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2024-06-26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通用8篇)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1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十政发〔2007〕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了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鄂政发〔2007〕3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全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立健全规范、统一、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行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由于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提高畜牧业经济管理、动物防疫公共服务、畜牧科技推广能力,促进畜牧业稳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三)主要目标。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建立科学、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动物卫生工作和畜牧业全面发展。

三、建立健全畜牧兽医工作体系

(四)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将十堰市畜牧局更名为十堰市畜牧兽医局(挂“十堰市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牌子),由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直属正县级行政机构,承担全市畜牧兽医及动物防疫的行政管理职能。

县(市区)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挂同级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同级人民政府承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正科级行政机构。

畜牧兽医局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质量标准;拟订和组织实施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地方性法规、规章、发展规划、标准、产业政策、重大科技技术攻关措施;制定和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扑灭计划;负责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管理工作;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行业的管理工作;负责动物产品安全和畜禽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管理工作;

负责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种畜禽管理、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负责草地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负责提出畜牧兽医行业投资计划建议、项目建设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畜牧兽医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的落实与使用;负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教育、科技攻关和职业技术鉴定的管理;负责畜牧兽医行业的政务、经济、技术、市场信息管理和统计、宣传工作;上级畜牧兽医局对下级畜牧兽医局具有指导和监督职责。

(五)建立兽医行政执法机构。撤销十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十堰市兽药监察所)、十堰市动物检疫站,将原十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十堰市兽药监察所)和十堰市动物检疫站的人员整体合并组建设立十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挂“十堰市动物检疫站”牌子),为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副县级事业单位,归口十堰市畜牧兽医局管理。

县(市区)撤销兽医卫生监督所、动物检疫站,统一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所,为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副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同级畜牧兽医局管理。

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防疫、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和兽药及饲料行业监管等行政执法工作。

十堰市城区动物防疫监督、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由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城区动物屠宰及运输检疫、兽药饲料监督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由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

(六)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撤销十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十堰市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将原十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十堰市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人员整体合并组建设立十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十堰市动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牌子),赋予兽医技术支持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职能,副县级事业单位,归口十堰市畜牧兽医局管理。

县(市区)撤销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统一设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动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牌子),赋予兽医技术支持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职能,副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同级畜牧兽医局管理。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的防疫、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负责动物寄生虫病的查、治、灭、管、防等重大技术措施的实施;负责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检测工作。

十堰市城区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承担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监测任务,相应工作由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

(七)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撤销十堰市畜禽品种改良站、十堰市饲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将原十堰市畜禽品种改良站和十堰市饲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人员整体合并组建设立十堰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赋予畜牧技术推广职能,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十堰市畜牧兽医局管理。

县(市区)撤销畜禽品种改良站、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统一设立畜牧技术推广站,赋予畜牧技术推广职能,副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同级畜牧兽医局管理。

畜牧技术推广站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畜禽品种改良及良种推广;负责畜禽品种资源的调查、监测;负责重大畜牧科技进步措施的实施。负责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负责畜禽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

(八)切实抓好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乡镇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省级财政“以钱养事”补助资金用于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事业的比例不低于40%,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抵扣和挪用。要按有关规定迅速落实县市区畜牧兽医局派驻乡镇的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全额事业编制,确保事业经费足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派驻人员要迅速到岗履行职责。县(市区)畜牧兽医局派驻乡镇的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拟定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药品及物资的计划,培训动物防检人员,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负责对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检测和疫情测报;做好动物屠宰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畜牧兽医新品种、新技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畜禽饲料安全使用的指导;对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的公共培训和信息服务。

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要聘用1名动物防疫员,财政每年对每名动物防疫员的补助经费不低于6000元,从省级财政“以钱养事”补助资金和县级财政预算的动物防疫资金中列支。

四、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

(九)科学定编定岗,提高人员素质。合理制定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站等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工作需要。所需人员原则上从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新增人员或出现空缺岗位需补充人员,一律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或按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

(十)合理安排分流人员。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特别是对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依法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最低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资金及时到位。要鼓励和支持分流人员创办经营实体,从事经营性畜牧兽医服务活动。

(十一)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有兽医工作人员,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等办法,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免疫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达到规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条件,并经过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具体办法按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十二)切实加强畜牧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加强人员培训,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五、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十三)建立科学、稳定的畜牧兽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技术推广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确保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控制、扑灭、动物产品安全检测、饲料、兽药质量及其残留监测和监管等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严禁“坐收坐支”。

(十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畜牧兽医机构的设备、条件,抓好各类兽医实验室、动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各类兽医实验室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达到生物安全和技术质量水平认证、认可。要按照全国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本地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认真组织实施。要抓好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办公条件,配备动物疫病诊断、防疫检疫、疫苗冷藏及交通设备,提高动物防疫质量。

六、切实加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十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编制、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发展改革、畜牧等部门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加强市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编制、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发展改革、畜牧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十六)各县(市区)要尽快拟定本地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力争于12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5]28号) 精神, 推动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 现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充分认识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推动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安定和发展环境优化的迫切要求,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坚定不移推进价格机制改革, 全面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立足山东省情, 坚持市场决定、放管结合、改革创新、稳慎推进原则, 着重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积极服务宏观调控, 提高价格公共服务水平, 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二) 主要目标。

到2017年, 各项价格改革任务取得重要成果, 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 促进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和兜民生底线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 最大限度发挥市场作用的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完善,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 多维全面、优质高效的价格服务机制基本形成。

二、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着力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 尊重生产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和消费者自由选择权,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

(三) 推进电力价格改革。

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 深入推进电价形成机制改革, 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完善标杆电价体系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范围, 有序放开上网电价。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 科学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 改变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 逐步形成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简化销售电价分类, 减少各类电价交叉补贴, 建立以用电负荷特性为主的电价分类结构体系, 逐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由市场形成。

(四) 推进天然气、成品油价格改革。

建立更具弹性的天然气、成品油市场化价格机制。根据国家改革进程, 择机放开天然气气源价格, 有序推进天然气公开交易;根据管网经营主体多元化情况, 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 科学核定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择机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 逐步放松对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管制。落实国家成品油价格调控机制, 适时放开成品油价格。

