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质量

2024-06-18

内在质量(共10篇)

内在质量 篇1

一、充分认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实现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根本途径。而决定审计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审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水平。科学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水平,对于促进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审计工作上水平、上层次,切实推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审计质量的高低是能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关键因素

审计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审计活动维护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秩序,维护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提高管理层的执行力,服务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审计部门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而决定审计部门“有为”“有位”的恰恰是审计质量水平的高低。

(二)审计项目质量是推动审计的根本途径

目前,企业发展对内部审计的总体要求是向管理审计转型,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由发现型审计向预防型审计转变、由符合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审计职能从监督为主向监督与评价相结合转变。但在总体发展上,我们的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处在转型期,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相比,在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利用程度和效果。

(三)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监督基本要求

揭露和查处问题是审计的立足之本,是审计的第一要务。审计工作必须做到成为领导决策的外脑,成为企业管理方面的咨询专家,成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秩序的“卫士”和“保健医”。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项目质量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达到审计监督目的的基本要求。

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审计工作中实践中,对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梳理,感到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在五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一)审计人员责任感、质量风险意识不强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领域的拓展,审计覆盖面的扩大,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审计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在部分审计人员中抱有“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质量要求。一些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表现为“重完成任务、轻审计质量”,造成实施的审计项目多,审计效果不明显,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审计队伍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

一些审计人员业务知识不熟练,专业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工程、财会人员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一部分审计人员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到审计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三)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一是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二是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被审计单位财务、经营管理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分析工作不充分。三是审计方案过于简单。计划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四是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十分模糊。五是审计方法不当。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但顾此失彼,审计查得不深不透。六是审计定性不够准确,审计证据的收集、底稿编制缺乏严格的程序要求,随意性大。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审计报告质量水平差强人意。

(四)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一般而言,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审计计划制度、现场作业标准、审计底稿复核制度、审计报告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但存在着对项目质量仅规定原则性标准,对项目的质量指导性不强,缺乏操作性,同时配套的审计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所有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项目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审计质量管理考核力度不强

在项目组织上普遍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尽管制定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但在实际执行中水分大,检查落实少,实际流于形式;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实施与审计方案“两张皮”,造成审计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影响审计质量;重单项,轻全面,对影响比较大的单个项目质量抓得紧,而对全面的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做得不深不细,随意性大;重经验,轻制度,审计人员习惯于凭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处理问题,人为因素大,不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重实施,轻研讨,满足于一般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三、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措施

为克服上述问题,应考虑在制度体系建设、采用先进审计手段、建立责任考核机制等方面推动审计质量的提高。

(一)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通过制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制度”实行全方位的项目质量控制,用制度来控制审计质量,同时对审计项目质量实行闭环管理,确保质量准则的贯彻落实。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对项目组的审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确立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1. 抓好审计方案的制定工作。

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方案制定存在的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不搞审前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年年审计或者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认为情况熟悉无须调查。二是虽搞调查但蜻蜓点水不深不细,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员、机构和财务状况,而具体到资金流向,财务管理方式,有哪些重大投资和特殊开支等情况,则了解得不够具体和深入。三是审计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审前调查和编制方案,既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的问题,在工作中要不断强调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强化审前调查是编制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在制定审计方案过程中要重视审计前的调查工作,并注意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做好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工作。

2. 抓好审计底稿的现场编制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既要记录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又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重点问题。不同会计账项的审计往往由不同人员执行,而形成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时必须把不同人员的审计工作有机联结起来,而这种联结必须借助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所作出的专业判断,都完整地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审计工作底稿理当成为审计结论与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3. 高度重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报告编制和提交工作。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情况和结果的集中反映,他应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下级审计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项目结果的文件。二是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结论的方式。在工作中,要采取加强审计报告的三级复核,明确责任,实行层层把关制度,加强审计意见的操作水平,切实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水平。

(二)加强先进审计方法的推广

1. 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先进审计方法的吸收和推广,推进审计质量水平的稳步推广。

要立足于认真总结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经验,吸收民间审计和其他企业先进审计思想和有益做法,总结整理出指导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既明了又实用的常用审计方法,用于指导审计实践活动。

2. 加强成果的综合分析,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抓住审计发现问题的本质。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映出问题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东西。二是提高分析研究的综合性。加强问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审计揭露和反映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改,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落实责任追究制,保证把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要通过制定审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使审计人员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有制度约束。目的是解决审计监督的求真求实问题,解决审计人员不作为、不负责,甚至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等问题,大力提高审计监督的执行力。落实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问题,进而增强审计人员的危机感,提高审计监督质量。

(四)在项目的组织上注意解决好“三个环节”

1. 要解决“如实报告“环节。

他是对审计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要求。审计人员要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如实汇报,同时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2. 把握好“整改落实”环节。

抓好审计问题的整改,做好后续审计跟踪工作,对重大审计问题,审计人员要跟踪到底,查明审计决定是否得到执行,审计意见是否得到落实。完善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备案制,要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

3. 把握好“用好成果”环节。

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利用水平,通过审计活动衡量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的建立和推行,切实推进企业内部审计总体工作质量的提高,推动审计工作水平上一个崭新的层次,为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必将起到良好的核心作用。

摘要:科学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水平,对于促进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加强先进审计方法的推广;落实责任追究制,保证把质量控制落到实处等措施。

关键词:审计项目,适量,责任追究制

生活空间与环境质量内在联系浅叙 篇2

关键词:生活质量;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基础;自然化

环顾我们的星球,将会发现在进入21世纪的世界里,人类正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头号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忽视自然生态的问题,只知道需要就去拿,却不考虑可否再生等问题。人类在地球表层的一系列不合理活动,渐渐的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失调。面对这种情况,人类为了更好地在自然界生存,开始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意识到认识自然不是终极目的,而应用自然环境、融入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才是最终目标。人们向往自然,渴望在天然绿色环境中生活,希望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人一天里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间如何给人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设计师的根本使命。据有关专家分析,未来室内生活空间可归纳为七个趋势,而回归自然化是第一趋势。

一 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科学

环境是一个大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除自身以外所有的东西。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环境也逐渐被各个领域所重视而成为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关注的是从设计、从艺术的角度去认知环境,在设计中运用环境。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科学,是创造人类和谐与持久的艺术科学。当代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很注重他的设计作品与环境的结合,简单材料和其质感的微妙差异突出了单纯的空间构成,他的“风、水、光”三大教堂设计在巧妙的与自然对话。目前很多中小城市在环境问题上应亟需重视,从大的环境来看,它们只不过还是在模仿别的城市,并没有达到自己所应有的特色。尽管天天在改造、在建设,但重视环境的问题值得考虑,宽马路、大广场、高楼房的出现是有大城市的模型了,但如何考虑环境的整体与协调,这将会直接影响周边环境的利与弊。一个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城市文脉、风土人情影响很大,如果说一所城市用她的有利优势、独有的文化特色、美好的环境与城市结合那将是另一番景象。古都西安那里很多饭店、场馆都试图从唐文化当中汲取养分,有些地方则大量的用秦始皇兵马俑和铜马车作为装饰,走在街道上也可看到一种唐代文化的景象,这正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室内生活空间必将受这种大的环境影响。经过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认为在室内环境设计的各阶段应重视环境与设计的关系,用一种“自然、阳光、艺术”来引导创作,自然离不开阳光,而阳光是人和艺术的源泉。设计要体现一种时代的阳光、自然的艺术,让“绿色”融入设计的造型元素。室内和室外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人从室外来到室内要感受一方风光,空间要象风一样轻,在飘动着、跳跃着,把室外的阳光、绿色引入室内,人在其中让视线、呼吸、脉搏同时去感受。

