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联系

2024-11-06

内在联系(共12篇)

内在联系 篇1

毛泽东同志一生中用《沁园春》这一词牌, 先后填写了两首词:《长沙》和《雪》。

今天, 我在教授这两首词时, 进行了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 发现这两首词创作时间虽然间隔整整十年, 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客观地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1925年, 北伐军胜利前进, 革命处于高潮期, 许多阶级、阶层都怀着不同的目的, 加入了革命洪流。“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革命形势所作的含蓄而形象的艺术描写。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清醒的革命家, 不仅看到了蓬蓬勃勃, 如火如荼, 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 同时, 也看到了形势发展的不平衡。“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便是当时革命形势发展不平衡的形象比喻。面对着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 谁来主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呢?“怅廖廊,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这三句词全面而深刻地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前途的无比关注。

按照常规, 词的上阕提出问题后, 下阕应予回答。可是, 在《长沙》的下阕, 作者却宕开一笔, 别开生面, 用“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把作者带回了已逝去的学生时代, 远远避开了“谁主沉浮”。这样, 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坦率地讲, 要求当时还很年轻的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上完整地, 准确地解决“谁主沉浮”这一错综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 也不符合认识的反映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毛泽东同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同样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早在1925年, 毛泽东同志能够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亦属难能可贵, 表现了毛泽东同志敏锐的观察力。随着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 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 毛泽东同志当然能够完整地、准确地、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之后陆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中。而1936年写下的光辉词章《沁园春·雪》则是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这样, 就给l O年前提出的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 以至于成吉思汗, 他们都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 战功赫赫, 称雄一时, 因而彪炳史册。然而, 他们都不可能真正主宰中国“沉浮”。那么, 谁能够真正主宰中国的沉浮呢?毛泽东同志一语道破:“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就是我们的人民。只有人民, 才能主宰苍茫大地, 才能主宰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同志写这首词的时候, 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东北全境, 并且正向华北侵犯, 抗日战争即将全国爆发。中国人民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其钢的产量已经突破百万吨。而中国人民当时几乎还是手无寸铁, 敌我力量相差多么悬殊!但是, 毛泽东同志坚信: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正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真正寓意。历史的进程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预见,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那么,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选择在1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呢?这确实耐人寻味。应该承认, 这里有偶然因素。但是, 必然因素尤为重要。“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45年的中国, 于1936年的中国, 虽然相差10年, 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处于战争的前夜, 同样笼罩着浓浓的火药味, 同样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所不同的是, 敌人由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变成国民党反动派。在这种情况下, 主宰中国“沉浮”的, 是数量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还是人民?毛泽东同志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公开发表他的作品, 显然是以词言志, 表明他一如既往, 坚信人民力量最伟大。在此之前, 毛泽东同志就把这一观点表达为:“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形式不同, 但同样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果然, 历史的进程又一次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预见, 解放战争同样以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这两首词, 在创作时间上尽管相距十年, 但完全符合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上篇问题, 深刻而敏锐, 下篇回答, 艺术而科学。真可谓珠联璧合, 浑然一体, 真正体现了伟人的智慧与风采。

内在联系 篇2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而,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重点发展和调控的一种社会关系。民族关系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坚实保证,和谐的民族关系必然带来和谐的民族社会。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也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仍面临着不少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得力措施,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加速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注重内在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篇3

一、培养整体意识,克服机械分割

构建知识网络的关键是培养整体意识,克服机械分割。中学数学是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结构,是一个集知识、技能、方法于一身的体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在高考复习指导中,要突出高中数学的整体性,综观2008、2009两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到,命题的立意、情境、方式的设置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展示了考查“双基”中侧重考查能力的目的,注重了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例如文21题、理20题,集复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等内容于一体,不是知识点与方法的机械堆砌,而是多个知识在交汇点处的有机融合。再如理23题,将函数、数列、极限、解析几何、不等式融于一体,综合程度之高,为历年所罕见。

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应放在知识的间接和直接的联系上,放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通性通法上,让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的讨论,让学生充分观察、猜想、归纳、综合,引导学生注重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内在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深化认识,构建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方法和应用贯穿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之中,不能机械地分割成三块,要让学生感知三者的整体性态及深层次地理解三者的内在联系,会处理在指定区间上研究其局部性质,深化主体内容,明确二次函数在三者中的统率作用。通过三块内容的整体教育,在数学思想方法上,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构建成数学思想网络,在知识上将代数、三角、解析几何等内容中的相关点构建成知识网络,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之目的。

二、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正确应用数学概念

构建知识网络的前提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正确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数学是一个各部分密切联系的逻辑体系,由概念来组成命题,由命题来作出判断,由判断来组成证明。

例1:(04年高考题)设f(x)是(-∞,+∞)上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于()。

(A)0.5(B)-0.5 (C)1.5 (D)-1.5

对于这个题目,在考场上学生不会去想得很多,如果我们用来复习和练习,则可以让学生思考更多,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可分层次设计以下设问:

(1)浅层次的设问:怎样直接求解?(由条件得f(7.5)=-f(5.5)=-f(1.5)=f(-0.5)=-f(0.5)=-)

(2)深层次的设问:由已知f(x+2)=f(x),你能推出(猜想)f(x)具有哪些性质?

提示学生:f(x+4)=-f(x+2)=f(x)这个关系式对所有x成立,这意味着什么呢?(f(x)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3)高层次的设问:这个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那么能否写出这个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解析式?(学生觉得处在“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

教师点拨:能否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将f(x+2)=-f(x)的几何意义作一番讨论。

由f(x+1)=f[2+(x-1)]=-f(x-1)=f(1-x)表明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又f(x)是奇函数,图象应该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结合f(x)是周期为4的函数,就可画出f(x)的图象:

由图象可得解析式为:

y=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函数,分析问题,可以让学生知道概念不仅仅只是定义,概念就是我们研究对象的所有属性的总和,对概念的理解,不只是背它的定义,而是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由此带来的其他属性。

例2:已知F1、F2是双曲线-y2=1的两个焦点,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F1PF2=90则△F1PF2的面积等于()。

(A)1(B)(C)2(D)

对于例2,不是让学生直接作答,问学生应选哪一项,而是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F1、F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线段F1F2是三角形的底边,由方程可得F1(-,0),F2(+,0),从而|F1F2|=2。

设问点拨(1):接下去求出什么就可以求其面积?

