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论文

2024-07-07

生态红线论文(精选11篇)

生态红线论文 篇1

生态红线划分为三条, 具体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之后并非永久不变, 红线面积可随生态保护能力增强和国土空间优化适当增加

《指南》的出台标志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开展。

要促进生态红线能够真正落到实地,

如何科学划定出各个地区的生态红线是第一步,

至关重要。

生态红线划定分六个阶段

环保部2月底公布的《指南》, 将生态红线划分为三条, 具体包括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还同时规定了生态红线划定原则、技术流程、划定范围、技术方法等等。

据高吉喜介绍, 生态红线划定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第二阶段是根据已经建立的技术方法在全国进行试点示范。通过不同类型的试点, 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划定的方法。目前第一个阶段确定技术方法已经做完, 而且通过试点省市验证, 认为该方法是可行的。第三个阶段是根据《指南》, 在全国进行生态红线的全面划定。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 也是生态红线划定最耗时的阶段——就是与各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对接, 让红线落地。预计该阶段工作将于2014年底完成。

生态红线落地后, 就进入第五阶段, 即建立生态红线管控的台账管理系统, 就是把所有的生态红线有多少块、分布在哪里、面积有多大、土地利用的状况、生态的功能都纳入管理系统中。届时, 打开计算机, 就可知道生态红线的位置、面积、分布范围, 以及保护的功能等。同时, 还可查询其动态变化。

生态红线能否起到预定的效果, 就涉及第六阶段, 即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管控制度中包括绩效评估, 据此对干部进行绩效考核。此外, 对于公众来说, 管控信息将对公众公开, 可以利用社会监控, 起到百姓自动管护、监督管理的目的。

生态红线划定遵守六个原则

据邹长新介绍, 目前生态红线划定的主要技术流程已经厘清, 主要是围绕国务院要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来确定范围, 先要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评价来确定这些区域的保护现状, 最关键的是把目前最重要的区域识别出来。生态红线落地需要一些基本数据, 包括明确的边界、面积、保护对象, 最后还要把每一种类型的生态红线进行叠加, 形成一条总的生态红线。

《指南》提出划定生态红线时要遵守重要性、系统性、等级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六个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区划、规划, 以及已建各类生态保护地边界相协调,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 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面积规模。

生态功能红线必须要落到实地, 落实在具体空间上, 确保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兼具科学性与操作性。为此,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 国家层面从全国总体要求划定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域, 地方层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之后并非永久不变, 红线面积可随生态保护能力增强和国土空间优化适当增加。当生态功能红线边界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时, 应当适时进行调整, 从而确保基本生态功能供给。

业内专家指出, 红线划定从技术上来说, 是依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但具体在落地时, 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一些冲突。所以要保证红线的落地, 既要保证特别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得到保护, 同时也要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

红线面积大小的选择是难题

高吉喜说, 划定生态红线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究竟划多大的面积比较合适, 划定面积太小了起不到保护的效果, 但是划得太大了又容易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这种面积的选择其实是保护和发展博弈的结果, 但是理论上红线就是一个底线面积, 是不能突破的。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线的划定要与已建各类生态保护地边界相协调,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 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面积规模。

高吉喜还表示, 生态红线面积的划定其实与各个地方政府官员的认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认识程度高, 对生态环境保护看得很重, 红线划定就会非常积极。

据介绍, 江苏省在生态红线划定后实施效果非常好, 划定之后红线就切实落地了。这是因为在划定时就保证了红线设立的科学性, 同时和各个地市的对接也很好, 获得了地市的认可, 具有可操作性。划定之后, 江苏省建立了生态红线的保护办法, 用制度进行保障;同时采取了生态补偿制度, 每年拿出将近20亿元的经费, 按照保护的严格程度, 对生态红线划定区域进行补偿。如果保护得好就给更多的经费, 用这些措施来保证良好的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说, 用红线保护生态是必要的, 但是红线划定之后, 并不意味着当地的居民就应该因为保护环境而失去从经济发展中受惠的机遇。恰恰相反, 生态红线应该理解成生态红利, 尽管可能因为政策原因失去一些发展机会, 但是完全可以通过绿色产业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生态红线论文 篇2

2014.01.16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2 作者: 李干杰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部署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

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

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由于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受挤占、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湿地仍在萎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下降。比如,过去20年间,甘南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能力下降了30%左右;黑河下游防风固沙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能力下降了近40%。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影响了近6亿人口。水环境质量也不容乐观。2012年,长江、黄河、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10.2%。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问题日益显现,威胁到食品安全。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成为农村的最大污染源。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23%和46%,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研究,建设用地增加率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率的1.56倍,城镇人口人均能耗是农村人口的1.54倍。有研究表明,我国土地资源合理承载力仅为11.5亿人,现已超载约两亿,我国已有600多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系统完整性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遵守与监管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有序实施;强制约束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与环境准入制度,增强约束力;协同增效性要求红线划定与重大区划规划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与生态保护现状以及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增强保护效果;动态平衡性是指在保证空间数量不减少、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退化、管理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以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统一;操作可达性要求设定的红线目标具备可实现性,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包括禁止开发区生态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红线。纳入的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并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维护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禁止开发区红线范围可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应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明确其空间分布界线。其他类型的禁止开发区根据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确定是否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划定范围可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规定的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等5类共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通过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将重要性等级高、人为干扰小的核心区域划定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范围内。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的划定,既可保护生态系统中供给生态服务的关键区域,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范围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应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退化、自然灾害多发的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等级划分,将敏感性等级高、人为干扰强烈的核心区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后,将为人居环境安全提供生态保障,为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包括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环境质量达标红线要求各类环境要素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具体而言,要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要求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到“十二五”末期,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10%、8%、10%。环境风险管理红线要求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健全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恢复机制,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建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确保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不应突破的最高限值。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能源利用红线是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下的能源利用水平,包括能源消耗总量、能源结构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水资源利用红线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等。土地资源利用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土地资源有序利用与保护的用地配置要求,使耕地、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生态保护红线的制度保障

有效保障生态保护红线不被逾越,确保红线落地,必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严格遵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在明晰的产权框架下,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各项功能。通过建立用途管制制度,保障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合理用途,确保准确执行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定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统计、衡量与核算指标体系,摸清国家自然资源底数,包括规模、结构、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等,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的存量、增量和减量等,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未来绩效评估提供基础性依据。

建立生态、资源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基于国土生态安全现状及动态分析评估,预测未来国土生态安全要素发展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预警、决策与技术支持一体化的,具有充分技术、人力和物力保障的,兼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国土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完善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产业环境准入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目标与管理要求,制定差别化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按照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原则,引导自然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遏制盲目重复建设。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标准、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并依此推动补偿区域的生态保护。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对生态产品生产方和受益方明确的区域,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不同地区间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排污权有偿交易机制。全面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加快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体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体现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建立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体系,逐步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守住底线:中国划定生态红线 篇3

近日,在西安的一场论坛上,30多家环保组织就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急形势,发出了倡议。与会的NGO、专家、政府官员等,都聚焦在了“如何守住中国保护区的‘生态红线’”上。

保护区越重要,命中注定越弱势

出席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也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她认为,这样一个限度,就是“生态安全底线”。环保部正在做的“生态红线”,就是这样一条底线。

划定“生态红线”,将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而“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它就会上升到一定的法律高度,最终将强制执行。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服务,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人类也依赖于这些生态服务的功能。如果它们的退化继续下去、到一个限度,人类将很难生存。

那么,这条“生态安全底线”到底是什么?

解焱认为,它应该能为全国的人们,提供足够水源、可持续的资源,并能净化排出的废气和污水,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生态安全底线”必须能保障足够大的地方,实现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工程。

与会的“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说,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出现了“看似矛盾”的现象——越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中,命中注定处于弱势的地位。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一个项目负责人于璐告诉记者,“一个好的保护区,要清楚自己的家底,应该有具体针对的保护对象,有清晰的保护计划,包括采取哪些行动,并在检测后证实它是有效的。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保护区,是很有限的。”

早在2010年,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就进行了一项评估。研究人员发现,全国2531个保护区中,只有13%的保护区有清晰的边界。事实上,全国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都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了清晰的边界。这种地理的数据应该共享,让学界和社会监督,但现在做不到。

中国已经建立了大量各类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它们占了国土面积的18%,是中国最后的自然遗产。

“现状是,我们貌似有这些保护区,但由于人力缺乏、资源缺乏、管理的原因等,根本没有保证这18%的区域,听上去挺大的,但它在不断地萎缩。这18%已经是一个底线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宣传交流官员陈圆明说。

“保护区分为3个区,有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如果连边界都不清楚,就很难保证它不受到社区、人为活动的干扰。”于璐说。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在衰减

长白山保护区,是沈孝辉提及的一个遭到人为破坏的例子。作为国家级的保护区,长白山一开始是生态机构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保护区。但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衰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它从1986年以来,经历了三场重度人为干扰破坏。被破坏的面积,甚至无法量化统计。

如今,一系列的后果已经产生:在保护区内,道路全部进行了高等级和硬质化的改造,使保护区和周边林区隔绝,这使得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无法进行交流。随着群山旅游大开发,这一保护区也逐渐向商业化迅速转变。

