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联系

2024-09-15

有效联系(精选11篇)

有效联系 篇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 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让学生快乐学习、活学活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借助生活经验, 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 它的身影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之中, 他们通过多年的学习、生活, 在自己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储存了许多生活知识,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 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 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 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 一上课, 我看了看学生, 然后说:“今天咱们班有位同学坐得可精神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坐在第三组的第4个同学, 你们看看他是谁?”学生笑着回答后, 我又说:“我刚才是给这位同学确定了位置, 所以你们马上就说出来了, 你们在哪里还遇到这种相似的情况呢?”学生说, 在看电影的时候要根据几排几号入座。我说:“对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确定位置。”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引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 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数学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另外,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他们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 当学生发现, 呈现在自己面前的问题是所熟悉的生活情境, 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究、思考、分析和解决。否则, 他们可能就会对数学的学习感到陌生和畏惧, 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中学习, 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我首先给班上的四个大组分别命名为春、夏、秋、冬, 然后要求每个大组按四季更替喊出自己的组名, 学生兴奋地喊“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从周而复始的四季更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循环”的意义。接着我问:“像这样的例子,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不断重复。”有的学生说:“钟面上的分针一圈一圈不停地转。”还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都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 然后又重复。”我说:“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循环, 生活中经常出现循环现象, 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创设情境, 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 好像是教师领着他们在玩, 很自然地理解了“循环”的含义。

3. 模拟生活实践, 探究数学规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一个大课堂, 数学规律的探索往往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通过模拟生活实践, 再现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在教学“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时, 我出示一幅学生熟悉的校园小路示意图, 让学生给校园小路提出绿化方案。进而引出问题:怎样种树?共需准备多少棵树苗?经过讨论得出:在全长60米的校园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10米种一棵 (两端都要种)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然后让学生用画图、摆小棒等形式模拟种树,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而得出:棵数=间隔数+1。再请学生扮演小树上台表演, 进一步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完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4. 回归生活实际, 提高数学能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源于现实, 寓于现实, 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力求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 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 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数学能力。

例如, 学习“元角分”后, 可以让学生做“争当优秀营业员”的游戏, 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 让学生回归生活实际。把学生分成几组轮流做营业员、顾客, 比一比哪些营业员的账目清楚、分文不差, 最后评出优秀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兴趣盎然,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如在教学了“利息”之后, 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把压岁钱、零花钱存入银行, 并根据自己存款的形式和时间, 算出到期时能得到多少利息, 在生活实际中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学有所得。

有效联系 篇2

内容摘要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正在团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试点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基本呈现出良好的运作态势,但是受目前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运作瓶颈的制约,仍然出现组织联系不全、服务凝聚有限等问题。本篇研究报告以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为课题,通过调研问卷、会员访谈以及亲身参与中心活动等方式对全市青年中心做了调查研究,试图在青年中心如何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营造健康的建设环境为保障,通过社会化运作提高组织覆盖,从而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方面提供初浅的建议。

关键词

青年中心 青年组织 凝聚青年

近年来,社区党建成为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载体。市委自去年十月提出“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目标以来,繁荣社区文化、完善社区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这为社区团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青年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青年需求满足途径的转变,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团组织归属感的缺失,以及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的蓬勃发展等为共青团组织带来严峻挑战,基层团组织出现覆盖有限、对青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壮大共青团的生存空间,增加团组织的牵动力已成为团组织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团中央提出青年中心的概念,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新型青年组织、凝聚团组织外延群体的具体方向。可以说,创建青年中心是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获生机和活力,重新赢得青年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上海青年中心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团市委地区工作部(郊区部)联合浦东新区团委、长宁区团委、静安区团委、松江区团委等团组织,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一、工作现状

(一)初步建立了组织网络构架,联系青年有了新的依托

全市现已建成59家青年中心,由于各街镇青年需求及工作特点的差异性,青年中心呈现不同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特征,但是基本形成了纵向(即区级青年中心、街镇青年中心、居村青年中心并存)与横向(青年中心与区域内其它机构实现资源共享、项目联动)交错的格局。

1、“按需设置”的建立方式扩大了社区青年组织网络

青年中心根植于社区,重点关注体制外青年群体,力求拓宽青年工作的覆盖面。上海除在街镇一级建立青年中心外,部分地方还因地制宜,设立分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青年中心分中心42个,其中居民区青年中心5个,村级青年中心2个,商务楼宇青年中心24个,企业内部(包括学校)青年中心8个,园区青年中心1个,外来青年聚居地青年中心2个。青年中心分中心的建立将青年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第一线,使青年增加了组织归属感。

2、内部组织建设搭建起服务青年的基础平台

青年中心围绕组织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建设起步阶段结合区域发展和青年需求特征设置部室;整合社区杰出青年、热心青年事业的驻区单位等搭建理事会;甚至引入党政力量建立顾问团。青年中心围绕本身的服务宗旨构建组织形态,为联系青年搭建组织平台,体现了中心的主体功能。

3、社团成为联系青年的重要载体

青年中心通过整合和重新培育,形成了有关运动休闲、健康交友、艺术交流、素质拓展、志愿者服务等一批较有活力,能够带动青年中心活跃的社团组织,如长宁区虹桥社区的“金话筒俱乐部”、天山社区的“爱心部落人”社团、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的“相约四季”俱乐部、松江区中山社区的“茸峰车友俱乐部”等,它们围绕青年中心宗旨,按照各自的社团组织原则招募会员、开展活动、并且实施自主管理。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直接畅通了联系青年的渠道,以社团为纽带的新型组织正在加大对社区青年群体的联系。

(二)项目建设初见端倪,服务青年有了新的载体

青年中心围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婚恋生活、就业创业等主体内容设置服务项目,在服务青年方面体现出几个特点:

1、服务的特定性保证了青年中心的固有人群

青年中心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相应项目,如针对白领青年开设零起点钢琴培训班、踢踏舞培训班等;针对农村青年,开设水产养殖辅导课程、创立农业种植沙龙;针对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法律咨询、沪语培训服务;针对弱势群体,开设爱心超市,捐赠物资并提供就业岗位等。青年中心以项目为纽带联系和服务了一批有着相同志趣或相近诉求的青年群体。

2、项目的创新性保证了一定的参与度

部分项目经过实践,对青年有一定吸引力,在社区形成一定知名度,如长宁区仙霞社区的“美丽新娘培训”、奉贤区南桥镇的“缘来是你”单身青年活动等。项目中融合的时尚性、创新性元素赋予了青年中心一定活力,也得到了青年会员的认可。

(三)建设方式实行转变,影响青年寻求新的方式

1、大力吸收加盟单位,尝试市场化运作

青年中心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通过项目加盟的形式吸收各类企业成为中心加盟单位,为会员争取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优惠服务;同时积极争取加盟单位的阵地资源、资金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广青年中心主体项目。如松江区岳阳社区与青藤琴行合作开办古筝和钢琴培训班,既拓展了服务项目,又为中心的日常运作提供了经费支持。

2、通过社会化合作,提供专业性服务

部分较为成熟的青年中心开始探索与社会中介机构、专业策划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和运作深受青年欢迎的活动和服务项目。如长宁区几个青年中心联合与西郊百联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街等大型商场共同举办摄影大赛、卡拉OK赛等文化活动,并形成了长期双赢的合作制度。

3、由服务青年走向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青年中心发挥会员特长和组织优势,结合重大节庆,在社区或者跨区域开展服务活动,在公益性服务中逐渐引导青年。如今年的三五和五四期间,全市青年中心分别以“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青少年”和“继承五四精神学先进,构建和谐社会显作为”为主题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形成了一定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出现一定偏差

1、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关系定位不明

部分团干部在青年中心的定位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有:一是将青年中心视为团组织的简单拓展,在资源上没有完全整合,而是简单套用团的阵地、项目、政策和资金资源;在建设方式、项目操作方式上照搬团组织的工作模式,这不仅造成团组织与青年中心建设的相互混淆,也不利于青年中心实现政治型组织向服务型、社会型组织的转变。二是教条式地完成青年中心的要素建设,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完成任务,缺乏相对稳定的工作制度,造成有些机构无法作为,形同虚设。三是将青年中心建设的重心放在有形阵地的建设上,忽视了运作机制的建设,阻碍了青年中心的长效发展。

2、与党政工作融合不够

全市除长宁区将青年中心建设纳入区实事工程,争取到资金、政策等支持外,大部分青年中心以自身摸索或由团组织牵头运作为主,与党政缺少沟通,青年中心这种组织创新概念在党政领导中影响不大,而党政对青年中心认识的不明或不统一直接导致资源的短缺。如:与已有的社区重要活动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阳光驿站等)建设衔接共享不够;政府项目向青年中心倾斜不足;区域内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等。阵地、项目、人力、资金资源的匮乏为青年中心的建设起步带来一定障碍。

3、与现有的青年自组织的关系衔接不够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以社团为基本活动单元,但是目前尚未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青年中心对社团的关注、扶持和管理与其建设目标还有差距。一是缺少对社团的了解和联系。总体而言,当前青年中心缺少对区域内青年热点、特点、兴趣等的研究,缺乏对区域内各类青年社团、青年组织、协会、俱乐部以及兴趣小组的了解和掌控,直接联系青年的载体还不多。二是组织介入不够。部分青年中心通过挖掘、培育或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些新型社团,但是以社团为依托建立的青年中心,其组织化形式没有完全跟进,社团负责人、积极分子在青年中心总体建设中的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三是管理跟进有待加强。目前青年中心专职人员疲于应对会员招募、组织构建、项目设计等工作,未建立起对青年中心社团基本的考评和管理制度。

(二)自身建设与青年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为止,共青团组织体系根基依然在单位中,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社会人”,“单位制”的共青团组织在覆盖和服务青年方面已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团组织试图以社区为根植地,通过青年中心向“社会”青年提供更多的服务,积极打造青年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但是,青年中心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整合社区资源方式和能力的单一,相关制度和地位的缺失,难以在和青年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领域、新方向上有所突破。

1、市场运作没有找到好的结合点

部分青年中心将建设思维框定在公益性项目服务青年的定式中,没有尝试公益性服务与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自负盈亏方式。青年中心项目要迎合和贴近青年人需求,必须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特定项目,并采取市场化方式保持其专业性和鲜活力。在这方面,各个青年中心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已通过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了青年中心自负盈亏,而大部分仍处于被供给状态,离“自转”距离甚远。

2、社会拓展机制尚未形成在基础性项目建设基础上,部分青年中心正在尝试着与加盟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合作,但是由于青年中心社会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地位还不明显,社会化推进难成规模,主要表现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依旧存在瓶颈;在青年中心与加盟单位、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服务项目上还没有做深做透。

3、项目管理尚待完善

青年中心以项目为凝聚青年的纽带,项目建设可直接活跃青年中心的建设。但是部分青年中心没有根据青年实际需求设置项目,只是凭“直觉”或依旧沿用团组织“惯性思维”开发项目,使项目建设带上个人色彩,偏离青年中心的服务初衷;大部分青年中心由于在起步阶段,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管理方式还带有简单化、程序化、行政化烙印,在项目的评审考核、制度构建过程中也未将青年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这样不仅浪费了服务项目开发和设计的成本,也使项目的持久度大打折扣。

