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2024-05-31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通用5篇)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篇1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问题是自19世纪以来法理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 是一个不能回避、棘手的问题。被著名法学家耶林称为法学中的“好望角问题”。在那里充满了风险, 航海者需要极大的勇气。许多法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古往今来在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上, 不少法学家和法学派别都对这个问题有所阐述。他们的思想历久弥馨, 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法律与道德这个问题里面, 我们对道德的概念有着特殊的含义。关于道德的定义, 即便是在伦理学界有关道德的定义也十分不同。孙国华老师这样定义道德:道德归根到底是被人们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评价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 光荣与耻辱, 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依靠社会舆论, 社会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 保证人们对它的遵守。博登海默认为道德是涉及某种规范模式的充满价值的概念, 它旨在扩大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善的东西, 减少恶的东西。在法理学意义上的道德问题, 特别是法律与道德问题。张文显老师在《二十世纪法学思潮》中说到,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在法哲学的范畴层面上就是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 即law as it is and law as it ought to be.这种关系是西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张乃根老师在研究法哲学时指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具有明确的道德观念。诚然, 不同文明中人民有着各自特殊的道德观念。如“正义”、“善”、“礼”等。这些观念以不同的语言表达, 往往很难达到互相翻译对应的词汇。但是, 只要是道德观念, 就必然存在ought to be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渊源。无论从人类历史发展, 还是从思维科学的一般规律来看, 道德规范总是先于法律规范存在。梁治平老师认为自然法是一种普遍有效的道德体系;高于世俗统治者制定的法。法理学就是法哲学, 哲学是人类认识意义上追根寻源的学问。当柏拉图、西塞罗、罗马法学家、阿奎那、格劳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与黑格尔等西方大师级人物在讨论人类如何构建社会制度时, 无一例外的追溯到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及其本源, 尤其是“正义”与“善”的概念。柏拉图围绕着“正义”的观念展开了他的一系列的学说论述。亚里士多德则用“善”代替“正义”成为主要的道德观念。西塞罗则揭示了政体与具体法律所依赖的道德前提。阿奎那认为自然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善。近代古典自然法哲学本质上就是道德哲学。“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启蒙思想家的追捧。哲理自然法学者康德更把道德看为绝对命令。黑格尔把抽象法、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都看为人类伦理生活的组成部分。

总之, 在自然法学派哪里, 不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 还是罗马法学家的万民法和市民法等。他们把法分为实在法和自然法。自然法始终扮演着“正直生活”的模范角色。后来, 随着革命理想的完成, 分析法学派开始形成, “理想之花结出了制度之果”。人们还是发现不能离开自然法学的指引, 即便是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哈特也不得不承认“最低限度的自然法”。道德属于上层建筑, 每个时代对正义和善的理解不同。可以说自然法不是永恒不变的。尤其发展到了近代, 自然法学与承认“自然法永恒不变”不同, 出现了“相对主义自然法”。并且“相对主义自然法”学派占据了上峰。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坦姆列尔最先提出了内容可变的自然法。自然法因此具有了时空性。自然法观念属于上层建筑, 它由经济基础决定。每个时代的自然法观念虽然不同, 但都起到了进步的批判和构建作用。谈起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争论点一般会集中在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特点上。

但是要限定在特定的时空内。即便是在特定的时空内, 由于道德具有个体性, 每个人与每个人的道德观都有可能不同, 道德很难统一。道德位于人们的内心, 不可琢磨。这些与法律的特点都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学者对道德进行了分类。康德分为“完全的义务”与“不完全的义务”;哈贝马斯将实践理性分为“实用的”、“伦理的”和“道德的”, 罗尔斯则区分了“责任”和“超责任”, 富勒区分了“义务的道德”和“向往的道德”, 如此等等。借鉴他们的思想, 我们把道德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层次是社会的有序化层次, 它的内容是维护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超越的层次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层次, 它的内容是对最高“善”的探索和追求。显然, 法律必须也只能涉及道德的基本层次。人类的道德应该是反映“善”的要求的, 尤其是基本层次的道德。马克思也不否认普遍道德, 他认为道德具有继承性和全人类性。而在马克思心目中最高的道德就是无产阶级的道德, 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他这里的普遍道德应该也可以按照我们以上的方法来划分。我们要讨论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就是说的法律与基本道德的关系。即在特定时空内某种社会物质经济条件和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基本道德。这样的道德是被普遍认为存在的。

