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联系(共12篇)
临床联系 篇1
一、临床药学的发展
临床药学是随着药剂学、药理学和治疗学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 是医、药、生物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卫生部先后批准了15家重点医院作为全国临床药学的试点单位, 临床药学才有了迅速的发展。它打破了医药分家的局面, 明确了医院药师的发展方向, 药师深入临床, 医药结合, 才能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 解决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宗旨, 工作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药师深入临床, 直接参与对患者用药。有的药师参加医生查房会诊, 书写药历, 配合临床治疗。 (2) 治疗药物监测, 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 对安全合理用药起了一定的作用。 (3) 药物咨询:随着大量药品上市, 药源性疾病不断的发生。为此应重视药物信息, 设置独立的药物信息系统, 负责药物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查阅、分析评价和传递, 积极开展药物咨询。 (4) 输液的配伍: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 临床上多种药物合用, 合理的配伍已经成为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药学人员应直接参与输液的配伍, 从而保证输液质量, 避免配伍禁忌,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的服务。 (5) 药物不良反应 (ADR) 监察, 在很多国家已经形成制度, 我国也已开展此项工作, 它对防止药疗事故, 保证用药安全意义重大。
二、临床药学的任务
1、向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的信息, 主要内容应是:
(1) 处方、病例用药分析, 合理或不合理用药的事例。
(2)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 药物交互作用。
(3) 危重疑难病抢救用药方案及分析。
(4) 农药中毒的药物分析。
(5) 药物质量与疗效。
(6) 注射剂混用的经验与问题。
(7) 老药新用、剂型改革后的疗效。
(8) 中草药制剂及生物药剂学与疗效关系。
(9) 新药与临床应用的评价。
2、临床药学的重点工作
(1) 随着新药的发展, 用药品种的增多, 处方配伍复杂, 为保证合理用药, 提高疗效, 重点掌握临床用药情况, 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所造成的危害, 减少药源性疾病, 达到积极治病的目的。
(2) 促进医药结合鼓励药师进入临床, 积极参与合理用药, 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当好医生参谋, 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积累临床资料和经验, 为临床提供用药咨询, 以指导合理用药。
(3) 开展临床用药监测, 研究生物体液、血药浓度及毒性的相互关系, 以取得最付佳给药方案, 提高用药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三、临床药师如何处理好与医、护之间的关系
1、应与医师密切协作, 优化治疗
用药方案, 临床用药能力是临床药师的必备技能, 尤其是处方审查和用药咨询。帮助医师正确选择药物, 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消除药物对患者的危害。临床药师在与医师进行合作时, 应以患者为主, 内容可涉及药物治疗、疾病诊断、实验室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在向医师提供药物治疗方案时, 最好以建议和讨论的方式提出。当药师鉴别药物治疗问题时, 需要与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同时, 医师作为临床治疗的主体, 对药物治疗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 这需要临床药师全面了解。比如, 与主任医师合作, 由于主任医师具有长期的临床用药经验和较高超的医术, 就应了解: (1) 该专科疾病治疗进展中的新药、新治疗方案涉及的药物品种; (2) 特殊治疗药物的给药剂量、作用时间、给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改变治疗方案的药理机制的解释; (4) 病房内药品不良反应的归纳总结和处理方法; (5) 与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试验的准备实施。
2、主动向护士介绍合理用药知识, 协助并促使用药方案有效执行。
药物的应用方法及时间正确与否, 可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甚至是成败的关键。而药物的投放与应用需要护士执行, 但护士的工作经历决定了其一般较缺乏合理用药知识方面的系统性培训, 对药物的配伍禁忌、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时间方面的问题, 通常缺乏比较正确的理论知识。此时, 就需要临床药师向护理人员介绍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和意义, 使其从理论上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以及不合利用药的危害。
临床药师的出现是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治疗需要的结果。目前, 临床药师的用药经验不如专科医师丰富, 需积极做好知识储备, 虚心向专科医师学习;临床药师只是对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治疗团队中的一员, 是运用本专业知识参与药物治疗, 永远不是指导者而是合作者。只有与医师协商, 指导护士用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临床药师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当前,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临床医药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挑战与机遇并存, 让我们共同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药学, 大踏步前进, 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摘要:临床药学是一门以患者为对象, 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 是医院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促使医药结合、药护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 提高治疗水平, 推动医学与药学科学发展的桥梁学科.临床药学中, 医师、药师与护士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虽然彼此的工作职能不同, 但均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而各尽其责。
关键词:临床药学
临床联系 篇2
一、 下列关于混合血栓的说法,错误的是()C 血栓的类型不包括()D 混合血栓的镜下构成,说法不正确的是()D 下列关于透明血栓的说法错误的是()C 下列关于白色血栓的说法,错误的是()B 股静脉内较大的血栓完全机化需要多久()B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附壁血栓()B 下列关于红色血栓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下列关于白色血栓的形态,说法错误的是()A 血栓的结局不包括()A
二、 心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常见疾病不包括()B 下列哪种疾病不易形成血栓()D 正常血流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流中的(),其外是血小板,最外层是血浆 B 有利于血栓形成的血流状态改变不包括()C 静脉血栓多见的原因不包括()C 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表现为()D 血液凝固性增加的常见原因不包括()B 动脉和心脏血栓形成的原因是()B 血栓形成第一步是()A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A
三、 血栓形成过程中,对于血小板黏集的说法,错误的是()C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栓头是指()D 血小板血栓镜下特点,错误的是()C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栓尾是指()B 血栓形成的起始点是()D 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黏附的特点是()B 临床上,常用()防治血栓性疾病,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等抗凝作用。A 血栓形成过程中,对于血小板的黏附说法错误的是()A
