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需求机制(精选3篇)
内在需求机制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无论是实验稿, 还是修订稿, 都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列举出来。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 学习数学唯一方法是“做”数学。由此可见, 动手实践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儿童的数学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 经历“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而通过物化操作活动, 将感知与动作联系起来, 能促进思考, 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鉴于以上原因, 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被教师广泛地选用于课堂教学, 成为数学“概念”“规则”等知识技能教学的首选方式。但纵观课堂上操作活动, 是否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实现最初选择的教学愿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动手操作作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 是外因, 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能否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是衡量操作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那些没有诱发学生需求的操作活动, 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操作”、“操作有什么用”, 所以导致思维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当然, 没有思维深度参与的任何学习活动, 都是高耗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活动。鉴于“反例”有助于吸取教训, 所以笔者把亲身经历的一次失败的“操作活动”过程及其重构方法记录下来, 以供大家批评。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学生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高的直接基础。教学时, 我预设了如下操作活动:一是要求学生过直线外点A, 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AO (如图1) ;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直线上, 再任意找出B、C、D、E四点分别与A点连接起来 (如图2) ;三是要求学生测量线段AO、AB、AC、AD、AE的长度 (要求用毫米作单位) , 并问:“你有什么发现?”笔者希望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基础上, 在测量与比较中发现“从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的结论,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内涵。
但无情的课堂现实彻底击碎了我的教学愿景。“活动一”整体上完成不错。但到了“活动二”问题就花样百出, 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听懂老师的要求, 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分别过B、C、D、E四点, 又画出四条垂直于已知直线的线段 (如图3) ;还有的学生“按图索骥”, 虽然画了、测了, 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发现”也成了泡影。如此下来, 一场“热热闹闹”的操作活动, 有意识参与并真正获得感知与体验的学生不足30%。无疑, 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当时, 我简单地归因于学生“太不认真”, 愤愤地拂袖而去……
课下, 待我“气”消“云”散之后, 仔细回味课上“三次”活动, 蓦然发现:每次操作活动都体现了教师的“意志”, 哪一个是学生自觉自愿开展的?!因为没有参与操作活动的心理需求, 所以学生被动参与, 注意力分散, 甚至消极怠工。最关键的是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操作活动“失败”在所难免! 通过反思,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据此进行改进。以下是在另一个班级“同环节”重构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 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AO。 (如图1, 指出垂足并用O表示。)
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之后, 突出教学垂直线段的两个端点A、O。
通过强调垂直线段的两个端点A、O, 让学生把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和以往的“直线”区别开来。
第二步, 在图1的基础上, 教师任意取出B、C、D、E四点, 并分别与点A连接起来 (如图2) , 提出:比一比, 线段AO、AB、AC、AD、AE有什么不同?
学生借助图形, 通过观察与比较, 得出:线段AO垂直于已知直线;线段AO最短。此时, 教师抓住学生生成的结论“线段AO最短”指出:垂直于已知直线的线段AO最短, 这是我们用肉眼观察到的结果, 如果要确信这个规律, 就需要———“验证!”学生异口同声。
由原来的教师“命令”、学生“执行”改为教师示范, 既不影响学生后续探究的效果, 又可以避免发生理解上的歧义现象。更重要的是, 能够直观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猜想, 从而为下一步操作验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步, 每位学生在练习纸上, 利用原有的图形“照样子”画出线段AB、AC、AD、AE。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验证“猜想”。
案例中, 在教师一句“垂直于已知直线的线段AO最短, 这是我们肉眼观察到的结果, 如果要确信这个规律, 就需要———”的启示下, 刚刚产生的“猜想”随机转化成了每个学生头脑中一个个大“?”, 从而使“验证”的愿望油然而生, “欲罢不能”!因为有了操作验证的心理需求, 所以在已有的图形上画出线段, 并通过各种操作活动验证“猜想”, 就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事情。
据察, 此环节学生摩拳擦掌、行动迅速、思维活跃。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验证“猜想”的活动中来。课堂生成精彩纷呈, 创新火花不断闪现。除了选择常规方法“测量”验证以外, 还有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绳子比”的方法:把绳子一端固定在点A上, (借助图2) 以线段AO为标准, 依次“比较”每条线段的长度。在最后一条线段比较结束的同时, 每个学生的头脑中也形成了清晰的、动态的比较表象, 进而顺利抽象并得出“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的结论。至此,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建构“呼之欲出”, 水到渠成。
内在需求机制 篇2
在艺术学中通常认为, 公众是艺术与受众之间的专有术语和概念。有特指的对象, 而非泛泛而论的群众、民众、大众等。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来看, 公众是公共艺术服务的对象, 因此, 公众是公共艺术活动中重要角色。艺术中的公众是指与特定组织的艺术活动由直接或间接受众关系的人群和组织。它是艺术家以及艺术活动、艺术场所的服务对象。尽管公众是作为一个没有界限的人的全体的概念出现的, 但是对于艺术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来讲, 公众是艺术的受众群体, 欣赏者和参与者。当公众在公共空间当中和艺术发生关系时, 公众才能称为艺术受众者, 在此之前, 所有泛指的公众是潜在的艺术受众者。
