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契合

2024-08-23

内在契合(精选4篇)

内在契合 篇1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它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如何在引进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的同时, 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 并探索出一种中国式财务管理, 这是摆在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大难题。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财务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以期对中国式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当前的财务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管理,传统文化,财务本质,财务体系,财务循环

一、前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它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财务管理作为人类自觉的组织活动, 无疑会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 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且契合自己民族文化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可见, 如何根据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 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二、财务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一) 财务本质、财务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面, 阴阳相调是无比重要的理念, 现代西方的博弈理念也可以看成是其衍生物。在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 财务本质是整个体系大厦的基石。郭泽光教授曾提出, 财务本质就是风险报酬博弈的价值运动, 财务体系的逻辑起点就是财务本质。笔者在郭泽光教授的理论基础上, 把风险和报酬理解为一阴一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者阴阳相调、此消彼长不断变动的过程中构成了财务的本质 (见图1) 。

《周易》有云:易有太极, 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作为世间万象的源点, 在不断演化中衍生出万物。此风险报酬博弈此消彼长、阴阳相调的太极图则成为财务管理整个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 其他如财务环境、财务目标、财务假设等相关内容, 皆是此财务本质太极图的衍生物 (见图2)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由道生器, 由器入道。我们可以把财务本质理解为道, 其他如财务环境、财务目标、财务假设等理解为器。器物层面可千变万化, 道物层面则大象无形。道在世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而风险报酬博弈在财务管理中也无所不在。

(二) 财务循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阴阳五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理念。笔者认为, 财务循环中的五个环节可分别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五行中缺一环节则万物紊乱, 财务中缺一环节则企业无序 (见图3) 。企业财务管理中, 必须充分按照此顺序安排企业的财务活动。

三、我国现代财务管理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 依托于市场经济环境的财务管理, 其地位和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后, 我们逐渐学习引入了西方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笔者把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称作为初级信达阶段。在这个阶段, 虽然把西方财务的内容、方法、规定等引入进来, 但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理论, 也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把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 并取得了巨大进步, 笔者把这个阶段财务管理称为中级致用阶段, 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发展正处于此阶段。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各种财务问题不断产生, 简单地运用西方财务理论很难解决。因此, 必须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 走向第三阶段, 笔者称之为高级雅美阶段。在此阶段, 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 从而解决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只要有人和社会, 就会有属于这一群体特殊的文化。任何理论的运用都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 照搬照抄地引进西方财务理论, 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国企业遇到的财务问题。并且,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在学习西方财务理论时, 没有理由完全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 在引进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同时, 我们必须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 积极探索一种中国式财务管理, 以更好地解决当前的问题, 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郭道扬.论中国会计改革三十年[J].会计研究.2008, 12

[2]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J].财会月刊 (会计) .2000, 4

[3]王棣华.试论财务文化[J].广西会计.2000, 6

内在契合 篇2

养成教育就是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要求社会公民遵守大家公认的规范或准则,反复地社会实践、 训练、教育、培养,使社会群体或个体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养成勤劳习惯,养成工作生活习惯, 养成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具体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养成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所熟知的,但其过程是复杂的,需要长期实践和不断地探索。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构成“潜在课程”。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是指以间接的、内因、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它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与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二、养成教育与隐性课程的意义

养成教育即习惯的教育,加强和完善养成教育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社会和整个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在自己童年如果没有形成优良的养成教育,那么可能以后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将会失去立足于社会的根基,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隐性课程是校园精神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层面, 对师生人际关系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它是无意识地无计划地去影响着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情境的设计,从而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对人的影响一旦形成,将是持久的、难以改变的,并将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

三、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的内在契合性

从其内涵与特征考察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隐性的关联与契合之处,这种契合性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创新。

(一)理论的共通性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隐性课程的理论体系也是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如:隐性课程中教师通过激励、心理调节等手段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中为了使某种习惯更好地养成,可以经过重复的练习从而影响言语、 逻辑思维、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借鉴运用这些理论而影响人的行为,具有共通性。

(二)对象的一致性

两者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当代学生的思想受现代社会的影响,善于思考、追求新潮、乐于交往,同时也存在着一定消极倾向,如诚信的缺乏、信任危机、心理障碍等。中小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选择压力。这些特点对加强开展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目标的趋同性

养成教育不仅致力于课堂上,同时还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环境中,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激发学习潜能发挥尤为重要,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以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健全的人格和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隐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间接地去影响学生,从而改变他们的思想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幽默的言语表达、有趣的课堂环境布置、 良好的课堂气氛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态度的亲和性

无论是隐性课程还是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都遵循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基本原则,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是无意识进入的,不会产生强制性影响。隐性课程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要起到表率作用,反之会产生消极作用。养成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更需要尝试建立平等关系,因为养成教育无处不在,只有坚持彼此尊重的原则,才能达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目标。两者在实施中是双向交流互动的,这就需要教育者的态度保持一定的亲和度,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价值的共同性

