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联系

2024-10-15

比较联系(通用5篇)

比较联系 篇1

摘要:虽然财会和统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但它们两者之间绝对不是毫无联系的。这两者在发展各自的理论和体系的同时, 他们之间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因为, 财会工作和统计任务的着重方向不一样, 财会报表和统计表格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例如:表格的样式、所要记录的数值、记录的单位以及组成的结构等等, 同时,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们两者之间在指标上是存在密切联系的, 报表是它们的表现形式, 因此, 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会计报表,统计报表,比较,联系

一、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内容形式对比

我们可以先从表面上分析, 会计报表呈现封闭式;对于统计报表来说也是封闭式的, 但它是封闭上下, 而左右却是开放的。再就是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计算单位上分析, 财务的报表就是以货币单位通常用元来计算;而统计的报表则不全是以货币单位来计算, 即便是用货币单位通常也是以千元来计算, 而统计报表往往利用被统计的对象的单位来进行计算。另外, 我们可以从制作时间方面来分析, 财务的报表分为两种, 即年度报表与中期报表, 同时, 中期报表又被分为三种情况, 即以半年为期的报表、以一个季度为期的报表和以一个月为期限的报表。一般以一年为期限的报表要全面反映这一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情况, 当然, 中期报表也必须是全面的, 即便是时间短。而统计报表一般分为两种, 即一定时期的报表和一年的报表, 一定时期的报表包括三种形式, 此三种形式就是指以一个月为单位的报表、以一个季度为单位的报表和以半年为单位的报表, 它的特性就是, 它的指标比较少, 范围也不是太大, 细分要求不是太高, 但是要迅速及时;但以一年为单位的报表, 它的任务比较重, 指标多, 范围广, 内容多, 要求比较细、要精;最后就是它们要求的精确度不同, 会计报表精确度要求非常高, 不允许有误差, 而统计报表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误差, 精确度不是很高。

二、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受体对比

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是每个单位都必须做的任务, 他们有着相同的作用, 那就是他们都为单位的决策者提供判断的依据, 它们的作用就是为上级领导单位和另外的一些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但是,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因为不一样的数据对于不同的决策者来说, 它们的作用和价值不一样。

财会报表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的报表和单位外部的报表, 这种分类是依据使用人的职能划分的。一般来说, 需要我们报表的人主要是单位领导和单位外部需要我们报表的人员, 那么, 对于本单位外的使用者来说, 主要包括:上级领导以及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而对于统计报表来说, 也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 当然, 对外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报表。通过考察, 我们看到就统计内部报表来说一般分成两种, 即, 第一种就是企业决策层所需要的报表;第二种就是为上级主管单位制作的表格。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统计表格的受众就是本单位决策层和上级领导部门。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报表制度

以上所讲述的这两种报表是单位运行情况的晴雨表, 在单位的日常运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受众可以得到不同的需求。简而言之, 它们的作用就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所以, 该篇文章就是在受众者的立场上进行论述的, 下面我就这两种报表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第一, 当今的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广泛、深刻、体系化、不间断性的对单位的运营情况及单位的盈亏情况做出了反应, 但是, 它并没有反映出单位的所有情况, 在我们单位领导进行管理时, 一般要把统计报表拿来一起看才行。比如, 领导需要把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 则就必须调阅统计报表, 同时还存在这些信息有的可以直接看到, 有的还要临时汇总, 所以, 我们根据实践建议将分析完的统计报表, 尤其是对我们单位领导层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加到财务报表中, 当然是附注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我们的财务报表就会更加详细、全面的体现出单位运营情况了, 更有利于领导的决策, 对管理者来说具有更大的价值。同时, 以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很容易地读取企业定期公布的会计报表, 而很难得到统计报表。因此, 增加部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要相关的统计信息到会计报表中,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也意义重大。