学生自然想到求|F1F2|边上的高=>求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yp|。

设问点拨(2):求|yp|属于哪一种通法来解决呢?(就应当把点P看成二曲线的交点:第一条曲线是双曲线,第二条曲线是什么呢?让学生思考),由∠F1PF2=得知点P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x2+y2=5上,从而找到了第二条曲线,可求P的纵坐标。整个思路把解析几何的三基(基本知识、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都用上了。到此不是为止而是顺其思路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考虑:要不要解方程组呢?(无须解方程组只须消去x2得y2=>|y|。)

进而启发学生,解此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事实上此题还有更加简捷的方法,这就是利用定义去思维。

由定义可得:

r1=|PF1|,r2=|PF2|,|r1-r2|=4,①r21+r22=|F1F2|2=20。②由②-①2,得2r1r2=4。∴S△F1PF2=r1r2=1

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概念去思考,而且引导学生对双曲线定义的深入理解。

若将90山莯%Z,就可以把正、余弦定理结合进去。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坚持从培养学生能力这个目的出发,精选例题,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构建知识、方法、技能网络,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轻负担高质量,培养创新能力。

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又相对超脱于知识的教学,单纯的知识教学只显见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而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则默化于能力的提高过程之中。

(一)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揭示变量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

函数描述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刻画了数学问题中数量的本身特征和相互制约。函数思想其实就是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来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其数量特征,通过建立关系式,运用函数理论正确地揭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特征。

例3:设函数f(x)=lg(%Zx2+2x+1),其中%Z∈R,⑴若f(x)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Z的取值范围;⑵若f(x)的值域是R,求实数%Z的取值范围。

对于这个问题,从题目的文字关系看,题意非常清楚,但是解题的关键还是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一问:什么是定义域为R,这个学生很清楚,所谓定义域为R,当x取遍一切实数时它的真数恒为正数。显然%Z=0时,真数不可能恒为正数,∴%Z≠0时,使%Zx2+2x+1>0恒成立,即 %Z>1。

二问:什么叫做f(x)的值域为R,对于这一问,我做过试验,很多学生都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觉得第二问与第一问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第二问要使值域为R,就意味着这个真数能取到所有的正实数,这个真数什么时候才能取到所有的正实数呢?二种可能性:

①%Z=0,2x+1>1只须x>-就满足条件;

②%Z≠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且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即由①②可得0≤%Z≤1。

此题叙述不长,题意清楚,但概念性很强,这样的题能正确引导学生理性地思维。只要思维正确,不需很大的运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种命题是高考命题新趋势,它不以运算量大取胜,而是以能否正确理解题意、作出理性思维、正确判断取胜。

例4:设函数f(x)=log%Z(1+x),g(x)=log%Z(1-x)(%Z>0且%Z≠1),若k∈R,试就k的不同取值,讨论关于x的方程af(-x2+x+1)=ag(k)-x的实数解的个数。

人的认识常有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但数学题中,往往要从整体来看局部,此题从整体上来分析,原方程即为:即原命题即可转化为在-1<x<2且k<1的条件下,求方程x2-2x-1=k的实数解的个数,(常规思维是就方程在区间(-1,2)内的实根的分布情况求k的范围,这样需分情况讨论,显然运算量大,容易出错),考虑到纵横联系,转化解题思维,把“实数解”的个数,看成是函数y1=x2-2x-1(-1<x<2)与y2=k(k<1)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那么只需作出草图,问题的结论就会明显地展现在你的眼前,由上图可得,当k<-2或k≥1时,无实数解;当-1≤k<1或k=-2时为一个实数解;当-2

上述教学设计不仅有意识地抓住时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函数思想,而且让学生在重新发现数学方法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建立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转化的思维过程,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非常规的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问题,将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等等。合理地转化、巧妙地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高层次策略。通过转换数学语言,转化表述形式,转化数学关系,转化解题思维等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例5:已知复数z满足%Zrg(z+4)=,求|z|的最小值。

解例5,关键是将数学符号语言%Zrg(z+4)=及|z|转化为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使问题的含义明显化,显然“%Zrg(%Z+4)= ”翻译成图形语言,是图中的射线 AB上的点对应的复数z, 而|z|即点z到原点的距离,由图易得|z|的最小值即为原点到射线AB的距离,即|z|min=2。

例6: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A,证明存在定点M,过M的动直线l与C交于P、Q两点且∠PAQ恒为直角。

初读试题,使人感到难于着手。若能转化命题的表述形式,不难发现,原命题可转化为:“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A,证明:过A作抛物线C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P、AQ,则直线PQ恒过定点(即M)。”这样,证题思路自然引出: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点P、Q是C上两点,∠PAQ=90萈A=k,则kAQ=-,由及解得P、Q的坐标p(, ),Q(2pk2,2pk),则PQ的方程为k(x-2p)+(k2+1)y=0,故PQ恒过定点(2p,0),∴原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以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方法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不断引导学生挖掘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沟通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素质的培养,这样定能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最佳教育境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地质灾害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篇4

1 地质灾害的属性

地质灾害主要可分为自然属性、资源属性与社会属性三大类型, 全面了解地质灾害属性, 是认识地质灾害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的必经之路, 也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本前提。

1.1 自然属性

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是地质演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也是地质环境变化中的剧烈表现, 是地球内外动力的综合产物。地区的内动力, 如火山作用、断层活动等;地球的外动力, 如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风化、地裂缝、冻融等;而地外天体作用则表现为万有引力、太阳引力或者月球的潮汐作用。

1.2 资源属性

地质灾害的资源属性, 主要强调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生息场所及土地资源, 同时也是人文资源及旅游资源, 如黄河的反复泛滥, 形成了华北平原;泥石流、滑坡等堆积, 形成了居民生息场所, 也是构建山区城镇的基础。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 如地面塌陷、岩溶等, 形成了冰川、火山、丹霞地貌, 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例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火山已经列入国家地质公园与世界地质公园中。

1.3 社会属性

一方面, 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 受到地质灾害影响;另一方面, 人类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将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 将地质作用转化为灾害作用。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范围扩大, 地质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也有所增加, 因此地质灾害日趋强烈。

2 地质灾害的类型

2.1 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由山区沟谷中的融水、冰雹、暴雨等形成, 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泥石流的爆发具有突然性特征, 浑浊的流动固体随着山沟而前翻后涌、咆哮奔腾, 可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 将泥沙石块冲到沟外, 在堆积区域形成漫流。泥石流可能对矿山、公路、铁路、水利工程以及农作物等造成严重威胁。以我国地质构造与分布情况来看, 发生泥石流的频率高、规模大、后果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西北山区;川西地区;陕西秦岭的大巴山区;白龙江流域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等。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泥石流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利用而造成, 因此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 也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2 土壤液化