(五) 推进水价改革。

完善反映水资源紧缺程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体系。探索建立区域综合水价制度, 科学核定多水源综合水价;理顺各种供水比价关系, 鼓励充分利用外调水和地表水, 限制开采地下水, 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逐步推行终端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促进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发展。按照保障工程运行、满足还贷需要、不计利润的原则, 合理确定南水北调山东段、引黄济青胶东调水价格, 形成合理水价体系。建立城市供水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完善城市制水及管网输配水价格形成机制, 简化城市公共供水分类, 规范用水价格管理。

(六) 推进供热价格改革。

建立完善煤热、气热价格联动机制, 理顺煤炭、天然气、热力价格关系。统筹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用热需求及环保成本, 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进一步推行供热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制度, 科学合理制定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 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行供热分户计量, 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并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七) 推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

完善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逐步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 扩大经营者自主定价范围, 促进铁路、公路、水路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推动各种交通方式优势互补, 合理配置。完善我省铁路货运与公路挂钩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简化运价结构;构建以列车运行速度和等级为基础、体现服务质量差异的旅客运输票价体系。进一步放开公路运输市场价格, 改革客运运价管理, 规范货运价格管理,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公路运价的机制;逐步取消一级公路收费站, 高速公路通行费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推行城市公交低票价政策, 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 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出租汽车运价形成机制, 逐步放开市场和价格。

(八)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分类管理, 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服务项目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对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结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专家之间的服务实行差别化价格政策, 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付费模式, 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完善药品采购机制, 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 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九) 推进教育收费改革。

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收费形成机制。民办教育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公办普通高中、公办幼儿园收费由市、县人民政府管理。公办普通高校学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增强定价弹性, 优化高校之间、专业之间学费结构, 引导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鼓励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优先创新发展。完善校企、中外合作办学收费形成机制, 鼓励学校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高校学分制收费实施范围, 到2020年在全省高校全面实施。

(十) 推进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

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 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的机制, 明晰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 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 满足多元化需求。养老服务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三无”老人实行免费政策, 实行促进医养结合的价格政策。分类推进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改革, 凡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放开价格;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并从严核定价格, 规范调价频率和幅度, 切实体现公益性。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完善保障性住房价格政策。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 促进物业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完善价格约束激励机制,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节能环保和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十一) 建立和完善差别化资源价格政策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结构调整需要, 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差别价格、惩罚性价格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政策,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过剩产能退出。对电解铝、水泥等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 实行阶梯式电价政策。对钢铁、铁合金、黄磷、电石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化、惩罚性电价政策。对火力发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有色金属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政策。全面取消中小化肥电价优惠。完善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推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政策, 强化社会节能意识。

(十二) 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新能源补贴价格政策体系。按照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原则, 完善涉及水土保持、矿山、森林植被、海洋倾倒、垃圾处理等资源环境收费基金或有偿使用收费政策, 提高收缴率。采取综合措施分步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促进水资源保护和节约使用。改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补贴制度, 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电价补贴政策由分类实施向点面结合转变, 对焚烧处置垃圾 (污泥) 和沼气发电企业、具有示范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施精准补贴, 促进节能环保发电项目健康发展。

(十三) 建立和完善环保价格政策体系。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 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 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 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

依据治污成本, 提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建立完善差别化排污收费制度, 对排放水平低于规定标准的企业分档降低排污收费标准, 对超标排放企业加倍征收排污费;研究制定扬尘排污收费政策, 适时开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完善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以及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电价政策, 对符合超低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和清洁高效的燃气机组给予政策支持。

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 合理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使之不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探索建立政府向污水处理企业拨付的处理费用与处理效果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对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

完善放射性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危险废物等处理价格政策;改进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 探索建立村镇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落实垃圾处理用地、价格、税收等优惠政策, 建立垃圾焚烧发电价格补贴与政府补贴挂钩机制, 促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积极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制度改革, 完善交易价格体系, 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

(十四) 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围绕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对具备竞争条件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放开价格管理;确需政府管控价格的, 探索建立定价机构参与项目的工作机制, 采取多样化价格管理方式, 并将定价权限下放到市、县, 提高价格调整灵活性, 加快形成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重要价格政策措施的对接协调, 科学制定和实施外电入鲁等电价政策, 促进我省区域经济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合。配合中韩自贸区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 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价格管理机制, 促进外经外贸优化升级。

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大力推进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维护市场秩序, 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保障和促进公平竞争,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十五) 建立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研究制定经营者自主定价领域的价格行为规则, 重点对涉及面广、与民生紧密相关, 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领域的商品和服务, 依法制定议价规则、价格行为规范和指南, 完善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制度, 合理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

(十六)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按照“机构权威、法律完备、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要求, 建立健全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体系, 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低价倾销等价格违法行为。构建常态化、网格化价格监管体系, 下移价格监管重心,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政府已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 确保经营者依法享有并规范行使自主定价权。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 强化行政性、事业性、经营性收费监督检查,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多、企业负担重的突出问题。规范电信资费行为, 严禁利用不正当定价行为阻碍电信服务竞争, 扰乱市场秩序;加强资费行为监管, 清理宽带网络建设环节中存在的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 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提醒、告诫, 建立市场价格违法案件通报机制, 公开曝光典型案件, 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

(十七)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价格监管规则, 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违规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加快建立竞争政策与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调机制,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十八) 强化反垄断执法。密切关注竞争动态, 建立健全价格垄断案件线索收集机制, 对涉嫌垄断行为及时启动反垄断调查, 着力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 重点加强商业银行、保险、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汽车销售与维修等行业和领域的反价格垄断工作,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十九) 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构建“政府规范引导、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共同监管”的价格社会监管体系。加强价格诚信建设, 建设经营者价格信用信息数据库, 加快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衔接融合, 设立价格失信者“黑名单”, 对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失信行为予以联合惩戒。健全街道、社区、乡镇、村 (居) 民价格监督员队伍, 完善价格社会监督网络。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价格社会监督, 完善舆论监督和引导机制。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价格监督。

