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素养论文

2024-08-25

内在素养论文(共4篇)

内在素养论文 篇1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 因此, 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但是, 作为一个技术型人才, 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 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 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 就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试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诗歌内在美,学生,人文品格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 目标是打造合格的中职技能型人才,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最终要走上社会立足社会的技术型人才, 他不仅需要拥有坚实的专业技能, 还需要有健康优良的品格和素养。因此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 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比如, 文学素养方面的教育, 在中职语文的文学教育中, 文学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 提升人的素质, 而在文学中, 诗歌尤其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精炼性、形式的优美性、内容的深刻性。因此, 诗歌的教育在中职生的课堂里,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 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谈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一、诗歌形式美的赏析在教学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是所有文学样式中语言最为、表达最为简洁, 并且内容往往最为深刻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 是因为它有“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如舒婷的《致橡树》, 用“我如果爱你”“也不止……也不止……”“我必须是”“甚至”等关联词串联起来, 形成反复咏叹、感情层层递进又动人心魂的效果, 并且因为感情的需要, 诗里面多处使用短句和意义相连贯的句式, 使朗诵充满连贯性、抒情性, 如“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诗歌优美的音韵节奏, 能够融合在人的心灵节奏里, 反复吟咏, 能够让心灵唱出一首首无比动听的歌, 从而开启心灵深处的黑暗, 这就是诗歌形式之美对人的灵魂的影响。中职生跟其他的中学生一样, 往往对事物的美感疏于体验, 他们往往缺乏的是对美的发现、感悟和享受, 因此, 对他们及时地进行美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诗歌的形式美可以让他们从感性上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审美, 通过大量和反复的诵读, 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用诗歌形式的美去体验事物形式的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熔炼成一代知美、爱美、追求美的文明青年。事实上, 美是一种文化,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提升, 就是文化素养的提升。中职生在诗歌学习中首先感悟的是其形式之美, 首先给他们带来愉悦之感的也是其形式之美, 形式美熏陶了他们的心灵, 也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体现了诗歌形式之美的赏析对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

二、诗歌思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语言的内容量是十分庞大的, 一首诗歌一定包含某种深刻的社会思想或人生哲理性。因此,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思想领域, 感受诗歌博大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每个老师所应该努力做到的。中职生无疑是基础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一群人, 他们选择进入职校有一定的功利性, 他们进入职校就意味着要在短短的三年中学好一门技能, 日后走上社会就靠着这一技之长来生存, 这个过程时间短, 见效快, 但必然导致一个人文化素养和文化沉淀的欠缺, 从而当他们走上社会时, 会缺乏显而易见的素养魅力和文化能力。面对这样的现实, 语文老师应当肩负起教化的作用。文学的教化形式多种多样, 而我认为诗歌的教化是最有力量的。我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 就从一而再、再而三的深挖掘中, 引导学生感悟了诗中所表达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国情怀。往往其他人对诗歌的分析, 只停留在大众认同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上, 即本诗通过什么, 表达什么, 如果按照这样贫乏而又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理解, 学生对于诗中真正的伟大的爱国情怀, 可能不容易理解或理解不深。我的分析是:诗人在诗中让他的爱国情怀等同于自身的爱情, 爱情何其伟大, 令人追求不懈、生死相随,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感情比爱情更伟大呢?诗人告诉我们, 对祖国的爱比爱情更伟大。教师在教学中, 如果能挖掘到这样深刻的力量, 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使他们的身上悄然多出一份文化素养。事实上, 当前社会上大多数的技术型人才, 他们在具备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却并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高尚人格和文化素养, 唯利是图、不讲诚信, 只顾私利, 不讲大局是他们“小我”的通病。一首好的诗歌, 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三、诗歌意境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诗歌意境的舎取是跟诗歌内容的表达相关的, 诗歌的情感, 借助各种不同的意境来表达,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品尝诗歌的意境美, 除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外, 也能陶冶读者的心灵, 提升读者的思想境界, 因而在对学生的教学中, 意境美的深度挖掘是十分必要的。中职生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些相关意境的肤浅理解上, 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去理解意境在诗歌中所体现和象征的真正意义, 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作为读者的感情像作者一样深刻地融入这些意境中去。如中职语文教材中, 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贞爱情, 常人千言万语说不清楚, 诗人却用种种相关的意境, 表达得淋漓尽致, 动人心魂。诗中, 诗人借急流中的小鱼、荒林中的小鸟、废墟上的常青藤、风雨中的火焰、广漠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云朵和破旗, 用这一组种种意象来表达平凡爱情中的真挚情感。美丽的浪花里游着美丽的小鱼, 河流两岸的树林里飞着美丽的小鸟, 废墟上青春不老的常青藤, 风雨中坚贞不屈的火焰, 这些或凄美或荒凉的事物, 在作者的笔下, 却形成了一幅幅与爱情有关的艳丽无比的图画, 从而升华了爱情的意义, 体现了爱情的可贵。现实生活中不乏种种美的意境, 关键是中职生怎样去发现、去感受。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 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里, 让诗歌中美的意境陶冶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诗歌内容产生共鸣的感情支点, 以达到提升他们文化修养的目的。