事实上,在包括森林、湿地等在内的陆生生态系统里,河流往往在人类的发展中,第一个被牺牲了。

“黔江小南海”位于重庆的一个自治县内。随着葛洲坝的建立,长江中的中华鲟开始濒危了。于是,在长江流域的泸州、宜宾,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起来,它就是“小南海”,随后,它又升级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意很简单,是为了保证长江中的鱼类可以不受三峡大坝的影响,完全自己的洄游。

然而,在之后的水电开发中,“小南海”一再缩水,两度进行了边界的调整。就在2009年,第2次提出边界调整之后,许多专家、环保组织发表了公开信、致信环保总局,要求重新考虑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调整。小南海的意义,不言而喻。每一年,有151万的漂浮性卵经过这一江段。但最终,边界调整的决定还是通过了。

“小南海”所在的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人士的眼中,已经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态红线”,到了不能再让的地步了。守住这条“底线”,最核心要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

其实,除了民间的力量,环保部也在开发与保护的博弈中努力着,这让生态保护取得了一些简单的成效。生态司保护区处调研员陶思明在论坛上说,长白山保护区要修一条索道,但一个项目被拦下了;而在经济区规划征求意见时,小南山水电站也在民间力量的反对下,最终从规划中去除。

“生态红线”有望在2013年初划定

解焱认为,在保护地,存在着几个问题——布局问题、管理弱、监督不足、社区参与的力度不够。以布局为例,一个布局上的现实是,受到保护的生态区域,小而割裂。这显现了在总体布局上存在的困难。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有大量的、非常小的保护区,它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陈圆明告诉记者,西南三地的熊猫保护区,就面临着这样的“碎片化”。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大熊猫的碳汇森林”项目,为的不仅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也连接了熊猫的栖息通道。

一个将保护地重新分类的主张,由解焱提了出来。她认为,应该根据保护的严格程度和利用方式,将其分成四类。

前两类都是严格保护、没有利用的;第一类基本上不允许任何人类的活动,第二类可以允许人工干预进行保护管理。第三类、第四类都有利用,但利用的方式不一样。这样的分类可以和保护管理更好结合起来。

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篇4

关键词: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生态红线划定需要遵循很多原则, 比如重要性、等级性以及协调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所划定确保生态红线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的关键, 因为我国生态保护区域比较多, 而且种类多样, 规模比较大, 再加之, 早期相关部门的不够重视, 使得生态红线划定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 比如某一区域面积比较大, 不利于管理, 而某些区域划定却出现了重复的现象, 使得出现了管理重复或者管理缺失的现象, 因此需要有关人员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以减少问题发生。

1 生态红线划定应该遵循的原则

生态红线划定是现阶段我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因为该问题与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息息相关, 为了做好该项工作, 有关部门需要依照相关原则来进行。

首先, 以重要性原则为依据, 生态红线简单的说就是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底线, 国家以此为标准来对敏感的生态区域进行保护, 以此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正是如此, 生态红线划定需要以重要性为划定依据;其次, 系统性, 生态红线的划定属于生态工程, 而生态工程则属于系统工程, 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为了能够划定的更加有条理, 有些人员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之后按照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分类, 再利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再次, 等级性, 等级性的划分需要以重要性为基础, 因为重要程度的生态区域, 其对监管也有不同的要求, 以此为基础, 进行分级划定, 之后再按照各个区域的具体要求进行管理, 采用差别性管理方式, 比如某些生态区域属于国家管理范畴, 国家有关部门就需要开展监控工作, 而各个省份也需要针对相应的生态区域进行等级划分;最后, 协调性, 这是生态红线划定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这里所说的协调性主要是指生态红线划定应该与生态功能区划以及土地的利用等相协调等, 总之,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不可任意为之, 需要考虑多个环节, 各个环节相互协调, 紧密连接,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上述几个原则是比较重要的原则, 而实际上, 除了上述原则外,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还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方面, 可操性,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从而某种程度上来使, 其可操性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利用情况, 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 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性, 这样才能落实到各个部门;另一方面, 动态性, 因为生态环境一直都在改变, 所以红线划定也应该随之进行改变, 比如经过几年的发展, 红线面积可以有所减少, 这时就需要重新来划定, 以此确保生态红线划定真正的发挥作用。

2 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生态红线划定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同时也应该使用应用一定的技术, 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红线划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早期我国的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正是由于缺少这种技术性, 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某一区域划定过大, 无法管理或者是划定的区域重复比较多, 这使得生态红线划定的意义大大降低, 也使得有些生态区域出现了管理缺失的情况。总之, 我国因为生态保护区域比较多, 而且种类多样, 规模比较大, 因此使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十分必要。

2.1 划分生态红线

2.1.1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

2.1.2生态敏感区、脆弱区。指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 易于发生生态退化的区域。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在我国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其中,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包括降水、积温、地表土壤基质等条件较难保障植被快速自然恢复需求, 频繁受大风、干热等不利气候影响、受洪水、风浪等强烈冲蚀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

2.1.3禁止开发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区域。

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红线划定后, 将进一步明确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已建保护区, 在原有保护与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强化管控。

2.2 评估各个生态区

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评价内容。目前, 国际上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相对成熟与完善, 《指南》分别给出了大尺度快速评估方法和中小尺度的数学模型方法, 可供全国各地划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对于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敏感性评价, 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地沙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等评价内容, 采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也是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并已在典型区域研究得到了较好应用。

对于禁止开发区, 考虑到各类保护区分布分散, 空间交叉重叠程度高, 主管部门多、管理严格程度不一等现实情况, 《指南》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纳入生态功能红线范畴, 体现其管理严格性。为便于对生态功能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与长效管理, 规范化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形式与内容, 《指南》提出了集图件、数据库、文字报告为一体的生态功能红线成果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有很多, 但是因为有些生态区域问题比较突出, 所以需要结合多种方法, 比如划分各个生态红线区域之后, 还需要对各个区域进行有效的生态评价等, 之后再进行分级管理, 管理期间依据现实情况, 要随时调整生态红线划定区域, 以便能够采取最适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饶胜, 张强, 牟雪洁.划定生态红线创新生态系统管理[J].环境经济, 2012 (6) .

[2]白杨, 郑华, 欧阳志云, 徐卫华, 江波, 方瑜.海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J].应用生态学报, 2011 (9) .

[3]刘康, 欧阳志云, 王效科, 徐卫华, 苗鸿.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 2003 (12) .

甘肃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方案 篇5

一、背景及意义

生态红线是指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生态红线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复制性,一旦失去,难以拯救。

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

2013年9月,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划定了全国林业生态红线。林地和森林红线:全国林地面积不低于46.8亿亩,森林面积不低于37.4亿亩,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00亿立方米;湿地红线:全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沙区植被红线:全国治理和保护恢复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积不少于56万平方公里;物种红线:确保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现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同时要求各省(市、区)根据国家划定的生态红线落实好各自的生态红线。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气候、地貌类型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多样性和示范性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2年4月,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201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这些举措是事关甘肃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甘肃生态文明尤其是甘肃林业建设的更高要求。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实施生态屏障行动的总体要求及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见,我们必须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依法严格划定我省林业生态红线,为构建甘肃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保障。

二、划定目的

通过划定林业生态红线,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形成符合甘肃实际的生态空间格局,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三、指导思想与划定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服务民生为总任务,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美丽甘肃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划定原则

一是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严格遵循《甘肃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甘肃省林地保护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合理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对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开发的区域进行严格保护,对其他区域依法依规进行合理利用,确保甘肃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符合国家生态红线的原则。按照国家生态红线分解到我省的指标,在衔接国家生态红线,并征求国家林业局意见的基础上,参照其他省份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方案及相关思路,综合考虑我省资源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着稳步发展,量力而行,不夸大不保守的思路,合理确定林业生态红线规模和空间布局。

三是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原则。结合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对红线实行分类管理,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林地和湿地禁止一切经营活动,其面积和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区一致;对其他红线区域明确红线的数量,在空间布局上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与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原则。生态红线划定坚持生态优先,并充分考虑我省扶贫开发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对林地、湿地的需求,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与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为全省精准扶贫和经济发展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

四、划定主要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甘肃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甘肃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 《甘肃省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成果》;《甘肃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 《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14年)》等。

五、划定方案

(一)林地和森林红线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地资源保护面临巨大压力,维护生态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根据甘肃省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11年,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1.56亿亩),森林面积(包括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507.45万公顷(0.76亿亩),森林蓄积2.15亿立方米。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甘肃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为1022.04万公顷(1.53亿亩),森林蓄积量保有量为2.6亿立方米。2013年5月16日省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目标为12.58%,即森林面积达到566万公顷(0.85亿亩)。

综合考虑全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林地和森林红线确定为:到2020年,林地面积不少于1020万公顷(1.53亿亩),森林面积不低于566万公顷(0.85亿亩),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6亿立方米。

通过对现有林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保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确保林地和森林红线目标的实现。根据林地和森林红线管理要求,对林地和森林实施分类管理,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禁止一切经营活动,对其他区域实行动态管理。

(二)湿地红线

我省干旱、少雨、缺水,生态状况十分脆弱,湿地资源更显珍贵。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生长的动植物,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甘肃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省湿地总面积169.39万公顷(2540.85万亩),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个大类16个湿地类型。

