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2024-07-23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通用7篇)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篇1

最新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汇编 编辑:新乡市朱振尧高级工程师

2014.9.17 2012年9月1日,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内江西鸿顺化工有限公司一生产车间发生起火事故,造成5人受伤。

1999年9月2日,甘肃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甘肃八〇五厂TDI(民品)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3人受伤。

2012年9月4日,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乡曹庄子工业区内河北国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农药泄露事故,造成20人中毒。

2009年9月5日,淄博市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年产万吨的R142b装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氯化氢泄漏险情,由于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07年9月6日,辽宁省盖州市鹏圣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造成7号脱重搪瓷釜原料高速泄出,高速气流形成静电引起燃烧爆炸,造成1人死亡。

1979年9月7日,浙江省温州电化厂因操作工违反气瓶安全使用规定导致液氯钢瓶发生爆炸,造成10.2t液氯扩散,59人死亡,779人中毒。

1994年9月8日,吉林省吉化公司北方化工总公司长松化工厂季戊四醇车间,因工人违章用氮气进行带压试漏,罐体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01年9月9日,河南洛阳市洛阳中昊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在对5号炉检修时,在未检测炉内CO浓度的情况下,发生CO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

1983年9月10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硫磺厂,工人因违章在井下盲巷吸烟,造成瓦斯燃烧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

1989年9月11日,广西容县水泥电石厂乙炔炭黑车间乙炔工段2号发生器在排除设备故障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997年9月12日,山西省阳泉市氯碱厂盐酸合成工段空冷系统泄漏,因工作人员没有执行动火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导致焊接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2011年9月13日,江西省乐平市江维高科有限公司有机分厂醇解工段内一厂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2008年9月14日,辽宁省辽阳灯塔市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13年9月14日,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物料储罐(内储原甲酸三甲酯),在检修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造成5人死亡。

2010年9月15日上午,芬兰北部城市奥卢阿里佐纳化工厂在对一个松节油罐进行焊接修理时,罐内的松节油残留物引发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2003年9月16日,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常山富盛化工有限公司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引起两只盐储槽破裂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2008年9月17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区的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造成71人中毒。

1993年9月18日,河南省辉县化肥厂合成车间碳化工段在检修焊接管道过程中,致使氨水罐爆炸,造成2人死亡。

1988年9月20日,河南省开封化工二厂,因违章动焊,导致盐酸贮槽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2001年9月21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家化工厂仓库储藏着等待回收的可燃性高且极不稳定的硝酸铵约300t,发生爆炸,造成29人死亡,2442人受伤。

1993年9月23日,山东青岛化工厂液氯计量槽出口阀门破裂,液氯泄出,造成1人死亡,33人受伤。

1990年9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清河化工厂违反工艺规程发生化学爆炸,2人死亡,1人轻伤。1984年9月26日,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厂空分车间主任进冷藏室工作时发生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07年9月27日,山西吕梁地区华通电力公司第九项目部山西中吕焦化有限公司洗蒸氨岗位1号氨水贮槽放散管尾气回收安装管道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随州市湖北麦达尔化工有限公司,3名工人在造粒机内进行维修作业时,造粒机突然通电开始运转,造成3人死亡。

1990年9月29日,江苏省句容县化肥厂,工人在装窑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规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造成2人死亡。、电灯线短路引起着火

2012年6月4日,某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引起连续7 次爆炸,火势持续长达4个多小时,一辆油罐车烧毁报废,另1辆油罐车严重受损,部分建筑物烧毁倒塌。

此次火灾是由于油品储藏室的电灯线路短路产生电花 火,引燃了储藏室里的油气,接着油桶又发生爆炸。

简析: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油品储藏室 安装了普通电气设备,且线路技术状况不良,发生短路引起 的。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地下室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

2011年7月23日15:17,某石油公司在闹市区一座加油 站发生爆炸,4人死亡,12人受伤。

现场勘查发现,加油站东南侧加油机下方输油的竖管焊 缝开裂漏油。漏出油品渗入地下室,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地下室电灯开关开启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设备检查维修不到位引发的责任事 故。22日夜已经发现汽油渗人地下室,但没有查明泄漏的 真正原因及时消除隐患,当加油站职工进人地下室开灯时引 起爆炸着火。其教训是:应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 意识,严格按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另外,加油站是否要 建地下室?地下室的电器是否应采用防爆型?加油站地下室 大多数没有考虑通风问题,也没有考虑防爆问题,在某些情 况下地下室是会积聚油气的。、电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

2010年12月23日,某石油公司加油站发生爆炸,烧伤 3人。

经现场勘查,加油站有一段管为没有用砂子回填,在值 班室门前有一眼检查井;加油机输油管焊缝开裂漏油,产生 大量油气,油气从检查井内散发,审人值班室,打开电灯时

电火花引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加油站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和安全管

理不落实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技术问题是加油站总体布

局和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管沟没有用砂子回填(设计上没

有要求); 责任问题是20日下午就发现值班室有油气味,但

没有查找原因,消除隐患。23日晚当值班职工开灯时引起

爆炸着火。

4、防爆接线盒未加密封垫引发爆炸

2009年10月 14日下午,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员 准备为一辆解放车加90号汽油,当加油站计数器转动回零 时,加油机内突然爆炸,随即管沟内油气发生爆炸。

简析:这是一起责任技术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是:

(1)加油机防爆接线盒未加密封垫,接线盒电源输人、输出口密封不严。加油员取下加油枪启动电动机时,接线盒 内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气,致使加油机突然爆炸。

(2)加油机渗漏,管沟内未填充砂子,油气积聚,管沟 内油气随加油机发生爆炸。

(3)加油机内电气密封应定期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密 封垫;管沟内必须按照规定充填砂子。

(4)加油站普遍存在电气管理薄弱,电气管理人员素质 差。因此,加油站应加大对电气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电气 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碘钨灯照明引燃油气爆炸

2009年6月12日,广州某加油站在情罐作业时,作业 人员使用碘钨灯在罐口照明,加油站安全负责人出面制止,并将碘钨灯没收。但施工人员未听劝告,又找来一只同样的 碘钨灯使用。碘钨灯高温表面引燃油气发生爆炸,当场1人 死亡,3人轻伤。

简析:这是一起因违章使用灯具造成的外方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是:

(1)施工人员违章使用碘钨灯照明是引发事故的直接 原因。

(2)近年来,由于施工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 程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这说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对施 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同时也说明加油站对施工安全监督 不力。、断电引起管沟油气爆炸

2010年9月11日15:00左右,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电 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事故。

二.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有直接埋设在地下的金属卧式油罐3个。在油 罐的人孔部位设操作井,人孔盖板上安装有进油管、测量 孔、出油管、安全阀等。与加油机连接的输油管、控制电 缆、动力电缆设于同一管沟内,并穿过建筑物。管沟上盖钢 筋混凝土盖板。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l-3。

2.爆炸发生经过

加油站接卸油时,因安全阀阻力大,卸油速度慢,便把 测量孔打开排气。2009年 9月 11日 15:00左右,3号油罐接 卸了4油罐车汽油,计16t。在切断电源的瞬间发生着火,将操作工的手和脸烧伤。当工人跑出营业室时,配电室爆 炸,气浪将隔墙推倒,门及营业室的玻璃全部炸碎,屋面受 损。紧接着3号油罐操作并起火。值班员用3具8kg干粉灭 火器将火扑灭。从爆炸到火被扑灭共计5分钟,灭火时间 3分钟。

3简析损失与教训

这是一起设计和管理问题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教 训是:

(1)这次爆炸起火事故损失主要是烧伤1人,烧伤面积 13%,属轻伤。

(2)输油管、电缆在同一条管沟内敷设是发生事故的主 要原因。输油管、电缆、排水在同一条管沟敷设发生的事故 较多,按规范禁止这种做法。如果在管沟内回填砂子或隔 断,油气就不会进人配电室,断电时产生的电火花也就不会 成为爆炸的点火源。