四、结语

中职教育是以专业技能教学为目的, 在使学生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同时, 辅以语文学科的教育, 目的是提高中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使他们成为一代有技能有文化涵养的国家建设者。鉴于诗歌固有的语言形式的纯粹性、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诗歌意境的优美性, 诗歌的教学应该成为迅速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一种手段,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诗歌教学这一阵地, 引导他们多阅读、多赏析, 让他们将来成为社会技术性建设者的同时, 也成为一代新的优雅的中国绅士。

参考文献

[1]何政生.叶圣陶语文性质观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 2006.

[2]华鸣亚.审美教育的特性及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程顺之.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4, (05) .

品于内在 篇2

话说艺术大家都不陌生,去美术馆画廊大家习惯用看画,赏画来表达,可当我初识杨和平老师,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已不能再用我惯有的美术理论知识去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慢慢坐下来细细赏玩,细细体会,方能品出个中滋味,一幅画聊聊数笔,仿佛已勾勒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品其画如品其人,静观冥想之余便窥视到了自己的内心,能明白其中若干道理之人,方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

至真——画为心意

画为心意,论为心声,当笔墨随着律动在宣纸上飞舞,最终呈现的必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电脑前跳动的文字谱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必是一个人内心声音的表达。众人皆知郑板桥画竹,先要心中有竹,此乃胸有成竹之意。看杨和平老师的作品试问“竹”在哪里,随着那一笔一墨的痕迹去追寻,最终你会发现原来“竹”就在他心里。用最真挚的情感在宣纸上认真地画下每一笔,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恰到好处的就在那里;用最真的情感去渲染每一片颜色,不深不浅,不浓不淡,清新爽朗的就在那里。

写文章不难,画画也不难,而难的是用心去写用心去画,品读一幅作品第一眼观摩,便可知用心与否。纵观杨和平老师的作品,真性情不喧而露,直抒胸臆,情感才充沛,对自然的真挚,才使画面生动而赋予了感情。

至美—一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俗话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品杨和平老师的画,美在哪里?这样的水墨小品,也许它没有写意山水的恢弘壮阔,也许它没有工笔山水的精到细致,也许它没有传统花鸟的雅俗共赏,但正是这样别具一格的构图,这样随性而不循章法的手法,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它的大美则蕴藏在作者的思想之中。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正是杨和平老师身体中蕴含着老庄空灵的哲学思想,才使得绘画看起来有大美,纵观人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只有认清了这样的大思想,有了这样的大心态,才能真正地沉静于当下,画不在大小,用笔不在多少,一分一毫之间已尽显大美而不言。

至纯——返璞归真

他的作品如人一般,深沉内敛,朴素无华,让我们在喧闹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在繁冗间享受了一片简洁。成长,在渐变的岁月里,在繁华喧闹里,人们渐渐地迷失了最初的心,拥有一颗童真童趣的心不易,保持一颗这样的心更难,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是干净纯洁的,是脱离世事烦恼的,而它的作品带给人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感。在杨和平的作品前,你细细去品味,那夸张的瓶子,憨态可掬的大鸟,胖胖傻傻的鱼儿,笨拙中带着灵性,它们把你引向了自然的深处,宇宙的深处。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能真正了解另一个灵魂,可是当一个灵魂的情感通过绘画艺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有了共鸣,如果这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能打动你,那么证明你的内心深处,你的灵魂跟他是共通的,绘画欣赏不是靠别人的言语去解读,而是要靠自己的心,自己的经验去体味,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能感触到作者的灵魂时,那不是别人,那就是你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艺术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参展