时代在发展,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探索历程,目前从大的环境到小的环境更加需要设计,设计师具有环境的意识是相当重要的。“环境艺术的特点是环境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环境化,是环境与艺术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环境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时候才是成功的环境艺术作品。”[2]可以说,环境艺术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

二 建筑、室内与自然交融的意象

歌德曾说过一句话:“屁股都没有,骑士怎能骑马?”。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它和我们的设计有间接的比喻,在室内外设计当中环境就好比骑士的“屁股”。一个骑士离不开“屁股”,而一个设计师也不可能离开环境,环境是设计的基础。设计离不开环境这一观念,已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人类一种重要创造活动的设计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外环境中进行和展开的。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时代历史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出某种设计的需要和创作内驱力,产生出设计主题,产生出设计创意和设计方案。我们有时有好的想法,只注重造型、色彩,而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更有者甚至抛开环境去凭空遐想,不切实际的创作。“设计行为所必需的材料、技术、信息,都来自相应的环境,体现出环境所达到的水平。设计正确与否的论断,它的各种价值的鉴别和判定,也只有将它放到相应的环境当中才能完成。”[7]整个设计活动过程,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当今的设计种类繁多,但是它们总会成为特定环境的一个构成部分。就拿建筑来说,只有当建筑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并和周围的建筑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时,才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表现力。如果脱离了环境孤立的存在,即使本身尽善尽美,也不可避免它会因为失去了联系而大为减色。人们主动把自然搬进生活空间,建筑、室内与自然交融的地方创造一种虚拟的意象,同时让人看到虚无和真实。古人通常说的“看风水”“相地”一说,其实就是在拟定建筑计划时,为其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段。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建筑和环境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舒适的、合乎要求的室内外环境成为人们的理想之所,温度、湿度、空气、阳光、声音、绿化、水体等这些具体的环境因素变得非常重要。无论从整个人类设计发展史来看,还是从现代设计的诞生和成长的历史来看,我们都能清楚地发现环境对于造成和推动这种发生、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设计是为了改造、美化人的生存环境。环境对人类行为举止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环境也对室内设计有着基座的作用。

三 环境艺术设计的浅思

到底什么样的室内空间是一个好的设计?未来的室内设计到底何去何从?问题越来越值得设计师深思,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设计来看,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享受。如果人们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使自然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建成的室内环境也大都缺乏人性,只是浮华的一味装饰,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将越来越远离自然,这就使人类的室内空间环境蒙上了一层面纱,也流露了人类为求得自身的发展而付出的惨重代价。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内外环境的处理,让空间具有一种简洁的体量感、秩序感,来与周边环境对话。室内环境设计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也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异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以建筑为特点的人工环境,高楼大厦每天在拔地而起,当今的城市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建筑“森林”。在大的建筑“森林”形成的同时附加在里面有许许多多小的盒子式室内空间,更有甚者不惜重金的装饰这些混凝土盒子,使之显的金碧辉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室内建筑空间尤如一个大的金属网罩在人们的头顶,人每天呆在这样的空间而被其包围,透不过气来,找不到自身的平衡感,长期下去一系列的室内病态就会出现,感到不安、恐慌等等。随着对环境概念的认知,人们逐渐意识到室内环境体现着自然的重要性,室内空间应有优美的景致,清新的空气,简洁的结构装饰,这样即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人们也逐渐反省并认识到设计已不单单是解决人自身的问题,还必须顾及到自然环境,使设计不仅能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能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金碧辉煌的装饰在室内的运用也慢慢的理智和慎重,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人的追求。

四 天人合一的理想

室内空间其实是离不开建筑设计的,建筑与室内是母与子的关系,室内是大环境中的小环境。室内回归自然,建筑首先要做好。风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风——空气的流动,提供生命动力的氧气源流;水——氢和氧最普遍的化合物,生命的源泉,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两样。在现在的设计当中高科技的介入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有弊端。现在有的建筑包在玻璃幕墙当中,从外观来看是漂亮了,而空气流通上说却存在问题,或许说依赖空调,想要多少度就要多少度,想冷则冷,想热则热,但是空调可代替大自然吗?假设紧急情况空调开不了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中国传统居住形式的四合院,屋子前后窗是通透的,大门推开前后都是穿堂风,人们每天活动在院子当中,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不象楼房的居住形式,一户一个小天地,加上全封闭的防盗门,一天也出不了几趟门。当然,人口密度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价值观念的改变,决定我们不可能再住四合院,可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居室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寻找回归自然的道路。自然、生命、健康三个词在室内设计概念上是相同的,人们已十分重视这个方面。2003年4月份的全国“非典”疫情离我们还并不遥远,它也给室内设计行业敲响了警钟。北京人民医院是SARS疫情的重灾区,主要的原因有关专家当时已说明,就在于她的整个设计并非是按传染病医院标准设计的,其整个平面分割布局、人流走向、疏散、隔离等问题在这里没有解决,医院的室内没有和自然通风,大楼的一个天井还是封闭起来的,病人活动在其中,呼吸的气流不能流散,导致了更广泛的传染。事实证明,注意生态的问题,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而室内设计总则是要人在健康环境下生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环境污染严重成了国际性的难题,“回归自然”、“自然崇尚”的追求变的日益普遍。美不仅仅是创造,更重要是保护,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创造一种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让人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在生态自然中寻找美。

在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学者们认为,地球的整个生物层正在变成智力圈,即成为人类智慧和技术活动的范围。自然环境的诸因素,正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智力层面上开阔设计师的视野,推动设计的发展。未来的生活空间设计应吸收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成果,充分发挥设计技能,创造完美的生态环境,让其回归自然化!

参考文献

[1]《环境艺术工学》·林 红· 2001年3月第一版。

[2]《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3]《安藤忠雄》·王建国 张 彤·1999年3月第一版。

[4]《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 1997年9月第一版。

[5]《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1998年10月第二版。

[6]《建筑室内设计》·陈 易· 2001年4月第一版。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内在质量管理 篇3

1 质量保障系统

1.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系统。

1.1.1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组织, 本科室成立各工作小组并设立小组长, 每季度护理部进行质量控制活动, 每月科护士长进行质量指导监控, 每周护士长对各区工作质量进行分析、检查, 各区小组长随时进行督促、指导。

1.2 工作流程的规范。严格三区划分, 区域人员相对固定, 规范着装, 物流由污到洁, 气流由洁到污。

1.3 提高人员素质, 改变传统观念, 定期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以接收新理念、新技术。

2 建立物流过程质量控制网

2.下收下送管理

2.1 制订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配合计算机中心开展物品网络管理, 使其对物品的清领、贮存、发放有了较高的预见性、计划性、及时性、协调性, 使无菌物品处于高效运转状态。

2.2 下送人员共分三组, 每组配备一名护士一名工人, 护士执行无菌物品的发放并与临床护士进行交接沟通, 随时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 记录临床特殊物品的要求, 督促指导工人进行污染物品回收。

2.3 运送工具每次使用后在固定车辆冲洗处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放于洁车存放区备用。

2.4 每周五下收下送护士到各个科室发放意见表, 及时进行反馈, 以改进工作, 方便临床。

3.器械清洗质量管理

清洗是医疗器械灭菌前处理的必要过程, 更是确保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

3.1 去污区配备一名护士小组长, 对工作难点及设备操作进行指导督查, 每周总结并分析清洗工作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改进。

3.2 重视清洗操作规程, 将器械进行有效分类, 对手术室夜间急诊手术器械进行湿式保存指导。

3.3 去污区配备全自动清洗机, 超声清洗机, 高压水、汽枪等现代化机器, 为确保质量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3.4 去污区护士每周一次深入手术室、介入放疗室等特殊科室学习、了解新的器械器具的使用及清洗、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

4 包装组的质量管理

包装是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包装能够便于灭菌气体的穿透, 消毒后阻止微生物通过材料侵入内部, 有效地使消毒物品保持无菌状态[2]。

4.1 制订物品包装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 每日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 保持空气洁净, 避免无关人员流动。

4.2 手工清洗后的器械、物品实行上油、烘干, 杜绝使用毛巾、纱布等物进行擦干, 以减少异物或尘埃微粒对物品的污染。

4.3 实行一人组配、一人核对的工作方法, 对清洗质量实行严格检查, 清洗不合格物品立即退回去污区重新处理, 检查合格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分类包装。

4.4 物品包装大小合适, 松紧适宜且必需及时灭菌, 不得长时间放置, 以防止再污染及热源产生.