四、 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形成阻塞动脉血管后的临床表现()B 脑萎缩的病理变化不包括()B 在血栓运行途径中,随血流方向通过主动脉系统和左心最常阻塞于()B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成为栓子,下列不属于栓子的是()D 血栓对机体不利的影响不包括()A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C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病理表现可呈()A 体循环动脉栓塞血栓()来自于左心 D 在血栓运行途径中,随血流方向通过静脉系统和右心可引起()A 血栓形成阻塞动脉血管后所致脑功能下降,其表现不包括()C
教学联系生活,生活联系课堂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学习素材
作为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信息技术,是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存活的一门新型学科。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学生未来在这个世界生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怎样将信息技术与生活链接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从而改变他们头脑中“信息技术就是会用电脑和网络”的狭隘认识。笔者认为,将生活背景有效地引入课堂,让他们认识到通过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样学会在生活中如何让自己所学发挥其最大能量,这对学生身心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1.将日常生活引入课堂
生活本身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包括学生日常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也包括教师熟悉的教学生活,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生活等等,这些生活实际都可以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信息技术的领悟能力。如讲到“Excel”中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分析的功能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先了解自己家庭一个月内的收支情况,形成表格,然后在课上创建一个“我来当家”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数据填写到Excel表格中,用函数与公式将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出自己日常的开支以及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生活实践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教学以活力和乐趣,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2.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
其实,很多中学生自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地“调动”起自己宝贵的生活经验,将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抽象的、理解困难的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如在学习如何建立“文件和文件夹”时,文件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一级文件夹中还会包含很多其他文件夹或者是文件?学生针对这样抽象的内容感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这时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此时同学们都在上早操,你的家长有急事来找你,怎样才能够从众多的人群中很快地找到你呢?学生纷纷说:“可以按班级找,也可以按年级找,还可以让班主任找!”“不错,在计算机里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文件,为了方便很快找到他们,我们需要将信息分开了进行保存,而保存信息的形式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后,再通过一张“信息概念与生活事物”的对照表,让学生直观地来理解知识:
二、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1.借助信息技术,实践生活
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是通过什么来架设的?是不断的实践与再实践。所以教师不但要将生活之源引入课堂,同样还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将知识实践于生活之中,从而感知知识的真正魅力。如用“Word”为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名片,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制作一张宣传海报,给父母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为学校的宣传橱窗设计一个好看的背景;用“Frontpage”做一个个人专属网站;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学校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熟练技术。如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为学校设计一个出游计划,计划中要有具体的路线编排和行程安排,同时还要用图片、视频等对景点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大多数人的每日饮食,对数据经过统计与分析后,为同学们提出合理饮食的意见和建议,给每个人发一张健康食谱。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很好地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很好地调动起他们运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积极性,显然这种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依托信息技术,体验生活
要让学生依托信息技术体验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强化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决心。如在学习“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就鼓励学生争当“小记者”,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资料与素材,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进行演示,还可以配以现场的新闻播报。这种角色扮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新鲜感,学生体验到了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感觉到了一个新闻编辑者想要创造出优秀作品,就要有强大的知识与技术作为后盾,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崇尚知识,探索科学的信念。而通过“画图软件”让学生进行古代人物脸谱设计的体验,在画轮廓、填色彩、打印、制作脸谱面具,一直到戴着面具到现场进行表演的这一系列过程,都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自信与快乐,让他们深深地认识到,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失去了生活的教育,学校、书本都会成为“死教育”“死学校”和“死书本”,任何一门学科脱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都将失去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所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寓生活于教学之中,通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为中学生架设起一座从信息技术通往现实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沈伟林.贴近生活 打造活力课堂: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关爱明天,2015.
