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制度(精选12篇)
内在制度 篇1
一、理论分析出发点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称之为上层建筑。而在阶级社会中,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户籍管理制度从其社会属性上来说, 归根结底是我国目前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功能上来说, 户籍管理制度最本质的功能只是承载人口统计及登记功能, 而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 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这一大背景下、带有不同时期政策导向等时代印记的历史沿革下的现实产物。
(二)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进入21世纪,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需要的出现, 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跃升到一个新台阶, 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现状下,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催生下的一系列农民工的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平等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理论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观点, 我国不同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应其承担的管理功能。建国至今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行政手段, 对应国家特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导向, 而不仅仅是人口登记管理的工具及手段。
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 建立如下模型, 对建国64年 (1949~2013年) 来不同阶段进行划分, 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情况。
(一) 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本文主要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对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作用。同时,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很难作为变量进行明确定义, 因此以户籍管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作为因变量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加以分析, 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自变量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自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以来,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此自变量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项以特定历史时期下与户籍管理制度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衡量加以分析。
理论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 Ft为户籍管理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IS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ED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SCt为特定历史阶段下与户籍管理制度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t为时间变量。
(二) 以时间序列划分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模型 (1) , 以时间序列将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变革分为五个时期。
这是新生政权巩固期。
在产业结构 (ISt) 方面, 此时期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 工商业所占的比重是极低的。
在经济发展状况 (EDt) 方面, 经过八年抗战及三年内战, 国家经济百废待举。同时, 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在社会主要矛盾 (SCt) 方面, 此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这一时期是新旧社会的过渡期, 因而社会新秩序重建中表现出的社会形态特征相对宽松。相对应的, 政府也选择了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具体政策来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临时宪法规定“自由迁徙”为公民自由权, 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人民居住、迁徙的自由”。与此同时, 政府开始对城市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 作为之后户籍二元体制的准备工作并逐步限制企业招收农村工人。
所以, 在这一时期, 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 (Ft) 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建设及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建及稳定做准备。
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 主要的特点是在农业占比巨大的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产业结构 (ISt) 方面, 1953年我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开始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及布局, 大大提高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
在经济发展状况 (EDt) 方面, 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家采取计划手段管制商品价格, 造成了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 将农业利润向工业进行转移。同时,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得以低价购买粮食, 进而保持较低的城镇劳动力成本。
在社会主要矛盾 (SCt) 方面, 这个时期国家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造成资本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进入工人队伍, 吃“供销粮”。
在这些社会矛盾的背景下, 为了维持社会稳定, 此时期户籍制度主要的管理功能 (Ft) 是“严加限制城乡之间、集镇与城市之间人口迁移”。具体政策表现是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 《市政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做了经济注脚, 此外还有诸如《严格制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关于处理户口转移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 (草案) 》等法律法规, 通过各项规定对城乡间人口流动进行严格限制。
“文革”时期, 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停滞的十年。
在产业结构 (ISt) 方面, 一方面城市的二、三产业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状态;另一方面, 中苏两国关系紧张, 相当部分苏联援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
在经济发展状况 (EDt) 方面, 国民经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
在社会主要矛盾 (SCt) 方面, 城市中的工矿企业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造成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大量失业。为缓解这一矛盾, 国家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希望利用低效率的农业来解决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口。
所以, 户籍管理制度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其主要管理功能 (Ft) 表现为:推动更多城市人口, 尤其是新增就业人口迁往农村;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行严格限制, 完全否定公民自由居住和迁移的权利。具体政策表现为1975年《宪法 (修正案) 》, 利用宪法从法律层面完全否定公民“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产业结构 (ISt) 方面, 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 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逐步开始成长起来。
在经济发展状况 (EDt) 方面, 国民经济全面复苏, 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社会主要矛盾 (SCt) 方面, 改革开放极大地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破除了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很多障碍。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除“下乡知青”大规模地返城之外, 其他普通农村居民相比之前不再想要盲目进城。与此同时, 国家“农转非”政策出台, 逐步有计划进行“农转居”的人口管理。
所以, 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 (Ft) 是实行弹性化的人口管控, 从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 具体政策如1977年出台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
这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快速发展期。
在产业结构 (ISt) 方面, 我国的优势产业逐步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及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 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在经济发展状况 (EDt) 方面, 经济总量相对改革开放前有质和量的飞跃、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在社会主要矛盾 (SCt) 方面,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越来越明显, 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同时, 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也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在此情况下, 户籍的人口管控功能逐步失效, 但户籍所附带的在诸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所以, 这个时期户籍制度的管理功能 (Ft) 更多是以不同的福利待遇对人群进行了划分, 如一线城市以户籍为基础的“限车令、限房令”等。
三、政策建议
(一) 实现均衡区域资源配置
目前,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中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距, 不同城市之间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
只要东中西地区及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福利等的巨大差异, 人口就仍然会不断从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大城市流动。在这种背景下, 中小城市需要为东部沿海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分流人口, 从而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要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在于要在区域及不同城市之间均衡资源配置, 缩小户口背后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差距。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强势介入。中央政府应该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尽快统筹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配置;户籍改革需要在全国不同层级城市同时推动。
(二) 依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更为自由地流动, 而城市户籍改革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流动人口户籍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 社会产品仍然没有极大丰富, 城市总体的承受能力仍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应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建立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的合理途径, 保障流动人口权利, 建立更完善更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 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我国目前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阻碍生产力发展, 不利于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两点, 笔者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本文以按时间序列划分, 利用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理论模型对我国建国以来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以分析, 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户籍管理制度,内在动力,理论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郭秀云.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困境及未来政策走向[J].人口与发展, 2010 (06) .
[2]刘力.建国以来户籍制度演变: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1) .
[3]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2) .
[4]夏纪军.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J].经济研究, 2004 (10) .
[5]杨志德.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城市户籍的供需均衡与实现[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4) .
[6]张雷.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7]余佳, 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J].人口与发展, 2008 (05) .
[8]莫纪宏, 张树义, 杜纲建.迁徙自由: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J].领导决策信息, 2001 (15) .
