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2024-10-25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精选8篇)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1

摘要:目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强;内部监督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监督的链条脱节, 监督者不被监督;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度不够。加强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有效监督的对策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 增强人大对政府执法行为的监督能力;健全行政行为公开制度, 增强政府执法权运行的透明度;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制。

关键词: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食品与药品安全、环境污染、耕地被违法占用等问题层出不穷, 愈演愈烈。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在政府执法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进行的, 有的甚至是在政府执法监管部门某些工作人员的保护或参与下进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外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强, 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从理论上说, 政府行政执法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人大监督、司法部门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 各监督主体在政府执法行为监督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作为政府执法行为的外部监督主体其独立性不强, 外部监督流于形式。监督理论认为, 监督者必须独立于被监督者,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督者的监督作用, 提高监督的效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 就其法律地位而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都不能超越于它之上, 不具有与它相同的地位。但就实际情况而言, 中央及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人大受制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这使人大对政府执法行为的监督作用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表现在人大在人事关系、活动经费上受党委和政府的制约, 而人大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权和罢免权却流于形式。再以新闻媒体单位为例。我国新闻媒体单位作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喉舌”其领导人由上级党委任命, 经费由政府拨付, 在隶属关系上接受党委和政府领导, 因而不具有应有的独立性。

(二) 内部监督的压力和动力不足, 自我监督不具有持久性

政府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下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的纪委和政府的监察机构的监督等等。在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压力条件下, 政府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政府各部门内部的纪委和监察部门的监督, 其动力主要来自于监督者的党性、良心、人个的素质和觉悟。这种单凭监督者的党性、良心、觉悟和个人的素质产生的监督由于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因而没有持续的动力, 其监督不具有持久性。同时, 在没有来自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的压力条件下, 有些部门的领导人由于受部门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得失的影响, 一旦出了问题往往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因而监督的效率很低。

(三) 监督的链条脱节, 监督者不被监督

针对工商企业及其生产经营者来说, 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监督者, 工商企业及其生产经营者是被监督者;针对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说, 对其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上级领导部门和上级领导人是监督者, 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被监督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在监督的链条中普遍存在着监督者不被监督的情况。在监督者不被监督的情况下, 监督者就没有进行有效监督的压力和动力, 从而在行使监督职权中必然产生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状况。

(四) 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度不够, 广大人民群众无法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开、透明是公信力的保障, 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政府机构将自己的活动公之于众, 增强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度, 说明政府敢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目前我国政府行政执法以及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情况来看, 其透明度是远远不够的。以食品生产监督为例,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中国政府2010年度透明度报告”的数据显示, 在食品安全执法方面, 43个地方城市中, 能够公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或者食品安全曝光信息的有31个, 占43个地方城市的7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3个部门的网站, 基本上能公开2010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专项治理方面信息的分别有30家、30家、31家, 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只有7成。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度不高, 人民群众不知道政府在干什么, 干得怎么样, 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二、加强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有效监督的对策

(一) 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增强人大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能力

目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充分发挥人大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作用, 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让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来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是成本最低, 效率最高的监督。只有赋予人民群众真正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人民代表大会才具有应有的权威性, 才能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为了实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必须按从内到外, 从下到上, 从点到面的步骤逐步推进。从下到上, 即先在乡 (镇) 、县 (市) 两级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真正的选举罢免制度。

(二) 健全政府行为公开制度, 增强政府行政执法权运行的透明度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政府的信息公开, 是实现人民群众知情权的重要方式, 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也是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是成本最低, 效率最高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前提和保证。第一, 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公开政府的信息, 对不按《条例》办事的政府领导人必须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必须全面, 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信息都必须公开, 不能以保密为借口搞暗箱操作。第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手段必须多样, 渠道必须畅通。政府要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手段积极、主动、及时、准确持续地发布政府信,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制

权力和责任是紧密相联的, 权力有多大, 责任就有多大。行使一定的权力, 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只享有权力, 不承担责任, 就会助长权力的滥用。建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对滥用行政执法权力的责任人员必须依法进行处罚。其次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责任制度, 促使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努力行使好监督职权。对于在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的政府工作人员在追究其责任的同时, 对负有监督责任的部门和领导者个人还应追究监督失察责任。

三、结论

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外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强, 外部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从而使政府行政执法行为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没有压力和动力, 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处于失控状态。其主观原因是权力主体害怕外部监督, 没有认识到外部监督对促进和保证被监督主体自身其先进性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有效监督的根本性措施是, 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增强外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孙运利.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 (2) .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2

关键词: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 现阶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现阶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政府开展相关的工作产生了制约的作用。另外,工程质量监管的规整制度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政府监管的职能难以充分的发挥。②政府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所采用的方法比较落后,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降低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并且监管工作需要向建设单位收取费用,导致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公益性不足。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要求,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不能保证。④对监管工作人员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并且存在贪污腐败的问题[1]。

2 解决现阶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首先,国家政府应该根据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新增一些原来没有的的法律条款,弥补法律空白,改变一些原有的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相符合的法律条款,解决各种法律法规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不断对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保证各项各项监督管理工作都可以切实落到实处,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其次,还需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管理的规整制度,不断完善建设主体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究到具体的责任单位以及人员,并给予严厉的惩罚,情节严重可以取消工程建设的资格,使之在建筑市场上难以立足,而这些制度的执行需要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地和各个参见单位沟通协作,签订质量终身责任制的承诺书,这样就可以约束各个单位的行为,提高施工的质量。最后,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单位内部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充分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的质量,促使政府职能有效实现。

2.2 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改革质量监督管理收费来源

一方面,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进行创新。首先,政府一定要改变只重视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管的情况,需要加强对各个相关单位的监督,特别是监理单位。其次,改变以实物质量监管为主的做法,需要重点对各个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管,以实物质量抽检作为辅助手段,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正确把握质量监管的重点环节,将重点检查和监督巡查相结合,以提高质量监管工作的质量,保证人民群众以及建设各方的合法利益。最后,还需要提高检查工作的科学性,尽可能的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建立信用体系,构建信用档案,并将其和市场的准入相挂钩,以便约束建设主体和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变向建设单位收取费用的做法,保证政府工程质量监管的公益性,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2]。