第二, 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往往涉及大量的关联与交易, 以达到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目的。关联方交易通常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 (贷款或股权投资) ;租凭;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以及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等。这些交易价格的公用性难以控制。对于企业集团来讲, 这些交易属于集团公司内部交易, 对外披漏相关信息时应当剔出关联方交易的因素。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作了明确规定, 偏离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时通过抵消分录抵减掉内部交易。因此建议统计报表的编制原则, 识别出属于内部交易的经济活动, 将其影响剔除。简单加总得到的统计数据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有些数据由于内部交易被虚增了, 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来讲, 虚增的数额巨大, 这样无法满足国家统计的需要。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在报表体系、信息纰漏和保证真实性的法律责任规定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这些差异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提出完善会计报表体系与统计报表体系的管理建议, 使会计、统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牛芳.关于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异同浅析[J].青春岁月, 2012 (20)

[2]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 2012 (13)

[3]任娟.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才智, 2011 (29)

比较联系 篇2

一、作者

《孔乙己》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擅长写短篇小说, 他愿用“匕首”一样的短篇小说刺向敌人的心脏,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传世名篇很多, 如《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药》等。鲁迅一生写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多部作品集。在这些作品中, 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 其中有无情的揭露, 有愤怒的控诉, 有尖锐的批判, 有辛辣的讽刺, 有机智的幽默, 有细致的分析, 有果决的论断, 有激情的抒发, 有痛苦的呐喊, 有亲切的鼓励, 有热烈的赞颂, 笔锋驰骋纵横, 文采飞扬, 形式多样, 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再看欧·亨利,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 风格独特, 擅长幽默式讽刺, 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 (即“欧·亨利式结尾”) 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 (又叫《贤人的礼物》) 《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即这两篇小说都是出自文学巨匠之手, 都是不凡之作, 内容与讽刺和抨击会紧密联系。

二、时代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 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 虽然在1906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 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 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 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与取舍。这是继《狂人日记》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警察与赞美诗》写于十九世纪,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 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破产, 广大劳动人民失业, 流离失所。垄断造就了一小撮亿万富翁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反映了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两篇文章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即社会导致了个人的命运悲剧。这样的介绍使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中的情节和人物命运走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人物形象

文章的主人公孔乙己和苏贝有着诸多相似点, 如衣衫褴褛、

对于生物学来说, 实验是它的根本,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 对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对实验的态度, 是现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才能。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 生物实验教学的概念没有完全普及, 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学习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 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书中的概念, 加深对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但是大多数学校还只是将实验课当做理论知识的补充, 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 在某些方面来说实验课比基础理论课更加重要。而现在, 生物实验课的概念没有完全普及到各中学, 甚至有的学校生物实验的实验报告都是空白的, 实验教学观念的落后, 造成了对生物实验起步较晚, 造成了学生生物实验观念的薄弱, 对很多理论知识无法完全吃透, 对于生物教学是一大盲点。

(2) 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陈旧, 跟不上社会脚步的更新变化。因为教学中对于生物实验课教学方式的认识偏差, 造成了生物学科里所有实验的教学步骤都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学生只是照着书上的步骤和老师黑板上所写的步骤来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后由老师提出实验结果。学生们少了自己动脑筋的环节, 机械性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走, 没有自我的思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失去了对于实验课的真正意义, 忽视了生物实验课操作过程的思考和创新, 将实验课变成了一种死板的教学。学生并不是从中得出理论而是顺着理论做, 不仅仅会对实验结果感到迷惑, 更重要的是, 当实验与定义产生相悖的情况后, 学生无法对正确的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实验课的教学重点不合理, 没有统一的实验课教学方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 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就是在做实验时课堂上乱作一团, 大家手忙脚乱, 没有一个统一的步骤和规划。老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介绍得相当详细, 对于定义和概念化的东西讲解到位, 可是却没有对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重要的实验步骤做单独强调, 导致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不知从哪下手, 打乱步骤, 最终老师还是要重新讲解实验的重点。同学们不得要领, 很难从实验里得到他们想要的结论和答案, 实验课就等于在浪费课时。

