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府体制

2024-10-25

比较政府体制(共8篇)

比较政府体制 篇1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政府体制》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政府的概念及其层次是什么?

2、什么是议会君主制,其特点有哪些?

二、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共20分)

1、英美两国议会对法案的讨论行相同的“三读”程序。

三、论述题(共20分)

1、请说明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越性?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更充分的落实。据近20年来历次县、乡直接选举的统计,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97%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归国华侨代表35名,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12名,台湾省代表13名。

材料2:目前,我国有近290万各级人大代表,他们都是兼职的、是人民中的一员,工作和生活在亿万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立法,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重要立法的法案都向社会全文发布,广泛征求吸收各界意见,“开门立法”已步入常态化。如2006年《劳动合同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后,短短1个月就收到19万条意见;2008年《食品安全法(草案)》发布后,人们通过网络、报刊、来信等不同方式提出11327件意见;对《社会保险法(草案)》,各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高达70501件。

材料3:无论是战胜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或者沉着应对困扰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所表现出的快速决策与高效执行的能力,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美国《纽约时报》把2008年中国抗震救灾与2005年美国政府在卡特里娜飓风的救灾做过比较,认为中国政府处理自然灾害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和政府的能力。

比较政府体制 篇2

一、政府审计体制及类型

政府审计体制即国家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的组成形式和结构制度。政府审计体制是国家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别具一格的审计体制。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建了自己的政府审计体制,可分为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四种类型。

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的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议会(立法部门),与政府保持独立,适用于在政治体制上三权分立且具有较为完善的立法机构和程序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其中英国是实行立法型政府审计体制最早的国家,而美国是目前发展比较完善的代表国家之一。司法型审计体制的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司法系统,以法院的形式存在,并且拥有一定的司法权限,审计官员也具有一定的司法地位。主要代表国家有法国、巴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中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开展司法型审计体制最早的国家,开创了该种审计体制的先河。实行独立型审计体制的国家审计机构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独立地开展工作,审计机构直接对法律负责。目前实行该种审计体制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和德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部门,根据政府部门赋予的职责权限进行审计。实行该种审计体制的国家有中国、韩国、瑞士等。

二、政府审计体制国际比较与分析

(一)政府审计体制的国际比较

政府审计体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组成形式、职责权限以及审计经费等内容。四种不同的国家审计体制在具体设置要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1.政府审计组织结构。各国在不同的政治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下,采用不同的政府审计体制。一般议会拥有较高权力的国家更偏向于采用立法型和独立型审计体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国家,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会拥有较高的地位,立法型审计体制符合其政治制度发展。相比之下,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国家,其议会权力被大大削弱,再加上受到大陆法系等传统的影响,法国选择实行司法型审计体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行政型审计体制。不同审计体制下的国家审计机关具有不同的建制特征,其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领导关系方面。以美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分级分权制形式下,中央和地方的审计机关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不存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但是法国的中央审计法院与地方审计法院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中央审计法院不仅接受地方审计法院对判决不服而进行的上诉,并且可以做出终审判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式的审计建制的我国,受中央集权制度以及集体经济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其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在行政上,地方审计机关不仅要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同时在审计业务上,还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2.政府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虽然不同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职责基本相同,但是审计职权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保障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无论采取何种审计体制的国家都具备基本审计职权,即审计检查权、审计调查权、审计报告权和审计建议权。在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的美国,政府审计机构一般不具备审计处罚权和审计裁决权,然而虽然实行独立型审计体制的德国和实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我国具有相对完备的审计职权,都具有处罚权,但德国拥有要求经济赔偿责任的间接处理权力,而我国具有对违反财政法纪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直接的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分的权力。

3.政府审计机构的人员安排。四种不同的政府审计体制都高度强调了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规范化人员管理。对政府审计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实行严格的任命程序以及职责权限,并且对其资格的任免予以法律规定,以保证其拥有领导体制上的超然地位。其中审计机构最高负责人的任期不同是不同审计体制下最大的差异。作为我国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审计长的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其他三种审计体制下的最高负责人任期时间较长,如美国的审计长任期为15年,不得连任;法国审计法院院长实行终生任职制,并且审计法院的法官具有一定的司法权,该制度的确立保证了法官能够客观、公正地行使司法调查权;德国审计院院长任期为12年,不得连任。

4.政府审计机构的经费来源。为了保障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国外政府审计机构的组织经费一般都独立进行核算。如美国政府审计机构的组织经费的预算是独立进行的,直接由国会委员会核定,不受政府的控制。法国也是独立预算经费,由议会会议审议通过,不受政府的影响和控制。德国的组织经费也是独立核算。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间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我国审计署的经费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金额从国务院的整体经费中划拨。