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

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

全国中国画展

世界文化遗产年国际美术作品展

盛世丹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全国扇面画展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城市山水

新加坡“翰墨徽光”书画邀请展

个展

水墨静物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汉魏风骨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F518艺术园区

惊鸿一瞥花鸟画作品邀请展杭州

大象无形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

出版

《鸿爪雪泥》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选集

中国模式内在本质探析 篇3

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完善。由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把市场和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市场经济首要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所形成的,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导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中国模式也不是单纯的经济范畴,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而不是其他形式和性质的模式。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我检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所以说到中国模式的时候,只强调它的市场性是不准确的,那是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内在实质的东西。在社会主义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可以从三个要素来述说:中国共产党处于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模式肩负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同时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他还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给中国13亿人口带来福音、希望,向全世界人民宣告,社会主义要最终优于资本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成为全党的共同价值信仰。将人民的理想作为共产党人路线出发的根本落脚点,它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更有鼓舞、动员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处在核心领导的地位,坚持集中和民主相结合的运作体系,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核心成为中国模式和社会制度的推进力量。正如法里德·扎卡里亚指出,“美国拥有赢得21世纪的一切要素,但我们所不具备的是一个利用这些因素并予以执行的政治体制。”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我国公有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它除了在性质上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存在天壤之别外,还在价值取向上是泾渭分明的。作为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成果理所当然归全体人民享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这一点是私有制经济所做不到的,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至死方休,这也是它生产的唯一动力驱动。而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公有制经济的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那么,创新和危机意识必须成为公有制经济中的“经济文化”来抓,创新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将决定着社会主义是否能够彰显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突出,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展。只有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方方面面,不仅能够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增强感召力注入新鲜血液。事实证明,改革创新的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例如:在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经济体一蹶不振,而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我国的国有经济实力的增强,顶住了危机的冲击。同样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失去的十年”,在债务危机爆发中,拉美各国的公有制经济在危机处理,自身适应国际环境,都没有为国家摆脱困境作出贡献。

三、根据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

约翰·奈思比特提出,中国模式亦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指导”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的相互作用,逐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的结合,激活了经济活力和绩效。这是社会主义明显区别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性特征。国家规划社会生产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所不具备的优势。根据国家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规划,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对社会的规划和科学预测来指导社会生产的。而社会生产当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有了政府的主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进行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抛弃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决定生产的做法,把市场起着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模式相应的是“华盛顿共识”,共识就是广泛认可或取得一致的方案,而“模式”所指的是带有明显特殊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华盛顿共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认为自由主义是万能的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西方的思想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关系。那种“南橘北枳”的移植,最终,导致移植西方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国情不同往往水土不服,纷纷陷入停滞、通胀、社会动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重大意义在于中国从来不向别国“输出”模式。我们在实践上做科学的总结,提供给别国作为参考,决不允许西方国家的干涉和指手画脚。应该看到,我们的模式还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民生、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能力等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前途,所以我们必须慎重之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心同德、冷静应对发展中的难题。

摘要: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人们将中国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中国模式并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仅仅经济领域的成果。我国政治制度紧密联系的,反映了中国国情。

关键词:中国模式,党的领导,国情

参考文献

[1]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6-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金融泡沫内在原因探析 篇4