4.5 质控组长保管固定基数的器械、物品, 对于质量不合格器械、器具, 经两人核查, 及时更换、报损, 每周向护士长汇报、交接。

5.消毒间、无菌间的管理

5.1 制订灭菌岗位操作规程及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消毒员持证上岗, 每年定期培训, 掌握灭菌器保养及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5.2 加强灭菌质量的监控, 物理监测每锅进行,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月进行, 对有植入物灭菌包每锅进行生物监测。护士长和小组长严把质量关, 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先预防", 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把关"[3]。

5.3 严格按要求装载, 各类包按不同要求分层放置, 利于空气流出, 蒸汽进入, 保证有效灭菌。

5.4 固定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消毒员每日检查、整理灭菌物品, 灭菌物品进入存放区时应注意检查包装的完整、干燥情况, 检查包外的化学指示、标识变色情况等。

5.6 灭菌物品应分类放置, 位置固定, 标识清楚, 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列及发放。消毒员按科室申请单执行无菌物品发放, 此申请单作为下次待灭菌物品数量的依据, 再次核查回收物品的数量。

3 结果

通过工作过程质量控制, 有效的保证了每个程序的工作质量,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且方便于临床, 得到全院各使用科室的一致好评。

4 体会

通过落实岗位责任, 规范操作规程, 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高度责任心, 使命感, 充分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下收下送加强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交流, 减少临床护士的间接护理时数, 使其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各工作过程的质量管理, 增强了质量意识, 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 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目的加强工作过程质量管理,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保障。方法建立质量保障系统, 严格进行回收、分类、洗涤、包装、灭菌及发放。结果提高器械、器具清洗、灭菌质量, 方便临床。结论严谨的管理模式, 使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霍孝蓉, 宋瑾.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室) 知识问答2007年3月第一版:1.

[2]陈金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南2006年9月第一版:103.

内在风景(上) 篇4

方构图中隐藏的结构

采用中方画幅构图,则必须精雕细刻,构图严谨,才能拍出作品的内在精神来。因为方画幅的构图为对称式的造型形式,讲究均衡,重视布局。关于方构图的形式, 我以为与中国的汉字不无关系,因为只有汉字呈四角型,即一点一划都要写在横竖分割好的格子里,创造出复杂的方块字,这种书写形式在世界文字文化中相当罕见。

古代的中国人有一种思想,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方形空间是大地的延伸,它与被圆形覆盖的天相对应,才有了“天圆地方”之说。战国时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就是按方形设定,再把耕地按方形分成九块。诸如古代的长安和洛阳的“四方城”(《古今图书集成》)都是用四角城墙围城。而中国最早的游戏,围棋的发明创造,更是基于这种四方形的精神依托。而棋盘中排列的黑白子,表现的是天星的运动,阴阳的变幻。其布局显然为阴阳之道,恰好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因此,道家的符号也是由方形结构组成。公元四世纪的《璇玑图》以任何字为起点,上下纵横都可以联贯成诗文,可谓正方形文字游戏的迷宫之最。而历代官印,皇帝玉玺,也无不为方形结构。流传至间的民间文化活动“转九曲”,当年我做摄影记者时曾在陕北安塞见到其壮观的场面。就是在一大片空地上装置起一个迷宫式方阵,让人们在其中行走。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见方形构成自古以来就举足轻重。而在绘画中方形构图更是比比皆是。造型中的“九宫格”由此而诞生。早在汉代的画像砖,莫高窟洞窟壁画以及西方十一世纪早期《埃弗兹教堂》宗教壁画、现代绘画大师;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方形构图占相当比例 。

论其形式,方构图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视角上不会显得很开阔,只能在方形空间中舒展枝叶,虽然是一种束缚,但却会使人的视觉集中,“收视反听”,在限制中完成构图。而在观看方画面时会带给人联想,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比较耐看,有空间感。即“有意味的形式”。

摄影是舶来品,由西方传入东方,纵观西方许多拍摄风景的大师们,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洁。形式简约才能传达出一种意境,抑或是某种“禅境”。在这里,西方风景摄影中的“简洁”与东方禅艺中的“孤绝”恰好不谋而合。因为禅追寻的是:“静寂”与“空灵”。古人云:“空寂是悟禅”,而禅的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乃是:“寂、空、静、虚”,“知白守黑”。“静”与“虚”强调了大自然的旷远、广泛和纵深感,而“寂”与“空”却具有深层的暗示力并激发联想。

英国美学家冈布里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暗示和联想:“……对于我所称之为‘屏幕’的东西,没有什么艺术传统能够比远东的艺术理解得更深。”中国的艺术理论曾经讨论过笔墨的空白的表现力:“必须无目而若视,无耳而若听……时有数十百次所不能写书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这种观点所凝成的一句格言也许可以作为本章的箴言:“笔不到意到。”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精髓,以简练、单纯的形式,用“简笔”的画法表现真实物象所在。

对方画幅的把握,实际上也是锻炼对景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提炼。在构图中删减多余的“浮光掠影”,以求达到“言简意赅”方画幅能把你研究的最具形式感的东西全部完成,“无规矩不成方圆”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库车大峡谷 牧羊图
长城氤氲 秋林
松赞林寺

库车大峡谷

对称式均衡构图,山势略偏右,天空白云反衬,具有倾向性的张力,不动形式中的“运动”。

哈苏FE203相机 CFE40mm镜头 加PL镜 光圈F22A档自动程序减0.5级曝光量(EV-0.5)

柯达E100VS反转片

牧羊图

动与静,点与线的结合,使正方形边线构成一个围栏,令空间运动起来,形成一个“力的结构图”。

哈苏FE203相机 CF 140-280mm施耐德变焦镜头光圈F16速度1/30秒

富士RUP ISO50反转片

松赞林寺

用摄影的表现形式,即“知黑守白”。在“空寂”中强调自然景观的旷远、神秘和深邃。

哈苏FE203相机 CFE350mm镜头 光圈f22A档自动程序减1级曝光量(EV-1)

柯达E100VS反转片

秋林

正方形的内在结构,以对角线形成,在方形空间中舒展枝叶。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哈苏FE203相机CF140-280mm镜头 光圈f11-16之间 速度1/30秒柯达E100VS反转片

于云天的方画幅相机和镜头配备:

相机:哈苏FE203型哈苏503cxi型

镜头:CEF系列40mm50mm80mm 110mm350mm

CF系列150mm140-280mm

长城氤氲

如同风暴般运动所呈现的壮观,点(敌楼)所具有的内在音响,隐秘在平面构成中引发冥想。

品于内在 篇5

话说艺术大家都不陌生,去美术馆画廊大家习惯用看画,赏画来表达,可当我初识杨和平老师,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已不能再用我惯有的美术理论知识去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慢慢坐下来细细赏玩,细细体会,方能品出个中滋味,一幅画聊聊数笔,仿佛已勾勒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品其画如品其人,静观冥想之余便窥视到了自己的内心,能明白其中若干道理之人,方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

至真——画为心意

画为心意,论为心声,当笔墨随着律动在宣纸上飞舞,最终呈现的必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电脑前跳动的文字谱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必是一个人内心声音的表达。众人皆知郑板桥画竹,先要心中有竹,此乃胸有成竹之意。看杨和平老师的作品试问“竹”在哪里,随着那一笔一墨的痕迹去追寻,最终你会发现原来“竹”就在他心里。用最真挚的情感在宣纸上认真地画下每一笔,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恰到好处的就在那里;用最真的情感去渲染每一片颜色,不深不浅,不浓不淡,清新爽朗的就在那里。

写文章不难,画画也不难,而难的是用心去写用心去画,品读一幅作品第一眼观摩,便可知用心与否。纵观杨和平老师的作品,真性情不喧而露,直抒胸臆,情感才充沛,对自然的真挚,才使画面生动而赋予了感情。

至美—一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俗话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品杨和平老师的画,美在哪里?这样的水墨小品,也许它没有写意山水的恢弘壮阔,也许它没有工笔山水的精到细致,也许它没有传统花鸟的雅俗共赏,但正是这样别具一格的构图,这样随性而不循章法的手法,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它的大美则蕴藏在作者的思想之中。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正是杨和平老师身体中蕴含着老庄空灵的哲学思想,才使得绘画看起来有大美,纵观人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只有认清了这样的大思想,有了这样的大心态,才能真正地沉静于当下,画不在大小,用笔不在多少,一分一毫之间已尽显大美而不言。

至纯——返璞归真

他的作品如人一般,深沉内敛,朴素无华,让我们在喧闹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在繁冗间享受了一片简洁。成长,在渐变的岁月里,在繁华喧闹里,人们渐渐地迷失了最初的心,拥有一颗童真童趣的心不易,保持一颗这样的心更难,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是干净纯洁的,是脱离世事烦恼的,而它的作品带给人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感。在杨和平的作品前,你细细去品味,那夸张的瓶子,憨态可掬的大鸟,胖胖傻傻的鱼儿,笨拙中带着灵性,它们把你引向了自然的深处,宇宙的深处。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能真正了解另一个灵魂,可是当一个灵魂的情感通过绘画艺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有了共鸣,如果这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能打动你,那么证明你的内心深处,你的灵魂跟他是共通的,绘画欣赏不是靠别人的言语去解读,而是要靠自己的心,自己的经验去体味,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能感触到作者的灵魂时,那不是别人,那就是你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艺术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参展

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

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

全国中国画展

世界文化遗产年国际美术作品展

盛世丹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全国扇面画展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城市山水

新加坡“翰墨徽光”书画邀请展

个展

水墨静物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汉魏风骨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F518艺术园区

惊鸿一瞥花鸟画作品邀请展杭州

大象无形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

出版

《鸿爪雪泥》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选集

激发员工内在鲜活力 篇6

不妨以智立方为例, 来看看提升员工内生动力的六大方法。

风向:企业文化白皮书

俗话说:“没有不合适的父母, 只有不懂事的孩子。”如今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则是“没有不合适的孩子, 只有没有办法的父母。”

其实, 无论哪个时代, 员工内心的渴求都是有共性的, HR就是要寻找这种共性, 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 变员工被动成长为主动成长。就好比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 从内部破壳是孵化生命。因此, HR运作组织的关键, 是从内部突破, 增强员工内动力。

智立方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白皮书。首先开宗明义, 表达我们是谁, 要去哪里, 有哪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什么是公司反对和抵制的。比如, 公司尊重知识、尊重想法和创意、尊重实践, 始终明确这样的主导风向。但这其中尤其要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 语言不能采用教导式的, 而是要引导和熏陶, 比如把所有公司的理念包上“故事的外衣”, 春风化雨式地深入人心, 让它在员工内心产生共鸣, 使员工对公司逐渐信赖、依赖。

熏陶:组织环境建设

人是环境的产物, 如果周围的环境中充满一些潜在语言, 会慢慢地影响他的行为和思考。因此, 在做组织环境建设时, 要避免纯标语式的口号, 这样很难进入人心。试着让它有创意, 所有的大道理都可以转化成轻松幽默的文字, 更容易让大家记住。

比如小会议室写着“捞干的唠”, 洗手间卫生纸边上写着“人生就像卫生纸, 没事的时候少扯”, 大会议室的钟表上写着“少说废话”等。

评估:员工成长看得见

在智立方, 称员工为伙伴。让员工伙伴负责任地成长, 看得见隧道那边的光。而不同的伙伴要的东西不一样, 基层伙伴是要有所学, 中层伙伴是要有所长, 高层伙伴是要有所成就。

人没有天生的信心, 只有不断被鼓舞的信心, 公司每季度都有提名奖, 看到员工快速地成长, 就要让他显现出来, 每季度有成长之星、成长之组。员工受到鼓励后自然激情万丈。有个团队为宝马发布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配合, 高标准严要求地工作, 被评为季度成长之组, 他们组获奖后把合影挂在墙上, 写上“致没有遗憾的青春”。

集训:激发团队创造力

学习一定要变成一种信仰。公司每两周举行一次午餐交流会, 业务系统的叫“教你三招”, 创意系统的叫“口活一个钟”。一起午餐时分享各自创意的想法, 如此持续坚持, 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创意中心的几个85后员工自己参赛“ONESHOW”国际创意奖, 拿到了中国区的创意金奖, 把四块奖牌淡定地轻轻放在主管桌上, 吓了主管一跳。

集训时, 智立方会把各地的伙伴, 还有链条上的合作伙伴集中在一起, 让大家集群作战, 这时要把原有团队打散, 突破部门界限, 重组之后设同一个主题进行比武, 目的是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实践中, 常常会发现集团越来越大时, 却“集而不团”, 经常是20%的人扛着80%的责任, 所以专业互补, 合作经营会很重要。

另外, 智立方还有对外的大学生职前公益训练营, 通过两周的课程, 把职场必备素质的观念技能传达给学生, 播撒未来快速成长的种子。

关怀:家外之家计划

在企业中, 与其说大家在一起工作, 不如说在一起生活。很多员工离职往往不是因为公司的大气候, 而是因为团队的小环境。所谓不怕狼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智立方在很多小地方设计彼此生活的互动感。

比如“家外家计划”, 公司力争“做事到位, 作秀到点, 做人到家”,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或难以言表的苦衷, 有可能是单亲家庭, 可能母亲要住院, 这些情况, 公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关怀和考虑到。

一般公司能在母亲节时送个小礼物就不错了。但智立方的HR会打电话给员工的母亲说, “您的孩子在公司做得很好, 同事都很喜欢他……”这是为了让每个母亲感觉她的孩子在这个组织中很放心, 孩子的成长跟她的爱心是同步的。

鼓励:给员工正能量

还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给员工带来新的正能量。对HR而言, 首先要持续地、多角度地了解员工;其次是认同员工。员工没有天生的信心, 外界的夸奖对他来讲很重要, 即便是批评, 也是建设性的, 不能说你不好, 而要说你可以更好。有时员工的信心就像一个气球, 扎一下就会破, 所以要好好呵护。