(二)国际政府审计体制利弊分析

立法型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国会(立法部门),不受任何部门或者官员的影响,国会(立法部门)权力较大。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立法机关的决议既是立法行为,同时也是审计监督行为。因此审计机关具有较高的审计地位,独立性较强。立法型审计体制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更好地实现了立法者的要求。同时立法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政府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从而保证审计的灵活性。该种审计体制下的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宏观服务职能。但是由于政府审计主要为国会(立法部门)服务,并不涉及对结果的处理权,使得其立法职能和执法职能相分离,大大削弱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司法型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机构作为司法系统的一部分,以审计法院的形式出现。与立法型审计体制相比,政府审计机构更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如法国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其政府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审计人员享有一定的司法权限,能够独立地行使调查权,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顺利进行。司法化的审计程序,使得法国的政府审计职能更加稳定,同时完善了其审计职权,审计法院不仅具备基本的审计职权,还具有处罚权和裁决权,以保证审计法院生效裁决的执行。但是司法型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机构均在成文法律下进行审计,无论是司法审计还是非司法审计都缺乏灵活性。

独立型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机构,是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的经济监督机构,只受法律的约束,对法律负责。如德国其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最强。虽然独立型审计体制下的政府审计只对法律负责,但是实践证明,独立型政府审计的法律更多的是侧重于表现为对权力的服务观,从而大大削弱了对政府审计结果的处理权。

行政型审计体制下,作为行政部门的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在进行政府审计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权来进行审计。如我国作为行政型审计体制的代表国家,审计职权不仅具有检查权、调查权、报告权和建议权,还具有直接的行政处罚权。完备的行政执法权力保障了政府的审计效率。但是政府审计机关并没有独立于其他机构,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附属,因此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很多审计结果无法落实。中央和地方审计机构形成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得政府审计人员拥有双重身份,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受到的牵制性太大,限制条件较多。从而较其他审计体制类型的国家而言,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都较弱。

综上所述,在这四种政府审计体制中,立法型、司法型和独立型的审计体制独立性都很强,不同程度地保证了审计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以上三种审计体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不足。作为独立性较差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职权的完善,丰富了审计手段,提高了审计效率。因此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审计体制模式,只有最符合本国国情,与本国政治制度发展相符,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监督的作用、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体制。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的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公众以及审计主体不断发展的需要,政府审计体制需要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审计体制的优势,以完善本国的政治审计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彧玥.美国政府审计制度及其启示[J].商业会计,2015,(06).

[2]周丽.国家审计体制模式比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

完善政府间财税体制 篇3

本刊记者就财税改革的热点问题,专访了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

《新理财》:您可以说经历了过去三十年的财税改革历程,您怎么看待这些年的改革?

刘克崮:过去三十年的中国财税改革历程可以概括为“四条线索”+“两个板块”。

“四条线索”又包括“两条主线”、“两条辅线”。“两条主线”指国家与企业、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两对分配关系的理顺与规范;“两条辅线”则指收入和支出管理制度的重塑与发展。

“两个板块”表现的是“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和“财政宏观调控”两大领域中制度或机制的创新与完善。这两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量国有土地产生的系列问题,到底谁来管理?

《新理财》:当前财税体制运行中有哪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刘克崮:第一,政府管理责任与支出责任的边界划分不够明确。政府的管理责任在西方经济学叫守夜人,包括功能、职责。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公共卫生、就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责任,远远没有到位,其中有些事项推给了市场,例如依靠捐款建设“希望小学”;而有些应由企业或民间投资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等,却由政府直接投资。

第二,政府间管理责任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2012年,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收入占比分别约为48%和52%,支出占比分别约为15%和85%,约33%的收入由中央先集中再向地方转移,涉及近4万亿的规模。

第三,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政府收入总量中可统筹的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偏低。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口径政府收入的比重为71.6%,不可统筹的(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占28.4%;税制结构不合理。我国间接税收入占比接近70%,高于OECD所有成员国;地方税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矛盾也比较突出,比如地方债务、财税基础信息、国有资本与公共资源管理、配套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等等。

《新理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留给您哪些深刻印象呢?

刘克崮:最深刻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有四大亮点:政府间的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关系的稳定,包括:广义税负的稳定、稳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税收税制;透明预算。

《新理财》:如何完善政府间的财税体制呢?

刘克崮:需要做到一是政府间职责、权限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二是完善政府间收入划分。三是完善政府间财力调节机制。

《新理财》:怎么理解“职责、权限与支出责任相适应”?

