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辩论

2024-08-01

道德和法律辩论(精选10篇)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1

对方一辩提到法律规定了各种权力和义务而道德却做不到,可是追溯我们的中华文化可是在周礼存在的年代,人们靠周礼规定的道德标准为行为准则——忠孝仁义礼智信,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自发的感情难道不比强制的义务更好吗?为什么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现在就不具效应了呢?对方总是说道德界限模糊不清,对方辩友显然不了解什么叫做道德。道德就是美与知识,美的定义美学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知识在社科领域也有了明确的定义,知识与美的相加就是道德啊。对方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一个人始终有着作恶的心理他就会始终想着去钻法律的空子,只要他的本性不改那么他迟早都会犯罪,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去让他们提高道德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方总是说我们道德教化力量的体现,那么我就来给你们举一些实例,在美国一个抢劫犯由于一个女子的微笑放弃了犯罪。慧能在面临翻墙而出的小和尚的时候,他选择了原谅,在慧能高尚的道德的感化下,这个小和尚也成为了禅宗一代大师,如果对方辩友想听道德教化的论证我可以给你讲三天三夜,甚至是三十天三十夜都没有问题。对方三辩说新加坡吐痰的问题,法律的作用是道德无法取代的…….我方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和法律都很重要,并不是说要道德就不要法律了。但是对方辩友只为法律高唱赞歌,而把道德完全弃置不顾,仿佛两者水火不相容,非要让它们斗个你死我活,显然有失偏颇。我方一直都认为,道德和法律各有各的作用,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道德更为重要!

胡锦涛同志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如果不讲仁,不爱人,人们都没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和谐社会如何实现?如果不讲义,义利不分,只顾个人利益,不讲社会公德,社会和谐如何实现?如果不讲礼,凡事不是礼让三分,都想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不推己及人,光想着占他人便宜,和谐社会如何实现?如果不讲诚信,政府与百姓、百姓与百姓之间没有信任感,和谐社会又从何而来呢?

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都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来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某些行为不能够或不便于进行法律制裁时,便采用道德手段来加以调解;一旦有些行为已经不能靠道德手段调解时,就只能采取法律制裁的方式。所以,两者共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缺一不可。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始终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的和谐社会,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始终是人。人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是人完善自身存在方式的不断深化过程。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才能以真正的主体性身份而把构建和谐社会并融入和谐社会当作自身完善的价值要求。道德就在于在理性自觉和自由意志的基础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卢梭曾经说过:“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我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道德比法律更重要。谢谢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2

一、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法理探析

(一) 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体系, 它是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和会秩序。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荣誉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完成。道德主要是从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上来反映和调整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

虽然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法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征, 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征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样, 道德上的差异也并不妨碍它们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征: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由于二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律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 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带有自觉性的特点;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自发养成的, 一般无须专门机构和人员来颁布制定。

2、法律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而且这种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 它要追究人们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善良,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4、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所调整的是关系着根本的、重要的利益并且需要用国家权力干预、保证的社会关系;道德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泛得多。

5、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法律的实施要求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而道德的实施主要凭借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觉悟, 依靠社会团体, 还要依靠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

(三) 法与道德的联系

对法与道德的联系问题, 主要有两派观点: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的主权者的命令, 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法学认为, 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的法律。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有自己的特殊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我们知道, 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而法律也是有阶级性的, 二者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 不同之处不过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2、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 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 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 《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如在汉朝之前, 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等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 而只有在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需要这样的道德。

4、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法律即使规定的再详细, 也总会又顾不到的地方, 如秦朝的法律体系繁琐, 条目繁冗, “或盗采人桑叶, 臧 (赃) 不盈一钱”。

二、中国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历史探析

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来看, 法律并非天生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 它只是在人类社会的矛盾 (主要是阶级矛盾) 激烈冲突以致纯粹依靠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无法解决时, 而采取的强硬措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硬实力”, 注重的是他律, 而道德则是“软实力”, 注重的是自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现象只是历史现象, 终将随着历史进程而被消灭。如果阶级消灭, 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其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以此为契机, 社会秩序的维持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 古代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演进