五、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管细管好极少数保留的政府定价项目, 规范定价程序, 加强成本监审, 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 使政府定价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十) 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管理。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管理, 确保目录之外无定价权, 政府定价纳入权力和责任清单。省级管理的价格, 凡具备竞争条件的全部放开, 凡属于区域性或属地管理更方便有效的, 授权市、县政府管理。全面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涉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目录清单实行定期清理、动态调整。

(二十一) 规范政府定价程序。改革定价方式, 对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项目, 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定价机制、成本监审规则, 使政府定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规范定价程序, 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提出定调价方案建议、参与价格听证。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成本监审、价格听证、集体审议、合法性审查等制度, 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推行价格政策跟踪评估制度,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及时改进完善政策, 增强政府定价科学性。

(二十二) 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坚持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 不断完善成本监审机制。对按规定实行成本监审的, 逐步建立成本公开制度。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政府定价机构的规定公开成本, 政府定价机构在制定和调整价格前应当公开成本监审结论。

六、推进市场价格调控体系建设, 更好服务宏观调控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 健全价格调控手段, 完善价格调控机制, 更好地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

(二十三) 加强市场价格综合调控。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价格、信贷、储备等政策措施, 合理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及时依法调控、联动调控和精准调控, 努力把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加强储备调节, 促进市场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健全市场价格调控预案, 建立分级响应的应急机制, 防范和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二十四) 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改进政府调控方式,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 确保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将政府调控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 逐步建立粮食、蔬菜、生猪、奶业等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制度, 运用财政资金给予适当保费补贴, 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 保证合理收益, 促进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价格。

(二十五) 推进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实时价格监测系统和定期成本调查数据系统, 完善品种体系、指标体系、网点布局。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价格数据的搜集、整理、传输、分析和运用, 增强价格监测预警反应灵敏度, 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二十六) 加快构建山东价格指数体系。制定价格指数编制工作规划和技术规范, 推动专业市场和知名品牌的培育和成长, 打造山东价格话语权。到2020年, 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山东价格指数体系, 推动我省价格形成中心建设, 提升重要商品和市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构建惠民价格政策体系, 提升价格公共服务质量

坚持底线思维和民生至上理念,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立完善保基本的价格机制, 强化价格公共服务,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十七) 兜住民生价格底线。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科学编制和发布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加强资金保障, 当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超过规定的临界点时, 及时启动联动机制,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推行涉及民生的价格政策特别是重大价格改革政策时, 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 完善配套措施, 努力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二十八) 完善群众价格维权机制。进一步构建上下联动、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群众价格维权机制, 建立完善价格举报受理督办、应急反应协调、举报线索查处、多方联动处置等制度。加强价格举报数据分析, 增强价格监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提高价格举报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 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合法价格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十九) 健全价格公共服务机制。加大价格政务公开力度, 完善政策发布、价格公示等制度, 拓宽渠道, 加强互动, 切实保障群众价格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价格信息服务, 加快建设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数据库, 探索建立“互联网+”价格服务模式, 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价格信息服务。完善价格认定服务机制, 健全和落实涉案、涉纪、涉税财物等价格认定制度, 加强涉及重大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的价格认定工作, 做好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处理、价格鉴证援助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强化保障措施, 全面抓好组织落实

加强组织落实, 科学制定方案, 完善配套措施, 做好舆论引导, 为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三十) 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价格机制改革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 细化工作措施, 形成改革合力, 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打好攻坚战。深入调研、科学论证, 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分类有序推进, 务求取得实效。强化改革创新精神,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努力取得价格改革新突破。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与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衔接, 保障价格改革稳步顺利推进。深入践行“三严三实”, 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 加强督促检查, 强化工作问责, 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三十一) 强化依法治价。紧密结合价格改革、调控和监管工作实际, 结合国家修订价格法等法律法规, 研究制定山东省价格条例, 完善相关配套法规, 强化法治思维, 全面推进依法治价。

(三十二) 推进能力建设。在减少政府定价事项的同时, 注重做好价格监测预警、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调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价格公共服务等工作, 并同步加强队伍建设, 稳定工作机构, 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 加快专门人才培养, 夯实价格工作基础。大力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 为价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3

畜牧业是事关食物安全、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我省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科技支撑、政策保障体系等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养殖污染、动物疫病、质量安全监管等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为加快推进全省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建设现代畜牧业强省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建设,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创新产业组织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加快建成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努力使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年出栏生猪稳定在6200万头左右,年出栏(笼)肉牛230万头以上、肉羊890万只以上、家禽5.2亿羽左右,畜禽养殖及其加工产值达到4000亿元。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成为畜牧业生产主导力量;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省年出栏(笼)生猪500头以上、肉牛100头以上、肉鸡50000只以上及存栏奶牛100头以上、蛋鸡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全部建有配套粪污处理与利用设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优化畜禽产品区域结构。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和规划新一轮养殖区域布局。推进畜禽养殖由长株潭城市群等养殖高密度地区向湘西、湘南等养殖低密度地区转移。形成特色鲜明、生态安全的优势畜禽产品产区。县级人民政府要在2016年12月底以前依法划分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并向社会公布。其中,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湘江干流两岸1000米,长沙综合枢纽库区以外湘江干流两岸500米内,洞庭湖内湖沿岸1000米、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周边1000米以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及城乡居民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统一划定为禁养区。血吸虫病防治区有钉螺地带禁止放牧牛、羊、猪等家畜。禁养区内不得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有规模养殖场要依法限期退出。

(二)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草牧业。生猪、家禽生产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地方特色猪种和特色家禽:肉牛肉羊生产要充分利用好天然草地资源优势,加大天然草地改良和品种改良力度。扩大能繁母畜群体,推广快速育肥技术。促进牛羊产业大发展:奶类生产要引进和支持现代化的大型规模奶牛养殖场和良种奶牛基地建设。