(3)配电室门窗与油气产生源的安全距离,一定要符合 规范要求。否则,油气会进人配电室引发事故。另外,站 房内良好的通风,也是加油站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 术措施。

7、加油站地下油罐室爆炸

2010年6月16日10:20,某石油公司加油站发生地下油 罐室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现

该加油站建于1966年,油罐设在地下室内。油罐室进 出口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覆盖。输油管线在管沟内敷设,一端 通地下室油罐,一端通加油机,中间有一挡墙被老鼠打通,实际没有隔离。油罐排气管直径DN25,排气不畅。测量孔 设在油罐人孔盖板上,与接卸油管共用连接短管。接卸油管 引至室外,卸油时打开油罐测量孔盖,自流到油罐内,油气 排人油罐室,室内油气浓度很大。事故后实测油气浓度,油 罐室内为 9%,管沟内加油机处为 1%。

2.爆炸经过与原因

(1)爆炸经过。2010年 6月 16日上午上班后,一台加 油机正常加油,一台加油机数码不显示。约10:00左右,2 名修理工将加油机故障排除,向站长报告,计数器已修好,但电机不转动。站长到现场检查,发现电机有问题,让修理 工将电源切断,把电机拆下来修理。这时有2台小轿车来站 加油,影响工作正常进行。10:20左右,第一台小轿车加完 油后离开加油机5m左右,第2台小轿车正要加油时,听到 爆炸声,同时看到地下油罐室进出口上空飞起砂石,并有黑 烟。全站20多人跑到现场,用消防砂、水泥将地下室进出 口和卸油口封闭。消防队赶到时,火已熄灭。为防止复燃监 视了6h。

(2)爆炸原因。油罐室油气浓度达 9%,管沟内加油机 处油气浓度1%,管沟和油罐室相通。当时油罐室附近无 人,没有任何操作,不会有产生引起爆炸的点火源。据分析 应是加油机处电器火花点燃了管沟内油气,火焰传播到油罐 室内,引起爆燃而发生爆炸。

3.简析损失和教训

这是一起因电器引起的责任技术事故。

(1)地下油罐室进出口处爆炸,将一块 0.8m x 0.5X 0.1m钢筋混凝土板掀开,飞起砂石,冒出一股火。火焰把 晒衣服绳子烧断,把小树叶烧焦,并引燃一把扫帚,没有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

(2)加油站油罐设置油罐室,特别是地下油罐室是很不 安全的。这次火灾,就是因为油罐室积聚了油气,遇点火源 而发生爆炸。新建加油站时,油罐应采取直埋式,旧加油站 的油罐室也应加以回填,消除不安全因素。

(3)加油站内设置的管沟,特别是相互连通的管沟是很 不安全的。管沟易于积聚油气,一旦发生爆炸易造成事故扩 大蔓延。加油站的输油管直采用直埋式,采用管沟时,应用 细砂回填或加以隔断。

(4)因加油站已使用20年,油罐室和管沟不安全因素 太多。事后将油罐、管线、加油机更新,将油罐室拆除,管 沟内用细砂回填,消除了不安全因素。防爆灯落地引起爆炸

2012年12月18日9:12,某油库22号半地下油罐在准备通风清洗时发生爆炸,造成1 名油库干部、l名地方施工队人员死亡,油罐和油罐室报废。

1.事故概况

某油库共有半地下油罐 6个,编号为 18号至 23号,容量均为 2000m3,储存 95号航空 汽油、90号车用汽油。11月8日,油库与某公司签订了对6个油罐进行内防腐施工的协议

书。11月21日至12月15日,将21号油罐改造完毕,拟于12月16日对22号油罐进行改

造。22号油罐为立式拱顶金属油罐,油罐室下部有水平通道,通道长8.2m,宽1.251n,高

2.45m;通道口设有向内开防护门,油罐室安装向外开钢质密闭门,储存90号车用汽油。

12月17日16:00,22号油罐内油料倒空。根据油库工作安排,18日上午做油罐防腐施

工前的通风。8:00某公司施工人员黄某、陆某和油库现场安全监督员蒋某将通风机安装于

22号油罐掩体顶部的采光孔。试机正常后,将通风机留在掩体外顶部(未通电)。

8:35左右,黄、陆、蒋三人一同走进油罐水平通道,陆某在通道墙壁上(距油罐下部

人孔口水平距离4.1m、距地面高2.2m处)钉上水泥钉子(钉长9cm、直径0.8cm),黄某将

接通了电源重2.5kg的防爆灯挂到钉子上。然后黄、陆两人将油罐人孔盖打开,由陆某移

至通道口外。约8:50黄、陆、蒋三人在油罐室人孔口一起观察了罐内情况,油罐底周围 有少量残油。

据幸存者陆某回忆说,约9:12我们一行三人在离开油罐室的水平通道时(陆某在前,黄

某在中,蒋某在后〕,听到蒋某对黄某说把防爆灯带出去。随后就听到防爆灯坠地的破碎声,同时感到身后有热浪,出于本能意识向门口奔去,就在左脚跨出门的同时,感到被一股更大的热浪推出门外,身后的大门也迅速关闭,蒋某和黄某被关在内面而无法出来。约5m1n后,又听到沉闷的响声,同时有砖块飞出。油罐爆炸后相对位置见图1—l。

图11 油罐爆炸后相对位置示意图

此时,前去检查准备工作的副主任孟某发现出事立即报警,并召集现场附近进行收发油

作业的干部、战士前去救援。部队收到警报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约9:25市消防大

队赶到,迅速实施抢救,用破碎机打开防护门,在防护门内侧救出2人,黄某已经当场死

亡,蒋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9:35事态得到控制。

2.事故原因

陆、黄和蒋三人拆卸开油罐底部人孔时,油罐内的油气向油罐室及水平通道扩散,在油

罐室及水平通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防爆灯意外坠落到地上,防爆玻璃罩及灯泡破碎,炽热的灯丝点火源引爆水平通道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从水平通道迅速向油罐室及油罐

内传播,产生高温和巨大爆炸压力,将局部罐体及混凝土拱顶损坏,并将水平通道内开防护

门关死。此时油罐内剩余残油在高温下急剧蒸发,外部空气从油罐室第一次爆炸产生的裂口

处以及采光孔等处进人,持续混合4-5分钟后形成新的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第一次爆炸后产

生的高温、余火点燃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使整个油罐顶板和油罐壁板全部分离,油罐彻底损

坏,并把近2/5钢筋混凝土拱顶完全掀开。

3.简析教训

这是一起因违反“清罐’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引发的外方责任事故。这样说并不是油库没 有责任。其教训是:

(1)这次“清罐”作业组织很不严密,各项准备手续不全,没有按《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办事。如没有“清罐”作业领导小组负责人,没有办 理开工作业证,没有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清罐’作业方案、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并按规定 审批。

(2)《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对作业程序有明确要求,必须先清

除底油——排除可燃气体——测定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办理开工作业证——实施

具体作业。但此次的“清罐”作业方案,将上述作业程序要求完全颠倒了,当作业人员打开油

罐人孔发现有残油时,没有清除残油,没有立即封闭人孔,造成油气外逸,使水平通道、油

罐室空间内充满爆炸性混合气体。

(3)对外来施工队伍在油库进行施工作业,“必须服从油库的统一安全管理,油库对安

全工作负总责”也有明确要求。《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规定,“作业

前,必须对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但

油库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知施工队缺乏油罐清洗工作经验,仍将安全责任整个承包给施工

队,也没有进行组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相应的考核,放弃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把作业 安全寄托于施工队。同时,对油罐通风清洗准备这样重要的环节,库领导没有亲临现场监督

检查,违反了“现场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负责清罐作业的组织协调,指定班(组)长和安全

员,填写报批开工作业证,签发班(组)作业证,对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危及安 全的问题,不得擅离职守”。

(4)承担此次防腐施工任务的地方公司,不具备从事防腐施工的资质,油库在选用时没

能把好关,违反了《军队油库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油库招请外来施工队时,必须

验证施工队营业执照及经营范围,考察施工队技术、管理能力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两名

