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策

2024-10-08

政府对策(精选12篇)

政府对策 篇1

政府信息传播, 既能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又能促进政府科学决策。近年来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 政府信息传播实现了长足发展, 新的传播技术的运用和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 使政府信息传播得更及时、更宽广、更权威。但由于我国的政府信息传播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如主动意识还不够强, 对媒介关系认识不足, 政府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政府网站资源浪费等。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促进政府信息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一、增强策划意识, 科学设置政府新闻议程。

新闻媒体既要反映舆论, 又要引导舆论。当今社会,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要对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 才能维护好群众的知情权和根本利益, 因此必须要增强信息传播的策划意识。目的在于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资源, 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效益。新闻策划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统筹和协调的行为, 要根据公众的需求和信息的轻重缓急, 通过策划实现传播的有效性。政府在进行信息传播时, 要善于统筹安排, 主动策划, 遵循信息的真实性、实效性、统一性和互动性, 科学设置好信息传播和新闻媒体的议程。即通过策划, 使政府决策、管理、施政、重大公开事项等形成大量的有效信息, 全盘主动地向媒体提供, 以此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政府信息的议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想要说明的事项与议程 (如政策或决策方面) 、新闻媒体的关注事项 (如热点或难点方面) 、广大公众关心的事项 (如民生与福利方面) 。这样才能让公众乐于关注政府的政策决策和工作内容, 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思想行为、管理措施、政策规定以及政府对重大事件的态度、处理等。公众知情权得到满足的同时, 也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也实现了政府主导、引导、影响舆论, 从而有利于政府执政的目的。

二、突出抓好媒介公关, 发挥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

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传媒, 通过传媒向公众传播信息、聚焦问题, 引导社会舆论并以此来调节社会关系, 从而使公众受到教育和影响。现代社会中, 媒介公关已经成为政府官员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政府要积极主动, 及时向多方媒体提供权威且充足的信息源, 加强与媒介的沟通与协作, 在沟通中实现换位思考, 在协调和服务中引导舆论, 以求与媒介共同构筑社会公信力。公众对于政府以及政府的公共事务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新闻媒介对于公共事务的采访报道恰恰反映了广大公众的诉求, 因此, 政府及其官员要力争满足公众的各种知情诉求权, 切不能以简单的“无可奉告”来敷衍, 这样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不利或负面的影响。假如某个事件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是如果政府不说话、不表态, 公众就会怀疑政府不了解甚至是有所隐瞒, 那样就更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和激进情绪, 进而破坏政府形象。抓好媒介的公关, 就要充分尊重媒介的发展规律和作用, 利用媒介做好信息传播工作, 力求改变以往那种单纯指令性的管理理念, 朝着权利义务对等的服务方向发展。

三、明确角色定位, 提高政府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质。

政府设置的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位, 它是政府形象的代表和具体体现, 从一定意义上讲, 更是政府的门面和窗口。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主要包括:搜取、收集、研究有关政府工作的内容、重点、大局以及公众希望了解、媒介关注的公共信息, 定期发布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事项和问题。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不仅仅是发言人, 更是熟悉信息传播规律、代表政府思想行为的专职从业者, 不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扎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 还应当熟悉业务、工作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规定, 善于与媒体沟通、对接、交流和表达。如在政府危机管理中, 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 要起到沟通信息、疏导情绪的积极作用。因此, 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新闻发言人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大对现有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力度, 同时要选拔一些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储备力量。必要或适当时, 可尝试建立新闻发言人能力与业绩的追踪评估机制。通过对他们的素质、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考核评价, 促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工作状态和良好形象。

四、不断创新传播理念, 有效利用新型的传播技术与技能。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如果传播的途径或渠道过长, 中间环节过多, 信息中的冗余成分就会变得越多。所谓“冗余”, 就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因噪音或其他因素影响出现的多种不确定因子, 影响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因子越多, 出现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网络传播技术的问世, 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直接、更为简洁的信息传播方式,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其深厚的影响, 冲击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无论是经济、社会、政治、还是文化的变化都与这些新型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有密切关系。传播媒介是政府信息传播的重要介质, 发挥着上情下达、多向沟通的功能和作用, 是最重要的神经中枢系统, 是联系政府和公众的桥梁纽带。所以, 我们要不断提高对新技术的运用和利用, 使他们更好的为政府信息传播过程服务, 以增强公众的参与性, 进一步提高政治透明度。

总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技术不断涌现, 传播方式日益多元, 传播速度不断增强。政府信息传播的目的, 就是为了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 “问政于民、还政于民",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 政府信息传播就要讲求及时、公开、权威, 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的有效路径, 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叶皓.政府新闻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184.2、叶皓.政府新闻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184.

[3]、徐琴嫒.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80.3、徐琴嫒.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80.

[4]、焦扬.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J].新闻记者.2005. (2) .4、焦扬.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J].新闻记者.2005. (2) .

[5]、赵赜.政府公关部门对新闻媒介的心理影响[J].新闻三昧, 2008, (8) .5、赵赜.政府公关部门对新闻媒介的心理影响[J].新闻三昧, 2008, (8) .

政府对策 篇2

实行政府采购,有利于促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财政开支;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还有利于政府更好的治理社会以及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政府采购制度值得继续推行并深化落实,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政府采购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少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等。因此,必须强化标前的管理、招标中的运作和招标后的监督,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某一项目的政府采购任务。

一、产生政府采购价高原因

(一)实行竞标产品报备行规,垄断货源提高销售价格近年来,制造商在各省建立总经销,总经销建立若干经销商,形成完整的销售网络。规定各省之间不能串货,同种型号产品编制不同的产品编码。经销商与采购单位形成默契后,将采购招标单位及货物技术配臵报备给总经销及制造商,制造商供给唯一编码,其余的经销商拿不到该型号的编码产品。因此,制造商确保高价出厂,经销商抬高销售价格,通过串标围标获得高额利润。

(二)自由的网上报价,提高网上询价的预算价 政府采购网上商品广场的商品价格是供应商自行报价。由于政府采购招标环节多、时间长、因素多,供应商在网上报价时必然考虑此因素;办公设备、IT产品降价频繁,供应商不能及时调整报价;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和物价部门未能进行有效监督,造成网上询价的预算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三)恶意操纵招投标,抬高政府采购价格

恶意操纵招投标九法:一是标前管理缺位,放纵投标人设定有利条件。有的采购单位未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出现将采购项目技术配臵和预算价、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初稿由参与投标的投标人提供,设臵有利条件,使公平招标留下隐患,造成采购价偏高。二是指定设计指定招标,内定中标人。招标单位有关人员为了使某公司承接项目,私自指定某公司提供项目设计、技术指标配臵和预算价,为某公司在招标文件设定有利的条件。三是制定量身定做的标书,内定中标人。投标人为了中标,事前与招标人或招标机构有关人员私下约定,在制作招标文件时,按投标人有利的资质、品牌、型号、编码和业绩等条件来设定招标文件中的资质、技术要求和评分办法,使内定中标人高价中标。四是巧妙设定特殊条件,排挤竞标对手。在招标文件中,注明品牌、设备型号、特殊编码、技术指标进行倾向性描述和特定技术条款,使大多数投标人被拒之门外,私下围标高价中标。五是买通评标专家,搞权钱交易。投标人与招标人、招标机构有关人 员相勾结,安臵耳目,了解评标专家。投标人在开标前与经常参加评标的专家沟通联系,在抽出评委后及时与评标专家沟通联系,在开标地点的大门前、电梯口等候评标专家,私下约定,要求照顾。一旦评委被买通,失去公正性,导致质差价高的投标人中标。六是投标企业串通投标,高价围标。有的投标人为了确保中标,私下串通三家投标企业来陪标,排挤竞标对手,高价围标。有的投标企业挂靠或租用数家企业参加投标,通过编制不同的投标方案进行串标、围标,中标后私下给予报酬。

恶意操纵招投标的根源:一是招投标法律规定存在缺陷。法律对招标文件制作的管理没有规定,设臵监督的范围存在漏洞。如规定行政监督部门不得干涉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等事项的自主权,使招标文件制作的监督出现真空,给制定量身定做标书等提供土壤。法定入围合格投标人三个数量太少,便于围标操作。二是招标代理机构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圈。发育不健全的招标代理机构处在多种经济利益的交接点。有的招标机构,挂靠在行政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有的虽说脱钩,但仍藕断丝连;政府是最大的招标人,拥有大量招标资源,投标机构难免会受其影响;投标人采取各种手段,协调招标机构给予关照。因此,招标机构处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圈。三是投标企业唯利是图。由于招投标市场是开放的,外来投标企业不需履 行登记报备手续,参加投标的企业诚信差异,受利益驱动,串标围标,损害国家利益。

二、确保政府采购价格合理的对策

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必须加强招标前的管理、招标中的运作和招标后的监督,才能实现合理的采购价格,保质保量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

(一)标前规范管理

标前采购单位内部正常运作,各施其责,提出既能保障质量又有竞争性的产品共性技术配臵,做好采购招标前的网上询价、市场菜价等工作,把好招标文件第一关尤其重要。

1.规范采购单位内部运作,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为认真履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的采购人职责,防止职责不明、责任不清,采购人必须设立工作机构和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即:一要建立工作机构。应成立项目采购工作小组,配备专职和兼职人员,配齐必要的工作设备。二要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采购单位应根据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采购物品的询价和市场采价、提出采购物品技术指标的配臵、招标文件的审核、合同的起草审核、采购物品的验收等重要工作必须分权制约、明确职责、分清责任。同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结合部门特点明确有关法律和纪律责任,使该办法有较强的刚性。

2.专家商议共性技术配臵,消除竞标产品报备垄断。在 制作招标文件前,可委托3至5名单数以上专家,根据采购人的工作需求,提出三个品牌以上的共性技术配臵和投标的资质条件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专家必须根据采购人的工作需求,科学合理地提出没有倾向性的技术配臵,使招标文件具有竞争性,打破竞标产品报备制度的垄断地位。