在古代中国, 法又被归结为“刑”, 如“灋, 刑也, 平之如水;灋,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平之如水”, 有公平、正义之义。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时期被归结为一套完整的“礼”, 它无所不在又包罗万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被确定为“德主刑辅”。因此, 两者长时期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表现出了中国法律发展历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现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 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 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 道德法律化发端于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礼”, 确定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并使之趋于法律化, 达到“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与刑在性质上是相通的, 在适用上是互补的, 违礼即是违法, 出礼入刑。

周礼随着西周的灭亡而失去在国家中的统治地位, 真正对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关系奠定理论基石的是汉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思想, 以阴阳五行相辅相成之理, 来论证德主刑辅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这是古代中国道德法律化历程的重要环节, 其后两千年的封建时代均采取这一原则, 其影响不但对中国和东亚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巨大。

其后唐朝继续并发展了汉魏晋以来的德主刑辅的潮流, 并根据统治需要, 制定引法入礼的指导思想, 最终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历史任务, 以至“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主要评价。在这之后的一千余年里, 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王朝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规则来延续自己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实行, 直至中国近代的来临之后, 才被迫于清朝末年全面修订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 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 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 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是由他力约束转向自我约束, 由法律约束转向道德约束。

毫无疑问, 在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前, 中国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领先的。仅仅单纯依靠法律来规范社会生活和交往, 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 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更何况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呢?而将法律道德化, 则可以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 将法律的作用面扩展到最大的范围, 而且一旦法律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保存下来, 其影响维持的时间长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如中国就维持了两千年。综合两方面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的道德化不单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 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选择的最佳途径。

三、以史为鉴, 促进法律道德和谐发展

古人云:“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对二者关系的法理分析, 针对前面的问题可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一) 、情法冲突

这种情况不可否认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的、大量的存在着的, 而法治社会 (不论是古代秦朝的专制统治前提下的“法制社会”, 还是我们今天正在努力建设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 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 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 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 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一元法体制的弊端之所在, 即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 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 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 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 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 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 如果以情理断案, 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也极容易造成将法律法规高置起来, 仅凭世俗的习惯来审理案件, 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春秋决狱”、“缘心定罪”的深渊里了。因此, 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 找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避免法与情的尴尬。

(二) 、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 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 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 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 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种道德价值, 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深刻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为恶法, 恶法之治与法治精神是根本背离的。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法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一种结合模式, 即把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 纳入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道德缺位、法律的尴尬, 是否可以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核, 灵活适用法律, 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

(三) 、德法并重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 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 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 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 耳目一新, 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 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 西方的法治, 尽管并不排斥道德, 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 这其中尤以分析法学派的主张最为突出。奥斯丁主张:“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 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 然而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 法是德的附庸, 贬抑了法的作用, 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 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 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 进行结构重组, 建立全新的德法结合的体制。

从历史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演变历程来看, 正确处理好德法关系, 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正是古代中国繁荣兴旺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之一, 而当下理顺道德和法律的矛盾, 从中发掘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则是复兴伟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法律和道德冲突的实例研究 篇3

关键词:法律;道德;义务;冲突;分析

在法治社会建设的今天,法律作为有效的调控利益和协调关系的手段,道德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但是在社会中人们却混淆了如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当前社会中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一、从“公交不让座打人事件”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1.没有法律约束的道德具有软弱性