艺术展示空间的公共属性使其在创造与接受的过程中渗透着艺术家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艺术展示空间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要面临来自不同角度的审视, 应包涵着现代人的意志、追求和审美情趣, 同时艺术展示空间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更应当引导公众的审美意识向更高层次迈进。艺术展示空间的公共性决定其应被“接受”, 从孕育的那一刻到它存在的那一刻都注定是从接受开始又以接受为终极目的, 这正是艺术展示空间设计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 能否恰当地把握艺术展示空间创造与公众期待视野之间的距离, 直接关系到艺术展示空间创造者的艺术构想从理念转变为实际的可能。
当艺术创作与公众的精神需求相吻合时, 这种情境必然赢得时代的青睐, 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在现今物质社会中能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创意理念, 同时更为公众提供了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精神产品。从而, 公众审美的趋向与标准, 艺术规律自身的时代显现, 艺术家的审美水准都为艺术品展示的设计划定了潜在法则。
2 艺术展示空间的公众审美趋向
传统的艺术欣赏是单一方向的,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观众在展示空间中的互动。现代的艺术展示则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展示方式, 使得艺术作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观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所展示的不同类别的艺术进行诠释。当代公共艺术则强调了公众对艺术的参与和互动。换句话说, 现代艺术更依赖于公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发挥。因此, 从艺术接受者的角度看, 公共艺术展示能否发挥其对公众的作用, 主要取决于公共艺术展示的效果能否触动公众的审美情感。
可以说, 如何成功的展现于大众面前是艺术展示空间存在的最初和终极的双重目标。而这些首先是以空间的合理性存在为前提条件。很简单, 艺术展示空间要依附于一定的平面或者立面, 这是最基本的构造条件, 其中仍然包涵的深层内涵却是其在当时社会审美风尚及所处社会生活阶段承载的文化品格下能够被认可的综合审美特征的呈现。只有合理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才为艺术展示空间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公众审美的取向在艺术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时常以一种决定性的姿态引导着设计的方向, 也由此完善着艺术展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也就是说设计师和公众通过设计作品满足双方期待心理的同时, 又为艺术展示空间的发展探索着新的空间, 而这更多的是来自艺术家对社会审美理想的主动把握。通过考察这些业已存在的艺术展示空间现象, 分析其固有的公共艺术属性, 我们不难发现, 取向公众审美与艺术展示空间公共属性两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及由此而来对艺术展示空间设计的实质性要求。
在公共艺术展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范例, 也正是这些存在于历史进程中的经典为我们研究更具时代性的创作方向展示了现实的一面。在表面现象的背后, 我们要研究的不只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而是要把握公共艺术展示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设计师对观众当下的审美取向有清楚的认识, 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灵活运用。能够把这些背后的材料归结为设计的理论并指导实践, 才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
3 走进接受视野
“在作者, 作品与读者的三汤关系中, 读者绝不仅仅及彼动的部分, 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 相反, 它白身就乏厉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厉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乏不可思议的。固乃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遂过程, 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脸视抒之中[1]。”
从公共艺术展示空间属性的潜在要求中, 我们所发现的在理论意义上与接受美学对读者反应研究上的内在一致性, 很容易帮助在两者之间搭起共建的桥梁。艺术展示的性质决定其应被“接受”, 从它存在的那一刻起注定是从被接受开始又以接受为终极目的。展示作品与接受者期待心理之间存在的距离是我们的设计与公众的关系通道。当我们为此感到有超越的必要时, 就应当首先对审美距离的存在有正确的把握, 也只有实现了对双方审美期待之间差异的深入剖析, 才有可能做到对特定时期艺术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 从而可以为其发展找到方向。审视当代中国艺术展示空间, 以喜闻乐见的题材来构架展示空间, 即以唯美情节意识和主体构造来寻求艺术展示空间创造的出发点, 从而让公众更容易接受, 也让我们能以此为切入点发现这种设计手法的实际意义。我们今天重新解读这些设计作品的时候, 首先视其为“时代”的产物, 才有合适的评判。相反, 离开了对时代情景的限定, 只能是一种“任意的主观解”。至此, 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 即期待距离的存在是公众审美水平与展示艺术得以发展的条件, 也是障碍, 而要实现共同提升, 只有通过它们不断交流与沟通。
公众的期待视野与艺术展示空间之间审美距离的不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发展。本文正是通过对艺术展示空间的公共艺术属性及其接受过程的深入分析说明艺术展示空间创造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交流是艺术展示空间发展的内在动因, 并从中实现艺术与公众审美水平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探析产业融合成长的内在机制 篇3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类型
一般而言, 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和制度等要素通过特定结构进行整合, 便形成了产业。而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要素在竞争与协作等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催生新兴产业的自然过程。
诸多不同产生要素和整合使产业融合的类型较为纷繁复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
产品融合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块的替代与整合以统一产品功能的创新活动。根据产品形态的差异, 产品融合有服务产品融合与实体产品融合之别。随着产业系统的开放度日益提高, 产品融合的成长非常迅速。例如, 掌上电脑、网络电话业务和手机等融合型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融合不仅仅是产业融合的开端, 而且促进了其他类型产业融合的发展与演化。