二、开展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方案

在初中实验课的开展活动中, 必须有系统的一套可行的方案, 来帮助学生们在实验课里认识和了解所学的概念和定义, 让理论的知识能够和实验所得的结论相结合,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穷困潦倒、本性善良、尚存尊严等。具体的描写有孔乙己穿一件“似乎十几年没有洗也没有补的长衫”, 而苏贝亦是破旧的衣裤和鞋子, 孔乙己因受人嘲笑, 苏贝则是连大酒店的门都进不去;孔乙己得些钱便换酒喝, 毫无生计打算, 能偷便偷, 而苏贝也是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过一日算一日, 只有在天冷时才为生活做些谋划。尽管如此, 孔乙己却能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而苏贝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 可见他们生活穷困却为人善良。并且因为仅存的一点尊严, 让孔乙己和苏贝看来更可怜。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内容, 就会使课文的主题更容易显现。

四、文章主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造成两人的命运悲剧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贫富悬殊, 等级差距。如孔乙己在偷书后被书本知识, 巩固生物理念。所以制订一套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方案, 对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必须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先让同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目的, 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内容和学习目的, 不要认为实验课好玩或者可以糊弄, 而是要培养学生用一种认真积极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实验课程, 让他们了解除了明确材料上面的实验目的之外, 还必须明确实验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在明确学习目标后, 应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验方式, 合作或者个人实验, 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 帮助他们进行实验报告的总结, 以了解他们完成实验目的的情况和评分。

(2) 老师应该协助同学进行实验课的准备工作、监督督促学生们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 以及要将实验重点告知。往往在实验中, 学生们会过于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 可以说, 实验的精髓在于过程, 只有有了完备的过程, 才有可能做出最符合逻辑和课本理论知识的结果。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 开发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此外, 在实验结束以后, 老师应该督促学生养成对实验器材负责的态度, 实验课完成后, 整理、收拾好实验器材, 也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要求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以及重点实验进行现场评分。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 上实验课并不只是玩一玩而已, 实验课的要求应该相应提高。简单说来就是, 老师对教材上要求同学们深入认识及重点的实验应该进行考核, 在此之前老师应该对所有同学讲解实验的难点及本章内容的重点, 在重点与难点相结合的情况下, 要求学生们自主分组实验, 可以以小组评分或者个人评分的方式来为实验课进行打分。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中, 以时间或者以观察的程度来进行评分表评分, 可以自己完成并且步骤没有明显错误的成绩为A, 而发生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改正并成功观察出结果的, 评分为B, 而与老师一起, 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完成实验的同学评为C, 并且以此成绩作为实验课的平时分, 在不断的竞争和学习之下,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之, 初中生物课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会在其中寻找答案, 并且懂得了用科学严谨的实验去证实自己的猜测与推理, 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概念的梳理和定义的巩固, 让初中生物学变得更加生动, 真正培养起学生的才能。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

丁举人吊着打, 打至腿折却无人关心, 并被人认为是“昏了头”去偷丁举人家的书, “他家的东西偷的吗”, 由此可见社会的黑暗, 民众的麻木。而苏贝的故事一样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状。即苏贝在惹是生非时, 警察无所作为, 视而不见。在苏贝幡然醒悟, 梦想重新做人时却被判入狱, 实在可笑。但是无论怎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注定了他们两人的悲剧和结局, 而且还有无数的孔乙己和苏贝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比较联系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市市区1995-1997年食品检测结果见表[1,2], 资料真实可靠。

1.2 方法

采用联系数学中基于理想集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3]分析表1资料。

2 结果

2.1 计算同一度aij并编秩

各类食品检测合格率的最优值为100%, 故同一度与原始观测值相同。编秩时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各类食品检测合格率的同一度按年度不同从小到大编秩 (见表1R列) , 二是将各年度各类食品检测合格率的同一度从小到大混合编秩 (见表1R列) 。

2.2 建立联系数

本文选择三元联系数。按行编秩时, 将秩次为3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同部A, 秩次为2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异部B, 秩次为1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反部C;混合编秩时, 将秩次为27~39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同部A, 秩次为14~26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异部B, 秩次为1~13的aij计入联系数中的反部C, 得到联系数U=A+Bi+Cj。如有n个连续序号时, 把此数据平均分成n分, 分别计入A、B、C。计算得到各年度食品检测总合格率的联系数见表2。