3.加强网上询价平台管理,使采购预算价趋于合理。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政府采购中心和物价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网上询价平台的管理,制定供应商上网产品及报价的申报、审核、更新、检查、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内容的制度,要督促供应商及时更新价格,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确保采购人网上合理询价。

4.采取协议供货价折扣措施,实现采购价低于市场价。采取协议供货价格折扣和高于市场价格可从价格低的非协议供应商购买的新措施。在招标前只定折扣率,折扣率在协议供货期内保持不变。先由采购人到市场中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询价,确定一个供购双方平等协商价格,这个价格不允许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最终协议供货价格=供货双方平等协商价格×折扣率,这就确保招标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采购单位若发现高于市场价格,可从价格低的非协议供应商购买。采用公开招标采购的,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确定中标单位,但制定招标文件时,设定资质条件要把好投标供应商的质量。

(二)标中阳光运行

标中阳光运行,就是实行集中招投标管理,建立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割断了招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与投标人的直接联系,减少了串通围标的土壤,增强招标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有效防止暗箱操作、权力寻租,降低招标成本。

1.实行集中招标,加强采购招标管理。集中招投标管理就是,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规范管理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为。在大中城市建立政府招标管理中心,配齐管理人员;设立专家库;提供电子抽取专家、电子评标、随机摇号、电子监控和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等设备;分别设立电子招标、投标、自动抽取专家、评审、摇号和监督管理室,加强各类招投标的管理。

2.推行电子招标,实现招标公平公正。建立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以遵循招投标法律法规为前提,依托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化的数据交换,采取电子签章的第三方认证技术,实现网络发布公告、网上下载标书、网上答疑、网上匿名投标、专家匿名抽取及匿名评标等功能,达到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正、透明和高效等目的。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由招标人与投标人信息管理等11个系统组成。

3.规范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运作程序。一是网上申报招标或采购。招标人将电子签章的申报采购材料,通过网络向 “平台”上传申报材料。采购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审批后,传给招标人;二是随机抽取招标机构招标。招标人从“平台”随机抽取招标机构,委托招标并草拟招标文件。招标人审核招标文件及预算书后,经招标人电子签章,上传“平台”,由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核;三是对外发布招标信息和答疑。政府招标管理中心将审批的招标文件,在“平台”发布信息,并进行答疑;四是网上匿名投标。投标人通过网络向投标文件数据库上传经电子签章的投标文件,系统自动作匿名处理;五是随机抽取联系专家评标。从专家信息管理与抽取系统随机匿名抽取并自动联系专家,专家通过权限进行网络评标,经电子签章后,上传“中心”。该管理中心根据专家上传的评标情况,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总分,推荐中标人给招标人确认。六是上传履行合同情况。招标人将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和履行合同的情况,上传招投标平台备案,便于监督和管理。

(三)标后监管到位

一要提高标后监管重要性的认知。招标后的管理和监督关系到能否保质保量实现招标文件的规定;关系到能否签订严密有效的合同;关系到能否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关系到能否严格有效地进行质量验收;关系到招标工程和采购项目能否如期完工、如期采购;同时,也关系到能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为此,加强招标后的监督工作尤其重要。

二要建立标后监管的工作机制。实行标后工作责任制,加强标后监管工作。中标单位确定后,招标单位采购小组请有经验的同志草拟合同,特别要制定好购买原料、质量监督、中途抽检、检测验收、违约处理等重要条款,并与有关处室汇稿,严把合同关;加强工程监理和施工的监督;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工程或采购货物进行认真检测验收;加强对工程结算审核的监督管理;专人负责对违约问题的处理;加强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

三要实行标后风险点监管。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标后存在的风险点,对签订合同、项目验收、结算审核和固定资产管理等风险点进行监管,防止招标后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要加强投标企业的诚信建设。制定《招标投标机构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招标机构和投标企业诚信档案建设,建立部门信息沟通及共享机制,建立完整的招投标企业诚信档案。通过健全诚信信息申报、采集、提供等制度,定期收集诚信信息或失信信息,及时进行诚信评定。对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要严厉查处并在媒体上曝光,同时列入“黑名单”,凡被列入“黑名单”的三年内不得参与招标和投标活动。

浅析政府网络监管的有效对策 篇3

微博文化的高速渗入

2O10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一跃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第三大舆情,虽然产生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和社会影响力却超出了任何网络舆论平台。它之所以更加受到网民们的亲睐,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一)微博具有无与伦比的草根性。微博最多140个字符的限制,成为了广大草根群体轻松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博文的创作需要严谨的逻辑,需要组织语言,而微博的内容只需要只言片语。

(二)微博具有更加快速便捷的传播能力。微博与手机的结合,使得在没有电脑网络的地方,微博客们也可以及时更新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大的突发事件的现场,利用手机发表微博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传播的速度。

(三)微博具有更为轻松广泛的交互方式。微博的交互方式相比于其他方式更为便捷、新颖,只轻点“关注”就可以跟随一个你感兴趣的人,同样,你也可以有很多自由的粉丝,被关注的时候回应与否也是自由的。

7.23动车事故引发的微博革命

7月23日20点38分, 由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动车被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遭到了同向行驶的D301次列车追尾,造成40人死亡和192人受伤的特大事故……在传统媒体无法及时刊登消息之时,身在事故现场的一些微博用户不断更新关于现场的图片、文字信息,帮助人们了解事故最新情况,为救治伤员,温州血库告急,由于微博的呼吁及转帖,许多市民夜赶到血站进行献血,上演了令人感动的全城联动的一幕,同时大量的演艺明星、媒体名人、企业高管对事故进行了大量的转发与评论。在微博直播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事故原因不明,铁道部便将出事车头掩埋、停止救援开始破拆车身、强调已没有生命迹象后又救出了小伊伊等一系列内容,微博的议题与公众对于事故救援、处理的态度,转变成为了质疑、谴责、愤怒。短时间内,我们看到网络力量的集体爆发,微博呈现出一个汇集八方声音的强大舆论场,此次温州动车事故,微博显露出作为即时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作用。

从金庸被去世看微博监管

2010年12月6日一条微博在网上疯传:“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很多网友在看到这条微博后,表达了对金庸先生去世的惋惜之情,转发、评论了数万次。《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辑以周刊的名义发了类似内容的微博,很多网友误以为是该周刊核实并且首发的消息,于是大量转发。闾丘露薇第一个站出来辟谣, 称金庸日前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 并且香港也没有谣言中的那家医院。至此,金庸“被去世”的谣言才得以遏制。微博让我们看到了谣言的可怕,由此引发了对微博监管制度的思考:微博让我们迅速地知晓一些通过传统途径很难知晓的信息,但微博也会出现谣言和恶意攻击,同时各类名人炒作和幕后推手公司藉此平台不断策划出形式翻新的各类不正当营销,致使负面效应持续升级。如果好好的利用,微博是一个好产品,如果不加约束,微博会很可怕。

微博舆论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角色

微博传播是一把双刃剑, 在充当突发事件危机化解的助推器, 促进突发事件解决的同时, 又可能成为危机言论的诱发器和不良言论的放大器, 给突发事件的舆论监管带来挑战。7.23动车事件及金庸“被去世”让人们看到微博传播的巨大威力, 同时也暴露了微博传播中的一些潜在的隐患。

(一)正面角色。微博为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媒体、政府、公众都可以将微博作为信息公开的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工具的不足,满足了公众了解事件真相、关注事件进展的愿望。

(二)负面角色。突发事件本身的非常规性和不确定性十分容易激发公众的好奇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来自政府和媒体的权威信息缺失, 微博信息生产和发布的零门槛以及病毒式的传播速度, 极易成为突发事件中滋生的温床。

政府网络监管的有效对策

(一)立法监管与技术监管双管齐下。首先,政府应建立网络审查追责机制,制定或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规范,要明确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认定、取证等;其次,制定法规保障网络实名制的实施,网络实名制是从源头上阻止不法分子传播色情、暴力、反动信息的有效途径;最后,在完善立法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利益,保证相关法律不会出现抵触、矛盾和不协调的地方,一方面捍卫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立法效果。

(二)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谓“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群体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意见领袖”有时能呼风唤雨,不是他们自己有什么地位或特权,而是他们代表了相当数量拥趸的心声,政府通过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突发公共事件舆论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利于保证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发展与监管良性互动。对谣言的监管采取自动监视系统、不实信息曝光区、举报体系、自动纠错体系四大手段,初步形成有效的辟谣、纠错机制,进一步完善微博审核制度,从技术和人力上实行实时监控,对发布虚假信息引起恶劣影响的行为和个人,要严厉打击,并从技术和制度上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四)亟待构建良性秩序。政府部门应建立新的互动机制,加强与意见领袖沟通,发挥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微博用户监督和举报敏感信息,特别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加强行业自律,从微博获取新闻源时,应加以鉴别,防止误导舆论、扩散虚假信息。

(五)政府和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通过媒体及时告知讯息,让公众尽快知晓事实真相,稳定民心。(1)要转变思维、改进方法,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紧迫感;(2)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3)面对突发性事件,要及时占领和利用好主流媒体,抢占话语权;四、要善于运用传播技巧,充分认识媒体的传播规律,提升善用媒体的能力。

总之,突发事件发生前,加强政府敏锐的鉴别能力和迅捷的预警预测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时,提高政府科学理性的决策能力和果断处理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后,提高政府总结、反思和学习能力。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我们的政府也应该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中愈发成熟和理性。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政府网站的发展对策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政府网站正以其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使群众与政府进行信息交互的特点, 逐步成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成为社会公众感知和获取政务信息的平台, 对于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 推进政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欧盟、新加坡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评估政府网站了解电子政务的建设效果, 了解社会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的程度, 并及时总结、不断改进,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一、国内政府网站的发展情况及优秀网站的评价

(一) 国内政府网站发展历程

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海南省政府创办国内首个政府门户网站, 随着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正式开通, 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后, 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点击量排名各国政府网站前列, 得到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08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的肯定。