内在制度 篇2
当我们遇到那个内心小孩很健全或者后期修复很好的人,TA可以看到我们的需求,就像我们似乎从阴暗的地下室看到了一丝光明,愿意朝着光的方向慢慢走向外面的世界。
而通常我们遇到的都是跟我们一样残缺的人,于是相互索取自己缺的“优点”,相互抨击相互有的“缺点”。我们很累,觉得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都不能理解,都不愿意爱我们,我们便会变得消极。
当我们从别人身上多次碰壁时,我们便有了对别人的绝望,下定决心要自己多爱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宽慰自己。于是我们伪装一个人很好,表面上给自己好的享受,拒绝别人的恩惠,可实际上夜深人静时,我们的情绪总是不受控制的涌上来,越控制,越发显现。
内在制度 篇3
一、改变计提范围,适应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旧制度规定年度终了时按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应收医疗款余额计提,借“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参保范围的逐步扩大,单病种、均次费用、定额支付等医保支付方式的推广应用,使医院应收账款的主要结构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向病人全额收取医疗费用转变为主要向医保部门收取的出院病人自负部分以外的医疗费用,而这部分款项必须经过社保局的严格审查后支付,从病人在院发生医疗费用至医保结算支付之间可能会产生医保拒付费用,如果仍然按在院病人费用结转应收账款会造成医疗收入的虚增,影响均次费用等考核,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针对这一医保改革的变化,新制度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收医疗款包括应向门诊病人、出院病人、医疗保险机构等收取的医疗款。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也随之而改变,取消在院病人医药费,改为按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的2%—4%计提。
二、允许多种方法计提
原制度仅规定坏账准备按应收医疗款余额3%—5%计提,随着医改的深化,医院应收医疗款结构也随之变化,应收医疗款中应向社保机构收取的款项可按单位设明细账,在年度终了进行全面检查时能准确地区分出来,针对这部分款项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较合理;而应向出院病人收取的欠费部分,采用账龄分析法或余额百分比法比较合理。为适应资金结构变化和加强应收医疗款的管理和监督,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可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主管部门确定。
三、由规定统一计提比例改为规定累计计提上限
原制度规定坏账准备按年末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应收医疗款余额的3%—5%计提,该规定适用于病人主要以现金结算全额费用,大部分医疗款会在出院时结清,应收款项相对较低,所以不设上限。而医改发展到现在,病人出院时支付的自付部分占医疗费总额的比例较小,大部分向医保机构收取的医疗费结转至应收医疗款账户,如果仍按余额统一比例计提,不设上限,必然导致“管理费用”逐年加大,而“管理费用”是计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使医疗服务价格增高。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医改目标,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必须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为此新制度将坏账准备统一比例计提改为规定累计上限计提,并且将计提比例由3%—5%下调为2%—4%,严格控制了由坏账准备计提记入“管理费用”的部分,能有效解决医疗服务成本虚高和医院亏损不真的现状,有利于政府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四、坏账核销条件
原制度规定对期限超过三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应作为坏帐处理,坏账损失经过清查,报经主管部门、主办单位批准后,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借:坏账准备,贷:应收医疗款。由于坏账冲销时同时冲减了应收医疗款,而应收医疗款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在社保局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也逐年增大,针对越来越大的坏账冲销,仍然仅报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批准,不经过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顯然已经不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所以新制度明确规定医院对账龄超过三年,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可作为坏账处理,必须经过清查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及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在坏账准备中冲销。
综上所述,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坏账准备账务处理的改变,充分考虑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及贯彻落实医改精神和相关政策的需要,本着会计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经验,从坏账范围、计提比例、计提方法、核销条件等方面做出改革,修改后的新制度更加符合国家医改政策,为推进医疗机构会计改革提供更科学、精细、真实、客观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
[3]张慧青.借鉴西方会计做好坏账准备的预提.商业会计.1994(03).
[4]陈洁.谈医院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中国卫生经济.2004(01).
内在制度 篇4
一、信访活动的三方面
在现行的信访制度环境下,信访者、信访受理者、信访问题者共同构成了信访活动的三方面,同时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系统;它们在这一矛盾系统中各自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产生的社会作用也就不同。
信访者,即信访行为的实施者。信访者的权利应被给予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信访法》的缺失以及《信访条例》的行政化属性使信访者的权利规定具有模糊性;而信访者的义务在法律规定上可概括为认真负责,依法依规。总之,公民对公权力的制约产生了信访者的权利要求,公权力对公民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产生了信访者的义务要求,权利与义务应为对等关系。但现实问题是,公权力对信访者的义务要求和信访者对公权力的权利要求已经成为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信访者对信访受理者的权威认同和信访受理者对信访者的社会地位认同。
信访受理者,即接受和负责办理信访事项的人和组织的统称。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信访机构和专职的信访人员只是信访行为的受理主体,并不是全部责任的承担者,处理公民所反映的信访问题的责任应由相应的公共权力部门承担。换言之,信访受理者只是以公共权力形态出现的公民信访要求的承担者。
信访问题这,即信访者提出的信访问题所牵涉的相关方。信访问题者往往是引发信访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
二、信访活动内在矛盾分析