4、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的匮乏为项目操作、组织巩固带来障碍

从目前来看,青年中心工作队伍主要由团工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由于兼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责任不明,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显不够;另一方面,青年中心缺乏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和跟进,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与青年中心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三、相关对策

(一)营造外部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青年工作的必然选择,要实现青年中心的宗旨目标就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体系。

1、争取将青年中心工作纳入党政总体工作

青年中心要找到与党政中心工作的契合点,推动自身建设。一要争取党政政策支持,努力确立政策导向,建立健全青年中心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如以联席会议、简报报送的形式,争取党政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对青年中心建设阵地、项目、资金、人员上的支持。二要争取政府青年事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要把很多公共服务的职能下放给社会中介组织,而青年中心这样的青年组织恰恰就是受政府委托实施项目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团组织和青年中心应该在其中发挥各自组织所长,分板块承办项目,形成青年中心与团组织互动的良好格局。三要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青年中心自身设计项目或在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服务的过程中应树立专业意识,并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其服务,深化中心服务品牌。

2、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联而不同”

无论是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方式来看,我们可以说青年中心是对团组织工作的有力补充,两者关系概括起来称为:联而不同。联,即关联,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该做到成员互动、资源互动、活动互动。不同在于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贯彻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和青年中心作为青年社团联盟、青年自我管理的组织体系所宣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的差别。团组织在青年中心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联系(社团)、引导(骨干)、协调(资源)的作用,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可“严抓不放”。

3、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着眼于社区,服务于社会,在起步阶段尤其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营造社会环境:一是充分发挥与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事务有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将相关单位纳入青年中心开放的工作体系,使青年中心工作由共青团一家唱“独角戏”变成“多方协作”,不断增强和扩大青年中心的整体力量和工作资源。二是积极承担社会青年事务。围绕婚恋家庭、健康交友等维系青年生存发展的青年事务,青年中心要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沟通,将部分青年社会行为转移至青年中心承担,并通过合作提供优质低偿服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组织优势和媒体优势,加速青年中心在社会中的影响。如结合会员招募会、青年中心展示会等形式加大对青年中心理念的全面宣传,为青年中心进一步积累社会资源奠定基础。

(二)夯实内部运作

1、以平等共处、组织共进为运作理念

青年中心应结合其定位要求,倡导以会员制为基础的青年平等相处的组织原则,在融洽的群体氛围中为会员提供个体的展示舞台;青年中心是一个社团联盟,它的特色或者说能够维系其长期发展的必然是组织建设,应该围绕理事会、议事会等核心力量,集各方之力共同推进组织建设。

2、以强化内部运作为建设重点

第一,规范内部组织建设。青年中心要适应青年群体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实现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就必须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组织体系,建立规范化组织制度。一是加强理事会建设。积极吸纳社区内致力于青少年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杰出个人成为青年中心理事单位,强化青年中心组织核心力量,形成青年中心的力量矩阵。二是加强社团凝聚。青年中心应该积极地发现、培育和扶持社团发展,构建便于服务青年、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社团联盟,以社团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和调整项目吸引人气,通过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引领进一步集聚青年。三是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要重视骨干培训工作,引导骨干在工作方式上实现转变。要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专职工作者,建立以会员反馈意见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度,并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工作队伍的优胜劣汰;对兼职工作者或志愿者,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制度,以“积分制”、“折扣制”等形式激发他们服务的积极性。

第二,以青年需求为着眼点,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自身建设。青年中心应当是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合作运营、优惠服务、自负盈亏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若要实现自身的高效运转,应跳出团组织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尝试以行政推动和社会运作相结合的灵活的、引导性的运作机制。一要建立社会性关系。青年中心应积极寻求社会层面的支持,争取阵地、资金等资源。二要加强项目化合作。青年中心可采用合作经营或委托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社会力量的行业服务优势,围绕青年需求合作开发项目,为青年提供宽领域的专业性服务。三要完善社会化监督和管理。青年中心应该集社会、党团和青年的力量,逐步建立全面、科学、开放的监督管理体系,努力使青年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四要促进青年中心联动发展。青年中心作为一种开放体系,应该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加强组织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提升青年中心的整体社会效应。

(三)竭诚服务青年

青年中心区别于传统团组织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是扁平化组织,遵循由下而上的建立方式和平等的联系方式。青年中心建设必须要遵从和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搭建服务平台。

1、畅通联系青年的信息渠道

依托社团、社会组织建立信息联系点,初步形成面向青年的社会信息系统,为党政领导及团组织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愿望,掌握青年工作动态畅通渠道。利用各种信息化联系手段,在联系会员、服务青年上提高便捷性、实效性。

2、动员青年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 生活实际;导入;学习;巩固;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数学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数学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使学生不仅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而且爱好数学。培养理解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一、贴近生活实际,导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与自己同行。同时,也强烈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编了“小猴子找外婆家”的故事,并配上录音:有一次,小猴子的妈妈生病了,要小猴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前,妈妈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很像,稍为有点不同的是外婆家的房子呈正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可是,顽皮的小猴子还没听明白撒腿就跑。到了山上,看见房子都差不多才愣住了。这时,小朋友完全进入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猴子,可是他们也不懂正方形和长方形呀!于是老师趁机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小东小组打扫操场,小红小组打扫教室,怎样比较他们谁做得多,谁做得少?这就要借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动画很快就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学生随即进入了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是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讨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比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有三种情况的题目,即相向运动、背向运动和同向运动。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解题方法,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行程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分别演示出来。活动开始时两位同学在不同的地方面对面地站着,我喊“预备-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人就紧紧地靠在一起了,我问学生:这说明两人怎么了?(相遇)相遇时,小华走的路程是哪一段?小刚走的路程是哪一段?两人原来的相距与两人走的路程有什么关系?为了照顾差生,我再让两个学生走一次,这时,全体学生开动脑筋,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正当大家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我又问:“谁能根据刚才的表演编一道应用题?又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的思维马上又回到活跃状态,积极参与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接下来我再抽学生表演背向、同向运动,通过集中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行程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我还针对教材中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把课堂教学由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教学小数时,我带着同学们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实践证明,体验生活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巩固,才能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我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组织练习或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去解决龟兔粉刷墙壁面积的大小,完成当裁判的任务。这样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在巩固练习中,安排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许多物体,提问:你想了解它们的面积吗?能直接计算吗?先确定求哪种物体表面的面积,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出面积。通过动手测量实物,并计算面积。又如: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到课外调查,统计全校人数、参加校外活动兴趣小组人数、父母一年收入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题目,使他们感觉不是在做题,而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合生活实践,体验新知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已经过加工并处理的问题,只有把这些知识切实运用于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小区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认识后,我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感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逐渐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就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新鲜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通过实验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學,应是: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效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亲自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有效获得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联系生活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篇4