2.3 计算各联系数的综合联系值并聚类

取i=A/ (A+B) 计算三元联系数的综合联系值, 查三元联系数的态势表[4]得各个联系数的态势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两种编秩方法得到的3个年度食品检测总体合格率的排序均为1996年>1997年>1995年, 聚类结果均为1996年为一类, 1995年和1997年为一类。

3 讨论

本文与秩和比法处理得到的结论比较, 不论从排序结果还是聚类分析, 所得结论完全相同。因此, 用联系数处理表1资料是比较科学的。笔者认为, 联系数和秩和比法一样, 也具有和标准化一样的作用。

从联系数和秩和比法分析表1资料的过程来看, 秩和比法利用了编秩的结果, 而编秩易损失部分的信息, 因此, 计算得到的综合系数RSR有一定的偏性;而建立联系数时编秩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联系数充分利用了原始观测值, 将由原始观测值计算得到的同一度作为确定不确定系统, 使计算得到综合指数联系数更合理。但是, 秩和比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即计算得到的RSR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可以估计RSR的可信区间或进行分档分析, 其聚类结果是比较可靠的。而联系数在计算综合联系值时异部系数i的取值在[-1, 1]之间, 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排序结论, 如本文按照比例取值方法计算综合联系值。同时, 联系数在利用态势分析进行聚类时, 不同类别之间是否确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或同一类别内部是否确实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尚有待经过统计学的检验。

采用混合编秩或按列编秩的方法,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析, 还可以计算不同种类食品检测总合格率的联系数及其综合联系值和态势分析, 可以明了今后应该对哪些种类的食品加强监督检测工作, 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注:R表示按行编秩, R表示混合编秩

参考文献

[1]黄延得, 孙爱峰.秩和比法在食品检测总合格率比较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1 (12) :124-125.

[2]陆金凤.盐城市1995~1997年食品检测平均合格率与标化合格率的比较.中国卫生统计, 2001, 18 (1) :62.

[3]范悦昕, 李艳, 孙爱峰.联系数在食品卫生监督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2) :113-114.

比较联系 篇4

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为:是指规划和建设建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明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是规划和建设项目。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建设项目延伸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其功能、目标和程序而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和综合性的过程,用以评价规划的环境效应,规划应有多个可替代方案;通过评价将结论融入拟制定的规划中或提出单独的报告,并将成果体现在决策中,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在规划中[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均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1.1 评价对象不同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单个建设项目而言,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它包括项目地址的选择、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污染治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同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根据项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种:即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具体形式有两类,即对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对其他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环境影响评价责任主体不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要求由项目建设方必须委托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写,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单位必须具备有相应的登记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由承担编制的环评单位负责。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者说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由规划编制机关编制或者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机构编制。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都是规划编制机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这一要求。

1.4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侧重有不同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a)建设项目概况;b)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c)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分析、预测、评估;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e)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f)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g)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并要求设计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要有水土保持方案专章。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a)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b)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c)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无论是篇章或说明还是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都要求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价(估),并且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还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的明确结论。

项目环评的对象一般是单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相对较为简单。规划环评的对象是一个区域,相对较为复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侧重对规划的总体目标、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对规划所在区域的资源、能源承载能力及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最终对规划提出替代或规划调整的建议。

1.5 介入时期不同

项目环评针对某个项目开展环评,往往受限于最初的决策,介入时机晚,故一般只能提出缓解措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而规划环评从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就开始介入,可以对规划进行选择和调整,提出环境最优方案,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1.6 审查主体不同

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直接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划报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部门进行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查是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成立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审查小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最终审批权限是按分级审批要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审批,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组织进行审查,出具的审查意见仅仅作为审查规划的一个依据。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评价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对拟议中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为活动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是它们要达到的同一目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服从于项目所在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结论及要求,也就是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具有一致性。他们之间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个体必须服从于整体。就单个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而言,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在前,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在后,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提出的措施要求及相关结论必须与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文件相一致,但可按照相关要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相关内容可适当进行简化。