参考文献

[1]严存生:《近现代西方法与道德关系之争》, 《比较法研究》, 2000年。

[2]曾庆发、商卫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年。

[3]程海霞:《论道德的异化》, 《河北学刊》, 2001年。

[4]唐凯麟、曹刚:《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 《哲学研究》, 2000年。

[5]毛剑平:《道德与法律的理性建构》, 《法学》, 2004年。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篇2

探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主要应该分析两个层面的焦点,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于前者而言,它既可以使任课教师感觉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又可以激发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愿望与激情;对于后者而言,它既是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愿望的实现,又是在参与课程改革中提升自己执教能力的具体尝试。因此,下边就结合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说明如下:

一、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适应教育环境复杂化背景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的普及、媒体的参与,使高职院校各科教学所面临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的课程而言更是如此。复杂化的教育背景,不仅是影响着任课教师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而且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显现与提升。尤其是面对那些网络中快速传播的虚假新闻而言,它更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加适应这种教学复杂化的教学环境,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改革的相关问题。

2、适应教学改革大潮的必然举措

高职院校的每一门课程都与其它院校的众多学科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相关的改革实践。无论是共时的课程改革,还是各学科在历时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改革,都会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老师思考如何改革自己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例如,正在进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慕课改革实践,正在进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微课教学改革,都会迫使这一学科的任课教师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特别是在参与这众多教学改革实践的任课教师,都会有一定的理论积累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他们完全有可能运用这些积累与经验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无论是这些任课教师对相关教学理论的思考,还是相关教师对这些教学实践的反思,都可以使他们自己的教学更加适应教学改革大潮的必然举措。

3、提升执教能力的关键

众所周知,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关键则是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可以提升每一名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正如上边提到的那样,任何一个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会在涉及到课程开发中使任课教师加深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还可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升任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提升任课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而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又会反作用于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都是一项艺术与技术的整合。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它必然会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特点。对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改革而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会体现出某一高职院校的个性化特征,而且也会体现出某一任课教师的教学风采。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学改革才会在客观的教学实践中,缩短各高职院校之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的教学现状。

1、课程资源开发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应该从对其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开始。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有效性的相互影响,曾经有研究者进行过如下的总结: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使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更为切实有效的目标;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使有效教学得到相应的支撑和扩展。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该作为一项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受到相关任课教师和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而所谓的课程资源就是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它包括某一高职院校自身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和这一高职院校与其它高职院校共享式拥有的教学资源。例如,网络精品课程;网络上共享的慕课建设资源等。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提升教学有效性。因此,它应该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为,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无论是其知识基础,还是其学习态度,都会与其它高职的学生有着个性化的区别。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具有个性化。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纳入教学实践之中。无论是对于其它院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借鉴,还是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都要以教学效果的提升作为资源开发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

2、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任课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因此,每一名任课教师都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尽管每一种教学理论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对这种局限性的认识却能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例如,对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而言就是如此。在谈及翻转课堂教学理论的局限性,有研究者进行过这样的论述:传统课堂中的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他们喜欢幽默、轻松的环境,但是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在教师提问后总有一段很长的沉默时间。如何才能克服翻转课堂理论的这些局限性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理论进行整合式的应用。面对翻转课堂理论的局限性,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表达的教学环境。