临床联系 篇4
介绍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之———胃肠激素可以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时, 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即抑胃肽有强烈的胰岛素刺激作用。这时我们可以联系临床解释为什么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葡萄糖引起胰岛素的分泌更多。这时因为口服葡萄糖要经过消化系统, 这个过程会刺激到抑胃肽的分泌, 抑胃肽有强烈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食管下括约肌是指在食管和胃之间存在的一个高压区, 其压力比胃内高5~10mm Hg, 类似括约肌。其意义在于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可以介绍LES失弛缓症:患者吞咽时, LES不能舒张持续痉挛收缩, 吞咽时食物堆积于食管下括约肌以上, 食管扩张。同时联系LES功能不全:酸性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下段引起“烧心感”和食管炎。
胃酸的分泌机制可以看出运用质子泵的阻断剂, 可以阻断胃酸的分泌, 由此引出临床用药奥美拉唑的作用机理和药理特性。
胃能消化各种食物, 为什么没有将自己给消化掉呢?这是因为胃存在自身保护机制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虽然胃有自身保护机制, 但还是有一些因素能破坏胃粘膜。比如消化性溃疡的病人, 当他的病史中有常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 应用这一生理学知识, 就能在病人作胃镜之前做出最初的诊断与处理;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指由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变胃内压。其意义在于防止食物过早排空, 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这时我们可以联系临床解释为什么要饭后服药?这是因为头区的胃壁较薄, 收缩力较弱且很少发生收缩。食物入胃后不会很快与消化液混合而是逐层分布于胃的内表面, 先入胃的在外层, 后入胃的在胃的中央, 暂不与胃粘膜接触, 因此饭后服药可减轻药物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
胃的排空是指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内有促排空的因素而十二指肠有抑排空的因素, 当抑排空的因素被解除时, 进一步排空。由此我们知道胃的排空是间断的, 其与小肠上段的消化和吸收相适应。可以联系临床告诉学生如果胃排空机制发生障碍, 过快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过慢引起胃溃疡。同时向学生提问胃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患者为什么应少量多餐?如果进食过多因缺乏胃排空机制, 过量胃内容物进入小肠, 超过小肠的吸收速度, 高渗透压引起大量的水分进入肠腔, 引起腹泻, 甚至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因为其含有消化三大养素的酶。其中淀粉胰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虽然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但是因为纤维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同时由于体内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 所以纤维素较淀粉难水解。由此引出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正常时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并不消化胰腺本身, 这是因为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肠腔中肠致活酶激活) 。同时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以失活胰蛋白酶, 抑制糜蛋白酶的活性。这时我们可以联系临床上的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严重受损或导管阻塞时,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作用遭到破坏, 酶原迅速激活, 短时间胰腺大部或全部消化。正常时少量的胰消化酶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进入血液循环, 但急性胰腺炎时血液中胰酶大大增加, 所以测定血液中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浓度是急性胰腺炎的有价值指标。
胆汁的有机物成分时包括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这时可以介绍一下胆结石形成的原因。胆盐、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之间应该有适当的比例, 这是维持胆固醇呈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 当胆固醇分泌增多或胆盐 (更主要是卵磷脂) 减少时, 胆固醇可析出形成结晶, 这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介绍胆汁的作用时, 胆汁虽然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但是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由此引出脂肪泻。当胆道阻塞 (结石或肿瘤压迫) 引起胆汁排放困难, 不能进入十二指肠, 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出现脂肪泻。
胆囊有储存胆汁的功能同时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放。虽然胆囊有这些作用, 但胆囊不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器官, 这是因为胆囊摘除后, 对小肠的消化和吸收无明显的影响, 因为肝胆汁可以直接进入小肠, 虽然胆囊切除甚至能耐受油煎食物, 但一般仍应避免高脂肪饮食。
介绍胆囊收缩素的作用时, 因此临床做胆囊造影时常让受试者食用脂肪和蛋白类的食物, 是由于蛋白质和脂肪消化产物均能引起其释放。
与临床合理链接一直是是基础医学教学中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 如何以教材提供的知识或由教材引发的相关内容与临床相结合是我们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 也是增加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生理学课程内容里合理地联系临床, 进行讲解和讨论, 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理论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不应该一味强调结合临床, 对生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应作为重点,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在消化生理联系临床的教学中不断探讨、总结, 使生理学教学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大年, 吴博威.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2-163.
临床联系 篇5
药物临床试验新项目备案指南
一﹑药物临床试验新项目备案时间
获得我中心伦理批准函后,按备案清单准备好纸质版材料,联系机构办公室老师预约备案时间。
二、药物临床试验应提交的纸质版材料清单如下:
1.NMPA临床试验批件复印件: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2.组长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批件及评审意见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若不设组长单位,请提供“无组长单位声明”,并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3.本中心伦理委员会批件及成员表:请提供原件。
4.申办方资质(营业执照副本,生产许可证,GMP证书的复印件):加盖申办方公章。
5.申办方委托CRO/SMO公司进行临床试验,请提供以下补充资料:临床试验委托书(双方单位加盖公章)、委托方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副本。