如果发生地震灾害, 可能引发严重的土壤结构问题, 最常见的为沙性土壤的液化、沉陷等。土壤的液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已经趋于饱和的疏松沙性土壤, 由于受到地震强大的荷载力, 因此超额孔隙水的压力速度加强, 降低有效应力, 甚至剪力强度消失, 沙性土壤以粘滞性液体性质呈现。发生土壤液化之后, 由于超额的孔隙水压力, 水砂混合液通过覆土压力较低的位置, 向上垂直喷出地表面。因此如果出现土壤液化现象, 可能造成地表沙涌现象, 可以通过观察裂缝周围或者圆形喷砂孔而喷射粘性土块、沉积砂土、沉积砂土表面的水波纹路等。在地震作用下, 土层的超额孔隙水压力以及剪应力压力有所增加, 造成沙性土壤的抗剪角和粘性土壤的剪力墙降低。因此, 地震作用可能造成浅基础承载力、深基础表皮摩擦的降低, 因此由于基础承载力不足, 将造成破坏作用。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沙性土壤受到地震力的作用, 因此造成超额空隙水压, 将会迅速消散, 同时增强剪力和消应力, 此时基础存在倾斜或者沉陷危险, 但是可不断趋向稳定。

2.3 山崩

一般情况下, 只要山坡岩块或者土壤的下滑力大于阻抗力, 就可能造成山崩现象。实际上, 山崩与地滑基本相同, 只是运动形态有所差别。山崩灾害的移动速度较快, 每大量移动一次, 就会趋于稳定;但是地滑移动的速度相对较慢, 以潜变为主, 其移动破坏的次数较多。山坡主要发生在山坡地地区, 呈崩落现象或者块状运动, 山坡地的地层, 受到人为破坏、风化或者崩解等作用力, 形成土块、岩块等地质材料, 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就会顺着地形坡度而向下移动。

2.4 地层下陷

如果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 将会发生地层下陷灾害。由于地层的重量主要受到土壤中颗粒的有效应力而支撑, 因此抽取地下水时, 会造成地下水压的降低, 再加上原本应该是水压承载的重量, 全部转移到土壤颗粒中, 增加了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 因此压缩量土壤的面积, 降低孔隙率, 该过程即压密现象。由于泥层十分容易受到压密作用, 且多产生于含水层中间的泥岩部分, 以及上下方连接的泥层。另外, 各种人类活动, 如开采石油、地热、天然气、建设高楼大厦等, 也会造成地层下陷灾害。在地下采矿或者其他施工过程中, 可能出现地面突发性塌陷, 在数小时内就可以下陷数十公分。地层下陷既可能是人为作用, 也可能是自然因素, 如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岩熔及地震等。尤其以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最容易引发下陷。

3 地质灾害的防范对策

3.1 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考虑到地质灾害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时, 应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并以此预测可能出现的趋势。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提高地质灾害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方法。因此, 要求重点划出地质灾害分布的防治区, 以重点安排, 遵循“轻重缓急”原则, 合理化部署方案。

3.2 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

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力度, 在最大范围内掌握地质灾害状况。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实现对地质灾害状况的实时监控, 尤其对于重点防治区, 强化预报力度, 做好相应工作, 让周围居民认识到地质灾害的破坏性, 一旦发生灾害, 应学会保护生命与财产。

3.3 完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对于泥石流、地层下陷等灾害, 可加强排水措施防范对策, 构建良好的排水系统, 保持岩体稳定性, 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如果已经出现崩塌现象, 应及时进行支撑加固;对于泥石流灾害, 可采取护坡挡墙、隧道、渡槽工程等方式, 加强对重点危害对象的保护;对于地面塌陷灾害, 则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灌注、填堵等措施, 强化土层硬度, 以有效防范地面塌陷的进一步加剧。

总之, 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结合实际地质灾害情况,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认识到地质灾害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 找出发生灾害的根源, 采取相应措施, 力争保护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 获得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地质灾害的三大属性为出发点, 探讨并分析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环境的内在关系等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地质灾害的有效对策, 以减少由此产生的生命与财产威胁,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环境,属性,对策

参考文献

[1]姚艳华.浅议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联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1) .

[2]李海成, 高华喜.城市地质环境及环境地质调查之探讨[J].山西建筑, 2010 (34) .

[3]孙丽, 杨娜.遥感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 2011 (20) .

[4]王羽, 冯五一.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J].矿物学报, 2009 (1) .

内在联系 篇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寻求兴趣的内在联系

摘要:兴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长时间专注这一兴趣排除外界干扰。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寻求兴趣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关键词: 寻求  兴趣  联系

提到兴趣,也许有人会认为它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而我认为它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每一位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手脑感官都集中于对知识的求索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断寻求兴趣的原动力,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深挖教材,师生互动。

目前的教材中,内容大多适应学生年龄特征,是寓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文。有情节曲折、感人肺腑的故事;有文笔流畅、抒情言志的写景散文;有令人神往的游记故事;有拟人化的常识性文章、童话等。每篇文章读起来都有一种使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通过采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材料组织课程,从而激发学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寻找突破口,引发学生的联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介绍蟋蟀建造住处的过程和住处的特色,全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是它的唱歌和它的住宅” 起笔,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了读者。课一开始,我就范读了这句话,又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默读。接着,我启发学生说:“读了这句话,你会联想到什么?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蟋蟀是怎样唱歌的?有的说,蟋蟀的住宅是怎样的?有的说,它是靠什么来建造自己的住宅的……“我把学生联想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觉得还不够,又补充说:”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它把房子盖好以后还会做些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这时,同学们兴趣倍增,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解决问题了。自然这节课轻松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挖掘课文中的重点句或重点段,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兴趣,效果更令人满意。

2、寻求整合,向学生兴趣靠拢。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个性不同,爱好兴趣也不同。有的学生偏爱音乐,有的学生偏爱美术、文学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寻求学科整合,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我们的学习中。”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这清新活泼的语言是课文《春天》中的描写,我们北方的春天来得晚 ,阳春三月还没有绿意,也不见燕子的踪影。我及时变通把这篇课文留到四月份才讲,为的是让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课上,我先让学生把读课文时感受到的和自己观察大自然体验到的画一画,画一幅春天的美景,他们简直是一个个小画家。再让学生把体会说出来。我发现他们真正理解了”生机勃勃“的内涵。课文的难点攻克了,接下来的朗读就水道渠成了。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动情的朗读开始了,每个人都陶醉在美好的憧憬中。音乐、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很多学生深深地被吸引。如果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在语文课上也会体验到无穷的艺术享受。

二、电脑教学,画龙点睛。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说的是教学过程应使学生充满乐趣。但有些课文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在这时,我们就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了。《古代寓言两则》篇幅较短,特别是《矛与盾》只有四句话,而且学生接触的古文不多。虽然可以借助注解可以了解课文大意,但是,他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的连贯、生动吗?课文中的深刻寓意学生能理解吗?这些问题摆在眼前,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只要有”兴趣“这把钥匙,学生的心扉就会被打开,学生本身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上课了,我面带神秘的微笑对同学们说:”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卡通故事。“大屏幕上,卡通故事《自相矛盾》开始播放了,四十多双眼睛被深深吸引。播放完毕,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观看的有趣的小故事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的文言文《矛与盾》。本来对学习文言文的畏惧情绪烟消云散,各个来了精神,整节课也上得非常成功。

