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联系论文

2024-07-31

内容联系论文(共7篇)

内容联系论文 篇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好作文, 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 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情实感。

作为小学三年级, 正是从写话向写作转化的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对学生在习作的内容上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 学生生活面狭窄, 现代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能让孩子接受大量的信息量, 但这些信息是孩子被动接受的, 并没有经过他们的自身实践得来, 这妨碍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写作文更让学生困惑, 大多的习作内容都是自己听来、看来、学来的, 这样的习作怎么能让孩子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呢?那么挖掘我们现有的生活素材, 联系实际, 充实写作内容就成为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通过各类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学校, 而在学校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本身就是真实的习作内容, 要让学生懂得去留心、去思考, 就要求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提倡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生活及情感。学校中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植树活动、放风筝比赛、参观、学校运动会等。有的学生只图一时高兴, 活动的时候兴高采烈, 活动完了因为没有及时总结, 很快就忘记了。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动脑筋思考, 教师应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做提示。在每次活动之前,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认真观察, 多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 注意有特点的事物, 鼓励学生质疑并解决疑问。活动后安排学生写日记,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 做真实的记录, 并且教师在批阅日记时, 采用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给予他们鼓励, 使学生感觉到写日记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让学生可以尽其所言, 那么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就达到了。

二、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 增长学生见闻, 积累写作素材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 每时每刻都有众多的信息充斥着孩子们的世界, 作为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通过实践性的活动, 让孩子产生兴趣, 有切身的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奥运会是全世界性质的体育盛会, 在奥运会将要举办的时期, 教师可以要求孩子搜集关于奥运的知识, 举办关于奥运的知识竞赛, 图片展, 带领孩子们观看感兴趣的奥运赛事, 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孩子们在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孩子的天性是具有丰富的想象,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和创造是密不可分的, 有了想象, 学生的作文才能发挥他们本身的创造力。写出具有孩子特点的作文, 而不是我们要求的一板一眼的作文。写作也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如果教师只是坐在上面出题目、提要求、判分数, 这不但容易出现指导上的盲目性, 更重要的是还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使学生讨厌作文, 不想写作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想象, 让他们自由发挥, 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对孩子表现丰富想象力给予鼓励, 使学生明白, 想象不是瞎想, 而是想法的真实反映, 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有活力、朝气。我班学生在一次题为《秋天的校园》作文竞赛中, 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有的学生写到“秋天的树林像被秋风这个理发师理了光头。”有的孩子写到“秋风像一只大手拂过树林”, 还有的孩子用五个排比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使老师耳目一新, 拍案叫绝。这正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反映。

四、通过课外读物, 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接触的文字材料, 大多来源与书本, 范围过于狭窄。而课外读物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写作是一种释放, 是情感和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最终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实现的, 离开了语言, 就无从谈起, 语言的积累, 就要有广泛的阅读。因此阅读大量的文字材料, 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

五、结合教材, 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教材是写作最重要的参考。在课堂教学中, 学习课文的目的就是将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传授给学生, 教会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组织自己的语言素材。写作方法的运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需要在写作的实践活动中, 反复练习, 不断将新学的习作方法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才能达到运用自如, 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目的。

例如:在一次学生参观消防队活动后, 教师就要求学生写了日记记录当时的情况, 这是初写, 要求内容真实, 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次练习是在学了课文《一次科技活动后》, 针对这篇课文体现的抓住重点详细描写的方法,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参观过程, 抓住一部分详细描写。第三次是在学习了课文《颐和园》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 学生学习了以移步换景和时间的顺序描写的习作方法, 要求学生再一次练习, 通过这次练习, 孩子们更加完善了自己的习作。虽然参观这一内容贯穿了整个学期, 但学生兴趣很高, 做起来也轻松自如, 并且作文内容各有特色, 有一定条理, 使大部分学生都会写, 并且能写好。

