要工具, 它的文化属性众所周知, 不仅仅记录了人类的文化成果, 更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然而说到档案工作, 它则是围绕“档案”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它行使的对象即为档案, 所以档案工作和档案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反观传统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早期封建社会围绕档案所产生的所有有关文化的现象。

二、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一) 自然生态环境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

当今, 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发展得越来越好, 它区别于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的特点, 因为它有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重要特点, 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第一, “疆域辽阔”, 就是说地缘广阔, 利于人口周转。每当遇到灾荒等困境, 灾民都会转移到非灾区赢得生存的机会, 且黄河、长江都是东西流向的, 它为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地理的优势和机会, 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有很好的生存契机。第二, “地大物博”, 物质的丰富性能为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第三, 中国是一个“左高原, 右大海”的大陆—海岸型国家, 在亚欧大陆中处于偏僻的领域位置, 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则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 东南濒临太平洋, 其领域之宽、腹地之广, 为我国赢得了许多生机和希望, 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最后, 五千年以来, 中国的生态环境处在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时间段内, 创造文化的发展势必带动文化的繁衍生长。

(二) 农业文明对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1.自古就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状态, 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务实主义的民族心理的产生, 然而受这种精神的影响, 档案领域逐渐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也不断地感染着文人学者的创作, 其中“大人不华, 君子务实”就是贤哲们一直所追求的精神境界。2.古时候, 因为“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中道、中庸思想的存在, 极大地造成了传统档案文化的保守地位, 它也禁锢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创新。在农业社会中, 人们仅仅满足于维系简单的再生产活动, 缺乏那种扩大再生产的真正动力, 所以说, 社会运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生活环境的刺激下极易生出永恒观念, 在一些时候就容易循规蹈矩地做事, 不善于变化。3.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 小农意识也随之产生了, 这种意识深刻地体现在档案领域中, 它以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缺少为原因, 由此而形成的聚财、守财的心理。说到封建小农意识, 它的价值观是一种绝对的功利主义,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在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时候, 考虑的不是社会意义, 而是一种个人的一己私利。统治者在判断一个事物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时候, 考虑的往往是对自身近期是否有用, 这种想法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自私、保守、闭塞的档案价值观。同时在档案管理上, 往往采用“以藏为主, 秘而不宣”的方式, 当政权塌陷时, 档案便成为旧政权的陪葬品了, 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 常常出现篡改、假造、歪曲档案的现象。

三、新时期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 实现档案文化面向大众。

在过去, 档案是存在于少数人手里的, 基本上是控制在少数人手中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发展是十分落后的, 且人们的知识水平都比较低, 所以主权就被少数人所掌握了。在我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 使得群众都拥有民主使用档案的权利, 档案文化自然而然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帮助。

(二) 促进档案文化开放与交流。

经验证明, 一个国家要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 就要做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工作。那么, 传统档案文化要想永葆生机, 就要做到继续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 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文化, 去粗取精、与世界文化接轨, 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中国档案文化的先进性、活力性永存。

(三) 构建档案文化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二者互相促进启发, 共同发展。文化为经济的发展给予了精神的动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增长点, 它越来越体现经济综合实力的多少。所以, 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档案文化市场, 不仅仅有利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更为未来的档案文化事业提供了一个飞跃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 2003.4

档案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档案,生态文明,生态记忆,机遇,挑战

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全局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档案, 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预见未来。生态文明的提出, 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档案事业的内涵, 为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而档案事业的发展反过来也有力的助力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 机遇