我国政府始终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为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措施, 不断加强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 增加网上服务, 切实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年底, 使用“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总数达到52155个, 政府门户网站数量逐年递增 (见图1) 。一个从中央、各部委到省、地、县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政务网站体系架构已经建立, 政府网站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成为全面展现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的主要窗口。

(二) 优秀网站的评价标准

要想知道一个政府网站是否办得成功, 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 网站建设后应该进行相应的评价。网站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堆积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不单要在网站的技术和整体设计上使人满意, 另外, 在建设时还应该考虑到整个网站的主题信息传达是否明确, 网站内容与视觉形式是否统一, 是否具有整体的设计风格。除了以上因素外, 评价一个政府网站是否优秀、实用, 除了看网站的技术是否过硬、设计是否美观外, 最重要的是应该注重网站的应用性是否强, 互动性是否好。通过分析做得比较好的政府网站的经验,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服务性———真正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实用的在线服务;创新性———能够结合地方、业务和技术发展特征进行创新性应用;高绩效———强调通过应用产生网站绩效;品牌化———政府网站特色服务逐渐形成品牌, 形成与其他网站区别的标志;个性化———充分体现地方、行业和机构的业务特色, 体现未来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特征。

另外, 从网站的拥有率与使用率上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一个政府网站是否优秀。拥有率指的是各级政府拥有政府网站的数量, 拥有率高, 说明各级政府创建政府网站的主动性强;使用率指的是浏览者对政府网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使用率高, 说明浏览者对政府网站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认可。高拥有率、高使用率是最为理想的政府网站运行状态, 它表明政府网站不仅数量多并且运行、维护质量好, 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与选择;低拥有率、低使用率表明政府网站的创建数量少并且运行、维护质量差, 用户的认可与选择程度也低;高拥有率、低使用率表明创建政府网站的主动性强, 但运行、维护质量差或是政府网站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未能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与选择;低拥有率、高使用率表明政府网站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已建的政府网站能够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与选择。

高拥有率与低使用率的现状表明, 政府网站功能还不够健全, 政府网站建设者必须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不断完善政府网站功能建设, 从高拥有率、低使用率向高拥有率、高使用率转变。

(三) 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照优秀网站的评价标准, 我国政府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安排专人管理, 及时更新信息。

随着网站的发展, 群众对政府网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最初的简单浏览, 逐步变成能够更多的从网站上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动态, 从而及时了解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规划。群众对网站需求的变化可以从中国网站规模变化中反映出来 (见图2) 。

由图2可以看出, 截至2010年12月, 中国的网站数, 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量减少到191万个, 年降幅41%。网站数量的下降与国家加大互联网领域的管理有关。虽然网站的数量有大幅度减少, 但是在优胜劣汰的发展形势下, 网站的质量随着“水分”的溢出却得到了提升, 网页数量和网页字节等互联网资源得到了大幅度增长。2010年的网页总数较2009年增长78.6%, 平均网页数增幅达到202%, 平均字节数增长1.6%。因此, 政府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对网站的信息质量和更新速度予以充分重视, 安排专人对网站进行管理及信息更新。

2. 加强搜索功能, 方便群众浏览。

随着网站技术的不断发展, 搜索功能也正以其方便浏览者更快速地获得所需资源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各大网站的重视, 百度、谷歌等搜索类网站的崛起也从侧面印证了搜索功能的重要性。2010年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量比2009年有了大幅度增加 (见图3) , 这也充分反映了浏览者对搜索引擎的需求和依赖。

3. 明确网站栏目, 清晰呈现信息分类。

目前, 我国一些政府网站常用机构组织部门作为栏目和信息划分的依据, 造成浏览者在查询相关信息时, 由于不了解政府机构的部门构成和职责分工, 很难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给浏览者带来了不便, 不知道要处理的事情由哪个部门办理。而政府网站的构建者应该通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使网站信息的划分更加合理, 方便于浏览。

二、政府网站下一步发展对策研究

在政府网站评价的实践中, 有许多好的实例。例如:商务部采用网站群建设的做法, 围绕服务办网站;农业部网站以用户为中心, 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公共服务。这些实际的例子, 形象地展示出好的政府网站应是什么样的。当然, 用更高标准要求, 它们也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下一步, 政府网站的发展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 增强服务理念

政府网站建立的目的是让浏览者了解政府, 树立政府形象, 同时通过网站平台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为网站的浏览者提供优质服务是网站建设的宗旨, 因此在网站建设过程中要增强服务理念, 能够真正从群众的需求出发, 切实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信息发布、机构介绍和政策法规的颁布等等, 要注重与公众的交流, 提高网上办事的能力。

(二) 提高网站信息质量

信息是网站的灵魂, 丰富的信息量将促进网站的点击率和知名度的提高, 因此, 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组织、整理信息, 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呈现给浏览者;另外, 要对网站的信息从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权威性等多个角度来严格把关, 保证网站所提供信息的质量。

(三) 完善交流互动机制建设

加强互动栏目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提供方便。政府网站在建设中应该办好留言信箱、留言板等网站建设中普遍采用的互动形式, 引导公众积极参政议政。同时在栏目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浏览方便, 减少交叉性的内容, 提高直观性、有效性。网站在处理浏览者提出的建议时, 可由专人整理出书面报告上报给负责领导参阅, 通过邮件转发等形式转给相关部门参考。及时对公众意见进行处理和反馈。对公众参与的及时处理和回复, 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性和回应能力、执政能力, 同时, 又能促进、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四) 鼓励网站创新, 建特色网站

政府网站要引领创新, 要与新技术发展保持适当同步。另外, 还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本部门的工作特点进行网站建设, 向社会展现自己的特色, 以达到宣传目的。结合政府转型、行政体制转型, 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五) 重视网站安全, 消除隐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政府网站也成为了被篡改、被攻击的重灾区。因此, 在网站运行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维护、管理, 并形成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工作机制, 确保网站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同时, 网站的管理者还应该及时学习、了解新知识、新技术, 以应对各种攻击和突发情况, 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站的安全运行。

总之, 我国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覆盖各级政府部门。下一步, 网站的发展不应该再局限于网站建设水平, 更多的应该在评估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所体现出的应用效果。因此, 政府网站要向服务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服务于企业和群众, 服务于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转变。不断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是顺应我国政府改革发展趋势的行动举措, 对于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要: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窗口。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进程中, 政府门户网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政府门户网站的有关概念及相互间关系, 提出了政府门户网站对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国内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情况作了研究, 并提出了优秀网站的评价标准。以此标准为基础, 结合数据的对比、分析, 具体介绍了国内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最后结合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篇5

论文题目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作者姓名

王霄霄

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学专业

准 考 证 号

030112150171

指 导 教 师

王志松

2014 年5月11日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行政大国,官员系统庞大,体系尚待健全,官员素质尚待提高,官员腐败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坛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上以来,虽然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本文则是从中国政府官员产生腐败的表现、特点、危害、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大有裨益。【关键词】政府 官员腐败 反腐 监督 对策

目 录

一、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 1

(一)政治方面„„„„„„„„„„„„„„„„„„„„„„„„„ 1

(二)经济方面„„„„„„„„„„„„„„„„„„„„„„„„„ 1

(三)生活方面„„„„„„„„„„„„„„„„„„„„„„„„„ 2

二、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特点„„„„„„„„„„„„„„„„„„„ 2

(一)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2

(二)手段呈多样化„„„„„„„„„„„„„„„„„„„„„„„ 2

(三)作案情节、后果严重化等„„„„„„„„„„„„„„„„„„ 2

三、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危害„„„„„„„„„„„„„„„„„„„ 3

(一)政治危害„„„„„„„„„„„„„„„„„„„„„„„„„ 3

(二)经济危害„„„„„„„„„„„„„„„„„„„„„„„„„ 3

(三)社会风气方面„„„„„„„„„„„„„„„„„„„„„„„ 3

四、我国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原因„„„„„„„„„„„„„„„„„3

(一)权力监督体制存在漏洞„„„„„„„„„„„„„„„„„„„ 3

(二)利益至上是官员产生腐败思想的主观原因„„„„„„„„„„„ 4

(三)惩治不力是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5

(四)道德观念淡薄„„„„„„„„„„„„„„„„„„„„„„„ 5

(五)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5

(六)信息的不透明化„„„„„„„„„„„„„„„„„„„„„„ 6

五、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对策„„„„„„„„„„„„„„„„„„„ 6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制度化反腐 „„„„„„„„„„6

(二)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完善用人机制,以文化反腐 „„„„„„„„6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民主化反腐 „„„„7

(四)加强惩戒力度„„„„„„„„„„„„„„„„„„„„„„„ 7

(五)建立健全法制„„„„„„„„„„„„„„„„„„„„„„„ 7

(六)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等„„„„„„„„„„„„„„„„„„„ 8 参考文献„„„„„„„„„„„„„„„„„„„„„„„„„„„„ 8

正 文

提到腐败,过去,媒体与权威人士总会这样说: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是好的,主流是好的。最近,有中央领导从刘铁男等案件反思,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领域和行业,某些单位和组织中,某些腐败行为,难道真的都是“个别现象”吗?

