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道德

2024-10-05

法律道德(精选12篇)

法律道德 篇1

一、道德法律化

(一)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变的原因

其一,牺牲统一的道德观是社会进步的选择,多元社会观念的形成意味着传统观念逐渐瓦解、多元化道德观逐渐形成,即道德观念的分裂使得法律不得不产生。

其二,法律是伴随着道德分裂、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层与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利益的不断分化,使得社会矛盾不断突出,此时如果不依靠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来调整社会秩序,社会则会在不断激化的矛盾中消失。

其三,法律的确定性,法律的可预测和引导的功能,使得生活在社会中人们获得了一种确定的秩序。在这种变迁中,旧的制度渐渐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法律逐渐从中摆脱道德和人们的主观意识的束缚,而成为科学完备、逻辑清晰的确定化体系。

其四,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在不变的环境中,习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容易形成的,但个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意识的强化,个体挣脱了自己和群体联系的纽带,人们开始处于变化中,这种变化带来了不安定和自我防护,于是便需要法律这种更有效的保障来维护。

(二)道德法律化———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方式

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不是对道德直接进行吸纳的,而是通过从道德到法理再到法律的转化。伦理具有强烈的主观性,需要将其体现的客观性提炼出来,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可衡量的标准,且这些标准需要符合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并不是所有的道德伦理都能并都需要转化成法律的,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的转变不仅不意味着道德的瓦解和消失,反而更是道德形式不断多元化的表现。

现实中道德向法律的转变有着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两种方式。道德向法律直接转化一般表现在法律原则中,法律原则可以用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同道德一样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都没有相关的处理后果,此时只要将合适的道德观念抽象成道德规则,然后转化成相应的法律原则即可;道德向法律的间接转化体现在造法者运用技术性手段将道德转化成各种法律规则及法律文本,即立法者在立法时受现实中存在的道德观念的影响,运用一些逻辑手段等,将道德观念进行统一和明确,最终以法律规则的形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道德的法律化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它也存在着缺陷和法律难题,但权衡利弊,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秩序是首要的,道德法律化的优点大于其缺点。

二、法律道德化

(一)法律道德化的可行性

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能否可行,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其一,人性可否改变;其二,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外在环境是否可变。显而易见,第一点的改变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道德秩序的实现是有待于每个人自己的人性能力的发挥。第二点在法律道德化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可以将原先道德法律化的事情重新交回道德进行调整的,如性自由的选择,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如今的法律是不再过多干涉的。

从法律的道德化到道德秩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公民自我修养和法律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制度的衰退,而是社会公众素质和道德不断提高的象征。

(二)法律道德化———从法治初始到法治成熟再到德治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关于法治的界定:“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①法治的初始是大部分人基于对法律强制性手段的威慑力而遵守法律,且此时的法律可能与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存在差异;当一个社会具备良好的法律规范,并且社会中的绝大数人都是自觉遵守法律时,法治已达到成熟阶段;当一个社会普遍遵守法律的人不仅是认同法律规范的也是认同法律背后所阐释的道德观念时,这个社会便开始向德治进行转化了。由此可见,法治和德治是可以相结合,并相辅相成的。

三、结语

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目的都在于形成有效的社会秩序。从道德法律化到法律道德化的相互转化中,链接二者的重要枢纽即为正义。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也是道德的一个基础。道德法律化的起点是正义,原因在于正义转化为法律,是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的需要;法律道德化是以道德的义务心态对待法律义务,这个过程如以正义为出发点,才能更好的实现。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道德秩序与法律秩序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法律秩序的形成来自于道德的法律化,然而并非所有的道德都需要法律化,将道德法律化的途径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从动态上观察,道德与法律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将促使法律道德化,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将一些原本属于法律调整的道德问题重新交回道德进行调控,既能在发展中保证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也能维持社会应有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相互转化

参考文献

[1][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智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美]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2).

[4]胡旭展.论法律源于道德[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4).

[5]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2).

法律道德 篇2

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法律当然也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角度讲:在主观方面,法律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律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律的物质制约性。法律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再来讲道德。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道德是一种观念,由人的思想设定,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实施,而是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来维持。强制力的不同,源于保证其实施的力量相差异。道德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时候,不像其它的社会规范那样强调人们的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他

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法律与道德长久以来相互依存,如黑夜之于白昼,看来截然两端却又无论如何难以分隔,他们息息相关且相互影响。在普遍道德观念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并非完美无缺,更非意味着行为总沿着道德原则设计的方向实施。因为利益分层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在偶然地极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发生这样一个事实:人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会破坏道德原则。这时就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因此,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下限,也就是说,当一种行为侵犯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当一种行为侵犯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仅靠道德约束和谴责已不足以制止时,就需要将该道德规范确认为法律规范,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予以实施。

由此可推测出,法律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性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人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自己将承担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对自身不利的,对自身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得到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了必需。

而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认和抛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反而是成为了传播道德重要手段之一。

法律以肯定和否定的形式来宣扬道德。道德上要求人们要尊老爱

幼、恋爱关系、诚实信用、见义勇为等社会关系中,我们虽然不能为这些社会关系规定具体的法律规则,但是我们可以为它们规定具体的行为后果。例如,规定见义勇为的行为,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肯定这种道德现象的正确性。而法律以法来对一些行为作出相应的制裁,避免了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复杂性。对一个事物反面的否定,就是对其对立面的肯定。法律的制裁让人们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非道德的,从而,深刻领会真正的道德,并以其为准则。

法律与道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证是法律规范的突出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而道德所能依靠的仅仅是个人的良心谴责与社会的舆论压力。

二、法律是外化的,道德是内化的。法律仅仅规定外部行为,对于行为的内在动机所在则并不涉及;而道德其关注点在于内心的动机。然而,法律上要区分犯罪的故意与过失,区分这种行为是通过对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进行推断而得出的。并且,即使是道德评价也不可避免要有通过行为而推断内心状态的时候。如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美德并非仅停留在内心体验的层面。

三、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即法律是社会的道德低线。

由于存在着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因此,法律与道德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说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因为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

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增加。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与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且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而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产生了分歧,于是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于是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试论法律与道德 篇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哲学之永恒主题与难解之迷。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

关键词

法律道德意识形态制度

康德作为哲理法学派的开创人,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提到:“道德法则作为有效的法则,仅仅在于他们能够合乎理性的建立在先验的原则之上并被理解为必然的……如果说,有人错误的想通过经验所得出的任何东西来制订道德原则的话,他就已经陷入最糟糕,最致命的错误的危险之中了”。康德认为道德和法律除了区别还有密切的联系,两者都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道德以应当、命令的形式从积极的意义上指导人们的行为,法律以国家为后盾从消极的意义上禁止人们的行为;两者都以自由为宗旨,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道德通过法律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法律有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反过来,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也有利于法律发挥其作用!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

(一)道德的含义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区别至少可归结为:

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三、法律与道德现实中的矛盾与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中国的道德至上思潮盛行只是表明人们企图摆脱法律的拘束以求更随心所欲地实践道德、弘扬道德。人们并不是以崇尚道德来追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德国大哲人黑格尔曾有过如下论断: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的道德法律简直是自然法律——外界的、积极的命令——强迫规定的要求——相互间礼貌上的强迫的义务或者规则。“理性”的各种重要决定要成为道德情操,本来就非有“自由”不可。然而他们并没有“自由”。在中国道德是一桩政治事务,而它的若干法则都由政府官吏和法律机关来主持。

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赋予自己以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不利的,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必需。并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也并未完全的且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道德往往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往往又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则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这种强制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且相对稳定。