一、联系生活,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困难

第一, 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联系生活实施数学教学, 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知识, 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 大部分数学教师大多精通专业知识, 对于与数学专业不相关的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却不尽了解, 这就影响了教师搜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成效。部分数学教师是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 教学经验不足, 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空有理论知识, 没有实际经验, 影响了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自然开展。第二, 学生的学习意识不足。学生, 是数学课堂中的主人。学生只有具有明确的学习意识, 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在社会外在环境的影响下, 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与媒体, 没有学习目标, 学生找不到努力学习的动力, 不爱动脑筋, 不愿意跟随教师一起思考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等待教师输送数学知识, 直接告诉自己问题的答案, 不愿意融入到课堂中一起开发数学知识, 更无法认真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第三, 数学教学应用性不足。数学教学是否具有应用性, 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能否实现生活化转变。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直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教学, 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于他人的成绩。功利化的教学思想,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为了考试, 与自己学校之外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教师不重视将数学知识引向生活, 忽视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限制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联系生活,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 自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现实生活, 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下面, 探讨几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第一, 联系生活,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是将生活引向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有效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更能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情境的创设, 会让课堂内容展示得更加形象生动, 也会促进学生学习心情的轻松化。比如在讲解“倍的认识”时, 如果一直给学生重复讲解课本中关于“倍”的概念, 会过于抽象, 在无形中提高数学知识的难度。教师可以将比大小的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中, 比如拿一些苹果, 将苹果分成四份, 每份1 个、2 个、3个、6 个。然后分别组合, 一组一组地对比, 像在对比1 个与3 个这两组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一个多?”, 学生会回答“3 个多”。再问学生, “3 个这份相当于1 个这份的几份啊?”, 学生会回答“3 份”。用学生的回答去引出“倍”的概念, 用实物创设真实的情境, 有利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第二, 联系生活, 将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重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将课堂中所讲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数学知识的用武之地, 能够促进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学习意识。学生只有能够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比如在讲解减法知识时, 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减法的运算后, 引导学生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扮演超市中的售货员和顾客, 每人有20 张1 元钱, 学生用自己的文具做商品, 随意定价, 进行交易。这样一来, 学生都会积极利用减法去算账, 应用数学知识。第三, 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生活, 是每一个人的老师, 现实生活, 就像一所大学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头脑中的数学知识让生活变得更容易, 能够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次问题的成功解决, 会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找到课堂学习的动力。比如在“制作活动日历”这一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提出“你们在生活中会遗忘一些事情吗?”让学生分享他们生活中丢三落四的经历, 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活动日历, 让学生建立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活动日历, 提醒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去按时完成某些事情。当活动日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有秩序, 他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并积极观察自己的生活, 发现问题, 联系数学知识去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当代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课本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 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数学原理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真实性的提高。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建立数学实用观念, 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秀术.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20) .

[2]王逸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四年级上册“统计”的教学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02) .

有效联系 篇5

生活是生物学的归属,现实生活与生物学紧密相连。离开了生活,生物学无比枯燥;离开了生物学,生活处处束手束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有了生物学的介入,有了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就会变得饶有趣味,这样就可增强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我没有刻板地讲述枯燥的数据和术语,而是讲了我回乡下遇到的一个案子:

大约是7月份,放假了,我回老家看望父母。离家四五里地的地方,发生了一桩杀人惨案。在村外一片玉米地里,有人发现一具年轻女尸,一时间,人心惶惶,妇女儿童晚上都不敢出门,生怕碰到杀人恶魔而出意外。罪犯显然是一个老手,因为现场经过了仔细的处理,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在2公里处,办案警察发现了一把扔在深沟里的砍刀,而这把唯一的砍刀,也被罪犯在泥土中来回摩擦过,就是这把刀,办案警察迅速将案件侦破,为死者昭雪。说到这,我停顿下来说:“同学们,警察是怎样发现凶手的呢?”

站在讲堂上,环顾教室,学生还沉浸在离奇的“故事”中,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我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DNA”,新的讲课开始了。

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中文叫做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其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

“在这起案件中,刀上的血迹已被犯罪嫌疑人在泥土来回摩擦,血迹已经看不出来了,这样一来,想在刀上提取血迹就极有难度了,而办案人员没有知难而退,根据刀背上的一丁点污渍,仔细查找,获取了有用的DNA分型。公安局根据数据库的资料和材料,迅速破案,将罪犯捉拿归案。过程也很简单,生物检材预处理→DNA提取→运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对图谱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检测结论。简单说,就是办案警察从案发现场得到皮肤黏膜、血液等物品中提取出DNA以后,再与公安局数据库的疑犯的DNA对证,就会发现真凶。即便是一根头发的毛囊,也可以进行DNA检测,至于误差,则仅仅是百亿分之一。”

学生瞪大了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我趁机提出了新的问题:

“2003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历时一年,经过地毯式的搜捕,终于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将其生擒活捉。当时,萨达姆隐匿在提克里特市郊的原野洞穴中,可能因为逃避追捕,他做了易容手术,美军无法判断其是否为萨达姆本人。现在,根据美国情报局存有萨达姆的指纹、皮屑标本、照片、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美军请你帮忙鉴别一下,你如何进行辨别?”