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防爆电气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油罐人孔敞开,油气外溢(此时属0级场

所)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测定可燃气体浓度,就盲目作业,违反了《军用油库爆炸危险场所电

气安全规程》中“0级场所不得使用任何电器设备”的规定。同时,油罐室顶部的采光孔没有

打开(5个只开了互个),造成油罐室通风、采光不良。将固定安装的防爆灯具当作防爆手提

灯具使用,造成防爆灯具落地,灯罩和灯泡摔碎,形成点火源。

(5)出事油罐安全设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油罐透气管工艺不合理、排水沟没有作封

围处理,测量口没有引到油罐室外,油罐室密闭门、水平通道防护门开向设置错误等。这些

严重的安全隐患,长期未作整治,导致事发时通道内的2人因防护门开向错误而无法逃离,最终致死。

(6)事故大部分是在作业时发生的。“清罐”作业包含多种危险因素,相应的预防和应急

措施必不可少,但油库事先没有建立预案。事发后,2人被困在通道内,油库却无破门工具

错失了救人的最佳时机。最后,依靠地方消防力量用破碎机打开防护门,救出二人,但为时 已晚。

9、万立方米油罐清除罐底油泥时发生爆炸

2012年10月26日晚,某石化公司供销公司106原油库402号万方油罐爆炸起火,1人

烧死,4人烧伤,其中1人重伤,3人轻伤。

当晚10名民工在402号油罐内清理油罐底部厚达50cm的油泥。一位现场人员分析说,爆炸起火是稀释油泥使用的电机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的。

大火于27日1:00得到控制,但燃烧的是402号油罐底部的油泥,温度高,余火极难完

全清除,30min后复燃。灭火期间出现多次反复,数十辆消防车和百名官兵轮番进行喷射泡

沫和干粉,火势控制工作一直持续到27日下午。同时,外围工作是集中力量隔离和降温,防止火势扩散而引起距离起火油罐100m处一座相同容积的储油罐着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违章使用电器引发的责任事故。其教训是清除油罐底部的油泥是一项

较困难的工作,如果采用方法不当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必须采取妥当的清除方法,制订

严格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并切实落实。

10、地下室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

201l年7月23日15:17,某石化公司在闹市区一座加油站发生爆炸,4人死亡,12人 受伤。

现场勘察发现,加油站东南侧加油机下方输油的竖管焊缝开裂漏油。漏出油品渗入地下

室,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地下室电灯开关开启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设备检查维修不到位引发的责任事故。22日夜已经发现汽油渗人地

下室,但没有查明泄漏的真正原因及时消除隐患,当加油站职工进人地下室开灯时引起爆炸

着火。其教训是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另

外,加油站是否要建地下室?地下室的电器是否应采用防爆型?加油站地下室大多数没有考

虑通风问题,也没有考虑防爆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地下室是会积聚油气的,这就成为不安全

隐患,这个问题拟在“规范”中加以体现。

11、不防爆灯具造成爆炸

11年11月 15日,某综合仓库与地方防腐保温公司签订了 5座 100 m3卧式金属油罐内

防腐工程的承包合同,并于当日开工。施工中没有使用油库提供的防爆灯具,而使用了普通灯具。15日9:15,4号油罐即将涂刷完第一道底层油漆时,发生涂料(氯磺化聚乙烯涂料,X-1溶剂)气体爆燃,造成罐内作业的2名工人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简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涂刷涂料的过程中未按规定通风,造成可燃气体在罐 内积聚;二是仓库为施工提供了防爆灯具,但施工单位在罐内使用了36V普通照明灯,造

成了爆炸事故。这是一起外方责任事故。

12、断电引起管沟爆炸

2009年9月18日18:00左右,某市石油公司发生加油站管沟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位于山坡底下,公路旁边,主要经营汽油、柴油、润滑油。储油罐设在半山坡

上,与站房相距约以Dm,位差约10m。原设计为自流卸油,自流加油,流量表计量,后来在站房前增建了雨棚,安装了电动加油机。该加油站有 6座 25m3金属卧式油罐,安装在油罐室内,其中4个汽油罐,2个柴油罐。加油站设4台电动加油机,其中汽油3台,柴油1台。输油管敷设在管沟内,加油机供电线路也没于同一管沟。管沟途经煤炭公司的堆煤场,进入油罐室时设有隔离密封墙。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1—2。

l-2 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爆炸发生经过

2009年9月

H

18:00左右,加油站结束一天的营业,职工已完成下班前的清理工作,多数职工已离站下班,值班员检查现场后,到配电室切断加油机电源的瞬间听到爆炸声,紧接着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值班员跑出配电室时,发现加油机处有火,立即报警,并向石油公司领导报告,然后提上干粉灭火器去灭火。时间不长,市消防队和公司领导先后赶到现场,这时值班员才想起油罐前阀门尚未关闭,跑到油罐室关闭了油罐前阀门。由于切断了油源,很快将火扑灭。

3.简析原因与教训

(1)爆炸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点火源与爆炸性油气混合气体结合所致。经事后调查,加油

机与输油管连接处长期渗漏,油气在400m管沟中积聚,形成了爆炸性油气混合气体,为爆

炸提供了可燃物;设在管沟中的加油机供电线路,在检查井内有一接头,严重烧毁,检查井

盖爆炸时掀开,且从检查井内电线接头处有发射状的烟气擦迹。这就是说事故原点在电线接

头处,即值班员切断电源时,电线接头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点燃了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发生爆

炸,火焰在管沟内传播过程中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

(2)爆炸发生后检查油罐室时,发现罐室内有1人油气中毒身亡(据说是铁路职工);2 台加油机烧损较为严重,已无修复价值;站房玻璃几乎全部破碎;管沟盖板掀出约30m。

(3)输油管和电线绝对不允许设置在同一管沟内。这起事故就是由于电线接头接触不良

产生电火花而引发。如果电线与输油管不在同一管沟设置,这起事故就可以避免。

(4)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必须符合场所防爆等级的相应要求。该加油站

采用铝芯绝缘电线作为加油机的动力线,是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铜芯电缆

销装或铜芯护套电线钢管配线。

(5)从事故检查情况看,该加油站设备设施维修较差,管理松懈。加油机与输油管连接

处渗漏,油罐前阀门渗漏,油罐室和管沟内油气刺眼;罐室内油气中毒亡人,加油站院内堆

放着可燃物,这种情况如不改变,迟早还是要出问题的。综合上述分析,这是一起因电线接

头接触不良产生火花引发的责任事故。

13、断电引起管沟油气爆炸

2008年9月11日15:m左右,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电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有直接埋设在地下的金属卧式油罐3个。在油罐的人孔部位设操作井,人孔盖板上安装有进油管、测量孔、出油管、安全阀等。与加油机连接的输油管、控制电缆、动力电缆设于同一管沟内,并穿过建筑物。管沟上盖钢筋混凝土盖板。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1一4。

图l-4 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爆炸发生经过:

加油站接卸油时,因安全阀阻力大,卸油速度慢,便把测量孔打开排气。2008年9月11日15:00左右,3号油罐接卸了4油罐车汽油.计16t。在切断市源的瞬间发生着火,将操作工的手和脸烧伤。当工人跑出营业室时,配电室爆炸,气浪将隔墙推倒,门及营业室的玻璃全部炸碎,屋面受损。紧接着3号油罐操作井起火。值班员用3具8kg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从爆炸到火被扑灭共计5min,灭火时间3min。

3.简析损失与教训

这是一起设计和管理问题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教训是:

(1)这次爆炸起火事故损失主要是烧伤二人,烧伤面积13%,属轻伤。

(2)输油管、电缆在同一条管沟内敷设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输油管、电缆、排水在

同一条管沟敷设发生的事故较多,“规范”禁止这种做法。如果在管沟内回填砂子或隔断,油

气就不会进人配电室,断电时产生的电火花也就不会成为爆炸的点火源。

(3)配电室门窗与油气产生源的安全距离,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否则,油气会进人