6.CRA/CRC简历中的学历及药物临床试验经验请附证明材料。
7.临床试验有关的实验室检测正常值范围请根据当时科室化验单进行收集,由PI签字确认并注明时间。
8.医学或实验室操作的质控证明在机构办公室获取。
9.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的药检报告书: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10.药物相关表格请按照备案目录清单中内容提供齐全,若有缺项请附情况说明。
11.研究者手册:注明版本号和日期,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12.研究方案:注明版本号和日期,PI签字,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13.知情同意书:注明版本号和日期,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要求提供本中心专用知情同意书。
14.病例报告表、研究病历样表:注明版本号和日期,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15.本中心研究者资质:研究者最新简历附本人签名及日期(样表在网上下载)、执业证书复印件、GCP培训证书复印件(简历内容需要涵盖参与临床试验的经历与培训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16.破盲规程:双盲试验需要提供。
17.遗传办批件: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18.承诺书(法人及PI):提供复印件。(申请本中心承诺书时的准备的文件需要同时备案,在5楼办公室取材料)。
19.受试者招募文件(即招募受试者和向其宣传的程序性文件):若有,需注明版本号和日期,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20.其他任何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材料:若有(如受试者须知、受试者日记等等)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21.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必须提供临床前毒理、药效资料: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22.其他需提交的材料:若有(试验药品及对照药品说明书、保险声明等)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三、器械及试剂盒临床试验应提交的纸质版材料清单如下:(与药物临床试验相同项要求同上)
1.产品说明书: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2.试验用医疗器械合格检验报告及自检报告、试验用试剂盒合格检验报告: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的产品注册检验合格报告,且在一年内有效期内。
3.试验用医疗器械(试剂盒)研制符合适用的医疗器械(试剂盒)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声明: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4.对照产品的相关资料: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临床试验备案文件: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6.组长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批件及评审意见: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单中心或者两家中心的项目需要提交不设组长单位的说明文件。
7.原始数据记录表(样表):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8.试验用仪器合格检验报告(申办方提供的仪器):加盖申办方公章。9.其他需提交的材料,若有(试验器械(试剂盒)及对照器械(试剂盒)说明书、保险声明等)加盖申办方或CRO公司公章。
以上纸质版备案资料请用黑色打孔夹装订完整材料1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备注:送审材料要求由熟悉整个试验内容的有GCP资质的监查员亲自递交,不接收邮寄、无资质人员(如:销售经理)代交。
备注:加盖公章需首页加骑缝章。
四、监管要求
1.为保证试验质量,需要配备监查员。新项目的CRC需要经过机构办公室面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监查员应当有相应的临床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经过必要的培训,熟悉有关法规和规范,熟悉有关试验药物的非临床和同类产品临床方面的信息、临床试验方案及其相关的文件。血液科、肿瘤科等要求CRC必须有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经验。
2.研究者研讨会、总结会等需要提前通知机构办公室,告知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等。
3.药物临床试验本中心的启动会要求有机构办公室成员参加启动会,请提前通知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4.首例受试者入组时,请通知机构办公室进行质控,配合机构填写相关表格。5.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过程中机构办公室不定期进行质控,机构老师会提前与相关人员联系,请配合准备好试验相关的材料。
6.药物临床试验项目锁数据库前,必须提供申办方/CRO/SMO/第三方对整个试验的监查报告,申办方盖章确认。
欧盟联系国 篇6
何为联系国协定?
联系国协定是欧盟与对象国深度合作的协定,内容主要包括欧盟与这些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能源和安全方面合作、简化其公民进入欧盟的签证手续以及取消人员跨境流动限制等。成为欧盟联系国的条件虽然远不及加入欧盟的条件那么苛刻,但对象国也必须在政治上认同欧盟的民主价值,并践行民主政治理念,在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愿意与欧盟市场并轨融合。
获得联系国地位是加入欧盟的铺垫?
1990到1995年,欧盟陆续和波兰、捷克、立陶宛等中东欧8国缔结“欧洲协定”,赋予后者“联系国”地位,2004年这些国家成功加入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后,乌克兰向加入欧盟迈出关键一步,但要成为欧盟成员并非易事。在目前的欧盟“联系国”名单中,不仅有突尼斯、巴勒斯坦等北非中东国家,还有中美洲国家,显然这些“联系国”很难成为欧盟一员。就乌克兰而言,其地缘特征和国家体量也很难让欧盟“消化吸收”。乌克兰东邻俄罗斯,西接欧盟成员国,是俄罗斯与欧盟地缘政治的交叉点。乌克兰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以来,一直在外交上东西摇摆,在俄罗斯与欧盟的夹缝之中苦苦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联系国协定主要还是双方把生意做大,而入盟则意味着分享决策权。乌克兰有4600万人口,超过波兰的3800万,60万平方公里土地,超过德国的面积,一旦入盟,它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它会在欧盟理事会中拥有相当大的投票权数。欧盟已是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的大集团,它的扩大已经给自身带来诸多的负效应,让乌克兰加入欧盟,有可能大大冲击和削弱它的决策和行动能力。乌克兰多次请求加入欧盟,但欧盟一直未予首肯。
乌克兰成为欧盟联系国后可享受何种待遇?
2014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乌俄关系降至冰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乌欧关系迅速升温。3月,乌欧联系国协定政治部分签署,6月,经济部分签署。根据时间表,经欧盟各成员国议会批准后,乌欧联系国协定政治部分就可以生效,经济部分则推迟到2015年12月生效。该协议生效之后,将使乌欧关系实现质的提升,即从过去的伙伴关系转变为政经联盟关系。欧盟一项研究显示,乌克兰将会因为该协定增加10亿欧元的出口,使钢铁、纺织品和食品生产行业受益。据欧盟委员会估计,联系国协定的实施每年将为乌克兰新增12亿欧元收入,乌克兰经济将会增加一个百分点。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乌克兰未来还需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系统改革,还需对司法体系进行大幅调整,以期达到欧盟要求的标准,而这些对于政局动荡的乌克兰来讲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俄罗斯为何对乌克兰成为欧盟联系国反应强烈?