一是档案内容的扩展。伴随着生态文明的推进中, 必然出现各类档案的收集实体, 包括文字、材料、图片、音像制品等各种载体, 或是各种不同内容类型, 如生态农业档案、生态科普档案、生态政绩档案、生态环境档案、生态教育档案等, 这些实体材料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回溯性凭证, 即我们所谓的“生态档案”。生态档案在内容上扩展了传统档案的范畴, 使有关生态的数据也成为档案, 对其进行归档保存并提供利用, 在某种意义上, 是档案内容的一种扩展, 例如深圳市18个示范村和70多个文明生态村都有了自己别具特色的村庄档案 (1) 。这些村庄档案都是托生于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并为其服务。除了纸质档案, 还产生了一大批的生态影像档案, 如《穿越风沙线》、《又见大森林》、《再探风沙线》、《大地寻梦》等, 他们构成了生态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工作任务的拓展。档案工作一般是指管理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处理反馈信息等一系列工作 (2)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理念, 要取得强大的群众支持, 就须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 也就是说要进行广泛的生态文明宣传, 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因而除了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之外, 关于生态的档案工作还应新增一项宣传任务, 宣传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赋予档案工作的新内容, 它要求档案人员一方面要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作用, 提升公众的生态素养;另一方面宣传科技生态发展示范区域的生态建设成效, 实现经验共享, 同时提升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三是研究视角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末, 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 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学学科问题, 并在新世纪初全面展开。档案生态问题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 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 根本目的, 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 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 (3) 。档案生态研究的实质就是档案学与生态学的融合, 其研究问题包括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档案文化生态研究、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等等, 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 支持其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

(二) 挑战

一是服务理念的转变:由被动介入到主动介入。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的介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首先, 主动收集。要主动挖掘历史上有关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丰富数据, 同时主动收集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相关资料, 如有关环境改造、工程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档案材料等, 不断丰富有关生态文明的基本档案数据, 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次, 集成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用各种技术对收集的文献数据加工和整合排列, 实现信息关联, 形成相对稳定的整合信息库, 形成生态信息的集成, 最终建立具有丰富馆藏的集成性生态数据库。最后, 主动服务。档案服务应该实现被动的提供利用到主动提供服务的转变, 即实现从“你查我供”到“你需我送”的转变, 主动为决策者、科研人员以及实际工作人员提供翔实、系统的生态信息。如天津宁河县档案局主动介入该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 为申报村提供档案服务和指导, 帮助该县申报村顺利通过验收 (4) 。二是服务方式的转变:多种服务方式的使用。生态文明是一项人类共同的事业,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档案工作人员除了提供档案基本的服务方式之外, 还要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网络, 提供网络化服务方式。力图形成以生态发展历史为纽带, 生态发展现状为基础, 联系科技生态发展示范区域的生态建设科技档案信息网络, 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 (5) 。生态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立, 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总之, 我们必须利用全方位、多渠道档案信息网络, 采取高效、快捷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方式, 向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决策主动提供档案服务。三是档案管理的挑战: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生态档案是一个全新的档案集合, 由于生态建设是一个在建过程, 有关生态档案的内容和类型在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增加, 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形成针对生态档案的系统收集和整理方案, 哪些生态档案应该收集、哪些生态档案不需要收集, 收集的生态档案如何进行编目等都尚无定论, 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和整理生态档案的过程中, 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保证生态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这个标准化过程已经在实践中渐渐的成型, 如2012年1月, 中国第一个生态保护综合类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青海三江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初步实现了生态项目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管理 (6) 。

二、档案事业助力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持续发展

(一) 服务于生态文化建设——注入文化性因素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融入档案事业, 建立生态档案, 这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和更多的文化元素, 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意识层面的升华, 推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给了必要的精神动力,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是孕育生态文明的核心和灵魂, 生态文化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 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档案真实的记录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项关系, 是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成为生态文化的基础所在。在此基础上, 可利用这些生态档案在社会上进行普遍的宣传, 普及生态文明, 进而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实现生态文化的社会化和全民化, 形成生态文化, 最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进。如2011年6月17日, 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档案局举办了《永保一湖清水——鄱阳湖档案图片展》 (7) , 该图片展打破了传统的图片展模式, 发挥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形象鲜明”的优势, 以鄱阳湖地区的历史档案为基础, 共分“母亲湖”、“历史记忆”、“国家战略”3个部分, 展出的2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 辅之以实物、标本、视频、音频等手段, 深刻揭示了鄱阳湖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 有力宣传了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二) 服务于生态经济建设——建立可溯性凭证