2013年9月,国家林业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中划定全国湿地红线:“全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维护国家淡水安全”;为确保全国湿地红线目标,国家林业局根据2013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分解到甘肃省湿地红线面积169.0万公顷(2535.0万亩)。

综合国家湿地红线目标和我省近年来湿地面积趋于稳定的实际,全省湿地红线确定为:到2020年,全省湿地面积不少于169万公顷(2535万亩)。

通过建立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大人工湿地建设力度,确保湿地红线目标的实现。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施严格保护,禁止任何商业和生产经营活动,对其他湿地实行动态管理。

(三)沙区植被红线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地形狭长,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生态环境脆弱,沙化土地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全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全省沙化土地(包括沙漠、戈壁)分布在8个市(州)的24个县(市、区),总面积达1192.24万公顷(1.79亿亩),其中有治理条件、并有逆转希望的可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公顷(4170万亩)。

根据国家确定沙区植被红线的标准和国家林业局确定的2020年我省保护和治理面积不少于278万公顷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全省沙区植被红线确定为:到2020年,全省治理和保护恢复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积不少于278万公顷(4170万亩),以拓展国土生态空间。

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提高林草植被盖度,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对于尚未采取治理措施的沙化土地,主要通过营造林、沙化草场治理及非生物治沙措施进行治理;对得到初步治理和中等治理的沙化土地,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继续采取合理治理措施,达到基本治理;对得到基本治理的沙化土地加强保护和监测,使治理成效不退化、不反弹。

(四)物种红线

我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带性分异明显,植被类型繁多,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根据初步调查,全省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30目96科845种和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5种。根据《甘肃植物志》记载,全省共分布有高等植物4400余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全省境内原生地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9种。

2013年9月,国家林业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中划定全国物种红线:“确保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确保现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维护国家物种安全”。

综合国家物种红线目标和我省实际,全省物种红线确定为:到2020年,确保1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维护国家物种安全。

通过加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确保陆地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主要栖息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我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林地与湿地、沙化土地交错分布且在部分区域相互重叠,因此,林业生态红线有交叉重叠现象存在。

六、保障措施

(一)增强红线意识

各级人民政府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切实增强林业生态红线保护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严守林业生态红线,把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强化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力,确保不逾越“高压线”。林业生态红线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建设项目必须征占用的林地、森林、湿地,要确保“占一补

一、占补平衡”。对划定红线前已经占用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林地、湿地,按国家有关规定逐步退出。

(二)明确监管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是本区域内生态红线监管的责任主体,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承担生态红线监管的具体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成立林业生态红线监管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处理生态红线监管中出现的问题。规划、发改、土地、农业、水利、交通、建设、电力、环保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切实保护好生态红线。

(三)严格行政问责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加强林业生态红线监管作为政府行政问责的重要内容。对逾越生态红线行为或生态红线保护控制不力的责任单位,实施严格问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

(四)强化生态建设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甘肃实际,进一步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植被保护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湿地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五)加强宣传教育

生态红线论文 篇6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

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是重心,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土地的生态功能,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如何做好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其中生态红线划定是关键,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我国现有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天然林、湿地以及草场等做好开发工作。严格划定生态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地,缓解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站在整个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是综合了地球中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动植物、水文、气候、地貌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人类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響,更对我国进行土地规划有了限制。土地是整个环境的自然产物,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前,土地资源就已经存在了,土地资源本身就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在生态的角度上,土地是由土壤、水文、岩石以及地貌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土地的生态性质也是其自身和环境共同展出出来的特质,环境作为土地利用的一项关键因素,也就意味着土地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密不可分。

(二)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1、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行为,把土地作为一种应用对象,利用土地自身独有的特质,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提供经济活动的可能。这一过程也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价值、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土地利用的途径一般是进行广度的扩展和深层的挖掘,通过这两种途径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对生态环境的利用,由于其强度和方式的不同,给予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影响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土地利用决定环境的质量。土地资源与环境之间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增加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涉及到环境的影响,例如,地球上的耕地并现有的城市建筑所取代,给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土地的功能日渐复杂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了整个环境的质量。

二、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生态红线的划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土地除了拥有土壤、气候、水文、地貌以及生物等自然要素外,更是与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是人类居住、栖息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中,土地资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自然的经济综合体了,而是转变成为了拥有巨额价值的社会资产。我国土地资源表现出了极大的财富价值,进行土地开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冲动,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发、无序开采,使得我国土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土地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资产,土地资源不仅仅属于现在的我们,更属于后代,想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余量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不是意味着生态红线区域内受保护的土地资源不能够为其所在地的居民提供经济价值。而是说一个区域独有的土地利用格局,更好的展示出了该区域生态系统自身独有的生物和物理属性。整个区域社会经济格局也在充分展示着这一区域本身的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特点。尽管说生态红线的划定作为一种生态红利,会让当地的居民失去部分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其利用绿色产业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重要的是实现了我国生态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共赢。利用生态红线的划定为我国构建了一个可续有序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空间布局,更为我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制定出了该区域合理的管理策略,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进行明确的限制,推动了今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个经济的长期稳步前进。

三、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是对土地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需要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基础综合的调查,并全面考虑现在以及未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的需求,在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程序并进行科学的管理。

在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时,要坚持好三项原则,首先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环境的安全在多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土安全和人身财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我国现有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那些需要严格保护的土地资源必须纳入到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内。

其次就是要突出生态红线的强制性。一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对红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其开发的限制,土地自身具有的资本潜力和投资价值,吸引着人类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加重了土地资源自身环境承载力。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现有的程度进行生态红线的划定,并给予生态红线较强的法律效力,让所以想要进行保护土地资源开发者都望而却步。

最后就是要兼顾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财产,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人类社会系统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做到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也满足人类的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

四、结束语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讲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心,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相融合,确保环境保护制度。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两者本身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杨朝霞.论我国土地法的生态化[J].清华法治论衡,2014.

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划定与保护 篇7

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1]。2011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划定生态红线, 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 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保护整体生态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划定生态红线区域的重要意义

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 其目的不是通过限制发展来保护环境, 而是通过这个手段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调和, 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2]。江苏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 而无锡又是江苏省内人口密度最大的地级市, 人口密度达到1405人/km2, 相应的人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就最小, 使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影响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近年来环保投诉以及各种涉及到环境的纠纷数量居高不下。面对这种困境, 无锡采取了多种方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

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都是生态功能重要性较高、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或者兼而有之的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是指在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的重要生态价值[3],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4]。可以说, 这些生态红线区域是整个环境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和最后的防线, 如果这些区域都被破坏了, 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和保护, 就是要守护这最后的防线, 为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控制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提供新的着手点。

3 生态红线区域划定历程

2005年, 江苏省全面启动了全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工作[5], 作为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锡也开展了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省、市各级部门的努力, 2009年, 江苏省编制完成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 在全省划分了12类569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其中无锡市划定了8类24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实施方案。

2012年, 江苏省启动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修编工作,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3年8月正式发布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在全省划分了15类779个生态红线区域, 其中无锡市在原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 划定了10类31个生态红线区域。

4 生态红线区域划分

4.1 划分依据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是根据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需求, 结合全省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等, 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划定。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是在原有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基础上进行的, 是对生态功能区划的深化和拓展, 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的区域。

在此次生态红线区域划分中, 无锡市对原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进一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保护区域进行调整。通过评估及调整, 进一步明确各个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划分范围和保护措施, 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为无锡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4.2 划分内容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共划分了15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 其中无锡市在原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础上, 对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的划分有所调整, 同时在此次优化调整中增加了部分生态功能保护区, 划定的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产业区、生态公益林、湿地公园、清水通道维护区等10类31个生态红线区域, 总面积1327.34km2,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69%。

4.3 管控措施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中规定, 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 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是生态红线的核心, 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 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 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在对生态红线区域进行分级管理的基础上, 按15种不同类型实施分类管理。若同一生态红线区域兼具2种以上类别, 按最严格的要求落实监管措施。无锡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中一级管控区面积有72.02km2, 二级管控区面积有1255.32km2。

5 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

划定生态红线区域, 只是整个工作的第一部分, 接下来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就是实施到位, 只有将整个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到位了, 才能真正改进生态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把这个规划实施好,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 明确职责分工

市政府牵头, 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中的职责, 并建立起定期协商机制, 以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同时要将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标分解到相关部门, 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目标, 对这些指标定期进行检测, 并公布检测结果。

5.2 强化监督管理

涉及生态红线区域的各种规划布局、项目引进和开发建设活动均应以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为指导, 一级管控区内严禁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拟建工程项目必须符合生态功能区划和功能定位要求, 不得造成生态功能的改变与破坏,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环境部分应以生态功能区规定的生态功能为准。强化执法力度, 针对监管盲点、难点, 实施铁腕执法, 严厉打击各类环境、土地等违法行为, 严肃处理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

5.3 落实生态补偿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实施, 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划定的红线区域内的单位或者个人, 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为了顺利推进此项工作, 江苏省专门出台了《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 省财政每年拨出一笔资金用于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无锡市要利用好省里的这个生态转移补偿支付, 同时市财政也要考虑相关配套, 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内群众受损的利益得到合理补偿。

5.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 大力宣传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信息普及到政府机关、新闻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鼓励群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对生态红线区域的监管和保护, 以作为政府监管和保护的有力补充。

摘要:指出了2013年, 江苏省在原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的基础上, 编制并发布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无锡市也根据省里相关要求对原有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 并制定了相应措施, 加强了对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与监管。

关键词:无锡,生态红线区域,保护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R].南京: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3.