(三)加快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鼓励养殖龙头企业采取合作、托管、代养等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养殖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养殖场”的现代养殖示范场。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发展年出栏(笼)猪1000头、牛100头、羊300只、家禽10000羽、蛋鸡5000羽左右及奶牛存栏500头左右的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家庭牧场。引导大型养殖企业采取“多点布局、分场饲养”形式,根据养殖基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和企业粪污治理水平合理确定单个养殖场的适养量,原则上单个规模猪场年出栏量不超过20000头。

(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饲料兽药工业,全面推行高效、环保、安全的饲料兽药生产。大力发展冷鲜畜禽产品交易,全面推进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制度,地级城市的主城区逐步取消活禽交易。支持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创新机制,培育品牌,延伸链条,打造一批集养殖生产、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规模养殖户提供畜禽产品展示展销、协调信用授信等服务,提高养殖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切实加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力度

(一)实行畜禽规模养殖备案管理。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须先向当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再依法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已有规模养殖场未备案登记的。要在2016年12月前完成备案登记。备案内容主要包括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养殖规模、疫病防控、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等内容。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注销畜禽标识代码,不安排畜牧业项目扶持资金,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布。

(二)健全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源头监管,凡新建、改建、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年出栏(笼)生猪5000头以上、肉牛1000头以上、奶牛1000头以上、肉羊5000只以上、家禽100000羽以上的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养殖场,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做到养殖设施与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把畜禽养殖场建设纳入农业产业布局和功能区总体规划,结合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大力推行种养结合、林牧结合、牧渔结合等以种养平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养殖模式。支持家庭农场、林果基地配套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开发利用周边农地林地资源配套发展种植生产。

(四)积极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改造,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着力推进畜禽粪污统一收集、处理和利用。组织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农牧循环、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养殖场养殖废水净化技术,鼓励养殖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做到循环利用。

nlc202309080925

四、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一)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生猪、肉牛等主要畜禽品种现代技术支撑体系,组装集成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的选育与改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高效低耗节能养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和综合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标准化规模养殖、优质牧草种植与加工等先进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逐步形成以自主开发为核心的科研机制。

(二)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支持生猪、肉牛等畜禽品种的国家级、省级核心育种场建设,支持生猪、肉牛、肉羊原种场、扩繁场、液氮站、品改站建设,加大畜禽良种补贴和液氮使用补贴力度。提高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能力。加快种畜禽性能测定站建设。强化种畜禽质量检测,不断提高种畜禽质量。

(三)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畜牧业基础信息平台,完善信息采集传输、数据分析处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规模场户、养殖信息、生产预警、疫病防控与产品质量追溯等一体化的湖南数字畜牧业平台。逐步实现与畜禽产品安全追溯和流通消费监管系统对接,提高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五、着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一)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制,全面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狠抓动物免疫,突出抓好动物流通领域防疫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加强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养殖、屠宰、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督查,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把关,坚决杜绝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

(二)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处理属地管理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总责。按照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总要求,坚持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财政补贴、保险联动相结合,尽快建成以区域性公共处理设施为主体,养殖场、屠宰场自行处理为基础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根据本地区畜禽养殖、疫病发生和畜禽死亡等情况,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组织建设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

六、全面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对本地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有效监管制度和模式。

(二)强化畜禽产品生产监管。加强对畜禽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养殖档案记录等制度,落实兽药生产经营者和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强畜禽产品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推动畜禽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监管,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畅通经营主渠道。

(三)强化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监管。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强化畜禽屠宰厂(场)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其落实进厂(场)检查登记、检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制度,严格巡查抽检,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等行为。切实做好畜禽屠宰检疫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强化畜禽产品市场监管。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制售伪劣产品等案件,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走私,有效防止境外畜禽产品非法入境。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将违法添加使用违禁兽药、添加物,非法处理病死动物、私屠滥宰等纳入有奖举报范围,扩大社会参与度。

七、完善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中央和省级畜牧业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逐年增加畜牧业资金投入,重点支持畜禽良种推广、种质资源保护、优质饲草基地、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污染防治、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省财政每年从相关财政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现代畜禽养殖示范园建设、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改造,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支持建设20个左右县级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

(二)加大畜牧业金融支持力度。运用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力度,逐步实现猪、牛、禽等主要品种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三)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用地,在符合设施农用地认定条件的情况下,按农业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5亩。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采取承包、租赁、互换、入股等方式承接周边流转土地,建设与种植业对接的沼液输送设施,实现畜禽排泄物就近资源化利用。

(四)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和治污设施运行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备和牧草加工机械纳入农业机械补贴目录。对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和应用商品有机肥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实行财政补贴。支持大型规模养殖场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沼气发电提供优质的电网接入服务,并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多余电量,沼气发电上网电价按国家有关电价政策和补贴规定执行。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取沼气或进而制取天然气的,依法享受新能源优惠政策。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4月18日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4

中共嘉兴市委文件

嘉委[2008]21号

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

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试行)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的通知》(嘉委[2008]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

1、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户籍

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转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2、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综

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为总体目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加强政策配套衔接,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新机制和发展新格局。

3、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完善配套。加快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将目前对城乡实行各种不同政策的划分依据,由原来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到以居民有、无承包土地来划分(以下简称有地居民、无地居民),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鼓励集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鼓励有条件转移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城市化进程。

——稳步推进。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全市居民的认可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程度,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4、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全市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

划分,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5、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凡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其户口迁移至经常居住地落户。

6、实行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调整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实行按居住地划分统计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并逐步实现按公民职业区分统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以如实反映公民的居住、职业状况和城市化水平。

7、进一步简化户口办理程序。实行户口迁移网上办理。县(市、区)先行开展户口迁移网上办理,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在全市推广。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除公民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项目变更、更正和城镇居民迁往农村以及其他疑难户口迁移由县(市、区)公安局审批外,公民的其他户口项目变更、更正和户口迁移由公安派出所直接办理。

三、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衔接

8、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凡有承包土地的家庭

及其出生的子女(含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后出生的人员),其土地承包权按原农业户口居民政策办理。

9、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保持计划生育政策、奖励政策和法律责任的连续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前为农业户口的,继续适用《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农村居民生育政策和奖励政策(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除外);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的,其社会抚养费征收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计征标准。其他对象的生育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按现行《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城镇居民的相关规定执行。