此外, 公司还要感恩员工。像很多公司经常采用的方式一样, 智立方在三周年时给一起工作了三年的伙伴每人定制了一枚铜制勋章。这看似作秀, 但对新人来说却是树立榜样, 对老人来讲则是一种安慰和满足, 表达你对他的肯定、认同和感谢。

金融泡沫内在原因探析 篇7

关于金融泡沫是否可持续的研究以及适当的测度标准, 在国内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但并不是本文研究对象。同样, 关于金融泡沫生成的原因,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详尽的解释, 从制度原理上可归结为信用制度下市场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和投资者的非理性 (伊特韦尔, 1997) , 从操作层面可以归结到流动性过剩这一主要原因上来 (格林斯潘, 2004) , 这也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在金融泡沫破裂的既有前提和历史经验下, 揭示泡沫破裂的本质原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泡沫这个东西, 如果说我们就可以靠泡沫不断吹涨, 让货币形态的货币增长, 那不也是很好吗?可是不行, 因为世界历史上, 还没有一个说是泡沫吹吹吹, 不断的往前吹而不破的。” (吴敬琏, 1999) 当泡沫膨胀超过一个临界点, 必然会导致破裂, 似乎已经是学术界一致认同的观点, 一般认为当金融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导致市场上预期的改变, 预期的改变是导致趋势逆转的最主要原因 (希勒, 1989) 。通常, 市场经过连续的、巨大的上升趋势后, 市场上的恐慌现象日益加重, 已经有一部分人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市场预期的改变, 通常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变并经太阳黑子事件引发的 (卡斯和谢尔, 1983) , 并经常表现出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引起预期改变的最直接的导火索的黑子事件, 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国家某项政策的出台, 某个大企业的破产, 一次地震抑或是一个谎言的揭穿。预期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释金融泡沫的发展、破灭机制, 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 在实践中证明也是比较正确的。但是预期理论只是说明了金融、地产市场等趋势形成和破灭的表面现象, 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泡沫破裂的内在动力, 没有说明金融泡沫的膨胀与实体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导致金融泡沫最终破裂的一系列深层次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揭示金融泡沫破裂的内在的、本质的、深层次原因, 并以各国历次金融泡沫破裂的实证研究辅助本文的观点。

造成金融泡沫破裂的本质原因, 是多层面的, 既有经济的因素, 也有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本文就主要的因素在下面加以列举。

一、资源的稀缺性限制

正如气球不能够无限制地吹大的原理一样,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金融泡沫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这里的资源, 包含两个层次的意思。第一是指实物资源, 尤其是能源与原材料。经济泡沫要维持下去, 必须依赖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如果泡沫是不断膨胀的, 必然要求宏观经济增长率是递增的。后者则会加速对实物资源的消耗, 快速发展的经济一旦遇到资源的瓶颈, 可能会导致拐点的出现, 迈入另一个经济周期, 从而使泡沫随之破灭。可以说正是实物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才决定了泡沫的不可持续性。如美国80年代的股灾, 就是与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密不可分的, 正是油价在金融泡沫期间的不断攀升, 导致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大幅提升, 企业负担加重利润减少, 导致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骤然增加从而最终促进了金融泡沫的破裂。第二方面是指货币供应的稀缺性, 随着资产价格的不断膨胀, 其所要求的货币存量必然要随之上升, 虽然中央银行有调节货币供应的能力, 但是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资产价格投机氛围异常浓重, 其价格必然以指数的形式上升, 只要这种情况得以维持, 货币供应就要无止境的增多。而货币无限增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 这绝对是中央银行和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货币的供应最终会维持在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上, 一旦停止了大量的货币供应, 资产泡沫必然难以维持。而正如马科维茨所言:在所谓的泡沫市场中, 从来就没有均衡可言, 如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扩张, 则会走上另一个极端———破灭。

二、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不确定性

首先, 根据索洛模型Y=Af (k, l) , 其中A, K, L, 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索洛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要素, 即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事实表明, 资本和劳动存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 而且具有资源边界的限制。所以决定持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创新,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普遍是高估而不是低估了, 尤其在金融市场中, 这种情形表现的就更加明显。在金融市场上, 人们普遍预期, 某些技术的发明将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并进行尽可能的最大程度的投机, 造成金融泡沫的不断膨胀。事实经常是, 当这些技术走向成熟时, 所带来的收益经常会低于已经被无限放大的预期收益, 泡沫因此会走向破裂。其次, 熊彼特的创新导致经济波动理论预言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由信用支持的发明导致了创新与繁荣。效仿者很快被吸引过来, 于是最初的创新造就了经济繁荣。但是效仿者的效率总是比创新者的效率低, 而且很多效仿者在这个扩张期中姗姗来迟。错误的估算和紧缩的信用将一些企业推向破产境地, 并导致萧条与不景气。实际上, 熊彼特的创新导致经济波动理论对现实经济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正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 使创新领先企业大量赢利, 吸引大批高技术企业应运而生, 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股市繁荣。但是后进入企业尽管也提供产品与服务, 却几乎无法获利, 股市基本在炒作网络概念。随着创新加速, 产品价格下降, 一些创新企业还没来得及收回成本就又进入下一轮技术创新, 造成利润大幅下降, 企业亏损严重。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所解释的技术波动轨迹。这种状况积累到一定程度, 削弱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造成股市逆转, 高估的股票大幅贬值, 网络泡沫破灭。股市泡沫形成初期,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高科技会带来巨大收益, 股价和市盈率不断攀升, 但是当网络神话一旦破灭或者达不到人们的预期, 则会在股市晴雨表上朝相反的方向变化并成倍放大。随着时间发展, 部分理性的投资者会发现, 这些网络公司的收益大大低于预期, 开始抛售股票, 逐渐人们发现技术和创新的收益被高估, 预期逆转, 泡沫破裂, 市场回归理性。

三、资金流向的不均衡性

金融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 如果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会对实质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金融泡沫的膨胀速度, 大幅超过实质经济的平均投资收益率, 则会导致资金大幅流入资本报酬率更高的金融市场, 并引起实质经济领域投资不足, 生产规模和效率下降, 优秀人才流失和技术开发停滞, 债务拖欠和违约现象大量出现, 大量企业破产。社会资源的配置被严重扭曲。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明, 金融领域作为社会生产中的流通部门并不能创造使用价值, 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居民的福利。离开实质经济部门的躯干的支撑, 金融市场的表面繁荣只是一种幻影。这种幻影最终将伴随着通货膨胀、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经济衰退而消失, 剩下的则是已经萎缩和衰败的实质经济。由资金追逐高收益的本性所导致其流向的不平衡性, 是决定金融泡沫最终破灭的又一根本原因。而诸多的历史经验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如80年代末的日本金融泡沫时期, 大部分在东京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都参与了金融资产的投资, 其中, 丰田、日产、松下等公司申报的企业利润中, 一半以上是来自于金融投机的。通过表1, 可以反映出在日本金融泡沫膨胀时期, 金融资本“挤出”实质资本的情形:由于虚拟资产膨胀过快, 本来是实体领域的资金流向股市、期市等虚拟领域, 导致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畸形发展, 股票指数增长率数百倍于实体经济增长, 而这种发展从长远来看, 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表1: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虚拟经济和实质经济 (以GDP表示) 比较。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指软件, 《日本经济年鉴》1985-2000)

