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血管成像

2024-10-07

320排CT血管成像(通用7篇)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1

1 引言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是脑缺血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如能及早发现头颈部动脉病变,适时行溶栓或支架置入手术,可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以往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但其操作复杂、耗时长、费用高,且属于有创检查,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而常规普通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需要分别进行颈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成像,不仅检查时间长、辐射剂量较大,而且需要多次注射造影剂;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MSC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20排CT的应用,为临床筛查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5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101例,女51例,年龄21~86岁,平均53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视物不清、言语不清、肢体乏力、感觉障碍等。

2.2 成像设备及扫描参数

使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检查前先行右肘前静脉内留置针留置,受检者自然仰卧于检查床上,肩部尽量下垂,嘱患者平静呼吸,保持头部静止不动,扫描自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部。头颈部平扫后行CTA扫描,以Ulrich高压注射器经留置针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注射液370mgI/mL),55~60 mL,注射流率5.0 mL/s,追加30 mL生理盐水冲管;用头颈部CTA智能触发追踪程序,ROI置于主动脉弓水平,触发阈值设定为125 Hu。扫描参数为:120 kV,250 mA,扫描转速0.5 s/r,采集层厚0.5 mm,重建间隔0.5 mm,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导入副台工作站及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

2.3 图像的重建后处理分析

320排CT工作站副台进行减影去骨处理,在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通过VR、MIP、MPR及CPR等重建技术的综合应用并结合开始轴位图像,提供准确的空间定位,运用编辑功能对原始图进行剪切,去除不必要的结构。由本科工作人员进行后处理的方法:(1)用增强后的图像减去平扫的图像,得到不含骨骼的减影图像后再进行头颈部动脉VR重建;(2)直接用增强的图像进行MIP、MPR及CPR重建,然后在Vitrea fx工作台上用人工的方法把头颈部动脉血管展现出来。

MIP、CPR血管图像质量可以分为4个等级,评分标准—Ⅰ级:血管未见显示,为0分;Ⅱ级:血管仅可辨认,为1分;Ⅲ级:血管显示清晰,但边缘模糊、不光滑,为2分;Ⅳ级:血管显示清晰,边缘光滑锐利,为3分。

3 结果

本组152例患者行320头颈部血管CTA检查后发现,所有病例的血管图像质量均能达到Ⅲ、Ⅳ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自动智能触发追踪技术采用阈值125 Hu,扫描起始部主动脉弓、右侧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CT值较高,头颈部靶血管全程显示良好,静脉干扰较小。320头颈部血管CTA检查结果:阴性35例,动脉闭塞15例,动脉变细或狭窄28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76例。21例同时行DSA检查,320 CTA检出的5例动脉狭窄仅1例得到DSA检查证实,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320 CTA检出的9例动脉瘤经DSA检查证实均有动脉瘤存在;320 CTA检查中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2种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影像图如图1~4所示。

4 讨论

常规CT的成像方式、扫描速度和后处理技术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只能分别进行头部和颈部血管成像。当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后,常需追加扫描颈部,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原因,这样既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对比剂的用量,又易漏诊头颈交界处的血管病变。多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技术可系统显示头颈部血管影像,从而避免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及追加扫描[1],同时由于扫描速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检查时对比剂用量[2]及被检查者受辐射剂量。近年来,多排螺旋CT得以飞速发展,特别是320排动态容积CT的临床应用,开创了动态容积扫描及对比剂团注自动追踪触发技术,结合先进的后处理技术,使得CT血管成像技术迈上一个新的阶段,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3]。

团注自动追踪触发扫描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CTA扫描成功与否关键是触发时间的确定。以往一般有3种方法来确定触发阈值:(1)根据经验法;(2)延迟时间技术法[4,5];(3)小剂量循环实验[6,7]。第1种方法的缺点明显,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能针对个体准确把握扫描时机[8];第2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靶血管动脉对比剂达峰时间受患者心功能、身体质量、病情、注射对比剂速度、注射位置、注射时患者的体位、扫描方向及对比剂本身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9],设定延迟时间不准确、不规范,也不符合个体差异;第3种方法的缺点是:多使用20 m L对比剂,会造成患者的MSCTA扫描时对比剂用量不足,而使对比剂峰值持续时间缩短。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结合文献及临床应用实践,采用125 Hu自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研究中有21例患者1周内进行了DSA检查,结果显示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20 CTA在诊断动脉瘤、AVM、动脉闭塞、烟雾病及血管变异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性。有文献报道,利用减影技术去除颅骨后320 CTA对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动脉瘤诊断具有绝对的优势[10],尤其对于直径在3 mm以上的颅内动脉瘤,其敏感度与DSA相同,对3 mm以下微小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也达97%[11];而DSA无法直观地显示血管壁增厚、钙化及斑块情况;同时320 CTA可多角度旋转观察血管病变,且一次扫描能同时完成多条血管的成像,这一点也明显优于DSA。但在诊断动脉狭窄方面,CTA对血管狭窄有夸大作用[12],这可能是小动脉中对比剂浓度较低使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下降或人为阈值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狭窄假象,需结合横断位图像加以判断。

综上所述,320头颈部血管CTA对头颈部动脉瘤、血管变异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保东,柳澄,于富华,等.追踪触发技术在颅颈联合CTA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4):217-220.