10、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集聚。积极探索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有效途

径,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片流转和农户向城镇集聚,拓展城乡发展空间,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发布)。有地居民土地被全部征用或通过土地置换转为无地居民后,其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退伍士兵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按照改革前城镇居民有关政策执行。

11、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籍管理制度改

革后,不改变其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集体经济组织明确的权利、义务。

12、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本市企业职工(含有地居民)均须参加多层次的各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有地居民的职工养老保险可按现行“双低”标准执行。

13、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政策。坚持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和就业

服务,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工作,加快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向镇、村延伸,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14、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为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15、部门各负其责。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户口登记、管理、迁移等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变更登记、业务指导、监管等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就业培训等方面工作。计生、民政、教育、卫生等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或实施办法。

16、健全社保信息。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障、土地承包等相关信息的管理,统一纳入“市民卡”信息系统,加快建立以社保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

17、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目的、内容等,积极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和配合,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意见未涉及的原以户籍为参照的有关政策规定,按原规定执行。

本意见自2008年 10 月1日起执行。

本意见由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08年5月4日

日印发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5

【发布文号】浙政发[2001]49号 【发布日期】2001-08-15 【生效日期】2001-08-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

供销合作社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的意见

(浙政发〔2001〕49号)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各地正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提供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和联合起来进入市场。这对各级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服务领域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为此,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一、进一步明确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和职能,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的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和职能定位问题,各地、各部门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

1999年以来,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通知》(浙政发〔1999〕142号)要求,大力推进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的产权制度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减人增效,搞活内部机制,实现了全系统扭亏增盈,为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坚持为“三农”服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积极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建基地、联农户,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帮助农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千家万户农民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解决农民面临的“结构难调、市场难找、效益难提高”的突出问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二、二、大力推进开放办社,努力实现供销合作社的体制创新

开放办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努力实现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冲破长期形成的自我封闭的组织体系束缚,广泛吸纳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民用、民管、民享”的供销合作社新构架;要对传统的社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合作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格局;要加强与国内外合作社以及农业、科技、工业、内贸等系统部门的联系和合作,逐步形成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

基层社是开放办社的重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兴办专业合作社上,通过牵头领办、参股控股、提供服务等多种途径,将当地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努力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增强为农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要以从事专业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种养殖大户、购销大户、加工大户和服务大户为社员主体,重组基层社。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农民群众不仅可以参加理事会、监事会,符合条件的,也可以担任基层社领导。要适应城市化与产业化进程,把发展中心集镇基层社与兴办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夯实供销合作社基础。

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的体制,由当地党委、政府根据省政府〔1999〕142号文件规定和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方向,对各县已搞的“县基一体化”、新型合作经济联合试点等做法,要继续鼓励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县(市)联社处于开放办社关键环节,要切实加强对基层社实行开放办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依托本县(市)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扶持发展县域范围或跨县(市)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县(市)联社的社务委员会应当吸收农民代表参加。

省供销合作社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与所属企业实行社企分开。在所属企业改制改革之后,行使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职能,负责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参照省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运作方式,对所属企业进行监管。省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拥有经营、用工、分配等自主权。企业要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平等竞争。省、市供销社所属企业较多、规模较大的,经省、市政府批准,可以建立控股(集团)公司,负责社有资产营运。

省、市、县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履行好以下职能;负责研究制定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各项为农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授权承担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的储备,适时调控市场;维护各级供销合作社组织及其所办企业的合法权益;协调同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社办企业和基层社的业务活动,促进城乡物质交流,开拓农村市场;宣传贯彻党委、政府有关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参与组织联办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效益农业发展;代表本级联合社参加上级联合社的各项活动。

三、三、切实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供销合作社担负着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

要依法维护供销合作社的权益,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平调它的财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

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拓展服务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只要农民需要,供销合作社有条件做到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支持。鼓励基层社与乡镇农技部门联合,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区域化、专业化、综合性的农业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农民自我服务的新型服务网络。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开放办社。“十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贴息,各市、县可视财力状况尽力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加入供销合作社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享受供销社社办企业的待遇。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对贯彻执行省政府〔1999〕142号文件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各项扶持供销社政策的落实。要切实帮助解决供销社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推动全省供销合作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八月十五日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6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部署,推进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滨海宜居城市,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资源优势,凸显特色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带动,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建成一批“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逐步实现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步伐,努力将莆田建设成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和滨海宜居城市。

二、工作目标

江口镇、西天尾镇两个省级试点镇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基本建立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特色优势的体制机制和配套保障政策;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并向相邻地带的农村延伸;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市场发育比较健全;镇区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在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中“走前头”的目标。

根据经济社会基础、区位优势、交通设施、人口聚集、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要求,参照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条件和标准,再确定8-10个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按照省级试点镇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市级权限范围内,享受省级试点镇的相关政策措施。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享受省级试点镇的相关政策措施。

通过省、市两级试点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迈上新台阶,小城镇布局趋于合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持续提升态势,基本实现“宜居预警城市”目标。

三、推进举措

(一)坚持规划先行

1.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立足于湄洲湾港口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和功能配套的总体考虑,根据现有基础条件和区位及资源特点,按照宜居城市综合体的目标,统筹考虑试点镇在产业发展、功能配置、区域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试点镇总体规划,明确试点镇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区、居住发展区、重点景观区和生态功能区,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的关系。试点镇总体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组织编制,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审查论证后,由市政府批准。2010年上半年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批工作,并做好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衔接,处理好建设新区与旧镇改造的关系,统筹安排镇区内集中成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能满足小城镇建设需求的应抓紧调整或修编。

2.加快编制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根据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度超前做好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试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近期开发的区域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重要交叉口、滨水地段、商贸街区、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结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展城市设计。规划编制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凸显建筑景观风格,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由试点镇所在县(区)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城乡规划局审查论证后,由县(区)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3.强化规划管理和衔接。积极推行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管理制度,试点镇要建立规划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规划变更报告、备案制度,严格执行规划“五线”即红线(道路)、绿线(园林绿地、山体)、紫线(文物古迹)、蓝线(水体、湿地)、黄线(公共设施)管理制度。重要地段和城镇标志点要严格建筑设计审批,建筑风格要统一协调、富有变化,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规划前置审批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办证率要达到100%,坚决杜绝违规审批和违章建设行为。