其次,教学改革实践的相互借鉴。教学改革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探索,而在这种探索的实践活动之中,相互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里所谓的相互借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指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又指同一学科内部的相互借鉴;甚至是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相互借鉴。例如,微课教学改革就是如此。微课(micro lecture)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一般5-10分钟)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但是,在组合这些教学资源的时候,不同的任课教师却有不同的组合策略。而且运用不同的组合策略,不同的微课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这就使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成为了可能。例如,在体育教学实践里,有任课教师尝试把碎片化的学习理论与微课教学理论进行整合式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这种教学理论的组合方式是否也能适用呢?这个问题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尝试后才能准确地回答。

3、教学评估改革

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反馈教学情况。因此,面对教学改革的实践,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客观实践,其相关的评估标准与评估原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相关的评估结果更加适合课堂教学实践,更能反馈课堂教学的具体效果。因此,无论是评估的内容、还是评估的标准、评估结果反馈的具体方式,都应该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评估的改革,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而且也是教学改革系统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名任课教师和每一个教学改革的研究者都不应该忽视对教学评估改革的思考。

总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参与教学改革的激情,而且还需要任课教师能够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借鉴其它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化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篇3

一、票据质押概念界定的冲突及思考

票据质押的概念在我国现行法律上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广义说是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设定的票据质押;狭义说是根据票据法设定的票据质押。从广义说的角度来看, 我国《担保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一)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二) 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三) 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 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四) 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同时第七十六条还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 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 汇票、支票、本票; (二) 债券、存款单; (三) 仓单、提单; (四) 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 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 应收账款;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同时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 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 质权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而我国《票据法》第35条规定“汇票可以设定质押, 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 可以行使汇票权利。”《票据法》第81条、第94条分别规定本票和支票适用汇票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称《票据规定》) 第55条规定“……出质人未在汇票、粘单上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 不构成票据质押。”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担保法》、《物权法》关于票据质押与《票据法》关于票据质押规定不一样且有冲突。其实这种规定并不冲突的, 而且是合理的。理由:1.从上面列举的《担保法》、《物权法》法条的规定可以明显看出来实质上是关于权利质押的规定, 而且是权利质押的范围的规定, 根本没有出现票据质押这一概念。只不过这些权利质押中包含有汇票、本票、支票这种有价证券。更确切地说是有价证券等的权利质押, 或者说是广义的票据等的权利质押。而《票据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仅有汇票、本票、支票三种, 不含有其他有价证券, 明确出现了票据质押这一概念, 是狭义上的票据质押,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票据质押。2、依照《担保法》、《物权法》规定的质权设定方式, 也就是没有在票据背面记载“质押”字样, 而是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设定的质押,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以票据为权利凭证的一般债权质押, 这实际上是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 是由民法中的物权法来调整的。《票据法》的规定票据质押, 是商事法律关系, 是由商法中的专门的票据法进行调整。由此, 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票据质押的定义:票据质押是指为了担保债务履行, 作为持票人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的票据作为质物, 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在票据上质押字样并签章而设立质权的行为。至于依据《担保法》、《物权法》的规定成立的票据等有价证券的权利质押, 形式上也是票据质押, 有其名而无其实, 我们称之为无背书票据质押。以示与票据质押 (真正意义上的) 相区别。

对票据质押的概念明确后, 引发了对票据质押行为性质的思考。票据质押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票据行为, 也是一种附行使条件的票据背书转让行为。所谓的票据行为是指能产生票据债权债务的要式法律行为。法理将其分为基础票据行为和附属票据行为。基础票据行为是创设票据权利的行为, 例如, 出票行为;附属票据行为是附属于基础票据行为的票据行为, 如, 背书、承兑、付款等。

为什么说票据质押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票据行为呢?笔者认为理由如下:

第一, 票据行为就是行为人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在票据上所为的法律行为, 是以票据债务人负担票据上的债务为目的的要式法律行为。[2]票据质押设定的目的是当债务人未能依约如期履行义务时, 质权人 (即债权人) 能够通过行使票据权利来保障其主债权的实现。而要实现此目的, 票据质押必须依《票据法》原理履行背书手续, 即应在票据上背书井记载“质押”字样, 这样才能保证质权人以背书的连续性证明自己享有票据权利并进而行使抗辩切断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为此, 各国票据法均无一例外地规定票据质押的出质人须在票据上背书并记载“质押”字样我国票据法亦做了如此规定。[3]