没有道德支撑的法律没有深厚的根基,如果仅仅依靠的道德来维系整个社会的秩序,只会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公交车不让座便打人事件中我们鞥能够看到没有法律约束的道德无法实现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公交车上老人打人事件都是以没素质为理由动手打人,这种以道德为借口的行为,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的支撑,因此在社会中得不到认可。道德源自于社会,而社会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进行交往场所,虽然道德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也难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公交车的上的让座行为人们认为是道德的选择,让座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本原因在于能够人们接受了道德的约束。但屡次发生的公交车不让座打人事件完全背离了道德的约束,并且打人者以道德为借口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没有法律约束下的道德具有软弱性。在社会趋利避害的发展趋势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这样可能导致错误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仅仅依靠得到来约束人很难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2.公交车让座与否的性质界定

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在公交车上让座给孕妇、老人以及儿童是在社会中我们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因此公交车不让座显然是一种不遵守道德的行为。不道德作为一层面,而违法又属于另一个层面,违法与不道德分属不同的范畴和性质。对于公交车上的乘客购买了车票凭票上车是一种规范,且车票与公交车之间形成了一种合同的关系,而公交车上没有座号,也就意味着上车不一定有座位。公交车的乘客先上车的享有座位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只要不侵害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其自身的权益是完全的合理的合法的。后上车的无论是孕妇还是老人都不能私自干涉他人的权利,不能强求他人必须让出自己的作为权利,以不让座位为借口的打人行为触犯了法律,也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强行将乘客的让座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范围内,就是将道德束缚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公交车让座与被让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交换合同的关系,而这种合同并未对其他乘客的权益造成任何的损伤,因此乘客是否让座完全由自己决定。

3.模式转型中的关系冲突

公交车让座中我们可以看到陌生社会中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相互碰撞。中国长期处于一种熟人社会和关系网络中,随着社会的进步,陌生人逐渐增多,原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监督机制完全被破坏,人们的行为也丧失了衡量的标准。公交车不让座就打人的事件中,打人者身处于陌生的社会关系中,缺少了监督机制,行为没有得到约束和规范,使用暴力、辱骂的手段以此来惩罚不道德的行为,往往忽视了法律的存在。在陌生的社会中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性,造成传统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冲突。

二、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协调

1.法律适时回归道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中一些不合乎常理的地方需要進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改变其落后的局面和与现代社会不相匹配的地方,因此在法律的完善过程中需要利用道德手段来进行调整,减轻法律的道德压力,调节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真正做到双赢的局面。道德本身就是法律的渊源,法律的道德化也算是法律本质的一种回归。当一些社会现象无法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取道德手段进行调整。法律的道德化就是在立法、执法、司法等过程中加强道德化的精神。

2.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主要体现在意识和规范制度两个层面上。在意识层面上,法律要尽可能的保护道德的善良性以及道德所追求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律对道德精神的体现可以通过奖惩、规范权力和义务的形式来引导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方式。因此在立法时尽可能的让维护到的义务获取利益,鼓励义务者的道德行为。我国法律在制定的时候对社会中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的道德模范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激励公民的道德行为,培养公民高尚的情操,从而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其次在制度规范层面上,道德的法律化不能制定较高的标准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但同时立法也不能降低对道德的标准。将道德的义务上升为法律的义务,用法律的手段强制规定一些道德调整范畴内的行为,实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高度融合。

3.构建现代道德范式

涂尔干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是道德社会。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格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格局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道德作为协调社会利益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道德发生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根本的是道德的范式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在当今社会中应当重新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范式,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和需求。集体本位、利他的传统美德与传统的熟人社会对人的以来关系相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依赖程度不断的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人的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三、结语

公交车让座作为道德的范畴,是社会道德的愿望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用违法的手段来维护作为的道德权益,不仅是对法律规范的违背,也不符合道德的规范。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冲突,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为转型社会的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吴真文.正确树立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意识——哈特法律与道德划界思想的现实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2):36-40.