2.3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

首先,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一定要不断的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充分挖掘现有工作人员的潜力,组建高素质的工程质量监管团队,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购入高性能的质量监督设备,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督管理手段,以提升整体的监督管理能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让监督管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不正之风在单位内部滋生。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的热情,单位内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主动的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3]。

2.4 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积极效果的发挥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受利益的驱使而姑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政府机构的职能就无法有效的发挥,为了有效的解决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首先,建立监督机构内部约束机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监督管理机构不断的利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对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设备的性能等。其次,建立工程建设主管单位的约束机制。构建建设工程主管单位的约束机制是最有效的一种约束手段,主要是指主管单位通过对用户评价、社会检测等内容的充分考虑,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对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最后,需要建立社会约束机制。建设工程质量的高低会通过实体反映出来,同时社会各界也会自动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从而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在这种约束之下,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社会舆论提出的合理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

3 结语

现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分析与完善 篇3

1.1 财政部门对采购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采购法》第1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财政部门对采购项目的全过程实行管理,包括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和分步实施方案,编制采购目录,编制政府年度采购计划和审定单位采购项目计划,选择采购方式,执行采购程序,拨付政府预算内外安排的采购资金审查和批准招标机构的代理资格,监督检查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其中,最有力的手段是采购资金的支付。采购单位不按本法规定开展采购活动,财政部门可以拒绝支付采购资金,从而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全面、规范地开展。

1.2 采购单位对整个采购过程的监督和制约

采购单位作为采购人,从提出采购需求开始,到招标、评标、中标结果确认、合同签订及验收过程全面参与。在此过程中,采购单位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财政批复的资金用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集中采购机构则是在保证采购过程中符合政府采购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采购单位的采购需求。由此可见,双方的目标一致,又各有侧重。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单位会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监督集中采购机构用好预算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采购需求。所以,在采购过程中,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采购过程受到采购单位的监督。

1.3 评标专家对评标过程和评标结果的监督和制约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具体评标事务由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在评标过程中,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要求,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方法,对所有投标文件响应招标文件程度进行系统的评审和比较,出具评标报告,确定中标人或向采购人推荐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通过财政部门指定的信息发布途径公开发布,如发生与评标结果不一样的中标情况,立即会受到评标专家的质疑。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9条中还规定了评标委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进行评标,对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对评标过程和结果,以及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保密;参与评标报告的起草;配合财政部门的投诉处理工作;配合招标采购单位答复投标供应商提出的质疑。

1.4 供应商对采购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2004年财政部通过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第7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中标和成交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质疑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做出答复的,供应商可以在答复期满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由于政府采购对供应商极具吸引力。供应商对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都十分重视,供应商对最终确定中标单位是否公平、公正十分关注。因此,供应商一旦对采购方的公平、公正有了疑问,就会向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其正当权益。可见,政府采购行为还受到供应商的监督。

1.5 各部门对集中采购机构监督和制约

根据《政府采购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活动,除了接受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外,还要接受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

1.6 集中采购机构内部对采购过程的监督

集中采购机构会根据工作岗位制定内部审核、监督和制约制度,形成从采购发布公告、制作招标文件、组织开标、签订合同、验收等,形成分岗位管理,相互制约监督,杜绝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使采购活动在事先、事中就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此外,我国现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还包括相关当事人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政府采购法》第八章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章均为法律责任专章。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招标采购单位、评标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定。

2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完善

2.1 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完善财政部门的监督

政府采购预算是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的重要内容,由于单位预算不够细化,政府采购项目和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政府采购工作的随机采购较多,而形不成规模效应,导致采购增加,效率降低,资金结余率不高。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在每年年初编制统一的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认识不高,单位没有专业采购人员,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约束力不强,人为因素变更计划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其次,采购程序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现象。受到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左右,对政府采购的公正性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全面制订政府采购计划,属于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单位,都应对其实行的政府采购项目编制计划。只有经过财政部门审批的计划项目才能进行采购。政府采购的计划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改变。

2.2 建立政府采购各主体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

财政部门负责计划审批,确定采购方式,监督采购过程,财政部门根据采购机构出具的采购证明,将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政府采购中心负责组织采购工作,但无权支付货款;采购单位不直接采购,但有最后验收权,财政部门只能凭采购单位的验收签单才能支付资金,这样购买、验收、付款三权分离,采购当事各方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财政部门作为主要管理者,对采购主体、采购中心和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管理,政府采购中心和采购主体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供应商和采购主体又对政府采购中心公正有效性进行监督。任何一方的行为都将处于其他当事方的监督之下,推进政府采购的健康运行。

2.3 加强外界专业监督

虽然财政部门负有监督政府采购的职责,但政府采购涉及的商品、劳务、工程的范围广,往往要求监督者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因此在监督中应该邀请审计、技术监督、工商、纪检部门参与,并且聘请一些政府采购方面的专家和有一定专长和经验的人参加采购监督,这样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会更为专业,更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采购监督的作用。

2.4 加强社会公众监督

为了鼓励公众参与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使广大纳税人真正参与到政府采购这一过程,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向社会及时、准确公开政府采购制度、政策以及政府采购的有关信息。利用媒体和网络,为广大公众参与政府采购制度大开方便之门。

最后,由于采购监督制度还在不断完善,我们应将监督的环节细化到人,使采购活动的相关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资料完全公开化,完全置于全体纳税人的监督下,唯有高素质的采购队伍,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的基本功能。

摘要: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既是政府采购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政府采购法制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完善高效可靠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以顺利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监督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建元,全林.政府采购的招标与投标[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楼继伟.政府采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4