(二)扎实推进建设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试点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试点镇与周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和港口的连接,形成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加快镇区范围内既有重点路面的改造提升,积极推进试点镇规划区内道路建设,形成完善合理的城镇路网体系;2012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5平方米以上,主干道全面实现硬化、亮化和美化。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程序,加快建设试点镇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燃气、环卫、电力电信及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2012年前,试点镇安全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快建设和尽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2012年前,所有试点镇区内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并开征污水处理费。参照城市电网标准,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试点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将创建“国家园林城”活动延伸到试点镇,大力抓好试点镇绿地系统建设,2012年前,镇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8平方米,镇区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结合“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按照《城市环卫设施设置标准》,加快建设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并开征垃圾处理费。

2.培育发展房地产业。试点镇住房建设,要实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试点镇规划区范围内一律停止办理个人建房审批,引导试点镇居民集中居住统一建设的住宅小区和商贸街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到小城镇开发房地产,增加住宅的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宅产业,突出抓好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对试点镇周边的农村住宅,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向试点镇集中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结合实施试点镇规划和镇容整治,以房地产开发的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将试点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纳入所在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划,享受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同等优惠政策。鼓励试点镇因地制宜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3.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在推进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同时,同步做好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对沼泽、滩涂等湿地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木兰溪、萩芦溪流域等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金钟水库、东圳水库、外度水库等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土地供应管理,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严格建设工程程序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引导和支持居民住宅小区开展物业管理,创建安全、整洁、美观的小城镇居住环境。进一步搞好镇容镇貌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绿化管理、摊位管理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全面提高试点镇管理水平,促进镇容街貌根本改观。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支持LNG管道向试点镇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

(三)构建产业支撑

1.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试点镇的发展定位,江口镇要依托濒临兴化湾江口港区的优势,始终坚持以“工业强镇”为主导,以临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努力重振“中国侨乡名镇”雄风。西天尾镇要依托位居荔城、涵江中心城区中央的区位优势,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旅游业等绿色产业,规划建设盘龙山庄、溪白新村及洞湖新村等高档住宅区,整合紫霄怪石、九华叠翠和南少林景区,提升荔园工业园区的水平和档次,努力建设成为以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低碳示范区和中心城区休闲度假后花园。市级其它试点镇要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试点镇产业发展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支撑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的集聚和布局优化。

2.引导乡镇工业向试点镇集中。规划建设试点镇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制度,降低企业进入试点镇工业园区内建设的用地成本,鼓励试点镇范围内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试点镇产业规划的各类企业到试点镇落户;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试点镇。制定优势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特别是具有引擎作用的大项目向试点镇集聚,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建设高优农业、绿色农业和蓝色农业产业带,切实 把保护基本农田纳入试点镇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专业市场,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与试点镇进行战略合作,鼓励试点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品牌建设、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促销等经营活动。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禽畜养殖技术,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

(四)发展社会事业

1.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初中向镇区集中,各试点镇要办好一所较高标准的中学。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中心小学,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点,办好若干所示范性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校园治安管理,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2.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大力推行主体多元化的试点镇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大中型医院与试点镇卫生服务组织开展纵向合作,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共享,逐步推行就诊“一卡通”,努力为试点镇居民引入高质量的卫生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对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登记制度,实施三级预防;加强对地方病、职业病、营养缺乏性疾病、食物中毒、寄生虫病的防治和监测管理,形成市、县(区)医院和试点镇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保证试点镇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3.强化新型社会化组织的服务能力。各试点镇要以镇农技站、企业站为依托,建设“三农”服务中心,大力培育为农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一个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居民休闲游乐公园;建设一个供居民活动的文化休闲广场;建设若干个高标准示范居民住宅小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切实保护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和红色故居等文化遗产,做好文物修复、传统风貌街区整治等工程,不断提升试点镇文化品位。

(五)强化公共服务

1.改革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探索试点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审批前,要进行维稳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在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

2.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向试点镇延伸。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平等的就业制度,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政府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根据试点镇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加快构建市、县(区)、试点镇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发展和规范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快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挂钩的职业培训机制,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劳动力。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符合试点镇特点、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试点镇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推进福利社会化。

(六)带动新农村建设

1.充分发挥试点镇集聚效应。依托试点镇连接城市、辐射乡村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创造良好条件,大力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试点镇整体搬迁;大力推动试点镇范围内项目拆迁集中在试点镇安置;大力推动周边农村人口向试点镇转移和集聚,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依托试点镇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努力向周边乡村延伸辐射,重点解决周边乡村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试点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与周边农村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指导推动试点镇辖区内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配套政策

(一)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1.引导和支持产业升级。根据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布局,按照试点镇总体规划,对具备发展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经市政府批准,并按规定补办相关手续后,可转化项目用地性质,支持试点镇调整项目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

2.支持试点镇工业园区建设。试点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要始终把工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试点镇总体规划时,优先考虑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把试点镇工业园区作为引进生产性项目和承接零星乡镇工业转移的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要大力支持试点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要大力支持试点镇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大力支持试点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企业在试点镇落户创造必要条件。

3.支持具备条件的试点镇发展旅游业。市旅游局要加大对西天尾镇创建南少林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设的指导,进一步挖掘南少林武术文化内涵,整合南少林、九华山、紫霄岩等景区,建成以南少林武术文化为品牌、九华山紫霄岩自然风光为依托的集游览、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支持其它具备条件的试点镇大力发展旅游业。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对试点镇发展的重点旅游项目,参照市工业项目相关规定,优先保证项目用地。

(二)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 1.优先保证试点镇建设用地指标供应。试点镇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项目落实、节约集约的情况下,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按批次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在规模限制上适当放宽。因建设项目确需局部修改试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控制指标在市域范围内平衡的,由市政府审批。