法律道德 篇4

一、法律对道德的规范、制约、引导和保障作用

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其价值基础来看, 法律与道德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 即丰厚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高尚品德, 促使人们远离或杜绝假、丑、恶; 法律与道德还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 那就是提高社会效率, 保障社会秩序, 让社会释放足够的正能量。由国家制定颁布并实施、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 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和空洞的行为规范, 它是以社会道德为依据, 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价值定向, 即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弘扬和摈弃的内容进行了约束和要求, 它内含着人们向善弃恶的道德价值。人们实现道德价值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 而法律对其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制约、引导和保障作用。

面对“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 我们除了对那些失去道德底线的人给予道德的谴责外, 还要运用法律对人们的道德进行规范、制约和引导。例如: 对那些面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的人, 将其漠视生命的行为诉诸法律, 让法律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另外, 对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 更应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更大力度的奖励和保障, 使本人和家人无后顾之忧。

二、道德是对法律的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

道德始终贯穿于法律过程, 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 规范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行为, 具有“扬善惩恶”的特点。道德的实施不具备强制性, 它是通过人的内在信念和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来实现的。

马克思说: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可见, 道德的培养主要源于人的内在的精神动力, 它是靠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来实施的, 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它还会较多的受到社会习俗、人的内在的思想信仰、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思想品格等, 让人们在社会责任和自身良知的感召下, 形成对自己有效的评判、调控和制约。道德作为一种潜在的进行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对因为种种原因法律无法进行调控的事情, 道德就对其起到了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等多方面的作用。

针对人们在“老人跌倒无人扶”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良知麻木、趋利避害的心理, 我们在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约束的情况下, 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提升人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如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公平正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 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使被救者心存感恩, 让施救者敢于挺身而出。

三、道德和法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调整与转换,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社会和谐规范的生活秩序, 主要依靠法律来营造和维持。然而法律也并非无所不能,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面对繁冗复杂、极具变化的社会生活, 即使详尽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 再加上法律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它都没办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对那些社会成员之间所发生的细微琐碎的事情, 法律有时更是显得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的触角无法触及的地方和事情, 道德便会在润物无声中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以自己独具的灵活性来发挥法律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实现法律所要实现的目的。

然而, 虽然道德在维护和谐规范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如果试图单独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社会, 那也是道德力所不能及的。因为道德作用的发挥, 主要依靠人们的自律性, 它在调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其矛盾时, 存在很大的软弱性, 缺少法律法规所具备的强制性。所以, 道德针对那些自觉性强、内心强大的社会成员, 能发挥其尽可能大的作用, 而对那些没有道德底线、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人来说, 道德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 此时道德的约束力就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来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渗透着与之相对应的道德内涵, 同时, 一些道德准则、规范等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转换成法律法规。所以, 道德与法律所规范的领域不是恒定不变的, 两者互相包容、相辅相成, 互相调整或转换。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样的调整和转换, 让法律和道德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 尽快使“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得以改观。

总之, 要想减少或避免“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发生, 我们就要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让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使之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共同维护社会正义。

摘要:“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 有道德的滑坡, 亦有法律的缺失。道德和法律紧密相连。理清两者关系, 使之相辅相成, 共同维护正义, 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道德,法律,联系,维护正义

参考文献

法律道德作文 篇5

15岁的杨亮是某中学的初二学生,由于交友不慎,结交了社会上的青年、朋友。一次,杨亮发现朋友与另外一个年轻人躲在歌厅包厢里吸食xx。杨亮感到十分好奇,问朋友感觉怎么样,朋友说比做神仙还快活,舒服极了。尽管朋友极力引诱,但杨亮仍表示犹豫。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朋友将xx放在香烟的内给杨亮烟,并表明里面没有xx,杨亮吸食后,无法自拔,用完了自己所有的钱以后,杨亮开始拦路抢劫,渐渐地,他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

因为他缺乏法律意识而自酿苦果。是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都难免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及时改正,我们仍是好孩子,但若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就会葬送前程甚至生命。所以:错与不错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法也会是一步相隔。当别人引诱你的时候,一个不理智的选择可能让你犯罪。

我们是花季少年,都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创造新未来的重任,受到培养呵护是我们的权利,相同的,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培养成为一个品学力行,懂法,守法的好孩子!

同学们,法制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律的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让我们心中时刻铭记法,铭记法的威严与壮义,携起手来,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描绘美好的明天!

传统道德不适合法律语境 篇6

私营企业上市后,创业老板都有想汲取控制权的想法。就这一点来看,出现国美纷争是很正常的事情。国美没有上市之前是私营,即私营股份公司,上市以后便由私营股份转为社会资本。这其中就不仅有创业者的资本,也有购买股权的人的资本。对于社会购买者来说,谁购买谁就有份。这样,企业上市后就有绝对控股权与相对控股权之分。任何公司上市后,都将面临你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的问题。而相对控股的发展可能导致不控股,这都是可以转化的。比如,上市后,政府如果收购了你的大部分股份,你可能也就不控股了。上市后,股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上市之前你就要准备,你是完全听任市场,还是要绝对控股。这些问题在上市前必须要考虑清楚。

企业经营中,商品竞争在走向市场竞争之后,必须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不能以道德这个词来衡量是非。企业上市后,就要受证券监管部门监控,要受全体股东监控。当然,全体股民也可以监督,而这就涉及股权的经营权问题,这是不能用道德来衡量的,而是必须用法律来约束。法制社会,一切用法律,不能只承认道德。要知道,道德与法律并不是等价的。不能把道德扣在市场竞争的经营过程中。道德只涉及社会公正,不属于法律的约束,一般人可能将这些概念混淆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了市场经济,而我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也才从这刚开始。我们现在的很多思维方式和传统社会不一样了。在法律程序中,连父子亲情都不能讲,这就是商业的游戏规则。不能因为那个人是我儿子或者是我的妹妹,就有什么不同,如果那样就错了,一切都必须按商品经济的规则来办事。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市场起初都是私营的,国家占得不多,但是国家有主导。齐国的管仲非常看重这一点,他就主张发展商品经济,他的确是个典范。范蠡、吕不韦也是搞商品经济的,但是由国家主导来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还是属于管仲。在管仲倡导的商品经济下,齐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很快。从历史来看,这一点已经是超越了时代。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业发展道路是挫折的。在儒家理念约束下的商人,在传统上,必须讲德。因此倡导德,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丧德,这是传统社会的评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社会你有钱时你就必须要关心广大的群体,你不关心他们,他们可能就要抢你的,因此你才必须讲德。

在经商的指导思想上的确要有德,要讲信誉。但这与法制社会下的经商并不完全一样,在法治社会,法律会制约你,这并不会以道德来支配行动,一切都必须以法律来看。在封建社会,没有完善的法律框架,就只有靠道德,而现在的法律社会以法代替了道德。

论法律职业道德 篇7

关键词:法律,法律职业道德,法律人

现在,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德”字。德与法不同, 不过好像更接近人们, 在法律从业人员中讲职业道德, 是时下纷纷扰扰的时髦观念, 许多人认为法律职业人员为私人利益牺牲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在法律职业群体的发展中, 法律人会受到一些认为法律人是一无是处、极少正确的观念的困扰。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到大部分法律顾问人是有职业道德的。如果我们并不是随波逐流, 而是对这些情绪予以正确理解, 那就是非道德行为对法律职业的损害有增无减, 法律人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在公众心目中成为一个迫在眉睫, 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此已有的批评尽管不能否定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过去时期所取得的成绩, 尽管这些批评反映的只是个别现象, 毕竟, 他们却提供了法律人职业精神日渐式微的明确例证, 当然, 其中的大多数批评可以认为是夸大其词或环境使然, 但是, 如果法律职业者不认识到部分的批评还是有价值的、应引起每个从业人员的注意, 那只会自欺欺人。

公众所认为的法律人所缺失的职业伦理又是什么呢?职业伦理, 在宽泛的意义上也可视作职业道德, 就法律职业而言,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在司法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法律大迥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一群体是受严格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支配和制约。

本文试图对法律职业伦理作一阐述和提倡, 当然, 提倡职业伦理比实践要容易, 但是, 论述职业伦理也并非毫无用处。法律职业伦理的探讨有利于法律职业的发展, 对职业标准及伦理意识的加强, 不仅可以显著提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满意程度和自我约束、自我批评, 也可以提高社会对法律职业的尊敬, 其实施除了改变公众和从业者的观念外, 还训练法律人按自己的良知行事。对这个问题进行长期认真的研究, 对于法律人笃信职业伦理的原则是重要的一步, 论述法律职业伦理面临的挑战和法律职业道德问题所及的范围也会对法律人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提供愿望和勇气。法律人当然应该会得到许多的理论上的帮助。

事实上法律职业是许多人羡慕的职业, 讲究法律职业道德理加使人们对一个法律人加以尊敬。当然, 法律人不应当只为来自人们的尊敬去遵守他们的职业道德, 他们应当出自良心地, 为了正义和国家做出他们的正义善良之举—遵守职业道德, 服务和谐社会。法律职业伦理之构建的意义又何止于此呢?