临床联系 篇7
兴奋 (动作电位) 沿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 要求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 冲动即不可能通过断口。这时我们可以联系临床:如果神经纤维麻醉或冷冻, 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 就会发生传导阻滞。
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纤维的直径、髓鞘的厚度及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经测定人上肢的正中神经内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分别为58m/s和65m/s。当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时, 传导速度减慢。因此, 测定传导速度有助于诊断神经纤维的疾病和估计神经损伤的预后。
神经的营养作用在神经切断变性和再生过程中, 能明显的表现出来。动物实验证明, 切断运动神经后, 肌肉内的糖原合成减慢, 蛋白质分解加速, 肌肉逐渐萎缩, 即为神经营养性作用丧失所致。将切断的神经缝合, 待其再生后, 肌肉的糖原和蛋白质合成又加速, 萎缩的肌肉有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临床实践也证明, 神经具有营养作用, 如脊髓灰质炎患者, 受损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因病变丧失功能, 其所支配的肌肉便发生萎缩。
多巴胺与躯体运动、精神情绪活动以及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关。临床联系为:震颤麻痹与黑质多巴胺的分泌过少有关, 精神分裂症与脑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过强有关。
乙酰胆碱在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 主要是被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而失活。水解产生的胆碱和乙酸即进入血液, 部分胆碱还可被神经末梢重摄取利用。胆碱酯酶可被有机磷农药选择性加以抑制, 所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将出现乙酰胆碱大量堆积于突触间隙, 出现一系列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的表现, 如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大汗淋漓、胃肠痉挛等临床表现。
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神经冲动传入纤维进入脊髓或脑干中, 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 另一方面通过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在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 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例如, 叩击伸肌的肌腱, 刺激肌梭感受器, 肌梭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 直接兴奋支配该伸肌的运动神经元, 导致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具有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维持觉醒的作用。由于这一系统是一个多突触的接替的上行系统, 因此易受药物的影响。例如, 巴比妥类催眠药及一些全身性的麻醉药可能就是首先阻断了上行激活系统传导作用所致。
痛觉是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复杂的感觉, 同时伴有情绪活动和防卫反应。疼痛的产生不仅取决于伤害性刺激的强度, 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很多是精神方面的, 例如, 战士在战场上受伤时不觉的痛。
快痛又叫锐痛、刺痛、急性痛和电击痛, 是一种鲜明、尖锐和定位清楚的痛。例如当针刺入皮肤, 用刀割皮肤、急性烧伤以及皮肤受到电击时可感到这种快痛。
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心肌梗死或缺血时, 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病变时, 右肩胛区出现疼痛;阑尾炎时, 可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的疼痛。因此牵涉痛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在人类由于锥体束或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障碍, 脊髓失去了运动区的控制。可出现一些特殊的反射:当用钝物划足底外侧部时, 出现拇趾背屈, 其余四趾向外展如扇形状的反应, 称为巴宾斯基征阳性。从生理角度来说, 其属于屈肌反射, 因随刺激强度加大时, 可伴有踝、膝和髋关节的屈曲。平时脊髓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 这一原始的屈肌反射被抑制而不表现出来。正常成人睡觉或处于麻醉状态下以及婴儿锥体系统未发育完全前也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
在整体内, 脊髓牵张反射接受高位中枢的调节, 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腱反射亢进时, 提示病变部位在高级中枢;当腱发射减弱或消失时, 常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枢损伤, 如脊髓灰质炎。因此临床上常用测定腱发射的方法来了解该反射弧的完整性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前庭小脑主要与身体的平衡和正常姿势的维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第四脑室附近出现肿瘤的患者, 由于肿瘤压迫绒球小结叶, 结果患者站立不稳, 头和躯干摇晃不定, 步态不稳, 没有外物支持不愿行走。
脊髓小脑主要功能为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受害的动物或人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 肢体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我不住动作的方向, 且越靠近目标时抖动的越厉害, 即意向性震颤。
中脑有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 因此在患严重疾病时对光反射消失时病变侵害中脑的表现, 是生命垂危的标志。
感觉性记忆是指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后, 首先在脑的感觉区储存的阶段。这段时间很短, 一般不超过1秒, 如果没有经过注意和处理就会很快地消失。例如, 一辆汽车从你眼前开过, 你尽管也看见了它的车号, 但没有注意, 却记不清它的号码, 就属于这一类记忆。
一侧优势的现象充分的说明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例如, 当你与人谈话时, 左侧半球主要领会说话的内容及其含义, 不能理解音调上的变化的意义, 右侧半球则注意说话者的音调、表情、身体的姿势等。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接班人, 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医学生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都采取的是这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是令人堪忧的。如何去教学, 是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反思的。笔者尝试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临床联系法, 与临床合理链接,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学生渴望通过新知识的学习, 以便解决临床所提出的实际问题。临床联系法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很重要,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尽早的接触临床。总之, 临床联系法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不断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大年, 吴博威.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73-332.