腐败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腐蚀政府权威和行业信用,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它使公共权利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挥,严重违背了人民的意志。因此,中国政府官员反腐败势在必行。

一、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

目前,不少领域存在易发多发腐败现象和问题,这是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和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存在于不少领域易发多发的腐败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治方面

政治上背离党、脱离群众。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按党的组织原则处理党政事务,脱离领导集体的民主集中制,不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工作纪律,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个别少数领导干部自酿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有些行政官员在工作中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为失范,令不行、禁不止,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为钱不为贤现象日趋严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求是》①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要深入政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还要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二)经济方面

经济上收贿受赂,公饱私囊。一些领导干部、权力部门的干部,长期在岗位权力严重失控,滥用职权,老百姓不给好处就不办事情,“收红包”还美其名曰“劳务费”、“收入提成”,数额巨大的,干脆直接给存折或者支票,行贿还有 ① 李宝善:《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 2011年 第20期

更隐蔽的方式:邀请考察、介绍职业、调动工作、聘任顾问、提供性服务等等;截留、挪用、骗取国家用于基层农村建设和给群众的政策性减免照顾、补助资金。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支出审批方面,严重违反管理原则和制度,权利失控,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资源,弄虚作假。

(三)生活方面等

生活上腐化奢侈、贪图享乐。一些领导干部公开带头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拉拢关系。借会议、考察、培训等各种名义,经常公款境外旅游、公款高额消费。有的单位铺张浪费成风,讲排场、搞攀比,办公场所、办公用品越来越高档。一些领导干部道德沦丧,生活出入高档酒店、夜总会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找“三陪”、包“二奶”、养情人,把这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视为很正常。

二、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特点

(一)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近几年发生的贪污腐败案件,涉案金额较之过去是数倍、数十倍、百倍的增长,有的案件已经是上千万、甚至上亿,令人咋舌。例如,2014年初,总后勤部副部长**在河南的老家被抄,调查人员起获了数百箱的军用专供茅台,还有寓意“一帆风顺”的大金船,寓意“金玉满盆”的金脸盆,以及纯金毛泽东像等等,财物装满四辆卡车,折合下来几十亿人民币,引起很大的轰动。

(二)手段呈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贪污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其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国家工作人员,钻法律空挡,走政策边缘,制造模糊行为,浑水摸鱼,猖狂侵吞公私财产的实践突出。如有的利用认亲结友、婚丧嫁娶等传统民俗节日等。但就是最近,媒体还曝光一位县委书记私下里告诉记者,他光是春节就有1--2百万元的进帐。更有县长转书记后,“廉内助”与其感叹:“当书记和当县长就是不一样”。现在还有一种就是性贿赂,这种非物质型的贿赂犯罪也是屡见不鲜。

(三)作案情节、后果严重化等

由于近些年贪污数量上的不断增加,涉案金额的不断增大,主体的多元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危害较之过去更为严重,特别是司法权,贪污腐败犯罪无孔

不入,某些司法监管公职人员中的司法权的商品化,已经是这一神圣的国家权力受到了玷污,对政权稳固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危害

中国政府官员腐败在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一)政治危害

在政治方面,腐败会动摇政府合法性地位,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中国政府工作人员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在工作互相推诿工作效率随之下降,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纷争、**、乃至四分五裂。***和陈良宇、陈希同一样,在政治局委员这一级高官中,是极少数,是个别现象,但他们造成的危害,因他们而倒台、出事的官员,贪腐的数目却不可小视,不但影响政治领导人的声誉,而且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等个个领域都有极坏的影响。

(二)经济危害

在经济方面,腐败分子不仅自己通过贪污受贿侵占国家资金,而且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巨额资金和大量财产流入不法分子手中。更为严重的是,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

(三)社会风气方面

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腐蚀性,个别行政官员的腐化堕落、骄奢淫逸、狎妓嫖娼、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违法犯罪充斥整个社会,会使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沉渣泛起,污染社会。

四、中国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原因

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与时代的原因。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相当复杂的。

(一)权力监督体制存在漏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与权力监督制约有关的政治、行政和司法的机构

部门在不断的调整充实。目前,承担着党内外政治、行政和司法监督,进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有下述三大机构部门:

1.党的机构,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2.行政部门,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省市县监察厅(局)。

3.检察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的反贪污贿赂总局和省市县检察院设立的反贪污贿赂局,主要负责对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经济类犯罪案件侦查、预审工作的指导;参与重大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的侦查;直接立案侦查重大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

从以上情况看,我国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部门机构已经不少,体系也很完整。但是,由于现有的三大部门机构对于所监督的权力主体,形不成独立的权力制约关系,因此难以收到有效的监督效果。

谁都清楚,失去监督的权力,一定会产生腐败。小平就说过,制度好,坏人不敢作恶,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坏。这些年,反腐败的监督与制度的建设,应该是进展很大,但是,即使将权力关进了笼子里了,无论是官员和百姓都清楚,这个笼子是还太稀松了。正如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所说的,是“牛栏关猫,来去自由”。既然是牛栏关猫,你就指望关在笼子里的只能是圣人,只能靠自律了。而我们的官员,又有几个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中钱弹肉弹的圣人与神呢?只要牛栏关猫,来去自由是个普遍现象,腐败,就肯定是个普遍现象。

(二)利益至上是官员产生腐败思想的主观原因

共产主义理想②是党和干部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奋力前行的指明灯。当今政府官员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质的引诱。在这种情况下,党的机关和企业单位的某些公职人员由于本人素质不高,受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在金钱和物质引诱面前失去了自控能力。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与政治存在不合理方面,又为这些不坚定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就使得少数公职人员当官做老爷和以权谋私的欲望恶性膨胀起来,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为了私欲不惜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三)惩治不力是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②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人民网 1999年12月28日 第1页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生灭兴衰,都与统治阶级的反对与提倡、限制与纵容密切相关。在反腐败斗争开展后的现今,我国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这与打击惩治不严不无关系,以使中国官员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的专家将我国查处腐败的情形比喻为“隔墙砸砖头”,砸到谁谁倒霉。还有就是对于已经查出的官员惩处不严,由于腐败大面积的发生,致使案件的查处标准在一些地方不断被放宽。如厦门远华案,贪污5万元以下的免于处理;马德卖官,涉案265人,只有4人被处理。而出现这种情形据说是由于“涉案人员太多,如果全部处理,整个政府就跨了,无法运行,而具体做法只能是抓大放小”。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与情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必然使腐败更加猖獗。

(四)道德观念淡薄

柏拉图说:“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而人的品性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③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资本主义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政府官员摆脱了自己应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约束。比如某些干部包养二奶、参与赌博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五)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六)信息的不透明化

③ 何贻轮:《政治学与行政学名人观点揽要》 延边出版社 2002年 第167页

无论是机关进入,还是提拔任用、目前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在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五、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对策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对权力制约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制度化反腐

1.完善体制内监督,在党和行政内部监督机制上,实行由上级的纪检部门对下级行政机构进行监督,实行政治、行政和司法的独立监督,确保监督的权力保障性;

2.完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3.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的舆论监督形式,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广大民众的监督权,提高公民的反腐败意识 ;

4.完善官员财产监督,试行并不断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官员财产进行有效监督,有效遏制腐败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直强调不论是谁,不论职务有多高,只要搞腐败就坚决查处,绝不手软。对***、刘志军等人问题的查处就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二)以德倡廉,完善用人机制,以文化反腐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周礼》曾提出:“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官员只有经常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才能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此外在政府官员任免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五湖四海,拓

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从而有力的遏制了所谓的“亲情文化”的蔓延,净化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从思想源头上抵制腐败。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民主化反腐

在党内民主构建上,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坚决反对“一把手说了算”的领导个人决策形式,积极鼓励和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可以改革领导班子制度,部分班子成员参与决策,其余班子成员行使否决权。根据班子成员所代表机关的性质,只有那些执行机构的代表直接参与决策,而非执行或监督机构的代表不参与决策而只负责监督,并且可以对决策结果行使否决权,从而可以有效分解官员的权力,有效防止专权腐败。

(四)加强惩戒力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有一计为“杀鸡儆猴”,意为杀一儆百,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一方面警告有企图或者正在腐败的人,另一方面也使公民对于反腐败意识更急积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可是腐败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力度仍要加强。加大反腐监督和执法力度,推进“责任政府”的建立,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使利益相关者不敢为。对于那些腐败的官员决不能姑息迁就,要从政治上让他们声败名裂,经济上让他们倾家荡产。

(五)建立健全法制

光靠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以法律形式将腐败治理法律化,依法防止腐败,依法治理腐败。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缺少相应的法律基础。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这一方面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一些涉及到有关政府官员行为可能导致的腐败现象,进一步明确腐败的种类,追究方式,惩处方式,受到的惩罚力度。查办腐败案件,措施要实,真管真查,不能心慈手软,防止有案不查,有罪不定,重罪轻判等问题。要排除和抵制各种干扰,保证

司法公正性。

(六)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等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实现公众对政府官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党的十八大将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纪委也正在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2013-2017年的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党内反腐倡廉的教育、预防、监督、惩治的制度体系。

总之,通过以德倡廉,以法护廉,以监督保廉,彻底转变政府的职能,为防止腐败筑起了一道思想防线,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建立了一套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从而使为官者、当权者“不想腐败”、“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进而达到防止权力滥用,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目的,使政府官员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连纯、徐洪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2005年。2.徐家林、邓纯余、陈静、卞莉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

3.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物业管理问题的政府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物权法;物业管理;问题;政府对策

一、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1]我国物业管理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其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需要。物业管理市场离不开政府的适当介入。首先,物业管理服务合同难以充分体现意思自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是现代物业管理的主要方面,作为多数人一方的业主在签定物业管理合同时只能实行代表人或者其它类似制度,难以保证物业管理合同的平等性、有偿性。特别是前期物业管理合同,是在业主完全虚位的情况下产生的,没有政府管理部门的适当介入,业主的利益就更无法得到保障。其次,物业管理市场普遍存在失灵现象。[2]突出表现在垄断和限制竞争以及信息失灵两方面。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产生既有房地产建设单位固有垄断地位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不充分、不完全的原因,政府因素也不时在发挥着作用。就物业管理关系双方当事人而言,一方业主为多数人,且经常为自然人,而另一方为物业管理企业,双方所掌握的物业管理信息的质与量根本无法相比,这必然影响到双方的实质平等。最后,存在于物业管理对象之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具有社会性。通说认为,[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三要素: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持分权和成员权。其中成员权直接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与社会公共秩序具有密切的联系,带有明显的社会性。

《物业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新颁布的《物权法》第70条则规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是,目前的物业管理过程中不时地发生各种纠纷,政府物业管理部门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有必要根据物业管理市场的内在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充分实现《物权法》赋予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构建和谐小区生活,本文对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政府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具体应对措施。

二、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业管理纠纷数量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覆盖面包括物业管理费、小区安全卫生、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合同效力以及小区停车位等。笔者认为,物业管理问题之所以成为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业主普遍对物业管理制度认识不足