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的内容,学生不理解也没有接触过,自然就没有兴趣。我就从网上下载图片展示给他们。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壮观景象,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艺术成就的精髓。此外,课文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像《桂林山水》,也需让他们观看多媒体画面,从而更好地体会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决不能太多,如果使用过多,那么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就会相对减少,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同时也会失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要适可而止,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三、尊重个性,自主选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在朗读时我总是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在指名朗读时我又总是说:“谁喜欢读这一自然段。”在分角色朗读时我也征求学生的意见:“谁来读这个角色?”在谈体会时学生会从各自的角度说,这是我们不能对他们的发言随意发表反对意见,而应适当鼓励,因为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要以尊重为前提。

此外,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层次分明,我就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将相和》一课有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指导学生研读每一个故事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资源组成小组讨论。爱好相同的同学坐在一起,讨论异常激烈。这课人物形象鲜明,我问:“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无论喜欢谁,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肯定。在这节课上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体现个性而否定基本的是非观念,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应当加以点拨疏导。

寻找哲理与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篇6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哲理散文。这篇课文借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来说明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哲理。而寻找哲理与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寻找哲理与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对哲理的理解是基础。《最大的麦穗》一课中的哲理是:人的一生就像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在告诉我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眼前。因为理想的实现,是在现实中把握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加之自身不断努力,逐渐积累而来的。

哲理与故事又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弟子拾麦穗的行为与产生的结果,已蕴含了这种内在的因果联系。第一,弟子或“埋头”或“低头”,在“用心地挑挑拣拣”,可以发现弟子们在拾麦穗的过程中,在努力追求最大的一穗。他们虽然视野不开阔,但付出了很多。认真、负责,不怕辛苦、劳累,值得肯定和褒奖。第二,弟子们“看看”,“摇头”,“看看”,“又摇头”,从他们犹豫不决的态度中,可以读出他们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不足,也就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具备实现理想的能力。“随手扔掉”,表面上看是他们认为机会还很多,不珍惜机会,本质上还是他们的判断能力不足。第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弟子们丧失了很多机会。内在原因可能是弟子们能力不足,无法把握摘到最大麦穗的机会,还不明白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把握眼前机会的重要性。如果说以上分析,是故事与哲理之间隐性的内在联系,那么,第六自然段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进行教诲的这段话,则是直接点明弟子们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苏格拉底的这段话,可以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是前提,是说理想是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弟子们都希望摘到最大的一穗一样;第二部分是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实现理想的机会(“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实现理想(“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丧失了很多机会,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踩大地,踏踏实实把握眼前。这样,故事与哲理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间接点明了主题。因为找到了故事与哲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哲理揭示,就显得水到渠成。

【我爱思考】

内在联系 篇7

一、书法与传统中国绘画内在关联

1.书画同源

《赵孟頫题柯九思通竹诗》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籍, 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这句话被看做书画同源的一个论据。在中国传统绘画走向以笔墨为核心的过程中, 中国书法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法与传统绘画内在逻辑关联早已被认同, 如唐代张彦远在其《历史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需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 而归乎用笔。”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古画辨》说:“善书必能画, 善画必能书, 书画其实一事耳。”由此可知关于书画关系的传统由来已久。

2.书法与绘画其艺术表现性上具有许多相似审美观点

中国书法的用笔之道是非常丰富的, 从书体上讲有隶、草、行、楷;从基本的笔画上讲, 有侧、勒、努、策、掠、啄、磔;行笔过程有搭, 抢、转、驻、挫、顿等;用笔效果上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变幻无穷。书法中的这些精妙之处引入绘画当中后, 自然会克服用笔的单一性, 使绘画空前丰富起来, 如同书法中的“骨法用笔”, “意在笔先”, “笔不到意到”等审美意识渗透到绘画造型原则中。

二、书法用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书法和中国绘画彼此相互关联, 不仅仅是彼此在外部形式上的相同, 更重要的是书法与国画在艺术的境界追求、审美观念相通及创作主体和工具相同的特殊性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下, 就体现了书法性用笔的美学思想对国画的重要影响。

1.书法用笔韵律之美

首先, 书法用笔具有韵律之美, 书画点线的节奏变化同书法性用笔有着紧密的关系, 是心律情态的物质再现, 书法中的线条不像绘画那样需要借助形体来表达情感, 韵律本身的抒情性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可以作为独立的语言要素来进行艺术创作, 这是因为气韵的形成, 一方面是本身的情趣变化, 另一方面得益于书法用笔的气和意, 情感作为内因, 引导内气的刚柔强弱, 用笔的提按使转;运笔为外因, 遵从用笔的藏露顺逆。以气行笔速, 情感和运笔内外结合, 高度的协调统一, 这其中便体现出音乐般的韵律美。因此, 气韵用笔得到的形象给人一种极强的心理感受, 就如倪瓒的画, 表面上没有模仿书法, 却因节奏和笔意而显得稳健深沉, 平淡优雅, 这是情感与诗化的效果。在他的画中, “直中有曲”, “行中有驻”的用笔意境, 营造出一种意境美, 线条的韵律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在精神, 这也正是国画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2.书法用笔的活力之美

书法用笔的活力美也对国画有着重要影响, 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线形和构图上, 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实, 我们在绘画过程中或是观赏绘画作品中, 第一感觉是这幅画的势, 它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势是张力的显现, 在用笔造势和构图布势的活力美, 不是简单的静态空间的构成分析, 而是很讲究体验。其实, 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文人画时会感受到古代画家是很重视书法用笔的生命体验, 把书法用笔中的时空性特征直接引入绘画形势结构, 在一条线中就可以表现出节奏运动、方向的延伸等活力给人造成的审美感受, 开合相间的造势法是书法与国画艺术共同遵循的创作规律。

3.书法用笔意象之美

书法用笔具有意象之美。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说就是“寓意”之“象”, 寄托主观情感思想, 书法艺术和国画的造型观念有区别有联系, 书法以汉子为形象, 一字一形的抽象符号, 又取骨法之势成其意象, 在气势中蕴含生命, 并通过单个的点、线、结构和布局借以联想, 通过艺术形式再现自然形象的美妙境界, 这种意象给人的感受并不是自然界中的客观形象, 是书法形质美所唤起的人们对自然物象美的联想, 书法用笔的“意象”表现实际上是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和对作品灵魂的探求。

4.书法用笔内涵之美

当然, 书法用笔除了韵律、活力、意象之美外, 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之美。我们评价人或事物时, 最重要的是看其内涵, 看其本质。可见, 内涵是我们重要的审美标准, 这在书法用笔中同样可以体现。从古代著名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书法家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提按”, “顿挫”和“换铎”等笔法的综合作用, 他们或以侧铎, 或以中锋取得各自不同的字的风貌这种用笔加这书法家思想的流入, 便使其有了内涵。