既然写作是一种输出, 需要厚积薄发。那这源头必须是一汪活水, 必须不断地充实更新。这种积累必须从生活、思想认识和情感、语言各方面进行。一位儿童学家说“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大多从技能入手, 怎样取材, 怎样立意, 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 很少看成少年儿童自身的一种表现。因此, 学生作文往往生活化, 人情味不足。”那就让我们避开这一弊端, 联系生活实际, 充实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表现, 让学生愿意写, 喜欢写, 并且能写好。遵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的改革要求,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内容联系论文 篇2

2008-12-17 14:31

时间:2008年12月17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李卓群

联系内容:字定得挺漂亮,但上课不听讲,常常走神,导致作业错误率高;并且写字极慢,家庭作业所花时间比其它同学多,常常写写停停;订正作业更是困难,常常订正很久不能给老师批改;学习上懒惰,总想不下功夫就能取得成绩;学习态度也有待改进。希望家长能够晓之以理,进行教育,配合老师提高孩子成绩。

 家校联系记录(14)

2008-12-17 14:30

时间:2008年12月16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胡殷会子

联系内容:作业质量差,字写得不好,错误也多,家庭作业常常偷工减料,希望家长在家能多多督促,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 家校联系记录(13)

2008-12-08 16:27

时间:2008年12月2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凌文昊

联系内容:上课不认真,爱讲话,导致作业质量极差,老师讲题也不注意听,即使是订正也是错误一堆,致使考试成绩也大幅度下降。希望家长能够了解情况,配合学校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家校联系记录(12)

2008-11-25 10:37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李浩翔

联系内容:孩子出现逃学情况,情节极其严重。了解孩子在以前学校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究其一天不在校的原因,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些什么。针对此种情况老师与家长商讨具体措施。

 家校联系记录(11)

2008-11-25 10:37

时间:2008年11月18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孙宇新

联系内容:作业错别字太多,写作业时不用心,不动脑,惰性太大,学习没放在心上。常此以往,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因为基础知识不能牢固掌握。希望养成细心答题,爱动脑的好习惯,才能改善目前的学习情况。

 家校联系记录(10)

2008-11-25 10:37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朱雅婷

联系内容: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各方面不是很令人担心,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书写了较为不错,就是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常常叫起来不说话,这点需要改进。此外,作业还需要更细心,速度再快点就好了。

 家校联系记录(9)

2008-11-17 13:20

时间:2008年11月10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方程宇

联系内容:双休作业大量空白,没有做,不知为何。希望家长严格检查双休作业内容,不能让不孩子“钻空子”,该做的作业应不折不扣地完成。

 家校联系记录(8)

2008-10-27 12:51

时间:2008年10月30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杨赛娅

联系内容:学习成绩不错,但太过粗心,每天的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总是在不该错的地方出错,上课有时说小话,可能影响了对学习的专心,希望能够改正这些小毛病,做一个踏实的好学生。

 家校联系记录(7)

2008-10-15 09:28

时间:2008年10月14日

联系方式:面谈

学生姓名:左程瑞

联系内容:写作业偷工减料,常常写一半留一半,并说谎话掩饰错误,希望家长在家加强监督力度,认真检查一下作业。

 家校联系记录(6)

2008-10-13 12:49

时间:2008年10月12日

联系方式:电话联系

学生姓名:胡殷会子

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在校状况,反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对待作业能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上感觉有很大进步。

 家校联系记录(5)

2008-10-10 17:15

时间:2008年10月9日

联系方式:电话联系

学生姓名:李浩翔

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孩子转学来我班的适应情况,了解作业完成情况。总体来说,各方

面表现积极,有礼貌,较为听话、懂事,有上进心,成绩暂时不理想,但作业等等各方面表现都有进步,经过长期一如继往的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 家校联系记录(4)

2008-10-10 17:14

时间:2008年9月23日

联系方式:电话联系

学生姓名:朱雅婷

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开学至今孩子在校情况。

 家校联系记录(3)