在我国,物业管理历史相当短暂,作为物业管理重要权利基础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传统所有权差异巨大,即便在理论上对其性质都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一般业主对物业管理问题就更难以理解与把握。具体表现在许多业主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认识不清,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很少参加业主大会,对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也漠不关心,理不清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不能主动向业主委员会反馈信息、提供意见,而在遇到物业管理纷争时又常常简单地以拒绝交纳物业管理费来对抗,不能合法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此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住房的物业管理是由使用人所在单位免费提供的,私人独门独院住房的物业管理则完全是由所有权人自己进行的,而现在要他们自己掏钱买物业管理服务,一时在思想上还很难接受,对物业管理不免会产生抵触情绪。许多业主的消费观念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难以适应我国不动产使用管理制度发展的内在客观需要。

2.公用基础设施检查验收机制不合理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28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但是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在业主和业主大会产生之前,物业管理企业通常都是由建设单位自己选聘的,尽管《物业管理条例》第24条又规定,国家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并强调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但是由于该条同时规定,经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这就致使实践中前期物业管理企业大多是由建设单位直接选聘的,或者完全是由建设单位直接组建的。由于和建设单位之间的特殊关系,物业管理企业就根本不可能去履行自己的检查验收义务,致使许多瑕疵工程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工程被接受了,然后再由公共维修基金支付相应的所谓维修费用,这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也为以后的物业管理留下了众多“后遗症”,诸如商品房质量瑕疵、管线布局不合理、小区停车位不足或不合理、小区绿化不达标和缺乏必要的公共娱乐设施等。

3.物业管理关系被扭曲、服务质量低下

如前所述,前期物业管理企业都是由建设单位直接选聘或者组建的,另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24条规定,在投标人少于3个或者住宅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具有批准权,所以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指定物业管理企业的情况,这些都显然扭曲了正常的物业管理关系,违背了正常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虽然《物业管理条例》第26条还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但是,由于业主委员会组织性质十分松散,尽管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物业管理问题,也很少有前期物业管理企业被炒掉的,就是有业主想把物业管理企业换掉,也会由于原建设单位或者行政等方面的种种干涉而无能为力。相反,由于拥有特定的身份关系,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压力,许多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低下,对业主反映的问题态度冷漠,所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主要就是看守小区大门和催收物管费。

4.物业管理企业自身不能适应市场要求

目前,在物业管理市场上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业主普遍反映管理费太高,另一方面又有不少物业管理企业因经费不足而正面临着生存困境。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重要原因应该是物业管理企业自身问题。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主要是通过四种途径组建起来的,即由开发公司组建的的物业管理公司或附设的物业管理部门,独立组建的的物业管理公司,房管所转换的物业管理公司,各大系统单位组建的的物业管理公司。其中最后一种只占少数,最多的是通过一、三两种途径组建起来的,而由开发商和房管所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不是把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的附属品,就是延续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距离专业化、现代化的标准都相去甚远。[4]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基本日常生活消費对象,它只能属于微利性行业,但是当前大多物业管理企业因规模太小而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目标。而且人员素质、结构普遍不合理,缺乏现代管理专业人才,物业管理服务不规范,不能科学树立现代物业管理服务理念,甚至有的还把物业管理服务抹上了行政管理色彩。

5.业主委员会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应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以及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但是由于业主普遍对物业管理制度认识不足,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产生缺乏民选机制,大多是由物业管理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而指定产生的,人员素质没保障,缺乏必要工作经验,缺乏为广大业主服务的精神与意识,业主委员会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更象是物业管理企业的代理人。至于业主大会就更是一盘散砂,其实际工作机制经常为物业管理企业人员或少数利己分子所操纵。广大业主唯一比较敏感的就是物业管理费,而小区内脏、乱、差等种种问题则大多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三、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纵观上述种种问题不难发现,每个问题都不是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这从另一侧面进一步说明了物业管理市场离不开政府的适当介入。目前政府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做好物业管理的必要宣传工作

房地产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业主(消费者)普遍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性质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行使权利,对物业管理关系和业主委员会的性质也认识不清。尽管业主自身应当努力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13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即消费者享有知悉真情权和接受教育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8条规定,房地产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针对业主普遍存在的困境,首先有要做好必要宣传工作。除房地产行政部门自身直接参与外,还必须规范建设单位的告知义务范围,并把有关宣传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范畴。

2.促使物业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相分离

目前,在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密切相关,有必要促使物业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相分离,其基本方法就是实行招标制度。但是从长远看,目前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之所以存在不正当关系,重要原因是《物业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即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建设单位可以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应将第21条规定修改为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建设单位应在物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会同所在社区组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并严格规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要实行招标制。从现实角度看,虽然《物业管理条例》第24条也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问题是其进一步又规定,投标人少于3个或者住宅规模较小的,经有关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严格监督建设单位实行招标公告制度,对所谓住宅规模较小应实行严格解释。

3.加强物业管理的行业管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首先应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资格管理,根据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和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在具备必要注册资本等基本注册条件的基础上,要特别强调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拥有一般从业人员和所需不同专业人员的数量,并定期组织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物业管理企业树立现代物业管理服务理念。在行为管理方面,要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的通常管理范围,规定非经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认可,不能在物业管理合同中加以任意排除,防止物业管理企业不适当地免除管理义务;要禁止物业管理企业对属于自己投资人的建设单位的招标进行投标,防止不正当竞争,营造平等和公平竞争;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对物业管理费收支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监督。在责任落实方面,应严格查处各种违反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对查出的问题应严格依法处理,决不通融,对未经注册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坚决给予取缔。

4.对业主委员会工作进行必要引导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物权法》第75条也强调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但是实践中这种指导和协助还很不够。业主大会很少有按照规定正式召开的,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产生也很少是通过业主民主选举产生的,常常主要都是指定(只有候选人提名而没有进一步选举)产生的,这些问题与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协助不够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提高指导、协助力度的同时,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还必须注意到实践中大多业主委员会成员都缺乏必要的物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有必要定期对业主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帮助业主委员会制定工作计划,促使业主委员会工作有序化、制度化。另外根据实践需要,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还要做好业主委员会的换届指导和协助工作,加强换届登记与监督管理。

5.政府部门在有所为的同时更应注意有所不为

物业管理市场离不开政府的介入,但是这里所讲的介入只能是适当介入。如前所述,政府介入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培育健康的物业管理市场,维护物业管理市场的自由与公平。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关系只能是基于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应由市场供需关系去确定。实践中政府部门比较容易发生的,不是上述种种完全忽视物业管理市场的现象,就是过渡介入物业管理市场的现象。就后者而言,有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职权为少数物业管理企业瓜分市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有以物业收费实行市场指导价为谎子,在缺乏与业主充分协商的情况下指定收费标准的;还有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混淆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限,不当介入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等等。物业管理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可以由当事人自愿协商解决,也可以居中调解,但是诉讼具有最终决定的效力,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绝不能利用自身特权进行偏袒并威胁利诱。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法律系

参考文献:

[1]程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5.

[2]常传领,金纯.论政府干預及其法律规制[J].现代法学,2004,6:121-122.

[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3,159.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及其对策 篇7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基本特征及类型

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震荡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活动。

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舆论关注性,可变化性等特点,而政府组织属于国家机关最具公共性,权威性的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深远。因此政府危机公关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公共性、关联性等特点,必须引起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首先在于其传播沟通出现了问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与这相关的舆论危机,公共信息危机、信誉危机、形象危机。

(一)舆论危机。

指负面信息、非官方的小道消息阻塞传播通道,引起社会心理恐慌。这里的舆论危机有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指“口头舆论”危机——谣言,二是指“体态舆论”(或称“行为舆论”危机)——比如抢购。谣言是舆论的一种畸形形态,谣言的传播会促使舆论呈现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谣言的盛行往往引发舆论关注,形成舆论压力,进尔导致舆论危机。抢购也是一种舆论形式。抢购作为“体态舆论”或“行为舆论”能以影响社会公众,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行,就成为舆论危机的一种。2003年的SARS危机中,谣言、抢购药品等广泛传播引发了一系列舆论危机。2008年阜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引发的公众心理恐慌舆论危机。

(二)信誉危机。

对政府而言,信誉意味着政府不仅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还是基于契约之上的“诚信政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公众将公共权力交给政府行使,政府亦按照这种授权“契约”向公众承诺必须履行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否则就失信于民,造成信任危机。

(三)形象危机。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好坏不是自封的,是公众对政府客观评价的总和。政府形象应是体现廉洁奉公、政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办事高效的形象。如果政府形象面临危机,就意味着政府体现的民主理念与公共行政精神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形象危机对于政府而言是最具“杀伤力”的。

2003年SARS病情席卷全球,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劝诫人们尽可能避免到中国的北京和山西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旅游。然而,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面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一系列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将一场政府形象危机转危为安。我国北京市政府当时领导人没能高度重视,没有及时通报疫情,反而引起人们心理恐慌。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措施,终于战胜了疫情,转危为安。有的地方政府面对危机,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面对政府形象危机视而不闻。众所周知的2008年阜阳儿童手足口病,毒奶粉造成的儿童大头娃娃,乃至死亡,阜阳颖泉区的“白宫门”事件,阜阳的贪官等事件,在全国的网络上迅速传开。一段时间阜阳在全国成了爆炸性新闻,阜阳政府不良形象在全国公众心目中至今阴影很深,一提起阜阳,人们自然会说“那里盛产贪官”“大头娃娃”“白宫门”“农民工大市”等等,阜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人们都闭而不谈,如果阜阳市政府能及时有效的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完全可以化危为安。

(四)公共信息危机。

公共信息危机是指由公共信息问题引发的危机,它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中的一种,是指传播过程中信息不能消除不确定性,从而引发新的危机或加剧已有的危机。对于信息的理解可因不同学科有差异。从政治学角度来说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权力。信息是继军事、财政、人事权力之外的又一重要权力。美国“棱镜”计划,就是美国中情局利用网络收集监探他国他人的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信息的最好说明。尤其现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助推器。因此,善于收集信息对于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信息的理解还可以从经济学上理解,信息就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被大众从不同角度反复利用的资源,并且信息还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信息越公开越能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然不良的信息甚至虚假信息会传递负能量,对社会对人民危害更大,政府形象受损更重,这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澄清的。这样讲并非政府要垄断公共信息,其垄断后果会导致小道消息、流言、谣言蔓延,会进一步引发大规模的舆论危机和政府形象危机。