三、书法用笔在国画中的运用

当书法用笔的美学思想进入国画当中后, 那么国画所呈现出的就是一种更高的艺术享受, 艺术之美,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画当中线描, 山水、花鸟、人物画等中体现出来。

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创作理论后, 在线的运用上, 历代画家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释验, 总结了诸多技法, 如铁线描, 十八描等提法。但不论哪种方法, 我们都知道, 以线塑形要靠勾, 如果缺乏节奏变化就会使之不连贯, 对绘画之美也就有所影响, 而这便使传统绘画法则“六法”中的第一要义———“气韵生动”无从体现。但当我们将书法用笔融入当中, 那么, 则首先从气息连贯上就体现出艺术的律动之美。

随着历史的发展, 线描也慢慢转入了写, 这集中体现在花鸟、山水画中。但在花鸟、山水画中, 书法用笔的引入并不是简单的拿一即用的过程。首先, 画家必须对所表现的对象要有深切的感受和准确无误的把握, 这样在创作时方能做到下笔不凝, 所力相合, 从而收到形神兼备, 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这如同书法的书写过程一样, 以书入画后绘画创作过程是追求连贯性, 且胸有成竹, 以书法笔法“写”出来的形象是不能反复添加和修改的。如同写意花鸟画中, 要胸有成竹地将自然之情融入笔墨当中。而画出的画在不失物象的前提下, 体现出书写性。山石树木与流水飞云无论在性质、结构, 以及关系构成, 势象等方面都需要考笔下之感觉与笔墨修养加以提炼表达。如果再考虑创作主体即画家个人的气质, 修养, 品性也要借助山川景象的描绘而得以展示, 那其用笔的讲究就更加高深。

所以, 当书法融入山水画后, 其根本意义是使画家中的笔灵动起来, 中侧铎并用, 顺逆互用, 离按点画, 迹断所连, 收放自如。笔触依于物象而又不黏着象, 迹划源于书法而又不雷同于书法, 用笔在纸上自然成文。宋代和元代的山水画代表着中国山水画的两大高峰期, 在宋元的绘画中, 将书法用笔引入山水画创作的实践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 但宋元因其各自所处之时代的不同, 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如宋画偏“造境”, 是一种写实再现的整体画风, 对书法用笔的取法仅停留在提高绘画中笔线的质量, 画面意由其画面中形象, 可读的故事情节和画面整体的氛围体现。而元画则注重“写心”, 画面形象和内容不是关注的主要方面, 而是注重其人文气质修养和品格操守等在绘画中的体现, 借助笔墨传达其心绪和观念, 这样, 画面中笔墨的独立趣味便被扩大张扬。书法用笔在国画当中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是必要的, 这样中国画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特质及象征意义。

四、书法与国画之间关系及意义

中国书法与绘画除了笔墨技巧层面的统一, 还有精神层面的关系。笔墨的进一步发展, 不仅是功底的问题, 也是修养, 品格的展现, 这也正是书法用笔带给人们的一种品质, 将书法中的气韵融入个人的修养品质中。

书法和绘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 但是中国画的文化性品质要求我们是不可忽视书法各种特质在国画中的体现, 书法和绘画的结合不仅是表面上的结合, 更注重的是强调书法精神和绘画在意境和理法上的融合, 总之, 只有将书法用笔更好地融入国画的学习和研究中, 才能更好地显现出中国画的内质特征, 中国画才能发扬其独有的特质。

参考文献

[1]姜成楠.书画气功初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2]陈振濂.书法美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内在联系 篇8

一、立意

上作文课时, 我们总是跟学生强调立意贵在创新, 但考场上学生的思考时间是有限的, 要想做到立意新且情意并重, 比较困难, 此时联系教材内容不失为一条好法子。

例如2010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请以“路径”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鲁迅在《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该句中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学生若能从这个角度对“路径”进行阐释, 立意稳而且切题;若文采斐然, 材料合理, 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 可以讲述故事, 抒发情感, 也可以发表见解。聂绀弩的《我若为王》, 假设“我若为王”以后的种种情景, “我”将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没有任何过错, 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然而“我”却突然觉悟到“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 “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借“我若为王”的假想痛斥王权意识和可恶的奴才思想, 课文的思想性显得尖锐、深刻, 不同凡响。再如刘征的《庄周买水》幻想庄周角色的转换讽刺社会的不正之风, 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关心。这两篇课文或多或少为考生立意提供了借鉴。

二、选材

学生经常为写作文没有材料而发愁, 其实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幸福是。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 以‘幸福是’为题”。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李乐薇的“空中楼阁”, 幸福是陈奂生“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 幸福是牵牛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确“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譬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其中有兰桂竹木等自然风物相伴的幸福, 有母亲真切关怀的幸福, 有妻子相濡以沫的幸福。若换位思考, 《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固然应该批判, 但教学过程中是否会发散思维, 玛蒂尔德辛苦10年因劳累过度而苍老, 但她是幸福的, 她的丈夫路瓦栽一直陪伴着她, 和她共同承担债务。陶渊明厌倦官场, “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安居田园“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苏轼若非被贬到黄州, 又怎能与清风明月为伍, 饮酒诵诗呢?

三、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 是文章的骨架, 我们常说的文章结构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 等等。这是学生从小学课堂就开始学习的, 教师若能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高考作文就不是难事了。

课文《劝学》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 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 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第二段, 论述学习的作用。第三段分三层说明学习应持的三种态度:知识需要积累,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文章论点明确, 结构清晰, 颇具借鉴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训练学生论说观点的逻辑性, 学生遇到类似的作文题目时就不会论述不清了。2008年江苏一位考生写的《好奇心》, 从人人都有好奇心到“什么是真正的好奇心”, 再论述“因为有了好奇的心, 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立意深刻, 有独立见解, 议论层层递进, 逻辑性强, 而获得高分。

教材中具有新颖结构的文章也很多, 如《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 《项链》的结构是链形的, 《茶馆》的结构是“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四、文采

人们常说, 文章要力求“文质兼美”, 具有文采和内涵的“佳句”会令人惊讶, 故杜甫曰:“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学生练习写作多年, 又学习了那么多经典的好文章, 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也懂得如何运用修辞技巧, 据此说来高考作文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真正到了考场上, 许多学生写不出优质的作文, 又是为何?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轻松作文的方法, 学了那么多课文只是停留在浅层次, 未能熟稔地运用。

课文提供的修辞范例不可胜数, 一篇《荷塘月色》, 比喻句俯拾即是, 通感、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均是课文讲解的重点, 如果教师不停留在本体喻体的划分, 而是及时要求学生写作类似句子, 让学生从“学”到“用”, 那么学生高考时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小鸟,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比喻的运用让读者对小屋神往不已。