2008-09-17 10:06

2008年9月17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徐新语

联系内容:开学已有两周了,孩子的学习还没有进入状况,作业总想投机取巧,不按质按量完成。家长反映,孩子关注的方向不对,把注意力过多地分散在其它地方了,比如看校园小说,导致对学习的不专心。希望家长多督促并监督指导,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 家校联系记录(2)

2008-09-16 22:17

时间:2008年9月16日

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

学生姓名:方程宇

联系内容: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听课不是很专注,造成弄不清作业要求,因而不能按时按质按量有效完成家庭作业。而家长也因开学不久,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比较放松,关注不够。希望家长仔细审阅孩子的家校联系本,认真检查作业,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关注其成长。

 家校联系记录(1)

2008-09-11 21:05

时间:2008年9月11日

联系方式:家长来校面谈

学生姓名:王晨怡

内容联系论文 篇3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分析模式,历史教学

要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必须构建高效课堂, 而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解决谁在学历史 (主体) , 为什么学习历史 (价值) , 学什么样的历史 (内容) , 怎样学历史 (方法) 等问题。“教学主体论”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教育家赵亚夫在《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系列文章[1]中总结了多年的历史教育界研究成果, 历史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个人有效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即培养适应社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文明史观从宏观上解决了“学什么样的历史”, 即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的问题。教育有法, 法无定法, 笔者就怎样学历史作一些思考, 试图理清历史内容的联系, 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模式, 指导学生解决历史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

欲“学史使人明智”, 必先明智地学史。挑选最有文明价值和思维发展价值的内容, 归纳出历史学科自身倚重和占优势的分析方法。[2]把握内容间的联系, 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模式, 帮助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 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但在口号多于实践的高中一线教学中, 历史学科处于尴尬局面, “历史教育仅有外衣, 而缺少学科骨骼……不过是借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做部分的包装而已”。[3]如此必然出现两种误区:一是对准高考, 教师强行灌, 学生被动受, 死记硬背;二是追随“课程改革新理念”史实未落实, 却追求“过程与方法”。历史课必须强调“实”, 把“实”做在史实上, 不能套用脱离学科本身的“新理念”, 必须从历史自身中去寻求出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 有自身的规律, 分析史实间的纵横联系, 揭示学科特有的规律, 构建分析问题的模式,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人类文明史基本内容的分析模式

从宏观方面来看,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 因此, 分析历史也必须从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着手。物质文明史包括生产、生活、流通和交通等方面;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的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等方面;精神文明史包括思想学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文明史观下的历史教学和考试的基本要求:第一是在认识历史的视角和教育价值上, 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及从历史联系现实;第二是在认识历史的着眼点上, 注重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明成果;第三是在认识历史范围上重视文明史演进的三大部分。从历史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中能够找到三大参数:横向的内容范围、纵向的演进过程和阶段性特征, 以三大参数总结出分析历史问题的模式:“横向的范围”、“纵向的演进”两个参数决定模式的形式, “历史阶段性特征”决定模式的具体适用范围和使用取舍。具体而言,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 逐层分析出物质文明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布局构成。

二、从历史内容之间的因果联系中归纳出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系列分析模式

1. 历史背景从国内和国际分析经济、政治和文化, 其

中经济背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政治背景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和军事;文化背景包括思想、宗教、科技和教育。

2. 历史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原因广度包括主观 (内因) 和客观 (外因) 。主观原因指事件发起者或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指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和思想因素, 其分析方法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只是背景侧重于静态, 原因更侧重于动态。 (2) 原因深度包括直接→主要→根本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 又有联系渗透) 。直接原因指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导火线、借口等) , 主要原因指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根本原因指历史趋势 (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 和主观需要等。 (3) 运用矛盾分析法,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矛盾入手。

3.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 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4. 目的、动机 (属主观方面的原因, 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包括:

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动机指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主要目的指实现某一方面目标, 求得稳定和发展等。根本目的指建立或巩固统治, 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三、从历史内容与其后以至现在的联系中, 归纳出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等

1. 影响或意义包括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和深远影响。

其中政治影响包括: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和民族;文化影响包括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在得出的启示 (经验、教训) 中, 政治启示包括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和策略;经济启示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和发展战略;文化启示包括批判、改造、继承和发展。