当前,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使各部门可支配财政资金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 作为国家行政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 也加强了对财政行政的监督力度。从总体上看财政经济秩序运行规范有序, 各级部门财政财务制度不断完善, 但不可否认, 一些部门在使用财政资金的过程中, 损失浪费、违规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审计监督实践中, “屡审屡犯”现象经常出现, 严重影响了国家财经纪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较大制约了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 中央政府制定了扩大内需的国策, 对民生工程、灾后重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如何保证分配到各部委的资金投资绩效, 如何破解审计监督“屡审屡犯”的怪圈?政府审计责任重大, 同步投资必须跟进同步审计监督, 以确保行政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政府审计在行政监督中的功能

行政监督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依法治国、行政法治的根本保证。它主要通过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法律监督检查, 改善行政管理, 加强法制建设, 发展民主政治, 维护廉洁, 惩治腐败,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系中, 审计监督属行政内部监督, 是政府设立专门的审计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 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的监督。

⑴监督财务行政促进财政监督的实施。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财务收支, 进行审计监督。”

⑵保障财务行政活动符合有关政策、制度规定。通过政府审计, 监督各地区、部门和单位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实施, 审查财务行政活动的范围是否合规、方向是否正确, 检查财政制度是否健全、财经纪律是否严明。

⑶保证财务行政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通过政府审计, 对财务行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审查, 揭发、纠正、制止和防止财务行政活动中的各种错误和弊端, 保护国家财产。提高财务行政的效益。通过国家审计, 审查财务行政活动效益的大小, 发现问题, 改进管理, 促进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行政单位提高财政收支效益, 促进各级政府高效率地实施行政管理职能。

二、政府审计“屡审屡犯”根源分析

1. 从审计对象角度分析

⑴“经济人”身份错位定位。“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就是, 人是理性、利己的, 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 非营利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 一些部门经济人身份潜意识定位, 通过挤占、挪用、截留财政资金等手段谋求部门利益最大化以扩大可支配财力现象时有发生, 违规逐利整改不积极, 屡审屡犯。

⑵违规资金沉淀。在审计监督中, 一些违规使用财政资金问题涉及数额大, 时间跨度长, 形成了既成事实, 已经无法彻底纠正。由于对项目投资的绩效评估体系缺失, 导致无法评判该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审计监督无法作出有力的措施, 客观上刺激了政府搞短期工程、政绩工程、举债上马, 致使国家财政资金浪费损失严重。

⑶“新官不理旧事”。“新官不理旧事”是传统行政理念的一个劣根, 认为问题出在前任领导身上, 不关自己的事, 消极应对审计整改工作或不愿意整改。整改主体的模糊造成一些违规现象得不到解决, 同时在这种观念的刺激下, 新的领导人为追求任期的政绩而不顾长期利益, 进一步加剧了政策短视行为。

⑷财政体制缺陷。一是因不合理的财权与事权比例, 预算安排不足, 使一些部门以较小的财权承担过多的事权, 财力十分困难, 违法违规不得已而为之, 对挤占挪用等问题难以整改。二是在当前的干部晋升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政府官员举债的激励机制, 他们以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为借口, 通过举债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明显的政绩工程, 必然为审计整改留下隐患。

2. 从审计部门角度分析

⑴职能缺位。一是重单位处理, 轻个人追究。审计作出的处理一般针对被审计单位, 除个人重大问题外, 对于问题的主要责任人较少进行责任追究;二是重查处问题, 轻制度完善。审计部门通常只侧重于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和大案要案, 对于产生问题的原因, 较少从制度和内部管理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不能提出合乎被审计单位实际的有效整改建议;三是重事后审计, 轻事前防范。当前的审计工作大多是事后监督, 虽然审计处理处罚对问题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防范作用, 但缺乏在问题产生之前发挥预防制止作用;四是跟踪问效不够, 整改工作不了了之。检查督办、跟踪问效是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 审计结论和决定只停留纸上、跟踪问效乏力, 必然会导致屡审屡犯。

⑵利益合谋。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部门重经济处罚, 轻问题纠正。对于查出的问题, 审计部门往往从自身考虑, 采用罚款、没收等经济手段, 而忽视了问题的全面纠正。据调研, 在审计机关, 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 一般在查处出违纪资金后, 会按一定比例收缴为部门罚没收入, 成为部门预算外收入。这种做法违背了《预算法》, 也不利于财政资金在部门之间合理配置, 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做法使审计部门和审计对象有可能成为“利益合谋体”, 导致审计部门“忽视”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现象, 以追逐收缴收入最大化。

⑶执法软化。一是我国现行《审计法》只规定“被审计单位应该执行审计决定”, 最多就是审计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至于如何对审计决定的不执行情况进行处罚, 却没有相关规定。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保障, 审计执法缺乏强制手段来保证监督职能的发挥;二是从审计职责看, 审计的基本职责是发现问题, 披露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则涉及到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纪检监察制度等方方面面。没有相关方面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不能形成审计、问责、处罚、整改的相关监督部门互动机制和整体合力, 审计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和作用。

3. 从法制角度分析

现行《预算法》颁布于1994年, “超期服役”问题已经凸显。如, 招待费开支标准是财政部于1998年制定的, 按这个标准计算, 有的政府部门一年招待费不足2000元, 明显偏低, 招待费超标准开支也就在所难免。再如, 对于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挪用资金用于建房、买车, 整改落实相对比较容易;有的是用于发放职工工资, 解决“吃饭”问题, 整改落实相对困难。只有不断完善体制, 规范资产使用管理, 才能使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在现行财经法规中, 不少法规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修改和完善, 审计执法无所适从, 致使审计决定出现了不是不落实, 而是无法落实的现象。面对所谓的“合理不合法”、“合情不合理”等问题, 审计执法往往处于“处理不妥, 不处理也不妥”两难抉择的尴尬境地。制度上的缺陷“纵容”了违法乱纪现象, 同时制度的“疲软”导致对违法乱纪行为处罚太轻, 给“屡审屡犯”带来了激化效应。