以上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几个最基本类型,此外还有突发公共事件,如处置不及时,不得力,也会引发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如自然灾害:地震、山洪、海啸等;公共卫生事件: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动物疫情等;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群体上访、群体性骚乱、涉外突发事件等等。这几类危机,有的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有的属于工作失误或人为因素,有的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涉及了公众的利益,公众的安全,公众的情绪,政府形象受损等,必须引起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对策

(一)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

危机管理所强调的一般原则包括:及时、主动、真实、公开。美国学者格鲁尼教授在总结一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原则:关系原则、责任原则、公开原则和双向传播原则。

1.关系原则

是指政府如果平时和目标公众已建立了良好和长期关系,那么在危机状态时它就更好地承担危机带来的后果。对政府而言,在危机时刻多做关系民生的实事,这对于维系好和目标公众(一个企业、一个群体或基层政府)关系,共同配合化解危机至关重要。

2.责任原则。

当危机发生时,即使不是政府自身原因,政府也要主动承担责任。因为政府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就必须承担不可推御的社会责任和领导责任。政府官员主动承担责任将有利于化解公关危机,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公开原则。

当危机发生时,政府必须公开一切关于危机的信息,政府奉行公开与透明的原则可以防止小道消息的出现,杜绝舆论危机,增强公众的信任感,获得良好的政府形象。

4.双向传播原则。

危机发生时,政府必须将公众的利益视为自身利益来考虑,为此,政府必须全面了解来自公众的声音,并与公众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承担社会责任,回答并解决公众合理需求,在平等互动中寻求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

(二)应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策略

1.加强对政府“公务员及官员”的公共关系培训

加强对公务员及政府官员的公共关系培训,可举办专题培训班,也可在各级党校培训干部时增加公共关系课程,或专题讲座,以增强各级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应对和处理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能力。

2.建立完善的危机新闻中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公共危机爆发后,内外一切信息都需要进行系统地调查、归类和总结。良好的信息新闻中心的建立十分必要。新闻中心担当公关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搜集、发布、传播反馈的功能。新闻中心又作为政府权威的对外信息发布机构应及时向社会、媒体公布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新闻发言人又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传播政府代言人之一,他的发言代表着政府,他的一言一行都事关政府的形象。新闻发言人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高官发言人和专职发言人。高官发言人是指政府的各级领导,他们出面发言最具权威性,可靠性,公众易于信服;专职发言人是指政府专业人员,他们能掌握新闻发言方法技巧,善于处理公关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能够掌握新闻发言方法技巧,确保危机中的规范性操作。但是,无论是高官发言人还是专职发言人,发言中“说什么”“怎么说”至关重要,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信息的发布不同于常态下的信息发布,决不能用“无可奉告”或“挤牙膏式”的方式发布,要注重对公众心理的认知,以消除公众出现的焦虑、猜疑、恐慌甚至恐惧为目的。

3.做好政府公共关系危机恢复工作

公共关系危机对于一个理性的、有权威、有活力的政府而言,能够成为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的推动力,以调整公关策略与价值导向。因此,政府公共关系危机解决后,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尽快恢复社会结构和功能,恢复或重建社会秩序的同时,要有效利用媒体或网络对危机事件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

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恢复主要针对危机事件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及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改进,既包括政府“硬件”改进,也包括政府的“软件”等的提升。2011年9月11日美国在处理“9·11危机中,就充分发挥了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危机事件后的恢复能力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当然中国政府这几年也积累了很多应对公关危机和恢复的能力及经验。2003的“非典”“7·23”动车事故,2008年汶川8级强震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非凡的应对危机事件处理协调能力。当然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与协调离不开媒介的支持。政府善于利用主流媒体的导向至关重要,引导好传递正能量,化解危机,否则,听之任之会传递负能量,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手足口病”“贪官”“白宫们”等事件。之所以在短暂时间全国几十家网站曝光,其传递的全是负面信息,这给当地公众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惧,直到迫不得以政府有关部门才出面说话,可为时过晚。

因此,面对政府公共危机的快速反映并不是指简单地控制信息的传递、删除一些不利的信息,而是应该无论信息是否属实,都应在认真调查之后及时对该信息作出回应,并保证回应内容客观真实。如果确实是政府在某些方面有失误之处,那就应该向公众公开进行道歉,或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对不实信息要进行辟谣,要在危机没有扩大之前及时有效控制好不实信息,减少危机对公众对政府形象造成的危害。这些工作除了新闻中心新闻发言人要做好,更要同媒体联手,密切合作,化解危害,稳定民心,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恢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政府管制与烟草专卖管理对策 篇8

一、两难境地:高效专卖应有的理性选择

从国际角度来看, 近十几年出现的烟草行业的全球化以及与烟草相关的死亡和疾病益显现出全球流行性, 给全球的烟草控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的一致赞成, 它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的多边协议。其主要目标是“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在国外, 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和证实了烟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 引起了政府对吸烟问题的高度重视, 烟草企业被要求弥补吸烟产生的部分经济本。

世贸组织并不排斥专卖制度, 这个制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二者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是二者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是截然不同。从实践上看, 政府对烟草实行管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 比如法国、奥地利等。美国虽然不实行烟草专卖, 但其管理措施与烟草专卖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实行烟草种植配额制度、卷烟销售许可证制度、烟草运输凭证制度等等。由此可见, 烟草专卖制度是能够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的, 烟草专卖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 两者可以共存。既然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坚持保留烟草专卖制度, 其出发点是因为我国烟草产业目前尚不具备与国外烟草巨头抗衡的能力, 希望借助于这个制度的特殊性, 通过对现行烟草产业计划体制和财税体制的改革, 调整烟草产业组织结构, 以提升我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当这一目的达到后, 这个制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也就是说“实行专卖是为了取消专卖”, 这可以理解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烟草专卖制度的政策取向。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 我国烟草业竞争力在世界烟草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集中度低, 以我国烟草前4家生产企业的生产总量占行业总产量比重计算的产业集中度只有19%, 而美国同一指标就达到96%。目前, 在我国每个区域市场, 无论其是否具有发展卷烟工业的基础与优势, 都或大或小的开办有烟草生产企业, 全国共计84家, 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年产规模在30万箱以下。二是烟草技术水平落后, 以劳动生产率为例, 我国最好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1倍以上;单箱税利, 我国先进水平与美国相差4倍以上。三是烟草产品结构单一, 在国际主流卷烟产品转向混合型、低焦油、淡香型产品为主, 我国的卷烟市场仍然以烤烟型、高焦型、浓香型产品为主。尤其是在混合型卷烟方面, 我国烟草表现出明显的供给不足特征。

国内多数人认为, 我国的烟草专卖制度还不宜立即废除, 改革烟草专卖制度必须以保留专卖制度为前提。目前, 现行专卖制度暂时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其合理性可以归结为五点, 一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消费者利益, 二是烟草专卖与市场竞争并行不悖, 三是烟草专卖符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 四是烟草专卖有利于加强监管, 五是国内市场经济机制还未发育成熟、取消的条件还远不具备。因此, 从目前情况来看, 烟草专卖制度仍是我国烟草业发展的基石和制度选择。

二、对策建议:专卖管理中的济南实践

1. 提高市场管理能力。

(1) 市场检查APCD工作法, 将市场检查划分为分析 (Analysis) 、计划 (Plan) 、检查 (Check) 、处理 (Deal With) 四个步骤。在“分析”环节, 针对零售户信息档案的经营业态、市场环境、客户级别等指数设定预警参数, 参考零售客户订货总量、订货结构、敏感品牌销量变化等信息, 对卷烟市场进行整体性数据分析, 把握市场异常情况、明确检查重点。在“计划”环节, 由信息系统根据检查时间、工作内容、检查对象地域特点自动排出检查计划和线路, 检查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对预判可能出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管目标, 设定常规检查、蹲守检查、集中整治、联合检查等计划, 对数据正常的守法零售客户则免于检查或大幅降低检查频次。在“检查”环节, 一核人员有无经营资质, 二查卷烟库存总量、了解异常原因, 三对现场进行执法取证。在“处理”环节, 按照违法行为严重程度、证据采集情况等标准对现场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判定和决定下一步处理方式。 (2) 在“打管疏服”体系建设方面, “打”即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不动摇, 突出对制售假、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管”即提高执法人员分析判断能力, 对零售户实施分类管理, 以异常户和重大市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和管理, 强化日常巡查与重点监管的结合。“疏”即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宣传疏导, 采取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建议等方法, 减少违规率、提升教育转化率。“服”即加强服务理念, 通过法制培训、真假烟识别、防调包宣传、便民措施等, 切实关心零售户利益, 更好地为零售户服务。

2. 提升执法效率。

(1) 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实现执法信息化。运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信息手段提高市场信息搜集和执法管理的效率。推进案件规范办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通过案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推进办案流程规范化、案件笔录和证据处理信息化, 形成集案卷档案管理、多媒体证据展示、统计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中心, 在案件定性后自动检索适用条款、自动计算罚没金额、自动生成办案文书, 从而达到统一处罚标准、严格办案程序、规范罚没烟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违法人员信息库, 实现对违法人员的网上管理。 (2) 认真做好新型案件资料收集和学习工作, 保证专卖执法人员对新型作案手段有充分认识。通过已有经验进行针对性分析, 预先判断其运输和物流渠道、人员分配和销售方式等, 提高对此类案件的侦破力度。加强假烟流入渠道的监管和排查, 与邮政、铁路等部门签订联防协议, 与交通部门开展对物流运输业的联合监管, 加大大型物流货运场所的日常稽查力度, 同时对过境车辆进行针对性排查, 切断新型案件的物流与运输。 (3) 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信息情报接收网格, 以此为基础建设网格化情报体系。加强每一网格内稽查员与客户经理的情报沟通, 通过对各种异常信息的筛选、甄别、分析, 确定网格内有效信息和值得经营的重点案件。培养烟草打假信息员作为网格的重要节点, 依靠其收集信息提供线索, 建立可靠有效的信息来源。发动和鼓励消费者提供有效涉烟案件信息, 向消费者发放相关举报奖励办法资料, 对于真实有效的举报信息进行相应奖励。将信息处理工作细化到每一网格, 确保所有有效信息的精细化处理, 从情报信息种类、获取渠道、情报信息传递、利益分配以及情报信息考核制度等方面科学细化流程, 以查寻点、以点定人、以人盯线、以线破网, 建立完善的专卖涉烟网格化情报信息体系。