2.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试点镇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应增加试点镇建设用地指标,并将建设用地出让获得的部分收益,返回试点镇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和新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形成的挂钩指标在本市范围内可以有偿转让,转让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土地整治,支付村民拆旧补偿、复垦费用和新村及试点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试点镇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占用耕地,可有偿使用农村整治土地新增耕地形成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建设用地,不再征收耕地复垦费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3.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试点镇范围内的农民,按本人意愿,其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续保留,也可有偿退还或转让。加快试点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除宅基地之外,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市土地交易中心要开展试点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业务,通过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1.优先项目用地。列入试点镇规划的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公交车站、防洪排涝、义务教育、医疗和计生服务站、文体场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符合条件的,列为各级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在用地审批上优先考虑。

2.加大资金补助。试点镇所在县(区)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试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市发改委要将试点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补助;市财政局要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试点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多方筹集资金。试点镇范围除属于疏港道路的收储地外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扣除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必须支出外,全额用于试点镇的发展,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包括市直征收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费等,全部用于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

(四)加大房地产发展支持力度

1.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向试点镇延伸。合理确定试点镇房地产开发规模,倾斜保障试点镇房地产开发用地指标,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次征收规模适当放宽。因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确需局部修改试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在市域范围内平衡的,报市政府审批。试点镇先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后形成的挂钩指标可优先保障试点镇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或有偿调剂给其他地区使用。优先安排试点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把国家、省用于补助廉租住房建设与租金补贴的资金统筹使用,促进试点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支持试点镇商品住房消费,减免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对部分试点镇可采取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方式支持试点镇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支持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可根据本地市场需求情况,对个人购买试点镇普通自住房的,所缴交契税给予购房款总额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免收存量普通商品住房交易手续费。

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简化个人购买试点镇商品住房的贷款审批流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的开展,方便农民转移就业。对个人首次申请贷款购买试点镇普通自住房的,按照政策规定,可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其贷款利率可按贷款基准利率适当下浮。研究集体土地房屋抵押贷款相关配套措施,探索扩大试点镇商品房消费信贷的抵(质)押物范围。

(五)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1.完善试点镇财税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目标,健全省级试点镇财政管理机构,设立独立金库。2010~2015年对省级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市级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市区所得财力的50%留在试点镇。

2.减免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部分税收。企业在试点镇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其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收入级次全额拨补前三年所取得的建筑安装业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3.拨补部分服务业项目缴纳的税款。新入驻试点镇的大型商贸企业,自营业当起,其交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新入驻试点镇的金融保险企业,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拨补50%;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

(六)加大筹融资支持力度

1.拓宽融资渠道。各试点镇可探索组建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实行项目综合开发、滚动发展。鼓励试点镇通过BOT、B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部分公用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鼓励试点镇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试点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2.完善金融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试点镇延伸分支机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完善试点镇金融服务。加大对试点镇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做好重点就业人群的金融帮扶工作。加大对自住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金融保险机构在市级试点镇设立的独立分支机构,其缴纳营业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参照省级试点镇予以相应减免。支持试点镇创造条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支持试点镇发展多元化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合作。

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试点镇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鼓励加强银商合作,推广银行卡使用,做好与惠农、惠民政策相关的配套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为试点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继续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七)加大机制创新支持力度

1.完善试点镇的管理功能。本着“精减高效”的原则,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试点镇政府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机构、配备干部。本着“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试点镇政府经济管理权限。通过市和县区有关部门委托或授权,试点镇政府可享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临时使用绿地和配套建设的环卫设施管理、劳动保障监察检查、食品卫生、文化市场、无证经营及农村和社区公共事务协调管理等部分县区级行政管理权。

2.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根据试点镇项目建设实际,市和县区有关部门要为试点镇设立项目审批服务窗口,为试点镇发展项目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产业发展导向、符合试点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项目,要加强协调指导,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3.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试点镇建成区内有相对固定居住处、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可申报城镇居民户口;凡购买试点小城镇商品住房的购房户,可以家庭为单位办理城镇户口,其医疗、社保、教育享受小城镇居民的同等政策。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市政府成立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统一指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本《实施意见》的贯彻和落实。

(二)明确分工。市直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全面负责全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日常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要切实负起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作用,抓好试点镇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指导。市城乡规划局要组织编制省级试点镇规划,并指导市级试点镇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市建设局要加强试点镇建设管理的指导,引导试点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试点镇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检查、指导,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市财政局要加大对试点镇的财政扶持力度。市人行要牵头研究制定信贷支持的具体办法,拓宽试点镇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市公安局要加大试点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促进人员合理有序流动。

(三)落实责任。试点镇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是试点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对试点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有效运作,有组织、有步骤抓好试点工作。试点镇要结合实际制订工作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务求第一批试点镇综合改革建设试验取得明显成效,以促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附件: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名单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

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名单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作为湄洲湾港口城市的未来卫星城镇和宜居城市综合体,承载着集聚区域产业、人口的重要功能。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的精神,做好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滨海宜居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试点镇“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根据5月11日市委常委专题会议精神,现确定以下乡镇作为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

仙游县:枫亭镇、榜头镇

荔城区:北高镇

城厢区:华亭镇 涵江区:萩芦镇

秀屿区:埭头镇

岸:山亭镇

主题词:城乡建设

小城镇

改革

意见

抄 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7

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湖南住宅产业化实践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 是国内较早发展住宅产业化的省市之一, 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是有发展强劲的生产企业。湖南已培育出远大住工、远大可建等国内领先的住宅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数字化模拟的技术平台、工厂化制造的产品平台、自动化管理平台构成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对其他企业发展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二是有良好的产业技术支持。2013年11月出台湖南省地方标准《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 并以信息化仿真技术 (BIM技术) 作为可持续、科学设计和管理工具, 在全省形成完整的工业化生产体系、标准化设计体系、装配化施工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三是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示范项目。目前, 仅远大住工的工业化产能已达到1500万平米, 建筑工业化率达85%以上, 已实施产业化的住宅项目超1000万平方米。全省产业化项目涵盖了保障房、商品房、酒店、写字楼等多种类型。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住宅产业化推进步伐, 2011年起, 我厅会同省委政研室对制约我省住宅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我们认为, 从政策层面看, 我省住宅产业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统筹规划。未建立我省住宅建设中长期专项规划, 住宅产业化建设及推广缺乏指导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二是缺乏对优势企业的重点培育, 已有的优惠政策处于碎片化不持续状态。三是推广机制不健全。四是舆论宣传缺位。据调查, 全省有60.5%的人尚不知晓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社会舆论普遍对住宅产业化不理解、不接受。