刘克崮:首先我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要职责、权限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我认为政府“权”前面是“责”。其根本就是明确政府的职责,相应的再确定权力,这些都确定了之后再说哪些地方需要花钱。

其根本就是明确政府该干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明确这些在中央之间怎么划分,各级政府之间怎么划分。这是政府的功能。

再说政府的责任,责任有三个方面: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调节(也就是转移支付)。

具体来说,其逻辑关系是: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决定了政府的功能,政府功能决定了政府的职能,职能衍生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管理职责、权限,责、权再细化为支出责任。有些时候权限与责任并不一定马上对上,有些时候有了责任并不一定需要钱。所以说职责清楚了,就不能一下跳到财力去。

上述的这个逻辑衔接就是三种全会提到的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我主张就是建立“责、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中央这样的提法应该是有着综合历史传统提法等的相关考虑。

《新理财》:如何做到“职责、权限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呢?

刘克崮:第一,按照国际普遍采用的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行政架构来划分职责,而非五级政府。中央负责全国、全局的大事,协调跨区域、跨省域事项;省级政府能做的事尽量划给省,市县政府能做的事尽量划给市县,省级政府负责跨市县、省域内事项。

第二,将现有地方政府承担的部分政权类职责,上收至中央政府,包括司法、公安、民兵、边海防、海关、国税等工作职责和工作设施建设责任。

第三,中央政府承担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兜底”职责。

第四,中央政府本级独立承担的职责尽可能由中央自身机构完成,少用委托地方政府完成的方式;中央自身机构能力不足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第五,做实市县级政府职责,为本区域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服务和改善型服务,为本地微观经济主体、社会组织的基本活动提供服务,政公用设施,维护本地市场秩序、社会治安及社会和谐稳提供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服务,提供市县域基础设施、维护本地市场秩序、社会治安及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配套进行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法治工作,提高政府间职责与支出责任划分制度的稳定性。上述职责变动暂不改变现行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的数量关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

《新理财》:您一直强调机制建立的重要性,在您看来,应该建立什么样的透明预算机制呢?

刘克崮:我一直倡导构建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把分散在某些部门的预算编制、分配权集中到财政部门,实现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全部财政资金。进一步探索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险预算之间的有机衔接机制。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探究建立预算制衡机制。将预算的编制、审议、执行、监督相对分开。第一,国务院成立国家预算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预算编制,统筹协调部门间、中央与地方及地方间利益。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审批权。第三,全国政协对审批参与讨论、进行监督。第四,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和执行。第五,国务院审计部门对各部门、各地区财政运行情况进行审计。第六,加强人大和国务院两级审计监督机制。

《新理财》: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房地产税这一话题就一直热度不减,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刘克崮:改革房地产税要强调公平土地税负,强化保有环节。第一,明确房地产税的“社区税”性质和功能,逐步整合目前房地产开发、流转、保有环节各类收费和税收。第二,均地负、重保有、合房地、重评估、扣基本、分类率、强(信息)系统、渐覆盖、先商(用)豪(宅)后普宅。第三,建立基层社区、地方辖区公众参与制定、优化房产税规则的机制。 第四,下调住房用地税负,提升工商业用地等税费负担。第五,简并流转交易环节税费。第六,对不同类型住房实行差异化税率:对大众百姓基本自住房给予纳税扣除和免税,改善性住房微率、缓征,享受性住房低率,持有的投资性无人居住住房中率,短期持有的投机性住房高率。

地方政府体制 篇4

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的分配,由志愿

者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和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和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

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

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过程。

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那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那一

级或者那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那些特定监察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

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

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

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俗称民告官。

简单题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

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环境的差别。

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优点:

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2、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3、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缺点:

1、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利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那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篇5

摘要:行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工作重心是要加强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呈现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今后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其要求提出未来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189-03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改善和健全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行政体制改革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层问题,这就需要正确掌握发展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完善现有行政体制、健全行政管理等方面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加强整个整改过程的监督和实施力度,通过快速地推进改革,最终取得改革的成果,使职能政府服务于人民,共同创建服务型政府。

一、目前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确定改革的具体目标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与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决定》中提出,需要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制定总体架构,拆解改革目标,同时为改革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做到由总体到细致层层规划。改善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目的是在保证政府完成高效治理的同时不失公正。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和引导

完善基础社会经济建设和健全社会科学发展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同时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科学发展也是促进行政体制与社会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源泉。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若迟缓则必然导致科学发展的缓慢,目前经济发展还没有触碰到发展的瓶颈,经济体制改革存在巨大的空间,需要集合政府与民众的资源去深入挖掘经济体制改革的潜能,追求更高的经济效能。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体制改革力度,力争让一切社会劳动成果、自主化科研产权、技术新型、社会管理层次、资本运作等多重资源和手段共同投入和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才能让改革的成果深入民生。