[2]李莉, 江苏.生态红线为民所划[J].环境保护, 2014, 42 (Z1) :37~39.

[3]贾良清, 欧阳志云, 赵同谦, 等.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生态学报, 2005, 25 (2) :254~260.

[4]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 2000, 20 (1) :9~12.

生态红线论文 篇8

一、为什么要编制《指南》?

●资源约束压力增大●各类保护区空间交叉重叠●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 但总体而言, 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 环境污染仍在加重, 生态系统退化依然严重, 生态问题更加复杂, 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已建各类保护区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 布局不够合理, 生态保护效率不高, 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 且严格性不足, 尚未形成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此背景下, 为强化生态保护, 2011 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 (国发[2011]35 号) 明确提出,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现“生态红线”概念并提出划定任务。 国家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决策, 旨在构建和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遏制生态环境退化趋势, 力促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 体现了我国科学规范生态保护空间管制并以强制性手段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政策导向和决心。

2013 年5 月24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 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受到惩罚。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重要、最优先的任务。可见, 生态红线提出后, 其受关注程度和重要地位不断上升, 划定生态红线已经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 更是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内容, 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为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环境保护部自2012 年提出编制 《指南 》的重点任务, 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相关技术单位承担编制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 技术单位在系统研究国内外生态红线划定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研讨、科学论证、试点验证、征求意见等工作的开展, 完成了《指南》编制工作。《指南》的出台, 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制的总体要求, 抓紧在全国划定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制, 加强对生态红线划定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技术研讨:为了统一对生态红线的认识, 探讨生态红线划定的关键技术, 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环境保护部于2012 年3 月组织召开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讨会,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主要省份环保厅 (局) 管理者对生态红线的概念、内涵、划定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并对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科学论证:2012 年4~10 月, 生态红线技术组草拟了《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初步制定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形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初稿) 》。 为确保生态红线划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指南》进行论证, 听取和采纳科研院所学术专家和不同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专家意见, 从理论方法与操作性层面统一了认识。

试点验证:为验证《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全国范围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2012 年底, 环境保护部召开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启动会, 确定内蒙古、江西为红线划定试点, 随后, 湖北和广西也被列为红线划定试点。 2013 年技术组全面开展了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提出了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划分方案, 并进一步完善了《指南》。

实地调研:在划定试点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过程中, 技术组分别于2013 年5~8 月陆续开展了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等省 (自治区) 生态红线区域实地调查, 充分听取了地方政府各部门意见和建议, 为《指南》的修改完善提供了有利的工作基础条件。

二、生态红线由哪些构成?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是以“红线”为基础, 在区域性生态规划、管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 并得到多方面肯定, 从而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 生态红线自提出至今, 其概念和内涵逐步由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扩展到资源能源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兼顾资源、环境、生态三大领域重大问题与保护需求, 《指南》 中首先界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及其构成。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 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 具体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可简称为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

其中, 生态功能红线是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 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环境质量红线是指为维护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 必须严格执行的最低环境管理限值;资源利用红线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 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最高或最低要求。

就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构建而言, 《指南》主要针对生态功能红线制定, 是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技术支撑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定生态功能红线旨在保护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国土空间。 《指南》适用于国家层面生态功能红线划定, 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但《指南》也为省级及以下行政区的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给地方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留有发挥空间, 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级红线划定, 其目标是保障地区生态安全。

基于生态功能红线的概念、 内涵及保护目标, 《指南》 界定了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类型与属性特征。 通过系统分析与研究, 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保护目标可归结为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减轻自然生态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 因此, 《指南》将生态功能红线的类型划分为以下3 类: 一是生态服务保障红线, 主要指提供生态调节与文化服务,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生态区域; 二是生态脆弱区保护红线, 主要指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 维护人居环境安全的基本生态屏障;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 主要指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关键物种、生态系统与种质资源生存的最小面积。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后, 应满足如下属性特征与保护要求:一是保护性质不改变, 是指生态功能红线的用地性质和保护主体应保持相对固定, 不可随意变更;二是生态功能不降低, 是指要维护生态功能红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应逐步得到改善;三是空间面积不减少, 是指要维护生态功能红线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保证一定规模的面积数量, 并且具有固定的区位。

三、划定红线基本原则有哪些?

●重要性●系统性●等级性●协调性●可控性●动态性

《指南》提出了划定生态功能红线需要遵循的6 条基本原则:

一是重要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 以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为目的。因此,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首先应考虑区域的生态重要性。

二是系统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在不同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保护对象的功能与类型分别划定, 通过叠加分析综合形成国家或区域生态功能红线。

三是等级性原则。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及监管需求, 生态功能红线实行分级划定。 生态功能红线区域内部可实行分区管理, 实行差异性管控措施。国家层面划定并监管国家级生态功能红线, 各地应划定并监管地方级生态功能红线。

四是协调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区划、规划, 以及已建各类生态保护地边界相协调,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 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面积规模。

五是可操作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必须要落到实地, 落实在具体空间上, 确保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兼具科学性与操作性。 为此,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 国家层面从全国总体要求划定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域, 地方层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边界。

六是动态性原则。生态功能红线划定之后并非永久不变, 红线面积可随生态保护能力增强和国土空间优化适当增加。当生态功能红线边界和阈值受外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应当适时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基本生态功能供给。

四、哪些区域内划定生态红线?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禁止开发区

《指南》在遵从国务院[2011]35 号文件要求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范围, 即在哪些区域内划定生态红线。 目前, 我国在国家层面生态保护领域已经建立了各类点状和面状保护区域, 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管辖, 错综复杂, 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需要对各类保护区域进行科学整合。

在全国生态空间保护与优化方面, 国家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区划, 加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 (地) 保护和建设步伐, 但是依然存在下列明显问题:

一是宏观保护区域面积大, 重叠严重, 所含部分区域无法有效保护。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220 万平方公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25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386 万平方公里,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中32 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232 万平方公里, 分别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9%、40.2%和24.2%, 上述3 类宏观尺度生态保护区域存在空间交叉重叠, 总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部分区域是按照现有行政区划, 内部还有许多城镇和工业开发区, 必然导致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 难以实行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二是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保护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 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水平, 但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不平衡性。 早期建立的一些自然保护区, 科学论证不足、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面积规模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管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并未得到有效保护, 如我国尚有30%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20%的野生动物、40%的高等植物仍处于保护区以外, 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已建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也普遍存在缺乏体制机制保障、保护和管理松懈等问题, 并且不断受到各类经济开发活动的蚕食。

此外, 在已划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等各级各类保护区中, 虽然大多数区域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但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 实际操作中多数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 旅游开发远重于自然保护, 生态破坏情况常见, 生态保护和管理急需规范和加强。

总体而言, 我国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面积大、覆盖广, 但是布局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明显不足; 既缺乏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和管理措施, 各级政府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也难以支撑对现有保护区域的有效管护;再加上各级政府优先追求GDP和财政收入、 企业和个人优先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大环境对生态保护地的不断蚕食, 已对建立健全国家高效稳定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巨大威胁和破坏。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科学整合各类保护区域、强化各类保护和管理手段、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与义务、提高生态保护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是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和方法、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最有效途径, 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 《指南》将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禁止开发区确定为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的主要范围。

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等5 类共50 个。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4 类共25个。海洋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等。 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的划定, 既保护了区 (流) 域范围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供给生态服务的关键区域, 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指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 易于发生生态退化的区域。 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在我国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其中, 陆地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包括降水、积温、地表土壤基质等条件较难保障植被快速自然恢复需求, 频繁受大风、干热等不利气候影响、受洪水、风浪等强烈冲蚀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

2008 年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 对全国各省进行了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冻融侵蚀敏感性等区域评价与识别, 初步确定了全国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随后同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了东北林草交错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区、沿海水陆交接带区等是我国主要的陆地生态脆弱区类型。

参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文件, 海洋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敏感区、海岸侵蚀敏感区、海平面上升影响区和风暴潮增水影响区等4 类区域。 其中, 海洋生物多样性敏感区指分布于我国海域和海岸带已建保护区以外的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区, 如鱼虾产卵场、洄游通道、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等;海岸侵蚀敏感区指受海水波浪和潮汐作用影响强烈, 多年或近年处于蚀退状态的自然岸线;海平面上升影响区指因全球海平面上升叠加区域地面沉降引起的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所导致的海岸带淹没区; 风暴潮增水影响区指发生风暴潮时, 实况潮位高出天文潮位所导致的海岸带淹没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后, 将为人居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为减轻自然灾害、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支撑。

禁止开发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四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区域。

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红线划定后, 将进一步明确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已建保护区, 在原有保护与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强化管控。

五、怎样做到差异性划分?