调研报告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指示省住房城乡建厅、省经信委等部门认真研究, 从政策层面努力推动解决制约住宅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 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 省政府常务会审定, 今年4月15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特点

《指导意见》对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要素保障、市场推广、优化环境等方面做了认真探索和具体部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发展目标具体。《指导意见》强调以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和绿色住宅为目标, 以保障性住房、写字楼、酒店等建设项目为突破口, 聚焦大型居住社区和郊区新城, 逐步扩展到农村。到2015年, 力争在我省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化标准中心, 实现规模工业值400亿元以上;到2020年, 力争保障性住房、写字楼、酒店等建设项目预制装配化 (PC) 率达到80%以上, 培育并创建3-5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 30-50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立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展示、集散、经营、服务为一体, 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产值过千亿的可持续发展住宅产业集群。

二是标准体系完善。《指导意见》要求尽快建立规划、设计、施工、装修、验收、部品部件、消防安全等全流程评价标准。完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加快住宅部品部件和整体住宅认证体系建设。将预制部品部件纳入建设工程材料目录管理。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列为科技重点攻关方向, 对研发机构给予补助资金, 奖励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和发明专利。

三是要素保障全面。《指导意见》在土地、金融、财税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了全方位、大力度地支持。如:土地保障方面, 优先保障住宅产业化建设项目的用地供应, 对住宅产业化或者预制装配化 (PC) 率达到50%以上的项目, 给予适当容积率奖励。金融服务方面, 支持生产企业争取世行、外国政府贷款, 并对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政策的生产企业和开发建设项目, 对购买获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的住宅和达到一定绿色建筑标识的消费者, 规定给予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支持。财税支持方面, 整合政府相关专项资金, 对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等给予重点支持, 并规定给基地建设、技术创新有重大贡献的单位、企业和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项目以财政奖励;对达到全装修标准的住宅, 规定计税时合理确定计税价格。

四是优化环境有力。《指导意见》要求, 创新审批机制, 开发报建手续实行并联式审批及绿色通道办理;把好设计关, 对采用标准图纸设计的, 免予设计审查;加强招标支持, 对具有专利或成套住宅产业化技术体系的住宅产业化企业, 同等条件下给予投标优先权;对住宅产业化或预制装配化 (PC) 率达到50%的建设项目, 在施工当地没有住宅产业化生产施工企业或者只有少数几家住宅产业化部件生产施工基地的, 招标时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

三、抓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我省住宅产业化

《指导意见》制订以后, 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下一阶段, 我省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

一是抓宣传引导。要以宣传贯彻《指导意见》为契机, 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发展住宅产业化的良好舆论氛围。5月13日, 我省组织召开了《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 引导新闻媒体对《指导意见》广泛报道。要建立健全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 定期组织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及公共建筑的认识, 增强全社会对住宅产业化的了解。

二是抓政策配套。按照《指导意见》要求, 各地将制订相应的鼓励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对主动申请采用工业化方式建设的住宅开发项目, 制定预制外墙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保障性住房建造增加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建筑面积奖励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支持等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推进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优惠政策, 支持住宅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对住宅产业化或者预制装配化 (PC) 率达到50%以上的项目, 制定容积率奖励的具体办法等。

三是抓试点示范。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机械化和装配化水平高的技术研发、部品部件生产、工程建设等企业。推进示范工程, 以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 在政府投资的大型建筑和保障性住房中确定一定比例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 积极应用住宅产业化成套部品部件和技术。在长株潭城市群开展试点示范, 鼓励商品住宅进行产业化试点, 加快住宅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型住宅产业集群。

四是抓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省直相关部门参加的省住宅产业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制定工作方案, 按照职能做好相关工作, 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政策的推介、落实工作, 推行“一站式”窗口对外服务, 严格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责任制度等。

四、建议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篇8

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是通过推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将新农合的支付方式由单纯的按项目付费向混合支付方式转变,促使医疗机构调整医药费用收入结构,控制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实现规范服务、控制费用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门诊费用支付改革和住院费用支付改革。《关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从2012年开始积极推进统筹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和病种全覆盖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争取到2015年实现在所有的统筹地区全面实施的目标。

2.为什么要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实行支付方式改革,有利于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增进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益,提高参合人员的受益水平;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对于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让农村居民切实享受医改成果,保障参合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如何确保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要坚持全覆盖的原则。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要力争覆盖统筹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覆盖所有住院病人以及享受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的病人。只有实现全覆盖,才能避免医疗机构为控制费用而选择病人,才能避免医疗机构向未实行支付方式改革的病人转移费用成本,从而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有效发挥支付方式改革的内在激励和制约作用。

二要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新农合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要保证支付方式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就要尊重当前医药费用的合理现实及未来医药费用的合理增长。因此,新的支付标准,要根据基线数据调查、既往医疗费用水平等因素合理测算。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支付标准的确定,还应有利于引导参合人员常见疾病在基层就医。同时,支付标准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补偿方案调整、医疗服务成本变化、高新医疗技术应用以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增长等因素,结合实际定期调整。

三要兼顾多方利益,确保持续发展。要逐步建立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协商确定付费标准及其他相关事项。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在考虑基金支付能力、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改革过程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医疗机构获得合理的补偿,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四要强化质量监管,保证服务水平。支付方式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参合人员受益水平。在提高参合人员保障水平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管理经办机构将发挥卫生部门统筹管理医疗服务和新农合的优势,联合医疗管理部门,结合经办、服务监管协议,建立和完善支付方式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疗机构服务内容不减少,服务水平不降低,服务质量有保证。

4.如何对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行监管和评价?

在實施门诊总额预付中,对费用控制情况监督评价,对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数量、质量、转诊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上一篇: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下一篇:去吃西餐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