信访活动的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系统,并在这一系统中形成了三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对信访活动的整个过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须对三组矛盾关进行具体分析,不可同等对待。也就是说,对信访活动的整体把握应该在信访者、信访受理者、信访问题者三方面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中去实现。
首先是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的冲突、博弈的矛盾关系,它是信访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关系;信访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看这一基本矛盾关系是否得以解决。因为信访问题是信访行为发生的前提,前者决定了后者的内容,而信访者的行为方式则体现着信访问题的表现形式。
其次是信访者与信访受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它是由最基本的矛盾关系所促生出来的一对次生矛盾关系,它依附于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之间,起着连接基础矛盾和核心矛盾的重大作用,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的进程、方向和形式决定和影响着整个信访活动的进程、方向和表现形式,甚至影响着系统中其他矛盾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最后是信访受理者与信访问题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是最为核心的矛盾关系,它深刻影响着信访结果。若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出现异常,则会严重阻碍和影响合理的信访结果的出现;若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就会迅速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最后从制度层面瓦解信访制度的社会功能。
如图所示,信访活动的三方面紧紧围绕着信访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博弈,从而也就产生了A、B、C三组不同的矛盾关系。首先,信访者发现信访问题,信访问题者表现出信访问题,双方针对信访问题产生最基本的矛盾关系A,也称为原始矛盾;这一矛盾关系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对信访问题各自不同的认识。其次,随着信访行为的发展,信访者向信访受理者反映信访问题,信访受理者开始代理和接手信访问题,双方围绕着信访问题产生第二对矛盾关系B;由于这一矛盾关系是由原始矛盾关系A促生而成的,因此又称为次生矛盾关系,这组矛盾关系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信访问题的上传与代理。接着,信访受理者开始调查信访问题和执行信访事项处理权,同时信访问题者必须接受调查和协助信访事项的处理工作,双方同样也围绕着信访问题产生矛盾关系C;由于这组矛盾关系体现了信访活动的最终目的,决定着信访问题能否最终顺利解决,因此又称为核心矛盾,这组矛盾关系展现的主要内容是信访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在一个完整的信访活动过程中,三组矛盾关系逐步发生。因此,对信访活动的研究就应该分清主次、兼顾各方,以原始矛盾为基础,兼顾次生矛盾,重点把握和解决核心矛盾。但目前相关的信访研究却多都集中关注于信访者与信访受理者之间的次生矛盾关系,很少去研究和关注最基本的原始矛盾关系和最终的核心矛盾关系。虽然次生矛盾关系对于整个信访矛盾系统的连接作用意义重大,但是若少了对原始矛盾和核心矛盾的研究,最容易导致以下问题:一是只停留在对信访者与信访受理者的要求或指责上,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全面性和全局性,从而很难解决现实中的整体性的信访难题;二是许多针对信访活动中所体现出的问题的研究往往很难得出针对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形成目前的信访困境。
三、信访制度的再设计
通过对信访活动三方面的内在矛盾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信访活动示意图,明晰其信访活动的逻辑,以此作为制度再设计的有益考量。
如图所示,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针对信访问题产生各自不同的认识,信访问题从隐蔽状态开始表现出来;接着信访者开始上传和反映信访问题给信访受理者,信访受理者接手和代理信访问题,并立刻针对信访问题展开调查和执行信访事项处理权,并要求信访问题者协助调查工作的开展;最终,信访结果表现为信访问题的彻底调查与顺利解决,整个信访过程遵循以信访者为信访活动发起方、信访受理者为信访问题的代理主体、信访问题者为辅助,对信访客体———信访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解决的逻辑,从而使信访者的权利得到维护、公权力受到监督。
要实现上述这样一个完整、高效、流畅的信访活动过程,信访制度的再设计应从信访活动的三方面即信访者、信访受理者、信访问题者入手,概括来说就是重视信访者的权利保障、坚持信访受理者的自身改革、实现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的互动制衡。
(一)信访者的权利保障
首先,信访的制度定位应是维护公民权利的制度化途径。故信访受理者应积极回应信访者的信访行为,视信访者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积极代理信访者所反映的信访问题,而不是把信访者都看成无端生事的刁民;同时,正确引导信访者的信访活动。其次,为信访者提供“直通车”式的服务模式。信访制度中的科层制无形中为信访者设置了重重障碍,使信访问题在层层传达中发酵恶化,最后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信访制度应尽可能地向信访“零障碍”原则靠近。最后,要坚决杜绝利用公权力止访息诉、伤害信访者的现象,使信访成为信访者自由进出的参与政治生活的制度化途径。因此,信访制度的再设计,应坚持无终结机制原则,加之以灵活自如的退出机制,使信访行为的终结与否完全取决于信访者的意愿,而不是因为来自外界的强力干预。
总之,信访制度的再设计除了应尊重制度逻辑的科学性,更要尊重公民的感受,将公民的权利保障视为这一制度的核心评判标准。
(二)信访受理者的自身改革
首先,明确信访机构的工作职责,使信访机构成为信访问题的第一处理机构,而不是以往的“第二邮局”。要变信访机构转达信件、督查办理的程序模式为主动积极的调查问题、处理问题的程序模式。其次,建立信访办理公示公开制度,定期分阶段地报告和公示信访问题的办理情况,给予公民对信访受理者工作的评价权,并将此作为信访受理者的考核标准之一,从而使信访问题的回应得到制度上的保障。最后,预设非常态信访的特殊信访程序。明晰常态信访与非常态信访的区别,使之拥有各自的适行程序。
(三)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的互动制衡
在现实案例中,信访问题者往往都是强势的一方或拥有公权力的一方,而信访者则往往处于弱势。因此,实现二者的互动制衡应是信访制度再设计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要实现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之间的互动制衡,就必须使社会监督功能成为互动制衡的重点和方向标。现行的信访制度很少考虑到如何增强信访者对于信访问题者的监督功能,大多数信访问题者都是以内部自我监督为主,社会监督功能弱化,从而导致监督主体错位,信访者的社会监督力量日渐衰微,从而逐渐处于弱势。
再者,信访制度的再设计应倡导社会力量外部制约和公共权力内部制约,以社会监督为主、内部监督为辅的理念。在制度上设置相应的能够分解信访问题者内部自我监督、强化社会外部监督的程序,维护信访者与信访问题者之间的互动制衡。
四、结语