临床联系 篇8
CPC教学即为临床病理讨论教学, 旨在通过对病变特点的观察, 对患者的疾病症状及体征进行推导[1,2]。由此可见, 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即为“推导”,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可围绕这一核心, 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将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进行有效联系。进行CPC病例选择时, 教师应当充分注重所选病例的典型性, 以帮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理解与消化, 当学生对该病理类型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框架后, 教师便可在所选病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 以提高学生对各环节病理知识进行相互联系的能力。另外, 在向学生提供CPC病例医学资料时, 应当保证资料的完善性, 包括发病过程、治疗经过、死亡记录等, 以真实客观的教学资料来帮助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推导。准备充分后, 教师即可根据所学章节, 通过CPC教学方法将临床病理与教学工作进行密切联系。
以“肝阿米巴病”的病理教学为例, 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自行分为不同的小组, 并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病例资料, 随后让学生根据对患者资料的分析, 来对其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进行深入探究。病例资料大致如下:患者为58岁男性, 连续两年时间存在“痢疾”症状, 且呈反复发作状态, 体质逐渐瘦弱, 近两个月来出现肝区疼痛现象, 并伴随着持续性高热症状, 最终全身衰竭而亡。根据详细病例资料, 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该病例的肝标本进行细致观察, 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 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作为推导答案, 最终由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客观评估。如“持续性高热的引发因素有哪些?”“导致患者肝区疼痛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均可作为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的问题范围。学生在观察病理标本时, 一方面应当对该标本的病变特征与相关临床表现进行相互联系;另一方面, 应当通过所学的病理学理论知识, 尝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出科学的解释, 由此实现病理标本观察价值的最大化提升。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不仅可对学生的病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起到巩固作用,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思维拓展空间, 有助于学生医学知识应用能力的稳步提升。
2 CBL教学方法的应用
CBL教学即为案例式教学, 具体指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基准, 将相应的案例向学生进行展示, 并引导学生通过所展示案例, 将病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病理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并对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分析[2,3,4]。由此可见, 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即为“分析”, 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侧重于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角度出发, 通过案例分析来获取相应的医学知识, 由此实现病理知识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教师应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时, 首先, 应当指导学生对疾病的相关特征进行切实掌握, 确保病理分析方向与疾病的诊断逻辑相符, 避免学生的学习方向出现偏差;其次, 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病理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利用, 在分析过程中, 利用病理学知识进行科学判断, 同时也可利用分析过程中所汲取的知识来丰富自身病理学知识框架;最后, 应当遵循“引导为主, 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得到最大化激发。
例如:为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案例资料, 并让学生根据资料对患者所患进行诊断, 并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病例资料大致如下:22岁男性青年患者, 症状为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并伴随着胸痛、咳嗽等现象, 咳出的痰液呈铁锈色, 经询问得知是由于酗酒后淋雨所导致。经X线检查, 得知患者左肺下叶存在大片致密阴影;经血常规检查, 得知患者WBC为17×109/L;经听诊检查, 得知患者左肺下叶存在大量湿性啰音, 且存在触诊语颤增强现象。根据上述资料, 教师如仅仅要求学生对该病例做出临床诊断, 便容易导致学生给出的诊断结果过于片面。如资料中提到的“咳出的痰液呈铁锈色”这一信息, 学生在没有对其他症状及体征进行深究的情况下, 往往仅将患者的阳性症状与体征进行简单堆积, 不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高度发挥。因此,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 可针对资料所给出的信息做出适当细化, 向学生提出“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因素有哪些?”“痰液颜色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使学生对资料中的每一处细节进行深入探究, 以对诊断的准确性形成保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在诊断工作中的严谨性, 也有利于学生病理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根本提升, 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3仿真情景教学方法的应用
仿真情景教学方法即为通过临床工作过程的模拟, 来完成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由此可见, 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即为“模拟”, 教师在应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以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为目的, 指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实现病理学知识与临床病理的相互渗透。首先, 教师应当对各种临床典型病例进行整理, 并挑选出相应的学生进行扮演, 即为“简易标准化病人” (SSP) , 随后由教师进行接诊医生的角色扮演, 根据患者提供的病情信息切实诊断。总而言之, 仿真情景教学方法即为疾病诊断的模拟过程, 旨在通过情景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病理学应用能力的根本提升。
例如:由学生扮演的患者向由教师扮演的接诊医生做出病情陈述, 告知医生自己存在下腹疼痛、发热、下腹压痛等症状, 再由教师通过病理学理论知识与患者实际临床表现相结合, 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针对患者所罗列的相关症状, 医生可首先考虑为阑尾炎, 随后可结合血常规、X线、超声等相关诊断技术进行确认, 完成一套完整的常规检查流程。进行上述示范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以此类推, 自行分为不同的小组, 以相同的方法进行互动式学习。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下, 学生可有效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技术支撑, 对于自身职业定位也可具有更为强烈的认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不仅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拥有更为广泛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可实现“理论服务于实践, 实践用于丰富理论”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可将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 具有双重教学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 将临床病理与病理学教学工作进行紧密结合, 不仅可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也可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将临床病理与病理学教学工作进行相互联系的过程中, 一方面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 避免“教”与“学”产生脱节现象;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当尽量予以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可得到根本提升, 由此实现病理学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丽, 曹明国.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大学教育, 2015 (10) :144-145.
[2]莫琳.病案讨论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 (17) :43.