隐性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学生在接受潜在课程的影响,与接受正规课程不同的是学生学习都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养成教育同样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个人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并影响人的一生,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的管理、长期实践、外在督促与自我内化等教育手段,向受教育者反反复复强调自我教育、自我修行、自我提高的意义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形成较高层次的习惯,高级逻辑思维,使人能够主动充分地接纳新的信息并加工处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形成这种意识,才能去适应未来社会的冲击与挑战。

(六)载体的相同性

养成教育与隐性课程皆可以借助相同的载体去实施。两者可以通过如多种正规课程、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任课教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轻松的教学氛围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去实现教学目的。

四、结语

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在理论基础、影响对象、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两者皆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中,借助一定的载体,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的独特方式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在理论基础、影响对象、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探索养成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隐性课程的创新,促进学生与当代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在契合 篇3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体系中, 矛盾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 是辩证法的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因, 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的钥匙, 是否承认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认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极其复杂的矛盾:有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有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即使在无阶级的社会里, 也会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矛盾、先进和落后的诸多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包含着矛盾。尽管有些矛盾一开始比较缓和, 后来才激化起来, 但这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 并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总之, 无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还是复杂的运动形式, 无机界还是有机界, 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 客观现象还是思维现象, 无论是过程的开始还是过程的结束, 矛盾都普遍存在着。正是这些矛盾, 推动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 没有什么时候是不存在矛盾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既然矛盾普遍存在, 那么, 矛盾分析方法就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列宁、毛泽东也正确地应用了它, 贯彻于他们的全部著作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957年,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 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 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 对于许多人来说, 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 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 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 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 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这样, 就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 首先是在领导干部中, 进行解释, 疏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 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1]。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矛盾。自觉地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 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也是解放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把改革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使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的活力。

今天, 中国早已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险境, 踏上了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坦途。然而, 30年的高速发展又使我们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矛盾和难题。对这些矛盾和难题如果处理不当, 或者缺少未雨绸缪的准备, 或者因为执政运作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失当, 同样可以把中国导入一种“繁荣的危险期”, 并最终出现国家发展趋势上的逆转。那么, 中国目前所遇到的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本矛盾到底是什么呢?这些矛盾又具有哪些特点和属性呢?笔者认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推进, 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具体到每个事物上,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结合体。所有的矛盾都是客观存在, 是回避不了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 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矛盾运动中不断促进和谐因素的增长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与和谐观的关注点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关注的是矛盾的内部状况, 如同一性、斗争性的状况如何, 矛盾的内部因素如何引起事物的自我否定等。马克思主义认为, 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有共同的基础, 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它们是互为存在的条件, 失去一方, 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并且, 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 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关注的是所涉事物的变化趋势, 认为能促进事物未来发展的, 就是良好的和谐状态, 它是从未来趋势上考察现状。值得注意的是, 和谐观看重矛盾的同一性, 但它并不否定某些条件下矛盾斗争性的积极意义, 有时候斗争性促进质变, 也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

唯物辩证法认为, 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具有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两大特征。而且,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然而, 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不完全等于发展。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 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即是说, 不是所有相互联系的事物都能促成发展, 有些联系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而有些联系并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甚至会促使事物发生倒退。在事物复杂的存在状态中, 我们把能促进事物发展、推动事物前进上升的联系状态视为和谐。与此相反的不和谐, 就是不能促进和实现发展的联系状态。由此可见, 和谐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 是与联系、发展相并列, 并深刻揭示联系和发展相互制约关系的哲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不同质的事物间的某种关系。和谐的实质在于:不同质的事物, 在相互联系中互相促进、推动前进, 处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明白了和谐的实质, 我们同时就赋予了对和谐做出衡量的客观尺度, 也就把握了和谐与不和谐的区分界线。

由于事物的矛盾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性质与状态, 所以, 事物或社会的发展也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衡、和谐的状态, 一种是不平衡、不和谐的状态。而作为一个社会来说, 存在着无数的矛盾和无数的矛盾运动, 它们交织在一起, 便使社会无时无刻不同时具有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基本的因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运动不断, 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也就始终相伴而生、同时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和谐, 也没有绝对的不和谐。在某些情况下, 不和谐的因素超过和谐的因素, 社会就会处于比较不稳定、不和谐的状态;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和谐的因素超过不和谐的因素, 社会就会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就会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

因此, 和谐与不和谐,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永远同时存在的两种对立的因素和状态。它们始终处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也就是说, 人类社会总是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与不和谐, 不断斗争, 不断转化, 不断进入共处共生的状态。这是一个无限的动态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促使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发生转化的持续过程。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不能用静态的眼光和思路, 而必须在动态中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 认真研究和处理它们如何共存又如何转化的规律,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努力促进社会从总体上表现出和谐的状态。