生态经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档案是一种开发、利用己有资源和寻找新的一种资源的一种生生不息、永无穷竭的资源, 是其它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生态档案记录了生态经济的有关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 可以为制定生态经济政策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撑。

首先, 生态档案可以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在微观经济决策上, 生态经济建设首先涉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它要求淘汰落后产能, 推行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在内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生态档案在节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凭证作用, 能为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如2011年以来, 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210家规模企业建立健全了生态环保档案, 一旦遇到突发性污染事故, 就能迅速从档案中调出企业产品的原辅材料、产品工艺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等具体资料, 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 。从宏观经济决策上, 生态档案中蕴含了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 政策制定者可以从生态档案重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跟好的规划未来的生态经济活动, 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据此作出正确决策, 增加生态性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其次, 生态档案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国际化发展。从横向上看, 生态档案有利于经验共享。在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生态档案记录了生态村建设、生态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 能有效实现生态建设项目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与遗传, 利用对生态档案, 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生态建设档案推广开来, 使档案从“深宅”走向前台, 这有利于减少建设误区, 降低成本。从纵向来看, 生态档案有利于鉴往知来。由于生态经济建设是一个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利用生态档案既可保持生态建设的继续进行, 又可以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而不断改革创新, 避免资源浪费, 加速提高生态经济建设的效益。此外, 建立生态档案已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的“敲门砖”, 欧盟于2007年8月11日起开始实施的《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 (EUP指令) 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产品生态档案, 即要提供相关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数据。在建立产品生态档案过程中, 企业不仅本身要做好基础性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还必须对自己的供应商甚至对整个上游产业链提出要求, 要求各级供应商和生产企业一起来合作建立产品的生态档案。

最后, 生态档案可以提供审计依据, 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生态档案作为一种原始凭证, 一旦形成便不可更改, 它详细地记录了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在“生态审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生态建设的真正实现保驾护航, 有效避免了“虚假”工程的产生。如为落实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 江西省资溪县给每个干部建立“生态档案”, 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该县的“生态档案”主要记载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审计考核情况, 包括保护建设生态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每年由组织、环保等部门组成考核组从水质标准、生态经济等38项指标进行考核。自从开展档案考核机制, 五年来,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30多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87.2%, 被评为全省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和生态旅游大县。

(三) 服务于生态持续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记忆

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工作, 它完整的保存了社会的有关记忆。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它为生态文明建设保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翔实的创建资料记录下创建过程中的辛劳与甘甜、喜悦与泪水, 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记忆所在, 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数据和历史见证, 是珍贵的生态建设记忆, 没有这些数据资料的存在, 生态建设必然失去历史联系, 必然在没有历史借鉴的基础上难以持续化发展。

以生态档案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记忆的构建有以下作用:其一, 生态记忆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详实的记录下来, 让人们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给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有利增强巩固提高创建成果的信心;其二, 人们可以从中总结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为制定生态政策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意义;其三, 生态建设记忆的完整构建, 使后人能够清楚的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从而更加珍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推动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最后, 生态文明记忆的构建, 有利于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生态档案是生态记忆中非物质的一部分, 透过这些生态档案, 我们可以看到自身对现代文明的体验过程, 在反思的过程中回归天人合一, 这些被固化的生态记忆体现了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深化。

注释

1深州市为文明生态村创建村庄档案拓宽创建内涵[N/OL].河北文明网.2010-04-23http://www.hbjswm.gov.cn/hbwmw/wmcj/wmcz/201004/t20100423_1511598.shtml

2朱玉媛.档案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69.

3倪代川, 金波.档案生态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1 (6) :74-77.

4宁河县档案局服务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N/OL].天津档案网.2006-07-06http://www.tjdag.gov.cn/tjdag/wwwroot/root/template/main/zwxx/bsxx_article.shtml?parentid=&id=609.

5韩军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J].办公室业务, 2011 (12) :76-78.

6青海建成中国首个生态保护综合类档案管理信息系统[N/OL].新华网.2012-01-29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1/29/c_111467663.htm.