四、金融泡沫激发社会矛盾的尖锐

促使恶性泡沫破裂的内在原因, 不仅来自于经济、技术层面, 泡沫所造成的社会矛盾的激化, 也是导致其破灭的主要原因。第一, 金融泡沫会造成不合理的收入, 加剧贫富分化, 导致社会动荡。金融泡沫膨胀时期, 金融市场的投机客的收入增长会大大高出实质经济部门的员工, 这是不合理的;投资与金融资产需要一定的资本, 而且资本越多, 其规模收益越大, 因为投资规模巨大的个人或机构, 可以收集和处理更多的信息、接触市场内部人、使用先进的技术分析甚至可以操纵市场,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因为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 这些情况更加普遍。因此他们可以获得高出社会平均收益率数倍的收益率。即使金融市场是完全有效的, 所有居民都可以平均分享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好处, 但是由于他们初始投入的资本金是不同的, 金融泡沫膨胀的结果仍然是居民间绝对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事实也表明在资产泡沫快速膨胀的时期, 各国的基尼系数都要高于普通年份。由于不合理的收入存在和贫富差距加大, 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和犯罪事件的增多, 这是一国政府不希望看到, 政府会因此而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刺破泡沫。其次, 金融泡沫的盛行还会导致社会投机赌博氛围浓重, 社会生活奢侈浪费, 经济领域短视行为突出, 政府腐败行为滋生, 地下非法活动猖獗甚至国际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金融泡沫持续高涨, 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 则会以突发的、革命式的暴动来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泡沫, 一切又将重新回到某个初始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董贵昕.金融泡沫的形成、运行与控制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拉斯·特维德.周为群译.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的真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方.金融泡沫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

[4].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与繁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长沙》和《雪》的内在联系 篇8

今天, 我在教授这两首词时, 进行了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 发现这两首词创作时间虽然间隔整整十年, 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客观地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1925年, 北伐军胜利前进, 革命处于高潮期, 许多阶级、阶层都怀着不同的目的, 加入了革命洪流。“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革命形势所作的含蓄而形象的艺术描写。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清醒的革命家, 不仅看到了蓬蓬勃勃, 如火如荼, 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 同时, 也看到了形势发展的不平衡。“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便是当时革命形势发展不平衡的形象比喻。面对着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 谁来主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呢?“怅廖廊,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这三句词全面而深刻地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前途的无比关注。

按照常规, 词的上阕提出问题后, 下阕应予回答。可是, 在《长沙》的下阕, 作者却宕开一笔, 别开生面, 用“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把作者带回了已逝去的学生时代, 远远避开了“谁主沉浮”。这样, 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坦率地讲, 要求当时还很年轻的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上完整地, 准确地解决“谁主沉浮”这一错综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 也不符合认识的反映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毛泽东同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同样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早在1925年, 毛泽东同志能够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亦属难能可贵, 表现了毛泽东同志敏锐的观察力。随着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 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入, 毛泽东同志当然能够完整地、准确地、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之后陆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中。而1936年写下的光辉词章《沁园春·雪》则是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这样, 就给l O年前提出的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 以至于成吉思汗, 他们都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 战功赫赫, 称雄一时, 因而彪炳史册。然而, 他们都不可能真正主宰中国“沉浮”。那么, 谁能够真正主宰中国的沉浮呢?毛泽东同志一语道破:“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就是我们的人民。只有人民, 才能主宰苍茫大地, 才能主宰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同志写这首词的时候, 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东北全境, 并且正向华北侵犯, 抗日战争即将全国爆发。中国人民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其钢的产量已经突破百万吨。而中国人民当时几乎还是手无寸铁, 敌我力量相差多么悬殊!但是, 毛泽东同志坚信: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正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真正寓意。历史的进程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预见,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那么,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选择在1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呢?这确实耐人寻味。应该承认, 这里有偶然因素。但是, 必然因素尤为重要。“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45年的中国, 于1936年的中国, 虽然相差10年, 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处于战争的前夜, 同样笼罩着浓浓的火药味, 同样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所不同的是, 敌人由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变成国民党反动派。在这种情况下, 主宰中国“沉浮”的, 是数量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还是人民?毛泽东同志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公开发表他的作品, 显然是以词言志, 表明他一如既往, 坚信人民力量最伟大。在此之前, 毛泽东同志就把这一观点表达为:“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形式不同, 但同样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果然, 历史的进程又一次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预见, 解放战争同样以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隐藏的内在力量 篇9

单单从视觉上审视一辆改装车是不够全面,不能让人信服的,因此本刊对这两辆加装涡轮增压系统的车进行专业测试,数据让读者感受到改装涡轮增压之后能够带来如何强劲的效果并评判它的优劣变化。

北京的冬天异常干冷,车辆的轮胎、刹车等部分都不容易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这对于测试并不是有利的客观条件。不过还好,我们在最终测试了加速和制动之后,能够清晰地看出它们的改装性能和协调性。

首先登场的是这辆黑色的本田飞度1.5“T”,其日本Mugen样式的大包围极其劲爆抢眼、圈胎、减振、刹车、内饰等各个部分全部经过优化改装后,涡轮增压这“一针强心剂”也将被注射到L15A发动机中。我们已经在2007年的10期杂志登出过这辆车的涡轮系统改装过程,其全套设备为针对飞度车型的HKS涡轮增压套件。在这样类似“罐头”一样方便快捷的成套改装后,车辆的性能能够在保证安全和发动机寿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原车发动机的潜力。

在实际的测试中,该车的碳纤维离合器片似乎总是与测试作对,驾驶者稍稍踩深一些油门,离合器就开始长时间地出现严重的打滑现象,我们分析认为这是改装涡轮后,离合器片很难承受住增大的强大捆矩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转而进行60-120km/h中段加速测试和100-0km/h车辆制动测试,

在60-120km/h的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几乎在全部时间内都处于0.6bar的低幅度全增压状态,这可以清晰地反应出车辆的中段加速能力。在4次测试中最快的一次,为2挡换3挡的加速过程,所用时间仅为6.62s,这样的成绩已然非常出色,虽然推背感并不强烈,但是涡轮全开时的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推算0-100km/h的加速时间大约在8s以内,相比原厂车的13s来说,提升幅度和压榨发动机的程度简直如“禽兽”一般,5s的差距着实令人汗颜。

本车的制动系统同样经过大幅度改装前轮制动改装成Wilwood 4活塞刹车套件包括280mm刹车盘以及金属刹车油管 而后轮的鼓式制动方式则改装成盘式制动,向更高层次迈进。车主告诉我们该车的刹车不太好用,刹车踏板比较软,可能是由于后轮鼓式改盘式之后的影响,换了本田雅阁车型上的型号更大的刹车总泵后,变好用了一些,但是还是比较软

在100-0km/h制动测试时,测试的结果同样验证了本车的刹车确实有些“软”,制动距离42.18m,用时3.34s,成绩属于中等。但这在一辆拥有200hp动力的改装车上,就显得不够用了。车主看到这个成绩后,惊诧之余则迅速掏出电话,定了一套BREMBO的刹车系统,

根据测试我们发现,这辆飞度虽然改装得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离合器打滑的问题,虽然已经换成了碳纤维的离合器片。但是,可能是由于驾驶不当或者堵车的原因,离合器经常处于半联动状态,因此该离合器片在仅仅使用3个月后,就无法充分地传递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了。其次就是刹车偏软的问题个人觉得本车的Wilwood 4活塞刹车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全车的前后刹车系统还是存在着一些管路、油泵或者盘片的问题需要解决。