总之,要了解信访活动的全过程,应对信访活动三方面各自的角色定位以及相互间构成的矛盾系统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制度再设计的有益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访制度真正满足公民的权利申诉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民情、达民意、办民事的权利保障机制和政府与公民的良好互动机制,从而激发和增强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政治改革与社会改革的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铎.中国信访制度研究——公民主权与普通人政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5
[2]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 (2)
[3]汤啸天.信访制度的改革与社会稳定.[J].探索与争鸣.2005 (4)
[4]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审视[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
[5]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5)
内在纪律散文 篇5
从小到大,我感觉自己挺矛盾的。有些事情自控能力很差,自制力很弱,很容易坚持不下去。
有些事情因为热爱,会疯狂投入上瘾。甚至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反正就是跑两个极端。
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是我内在那份纪律没有建立完善。
我总是在“放纵”和“挑战极限”两个极端来回跑。
晚上洗澡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
1
其实,每天按时吃饭,睡觉,坚持为自己做好每一个照顾好自己起居饮食的小事情就是在建立一份对自我负责的内在纪律。
这里面没有外在的激励机制管束,没有绝对的意义,如果真的要说什么意义,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赋予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意义,然后为自己负责。
2
其实做什么都不难,难在我们坚持做些什么。这里的做,不带很强功利性,不带目的性,不以结果为导向,只是单纯不断地通过活当下,不断地用行动创造成立事实。
把一个重复的事情,每次都当成第一次做那般全然投入去做。我看见了这是一个内在纪律建立的`基本过程。
3
都知道越书写越明白,都知道文字有疗愈效果。但是能够坚持的人寥寥无几。特别佩服一些小伙伴无论打卡不打卡都在每天书写写作。
以前参加打卡的我甚至萌生过有灵感的时候写多几篇,没灵感的时候用多写的文章打卡,这样就不怕错过打卡时间了。
现在才发现其实我的重点搞错了。我打卡不是为了向老师或任何人证明我坚持打卡。
打卡的意义恰恰是在于,打卡带给我的压力,让我每天转化成为一点动力,每天用行动成立写作事实。
每天就保持了自我对话,通过书写梳理自己,同时每天完成打卡后,就是完成了一份挑战。
4
事情再小也认真做好,问题再多也始终正面面对,不逃避。
于是乎,在一次次的这样“攀爬”和“从坑里面自己爬出来”的体验里面,我们就活进了行动里面。
内在风景(下) 篇6
宽画幅最大的特点是视角开阔,构图舒展,一览无余。而把宽画幅发展到极致的也是缘于中国的古代绘画。宋代马远的巨幅风景画长卷(现藏华盛顿费里亚美术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更是创世界绘画长度之最。由此可见,超宽画幅的根,无疑是来自中国。而源于希腊语的“PANORAMA”即是摄影英语词汇中的“全景”统称,泛指的是宽画幅相机。
第一个关于全景相机的专利1843年诞生于奥地利。后由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冯·马藤斯(Friedrich Von Martens)发明。可旋转150度,为4.7×15英寸弧形达盖尔银版相机。最早的全景照片摄于1860年,是乔治.巴纳德(George Barnard)为联邦军队在美国国内战争期间拍摄的。他拍摄的防御工事和周围环境,被军方认可,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战时可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美国图书馆代表会印刷品和照片分会上,全景摄影收藏组织收集到大量关于美国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和人物形象的照片,这些照片平均长度在28英寸到6英尺之间,成为见证美国历史的宝贵资料。(资料来源:《中国摄影》2004年第1期)2003年初,我赴奥地利举办影展,游历欧洲时,在法国奥赛博物馆的摄影展区还见到早期的全景照片。
目前我使用的360度全景相机(瑞士环摄220VR相机),是当今环摄照相机的顶级产品。它功能齐全,由电脑控制,可智能曝光,根据不同的光线变化,设定曝光曲线,拍摄过程中自动改变快门时间。而且还可以做移轴、俯仰、动体追踪等复杂技术动作。但操作复杂,不利于快速摄影,随着数字影像不断完善,拼接技术日趋成熟快捷,环摄相机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见图《深圳全景》,用塞兹220VR转机拍摄的)。
相比之下617宽画幅相机更利于控制和操作,而风景在宽画幅的拍摄中相对较好安排,但很难处理,不太容易准确表现拍摄对象和构图中次要细节之间的对比关系。尤其是在拍摄现场选择拍什么,如何构图,拍哪里这很重要。取景不当主体不明确画面会失衡,特别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纵深的处理,前景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规矩”。
拍摄宽画幅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趣味点”的运动方向,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无论你安排在画面任何点,视线都会随之移动。当幕布从舞台刚刚升起时,观众的眼睛总是首先盯住舞台的左半部,这说明舞台的左半部在观众的眼中是何等的重要。之所以如此,乃是人们的欣赏习惯总是从左至右依次扫描过去,譬如读书,这种现象是源于我们审美感觉天性的最深层。因此,在宽画幅构图中,画面的左半部及底部处理相当重要,也是整个画面的“第二中心”,更是观赏者主观经验中的中心。
当然,因循守于某一种形式,则必然步入死胡同。禅宗道:“打破枷锁,获得自由。”对于初学者,常常会把主体景物安排在中央部位,过于居中,由此造成画面两端失衡。但有一些景物,唯有居中,方更显构图完美(见图《岳桦林》)。打破禁区,也是宽画幅常用的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宽画幅的构图中,始终有一条隐藏的线贯穿画面。诸如对角线、水平线、曲线所形成的横向舒展内在结构。任何阻碍这条线上的杂乱景观,都会影响视觉阅读,因为宽画幅较之方画幅更有浏览的空间。
本文中选用的几幅作品,便是在拍摄现场,通过观察、分析,选择,最后决定采用哪种机型,完成作品的表现形式。
深圳全景 | 挪威的海 |
坝上 | 岳桦林 |
深圳全景
转机的使用有相当的难度,由于画幅长,接近250度。日落前20分钟,此刻是光线最佳时分,是光线的变化的最佳时分。但此时的光线变化,会使两端曝光极不均衡,接近太阳的曝光值偏高。经过扫描测光后,需要调整曝光曲线,然后输入电脑,经一次拍摄完成。
瑞士塞兹220VR转机,哈苏150mm镜头,光圈F11,速度1/30秒。
挪威的海
这幅作品摄于挪威东部斯塔万格市苏拉太阳海滩,为弱光拍摄,当地摄影人称蓝色时段,即冷光源,低照度。此时拍摄,最大的优势是可实施长时间曝光,因采用小光圈慢速度,画面中流动的海水,必然形成虚幻效果,这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产生了动感。远方深处的灯塔,造成画面的第二中心,与前景礁石趣味点互为映衬,形成有意味的形式。
林哈夫617s90mm镜头宽画幅相机光圈f22 曝光3分钟柯达100G反转片
岳桦林
视觉形式实际上是一个力的“风景图”,而雪线顺着山势向左倾斜,从两端依次减弱至边框,在灭线前形成有意味的点(独树)。
林哈夫617s90mm镜头宽画幅相机加中灰镜光圈f32 速度1/15 秒
坝上
月轮初照,宁寂空静,皆因“境由心造”。而唯有任凭感情驰骋,才能获得自由精神,精神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有意味的形式”。
内在制度 篇7
出版时间:2014年7月1日
城市化有没有普遍规律?中国城市化是尊重世界规律, 还是以“国情特殊”为由, 置普遍规律于不顾?中国当前为“国情”量身定制的土地、户籍制度已造成经济、社会双重结构扭曲, 体现为贫富差距巨大、贪污腐败等严重后果。那么, 中国有什么理由不踩着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脚印, 通过发展内生型城市化, 越过重重陷阱, 实现民富国强?