7永保一湖清水——鄱阳湖档案图片展在昌举行[N/OL].大江网.2011-0-18.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1/06/18/011691341.shtml.

档案生态链论文 篇7

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是由George Pór在1991年提出的, 他运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思想, 创造出了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George Pór (1991) 认为, 知识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 侧重于关注知识的创造利用共享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并包括和社会各方面间联系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叉学科, 其主要研究自我组织的知识生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以及知识间的流动转移和创新。

George Pór (1997) 又提出“知识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能够同时创造、整合、共享和使用知识的关系、工具和方法”。George Pór (2000) 指出“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主要从关系角度和社会角度研究知识的创造与应用;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和培养一个自组织的知识生态系统, 为信息、思想和灵感彼此交融并相互滋养提供一个基础结构。George Pór (2001) 再一次提到“知识生态学”是研究和促进知识创造系统的部分和整体与另一个系统的方式, 它为组织提供一种从组织成员协作技术中获取最大化利益的研究框架。国内学者汪社教和沈固朝 (2007) 认为, 知识生态就是指知识在一定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下产生和发展的状态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陈建东 (2009) 则认为知识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知识管理, 其最终目的是形成知识管理的生态效应。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可以得知, 知识生态学是生态学与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 它强调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动态性、自组织性。它认为知识生态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 其内部的人、知识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 并不断处于有序的变化之中, 形成一个相对的平衡态。知识生态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更关注知识同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以形成促进知识生长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

知识生态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就是设计和支持自组织知识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把知识放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考虑, 人和知识、文化等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知识作为一种资源, 一种能源, 其中包括知识本身的进化, 复杂的知识运动过程。George Pór认为, 知识生态系统是“由信息、灵感和洞察力、人与组织能力构成的自组织系统;彼此相互作用, 相互滋养, 从而获得提高”。John Seely Brown (1999) 指出:“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知识生态系统, 它在根本上是动态的并且通过多样性获得健全的发展”。Thomson (2007) 认为, “知识生态系统是由人、制度、组织、技术以及知识创造、解释、分布、吸收和利用等知识流程组成的复杂的多面系统”。David Bray (2008) 将知识生态系统定义为:“纳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在知识技术、动机先例、知识转移与行为结果之间寻找其适当的‘位置’”。国内学者田庆锋和常镇宇 (2006) 借鉴组织信息生态模式, 将组织视为一个知识的生态系统, 组织中不同的知识资产则是生态系统内不同的知识种群, 这些知识种群在组织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布, 彼此具有互动竞争的关系, 并且受环境的影响而不断演化。叶培华和徐宝祥 (2008) 认为知识主体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整体, 把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叫做知识生态系统。梁晓莲等 (2010) 将知识工作者视为有机体, 将各有机体彼此间相互作用, 并与知识系统的组织环境相互影响的功能系统定义为知识生态系统。程利敏 (2013) 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在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中, 人、知识和基础设施之间在创建、利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创建和发展知识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创造和传播知识, 并鼓励生态系统间各实体的学习”。

综上所述, 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概念, 既包括知识管理的各要素, 也包含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随着知识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进行演化。同时, 知识生态系统具有适应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三、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生态学表现

数字档案馆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 并收集、采集、捕获有价值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分布式、跨地域的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平台, 以用户需求为根本, 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事实上, 数字档案馆本身已经具备了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数字档案馆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知识服务平台。因此, 数字档案馆需要构建动态有序的知识组织结构, 促进知识流动更加灵活和便捷。而知识生态学为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以知识作为流动的基础, 通过知识的转移共享创新, 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价值。在知识生态模式里, 每个知识主体因子 (用户或数字档案馆) 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但是相互之间又有联系, 通过相互间动态的操作和访问, 使知识有效地流动起来, 不仅可以共享信息, 还可以共享相关服务。知识生态学实际上是以知识的流动为核心, 将数字档案馆作为传播工具手段和平台, 构成了一个以人为节点, 以知识为物质能量的社会网络。从而使数字档案馆由静态的档案信息资源提供转向动态的知识服务, 形成一个高效的知识交流体系。