关于金融泡沫是否可持续的研究以及适当的测度标准, 在国内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但并不是本文研究对象。同样, 关于金融泡沫生成的原因,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详尽的解释, 从制度原理上可归结为信用制度下市场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和投资者的非理性 (伊特韦尔, 1997) , 从操作层面可以归结到流动性过剩这一主要原因上来 (格林斯潘, 2004) , 这也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在金融泡沫破裂的既有前提和历史经验下, 揭示泡沫破裂的本质原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泡沫这个东西, 如果说我们就可以靠泡沫不断吹涨, 让货币形态的货币增长, 那不也是很好吗?可是不行, 因为世界历史上, 还没有一个说是泡沫吹吹吹, 不断的往前吹而不破的。” (吴敬琏, 1999) 当泡沫膨胀超过一个临界点, 必然会导致破裂, 似乎已经是学术界一致认同的观点, 一般认为当金融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导致市场上预期的改变, 预期的改变是导致趋势逆转的最主要原因 (希勒, 1989) 。通常, 市场经过连续的、巨大的上升趋势后, 市场上的恐慌现象日益加重, 已经有一部分人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市场预期的改变, 通常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变并经太阳黑子事件引发的 (卡斯和谢尔, 1983) , 并经常表现出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引起预期改变的最直接的导火索的黑子事件, 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国家某项政策的出台, 某个大企业的破产, 一次地震抑或是一个谎言的揭穿。预期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释金融泡沫的发展、破灭机制, 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 在实践中证明也是比较正确的。但是预期理论只是说明了金融、地产市场等趋势形成和破灭的表面现象, 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泡沫破裂的内在动力, 没有说明金融泡沫的膨胀与实体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导致金融泡沫最终破裂的一系列深层次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揭示金融泡沫破裂的内在的、本质的、深层次原因, 并以各国历次金融泡沫破裂的实证研究辅助本文的观点。

造成金融泡沫破裂的本质原因, 是多层面的, 既有经济的因素, 也有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本文就主要的因素在下面加以列举。

一、资源的稀缺性限制

正如气球不能够无限制地吹大的原理一样,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金融泡沫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这里的资源, 包含两个层次的意思。第一是指实物资源, 尤其是能源与原材料。经济泡沫要维持下去, 必须依赖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如果泡沫是不断膨胀的, 必然要求宏观经济增长率是递增的。后者则会加速对实物资源的消耗, 快速发展的经济一旦遇到资源的瓶颈, 可能会导致拐点的出现, 迈入另一个经济周期, 从而使泡沫随之破灭。可以说正是实物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才决定了泡沫的不可持续性。如美国80年代的股灾, 就是与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密不可分的, 正是油价在金融泡沫期间的不断攀升, 导致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大幅提升, 企业负担加重利润减少, 导致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骤然增加从而最终促进了金融泡沫的破裂。第二方面是指货币供应的稀缺性, 随着资产价格的不断膨胀, 其所要求的货币存量必然要随之上升, 虽然中央银行有调节货币供应的能力, 但是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资产价格投机氛围异常浓重, 其价格必然以指数的形式上升, 只要这种情况得以维持, 货币供应就要无止境的增多。而货币无限增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 这绝对是中央银行和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货币的供应最终会维持在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上, 一旦停止了大量的货币供应, 资产泡沫必然难以维持。而正如马科维茨所言:在所谓的泡沫市场中, 从来就没有均衡可言, 如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扩张, 则会走上另一个极端———破灭。

二、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不确定性

首先, 根据索洛模型Y=Af (k, l) , 其中A, K, L, 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索洛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要素, 即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事实表明, 资本和劳动存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 而且具有资源边界的限制。所以决定持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创新,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普遍是高估而不是低估了, 尤其在金融市场中, 这种情形表现的就更加明显。在金融市场上, 人们普遍预期, 某些技术的发明将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并进行尽可能的最大程度的投机, 造成金融泡沫的不断膨胀。事实经常是, 当这些技术走向成熟时, 所带来的收益经常会低于已经被无限放大的预期收益, 泡沫因此会走向破裂。其次, 熊彼特的创新导致经济波动理论预言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由信用支持的发明导致了创新与繁荣。效仿者很快被吸引过来, 于是最初的创新造就了经济繁荣。但是效仿者的效率总是比创新者的效率低, 而且很多效仿者在这个扩张期中姗姗来迟。错误的估算和紧缩的信用将一些企业推向破产境地, 并导致萧条与不景气。实际上, 熊彼特的创新导致经济波动理论对现实经济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正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 使创新领先企业大量赢利, 吸引大批高技术企业应运而生, 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股市繁荣。但是后进入企业尽管也提供产品与服务, 却几乎无法获利, 股市基本在炒作网络概念。随着创新加速, 产品价格下降, 一些创新企业还没来得及收回成本就又进入下一轮技术创新, 造成利润大幅下降, 企业亏损严重。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所解释的技术波动轨迹。这种状况积累到一定程度, 削弱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造成股市逆转, 高估的股票大幅贬值, 网络泡沫破灭。股市泡沫形成初期,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高科技会带来巨大收益, 股价和市盈率不断攀升, 但是当网络神话一旦破灭或者达不到人们的预期, 则会在股市晴雨表上朝相反的方向变化并成倍放大。随着时间发展, 部分理性的投资者会发现, 这些网络公司的收益大大低于预期, 开始抛售股票, 逐渐人们发现技术和创新的收益被高估, 预期逆转, 泡沫破裂, 市场回归理性。