内在制度 篇8
权证,是一种有价证券,持有人在约定的时间有权利(而非义务)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者出售标的证券。权证炒作的暴涨暴跌令市场蕴含了巨大的风险,迫使管理层出台政策以平抑权证价格的巨幅波动。2005年11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公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1月28日起施行。《通知》规定,取得中国证券业协会创新活动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可创设权证。
创设制度出台两年多来,一直争议不断。它并没有达到管理层期望的效果,很多券商在不断的创设和注销过程中赚取无风险暴利。据统计,2007年共有26家券商对15只权证进行了781次的创设和注销,实现利润约263亿元。如南航认沽权证,截至2008年1月25日,券商在该权证的创设中一共获得约201亿的账面盈利。权证创设在为创设券商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中小投资者却亏损累累。天量创设给创新类券商带来的利润为什么无法由普通投资者共享呢?矛盾到底在哪里?本文就从我国权证创设机制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创设机制的利弊,分析其中的矛盾所在。
二、权证创设的机制及作用发挥
(一)权证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
T+0的交易制度,使得投机者很容易把握市场上的套利机会;权证本身的稀缺性,大部分的权证价位很低,而且规模较小,对于投机者来说比较好操纵,只需大量买进权证抬高其价格,吸引大量散户进入之后,再大量抛出就会赚取无风险利益;再加上权证的涨跌幅限制较宽,所以价格波动较大,极易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权证的涨跌幅限制不同于股票市场的涨跌幅限制,它并不以百分比来规定,而是根据标的资产的涨跌幅限制计算出的一个绝对数额,它的比例涨跌幅相对来说就会更高。权证的这些特性使得它在产生之初就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权证推出之后,市场对权证的需求强烈,2005年12月6日,权证市场的总金额超过100亿,是两市A股总成交额的1.27倍,权证平均换手率超过100%。导致权证品种在一定时期大幅波动的原因有很多,从理论上看,有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在因素,还有市场信心方面的原因,而供需失衡导致权证品种大幅偏离内在价值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设机制兼具套利和卖空机制双重功能,对减少权证市场泡沫、抑制极端供需失衡现象有非常哪个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机制的作用发挥
1. 创设机制对平抑权证价格波动的作用
在创设制度下,权证创设人根据自己的模型计算权证品种的合理价值,并跟踪权证品种的市场价格变动,一旦发现某一权证品种偏离内在价值很多时,权证创设人即启动创设与注销,增大或减少对该品种的供给,抑制该品种的偏离程度。这一机制的作用在于,经过创设与注销的循环,通过供需调节抑制权证品种的过度投机行为,并引导市场发现合理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入创设机制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和理性投资者的整体利益。因为创设机制的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炒作所导致的暴涨暴跌,在非理性的巨幅波动中,跟风炒作的中小投资者往往易遭受巨大损失,而创设机制却可以降低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另外,权证创设机制可以保护理性投资者的整体利益。理性投资者基于对正股的判断,通过权证交易获得杠杆收益,或者是作为风险控制的工具,而非盲目的跟风炒作。引入创设机制也有利于我国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向成熟的权证市场过渡。创设机制给了内地的券商难得的增加自身经验的机会,增强了其风险控制的能力,也为未来发行备兑权证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创设制度和做市商制度
在成熟的期权和权证市场上,做市商机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所(LIFFE)、香港交易所(HKEX)均设有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平抑市场投机,当市场买卖力量严重失衡时,做市商可以并且有义务加入势单力薄的一方,迅速改变市场供求状况。做市商制度能够发挥作用还需要金融市场上必须要有做空机制,这是因为当市场多数投资者做多时,做市商手中的标的资产有限,因此必须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做空交易,以维持交易的持续。目前,我国的权证市场早已建立一级交易商制度,一级交易商扮演的角色与做市商类似,其有义务对指定权证进行双边报价,维护市场流动性,校正买卖指令不均衡现象,增强市场透明性,抑制价格操纵。但是在权证市场上,需求极其强烈,流动性过剩,一家交易商的力量相对薄弱。当权证价格相对低估时(如2006年华菱负溢价),交易商可以买入权证,以引导权证价格回归合理价值附近;而当权证价格高估时,相对于炒作力量,交易商的筹码就显得杯水车薪,只能任由权证价格继续暴涨,之后再以暴跌的方式回归价值,此时,一级交易商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创设制度却可以补足权证市场的这种缺失。一方面,创设人有了更大的力量引领价格回归;另一方面,多个创设人之间会有竞争和约束,价格将趋向一致。在权证高估的情况下,如果某一个创设人的卖出报价距其他竞争对手差别太大,则其交易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竞争下,创设人会尽早报出最能反映权证价值和市场情况的报价,从而避免了价格高估程度进一步扩大。
三、创设制度的主要缺陷
(一)我国权证市场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创设机制的缺陷
权证创设制度是一些成熟国家与地区股市里常见的一种制度,国际上的权证再发行机制和上证所的创设机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及时增加权证的供应量,区别在于权证供应增量的提供者不同,这与在上交所交易的权证的特殊性有关。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权证是在特殊的股权分置背景下产生的,发行主体是非流通股股东,与国际上通常由券商等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主体存在较大差别。国内的创设机制也有别于香港发行的备兑权证,香港权证市场上的权证产品可以分为股本权证和衍生权证。股本权证上市公司发行的到期行权将增加公司的股份,衍生权证是投资银行发行的,它是以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作为标的资产,可以兑换现金或证券,因此它的行权不会增加公司的股本。衍生证券产品非常丰富,在联交所上市交易具有不同的交易代码,在香港权证市场中,衍生权证占了绝大部分。我国权证伴随着股改而生,称为股改权证,不同于股本权证,该权证的发行和行权没有增加上市公司股本,仅仅将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而后由券商创设的备兑权证也有别于香港联交所的衍生权证,因为我国备兑权证是单纯的增加某一只权证的供应量,而并非发行一只新权证。创设制度和港交所的衍生证券发行制度有很大不同。