4. 从问责机制角度分析

近年来, 审计机关实行审计公告制度,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 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及商业机密的一律向社会公告和披露审计情况, 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问责机制没有同步到位, 有责不问、有责不查、有责不究、有责不罚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不能形成问责合力。问责机制的缺失, 必然会导致许多违规违纪问题处罚不力、不了了之, “屡审屡犯”现象难以避免。

5. 体制角度分析

现行法规规定, 国家审计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其审计对象主要是财政、税务等政府直属部门, 这些部门既掌握着事权, 也掌握着财权。而财政预算的执行主体是同级人民政府, 财政收支的一些重大决策基本上也来源于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说, 审计监督形成了“下级监督上级”或“平级监督平级”的格局。审计行为和审计查处可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独立性不强, 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屡审屡犯”对策探讨

1. 健全审计问责机制

尽管最近几年在审计监督实践中, 审计查出不少问题, 披露不少问题, 但效果不太理想。问题的关键在于现行审计体制缺少审计问责制、责任追究制, 应赋予审计对经济责任人责任问责和责任追究的权力, 敦促落实审计决定。整改问题真正成为责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而使责任人严肃对待整改问题, 认真落实审计决定。有关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及时跟进, 根据审计情况和审计决定对责任人同步问责, 减少和避免有责不问现象的发生, 对不落实审计决定的单位主要责任人实行“届免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对不落实审计决定或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取消各项评先、评优的评比资格, 对未纠正的违纪违规行为加重处罚。

2. 建立整改联动机制

要使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好行政监督作用, 必须建立整改联动机制, 借助相关部门力量促进整改。一是将审计整改工作内容列入到人大、政府督查重要内容之一。二是针对整改未落实而造成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建立大要案协调机制, 完善审计机关与财政、纪检监察、检察、公安之间的协调配合, 定期研究有关事宜, 共同解决整改中的矛盾和问题。以联席会议形式研究、督查审计决定落实情况, 对不落实审计决定的可采用联动、合力的方式作出处理, 以此避免互相推诿现象发生。

3. 强化领导经济责任审计

当前, 在审计机关工作实践中, 不少地方都在开展领导干部任中、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证明,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 对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廉洁奉公,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此, 审计机关应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领导干部在任中、离任前的“功过”作出了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为组织、纪检部门正确选拔、任免、奖惩干部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组织、纪检和其他有人事任免权、奖惩考核权的有关主管部门, 要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 把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作为考察任用干部和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 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不给领导干部“新官不理旧事”的错误理念创造机会和提供“寻租”空间, 从而正确提拔德才兼备的干部。

4.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落实审计决定是一项具体的行政行为, 但是现行的行政法规却没有对不落实审计决定行为作如何处理的相应规定。因此, 按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 应当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落实目标、内容、程序和责任, 对不落实审计决定, 不整改问题的要用法律制约。时下有必要对现行的《审计法》进行重新修订, 或由人大制定《审计法补充说明》, 或在国务院制定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中重新增加审计决定落实整改条款。将严格执行和落实审计决定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使审计工作者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另外, 要加快政府法制建设的步伐, 对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修订。

5. 改革现行审计体制

尽管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和机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但是, 现行的审计体制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现行审计体制阻碍了审计事业发展和审计成果的发挥,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审计的需要, 不能适应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要求。因此,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显得尤为迫切、尤为关键。通过改革审计体制, 使审计摆脱行政干预, 使其真正意义上增强执法的独立性、权威性, 使审计监督少受或不受来自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个人的干预。通过改革审计体制, 进一步明确审计执法主体, 赋予审计真正意义上的权力, 使审计机关真正有监督和处罚并重的权力。

参考文献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p194.

[2].曹润林.审计“整改难”成因与对策的多视角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 (2) :51-53.

[3].刘乡思.基于制度层面透析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J].地方财政研究.2007 (8) :25.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5

一、消防装备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消防的资金投入日益增加,但是我国的消防装备和消防能力仍有待于提高,这种局面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消防装备的采购过程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消防装备采购审计存在的风险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质量问题

消防车辆是主要的消防装备之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消防部队的灭火速度和灭火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消防车辆采购中却存在着大肆购买非标消防车辆的问题,这些不符合标准的消防车辆大都来源于非正常厂家的自制或改装,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存在较多的隐患。此外,由于个别消防部门吝惜消防经费的使用,在消防装备的采购方面大打折扣,导致消防部队的高精尖装备严重不足。这些都导致所采购的消防装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大大限制了消防部队的消防能力的发挥。

(二)价格问题

在消防装备的采购过程中,有些消防部门没有指定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制,再加上采购的流程制度不够完善,往往导致采购人员以很高的价格买来低配置和低质量的产品,给消防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近年来材料和能源等价格的飙升,引起了消防装备的价格也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因此消防装备的采购遇到了价格的难题。一般情况下,由于个别技术的短缺,我国的有些消防装备依赖于进口,而进口的消防装备往往存在技术垄断,且进口周期较长,这样就很容易因为汇率的波动使得最终的购买价格过高,而且对于进口装备的使用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也引起成本的增加。

(三)采购管理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消防装备的采购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采购的流程不够规范和完善,决策、采购、审计和验收等环节没有实现独立和分离,也没用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次,采购的随意性比较大,消防部门对于消防设备的采购往往不会事先安排好完整的采购方案,这样就导致采购活动不系统,零散的小额采购很多,难以保障最终的采购质量。

二、加强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监督工作的对策

为了防范消防装备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提高消防装备的质量,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的监督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为了充分做好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的监督工作,各消防部门要积极加强思想教育,使各采购人员充分认识到消防装备质量的重要性,督促他们自觉做好消防装备的采购工作。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采购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使消防装备得采购工作真正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完善采购制度