●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

在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范围以后, 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生态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指南》针对3 类划定区域分别建立了差异性划分方法, 以保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评价内容。目前, 国际上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相对成熟与完善, 《指南》分别给出了大尺度快速评估方法和中小尺度的数学模型方法, 可供全国各地划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对于生态敏感区、脆弱区, 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敏感性评价, 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地沙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等评价内容, 采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也是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并已在典型区域研究得到了较好应用。

对于禁止开发区, 考虑到各类保护区分布分散, 空间交叉重叠程度高, 主管部门多、管理严格程度不一等现实情况, 《指南》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纳入生态功能红线范畴, 体现其管理严格性。

最后, 为便于对生态功能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与长效管理, 规范化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形式与内容, 《指南》提出了集图件、数据库、文字报告为一体的生态功能红线成果要求。 其中, 图件包括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过程中的各类基础图件、不同类型生态功能红线分布图与汇总图;数据库是生态功能红线的基础信息集成, 包括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保护目标、主导生态功能、主要人类活动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管控措施等;文字报告主要说明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技术环节、工作过程及结论。

生态红线论文 篇9

目前,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 把这一理念转换过来, 可以说, 有了绿山青山, 就有金山银山。也就是说, 首先要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要谋求发展利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先进的生产力、优质的公共产品、普惠的民生福祉。林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 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核心就是改善生态和民生, 与生态安全紧密相关。

2 林业生态安全与生态红线的提出

2.1 生态安全的提出与内涵

伴随着经济发展, 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源于环境安全的概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最早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使用“环境安全”这一术语。由此, 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安全, 学者进行了相关探索, 但迄今依然众说纷纭, 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生态安全的内涵一般说来是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包括生态系统健康、完整, 能够为人类生存提供保障与生态服务。生态安全的评价有不少定性和定量的研究[1], 现阶段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有关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

2.2 林业生态红线的划定与意义

近年来, 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引起高度关注与热议。因为建设生态文明, 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生态经济, 要用制度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因此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安全的底线被提出。2012年, 环境保护部在《全国生态保护红线技术指南》中给出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与划定原则, 之后, 国家其他部门也陆续提出了各自的“红线”。

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7月启动了“生态红线保护行动”, 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4条红线[2]。《森林法》对林地和森林的性质进行了界定, 其入围红线的意义在于林地与森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而湿地、荒漠植被、物种由于其脆弱性而被划定[4]。与之相呼应, 浙江省也划定了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事关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事关改善环境质量, 事关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施红线保护管理, 浙江省还提出绘制林地“一张图”、启动湿地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保障红线机制等一系列举措[2]。

3 淳安县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概况

3.1 地理位置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 地处北纬29°11′~30°02′, 东经118°20′~119°20′。它北界临安, 南邻常山、衢州, 西连开化和安徽省休宁、歙县, 东接桐庐、建德, 中部横贯著名的千岛湖。县境东西长96.8km, 南北宽94.4km, 总面积4427km2, 县城千岛湖镇距杭州、黄山各150km。

3.2 地貌和地势

淳安县属浙西山地丘陵区, 由中低山、丘陵、小型盆地、谷地和千岛湖组成。全县山脉多分布于四周边境, 主要有西北部的白际山脉、西南部的千里岗山脉和北边的昱岭山脉。海拔超过1000m的山峰有80余座, 丘陵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0%。

淳安县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由西南、西北向东倾斜, 形成四周中低山逐渐向中部丘陵区过渡的地貌形态。新安江水库形成后, 海拔108m高程以下的河谷、低丘全部被淹没, 海拔108m高程以上的丘陵区主要分布于千岛湖沿岸。

3.3 气候与气象

淳安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缘, 其主要特征是温暖多雨, 四季分明, 冬夏长, 春秋短。据《淳安县志》记载, 1960~2005年, 全县年均气温17.1℃, 1998年平均气温达到18.3℃, 为历史最高值。>0℃的积温6210℃。年极端最低气温-7.6℃ (1969年2月6日) , 0℃以下的结冰天数平均为18d。年极端最高气温41.8℃ (1966年8月8日) , 年平均高温 (日最高气温≥35℃) 天数为29d[4]。

淳安县由于地处山区, 地形复杂, 地处中部的千岛湖水面广阔, “湖泊效应”明显, 湖区及周边5km范围内的年均气温比建库前升高0.3℃, 年极端最高气温降低1.7℃, 年极端最低气温升高4.4℃, 无霜期从246d延长到263d, 年均相对湿度达76%, 形成春暖早、秋寒迟的库区小气候。

全县雨量充沛, 据县气象站1960~2005年观测资料统计, 年平均降水量1491.0mm, 年降水日数153d, 其中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d, 日最大降水量206.2mm (1972年8月3日) 。全县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高山多分布在西北、西南部边境, 中部为面积573km2的千岛湖。这种特定的地形决定全县降水以千岛湖区为最少, 并随地势升高向四周逐渐增多。全县各地年降水量在1350~1860mm, 年雨日144~173d。据1960~2005年观测资料统计, 全县年平均日照1897.8h, 年均蒸发量1317.9mm。

3.4 森林动植物资源

淳安县有林业用地35.8万hm2, 占全县总面积的81%, 森林总蓄积1885万m3, 森林覆盖率75.1%。其中生态公益林15.75万hm2, 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千岛湖四周第一层山脊以内, 千岛湖一级支流20km以内的源头汇水区及其两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金紫尖猕猴保护小区, 千岛湖二级支流源头10km以内的源头汇水区及其两岸和霞源山水库四周第一层山脊以内, 是全省林业用地和公益林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的县。

淳安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 为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 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 是地质史上第四纪冰期冰川没有到达的最北缘。植被资源非常丰富, 自然植被有针叶林植被型组、阔叶林植被型组、灌丛植被型组、草丛植被型组、沼泽水生植被型组;人工植被有农业植被型组、用材林植被型组、竹林植被型组、经济林植被型组、茶叶植被型组、桑园植被型组和果木植被型组。

全县已鉴定维管束植物195科2003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136种, 裸子植物8科54种, 单子叶植物22科281种, 双子叶植物130科1532种;栽培种360种。森林生境孕育着鸟类资源224种, 兽类61种、爬行类50种、两栖类12种、哺乳动物51种, 昆虫1800余种, 具有较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6]。

4 淳安县林业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4.1 松材线虫病防范任务艰巨

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中国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健康的松木感病40d即可死亡, 成片的松林3~5年便将毁灭, 被称为松树的“癌症”、“爱滋病”。淳安县有纯松林8.7万hm2, 千岛湖区第一层可视山脊线内有松林3.8万hm2, 松林面积大, 区位特殊, 任务艰巨。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 大量松木将面临死亡威胁, 生态基础受到打击, 千岛湖青山秀水的生态环境也将会严重受损。

4.2 森林火灾防控难度大

千岛湖作为风景区, 湖区沿线人流量大, 因此防火难度大、任务艰巨。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降低森林更新能力, 造成土壤贫瘠和水土流失, 而且对千岛湖的森林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危害极大[7]。如2004年, 全县发生森林火灾27起, 火警4起, 过火面积1207.7hm2, 受灾森林面积913.hm2, 烧毁立木蓄积36971m3, 幼树9.8万株。2014年, 淳安县共接到森林消防报警50余起, 其中火灾4起, 过火面积267.6hm2, 受害面积112.97hm2, 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36%。

4.3 千岛湖湿地水体的污染

千岛湖形成后, 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 曾出现多次的严重水污染, 产生蓝藻、富养化的现象,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一是千岛湖水源60%来自上游安徽境内, 而上游的工农业污染物和各类垃圾、死牲畜被排放和冲入千岛湖;二是周围农村的垃圾、粪便、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千岛湖;三是网箱养鱼, 在喂鱼时将鱼食直接投入千岛湖中;四是由于千岛湖形成后, 政府无钱投入防污治理;五是当地群众由于生活所迫, 乱砍树、乱捕鱼, 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

5 淳安县在林业生态安全方面的政策措施

5.1 政府高度重视, 出台补偿政策

2014年, 浙江省把淳安县列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 主要任务是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对淳安县每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省财政按3000元/t收缴。对淳安县的出境水水质, 按照Ⅰ类、Ⅱ类占比, 省财政每年每个百分点分别给予120万元、60万元补助;按Ⅳ类、Ⅴ类、劣Ⅴ类占比, 每年每个百分点分别扣20万元、60万元、120万元。对Ⅰ类、Ⅱ类水占比比上年提高的, 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分别奖励1000万元、500万元;对Ⅰ类、Ⅱ类水占比比上年下降的, 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分别扣1000万元、500万元。对淳安县森林覆盖率, 每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个百分点奖励200万元, 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00万元;对淳安县林木蓄积量, 比上年每增加1万m3, 奖励50万元, 比上年每减少1万m3, 扣50万元。

5.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5.2.1 加强林政管理, 狠抓依法治林

采伐证发放量严格控制在浙江省下达的限额之内。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每年开展两证清查、指标核实、林政业务和执法培训、案卷评比等工作。

在加大林业执法宣传的同时, 狠抓依法治林, 针对不同时期林业违法行为特点, 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木材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清理、禁止烧白炭及白炭窑的拆建清理、城镇基建用材的规范管理、林地征占用的清理整顿, 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特别是在2005年, 淳安县在整治利用阔叶林作原材料加工专项整治中, 县政府补助5000万元关停了年消耗4~5万m3阔叶林资源, 年纳税上千万元, 具有一定污染的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切实有效的保护了当地阔叶林资源。2012~2014年, 全县共查处林业刑事案件39起, 行政案件1559起。通过加强林政管理, 促进了森林资源向有林地、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的良性循环方向转化。