快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我让他们写一篇关于DNA的学习笔记,把我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回答,要求别出心裁,不落窠臼。我预料学生是会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果不其然,作业交上来,大部分学生的笔记都十分精彩,见解鲜明,我十分满意。

综上所述,生物与自然环境与人类密切联系,生物学习和生活形影不离,教学过程的展开不能只局限于教室,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要和生活结合,这样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生活中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枯燥,而是乐在其中了。

有效联系 篇6

一、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意味着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其目标也与以往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新课程的设立是为了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习得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学习更生活化、更科学化、更有实践性的化学知识与技术, 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让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力量, 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使得这一教学部分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让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继续有效开展.

但是笔者深深体会到, 要有效、高效地做好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非易事, 这一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切实做到以“综合”及“实践”两词为核心,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

二、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更是一个难点.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可以让教师借鉴学习, 并且新课程对其缺少具体的教学指导, 需要教师自主探索研究这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方法、方式和途径, 但现今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

1. 生活素材, 引入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根据现在社会上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 环境污染的治理, 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都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 而生活中的各种化学小知识, 如, 洗涤剂的选用, 甚至是对化妆品优劣的辨认, 都能够从不同方面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做化学实践活动时, 最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同时激发他们对环境等问题的关注.

生活上的化学素材能够很好地引入主题, 让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水的污染时, 可以利用赤潮、鱼类大量死亡、水浮莲快速繁殖等生活中的水被污染后所产生的现象作为学生讨论研究学习的开头,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水体污染状况并分析学习这些现象的产生, 逐渐让学生产生动脑探究科学知识, 动手做实验的动力, 为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作铺垫.

2. 综合知识, 综合能力

“综合”, 指的是学生的综合性学习, 包括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实践活动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等, 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上, 不仅涉及到单一的学科问题, 而仅用一个学科的知识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也很难完整地将某个实践活动完成.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把其他所学的学科综合起来, 如, 与生物、数学、物理等, 在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时, 充分发挥各科知识来全面探究和学习实践.这不仅充分体现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 还能让学生综合运用起各学科的知识, 达到重新整合和建构知识.

3. 设立流程, 自由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程, 完成此课程的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亲自参与其中.但是在课程实施的初始, 笔者认为要为学生设立一定的活动流程, 来指导学生在完成这一实践活动时该如何做, 逐渐培养其进行探究性、实践性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熟悉这一流程后, 就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法或探究方式, 学生就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上自由发挥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笔者一般让学生以5~6人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大概给学生设立以下几个基本的环节, 首先提出课题, 让学生自由讨论;再针对课堂上所谈及的内容做课外知识查阅, 调查清楚做这一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具体资料后并在小组内确定一个关于课题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并讨论出各小组成员都同意并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最后完成实验, 分析结果, 做出详细的实验过程报告以及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但这一流程并不一定是固定的, 在不同的探究实践课题上, 可做不同的适应课题的变动, 比如, 组织参观考察, 实施调查分析,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重要的是所选的课题要与学生生活实践、社会经验及各方面知识联系起来.

总而言之,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教学, 在各方面都还并不成熟, 还需要教师潜心探究其教学方法, 才能让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地开展下去.同时,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必须重视.

摘要:对于近几年才新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 由于这一课程无经验可循, 无具体指导, 且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模糊, 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未能达到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笔者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而言, 化学教学应将书本中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从生活中学化学, 综合各科知识做实践活动, 切实做到有效开展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能力,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曹丽敏, 高慧娟.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设计.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学教育教学版, 2011 (4) .

有效联系 篇7

第一, 主旨。就是主要的旨意, 也就是中心思想, 或主要意图和目的。无论一本书, 还是一个单元, 甚至一节课都会围绕一个主题, 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论述, 这样才能论述得清楚明白, 条例分明, 富有逻辑性, 所以主旨需要高度集中而不能混杂。

第二,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 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 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石, 离开了历史材料, 历史教学与历史结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高考命题重视“新材料, 新情景, 新问题”的创设和使用, 要求学生能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并合理整合, 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 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是决胜历史高考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在历史课堂复习中围绕某一个主题, 选择可靠、多样、有趣、合适、有意义的史料进行教学,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高三历史课堂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 问题。就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等。问题设计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 当然问题的设计立足材料、指向明确、富有意义和启发性, 并且能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训练并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四, 联系。简单的含义是联络、接洽, 复杂的含义是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联系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为完成教学任务, 达成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思维和智慧的成长, 在一个主旨的统领下, 收集并筛选与其主旨相应的史料, 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设计一连串问题, 层层深入, 有序推进,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探讨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其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当然其主旨、史料、问题、联系四个要素必须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复制, 可推广, 可举一反三, 可触类旁通, 从而达到不教而教, 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下面就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进程为例, 选择五个材料来复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从而分析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特点、地位、作用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荣氏家族企业, 它的兴衰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1896年, 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 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 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据1938年2月11日、18日《新闻报》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 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 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 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 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 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 并毫无毒素, 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美《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1932年, 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 分别占30.7%和29.4%, “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头上。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 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 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 有的化为一片焦土。

——《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抗战后, 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 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 以及通货膨胀, 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 荣德生遭绑架, 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

——《人民版高中历史》

材料五: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鼓励创办实业;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不利因素: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

(2) 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 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状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前十年, 发展较快。原因: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状况:抗战时期遭受重创。原因: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4) 据材料四, 分析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状况:日益萎缩。