配电室引发事故。另外,站房内良好的通风,也是加油站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措施。

14,2013年3月1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鸿燊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硫酸储罐爆炸泄漏事故,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企业未取得工商注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办理了临时占地手续外,项目可研、环评、安全评价、设计等相关手续均未办理。

15、,2012年12月31日,山西省潞城市山西潞安集团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苯胺泄漏事故,造成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约235.92万元。事故直接原因虽然是事故储罐进料管道上的金属软管破裂导致的,但经调查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当班员工18个小时不巡检)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未严格落实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6、2012年2月2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59万元。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公司从业人员不具备化工生产的专业技能。该公司车间主任和重要岗位员工多为周边村里的农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化工生产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经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即上岗作业,把危险程度较低的生产过程变成了高度危险的生产过程,针对突发异常情况,缺乏及时有效应对紧急情况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导致事故发生。17、2008年8月26日,广西河池市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59人受伤,厂区附近3公里范围共11500多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7586万元。事后调查发现,该起事故与罐区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事故储罐没有安装液位、温度、压力测量监控仪表和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表。,2010年7月16日,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发生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1名作业人员失踪、1名消防战士牺牲。该起事故是未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导致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事故单位的原油硫化氢脱除剂的活性组分由有机胺类变更为双氧水,脱除剂组分发生了变更,加注过程操作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但企业没有针对这些变更进行风险分析,也没有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导致了在加剂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2012年5月26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跃龙化学有限公司中毒事故,导致2人死亡。事故原因是尾气吸收岗位因有毒气体外逸并在密闭空间积聚,导致当班操作人员中毒,当班职工在组织救援的过程中因防范措施不当,盲目施救,致使3名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

18、,2011年11月6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车间发生爆炸引起火灾,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气体分馏装置存在硫化氢腐蚀,事发前曾出现硫化氢严重超标现象,企业没有据此缩短设备监测检查周期,排查隐患,加强维护保养,充分暴露出企业隐患治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为事故发生埋下伏笔。

19、,2010年5月9日,上海中石化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储运2号罐区石脑油储罐火灾事故,造成1613#罐罐顶掀开,1615#罐罐顶局部开裂,经济损失60余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1613#油罐铝制浮盘腐蚀穿孔,造成罐内硫化亚铁遇空气自燃。事故企业2003年至事发时只做过一次内壁防腐,石脑油罐罐壁和铝制浮盘严重腐蚀,一直带病运行,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011年7月11日,广东省惠州市中海油炼化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火灾事故,造成重整生成油分离塔塔底泵的轴承、密封及进出口管线及附近管线、电缆及管廊结构等损毁。直接原因是重整生成油分离塔塔底泵非驱动端的止推轴承损坏,造成轴剧烈振动和轴位移,导致该泵非驱动端的两级机械密封的严重损坏造成泄漏,泄漏的介质遇到轴套与密封端盖发生硬摩擦产生的高温导致着火。但是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DCS通道不足,仪表系统没有按照规范设置泵的机械密封油罐低液位信号,进入控制室的信号只设置了状态显示,没有声光报警,致使控制室值班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0,2010年11月20日,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二厂2#聚合厂房内发生了空间爆炸,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经济损失2500万元。虽然事故直接原因是位于2#聚合厂房四层南侧待出料的9号釜顶部氯乙烯单体进料管与总排空管控制阀下连接的上弯头焊缝开裂导致氯乙烯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漏进9号釜一层东侧出料泵旁的混凝土柱上的聚合釜出料泵启动开关,产生电气火花,引起厂房内的氯乙烯气体空间爆炸,但是本应起到报警作用的泄漏气体检测仪却没有发出报警,未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1、2010年6月29日,辽宁省辽阳市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原油输转站1个3万立方米的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爆燃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业现场负责人在没有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带领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作业,同时,在“有限空间作业票”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卡”上的安全措施未落实,用阀门代替盲板,就签字确认,使工人在存在较大事故隐患的环境里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2、2010年7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扬州鸿运建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平整拆迁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2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事故还造成周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玻璃、门窗不同程度受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队伍盲目施工,现场作业负责人在明知拆除地块内有地下丙烯管道的情况下,不顾危险,违章指挥,野蛮操作,造成管道被挖穿,从而酿成重大事故。

23、严2008年9月14日,辽宁省辽阳市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受轻伤。事故原因就是在滴加异辛醇进行硝化反应的过程中,当班操作工违章脱岗,反应失控时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导致的。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道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里程的迅猛增加,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存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运输问题。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涉及异地运输问题,例如液氨的年流动量达80多万吨,液氯的年流动量达170多万吨,其中80%是通过公路运输的[1]。

国内外统计表明,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占危险化学品事故总数的30%~40%。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潜在威胁[1]。如:2008年2月18日,湖南境内一辆运输液态苯的槽车追尾后起火爆炸同时引发连环交通事故,造成17死25伤;2008年3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一辆装满桶装化学品的大货车发生爆炸,造成7死36伤;2009年12月5日,湖北孝感一辆运输黑火药的车辆发生爆炸,当场造成4死40伤,周围建筑严重受损,京珠高速中断。

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2010年5月期间485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案例[2]的统计分析,研究其事故发生的新特点和规律,为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预防提供技术依据。本文统计的485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包括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事故400起,2010年1月~2010年5月的事故85起。485起事故共死亡151人,受伤或中毒463人。

2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2.1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原因分类与统计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过程中,由于危险化学品、驾驶员、汽车、道路及气候、环境中诸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各种因素组合恶化,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发生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是上述各种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3]。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原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由道路交通事故[4]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其中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又分为车辆及设备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因素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管理失效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人员失误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对485起事故按照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车辆及设备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因素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管理失效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人员失误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五类进行分类统计。事故发生起数分别为303起、69起、38起、20起、33起。另有22起事故原因不详。见图1。

2.2 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分析

在所统计的485起事故中,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303起,占事故总起数的62%,即一半以上。这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是引发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303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中,车辆侧翻139起、追尾76起、车辆相撞55起、其它33起。由此可见:(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因多采用罐车或者槽罐车的特点,车辆重心较高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故极易发生侧翻,侧翻是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并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里程的大幅度提高,追尾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而两车或多车相撞形式的事故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车辆保有量的逐年上升及交通环境的复杂状况,车辆相撞在危险品化学品运输事故中仍占有较大比例。(3)其它33起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包括车辆冲出路基、翻下桥梁、撞到障碍物、避让来车等,多数为车速过快导致。

2.3 由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分析

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在485起事故中占33%。其中车辆及设备占14%,环境因素占8%,人员失误占7%,管理失效占4%。

由车辆及设备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底盘故障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发动机故障、车闸故障、方向盘失效、轮胎故障);(2)罐体缺陷导致危险品发生泄漏事故(安全阀发生泄漏、装置发生泄漏、焊接的不好等);(3)安全附件失效导致无法控制事故(没有消除静电装置、安全阀不动作、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因故障无法正常显示)[3]。

由环境因素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恶劣天气(雪、雨、冰、雾、风及气温过高等);(2)路面条件变化(急转弯、陡坡、塌方、岩石、山崩)。

由人员失误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司机技术不过关(驾驶技术差、安全驾驶规章执行不严);(2)装车人失误(没对危险品容器采取紧固措施、容器阀门没有拧紧等);(3)押车人失误[4](司机随意违章停车、搭乘无关人员、擅离职守,使货物失去监控、油罐压力升高不及时排放等);(4)停车维修时操作不当(空罐焊接、不及时消除静电等)。

由管理失控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司机安全意识不高,对司机的安全教育不够(疲劳驾驶);(2)危险品运输车辆检修、检查执行不严格;(3)运输路线选择和运输时间选择不合理;(4)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不合理;(5)危险品的装载、包装不合格;(6)非法运输(非法装载、私运等)。