5.2.2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 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近年来, 淳安县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坚持“全面规划、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 建立了白马山后鬣羚自然保护小区、白马官川香果树自然保护小区、龙门里楠木植物群落保护小区、金紫尖猕猴自然保护小区和千亩田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等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873.73hm2。明确管理机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制, 强化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中的示范作用, 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执法专项行动, 加强对野生动物猎捕、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等监督管理, 对非法猎捕、违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通过专项执法行动促进野生动物经营市场逐步走向合法经营、凭证经营的轨道, 形成一种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市场管理体系。

5.2.3 实施“双防工程”, 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1) 松材线虫病预防。一是创新执法检查机制。制定了外来松木及制品严禁进入淳安 (尤其是千岛湖) 的政策, 与468家企业签订了拒绝使用外来松木的承诺书;通过对木检员的培训发证使其取得执法资格, 把木检队伍纳入森检执法范畴, 实行“双检”联合执法;对光缆盘、电缆盘等重点单位及工地进行重点检查, 对涉木企业、建筑工地、五金商店、家俱商场等有可能加工、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与个人进行地毯式检查, 对外来松木及其制品一律严厉查处。二是实施林相改造。2008年开始实施《千岛湖万顷森林景观改造》工程, 开展松木林相改造。截止2013年底, 已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 改造林相1.07万hm2。范围涵盖17个乡镇、15个国有林场, 着重于千岛湖库区沿湖松林及千汾线、千威线、淳杨线、白小线等沿路两侧200m可视范围内松林改造。三是清理枯死松树。将枯死松木清理作为全年森防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清理进度上要求清理责任单位采用旬上报制, 在清理质量上要求责任单位牵头组织专业的清理队伍。实行管辖区域分片包干, 森防站组建督察组分片督察。清理结束后对清理现场、清理数量进行效果验收, 确保清理工作高效高质。近5年来, 共清理枯死松木8756t, 清理费用达315.2万元。四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规划。2013年, 编制了省内首个县级松材线虫病防控规划———《淳安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总体规划》 (2014~2018年) 。

(2) 森林消防。近年来, 淳安县高度重视森林消防工作, 积极强化组织指挥、护林队伍、林火监测、生物阻隔、扑火队伍等五大网络体系, 有效提升森林防火综合能力。2014年, 面对春节期间森林火灾多发的态势, 从主观中找原因, 工作中寻差距, 严格落实防范保障、网格管理、隐患治理、宣传处置等措施, 清明期间张贴禁火令、防火告知书、文明祭祖倡议书5000余份, 上门劝说农户扫墓不放鞭炮、不烧纸钱, 免费赠送鲜花6.56万束。清明节当天组织林业执法、乡村干部4000余人进行森林消防大检查, 制止野外违章用火行为1259次, 实现清明期间火灾事故零发生。森林消防加大投入, 2014~2016年规划投入财政资金2300万元, 专项用于山地水池、救火车、墓区燃烧房、芒杆山改造等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5.3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为抓好生态益林保护工作, 淳安县从2004年开始建设专职巡山护林员队伍, 2005年在全省推广。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完善, 目前形成了拥有23个乡镇护林大队、103个护林分队、858名专职护林员、850名兼职护林员的巡山护林员队伍。

生态公益林建设不但丰富了森林资源, 也极大地改善淳安县旅游环境。2010年4月18日, 淳安千岛湖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继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后, 周边一批以森林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相继开发, 2014年, 淳安县旅游业抢抓新机遇, 争创新优势, 全力推进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 加快推动“秀水富民”。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5.32万人次, 全县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90.3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11.2%。

5.4 强化千岛湖水质整治, 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规划

认真落实《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持续推进国家良好湖泊保护专项工作。2009年以来, 全面开展了以采砂、网箱养殖、垂钓、船舶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等为重点内容的“五大整治”。注重生态修复, 严格做到不填湖, 不填港湾滩地, 不破坏自然山体。

2011年, 开展了淳安县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规划, 淳安县现有面积8hm2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80252.79hm2, 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8.13%。预计到2020年, 全县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个, 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小区1个, 市级重要湿地6个, 90%以上重要湿地得到良好保护。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合理利用和监测科研体系, 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建设体系, 使淳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湿地保护管理的先进示范地区。

6 结语

(1) 山更绿是水更清的基础, 天更蓝的保障, 环境更宜居的前提。绿水青山是淳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是美丽淳安基本要求[8], 是文明淳安的基本元素, 是幸福淳安的重要标志。保护千岛湖, 坚守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 是淳安县最大的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

(2) 淳安县属千岛湖流域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生态服务功能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为主, 辅助生态功能为水域调节小气候和旅游生态景观特色;其发展方向是以生态保育为重点, 保护水源涵养功能, 防治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 切实保护千岛湖水源和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充分发挥千岛湖水资源优势, 壮大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农林产品,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农、林、渔等区域生态产业。

(3) 营林工作要与生态相结合, 对于生态环境的净化至关重要[9]。淳安县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营林工作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既要充满信心、顺势而为, 又要因地制宜、脚踏实地, 加快营林方式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不仅要增加森林面积、森林蓄积, 而且要增加生物多样性,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功能的提高。

(4) 千岛湖湿地面积大于>20000hm2, 位于我国重要江河钱塘江源头, 对保障钱塘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监测、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能力建设, 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 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摘要:介绍了林业生态安全与生态红线的内涵, 分析了淳安县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情况, 探讨了该县林业生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红线,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彬, 杨校生, 吴明, 等.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5) :572~579.

[2]林云举.坚守林业生态红线夯实“两美”浙江生态基础[J].浙江林业, 2014 (7) :4~5.

[3]罗之飏, 王成栋.生态红线是怎么划出来的?[N].四川日报, 2014-10-11 (2) .

[4]《淳安县志》编纂委员会.淳安县志 (1986~2005)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156.

[5]徐高福.千岛湖森林健康经营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14.

[6]徐高福.千岛湖区森林生态防火技术措施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3) :142~146.

[7]徐高福.以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千岛湖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 2013 (3) :1~3, 44.

生态红线论文 篇10

关键词:朱鹮,生态红线,研究

1 朱鹮保护现状及分布

朱鹮属国际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初, 全世界朱鹮分布的日本、中国、前苏联和朝鲜4个国家, 除中国外, 其余3个国家野生朱鹮均已灭绝。因此, 中国境内朱鹮生存情况引起国际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抽调专人组成中国朱鹮考察组, 沿中国朱鹮历史分布区, 历时3年时间, 行程5万km, 走遍了全国14个省份。1981年5月23日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7只朱鹮 (2对成鸟和3只幼鸟) , 这就是当时驰名中外的世界范围内仅存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

1.1 保护现状

朱鹮的重新发现后, 中国政府通过印发布告、通告和宣传资料, 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 同时, 以保护朱鹮栖息地环境为总目标, 先后采取朱鹮分布区山林大树严禁砍伐、强化天然林生态保护、朱鹮觅食地严禁捕杀水禽和水生鱼类、恢复整治冬水田, 禁止狩猎等, 为朱鹮栖息地环境植被更好复壮及朱鹮种群活动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分布现状

在物种的保护方面, 先后采取种群跟踪保护“人与朱鹮相伴、人随朱鹮行”、环志标识、种群动态监测、无线电遥测等手段, 促使了朱鹮种群的稳定增长。朱鹮数量已由最初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2 000余只, 分布区域由原来2乡2村2组950m2, 扩大到目前汉中市所辖的8个县 (区) 3 000km2。截止目前, 全世界范围内据初步统计, 朱鹮种群数量达到近3 000只。其主要分布地点:中国8处 (洋县、北京动物园、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陕西省宁陕县寨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国家级湖湿地公园、河南懂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德清) ;国外2国5处 (日本佐渡、上野动物园、石川、新泻;韩国庆尚南道) 。全世界目前已分布的野生朱鹮共计8处:洋县、陕西省宁陕、铜川耀州区、宝鸡千阳湖湿地公园、河南懂寨保护区、日本佐渡、新泻、本土等地。根据研究分析, 朱鹮种群已经脱离了濒危线。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知道, 只有不断加大野生朱鹮自然迁入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大专院校的合作研究, 进一步提升朱鹮保护与科研投入, 使其以保护为基础, 以科研为先导的整体系统功能的相配套, 才能实现朱鹮物种的再度复兴与壮大。

2 划定朱鹮保护红线原则

针对朱鹮物种自然属性和年周活动基本规律, 将朱鹮不同时期的生态特征及分布环境, 按照巢区、游荡区、越冬区, 依次划为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3种类型。也就是巢区 (红线区) 生态环境植被维持自然原貌, 严禁开发;游荡区 (黄线区) , 因范围大、分布地广的特点, 兼顾区内经济发展, 可在种群分布稀疏区示范性开展环保型的产业项目, 使朱鹮保护与当地产业发展实现共盈。越冬区 (绿线区) 、因绿线区与红线区几乎重叠、相互交叉无明显差异。所以, 该区宜参照红线区措施进行管理。

本文首次按照“划定红线”的基本原则, 结合朱鹮活动区自然属性, 以及考虑到分布区环境的稳定性、可变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 将巢区划为红线区;游荡区划为黄线区;越冬区划为绿线区。并以1000年为分析时限, 朱鹮绝灭概率测算。并根据朱鹮自然生态环境的选择特点, 朱鹮巢区环境选择分析结果如图1~图5。

通过以上红线不同面积的划定, 以1000年为基准时限, 分析了朱鹮种群生存力绝灭概率。面积越大, 物种绝灭的概率越小。分布面积越小, 其种群的绝灭概率则越大。

3 结语

利用红线划定原则, 本文紧紧依据朱鹮生态习性及红线划定基本技术方法, 在ArcrcGPS支持下创建了朱鹮空间分布的基本属性、数据库, 采用层次分拆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并运用重叠加分拆、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 最终完成了朱鹮红线划定保护范围, 根据统计分拆, 朱鹮分布的红线区占整个分布区的18.4%;黄线区范围最大, 占整个分布区的73.5%;绿线区占整个分布区的7.1%。

参考文献

[1]张强, 牟雪洁.划定生态红线, 创建生态系统管理[J].环境经济, 2012 (6) .