消防部门要积极完善相关的采购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采购人员的具体行为,因为完善的采购制度是顺利开展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监督工作的前提,也是对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进行具体管理的有效依据。通过建立健全消防装备的采购制度,可以明确各采购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范围与工作流程,这样就能做到有法可依,当遇到不合规范的采购行为时,可以及时准确地作出相应的惩罚,这样就能使所有的采购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实现对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的有效监督,提高消防装备的采购质量。

(三)着重做好采购审计的工作

在消防装备的进行采购时,要着重做好采购审计的工作,对消防装备的数量、规格以及资金做好落实,并对总的采购金额进行估算,要保证其不能超出预算的范围。另外要做好对采购方式的审计,对于是否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要做出及时的判断,如果确定是透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那么要做到将招标信息公平公正地进行公开。此外还要加强采购文件和采购合同的审计,对于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其中的问题要及时作出处理。不能买下隐患。除此之外,采购现场也是一个重点的审计方面,审计人员要做好采购前的市场价格的调查,避免因不知情而导致采购费用过高,同时要注意利用多种资源对采购的装备进行质量的审核,将所有达不到要求的消防装备拒之门外。最后一定要最好验收的审计公正,在对采购的消防装备进行数量、质量和规格的检查之后确定其完全符合采购的要求,才能签字确认将其验收入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消防装备的采购质量,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消防装备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消防装备采购审计的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防装备的力量,提高消防部队的消防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林.公安消防部队装备物资采购审计风险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27

[2]刘磊.消防装备竞争性谈判采购浅议[J].科技资讯,2012;21

[3]欧阳利.对消防装备采购管理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0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6

1 当前网络监督在政府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监督在政府廉政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有人就认为它是“反腐利器”, 这是有失偏颇的。从当前实践来看, 网络监督在政府廉政建设所起的作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制度的薄弱性不利于保障网络监督主体的权益

在政府廉政建设中, 这几年网络监督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但在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中, 我国的网络监督制度不是与其同步发展的。目前, 现有的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显得薄弱和滞后, 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如对通过网上监督的举报人和检举人, 政府没有较为有力的制度保障他们的权益, 致使一些举报人和检举人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而遭到打击报复, 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这就使一些想通过网络来反映问题、举报腐败现象的人望而却步, 网络监督的进一步发展就成问题, 政府的廉政建设就很难实现有效性。

1.2 信息传输技术的缺陷性不利于信息的真伪辨别

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时候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 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海量信息使得人们无法对其进行甄别, 信息确实存在随意性的问题。甚至一些举报的信息是无中生有、诬陷他人的信息, 这就给纪检监察机关的查证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 信息传输技术的缺陷性, 给腐败分子逃避惩处留下了时间和提供了机会, 一旦网上出现了不利于他们的言论, 其就采取删帖甚至查封ID形式销毁证据, 并对举报人或者检举人者进行跟踪、报复, 这些都不利于廉政建设。

1.3 参与的非理性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伦理道德

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人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揭露社会中腐败的人和事。但是, 由于说话可以不负责任,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是反腐败, 实际是对别人进行诽谤、谩骂;还有一些检举人或者举报人缺少理性思考, 超出基本的社会道德约束, 打着网络监督的旗号, 通过网络举报, 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 或曝光个人隐私, 给当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即使看一些网络举报成功的案例, 也存在与事实不符、侵犯公民隐私的问题, 这也给政府反腐败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在网路监督实践中看到的与案件无关的问题以及言论, 都是公众缺乏理性的一种参与和表现, 参与的非理性使网络监督偏离了应有的客观公正轨道, 不利于网络监督形成健康的伦理道德。

1.4 监督主体的有限性不利于网络监督的广泛深入

2014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互联网区域、城乡发展极不均衡, 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 城镇网民占比71.4%, 我国网络的主体以35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为主。也就是说从网民结构的实际情况看, 网民主要分布在城市, 且年轻化, 这就使网络监督主体广泛性不够, 代表性差。受网民自身素质的影响, 他们在网上发表或者回复信息的时候往往很容易产生激愤的情绪, 这样非理性的思考、道德标准的判断、惩罚的愿望往往就压倒了理性的法律分析和正当程序的规范。我们客观评价网络监督的时候, 不难看出, 网络监督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人民监督, 由此, 也不得不说, 网上的声音并不完全是民众的声音, 监督主体的有限性不利于网络监督的广泛深入, 也不利于政府廉政建设有效性的提升。

2 提升网络监督在政府廉政建设中的有效性策略

2.1 构建网络监督平台, 提升网络监督的权威性

第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可以让公众及时全面地了解政府的工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避免网民产生诸多的猜测, 相对来说能保证网络监督更趋于理性。

第二, 网上信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规范。打开一些政府和部门的网站, 在与网络监督相关的栏目就能看到, 诸如××信箱、网上信访、财政监督、举报电话等, 但栏目内容更新慢、打不开等问题比较常见, 还有些需要注册登录, 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我们平常看到被媒体曝光的一些问题, 诸如反映问题得不到回应或者政府的回应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屡见不鲜。这些事实说明政府或者部门网络监督的功能没有得到正常发挥或者说产生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就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 政府或者部门要进一步具体规范网络监督的具体程序和反馈制度, 使网络监督在政府廉政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三, 形成监督机构与网络监督的互动机制。如湖南省株洲市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 尝试把网络监督与纪检监察制度对接。在监督机制上, 应该进一步提高网络监督在法律上的地位, 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正确区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之间的界限, 监督机构对于网络举报或者检举的贪污腐败问题要及时跟进, 一查到底。一旦发现无中生有, 或打击报复的行为, 监督机构就要采取行政和刑罚手段进行管制和惩处。