3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后果统计分析

3.1 以危险化学品类别统计事故后果

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的危险化学品类别统计事故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或中毒人数,结果见图2。

统计结果显示:

(1)易燃液体事故起数最多,其次是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爆炸品、易燃气体。从事故发生起数上看,易燃液体最多,占总数的40.0%,再依次是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爆炸品、易燃气体。

(2)爆炸品和毒性物质事故的人员伤亡最严重。从事故后果上看,爆炸品和毒性物质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严重,这显然与他们的理化特性和伤害机理密切相关[1]。

(3)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毒性气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也较严重。

(4)泄漏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酸性腐蚀品的危害也较严重。485起事故中有101起腐蚀品事故。其中硫酸、盐酸、硝酸事故最多,但造成人员伤亡较少。

(5)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共发生事故23起,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3.2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泄漏、起火、爆炸等危害统计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泄漏、起火和爆炸的危险。485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中泄漏、起火和爆炸统计情况见表1。

3.2.1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爆炸品泄漏、起火、爆炸统计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爆炸品泄漏、起火、爆炸统计结果见图3。

在所统计的485起事故中,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事故共238起,发生泄漏208起,起火35起,爆炸6起;爆炸品事故47起,起火并爆炸44起,起火未爆炸3起。由上统计结果分析得:(1)易燃气体泄漏后,起火的概率为28.1%,起火后发生爆炸的概率为55.6%。(2)易燃液体泄漏后,起火的概率为14.7,起火后发生爆炸的概率为3.8%,说明易燃液体泄漏后,发生起火及爆炸的可能性均小于易燃气体。(3)爆炸品起火后几乎会发生爆炸,但处理及时得当,依然有可能降低事故危害,反之,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如:2008年4月7日,重庆綦江一辆运输电石的货车起火后,因口音误报“电石”成“电视”,同时驾驶员不了解货物性质,导致消防员取水灭火,造成爆炸,幸好随后的处理及时有效,未造成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

3.2.2 毒性物质、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泄漏及危害统计

毒性物质、有毒气体、腐蚀品、氧化性物质等发生泄漏以后,发生起火及爆炸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往往也会造成比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1)毒性物质发生泄漏后,造成的死亡、受伤比例高,分别为0.45人/起,0.85人/起;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后,死亡、受伤比分别为0.31人/起,2.8人/起。(2)氧化性物质、腐蚀性物质,造成的受伤比较高,分别为1.1人/起,0.53人/起。

3.3 其他事故危害统计

在被统计的事故中,有6起事故造成了较大规模的疏散(200人以上),有9起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6起造成较大规模疏散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有3起是有毒气体泄漏事故、1起腐蚀品泄漏事故、1起氧化性物质泄漏事故、1起毒性物质泄漏事故。存在形态以气态为主。说明此类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事故,除直接造成的后果外,其发生扩散后潜在的危险非常大,处理不甚,极易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9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有5起造成了水体或河道污染,有2起造成了空气污染,有2起造成了耕地污染。从危险化学品类型来看,有易燃液体、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存在形态也液态为主。说明此类物质发生事故后,除直接的人员、财物损失外,将会产生较为长时间的事故影响,事故善后工作复杂。因此,在运输此类物质的时候,选择合理的路径[5,6]显的尤为重要。

4 其他方面的统计

对2008~2009年发生的4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从发生的月份上进行统计,结果如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事故均呈波浪式发展。2~3月以及10~11月均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明显高发的月份。同参考文献[7](2006~2007年)的

统计数据相比较,2008~2009年间7~9月份事故明显低于2006年~2007年,而5~6月份事故又明显高于2006~2007年。结合参考文献统计数据,从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该统计结果,原因有以下方面:

(1)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发生与企业的安全管理[8]、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关系密切。事故多发后,各地监管部门往往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与专项整治,企业加强车辆设备检查维修、人员培训等,一段时间内事故量下降。管理和监管一旦松懈,事故又会呈多发趋势。具体可见:①从事故月份分布考虑,不同年份,事故分布均呈波浪式。②从事故年份的不同分布曲线考虑,2006~2007年事故5~6月份事故较少,7~8月事故较多,2008~2009年则刚好于此相反,其他月份也有类似情况。

(2)春节前后事故多发,一方面因为春节前后是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旺季,车主及驾驶员为牟取经济利益,容易超速、超载引发事故;另一方面春节前后,驾驶员心情急切、浮躁,驾驶时容易松懈,同时应酬增多,易发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2006~2007年夏季均为事故多发时段,但2008~2009年期间夏季事故却较少。说明这两年间,各运输企业与监管部门考虑历年事故多发时段,在夏季时段均提高了检查和管理力度;同时,制冷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夏季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性提高不少;另外受北京奥运会影响,2008年7~9月间事故发生率几乎降到了全年的最低水平。

(4)历年4月份均为事故低发月份,一方面是由于上面原因一中所提的波浪式管理和监管,另一方面,4月份气候宜人、大地回春,人的精神状态较其他月份要好,注意力集中。

由此可知,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日常的监管要比事故发生后的整改要重要的多,运输企业及各级监管部门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重视,稍有放松,事故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同时,要特别加强春节前后的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北方多雪省份在春节前后更应及时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设备,防止因恶劣风雪天气造成的运输事故。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1)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于一般的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是引发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恶劣环境、车辆及其设备的不合格也是引发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重要因素;人员失误和管理失效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

(2)侧翻是危险化学品车辆最容易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而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追尾造成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所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危害性也高于其他事故。

(3)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过程中易燃液体事故起数最多,爆炸品和毒性物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严重。

(4)公路运输过程中,易燃液体泄漏后比易燃气体泄漏后更容易起火;易燃气体泄漏起火后引发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比易燃液体泄漏起火后引发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要大[1]。而爆炸品起火后,基本上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爆炸。

(5)春节前后取代夏季,成为近两年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高发期。

5.2 建议

我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大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重大事故频发,针对以上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水平,特建议:

(1)推进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行驶稳定性技术(ESP)和车辆辅助驾驶技术(ACC)的研发和采用,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防侧滑、侧翻及追尾的性能。

(2)完善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对运输量大及危险性高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路况,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撑及保障体系。

(3)完善运输企业准入条件: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辨识评价方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路径优化方法研究制定不同区域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为运输路径选择、厂址布局和城镇安全规划提供依据。将定量风险评价[9,10]和路径优化报告作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获得运输许可的必要条件之一[1]。

(4)加强事故多发时段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加大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和事故教训的通报、交流力度,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5)逐步完善基于GIS、GPS北斗等技术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预警调度网络和应急救援系统,根据运输货物危险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11]等高新技术提升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控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2):3~8WU Zong-zhi,SUN Meng.Statistic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200road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of dangerous chemical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2):3~8

[2]事故案例.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2010Accident case.China Chemicals Safety Association,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2010

[3]蒋海亮.危险品运输车监控系统及其安全性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09,5JIANG Hai-liang.Monitoring System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 Tank Truck[D].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2009,5

[4]李海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初探[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1):7~9LI Hai-jiang.Discussion on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of Hazardous Chemicals[J].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7,33(1):7~9

[5]开妍霞,王海燕.危险品运输网络中运输方式和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37~41KAI Yan-xia,WANG Hai-yan.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route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net-work[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1):37~41

[6]西尼菲利普,危险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价和路径选择.危险性材料,1998,(61):133~138Philippe Cassini,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and route comparis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998,(61):133~138

[7]张丽,柏萍.2006~2007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6):74~78ZHANG Li,BAI Ping.Analytic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from2006to2007[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6):74~78

[8]李启然,李然.危险品运输企业如何做好车辆运输安全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7):119~120LI Qi-ran,LI Ran.The transport enterpris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management of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afety[J].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9,31(7):119~120

[9]任常兴,吴宗之,唐少佳.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1):16~20REN Chang-xing,WU Zong-zhi,TANG Shao-jia.Study of th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during road-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1):16~20

[10]B.法比亚诺,F.库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分析及紧急救援.损失预防与过程工业,2005,18:403~413B.Fabiano,F.Currò,Dangerous good transportation by road:from risk analysis to emergency planning,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5,18:403~413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篇3

2015年8月12日晚23时,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发生剧烈爆炸,爆炸火光冲天。事发时10km范围内均有震感。

8月13日,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称,从波形记录结果看,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9级。这相当于21吨TNT爆炸,能量接近于46个战斧式巡航导弹落地。

究竟是什么东西爆燃有21吨TNT当量威力?