对于社会来说, 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局面, 作为法律人遵守法律职业道德不仅是必须的。又是十分有意义的, 试想, 良好道德的法律工作人员受到了人们尊敬。岂不是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和谐建设?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 社会将会更加显现公平正义, 人们将更加热衷于社会建设, 国为每个触犯法律的人都被那些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律工作者加以公正、合理地处理了, 人们当然更加心平气和, 觉得社会和谐力量的强大, 觉得能并且乐意全身心投身于社会。

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国为我们应当看到,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在有的地方, 有的时候, 有的人并非得到了切实地贯彻。我国当代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决定了公民的法的素养还需进一步加深。所有这一切, 都说明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循序地, 渐进地过程。

法律职业伦理的构建, 需要我们做出努力, 但是我们的努力不能束缚于陈旧的传统方式, 伦理道德的构建应当寻求于内心, 产生于自觉, 一个社会共同体对道德的笃守, 如同一个个人对道德的奉行一样, 来自于志愿, 而不是强加, 来自于强者, 而不是弱者时, 才为人所推崇。追求一种跟信仰和情感无关的首先灌输不足以保证我们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甚至有些时候只能保证我们采用形式上更“合法”的手段。实行不遵守规则的裨。职业伦理的真谛在于不是出于趋利避害的止的才遵守伦理规范, 而是把遵守偷规范视为一种责任。规范本身只是被动和静止的工具, 只有通过人去执行, 才能活动起来, 如果不依据规定来执行, 规范设计再怎么周全, 只会愈来愈繁琐, 往往防弊成本高于创造的利益, 甚至可能本业是是作为避免不道德行为的规则反而成了个体采取非诚信行为的具体指南, 以至于严密制度终将再度废弃。因此, 不管职业道德是检验出来的, 制造出来的, 设计出来的甚至说是处罚出来的, 这些都不是一种强调伦理道德从源头出发的观念。所以, 我们的努力是有必要的。

伦理道德是自律, 虽然是慢工, 但却是根本。职业伦理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 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包括职业信仰、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 法律人职业最基本、最富有挑战性的原则就是恪守高尚与正直的法律职业道德, 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职业信仰, 对法律人而言, 就是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所表现出的一种忠诚意识, 它包含着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 寄托着现代公民对法律的终极翔及对法律的全部理想与情感。对法律的信仰就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 法律至上就意味着法律的规范作用、强制作用是不可替代并且高于一切的。当权力的动作和法律运行相悖时, 权力应让位于法律:当法有明文规定时, 不得违背法律: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 不得违背法理, 法理就是自然法。

职业情感则是法律工作人员在选择法律作为自己职业所持的情感, 这情感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或者出于服务社会责任去实现自己价值的想法, 却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 或者也应该是法律工作时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认真贯彻和执行, 出于对人民和社会国家的负责和爱。

职业理想是法律工作人员想到在自己的工作上通过工作想达到的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的状态。一个遵守法律职业道德的人理应达到他的正当的切实的职业理想, 当然在现今的现实社会, 理想和现实还是互相, 有些时候, 背离的, 这更须要各方的更加切实和有效的努力。

对法律职业的态度, 本质上是法律从业人员履行职务时的责任心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人员, 应当把职业定位到理想, 信念甚至信仰的高度, 不但要把委托工作做完, 更要把委托工作做好, 良好的职业态度强调的着重点无疑在于后者, 把事情做完, 会让熟练程度增加, 但作业层次不会提升。一件事情, 一项法律服务质量, 完全取决于法律人以何种态度来执行, 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正面的态度做事, 相信法律人的服务必然让委托人口碑相传。一个人一定要抱着视自己的工作如创造作品一般。非得将作品精雕细琢, 看到自己都觉得满意的程度才能停手, 这才是工作, 否则只能就是做工罢了, 这也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人与法律工匠的区别之一。

法律人的职业技能是一种专门化的技术和专业化能力, 卓越的法律技能是优秀法律人职业精神的优秀体现。技能指的是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系统或智力活动方式, 根据技能中“动作”的内外之别, 可以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前者指主要由外部动作构成的技能, 例如驾驶、射击、擒拿格斗、笔录等, 后者指主要由内部的心理“动作” (心理活动) 构成, 是一种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例如法律解释技能、法律推理技能、讯问技能、谈判技能、法庭辩论技能、文书制作技能、信息处理技能、证据调查和运用技能、社会技能等。正如熟练的动作技能可以使人出色地完成各种外部活动一样, 熟练的智力技能也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智力性工作的重要条件。怎样建设法律职业伦理呢?

第一, 从法律上看, 我们应当更加进一步完善法律, 使“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得到更加有效切实地贯彻, 这需要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和各界人士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其中, 极为重要的是“违法必究”, 因为这对十六字方针的整体会议起着关键影响。

第二, 从法律职业本身来看, 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待遇, 为法律从业人员的行为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使他们有法可依, 在全社会的形成一个尊重法律人员, 遵守法律的好风气。

第三, 从法律从业人员来看,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 崇尚廉洁自律, 公平正义, 遵守法律法规, 做受人尊敬的法律人, 这样, 法律职业亦将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

律从业人员的待遇, 为法律从业人员的行为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使他们有法可依, 在全社会的形成一个尊重法律人员, 遵守法律的好风气。

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 篇8

一、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相比, 道德的逻辑起点是对人性的信任, 以人性本善的假设作自己的前提;法律的逻辑起点是对人性的不信任, 以人性本恶为自己的前提。道德本质特征在于“它对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 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道德是一个没有规定制裁的社会秩序, 即一个其制裁仅仅表现为对符合道德的行为的赞许和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的非难中的秩序。”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 是由国家机关采用规范形式制定, 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施行的。因而, 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 而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二、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与现实必然性

道德法律化是指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从本质上讲, 是道德合理内核与法律外在形态相结合的过程。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不同, 其程度大小以及方式如何都有所区别, 相对于我国历史而言, 道德法律化的现象可谓极其普遍。许多学者在论述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时总是从法律和道德之间联系的角度加以阐述, 以此为基础, 论述二者之间的共容性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 这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只是论述了道德法律化的学理上的可能性, 而其必要性和现实必然性则论述较少, 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 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首先,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间具有相通性, 而相通性是互相转化的第一前提。道德和法律在调节目标上是一致的, 都是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其次,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也为道德的法律化提供了现实要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第三, 当人们交往的时空由封闭变为开放, 特别是从传统的熟人环境为主拓展为熟人环境和生人环境并存以后, 以熟人的言论为主的道德监督机制也在弱化。

(二) 道德法律化的现实必然性

1、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自身的需要。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巨大的社会转型会破坏原有比较稳定的精神信仰、信念和思想、观念、情操, 人们的道德观念容易产生混乱。目前, 我国正处于这一时期, 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 而新的体系尚未形成, 导致社会处在一个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较为混乱甚至缺失的阶段。因此, 我们需要依靠法律规范的“硬”约束, 依靠法律的规制作用, 对由于道德缺失或无德而引发德无序行为给予及时、有力的制止和制裁。