[2]Tubbs R S,Ammar K,Liechty P,et al.The marginal sinus[J].J Neu-rosurg,2006,104(3):429-431.

[3]姜保东,冯晓源,柳澄,等.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70-973.

[4]高艳,李坤成,杜祥颖,等.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049-1053.

[5]李明利,金征宇,高山,等.多层CT评价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的初步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2):750-754.

[6]Chow L C,Rubin G D.CT angiography of the arterial system[J].Radi-ol Clin N Am,2002,40(4):729-749.

[7]杨学华,谭延召,高剑波,等.64层螺旋CT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54-55.

[8]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100.

[9]Flelischmann D,Rubin G D,Bankier A A,et al.Improved uniformity of arotic enhancement with customized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protocols at CT angiography[J].Radiology,2000,214(2):363-371.

[10]Cademartiri F,Stojanov D,Dippel D W,et al.Noninvasivedetection of a ruptured aneurysm at a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with submillimeter multisection CT angiography[J].AJNR,2003,24(10):2009-2010.

[11]Hollingworth W,Nathens A B,kanne J P,et al.The diagnosticaccura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traumatico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arteries:a systematic review[J].Europ J Radiol,2003,48(1):88-102.

[12]何杰,李石玲,彭志刚,等.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101-106.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3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320排CT脑血管4D DSA成像,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7~82岁,身高156~180 cm,体质量40~92 kg;病例中还包括昏迷、躁动、意识模糊患者17例;病例排除标准包括:对碘对比剂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1.2 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 CT)机,患者取仰卧位(SU)、头先行(HF)扫描。通过楔形软垫及绑带固定头颅,对于意识模糊、躁动患者检查前给予镇定,加身体约束带。扫描覆盖宽度设为16 cm,扫描模式为动态容积扫描模式(Dyvolume),管电压为80 k V,管电流采用根据扫描计划自动设定毫安秒技术,预设值为150~310 m As,扫描视野为FOV-M,转速时间设为0.35 s,探测器准直为320 mm×0.5 mm;用双筒高压注射器(NEMOTO)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Ultravist 370 mg I/m L)50~60 m L,流速为5.5~6.0 m L/s,注射完毕后再以同样流速注入生理盐水30 m L,增强扫描按照预设计划自动触发扫描;整体检查时间5~10 min。扫描结束将容积数据导入4D DSA软件进行分析重建。

1.3 放射剂量分析

每位患者进行脑血管4D DSA检查时,机器会自动生成容积CT剂量指数[CTdose index,CTDI(volm Gy)]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m Gy/cm)]。把它们记录下来后,根据公式ED=DLP×C换算成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m Sv)][2]。其中C为换算因子。本文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头颅平均值为0.0021[3],这样可以算出有效剂量ED值。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使用脑血管4D DSA成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分析,重建软件通过对扫描的19个容积数据的动静脉曲线进行设定,自动完成头颅动静脉血管成像,时间4~6 min,其重建图像由放射科医生诊断后临床医生可直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全部患者未见阶梯伪影,见图1、图2。

2.2 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4DDSA技术射线剂量

CTDIvol剂量范围为154.5~181.8 m Gy/cm,DLP均值为(2 478.3±423.8)m Gy/cm,ED为(5.46±0.63)m Sv,而常规DSA脑血管造影诊断剂量[4]DAP均值为(9 264±3 777)cm Gy/cm2,ED为(10.01±6.85)m Sv。