(二)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体系。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多因子体系, 包含诸多的因素:档案馆工作人员、普通用户、学者、大量异构的数字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组织管理……这是由数字档案馆的主体、客体和相关环境的相互渗透融合, 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数字档案馆中, 主体是多样化的人, 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背景和知识文化, 并具有主观能动性;客体是各类数字信息资源中所包含的知识, 各种知识相互关联, 并伴随着更新、发展和创新;相关环境, 如国家政策、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等, 也是多元化和不断变化的。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数字档案馆及其诸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正体现了知识生态系统的复杂特征。

(三)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有序的自适应体系。

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自适应系统,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和能量不断被耗散, 同时又不断补充进新的信息和能量, 以维持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这种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 使得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向生长进化。数字档案馆也是一个开放有序的自适应系统, 不同的知识主体、知识主体与知识、知识与知识环境、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等都存在知识的流动和交换, 各要素间实质上是依靠知识来维系最本质的运转。而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知识体系的构架又会通过反馈调节使知识组织重新获得稳定。因此,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的自适应机制, 实际上是一个新知识代替老化知识, 各要素间为避免知识生态失衡重新调整演化的自我恢复功能。

四、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

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生态学的性质和学科和新概念来阐释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对象及研究特点。一般而言, 我们可以简单认为,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就是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数字档案馆的结构、功能和管理运作。它依托数字档案馆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起来的致力于为更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完善、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服务的生态化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它可以利用自身运行机制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协调数字档案馆内部各要素, 使其以更优化的方式存在, 同时作用于知识、知识人以及知识环境, 进而促进数字档案馆的发展, 推动馆内知识资源的利用更趋于生态化、有序化和高效化,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数字档案馆的知识以生命体的特征, 即形成有机知识体、自组织知识体和进化知识体。

根据知识生态理论, 结合数字档案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体系应由知识主体、知识客体和知识环境三个主要因子构成,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平台等作为辅助因子嵌入其中, 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以知识客体为基础, 知识主体为中心环节, 与知识环境不断交流和共享的知识交流和人际交往网络。

(一)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主体。

根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承担和扮演角色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生态因子:知识形成者、知识管理者和知识利用者。知识形成者、知识管理者和知识利用者控制着数字档案馆的一切活动, 直接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的生存与发展。其中, 知识形成者是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虽然知识形成者不直接参与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运作, 但是他们直接影响着整个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设, 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当然这里的知识形成者已经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形成者, 而是包含了数字档案馆中一切数字资源的最初形成者, 甚至包含图书、音频、视频等。知识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管理、领导和控制等方式来确保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知识管理者需要通过科学地管理、有效地组织, 充分挖掘和发挥各个生态因子的功能, 使数字档案馆的资源配置最优化, 从而使数字档案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知识管理者直接参与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和运行, 促进信息资源向知识的转化, 是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 是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知识主体的核心。知识利用者是数字档案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是数字档案馆服务的对象, 是指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管理及其他各种活动中, 需要利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个人和团体。

需要说明的, 以上各类知识主体一般可以集聚为不同类型的集合。具有相似存在目标、特定知识能力的个体的集合就是知识种群。不同的知识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知识群落。例如, 数字档案馆的教师用户可以集聚为教师种群, 数字档案馆的学生用户可以集聚为学生种群, 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的相互作用就组成了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教育群落。

(二)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客体。

在数字档案馆中, 知识作为生态体系的客体, 尽管是由人所建构的, 但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实体存在, 不同于建构知识客体的人类主体。数字档案馆中的知识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产生、发展、利用、到重构、创新等。数字档案馆中的知识是组织有序的, 是从海量信息中重新鉴定筛选、构建、加工、创新的, 是适应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的。它是动态的知识流, 通过整合、共享而形成知识网络, 并带来实际效益, 产生新思想和新的价值。

这就要求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客体包含的数字信息资源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这需要通过整合传统档案信息资源与数字信息资源, 整合不同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 结合技术优势, 建立数字信息知识资源库, 提高知识资源的质量。