第二, 在立法上, 大陆法系国家多数认为票据行为是种单方法律行为, 票据上的债务仅因债务人的单方行为而成立。

第三, 票据行为在特征上具有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独立性、连带性等特性。而票据质押行为以被背书人为质权人, 在其行使质权时即是票据权利人;以背书人自己为出质人, 在满足对方质权时即成为票据债务人。票据质押背书行为以背书人签章及“质押”文句为构成票据质押的生效条件, 而不受是否有书面质押合同及质押合同是否有效等票据文义以外的基础关系因素的影响, 符合票据行为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独立性、连带性等特征, 故票据质押背书行为应该定为种票据行为。[4]无背书票据质押, 也就是出质人只须与质权人签订了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即成立, 并将票据交付质权人后无须背书即可使票据质押行为生效.质权人亦取得了对票据权利的质权这种依物权法所为的票据质押行为, 属典型的一般民事法律行为。

那么, 票据质押行为为什么又是一种附行使条件的票据背书转让行为呢?

这种设质背书, 是一种附行使条件的票据背书转让行为。分析票据质押行为, 我们发现, 到期主债权没有得到履行是这种附条件转让行为所附条件, 此处的条件和附条件背书中的条件是否为同一法律性质, 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分析。设质背书行为完成并交付票据时, 被背书人的质权就己经成立并生效, 质权人得享有质权。但此时, 若期满主债权实现, 被背书人应返还质物于背书人;若期满主债权未实现, 被背书人可行使质权。即, 只有当条件成立时, 可行使该权利。可见, 该条件为质权的行使条件而非生效条件, 故票据质押背书行为应定性为是一种附有行使条件的票据背书转让行为, 是背书转让行为中的一种。背书中除了必须记载的事项外, 还有一个可记载事项行使条件, 此记载并不影响票据背书行为的效力, 但经记载就产生票据上的效力。[5]

二、票据质押行为生效要件规定的冲突及思考

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和票据质押的性质是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其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称《担保法解释》) 第九十八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 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以票据出质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和《票据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依照《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 以汇票设定质押时, 出质人在汇票上只记载了“质押”字样未在票据上签章的, 或者出质人未在汇票、粘单上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 不构成票据质押。”以及上面提到的《担保法》第七十六条和《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从这些法条的规定来看, 有观点认为有以下几个冲突:

冲突之一是, 票据质押背书是作为票据质权的对抗要件还是生效要件?《担保法解释》第九十八条是不以质押背书作为票据质权的生效要件, 而是在票据没有标明“质押”字样的情况下, 作为票据质权的对抗要件, 即债权人仍然可以取得质权, 只是取得的质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票据规定》第五十五条, 却将质押背书作为票据质权的生效要件, 未背书的, 债权人当然不能取得质权。

冲突之二是, 票据实行公开设质, 在票据上已记明了“质押”字样, 是不是还应当有质押合同?

冲突之三是, 主要表现在《担保法》第七十六条和《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广义上的票据质押, 也即无背书票据质押成立生效的条件是合同成立还是交付票据呢?亦或质押合同的成立是双方签字还是以实际交付为成立要件呢?

对于上述的冲突问题的争论, 这些冲突问题是与票据质押的概念认定以及票据质押行为性质的认识牵连在一起的, 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是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笔者认为应当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些所谓冲突, 不应该机械地从表面的法律文字上寻求答案, 而从《物权法》和《票据法》的差异性来看待这些问题, 从法理上来分析这些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一叶障目, 才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看得更清楚更深刻。票据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以及商法的一部重要法律, 具有强制性、技术性, 实行“严格的形式主义”, 这与一般的部门法律是不一样的, 但其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法律价值取向与各部门法律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只是对于这些价值的追求票据法做出了一种非理性的、完全技术性的制度设计, 这种设计与民法中物权法和担保法迥异, 但这正是票据法独特的思维方式。[6]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冲突。