股改权证是股改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一种“对价”,其发行人只能是非流通股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它的发行是要进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的。但券商创设股改权证显然没有经过这样的法律程序。当股改权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时候,它的涨跌所导致的收益或者损失都是由获得对价权证的流通股股东自己来承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允许券商创设股改权证,扩大了股改权证的数量,使股改权证的价值遭受贬值,使二级市场的涨幅受到限制和压制,则是损害了持有股改权证的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因此,券商创设股改权证,是对股改权证持有者合法权益的一种侵害。其实,作为对价的股改权证和券商创设的权证时有明显区别的,但是目前创设权证和原有权证同一代码集中交易,无形中受害最深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流通股股东。
(二)创设机制的制度缺陷
1. 创设权证交易时使用原权证代码与原权证行权条件一致
目前,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权证创设是对市场中已有权证的再发行。创设而来的权证,其条款、证券简称、交易代码都与原权证一样,实质上是相当于原有权证的增发。如前所述,这种创设势必会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这也是争论权证创设是否合法的主要缘由。相比较而言,在香港权证市场上,针对某个市场指数、股票,可以有多个发行商、不同形式、不同到期日的权证产品,但是每一只权证都有各自的标识。可以说,上交所的创设机制在供给角度调节市场只是增加了单一权证的数量,而港交所的衍生权证的发行则是增加了权证的品种,二者都是供给角度的调节,但是对于我国目前的权证特殊性来说,采用第二种方法更加适合,因为不用影响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作用。
2. 全额担保抵押制度
创新类券商在创设认购权证时,需要抵押有请求权对应的全部标的股票;而在创设认沽权证的时候,需要向交易所提供相对应的保证金。可以说,这项制度是为了要求权证创设人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水平。交易所及监管机构对权证创设人的风险控制水平、经营水平及净资本都有一定的要求,全额担保抵押制度可以被认为是监管机构控制权证再发行风险的主要举措之一,却直接降低了权证的创设效率。权证发行人要承受所抵押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或者是需要较充裕的可支配资金。对比来说,香港权证发行仅设定发行人的资格门槛,不对发行人避险交易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权证发行的效率。
3. 股票结算而非现金结算
权证采取股票结算方式可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行使权,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认沽权证持有者行权必须持有标的证券,这会导致投资者为行权而哄抢标的证券,是标的证券价格上涨,反过来又使认沽权证价格下跌。想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同时创设认购和认沽权证,有可能就会出现大量流通股被创设冻结,没有足够的流通股用于认沽权证的行权。
4. 规定权证注销制度
权证注销制度和香港的做市商制度比较而言。做市商制度允许发行人在维持市场流动性时,可以库存相当数量的权证产品。在香港权证市场中,一般权证市场的投资者倾向于在权证临近到期时把权证卖给发行人,以锁定利润,这就造成了到期时在外权证流通数量的减少,但是这种减少的过程中,投资者是主动的,做市商是被动的。而在上交所的注销机制中,当权证价格的走势不利于发行者时,他们会选择注销,这种因注销机制引起的减少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以赢利为目的的权证的创设人往往在不断的创设和注销中赚取无风险的收益。利益驱动反而会使得权证创设制度助长投机。
5. 创设过程中的透明度问题
由于创设不够透明,无法给投资者以任何的预期和必要的时间缓冲,使得权证的供应量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必将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很大冲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创设机制有利于平抑权证市场的价格巨幅波动,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创设机制并未达到管理层想达到的目标,甚至变成了券商获得无风险收益的工具。借鉴成熟的权证市场的交易制度(如香港的权证市场),结合我国股改权证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区分原有权证和创设权证
参考香港衍生权证制度的有关条款,不同的机构创设的权证允许有所不同,与原有权证也有区别。创设权证的条款均由发行商自行决定,不同的发行商根据自己的预期发行不同条款的权证,由条款制定带来的风险也均由他们自己负责。与此同时,交易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与其选择契合自身要求的权证。
2.取消全额担保下的创设、注销机制
限定创设人门槛,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现金结算方式,或者是允许投资者和创设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关键是要加强对创设人的资格认定,引入其他方式的担保。
3.加强创设过程中的透明度
具体来说,可以及时公布创设人未发行出去的权证数量及在市场上回购权证的数量等相关信息。
4.尽快推出做市商制度,以及卖空机制
做市商制度和卖空机制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不可缺少的制度,它们可以降低市场上的恶意炒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权证市场上的价格波动。
参考文献
[1]胡延平.关于权证创设的利益分析和制度比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
[2]解学成.我国权证市场创设与注销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2).
内在制度 篇9
一、“质量医保”与“质量经办”的关系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提升全民医保质量和深化医改的核心环节;经办机构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主体,也是全面建设“质量医保”须臾不可或缺的组织支撑体系和直接实施者。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与经办机构改革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前者的完善程度或成功与否,取决于后者的状态。如果经办机构缺乏主观能动性,仅仅从管办的依附和从属关系出发,被动地应付改革任务,难免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倾向。因此,在支付制度改革和建设“质量医保”进程中,同步推进经办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办管理面临的困惑和难点
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意味着医保制度建设难度加大。现实存在的行政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社保与商保等三个关系的混淆和错位,就是难度加大的集中表现。仅在社保与商保的关系上,人们就产生了一系列困惑。
比如,基本医保就是保大病的,最近6部门出台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是保大病的,这“两个大病”是什么关系?有人把后一个保大病称为“制度创新”。早在14年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就强调保大病,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文件(中发[2009]6号)又强调“从保大病起步”,今天的创新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还有人把6部门的保大病文件称为“第四医保”,医保制度的覆盖对象是否从“全民”转变为“大病”、从“人人参保”转变为“大病参保”?它与第一、二、三医保是并列关系吗?