三、资金流向的不均衡性

金融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 如果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会对实质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金融泡沫的膨胀速度, 大幅超过实质经济的平均投资收益率, 则会导致资金大幅流入资本报酬率更高的金融市场, 并引起实质经济领域投资不足, 生产规模和效率下降, 优秀人才流失和技术开发停滞, 债务拖欠和违约现象大量出现, 大量企业破产。社会资源的配置被严重扭曲。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明, 金融领域作为社会生产中的流通部门并不能创造使用价值, 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居民的福利。离开实质经济部门的躯干的支撑, 金融市场的表面繁荣只是一种幻影。这种幻影最终将伴随着通货膨胀、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经济衰退而消失, 剩下的则是已经萎缩和衰败的实质经济。由资金追逐高收益的本性所导致其流向的不平衡性, 是决定金融泡沫最终破灭的又一根本原因。而诸多的历史经验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如80年代末的日本金融泡沫时期, 大部分在东京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都参与了金融资产的投资, 其中, 丰田、日产、松下等公司申报的企业利润中, 一半以上是来自于金融投机的。通过表1, 可以反映出在日本金融泡沫膨胀时期, 金融资本“挤出”实质资本的情形:由于虚拟资产膨胀过快, 本来是实体领域的资金流向股市、期市等虚拟领域, 导致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畸形发展, 股票指数增长率数百倍于实体经济增长, 而这种发展从长远来看, 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表1: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虚拟经济和实质经济 (以GDP表示) 比较。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指软件, 《日本经济年鉴》1985-2000)

四、金融泡沫激发社会矛盾的尖锐

促使恶性泡沫破裂的内在原因, 不仅来自于经济、技术层面, 泡沫所造成的社会矛盾的激化, 也是导致其破灭的主要原因。第一, 金融泡沫会造成不合理的收入, 加剧贫富分化, 导致社会动荡。金融泡沫膨胀时期, 金融市场的投机客的收入增长会大大高出实质经济部门的员工, 这是不合理的;投资与金融资产需要一定的资本, 而且资本越多, 其规模收益越大, 因为投资规模巨大的个人或机构, 可以收集和处理更多的信息、接触市场内部人、使用先进的技术分析甚至可以操纵市场,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因为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 这些情况更加普遍。因此他们可以获得高出社会平均收益率数倍的收益率。即使金融市场是完全有效的, 所有居民都可以平均分享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好处, 但是由于他们初始投入的资本金是不同的, 金融泡沫膨胀的结果仍然是居民间绝对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事实也表明在资产泡沫快速膨胀的时期, 各国的基尼系数都要高于普通年份。由于不合理的收入存在和贫富差距加大, 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和犯罪事件的增多, 这是一国政府不希望看到, 政府会因此而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刺破泡沫。其次, 金融泡沫的盛行还会导致社会投机赌博氛围浓重, 社会生活奢侈浪费, 经济领域短视行为突出, 政府腐败行为滋生, 地下非法活动猖獗甚至国际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金融泡沫持续高涨, 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 则会以突发的、革命式的暴动来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泡沫, 一切又将重新回到某个初始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董贵昕.金融泡沫的形成、运行与控制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拉斯·特维德.周为群译.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的真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方.金融泡沫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

[4].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与繁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下一篇:江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