关于冲突一的思考:冲突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其实这种冲突是不存在的。

《担保法解释》规定的是一种权利质押, 也即笔者所说的无背书票据质押, 质押的标的是普通债权 (票据这种有价证券的债权) , 所以必须要“合意”即签订权利质押合同, 并且要实际“交付”即质权人占有票据, 才成立无背书票据质押。所以说无背书质押成立有效必须要“合意”和“交付”两个条件。所以《担保法解释》第九十八条承认了这种无背书票据质押的有效, 只是这种无背书票据质押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 推理质押背书是作为票据质权的对抗要件, 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票据规定》的第五十五条规定是票据质押 (真正意义上的票据质押) , 质押的标的是票据权利, 这种质押成立有效必须要“质押背书”和“交付”两个条件, “质押背书”是有效成立的一个关键条件。也即票据质押背书是作为票据质权的生效要件。为什么如此规定呢?从设立票据质押制度的立法目的及价位目标来看设立票据质押是为了能更高效安全地流通。从技术性来讲, 票据要有效的流通, 必须要连续背书, 票据质押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它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流通作用, 关于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论述的。就上面讲到的一样, 这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由两个不同的法律进行调整, 即分别由物权法和票据法来调整。

关于冲突二的思考:根据前述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 在《担保法物权法》中规定, 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书面的质押合同在当事人交付票据时生效, 所以即使缺少《票据法》规定的质押背书要件, 也应认定质押关系成立, 但此时成为质押标的的是普通债权, 质押合同是质押关系成立的成立要件。在票据法中, 根据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理论, 票据质押只要具备了法定形式要件, 即可产生有效的票据关系。即使作为票据原因关系的票据质押合同存在着缺陷或被解除或无效, 至根本不存在, 也不影响票据质押在票据法上的效力。即, 票据质押的背书合法, 一旦交付就产生了票据质押的效力, 根本不需要质押合同。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质押合同中有关于票据质押的特殊约定, 应以约定的内容为准。

关于冲突三的思考:主要表现在《担保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是有违法理的, 所以造成了混乱, 《物权法》在这方面的规定是科学合理的。即《担保法》将质押合同成立与无背书质押行为有效混为一谈。根据合同法和相关的法理, 合同的成立即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并签字就成立的。上面也谈到, 无背书质押行为有效必须要“合意”和“交付”两个条件。《担保法》第七十六条错误的规定“交付是合同成立的条件”。《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 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 质权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这一规定是正确的, 将质押合同成立与无背书质押行为有效按照上面的分析分开规定。《担保法》规定是错误的且与《物权法》冲突, 应以《物权法》为准, 这也符合一般法理, 旧法与新法冲突, 应以新法为准的原则。

随着商业信用票据化, 票据权利形态的财产的比重会日益增加。票据权利成为物质财产的异化形态, 财产的代表。由于其标的的财产性, 使得票据权利亦具有交换价值。这是票据权利得以设质的基本条件。加之票据流通性强、安全系数高而倍受青睐, 使之成为权利质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票据质押的一些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进行澄清、探究和解决。

摘要:我国《票据法》、《担保法》、《物权法》对票据质押有关问题作了一些相应的规定, 但是在票据质押概念及行为性质的界定、票据质押行为成立与生效等诸多问题上还是存在形式或实质上的冲突。笔者试图能在基本法理的指导下, 依据《票据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提出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票据质押,法律冲突,法理思考

参考文献

[1]辜明安.票据质押基本问题新探.社会科学研究, 2002, (6) .

[2]刘家琛.票据法原理与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6:45.

[3]李敏.论票据质押的法律性质及其效力.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4) .

[4]熊伟, 罗平.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 I999, (6) .