8月14日,现场消防指挥部消息称,当时发生爆炸的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铵等硝酸盐物质。这些固体氧化剂遇热、碰撞都容易爆炸。

8月16日下午,河北某公司总经理确认,天津爆炸事故前,该公司运送氰化钠至天津港,随后通过瑞海国际物流运送、暂存于发生爆炸的堆场中。

8月18日,现场确认存放危险化学品3000吨,其中氰化钠约700吨。

那些榜上有名的危险品们

硝酸钾KNO3 硝酸铵NH4NO3 氰化钠NaCN

特征:俗名火硝,无色透明,属强氧化剂

用途:农业中常用的氮肥和钾肥,古代四大发明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

危险性:遇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等易燃物可助长火势,遇热可自身分解,释出氧气。强烈的碰撞也会引发爆炸

化学反应方程式:

2KNO3 = 2KNO2+O2↑ 特征: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晶体

用途:主要用作肥料、工业原料和军用炸药

危险性: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遇明火、高热(温度高于210℃)及电火花时,会引起猛烈的自身分解,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方程式:

4NH4NO3  3N2+2NO2+8H2O 特征: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

用途:化学合成、电镀、冶金等工业中重要的基础原料

危险性:剧毒。氰化钠本身不可燃,遇水会一定程度水解,产生剧毒挥发性的氰化氢,氰化氢在空气中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可点燃的爆燃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

NaCN+H2O=HCN+NaOH

“8·12”事故的爆炸威力如此巨大的可能原因:遇湿易燃物品钠、钙等与水发生反应引起第一次爆炸;首次爆炸后危险化学品中的强还原剂与强氧化剂相互之间发生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引发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

历史上的那些爆炸事故

1921年9月21日的德国路德维希港,巴斯夫公司的化肥厂仓库爆炸,引爆了大约450吨硝酸铵,造成561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摧毁约80%的城市建筑,造成6500人无家可归。爆炸在地面炸出一个125米长、90米宽、19米深的大坑。

1947年4月16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城,自由轮“伟大阵营”号失火,一小时后引爆了船上准备运往法国的2100吨硝酸铵化肥。大爆炸摧毁了孟山都化学公司的厂房,并引燃了江边的炼油厂和化工罐。事故造成最少578人丧生,另有3500人受伤,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篇4

1.1 编制目的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准则

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生命救助第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1.4 适用范围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

1.5 启动标准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启动本预案:

(1)发生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

(2)由于泄漏、爆炸等各种原因可能造成较多人员急性中毒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其他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2.1.1 成立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负责人;

成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部、财务部

2.2 工作职责

2.2.1现场指挥部职责

以抢救受灾人员生命、控制事态扩大为第一目标,按照本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负责受灾人员抢救和抢险救灾工作;向上级汇报和向社会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2.2.2 成员单位职责

(1)负责人:承接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请示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应急救援模拟演习;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

(3)管理部:.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对事故现场区域物料进行转移,保证道路的畅通。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财务部:负责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所需资金的财政预算。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的保障。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

(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侦检、警戒、救护、控险、灭火、堵漏、输转、洗消、清理等任务。该组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具体工作由保安队负责牵头和协调。

(2)伤员抢救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3)安全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4)安全警戒组: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5)抢险设备、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设备、器材和物资的供应,组织抢险设备器材进场,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4 应急救援程序

4.1 事故报告与报警

(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救援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2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域即距事故现场0~100m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域即距事故现场100~500m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4.3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两大类。其中,泄漏分为液体泄漏和气体泄漏,火灾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针对事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控制、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4.3.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

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物处置: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4.3.2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3)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4)消灭余火

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4.4 在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区域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1)事故中心区域。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2)事故波及区域。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的危险化学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成都市危险化学品事故 篇5

灾难应急预案

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7年12月

目 录

1.总则 1.1目的 1.2工作原则 1.3 编制依据 1.4 适用范围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指挥机构设臵与职责 2.2 有关部门(机构)职责 2.3应急救援专家组及职责 2.4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3.预警预防 3.1事故分级 3.2预警预防机制 3.3预警预防行动 4.信息报告

4.1报告程序和时限 4.2报告内容 5.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5.2 响应程序 5.3指挥和协调 5.4现场处臵 5.5通信

5.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5.7群众的安全防护

5.8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5.9 信息发布 5.10 应急结束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救援装备保障 6.3应急队伍保障 6.4交通运输保障 6.5医疗卫生保障 6.6治安保障 6.7物资保障 6.8技术储备与保障 7.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臵 7.2 保险赔付 7.3 调查总结 8.宣传、培训和演练 9.附则 9.1 监督检查 9.2奖励与责任追究 9.3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9.4预案管理 9.5 制定与解释部门 9.6 预案实施时间 10.附录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有关机构职责,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市安监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负责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处臵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3)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和共享,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切实提高应急处臵能力。1.3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和《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臵等过程发生的事故灾难应对工作:

(1)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2)超出区(市)县人民政府应急处臵能力的事故灾难;(3)跨区(市)县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事故灾难;

(4)市安监局认为需要处臵的事故灾难。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指挥机构设臵与职责

在市政府及市安监委统一领导下,市安监局负责指挥、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市安监局设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的具体工作。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及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组 长:市安监局局长 副组长:市安监局分管副局长 成员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协调处、综合监督处、监察支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市化学品登记中心。

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与有关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分析事故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上报事故情况并请求援助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职责:负责成都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日常工作;参与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对发生事故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和信息,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承办事故结案工作和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

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应急值守,保证24小时值班;负责向市委、市政府、省安监局上报或向有关部门通报事故信息;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做好跟踪续报工作;保障市安监局内网、外网的畅通运行。

政策法规处职责:负责与市委宣传部和驻蓉中央媒体、省、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的联系,负责做好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协调处职责:组织协调安全生产专家赶赴事故现场参与事故应急救援。

综合监督处职责:参与危险化学品运输(公路、水运、铁路、民航)过程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对发生事故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和信息,参与上述行业的事故调查处理,负责承办事故结案工作和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

监察支队职责: 负责监督检查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企业有无违法、违规和重大隐患情况;查处隐患,严格执法;参与事故调查,负责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查处。

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职责:负责彭州、出江应急救援中队参与事故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工作。

市化学品登记中心职责:提供与事故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

2.2 有关部门(机构)职责

根据事故级别情况,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时,有关部门(机构)职责按照《成都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执行。

区(市)县安监部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臵机构与职责,比照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臵机构与职责,结合本地实际,由当地安监部门确定。

2.3应急救援专家组及职责 2.3.1应急救援专家组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专家由成都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和发生事故企业的专家组成。(联系方式见附录)

2.3.2应急救援专家组职责

接受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当好参谋;协助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判断事故危害发展的趋势、程度;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和建议;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

2.4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按事故灾难等级和分级响应原则,由相应的区(市)县人民政府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由熟悉事故现场情况的有关领导具体负责现场抢救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市安监局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市安监局协调,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

发生的事故灾难涉及多个领域、跨多个地区或影响特别恶劣,必要时由市安监委办或者市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3.预警预防

3.1事故分级

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3.1.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在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臵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或疏散转移10万人以上、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

3.1.2重大事故(Ⅱ级):在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臵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10~29人死亡、或危及10~29人生命安全、或50~100人中毒、或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等。

3.1.3较大事故(Ⅲ级):在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臵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9人死亡、或危及3~9人生命安全、或30~5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3.1.4一般事故(Ⅳ级):在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臵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下中毒、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3.2预警预防机制