高考作文需要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在课本中均有佳句, 学生若能娴熟运用, 则夺得高分不是难事。例如, 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一位考生写道:“人生就像一条河流, 快乐和悲伤是河流的两岸;人生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的璀璨夺目;人生就如一支乐曲, 快慢缓急, 才涤荡出震撼人心的音符。”作文里恰如其分地运用排比, 能够增加文章的色彩, 增强表达的气势, 并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作者语言文采飞扬, 排比句式使语意连贯延伸, 归纳了全篇, 深化了主旨, 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五、创新

古人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前几年高考的优秀作文反弹琵琶“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 言之有理而得了高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标新立异, 以求新意, 其中的道理不输却《伊索寓言》本身。他对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蝙蝠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等, 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要停留在作者新解的道理上, 而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考, 同一个故事或同一段材料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含义, 这样, 一则材料可用于支撑多种观点, 学生就不愁没有可写的东西了。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就论及了天文学家的故事, “真的, 我们就是下去以后, 眼睛还是向上看的”, 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性学习, 相信对学生的考场作文或多或少有些教益和启示。

创新是多方面的, 但均可从教材中找到创新线索, 应该说教材的编写者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借鉴的实例。如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 用故事新编的手法以《愚公移山》作为蓝本, 重新编述出一个故事, 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课文《庄周买水》也具有故事新编的意味。

内在联系 篇9

关键词:全民健身,终身体育,联系

“终身体育”思想,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思潮,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的提出与世界性的健康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它把世界性的健身运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北欧、西欧、北美和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已达到总人口的70%以上,基本上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规模的态势[1]。在这种巨浪的冲击下,我国于1995年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在整个社会普及和推广群众体育活动,使全体国民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理清这个脉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多层次剖析

1.1 本质

“全民健身”这个词,是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逐渐得到认可并广泛使用的。究其本源,“全民健身”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口号、一种观点,意在推动群众体育的推广和普及,赋予全体公民参与体育的一种权力。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健身的本质就在于动员全体国民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终身体育脱胎于终身教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尽管目前对终身体育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但其本质就是持续地进行体育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讲,“全民健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终身体育的实现。

1.2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判断不同事物之间差异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全民健身,是国家提倡的一项计划,其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的健康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的目的是保持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1.3 结构体系

全民健身是国家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显然它的结构体系也是很广泛的,包括上至国家领导下至贫民百姓,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各种组织和各个部门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终身体育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因此其结构体系不仅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体育,还包括婴幼儿体育、学前体育、成年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特殊时期的体育和残疾人的体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体。

1.4 内容

无论“全民健身”是一种口号、一种观点也好,终身体育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也好,既然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建设人的身体而存在,那么实现这种价值的方法、手段也应是一致的,所以它们的内容也必是一致的。

1.5 管理体系

“全民健身”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它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作为直接承担组织任务的职能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个人关系密切,但也离不开群体的支持,主要是依托社会的各种群众性的社团组织和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群众体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体系等。由此可以看出,终身体育的管理比较细化,属于微观层次,而全民健身的管理粗放,属于宏观层次。

2 内在联系

2.1 全民健身是终身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剖析,如果再将终身体育仅理解为个人体育价值观影响的主观作用,那是不够的、是片面的。终身体育体现了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有机统一。在纵向上,即从个人角度来讲,体育贯穿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实现从胎儿到老年期的整个体育过程。在横向上,即从社会角度来讲,包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根据人体生长发育与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所从事的工作、职业特点及所处的环境,采取积极的体育手段,有效地发展身体,实现了个人和社会体育的统一[2]。而我们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正是这种社会意义上的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第七条指出:“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这正说明了全民健身体现了终身体育的思想内涵,成为终身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2 . 2全民健身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大的社会环境

随着世界体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不少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和推行这方面的计划。如美国的《2000年最佳健康人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澳大利亚的《生命在于运动》,德国的《健身130全民体育健身计划》,韩国的《小老虎体育健身计划》[1]及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等,这说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正在蓬勃兴起,一人动,健一人;全民动,则人人健。在这样的氛围下,为终身体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3 实现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全民健身能给亿万人民带来健康,全民健身关系到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因此,全体公民应加深对体育的认识,要抛弃体育就是学校体育的传统观念,那种只面向少数人,单一的正规化学校体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思想,远远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人人随时随地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和身体锻炼的义务。物质条件好了,精神生活丰富了,还得有健康的体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要认识到体育不仅是消费,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个人健康投资,应该鼓励和提倡这种观念。

3.2 进一步完善各种组织和工作机制

我国的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组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管理工作复杂,它的有效运作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组织网络系统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但目前群众体育体制不仅机构不完善,而且制度法规单一,组织管理松散,相当数量从事锻炼的群众基本上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因此,要大力促进组织完善和加快立法的进程,同时加强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资源调度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整合各方资源,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保障,进而促进终身体育的实现。

3.3 加快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进程

要实现全民健身,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场地设施是基础,必须让大众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场地参加体育活动。我国在体育场地设施的设置上长期处于资源不足的状态,政府在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资源,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公共开放的政策。根据浙江省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可以发现,学校是体育场馆、设施较为集中的地方,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74.3%[3]。因此在保证校园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另有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应推进开放的进程,实现国家体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4]。

3.4 加强宣传教育

终身体育是个人意愿的表达,而全民健身是整体人的表述,只有个体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因此,在考虑到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方便可行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转化为自觉行动。为此可由学校的、社会的体育组织、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它的有关社会机构,通过报刊、杂志、电视、报纸、电台、竞赛、有奖活动等各种宣传形式,对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加以宏观指导和宣传,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身体锻炼。

3.5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内在联系 篇10

一、“五项修炼”的基本内容及关键点

五项修炼的主旨是研究讨论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一项修炼:超越自我。指发展自身, 激发创造性的张力。通过学习不断创造和超越,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学会不断反思, 打开心内的门窗, 让固有的心智模式浮出水面。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培养组织成员对团队的长期承诺, 对团队真诚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从命。建立愿景是逐步发展永不停止的过程。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这是建立在前面三项修炼基础上的, 学习的主体是团队而非个人。在团队学习中让思想自由交流, 借以发现远比个人更深刻的见解。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在于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角度看世界, 重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世界, 把原本自己与外界分开的状态调整为连接。

二、“三项修养”的主要含意

1. 政治修养:

就是要讲政治, 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事业, 维护国家的利益, 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对党的理想、对国家的前途、组织的愿景充满信心, 并坚定不移、义无反顾、持之以恒地为之勤奋工作和艰苦奋斗。

2. 道德修养:

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坚持集体主义为原则, 坚持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努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 哲学修养: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及其方法论去“厘清”目标和“愿景”, 去分析实现目标和“愿景”的发展进程, 去准确把握实现目标和“愿景”的重要环节, 去处理好实现“愿景”发展进程中的互动关系。