再如,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由医保基金划拨资金的大病保险,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控制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微利和合理盈利都是盈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能用于商业保险企业盈利吗?微利和合理盈利的标准是多少?
又如,医保基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标准时统筹解决。当下,有些地区的居民医保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盼着年度提高筹资标准作部分弥补。如果再拿出一定比例或额度的资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基本保障部分更加困难,这是否直接冲击“保基本”?
凡此种种。廓清诸如此类的混淆尽管不易,却十分必要。经办机构尤其要保持清醒和理性,通过改革,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经办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医保经办机构的改革,就是要根据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要求,转变不合时宜的经办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服务手段等,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管理的能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这就要求遵循管办分开原则,明确界定政府行政部门对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监管职能和经办机构依法提供管理服务业务的职责,进一步落实经办机构法人自主权,走职业化、专业化、法人化的道路。这是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谈判能力、团购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监控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经办机构要统一
全国从上到下只能有一套经办系统,一个地方只能隶属于一个部门的经办机构。既不可“一手托两家”,也不可城乡经办分离。
“一手托两家”,就是医疗服务提供与医疗服务购买不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监管缺失缺位,留下危及基金安全的体制祸根
城乡经办管理分离,两个经办系统、两套经办标准和制度措施,是专业化、职业化之大忌和障碍;城乡医保由不同部门管理经办,“管”的一方为了部门利益,势必抓住“办”的一方不放,既是管办分开的阻力,又是制约城乡医保一体化的瓶颈。
经办机构的统一,只能统一到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经过十几年实践考验的人社部门监管的医保经办机构,并赋予其法人自主权。这样才能真正向“三化”目标迈进。
(二)经办职责要清晰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是权责履行到位的要求。权责清晰和到位,对经办机构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励经办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优质高效经办,体现对医疗保险价值的追求。现行的两个经办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责不清导致的职责交叉、错位、缺位、越位之弊,经办机构有几项自主权、几项职责,不少人包括一些经办人并不清楚。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就是要转变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办方式。经办机构不是行政机构,而是市场监管机构、利益协调机构、谈判协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是代表参保人购买医药服务,其角色是医疗服务市场交易的谈判主体。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制定经办规程、经办标准、经办规范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职责清晰。缺乏经办规程、标准、规范的经办,不可避免地导致经办粗放、低效、失范,各行其是,甚至一个地方、一个机构一个样,与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经办机构要自主
只有法人化才能自主,只有自主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和机构活力。目前的总体状况是,由于管办不分,“管”者不让自主,“办”者不敢言自主,也不愿意自主,追求“参公”成为职业化和法人化的障碍。“法人自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作为市场主体的经办机构就应当拥有独立自主的谈判定价权、服务监管权,以及内部管理的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等。同时,人社部门要加强监管。
(四)经办队伍要稳定
队伍的稳定性与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密不可分。稳定是职业化的前提条件。现在经办系统普遍存在人手少、聘用临时工多的现象,既影响经办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经办机构及人员配置也要与时俱进,按照参保人数与经办人数的一定比例来设置。那种“白加黑”与“五加二”等长期存在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五)经办服务社会化
社会医疗保险离不开医疗和医药服务及多层次制度构架的特点,决定了比养老保险更需要社会化服务。多年来,经办机构在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如居民参保登记、缴费、咨询等,到就近的邮局、银行、社区,不必都去医保经办机构,既方便了居民,又缓解了经办力量不足的矛盾。
品于内在 篇10
话说艺术大家都不陌生,去美术馆画廊大家习惯用看画,赏画来表达,可当我初识杨和平老师,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已不能再用我惯有的美术理论知识去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慢慢坐下来细细赏玩,细细体会,方能品出个中滋味,一幅画聊聊数笔,仿佛已勾勒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品其画如品其人,静观冥想之余便窥视到了自己的内心,能明白其中若干道理之人,方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
至真——画为心意
画为心意,论为心声,当笔墨随着律动在宣纸上飞舞,最终呈现的必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电脑前跳动的文字谱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必是一个人内心声音的表达。众人皆知郑板桥画竹,先要心中有竹,此乃胸有成竹之意。看杨和平老师的作品试问“竹”在哪里,随着那一笔一墨的痕迹去追寻,最终你会发现原来“竹”就在他心里。用最真挚的情感在宣纸上认真地画下每一笔,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恰到好处的就在那里;用最真的情感去渲染每一片颜色,不深不浅,不浓不淡,清新爽朗的就在那里。
写文章不难,画画也不难,而难的是用心去写用心去画,品读一幅作品第一眼观摩,便可知用心与否。纵观杨和平老师的作品,真性情不喧而露,直抒胸臆,情感才充沛,对自然的真挚,才使画面生动而赋予了感情。
至美—一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俗话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品杨和平老师的画,美在哪里?这样的水墨小品,也许它没有写意山水的恢弘壮阔,也许它没有工笔山水的精到细致,也许它没有传统花鸟的雅俗共赏,但正是这样别具一格的构图,这样随性而不循章法的手法,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它的大美则蕴藏在作者的思想之中。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正是杨和平老师身体中蕴含着老庄空灵的哲学思想,才使得绘画看起来有大美,纵观人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只有认清了这样的大思想,有了这样的大心态,才能真正地沉静于当下,画不在大小,用笔不在多少,一分一毫之间已尽显大美而不言。
至纯——返璞归真
他的作品如人一般,深沉内敛,朴素无华,让我们在喧闹里找到了一片宁静,在繁冗间享受了一片简洁。成长,在渐变的岁月里,在繁华喧闹里,人们渐渐地迷失了最初的心,拥有一颗童真童趣的心不易,保持一颗这样的心更难,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是干净纯洁的,是脱离世事烦恼的,而它的作品带给人的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感。在杨和平的作品前,你细细去品味,那夸张的瓶子,憨态可掬的大鸟,胖胖傻傻的鱼儿,笨拙中带着灵性,它们把你引向了自然的深处,宇宙的深处。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来就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能真正了解另一个灵魂,可是当一个灵魂的情感通过绘画艺术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有了共鸣,如果这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能打动你,那么证明你的内心深处,你的灵魂跟他是共通的,绘画欣赏不是靠别人的言语去解读,而是要靠自己的心,自己的经验去体味,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能感触到作者的灵魂时,那不是别人,那就是你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艺术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参展
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
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
全国中国画展
世界文化遗产年国际美术作品展
盛世丹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全国扇面画展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城市山水
新加坡“翰墨徽光”书画邀请展
个展
水墨静物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汉魏风骨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F518艺术园区
惊鸿一瞥花鸟画作品邀请展杭州
大象无形水墨作品邀请展深圳
出版
《鸿爪雪泥》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选集
内在的和谐 篇11
我有位走动颇勤的朋友时来我处煮茶小坐,每次来,多少总带着些许不良情绪,说是何以解忧,唯有到你这里喝茶。我则平白耗了许多茶叶,也费了许多口舌。
朋友不是那种剑拔弩张的人,在一个文艺群团当头当得阿弥陀佛,处事低调,谨小慎微,待人宽厚,律己甚严。我常笑他是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不同的只是那位小公务员的诚惶诚恐只对上司,而他是对一切人。但听他诉苦,却又不能不同情。文艺群团的职责是联络、协调、服务,面对一个名利场,要端平一碗水谈何容易。当家三年狗都嫌,朋友的心理压力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我自己也并不缺少类似的经验,只不过我比较能够解脱自己罢了。朋友之常来,主要就是为求解脱的良方。
最早药方是《孙子兵法》:《九变篇》有一句话说是“将有五危”,其中之一是“廉洁,可辱也”。一个人把名誉的不受玷污看得过重,就可能因为受到侮辱而失去理智,反而中了人家的下怀。不如喜怒在我,笑骂由人。
这自然没有对症。这位朋友恰是有精神洁癖的人,视名誉胜于性命,怎么可能任人泼脏水?