3 讨论

面对逐年增加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医生确定最佳治疗途径越快,患者的生存机会就越大,或者康复越好。拥有16 cm的宽探测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一圈扫描覆盖头颅,完全消除移动伪影和错层伪影,相比目前多排螺旋CT的多次螺旋采集和数据重叠重建等方式,减少了辐射的剂量[5]。现有64排CT或双源CT扫描时,由于覆盖不足,只能采用螺旋方式进行弥补。而320排动态容积CT用于头颅扫描,一次曝光获得整个容积扫描,一次对比剂注射后在60 s内就可以完成全脑的间断性采集。不到1 min所获得的数据,使任何单独的动脉和静脉的时相数据都可以得到评估,并得到动态血管减影图像和全脑容积灌注图像。全部的检查只有4~6 m Sv的放射剂量,大约50~60 m L碘对比剂,以及很短的时间(其实际扫描时间只有18~21 s)。诊断和评估脑血管病变所需信息都可以在1台设备、1次检查和1次对比剂注射条件下完成,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大幅降低患者病变信息检查所需时间,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检查的总费用。总之,检查效果相媲美DSA造影的脑血管4D DSA成像技术,相较于DSA血管造影,其等待时间、准备时间、检查时间以及检查后恢复时间都大大缩短。而其成像在速度和全天候检查方面的显著优势将成为急性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注:所示该患者通过320排CT脑血管4DDSA成像直接诊断大脑右后交通动脉瘤,瘤体基底较宽,考虑DSA效果欠佳,决定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320排CT在脑血管4D DSA成像技术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对临床32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并对图像结果进行评价,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使用造影剂剂量2436mL,检查时间1020min)对比。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成像获得满意效果,无阶段伪影,平均射线剂量ED为(5.46±0.63)mSv,低于文献报道常规DSA脑血管造影诊断剂量ED(10.01±6.85)mSv。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4DDSA成像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缩短,320排冠状动脉成像的剂量远远低于常规脑血管DSA造影的剂量。

关键词:320排CT,脑血管4DDSA,动态容积,剂量,DSA

参考文献

[1]HaagaJR.Radiation dose management:Weighing risk versus benefit[J].AJR,2001,177:289-291.

[2]Rogers L F.Dose reduction in CT:How low can we go[J].AJR,2002,179:299-301.

[3]Menzel H G,Schibilla H,Teunen D.Guidelines on radiation dose onthe patient[J].European Guidelines on Quality Criteria for ComputedTomography,2006,1:32-33.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850例,其中男性462例,女性388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8.3±3.6岁。临床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1.2 方法

CTA检查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前8小时禁食,检测心率稳定在小于70次/分才能进行正式的扫描,如果患者的心率过快,可含服倍他乐克使心率下降稳定。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方便配合扫描检查。CTA检查步骤:患者仰卧位,放置好电极,接收到心电图信号后,患者屏气,进行常规冠状动脉平扫,范围从气管隆突至膈肌下缘包括整个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100m A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浓度350mg/ml或370mg/ml,剂量50ml~70ml,速度约5ml~6ml/s。采用门控技术自动触发扫描,层厚0.5mm,FOV180mm~220mm,扫面完成后传至工作站,进行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内镜等后处理获得冠脉图像,观察有无心肌桥、粥样斑块形成,结果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共同确认[3]。

心肌桥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节段性被心肌包绕,且该段血管近端、远端走形在心外膜脂肪组织中[3]。按冠脉位于心肌深度心肌桥可分为表浅型,覆盖心肌厚度小于2mm;纵深型,覆盖心肌厚度大于2mm[2]。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CT值分为钙化斑块(>400HU)和非钙化斑块(<400HU,其中<60HU为软斑,60HU-400HU为硬斑)进行计数分析。冠脉的狭窄程度=(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残余管腔直径)/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依据左前降支有无肌桥以及是否伴有斑块进行分组:肌桥组为左前降支肌桥合并粥样斑块;非肌桥组为左前降支仅有斑块存在。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全部850例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123例,检出率14.47%。其中男性62例,女性61例,心肌桥的发病率男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4](图1),与文献报道一致。本次研究病例心肌桥发生于左前降支121例,中间支2例,均为单支冠脉一段受累。其中左前降支近段12例,肌桥长度(22.3±7.8)mm;中段102例,心肌桥长度(19.5±8.8)mm;远段9例,肌桥长度(15.1±7.6)mm,近、中、远段心肌桥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壁冠状动脉以表浅型多见,近、中、远段分别为10例、98例、8例,纵深型分别2例、4例、1例。肌桥组61例,发现斑块74处,近段70处,远段3处;非肌桥组110例,发现斑块125处,近段71处,中段40处,远段14处,表明斑块更易发生在心肌桥病例的左前降支近段[5](图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斑块可造成冠脉的狭窄(图3),但斑块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长度范围与心肌桥的是否存在无关[6],详见表1。