[5]抗红.关于票据质押的法律思考.法学杂志, 2006, (4) .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作为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内容以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重点,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并提高自身素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理想情操和良好道德法律素质的大学生。随着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现有的“基础”课内容精简,重点整合,原有的很多重点部分被内化到新课程的重点之中,综合性增强,知识面更广。可以说,“基础”课现在几乎涵盖了从国家到个人、从家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因而,该门课程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还是一门社会综合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基础”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习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基础”课的使用效果,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点

要想真正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为,再好的课本也都是抽象性和纲要性的,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变成指导实践的思想支柱,必须花时间认真研究并且吃透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努力把书面化的语言转化成便于理解的口语式的语言,把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吃透拿准。对于现用教材来说,创新特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想将这些新的形势讲好,必须要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已有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结构,还要学习和补充法律知识,做到二者兼备,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二、改变课堂讲授方式

传统教学通常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时候感觉过于枯燥无趣,结果就是或者看杂志、或者玩手机,或者干脆旷课来躲避。其原因就是形象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迟迟无法进入课堂,学生对“基础”课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学究式的讲授,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之上,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或案例就会抬头看一看、听一听,遇到理论内容就会埋头专心于其他的事情,这样一种消极对待的情绪势必带来不好的教学效果。

想提高教学效果,转变课堂教授方式十分必要。对现在的课堂来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最佳的传递知识的途径。通过互动,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通过教学时间的尝试,可以在“基础”课讲授的过程中,尝试几种互动的方式:

1.调动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过程

现在大一新生多为九零后,这个群体对于现今社会出现的众多社会现象有着独特的理解,发挥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为教学提供更多贴近于这个群体的教学案例、flash动画、音乐及影视欣赏等,这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更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开好第一堂课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舞台,但绝不仅仅是唯一的舞台。把学生的各种课下活动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方式是让学生各自作自我介绍,但也可以转换另一种方式——相互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之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个相互了解,也可以让同学感受到一种不同的课堂方式。但这需要任课教师做很多课下工作。

3.增设学生之间的“互相分享”环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让很多学生只顾埋头苦读,对于实践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无法掌握,学生缺乏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利用课堂,把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让每一个学生都完成几分钟的课堂演示,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作为题材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便都有了平等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据对北京29所高校调查,31%的毕业生口才不好,不懂得在面试中如何展示自己,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夸夸其谈。语言表达是一个人德、学、才、识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的集中反映。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开口,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思想,让观点在相互碰撞中产生出共鸣。

5.加重案例教学的比重

案例是传授理论知识的载体,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很好地表达书本知识的内容,学生对案例的思考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选取那些能够透视时代特征、蕴含事物本质、能够反映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引发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领悟,从而达到掌握理论、勇于实践的目的。

三、增加社会实践环节

任何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且作用与实践,“基础”课也不例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把理论知识内化成行为的标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有关的社会实际及其思想影响,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修养培养,这对于青年学生明辨真伪、分清是非、解决思想疑惑,并逐步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实践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有多种方式,主要有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课前分享等形式。课外实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事家教、家政服务,或到企业、超市等进行有偿劳动,以此来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在自己诚实劳动的过程中深刻认识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观念的深化;通过开展义务献血、做志愿者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学生对各项社会问题的调查,进一步深化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课外实践的前两种形式教师的可控性不强,但可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确定学生的实践目标,后一种形式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布置。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实践,可以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的时候,划出部分课堂学时改为学生的实践时间,教师则增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这一过程中,对于如何将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以体现课程的实效性方面要加以分析。为了不使学生的课外实践流于形式,需要制订“基础”课的相关规定,给学生提供不少于10个实践调查主题,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不得超过5人,各小组选定各自的组长,并且一起选好题目,然后围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应该在学期初完成。当课堂教学进行一半左右的时候,任课教师可以对实践小组进行中期检查,督促学生应完成的课外实践。在学期末,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汇报。最后,需要各小组撰写实践报告,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基础”课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一并纳入到期末综合考试成绩中。

通过这些实践形式,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基本理论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

任何一门课程在学期结束时都会有一个综合考核,这是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对于“基础”课来说,传统的考核模式是卷面考核加上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卷面可以采取开卷也可以采用闭卷两种方式。为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基础”课考核方式应当作适当调整。

由于教学环节分为课上和课下两部分,教学内容也分为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因而考核方式上也应该体现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想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加强平时的考核力度尤为重要,结合日常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发言、调查报告等表现,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而平时作业最好采用材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灵活多变,让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应用的实践,变传统的单纯以认知为主的考核方式为综合素质考核,突出学生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济.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Z],2006.