2. 判断成败及原因。

其中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是否完成;成败原因包括: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和策略;成败根源包括: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和局限。

3. 历史评价包括:

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结合史实得出结论, 其中人物评价包括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和结论。事件与事态评价包括概况、性质、特点、影响 (进步/反动、正义/非义) 得出结论。

在应用时, 只有结合“历史阶段性特征”认识特殊阶段的主导和重点因素, 才能灵活处理, 把握各阶段的历史重点。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9-12) , 2000, (1-2) .

[2]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 (讨论稿) [J].历史教学, 2003, (4) .

内容联系论文 篇4

1.我单位××同志:填写“回函单位管理对象姓名”。

2.配偶姓名:填写“回函单位管理对象的配偶姓名”。

3.婚姻状况:填写“初婚或再婚、未婚、丧偶、离婚”。

4.已有子女情况:填写“已生育子女数,同时填写生育子女是属于计划内生育,还是属于计划外生育”。

5.落实措施情况:在对应的落实措施拦下打√。

6.户籍地址:填写“回函单位管理对象的户口地址”。

7.工作单位:有工作单位的填写“工作单位全称”,无工作单位的填写“失业或无业”。

8.最近一次查环查孕时间:填写“最近一次查环查孕时间×年×月×日”。

9.环情及孕情结果:填写“有环无孕、无环无孕或计划内怀孕”。

10.单位地址:填写“回函单位详细联系地址”。

11.邮政编码:填写“回函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

12.联系人:填写“回函单位计生工作联系人姓名”。

13.联系电话:填写“回函单位联系电话,属广州地区外的还要填写区号加电话”。

内容联系论文 篇5

中职院校数学教材的内容由第一章“集合”开始. 学生不知道学完中专学校数学后怎么用到幼儿园. 这个问题也让我烦恼了很久,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联系. 比如:

例1在运动会上,某班参加百米赛跑的有4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有6名同学,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有2名同学,那么这些同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2某班第一学期的三好学生有李佳、王燕、张洁、王勇,第二学期的三好学生有王燕、李炎、王勇、孙颖,那么该班哪些同学连续两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

用我们学过的集合来表示:A={李佳,王燕,张洁,王勇},B={王燕 ,李炎 ,王勇 ,孙颖 },C={王燕 ,王勇 }.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集合A、B的相同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即 A∩B = {x|x∈A 且 x∈B}.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可用下图表示为:

求两个集合交集的运算叫作交运算.

这个概念对于中专生来说可以理解,但他们不知道这些概念怎么和幼儿园数学教学联系. 对这些未来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这个概念可以和幼儿园大班的“认识图形”内容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扩展能力. 所以可以这样联系:

例1 (儿童游戏)你能跳进圆形里面吗? 你能跳进长方形里面吗? 你能跳进正方形里面吗?

复习单独的图形的认识. 接下来导入交集概念.

例2你能跳进圆形和长方形里面吗? 你能跳进圆形和正方形里面吗? 你能跳进长方形和正方形里面吗?

通过这个游戏达到让学生找出两个图形共同部分的目的. “共同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交集.

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难度:

例3你能跳进长方形和圆形里面吗?

这个时候学生发现正方形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已知几个集合求其中的几个集合的交集.

例4你能跳进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里面吗?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展思维,交集不仅是两个集合的关系,可以扩展到几个集合的关系.

例5你能跳进圆形里面吗?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两个集合的交集也有空集的情况,也就是说这两个集合没有共同元素(没有共同部分).

空集的概念也可以扩展的几个集合的关系:

例6你能跳进长方形里面吗?