3 讨论

心肌桥是在胎儿期冠状动脉的发育过程中,原始小梁动脉网外移失败,致使冠脉主干或其分支被心肌所覆盖,从而形成肌桥。心肌桥尸检发生率达15%~85%[7],在本次样本CTA检出率为14.47%,小于尸检的检出率,其原因与造影技术、体位等有关,心肌桥本身的长度、厚度、纤维走向,以及收缩期狭窄程度、心肌桥附近斑块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医师对心肌桥的判断。冠脉造影对心肌桥的判断存在不足[8],不能很好的判断肌桥两端的边界和肌桥外侧缘,因此在测量肌桥长度、厚度等方面有较大偏差。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有先天的优势,其良好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通过重建等后处理,可获得壁冠状动脉三维影像,更直观的显示出冠脉与周围心肌的空间关系。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的定量、定位较冠脉造影更准确,检出率也有提高[9]。

通过本次样本研究发现,左前降支伴有心肌桥时检出动脉斑块的比例较高[9,10],左前降支不伴有心肌桥时检出粥样斑块的比例较低,表明心肌桥与其近侧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有关[11],这可能是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近段血流在收缩期逆流,血流的改变使近段冠脉内膜损伤、内膜表面粗糙等原因,更易形成斑块[12,13];而心肌桥远段冠脉压力较低,不易形成斑块。由于斑块的形成是长期、缓慢、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因此仅肌桥这单一因素与斑块的性质、长度及狭窄程度无相关性[14]。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来自我院疑似冠心病的患者98例, 其中男66例, 女32例, 年龄45~85岁, 平均年龄 (59.4±6.3) 岁, 心率59~120次/分, 高血压72例, 高血脂59例, 糖尿病12例。对这98例患者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两项检查, 造影检查在CT检查1个月后。将两项检查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其冠状动脉图像的清晰程度, 结构显示情况等。

1.2 扫查方法

320排CT检查前行常规碘过敏试验及静脉穿刺放置留置针, 告知检查时注意事项。头足方向扫查, 扫描范围自支气管隆突水平至心脏膈面下1cm,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和80 kV, 管电流180 MAs, 准直0.6mm, 螺距0.2~0.43, 球管旋转时间0.33s/r, 扫描时间6~12s[2]。冠脉造影检查使用西门子大型C臂机AXIOMARTIS。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 对比剂为370mgI/L优维显。选取蜘蛛位、右肝位、左肩位、右肩位及左前斜45°位5个投照体位的冠状动脉影像[3]。

1.3 图像评价

运用专业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 分别获得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容积重建 (VRR) 的冠状动脉图像, 图像质量评价由2名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的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比较, 对重建图像质量评定。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为4级:Ⅰ级-冠状动脉轮廓显示不清, 伪影多, 无法诊断;Ⅱ级-局部冠状动脉显示尚可, 伪影多, 连续性差, 对诊断影响大;Ⅲ级-冠状动脉大部显示好, 连续性好, 伪影少, 对诊断不产生影响;Ⅳ级-冠状动脉显示好, 连续性好, 无伪影。将Ⅲ级和Ⅳ级列为显示成功, 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Ⅰ级和Ⅱ级为显示不成功, 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评价指标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冠状动脉12节段分段法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包括图像质量、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特性及偏心指数等评价[4]。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用。

2 结果

全部98例患者图像质量中, 320排CT图像质量为Ⅲ、Ⅳ级的有97例, Ⅱ级图像1例, 显示成功率为98.98%。可以进行评估的节段有1145个, 无法进行评估的有31个, 可评估率为97.36%, 不可评估节段原因主要为呼吸伪影、早搏及严重钙化。各种图像处理后320排CT冠脉成像阳性检出率为68.37%, 冠脉造影成像的检出率71.43%, 相差3.06%。两者评价及评分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 但其有创的方法, 常常让人们难以接受。这就导致疾病不能够提前诊断, 提前治疗[5]。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检查方法来代替它, 而冠状动脉CT扫描同样也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 但与造影成像还有一定差距, CT的出现弥补了CT扫描时间过长心跳导致产生的伪影以及呼吸干扰。CT是一种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的CT装置, 我们都知道传统螺旋CT机只有一套X射线发生装置和一套探测器系统, 所以在扫描高速运动的冠状动脉时就会力不从心。只有加快CT的旋转速度来提高CT对运动物体的扑捉能力, 但由于工业水平和CT旋转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作用, 目前CT最快也只能达到0.27s/r, 而CT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工作, 相当于将扫描速度提高了一倍, 从而使“等效旋转速度”提高到0.15s/r。这就实现了心脏冠脉完全无创伤性的检查。

3.1 320排CT冠脉成像的质量:

通过国内外大量CT成像与造影成像的对比研究都肯定了它的诊断价值, 其中刘成磊等[6]对46例疑似患者进行DSCTA与CTG结果对照的初步研究发现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7.17%, 特异性为96.43%, 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5.00%。但他们都没有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一步分级比较, 亦没有对如何控制进行分析。本研究以CAG图像为标准, 分析DSCT图像质量, 质量为Ⅲ、Ⅳ级的有97例, Ⅱ级图像1例。表明DSCT的图像能够很好的相识冠状动脉, 并且连续性好, 伪影少, 对诊断不产生影响。并且我们使用的是320排的CT, 其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无断层等优点都大大提高了诊断[7]。

3.2 320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控制:

我们通过调整时间窗, 改变对比剂峰值测试等技术, 运用小剂量预扫描来获得患者的循环时间, 再根据结果对CT机的一些参数做了适当调整, 将扫描启动时间等于峰值时间加上5s, 并对最后的成像进行评价。经分析表明, 对比剂峰值测试技术能准确计算出患者个性化的冠状动脉强化时间窗, 提高冠状动脉的显示效果, 降低冠状动脉DSCT检查失败概率。

综上, 320排CT是一种无创、操作简单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它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 对临床的早期干预、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 对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如何控制图像质量。方法 通过对我院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再根据原始图像和容积重现, 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等四个方面分别对患者冠状动脉图像的清晰程度及各个血管分支显示情况进行对比评价, 并分析如何提高图像质量。结果 320排CT对冠状动脉成像图像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高, 与冠脉造影进行比较, 评分差异小,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20排CT对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管壁斑块性质等情况。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质量评价及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慧, 王庆平, 张健, 等.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早期筛查的价值[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 14 (5) :372-374

[2]Ropers D, Ulzheimer S, Wenkel YE, et al.Investigation ofaor tocoronar y ar ter y bypass grafts by multi-slice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eletrocardiographio-gatedimagereconstruction[J].Am J Cardiol, 2001, 88 (7) :792-795.

[3]蒋学祥, 邱建星, 刘剑, 等.64层螺旋C 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 22 (10) :1472-1476.

[4]吴桂云, 钟学军.320排CT诊断飞行员壁冠状动脉1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 (4) :286, 封4.

[5]赵绍宏, 聂永康, 蔡祖龙, 等.冠状动脉疾病多层面螺旋CT成像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8) :712-715.

[6]Cui LM, Han P, Zhou YY, et a1.The clinical values of multi-slice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of aortic aneurysm[J].J ClinRadio1, 2005, 24 (8) :691-694.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5

关键词:320排CT,CT灌注成像,CT脑血管造影,超急性期脑梗死

在我国, 脑卒中是人群死亡第3位常见原因[1]。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是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局部脑血流量降低而引起的脑缺血性病变[2]。缺血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等特点, 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于发病的超早期及时做出明确的诊断, 争取有效的治疗, 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缺血性发作,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 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 普通的头颅CT及磁共振 (MRI) T1、T2加权像常无阳性发现;即使有阳性发现往往也与急性症状无关。本研究采用320排容积CT对1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一站式检查, 评价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及其组织单元的病变情况, 初步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至2011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发病均24 h以内。其中男7例, 女4例;年龄38~79岁, 平均年龄58岁。11例患者中有神经功能障碍、肌力减退、行走困难9例, 言语不利4例, 反应迟钝3例, 视物不清3例。发作到就诊检查时间40 min~6 h。发病后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 包括平扫、血管成像 (CTA) 、全脑灌注成像 (CTP) 。

1.2 具体扫描方案

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容积CT, 320排, 探测器覆盖范围160 mm, 单圈旋转时间0.35 s。使用非螺旋扫描方式, 扫描层厚0.5 cm, 视野240 mm, 扫描管电压80 k V, 管电流100~300 m A。扫描时间间隔:动脉期2 s, 静脉期4~6 s。使用Me DRa D STELLANT型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370 mg·ml-1非离子型对比剂50 ml, 速率4~5 ml·s-1, 随后以4~5 ml·s-1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 ml。患者头颅放入头托, 尽量摆放端正, 用固定带固定头部, 并嘱咐其安静不动, 眼睛和嘴闭合不动。输入患者姓名等相关资料后根据扫描检查需要选择扫描方案。扫描双定位像尽量使用S-FOV, 提高图像分辨率。进行灌注检查:第1个序列为mask序列, 第2个序列为动态血管造影期, 第3个间隔时间长是为了获得完整的灌注数据 (表1) 。

1.3 图像后处理

扫描后得到19组图像导入Toshiba工作站进入4D perfusion软件进行分析。以单点取样方式分别在大脑中动脉及上矢状窦选择动、静脉, 并由软件自动生成局部脑血流量 (regional cerebral flow, r CBF) 、局部脑血容积 (regional derebral volum, r CBV)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 MTT) 、峰值时间 (time to peak level, TTP) 等灌注参数, 并生成相应的全脑灌注脑血流量。通过对比得出全脑内血流异常区域, 查看CTA图像, 根据异常供血区找到供血动脉异常。