2、公民道德形成自身规律的需要。

任何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形成都是“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道德的“自律”作用有时在某些诱惑或感情面前将会变得十分脆弱, 人们不会遵守社会的共同道德规范甚至违背和对抗, 这时就需要外在的强制力, 依靠法律的“他律”作用, 需要道德的法律化。在当前时期, 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 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 不顾他人的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不顾道德规范的约束, 这种情况下, 道德法律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3、古今中外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昭示。

纵观古今中外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历史, 通过为公民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的自觉性, 已经成为一条历史的经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伦理思想一直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手段, 法律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规范。而欧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十分重视道德的法律化, 甚至把一些我们认为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言行也加以立法限制。当今的《法国刑法典》、《德国刑法典》规定, 遗弃罪的犯罪主体不限于家庭成员和其他有法定抚养义务的人, 任何有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遗弃罪的犯罪主体。欧美其他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公民有救助危难、替人伸冤、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义务, 等等。

三、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尽管道德法律化的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必然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可以法律化, 成为法律规范。对道德法律化若不加以限制, 很有可能成为政府侵犯公民自由权利的又一重要途径。这一点, 在民主体制和法律制度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一) 对道德法律化限制的理由

1、道德法律化缺乏自然过渡性。道德作用的发挥, 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接受与恪守, 这对于人们来说, 是一个自愿的过程。如果没有外在强制力量的干预, 人们对于一项道德的接受, 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和经历, 然而一旦为社会所接受, 就会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 为人们所自觉践行。而道德法律化使得道德由产生到发生强大社会调控效力的过程大大缩短, 缺乏自然过渡性, 因而有可能脱离社会大众实际接受能力, 人们虽然暂时慑于法律的权威而服从, 但从长远角度看, 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思想隐患。

2、特殊道德实现与法律的结合, 可能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难以估量的禁锢作用。道德分为普遍道德和特殊道德。普遍道德具有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永恒持久的特点, 因而应当成为法律的内在基础和应然取向。然而, 特殊道德属于阶级范畴, 带有较明显的阶级利益价值取向, 一旦实现了与法律的结合, 便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不仅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也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难以估量的禁锢作用, 对公民的思想自由权利造成极大的侵犯, 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造成制度上乃至思想上的阻碍。

3、法律侵入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将造成司法资源的虚耗, 并且有可能使人们失去及时解决纠纷的便捷方式。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道德都具有其独立发挥作用的特殊领域, 如果一味将法律侵入这些领域中, 使社会生活中本来应属道德调整的范畴被纳入法律调整的领域中, 那么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就当然要由司法机构最终进行处理。而这样做的结果, 一方面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资源的虚耗, 而且一旦处理不当, 还会影响司法机构乃至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由于诉讼自身程序性的特点, 还会使人们失去及时解决纠纷的便捷方式, 对个人和国家来讲, 都是一种浪费。

4、道德法律化过程中极易产生的对本土伦理资源的忽视乃至摒弃, 终将背离其规范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初预期, 在转型期的中国尤其如此。法学家苏力认为, 现代的西方法律只是正义的一种, 没有资格自称是“大写的真理”, 这种制度的逻辑限制了“地方性知识”的发展, 这种国家法律的现代化过分强调了与国际接轨, 而在这种法律的运作中压制了民间法和其他传统规范, 道德法律化也在无形中束缚了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转化。不可否认, 传统伦理有不合理的方面, 但不意味着传统伦理一无是处, 所以道德的法律化只能是有限的。忽略了这些非正式法律和规范曾长期调整着的那些社会关系, 包括道德在现代社会所能担当的功能, 而把它都让渡给法律, 那么法律的这种干预会破坏人们在社区中所形成的默契, 破坏原来的预期。

(二) 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道德法律化是存在一定限度的, 不能滥用和泛化, 不能让法律侵入到道德的各方面和各领域。从我国的实际来看, 道德法律化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限制:

第一, 从道德价值的等级体系来看, 可以将道德区分出两类要求和原则。第一类包括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要求, 它们对于有效地履行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必须承担的任务来讲, 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 或极为可欲的。第二类道德规范包括那些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原则, 但是这些原则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则远远超过了那些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所必需的要求。

第二, 从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来看, 法律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尽相同。有些社会关系, 主要或基本上依靠道德等其他手段来调整, 法律只起辅助作用, 有的问题甚至不能用法律来调整。例如, 人们的思想、信仰或一些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领域, 由于法律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的和有效的手段, 其介入必须是合理的、有限度的。

参考文献

[1]刘心.《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长沙大学学报》, 第16卷, 第3期, 2002年9月.

[2][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

[3]张文显.《二十世纪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 1996年, 第402页.

[4]严晶.《论法律与道德》[J].《兰州商学院学报》总第22卷, 第3期, 2006年6月.

[5]李辉.《道德法律化的必要与限度》[J].基金项目: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6]乔国平.《公民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 (总第70期) .

[7]蒋若薇, 胡子君.《时论道德法律化》[J].《理论学刊》, 2005年10月, 第10期, 总第140期.

[8]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28页.

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篇9

一、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法理探析

(一) 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体系, 它是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和会秩序。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荣誉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完成。道德主要是从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上来反映和调整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

虽然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法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征, 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征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样, 道德上的差异也并不妨碍它们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征: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由于二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律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 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带有自觉性的特点;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自发养成的, 一般无须专门机构和人员来颁布制定。

2、法律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而且这种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 它要追究人们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善良,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4、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所调整的是关系着根本的、重要的利益并且需要用国家权力干预、保证的社会关系;道德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泛得多。

5、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法律的实施要求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而道德的实施主要凭借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觉悟, 依靠社会团体, 还要依靠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

(三) 法与道德的联系

对法与道德的联系问题, 主要有两派观点: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的主权者的命令, 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法学认为, 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的法律。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有自己的特殊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我们知道, 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而法律也是有阶级性的, 二者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 不同之处不过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2、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 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 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 《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如在汉朝之前, 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等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 而只有在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需要这样的道德。

4、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法律即使规定的再详细, 也总会又顾不到的地方, 如秦朝的法律体系繁琐, 条目繁冗, “或盗采人桑叶, 臧 (赃) 不盈一钱”。

二、中国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历史探析

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来看, 法律并非天生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 它只是在人类社会的矛盾 (主要是阶级矛盾) 激烈冲突以致纯粹依靠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无法解决时, 而采取的强硬措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硬实力”, 注重的是他律, 而道德则是“软实力”, 注重的是自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现象只是历史现象, 终将随着历史进程而被消灭。如果阶级消灭, 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其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以此为契机, 社会秩序的维持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 古代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演进

在古代中国, 法又被归结为“刑”, 如“灋, 刑也, 平之如水;灋,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平之如水”, 有公平、正义之义。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时期被归结为一套完整的“礼”, 它无所不在又包罗万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被确定为“德主刑辅”。因此, 两者长时期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表现出了中国法律发展历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现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 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 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 道德法律化发端于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礼”, 确定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并使之趋于法律化, 达到“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与刑在性质上是相通的, 在适用上是互补的, 违礼即是违法, 出礼入刑。

周礼随着西周的灭亡而失去在国家中的统治地位, 真正对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关系奠定理论基石的是汉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思想, 以阴阳五行相辅相成之理, 来论证德主刑辅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这是古代中国道德法律化历程的重要环节, 其后两千年的封建时代均采取这一原则, 其影响不但对中国和东亚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巨大。

其后唐朝继续并发展了汉魏晋以来的德主刑辅的潮流, 并根据统治需要, 制定引法入礼的指导思想, 最终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历史任务, 以至“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主要评价。在这之后的一千余年里, 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王朝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规则来延续自己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实行, 直至中国近代的来临之后, 才被迫于清朝末年全面修订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 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 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 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是由他力约束转向自我约束, 由法律约束转向道德约束。