内容联系论文 篇6

一、调整教材内容, 让教材活动起来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以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 每个活动主题下面呈现的图画、照片及文字等, 都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 读懂教材范例承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然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开发教材, 大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喷涌的情感、灵动的语言。

【案例1】

《寻访大师的童年》一课, 教材编写的意图, 是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 了解大师的童年故事, 学习大师好学、好问、好动脑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从小立志, 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之情。但如何拉近二年级的学生与大师间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大师是可感可触的呢?绍兴县叶建丽老师选择了绍兴籍大师“鲁迅”这一范例, 以水乡学生喜闻乐见的“摇乌篷船”这一形式, 在“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这一古老而亲切的童谣中, 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

1.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小鲁迅的外婆家。

学生听教师讲外婆家的故事。

同桌互相学习小鲁迅在外婆家的其他故事, 比如钓虾、偷罗汉豆、摘皂荚……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时做的好玩的事, 请几位同学全班交流, 感受在外婆家的美好时光。

由己及彼, 说说小鲁迅在外婆家时是个怎样的孩子。

2. 摇啊摇, 摇到百草园

师生跟着课件摇起乌篷船, 走进百草园。

学生以现场采访教师的方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的故事。

总结百草园中小鲁迅的特点。

3. 摇啊摇, 摇到三味书屋

观看视频《三味早读》。听讲《“早”的故事》。

全班交流对读书时期的小鲁迅的印象。

【思考】

对于品德教学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落实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这个凭借如何选择性地使用,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 “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选择, 大胆地进行删减, 或更换、调整、重组, 形成新的教学主题,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 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这样, 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 有了理解、体验, 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二、丰富教材图文, 让教材厚实起来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 要从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 学会“用教材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 (生活) 》教材的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含在一幅幅插图中, 为了帮助理解, 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 使得教材对使用者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是活的, 虽然有明确的导向, 但没有唯一的答案, 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

【案例2】

有教师教学《父母的爱》一课。课文内容不多, 几句话、几幅图, 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对学生以及家长的调查采访, 有教师选择了本班学生和家长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头, 配上音乐和旁白, 制成课件: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餐, 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 校门口再三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医院里一脸担心与心疼照顾孩子, 等等。课件播放完后, 学生还沉浸在画面所示父母对自己的爱中。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 请你想想, 你的父母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生1:放学回家后, 妈妈一边拿出为我准备好的零食, 一边问我今天在学校的表现, 这就是妈妈的爱。

生2:每天都能闻到香喷喷的饭香, 在饭桌上看到我爱吃的菜, 爸爸妈妈很爱我。

生3: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取的, 包含着爸爸妈妈的期待, 包含着他们的爱。

生4:我有很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的相片, 相片里爸妈拥抱着我甜甜的微笑就是爱。

……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 平凡而又真实。而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 原来自己一张蹒跚学步时的照片、自己名字的来历、被父母认真收藏的儿时涂鸦的画都包含着父母的爱时, 这才真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那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爱, 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于是自然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考】

教材试图通过图片、歌谣、提示语等形式, 直观简洁地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事件, 却始终无法向学生展现生活的全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充实教材内容。

为了让教材厚实起来, 教师还要学会拓展其他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 如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 甚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不乏与品德教学有重大关联的板块或内容。如果将这些学科资源恰当地整合利用的话, 就能为品德学科的教学提供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三、捕捉生成资源, 让教材灵动起来

学生是灵动的个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 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常常会生发出不一样的认识、观点与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教学, 而要善于捕捉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并将这一生成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让教材灵动起来。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手拉小手》一课时, 设计了“蒙眼取球”的游戏活动, 试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可在活动中, 四位蒙眼取球的男生再三拒绝别人的帮助。几名男生摸索着, 行进有些困难, 或是踩到石头, 或是碰到桌凳……就在这时, 旁观的学生纷纷站起来, 大声叫起来, 主动争当取球男生的“眼睛”。在同学们的指点、帮助下, 四名男生拿到了篮球。游戏过后, 教师分别采访了台下和台上的学生:刚才, 你们为什么大声叫喊提醒他们啊?