相对于产品融合, 技术融合是层次较高的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赖以产业的前提是不同产业具备相似和相同的生产知识与技术。技术融合在现阶段发展的典型现象是数字融合。数字融合的关键环节在于运用二进制 (0或1) 的方式将出版、广播电视、通讯以及计算机等不同产业进行数字技术处理之后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形态加以统一编码, 进而实现信息保存和传递的一体化, 在不同产业之间极大提高了信息的互换性与互联性。
技术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融合。市场融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涉及到产品、技术、顾客、企业与需求五个方面的融合。其中, 消费者市场的融合愈演愈烈, 不同企业争夺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趋势不断增强。典型的事例是手机产品与数据服务的融合, 导致了大量消费群体从数据服务产业流向了手机产业。
企业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市场融合的伴生物。而对市场融合的发展趋势, 处于不同产业系统的企业为了扩散业务往往进行战略联盟或并购等活动, 进而实现企业融合, 其结果造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拥有趋同化和多元化的业务。我国企业融合的典型例子之一是广播电视制造、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间的企业融合。多元化业务有利于企业增加知识与技术的积累, 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知识与技术运用于一个独立产品, 即促进产品和产业的融合。
企业融合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制度融合状况。制度对于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管束的作用。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微观制度与宏观制度。微观制度包括技术标准和企业行为规范等规定, 而宏观制度则包括产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规定。所谓制度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间的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的创新与协调。
总之, 产业融合的类型是多方面的, 只有将这些不同的类型有机地整合起来, 才能有效推进产业融合。
二、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
(一) 竞争
限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领域普遍存在企业间的竞争。与此同时, 竞争又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与途径。当然, 竞争的这一积极功能是逐步发挥的过程。在竞争的过程中, 市场主体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传播和扩散知识与技术, 并伴随着艰苦的创新、试验与调整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不同产业间的企业进行互动, 促进产业融合。
为了进一步探析产业融合中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不同竞争形态进行研究。
1.竞争的形态
(1) 封闭式竞争
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所进行的竞争称为封闭式竞争。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封闭式竞争的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即由企业间的竞争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不是通过合作伙伴的协作而是依靠单个企业独自的力量来进行竞争。对于企业间的竞争的关键要素, 美国波特教授归纳为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买方和供方五个方面。这些关键要素只在相同产业内部产生影响, 使企业经历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限期的周期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通信和系统软件等技术的出现, 使许多企业转变了竞争策略, 竞争领域不再是内部生产过程, 产品的供应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系统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供应链间的竞争, 关键在于节约成本和改善经营网络运转的效率。为此, 必须设法优化客户、最终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运输商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等相关环节。例如, 沃尔玛采取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具体策略是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系统建立存货补充机制, 从而密切了供应商与客户的供求关系。供应链的竞争形态要求相关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导致竞争加剧。目前, 我国有许多企业仍然采取这种竞争形态。
上述两种封闭式形态, 尽管具体的竞争策略有所不同, 但都不能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因此制约了产业融合。其具体原因是:首先, 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供应链间竞争代替企业间竞争, 虽然降低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但是, 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稳定环境, 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次, 创新力度不强。在封闭式竞争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重组, 促进了创新。但这种创新多半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完善, 最终难以避免生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企业周期律的命运安排。
(2) 开放式竞争
环境的日趋复杂致使供应链间竞争加剧。究其本质, 供应链内部诸企业之间力度维持一种线性关系, 但是这难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因此, 供应链间竞争形态的转变势在必行。而且, 技术创新和产业管制放松等因素增强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从而使竞争形态的转变具有可行性。因此, 开放式竞争形态符合产业融合成长规律。
作为一种竞争形态, 开放式竞争本质上是价值网之间的新型竞争, 追求非线性的竞争策略。进一步地说, 开放式竞争显然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是非线性的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重组, 提高了产业融合的实效。
开放式竞争对于产业融合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进行竞争, 会使其他产业的产品、模块、标准和技术等要素流入和扩散, 换言之, 负熵流入了产业系统, 有利于该产业系统的有序化发展。其次, 与封闭式竞争形态不同, 开放式竞争的协同方式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 而是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建立众多独立模块以应对复杂环境。最后, 开放式竞争密切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使各类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深度结合, 有效地促进了根本性的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发展。