3 比较结论

综上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存在评价对象不容、评价文件形式要求不同,评价的责任不同,评价内容侧重有所不同等,但两者总体评价目的相同,他们之间存在个体服从整体的必然联系,存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相关要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比较联系 篇5

这是在艺术创作的讨论语境之中所涉猎的。而作为媒介的本质传播属性, 其中就有消除一切不确定信息的中介传递物, 这在艺术创作中同样适用。传播学理论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和格林伯格提出的“艺术是媒介”乍看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谈到媒介, 其中是否能搭构一个新的框架, 值得思考。

一、格氏“艺术是媒介”

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 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在课件第二节这样论述:在现代主义的历史上, 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设计者与阐释者。

他的艺术理论的核心即“艺术是媒介”,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在格林伯格所说的“媒介”的定义中, 媒介即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媒介”本质特性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本质。格氏对艺术本质的解读深入到了绘画, 雕塑, 音乐等门类艺术的物质媒介本身。从艺术审美的范畴看其理论对美国现代主义美术发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在《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格林伯格这样评价媒介:“每一种艺术独特而又恰当的能力范围正好与其媒介的性质中所有独特的东西相一致。自我批判的任务于是成了要从每一种艺术的特殊效果中排除任何可能从别的艺术媒介中借来的或经由别的艺术媒介而获得的任何效果。因此, 每一种艺术都将成为‘纯粹的’, 并在其‘纯粹性’中找到其品质标准及其独立性的保证。‘纯粹性’意味着自我界定, 而艺术中的自我批判的事业则成为一桩强烈的自我界定的事业。”

依照格林伯格的思想而言, 每一门艺术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本质的规定性, 以此而与其它艺术相区别。这种本质的规定性在格林伯格那里就是艺术的“媒介”, 由于对媒介的使用和处理不同, 形成了各门艺术一系列的独特方法与规则。

二、麦氏“媒介即讯息”

马歇尔·麦克卢汉通过《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而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传播学大师, 在该成名作中, 他提出了震撼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传播学的一些奇特观点和理论, 比如, “媒介即是讯息”。“媒介即是讯息”作为麦克卢汉独到的见解。在完整把握这句话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理解的“媒介”是什么意思。按照常人的理解, “媒介”即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见的电视、电话、电报、杂志、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工具, 其实在麦克卢汉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定义;相反, 他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延伸, 照此说来, 媒介就是无处不在, 因为在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打交道的地方必然存在着包含了人的感官在内的各种关系或联系, 它包括了一切的人工制造物和各种技术。

麦克卢汉指出了媒介本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更为根本和巨大的作用, “‘媒介即讯息’大概可以靠指出以下事实来阐明: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 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 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媒介绝不仅仅是用来承载内容的, 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会为人类创设出一种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可使人类的意识活动发生显著的变化。无非是指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 其影响之大甚至超过它所传播的内容, 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全新的考察, 依据其技术决定论的思想和其独特的媒介观对媒介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把媒介的发展和更新同人类的文明史联系起来, 给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秘密开辟了新的途径。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归因于媒介的变革, 因应着“媒介即是讯息”所引发出的人们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的全新认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与媒介的发展进程是如影相随的, 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发展模式在麦克卢汉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而且依麦克卢汉看来, 媒介的发展也是由媒介自身的力量进行革命性变革的, 也可说是技术的发展是由技术自身的内在逻辑推动的, “从生理上说, 人在正常使用技术 (或称之为经过多种延伸的人体) 的情况下, 总是永远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 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人仿佛成了机器世界的生殖器官, 正如蜜蜂是植物界的生殖器官, 使其生儿育女, 不断衍化出新的形式一样”。