接下来登上测试场的是高尔夫1.8“T”,大红色的车身颜色与18英寸的白色轮圈非常抢眼,去掉大众汽车标志的中网和高尔夫R32的前保险杠则低调地显露着动感个性。高尔夫自推出以来,一直被许多青年人热衷,动感的两厢身躯有欧洲的简约美,但是高尔夫在国内没有推出过1.8T版本的涡轮增压车型,这让无数人左右为难于它和宝来之间。

本车的涡轮增压系统是在宝来1.8T发动机的基础上替换原涡轮而成,所用的涡轮本体以及增压系统的辅助部件均为NEUSPEED的高性能产品。在原有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上改装涡轮,可以很好将新涡轮与发动机匹配,相比在没有涡轮的发动机上加装涡轮增压来说,其运装则更加平顺和流畅,很难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配合NEUSPEED的替换式ECU电脑程序,以及1.8个大气压的增压值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225hp,这让我尤其艳羡。

实际测试直线加速时,涡轮在发动机3000rpm就已工作,3500rpm时动力提升明显加快动,力输出更线性、涡轮迟滞现象并不明显、而同样来自于宝来1.8T车型的MQ250变速器能够承受250Nm的最大扭矩,配合改装HELIX竞技离合器套装后,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安全有效地输出至前轮在3500rpm至红线断油区域内都能获得均衡持久的推背感觉,而中高转速的扭矩输出更为显著。最终在测试了7次之后,得出0-100km/h加速为7.44s、60-120km/h加速为5.51s的成绩,得益于1.8L的排量和1.8bar的增压值,它比之前的涡轮飞度快了不少。

很多改装车主只是一心把座驾的动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却忽略了很多连带性的改装问题。其实车子的动力越强,对散热的要求也就越高。尤其对于涡轮车型,机油还要负担涡轮运转的润滑和散热作用,因此不能忽视冷却的重要性。

在之前的飞度测试了刹车的性能后,没有经过刹车改装的高尔夫也做了几次制动测试进行对比,最终得出100-0km/h制动距离为41.45m制动时间2.99s。这样的成绩虽然比之前改装过刹车的飞度要好,但是依然不够理想,假如进入到赛道内多频率,长时间的刹车的话,肯定很快就会出现刹车衰弱或失灵的情况。

这辆经过精心改装的涡轮增压高尔夫也同样比较完备,强有力的“心脏”以及各部分名牌大厂的配件,让它立刻显露出赛车模样的竞技风格。不过同样是刹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只改装动力部分而不强化制动部分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后者直接关乎生命安全。因此,将这方面重点升级,才算完美。

纵观整个测试,我们从数据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0-100km/h加速测试的数据上,两辆车都已经达到了8s以内的级别,涡轮进发的时候非常劲爆,再加上全方位的改装升级后,车辆的动力和操控一下子升了几个层次。在制动测试上则让人稍显遗憾,我个人认为100-0km/h的制动距离在40m以内才能算合格,毕竟这对于一辆一吨多一点的小车来说,升级到40m内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注重文章的内在美 篇10

老板:这个老师讲得真好, 本来这进屋的时候吧心里冰凉冰凉的, 这老师一煽呼, 什么春哪, 这心里当时就热乎了。

师:不是我讲得好, 主要是朱自清写得好。

老板:朱什么清?

师:朱自清

老板:哦。也是你们学校的?

师:啊……

老板: (亲热地握住老师的手) 这我儿子吧一直想找个好点的家教。你要是认识朱老师的话你帮我联系联系呗。

师: (无奈的搔头)

大家想想, 孔令学为何会无奈的搔头呢?

这是因为:这个洗浴中心的老板穿着皮衣, 戴着名表, 红光满面, 却连朱自清都没听说过, 可见他的内在是多么的空虚。其实文章跟人一样, 一个人外表再美, 衣服再漂亮, 装饰再华贵, 如果没有内涵的话, 都一样上不了别人的法眼, 可能还会闹出像洗浴中心老板一样的闹剧。同样, 一篇文章不管文采多么优美, 如果内容空洞, 感情苍白, 没有思考, 都算不上是好文章。好文章必须要有内在美。

那么, 文章的内在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文章的内在美从大的方面来看, 主要是三点:1、内容充实。2、感情真挚。3、思想深邃。

当然, 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兼具这三个优点, 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叙事性文章重内容, 比如记叙文、传记等;散文重感情或者哲思;而议论文更看重论证的说服力和思考的深刻性。但这三点又是互为补充互相完善的。内容充实是基础, 因为内容充实才会让感情更细腻更真挚, 让思想的深刻性有依据有体现;情感真挚的文章必须要有充实的内容作为依据;而思想深邃是提升, 它建立在前两者之上。下面, 我就文章内在美的三个部分展开讲解。

(一) 化大为小, 多用细节描写, 使内容充实———以记叙文《心灵的慰藉》为例

内容充实, 这是叙事性文章最基本的一项要求。那么, 内容充实的标准是什么呢?打个简单的比方, 就像是文言文里面的实词和虚词, 你说出一个实词的时候, 会有联想, 会有具体的所指, 比如说出饭这个字, 你会马上想到我们平时吃的白米饭, 说出盐的时候马上想到我们平时吃的白白细细的盐, 说到阳光能想到阳光明媚的时候那种暖洋洋的感觉, 说出爱这个字我们会想到和爱有关的种种感觉, 说出美这个字, 会想到美丽的女生、美丽的衣服、美丽的鲜花等等美好的事物。总之, 实词能让你有所联想有所感觉。相反, 虚词就没有这样的功能了。说出“之乎者也而乃若所因则焉”的时候你想到什么具体的事物呢?

内容充实的文章就好比实词, 你看了之后就能有所联想有所感觉。而内容空洞就像虚词, 你看了一遍, 但却什么也不记得。好了, 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为什么高考改卷可以这么快, 十几秒一份了, 阅卷老师眼光一扫, 什么内容也没有抓住, 你的文章就在40分以下了。

现在, 我们一起来想想, 怎样才能做到内容充实呢?方法有很多, 但我在这里只讲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化大为小, 多用细节描写。

大家一定要明白, 事件多算不上真正的充实, 反而有堆砌的嫌疑, 事件叙述充分, 能够让人看清真相, 心里有所触动才叫真正的充实。比如放假回家亲人做饭给你吃, 如果只是简单地叙述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那么只消一二百字就写完了, 也没什么能让人记住的东西, 那就根本谈不上内容充实了, 但是如果用细节描写展开叙述, 却会有非常惊人的效果,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篇文章:

心灵的慰藉

阳春市第二中学王红华

播下亲情的种子, 收获心灵的慰藉。

———题记

月考成绩下来了, 看着面前那一个个低得不能再低的分数, 心不禁打起冷颤。眼泪掉下来, 如雨滴般打在成绩单上, 顿时模糊了一大片, 我拿起手, 想把它擦干, 却不料手上也是湿淋淋的。今天就要回家拿成绩单给家长签名了, 我慢吞吞地朝汽车站走去, 感觉天气是如此的昏暗, 坐在座位上朝四周看去, 个个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只余我孤独地陷在悲伤之中。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 我的心恰如听见了战场上的号角, 厮杀声一片。

回到家里, 弟弟开门, 见了我, 便立刻说:“姐, 回来啦!吃早餐没有?我去煮饺子你吃!”听了这话, 我冰冷的心温暖起来。“要···”, 我话没说完, 弟弟人已经进了厨房。“你先去看看电视吧!很快煮好的。”我走进厨房, 只见弟弟熟练有序地煮饺子, 不一会儿功夫, 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

“哇, 真香!你可以去当厨师了。”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冲弟弟说。

“姐, 太夸张了!离那个地步还隔着一个天呢!”弟弟乐滋滋地说道。

“姐, 你还好吧!你不要太介意成绩问题, 我也一样, 沮丧什么。有什么好沮丧的呢?这次为什么会考成这样, 问一下自己, 平时有没有及时复习呢?”他有条有理地说。

我觉得很奇怪, 一向调皮捣蛋的弟弟怎么今天还装起大人来了。我疑惑地摸摸他的额头:“弟, 你发烧了吗?”