2.竞争的重点领域
封闭式竞争和开放式竞争均存在三个层次的重点领域。第一是初级层次, 即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领域的竞争;第二是中级层次, 即工艺、技术、模块和标准等领域的竞争;第三是高级层次, 即核心能力的竞争。
目前,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这三个层次的竞争交叉进行。其中, 尤以技术竞争、模块竞争和标准竞争最为激烈。本文对这个方面的竞争作简要分析。
(1) 技术竞争
技术竞争是推进产品融合的内在机制之一, 因此在产业融合中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和企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技术研发并申请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然而, 低廉的技术模仿成本促使许多企业更愿意采取模仿的竞争策略, 从而传播和扩散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 共享相同或者相似技术的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越来越多, 为技术融合奠定了前提条件, 进而促进产业融合。但同时, 应注意到进行技术原始创新的企业由于获利微薄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这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专利的保护制度来加以妥善解决。
(2) 模块竞争
作为整个产业系统中的独立子系统, 模块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模块竞争的核心思路是将功能相似或者相近的进行升级或者替代。模块竞争通过模块集中化的过程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模块集中化可以将各种模块根据特定的联系规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构建复杂度更高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更加开放的产业系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偏爱将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整合集中于独立的服务和产品之中。因为是不同功能模块的整合, 提高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强度, 推动了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典型的例子是如今方兴未艾的PDA产业, 它的核心竞争策略是整合消费电子、通信、软件和计算机等不同产业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消费需求。
(3) 标准竞争
某类产品的市场价值越大, 标准竞争的价值及其激烈程度就越高。所谓标准, 其实是知识性产品的一种类型, 边际成本不高, 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因此,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标准使用企业所缴纳的费用而赢得高利润的回报。标准使用的企业数量越多, 拥有标准专利的企业获利就越多, 这就决定同质化的竞争模式所伴随的标准竞争日趋加剧, 促进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立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系统的过程中, 标准能起到协调不同系统的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整合相关和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实践已经证明, 标准的开放度越高, 标准的扩散速度就越快, 对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
(二) 协同
协同是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由于主体的差异, 协同有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的区分。随着竞争领域的扩展, 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和兼容性明显得到提升, 多数企业力求实现由内部协同转向外部协同, 即采取联盟而不是并购的策略来达到协同的目的。
协同是竞争的伴生物。模块竞争的专业化对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方式上看, 协同分为产业集群、制度和产业生态系统三种类型的协同。
1.产业集群协同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企业进行互补和共通的联合。由于零部件和产品协同的根本特征, 传统产业集群偏重集权式关系的维持, 因此无法满足不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以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代替传统的产业集群而成为新型协同方式, 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模块化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模块化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促使企业独立而共同发展;模块的开放性, 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的融合, 进而加快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
2.制度协同
制度协同涉及微观和宏观层面。制度协同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协同成本低廉。通过制度协同, 可以使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便利产业融合;二是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 促进不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
3.产业生态系统协同
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为消费者、生产者、供应链和外部环境等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电信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系统主要由内容供应商、消费者群体、网络运营商、服务集成商和政府组成。取决于模块结构的开放性, 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的开放性特征。因此, 它与产业集群不同, 不强调空间的协同, 而是在整合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协同。
以上分别分析了竞争与协同机制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过程。其实, 竞争与协同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目前, 我国产业融合成长的速度较为缓慢,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竞争与协调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的关系, 其具体的表现是市场垄断结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导致了产业系统的开放度较低。为此, 应积极稳妥地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产业系统的开放度, 使竞争与协同机制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严奇春.基于层次与过程的产业融合形式探讨[J].软科学, 201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