(1)建立政府领导指挥、危险化学品企业预防、专业队伍应急救援、专家咨询指导、社会参与救援的事故灾难预防控制体系。

(2)建立市、区(市)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协调指挥、预测预警、信息传输与处理、视频实时传输、会议和办公自动化;建立事故灾难信息综合数据库。

(3)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治理措施。

(4)建立事故灾难评价、评估体系,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要实施重点监控。

(5)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开展事故灾难监测预警、应急处臵技术和救援装备研究。鼓励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危险化学品行业专家积极为安全生产工作献计献策。

3.3预警预防行动

区(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危险化学品企业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信息后,应按规定立即上报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预防行动。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及危险化学品企业接到可能导致Ⅳ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做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事态可能演化为Ⅲ级或Ⅱ级事故灾难时,应立即上报市政府并抄报市政府应急办、市安监局。

4.信息报告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信息由事发地安监局负责统一接收、处理、统计分析,经核实后及时上报成都市安监局。市安监局经统计核实后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市政府和省安监局。

4.1报告程序和时限

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区(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区(市)县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市安监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市安监局接报后,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安监局报告。危险化学品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4.2报告内容

事故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灾难的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态发展趋势、处臵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工作意见、领导到现场情况、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5.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发生Ⅰ、Ⅱ级事故及险情,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本预案及以下各级预案同时启动。发生Ⅲ级事故及险情,启动本预案及以下各级预案。Ⅳ级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区(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臵能力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及时实施救援。

5.2 响应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区(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及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相应的应急预案规定进入响应程序。

市安监局接到Ⅲ级(含Ⅲ级)以上事故信息后:(1)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安监局报告;

(2)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市化学品登记中心和省、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采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

(3)通知市级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4)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5.3指挥和协调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抢救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企业应当立即启动企业预案,组织先期抢救。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事故抢救。

5.4现场处臵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采取紧急处臵措施。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针对上述三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其一般处臵方案和各自处臵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5.4.1 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臵方案

一、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单位、地址、事故引发物质、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二、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应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它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4)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三、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和着火区。

(5)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四、现场控制。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和急救方法。现场控制与急救的注意事项:

(1)选择有利地形设臵急救点;(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6)当现场有人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7)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8)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9)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10)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冻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11)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12)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13)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五、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可能造成伤害,对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部分。泄漏现场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3)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

(4)泄漏源的控制。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5)泄漏物的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臵,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5.4.2 火灾事故处臵方案要点(1)确定火灾发生的位臵;(2)确定引发火灾的原因;

(3)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4)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臵的专业技术专家类别;(5)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6)确定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7)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8)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

(9)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

(10)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1)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5.4.3 爆炸事故处臵方案要点(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3)确定引发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臵的专业技术专家类别;(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

(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9)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0)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5.4.4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臵方案要点(1)确定泄漏源的位臵;

(2)确定发生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臵的专业技术专家类别;(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9)气象信息;

(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企业救援队伍、防化兵部队等)。

5.5通信

市安监局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建立与事故抢救现场指挥部、当地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有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市安委会有关成员、有关专家以及事故企业所属企业集团的通信联系,保证信息畅通。(联系方式见附录)5.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5.7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5.8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事故发生地和支援的环境监测及化学品检测机构负责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9 信息发布

按照《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5.10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抢救现场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善后处臵工作完成后,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宣布应急结束。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信息保障

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抓紧建设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保证应急指挥决策、视频音频和数据等通信传输的通畅。做好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抓好应急救援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等工作。

6.2 技术装备保障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各专业应急队伍按规定配备应急装备和设施。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应急装备建设。6.3应急队伍保障

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建立一支适应全市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队伍。

武警的消防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部队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救援力量,成都市矿山救护彭州、出江中队是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

6.4交通运输保障

各级公安、交通部门为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应急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方便,保证应急需要。

6.5医疗卫生保障

由市卫生局组织事故发生地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处臵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医疗救护队伍接到指令后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急救,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治疗。

6.6社会治安保障

根据事故灾难发生状况和应急救援需要,事发地公安机关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交通管制,维持现场秩序,做好群众疏散转移工作。

6.7救援物资保障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区(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机构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常备应急救援物资;成都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按照《成都市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处臵;应急救援经费按照《成都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处臵。

6.8人员安全保障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出事故现场的有关规定。

7.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臵

事故发生地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善后处臵工作,市级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善后处臵工作包括人员安臵、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善后处臵经费由事故单位承担。

7.2 保险赔付

事故灾难发生后,保险机构要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及时进行理赔。

7.3 调查总结

重大事故灾难由市政府协助省政府或省政府授权的部门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灾难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调查;一般事故灾难由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必要时由市政府直接调查处理。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并在1周内向市指挥部书面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接报和抢险过程、抢救组织指挥、应急预案执行情况、抢险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抢险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经验教训和改进的措施及建议。市指挥部在1周内向市政府和省安监局书面报告。

8.宣传、培训和演练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组织有关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减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和专业人员培训。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演习;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并于演习结束后向市安监局提交书面总结;市安监局根据当年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特点,适时组织演练。

9.附则

9.1 监督检查

市安监局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相关危险化学品企业制定和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情况进行监督、抽查。9.2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1)出色完成应急处臵任务,成绩显著的;

(2)对在应急救援中,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在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规定制订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2)拒绝履行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责任的;(3)瞒报、漏报、迟报事故灾难信息的;

(4)拒不执行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5)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物资的;(6)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8)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9.3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危险化学品事故:由一种或数种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9.4预案管理

市安监局每两年或必要时对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9.5 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安监局制定、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9.6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专项预案 篇6

目录

1.编制目的.................................................................................................3 2.基本原则.................................................................................................3 3.潜在危险性评估....................................................................................3 4.组织机构及职责....................................................................................3 5.预防与预警.............................................................................................5 6.信息报告程序........................................................................................6 7.应急处置.................................................................................................6 8.应急救援工作要求................................................................................8 9.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8

1.编制目的

本预案旨在提高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管理水平,以及处置突发危化品运输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员、财产安全,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及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2.基本原则

制定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依靠科学、合理处置的总原则。

3.潜在危险性评估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最大危险是车辆发生事故,致使危化品包装破损或危化品本身包装存在问题或外界储运条件不能满足危化品安全要求,而造成危化品泄漏。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扩散、有毒有害等性质。一旦泄漏,可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大范围疏散,人员大面积中毒,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恶劣的影响,社会影响严重。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救援组织

4.1.1成立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负责人: 抢险救援车队:设在运输车队。负责人: 抢险救援队:场站管理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人: 防护队:场站管理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人: 4.2职责

4.2.1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运输队伍运送事故现场撤离人员和救援物资。(2)督促各运输部、安全部、仓储部、场站部做好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物资准备。

(3)召集应急救援队伍,调集车辆设备实行救援行动。(4)平时对抢险人员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4.2.2各下设机构职责

办公室职责:落实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信息受理、核实、传递、通报、报告;做好抢险救援车辆的落实登记,随时准备调用。

抢险救灾车队职责:根据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做好召集车辆参与应急响应工作;按照指令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听从指挥、参与抢险。应急救援车辆按通知到集结地点。

抢险救援队职责:根据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前往事故现场,抢救物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防护队职责:配合公安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疏散、封锁、防护及人员抢救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

(1)承揽业务时由安全部对拟承揽的业务进行界定,对符合公司承运资格并承运危险性在可控制范围内的危险品可以予以承揽。对超出危化品运输资质范围或危险性较大的货物坚决不予承揽运输。

(2)运输危险化学品之前,由业务部门通知运输部、安全部,对承运的司机、押运员进行安全交底。使危化品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充分了解所运危化品的品名、危化品编号、危险性、泄漏处置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电话等内容。

(3)事故救援过程中充分利用安全运输卡。安全运输卡制度包括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电话等内容。要求每种危险化学品一张卡片,每次运输前,运输单位向驾驶员、押运员告知安全运输卡上有关内容,并将安全卡交驾驶员、押运员各一份。