3. 通过创新加强队伍管理与素质建设。

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研究 篇9

一、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一) 预算内行政成本增长迅速

近年来,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 均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的发展势头。从纵向看, 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一五”期间的12.75%上升到“十五”期间的17.7%;政府财政收入从1980年的1159.9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4877.34亿元, 而同期的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则从75.53亿元飙升至8514.24亿元, 增幅高达112倍, 远远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从横向看, 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也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期水平, 以行政管理费用占本国政府财政支出比例为参照标准, 发达国家的比例平均约为9.5%, 其中德国为6.9%;欠发达国家的比例平均为14.9%。而我国在2006年的比重为18.73%, 这个比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出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 巨大预算外行政成本的存在

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由预算内成本、预算外成本和制度外成本三部分构成, 对于预算内行政成本的统计和控制相对容易, 由于预算外行政成本是事业单位可以自行安排和使用的, 并且这部分资金不属于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 因此很难接受社会监督而且这部分资金的规模也相当庞大。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数额相当, 而大量制度外资金的存在也为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增加了难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政府制度外资金占预算内行政成本的比例为20%~200%, 目前政府对这部分资金使用的约束力相对薄弱。因此相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水平与财政承受力而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呈现出规模过大和增长过快的态势, 给我国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二、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

(一) 观念性原因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缺乏行政成本观念。由于政府在提供和获得资源的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使得一些政府部门内的工作人员缺乏行政成本观念, 在对政府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近年来公众十分关注的“三公”消费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公”消费资金数额的逐年攀升不仅挤占了正常行政管理业务支出的比例, 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行政价值观错位。体现在个别部门领导在做出行政决策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 而不是全局长远的利益, 以最大化本部门利益为追求目标, 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命令仅从利己方面曲解领会执行, 这样不仅增加了平行部门的协作办公成本, 也加剧上下级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成本的增长, 使得政府部门间的行政业务流程运行不畅, 最终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

(二) 制度性原因

一是预算制度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对“三公”消费等活动的行政成本预算在政府预算中没有明确体现出来, 致使这部分行政行为的预算透明度不高;有关预算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仅有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限的法律来规范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行为, 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原则比较笼统, 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制定、执行与公示的细则。此外, 各级人大对公共预算监督缺乏力度。一方面表现在监督实效不强, 在较短的会期里, 面对“内行看不清, 外行看不懂”的粗略预算, 人大代表们很难提出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表现为监督约束力弱化, 由于受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预算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二是有关行政成本的责任制度不完善。对由政府部门及其内部人员不当行政行为造成部门行政成本浪费或损失的问责力度不够, 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健全的法治来约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造成行政成本浪费的责任明确落实到部门和人员身上, 通过奖惩相结合的形式才能有助于落实行政成本责任制度。

(三) 机制性原因

机制性原因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政府内控机制是政府部门实现高效有序管理和低成本运行的重要保障。国家审计署的调查问卷表明, 虽然目前中央部委内部的财务控制和会计控制机制设置比较健全, 但对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的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设置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并且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不强, 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府内控机制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个别地方政府仍存在“越位”或“缺位”的现象, 由此造成政府职能范围过宽或过窄, 地方政府的短视效应不仅带来行政成本的无效浪费, 也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行政成本意识

公职人员作为政府行政决策的直接执行者, 加强行政成本意识对降低行政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成本意识教育,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形式逐步增强形成行政成本观念。加强对温家宝总理在廉政会议上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讲话精神的理解, 在部门内部定期组织领导和工作人员学习, 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用成本效益观念改造政府的工作流程, 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再造, 精简冗繁的工作流程, 加强相关行政流程之间的衔接, 形成无缝隙的行政管理流程, 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 完善预算制度

首先, 要设法将政府部门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统一归到政府的公共预算中, 形成相对统一的公共预算, 使行政成本支出全部来自公共预算内资金, 这样做可以对政府行政资源的使用形成预算硬约束, 进而有效降低制度外和预算外的行政成本。其次, 在编制财政预算时要做到公共预算的完整、细致与公开, 以便民众能够对政府预算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第三, 要完善公共预算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政府预算编制的法规, 但是这些法规在当今日益追求政府行政成本预算细化的社会诉求面前仍显笼统, 因此要出台针对政府预算专门的法律法规, 改变预算编制中具体的不规范行为。

(三) 加强对行政成本的监督

建设高效廉价政府的关键在于要加大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的监督力度, 落实行政成本过失的责任追究等制度, 务求以最低的行政成本获得最大化的行政效率。强化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 特别是要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 发挥其规范和监督政府收支活动的作用。行政成本运行不透明是造成我国政府高行政成本的根源之一, 提高政府行政成本透明度, 建立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可以有效限制职权滥用, 减少或遏制腐败, 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对政府日常行政支出费用的管理, 提高监督部门工作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并通过制定政府行政成本信息公开方面的法规促使政府部门公开其行政成本预算, 让政府的行政成本预算置于公众的视野中。

(四) 建立政府行政成本的责任制度

建立并健全行政成本的责任制, 落实行政成本责任制度有助于促进政府部门对其行为负责, 进而实现降低行政成本最终目标。完善行政成本责任制度要具体到行政责任的确定、履行和监督等环节, 务必做到细致与全面。一方面要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 部门领导要对本部门重大问题的行政决策负责, 对错误决策造成行政成本严重损失的要追究其责任;另一方面要健全岗位责任制, 通过健全岗位责任制划分部门内部的职权范围,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将行政成本纳入对其日常工作的绩效考核之中, 促进公职人员形成行政成本责任观念, 督促其有序负责地履行其工作职责。

(五) 加强政府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 要完善政府部门内控框架。健全政府部门内审机构和风险评估机制是完善政府内控框架的前提, 通过加强部门内部的行政伦理和内部审计建设并开展业务风险评估等措施可以优化政府内控的实施环境。其次, 要通过法律制度硬化政府内控的责任约束。坚持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作为政府内控基础, 以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作为政府内控主体, 以政府部门规章作为内控制度的补充。要实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测评报告和公示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 实行内部审计机构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报告的制度;加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测评, 实行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测评结果、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结果进行公示制度, 以加强人大、政府、公众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监督。第三, 要实行政府内部控制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政府预算执行为主线, 落实财政财务收支主要环节的内部控制责任, 制定并执行内部控制责任追究制度, 以加强法律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倪海东, 安秀梅.政府组织规模与行政成本的财政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 :17-20.

[2]谢明华, 刘爽.浅谈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J].当代经济, 2010 (18) :59-60.

[3]李素霞.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探析[J].企业导报, 2010 (6) :14-15.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10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一、政府应急管理概念界定

(一) 概念界定。

从灾害深重的20世纪跨入21世纪, 应对公共危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在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 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降低损失, 包括公民、政府及其他社会团体。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 在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义不容辞, 也是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支力量。

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应急管理是一个由不同阶段和各种应对措施组成的管理过程, 是政府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形态, 更是在现在突发性事件下对政府能力

(二) 意义分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相伴随的体制改革引发的矛盾必不可少, 如何处理好各种矛盾, 以及可能面对的突发性事件, 是对政府能力的严峻考验。从国际上来看, 恐怖袭击、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在国内、国际的双重背景下, 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内来看, 加强政府应急管理, 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来看, 加强政府应急管理, 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对于跨国性的重大疫情及时解决以及我国应急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应急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起步较晚加之在某些方面技术水平不足, 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尽完善。下面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技术、社会团体力量、国际合作四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 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层面。

目前, 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基本上还是以职能部门为基本单位分别展开的, 应急管理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基本上可以做到畅通无阻, 但是政府应急管理通常不是政府一个部门就能有效完成的, 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都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甚至整个社会。危机事件越复杂, 涉及到的部门越多, 协调难度将越大, 越需要有一个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而目前, 我国尚没有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权责明晰的应急协调机制、上下级政府之间在应对危机时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

此外, 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只有将应急管理置于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保障之下,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顺利实施。目前, 我国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仍呈现相对滞后的现象。为应对2003年的非典, 国务院迅速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只由卫生系统一家单独处理卫生突发事件、行动迟缓、手段缺乏的弱点, 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都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非典爆发之前, 我国尚没有关于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条例, 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在应急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

(二) 技术手段及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工作正在起步阶段。

在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中, 还大量存在着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拍脑袋等情况, 各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运筹学等决策技术和方法很少得到使用。关于应急管理所需的案例库和灾害数据的建设也相对不足, 为决策服务的智囊团建设也相对滞后, 不仅数量少, 而且水平不高。由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 由于当前我国在应急管理中暴露出的人员素质不高、制度缺乏保障、信息传递不畅等诸多缺陷使得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一起开始重视对应急管理的研究, 尽管作为一门新学科, 政府应急管理才刚刚起步, 但是由于形势的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对应急管理的科学研究与人员培训发展迅速。

(三) 社会团体力量及国际合作方面有所进步。

从国内的公民参与度包括个人与集体来看, 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近些年蓬勃发展, 但是由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持, 往往起不到预期的作用。除了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这样的老牌组织外, 我国的民间组织很少与国际上众多的专业组织和国际志愿者接轨,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政府,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公民个人的参与度而言, 公民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 同时自发组织和行动起来防范危机、应对危机以及灾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不足。2008年汶川地震, 13位唐山农民志愿者出现北川参与抗震救灾, 社会各界及组织都纷纷捐款支持工作的开展, 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 说明了我国公民及民间组织的社会参与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从国际上来看,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政府逐渐转变观念, 进行改革开放, 从被动到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 对于迅速、高效地处理突发事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 中国得到了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物质援助、技术合作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对策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 如何应对危机、化解危机, 是展现一个国家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从以下三个层面解决我国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 体系建设层面