职业道德和法律教学总结 篇4

授课教师:马晓鹏

本学期我担任二个班级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圆满地完成的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地思索这一学期的教学策略,反思和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注重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结合当前的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补充及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我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教材,因此要认真研究教材,备好课,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授教养效果。所以我阅读了大量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道德方面的参考著作,对道德的产生、发展、演变作了进一步的讲解,以便同学们对该学科职业道德教育部分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法律部分也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加强讲解了目前国际上的主要法律体系,及其相应法律体系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作了系统的概括。同时,还积极向同事们请教,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预备,突出教学的难点,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在每一课结束后并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得失,及时在下一个

教学环节中得以更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正确掌握学情,激发学习兴趣。

要上好一堂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和备课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取得课堂教授教养的有效性。职业学生基础差,大多人都以为读职业学校就是学技能,其他课可以不用当真上。因此在教授教养中,我特留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思维实际,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用鲜活的材料,身边的新闻,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及社会问题,并引导性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把政治课教学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转变思想,把老师要我学的知识变成我要学的的知识。

四、精心设计功课,认真组织考查。

在教学中,按照学校的要求,有创造性的设计功课。对职业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功课,或是回答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或是其他形式,考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及运用。对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完成训练外,还布置作业,案例分析。如有关于环境保护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提示性标语,并且涉及面非常大,可以让学生发挥其独特的想象空间;法律教学引入了一些身边的小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浓厚兴趣,以及如何与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五、做好课后总结工作,留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和总结工作,以知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教育力度。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成绩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促进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六、存在的问题

1、在对学生的职业理论指导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2、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3、政治教师的教学要和班主任更加完美的组合,取得学生思想进步和班级管理中的一致性。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向其他同事学习,改进现存的问题,通力合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以便在政治教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更大功能。

2011.6.25 ‘

《职业道德和法律》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5

1、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大学生入学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4、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5、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6、“青年志愿者”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8、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状况的专项调查

9、公民的环保意识及影响因素研究

10、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2、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风尚的影响状况调查和分析

13、大学生创业典型采访调查

14、家政服务业发展调查研究

15、公民慈善捐助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6

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近几年来频频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上出现,血淋淋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使我们很难想像创造这个事实的犯罪群体就是大学生。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令人堪忧: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生犯罪比例上升,这的确令人深思。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寂寞的决心和恒心。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

多负面影响。

受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更可悲的是好人好事被冤枉的情况是时有发生,就这样一件一件的类似的事件的发生的同时,有些人们怕若上麻烦对好人好事是不闻不问。有很多的家长就这样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多管闲事,常常把这些例子当成“教材”。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是不符合潮流的发展,好人好事被冤枉的情况也属少数。但是在这种让人学雷锋不讨好,反而招来一身的麻烦的案例是让很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希望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有雷峰的出现,但自己又不想做雷峰”。这一些社会的不良的风气无形中让大学生把社会想得比现实更可怕,都可能污染大学生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成为大学生自身和教育界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时刻谨记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大历史使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珍惜大学生活,从我做起,向先进人物学习,增强修养,知行一致,严于律己,见贤思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朝着“真、善、美”统一的崇高境界迈进。

第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生活理念,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顺境与逆境。“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第三: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第四: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

第五: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人生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六: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

总之,大学生们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认清时代发展的形势,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加强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抵御不良行为的侵蚀,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做一个合法公民。

而作为教育界,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正确的主张必须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实现方法体系的变革和创新。

一是运用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必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录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满足大学生求新、求知、求美、的要求,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美学特性及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二是运用基础性教育与专题、典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基础性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切实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比如修养理论、法律知识等。在基础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一些专题教育,比如,举办“法律在我们身边”校园系列讲座,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社会成功人士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重点解决一些大学生关心的思想修养问题、人生伦理问题、道德与法律问题。