三、“五项修炼”与“三项修养”之间的关系

1.“自我超越”与政治、道德、哲学的意会关系。

“自我超越”与政治的关系。“自我超越”的强大动力源从哪里来?“真实愿景”的蓝本来自何方?彼得认为, 实现“自我超越”对于个体和组织“接受理性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凭借个人之力是不能完全实现“自我超越”的, 没有远大的志向,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难以“自我超越”的。“神舟”与“天宫”圆满对接, 那是我国航天几代人抱着对党的忠诚、对国家振兴的坚定信念, 通过发奋图强, 励精图治, 刻苦攻关, 才实现了航天人的“自我超越”, 也实现了国家这个“团队的超越”。由此看出政治修养对实现“自我超越”是非常关键的。

“自我超越”与道德的关系。杨利伟驾飞船游太空, 实现了“自我超越”, 但他始终认为, 那是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心血, 是众多默默奉献的航天人集体智慧的成果, 自己如果没有团队的帮助, 也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由此看出, 没有集体的互信协作, 没有集体的知识、信息共享和对接, 是很难实现自我超越的。说明实现“自我超越”过程中, 集体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

“自我超越”与哲学的关系。实现“自我超越”, 需要“厘清”真实“愿望”。就是要分清和找到主愿望和实现的主要途径与动力。否则个人愿望多多, 是很难“集中精力”和“培养耐力”去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自我超越”需要自我否定, 需要自我斗争和反省。“否定”、“斗争”、“反省”富有哲学意蕴。因此, 良好的哲学修养对于实现“自我超越”应是内在的本质规定。

2. 改善心智模式与政治、道德、哲学的意会关系。

改善心智模式与政治的关系。每个人, 甚至每个团体的心智模式与成长、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文革”时期, 大多数人是扭曲的“心智模式”, 就是搞“运动”, “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及其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拨乱反正以改善人们的思维定势,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心智模式, 开创了中国事业的新局面。所以, “心智模式”不仅能改变个人、团队对事物的认识, 也能改变一个国家乃至改变整个世界的前途和命运。改善政治上、思想上的“心智模式”需要政治勇气和修养, 有时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意大利思想家科学家布鲁诺, 曾因坚持反对“地心说”, 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改善心智模式与道德层面的关系。《第五项修炼》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乘车, 孩子在车厢里嬉闹撒野, 而父亲无动于衷, 因此搅乱了乘客的休息, 众人看了生气和不满, 有人指责这位父亲, 但大家知道孩子的母亲刚刚去世时, 大家的埋怨有了改变, 就变成了同情。不难看出, 这既是“心智模式”的改善又是道德力量的结果, 是道德力量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改变了人们的心智模式。在我国的中小学中, “师道尊严”的思维模式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种伦理、道德的情愫就形成了“我教你听”、“我打你受”的智障。如果不改变这种思维模式, 平等、民主和讨论式的氛围就很难形成, 创造性的思维就很难激活。心智模式的不同, 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改善心智模式与哲学的关系。对同一个事物, 站在不同的角度, 放在不同的地方, 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根木棒用它打家具, 它就是木料, 用它斗殴, 就是凶器。因此认识事物, 必须全面地看, 联系地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会认“死理”, 形成“线性思维”模式。有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一个企业只要很好地用改善的“心智模式”去改善客户的“心智模式”, 客户就会少埋怨, 少投诉, 就会理解和支持我们。哲学思维对于改善“心智模式”, 促进工作开展还是有帮助的。

3. 共同愿景与政治、道德、哲学的意会关系。

共同愿景与政治的关系。有的人在企业里工作的目的 (愿景) 是得到更多的票子, 从而拥有房子、车子, 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丰富。有的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才干, 得到上下的认可, 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些愿景本身都没有错, 是允许的, 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我们不妨将这些个体好的愿望的元素归纳成共性的东西, 就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愿景。企业大力提升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 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毫无疑问这是企业管理者的政治修养。

共同愿景与道德的关系。为了实现个人的愿景, 损公肥私, 破坏规矩, 愿景不错, 但手段不好;为了实现小团体的愿景, 不讲信用, 有损形象, 愿景尚可, 但手段欠佳。与此相对, 为了实现个人的愿景, 应该提高技能, 努力工作, 遵守规章, 多作贡献, 这是个人的好的职业道德;为了实现小团体的目标, 就要在大局下行动, 既讲经济效益, 又讲社会效应, 这是企业团队的职业道德。

共同愿景与哲学的关系。一方面只有集体和国家的大愿景的确立, 个人、小团体的愿景才有前提和方向;另一方面没有小愿景这个“点”的内生力量的“汇集”, 大愿景的实现就缺乏群众基础和有生力量。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 这就属于哲学层面的修养。

4. 团队学习与政治、道德、哲学的意会关系。

“团队学习”与政治的关系。团队学习的动力来自何方?团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毫无疑问, 动力除了来自物质利益的驱使, 更重要的应是来自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终极目标当然应来自集体和国家的至高利益。有了这种认识并付诸行动就是讲大局、讲政治。这是政治修养的范畴。

“团队学习”与道德的关系。只有相互间充分信任, 坦诚相待, 才能使学习充分的交流、交换与交融, 达到共享的目的。若上下之间等级森严, 同事之间存有戒心, 自设防卫智障, 推心置腹的深度“汇谈”就无从谈起。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应该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

“团队学习”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团队学习, 重要的是个体学习不能自闭, 只有通过向他人学习, 向实践学习, 向真理学习, 才能形成积少成多、集沙成塔的质的飞跃。也只有个体之间学习的交融、交集, 才能“汇”成一股学习的热潮, 结成丰硕的成果。个体学习、团队学习还要克服经验主义, 不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 这样才能看到原来没有看到的本质的更深的东西, 形成新的理念和知识。这是认识过程、学习路径的辩证法。

5.“系统思考”与政治、道德和哲学的关系。

“系统思考”与政治修养。党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站在政治的高度所进行的系统思考, 就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所进行的统筹思维。这是最大的政治修养。

“系统思考”与道德的关系。从管理上来讲, 系统思考需要破除狭隘的利已的观念, 需要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需要摆正小环节在大链条当中的位置。所以系统思考与道德有一定关联。

“系统思考”与哲学的关系。系统思考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要求既看到“树”, 又看到“林”;强调既要看到渐渐变化过程中的量态, 又要见到渐渐变化后的质态;既要看到个体, 又要看到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系统思考”最能折射出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内核。因此哲学对于理解“系统思考”的基模并运用它是非常需要的。

内在联系 篇11

当把主干知识串联成知识链,借助知识体系的帮助时,考生能顺畅地实现“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确定某个答题要点——在知识体系中捕捉到这一要点,并确定以这个要点为核心的知识链——调动和运用这一知识链分析问题”这一过程,从而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