我开的第二个药方是鲁迅的话: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但眼珠可以不转,却并不等于心情能够平静。把一肚子气硬憋着,闹不好憋出病来,哪里是办法。
日前偶然读到西班牙著名作家葛拉西安的《智慧书》,或有所悟,立即想到将之作为第三个药方贡献给我那位朋友。里面最让我受启发的是这样一段话:
“懂得如何打轻视这张牌……轻视是最巧妙的报复形式。有许多人,假如他们显赫的对象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压根就不会知道他们。最好的报复就是遗忘,通过遗忘,他们被埋在卑贱的尘土里。”
我打算向朋友介绍“打轻视这张牌”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他去“报复”什么人,或是将什么人“埋在卑贱的尘土里”,只是为了使他获得内心的安宁。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耿耿于怀,何日是了?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人们唯一能依赖的是自己的理性、诚信和高贵的人格。应该进行修炼,努力提升自我,达到圆满。这也是世界万物中最大的圆满。这些话应该说是不错的。他所教诫的诸如“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情绪所摆布”;“让他人明白你的善意”;“不要对人表示反感”;“时刻保持镇静”;“沉得住气,耐心等待”;“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培养高雅品味”;“努力使人理解你”;“刻意平衡你的天性”;“说真相而投之以甘言,启发人而不伤害人”等等,都可以是我们不妨信守的生活准则。由此而使修养由表象进入我们的内心,从而达成相对的和谐与平衡、超越与自在,使人生既不失去必要的尊严,同时又享受充分的快乐。
当然,既是修养,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连“轻视”、“遗忘”本身也从内心去掉,这就更不容易。
愿朋友从中受益。
中国模式内在本质探析 篇12
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完善。由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把市场和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市场经济首要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所形成的,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导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中国模式也不是单纯的经济范畴,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而不是其他形式和性质的模式。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我检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所以说到中国模式的时候,只强调它的市场性是不准确的,那是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内在实质的东西。在社会主义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可以从三个要素来述说:中国共产党处于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模式肩负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同时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他还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给中国13亿人口带来福音、希望,向全世界人民宣告,社会主义要最终优于资本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成为全党的共同价值信仰。将人民的理想作为共产党人路线出发的根本落脚点,它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更有鼓舞、动员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处在核心领导的地位,坚持集中和民主相结合的运作体系,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核心成为中国模式和社会制度的推进力量。正如法里德·扎卡里亚指出,“美国拥有赢得21世纪的一切要素,但我们所不具备的是一个利用这些因素并予以执行的政治体制。”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我国公有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它除了在性质上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存在天壤之别外,还在价值取向上是泾渭分明的。作为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成果理所当然归全体人民享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这一点是私有制经济所做不到的,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至死方休,这也是它生产的唯一动力驱动。而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公有制经济的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那么,创新和危机意识必须成为公有制经济中的“经济文化”来抓,创新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将决定着社会主义是否能够彰显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突出,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展。只有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方方面面,不仅能够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增强感召力注入新鲜血液。事实证明,改革创新的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例如:在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经济体一蹶不振,而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我国的国有经济实力的增强,顶住了危机的冲击。同样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失去的十年”,在债务危机爆发中,拉美各国的公有制经济在危机处理,自身适应国际环境,都没有为国家摆脱困境作出贡献。
三、根据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
约翰·奈思比特提出,中国模式亦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指导”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的相互作用,逐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的结合,激活了经济活力和绩效。这是社会主义明显区别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性特征。国家规划社会生产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所不具备的优势。根据国家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规划,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对社会的规划和科学预测来指导社会生产的。而社会生产当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有了政府的主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进行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抛弃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决定生产的做法,把市场起着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模式相应的是“华盛顿共识”,共识就是广泛认可或取得一致的方案,而“模式”所指的是带有明显特殊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华盛顿共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认为自由主义是万能的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西方的思想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关系。那种“南橘北枳”的移植,最终,导致移植西方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国情不同往往水土不服,纷纷陷入停滞、通胀、社会动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重大意义在于中国从来不向别国“输出”模式。我们在实践上做科学的总结,提供给别国作为参考,决不允许西方国家的干涉和指手画脚。应该看到,我们的模式还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民生、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能力等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前途,所以我们必须慎重之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心同德、冷静应对发展中的难题。
摘要: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人们将中国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通过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中国模式并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仅仅经济领域的成果。我国政治制度紧密联系的,反映了中国国情。
关键词:中国模式,党的领导,国情
参考文献
[1]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6-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