三是运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不是在静止状态中,而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一方面,思想教育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解决他们的难点、疑点和关注的热点,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另一方面,思想教育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守法护法能力、理解他人的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7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反应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 (或人民) 意志, 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 (或人民) 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法的评价价值和目的价值。然而, 法律价值所体现的作为客体的法律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求的满足, 诸如对自由、秩序、正义、人权等的需求的满足根源于人的主体价值, 因此法律价值最终表现为对主体的终极关怀、终极意义。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法律的价值也诠释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 他是人们关于善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 因此, 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 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美国法学家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 把道德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认为义务的道德“是从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准则”, 愿望的道德则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富勒指出, 义务的道德不会因为人们没有抓住充分实现其潜能的机会而责备他们。相反, 它会因为人们未能遵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责备他们。

个人认为, 所谓义务的道德就是要求人们遵纪守法, 不违反善良风俗的最低限度的做人准则或道德标准, 愿望的道德则是要求人们具有的无私奉献, 拾金不昧, 乐善好施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我们应从现实意义层面对道德作广义上的理解, 道德本身所指称的不仅是如前所述的人的习性方面, 理应包括制度本身的品性。一个法制健全、各方面体系完善的和谐社会首先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在形式上和程序上是具有德性的。

哈特在《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中, 在“社会的/阐释的”意义上承认法律与道德的相关性, 而在“逻辑的/假设的”意义上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他侧重的是法律的事实和规则两个面向。而富勒认为:“法是使人类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法作为一种有目的事业, 其本身就具有道德性, 法的道德性有两个方面, 即法的外在道德和法的内在道德。在我看来, 富勒的法律的外在道德所指称正是法律的目的价值, 法律的内在道德则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文本意义上的法律在形式上和程序上应遵循的原则, 即符合法的形式价值和程序价值, 而这些原则又是符合道德价值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律是具有道德性的。富勒的这种观点把道德的价值寓于法律之中, 从法律中透视道德的价值目标, 这也彰显了道德在推动法律进程中的作用。

理论总是泛于文字之中, 它的干枯性和形式性总是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的, 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则能充分说明法律和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属性。发生于四川泸州的“二奶遗赠案”已家喻户晓, 想必大家都知道结局是法院以遗嘱违反善良风俗为由判决该遗嘱无效。在这则案例的背后, 折射出的便是法律与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 法院的判决结果则印证了道德与法律的同一性。善良风俗作为一项法律原则, 通常不能径行适用, 除非旨在实现个案正义。在该案中, 按照《民法通则》中关于遗嘱生效要件的规定, 该遗嘱是有效的。但仅考虑法律规则, 无形中就默认了“包二奶”的合法性, 与法律的正义性价值、社会的善良风俗以及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处理该案时, 径行适用法律原则正是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 为了遵循善良风俗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此外, 在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而自己跑出教室的范美忠, 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在“范跑跑”事件中, 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更多是对范美忠的道德谴责, 批评, 甚至是对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辱骂等等, 而很少有人从另一角度去考虑人的良心自由以及对人权的尊重。这一现象正反应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并没有作明确的区分, 往往把个人的道德义务看作是法律义务, 对其强加严格苛刻的道德标准, 而忽略了人作为人最基本的自由及权利, 即良心的自由。罗斯科·庞德在《法律与道德》一书中写道: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两者之间的联系正如同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因为法律和道德正是通过规定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才得以完成其使命的。法律和道德联系紧密,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亦即法律的领域是道德要求的一部分。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并没有规定教师有保护学生安全、救死扶伤的法律义务。范美忠的做法既没有违反法律, 也没有伤害他人的利益, 因此我们应尊重他做出这种选择的权利。格劳秀斯曾说过:“只要一个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那么法律就没有理由阻止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和谐社会的构建, 不仅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以建立一种公平, 正义, 自由的社会环境, 同时还要我们明确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 以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8