2 结果

2.1 常规CT、MRI、CTA检查结果

11例患者头颅平扫均未发现相应的责任病灶, 5例可见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3例行MRI无阳性发现。11例患者的CTA显示:10例患者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可能责任病灶区域内脑血管网明显稀疏, 8例发现有相对应的血管明显变细, 2例出血血管栓塞同时存在代偿血管形成, 见图1。

2.2 CTP检查结果

11例患者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 5例出现r CBF下降, 3例出现r CBV轻度增加。全脑灌注图像显示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大脑半球MTT、TTP明显延长, 部分CBF、CBV无变化, 见图2。

A.左侧颞枕叶大片TTP延迟;B.左侧颞枕叶大片MTT延迟;C.冠状位显示左侧颞枕叶大片MTT延迟;D.两侧大脑半球CBV基本对称;E.两侧大脑半球CBF基本对称

3 讨论

3.1 CT脑灌注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在普通CT最早要22 h才能显示低密度病灶, 常规MRI T1加权像、T2加权像分别最早于起病后14、10 h才显示病灶区异常信号[3]。尽管有文献报道MRI T2加权像8 h可显示高信号, 但仍失去了早治疗的机会。而CT灌注成像最早可在发病后40 min显示病灶[4], 比MRI DWI最早105 min[5]仍要早1 h。本组有1例病例在发病45 min即行CT扫描, 结果未见异常, 随后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 CT灌注即显示病灶。因此CTP检查是目前超急性期脑梗死对急性缺血灶发现最早的影像学检查。

3.2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一站式”CT检查

包括常规CT平扫、CTP和CTA等的联合应用, 有些学者将其称为多模式CT检查[6]。320排CT检查可以对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 随后进行CTP检查, 最后应用软件进行CTA及CTV血管重建。常规CT平扫可识别出血和陈旧性梗死灶, CTP则能评价责任血管 (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及其分支) 。三者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 获得更加全面的急性脑梗死的相关信息。对于大多数国内外医院而言, 在急诊情况下进行多模式CT检查比MRI更加迅速和容易实现, 且完成一次多模式CT检查仅比常规CT平扫多花1 min时间, 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因此, 320排CT全脑灌注检查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3 更低的辐射剂量

患者进行320排动态容积CT颅脑灌注检查, 机器会自动生成容积CT剂量指数[CTdose index, CTDI (volm Gy) ]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 (m Gy·cm-1) ][7]。本研究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头颅平均值为0.002 1[8], 这样可以算出有效剂量值。根据以上算法一次320排动态容积CT颅脑灌注检, 扫描管电压80 k V, 管电流100~300 m A, 单图螺旋时间0.75 s, 计算出19次扫描最大剂量3.3 m Sv, 总剂量4.6 m Sv。根据同等扫描管电压、管电流条件, 单圈旋转时间1 s, 计算64排螺旋CT进行颅脑常规非增强扫描的剂量为70 m Gy, 脑灌注为368 m Gy, 三维CTA为53.2 m Gy, 设覆盖范围为16 cm, 计算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的3项总剂量为5.6 m Sv[9]。因此可以得出320排动态容积CT颅脑灌注检查较64排螺旋CT检查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王宏, 王文宏.脂联素与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1 (2) :235-238.

[2]颜利辉, 高歌军, 戴峰, 等.脑血管CT成像对脑缺血患者Willis环形态及代偿潜能评估的价值[J].现代医学, 2009, 37 (3) :212-216.

[3]韩鸿宾, 谢敬霞.MR扩散与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32 (6) :364-369.

[4]汤晓明, 李澄, 王礼同, 等.多层CT脑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3, 18 (4) :255-257.

[5]张敬, 张云亭.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10) :803-806.

[6]王显龙, 温志波.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 (2) :211-214.

[7]HAAGAL J R.Radiation dose management:weighing risk versus benefit[J].AJR, 2001, 177:289-291.