[2]白杨, 郑华, 欧阳.海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J].应用生态学报, 2011 (9) .

[3]叶有华.生态保护红线分区模式研究—以广州大鹏半岛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 2014 (3) .

[4]周生贤.以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新局面[J].北京:环境保护部, 2014.

生态红线论文 篇11

一、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的重大意义

生态功能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具体行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位置, 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习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国情、顺应民意而做出的重要部署,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步骤, 也是符合辽宁发展实际的客观需要。

(二)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补充

“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突破辽西北成效显著, 三大区域的发展活力和潜能竞相迸发。东部9县 (市) 虽然分属三大经济板块, 但由于地理区位局限性、资源基础特殊性, 接受区域经济中心辐射和牵动不明显, 经济发展滞后于省内其他区域。2013年, 东部9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仅占全省的6.21%、4.17%、4.19%、4.12%;占44个县 (市) 的比重也仅为13.34%、14.98%、9.27%、10.38%。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加大力度扶持东部发展生态产业, 有利于形成辽宁省区域经济增长的“第四板块”, 弥补全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足, 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 形成均衡发展、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三)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迫切需要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部署, 体现时代特征, 反映辽宁特色, 凝聚4300万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辽东山区生态保护, 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 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重要内容。而今, 百姓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 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近几年, 辽东山区的生态建设, 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关注, 希望保护好辽宁省“最后一方净土”。经过十年振兴, 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启动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为此, 应按照中央部署, 结合辽宁实际, 顺应民意期盼, 尽快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加快推进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建设。

(四)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质安全的必然要求

东部山区作为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集中了全省84%的天然林, 60%的水资源, 每年涵养水源120亿立方米, 为中部城市群等地区提供超过70亿立方米的工农业用水, 为全省2300多万人提供饮用水。从一定意义上讲, 保护好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东部山区的水源, 就能保证全省半数以上人民的饮水安全。加快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从源头上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引导东部山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实现更高层次的特色发展和梯度开发, 有利于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永续利用, 为全省生态建设和饮水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做出重要贡献。

二、辽东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辽东山区9县 (市) 国土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325万, 分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铁岭五市。近年来, 东部9县 (市)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取得较好成效。

(一) 基本情况

1. 加强污染防治, 保证水源安全。

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水库、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等大型水库承担着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重任。长期以来, 为保证提供优质水源, 水库周边和上游的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 以及大伙房水库调水源头的桓仁县, 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企业, 从严控制污染环境的项目开工, 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付出巨大成本。其中, 清原县关停企业110户, 新宾县关停企业40户, 抚顺县关停6家采矿点。桓仁县在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实施以来, 共关闭林业企业190个。其他各县如本溪保护观音阁水库、西丰保护寇河流域 (清河水库上游) 、岫岩保护大洋河流域等, 都在全省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减少和控制污染源产生, 宽甸县成功开发出“硼酸废液提取硫酸镁”和“低品位菱镁矿石浮选矿提纯”等技术, 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实现了生产流程中的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零排放。凤城市针对黄金企业传统冶炼工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含砷金精矿生物氧化液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清原县建成一条年产有机肥1万吨、年处理加工鲜鸡粪5万吨的现代化环保型生产线, 联合研制开发了绿色食品生产专用系列肥料。

2. 抓好造林绿化, 增加森林植被。

9县 (市) 着力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通过矿山生态治理、小开荒还林、超坡地还林、封山育林和公路两侧生态建设等措施, 改善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 实现了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目前, 有8个县 (市) 森林覆盖率超过70%。

新宾县全面实施以“八大工程”为主的青山工程, 获得辽宁省绿化模范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先进县等称号。抚顺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青山工程示范县, 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清原县致力于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建设, 为辽宁中部城市和辽北地区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西丰县实施“三退一围一补”模式 (“三退”即清退小开荒、超坡地、沙化蚕场, “一围”围栏封育, “一补”对公路两旁、林区空白点进行补植) , 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桓仁县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 使造林绿化以10万亩/年的速度推进, 在造林的面积和质量上位居全省首位, 在辽宁主要林业县份森林覆盖率排名中, 以78.4%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

3. 开展综合治理, 提升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9县 (市)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设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等, 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并重点向农村居民推广普及沼气利用技术, 提升农民自觉珍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抚顺县投入资金4.3亿元, 建设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 成立由365人组成的管护队伍, 每年投入运行管理费用1900万元, 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 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全省农村垃圾运行管理试点县和省级生态县, 农村环境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本溪县为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推行工业小区和污染集中控制、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新宾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节柴改灶能源建设工程, 仅此一项每年减少木材消耗3万立方米, 同时大力推广户用沼气、生物质燃料等农村新能源, 使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全县共建有秸秆气化站17处, 户用沼气池10400户。

4. 坚持生态立县, 推进绿色发展。

东部9县 (市) 坚持把“生态立县 (市)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展经济优先考虑生态效益, 把绿色、生态、环保作为项目开工的重要前提, 积极推进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

生态工业初具规模。西丰的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凤城的汽车增压器及配件产业集群、本溪的人参铁加工产业集群等已形成一定规模。桓仁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新宾的焊接材料产业集群、宽甸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凤城的硼铁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加工等产业集群已具较大规模, 天利金业的生物氧化提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原县鼓励企业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输变电配件产业集群实现快速发展。西丰的辉山乳业全产业链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项目。

现代农业形成特色。桓仁的冰葡萄、岫岩的食用菌、宽甸的人参已成为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清原的龙胆草等中药材、抚顺的黑木耳等食用菌、本溪的林下参等中药材和新宾的香菇等产业, 也达到一定规模, 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凤城市形成了南部发展果菜、水产养殖, 中部发展五味子、烟草, 北部发展山野菜、人参、柞蚕的生态农业产业格局,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7家,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见雏形。西丰县引进建设生命健康产业项目, 重点打造世界梅花鹿产业中心、绿色健康食品基地等, 着力培育梅花鹿、柞蚕、中药材等产业, 年经销鹿茸占国际鹿茸产量的50%, 占全国经销量的80%, 被誉为“中国鹿乡”。本溪县积极推进中国药都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全力打造“中国刺五加”第一县。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东部9县 (市) 旅游产业已逐步实现聚集发展, 同时带动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本溪水洞、桓仁五女山、凤城凤凰山等传统著名景点健康发展, 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旅游景区脱颖而出, 如抚顺的三块石、宽甸的天桥沟、凤城的大梨树、清原的红河谷漂流和金山石佛、西丰的冰砬山、本溪的老边沟等景区各具特色。宽甸县先后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等荣誉称号, 去年, 又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

5. 依靠科技创新, 支撑产业发展。

东部9县 (市) 紧紧围绕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各县 (市)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有效落实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制度, 鼓励各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凤城市建立了农机具、玉米种业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 试验与检测中心6个、民营研究所5个, 企业发展基础和后劲进一步增强。桓仁县充分依托区位和资源等优势, 与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以及山东张裕等高校和企业合作, 建立了葡萄酒、冰酒等技术研发中心, 促进了产业发展。岫岩县建成6家省级和市级技术研究中心, 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

一些有条件的地区,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产学研合作日益密切。如凤城市建立了辽宁省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开发新产品500多项, 攻克技术难题12项, 获得专利和技术成果30多项, 一些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有的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 增压器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西丰县建立了鹿产品精深加工产学研联盟, 突破了鹿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 提升了鹿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

(二)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2013年, 9县 (市) 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仅186.86亿元, 远低于44个县 (市) 平均286.62亿元的水平, 其中经济总量最高的凤城市地区生产总值456.08亿元, 不足瓦房店市的一半, 最低的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仅80.34亿元, 相当于瓦房店市的7.6%;9县 (市)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均15.47亿元, 也低于44个县 (市) 平均21.13亿元的水平, 财政收入最高的凤城市31.13亿元, 为瓦房店市的40.66%, 财政收入最低的西丰县6.93亿元, 仅为瓦房店市的9%。经济基础薄弱, 直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科技支撑能力依然较弱, 人才和资金引进困难等。