2.2 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监测及收集研判体系

首先, 建立网络反腐信息监测预警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反腐败舆情预警, 现在各省市都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人员要对监测到的重要的、涉及面广的反腐信息及时收集, 建好信息库。要对网上反应较强的腐败信息做出分析评估, 提出预警建议。其次, 建立网络反腐信息预警处置机制。对收集到的反腐信息进行研判分析, 发现单位或个人可能存在腐败的倾向性或者将会引发腐败性问题, 应该采取警示提醒、通报或者电话沟通等方式, 要求单位或者个人引以为戒。对已经出现或者容易引发腐败的重点岗位、重点行业和领域, 预警报告要及时。最后, 建立反腐信息跟踪机制。对于接受了反腐信息预警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进行跟踪监测, 看看单位或者个人是否引以为戒, 单位和个人也必须及时反馈自己的整改情况。如果对预警提示无动于衷, 未进行整改的, 监察机构要对单位或者个人进行严格问责惩治。

2.3 构建网络问责机制, 推进廉政制度建设

网络监督对腐败信息都揭露得众人皆知了, 但一些内部监督机构和相关人员就是不清楚, 反腐部门就是不知道, 放任一些人贪污腐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构建网络问责机制。首先, 省市县要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处理网络反腐的监督问题,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部署每一时段的工作重点, 小组得到网络反腐的舆情信息之后要及时协调处理, 在第一时间派专职人员落实应对网络曝光但未及时处理的问题, 对领导人要进行问责处理, 对明知腐败但没有及时询问或者制止的领导干部要追究连带责任。其次, 要给网络问责建立一个平台。比如在网站上设置网络发言、信息反馈, 事件追踪等多个板块, 通过网络平台, 及时回答相关的政策咨询, 受理投诉, 听取建议, 回应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 解答网民的质疑, 及时向广大网民公布事件的进展。对一些事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按时限予以办理, 并在网上给群众回复。对于网络监督处理不妥当或者无理由拖延, 导致发生网络事件的, 要追究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2.4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加强互动, 形成监督腐败的合力

网络监督有自己的优势, 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在政府廉政建设落实方面, 对事件的跟进报道, 对舆情的深入评论, 传统媒体仍然有着自己的优势, 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多年的发展中, 传统媒体的受众相对来说要比网络媒体稳定得多, 各级政府部门相对来说也比较认可传统媒体, 政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 要重视传统媒体发挥的作用。我们要及时把报纸、杂志、电视与网络连在一起, 发挥网络的及时性, 传统媒体的稳定性, 全方位宣传党风廉政舆论监督, 设计专题曝光、党风廉政反馈等方面的节目, 打造宣传阵地, 形成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 真正有效地进行反腐倡廉建设。

目前, 网络反腐产生了一定的震慑效果, 对网络反腐监督我们要给予肯定。同时, 从网络监督的实际来看, 我们也要理性对待, 不能光凭感觉或情绪开展网络反腐, 不能把政府廉政建设的希望寄托在网络反腐上。所以, 要提高政府廉政建设中的有效性。首先, 网络反腐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不是摧垮政府, 打击官员队伍。网络监督的目的是增强党的纯洁性, 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所以, 网络监督不能跳出法律和理性的范围, 唯有如此, 网络反腐才有实效。其次, 网络监督不能超越现实。一些发达国家的廉政建设确实比我们做得好, 但我们要达到人家的标准在目前还不可能, 从我们的国情来说也无法操作。腐败诱因无处不在,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完善制度, 在落实上下更大功夫,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 而不是想方设法抓出一个又一个贪官。再次, 我们都希望党和政府积极治腐, 带头反腐, 我们也希望党和政府越来越好。但在反腐中, 如果没有官民的良性互动, 最终任何目标都很难实现。所以, 官民要往一处使劲, 积聚正能量, 解决大问题。

摘要:在政府廉政建设中, 网络反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鉴于网络反腐存在的制度的薄弱性、信息传输技术的缺陷性、参与的非理性、监督主体的有限性等问题, 提升政府廉政建设的有效性对策在于积极构建和畅通网络监督平台及渠道, 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监测及收集研判体系, 构建网络问责机制,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加强互动。

关键词:廉政建设,网络反腐,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国军.论网络监督及其制度化建设[J].岭南学刊, 2011 (1) :10-14.

[2]公方彬.网络反腐倡廉重在良性互动[J].党员干部之友, 2013 (5) :28-29.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7

一、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制度的沿革

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的能力之总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指管理主体为达到工程目标而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监督的作业技和各活动的总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基本质量目标, 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委托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 为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整体上的根本把握, 并依据质量和参与建设主体质量保证所具备的条件实行强制性执法监督检查活动。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指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委托监督的方式, 监督是管理的一种方式, 一种手段, 对建设工程建设全过程, 围绕监督活动的质量管理, 实施整体的全面的工程质量监督,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宏观管理政策的落实, 以期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目标。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经历了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程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适应商品经济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制度的建立规划、完善、改革等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趋于完善, 为工程质量依法监督提供了法律支持, 体现了质监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

现在,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但形成了多头管理和多块分割的局面, 不利于建筑市场良性循环。

我们的监督管理思想坚持“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控制思想, 坚持全过程监督, 预防为主的思想, 坚持谁设计谁负责, 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坚持科学公正的监督管理思想, 坚持规范化、法制化的监督管理思想。

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精神, 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有关文件的审查监督,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围绕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三大部分进行现场监督, 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

监督管理方式主要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转变:实体质量的监督由层层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 执法方式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 现场检查方式的转变, 对主体行为监督方式的转变, 竣工验收方式由为建设单位核验质量等级转为向备案机关提出备案报告, 进行备案登记管理。

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造成机构重叠、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权责不对等, 定位不明确, 质监收费的形式造成服务不公正, 质监与检测不分离, 制约了质监机构的生存空间, 导致检测市场存在垄断嫌疑。总站的管理职能与监督职能不分, 造成管理监督职能混乱, 同时造成质监项目的垄断。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政府投资的工程质量管理不规范, 工程建设体制仍存在着政企不分, 工程质量责任的缺位与错位十分突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监督技术落后, 有法不依、逃避监督的现象较突出。