关键词:法律;道德; 社会主义法制

一、法制建设中的道德问题

(一)道德目前的现状。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是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与之相联系的则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我国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在传统的中国,我国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道德礼治在维持社会秩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 对是合式的意思。”[1]而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这些社会约束机制都很难再起到原有的作用,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熟人社会的基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人们摒弃了旧时的礼治道德。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的转变,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社会秩序往往还不会很快建立起来,在这样特殊的过渡期里,人们从直观上可能会感觉到了“道德滑坡”,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道德自身的特点。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法学家的犀利眼光指出,人们的道德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尚,当人们面临一些道德问题时,他们的选择仅仅是在表面上符合道德准则,作者把这种选择取名为道德的“机会主义”。的确,人们在作出具体的道德选择时,考虑最多的是自身的利益,而有的时候人们基于利益的选择又符合道德的标准,但这并不能说明人们就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当下一次面临一些道德问题时,人们会因为利益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道德选择。这种“机会主义”表明道德对人行为约束的一些不强制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还需要法制来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除了这种不强制的约束力,还有自身进步的“相对性”。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道德的“退步”。而道德的“退步”也构成了道德的“进步”。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在做理论上的相对主义辩论,而是要说明道德判断上的多元化。作者通过论述提出了评价道德的标准,即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立场上去判断,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价值,才能成为普世价值,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三)法制建设与道德。法制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制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以弥补道德缺乏强制力的不足,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是法制最重要的原则,法制不仅要规范人们行为,还要通过依法治国,来规范党和政府的行为,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分别从立法、守法和执法方面提出了要求。但是,法制的作用也不是全方面的,由于诸多原因,在立法、守法和执法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如何处置法律尚未涉及到的情况,如何保持执法客观公正,除了建立监督机制外,还要靠道德的力量,通过道德教育,向人们传播普遍的价值观,教育人们按照公认的价值观做出价值选择。因此,法制和道德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法制建设中的法律移植问题

(一)法律移植的概念。法律移植为舶来语,意为本地对外来法的继受,回顾人类法制发展史,法律移植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也曾经有许多学者否认法律移植的可能性,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说过:“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2]但是现在也有学者认为法律具有移植的可能性,“法律移植是一个将其他国家的法律,包括内容、体系及思想引入本国,与本国环境相适应的过程。法律的移植并非消极地照抄,而是可以具有主动性、原创性的。……法律的移植性是法律史发展的一个规律,法律的继承中也必然包含法律移植的因素。

(二)法律移植中的问题。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指出了我国法律移植中出现的问题。在青海西南部,人们采用游牧的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使得当地牧民意识中没有不动产的概念,如果照搬法律条文中的不动产概念,不考虑实际情况在该地区推行相关法律,不仅会对牧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起到相反的法律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移植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要解决是移植过程中的实践问题,法律要想成功移植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就不仅仅是多几个法律条款,而是要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此外,如果仅仅研究法律移植的理论概念,就会忽略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问题。法律移植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自身,更多的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变革。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新的规则、新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相比旧中国,新时期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时就比较容易,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西方,西方法律概念也更接近我国实际。因此,法律移植不能只关注法理概念,更应关注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三)法律移植与社会主义法制。(1)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已有价值。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已有价值,源于中国的历史环境,几千年以来,由于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中国的传统法律在发展上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力量,很少受到与外来法律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在法制建设方面,西方法制也开始通过移植进入我国。当时西方国家的法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法制领域的主导。中国法制的相对落后和西方法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对西方法律进行移植。

(2)法律移植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应有价值。应有价值取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比较合理的是多元价值取向,法律移植有助于这种多元取向的实现。法律移植应当采取自主而理性的方式。首先,自主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理性处理移植法律和本地实际的关系,不会盲目的一味西化,摒弃本土法律。这样既能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制资源,也能继承保留本国的法制资源。其次,国际化也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对西方法律移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吸收西方国家优秀的法制资源和制度;同时在世界法制的系统中加入我国的法制资源,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法。最后,自主的法律移植还要求更为理性地对待法制的本土资源,理性的对待本土法制资源,不应该固步自封、也不应全盘摒弃,而是应该学习外来资源,推动本土资源的与时俱进。