原因:国共内战, 社会动荡;美国产品的竞争冲击;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导致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压制;国民政府的敲诈勒索。

(5) 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特点。

特点:欧风美雨的产物;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轻重比例不协调,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基础薄弱;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通商口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曲折发展。

(6)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出路及其历史作用。

根本出路: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 建立民主统一的新国家。

历史作用: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和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不断冲击、瓦解, 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有效联系 篇8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随着课改的深入, 教材多次修订, 课本内容也日趋丰富多彩。教材选文贴近学生生活, 编写的内容与农村孩子生活息息相关, 课堂上要注意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欲望。如教学《秋天到》一课, “九月秋收忙, 鱼虾肥, 瓜果香, 田野翻金浪。”等句子, 把农民收割庄稼、渔民获得丰收场景描写的活灵活现。这样一篇符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 课堂教学中, 应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暑假怎样帮助父母收割稻子、收花生, 再结合课文的描写读一读, 背一背。大部分学生就能流畅地说出课文大意。有这样的效果, 主要是益于教师能从教材中挖掘出与孩子生活相关信息, 课文与孩子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最后, 让孩子说出劳动获得喜悦, 小手如雨后春笋, 他们有好多话可以说。再如, 教学《妈妈不要送伞来》, 我提出质疑:“下雨时, 妈妈不在家, 你是怎么回家呢?”孩子却说:“那没什么, 我们常常冒雨跑回去, 换衣裳不就得了。或是跟离学校近的同学借伞嘛。或是跟邻居的大姐姐一起回家嘛。”因为冒雨回家对农村孩子是见惯不怪。于是, 我借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课堂教学结束后, 大多数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理解课文内容,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课文中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教学时, 教师既要注重文本, 又要超越文本, 放眼于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中拓展延伸, 大胆地处理教材, 千方百计寻求教材与学生生活两者的联络点, 不断充实知识内容, 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学习, 有东西想说, 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表达水平, 而且还能深切的体会到身边的事和物都是学习资源, 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如, <<丁丁打针》这课, “丁丁是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他特别怕打针。只要一见白大褂, 一见亮闪闪的针头他心里就害怕。”我抓住学生想说的苗头问:“丁丁勇敢吗?那你怕不怕打针?”学生就大胆发言, 答案出人预料展现童真、童趣。

三、寻找能让学生勇于表达的联络点

目前, 在农村小学语文的课堂, 有的教师沿袭“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将学生变成灌输知识的容器, 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余地。整堂课上教师既是“编导”, 又是“主演”, 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 课堂变成了“教堂”, 如此单一教学形式, 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就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以至于教师提问时不敢说, 或者不会说。而教师则抱怨:“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盲点。

从农村教育抽样调查, 发现农村孩子不敢说, 或是不会说, 并非他们胆子小, 见识少, 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东西说, 不知该怎么说”, 只是他们生活的内容、想象内容及表达的方式与老师预设存在差距。他们真正害怕老师提出:“不着边际”的大问题, 怕回答错受老师责怪, 受同学讥笑。

事实上, 教师若能丢开紧握手中的备课本——少一点“框框”, 多点“乡味”, 就能使学生获得展现自我的平台, 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紧张感、畏惧感、焦虑感。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参与学习, 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正如城里孩子爱炫耀自己滑冰技艺如何迷人, 野炊怎么有趣, 农村孩子则夸奖自家的小洋楼别致一格, 母鸡下蛋大, 且味道鲜美。如果语文教师能找到教学目标与农村孩子现实生活的最佳联络点, 问他们身边最熟悉的, 讲他们感兴趣的, 课堂气氛哪有不热不美之理?

四、合理评价, 促进学习

评价是指挥棒, 它的开放性影响着每个学生探究的兴趣、意识、能力等的形成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 在评价过程中要采取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 学习自主探究“对自己来说是创新”的原则, 让学生懂得要重过程、轻结果。在教学中, 教师也力求开放性的评价,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如教学《特殊的考试》时, 让学生角色表演, 男生模仿小猴的动作神态, 女生扮演小熊, 模拟其憨态可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评价:“他演得怎样?好在哪里?”“女生表演有哪些特色?”学生采用自评, 互评, 小组评等形式, 既学会评价自己, 评价别人, 又学习别人的优点, 不断完善自己。在这契机里老师要向学生质疑:“如果你是小白兔看见门前的果皮, 你会怎么做?”学生就会设身处地想像, 想说的欲望被激发, 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 优点受到同伴肯定, 言辞受到老师的赞美, 学习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 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言语, 虽不是蜜, 但可以黏住学生, 虽不是磁铁, 但可以吸引学生。它唤起学生学习主题意识, 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进行自主性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有效联系 篇9

一、讲联系

1. 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归为一句话,那就是要发现学生已知道了什么,然后根据这个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数学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基础之上. 概念因其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学生理解内化起来很有难度,寻求与概念相接近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概念的理解找到生长点,这是很有效的一种做法.

2. 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这是数学的逻辑性与严密性的本质体现, 前面所学知识是后面所学知识的基础, 后面所学知识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发展. 所以在教 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与旧概念沟通起来,在旧概念中找到新概念的生长与固着点,将新知同化或顺应到旧知结构之中,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形成结构化.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教学这三个概念之后, 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是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由平行四边形公式推导而来,让学生回顾推导的过程,沟通公式之间联系与发展,其且最基本的一种推导过程就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公式中“÷2”的难点;二是可以沟通公式之间内在的联系. 这三类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实际上都可以写成一个公式,那就是梯形面积公式:S = (a + b)h ÷ 2,梯形面积公式可以表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 = (a + a)h ÷ 2,经过转化 :S = (a + a)h ÷ 2 = 2ah ÷ 2,得出S = ah;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表示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 = (0 + a)h ÷ 2,经过转化 :S = (0 + a)h ÷ 2,得出S = ah ÷ 2. 经过这样的联系沟通,学生思维在概念之间就建起多元的联系,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二、会举例

概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抽象. 抽象的东西记忆理解起来比具体形象的东西要难得多. 小学生的思维的特点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因此,在教学概念时,要给学生丰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发现归纳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通过充分举例来理解概念,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郑毓信教授也指出: 抽象性常常被说成数学最为基本的一个特性. 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学理论,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恰当地举例———会举例,善于举例.