(三)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对于单项体制的修改也不是专项权力的修正,而是对体制整体的重新规划,涉及范围较广,包含了行政单位的构成、职责的调整、权力的洗牌、人员调动等。并不是某个行政领域的单独调整,面临的是从总体结构的调整或重新构建,并且能够有效地与其他改革相互结合推进[2]。

二、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改革的内容寓于全面深化的整体部署中

当前,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包含多个方面的体制整改,如财政税收体制、市场监管体制、企事业单位自身机制的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治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文化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体制等。这些体制的运作与发展都与政府管理体制息息相关,所以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市场经济要求为根本指引,同时要求对政府现有体制的全方面改革,让行政体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高度联系。

(二)共同推进行政体制内外部深化改革

改造内部行政制度的实质是优化国家行政机关的配置,管理和规划工作,强化政府机构的作用;深化改进行动政策、执行权和强化监督权;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造外部行政制度的实质是以新的思维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积极导入市场机制,推动增强政府向社会公共设施的购买力。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实现合理的秩序要建立在经济结构创新之上。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增长,因此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发展,才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前提。

第二,把握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协调两者。

第三,制度的不断创新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相互统一的重要手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社会公平公正的体现就是制度的完善,人民能够公平地发展需要制度的不断创新及完善。

(四)同时完善整治调理能力和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

政府的权能有行政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公民能够参与的政府治理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公民知晓政府改革优化治理的要求,掌握治理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条款,清楚政府治理政策的纲领和高效配合治理路径的能力;知晓不同的治理方案,识别对应的治理政策和方法,权衡利益相关性,判断治理的预期结果的能力;最后还包括监察政府行为、行使检举权的能力等。

制度建设与政府治理主体的能力应该相互关联,加强政府治理策划制度、执行制度、实践治理行为的能力。在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公民参政治理能力,明确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由此培养现代公民。

三、地方政府深化行政改革的路径建议

(一)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同市场的健康发展协同一致

第一,市场对经济的配置起主导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经过重重考验得到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造市场,促进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有效地处理市场制度缺陷,防止政府过分地干涉与监督管理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全面科学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有作为的政府。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上层制度并不是哪个或哪些企业家能够单独推进的,而是必须由政府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对相关企业的投资进行积极的组织与协调。此外,政府还需对那些先行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补偿,以完成技术和产业不断顺利地向着优势变化进行创新与升级。

第三,处理好社会和行政机构二者关系。在政府机关单位变革的时代潮流中,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主要在于:首先,科学地划分行政机构与社会运行边界、范围、层面和内容;其次,科学创造和设立行政机构与社会的关联互动机制;再次,科学确定二者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功能互补内容和运行机制;最后,加强行政机构对于社会有效管控机制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二)政府机关部门变革同行政方式创新并进

第一,依法行政。就是根据宪法规定的基础之上,促进法制法度建立,完善行政机制、行政后的评估和行政纠错制度,并全面促成依法从政的建设。要按照法文所规定的权职履行其义务,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自由行事作风,实行责任制,完善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保证地方政府的权职得到监管。

第二,民主行政。就是地方政府的决策有广大民众参与进来,决策中体现民意;让政府公开透明,建设民主政府、阳光政府,加强对于行政机构权力行使过程的全面公开;强化民众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建立起全方位的审查制度;加强权职问责的力度等。与此同时,积极创新与完善政府机关领导与人民大众直连的制度。

第三,科学行政。应该加强绩效考核的制度,绩效需严格管理,确保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建立高能效政府和高责任的政府;首先,改正政府机关单位的考评体制,让其不能仅仅跟经济发展速度挂靠,增加民意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等指标权重,关注人民大众的真实体验;其次,改善考核机制,优化政府职能人员绩效办法;最后,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积极有效的采用高新技术,推进各部门间的的资源信息共享,并积极依照我国的法律来管理互联网,从而进行所谓的网格化管理。

(三)政府管理“权、能、责”结构性优化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是机构改革、制度改革、规则改革、编制改革、职位改革等行政体制的具体构成要素的改革,更是对政府权力、职能和责任等行政体制的本质构成要素的改革[3]。以政府的权力与职能为中心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引导政府人员的分配、行政机关和行政制度的改革。

第一,政府行政过程的优化。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与政府所担负的职责相互取长补短并以行政认可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点,从削减政府审批权入手,对政府干预微观管理事项上最大限度地减弱。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同时将保存的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标准化的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精简政府机构,同时把经营管理权交给企业,加强行政治理能力,切实做到简政放权。

第二,宏观与微观管理间的优化。地方行政部门在处理事情上要分清事情的性质,对涉及到市场发展趋势和社会的进步的事情要积极地参与并制订长远的计划,通过学习一些相关部门对相似事情的处理经验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4]。在对无关全局与长远发展的事情上,将权利交给市场,交给社会,交给群众。