临床联系 篇9
1 结合临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分两部分: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研究, 即静态生物化学 (static biochemistry) 和生物体内化学过程的研究, 即动态生物化学 (dynamic biochemistry) [1]。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主要分四部分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专题篇 (肝的生物化学、血液生化和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 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庞杂、不易掌握。如果在授课时只强调理论和概念的掌握与理解, 则容易使教学乏味, 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化学与实际生活和临床应用联系起来, 则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1.1 与临床结合的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
根据各章的知识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例, 例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这部分内容, 在讲授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时, 可以先以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阿尔兹海默症和疯牛病的发病为导引, 再逐步讲到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从遗传性状传递的原因加以引入。而酶则可以从唾液淀粉酶消化糖有甜味、胰腺炎 (酶原的激活) 等加以引入。第二部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主要介绍糖、脂类、蛋白质和核苷酸在体内的代谢以及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伴有的能量代谢和相互的联系。笔者认为每一章内容都可以结合临床实际加以引入, 摒弃书本在知识编排时的“程式化”。例如糖代谢这一章主要介绍糖在体内代谢的路径及调节。在授课时可以通过糖尿病这一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加以引入, 可以通过提出“正常时候糖是怎么代谢的、为什么会出现尿糖、糖尿病时糖是怎么代谢的”这些问题将这一章内容完全联系起来。第三部分是基因信息的传递, 大多高校都将其放在了分子生物学的课程中, 所以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这样与临床实际结合,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发现原来深奥抽象的生化知识就在身边[2]。
1.2 与疾病诊断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生物化学实验课着眼于实验操作的能力训练和培养, 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目前我校的生物化学实验开设了蛋白质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高密度血浆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除了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为设计性实验外, 其他均为验证性实验, 且检测的手段非常单一, 操作简单, 缺乏系统性, 学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还有不少学生对一些实验开设的目的不清楚, 甚至产生了疑惑。因而, 笔者建议联系临床设置一些系统性、适用性强的, 且操作较为复杂的实验。例如表达一个蛋白质并分析其结构与功能, 或者制作一个疾病的动物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研究等。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探索式的启发性实验, 例如检测物质中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这样的实验调整,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临床科研中。
1.3 与疾病诊治结合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的设置
医学院学生将来要走上临床, 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适时进入临床见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与附属医院联系, 安排学生进入临床科室、检验科室进行参观和学习, 了解一些常见病检测指标的应用方法。例如心肌梗死、肝功能、血常规和尿常规等指标的应用和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些指标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生化指标, 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提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强调临床指标如果发生错误可导致诊断错误, 使医学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4]。
2 联系临床应用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设计
目前, 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联想式教学等都是目前生物化学教学的先进方法, 如果将这些教学方法和临床实际联系起来, 将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要选择合适的案例, 例如糖代谢可以选择糖尿病作为案例。在教学安排上, 先提出问题, 且提出的问题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设置;提出问题后, 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 让他们通过查阅文献、参考书等多种途径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 然后再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5]。启发式教学也要合理设置启发内容, 例如磺胺药的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相似, 也可通过竞争性抑制FH2合成酶来抑制细菌的增殖, 同样的道理, 与次黄嘌呤结构相似的别嘌呤醇可以治疗痛风病, 进而启发学生可通过对某些化学成分进行一些修饰或改造, 从而研发新型药物等。这样既把单一的知识点扩展开来, 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3]。
3 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模式需要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要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密联系临床应用, 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工作背景。而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大多不是医学专业毕业的, 或者即使是医学专业毕业但却未在临床工作过, 对于一些疾病的认识并不如临床医生深刻, 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与临床疾病结合, 因而在讲授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 应对临床知识欠缺的教师进行必要培训, 可以通过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同时, 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 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必要指导, 或者邀请医院各科室的临床医生举办专题讲座[6], 通过这些方式提升生物化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密切联系临床实际,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整体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昌学.生物化学教学之我见——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发言[J].生命的化学, 2013, 33 (1) :101-104.
[2]徐敏.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8 (2) :137-139.
[3]王艳君, 陈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生物学杂志, 2012, 29 (5) :100-104.
[4]李华玲, 陈文飞.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14 (7) :498-500.
[5]汪茗, 章尧, 凌烈锋, 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 2012, 29 (2) :103-105.
临床联系 篇10
1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人体生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抽象、深奥、难学。其实, 通过初中阶段《生物学》的学习, 学生已经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生理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在授课时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 通过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入手。比如提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有生命的机体”这一简单问题, 学生会想到是否有呼吸、心跳、脉搏, 由此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讲授呼吸系统时, 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提出“人为什么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哪些”等问题, 在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出“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肺能不能自行进行扩张和收缩的活动”等问题, 从而引出肺通气动力和胸内压等需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讲解, 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点比较“亲切”, 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只是对已有知识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因而注意力会更集中,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更高。
2 联系现实生活事件, 增进感性认识
联系鲜活的自然和生活现象, 将抽象的《人体生理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增强感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如借助行人过河讲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借助天气预报讲解前馈的预知性, 借助为什么寒冷地区居住人员身高比较高讲解非自动控制系统, 借助静脉输液、饮水、糖尿病患者尿量都会增加的现象讲解尿液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异常社会现象进行讲解, 如通过血型之谜的视频, 父亲是A型, 母亲是B型, 所生孩子会不会是O型这样的事件加深学生对血型的分型原则、种类特点及临床意义的理解。这样联系日常生活的教学, 学生从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件中学到专业理论知识。
3 联系临床相关案例, 增强专业意识
在进行《人体生理学》教学时既要进行学科教育, 又要服务于临床。通过引入临床相关病例和案例的分析, 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 并逐渐熟悉本专业特点, 同时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如讲授“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时, 选用临床上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典型病例, 在“呼吸系统”教学时选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案例, 在“消化系统”教学时选用胃溃疡、急性胰腺炎相关案例, 在“泌尿系统”教学时选用肾小球肾炎病例等。让学生通过临床案例的分析, 理论联系临床,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
4 联系临床就业岗位, 增强职业认同感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授课时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相结合, 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增进对专业的认识。基于学生在一年级第1学期已学习过《护理礼仪》课程, 在每一章节授课结束后根据临床工作实际情况, 将教学内容融入若干工作情境, 让学生模拟演练。以“呼吸系统”为例, 创设呼吸内科护士测定患者的呼吸频率, 并判断其呼吸有无异常的情境, 让学生熟记正常成年人的正常呼吸频率;创设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知识进工地”健康宣讲志愿活动情境, 宣讲冬天在室内用煤球炉取暖的危害, 使学生熟练运用气体交换和运输相关知识点;创设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吸氧情境, 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的相关知识点。在创设情境教学中, 学生通过角色分配, 模拟演练, 积极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工作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体会到所学知识在临床岗位上的重要性, 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职业认同感。
寻找“联系”,建立“体系” 篇11
片段一:共同确定学习内容
1.师: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指板书)
生:平面图形的面积。
2.师:你认为应该弄清哪些知识呢?