毫无疑问, 在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前, 中国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领先的。仅仅单纯依靠法律来规范社会生活和交往, 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 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更何况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呢?而将法律道德化, 则可以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 将法律的作用面扩展到最大的范围, 而且一旦法律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保存下来, 其影响维持的时间长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如中国就维持了两千年。综合两方面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的道德化不单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 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选择的最佳途径。

三、以史为鉴, 促进法律道德和谐发展

古人云:“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对二者关系的法理分析, 针对前面的问题可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一) 、情法冲突

这种情况不可否认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的、大量的存在着的, 而法治社会 (不论是古代秦朝的专制统治前提下的“法制社会”, 还是我们今天正在努力建设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 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 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 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 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一元法体制的弊端之所在, 即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 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 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 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 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 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 如果以情理断案, 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也极容易造成将法律法规高置起来, 仅凭世俗的习惯来审理案件, 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春秋决狱”、“缘心定罪”的深渊里了。因此, 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 找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避免法与情的尴尬。

(二) 、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 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 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 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 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种道德价值, 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深刻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为恶法, 恶法之治与法治精神是根本背离的。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法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一种结合模式, 即把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 纳入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道德缺位、法律的尴尬, 是否可以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核, 灵活适用法律, 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

(三) 、德法并重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 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 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 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 耳目一新, 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 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 西方的法治, 尽管并不排斥道德, 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 这其中尤以分析法学派的主张最为突出。奥斯丁主张:“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 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 然而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 法是德的附庸, 贬抑了法的作用, 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 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 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 进行结构重组, 建立全新的德法结合的体制。

从历史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演变历程来看, 正确处理好德法关系, 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正是古代中国繁荣兴旺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之一, 而当下理顺道德和法律的矛盾, 从中发掘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则是复兴伟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10

1.法律与道德的本质共同点。(1)两者都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系统的概念,道德起源于最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群体生活习惯,没有明确的准则,一切出发点均为习惯。同时,也依靠大多数成员的习惯进行着调整。(2)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了社会的比较具体的规范准则,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相生,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3)法律和道德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统一的目标和意愿,同时也是社会的思想和文明发展程度的准绳。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法律与道德的产生方式不同。(2)法律与道德的存在方式不同。(3)法律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4)法律与道德的调整方式不同。(5)法律与道德的存在形态不同。

二、法律和道德具有相互的补充性

法律和道德都代表着社会整体意志者的意志,也包含了社会的整体思想意志,都是为了社会群体某阶段的目的而服务,两者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意志的广泛约束和影响而存在,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围调整和指导而服务,两者共同具备了实现社会群体意志者的目的特性,从而能够和谐地相依并存。但是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的,带有较浓厚的惩治色彩,以约束和限制社会成员而存在。而道德则是以思想或者语言的褒扬和鼓励来实现的。于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真空,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个别成员的某些行为可能越过了道德的范围,但是又不足以通过法律来惩治或者约束,就是存在于上述的真空区域。而当代的社会群体,都在追寻两者并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制,同时通过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标准,来减少法律与道德真空的空间。

三、法律和道德不平衡的弊端

遍阅从古至今的社会群体,都不能够单独通过法治或者德治而维系。过激地单纯依靠法律来约束成员,则会使得成员产生逆反心理。没有了自身思想中的道德意识来约束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而失去了自身的思考以及行为准则。而过激地单独依靠道德来约束社会成员,完全舍弃了法律的强制惩罚措施,则必使某些成员无所顾忌,凌驾于道德底线之上,从而影响了群体的发展意志实现。

二者都能够从外界强制改变成员的思想意识,只是因为以上所述的区别,而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法律可以通过外部强制惩罚的方式来改变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多通过由成员内心的思想改变,进而改变成员的内部意识形态和外部的行为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得成员真正遵循社会整体的意志。社会也才能在社会成员思想以及行为统一的基础上,平稳存在和发展进步。

四、现代的各个社会群体需要两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各个社会群体为了快速实现自己的同一目标,都在创新或者学习引进新的机制。每当一个新的机制的创新或者引进,都会迅速有一个法律机制同时出现,对涉及的成员进行约束和控制,以此来维护机制的顺利运转,同时也开始培养新的道德准则,从思想上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以此来维护新制度的平稳发展。

现今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众多,人人穿插于几个或者多个群体中的复杂群体。法律的健全与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势必会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为统一,再完善的机制都会很快被打乱乃至湮没。同样,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就没有了强大的强制惩治约束力,同样不能够长久地实现和谐发展。社会群体整体的意志和目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小群体和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共同实现法律和道德所寻求的义务,保证现有以及新制订的计划顺利有序有效实施,才能实现整体社会的意志。

应受道德谴责还是法律制裁 篇11

2006年4月3日下午,重庆市丰都县一个镇的中学数学教师李健正在给初二(一)班上课。突然,班上的学生刘芳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抓住课桌。李健觉得不对劲,连忙将班主任王正刚叫来。王正刚也不知道刘芳怎么了,正在着急,一位女教师刚好经过,看到刘芳的样子,告诉王正刚:“我看她那样儿,好像是要生孩子了,赶快将她送医院。”王正刚一听就懵了,不敢怠慢,连忙将情况汇报给校领导,并叫李健和那位女教师一起将已经快临盆的刘芳送往医院。

刚走出学校大门,刘芳就痛苦地呻吟道:“我不行了……”眼看刘芳就要生了,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他们连忙七手八脚地将女孩抬到学校旁一户人家。王正刚焦急地对女主人王秀英说:“求求你,做个好事,她要生孩子了。”王秀英在众人的劝说下,答应帮忙为刘芳接生。

随着婴儿一声嘹亮的哭啼,一个女婴出生了。

16岁的刘芳居然怀孕、生产,而她的班主任和学校负责人之前却浑然不知!学校知道刘芳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她一直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学校王校长连忙通知了刘芳远在杭州打工的父母。

第二天,刘芳的爷爷、奶奶哭着将刘芳和产下的女婴接回了离学校不远的家。下午,心里挂念着此事的王校长和班主任王正刚提着水果来看望刘芳。问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而刘芳只是哭,什么都不愿意说。后来,刘芳的爷爷奶奶说出了真相,罪魁祸首是他们的邻居刘宏波。

原来,爷爷奶奶将刘芳接回家后,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拷问”,她最后才哭着告诉爷爷奶奶:去年暑假的时候,邻家长辈刘宏波和她发生了性关系。年少无知的她根本不懂避孕,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一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月经不来了,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怀孕的征兆。看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她心里充满了恐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她不再和同学们往来,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痛苦。

肚里的孩子逐渐长大,她没想过,也不知道去医院流产,何况她根本没有钱。最后,刘芳无可奈何地去找刘宏波,却被轰了出来。

转眼间,肚里孩子已经六个月了.刘芳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体,就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上学。也许因为是冬天,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在不断加厚,班上的同学和班主任都没有觉察,这个内向而忧郁的学生已经怀上了孩子……

王校长和班主任听后都非常难过,校长当即提出要报警,但是被刘芳的爷爷奶奶阻止了:“这种丑事怎么能外扬呢。等当妈妈的回来再说吧。”

学生竟然在教室里生孩子,小镇上顿时传得沸沸扬扬。学校和刘芳本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曝光:邻家长辈是狼

4月5日,刘芳的母亲李淑芬从杭州赶回家里,看到女儿遭到凌辱,犹如万箭穿心。而刘芳的父亲得知女儿受辱后,本来就有病在身的他气得住进了医院。

刘芳的母亲除了哭以外,拿不出什么主意,虽然她恨不得将那个“畜生”千刀万剐,但是却不想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毕竟女儿还要在当地继续生活。最终为了家丑不外扬,她找到了刘家的家族长辈,让家族长辈出面做主处理此事。