第三,政府职能配置及履行上的优化。在减少行政部门对于无关市场发展和社会进步上的事情进行过多干预的同时,对行政职能的重新组织和架构,减少管理的冗余。使整个行政部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加快社会的发展步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府权能责以及部门、编制、机构、职位和人员等相应结构性调整和配置,以使政府全面正确配置和履行职能。

(四)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管

第一,推行健全阳光行政。坚持以制度为先,依照制度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并使其在运行时实行公开化透明化,运用制度强化人民对于权力的监督;把权力运行的整个流程按照法律公开,率先完善党政事务的公开制度,继而在各领域实施办事公开制度;推进行政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第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在确保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力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的关系时,要让政府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来行使他们的权力。加大和改进人民群众对干部行使权力时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的权利。

第三,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所谓权力清单制度,在法理意义上讲即凡是法律和制度没有规定的,政府一概不可为,这意味着地方各级政府权力事项和范围的公开化,要求只要是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公共权力和资源,都应进行强制性的公开并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推行权力清单的重要意义在于削减政府部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与法治化。

(五)积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现代社会组织应拥有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组织体制。将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作为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对象,并将那些适合由这些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相关事项,都直接交其承担[5];着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最大程度上加强政府治理功能、社会自我调节功能与居民自治功能的良好互动性。

参考文献:

比较政府体制 篇6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是重建公共教育权力体制。重建公共教育权力体制应从体制内部的权力下放和体制外部的权力转移两个方面建立一个多主体、均衡的公共教育权力体制。体制内部的权力下放,意味着要改变过去以命令和服从为主要特点的权力关系,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各级各类行政组织之间建立起以指导、监督为特征的权力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级各类政府及其人员的积极性;体制外部的权力转移,意味着要改变主要由政府提供公共教育资源的状况,把过去由政府提供的具有竞争性的、选择性的公共教育资源交由市场和社会提供,在政府、市场、社会、学校之间建立起以参与、协商、谈判、监管为特征的权力关系。其中,第二个方面主要涉及的是办学体制的改革问题。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分析

办学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或政府对办学体制的管理和规范,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来实现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性文件,从中可以把握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历程和主要特征。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办学体制主要经历了从“公立学校占有绝对优势,民办学校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到“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改革历程,从对其严格控制,到默许,再到积极鼓励和支持,政府逐步放开了民办教育的办学权。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有关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的政策法规性文件。据此,可以把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民办教育的发展方针,即“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二阶段:《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国家第一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的出台及实施标志着民办教育进人了一个依法发展与调整的新时期。但总体来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只是着重对民办教育的投资体制进行了规范,并没有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对于深层次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办学体制问题并没有加以明确。国务院1999年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只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十六字方针”。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同时,国家鼓励捐资办学,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法首次提出,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同时首次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与普通高等学校按民办机制合作举办独立学院,实现社会创新活力、资金资源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有效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模式,均可大

胆试验,使民办教育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相对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而言,《民办教育促进法》有了很大突破,它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预示着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要求办学体制与之相适应。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围绕“如何办”“谁来办”“以谁办为主”展开的,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变动关系,改革与发展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趋成熟,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不仅影响着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使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突出表现在办学权从政府包揽到逐步放开,再到进一步放开,市场力量逐渐在办学体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地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近年来关于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都不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但同时发现,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还存在着诸多缺失,明显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从内容上看,这些政策法规对市场力量的估计仍显不足,对民办教育办学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力量没有加以区分和侧重。从形式上看,这些政策法规还欠完整,有些政策法规适用范围不明确,各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协调。例如,办学形态、主体多样化与规范问题;公办学校转制的必要性、正当性、合法性问题;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办学问题;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问题;合理回报与公益性、减免税的冲突问题;公共财政资助民办学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问题,等等,政策法规并没有进行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因此,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领域的推进,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关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迅速发展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初步形成。目前,我国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除了转制学校(含独立学院)、校中校(含二级学院)等适应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办学模式外,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其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投身于民办教育,为我国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就整体而言,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在很大程度上,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问题。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新世纪我国民办教育不仅没有迎来发展的春天,反而迎来了所谓“倒春寒”,大量民办教育机构入不敷出而惨淡经营。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政府支持问题

民办教育虽然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要的投资形式,但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扶植与资助都是其投资体制的基本内容。然而,我国对于政府所举办的公办教育的经费提供已经是捉襟见肘,就更难以拿出多余的资源用于资助民办教育。民办教育的投资问题之所以还要再次引出政府职能问题,这首先是由教育的外部性所决定的,其次是由教育的公益性所决定的。可以说,扶植和资助民办教育的发展,恰恰是政府借助于社会力量办教育的一条捷径,是减轻政府教育负担的一种通途。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是都没有能够完全落实这些良好的政策设计。因而,放下思想观念的包袱,打破部门行业的本位主义,是解决我国民办教育投资不足的重要举措。