“你才发烧呢!我早听爸说了, 你月测成绩出来了, 我就知道你肯定要回来的。饺子是我昨天去买的。”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

那一刻, 我的心从冰箱里走了出来, 暖洋洋的。家, 是如此的温暖。原来, 那碗饺子是有特意性的, 特意为我受伤的心灵而买的。这时, 我低下头, 一口一口慢慢地品尝, 连碗里的汤底都吃得一滴不剩。如此美味的饺子慢慢地从嘴里流进胃中, 一路是如此的畅顺, 如此的温暖, 温暖我冰冷的心, 它久久地在我的身体中随着血液流淌着。

至今, 我仍然记得那碗热腾腾的饺子, 它是如此的美味、如此的温暖。每当我遇到挫折萎靡不振, 受到委屈伤心难过时, 我都会想起它, 它使我的心不再彷徨, 让我充满热情。它就像一扇透明的窗, 把阳光引进来, 让我看到了希望。

它不是一碗简单的饺子, 它代表着亲情, 是家的象征。它是我心灵的慰藉。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于细小之处见真情。一碗特意为自己准备的饺子抚平了作者受伤的心灵, 从而认识到亲情是自己心灵的慰藉, 一生的慰藉。在事件的叙述过程中, 作者采用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姐弟之间浓浓的亲情。

这种“化大为小, 多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在让内容变得充实的同时, 也让感情得到了真挚的体现。所以很多时候, 内容充实是感情真挚的基础和条件。

(二) 善用心理描写, 使感情真挚动人———以散文《到底, 是青春挥霍了年华》为例

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散”, 很多同学以为既然是散文, 那就想到什么写什么, 随便写一通也没什么关系, 这个就大错特错了, 散文如果漫无目的, 虚无缥缈, 也算不上是好散文。

我们来看一篇发表在《疯狂作文·高中版》2011年12月号上的文章《到底, 是青春挥霍了年华》,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现在我班上的黎秀锋同学, 他的这篇文章展现了高中生的心理困境, 读来十分真挚感人。

言归正传, 散文怎样做到情感真挚呢呢?既然是情感方面的, 那么我们应当多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心理描写的方法展开来讲有如下这些:

1、直接抒情法+比喻。

直接抒情的标志是“痛苦”、“开心”、“郁闷”等等表示心理感受的词语。由于感受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 所以在直接抒情时, 为了让感受更形象生动, 常常会用到比喻手法。

我不断地权衡得失, 忘了时间的无情, 青春从我的身体上脱落时的疼痛, 让我醒悟我对年华的挥霍。

这里, 把青春喻为一种像金蝉脱壳一样能够剥落的东西, 而这种剥落伴随着疼痛。把作者内心因为浪费时间一无所成的伤感展现出来了。

我们再举个例子, 如果要描述我很痛苦, 我们可以这样写: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立刻传遍了全身, 似有千万只蚂蚁在撕咬着身上的每一寸肌肤, 所过之处, 遍体鳞伤。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加上比喻是否生动了很多呢?

2、幻觉展现法和梦境描绘法。

幻觉展现法跟梦境描绘法比较相似, 都属于虚构情景。不同的是梦境展现法是描写梦中的情景, 通常会用到诸如“我梦见”、“梦里”之类的词语。而幻觉描写法是描写幻觉中的情景, 常常会直接用动词来表示, 例如“我听见”、“我看见”、“我仿佛”“我似乎”、“我好像”之类的词语。

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躺在床上, 闭上眼睛。看到自己形单影只地在操场上游荡, 看到自己在朋友面前装疯卖傻, 一脸茫然地对着课本, 看到老妈无奈、担忧的目光, 看到抽着烟的一脸愤怒的老爸……

这里是很典型的幻觉展现法, 明明躺在床上, 却看到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这种幻觉很好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譬如我们要表达自己特别想回家的心情, 可以这样写:我仿佛看到妈妈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鱼汤, 十分温和地对我说:儿子,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妈妈给你做了鲜鱼汤, 趁热尝尝。这种表达比“我真的好想好想妈妈”生动得多。

3、心灵独白法。

这种心理描写的特征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的过程。

看到文章第三部分第二段:

很多事情, 没做到就是没做到, 没有必要解释, 但很多时候, 想和做是分离的, 所以我解释了。解释是掩饰罪恶感的借口, 回过头来一想, 发现有很多开头和结尾出现在我已有的生命之中。

在此段落中, 想和做, 解释与不解释的矛盾将作者内心的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4、环境烘托法。

描写自己的心灵感受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做环境烘托法。就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来烘托自己的心情。例如文中第一部分:

下笔写这篇文章的那个下午, 窗外下着雨。雨很密, 像是从天边悬下的帘幕, 遮蔽了十米外的世界。

细细密密的雨遮住了外面的世界, 好像把作者锁在了一个牢笼里, 很好地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一篇好的散文, 尤其是抒情性的散文, 少不了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所以, 同学们要多去运用, 去体会,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三) 做生活的思想者, 让自己的文章具有深刻性——以小悦悦事件的思考和分析为例

如果要让自己的文章深刻, 在写作时, 就必须要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去发现问题、揭示问题, 这样, 就能离“深刻”更近一步了。

当然, 我们作为高中生, 这一点比较难以做到, 所以在这里, 我只简单地讲讲。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方向。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 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事件的中心焦点应该在哪里?你能看出什么?

明确:一个小女孩死了———生命的消逝——为什么消逝——人情冷漠造成——不是一个人的冷漠, 而是整个社会的冷漠———怎样对待这些冷漠———拒绝冷漠———同情和良心———要有制度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的思维方法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浅入深。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 我们的思想不知不觉就深刻了, 所以, 如果要做到思想深刻, 就必须多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这样的情况多吗?怎样去处理这样的情况呢?怎么去面对呢?有什么办法去解决呢?

如果我们能在文章中展现出这些追问的过程, 表达追问的结果, 我们的文章自然就深刻了。

纵观高考满分作文, 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规律:文章要深刻, 请关注困境。比如2008年上海市唯一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将自己的视觉放在了身处上海这个繁华都市的农民工的生活困境上,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与你为邻》, 其中一篇满分作文写自己的同桌因为来自安徽, 不得不回安徽老家参加高考的社会问题写出来了, 将视点放在了农民工子弟参加高考的尴尬处境上。

所以, 如果我们要让自己的文章更深刻, 就要多注意下面这些近年来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关键词是:弱势群体、留守问题少年、农民工、乞讨者、矿难事件中的受害者、食品安全问题、交通事故、大学生自杀。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泛泛而谈简单叙述, 要像思考小悦悦事件一样“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将思考的经过和结果加以艺术化的展现, 如此, 方能让文章思想更深邃。

【内在质量】推荐阅读:

内在语言05-16

内在环境06-05

内在特色06-11

内在潜能06-19

内在矛盾08-07

内在能力08-16

内在激励08-20

内在契合08-23

自我内在08-28

内在机制09-07

上一篇:沥青基碳纤维下一篇:停机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