生1:我担心他们会碰到凳子。

生2:怕他们会摔倒。

生3:他们半天都摸不到篮球, 所以我想帮助他们。

……

教师相机表扬了台下的学生能热情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接着又问取球的男生:你们能说说, 有人帮助取球与没有人帮助取球有什么不一样吗?其中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有人帮助取球快一点, 容易一点。最后, 教师又向台下的学生问道:你能说说, 刚才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吗?学生自豪地答道:在我的指挥下, 小丁才拿到篮球的。教师:哦!是为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而感到高兴, 你们也高兴吗?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回答:高兴!

【思考】

学生突如其来的拒绝, 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 但是课堂又被学生随之而来的兴奋情绪激活了。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打破了“预设”,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帮助, 学会主动帮助别人, 进而领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不断调整, 动态发展, 教材的使用也理应如此。

摘要:《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呈现的话题和范例,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方法, 最能在不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学中焕发生机, 置身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发现更多新鲜的感动和愉悦。因此, 在实施“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教学时, 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立足教材, 大胆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内容联系论文 篇7

事业单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服务。政府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 1998年前后, 有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应运而生, 不但加快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同时, 也满足了社会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但随着我国财政预算体系的变革, 各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深化,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统驭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标准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财政部于2012年底, 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于2013年1月1日执行新制度。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内容

1. 折旧与推销问题处理方法的变化

在新制度中, 对于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折旧、摊销的处理方法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同时, 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可计提折旧和摊销资产的范围, 除事业单位享有所有权的动植物、文物以及在事业单位摆放的陈列品、图书、档案等资产外均属于事业单位资产核算范围。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和摊销。

2. 事业单位财政投入资金核算的变化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财政收入的支出与分配, 将“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细分化, 增设了以下五个二级科目, 即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明确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支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其中, 结转与结余金额不得参与预算的结余分配, 也不得转入“事业基金”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科目当中。此项变化, 即统一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 同时, 也有效的区分了事业单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与财政补助结余的不同。

3. 资产的计价与入账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 资产的成本应以实际成本或类似或同类资产的成本进行计量。如需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账面价值调整, 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但对于即没有有效凭证, 市场上也没类似或同类资产, 其资产计量口径也不统一的情况下, 资产应以名义金额进行入账管理, 并要求在当月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出来。这样即确保了资产入账的及时性, 也强化了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4. 权责发生制将应用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中

新制度中引进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有效的反应出了事业单位当期收入与支出的真实情况。同时, 也明确指出了事业单位应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 而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中发生的部分经济事项或业务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这样即能如实的反应资产与负债情况, 也能满足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5. 基本建设投资核算按月并入单位“大账”核算

新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单独建账核算, 至少每月并入单位“大账”进行核算。并要求事业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二级科目, 核算基本建设投资成本, 其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处理方法大致相同, 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6.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结构的变化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和附注构成, 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由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代替, 其表内按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类列示。并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账务会计报表应按月度和年度进行编制;附注部分则应当披露事业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的变动情况。会计报表结构上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报表使者理解和分析事业单位经营情况的速度。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1. 会计核算账户趋于一致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资产类账户中的“现金”转变为“库存现金”、“对外投资”转变为“长期投资”。并增设了“存货”账户,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材料与产成品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增加了“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处理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 这是本次变化中的一个亮点, 而“虚提”折旧与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兼顾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即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口径, 又可以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

2. 统一了会计核算的目标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 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在于明确受托人与被受托人的责任。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目标第一次体现了这一原则, 使得企业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目标上有了一致性, 对以后会计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 账务报告列示内容相一致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采用了企业会计报表的格式, 增强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科学性与通用性, 同时, 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业绩评价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财务数据。

4.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核算制度更加趋同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内容趋同性很突出, 其业务处理与财务管理方式都非常的相似。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财务核算划分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在不久的将来, 两套会计的准则将有望合二为—, 将有利于财政部门综合考虑企业与事业单位规范的问题。

四、总结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后的内容, 更加符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需要, 使事业单位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与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 使我国的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 最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S].财办会 (2012) 72号, 2012。

上一篇:施工监管下一篇:胎儿系统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