[8]ROGERS L F.Dose reduction in CT:how lowcan we go[J].AJR, 2002, 179:299-301.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6

关键词:320排,冠状动脉成像,CTA,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功能受损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管腔狭窄或者是血管壁附着粘稠硬化物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的情况[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尽早的发现冠脉狭窄,作出有效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影像学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价值日益凸显[2],其中CTA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脏影像技术的代表,不仅局限于对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还可以从形态学、功能学上综合评估斑块,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拟诊断为冠心病,经CTA检查并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7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8.3±3.6)岁。患者可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缺陷,对非离子对比剂存在过敏症状,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CTA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A检查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前12小时禁食,检测心率稳定在70次/分才能进行正式的扫描,如果患者的心率过快,可含服倍他乐克使心率下降稳定。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方便配合扫描检查。CTA检查步骤:患者仰卧位,放置好电极,可以接收到心电图信号后,患者屏气,进行常规冠状动脉平扫,范围从气管隆突至膈肌下缘包括整个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100m A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浓度350mg/ml,剂量50ml~70ml,速度约5ml~6ml/s。采用门控技术自动触发扫描,层厚0.5mm,FOV180mm~220mm,扫面完成后传至工作站,进行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内镜等后处理获得冠脉图像。

冠状动脉造影:西门子大C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Seldinger法)进行局部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走形、结构,病变位置及范围,病变程度等记录、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标准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诊断标准[3]。管腔狭窄率的测量方法:狭窄率=(1-L/R)×100%(L病变面积或直径;R参照点面积或直径,即病变近端或远端正常部分)。狭窄程度分级:内径缩小25%~49%为轻度狭窄,50%~75%为中度狭窄,76%~98%为重度狭窄,缩小98%以上视为闭塞。

1.3 统计学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比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发现,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CTA诊断的准确率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CTA易误诊高估狭窄程度,造成假阳性,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度、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患者的检查结果相近,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患者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重建分析,CTA共发现75处钙化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发现31处存在钙化病变。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发生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患者日常可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常表现出心绞痛、心悸、胸闷等,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加重,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因此对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程度的早期发现,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虽然在影像学上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冠状动脉检查“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患者痛苦较多,且还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在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方面较可靠,但同样是有创检查,风险大,费用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无创超声显像只能显示周围血管,几乎不能显示肌性血管的三层结构,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近端,成功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5]。CTA在这方面具有无创、痛苦小,操作简便,可重复检查等优势。

本次研究样本中的结果对比可发现,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CTA诊断的准确率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CTA易误诊高估狭窄程度,造成假阳性;而在冠状动脉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CTA检查的准确性得到肯定。对钙化斑块的识别CTA也比冠状动脉要占用优势,CTA发现75处存在钙化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发现31处存在钙化病变。在具体管腔狭窄测量时采用直径法,投影受角度影响大,采用切面法较准确。

综上所述,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手段,其在管腔狭窄检查、测量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具有敏感的检测性,准确性,操作简单,无创,检查费用适中,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海川,张龙,贺君平,等.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比较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792-1794.

[2]吴文,蔡金赞,任晓敏,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1):40-42.

[3]许金鹏,宋书江,刘福林,等.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7):54-55.

[4]郭道通,孙占国,王彦富,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综合评估斑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5):94-96.

320排CT血管成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三年以来我院成功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患者100例, 对其CTA图像及CT薄层图像与DSA图像进行对比:包括血管起源、变异及病灶情况, 了解两者是否相符合。

1.2 检查方法

1.2.1 CTA检查方法

使用东芝Aquilion 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 常规注射碘海醇100ml, 3ml/s高压注射, 行降主动脉监测, 待降主动脉内Ct值达到120HU, 自动激发动脉期扫描, 同时再行常规静脉期、实质期扫描, 扫描后在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动脉期容积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多轴位图像重建 (MPR) 血管图像。

1.2.2 DSA检查方法

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 引入相应导管, 行选择性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 一般二级以上血管予以团注碘海醇16ml, 4ml/秒, 曝光至静脉显影;三级以下血管视情况团注碘海醇, 一般使用12ml, 3ml/秒。

1.3图像分析

对每一患者CTA图像 (VR、MIP及MPR) 及超薄层 (0.8mm) CT图像进行分析, 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血管解剖变异、病灶情况 (数量及强化程度) 进行分析, 对比相应DSA血管造影图像, 以确定CTA是否与DSA图像相符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图像及DSA图像对比

肝动脉介入79例, 两名医师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对肝动脉血管解剖情况的对比:甲医师为1例不符合, 乙医师为2例不符合;对肝内病灶对比:甲医师为3例不符合, 乙医师为9例不符合。同时本组病例按照Michels分类的肝动脉解剖分型进行了分型:其中Ⅰ型52例、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1例, 而其他几种分型则未见显示, 以Ⅰ型解剖分型为主。其他血管介入共21例, 两名医师对比情况相同:血管情况4例不符合, 病灶情况3例不符合。

2.2 两者符合率

两名医师血管符合率为93.5%, 病灶符合率为91%, 两者符合率均大于90%, 提示血管及病灶对比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血管字2=0.082, P=0.774;病灶字2=2.198, P=0.138) , 提示CT与DSA符合性好, 无明显差异。见附表。