今年40岁的刘宏波家境不是太好,他有一个12岁的养女,妻子还有轻微的精神病。得知事情败露,他惶惶不可终日。听说刘芳的母亲回来,并要找人揍他时,他内心更加恐惧,担心会被刘芳的亲戚打伤打残,于是连忙出逃。他跑到镇上晃荡了一晚上,想不出来要往哪里去,除了害怕还是害怕,第二天早上他在街上买了一瓶剧毒农药,跑到山坡上喝下农药寻求解脱,但晕晕沉沉地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竟然又苏醒了。原来他昏过去后天突然下起大雨,被雨水一激,不由地将农药呕吐了出来,因此捡回了一条命。当天下午,他被族人发现,并带回了家。

4月7日晚,由刘家辈份最高的刘显文、刘正文召集族里10余人,对刘宏波非礼刘芳一事达成了协议:一,族上各位对此事要求不报案;二,刘宏波赔偿刘芳母亲李淑芬5000元,刘宏波当场赔偿了2000元,余下的限期赔偿;三,刘宏波和李淑芬都同意此事就这样私了。当时,族上10余见证人都在上面签了字。

对于刘芳来说,噩梦并未轻易过去。她经常半夜哭醒,双手乱抓:“我好怕——”惊醒后的母亲抱着女儿,禁不住泪水涟涟:“别怕,妈妈在这儿!”李淑芬开了灯,将女儿脸上泪水抹去,心如刀扎,她好希望这一切都是一个噩梦,一朝醒来是清晨。然而,这一切却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阴影。

在李淑芬的安抚下,刘芳慢慢地吐露了她和刘宏波过往的一切。

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刘芳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生活总有一些代沟。特别是遇到一些重要的家务事,爷爷奶奶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她就只好去叫住在隔壁的刘宏波帮忙。比如换灯泡、修热水器什么的,刘宏波总是有求必应,让刘芳心里非常感激。

有一次,刘宏波叫刘芳到他家里玩,当时刘宏波的妻子和养女都不在家,刘宏波突然把刘芳抱住放倒在床上,刘芳想挣扎,但是她一点力气都没有,她模糊地知道这是见不得人的事,但无力反抗,只得任其摆布。事后,刘芳穿好衣服,哭了,下身特别痛。而刘宏波只是塞了几包方便面哄她。她无可奈何地擦干眼泪,一个人回家在床上躺了很久。奶奶还以为她病了。刘芳搪塞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奶奶也就没有在意。那时,刘芳只有13岁。

此后,刘宏波又找借口和理由,寻机强奸刘芳。完事后,给了刘芳二十块钱,并威胁她说:“不准告诉任何人,不然我会杀了你。”刘芳心里很害怕,不敢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只是知道了这个伪善的长辈原来是条狼。

懵懂软弱的刘芳一直不敢将此事告诉爷爷奶奶,也不敢告诉父母。她只知道这是不光彩的事,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躲开,更想不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2005年暑假,刘芳回到家里。一天,正在百无聊赖。刘宏波来了,对刘芳说:“你在家里不好耍,我们去山坡上耍。”那天下午,天气比较凉爽,战战兢兢的刘芳随着刘宏波到了镇郊的山上。一上了山,刘宏波就抱着刘芳,要求发生性关系。刘芳哭着求他:“你放过我吧!”但是,刘宏波欲火中烧,而且长时间以来他已摸准了刘芳不敢反抗的性格,到手的肥肉岂能放过?他终于再一次得逞了。事后,欲哭无泪的刘芳忍受着屈辱和悲愤,全身虚脱了一样地回了家。

这次,刘宏波破例给了她90元钱,刘芳接受了。她以为,这跟以往一样,过段时间也就过去了。然而,她没有想到,她会怀孕,会面对人生最残酷的一次劫难。

困惑:情与法的交锋

小镇发生的事情传得很远,当地辖区丰都县公安局三建派出所很快获悉此事,所长秦光翔当即进行了安排:“先摸底,了解详细情况!”

2006年4月11日,三建派出所的民警驾着警车来到该镇。警方分成二批,一批直奔刘芳家,了解事发的具体情况:另一批直奔刘宏波家,了解具体的情况并

将他控制住。

这时,母亲怕刘芳触景生悲,将她送到不远的外婆家里。民警来的时候,刘芳正躺在外婆家二楼的小床上,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头发也乱蓬蓬的。在民警面前,她怯生生地回答着询问,诉说中含有无尽的委屈和泪水。看到这么一个单纯的女孩子,竟然被她的长辈所凌辱,民警的心情十分沉重。然而,让民警感到意外的是,当天下午3时左右,警方还在继续询问,刘芳的奶奶突然闯了进来,她冲上二楼,对着正在办案的民警吼道:“你们还要做啥子,事情已经解决了还来做啥子,哪个报的案?”民警耐心劝解,但她全然不理会,还要上去撕民警的笔录。面对老人的无理取闹,警方只得停止了询问,并尽量安慰,让她情绪缓和下来。此时的刘芳也痛哭失声,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只得结束,而在那份还没有完成的笔录上,刘芳也还没有签字。

但民警询问刘宏波显然要容易得多,刘宏波虽然形象十分委琐,但是思维非常清晰,他对民警讲述了和刘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经过。刘宏波向警方交待他和刘芳发生过八、九次性关系,每一次都是给了东西或钱的。当问到他知道刘芳怀孕后为何不去想办法时,他说他不知道她是真怀孕,他不相信自己在署假就那么一次就让她怀孕了。就在警方决定将刘宏波带走时,刘芳的母亲和奶奶又出来百般阻挠:“这事情我们已经解决了,你们将他带走了会引起人命。”考虑到实际情况,民警请示了领导,警方最后决定暂时不将刘宏波带回派出所调查。

当天晚上,所长秦光翔和办案民警对此案进行了分析。警方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案尚不能定性。按照相关的司法解释,和14岁以下的女孩发生性关系,不管女孩愿不愿意都属于强奸幼女,而当女孩满了14岁后,如果第一次算强奸,而最后一次性关系是双方自愿的,男方又没有施加暴力,这只能是通奸,不算强奸。显然,刘宏波最后一次和刘芳发生性关系时,还带有交易行为,不能算强奸。警方一时无法对刘宏波进行处置。此案一时陷入了僵局。

2006年5月8日,记者和所长秦光翔联系时,秦光翔称,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现在女孩依旧不配合,不愿意再谈此事,他们也很无奈,正因为如此,警方还无法对刘宏波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将进一步请示领导,对刘宏波一案进行最后定性。

此事发生后,受伤最大的是刘芳。她再也不愿去学校上学了,她的座位一直空着。而她生下的女婴早已抱给了当地一户人家抚养。刘芳的母亲告诉记者,她不久将带着女儿,到一个谁也不认识她们的地方打工,也许那样才能让女儿忘记痛苦和伤痛。

此事披露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谭向北认为,刘芳的遭遇显然值得同情,但是就此案来看,刘宏波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第一次性行为违背妇女的意志,但事后并未告发,后来女方又多次自愿与该男子发生性行为的,一般不宜以强奸罪论处。刘宏波和刘芳最后一次不是强奸,他就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不是法律的制裁。

正是刘芳一次又一次的软弱、害怕,最终也因为她的无知而毁了自己。谭向北教授告诫那些花季少女,在面对邪恶势力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让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天津桐江律师事务所董彦林律师点评:我认为刘宏波的行为已经构成强奸罪。所谓强奸罪的概念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或者同不满14周岁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使妇女不能抗拒、不敢抗拒、不知抗拒的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对于被害人是幼女的情况,不论行为人采用什么手段,也不论被害幼女是否同意或者是否抗拒,只要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就构成本罪。本案关于强奸的事实表述的比较杂乱无章,看得不是很清楚,两个当事人的说法也不一致,但是归纳起来还是有以下两个阶段的基本事实:(一)在刘芳不满14周岁的阶段刘宏波与刘芳发生了性行为,刘芳接受了对方的东西。(其实不过几袋方便面之类,也可说算不上什么财物。)(二)在刘芳已满14周岁的阶段刘宏波与刘芳也发生了性行为,刘芳接受了对方的财物(90元钱)。