(三)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环境。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因此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是指围绕数字档案馆发展而变化, 影响知识主体与知识客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三个层次。宏观环境是指那些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发展带来机会或造成威胁的主要力量, 它从大的范围着眼, 处于数字档案馆所面临环境的最外围。主要包括社会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和科技环境等) 和自然环境两大生态因子。中观环境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像宏观环境那么全面和广泛, 但却更加直接迅速, 对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发展影响巨大, 主要包括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行业协会、传统档案馆和其他信息机构等生态因子。微观环境是指数字档案馆的内部环境。它是保证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 并实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目标的内部条件和内部氛围的总和, 主要包括数字档案馆的运行机制、档案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文化等生态因子。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知识环境一方面为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提供了良好的进化土壤, 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反作用进而实行自身改造。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知识主体、知识客体和知识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也使得数字档案馆必须依赖知识生态体系而存在。

五、基于知识生态系统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

根据知识生态学的基本原则要求, 将知识生态学的概念应用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管理过程, 即可构建知识生态化的数字档案馆, 但仍需要重点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优化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 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信息少, 民生档案信息少, 特色档案信息少, 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客体, 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民生档案和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广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多样化、特色化、民族化, 满足知识主体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 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设计各异,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来源广泛, 数字档案信息异构现象严重, 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 避免数字档案馆重复开发, 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保持信息生态平衡。

(二) “以人为本”, 凸显知识主体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 在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 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技术。人的信息意识的强弱、信息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好坏。为此, 有关数字档案馆管理部门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首先应该加大对档案工作人员教育与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其信息素养, 增强其信息服务意识, 规范其信息行为, 提高其信息能力, 充分发挥其在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 要努力形成在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环境作用下, 档案工作人员与所属部门、档案工作人员之间、档案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要保持信息流转及时、高效和顺畅。

另一方面, 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目的是知识服务和利用, 因此要建立专业性的知识种群, 也就是说, 要构建同一专业学科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知识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非正式团体”, 形成数字档案馆人际交往的知识网络。在这样知识种群中的每个知识个体都具有共同的愿景, 彼此间共享知识, 形成知识积累, 并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价值, 带来整个领域的发展改变。与此同时, 不同专业学科的知识群落之间也相互交流互动, 引起知识交叉, 从而扩大了自身专业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三) 转变管理模式, 延伸管理目标。

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档案馆不断演变为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革, 由最初的实体管理、内容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作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和现有的知识管理模式也有显著的不同, 它突出整体和系统的特点, 强调生命周期特征, 具有输入、输出、内化、外生、学习、认知等动态的交换关系, 因此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应以知识生态作为其主导管理模式,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要素进行管理, 从而实现有机体、知识资源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数字档案馆管理主要目标仍然集中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即使已经有少数数字档案馆尝试进行知识管理, 也是更多地关注知识组织和开发。知识生态下的数字档案馆除了对知识进行管理研究以外, 还特别注重知识个体的发展, 知识种群的演化以及知识网络的形成。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要求我们直接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 对知识的积累、传播、利用和转化等环节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平衡协调状态进行控制。通过与知识环境保持的开放性的交换关系, 做到数字档案馆管理与环境相互依存协调发展, 动态地实现数字档案馆的知识资源积累、知识资源服务和知识资源创新。

(四) 促进知识资源流动,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一个静止的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 必然是一个不断老化走向死亡的系统。在动态的知识系统中, 各种知识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数字档案馆只有在与其内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过程中才能获得高效、动态、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与其内外部各要素的知识交流活动成为可能, 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当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逐渐吸收更多的知识资源, 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时候, 它就会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创造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

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流动, 必然要求建立完备的知识共享机制。知识生态共享机制是对现有知识进行收集、分类和存储的知识发现过程;是通过知识传播交流从而扩展知识量的知识分享过程;是对分享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单元集中进行处理的知识重组过程。数字档案馆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交流网络系统, 将显性知识和隐性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捕获、交流和共享, 形成知识创新、知识进化和知识整合为核心的数字档案馆知识生态共享平台。