2.民办教育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从市场方面而言,由于受教育非营利性前提假设与投资“合理回报”问题的困扰,我国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实,民办教育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并不是其天然属性,而是投资者个人的志向与选择。政府可以主张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但

未必就是一种必然的规定。事实上,营利性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营利性机构同样也可以从事公益性事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同性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或义务,政府应当对不同性质的教育机构进行分类管理,通过政策法规来明确规范不同性质教育机构的活动。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提升质量问题

提升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既需要政府有力的监督管理,也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其自身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一些学校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者的家长作风、个人专制等。因此,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是民办教育者自身的责任,也是政府有力引导的监管责任。通过完善民办学校督导制度,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发展民办教育的市场力量,并且有信心将其有力地掌控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轨道之下。

我国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政府如何完善自身定位、积极培育市场的问题。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经济改革极大地开发了教育市场力量,激发了教育创新活力。在市场力量的积极推动下,教育领域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生源市场、就业市场、科技市场等四类教育市场。[1]教育市场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在教育市场的催化过程中,我国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渠道举办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良好局面。而政府无论在有形的资源投入还是在无形的机制改革方面,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在政府与市场职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办学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职能不清或交接不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依然干涉过多,教育市场的发育仍然很不成熟,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自主、有序、和谐、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仍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从改革路径上来看,政府放权的成功与市场监督机制的完善密切相关。政府只有通过委托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社会中介评价、公众参与评价等多种途径相互结合的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的体系,我国的教育市场才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基于此,我国民办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区分公共教育领域中的政府、市场和学校的行为边界,政府依据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管理、拨款、指导和监督;市场在资源配置与机制创新两方面积极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真正享有法人地位,能够依法自主办学。

三、办学体制改革的域外借鉴

在当今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国家实力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纷纷进行了教育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美国和英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教育民营化”。教育民营化就是在教育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强调政府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美国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磁性学校、契约学校、家庭学校、特许学校、学券制等形式逐步实现公办民营,以改善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活力。英国教育民营化主要是通过几部法律的制定而实现的,比如《1980年教育改革法》中的公助学额计划、《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的自由入学政策、直接拨款公办学校和《1998年教育法》中的教育行动区计划。公助学额计划是指政府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进独立学校提供全额或部分学费资助。自由入学政策是指以某年的招生数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准招生数,学校在标准招生数之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入学申请。该政策的实施使各个学校的招生不再得到地方教育行政局计划的保护,更多地依赖标准招生数之内家长的选择。在被选择的过程中,学校通过不断倾听消费者的呼声,强化自身竞争性,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是指任何公立中学和学生人数超过300人的公立小学,经家长秘密通讯投票认可,都可向中央教育主管大臣申请脱离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控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这就将公立学校的所有权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转移至独立的托管机构,能够在确保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前提下避免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消极影响,以实现学校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教育行动区计划是指政府在教育薄弱地区成立教育行动区,并将该区公立学校的管理权向社会公开招标,社会各界都可以提出申请来接管所属公立学校。教育行动区计划可以吸引教育领域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薄弱地区学校的管理与运营,从而为薄弱学校带来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资金,提高这一地区的办学质量。[2]

日本的私营部门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哪一个阶段的改革都正朝向按个别家庭和社会的需要,迈向非中央化和个人化。一是正规私立中小学影响力逐渐增加,被视为国立或地方政府管理的正规学校的竞争对手;二是供学生在常规学校下课后或周末参加的培训班逐步增多;三是公立学校聘请私营企业的退休行政人员当校长;四是学校选择制虽尚处雏形阶段,但为许多年轻父母和社区所欢迎,人们对公有民营学校具有强烈兴趣。至于高等教育,日本从2004年4月1日起,所有89所国立大学成为中央政府的“独立机构”,以“国立大学法人”的面貌出现,迈出了日本高等学府成为民营机构的第一步。新国立大学法人享有自主和独立的管理权限,文部科学省不再对其严格控制,政府削减对各国立大学法人的支助,每所大学都必须和私营公司建立较强的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办学经费。而政府只是在基础学术研究和培育高层次专业人士方面,继续对国立大学提供协助。[3]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办学体制改 革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