生:什么是面积?有哪些面积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板书:概念、公式、推导、方法、联系、应用)
点评:让学生自己确定复习内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也起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了解、准备的情况,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片段二: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整理
1.师:什么是面积?
生: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师:能举例说明吗?(生以圆为例,指出面积表示什么)圆柱的侧面有大小吗?(有)它是物体的一个面。
师:看来,还应该加上……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师:不错,它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生:意义不一样,周长是指(用图形演示),面积是指(用图形演示)。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单位都不相同。
(教师圈“概念”,表示此问题已解决)
2.师:你会算哪些图形的面积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这是几种最基本的图形。
3.师:(圈“公式”和“推导”)下面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小组梳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选择一个图形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汇报。(过程略)
4.师:大家把公式及推导过程说得非常清楚。那么在刚才的推导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式方法呢?(圈“方法”)
生:割补、剪拼、旋转、平移。
师:对,我们就是用这些方法把一个新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这就是“转化”,转化在很多时候都有用到。(板书:转化)在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用什么方法?
生:是用面积单位来铺,数个数的方法。
师:也就是说用的“密铺”方法(板书:密铺),也可以说是数格子的方法。
5.师:这些图形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现在在黑板上看来还比较零乱,能不能重新排队整理一下?
6.学生小组讨论后,上黑板对这些图形重新排队整理,并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7.师:能明白他们的意思吗?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他们是根据图形学习的先后顺序来排的,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分别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8.师:这样一来,它们的关系是不是清晰了?所以“整理”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把零散的知识穿成串,形成知识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一生中要学习很多东西,一定要善于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常进行整理。(板书:联系——整理)
点评:通过小组交流梳理,很好地找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存联系来复习知识,能让零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便于穿成串,连成片,形成“体系”。不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片段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1)求圆的面积需要告诉你什么条件?(半径、直径、周长都行)
师:告诉你这个行不行?(课件出示)
(2)填空。
2.拓展练习。
点评:几道题均体现出本节课的关键词“联系”:正方形与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圆与三角形、扇形,很好地体现找“联系”这一主题。最后一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解法:一是先求出一个圆的面积,一个圆里有这样的360÷60=6个小扇形,求出一个的面积再乘3;另一种是把三块小扇形通过剪、旋转、拼成一个半圆,再算出半圆的面积。“转化”植入了学生内心。
片段四:知识方法延伸,强化主题“联系”
圈地故事。
生:他们会圈一个圆,因为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
师: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没错,如果这样的话,圈地的效果是这样的(出示图片)……
有生小声说:剩下的不成型了,怎么种地呀!
师:其实这六个儿子是这样圈的(接着出示),他们都圈了一个正方形,为什么呢?
生:如果圈圆,剩下的就没办法种了,所以选择第二大的正方形。
师:你们不仅数学学得好,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其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错,但我们还要善良,要做到双赢。
临床联系 篇12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和弄清事物之间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旧知过渡,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读过一篇文章叫《我要的是葫芦》。现在借助老师手中的这组幻灯片,你能回忆起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勾勒虫子、叶子、葫芦联系图。
(二)自学课文,交流共享
过渡:今天,我们在理解虫子和葫芦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学习《蛇与庄稼》。同学们,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课文除了介绍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还介绍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1.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自学,试着勾画出联系图。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理解联系。蛇—田鼠—庄稼;猫—田鼠—土蜂—苜蓿;天下雨—地湿;太阳出—地干;水—灭火;火—烧东西。
4.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1)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2)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一口痰,会使许多人得病,染上肺结核。
5.小结。不同事物之间有着不同的联系,其数量不计其数,其实联系不外乎两类,即,一类“一目了然,显而易见”,两种事物(现象)直接产生联系,我们称之为简单联系,而另一类需要第三者、第四者介入称之为复杂联系。
6.体会弄清事物之间联系的重要性。理解句子:“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农民天天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一年,就祈盼有个好收成,可即使是风调雨顺,也没有好的收成,这使得农民们忧心忡忡,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当他们弄清了蛇与庄稼的联系,放蛇归田,庄稼就获得了好收成。这中间的天壤之别,关键之关键,就是弄清联系。
(三)拓展空间,深化联系
1.交流扩展阅读材料,谈谈感受最深的地方。
2.就事物之间的联系,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秦牧的《蛇与庄稼》,我们知道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有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其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得符合我们的意愿。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