3 讨论

3.1 两种检查血管显示情况分析

通过对同一患者CTA及DSA血管显示情况对比分析, 发现CTA能准确反映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 两者符合率高达93.5%, CTA能清晰显示各腹部脏器及病灶的血管情况, 国内学者对此均有相关研究[1]。本组患者大部分为肝脏病变, 我们按照Michels分类的肝动脉解剖分型对本组病例进行分型, 该结果与国内研究者[2]结论相同, 国内其他学者对肝动脉显示情况进行过相应的CT与DSA对比研究, 得出结论均为符合率均较高[3]。其中6例血管不符合病例主要为3例支气管动脉, 3例盆腔血管, 分析其原因, 支气管动脉3例均为肺癌患者, 术前CTA及薄层CT图像均无法清晰观察到支气管动脉, DSA检查均靠术者经验找到支气管动脉行灌注, 而相符合的1例为大咯血患者, 术前CT已可显示增粗的支气管动脉, 对后续的DSA检查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而本组病例, 主要是肺癌病患的支气管动脉显示欠佳, 这可能与病灶非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或双重供血有关[4];而相应的支气管动脉出血大咯血患者, 其支气管动脉则显示清晰。3例盆腔血管不符合者, 均为卵巢癌术后, 其主要是术后双侧子宫动脉闭塞, 代偿供血血管较分散, CTA图像显示不佳所致。对于本组病例, 其中最有指导价值的术前CTA为1例左大腿巨大AVM患者, 该AVM动脉起源相当复杂, 上至髂内动脉分支、下至股动脉, 而DSA检查每次仅能行一条血管造影, 较难将该例巨大AVM全部显影, 因此, 术前CTA为介入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价值, 根据术前CTA, 进行超选择性AVM供血动脉栓塞, 减少了患者造影次数, 增加了介入手术成功率, 该例患者在成功行介入栓塞后, 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提高了该例巨大AVM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3.2 病灶情况分析

本组病例对病灶情况的分析主要是其显示数量、强化程度上的对比, 对于不符合病例中, 肝内病变3例, 均为小结节病灶 (均小于3mm) , CT图像未见显示, 而DSA可见显示;其余3例为出血患者, CT未能显示动脉破裂口, 而DSA可见动脉破裂口, 故评判为不符合。通过本组病例分析, 我们发现肝内病灶尤其是小结节灶 (小于3mm) CT扫描可能漏诊, 而DSA则能显示这些病灶。而对于出血患者, 如果CT扫描未能捕捉造影剂通过动脉破裂口溢出时的图像, 则无法显示动脉破裂口, 仅能通过间接征象诊断出血, 无法对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进行确诊, 而DSA全程实时图像能发现动脉内造影剂外渗, 因此DSA是判断动脉是否活动性出血的金标准, 其地位目前CTA仍无法替代。

3.3 CTA对外周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组数据的对比研究, 我们发现CTA对外周介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能在术前就确定血管及病灶情况, 从而指导介入操作, 进行术前评估及方案选择;另一方面, DSA能发现CT未能显示的肝内小结节灶, 说明肝脏血管造影能有效避免肝内小结节灶的漏诊, 是肝脏疾病, 尤其是肝癌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及治疗手段。对于其他外周血管, 尤其是动脉出血、复杂的AVM患者, 术前对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的了解, 能有效指导介入操作, DSA能全程实时显示图像, 其地位仍不可替代。综上所述, CTA对外周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非常大, 能提供目标血管解剖及变异的分析资料, 可以指导介入操作及导管选择等;同时DSA检查虽然是一种有创检查, 但其金标准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 仍能发现一些多排螺旋CT不能显示的病灶。

摘要:对多排螺旋CT外周动脉血管成像与介入DSA图像进行对比, 了解多排螺旋CT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对100例外周介入治疗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与DSA造影图像对比, 分析其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病灶情况, 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TA与DSA血管解剖及变异显示符合率为93.5%, 病灶显示符合率为91%, 经卡方分析, 两组数据无差异, 两种检查高度相符。多排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 并且能清晰显示病灶情况, 与DSA检查对比高度相符, 因此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 能指导介入治疗。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 (MSCTA) ,外周血管介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参考文献

[1]雷静, 韩丹, 邓亚敏, 等.MSCT供血动脉成像在腹部常见肿瘤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7) :1133-1135.

[2]蒋涛, 肖湘生, 程万里, 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6, 3 (5) :356-360.

[3]刘冲, 康洁, 闫文升, 等.MSCTA与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成像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6) :914-915.

上一篇:补偿参数下一篇:空间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