在小学数学所有运算定律中,学生理解最难理解的就是 “乘法分配律 ”这个概念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充分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举例的过程, 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表面的、 肤浅的. 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出丰富具体的蕴含“乘法分配律”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征,然后归纳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再通过引导学生举出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有了丰富的实例,就有了强有力的概念背景支撑,就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根”, “乘法分配律” 这个概念在学生的思维中就不再是一个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式子,理解起来就自然就丰富且深刻了.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通过举例让学生来理解概念,又要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深化巩固概念.

三、重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手是学生智力才能的一个强大刺激物. 可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是很有效的方法.

为此,在教学概念时,可根据具体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实验中学习、在推理中学习.

四、善比较

比较是一种思想方法. 比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 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鼻祖, 也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基础. 运用比较思维方法,能全面科学地深入事物的本质,易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可深化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很相近 ,且易于混 淆 ,如 “周长”与“面积”,“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求比值” 与“化简比”,“数级”与“数位等等,这些概念有联系,但本质不同,要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建构这些概念,比较就是一种好方法. 如学生对周长与面积这两个概念常常混淆, 究其原因就是对两个概念的本质没有理解清楚,老师便可通过专项的比较,促进学生理解:一是可通过体验比较,让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周长与面积分别在哪里? 以感受周长、面积的不同;二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通过举生活中能体现周长或面积的具体事物,进一步感受两者不同;三是通过周长与面积单位的不同来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明确了周长、 面积概念的本质不同. 比较方法的优点就是不仅让事物各自的特点更加突显, 同时又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辨异析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

教学联系生活,生活联系课堂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学习素材

作为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信息技术,是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存活的一门新型学科。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学生未来在这个世界生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怎样将信息技术与生活链接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从而改变他们头脑中“信息技术就是会用电脑和网络”的狭隘认识。笔者认为,将生活背景有效地引入课堂,让他们认识到通过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样学会在生活中如何让自己所学发挥其最大能量,这对学生身心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1.将日常生活引入课堂

生活本身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包括学生日常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也包括教师熟悉的教学生活,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生活等等,这些生活实际都可以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信息技术的领悟能力。如讲到“Excel”中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分析的功能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先了解自己家庭一个月内的收支情况,形成表格,然后在课上创建一个“我来当家”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数据填写到Excel表格中,用函数与公式将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出自己日常的开支以及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生活实践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教学以活力和乐趣,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2.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

其实,很多中学生自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地“调动”起自己宝贵的生活经验,将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抽象的、理解困难的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如在学习如何建立“文件和文件夹”时,文件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一级文件夹中还会包含很多其他文件夹或者是文件?学生针对这样抽象的内容感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这时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此时同学们都在上早操,你的家长有急事来找你,怎样才能够从众多的人群中很快地找到你呢?学生纷纷说:“可以按班级找,也可以按年级找,还可以让班主任找!”“不错,在计算机里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文件,为了方便很快找到他们,我们需要将信息分开了进行保存,而保存信息的形式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后,再通过一张“信息概念与生活事物”的对照表,让学生直观地来理解知识:

二、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1.借助信息技术,实践生活

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是通过什么来架设的?是不断的实践与再实践。所以教师不但要将生活之源引入课堂,同样还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将知识实践于生活之中,从而感知知识的真正魅力。如用“Word”为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名片,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制作一张宣传海报,给父母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为学校的宣传橱窗设计一个好看的背景;用“Frontpage”做一个个人专属网站;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学校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熟练技术。如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为学校设计一个出游计划,计划中要有具体的路线编排和行程安排,同时还要用图片、视频等对景点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大多数人的每日饮食,对数据经过统计与分析后,为同学们提出合理饮食的意见和建议,给每个人发一张健康食谱。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很好地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很好地调动起他们运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积极性,显然这种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依托信息技术,体验生活

要让学生依托信息技术体验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强化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决心。如在学习“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就鼓励学生争当“小记者”,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资料与素材,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进行演示,还可以配以现场的新闻播报。这种角色扮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新鲜感,学生体验到了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感觉到了一个新闻编辑者想要创造出优秀作品,就要有强大的知识与技术作为后盾,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崇尚知识,探索科学的信念。而通过“画图软件”让学生进行古代人物脸谱设计的体验,在画轮廓、填色彩、打印、制作脸谱面具,一直到戴着面具到现场进行表演的这一系列过程,都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自信与快乐,让他们深深地认识到,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失去了生活的教育,学校、书本都会成为“死教育”“死学校”和“死书本”,任何一门学科脱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都将失去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所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寓生活于教学之中,通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为中学生架设起一座从信息技术通往现实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沈伟林.贴近生活 打造活力课堂: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关爱明天,2015.