1.积极回应市场需求

政府的教育投入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教育需求多种多样,因而即便是有着悠久私立教育历史的经济发达国家也一再对市场需求作出积极回应,私立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向民间开放教育市场是现代国家解决教育治理问题的重要的公共政策选择。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对私立教育更是采取了先放开发展,待规模扩大以后再加强管理、增加资助、提高质量的发展措施,因此才能在短期内实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又如美国是通过在原有的精英教育系统之外,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和社区学院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的,走的也是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道路。

2.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学校的政策法规比较系统、配套和健全,它们不仅在宪法中确立了私立学校的合法性,允许社团组织和个人多形式多渠道办学,而且在教育基本法中明确了私立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有关私立学校的单行法则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如私立学校的地位、私立学校的性质、私立学校的设置程序及标准、私立学校主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私立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对私人捐资兴学的奖励办法等都是以规范性文件确定下来,并且确保政策法规的一视同仁,使公立和私立学校能够并存并荣,互相竞争,共同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3.要有适度的宏观调控

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方法对私立学校进行控制和管理。例如,美国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监督检查就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位授予权的审批;财务审计和税收检查;州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建筑设施安全状况、卫生状况、消防设施等方面定期检查;私立学校的办学条件、系科专业设置、教育质量等是否被政府和社会所认可,则要通过地区评估组织的合格鉴定。美国各州都建立有中介性质的学校评估组织,还有70多个全国性学科专业评估组织,对保证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起到了监督检查的重要作用。

[4]

4.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和适当的财政资助

民办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其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正外部性特征,这是许多国家为私立教育提供财政资助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国外政府财政资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资助。政府为那些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的民办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如把学生和教师确定为资助对象,让获得经费资助的学生选择学校,让获得经费资助的教师从事研究或教学改进活动。二是间接资助。鉴于政府的财力所限,政府只提供政策支持,如建立引导由投资办学向捐资办学转变的税收导向机制;在提供助学贷款和交通补贴上,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实行一视同仁政策;优化民办学校融资的制度环境等。[5]

5.注重提升民办教育质量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7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也是划分预算权限、管理职权及收支范围的制度。 由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 同时财政又归属于政治的经济内容范畴,因此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影响, 它的出现受财政分配关系的影响且直接反映了经济基础的情况。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有其必然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经济预算的收支限度及收支范围, 另一方面能够界定和规范预算管理权限及制衡关系。 确保各级政府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 同时使国家财力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有计划的使用,在保障各级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必须资金之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管理,防止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或被恶意克扣。 由于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品经济秩序, 加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因此近些年来,政府预算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之前大有不同,预算管理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求面对当前形势制定出有效的预算管理策略调整,规范政府行为,打造责任政府,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要在编制、监督与执行等多个方面都要逐步建立预算框架, 因此要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发生变革, 尽管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相对的资金与事权统一,在不同的规定及方法面前,这种统一并不完全一致。 这就要求财政的收支权限需要被合理界定,对财政进行分权,同时对事权实行责任制,先明确支出责任, 再进行收入权限设定。 因此面对一级政府因资金问题使政府职能无法行使,正确而理性的方法应是上级政府给予资金调转使其资金、事权相统一。 其次是财政分权与政治因素统一, 外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但最主要的是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决定财政分权的状况,不应一味追求体制过新过快发展导致架空,使财政的预算管理成为空谈。 最后是具有稳定性及法制性, 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无论改革还是执行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同时由于这种体制建成之后辐射范围非常广,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保证其稳定性,若预算管理体制经常变动,会导致各级政府无法明了其责权范围,掌握不好行使职权的尺度,也不利于本地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实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及时作出调整,有利于体制与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更好的结合。 同时在经济发展体制性的传统问题及结构矛盾上给予解决。 首先,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除了需要必要的市场因素影响之外,政策的推动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发生。 另外,政府的经济理念转变也促使了体制改革的发生,最后,为了给市场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设定一个公平的基础,需要进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一)改革的当前形势及方向

当前我国也不断的进行财政预算体制更新与改革, 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全面、法治化水平较低、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预算的审批、执行、 监督方面出现问题等许多方面,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从体制运行的结果和社会反映上看,当前问题主要有预算缺乏完整性,一些重要的资金出现漏洞,没有加入预算之中。 预算的过程透明度不够,甚至专门机构也不能悉知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这就导致人大的监督审查及预算的通过等诸多问题缺乏科学性。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预算资金不够科学,经常会出现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情况,使资金的流向出现巨大漏洞。 因此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改革开始逐步尝试以结果为导向,以预算管理结果作为出发点、以绩效预算为主要考量,这种方向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状况, 同时对改革前的诸多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二)改革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采取 “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对待国内外两种市场,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而在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整体发展是关键,面对当前财政事权及政府职能未能有机统一的局面,若想真正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首先从政府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化环境,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要创新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及财政体制,注重改革的民主性、绩效性,在监督及编审环节要更加严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后的预算管理体制更加完美,使预算更加精确高效。