结语:改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状不是短时间的事,它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它也不仅仅涉及法制这部分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立法等各部分。这些工作中最根本的是要注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61:6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9

第一章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司法的概念,司法的功能,司法制度的概念和范围,法律职业的概念和特征,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司法的概念 司法的功能 司法制度的概念 司法制度的范围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司法独立 司法改革 司法考试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职业的概念 法律职业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 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第三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严明纪律,保守秘密 互相尊重,相互配合 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第二章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审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设置和职权,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审判制度,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审判组织的组成和职责,法官法关于法官制度的主要规定,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官职业责任的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审判制度概述

审判制度的概念 我国审判制度的特征 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主要审判制度

第二节 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人民法院的业务机构 审判组织

第三节 法官

法官的条件与任免 法官的权利与义务 法官的考核和培训 法官的等级 法官的奖励和惩罚 法官的辞职和辞退 法官的保障和退休

第四节 法官职业道德

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忠诚司法事业 保证司法公正 确保司法廉洁 坚持司法为民 维护司法形象)

第五节 法官职业责任

法官执行职务中违纪行为的责任 法官执行职务中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第三章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检察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设置和职权,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检察制度,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检察官法关于检察官制度的主要规定,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熟悉并能够运用:检察官职业责任的规定。

第四章 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律师制度的概念、特征,我国律师管理体制,律师事务所的性质和分类,律师的概念,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依据,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律师执业的条件、程序、限制性规定和基本原则,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和管理制度,律师收费制度,律师业务范围,律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熟悉并能够运用:执业律师的权利义务,律师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律师职业责任的规定,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律师制度概述

律师制度的概念 我国律师制度的特征 我国律师管理体制

第二节 律师

律师的概念 律师的业务范围 执业律师的权利和义务 律师执业的资格条件 申请律师执业证书的程序 律师执业的限制性规定 律师宣誓制度 律师执业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的性质 律师事务所的分类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 律师收费制度

第四节 律师职业道德

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律师职业道德的依据 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忠于宪法、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注重职业修养,自觉维护律师行业声誉;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关注、支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律师的执业职责

第五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执业前提 执业组织 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范 律师与委托人或当事人的关系规范 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规范 律师与其他律师的关系规范 律师收费规范 律师与所任职的律师事务所关系规范 律师与律师协会关系规范

第六节 律师职业责任

律师执业中违纪行为的处分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七节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 法律援助对象 法律援助范围 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 法律援助实施

第五章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公证制度的概念、特征,我国公证管理体制,公证机构的概念及性质,公证员的概念,公证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依据。

理解:公证业务范围,公证机构设立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公证员的条件与任免,法定公证制度,公证机构的管理制度,公证执业责任保险,公证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熟悉并能够运用:公证员的权利义务,公证的程序,公证的效力,公证职业责任的规定。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3年9月2目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根据l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 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6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2001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2010年l2月6日修订后重新发布)法发[2010]53号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2009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法发[2009]6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6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

(2009年9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2004年6月1日第十届第十三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2004年6月21日发布施行)高检发[2004]1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法律援助条例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385号公布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2013年2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2004年3月19日)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

(2008年7月18日司法部令第ll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2004年3月20日第五届全国律协第九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试行 2009年l2月27日第七届二次理事会修订)

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

(2008年7月18日司法部令第11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

(2006年3月14日司法部令第l0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10

学号:10509228 姓名:李元 班级:软件二班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其中至关重要的当属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因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首先学会做人。而在如何提高,我认为实践至关重要。

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一尊严。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从社会因素看,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都会成为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障碍。市场经济对当代高职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拼搏意识,树立求真务实观念,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应讳言的是,市场经济对当代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具有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某些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高职学生心理不平衡,钱的多少成为不少高职学生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另外,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也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带来种种干扰,使一些高职学生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了困惑和动摇。

上一篇:统计报表信息化下一篇:领导在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