有关司法解释是有这样的规定:第一次性行为违背妇女意志,但事后并未告发,后来女方又多次自愿与该男子发生性行为的,一般不宜以强奸罪论处。那是因为强奸罪保护的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或者幼女的身心健康。如果被害妇女第一次被强奸后,多次自愿与该男子发生性关系。说明被害妇女对与对方发生性关系的一种认可和接受,对该男子而言,她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没有必要用刑法来保护,这种情况还通常体现为妇女的主动性,因此一般不宜以强奸罪论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司法解释规定的妇女是指年满14周岁的妇女,不包括不满14周岁的幼女。由于幼女的认知能力有限,即使第一次被强奸后多次自愿与男子发生性关系,该男子都应当认定为强奸罪,不能适用此司法解释。具体到本案,在第二个阶段,不管是刘芳的说法,还是刘宏波的说法,在刘芳已满14周岁以后,刘宏波与刘芳发生了性关系,刘芳也接受了对方的财物,虽然认定刘宏波强奸有一定难度,但是更难认定刘芳是自愿的。从本案的全过程看,认定刘芳在第一次与刘宏波发生关系后,又多次自愿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据并不充分,即使能够认定此事实,也如以上分析,第一次发生关系时,刘芳属于不满14周岁的幼女,不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认为刘宏波的行为完全符合强奸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应当适用刑法236条的规定。而认为刘宏波的行为符合上述有关的司法解释不构成强奸罪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其没有正确理解强奸罪和司法解释的立法本意,忽略了司法解释规定的被害对象的范围,从而错误地套用了司法解释,致使司法机关没有正确地发挥法律的作用,使犯罪嫌疑人刘宏波逍遥法外。

法律道德 篇12

(一)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古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的不仅是法律的制约, 同时还是道德上的无形的束缚。道德与法律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统治阶级或国家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制定了名为法律的游戏规则, 论其实质, 是一种刚性的社会行为规范, 具体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违反法律, 则是需要受到国家强制机关的制裁, 并由法院、监狱等暴力机关保证实施的, 一经产生则具有强制性, 并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约束。道德是指在人类中所特有的, 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以人性的善或恶为其评判标准, 同时也是人民在接受历史传统道德伦理观的不断熏陶、教育下, 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性的观念。如果违反道德, 一般只是受到社会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批评, 从而达到对人们的内部自觉形成压力而约束外部行为的目的。所以, 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在于法律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 它具有特殊性、强制性, 它是人的行为, 也是人的意识与法律的基础。康德曾经说过:使我难以忘怀和感到敬畏有加的有两件东西, 是头上的星星与心中的道德。道德与法律谁轻谁重呢?法律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各自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可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社会本质, 它们都源至于原始社会中的习惯, 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目标, 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形成秩序和提高社会中的效率。当然, 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还有着互相交叉包容的情况出现。法律的客观目的是调整社会关系, 同时还需要道德对它的评价来进行不断的调整, 一般法律所禁止或鼓励的行为亦是道德所禁止或鼓励的行为。

(二) 法律与道德的历史关系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历史上争论了上千年, 历史上出现两个学派, 一个是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法, 他的主张是法与道德完全的分离, 而不存在联系, 对法的理解不考虑其他道德、宗教、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 而应当从法律内部进行的, 提出了“主权者的命令”。另一个为非实证主义法, 主张法与道德相结合, 法律应当将道德的因素考虑进去, 也就是说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法律必须要符合道德, 提出了有名的说法“恶法非法”。在许多悲惨的历史面前, 现代的国家逐渐的开始成为自然法学主义的追随者。道德是一个国家法律的风向标, 乃至世界和平的一个指南针, 我们在严格的贯彻法律时候, 也要思考法律是否符合道德。只有法律能够为道德所接受, 法律才能正真的发挥其作用, 法律并为人民遵守, 国家才会被世人爱戴。

即使是以道德伦理见长的我国传统文化, 也都没有轻视或忽略政治生活的大道, 不管是先秦诸子百家还是在以后历代诸学发展, 儒家道德政治化或是政治化道德, 影响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对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社会, 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具有较为重大的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现代的中国越来越重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法律上也显示出了更加注重效益, 而遗漏了中国缺少的道德所存在的法律问题。

二、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规范

(一)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

关于堕胎这一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立法者是否应该考虑将堕胎列入我国法律的框架。随着科技日星月异的发展, 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性抱着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男女之间发生性关系开始向低龄化发展, 不少的女性因为在性知识方面上的缺乏, 而没有采取相对应的避孕措施。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多少女意外怀孕, 无知的少女没有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年轻女性选择堕胎来逃避责任。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理论来说, 杀死一个孕杀就如同杀死了两条鲜活的生命, 这样看来, 我们都是承认胎儿是一条生命的, 但事实上, 却是我们可以随意的掌握一个生命的存活与死亡。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堕胎, 这本应该是个不道德的行为, 堕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中国堕胎并没有法律的禁止, 无正当理由的堕胎在我国的合法只会导致国人对性抱着更无所谓的心态, 对年青人则不知道其责任。法律虽无严厉禁止, 但是我们应该为了保护每个肚子中未来的希望, 为了打击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国家是否有理由出台相应的法律禁止堕胎这一行为。现在道德虽没有规范的, 绝对的条文, 但是它坚持着固有的公平, 或许公平在每个人心中有所不同。但法律用条文, 规范维护着一个国家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道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不断的完善法律, 使法律变得愈加的公平。法律的能使道德升华为规范, 让所有人都敬畏法律和道德的力量。

我认为不论是道德还是法律, 都是一国上层建筑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会因为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 它们变化着的, 发展着的, 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就像汉朝没有去使用秦朝的法律, 也如民国时期不适用清朝的道德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道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如, 清朝时男人留辫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道德的, 但是到了革命时代必须剪去, 否则将会被视为封建遗留的产物。在另一方面, 法律和道德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如克隆人的基因技术, 在传统的道德中, 往往不能找到答案, 我们需要耐心和细心去探索。

(二) 通过道德来促进法律

法律和道德是不可缺少的, 相互补充, 法律应该有道德的支撑, 道德需要获得法律帮助。良好法律的建立不仅要有充分的人性基础, 还需要道德以规范法律人的行为。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政治文明系统中的两个既有联系, 又互相区别的两个系统, 互相协调、配合。它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平等的, 没有尊卑之分, 也没有主次之分, 不论是法律至上, 还是道德至上, 过分的夸大道德的作用而忽视了法律的价值, 都是我们所反对、摒弃的。法律和道德共同面对公平、秩序、效益等因素, 探索两者普遍的, 一般的, 以此建立有效的机制将道德运用于现实的法治建设中, 让道德和法律进行不断的良性互动, 从而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形成。首先, 立法活动接受道德的指引, 认识到反映人们的真实意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时又合乎情理, 公正, 公平的法才是依法治国的依据, 不论是参加立法的工作人员, 还是制定法律的过程到内容, 必须是正确的思想指导下, 并且将伦理纳入法律规范的一部分。其次, 保证执法主体所具备的道德能力, 因为法律的正确贯彻和公正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执法活动中, 执法者的道德水平关乎到执法机关的形象, 及其法律的权威。执法主体的职业本身并不能为他们带来道德能力的提高, 而是要求他们的内心自发的去对职业道德进行体会与认识, 从而形成强烈的正义感与道德感来维系。而后, 制约守法者的道德心态。法律可以利用其威慑力量迫使人们就范或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但无法保证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是守法者, 只有道德上的知耻才是守法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 法律需要道德来弥补其不足。