三、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再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行政学的理论体系要不断创新, 加大政府体制创新的力度,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认识市场机制是改善政府绩效的一个有效手段, 政府改革必须采取恰当的战略和战术。增强政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 注意研究和借鉴管理的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 立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效益的激励机制, 实现其管理模式更合理、更优化的目的,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管理体系重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应成为统一管理, 即统一管理机构, 实行集中管理, 机构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开, 设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站和监督站, 质监机构与检测机构分离, 检测社会化;机构管理原则是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监督, 在地方建设行政部门委托下, 执行质监任务。管理站对质监站的行业管理主要采取资质管理和能力评价管理。

进行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建设多层次的法规体系, 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民间组织、团体的作用, 以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变革需要,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法规体系。使法律、法规、标准的国际化, 体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在制度建设上, 提高质监机构水平和质监人员素质, 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方法创新是让监督管理和监督工作更加高效, 监督机构市场准入采取资格申请和资质认证的管理方法, 监督人员采用注册的方式上岗, 采取绩效评价, 实现信息化管理, 进行施工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能力综合评价, 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竣工备案评价, 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监督机构做出竣工验收备案建议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重塑质量意识。地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主管部门要加大工程质量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的监督, 将质量与诚信联系起来, 将质量与市场联系起来。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在我国已经运行多时, 本文论述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制度的沿革和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 并指出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再造过程。

关键词:建设工程,政府监督,现状,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波、赵宏彦:《创新管理体制构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程质量保证机制》, 《工程质量》, 2003, 12。

政府采购监督对策分析 篇8

政府会计,从学科分类角度应该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本文仅研究财政总预算会计。 政府会计是一门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的情况,报告政府公共财务资源管理的业绩及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专门会计。 基层政府会计,我国政府分为五级,最低一级为乡镇即基层政府, 但我国人口众多在管理上村委会代行乡镇政府履行相关职能,同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街道办事处的职能相当于乡镇一级政府,因此,本文将城市中的街道办事处及其所属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财政资金运动都归为基层政府会计范畴内,其资金运动都属于基层政府会计的核算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政府部门中的应用强调公共服务的产出,政府接受人民委托,就需向人民表明其公共服务效率,增进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会计公共关系日益被重视, 基层政府为了解除受托责任,加强会计监督势在必行,为了满足需要,基层政府应建立起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

政府内部会计监督一直在不断完善,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建设进行,外部会计监督一方面要调动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为监督主体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条件,本文拟通过调查来分析基层政府外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意愿以及进行外部监督的条件,为建立起外部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依据。

二、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调查研究设计

调查目的: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着重了解外部监督主体的意愿、监督条件是否满足监督的需要。

调查对象:根据笔者对基层政府会计核算范围的界定,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城市中的居委会两个层次。

样本特征: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14份,回收问卷714份,其中有效问卷668份。 问卷内容设计分乡镇( 城市街道办事处) 、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 二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包括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的监督意愿、实施外部会计监督所需信息的满足度及外部会计监督的现状。 基于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受其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背景和职务的影响会较大的考虑,本调查分析此四个因素对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的监督意愿以及监督所需信息满足度的影响,以便为后续完善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依据。

三、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意愿及获取信息满足度调查分析

1、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的监督意愿分析

通过利用EXCEL汇总分析,对基层政府二个层次会计外部监督主体监督意愿调查结果统计的对比分析,掌握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的监督意愿情况。

体现对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层次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意愿的是:

( 1) 您希望了解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吗?

( 2) 您认为您了解这些信息对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有作用吗?

( 3) 您获得了解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 会主动进行监督吗?

( 4) 您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

体现对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 层次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意愿的是:

( 5) 您希望了解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吗?

( 6) 您认为您了解这些信息对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有作用吗?

( 7) 您获得了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会主动进行监督吗?

( 8) 您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层政府二个层次外部会计监督主体监督的参与意识都很强,希望获得基层政府会计信息的比例,乡镇层次的是96.41%,村级层次的是97.02%;进行监督的意愿都很强烈,会主动进行监督的比例,乡镇层次的是81.88%,村级层次的是83.38%;确信其进行外部会计监督会有效果,认为了解会计信息会提高基层政府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乡镇层次的比例是90.9%,村级层次的是92.06%。 二个层次社会公众监督意愿以及相信外部会计监督效果的情况,从比例上看基本一致,意愿都很强烈且相信监督会有效果,这为基层政府建立起外部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了主体条件。

此项调查的统计结果,两个层次的比例基本一致,可以看到,没有一个权威的监督部门被二个层次的社会公众绝对相信,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各项比例来看,人们更相信公共媒体,以向媒体披露方式进行监督,乡镇层次的比例是29.44%,村级层次的比例是29.41%,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而使其更依赖新闻媒体,这是值得政府深思和改进的。

2、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主体获取信息满足度的调查分析

( 9) 您是否得到过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

( 10) 您得到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方便吗?

( 11) 您得到的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能满足您的信息需求吗?

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 层次:

( 12) 您是否得到过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

( 13) 您得到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方便吗 ?

( 14) 您得到的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能满足您的信息需求吗?

通过以上三项调查结果表明,基层政府二个层次外部会计监督主体获取信息满足度情况基本一致,乡镇层次的社会公众获得会计信息、获得会计信息方便程度以及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度都在60%左右,这与其进行外部会计监督意愿的比例差距很大,说明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条件亟待改善。 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找出原因,本文进行了基层政府外部会计监督意愿及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四、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意愿及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通过乡镇层次及村级层次社会公众监督意愿与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差异情况表明,社会公众真正能起到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还需解决获取外部会计监督信息的问题,为此,要找出影响社会公众获取外部会计监督信息的因素。 我们针对乡镇及以下生活的社会公众,其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故选取了影响人们关心社会事物较重要的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背景、职务四个因素来分析其对外部会计监督意愿及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的影响。

为分析相关因素对社会公众进行基层政府外部会计监督的意愿及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的影响,本文建立起逻辑回归模型。 在此模型中通过变量转换,将表达对基层政府进行会计监督的意愿、 获取监督信息满足度的选项分成二类,令Y服从二项分布,取值为0,1。 Y=1的概率为P( Y=1), 则k个自变量分别为X1,X1,X3,...Xk所对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

Y———表示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意愿、获取监督信息情况;X1———表示监督者的年龄;X2———表示监督者的受教育程度;X3———表示监督者的知识背景; X4———表示监督者的职务。

1、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乡镇( 城市街道办事处) 层次监督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1) 您希望了解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吗? ( 2) 您认为您了解这些信息对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有作用吗?( 3) 您获得了解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会主动进行监督吗?