有效联系 篇11

2010年5月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人才培养规模的目标和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适应这一目标与要求。并且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生物学相关核心课程的教学也必须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采取符合科学发展的创新性教学模式。《生物统计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及实践, 及多年生物科学研究相关的科研经历, 提出了提高《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 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与定位

石河子大学作为兵团的唯一一所211高校,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兵团精神育人, 为屯垦戍边服务”。每年毕业的学生当中有70%留在新疆工作, 为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一点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赞扬。笔者认为《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也要结合当地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水平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是按照对口支援高校北京大学提出的“创新守正、注重实效”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并且由于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十分迅猛, 《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也要紧跟时代步伐, 体现学科发展。但创新教学的同时, 要透彻讲解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结合实际, 开展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 最终目的之一是使每一个实践活动赋予以科学的意义。不同的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对该课程有喜有憎, 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因材施教。

二、充分备课, 经常补差补缺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课程, 尤其对没有科研经历的学生, 甚至包括很多老师都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 因为该课程概念多、公式繁多、图表多、计算相当繁杂, 教师教的十分辛苦、学生学的相当吃力。目前很多高校都经常出现教师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学生不愿学习的现状。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程的喜爱就至关重要。笔者作为《生物统计学》校级一类课程的负责人, 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是每年教学之前, 都要对如何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多的思考和准备。首先根据教学大纲, 结合具体本科专业的实际需求, 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进一步凝练, 删除了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 重点讲解更实用的、有效的教学内容。虽然我们的课程经历了多年的建设, 但是参照国家级精品课程, 觉得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断学习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讲课内容, 将模糊的内容清晰化。CAI课件制作注重简洁、清晰, 力求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对于模糊、抽象及有争议的知识点, 通过集体备课、讨论来解决。学期开始时, 及时的将大纲、教学安排、讲义、教案、课程ppt上传到网上;课程进行中将习题及参考答案上传到网上, 并且将统计分析软件及使用方法也上传到网上。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频、动画来增加视觉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课程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 它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基础学科, 相对来说多媒体素材较少。科学合理的组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因此, 我们不采用固定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不能只把公式用ppt文件展示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只用单一的ppt来讲解, 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 学生记不下来、理解不了公式的来龙去脉, 最终昏昏欲睡, 产生厌倦心理, 干脆就放弃了。课堂教学尤其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以启发诱导为核心。课堂上可适当的安排一些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思维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者, 应根据学生的反映, 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和监督[3]。实践证明, 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堂气氛非常好,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四、注重对英文单词及希腊字母的解读

《生物统计学》概念多, 并且都有英文单词及缩写, 对英文单词的正确解读对于掌握并记住概念的内涵很有帮助。在教学中, 首先从读准单词开始, 讲解英文单词的含义。比如:在介绍变异数中方差的概念, 同学们不易区分和记住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标准误的概念。先从介绍离均差SS的平方和 (Sum of Square of deviation from mean) , 讲到方差 (Variance) 的概念, variance本身表示变异的意思, 说明方差能反映观察值的变异程度。再介绍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和标准误standard error的含义和概念。在方差分析时, 首先要做出无效假设, 英文含义是null hypothesis, 因为这个假设不一定正确, 要在假设为正确的前提下, 进行方差分析, 从而来否定还是接受这个假设, 因此称之为无效假设。相应就有备择假设, 英文单词alternative hypothesis, 本身具有可选择的含义, 意思是无效假设不能接受的情况下, 只能接受这样的一个假设。另外还有好多的希腊字母, 比如:用于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即参数时全部是希腊字母, 而对应的样本的特征数则称为统计数, 全是英文字母表示。教师首先要读准, 并教会学生读, 并且定期的进行一次符号的听写测验。这种又回归到中学时期的教学方法, 反而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对统计学概念及术语的理解, 并且可以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

五、建立基于问题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从介绍原理、概念之后, 开始引入问题, 然后利用这些原理来推导出某种模型、公式, 总结出规律, 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该模型的具体应用。对于《生物统计学》来说, 如果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 不否认也可以使课堂上讲的很好, 但是如果课后同学们不去出动思考, 学了后面, 容易忘记前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一套PBL的教学方式, 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确定每一章节的中心问题作为教学主线, 建立创设情境、课堂讲授、课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的教学思路和体系。比如:在讲解方差分析一章时, 首先对前面讲授的内容通过问题来总结, 比如u分布与t分布, u测验和t测验的概念和区别?从而引出对于多于3个以上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 需要通过方差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本章教学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4]:方差分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方差分析的出发点是什么?方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方差分析?每次教学时, 先对上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然后提出本堂课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方差分析这一章讲解完了以后, 由同学们归纳、总结上面四个问题。实践证明PBL教学模式使整个课程成一完整体系, 明显的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采用PBL的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记住所学的知识, 并且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大大提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明显。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我们从2002年开始建设基于Web的《生物统计学》网络课程平台。在网络课程中, 除了课程简介、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参考书籍、授课教案及教学课件基本容外。还建设了课后习题、自测题、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第二课堂、问题答疑等内容,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国家十分注重高等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 这些精品课程网站内容丰富, 制作精美, 而且各具特色, 教学手段多元化, 是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最好的参考资料之一[5]。经常浏览网站, 为平常的备课提供源头活水, 而且网站上有很多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教学视频, 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网站[6],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主持。因为我们使用的教材就是盖院士主编的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就用该网站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 容易与我们的教学同步, 不仅丰富教学的内容, 而且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单调和不足, 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我们也链接了国际上很多《生物统计学》的课程网站, 可以提供给很多愿意学、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同学。综上所述,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但是十分实效、应用性强的学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好一堂课, 除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 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也要更多从学生的层面出发, 从被动式学习改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结合科研实际、开展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 以最终达到《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利用课堂上的基本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生物统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对实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方式。文章结合从事《生物统计学》教学及生物科学科研实际, 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开展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原则, 从6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 以期提高《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张小辉, 祁艳霞, 曹平华《.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素质教育, 2011, (11) :36-38.

[3]邱小琮《.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考试周刊, 2009, (2) :19-20.

[4]张恩盈, 宋希云.提高《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 2011, (8) :131-133.

上一篇:特种计算机论文下一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