首先, 国家应通过立法赋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使法律精细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使应急管理部门有法可依, 也使其协调各种参与危机治理力量的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 从而保证应急管理在法制化的轨道上顺利运行。

其次, 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应根据当前实际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 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机构, 使之具有跨部门、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的权力和职能, 主持和处理不同级次的应急管理工作, 便于在出现大型危机时的应急联动, 相互协调, 从而形成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 使政府能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 更好地从类别管理、部门管理转向全面整合的应急管理, 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全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最后, 应注重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完善。一个成功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是包括科学的信息收集机制、分析决策机制、组织实施机制、反馈调整机制、奖惩评估机制、协调机制、善后机制以及监控机制等。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方面中国起步较晚, 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机制, 做好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从而降低风险。同时, 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 技术建设层面, 注重技术开发与科普知识的宣传。

我国应加强政府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为主体, 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 并有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因此, 有必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集合应急管理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 进行联合研讨与交流, 凝聚共识, 加快我国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时,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人员素质与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 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做好科普工作:

首先, 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 各级官员不仅应该积极应对, 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应对。政府应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央和地方的相关应急部门的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 同时对一线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以提高其在危机面前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 应该加快宣传全社会的防灾减灾知识。实践证明, 如果社会公众拥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 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检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 今后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快普及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 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灾害救助能力。

最后, 还应建设一批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 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三) 社会团体及国际合作层面。

民间组织的力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间社会组织, 使其在政府的引导下, 由各级应急机构组织紧急响应者、自愿者组织积极投入救灾之中。这类组织规模不大、功能各异、分布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 正可弥补政府应对危机抓大放小的不足。汶川抗震救灾中许多志愿者开展的心理辅导、伤员医护、寻找受灾者亲人的活动, 就使受灾群众的危难困苦得到及时的救助和缓解。同时,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以法律的形式对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做出明确规定, 使公民参与制度化、规范化。这有助于树立公民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提高民众的爱国热情,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更有利于实现政府、社会力量对公共事务的共治, 降低政府应急治理的成本。

从国际上看, 发达国家的工作起步早, 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所以, 有必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信息管理、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和国际人道主义等层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以便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为我所用。

四、结语

政府应急管理的建设需要各方力量协调发展, 不仅要从体系层面重视, 尤其是注重制度的完善, 同时还要着重于技术层面的开发, 开展科技创新, 提高应急管理的技术应对能力。此外, 应充分重视和引导并发挥民间团体及公民的力量, 使社会在危机面前更加团结。只有全方位地对应急管理的重视, 方能早日健全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从而为解决危机事件做好充足的准备。

摘要:政府应急管理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 是解决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 也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本文从政府应急管理在体系、技术与社会团体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社会团体力量,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米切尔.k林德尔著.王宏伟译.应急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安, 马建华.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10.

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政府审计;财务;权力

一、序言

改革开放30余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政府审计是确保各项经济和社会管理事业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限于职权制约等原因,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现有问题展开必要分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次研究将重点查找和分析我国政府审计尚存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的创新和改进策略,提升政府审计效能。

二、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职权制约作用不明显

政府审计是确保政府机关正确履职、规范化行使职权的关键措施。从本质来讲审计是分权与权力制衡机制实现的必然形式。一方面,审计机关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容易受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影响,难以做到权责的平衡,对部分权力机关实施审计时,往往没有底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最终导致审计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政府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较为重视,而对权力审计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从而难以实现对职权的制约,重事项结果不重事项发展过程等错误观念也成为目前政府审计中的常见诟病。总的来看,政府审计工作尚无法完全对行政管理中所突出存在的“效率不高”、“腐败现象”等问题起到约束和查处作用。审计职权制约作用不够明显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公众对政府审计认知的改变,拓宽审计覆盖范围,提升其制约作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审计缺少动态持续运行机制

政府审计工作现阶段主要以定期审计的形式开展,而这种周期性审计缺乏一定的动态性,不能及时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审计缺少动态持续运行的一套科学机制已经成为现实问题。虽然目前一些地方运用了实时在线审计的方式,对预算单位财务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但这种方式作用只是体现在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上,而对于权力的监督则没有太大效果。

3.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

一些发达国家将政府审计机构作为相对独立地部门设置于政府序列之外,进而能够使审计工作更具客观性。我国政府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受同级政府直接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失去必要的独立性。政府审计工作法律依据是《宪法》和《审计法》,法律授权给审计部门相应的行政处理权和经济制裁权。但就实际应用效果而言,现阶段政府审计部门的工作独立性不强,难以有效发挥职能,不足以有效的对权力加以制衡,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问题的查处上,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审计工作失去应有价值。

审计结果的及时有效应用是审计工作的初衷,而政府审计结果的落实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有时候审计结果存在“就事论事”的情况,各类问题反复出现,审计在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难题方面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提升政府审计工作效能措施分析

1.完善制度保障

为了能够提升政府审计水平,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实施。完善制度保障成为必然。一方面,要做好法律体系的构建,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升法律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要进一步明确审计部门独立性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在部分省试行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模式,进而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建立审计与纪检监察、司法、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机制,落实动态审计,切实提升审计规范性和科学性。

2.创新审计模式

政府审计要进一步全面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审计工作能够取得实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要创新审计模式,使联网审计等新型审计方法得到具体应用,挖掘工作潜能,促进审计工作上水平,为获取更理想审计效果,达成预期审计目标提供帮助。

3.提升审计工作规范性

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源于制度保障和规范化管理,各级审计机关应有效实现规范化内部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提升审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避免工作流于形式,通过规范化审计,使政府审计保持高质量和高效率。只有日常政府审计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审计工作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规范,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助力。

4.高效落实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应用是确保政府审计取得实效的重点所在。审计机关要建立所辖地区审计结果台账,将审计发现的重点、突出问题上报党委、人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形成联动检查机制,未整改的对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组织部门提拨任用领导干部要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依据。通过整改机制的建立,来促进领导干部重视审计问题的整改,以全面提升审计结果落实效率,使审计结果落实过程成为创新和优化过程,强化政府运行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也朝着专业化、深层次的方向持续发展,审计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但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审计工作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工作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从实际角度出发,针对审计工作尚存问题提供相应的改进和创新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春,蔡利.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初步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2).

[2]韦德洪,覃智勇,唐松庆.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关系研究——基于审计年鉴数据的统计和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0(03).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篇12

1.1 客观经济上的制约

因为需求旺盛, 但是供给渠道单一, 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能够及时跟上。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将事权下移, 财权上移, 资金受到很大约束, 资金不足, 资金缺口大。政府公共服务资金分配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 不能够按照最有利于居民福利发展或公共产品需求的角度进行资金分配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导致资金的使用力度较低, 还存在很多投入高, 效益差的现象, 这也导致了部分资金的浪费。这些都是客观经济上的制约因素。

1.2 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政府在开展公共服务供给项目时, 因为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导致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薄弱,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慢。目前, 在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中, 对于具体的实施环节却没有制定完整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对于行政绩效的管理是十分欠缺的, 政府内部系统进行的绩效评价, 对于公共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资金来源、服务方式等都没有一套具体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也没有权威性的来自民间的客观评价组织对政府公共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1.3 公共服务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

政府垄断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工作, 却在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和投入力度上不够, 在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上没有存在很多的暗箱操作和贪污现象, 没有建立开放公正的竞争投标制度, 对于公共服务中很多基本的保障性措施都没有办法落实到位, 公共服务水平无法取得大的突破, 这都是政府公共服务执行不彻底导致的。

1.4 公民参与力度不够

公民本身就是组成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公共服务缺乏公民的有效参与, 公民的参与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缺少社会性, 实施过程中公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进程, 水平都没有了解, 也没有成为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共同维护公共服务的秩序和建设。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缺少互动导致对于公共服务的不了解, 也会制约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因为公共服务本身就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共同活动。

2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改善对策

2.1 调整经济扶持策略

要实现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 要创新供给模式, 增加服务渠道, 让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化, 更加细化更加具有效益, 让地区的公共服务事业更加平衡, 减少单一和失衡的现象。其次, 要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减少资金缺口, 对于公共服务资金的分配也要更加现实有效, 能够根据人民实际需求进行资金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对于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情况也要进行管控起来, 避免投入大, 见效小的情况出现, 要将政府的公共服务有效开展并全面落实到人民生活的实处上。

2.2 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机制, 对于公共服务工作的各因素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资金来源等等所有具体因素和环节进行标准设定, 与行政工作人员形成绑定方式的问责制考核办法, 有压力有方向有步骤的进行公共服务的迈进工作, 可以更好的实现政府行政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目标的达成。同时, 应当有客观的非政府组织进行外部监督和评价, 帮助公共服务工作质量更好的实现。

2.3 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

要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就必须提高政府权责对等性, 对于公共服务的建设项目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招投标制度, 全面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健全机构设置, 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进行管理个项目跟进, 加大公共服务的基础性福利设施和保障的建设程度。保证政府工作的权责对等, 保证公共服务是现实存在落实到位的。从政府管理工作上抓紧落实, 推进公共服务的进程。

2.4 加强公民有效参与

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 是来自社会的力量和支持, 是公共服务有序进行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强公民的参与力度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的的必须要求。公民结合自身的政治、思想文化能力, 与政府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建设, 有助于政府与人民更好的互动, 形成好的良性循环, 有助于政府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结语

要实现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 就要创新供给模式, 增加服务渠道,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并进行合理供给资金分配;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采用政府绩效考核问责制进行全面监督;并加强公民的有效参与力度, 促进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影.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9.

[2]张传叶.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3]申锦莲.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究[J].行政与法, 2010, (7) .

上一篇:安全监测监控下一篇:高油大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