通过对以上三个因变量与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lo- gi sti 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第一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significant( 显著度) 为2.5%<5%,模型通过检验,而其他二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significant( 显著度) 分别为19% 和5.9%均大于5%,模型没有通过检验。 模型通过检验说明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而模型没通过检验,说明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从表8可看出,第一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了检验, 但四个自变量中只有知识背景这一自变量的significant ( 显著度) 为6%<10%,说明其对因变量影响显著,其他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第二和第三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没有通过检验,且四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sig- ni fi cant( 显著度) 均大于10%,说明四个自变量各自对因变量也都没有显著影响。

村委会( 城市居委会)层次监督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1) 您希望了解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的会计信息吗?( 2)您认为您了解这些信息对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有作用吗? ( 3) 您获得了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会主动进行监督吗?

通过对以上三个因变量与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lo- gi sti 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sig- nificant( 显著度) 分别为5.3%、18.3%和18.9%,均大于5%, 三个模型都没有通过检验。 说明三个模型中,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从表9可以看出, 虽然三个模型都没有通过检验,但第一个因变量模型中X3和第二个因变量模型中X3的significant( 显著度) 都小于10%,说明知识背景这一自变量对社会公众获取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对了解会计信息对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个因变量模型中的四个自变量各自对因变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从二个层次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意愿的逻辑回归结果表明:社会公众的监督意愿基本不受所设定的四个因素的影响,只有社会公众的知识背景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及政府资金利用效率都很关心,这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不受自身的任何约束因素的影响,当然,社会公众的知识背景对其监督意愿更有促进作用。

2、基层政府会计外部会计监督获取信息满足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乡镇层次社会公众获取信息满足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1) 您是否得到过乡镇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 ( 2) 您得到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方便吗?( 3) 您得到的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会计信息能满足您的信息需求吗?

通过对以上三个因变量与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sig- ni fi cant( 显著度) 分别为12.8%、1.6%、 小于0.0%, 只有第一个因变量的模型没有通过检验。 说明在第一个因变量的模型中, 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第二和第三个因变量模型中,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从表10可以看出,虽然第一个模型没有通过检验,但第一个因变量模型中X4的significant( 显著度) 小于10%, 说明职务这一自变量对乡镇层次的社会公众获取会计信息的满足度有一定的影响。第二个因变量模型中X2和X3的significant( 显著度) 都小于10%,说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背景对获得会计信息的方便程度有显著影响。 第三个因变量模型中的X1、X2和X3的significant( 显著度) 都小于10%,说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背景对所获得的会计信息满足程度都有显著影响。

村级层次社会公众获取信息满足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1) 您是否得到过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 ( 2) 您得到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方便吗?( 3) 您得到的村民委员会( 居委会) 的会计信息能满足您的信息需求吗?

通过对以上三个因变量与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lo- gi sti 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sig- ni fi cant( 显著度) 分别为35.8%、0.4%、 小于0.0%, 只有第一个因变量的模型没有通过检验。 说明在第一个因变量的模型中,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个和第三个因变量模型中,四个自变量在总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从表11可看出,没有通过检验的第一个因变量模型中, 四个自变量各自对因变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第二个因变量模型中X1、X2和X3的significant( 显著度) 都小于10%,说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背景对得到会计信息的方便程度都有显著影响,第三个因变量模型中X2和X3的signifi- cant( 显著度) 都小于10%,说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背景对获取会计信息的满足程度有显著影响。

乡镇层次与村级层次社会公众是否获得过会计信息受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影响总体上不明显,乡镇层次会计信息获得受职务影响显著,说明社会公众人所从事的工作与乡镇政府接触会有便利条件获得信息。 乡镇层次与村级层次社会公众获取会计信息方便程度受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的影响较大,其中乡镇层次受知识背景、受教育程度影响显著;村级层次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背景影响显著,说明村级层次的社会公众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 由此,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基层政府外部会计监督,基层政府在发布会计信息的方式要进行改进,以便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知识背景的社会公众都能方便获得所需的会计信息。 乡镇层次与村级层次社会公众获取会计信息满足需求的程度受所设定的四个自变量影响较大,获取信息的满足度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背景的影响显著,说明社会公众自身的条件影响其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这又要求基层政府会计进行对外报告信息时,要将信息进行一定的分类,让社会公众更容易理解信息,也可以通过增加文字信息披露的方式来报告信息。

五、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意愿很强烈,但进行监督时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背景的影响,参与监督的现状令人担忧,解决此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农村以村委会为单位,城市以居委会为单位, 对社会公众进行会计信息获取方式及对会计信息分析方面的培训; 二是基层政府要完善会计信息报告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分类信息的报告,可以尝试单记账主体双报告主体的方式,让社会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各类资金运动情况,同时增加文字信息的披露,让社会公众更容易理解资金的使用效果。

摘要:本文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会计公共关系理论认为,社会公众更关注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受托方的基层政府应该通过会计信息的提供增进社会公众的了解,解除受托责任,建立和谐关系。本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总结、分析了社会公众对基层政府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意愿以及其现状,从而提出改善社会公众进行外部会计监督的条件,提高社会公众外部会计监督力度,进而促进基层政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其履职能力。

关键词:基层政府会计,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

参考文献

上一篇:探放水孔下一篇:国内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