[3]张世友.运用案例法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道德法律化的法理思考 篇5

【关键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高校德育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配套和前置课程,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是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

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修课在教材选用时采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学术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思修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规范向行为

实践的转化。其教学目标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行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而目前很多高校潜意识中认为此课程就是进行理论讲解,主要介绍抽象理论,而对大学生面对的困境和疑虑关注较少,书本理论与现实问题脱节,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课,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缺乏实践性而流于表面或只得到较为肤浅的认识,很难内化为以后的行为。

2、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讲授常以教师自身的特点需求为中心,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安排与组织,严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更不能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一门课程是一个系统,要达到既定目标需要精心的设计,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3、教学作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因循守旧

在教学作风上,一部分教师以教学权威自居,缺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低,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种单向性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选择性、互助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理念、作风和方法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在教学手段上,因循守旧,形式单一;或缺乏合理安排,脱离教学内容。

而对于考核方式,仍广泛采用传统的试卷方式进行考核,教师还是以课程分数的高低来评判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好坏,同时也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高低都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样的结果是远远达不到新课程设置的目的的。

4、教师个人素质影响“基础课”授课质量

思修课无疑要求教师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学生的成长当中思修课的授课起到绝对重要作用。但整合后的思修课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这对于以前单独讲授两门课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的要求,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他们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准确把握,达不到课程设置的应有效果。对于学生的引导不能做到准确、及时。虽然部分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理论水平、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是得到学生认可的,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二、思修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1、加强思修课基础理论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確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这个基本原则时刻不能丢。”

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极力改进现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总结出符合思修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能轻视这门课程的功能作用,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存在,而不能本末倒置,过分追求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化。对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和原则理解不深,解释不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辩论结果模棱两可,就不能“从根本上使青年学生真正懂得做人和做事的基本道理,不能在思想深处奠定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制观,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念或信仰,我们就无法真正改变和指导他们的言行”,使他们能够应对复杂的世界形势,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

2、实践教学环节

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和塑造,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而这些品质和素质的形成不只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完整灌输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3、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思修课的课堂教学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改变过去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模式。教师应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种授课方式综合应用,在制作的PPT课件中插入多种形式的画面、文字,在每一章节的讲解中适当运用网络视频、电视、电影片段的插入来增强讲课效果,教学内容更加深刻、透彻,每个同学对于人生哲理的感受有“理”有“据”,对人生的感悟更直接,更深入。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

在“ 应试教育模式” 下, 教师为“ 考” 而教, 学生为“ 考” 而学,

二者均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教师上课采取“ 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

学生学过即忘。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的消化吸收,由

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言行准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由关注“学生的成绩数”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不以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听其言,观其行”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标准。

5、积极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实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使教学双方都能在较为轻松的环境获得理想的授课效果。这些实例为学生熟知或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这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学生能更充分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学思并重、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思修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主动搜集大量相关案例,使学生们认为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因案例的加入而更加深刻和活化,同时强调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案例的引入要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可以抛砖引玉,让学生针对案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组织辩论赛,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课后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课堂讨论和辩论感悟。

三、结语

思修课的教学方法作为思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受教育规律和德育原则的制约和指导,在实现思修课的系统目标、提高思修课教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思修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专业课题,而怎样将思修课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

【3】辛金钦,鸟成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7(2).

【3】于中涛,宋建设,谭月明,等.深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05- 207.

【4】宁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园地,2010.

上一篇:生涯规划始于基础教育下一篇:学分证书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