(4)充分利用车载GPS系统,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动态进行跟踪。随时掌握车辆情况。(5)对危险品运输沿途的天气情况进行预先了解和跟踪,及时向运输司机通报。

5.2预警行动

运输司机在进行危化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造成危化品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即拨打当地110报警并快速反映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申请启动应急程序。

6.信息报告程序

6.1发生危化品运输事故,运输驾驶员、押运员要立即向当地110报警,并向车队长报告,车队长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请示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6.2.1指导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向当地公安机关及其他安全、环保等主管部门汇报。

6.2.2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成员通报事故情况。6.2.3向托运方、货主通报事故情况。公司内部: 联系电话: 手机:

外部联络: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二两级。

一级:危险化学品轻微泄露,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卡内容,通过简单施救可以现场处置,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的。

二级:不能现场处置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7.2应急响应程序

7.2.1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驾驶员、押运员佩戴防毒面具、防火手套等自我防护工具。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别等简要情况了解清楚。确定通过现场可以处置的启动一级响应。核对危险品安全运输卡内容,指导驾驶员、押运员现场进行处置。处置完毕后向当地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7.2.2不能现场处置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负责危险化学品抢险部门报告,向货主通报事故情况,索要详细抢救措施,同时赶赴现场。

7.2.3根据事故情况调集抢险人员及车辆设备,尽快在现场集结。7.2.4在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开展运输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

7.2.5运送撤离人员离开事故现场,恢复道路交通秩序。7.2.6按上级救援部门要求运送救援物资。

7.2.7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配备安全防护用品。8.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8.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及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救援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加强领导,保持高度警惕性,做好危化品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准备,防范于未然。

8.2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应急救援抢险人员要熟悉本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平时要组织训练和演练。

8.3服从命令、听从调配。各单位接到危化品事故救援抢险任务后,要反应敏捷,迅速行动,人员和车辆设备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不得延误,更不得不到场。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9.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建设探讨 篇7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量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 2万家,生产7700多个危险化学品品种[1 - 2]。由于其固有的危险特性,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和废弃等环节上,不断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04年4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液氯储罐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附近15万人被迫紧急疏散;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近70人受伤,松花江水严重受到污染,附近数万人紧急疏散; 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周边海域受到严重污染; 2013年11月22日, 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 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危险化学品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除了人们思想麻痹大意,未建立足够的安全意识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个关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库,以方便人们交流和学习事故教训。

1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图1为2005 - 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统计数据。

与矿山、建筑等其他事故高发行业相比,危险化学品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相对较少,但由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备、管道密集,一旦发生事故通常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其有毒有害性也使得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会对企业周围的空气、水源造成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然而,在对大量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相同类型和原因的事故复发率极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1 - 2006年化工生产、经营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中,仅火灾爆炸事故就有109起,死亡440人[3]。按照GB6441 - 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事故可以分为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火灾等20类,其中危险化学品行业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有火灾、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等, 不同类型的事故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爆炸( 包括容器爆炸、锅炉爆炸) 以及中毒和窒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发生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原因又大多与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有关。如2004年4月发生在安徽省淮南市的煤气泄漏事故,200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的煤气泄漏事故以及2013年黄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都是由于管道破裂造成的。相同原因的事故接连发生,与企业间缺乏事故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及时吸取事故教训具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实现企业间事故信息的共享,使企业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到同类型企业的事故信息,对于充分吸取事故经验和教训, 预防相同或相似事故的反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建设现状

1985年, 英国创建了重大危害事故数据系统[4]( MHIDAS,Major Hazard Incident Data Service) 。MHIDAS收录了对公众有影响或有潜在影响的化学事故,目前已收录的化学事故达11000多个,涵盖世界上95个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印度,最早的事故案例可追溯到20世纪初。MHIDAS中的事故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事故,事故数据准确、数量多、数据项设置合理、 涉及地区广泛,已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事故所采用的数据库。

1995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过程安全中心在埃克森石油公司事故报告和分析系统( IRAS) 的基础上开发了过程安全事故数据库( PSID,Process Safety Incident Database) ,目的在于收集会员单位过程安全事故、分析研究事故数据以及学习事故案例。该数据库可以为设备设计、工作程序、安全培训、人机工程等工作的改进提供信息。

2002年,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 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 JST) 共同研究开发化学事故数据库相关信息系统( RISCAD, Rel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hemical Accidents Database) 。RISCAD主要收录日本国内外所有火灾、爆炸、泄漏等化学事故,事故库以简单易懂的过程分析图分析事故过程,过程分析图以时间顺序把一起事故分成正常状态、异常状况、导致的后果和采取的措施等4个阶段,来描述整个事故的演变过程。

综上可以看出,国外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发展相对比较完善,数据库发展时间长,事故信息全面、准确,事故内容通常包括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建议措施等详细内容,事故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对事故研究和事故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在进行事故查询和统计时,通常只能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级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等相关网站进行查询。而这些网站所提供的大部分事故案例均存在事故信息不完整的问题, 大多数事故只是简单描述事故经过,没有经济损失、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和事故教训等重要信息,无法作为企业安全培训或科学研究的案例,不利于企业吸取事故教训,从而成为导致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的原因之一。

3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结构设计

3. 1需求分析

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事故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任何具有权限的用户均可以检索和浏览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事故案例的快速共享。考虑到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关注程度,事故数据库主要以危险化学品企业、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为目标用户。

( 1) 企业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需求

企业查询相关事故信息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充分吸取同行业相关事故教训,并作为参考来制定或完善本企业事故预防措施,从而防止同类型的事故在本企业发生,另一方面在于以数据库中的事故作为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职工更直观的体会到事故的严重后果,从而引以为戒,杜绝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综上所述,企业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事故原因、事故发生过程、事故后果、事故现场图片、视频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

(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信息的需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事故数据库的管理者,除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以及对上报的事故信息进行审核外,其自身也需要对本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统计,从而从宏观掌握地区及全国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并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依据。而反映危险化学品事故总体状况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其中, 事故起数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库查询功能来实现,而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则需要在事故信息中体现。

( 3) 科研机构对事故信息的需求

科研机构一方面需要获得事故起数、伤亡人数、事故发生率等数据,为开展事故分析和事故预防提供基础数据,另一方更需要通过查询事故详细信息来探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 从而为事故规律研究提供依据。因此,科研机构对更注重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类型、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发生环节、事故过程等信息。

3. 2数据库设计

根据以上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分析,设计图3所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库。其中,事故信息表为该数据库的主表。同时,为方便统计,危险化学品类型、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环节四项信息均以编码形式存储在事故信息表中,而四项信息的具体内容则分别存储在单独的数据表中。在录入事故信息时,以上四项内容不允许任意填写,只能从相应的编码中进行选择。

( 1) 化学品类型表

此表用于描述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类型。危险化学品类型的划分按照国家标准[5 - 6]分为8类,分别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 2) 事故类型表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的划分仍以GB6441 - 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依据,参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常见类型,划分为火灾、爆炸、泄漏、中毒和窒息、灼烫以及其他事故,并对以上事故类型分别进行编码,以方便存储和统计。

( 3) 事故原因表

由于每起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千差万别,若此内容由数据库管理者任意输入,则无法对事故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或概率计算,从而使该信息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在事故信息主表中,只允许选择相应的事故原因代码,而事故的具体原因则事先编写在事故原因表中。根据安全科学中的事故致因理论,为方便对事故原因进行管理,可初步将事故原因划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条件和管理缺陷四大类,每一类的具体内容可参照GB/T13861 - 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整理和添加。

( 4) 事故发生环节表

为统计不同环节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数,特在事故信息表中设置事故发生环节信息,此信息同样不允许任意填写,而是根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规定,将其划分为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6个环节,分别进行编码,存储在事故发生环节表中。

4结论

上一篇: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制度下一篇:2019年历史全国卷预测