三、格氏与麦氏二种“媒介理论”对比

1. 发展中的契合趋势

西方现代艺术, 是指从塞尚等后印象主义起到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概念艺术这一时期的艺术, 这是一个艺术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但是一切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都不能离开艺术家对艺术媒介的选择和改造。在格林伯格《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这样说到:“确切地说, 其内容预先被确定了, 艺术家就无须在他的题材上去创造和发明, 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形式问题上。对他而言, 媒介在私下和专业上为其艺术的内容, 甚至在今天他的媒介也是抽象画家公开的艺术内容……”

不仅如此, 格林伯格把艺术媒介分为两类:狭义媒介和广义媒介。狭义媒介是指画布、颜料等;广义媒介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嗅觉、运动、人体等。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时期是一个艺术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但是一切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都不能离开艺术家对艺术媒介的选择和改造。

从艺术的本体来看, 现代艺术的发展、变化, 也就是媒介从狭义到广义的扩延过程。而恰恰是这个过程, 艺术媒介更加贴近了麦氏理论中“媒介是人延伸”理论中对媒介功能属性的定义。

2. 技术决定论的过定义

浅略的分析格林伯格和麦克卢汉的思想, 似乎将一切媒介无限扩大到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上。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从俩种对媒介的理论界定中发现, 都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决定论思想。“波蒂切利、伦勃朗和印象主义时代各请一位画家来表现一个同样的题材, 例如描绘那光影变幻无穷的河水, 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和技巧是怎样增强或限制艺术表现力的。”

波蒂切利, 不仅仅是由于通过生理解剖学的帮助, 更大的是艺术家扬长避短, 发挥了蛋彩的特性;伦勃朗时代的画家早已废弃蛋彩, 他们使用的是会逐渐变干的植物油调制的油彩, 一种特别适介于描绘光影闪烁的视觉效果的媒介;印象派画家们, 特别是莫奈与雷诺阿 (将油画表现水光的潜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步可以说将光影的描绘发挥到了极致) 是一项惊人的成就, 而这项成就是与19世纪的科学进步密不可分的。当时化学工业的发展已为颜料的制作开拓了崭新的前景生产制作出了色彩强度前所未见的新颜料。

关于艺术媒介的分析, 格林伯格进一步界定了绘画艺术的“纯粹性”, 在《格林伯格之后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这样叙述:“然而, 正是绘画表面那不可回避的平面性的压力, 对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据以批判并界定自身的方法来说, 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来得更为根本。因为只有平面性是绘画艺术独一无二的和专属的特征。绘画的封闭形状是一种限定条件或规范, 与舞台艺术共享;色彩则是不仅与剧场, 而且与雕塑共享的规范或手段。由于平面性是绘画不曾与任何其他艺术共享的唯一条件, 因而现代主义绘画就朝着平面性而非任何别的方向发展。”

通过油画技术发展历史再次验证了格林伯格的“每一种艺术都将成为‘纯粹的’, 并在其‘纯粹性’中找到其品质标准及其独立性的保证。”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那么是否能这样进行推论:我们在各个时期所欣赏的艺术作品并非是这个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 而是整个这个时期艺术媒介本身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或言之:波蒂切利所创作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蛋彩作为其艺术媒介之一, 影响之大甚至超过用蛋彩所创作的内容。

当然, 我们也同时承认, 这样的定义大有技术万能决定论的过定义之嫌, 但是对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了解格林伯格的艺术媒介思想能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摘要:在跨界的两个媒介理论中, 是否能找到相同的契入点, 进行比较性分析研究。试图能在艺术创作和媒介传播理论方法上找到相似性规律。从“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命题和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分析比对中试探技术决定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艺术,媒介,传播

参考文献

[1]关宏臣.格林伯格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述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2]刘志斌.媒介即是讯息——麦克卢汉媒介思想浅析.媒体与传播.总第440期.

[3]沈语冰格林伯格之后的艺术理论与批评.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4]陈昌曙.技术决定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5][美]迈克尔·弗雷德, 沈语冰译.《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6][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著, 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69.

[7][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 2000.

[8][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沅柳译《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世界美术, 1993 (02) .

上一篇:CDIO综合训练项目下一篇:综合评分排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