由于社会始终存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 所以, 社会是否和谐, 并不是看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 而是看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 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领域、环节是否比较和谐。因此, 我们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决不能理解为彻底消除了一切不和谐因素的社会。事实上, 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的。即使哪一天我们认为建成了某种想象中的和谐社会, 但一旦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又可能不那么和谐了。试图建成和保持一种静止的所谓和谐社会, 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并不是指望达到一种绝对和谐的状态, 而是要求在整体上保持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相对和谐, 特别是消除或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 使社会的和谐因素不断增长,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全面、均衡和协调地发展。在具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 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关系, 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致力于解决影响全局和谐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注意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增加和谐, 推进和谐, 扩大和谐。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 但又决不盲目追求无法实现的空想, 不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正如前面所说,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是形而上学的;不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具体特点出发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也是形而上学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过程中, 如何正确处理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 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现实的矛盾体系中有众多的矛盾同时存在, 它相互作用, 形成一种合力, 推动事物的发展。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地位, 起着主导、决定的作用,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解决了, 其它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抓不到主要矛盾, “如坠烟海, 找不到中心, 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善于抓住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是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 也是我们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毛泽东同志说过,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 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 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 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3]当前,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古往今来, 贫困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然重新开展争夺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 不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 就会成为空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所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也反复强调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要不断地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论。统筹兼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实践表明, 坚持统筹兼顾, 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 把党内党外, 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中, 为了解决利益矛盾, 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我们的全部工作, 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 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 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科学地组织起来, 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为主要内容, 以“以人为本”为本质和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 吸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 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 创新发展观念, 开拓发展思路, 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从而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坚持与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要把握大局, 兼顾各方, 促进东部、中部、西部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状况, 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 就是要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 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 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以发展保证和谐, 以和谐推进发展。实现以发展来化解社会矛盾, 以化解社会矛盾来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219.

[2]毛泽东.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22.

内在契合 篇4

一、问题意识内涵厘析

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重要性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培根是实验科学的鼻祖, 他说,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 必将以问题告终, 如果从问题开始, 则将以肯定结果。培根的成功就是他抓住了那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 在更高的境界阐述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且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现在, 人们一般认为, 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 是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过程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思考、探究的一种心理状态,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主体积极思考,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能力倾向。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意识, 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问题性的主体意识和心理状态。

信息时代需要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才。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知识爆炸, 科技发展, 尤其有了电脑做信息的存储器和计算器后, 人类便不再忙于积累知识和计算数据。那么, 节省下来的时间和人力做什么?回答只有一句话:寻找问题, 储存问题, 思考问题。素质教育需要在培养问题意识上下功夫。问题意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也需深入探究。

二、问题意识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内在契合性

问题意识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内在契合性, 就是问题意识对于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对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以及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 学生的就业心态较为强烈, 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 意识不到人文教育对自身道德情操和品格提升的作用,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态较为浮躁。他们甚至普遍认为学习思政课没什么用途, 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长此以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学习主体性也得不到发展。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满足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 对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发展,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只是要一般地肯定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而且要把基本的着眼点放在学生主体的培养上, 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学生主体培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功能。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注重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和融入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教育教学,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 强调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一种具有探究与反思的主体性学习理解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院校思政课教学中, 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 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 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同时,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及实际问题的联系, 强调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和研究探讨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 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教学体验, 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增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交流和互动,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平等互助、尊重他人思想,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 在“做中学”的过程中,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

2. 问题意识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主体性发挥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由于思政课教师主体的问题意识薄弱, 往往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 教师简单地成为了思政课教材的“传声筒”, 从而扼杀了思政课教学的生命力和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促使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而且可以引导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科学研究, 彰显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魅力,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达到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3. 问题意识有利于促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融合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是思政课教学主体之间对话融合的结果。所谓对话, 就是主体之间基于一个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平台上进行的一种思想和语言上的真实交流与沟通。对话融合, 就是通过对话而达成理解和共识的意思。

显然, 思政课教学中对话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围绕思政课教学相关的问题而展开的, “问题”是“对话”的核心。“对话”通常与“独白”和“灌输”相对应,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所盛行的也正是独白式或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 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所注重的往往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认知和记忆, 受教育者通常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不能被充分地激发和调动, 学生的主体能力不能得充分发挥。在思政课的“对话”教学过程中, 是思政课教学主体 (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 之间在相互尊重、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 围绕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中介进行的话语、思想、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旨在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从而促进教学主体 (主要是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想素质的提升。

总之,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问题对话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思政课的独白式或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超越与发展, 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5 (10) .

[2]陈殿林.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7) .

[3]王德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 (02) .

[4]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05) .

上一篇:电液调速系统下一篇:户外区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