三、依法治国与道德的重建

(一) 中国的法律所遗留的历史问题

施剑翘血溅佛堂案, 近代史中有名的案例。笔者认为:在施剑翘刺杀孙传芳这件事情上, 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放在了道德的一边, 而忽略了法律的存在。什么是法律?法律是能预判犯罪事实, 并对犯罪事实做出定义和惩罚。法律并不是像国民时期那样是块遮羞布, 也不是一张手纸, 将社会上出现的“脏东西”擦去丢掉就可以的。虽然民国时期是拥有自己的法律, 但是整个社会的人民都是一群法盲, 国民社会如同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在民国社会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在不麻烦社会, 不麻烦法律, 这是不相信公权力的表现。例子中的冯玉祥运用自己的权利, 让法律黯然失色。这让法律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法律人人都会取媚于权力, 没有法律丑陋就会无处不在。在当时皇上走了, 我们中国人脑袋里的皇帝还没有走。道德的确是一个社会的指向标, 但是它也偶尔出错。此时道德需要法律的矫正。人们心中所背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一定的时候仍然有些失衡。一个人犯了错应该由法律去惩治。每个人都需要让出部分的私权利才可以使得公权力这辆车运转的更快。只有公权力不断完善, 才可以相应国家依法治国这一号召。正如我们所说的离开了道德, 法治社会便无法实现, 但是离开了法律或者是法律只是一纸空文, 我们将是面对的是肮脏, 野蛮, 无序的社会。

(二) 法治影响道德的历史进程

在今天以依法治国为方针的中国, 我们必须用法律的手段来推动道德前行。首先, 需要法律需要对道德进行监督与督促, 以此来保护优良的美德的生成和发展。这是用法律来促进道德的重要的方法。美德是需要一个优越的法律环境。法律具有批评的功能, 又有教育的功能。一方面, 法律可以给民众判断好坏是非的正确标准。与此同时, 法律给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让我们同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斗争。另一方面, 通过制裁打击违法犯罪, 让违法犯罪分子在法律的威严下, 受到深刻的教导, 罪犯才能迷途知返。其次, 以法促德的深沉次因素是道德的辨别是关键。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深刻的道德基础的传统国家, 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 构成了严谨且复杂的道德文化体制。其中, 许多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拥有着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但是不容怀疑的是, 伦理道德在现代也许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古代糟粕的传统道德会让现代的人们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单薄, 落后的传统道德会让社会的生活效率低下。法制建设的完善, 可以弥补道德的不足。法律促进了道德建设发展。

四、道德与法律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

法律与道德有明确的分界线, 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规范, 统一存在于社会主义规范体系。法律与道德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手段是不同的, 两者功能互补。道德主要规范人们的行为, 道德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时主要靠社会舆论来监督。道德也起到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 是人们修养的体现, 在社会职业和家庭中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道德起不到惩戒的作用, 它对社会上犯罪行为只能进行谴责作用。法律作为国家惩治犯罪的强力后盾, 可以弥补道德在规范社会行为的缺陷。但是法律并不是万能的。目前, 社会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所以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 不能单单依靠法律来约束, 还要依靠道德的引导性与法律相互结合, 共同规范社会行为, 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的。

在法律健全的当今, 我国的法制建设必须与道德建设同时进行。应用法律时应该考虑到个人的道德情感这一方面, 不能一味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理解依法治国的正真意义是教育为主, 而不是惩罚为主。同时, 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可以与法制内容相结合, 将法律精髓融入人们的价值观, 使人们在控制自己情感时以法律为准则。这样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经济、政治、民主等各方面的建设。

道德与法律越来越密不可分, 使得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圆满。在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下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性, 分别在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逐渐的体现出来。并且具体的展现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道德跟法律维系在一起, 将两者之间相互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法制把民主作为根本, 民主有需要法制作为保证。民主作为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关键的存在, 中国的民主是需要将道德和法律相互结合。

民主在现代社会已经远远超越政治, 民主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道德和民主的所有领域都离不开。

民主的精髓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如果在国家的制度和管理形式上体现了道德和民主的关系就能表明政治的民主性, 如果这一关系是因为人们的个人修养, 社会媒体的舆论压力和个人生活的习惯, 表现为道德的关系。将民主变成人们心中的习惯, 也就变成了道德。中国民主发展的如此缓慢, 就是人们还没把民主作为道德。

五、全面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贯彻将法治社会和八荣八耻的思想, 重塑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将二者合理的结合。让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互作为基础, 相互保障, 正确的引导人们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等关系, 并且形成有序的社会生活。

(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需要从战略意义上讨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其运作的重要因素是诚信。要求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在不违背诚信、不破坏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合理合法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法治经济与德治经济的结合下, 产生的市场经济。所以,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符合国情,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二者的相结合, 其核心内容是防止其中任何一方的过度倾斜, 认识和理解的分歧对立, 做到兼容。二者不分彼此的共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互相协调, 和谐发展。切割任何一部分而指望另一部分发挥作用, 引导市场, 都是不现实, 不科学, 不可持续发展的。

(二) 建设我国道德体系

加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道德体系。道德建设, 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而我国当前的国情, 必须将马列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有效的贯穿于不同阶层的市场经济主体之中, 成为市场运作的必要法门;坚持我党的优良作风, 紧密联系群众, 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 要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 紧密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一切公共媒介都应该也必须都要为宣传科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社会上固然有许多歪风邪气,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 才更需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 驱邪风, 扬正气, 共建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 加快依法治国进程

切实加强依法治国进程。依法治国, 有两层价值, 其一是法律价值。法治层面需要形成以权利而扩展出的新格局。法治社会中, 法律构筑必须在尊重人类人格, 尊严以及自由等方面建立。其二是法律地位方面。要建立法律高于一切的地位。法律在国家中的地位是法治社会的象征。法律的权威性不允许任何质疑, 任何团体个人都必须服从于法律。要树立法律的威信, 就必须消除一切的特权,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制度规范权力。

道德在法治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面临着两大任务:第一, 中国的法律体系要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衔接, 协调和统一, 使得中国的法律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检测, 并且使得与之国际接轨。第二, 要与国内的新道德要求接轨, 并且现在的法律需要得到现在这社会阶段对道德的要求, 让我国的法治社会和新的道德相互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更广泛的道德基础和人格的内涵, 使社会主义法律在中国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最先进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论,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不仅仅需要体系完善的法律, 还需要立法者, 执法者, 守法者需要为依法治国这一方针共同努力。当前在我国道德与法律依旧存在许多冲突, 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一系列的现代思潮还是无法融入, 我们要加快通过道德来完善法律的不足, 通过道德的力量改变执法者的执法水平, 通过道德影响守法者的道德心态。目前, 如何解决道德和法律的冲突, 使得道德和法律融合的更加紧密。作为当代法治社会背景下的政府需要在法律上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 争取通过道德来完善法制社会, 通过法治社会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为依法治国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断的奋斗。

摘要:如果把法律比作一个太阳, 那么道德就是一轮月亮, 如果把法律比作一辆汽车, 那么道德就是掌握方向的方向盘。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只有法律与道德相互协调的发展, 才能使得中国的法治社会得以健康的向前迈出一步。缺少了道德的法治社会不再是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也无法得以实现。历史证明, 法治的败坏首先起源于道德的沦丧, 社会的发展表明, 贪污腐败的堕落首先起源于道德的颓废。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 必须做到法律以道德为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进行, 我们越发深刻的认识到法制建设离开了道德的支撑, 就容易成为没有灵魂的装饰品。法律与道德对我国的执法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 正确的认识法律与道德在社会中的现状, 可以促进和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步伐。

上一篇:打造蓝色的语文课堂下一篇:住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