2.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东部9县 (市) 承担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展也主要是以培育生态产业为主, 为保护生态环境, 大多数县放弃了一些发展机会。而目前, 省对县的考核指标相同, 没有充分考虑辽东山区的特殊性, 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造成考核体系不科学, 致使东部9县 (市) 地方政府陷入“经济发展上项目、保护生态砍项目”的两难境地。如, 矿业经济在抚顺市各县财政所占比重较高, 新宾县占20%、清原县占40%、抚顺县占80%, 随着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矿山关闭和探矿权退出给各县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

3. 政策支持不够。

东部山区承担着全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的重任, 大面积的国土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 工业项目受到更加严格控制, 但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态补偿。上级安排的专项均需要地方配套, 由于自身财力有限, 地方很难满足配套需求, 使各地陷入争取项目配套不起、不争取项目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之中。尤其是东部山区9县 (市) 中有6个是民族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按规定可享受配套资金减免和税收减免等政策, 但实际中这些民族自治县没有充分享受到政策优惠。

4. 生态补偿标准低、方式单一。

目前, 生态补偿资金仅来源于国家及省级财政预算,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多元化补偿机制尚未形成。9县 (市) 纳入国家和省级生态补偿的林地面积总体较小, 补偿金额相对较低, 既无法满足生态公益林管护需要, 也不能充分弥补林农因禁伐带来的经营损失, 影响林农参与保护天然林的热情。从2014年开始, 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集体部分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 省级公益林集体部分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到7.5元, 两者补偿标准不一致。虽然补偿标准有所提高, 但北京、浙江、广东每年每亩的补偿金额已分别达到40元、19元、18元, 仍高于辽宁省的补偿标准。

三、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定位

(一) 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

各级政府是推进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制定相关扶持和引导政策, 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积极推进重大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 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生态功能区集聚。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打破区域与城乡壁垒, 促进辽东生态功能区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2. 统筹规划、一体发展。

把辽东生态功能区作为一个整体, 对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规划, 实现生态保护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产业政策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城镇建设一体化、旅游开发一体化、补偿机制一体化、考评制度一体化, 形成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充分考虑辽东生态功能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基础设施、市场设施等因素, 根据功能区内各地的不同特点和优势, 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要求, 搞好特色产业、特色城镇、特色旅游、特色商贸区布局, 集中力量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鼓励资源禀赋相近的县 (市) 发展“多县一业”, 发挥整体优势, 形成规模效应。

4. 生态先行、绿色发展。

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生态产业, 在产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产业发展支撑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严格生态准入标准, 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从严控制污染源头。

5. 完善法规、形成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 要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逐步探索形成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坚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建立使用资源付费、污染环境付费、破坏生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机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 战略定位

1. 全省优质水源涵养区。

加强东部山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沿水库、江河流域划定生态保护区, 从严控制污染源排放, 加大污水、粪便、垃圾治理力度, 确保水源质量, 为广大百姓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2. 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

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逐步形成有效可行生态保护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考核体系,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集体林权、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 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3. 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 加快“绿色转型”,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绿色服务业, 形成全省乃至国家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

4. 宜居城乡建设先行区。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推进东部山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好家园, 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

5. 特色生态旅游度假区。

充分发挥东部山区的资源优势, 依托山、水、林、泉、洞等自然禀赋和抗联等历史文化,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 推进休闲农业、养生度假产业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

(三) 规划目标

到2020年, 辽东生态功能区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得到普遍推行, 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同时,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形成辽宁第四大区域经济板块。

1.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 主要河流径流量基本稳定并有所增加,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区域内所有水库、河流的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 重要流域水质达到Ⅰ类以上。

2. 森林植被进一步改善。

森林蓄积量增加, 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 各县 (市) 的森林覆盖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3. 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以上, 城乡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一级标准。

4. 基础设施健全完善。

县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公共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在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 实现油路向自然屯延伸。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

5.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得到发展,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6.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全省平均增幅。

四、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产业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一) 生态补偿体系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是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保障。

1. 加大公共财政生态补偿力度, 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

当前, 根据辽宁省财力状况, 最直接、最迫切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并且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应统一标准。同时, 省级财政应适当提高对抚顺、清原、新宾、桓仁等水源涵养重点县的补偿标准。

2. 积极开展市场化补偿, 实现补偿方式和途径多样化。

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 可以借鉴浙江的做法, 选择在某个受益区划出一片土地, 交给受偿区开发, 税收归受偿区所有。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土地开发中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 形成阶梯式的收费标准;着力培育资源市场,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

3. 建立“双向补偿”机制, 实现权利和义务对等。

实行“双向补偿”, 就是水源涵养地内水质未达标的地区将受到处罚, 对水质受上游影响的地区予以补偿, 对水质好于规定的地区给予奖励。如果上游地区出境的监测水质没有达标, 由上游地区按照低于水质目标值部分的补偿标准, 向省财政缴纳补偿资金, 再通过省财政对下游地区进行补偿;如果上游水质好于断面水质目标的则由下游地区按照好于水质目标值部分的补偿标准, 向省财政缴纳补偿资金, 通过省财政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

4.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为生态补偿提供制度保障。

以辽宁省现有的生态补偿政策为基础, 尽快出台专项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界定受偿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责任和义务、补偿范围和对象、补偿标准和方式。同时, 还应制定专项生态补偿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或管理细则, 形成有利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可操作的、完善的生态补偿法规制度体系。

(二) 产业支撑体系

产业发展是建设辽东生态功能区的重要依托, 是东部山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要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

1. 加快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在种植业上, 以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 发挥各地优势和特色, 形成“一县一业”、“多县一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在养殖业上, 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实现梅花鹿、绒山羊、奶牛、生猪、肉鸡、野猪、山鸡、林蛙等规模化养殖, 支持养殖小区做好动物粪便循环利用、无污染处理;在不污染水质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水库、河流等水面资源, 开展高效集约养殖和健康养殖, 重点发展青鱼、草鱼、鲢鱼、三文鱼等。在农产品加工业上,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营销, 按照现代物流理念, 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直销店、连锁店和开设网店, 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2.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做大做强工业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优势,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重点扶持各县正在成长中的产业集群。如:抚顺的炭化木、清原的输变电、新宾的焊接材料、本溪的人参铁加工、桓仁的葡萄酒、凤城的硼铁深加工、宽甸的新型建材、岫岩的食用菌加工、西丰的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 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尽快将这些产业集群培育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做大做强绿色服务业。

辽宁省东部山区地处长白山余脉,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 高句丽、清王朝发祥地都处于东部山区, 桓仁五女山、新宾永陵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杨靖宇等抗联英雄的足迹遍布东部山区;清王朝统治期间形成的封禁文化、狩猎文化等, 都为发展生态旅游增添了人文色彩, 拓宽了发展空间。因此, 建设辽东生态功能区, 要把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坚持走绿色路、打山水牌、做好生态旅游的大文章。要坚持整体规划, 形成东部山区生态旅游的大格局;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 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加强整体包装和宣传, 形成辽东山区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全面改善村屯环境;积极推进摄影基地、写生基地、影视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 进一步拓宽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

(三) 政策保障体系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可靠支撑。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每年对东部山区各县 (市) 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带来的损失进行科学测算, 并按照测算额度的一定比例由省财政给予转移支付。加大省级投资对东部山区生态建设、节能环保、水土保持、循环经济、污水垃圾粪便处理、水利工程、新能源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项目, 不但在支持力度上要增强, 更应免除地方配套资金。制定财政补贴政策, 引导和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和推广运用新技术。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 强化东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2. 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逐步完善水、矿产、土地、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税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加大各项资源税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 重点向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省、市要加大对县级政府, 特别是民族自治县政府的资源税的返还力度, 全额返还或大部分返还给地方。对不同企业分期、分批开征差别税率的生态补偿税, 使治理污染的费用能够等额转入企业产品成本, 解决环境成本外部化问题, 强化企业保护生态意识。

3.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设立贷款贴息资金, 对属于鼓励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扶贫项目、生态环保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适当给予贷款贴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功能区内企业。以多种形式争取金融机构对辽东生态功能区的文化保护、生态保护等提供金融扶持, 争取贷款数量、期限和利率等方面的优惠, 加快生态补偿进程。

4. 加大用地管理改革力度。

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 明晰集体土地权属, 建立集体土地交易平台, 大力推进集体土地流转, 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有效破解生态农业发展用地问题。将矿山治理纳入国土整治全盘考虑, 加强矿山的污水排放治理, 杜绝污染水质。推行征占和恢复挂钩的模式, 实现占恢平衡, 完善植被恢复体制, 促进资源良性循环。探索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逐步建立起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大量释放农村劳动力, 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资金和劳动力保障。

(四) 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被考核地区发展的风向标, 对被考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 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指标考核。

省、市对东部9县 (市) 的考核, 不再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为主, 不再参与全省GDP排名, 让9县 (市) 从沉重的发展经济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转而聚精会神、一心一意抓生态建设, 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发展。

2. 增加生态指标考核。

在辽东生态功能区试行国民经济绿色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 并作为当地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考核指标应包括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保护、水质监测、农村能源建设、节能减排、城镇规划、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环境卫生等指标。

3.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逐级签订辽东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责任书, 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定期进行考核, 并公布考核结果。对环保工作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分, 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摘要:辽宁东部山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随着经济发展, 辽东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对守住辽东生态红线、完善辽宁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东部山区绿色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必须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体系、产业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为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保证。

上一篇:科技金融产业下一篇: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