四、结束语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政府制度改革的先锋,从预算管理角度下手,正确的改革方法及方向是关键,如何获得有效扼住这一经济发展的咽喉,政治改革命脉的方法,则需要在不断借鉴及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进行总结。

摘要:政府的预算管理是关乎经济及政治发展的大事,若政府预算失灵,政事善治将无从谈起。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变幻多端,因此为有效把握好财政的预算,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本文围绕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健著.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李红凤.我国财政预算改革制约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研究 篇8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监督独立性

一、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审计的职权无法制约权力

制约权力需要充分的职权,我国政府审计的职权由《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具体包括行政处理权和经济制裁权。但是,这些职权的层次不高,不足以对权力加以制衡,特别是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审查、评价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后,所作出的确定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审计处理决定有时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审计难,审计处理更难,这使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受到损害,审计权力未完全到位也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加上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审计就是审查会计,纠错防弊,是例行公事,不会动真格,因此又无形中使得审计机关无法履行其职责,无法对行政管理中的“效率不高”、“腐败现象”、“结构失衡”诸多问题起到制衡作用。

(二)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实行行政型管理体制,行政型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在所有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中是最弱的。我国政府审计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独立性自然经常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怀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因此,审计署仅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为加强政府管理服务,其独立性开始遭到削弱。

行政型审计模式下的政府审计的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审计机构方面,由于审计机关设置在政府内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审计结果公开前一般要经政府同意,因此政府就极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来决定审计结果是否公开;第二,在经济方面,由于审计机关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预算解决,受本级财政预算约束,即经费来源于被监督部门,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公開、公正;第三,在审计独立性方面,由于组织和经济上的不独立,要实现审计的充分独立也不可能;第四,地方审计机关虽然在具体审计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但是审计人员调配和审计经费来源都受本级政府节制,这对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又是一项致命伤;最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也制约着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三)政府审计监督留有空白

政府审计存在盲区,存在审计管辖不到的地方。目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根据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规定,基层审计机关对位于当地的中央直属单位和省属单位,无权审计。而相对的,中央审计力量又严重不足。按照现行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划分,属于审计署及某派出机构审计的单位大约有3万多个。从绝对量来看,还不到全国80万个被审计单位的4%,但这些单位的资金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但由于目前中央审计力量不足,每年实际审计的单位不到3000个,审计覆盖面只有10%左右,有不少中央单位自审计署成立以来还从未接受过审计。许多垂直管理单位的多数基层机构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经过审计,基层审计部门没有审计权限、上级审计部门没有精力审,形成审计监督“盲区”,造成上级和下级审计部门都难了解其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改革我国政府审计体制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实现权力制衡

强化审计认知,完善政府审计法律规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问题的定性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处理态度都要以法律规范为依据,更重要的是政府审计部门的建立、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有法律作为依据。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要有它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绝不仅仅是制度所能维持。所以如何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强化依法审计认知变得非常重要。

强化依法审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法、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政府审计法制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制定适合政府审计工作特征,并能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充分发挥政府审计职能的审计法规和准则。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和规范政府审计行为,制定相应的地方政府审计组织法,将地方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立、人员的任免、岗位资格条件规范化。

(二)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独立性

加强阳光工程建设,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具体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或网络,建立一个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审计指标体系,全方位地向社会介绍、说明审计机关的工作;二是对存在重大违规问题或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可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曝光,调动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同时,要在增强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上多下功夫。首先,改革现有的政府审计组织机构和审计经费来源安排。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关系上,改变双重领导体制,消除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保证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其次,借鉴“立法型”审计模式,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设计理念,对人大在预算监督的机构、技术和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增加审计方面的力量,逐步向专业化职能化的审计机构过渡。再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人员违规现象处理程度,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给予相应的惩处,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政处罚的层面上。

(三)全面协调各部门政府审计工作,不留审计空白

要改变政府审计存在“盲区”和“真空地带”的情况就必须把中央和地方政府审计的关系当成一种系统来看,并且系统中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必须协调一致,全面统筹审计程序和管理范围。因此审计署应当考虑在审计署领导分片联系地方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审计机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分区域的分类具体指导,促进全国审计工作的协调发展。为了整体协调好地方审计工作,审计署应当重点抓好地方审计工作的典型,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层次,深入基层,着力培养不同类型的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把中央审计机关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中央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目标与全国性审计工作目标,二者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宜简单参照。加强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避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最终会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要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审计工作,使我国的政府审计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肃昌,肖泽忠.政府审计体制改革原则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3):28-35.

[2]刘志渊,李华军.关于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再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7):9-10.

上一篇:朝阳区小学下一篇:2020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