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模块内知识体系的构建

1.立足主干知识,把握教材体系。

主干知识即在知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学科体系起支撑作用的知识。包括: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原理);重要关系和意义;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和要求。

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核心概念有货币、价格、消费等;基本观点有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金钱观、消费观等。

2.以不同角度的“抓手”,灵活构建知识体系。

① 以核心概念为抓手。如以价格为中心,可以引申出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价值、供求关系、纸币的发行量、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消费心理和观念)——价格变动的影响——国家稳定物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应对物价波动的措施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及基本观点,这样就建构了以“价格”为核心的知识链,便于运用这一知识链分析和物价相关的社会现象。

② 以某个主体为抓手。根据教材的内容以不同主体为线索,做到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辐射。如《经济生活》根据国家、企业、公民参与经济生活的不同角色可以整理出其应具有的基本理念,如以个人角色为例:

《政治生活》教材按照不同的主体可以分为国家(政府)、中国共产党、公民等不同的主体,围绕不同主体可以延伸和辐射出多条知识链;

③ 以某个主题为抓手。在《政治生活》复习中,可以抓住“民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可辐射全书内容: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依法保护公民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张等。

近些年高考不仅要求知识的掌握要全面细致,还要求能够适度挖掘,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材料迅速领会、学习和运用,对思维的跨度提出了新要求。

以问题为中心、热点为引导的知识体系重构

1.以问题为中心

对于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把握,要弄清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通常可以通过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个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问题为中心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在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考生容易出现知而不全、思而不达的现象,这时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就能活化基础知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三问:

① 是什么——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 为什么——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③ 怎么办——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从根本上,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2.以社会热点为引导

政治学科高考试题设计关注社会热点,是我国通过高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需要。建议二轮复习中以知识专题带热点的方式进行,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来认识和解决热点和重点问题。同时,对热点问题应进行筛选 ,不能太多太泛。选择热点的主要依据:一是重要会议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两会”等各自的亮点;重大科技成就、重大决策背景。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如生活用品的价格变动,银行利率调整等。通过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 ,通过一定的角度切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

【构建角度】

① 为什么——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可能造成2011~2012年CPI特别是食品涨价的原因及会给人民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② 怎么办——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在控物价、保民生方面应做哪些努力?

【模块间拓展】

河南农民韩某因萝卜“卖难”而免费送萝卜,蹿红网络,被网友称为“萝卜哥”。 2011年萝卜丰收,可农民们看着长势良好的萝卜却高兴不起来。去年没下种就被订走的萝卜,今年却遭遇卖难,现在市场价只能卖到2角钱一公斤。在围垦的大片萝卜地里白白的大萝卜挤挤挨挨,惹人喜爱,但除了为加工企业订单种植的萝卜以外,却没有客户到田间去收购。

面对一方面农产品烂市,一方面市民吃着高价菜,有评论认为:处理好“菜园子”和“菜篮子”的关系,关键在政府,政府调控的“指挥棒”须把握好节奏。

① 从哲学角度思考,政府为什么要处理好“菜园子”和“菜篮子”的关系?。

② 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为什么处理好“菜园子”和“菜篮子”的关系,关键在政府。

对热点背景材料的把握要注重整体性,讲精神、讲梗概。热点的切入应从最相关的知识点切入分析。对时政热点中的关键词要加以落实,并学会运用,主观性试题的解答主要是把教材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这就需要运用教材的语言和时政语言及从通过题目的具体找到的材料语言来共同组织答案要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情境复杂的主观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迁移。只有抓纲务本,以牢靠熟练的基础知识适应高考之千变万化,这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

【作者简介】

内在联系 篇12

中国古诗词传承千年,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随后,《诗经》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不断被发掘、创造;永明体出现了,引起了世人不一样的关注;律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引起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宋词又为诗词燃起了新的火把;元曲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种吧,虽然它通俗易懂,但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吧!虽然古诗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古诗词中意境这个要素,却从未缺失改变过。不管是是古诗还是古词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意境就好像那动听的古筝所营造的一样。

一、意境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意境是什么:

1.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

2.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3.指诗中的意与景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特级教师许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词教学》)

4.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由以上可见,意境是一个人主观情感与具体情境的有机结合,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内心积淀的情感不同,所以内心营造的意境便各有不同。具体的画像、雕塑、影视作品给予我们以视觉的形象可供借鉴,于是我们便能很快的想到某种意境但对于古筝这种无形的音乐作品和古诗词这种纯粹的文字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和感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悟,品味出更多的意境。

二、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

(一)具体意象

由陕西筝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古筝独奏曲陕西筝曲《秦桑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乐曲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古筝通过自己特有的旋律,刻画出秦女这一具体而鲜活的形象期,虽未有词句,但恰似诗歌本身所创造的意象。而它们以同一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一个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的女子,相思无限,内心愁苦。这不免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情人甚至是家人深深的思念。

虽然古筝与古诗词传达意象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为我们传达了同一个秦女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同一个意境。一个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是视觉上的美感,都在以自已的独特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迎合我们内心深处细腻情感的意境。因此古筝意境中的具体意象于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具体意象具有联系。

(二)气氛渲染

气氛渲染中国古诗词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古筝意境的创造同样适用。以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借用中国古诗词的《春江花月夜》为曲词,刚开始以舒缓的曲调渲染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静、广阔、深远;随后又一急转之势渲染了“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生命力涌现的时刻,令人的内心深受波动;在此之后,此曲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略有起伏,给人以悠扬、婉转的感觉;即将终结时,曲调猛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是在渲染一个思夫等待情人的矛盾内心;最后,此曲以轻柔的曲调收尾,仿佛斜月沉沉藏海雾,这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正是古筝以它的曲调配合中国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内容,渲染了一个卧在大海上与斜月相伴的朦胧、神秘的春夜。

无论是中国古诗词还是古筝都在通过气氛渲染这一手段努力为人们阐释着《春江花月夜》这一历史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感叹,我们的内心清楚地告诉着我们:在大海面前,在宇宙面前,在永恒的事物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悲哀的思夫人伤感,同情她独守空房,相思难寄的无奈。这便是古筝与古诗词的魅力,它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思想,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城墙。因此古筝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和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具有联系并且它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感情基调

既然意境是形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自然不能缺少感情基调。虽然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是复杂的,但人类最常见的感情莫过于喜、怒、哀、乐、忧、急等。意境中的感情基调同样如此,它似乎是一个迎合者,巧妙地迎合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而古筝通过曲调的缓急,高低,强弱诉说着这首曲子的感情基调;中国古诗词通过诗词中某些鲜明的字眼暗示着在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吟诗诵对、弹琴奏曲,自古以来便是广大文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成为人们娱乐自我、排遣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仅仅止于娱乐,而应该积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内在联系,做对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词乐合璧,古韵新声[D].南京艺术学院,2010.

上一篇:改进灰色关联度法下一篇:蟾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