(五) 加快文化生态建设, 构建良好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环境。

档案生态链论文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档案管理,林业信息化

2011年9月6日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 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讲话, 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提出了绿色增长的战略思想, 把林业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承担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增长的重任, 随着我省推进“绿色陕西、生态陕西”建设步伐的加快, 各项林业工程有序进展, 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 多措并举, 强化生态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一、档案管理工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

林业建设是生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 加强林业信息化档案管理, 有利于国家法规和方针政策在林业部门和基层林场的贯彻执行, 增强国家法规和政策的权威性;有利于上级党政机关对林业工作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避免林业基层单位盲目蛮干;有利于林业机关单位同其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不至于在林业工作及其他工作中顾此失彼;有利于林区干部职工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与时俱进, 促进林区安全和谐;有利于真实记录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情况, 为各项林业工作和活动保存依据和凭证, 促进现代林业进一步发展。

二、多措并举加强林业档案管理工作

(一)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国有林场承担着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任务, 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林场的建设和发展。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它记录了整个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全过程, 把准确数据反映到簿、表、卡、册、图上。为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有效地发挥森林资源档案在林地权属中的重要作用, 要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保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二) 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各地全面推进, 为确保改革成果, 提高改革质量, 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 就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意见指出, 档案管理是林改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 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权改革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 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及稳定完善农村林地承包关系的重要保证。意见要求各级林业部门认真抓好本机关、本单位的林改档案管理, 建立档案工作领导负责制和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制, 并指导所属单位做好林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工作,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特别做好林权登记发证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林改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意见提出, 林改档案管理要与改革工作同步进行、协调开展, 促进改革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同步进展, 确保林改全过程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与系统。各级林业和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林改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 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林改成果检查验收项目中, 确保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意见还就林改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法、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利用服务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 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度高、费用巨大的生态工程, 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牢固树立“无档则乱”的档案管理意识, 把规范建档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切实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每个乡镇确定专职档案管理员1名, 负责退耕还林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工程实施流程, 编制退耕还林档案全宗示意图, 并按工程建设环节将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施工作业、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工程管理流程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3个不同期限, 为退耕还林档案整理提供具体的依据。县级与乡镇分别建立专门的退耕还林档案室, 配备微机, 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向管理, 做到文字、电子和实际工程操作相对应, 规范图、表、卡、证、合同5类资料管理, 既保持原始资料的完整, 又为档案查阅提供便利, 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四) 林业生物灾害档案管理工作。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地组织协调可利用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 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 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 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而言, 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 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 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 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森林健康的措施。

(五) 林业生态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林业生态建设档案保密工作包括林业档案管理过程和林业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林业开放档案也必须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在日常的档案借阅过程中要做到:在经过主管领导的同意后, 对所借阅的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登记造册, 注明借阅的时间、档案的具体信息、借阅人以及归还时间;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能擅自调阅相关档案, 尤其是财务档案的管理, 必须经过主管领导、财务人员及档案管理员的共同在场才能调阅, 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档案室, 不得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不得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不得涂改、伪造档案, 不得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如果违反以上规定之一的, 若情节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档案管理的基本途径

林业生态建设档案是真实记录林业发展的历史文献资料。提高现代林业档案管理水平, 推动林业系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应从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要加强对林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 建立健全保密制度, 促使文档管理人员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林业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和时效性, 热爱档案管理事业, 树立科学发展观, 对事业负责。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实地参观等形式, 学习《档案管理学》《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 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档案管理规则有比较系统地掌握, 坚持岗位实践, 熟悉业务技能, 适应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二) 运用比较先进的手段及时处理文件, 分类归档。

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 其高效快捷、灵活检索的特点为立卷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 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自动化、林业管理工作一体化, 对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档管理人员必须依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结合林业部门的工作特点, 熟悉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 一事一卷, 分类归档以备查考, 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三) 要提高文档资料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利用率。

上一篇:能力融合下一篇:小学英语合作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